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切实抓好能源的生产和供应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袁继革[1](2021)在《基于供应链的煤炭港口合作模式和调度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能源,煤炭资源地与煤炭需求地的逆向分布特点,形成了北煤南运的煤炭铁海联运模式,其运输的规模性和经济性在煤炭运输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港口作为陆路运输与海路运输转换的枢纽和节点,在煤炭港口供应链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本文以煤炭港口为研究对象,从供应链视角研究其合作伙伴选择、合作模式以及泊位-堆场联合调度优化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煤炭港口供应链优化的关键问题。应用供应链管理理论,针对专业化煤炭港口供应链,充分考虑港口作业服务性、连续性特征,通过实践调研和梳理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对煤炭港口供应链优化的关键要素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合作伙伴选择是优化的基础,利益协调是优化的内在动力,调度管理是优化的保障,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2)煤炭港口合作伙伴的选择与评价。煤炭港口合作伙伴及其货源对港口效率有直接影响,在分析影响港口效率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选择的初选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初选指标进行识别和分类,确定合作伙伴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和逼近理想解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合作伙伴的综合评价法,对合作伙伴进行评价和排序,为港口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决策依据。(3)煤炭港口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模式。用博弈论对港口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不同博弈情形的收益进行研究,建立了港口企业与合作伙伴博弈模型,提出了港口企业与合作伙伴的业务合作模式,实现港口与合作伙伴的之间的利益协调,促进双方的顺利合作;针对港口供应链竞争的需要,研究了港口企业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提高港口吞吐量时各自努力程度的关系,并对双方分别作为博弈领导者的收益进行了分析。(4)港口泊位与堆场联合调度优化。为确保合作伙伴的利益目标,针对港口码头泊位与堆场调度对港口通过能力的影响,并考虑港口与合作伙伴双方利益,构建了考虑总成本、泊位均衡和堆场利用率的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设计了相应的遗传算法求解,并以港口实例对模型进行算例分析。(5)煤炭港口合作伙伴选择、合作模式和调度优化的保障措施。综合考虑煤炭港口供应链运行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注重合作伙伴选择、关注合作伙伴动态、完善运营管理模式、为合作伙伴创造收益、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推动煤炭品种标准化、建立联合调度机制、提升调度管理水平、提高系统保障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密切港铁联动机制等九个方面的保障实施。综上,本文基于供应链提出了煤炭港口运行优化的关键问题,并对合作伙伴评价及选择、合作模式和策略以及联合调度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提高煤炭港口管理水平、提升煤炭港口供应链运行效率、增强煤炭港口供应链运行稳定性和提高合作伙伴的满意度具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薛凤冠[2](2021)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在长期领导经济建设工作实践中,他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国如何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形成并实践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以来的经验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陈云对经济建设的正确领导和指导。因此,系统梳理和研究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于当前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提升国家经济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按照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三部分:一、本文二、三章主要探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曲折探索和同时期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等三个方面;其思想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有计划按比例”思想、西方经济学的商品经济原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等。同时,其思想的形成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长期领导经济实践也有着密切联系,并随着实践发展而逐步充实和深化。二、本文四、五章重点阐述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梳理、归纳和总结,文章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提炼概括为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经济改革和经济开放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全貌。文章认为,这六个方面内容涉及到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发展的思想两个层次。其中,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主要涉及陈云经济工作的伦理观和方法论,故可以归为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改革、经济开放更侧重于体现陈云在经济发展某一领域实践中的思想,可以归为经济发展的思想。这两个层次、六个方面思想,既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完整体系。其中,综合平衡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基础,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本文第六章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征与启示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内容和实践的全面研究,文章从政治性、人民性、求实性、创新性、前瞻性五个角度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渐进而审慎可以说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终其一生,无论身处何时、身居何位,陈云始终保持这一特色。