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地区矿产资源及成矿分布

秦巴地区矿产资源及成矿分布

一、秦巴地区矿产资源和成矿分布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段湘益,董王仓,黄凡,王海元,王文青,王洁明,蒙利[1](2021)在《陕西省钨钼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文中指出陕西省横跨华北陆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陆块三大主要构造单元,钨钼矿产于陕西南部的秦岭造山带中,其构造位置独特,成矿条件优越,钼矿资源丰富,钨矿资源找矿潜力大。通过对陕西省钨钼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钨钼矿床(点)的形成与分布严格受印支—燕山期陆内构造岩浆岩带控制,印支期近EW向与燕山期NNE—近SN向两组构造组成的"格子状"交汇部位,即为最有利的钨钼成矿区域,中酸性大岩体(基)旁侧的小岩体(岩脉群)是控制钨钼矿形成与分布的重要条件,具有"小岩体成(大)矿"特点。钼矿床类型以斑岩型、岩浆热液脉型和接触交代型为主,钨矿床类型以岩浆热液脉型和接触交代型为主。钼矿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印支—燕山期及燕山期,而钨矿主要集中在燕山期与喜马拉雅期。在秦岭造山带内,沿NE向中生代构造—岩浆岩带形成了金堆城—黄龙铺、蟒岭西部和镇安西部—宁陕旬阳坝等3个重要的钨钼矿集区,进一步划分出了蓝田—八里坡钼矿、蟒岭西部钼矿、杨斜钨矿、蔡家庄—杨木沟钨钼矿、大菜子沟—大西沟钨钼矿等5个找矿远景区。建议灵活运用"小岩体成(大)矿"理论,并充分借鉴南岭地区先进、成熟的"上脉下体、上钨下钼"、"五层楼"或"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式,在矿集区及周边的找矿远景区开展新一轮的钨钼找矿工作,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段湘益,董王仓[2](2021)在《陕西南秦岭东阳大型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文中指出东阳大型钨矿床是近年陕西南秦岭地区地质找矿的重大发现。该矿床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有密切关系,其地质特征具有"一矿三型"特点,即接触交代型、岩浆热液(石英脉)型和残坡积型等3种成因类型共存一体。接触交代型钨矿体受控于燕山期黑云二长花岗岩与白云岩、白云石大理岩接触带及附近断裂带,与矽卡岩化关系密切;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钨矿体则主要沿近南北向及北北东向的断裂带充填;残坡积型钨矿体主要由矽卡岩型钨矿体地表风化、就近堆积而成。该矿床的发现,不仅对陕西南秦岭乃至整个秦岭造山带钨矿勘查工作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深化中国"南钨北扩,东钨西扩"认识,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惠博[3](2021)在《扬子西北缘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碧口地块位处扬子板块西北缘,保存了丰富的新元古代岩浆活动、沉积地层和构造变形等记录,是探讨扬子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天然窗口。然而,对于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目前仍缺乏明确的认识。基于此,本次博士论文选取碧口地块鱼洞子杂岩、碧口群变质火山岩系、横丹群碎屑沉积岩系、镁铁质-长英质深成岩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开展了野外地质、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明确了碧口地块的构造亲缘性,梳理了碧口群变质火山岩的成因机制及构造属性,厘清了横丹群的沉积时限、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阐明了碧口地块关键岩浆作用的形成时限、成因机制及动力学背景。通过系统总结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已发表研究成果,探讨了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认识:(1)碧口地块是扬子板块西北缘早前寒武纪构造单元,演化历史可以追溯至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碧口地块鱼洞子杂岩中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属于典型的太古代TTG类岩石,具有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εHf(t)=+2.1-+8.1)组成,源于新生镁铁质地壳的重熔作用,代表了~2.82 Ga改造新生地壳事件。角闪斜长片麻岩属于幔源岩浆序列,锆石Hf同位素(εHf(t)=-0.9-+3.9)组分整体亏损,代表了~2.69 Ga重要的地壳生长活动。花岗片麻岩组分类似于太古代TTG类岩石,整体富集的锆石Hf同位素(εHf(t)=-3.4-+1.5)组成,由太古代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继承了原岩的组分特征,代表了~2.45 Ga古老地壳物质再循环事件。斜长角闪岩~1.85 Ga的变质年龄代表了古元古代末期重要的区域性变质事件。