一、前进中的重庆双桥中学(论文文献综述)
程林章,程婷[1](2020)在《传承红色基因永续革命血脉——湖北孝感市传承红色基因的调查与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湖北孝感是全国着名革命老区。在缔造共和国的峥嵘岁月,这块英雄的土地留下了宝贵的红色基因。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红色基因都是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也是建设红色孝感的革命灵魂。奋斗中形成了孝感红色基因,前进中传承红色基因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效,但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由此提出如何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永续革命血脉的对策和建议。
黄春森[2](2020)在《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发展轨迹》文中提出
刘继强[3](2017)在《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麦克卢汉曾经指出,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和运用都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和各种新媒体尤其是微博、微信等微媒介的勃兴,媒介生态发生巨大变化。泛在化的网络和微媒介的普遍使用,成为网络社会新标志,昭示着微时代的到来。微时代是在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社交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影音传播技术等手段,以微博、微信等普遍使用为标志,使用简洁的文字、生动的图像、表情符号或语音等进行短小精炼、即时高效信息传播的网络时代新形态。作为客观存在的新网络空间,其碎片化、多元化、世俗化、裂变性、扁平化、泛在化等特征突出。网络社会新形态的特殊性对高校青年的思想行为、社会心理等产生重要影响。新网络空间可以虚拟,但道德不能缺失。因“微”传播更迅捷,喷涌的网络文化浪潮更需及时发现和引导。以“微”传道,以“微”促行,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研究按照研究缘起、思想借鉴、现状探析、对策思考这一逻辑线索来进行探讨。其中对策部分着重从网络道德教育主体建设(解决谁来教的问题)、网络道德教育内容构建(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探讨(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和网络道德教育评价考量(解决如何评价教育效能的问题)来进行思考。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的缘起、现状、方法和思路等,主要为后续研究起铺垫和引起作用。第二章:明义与析理,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分析。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道德基础观、人的本质论和全面发展观,中国传统文化崇德修身思想的“慎独”观,西方道德自律思想中的功利主义伦理道德观、义务论伦理道德观和权利论伦理道德观,都分别能对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启迪。第三章:现状调查和分析。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考察,基于个性与特殊性中蕴含着共性与代表性的辩证关系存在。通过十所代表性院校的调查,以期探寻其中的共性。首先对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调查问卷的编制目的、内容构成等进行介绍。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成效明显,表现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微”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较好、道德表现趋于理性等方面,但也存在比较突出的网络道德教育主体重视不够、教育内容相对陈旧、教育方法比较单一等主要问题。这也为后续章节的对策思考铺下现实基础。第四章:谁来教——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建设。从哲学、教育学等学科视域审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体,存在教育者“主体弱化”、受教育者“主体强化”等现象。建议重塑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一方面应肯定和高扬教育者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应重视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者主体观念要创新、施教者主体素养应提升,同时要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第五章:教什么——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建构。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实现思想道德的价值内化,促进网络道德自律。建构的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体系要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网络文明素养和良好的网络伦理意识等。内容应坚持引导性、系统性、主体性和发展性等原则。提出网络道德教育的主导性内容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科技教育、诚信敬业教育和形势与政策教育等;网络道德教育的延展性内容为网络伦理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网络文明教育等。第六章:如何教——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探究。微媒体的传播特性、微受众的生存方式、传统道德教育方法滞后等因素都需要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创新。在使用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时,应坚持科学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网上教育与网下引导相结合、网络管理与真诚服务相结合等原则。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有正面灌输法、价值澄清法、情理交融法和案例示范法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有平台建设吸引法、虚拟实践训练法、技术处置取舍法和道德自律培育法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特殊方法有善用微言微语互动法、发挥微事微力服务法、培养微技微能工作法、把握微时微刻处突法等。