通过渐进和审慎,陈云在复杂和困难的局面中,推动中国经济建设逐步向前发展。最后,文章认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不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二是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三是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四是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五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这些对于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既丰富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方法论上也值得学习借鉴。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3](2021)在《科学统筹 精准谋划——2020~2021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解析》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电力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电力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为社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提供坚强电力保障;四季度电力消费实现较快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消费需求已恢复常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4](2020)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提出晋政办发[2020]4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已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2020年5月30日(此件公开发布)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安委[2020]3号),结合实际,制定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总方案及两个专题实施方案、11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中共张掖市委办公室,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5](2020)在《中共张掖市委办公室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六保”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市委办发[2020]25号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级国家机关及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省属驻张各单位: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保居民就业工作方案》《关于保基本民生工作方案》《关于保市场主体工作方案》《关于保粮食能源安全工作方案》《关于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方案》《关于保基层运转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华清君[6](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张智玮[7](2020)在《S炼化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内成品油产能过剩矛盾不断凸显,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持续深入,炼化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国有炼化企业发展底蕴深厚,但在工艺技术、人力资源、运营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短板,而内陆型中小规模炼厂更是在区位条件、加工规模等方面处于劣势,发展前景堪忧。为探寻内陆型中等规模炼厂的生存发展路径,本文以河北省S炼化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竞争战略研究为切入,运用企业战略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力争为其持续健康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同时也为面临同样问题的其他炼化企业提供参考。河北省S炼化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国际原油为主要原料,从事炼油、化工生产的中型炼化企业,炼油综合加工能力为800万吨/年,化工己内酰胺生产能力为20万吨/年。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并运用PEST、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等工具,分析了S炼化公司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以及内部资源和能力,进而使用EFE、IFE分析矩阵找出了S炼化公司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而后利用SWOT—QSPM模型选定了S炼化公司的发展战略,并结合集团公司的战略部署、基础性竞争战略的可行性分析,确定了其差异化竞争战略选择;最后,根据其战略定位和选择,研究得出了产品结构、生产组织、人员队伍三个差异化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七项战略实施的保障性措施。本文在研究S炼化公司竞争战略过程中,根据新的发展动态,综合运用蓝海战略、柔性战略等新兴理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寻求中小型炼化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道路,努力做到以点促面,为中小型炼化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张国栋[8](2020)在《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2年以来,国家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一大批发电集团和电网公司应运而生,电力装机容量不断攀升,由3.57亿千瓦提升至20.1亿千瓦;全国发电量由16400亿千瓦时提升至71422亿千瓦时,发电企业和电网公司经历了从快速发展到成熟稳定的转变。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源头治理和控制,加强去产能、去库存力度,发电公司特别是火电企业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攻坚期,面临的挑战不断提升。也正因如此,一个企业是否有长远的战略规划更显得尤为重要。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立足蒙西电网、经历了长期基建史的火电公司,2004年开始筹备,2019年8月底实现“双投”。随着外部环境变换的不断加快、电力供大于求、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外部竞争的持续提升,给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这就要求和林发电公司及时制定、更新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方向,提出保障措施,为公司的安全稳定发展保驾护航。本文以和林发电公司为例,通过PEST分析模型,分析了公司的行业环境;通过“五力”模型理论,分析了公司的竞争环境;通过SWOT分析法,对公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判断。通过分析,发现了公司原有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竞争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明确了公司在发展战略方面推行一体化战略,在竞争战略方面推行低成本战略的战略选择,并提出了保障战略实施的相关措施。
