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大云南卷烟出口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鑫[1](2021)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云南省义务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发展的基石,肩负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云南义务教育发轫于20世纪初期,民国成立后,义务教育有了一定的进展。1916年后,由于先后兴起的护国、护法运动,形成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停滞。二六政变后,云南政局逐渐稳定,义务教育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云南仅用10余年时期,义务教育便跃居全国前列,成为边疆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典范。不论是学生的数量、学校数,还是经费数、教职员数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云南在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指引下围绕义务教育的建立与发展制定义务教育推行方针,以期大力推进云南义务教育的发展。本研究基于云南义务教育的发展情形,从三个方面对云南义务教育进行研究与分析:第一部分考证云南义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从义务教育产生的背景出发,还原云南义务教育早期的发展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发展原型。第二部分考证云南推行义务教育的措施,具体可分为经费、行政管理以及师资培养三个方面:就经费而言,云南通过教育经费独立和省、中央补助款建立自上而下的三级经费承担机制与三权分立的教育经费监督机制,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行政管理方面,则是建立教育厅、教育局、街村学董的三级教育行政管理体系,推行义务教育,1935年又设置专门义务教育管理机构——省县义务教育委员会以及学区督学(视导员)负责义务教育计划的制定、实施、监督、考察,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行政保障;此外,针对师资不足方面,通过省立师范学校、乡村师范学校、简易师范学校、师资训练所、改良塾师、强化考核等方式培养师资,保障师资的量与质。第三个部分剖析云南义务教育发展的特点与历史作用,从义务教育经费基础、发展不均、多元发展、汉民融合、组织有力等方面,探析义务教育发展在云南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历史作用,以期为当代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孙家丰[2](2020)在《“包裹里的税收”:近代邮包税研究(1903-1931)》文中提出中国的邮递系统源远流长,当周之时,即有官邮,号为“邮置”,步传、马传递送简书。此后历代封建王朝为加强统治起见,对于邮驿通信都十分重视。在明清时期还出现了专门服务于民间的通信机构——民信局,它寄递邮件、包裹、汇兑,以商业行庄为主要服务对象,收费也相对低廉,对于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邮递,都无法适应近代以来中国商品流通的快速发展,无法满足社会内外的发展需求。因对外条约的承诺,由海关兼办的邮政,成为近代中国邮政制度的滥觞。海关创设的邮政在全国渐次推广,但是由于邮政包裹运输的特性——邮政局中所寄送的物件往往是小量的贵重品或奢侈品等,所以在普通税关中每易漏税,严重损害了地方厘金局卡的利益,双方之间矛盾日益加剧。赫德领导的海关,为了避免因与地方势力冲突导致海关对邮政的掌控而减弱,主动制定了包裹税条例,来对海关和地方厘金局卡的权益进行划分。民国肇建之后,各省的邮包业务越加发达,邮包税也成为各省关注的焦点。以甘肃邮包税创设为契机,邮包税开始逐渐在全国不少省份内推广。但是由于此时中央政府并没有统一的制度安排,各省的邮包税设计各行其是。北洋后期,一些省份开始和海关进行谈判,将海关代征的邮包厘金权力收回,设局自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作为“厘金变相”的邮包税本应成为裁厘的对象,但是由于财政的需求,竟然摇身一变划出厘金范畴,成为一种“良好之新税”,并收归财政部,在全国推广开来。直到1930年,由于交通部、各商业团体、各邮务公会的极力提议,再加上国民政府创建统税作为弥补厘金裁撤后的损失以及关税自主后税率的提升,关税收入的极大增加,自1931年1月1日起,厘金制度才被明令裁撤,邮包税也因重新划入厘金范畴,终被加以取缔。邮包税制度变迁的背后,是复杂社会关系的交织与互动,这种互动经常以博弈和妥协的形式表现出来。不管是邮包税推广全国时期,邮包税与产销税、认捐包括二五内地税之间的冲突,还是邮包税被明令裁撤后,西南、西北各省对于中央政令的消极抵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既有中央与地方利益上的纠葛和权限的划分,也有因共同目标——“剿匪”而作出的妥协退让。
李子秦[3](2019)在《中国行业内要素错配:测算、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市场化程度差异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要素错配是阻碍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重要原因,解决要素错配问题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意在通过对中国三个市场化程度具有明显差异的代表性行业2011-2013年要素错配程度进行测算,分析比较造成它们错配的原因,来探寻导致中国行业内要素错配形成的深层根源,并以此为根据为未来改革方向提出建议。按市场化程度由低至高本文将代表性行业依次确定为烟草、汽车制造与纺织业。在要素错配的测算上,本文提出了全新的以收益生产率(TFPR)对物质生产率(TFPQ)回归的残差来衡量要素错配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三个代表性行业的要素错配程度使用2011-2013年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分别进行估算,我们发现这三个行业要素错配程度由低至高也依次为烟草、汽车、纺织。在无要素错配存在的情况下2013年它们可获得的潜在TFP增长率分别为52.9%、492.6%、588.4%。本文提出的错配测算方法使得对于要素错配形成的原因变得更加容易分析,应用这一方法以及通过在回归中加入描述企业性质的不同变量,文章中对各代表性行业内要素错配形成的原因做了充分而扎实的实证研究。发现所有制仍是造成我国要素错配的重要原因:三个行业中国有企业都获得了最多的要素资源、政策支持,外资企业较民营企业来说也占据了过量生产要素,而民营企业的处境最为艰难。纺织业尽管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私有企业也依然处于要素错配中最不利的位置。