第七章:如何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评价。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评价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等的指导和教育评价学等的评价方法借鉴。关于评价的原则必须注意评价的方向性、科学性、动态性和易操作等。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要素评价的视角,主要对高校“官微”内容的承载力、高校对官微的控制力、官微的吸引力和官微的影响力四个维度进行探究。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评价方法,着重从大数据评价的视角进行论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大数据评价是借助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与网络空间行为表现与思想道德表征的海量数据来对他们的思想行为进行量化研究,以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方法。高校通过智慧校园或学校大数据中心等途径,把学生的学业学术和思想行为等通过数据化方式予以获取和呈现,再通过数据建模或特殊算法处理,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问题和规律,从而进行价值判断。总之,新网络空间可以虚拟,但道德不能缺失。高校应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介或微媒体的发展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更新带来的机遇,顺应媒介生态和网络空间的新变化,以“微”传道,以“微”促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增进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实效。这也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永恒主题。
殷红[4](2017)在《四川现代作家的小镇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众多小镇不断涌现,这不仅是显着的社会现象,也是客观存在于中国现代作家作品中的文学现象。现代中国大批作家出自小镇,并且在文学创作中对小镇予以了颇多关注,他们以小镇为观照对象,通过写实与想象建构小镇,通过多种视角审视小镇,揭示了小镇丰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品格,小镇也因此成为故事背景或作品对象,具有了文学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从社会现象到文学现象可以看出,小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点。与此同时,地域文化因素决定着不同地域的小镇作家呈现给读者的小镇样态是不同的,四川现代作家的小镇书写凝聚着作家的自身经历和地域文化因子,散发出永恒的光彩。然而关于四川小镇特别是小镇书写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希望通过对四川现代作家小镇书写的研究,解读并阐释四川小镇的文化形态,以进一步丰富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内涵。本文以小镇书写为切入点,分门别类地梳理了四川现代作家小说中小镇书写的形态,对四川现代作家小镇书写的方式、特色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并试图发掘其价值所在。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对小镇概念的界定,梳理了小镇在文学中的萌发和流变,整理了学界对于该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找到了研究的新空间。第一章梳理了四川现代作家小镇书写的具体形态。本章从小镇风光、小镇民众、小镇民俗、小镇民情四个部分进行剖析,试图从文本内涵和美学角度进行赏析把握。第二章分析了四川现代作家小镇书写的方式。本章从小镇的历史书写、小镇的政治书写、小镇的诗意书写、小镇的暴力书写四个方面予以解析,关注四川现代作家小镇书写的文本建构,主要从叙事时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语言等进行分析,探讨他们基于共性内容上不同的呈现方式。第三章探究了四川现代作家小镇书写的特色及成因。本章通过深挖四川现代作家小镇书写的隐喻及内涵,通过与其他地域作家小镇书写的比较,突显四川现代作家小镇书写的自身特色和异质性特色。同时,本章试图从人生轨迹角度探析他们叙事策略、审美形态、价值立场不同的成因,从地域文化层面分析四川现代作家小镇书写形态有别于其他地域作家的原因。第四章探寻了四川现代作家小镇书写的价值。本章分为叙事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文学史价值五个方面,主要从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社会关照、文化品格、文学发展进行多维度的解读评价。通过以上四章内容的梳理和探析,本文试图以“小镇书写”为切入点综合分析四川现代作家的小说创作,期望四川现代作家独特的小镇书写可以引起学界更多的启发和关注。
刘斐[5](2014)在《近期桥梁安全事故深度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桥梁事业也蓬勃发展。但是随着交通量的增大,以及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桥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近几十年发生的桥梁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找出引起桥梁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为避免同类桥梁安全事故再次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近40年的611起桥梁安全事故,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引起桥梁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本文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对安全理论进行简介并且对桥梁安全事故进行系统的分类;(2)列举自然因素引起的国内外桥梁安全事故,包括地震、洪水、泥石流、大风等自然灾害对桥梁的破坏;(3)列举人为因素引起的国内外桥梁安全事故,包括设计因素、施工因素、运营管理因素、碰撞因素(船撞和车撞)等人为因素对桥梁的破坏;(4)对收集的国内外桥梁安全事故进行深度调查和分析,主要包括桥梁安全事故的基本原因、详细原因的统计分析,不同桥型和不同材料的桥梁安全事故破坏程度的统计分析,不同主要原因(施工事故、碰撞事故、水利事故以及过载事故)造成的桥梁破坏程度的统计分析等。最后,总结出引起桥梁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益的安全评估措施和建议。