任腾飞[9](2020)在《央企攻坚全年目标任务 突出抓好“三稳四保一加强”》文中指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世界经济的正常节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统筹指导和安排部署下,各中央企业迅速做出调整,以战时状态应对疫情。他们犹如一支支训练有素的攻坚突击队,一方面积极投身到抗疫第一线,另一方面稳妥有序复工复产。
张梦露[10](2020)在《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以当今世界形势为基础,以人类发展为重心,从战略谋划到细节把控,他对中国发展之路的深远考虑,贯穿国内外各行业领域。他在十八、十九两次全代会报告中相继做出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方针。这一系列重要理论和论述对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产生了颇为积极的作用。国内外政界、媒体界和学术界人士也因此爆发了对习近平思想理论研究的新风潮,就习近平所提出新理论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其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当前,国外学者针对习近平的研究集中于国际关系和政治领域,国内学者则多集中于治国理政、从严治党、脱贫解困等领域,常常忽略了在其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指导下城市建设的伟大进步,缺乏对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论述的系统性、全面性、前瞻性的分析总结,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按照“建设成就回顾、相关论述研究、规划建设方法论、规划建设实践分析”的技术路线,通过文献研究、综合归纳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的论述为研究对象,以其在视察和会议中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基础,将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体系总结为,在辩证、系统、战略、法制、底线、精准、创新七大方法论指导下,以重视城市规划地位为出发点,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重心,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为创新动力的中国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体系。通过详细阐述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论述内容,以及从中总结出的习近平规划建设七大方法论,结合习近平的指导实践论证了其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特别是针对武汉疫情突发事件,专章节对习总书记城乡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城市规划理念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进行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丰富与完善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的理论体系,总结归纳其论述的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为今后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更有成效的规划指导体系与全新的思维方式。
二、要切实抓好能源的生产和供应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切实抓好能源的生产和供应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供应链的煤炭港口合作模式和调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服务供应链 |
2.1.1 服务供应链的概念及内涵 |
2.1.2 服务供应链概念模型 |
2.1.3 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的区别 |
2.2 合作伙伴选择 |
2.2.1 港口合作伙伴选择的原则 |
2.2.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2.2.3 合作伙伴评价方法 |
2.3 Stackelberg博弈分析 |
2.4 多目标优化 |
2.4.1 多目标优化模型 |
2.4.2 遗传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供应链的煤炭港口优化的关键问题 |
3.1 煤炭港口现状 |
3.1.1 煤炭港口基本状况 |
3.1.2 煤炭港口行业发展分析 |
3.1.3 煤炭港口运营存在问题 |
3.2 煤炭港口供应链现状 |
3.2.1 煤炭供需特点分析 |
3.2.2 煤炭港口供应链结构及特征 |
3.2.3 煤炭港口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
3.3 煤炭港口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与关键问题 |
3.3.1 煤炭港口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
3.3.2 煤炭港口供应链优化的关键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炭港口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4.1 煤炭港口合作伙伴选择流程 |
4.1.1 煤炭港口合作伙伴选择指标 |
4.1.2 煤炭港口合作伙伴选择流程 |
4.2 煤炭港口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构建目标 |
4.2.2 初选指标及其含义 |
4.2.3 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确定 |
4.3 基于组合赋权的TOPSIS合作伙伴评价 |
4.3.1 基于组合赋权的指标权重确定 |
4.3.2 基于TOPSIS的合作伙伴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博弈论的煤炭港口合作模式及策略 |
5.1 港口与合作伙伴的博弈及合作模式 |
5.1.1 模型假设 |
5.1.2 港口企业作为领导者的博弈 |
5.1.3 合作伙伴作为领导者的博弈 |
5.1.4 双方合作型博弈 |
5.2 博弈情形下的合作模式 |
5.2.1 基础型合作模式 |
5.2.2 战略型合作模式 |