所有制与市场化程度也会影响要素错配的持续性,市场化程度最低的烟草行业要素错配持续性最强,其当年要素错配95%的变动都可以由上一年的要素错配解释,而与此同时汽车与纺织业分别只有24%、30%的要素错配变化能由上一年的要素错配解释。本文发现所有制之所以能在市场化程度适中和较高的行业中影响要素配置,尤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国有企业退出机制仍然缺乏。因为普遍而言这些行业中企业的退出同生产要素缺乏而不是技术水平低下的关系更密切,只有民营企业的退出概率会随技术水平降低而增加,说明国有企业即使在这些行业中占比较低也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还是存在无效率“吸血”、占用要素资源的现象。除所有制外,本文还发现三个行业中的出口企业,包括出口的私有企业平均都获得了更多的生产要素,被给予了融资与产出扩大上的支持,出口与否也是形成要素错配的原因之一。根据我们的测算结果,纺织业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要素错配程度也最高,对此通过纺织和烟草行业相同实证项目间的比较,我们发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当中的确还另外存在一些与市场化程度较低行业不同的能够引起错配的因素。首先如企业年龄,在市场状态下企业会因年龄的增长自然形成获取要素资源的优势。其次地区发展不平衡也会引起要素错配。由于造成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因素除先天比较优势不同外,还包含各地被给予的政策不一致的因素,即改革与开放的程度不完全相同的因素,所以就此点而言纺织业要素错配程度最高正是只进行了行业内、局部性的市场化改革与外部全面自由发展的市场经济制度还未完全建立起来二者之间矛盾的体现。本文的研究结论蕴藏着重要的政策意涵。由于所有制同我国要素错配的形成与持续联系最为密切,市场化程度不足、民营经济处境依然艰难是阻碍我国TFP提高、产出增加的最大障碍,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进、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依然势在必行。但同时所有制并不是要素错配形成的唯一原因,所以要素错配的治理还需要适当收敛外向型经济、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加强反垄断建设、打击寻租活动等手段的共同配合。
罗杨焱[4](2019)在《大理下关商会的组织变迁和金融职能研究(1937~1949)》文中指出大理地区不但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滇川藏和滇缅印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以此为基础,晚清以来在大理商业重镇下关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下关商会,在中国全面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这一国内政治、经济力量前所未有地进入云南并有所消长的背景下,对区域商业活动、社会控制,乃至地方政治、经济势力与中央的关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很显然,研究此一时期的下关商会,对于区域商业及社会经济、西南地方与中央关系、中国商会的发展诸问题的研究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对今天中国西南对外交往也不乏借鉴。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商会史的研究成果已很丰硕,对近代以来商会的发展历程、机构与功能等作了较好的探讨,也对北京、上海、天津、苏州等大城市商会以及中东部、沿海地区等典型区域的商会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对西部地区及不发达城市的商会研究较少,对边疆商会更是缺乏关注,形成了中国近现代商会研究的失衡现象。就近代西南边疆和云南地方历史的研究而言,成果亦较多,已经以军阀—地方实力派为主线,对民国时期西南的历史发展及其与内地的关系进行了较好的研究,相对而言学界对大理等西南地区商会发展情况的探讨显得较薄弱,下关商会的系统研究则尚未很好开展,制约着我们从下关商会这一近代社会独特元素对近代西南边疆加以探讨和审视。有鉴于此,本文共分三章,对下关商会建立发展的背景、下关商会在全面抗战时期从委员会制到理监事制的组织变迁和职员分布特征、下关商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金融调控职能等方面作了专门梳理和探讨。通过努力,本文在此问题的研究中实现了一些新的收获:首先,在研究资料的搜集和利用上有所拓展。在传统史志文献、文史资料搜集、利用的基础上,笔者到大理、下关一带开展调研与资料搜集,在大理州档案馆获得了20卷下关商会资料,形成了本文研究的重要支撑,也有利于学界对此资料的认识和重视。第二,探究了下关商会形成的历史背景,包括下关商会成立时期的大理经济和滇西商帮贸易发展状况、中国商会建立的历史环境、云南和中央的政治博弈等。认为下关商会的成立,是滇西近代商业发展和绅商阶层形成、近代中国基层民主力量兴起、地方和中央就统治权的博弈等因素共冋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因素对其后下关商会相关特征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首次较系统地论述了全面抗战时期下关商会委员会制和理监事制下的组织结构、职会员构成、选举制度、政党势力介入等特征。认为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政府对商会从委员会制到理监事制的改组,体现了中央在战时统制政策下力图将商会等民间团体纳入政府管控的诉求,虽然下关商会表面上建立了一套近代化、规范化的组织制度和选举流程,但实际上商会内部权力分配依旧体现的是大商帮和商号占据绝对地位的原则,商会选举仍然由血缘和地缘关系主导。国民党势力虽然一定程度上介入了下关商会,但党员究竟代表着谁的利益尚无法辨清。最后,探析了解放战争时期下关商会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角色,及其在政权更迭、国民政府货币危机、央地关系紧张的特殊背景下金融职能的发挥。解放战争时期,云南地方实力派和蒋中央展开了对云南货币控制权的争夺,加上此时法币和金圆券政策的失败,以及滇缅贸易的不畅、战争局势动荡等原因,下关商业走向萧条,而这对下关商会金融职能的影响非常重要。下关商会作为一背后被大商帮和资本家控制的机构,虽然表面上作为中央政府下属机构执行政府职能,但实际上受南京国民政府、滇省地方实力派势力消长的影响,其金融职能的履行体现了不同特征。这表明了近代下关商会在中国基层政权转型时期,其性质大体介于地方自治机关和政府下属机构之间,并处在从前者向后者转化的过程中。