吴天跃[6](2012)在《温州龙舟与地方社会变迁的民族志研究》文中提出本民族志以温州地区的传统龙舟和现代健身龙舟活动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晚清民国到当代的长时段历史中进行考察。以这一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龙舟活动为线索,管中窥豹,呈现地方社会文化的变迁。不同于以往的研究者注重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分析,本文更侧重社会群体长期的互动和实践,以及实践背后的文化意义与深层结构。除第一章绪论部分外。第二章,描述传统龙舟是何种意义上的“深度游戏”。分四个部分展开,即基于选择性记忆基础上的龙舟活动史、传统龙舟活动的一般模式、耗费巨大的礼仪经济和不同社会角色的文化实践。这四个维度共同形塑了传统龙舟这一“场域”。第三章,剖析传统龙舟的多重形象。晚清民国时期和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的龙舟事故,主要是不同群体(包括城镇和村落)间的械斗与冲突。“斗龙”的历史好比是非洲草原上努尔人与丁卡人的世仇与群架。当然,传统龙舟并不总是各种事故的交织。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当地工厂也组织工人划龙舟,其中包括女性工人。他们还创造性地借鉴了民间划龙舟的“摆香案”模式,以此巩固与那些有业务往来的工厂的亲密合作关系。此外,还有瓯海任桥的“端阳民俗古文化龙舟节”。上述案例都表征了传统龙舟的多重形象,风格、气质和意义通过行动者的符号互动建构起来。第四章,对晚清民国时期和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地方政府对传统龙舟的管治作一回顾和比较。对龙舟的管治,也体现了不平等的政治权力,尽管有反抗,但效果微乎其微。最后总结了传统龙舟式微的诸多社会背景。第五章,聚焦健身龙舟在温州传播和接受的历史。首先将健身龙舟本身作为一种文化体系而非常识意义上的体育来考察,梳理了健身龙舟自身的谱系和特点。健身龙舟在温州的流行和接受非常晚,这与温州长达10余年的禁划政策有关。具体又以瑞安动感龙舟队为例,分析了体育形态的健身龙舟对于当地人的意义。对温州政府新近大力发展龙舟活动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之举,也有所涉及和评论。第六章,总结了温州龙舟民族志中的经验性发现,即传统龙舟与健身龙舟是在建构不一样的“地方感”。在呈现了一部地方龙舟从民俗到体育的所谓“文明”的进程后,进一步阐发了“地方性知识”的方法和理论意义。
张国栋[7](2011)在《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 ——基于梅花拳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武术之现代变迁,正处于由师徒式教育向学校教育过渡之时。当下的武术已蜕变为影视作品中的“功夫”,课堂和比赛场上的竞技运动,其师徒式教育尽管保持着组织形式上的“门派”,却丢失了术德并重、教学相长的精神,甚至产生“拜师不习武”现象。中华武术正在丢失“寓文化于技击”的鲜明特点。研究拟揭示中华武术现代传承的困境是什么,引起困境的原因何在,继而反思当今武术以及师徒式教育的价值,提出未来武术传承的基本思路。为此,本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人类学方法,对鲁西南地区梅花拳的传承活动边行了考察,得出如下结论:武术现代传承的困境是在武术由师徒式教育向学校教育的演变中体现出来的。传承场域由乡村拳场过渡为现代学校;师生关系从“如父子”转变到现代的师生;教学内容从术德并重,嬗变为对单纯武术技术的训练;教学方法从言传身教,变化为课堂教学;诸如梅花拳的亮拳表演这样的武术活动,也由民间的自发组织,转变为市场与政府主导;至于习武目的,则从人们对仁义道德的向往退化为对财富权势的贪婪。困境呈现以下特征:行为层面,包括乡村拳场衰落、城市“拜师不习武”现象凸显,学校武术竞技化趋向三方面;价值层面,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逐渐让位于财富和权力;信仰层面,由“永远的家”转变为原子化的“当下的自我”;制度层面,门规戒律失去了原有的效用,法律关照下的规章制度取而代之。通过分析,此困境反映了一个根本性的教育问题:经济和政治日益凌驾于武术这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之上,并导致武术传承中文化精神的缺失。困境形成的原因包括内外两个方面。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困境形成的外部因素。人与土地间的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松动;家庭和村落的原子化也进一步消解了原有的武术群体,改变了人们固有的依存关系;传统信仰和价值体系逐渐解体,但新的信仰和价值观念却指向了财富和权力。从武术内部来看,师生间心灵与精神交往的阻隔、主体功能的丧失以及传承内容的纯技能化趋向,致使武术向健身表演和竞技比赛两个方向发展,正逐渐丢却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武术蕴含的和谐的观念,彰显的独特认识方式,以及体现的人类社会结构方式,对于解决人类的现代危机具有普世价值和意义。把习武与身心调节、完善自我相结合,强调拳与道合,必将成为重建人类信仰、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身与心之间和谐观念的一种有效方式与实践途径。虽然以武术为代表的师徒式教育已走向式微,但它本身蕴含的民主理念、实践精神和道德品格,对于当今乃至未来的学校教育具有永恒的价值和启示意义。应然的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人类塑造自己掌握、创造和正确使用知识的能力这样一种活动,目的在于培养智慧人。它至少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关注人类文化精神的传承;促进人驾驭知识能力的增长;绝不能从属于经济和政治,更不能从属于权力。作为人类的一种独特认识方式,武术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时代的变迁。其出路在于:首先,有利于中国文化精神的承继,因为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和整个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与千秋万代的根基;其次,旨在促进个体生命的发展和完善,培养智慧人,否则它永远也不能成为人类的共享文化;最后,它必须融于个体的生活世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
朱少山[8](2011)在《北宋皖南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宋是我国封建时代地域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皖南即是其时长江中下游较为典型的地域文化系统之一。宣州、歙州、池州、太平州和广德军所辖范围与现代意义上的“皖南”大体一致。从行政区划、自然地理和经济面貌来看,北宋时期的皖南能够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文化地理区域。随着地域格局的逐步奠定、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自然生态价值的渐次挖掘,皖南的文化也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涌现出了许多不同层次的本土诗人,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本文试图在北宋大文化背景下去探讨皖南诗坛的总体状况,冥搜钩沉,掇摭裒辑,并就本地区的某些诗学现象和每一时期的代表诗人及其作品展开个案分析,以期努力呈现北宋皖南本土诗歌的发展史纲。并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挖掘北宋皖南籍诗人在创作路数上的相通之处,着力追寻皖南文人笔下的皖南山水风貌和人文景观,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主题趋向,从而初步建构诗学传承中的皖南诗坛,把握北宋皖南诗人的创作成就和历史贡献。