鱼洞子杂岩物质组成和构造-热演化事件与崆岭杂岩和钟祥杂岩等扬子板块内部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岩系具有可对比性,表明鱼洞子杂岩与扬子板块存在潜在的亲缘性。(2)碧口地块至少在新元古代早期~880 Ma已经处于持续俯冲且伴随板片回卷的动力学背景。碧口地块镁铁质深成岩体花岩沟辉长闪长岩、林后坝辉长岩和坪头山辉长岩的形成时代一致,约为880 Ma,是目前碧口地块中已识别最早的新元古代岩浆岩记录。花岩沟辉长闪长岩与典型弧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信号相似,属于岩石圈地幔楔橄榄岩发生重熔作用形成的产物,原始熔体源区遭受了俯冲沉积物熔体的改造。林后坝辉长岩和坪头山辉长岩具有基本一致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与典型E-MORB的组分特征类似,是与E-MORB源区类似的深部富集地幔物质上涌,并在减压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花岩沟辉长闪长岩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的岛弧环境,林后坝辉长岩和坪头山辉长岩属于俯冲洋壳板片发生板片回卷机制的岩浆响应。(3)碧口地块在~860-825 Ma依旧受控于持续俯冲伴随板片回卷的动力学体制。碧口地块长英质深成岩体白雀寺石英二长岩、八海河石英二长岩和石林沟二长花岗岩侵位年龄相似,形成于~860 Ma。麻柳铺花岗闪长岩侵位时限稍晚,形成时代为~825 Ma。白雀寺石英二长岩、八海河石英二长岩和石林沟二长花岗岩具有一致的同位素组分特征,二长花岗岩是石英二长岩熔体发生强烈分异结晶作用的产物。白雀寺石英二长岩和八海河石英二长岩属于典型的埃达克质岩,具有幔源特征的锆石Hf(εHf(t)=+4.8-+6.7)和全岩Nd同位素(εNd(t)=+1.7-+2.1)组成,属于俯冲板片回卷机制下,洋壳板片受到上涌软流圈地幔物质持续烘烤发生部分熔融,与上覆地幔楔橄榄岩相互作用形成的产物。麻柳铺花岗闪长岩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具有富集的锆石Hf(εHf(t)=-15.0--10.9)及全岩Nd同位素(εNd(t)=-11.8--11.9)组成,是俯冲过程中幔源岩浆底侵致使碧口地块古老地壳物质发生重熔所形成,代表了碧口地块重要的古老物质再循环事件。(4)碧口地块持续的板片回卷触发了~845-760 Ma弧后伸展活动。碧口地块碧口群变质中-基性火山岩依据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划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三种类型。Ⅰ组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组分特征类似于IAB,形成于地幔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源区受到早期俯冲消减组分的交代;Ⅱ组变质基性火山岩与E-MORB的配分模式类似,源于上涌的深部富集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Ⅲ组变质中-基性火山岩配分模式类似于OIB,源于深部软流圈地幔,岩浆演化过程中受到少量壳源组分的改造。碧口群变质酸性火山岩可以划分为Ⅰ组和Ⅱ组两种类型。Ⅰ组变质酸性火山岩具有变化范围较大的Mg O、Ni和Cr含量,源于中下地壳的重熔,岩浆演化中有幔源物质的加入;Ⅱ组变质酸性火山岩Mg O、Ni和Cr含量低,由碧口地块古老地壳发生重熔所形成。碧口群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和变质酸性火山岩均属于碧口地块弧后伸展体制的岩浆响应。(5)碧口地块在~720 Ma构造-岩浆活动趋于沉寂,逐步过渡为板内裂陷的动力学体制。碧口地块横丹群碎屑沉积岩系是一套富集火山物质的沉积建造,具有近源沉积特征。碎屑锆石年代学的结果显示,下部白杨组和上部秧田坝组具有一致的最大沉积时限,约为720 Ma,表明横丹群属于新元古代早-中期快速堆积的沉积序列。横丹群整体具有类似的物源属性,白杨组和秧田坝组均显示出以新元古代(~915-720 Ma)为主并含有少量古元古代-中元古代(~2450-1750 Ma)年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特征,显示碧口地块和邻近的扬子板块西北缘-西缘新元古代早期岩浆弧为主要物源区。横丹群白杨组和秧田坝组碎屑沉积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组成,组分特征与典型弧前盆地浊积岩相似。横丹群是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早-中期沉积盆地中发育的产物,沉积时限不早于~720 Ma。(6)综合上述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区域已发表研究数据,提出碧口地块结晶基底形成于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认为碧口地块属于扬子板块西北缘早寒武纪构造单元。新元古代时期,碧口地块构造活动趋于活跃,演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新元古代早期(~880-860 Ma)俯冲板片回卷和岩浆弧逐步发展阶段;新元古代早期(~845-760Ma)俯冲作用持续进行、弧后伸展机制触发和弧后裂谷发育阶段;新元古代中期(~720Ma)构造体制转换和岩浆活动沉寂阶段;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作用停滞、裂陷-拗陷盆地发展和沉积盖层发育阶段。