刘静[5](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朱倩宇[6](2019)在《江苏ZYGY东南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趋势,呈现多重、多特点的特征,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中国怎样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市场经济、更快速地调整产业结构,更有效地利用条件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是一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中国烟草行业作为对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有突出贡献的国有企业,随着对烟草制品的限制日趋严格,烟草税收不断提升,烟草消费和促销受到控制。在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总量饱和的情况下,国家烟草专卖局颁发《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拓展卷烟国际市场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中国烟草需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并明确了拓展国际市场的相关要求。面对当前产业结构持续调整的局面,中国烟草行业未来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发展下去,关键取决于“走出去”发展战略如何实施,我国烟草企业要在“走出去”中把握机遇、调整战略,最终实现企业的突破。本文以江苏ZYGY公司的东南亚市场发展战略制定问题作为研究内容,结合发展战略理论、竞争战略理论、国际化战略理论,运用战略分析工具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模型对江苏ZYGY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用SWOT矩阵分析江苏ZYGY公司国际化发展的优劣势以及当前时期海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细分目标市场的前提下,采用差异化竞争战略和低价竞争战略,最终为企业规划出东南亚市场发展战略,并从体制改革、组织结构、团队建设、产品研发、品牌管理和风险防控六个方面制定保障规划。
吴平艳[7](2018)在《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战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烟草行业作为全球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之一,也给烟草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自中国加入WTO以后,控烟运动在国内不断推进,烟草企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同时卷烟消费者也逐步对健康意识、品牌意识、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面对这样复杂的新环境,再造烟叶作为卷烟的重要原料之一,是卷烟进行降焦减害、功能赋予的重要技术手段,如何在当前烟草行业严峻的发展形势下突围,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CR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再造烟叶业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剖析再造烟叶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再造烟叶业务发展战略模式,以指导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未来的持续发展。首先,对研究所需要的方法、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关基础理论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对国内外的烟草企业战略发展情况、再造烟叶的发展情况分别进行阐述和总结;其次,围绕国内再造烟叶发展现状,进一步进行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的现状的梳理,并综合国内同行企业进行了调研和分析。通过运用PEST分析进行了 CR公司所处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进行了分析;运用波特五力模型进行了再造烟叶行业竞争情况分析;利用SWOT分析进行了 CR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得出了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所面临形势的综合分析结论;最后,结合CR公司发展战略和前期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的战略模式组合:差异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模式。根据所选择的业务战略模式拟定了 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发展对策,并进一步对支撑业务战略模式的实施进行了企业相关的保障措施的梳理,有效支撑了 CR公司未来再造烟叶业务战略模式的推进和落地。本文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的发展提供指导,也可为同行其他再造烟叶企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李鹏[8](2018)在《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批判》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烟草产业的负效应和负外部性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健康,增加社会经济负担,被社会广泛批判的重要源头。世界范围内的全面禁烟控烟趋势始终同烟草产业的经济利益进行着矛盾斗争,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交织于中观层面的烟草产业之中,反映着人与自然、社会文化及产业过程中的博弈,成为技术哲学反思社会问题的目标对象。首先,本文在系统界定烟草技术、烟草产业技术等概念的基础上,针对烟草产业技术的技术负效应和社会危害,在哲学理性批判的视野下,以技术社会学为视域,对中观层面的烟草产业技术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剖析界定烟草产业技术的技术关系、技术系统,及其与生俱来的技术负外部性、顽固不化的技术功利主义、禁控刺激下的产业技术创新、地方性知识带来的技术垄断特征,揭示烟草产业技术的多元文化形态。其次,基于技术社会学的视角,揭示烟草产业技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共生和互动,对烟草产业技术进行全面批判。一方面,基于文化形态,以共时的烟草产业技术文化嵌入为线索,从烟草产业技术的欲望嵌入、认知嵌入、心理嵌入、符号文化嵌入、制度和伦理嵌入、政治嵌入层面进行全面批判,解释烟草产业技术存在发展的社会文化根由。另一方面,基于技术过程,以历时的烟草产业技术演化的内在文化逻辑为线索,对烟草产业技术系统的烟草原料种植技术、烟草生产加工技术、烟草销售服务技术进行文化批判。最后,针对技术进化的周期性和规律性,提出以优化烟草知识流动的内外环境;增强社会责任及与社会公众间的互动;针对特定人群的限制销售和使用;挖掘烟标收藏和鉴赏功能的文化转型的文化负效应消解路径。以及以“降焦减害”为特征的烟草原料种植技术转型路径;以“烟草技术无害化”为目标的烟草生产技术转型路径;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烟草销售服务技术转型路径。最终为烟草产业转型,实现全面禁烟找到社会文化出口和产业出口。