5.2.3 协作型合作模式 |
5.3 合作伙伴结构调整与合作策略 |
5.3.1 基本假设及相关变量 |
5.3.2 港口企业作为领导者的合作策略 |
5.3.3 合作伙伴作为领导者的合作策略 |
5.4 算例与数值分析 |
5.4.1 问题与参数描述 |
5.4.2 数值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炭港口码头泊位-堆场联合调度优化 |
6.1 问题描述 |
6.2 模型构建 |
6.2.1 模型假设 |
6.2.2 优化模型 |
6.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 |
6.3.1 模型转化 |
6.3.2 编码与解码 |
6.3.3 初始化种群 |
6.3.4 适应度函数构造 |
6.3.5 交叉与变异 |
6.4 实证研究 |
6.4.1 秦皇岛港码头泊位堆场联合调度现状 |
6.4.2 实证数据 |
6.4.3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煤炭港口合作模式和调度优化的保障措施 |
7.1 加强合作伙伴管理 |
7.1.1 更加注重合作伙伴选择 |
7.1.2 密切关注合作伙伴动态 |
7.2 完善运营管理模式 |
7.2.1 积极为合作伙伴创造收益 |
7.2.2 不断创新合作模式 |
7.2.3 推动煤炭品种标准化 |
7.3 建立联合调度保障机制 |
7.3.1 提升调度管理水平 |
7.3.2 提高硬件系统保障能力 |
7.3.3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7.3.4 密切港铁联动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的局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经济 |
1.4.2 经济建设 |
1.4.3 经济建设思想 |
1.5 创新之处 |
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与历史背景 |
2.1 陈云的生平与简历 |
2.1.1 青少年时期 |
2.1.2 革命战争时期 |
2.1.3 新中国成立后 |
2.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2.2.2 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
2.2.3 毛泽东思想 |
2.2.4 中国传统文化 |
2.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2.3.1 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 |
2.3.2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探索 |
2.3.3 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
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
3.1 在革命战争时期萌发 |
3.1.1 中央苏区时期 |
3.1.2 陕甘宁边区时期 |
3.1.3 东北时期 |
3.2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 |
3.2.1 克服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 |
3.2.2 调整工商业 |
3.2.3 “一五”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
3.2.4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3.3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充实 |
3.3.1 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
3.3.2 重视粮食工作 |
3.3.3 调整经济体制 |
3.4 在“文革”后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深化 |
3.4.1 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
3.4.2 边调整边建设 |
3.4.3 引导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
4 陈云经济哲学的思想 |
4.1 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 |
4.1.1 综合平衡要着眼全局 |
4.1.2 综合平衡要综合施策 |
4.1.3 综合平衡要统筹兼顾 |
4.2 陈云的民生改善思想 |
4.2.1 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战略高度 |
4.2.2 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 |
4.2.3 正确处理好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
4.3 陈云的国情国力思想 |
4.3.1 从国情国力出发探索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道路 |
4.3.2 速度与质量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
4.3.3 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 |
4.4 陈云的经济决策思想 |
4.4.1 一切从实际出发 |
4.4.2 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基础 |
4.4.3 交换、比较、反复 |
5 陈云经济发展的思想 |
5.1 陈云的经济改革思想 |
5.1.1 坚持市场与计划相统一 |
5.1.2 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改革 |
5.1.3 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
5.2 陈云的经济开放思想 |
5.2.1 注重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利用 |
5.2.2 注重循序渐进、稳妥推进 |
5.2.3 注重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
6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特征及现实启示 |
6.1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 |
6.1.1 视为灵魂的政治性 |
6.1.2 无比鲜明的人民性 |
6.1.3 一以贯之的求实性 |
6.1.4 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
6.1.5 战略谋划的前瞻性 |
6.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贡献 |
6.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
6.2.2 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
6.2.3 指导了新中国经济建设 |
6.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
6.3.1 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 |
6.3.2 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
6.3.3 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 |
6.3.4 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
6.3.5 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 |