张磊[4](2021)在《陕西汉阴县凤凰山地区铜、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预测》文中认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高,现阶段探明的资源储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陕西省作为矿产资源重要产地,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急需实现已有矿产地的找矿突破和寻找新的矿产地,以缓解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空白区找矿是陕西省寻找新矿产地的重要途径。在矿产空白区实施地物化找矿工作,研究成矿条件、开展找矿预测可实现陕西省矿产勘查找矿工作的突破性进展,为后续的找矿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本论文依托《陕西省汉阴县凤凰山地区金银多金属矿预查》项目,在充分吸收、消化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汉阴县凤凰山地区金银多金属矿预查》项目取得的地质、化探成果,运用地学综合分析方法,分析了矿区矿点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上述工作为基础,进行工作区成矿条件分析和找矿预测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取得主要的进展如下:1.通过对工作区1/2.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的研究,划定了23处编号综合异常。研究异常与地质背景的关系,优选其中8处为重点异常进行异常查证。2.通过对重点异常的检查,发现确定芦峪沟铜钼矿等3处矿点,经研究基本确定了各矿点的矿体特征、控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等地质特征。提交了芦峪沟铜钼矿新矿产地。3.结合部分前人资料,综合该区矿点地质特征,研究工作区的成矿条件,认为陕西省汉阴县凤凰山地区铜、金矿成矿条件良好,是寻找“岩浆-热液型(与斑岩型有关)”的铜钼矿床和“构造蚀变岩型”金(银)矿床的有利地区。4.结合区域成矿条件和矿产,分析研究工作区矿点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找矿预测,在研究区内优选出芦峪沟、万家扒等找矿预测靶区5处,并确定了找矿靶区的目标矿种。

何进忠,吕传元,曹海龙,张祥年,武凌,牛鹏飞[5](2020)在《甘肃省巴藏幅1∶50000矿产地质图数据库》文中提出甘肃省巴藏幅(I48E013009)1∶50 000矿产地质图数据库在《矿产地质调查成果图件编制指南(1∶50 000)》(讨论稿)和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的指导下编制完成。采用数据为既往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矿产勘查报告、科学研究报告、论文和1∶50 000专项填图采集的数据,共形成数据记录:产状811条、地质界线102条、同位素年龄5条、化石2条、矿产信息21条、矿化蚀变带22条、断层86条、褶皱111条、建造65条。图面以主图和角图相结合地方式全面客观地表达了区域地质界线、岩石建造、年代、断层、褶皱轴迹、节理、劈理、皱纹线理、窗棂构造、断层面擦痕、矿化蚀变、矿产信息及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其中包括加里东期风暴沉积和褶皱变形、早石炭世铁质结核及一系列新发现和新认识。在"建造构造"图层的属性中强调了含矿建造、矿化蚀变;在"断层"图层及"褶皱"构造图层的属性中强调了成矿构造。该数据库为区域成矿规律及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的调查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可供使用者根据需求进行检索。本文提交的巴藏幅MapGIS空间数据库数据量约为90.2 MB,Access数据库2.51 MB。

张萌琦[6](2020)在《甘肃武都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肃省武都县金坑子金矿和塘坝金矿均位于碧口地块、秦岭微板块、松潘一甘孜构造带三大构造单元夹持部位的西秦岭南缘的玛曲-略阳深大断裂构造带中,是着名的川、陕、甘金三角区。距离同一构造带中的阳山超大型金矿距离仅30km。矿体呈脉状成群产出于下泥盆统桥头组灰绿色绿泥石英绢云千枚岩、灰色粉砂质板岩、浅灰色变质砂岩、灰色薄层状泥晶灰岩、灰色中厚层状粉晶灰岩等岩性构成的复式背斜轴部的断裂带中。成矿物质来源于早期壳幔物质循环形成的高丰度金的地层,成矿流体属于超临界的H2O~CO2~Na Cl流体,盐度在2.62~14.32%,密度在0.74~0.99g/cm3,主成矿温度约290℃,压力70MPa,成矿深度估算为6.7km。成矿流体主要是岩浆热液,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参与,金主要以Au[HS]2-金络合物形式迁移,当偏酸性时以Au HS络合物形式存在,也有部分金和二氧化硅形成胶体金形式迁移。金的沉淀及成矿与成矿热液的退相引起的热液隐爆作用有关,赋矿断裂构造及角砾状的矿体热液退相作用形成。矿体定位受岩性及区域断裂构造形成的低温度压力场的双重控制。成矿发生于大地构造转换后引起的的岩浆活动期后,和岩浆活动密切相关,该区金成矿深度很大,塘坝在600m以下发现新的隐伏矿体,从阳山~金坑子~塘坝区域上存在三大金异常区,据极好的找矿前景。

杨运军,韩旭,杜少喜[7](2020)在《陕西勉略宁三角区成矿系统与成矿规律浅析》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勉略宁三角区晚太古代以来的构造体制转换与成矿作用模式研究,系统总结并建立了三角区四大成矿系统与八个成矿系列。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内优势矿种成矿类型和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成矿系统内主要成矿系列成矿作用与控矿地质因素,总结了找矿标志;结合勉略宁三角区新元古代海底火山作用的广泛性与特殊性,探讨了古火山机构与多金属矿床成矿的时空耦合规律与成因联系,并对区内"界面"成矿作用规律进行了总结。