吕子军[9](2017)在《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烟草产业通常涵括了烟叶种植加工、卷烟生产销售、烟草国际贸易等经济活动,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发挥着改善农民收入、解决就业及增加财政收入等实际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世界主要国家烟草产业的发展史来看,日本是经过烟草专卖制度改革随之走向国际化发展的成功典型。至1998年,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JT)的自有品牌对国际影响还非常有限,国内市场受到外国烟草公司的强烈挤压、自有品牌出口艰难。经过JT先后于1999年和2007年两度开展的大型跨国并购,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跨国烟草公司,海外市场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JT的国际市场涵盖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产业布局合理、纵贯上下游的全球性企业,既成为日本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样板,又成为世界各国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经典案例。深入研究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背景、历程、路径和成效,认真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于贯彻实施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和供给侧改革战略、指导中国烟草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日本烟草产业为研究对象,以比较研究和演绎归纳为主要研究方法,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现状、主要特点、实现路径和经济成效等进行比较详尽的阐述和分析,从中总结归纳出经验,进而得出对中国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几点启示。本文除了第1章绪论之外,还包括如下六章。第2章为烟草产业国际化的相关理论综述。跨国并购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品牌理论各自的内涵及其对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义。第3章为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背景分析。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海外背景:菲莫国际、英美烟草、帝国烟草的国际化之路。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国内背景:日本国内烟草需求日益下降;JT在日本国内市场所占份额大幅下降。第4章为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历程和特点。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84年至1998年的探索阶段;1999年至2006年的发展阶段和2007年以来的加快发展阶段。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品牌的作用;二是在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对国内外工厂关停并转。第5章为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路径分析。主要分为日本政府的推进和企业的自主努力两个方面。第6章为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成效及其经验分析。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取得四个显着成效:一是海外市场香烟总销量略有回升,旗舰品牌销量稳步增长;二是汇率一定情况下烟草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大幅增长;三是继续稳居世界第三大跨国烟草公司位置;四是拥有了多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烟草品牌。本文得出了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四点经验:一是主体性和谦虚是推动JT成功实现跨国并购的两大车轮;二是JT开展跨国并购的过程中注重经验的积累、注重战略投资、注重事前准备工作、注重并购之后的整合、注重80/20法则;三是充分发挥日烟国际(JTI)的“世界总部”作用;四是以“四S”模型经营理念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主要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在其最主要的海外市场——俄罗斯市场经受着严峻考验;二是日本国内市场遭遇竞争对手的巨大威胁。第7章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尽管近年来中国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但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已经远远走在了中国的前头,已经稳固处于世界第三大跨国烟草公司的位置,无疑会给中国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一些有益的启示。结合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总结如下两点启示:(1)废除专卖制之后上缴税收并未减少;(2)在采取诸多举措稳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并加快实施跨国并购。本文对推进中国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提出如下四点政策建议:(1)改革烟草专卖制度;(2)加快实施跨国并购;(3)解决好体制机制和人才保障问题;(4)力求资源互补,重视资本运作。