6.4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
6.4.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6.4.2 方法论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科学统筹 精准谋划——2020~2021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 |
(一)电力消费需求情况 |
(二)电力生产供应情况 |
(三)全国电力供需情况 |
二、2021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
(一)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7% |
(二)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继续提高 |
(三)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地区电力供应偏紧 |
三、有关建议 |
(一)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和安全稳定运行 |
(二)推进能源电力供应结构低碳转型 |
(三)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保障电力低碳转型 |
(6)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7)S炼化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积极应对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变数和挑战 |
1.1.2 破解老牌炼化企业生存发展难题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访谈调查法 |
1.4 分析工具 |
1.4.1 PEST分析 |
1.4.2 五力模型 |
1.4.3 SWOT分析 |
1.4.4 战略分析矩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战略理论学派 |
2.2.1 行业结构学派 |
2.2.2 战略资源学派 |
2.2.3 核心能力学派 |
2.3 其他战略学派 |
2.3.1 蓝海战略 |
2.3.2 柔性战略 |
2.4 炼油化工行业研究文献回顾 |
2.4.1 关于石油石化产业整体发展战略相关研究情况 |
2.4.2 关于炼油企业战略相关研究情况 |
2.4.3 文献评价 |
第三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和法律力量 |
3.1.2 经济力量 |
3.1.3 社会 |
3.1.4 技术 |
3.2 公司微观环境分析 |
3.2.1 行业总体状况分析 |
3.2.2 行业五力分析 |
3.3 外部机遇与挑战分析 |
3.3.1 机遇 |
3.3.2 挑战 |
3.4 S炼化公司EFE矩阵分析 |
3.4.1 关键因素权重的确定 |
3.4.2 EFE矩阵关键因素量化评分 |
3.4.3 EFE矩阵关键因素加权分数 |
第四章 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
4.1 公司资源分析 |
4.1.1 有形资源分析 |
4.1.2 无形资源分析 |
4.1.3 人力资源分析 |
4.2 公司能力分析 |
4.2.1 基本能力分析 |
4.2.2 核心能力分析 |
4.3 S炼化公司优势与劣势 |
4.3.1 主要优势 |
4.3.2 主要劣势 |
4.4 S炼化公司IFE矩阵分析 |
4.4.1 关键因素及其权重的确定 |
4.4.2 IFE矩阵关键因素量化评分 |
4.4.3 IFE矩阵关键因素加权分数 |
第五章 战略分析与选择 |
5.1 S炼化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
5.1.1 发展战略类型 |
5.1.2 QSPM矩阵分析 |
5.2 S炼化公司竞争战略选择 |
5.2.1 集团公司战略分析 |
5.2.2 备选竞争战略可行性分析 |
5.3 竞争战略的确定 |
第六章 战略实施与保障 |
6.1 战略实施 |
6.1.1 产品结构差异化 |
6.1.2 生产组织差异化 |
6.1.3 人员队伍差异化 |
6.2 战略保障措施 |
6.2.1 夯实HSSE基础,落实依法合规生产 |
6.2.2 坚持苦练内功,深挖现有资产创效潜能 |
6.2.3 促进效率提升,持续推动管理系统高效、顺畅运转 |
6.2.4 增强业务本领,着力提升业务可靠性 |
6.2.5 抓好规划设计,有序实现转型升级 |
6.2.6 发挥政治优势,强化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
6.2.7 用好内外两种资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思路 |
1.4 背景理论与相关观点综述 |
第二章 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现状 |
2.1 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
2.2 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历程 |
2.3 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及电力市场现状分析 |
2.3.1 发电情况 |
2.3.2 蒙西地区(以乌兰察布地区为主)电力市场需求情况 |
2.3.3 营销策略 |
2.4 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分析 |
3.1 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3.1.1 国家战略与政策环境(P) |
3.1.2 宏观经济趋势(E) |
3.1.3 社会和文化演变趋势(S) |
3.1.4 科学技术演变趋势(T) |
3.1.5 分析结论 |
3.2 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
3.2.1 新进入者的威胁 |
3.2.2 业内竞争程度 |
3.2.3 替代品的威胁 |
3.2.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2.6 分析结论 |
第四章 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能力分析 |
4.1 专项能力条件分析 |
4.1.1 发电能力分析 |
4.1.2 财务能力分析 |
4.1.3 资源能力分析 |
4.2 核心能力分析 |
4.2.1 机组发电效率高 |
4.2.2 注重学习型组织建设 |
4.3 分析结论 |
第五章 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战略定位与战略选择 |
5.1 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SWOT分析 |
5.1.1 优势分析 |
5.1.2 劣势分析 |
5.1.3 机遇分析 |
5.1.4 威胁分析 |
5.1.5 SWOT矩阵 |
5.2 战略定位 |
5.3 战略选择与实施路径 |
5.3.1 一体化战略 |
5.3.2 低成本战略 |
第六章 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
6.1 加强安全管理,坚守安全底线 |
6.2 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内部控制 |
6.3 开展全面对标,强化绩效考核 |
6.4 丰富企业文化,凝聚发展力量 |
6.5 狠抓燃料管理,开展供热可研 |
6.6 加强生产管控,强化营销管理 |
6.7 加快二期建设,扩大企业规模 |
6.8 吸引战略合作伙伴,降低企业发展风险 |
6.9 优化电力送出市场,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
6.10 强化电网公司公关,提升发电利用效率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央企攻坚全年目标任务 突出抓好“三稳四保一加强”(论文提纲范文)