罗舜瑶[9](2011)在《重庆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的出台,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重庆市的农民工就占本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高度重视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广大农民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技术能力,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伟大方略,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发挥农民工在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界定了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含义,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指导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根本要求;关于理论与群众关系的思想,是指导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理论基础;关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是指导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方法论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直接指导依据,有一定的新颖性。从“以人为本”切入,论述了在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对重庆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与农民工思想现状调查研究,分析了重庆农民工思想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剖析重庆市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的基本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和具体操作性,有助于推动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通过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农民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将直接推动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发展导航定向所提出的“314”总体部署的实现。
王莹[10](2010)在《古镇主题化旅游开发初步研究 ——以上海朱家角古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以GDP增长为代表的经济能力提高和以国民休闲计划出台为代表的出游时间增多的双重推动下,国内游客的旅游需求日益个性化,对深度、体验等旅游形式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个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旅游产品、线路深度发展的时期,国内一批主题旅游城镇的出现或许正是对旅游个性化需求的回应。本文以此为背景,选择古镇这种资源依托型城镇作为旅游城镇主题化开发研究的先驱,提出古镇主题确立和深化的开发模型,对今后古镇的有效开发、规划和保护,以及主题旅游城镇开发体系的构建来说,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认为,古镇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在历史长河中所累积起来的丰富人文历史遗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不可再生性,对其进行主题化开发应遵循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于一体的原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界定了旅游主题化和主题旅游城镇的概念,从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和驱动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影响古镇旅游主题化的要素。并认为,在古镇旅游主题化开发中,可以先通过地格分析的方法提炼出古镇旅游主题,然后以OSD—AVC组合理论作为标准对主题进行检测,从而得出深化主题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开发的流程。构建了理论平台后,本文选取了朱家角古镇作为研究案例,分析了朱家角的旅游开发现状,将其与江南六大古镇进行了对比。并在地格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其现存的问题,进而给出新的主题、形象定位和宣传口号等,提出了后续主题化开发的提升策略。本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国内外古镇和旅游主题化开发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阐述了研究的难点和意义。第二部分:选取城镇中的人文资源类型——古镇作为探讨主题化开发的对象。在分析古镇开发基本内容和主题化相关理论基础上,阐释和界定了“主题旅游城镇”和“旅游主题化”的概念。并分析了可能影响古镇主题化旅游开发的主、客观因素和驱动因素,为探索主题化开发的方法作准备。第三部分:从探讨分析影响古镇主题化开发的要素入手,提出主题化开发时应该注意的原则。继而以地格分析方法为借鉴,阐述古镇旅游开发主题的检测标准,即OSD—AVC组合理论。并提出了具体的主题化开发策略和主题深化着眼点,同时表明此深化策略也适用于已开发古镇的主题化提升,最后得出主题化开发的流程。第四部分:首先对朱家角的旅游地格进行总体研究和介绍,运用OSD—SWOT因素分析法对其开发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再与江南六大古镇开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朱家角旅游目前的开发评价表。然后用朱家角原有的定位与文中提出的地格分析原则进行比较,指出现存的问题,进而描绘出朱家角的OSD—AVC分析图,并给出新的主题、形象定位和宣传口号等。最后提出朱家角后续主题化开发之提升策略。第五部分:总结研究结论及研究中的创新点,同时介绍研究中的缺陷和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启示。