刘凯维[8](2020)在《西秦岭羊里尾沟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提出西秦岭是我们重要的成矿区带,羊里尾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迭部-武都成矿带,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类卡林型金矿床。通过野外观察脉体的穿插,以及镜下对矿物的鉴定,划分矿床矿化作用过程为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含砷黄铁矿阶段(Ⅱ)、和晚期方解石阶段(Ⅲ)。利用能谱的线扫和面扫分析能够很直观的发现元素分布的规律,半定量发现矿物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而电子探针则精确地定量元素的含量,发现元素组成的内在规律,各阶段的主要金属矿物均为黄铁矿:Ⅰ阶段晶型以自形立方体为主,少部分为五角十二面体,粒度较为细,贫As、Au元素。Ⅱ阶段,为主成矿阶段,含砷黄铁矿主要为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粒度较粗,一般为0.30-1.00mm,富As、Au元素,该阶段的矿化作用最为强烈。Ⅲ阶段,黄铁矿多呈它形细粒结构,沿石英、方解石细脉分布。石英的H-O同位素研究表明,羊里尾沟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热液流体与围岩存在较强的水/岩反应,发生物质交换。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表明,碳酸盐岩发生了溶解作用,而溶解作用的热源也可能是岩浆活动所提供的。同时,野外在钻孔中看到很多矿化两侧常有闪长岩脉发育,这是说明岩浆活动对成矿过程可能有贡献。黄铁矿的原位微区S同位素揭示,S的来源主要是海水的硫酸盐硫混合了壳源岩浆硫。成矿前,地层Au、As元素丰度值较高,壳源岩浆分异出热液,沿着区内深大断裂断裂向上运移,与两侧地层,尤其是黑色岩系,发生反应,萃取地层中Au、S等成矿物质,至Ⅱ阶段时,大气降水对地层淋虑渗透作用形成的富As流体与上移含矿热液在北西向和北北西向断裂内混合,成矿流体在这个过程中总体上由富S贫As向富As贫S演化,体系的氧逸度升高,致使Au的沉淀、富集。

田绒[9](2020)在《西秦岭解板沟一带晚三叠世火山作用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甘肃省1:5万永宁镇(I48E013017)、两当县(I48E013018)、太阳寺(I48E012018)三幅矿产地质调查”项目为依托,在西秦岭甘肃省两当县解板沟一带原划舒家坝群分布区新填绘出一套被断裂围限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系。通过野外调研和岩石矿物学研究表明,新填绘出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系岩石组合主要为安山质凝灰岩、英安岩、流纹岩、中酸性凝灰岩,局部出露英安质火山角砾岩、安山扮岩和玄武安山岩。火山-沉积韵律自下而上为:(1)英安质火山角砾岩、中酸性凝灰岩夹铁矿体→(2)英安岩、流纹岩夹安山玢岩及铁矿体,顶部为灰岩→(3)英安质凝灰岩、安山质凝灰岩互层夹玄武安山岩→(4)安山质凝灰岩、安山凝灰质砂岩,反映出中心式火山作用特征。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流纹岩(18HG-1)和英安岩(18HG-2)的形成年龄分别为(204±2)Ma和(209±3)Ma,表明新填绘出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系形成于晚三叠世。依据岩石组合和同位素测年结果,结合区域地质对比,将该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系从原舒家坝群(D2-3S)中解体出来,划归华日组(T3hr)。该研究成果揭示西秦岭地区晚三叠世火山岩可从西部的青海省兴海县,向东经贵德县、同仁县、甘肃省合作市、宕昌,可延至本研究区甘肃省两当县,断续延伸约680千米。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华日组火山岩具有钙碱性系列的特征。综合判别认为华日组火山岩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并遭受了后期右行走滑拉分作用的改造。研究区铁矿形成于火山作用中晚期,矿体主要赋存于火山口附近,受火山机构控制明显。铁矿体产于溢流相中酸性火山熔岩和爆发相中酸性火山角砾岩两个层位,相当于理想玢岩型铁矿成矿模式中火山热液-沉积的龙旗山式和高温气液交代-充填的凹山式矿床。依据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异常、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区域断裂构造、华日组火山岩分布范围以及已知矿产等,将研究区划分出太阳寺-荒路沟、马蹄沟-麻地沟、娘娘庙-水磨沟3个金成矿预测区和红庙子-安沟、平梁-解板沟2个铁成矿预测区。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初步认为东、西秦岭在印支期地质构造演化具有差异性。东秦岭主要表现为陆内挤压造山作用,而西秦岭表现形式为强烈的陆内挤压造山作用后期发生了板内伸展和陆内叠覆造山作用。