全力以赴攻坚年度目标任务 |
稳字当头发挥“压舱石”作用 |
保字托底关键时刻顶得住 |
党建引领发挥好领导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 |
(10)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时代背景 |
1.1.2 研究重要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论文的重点与难点 |
1.4.1 重点 |
1.4.2 难点 |
2 十八大以来中国城市建设的伟大成就 |
2.1 新区建设 |
2.1.1 雄安新区建设 |
2.1.2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
2.2 区域发展 |
2.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
2.2.2 长江经济带发展 |
2.3 城乡协同发展 |
2.3.1 生态文明建设 |
2.3.2 乡村文化建设 |
2.4 基础建设 |
2.4.1 高速公路、铁路建设 |
2.4.2 大兴国际机场建设 |
2.4.3 港珠澳大桥建设 |
2.5 总结 |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 |
3.1 重视科学规划 |
3.1.1 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 |
3.1.2 因地制宜把握规划方向 |
3.1.3 用人民群众满意程度衡量规划效果 |
3.1.4 立法保障规划权威性,规划连续性保护人民利益 |
3.2 推行新型城镇化 |
3.2.1 以人为核心,用科教文卫软硬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 |
3.2.2 宜居城市建设从居民生活各方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生活品质 |
3.2.3 保护城市文化,从古迹保护开始,传承历史文化,推动“乡愁”建设,构建文化强国 |
3.2.4 城乡通过资源互补、工农互惠实现一体化发展 |
3.2.5 城市以优质资源吸引人才,实施开放的人才政策,推动创新发展 |
3.3 做好空间规划顶层设计 |
3.3.1 以大城市为节点,支撑区域协同发展 |
3.3.2 搞好资源衔接,一张蓝图实现城市建设多规合一 |
3.4 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减少对自然干扰加以保护的同时,依托自然发展,发掘本地生态特色 |
3.4.1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重视生态先行的建设原则 |
3.4.2 以法治维护生态保护实施,切实提升生态环境 |
3.4.3 重视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3.4.4 制定生态规划保障制度,把握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逾越 |
3.4.5 把握生态文明核心原则,依托自然发展城市 |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方法论 |
4.1 辩证思维 |
4.1.1 从两面性出发寻求生态与发展的平衡 |
4.1.2 抓主要矛盾,城市规划要具体措施和全面战略并进 |
4.1.3 发展的看待问题,建立长远规划 |
4.2 系统思维 |
4.2.1 从全局出发,规划整体效果 |
4.2.2 顶层设计与任务分解并行 |
4.2.3 均衡进度,重视衔接,避免各自为政的“浪费” |
4.3 战略思维 |
4.3.1 从战略性理念出发,科学规划 |
4.3.2 从大局出发,把握局部 |
4.3.3 不求短期功利,心怀长远 |
4.4 法制思维 |
4.4.1 用法律方法解决和推进城市规划工作 |
4.4.2 用法律权威杜绝规划过程中的腐败 |
4.5 底线思维 |
4.5.1 从坏处准备,往最好处争取的最低价值标准 |
4.5.2 不可触碰和侵犯的最低接受程度 |
4.6 精准思维 |
4.6.1 具体解决规划中的问题,不能以原则回应具体 |
4.6.2 从具体问题出发,推动解决系列矛盾 |
4.7 创新思维 |
4.7.1 肯定创新在规划中的巨大作用,带领城市开创新局面 |
4.7.2 鼓励创新氛围,规划过程中注重分配教育,科研,新型企业 |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实践 |
5.1 习近平思想指导下雄安新区的战略成功 |
5.1.1 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规划地位空前 |
5.1.2 科学部署,习近平规划建设理念完整呈现 |
5.1.3 千年大计,习近平思想指导下的战略成功 |
5.1.4 总结 |
5.2 习近平思想指导下大国战“疫”的阶段成功 |
5.2.1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方法论指导下疫灾防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
5.2.2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对防疫工作的积极作用 |
5.2.3 疫灾防治看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高瞻远瞩 |
5.2.4 总结 |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6.4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重要讲话 |
附录B 习近平视察城市建设伟人的足迹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要切实抓好能源的生产和供应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供应链的煤炭港口合作模式和调度优化研究[D]. 袁继革. 燕山大学, 2021(01)
- [2]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D]. 薛凤冠.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1)
- [3]科学统筹 精准谋划——2020~2021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解析[J].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业, 2021(02)
- [4]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J].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0(06)
- [5]中共张掖市委办公室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六保”工作方案的通知[J]. 中共张掖市委办公室,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张掖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5)
- [6]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7]S炼化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张智玮.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8]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国栋.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9]央企攻坚全年目标任务 突出抓好“三稳四保一加强”[J]. 任腾飞. 国资报告, 2020(05)
- [10]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D]. 张梦露.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