二、前进中的重庆双桥中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进中的重庆双桥中学(论文提纲范文)
(1)传承红色基因永续革命血脉——湖北孝感市传承红色基因的调查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奋斗中形成的孝感红色基因 |
二、前进中孝感红色基因的传承 |
三、改革中红色基因传承问题分析 |
四、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对策 |
(3)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新境遇:悄然而至的微时代 |
1.1.1 微时代的内涵界定 |
1.1.2 微时代的特征概说 |
1.2 新课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面临新要求 |
1.2.1 微文化浪潮更需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律 |
1.2.2 国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出高要求 |
1.2.3 改进网络道德教育是德育与时俱进之趋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趋势探讨 |
1.4 研究的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点 |
1.6.2 本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2.1.1 道德的基础观: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的出发点 |
2.1.2 人的本质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石 |
2.1.3 全面发展观: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的归宿 |
2.2“慎独”:中国文化传统的崇德修身观及其启示 |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慎独”修身思想的道德内涵 |
2.2.2“慎独”对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想借鉴 |
2.3 西方思想中“道德自律”的代表观点及其启迪 |
2.3.1 西方思想中“道德自律”的代表观点分析 |
2.3.2 西方“道德自律”思想对网络道德教育的启迪 |
第三章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考察 |
3.1“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调查的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编制的目的 |
3.1.2 问卷调查内容的构成 |
3.1.3 问卷调查的过程概况 |
3.1.4 调查结果的简要分析 |
3.2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 |
3.2.1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结构方程模型理论阐释 |
3.2.2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因子分析 |
3.2.3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3.3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 |
3.3.1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观念不断更新 |
3.3.2 高校德育微平台建设不断完善 |
3.3.3 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整体良好 |
3.3.4 大学生网络道德表现趋于理性 |
3.4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 |
3.4.2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师资力量比较弱 |
3.4.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相对陈旧 |
3.4.4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较单一 |
第四章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体建设 |
4.1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审视 |
4.1.1 哲学视阈中的主客体关系审视 |
4.1.2 教育学视阈的主客体关系辨析 |
4.1.3 微时代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嬗变 |
4.2.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体建设的依据 |
4.2.1 加强受教者微行为研究与引导的需要 |
4.2.2 施教者改革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需要 |
4.2.3 增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
4.3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体建设的路径 |
4.3.1 施教者主体观念的创新 |
4.3.2 施教者主体素养的提升 |
4.3.3 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
第五章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 |
5.1 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建构的主要目的 |
5.1.1 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网络文明素养 |
5.1.2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素质 |
5.1.3 培养大学生自觉的网络安全意识 |
5.1.4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伦理意识 |
5.2 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建构的基本原则 |
5.2.1 引导性原则 |
5.2.2 系统性原则 |
5.2.3 主体性原则 |
5.2.4 发展性原则 |
5.3 网络道德教育的主导性内容概览 |
5.3.1 理想信念教育 |
5.3.2 爱国主义教育 |
5.3.3 人文素养教育 |
5.3.4 诚信敬业教育 |
5.3.5 形势与政策教育 |
5.4 网络道德教育的延展性内容简析 |
5.4.1 网络伦理教育 |
5.4.2 网络安全教育 |
5.4.3 网络法制教育 |
5.4.4 网络心理教育 |
5.4.5 网络文明培育 |
第六章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探讨 |