东、西秦岭在印支期地质构造演化存在差异性的动力学机制及地质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谢明材,苏本勋,王忠梅,韩春明[10](2020)在《塔里木北缘与碱性岩有关的稀有—稀土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塔里木克拉通北缘是我国重要的稀有—稀土金属成矿带,近年来稀有—稀土矿床勘查工作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相继勘查和发现了瓦吉里塔格、波孜果儿、依兰里克、阔格塔格、且干布拉克和上户等多个稀有—稀土矿床,使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稀有—稀土矿床后备基地。这些稀有—稀土矿床普遍赋存于碱性岩或碱性碳酸岩中,规模多数达到大中型,品位较高。然而,对该区的稀有—稀土矿床的研究程度普遍很低,成矿环境和成矿规律认识不清,缺乏综合性的总体研究。文章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笔者研究小组近3年的大量野外调研和室内的综合研究,综述了塔里木克拉通北缘主要稀有—稀土矿床的地质特征、分布规律和矿化类型。根据碱性岩形成的不同构造环境将与碱性岩有关的稀有—稀土矿床划分为3种构造类型,即活动陆缘型、板边型和板内型;根据矿化类型将该区矿床进—步划分为与超基性—碱性杂岩有关的稀土矿床、碱性正长岩型稀土—铌-钽-锆矿床、碱性花岗岩型稀土—铌-钽-锆矿床和碱性伟晶岩型稀土—铌-钽-锆矿床4个亚类。在对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之上,初步讨论了研究区碱性岩有关的稀有—稀土矿床的成矿动力学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动力学过程,认为该碱性岩带形成于造山拉张性的构造环境。

二、秦巴地区矿产资源和成矿分布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秦巴地区矿产资源和成矿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省钨钼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2.1 成矿时代
    2.2 空间分布
3 矿床类型及控矿因素
    3.1 矿床类型
    3.2 控矿因素
4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4.1 华县金堆城钼矿床
    4.2 洛南县黄龙铺钼矿床
    4.3 镇安县东阳钨矿床
5 找矿方向
    5.1 勘查现状
    5.2 找矿方向
        5.2.1 蓝田—八里坡钼矿找矿远景区
        5.2.2 蟒岭西部钼矿找矿远景区
        5.2.3 杨斜钨矿找矿远景区
        5.2.4 蔡家庄—杨木沟钨钼矿找矿远景区
        5.2.5 大菜子沟—大西沟钨钼矿找矿远景区
6 结论

(2)陕西南秦岭东阳大型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质
    2.2 矿体特征
    2.3 矿石矿物成分
    2.4 矿石化学成分
    2.5 矿石结构、构造
3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3.1 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3.2 成矿流体性质
    3.3 成矿物质来源
    3.4 成矿期次及矿化阶段
        (1)矽卡岩化成矿期,形成接触交代型钨矿体,可进一步划分3个成矿阶段。
        (2)热液成矿期,形成石英脉型钨矿体。
        (3)表生成矿期,形成残坡积型钨矿体。
    3.5 成矿时代
    3.6 矿床成因类型
    3.7 成矿模式
4 结论

(3)扬子西北缘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Rodinia超大陆重建
        1.2.2 扬子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1.2.3 碧口地块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分析测试方法
        1.4.1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1.4.2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1.4.3 全岩Sr和Nd同位素分析
        1.4.4 MC-ICP-MS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构造格架
    2.1 扬子板块前寒武纪构造格架
    2.2 扬子板块太古代-古元古代岩石单元
        2.2.1 扬子板块北缘
        2.2.2 南秦岭构造带
        2.2.3 扬子板块西北缘
        2.2.4 扬子板块西缘
    2.3 扬子板块中元古代岩石单元
        2.3.1 扬子板块北缘
        2.3.2 扬子板块西北缘
        2.3.3 扬子板块西缘
    2.4 扬子板块新元古代早期岩石单元
        2.4.1 扬子板块北缘
        2.4.2 南秦岭构造带
        2.4.3 扬子板块西北缘
        2.4.4 扬子板块西缘
        2.4.5 江南造山带
    2.5 扬子板块新元古代中-晚期岩石单元
第三章 碧口地块地质概况
    3.1 碧口地块构造格架
    3.2 碧口地块物质组成
        3.2.1 鱼洞子杂岩地质特征
        3.2.2 碧口群地质特征
        3.2.3 横丹群地质特征
        3.2.4 深成岩体地质特征
        3.2.5 沉积盖层地质特征
第四章 太古代-古元古代鱼洞子杂岩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4.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4.2 鱼洞子杂岩同位素年代学