6.1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
6.1.1 微媒体的传播特性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方法创新 |
6.1.2 微受众的生存方式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方法创新 |
6.1.3 传统道德教育滞后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方法创新 |
6.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 |
6.2.1 坚持科学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的原则 |
6.2.2 坚持网上教育与网下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
6.2.3 坚持网络管理与真诚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
6.2.4 坚持道德教育目的性与规律性统一原则 |
6.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 |
6.3.1 正面灌输法 |
6.3.2 价值澄清法 |
6.3.3 情理交融法 |
6.3.4 案例示范法 |
6.4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 |
6.4.1 平台建设吸引法 |
6.4.2 虚拟实践训练法 |
6.4.3 技术处置取舍法 |
6.4.4 道德自律培育法 |
6.5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特殊方法 |
6.5.1 善用微言微语互动法 |
6.5.2 发挥微事微力服务法 |
6.5.3 培养微技微能工作法 |
6.5.4 把握微时微刻处突法 |
第七章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评价 |
7.1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评价的理论依据 |
7.1.1 哲学基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
7.1.2 方法借鉴——教育评价学 |
7.2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
7.2.1 确立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评价原则的依据 |
7.2.2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概述 |
7.2.3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评价原则的辩证关系 |
7.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评价指标构建——“官微”内容维度 |
7.3.1 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7.3.2 官微内容维度的考量 |
7.4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评价方法创新——大数据评价的视角 |
7.4.1 创新德育评价方法检视 |
7.4.2 大数据评价方法的探讨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四川现代作家的小镇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小镇的定义 |
二、小镇在文学中的萌发和流变 |
三、相关研究成果及趋势 |
第一章 四川现代作家小镇书写的形态 |
第一节 小镇风光:景与情诗意和谐的交融 |
第二节 小镇民众:性格鲜明的人物群像 |
第三节 小镇民俗:韵味悠长的情感寄托 |
第四节 小镇民情:日常生命体验的视窗 |
第二章 四川现代作家小镇书写的方式 |
第一节 小镇的历史书写:回归与留恋 |
第二节 小镇的政治书写:讽刺与忧患 |
第三节 小镇的诗意书写:浪漫与抒情 |
第四节 小镇的暴力书写:暴露与批判 |
第三章 四川现代作家小镇书写的特色及成因 |
第一节 自身特色:小镇书写的隐喻及内涵 |
第二节 异质特色:与其他地域小镇书写的比较 |
第三节 四川现代作家小镇书写的成因 |
第四章 四川现代作家小镇书写的价值 |
第一节 叙事价值:连缀情节发展的脉络和线索 |
第二节 审美价值:意蕴丰富的艺术凝结 |
第三节 社会价值:生存困境的观照 |
第四节 文化价值:巴蜀文化底蕴的体认和追忆 |
第五节 文学史价值:对当下文坛的参照与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近期桥梁安全事故深度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国外近代桥梁的发展 |
1.1.2 我国近代桥梁的发展 |
1.2 桥梁安全事故概述 |
1.3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
2 安全理论与桥梁安全事故分类 |
2.1 安全理论 |
2.1.1 安全评估的起源与发展 |
2.1.2 安全评估的目的、原则等 |
2.1.3 安全评估的基本程序、基本原理 |
2.2 桥梁安全事故分类 |
2.2.1 根据桥梁安全事故基本原因分类 |
2.2.2 根据桥梁安全事故详细原因分类 |
2.2.3 根据桥梁安全事故的损伤程度分类 |
2.2.4 其他方法分类 |
2.3 本章小结 |
3 自然因素引起的桥梁安全事故 |
3.1 地震灾害引起的桥梁安全事故 |
3.1.1 地震灾害综述 |
3.1.2 桥梁安全事故震害现象 |
3.2 洪水、泥石流灾害引起的桥梁安全事故 |
3.2.1 洪水 |
3.2.2 泥石流 |
3.3 风灾引起的桥梁安全事故 |
3.3.1 风灾概述 |
3.3.2 风灾引起的桥梁安全事故实例 |
3.4 其他自然因素引起的桥梁安全事故 |
3.4.1 冰凌 |
3.5 本章小结 |
4 人为因素引起的桥梁安全事故 |
4.1 设计因素 |
4.1.1 设计因素综述 |
4.1.2 设计因素引起的桥梁安全事故实例 |
4.2 施工因素 |
4.2.1 施工因素综述 |
4.2.2 施工因素引起桥梁安全事故实例 |
4.3 运营管理因素 |
4.3.1 超载因素 |
4.3.2 维护因素 |
4.4 碰撞因素 |
4.4.1 船撞因素 |
4.4.2 车撞因素 |
4.5 其他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5 桥梁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
5.1 概述 |
5.2 桥梁安全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
5.2.1 桥梁安全事故基本原因统计分析 |
5.2.2 桥梁安全事故详细原因统计分析 |
5.3 不同桥型和材料的桥梁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
5.3.1 不同桥型的安全事故 |
5.3.2 不同材料的安全事故 |
5.4 不同主要原因造成的桥梁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
5.4.1 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
5.4.2 碰撞事故统计分析 |
5.4.3 水利事故统计分析 |
5.4.4 过载事故统计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桥梁安全评估措施和建议 |
6.1 施工方面 |
6.2 碰撞方面 |
6.3 水利方面 |
6.4 过载方面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本文的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6)温州龙舟与地方社会变迁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 龙舟研究 |
(二) 温州龙舟的已有研究 |
三、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和本文结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理论框架 |
(三)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作为地方社会“深度游戏”的传统龙舟 |
一、从温瑞塘河说起 |
(一) 温瑞塘河与周边村落 |
(二) 龙船娘与瑞安龙舟活动的片区划分 |
二、龙舟活动史与选择性的社会记忆 |
(一) 温州龙舟活动史回顾 |
(二) 选择性的社会记忆 |
三、传统龙舟活动的一般模式:形制与过程 |
(一) 传统龙舟的形制与制造技艺 |
(二) 社会组织与一般模式 |
四、传统龙舟的礼仪经济 |
(一) 龙舟银的筹集 |
(二) 资金的流散 |
(三) “摊派”是如何成为问题的? |
五、不同社会角色的实践 |
(一) 龙舟头家与地方政治 |
(二) 易被忽略的外嫁女与“媛主银” |
(三) 龙舟迷的故事:塘下何氏家族与赵宅龙舟 |
第三章 :传统龙舟的多重形象 |
一、晚清民国时期的龙舟事故 |
二、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的龙舟冲突与械斗 |
三、工厂组织的群众体育活动 |
(一) 瑞安塑料一厂划龙舟 |
(二) 女工的龙舟队 |
四、瓯海任桥的“端阳民俗古文化龙舟节” |
第四章 :地方政府对传统龙舟的管治 |
一、晚清民国时地方政府对龙舟的管治 |
(一) 民国政府组织的龙舟赛 |
(二) 晚清民国时期政府的禁划政策 |
二、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地方政府对龙舟的管治 |
三、传统龙舟的式微 |
第五章 :“健身龙”在地方的兴起 |
一、一场新旧交替的龙舟“上水”仪式 |
二、“健身龙”作为一种文化体系 |
(一) “健身龙”的谱系 |
(二) 在温州传播和接受的历史 |
三、瑞安动感龙舟队的故事 |
(一) 动感龙舟队素描 |
(二) 无效的抗议 |
四、“打造中国龙舟名城”?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传统龙与健身龙:建构不一样的“地方感” |
二、“文明”的进程如何发生:从民俗到体育 |
三、地方性知识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一、地方志与地方文献 |
二、中文部分 |
三、英文部分 |
附录 |
A 瑞安莘塍参龙词《请神殇》 |
B 瓯海任桥龙舟活动账目清单(1985年农历五月初十) |
C 瑞安海安龙舟碑(1925年7月刻)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 ——基于梅花拳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当今武术的价值何在 |
(二) 师徒式教育是否仍有价值 |
(三) 应然的教育是什么 |
二、关键概念 |
(一) 武术 |
(二) 传承方式 |
(三) 现代化 |
三、已有研究的基础 |
(一) 文化传承、变迁与教育应对 |
(二) 有关武术与教育关系的研究 |
(三) 有关武术传承的研究 |
(四) 已有研究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一) 目的与意义 |
(二) 思路与内容 |
(三) 指导思想与方法 |
第二章 困境的形成、特征及本质分析 |
一、传承方式的演变 |
(一) 传承场域: 由乡村拳场到现代学校 |
(二) 师生关系: 由"如父子"到现代师生 |
(三) 传承内容: 由道艺并授到单一技能 |
(四) 教授方法: 从言传身教到课堂教学 |
(五) 亮拳表演: 从自组织到受制于官商 |
(六) 习武目的: 从仁义道德到财富权势 |
二、困境的主要特征 |
(一) 行为层 |
(二) 价值层 |
(三) 信仰层 |
(四) 制度层 |
三、困境反映的问题实质 |
(一) 教育的变形 |
(二) 文化精神的缺失 |
小结 |
第三章 困境形成的原因分析 |
一、外部因素 |
(一) 生计方式的变迁 |
(二) 社会结构的变迁 |
(三) 文化生活的变迁 |
二、内部因素 |
(一) 心灵与精神交往的阻隔 |
(二) 传承内容纯技能化趋向 |
(三) 多样性社会功能的丧失 |
小结 |
第四章 困境之反思 |
一、人类危机凸显武术之和谐观念 |
二、师徒式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本质之反思 |
(一) 关注文化精神的传承 |
(二)促进人驾驭知识能力的增长 |
(三) 决不能从属于经济与政治 |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 |
(一) 困境之根本:文化精神的缺失 |
(二) 武术及师徒式教育的现代价值 |
(三) 真正的教育在于培养智慧人 |
二、思考: 武术路在何方 |
(一)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
(二) 未来武术传承的思路 |
三、有待继续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梅花拳主要传承区域 |
附录二: 鲁西南梅花拳考察路线图 |
附录三: 贵州安龙县布依族武术考察路线图 |
附录四: 主要拳场及拳师介绍 |
附录五: 访谈提纲 |
后记 |
(8)北宋皖南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北宋大文化背景下的地域文学研究 |
第二节 北宋皖南的地域文化概貌 |
第三节 北宋皖南诗歌研究概观 |
第一章 北宋皖南诗歌的整体考察 |
第一节 北宋皖南籍诗人考表 |
第二节 北宋皖南诗人的“学”“仕”经历 |
第三节 北宋皖南诗人的四大创作群体 |
第四节 北宋皖南存世诗歌的大量失传 |
第五节 北宋皖南诗歌分布的不均衡性 |
第六节 北宋皖南诗歌的分期研究 |
第二章 北宋前期的皖南诗歌 |
第一节 西昆诗人:舒雅和张秉 |
第二节 山林诗人:曹汝弼和李含章 |
第三节 “宣城三诗人”及其他诗人 |
第三章 北宋中期的皖南诗歌 |
第一节 孙抗及其诗歌创作 |
第二节 丘濬及其诗歌创作 |
第三节 “开山祖师“梅尧臣与“太白后身”郭祥正 |
第四节 王汝舟和赵企等诗人 |
第四章 北宋后期的皖南诗歌 |
第一节 芜湖诗人石懋 |
第二节 朱槔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
第三节 北宋后期皖南的其他诗人 |
第五章 北宋皖南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 |
第一节 北宋皖南诗人笔下的皖南山水 |
第二节 北宋皖南诗歌的主题趋向 |
第三节 诗学传承中的北宋皖南诗坛 |
第四节 北宋皖南诗人的历史贡献 |
【附录一】北宋皖南籍诗人及着述一览表 |
【附录二】北宋皖南历朝进士题名表 |
【附录三】北宋皖南诗学纪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 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9)重庆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3 文献研究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