        4.2.1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
        4.2.2 角闪斜长片麻岩
        4.2.3 花岗片麻岩
        4.2.4 斜长角闪岩
    4.3 鱼洞子杂岩地球化学
        4.3.1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
        4.3.2 角闪斜长片麻岩
        4.3.3 花岗片麻岩
    4.4 鱼洞子杂岩成因探讨
        4.4.1 鱼洞子杂岩演化时限
        4.4.2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岩石成因
        4.4.3 角闪斜长片麻岩岩石成因
        4.4.4 花岗片麻岩岩石成因
    4.5 小结
第五章 新元古代早期碧口群变质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成因背景
    5.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5.2 碧口群变质火山岩地球化学
        5.2.1 变质中-基性火山岩
        5.2.2 变质酸性火山岩
    5.3 碧口群变质火山岩成因探讨
        5.3.1 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岩石成因
        5.3.2 变质酸性火山岩岩石成因
    5.4 小结
第六章 新元古代早-中期横丹群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6.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6.2 横丹群碎屑岩同位素年代学
    6.3 横丹群碎屑岩地球化学
    6.4 横丹群碎屑岩盆地属性探讨
        6.4.1 沉积时限
        6.4.2 物质源区化学属性
        6.4.3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6.4.4 沉积盆地构造背景
    6.5 小结
第七章 新元古代早期镁铁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7.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7.2 镁铁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
        7.2.1 花石沟辉长闪长岩
        7.2.2 林后坝辉长岩
        7.2.3 坪头山辉长岩
    7.3 镁铁质岩体地球化学
        7.3.1 花石沟辉长闪长岩
        7.3.2 林后坝、坪头山辉长岩
    7.4 镁铁质岩体成因探讨
        7.4.1 镁铁质岩体形成时限
        7.4.2 花石沟辉长闪长岩岩石成因
        7.4.3 林后坝、坪头山辉长岩岩石成因
    7.5 小结
第八章 新元古代早期长英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8.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8.2 长英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
        8.2.1 白雀寺石英二长岩
        8.2.2 八海河石英二长岩
        8.2.3 石林沟二长花岗岩
        8.2.4 麻柳铺花岗闪长岩
    8.3 长英质岩体地球化学
        8.3.1 白雀寺、八海河石英二长岩
        8.3.2 石林沟二长花岗岩
        8.3.3 麻柳铺花岗闪长岩
    8.4 长英质岩体成因探讨
        8.4.1 长英质岩体形成时限
        8.4.2 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成因联系
        8.4.3 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岩石成因
        8.4.4 花岗闪长岩岩石成因
    8.5 小结
第九章 讨论
    9.1 碧口地块前寒武纪关键地质事件构造-年代学格架
        9.1.1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地壳形成及演化期
        9.1.2 新元古代早期——地壳快速增生及构造活动期
    9.2 碧口地块前寒武纪关键地质单元动力学意义
        9.2.1 鱼洞子杂岩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9.2.2 镁铁质-长英质岩体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9.2.3 碧口群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9.2.4 横丹群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9.3 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进展与结论
    10.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陕西汉阴县凤凰山地区铜、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以往工作程度及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与矿产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3 区域矿产概况