1.6 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
第2章 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2.1 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
2.2 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重庆统筹城乡发展 |
2.3 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重庆农民工队伍素质的保障 |
2.4 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是重庆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
2.5 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升重庆城市竞争力的保障 |
第3章 重庆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与农民工思想现状调查研究 |
3.1 本次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样本状况 |
3.2 重庆农民工思想素质的积极因素 |
3.3 重庆农民工思想素质的消极因素 |
3.4 重庆市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加强重庆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
4.1 加强地方和基层党委对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
4.2 拓展与规范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 |
4.3.用工单位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 |
4.4 相关部门要负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督察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重庆农民工调查问卷 |
附录 B: 攻读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古镇主题化旅游开发初步研究 ——以上海朱家角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 |
1.1.1 论文选题缘起 |
1.1.2 论文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古镇旅游开发理论的研究与综述 |
1.2.2 国内外旅游主题化相关理论的研究与综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方法和难点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研究难点 |
1.5 论文研究意义 |
第2章 古镇主题化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古镇的相关内容 |
2.1.1 古镇的定义 |
2.1.2 古镇的分布及分类 |
2.1.3 古镇旅游的开发现状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主题化旅游开发概念的界定 |
2.2.2 主题旅游城镇概念的界定 |
2.2.3 主题化与特色化、差异化的辨析 |
2.3 主题化开发的影响因素 |
2.3.1 区位条件 |
2.3.2 旅游资源 |
2.3.3 旅游形象 |
2.3.4 旅游市场 |
2.3.5 旅游环境 |
2.3.6 经济因子 |
2.3.7 文化因子 |
2.3.8 生态技术因子 |
第3章 古镇主题化旅游开发方法研究 |
3.1 古镇主题化开发原则 |
3.1.1 主题烘托原则 |
3.1.2 独特性原则 |
3.1.3 原真性原则 |
3.1.4 市场导向原则 |
3.1.5 系统开发原则 |
3.2 主题确立 |
3.2.1 地格分析与主题提炼 |
3.2.2 基于OSD——AVC 的主题检测与确立 |
3.3 主题深化 |
3.3.1 主题演绎方式 |
3.3.2 主题产品打造 |
3.3.3 主题景观设计 |
3.3.4 主题氛围营造 |
3.3.5 主题营销宣传 |
3.4 古镇主题化开发流程归纳 |
第4章 古镇主题化旅游开发的案例研究——以朱家角为例 |
4.1 朱家角古镇旅游地格分析 |
4.1.1 自然地脉环境 |
4.1.2 历史文脉沿革 |
4.1.3 社会经济发展 |
4.1.4 空间结构特征 |
4.2 朱家角古镇主题化旅游开发因素与对比分析 |
4.2.1 朱家角主题化旅游开发因素的SWOT 分析 |
4.2.2 朱家角古镇与江南六大古镇旅游资源的对比优势 |
4.3 朱家角旅游主题OSD—AVC 分析和确立 |
4.3.1 主题的吸引力评价(Attraction) |
4.3.2 主题的生命力延长(validity) |
4.3.3 主题的承载力分析(Capacity) |
4.4 朱家角主题化提升对策 |
4.4.1 朱家角主题演绎方式,RGB 三基色原理展现主题 |
4.4.2 朱家角主题产品打造,开发特色旅游主题项目 |
4.4.3 朱家角主题景观设计,改造古镇重要旅游节点 |
4.4.4 朱家角主题氛围营造,打造独具特色的主题旅游意境 |
4.4.5 朱家角主题营销宣传,塑造古镇主题化开发品牌 |
4.4.6 朱家角可持续保护和运营策略,保障古镇主题化旅游开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前进中的重庆双桥中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承红色基因永续革命血脉——湖北孝感市传承红色基因的调查与建议[J]. 程林章,程婷.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0(04)
- [2]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发展轨迹[D]. 黄春森. 湘潭大学, 2020
- [3]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 刘继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7)
- [4]四川现代作家的小镇书写[D]. 殷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5]近期桥梁安全事故深度调查与分析[D]. 刘斐. 中南大学, 2014(03)
- [6]温州龙舟与地方社会变迁的民族志研究[D]. 吴天跃. 南京大学, 2012(10)
- [7]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 ——基于梅花拳的考察[D]. 张国栋. 西南大学, 2011(09)
- [8]北宋皖南诗歌研究[D]. 朱少山. 安徽师范大学, 2011(05)
- [9]重庆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 罗舜瑶. 重庆工商大学, 2011(06)
- [10]古镇主题化旅游开发初步研究 ——以上海朱家角古镇为例[D]. 王莹.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