第三章 研究区元素地球化学及异常特征
    3.1 研究区元素背景含量特征
    3.2 元素在地质单元中的分布特征
    3.3 异常评序及分级
    3.4 重点异常地球化学特征及检查情况
第四章 矿点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4.1 芦峪沟铜钼矿点
    4.2 万家扒金矿化点
    4.3 西坪钒矿点
第五章 找矿预测研究
    5.1 找矿预测的依据
    5.2 找矿预测靶区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甘肃武都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区域研究现状
    1.3 本次研究工作的技术手段和工作量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沉积建造
    2.2 构造
    2.3 岩浆岩
    2.4 变质作用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和容矿岩石
        3.1.1 震旦系下统关家沟组(Z1g)
        3.1.2 泥盆系下统桥头组(D1q)
    3.2 构造
        3.2.1 褶皱构造
        3.2.2 断裂构造
        3.2.3 节理(裂隙)构造
    3.3 岩浆岩
        3.3.1 花岗斑岩脉(γπ)
        3.3.2 石英脉(q)
    3.4 区域变质作用
    3.5 蚀变特征
    3.6 矿体特征
    3.7 矿石特征
    3.8 金的赋存状态
    3.9 围岩蚀变
第四章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4.1 黄铁矿特征
    4.2 黄铁矿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
        4.2.1 试验方法
        4.2.2 黄铁矿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特征
    4.3 塘坝金矿床形成的时间与大地构造环境变迁规律
    4.4 矿床成因分析
第五章 矿床成因
    5.1 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
    5.2 成矿期和矿化阶段
    5.3 成矿流体特征
    5.4 成矿的温度压力
    5.5 金的迁移和沉淀
    5.6 矿床的定位条件
        5.6.1 矿体定位的围岩条件
        5.6.2 矿体定位的构造条件
第六章 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
    6.1 成矿过程中的岩性控制规律
    6.2 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温度、深度规律
    6.3 矿床的蚀变组合规律
    6.4 矿床的找矿标志及找矿思路
    6.5 找矿方向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7)陕西勉略宁三角区成矿系统与成矿规律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事件与成矿系统-成矿系列
    1.1 新太古代(Ar3)古陆核拼贴构造体制下海底火山喷发-硅铁沉积成矿事件与火山沉积-变质成矿系统(BIF型铁成矿系列)
        1.1.1 海底火山喷发-硅铁沉积成矿事件
        1.1.2 控矿因素分析
        1.1.3 找矿标志
    1.2 新元古代(Pt3)洋陆俯冲-碰撞-增生-裂解构造体制下裂解成矿事件与火山-岩浆侵入成矿系统
        1.2.1 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VMS型铁、铜、铅锌多金属成矿系列
        1.2.2 与中基性侵入岩有关的岩浆分结型钛磁铁矿、铜成矿系列
        1.2.3 与蛇绿岩/超镁铁岩有关的变质改造型铬、铁、镍、石棉等成矿系列
    1.3 新元古代晚期(Z)-早古生代(∈)陆缘裂陷构造体制下沉积-热水成矿事件与沉积成矿系统
        1.3.1 沉积型磷、锰成矿系列
        1.3.2 热水沉积型铅锌(金)成矿系列
    1.4 中生代陆内碰撞-造山作用体制下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事件有关Au成矿系统
        1.4.1 造山型金矿成矿事件
        1.4.2 造山型金矿成矿系列
        1.4.3 造山型金矿找矿标志
2 成矿规律
    2.1 矿床时空展布规律
        2.1.1 成矿时间演化规律
        2.1.2 矿床空间展布特征
        2.1.3 火山机构与成矿
        2.1.4 界面成矿
3 结语

(8)西秦岭羊里尾沟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武都-迭部成矿带
        1.2.2 羊里尾沟金矿床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的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地层
    2.3 构造
    2.4 岩浆岩
    2.5 变质作用
    2.6 区域成矿规律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特征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1.4 变质作用
    3.2 矿体特征
    3.3 矿石特征
        3.3.1 矿石类型
        3.3.2 矿石矿物成分
        3.3.3 矿石结构与构造
    3.4 围岩蚀变
    3.5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3.6 各阶段矿物特征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4.2 能谱分析
    4.3 电子探针分析
    4.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4.1 H-O同位素
        4.4.2 C-O同位素
        4.4.3 原位微区S同位素
第5章 矿床成因探讨
    5.1 成矿物质来源及流体演化
    5.2 金的迁移形式
    5.3 黄铁矿形态结构和元素组成
    5.4 矿床成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西秦岭解板沟一带晚三叠世火山作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舒家坝群
        1.2.2 西秦岭中生代火山作用
        1.2.3 秦岭造山带印支运动
        1.2.4 玢岩铁矿
        1.2.5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1.2.6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相关工作量
    1.5 论文进展及创新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2.1 太阳寺岩组
        2.2.2 黄家沟组
        2.2.3 何家店组
        2.2.4 华日组
    2.3 区域断裂构造
    2.4 岩浆岩
    2.5 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2.5.1 区域重力场特征
        2.5.2 地面高精度磁测
        2.5.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第3章 华日组火山岩地质特征
    3.1 华日组火山岩分布特征
    3.2 华日组岩石组合、火山韵律特征
        3.2.1 岩石组合类型
        3.2.2 火山韵律
    3.3 华日组火山岩形成时代
        3.3.1 样品特征
        3.3.2 测试方法
        3.3.3 测年结果
    3.4 华日组的厘定及区域对比
第4章 华日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4.1 岩石化学特征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 构造环境
第5章 华日组火山岩成矿作用
    5.1 成矿规律
    5.2 成矿模型
        5.2.1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模型
        5.2.2 铁矿成矿模型
    5.3 找矿标志
        5.3.1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标志
        5.3.2 玢岩铁矿找矿标志
    5.4 成矿潜力分析及找矿预测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秦巴地区矿产资源和成矿分布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钨钼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J]. 段湘益,董王仓,黄凡,王海元,王文青,王洁明,蒙利. 金属矿山, 2021(10)
  • [2]陕西南秦岭东阳大型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段湘益,董王仓. 西北地质, 2021(03)
  • [3]扬子西北缘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D]. 惠博. 西北大学, 2021(12)
  • [4]陕西汉阴县凤凰山地区铜、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预测[D]. 张磊. 长安大学, 2021
  • [5]甘肃省巴藏幅1∶50000矿产地质图数据库[J]. 何进忠,吕传元,曹海龙,张祥年,武凌,牛鹏飞. 中国地质, 2020(S2)
  • [6]甘肃武都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D]. 张萌琦. 兰州大学, 2020(04)
  • [7]陕西勉略宁三角区成矿系统与成矿规律浅析[J]. 杨运军,韩旭,杜少喜. 科技通报, 2020(07)
  • [8]西秦岭羊里尾沟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 刘凯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0)
  • [9]西秦岭解板沟一带晚三叠世火山作用特征研究[D]. 田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10]塔里木北缘与碱性岩有关的稀有—稀土矿床成矿作用研究[J]. 谢明材,苏本勋,王忠梅,韩春明. 地质科学, 2020(02)

标签:;  ;  ;  ;  

秦巴地区矿产资源及成矿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