本文力图做到如下两点创新:第一,目前国内的研究中还没有关于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系统性研究,所以,本选题在资料整理、观点归纳、研究视角等方面所做的研究具有创新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搜集、整理有关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最新资料,对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的历程与现状、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出现的问题及教训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制度设计进行系统研究,为中国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实践活动提供有益参考。第二,力争为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找到理论支撑。本文通过对跨国并购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品牌理论做简单梳理和归纳,并对这些理论对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理论指导意义做了尝试性阐述。
唐湘雨[10](2017)在《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文中研究表明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当今学术界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关注与探索,笔者选择了民国时期中国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广西为个案,来探讨民国时期,特别是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助力是什么,及其对广西工业化的影响是什么?广西工业化取得了哪些进步或成就,存在哪些不足?以此来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在正文第一部分主要是探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的社会概况。从“混乱的政局”、“衰败的经济”和“落后的习俗”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桂系主政前广西社会的基本形状,旨在说明广西工业化是在社会动荡、经济落后与民俗保守的状态下展开的,这些都不利于广西的工业化;但是,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既是广西民众普遍的心愿,也是地方实力派新桂系治理广西的需要,这是广西工业化有利的条件。新桂系主政初期,曾发动“广西经济发展出路问题”的讨论活动,虽然这一活动最后没有达成出题者所愿,但是在启迪心智,动员广西人参与经济建设方面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而在此之后出现的历史上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论争中,像第一次“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争一样,虽然也未能达成共识,但是这次论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对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广西工业化是在内部动力的推动与外部助力的促进下开展的。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来自商人的投资、手工业的转型与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文章分析了这一时期广西境内的本土商人与外来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发挥的作用。由于广西本土商人力量过于弱小,外来的粤港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考察了以广西最出名的土布业与瓷器业,探讨这一时期广西手工业走上工业化可能性。结果发现,在自然状态下,广西的土布业并未踏上工业化之路,而陶瓷业在广西省政府的扶持下,融资扩建,购买新式生产设备,采用新技术,建立近代工厂管理制度,完成了它的华丽转型,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说明传统手工业具有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内在动力。以军人为核心的新桂系领袖们不自觉地充当广西工业化的核心力量,尽管在工业化问题上,他们曾忧虑、徘徊,甚至还曾有一些工作失误,但是他们在40年代后坚定地选择工业化道路,并为广西工业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三种力量中,广西地方政府是广西工业化的主要动力。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外部的助力,20世纪30-40年代广西的工业化得到北平社会调查所、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和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大力帮助。在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期间,广西地方当局非常注意向省外专家讨教,“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便有利于广西地方建设事业。同时因“新广西”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引起境外人士的关注,他们也纷纷要求到广西参观。除了若干个人访问外,相关团体前来考察的也不少,如北平社会研究所广西经济调查组、中华工业总联合会两广实业考察团、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考察团等。广西省政府利用专家学者来桂考察的机会,虚心听取并接受来访者的意见与建议。这些外来人员与团体不仅陈述了在考察中获得的对广西工业建设的观感,而且对广西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对广西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广西之所以出现工业化的发展势头,这是因为此时遇到了十分有利的“历史契机”,其中这一时期广西交通运输事业的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文章主要探讨广西的水运、陆运、空运以及铁路运输如何实现近代化转型,以及这四大运输如何支持广西工业化。在这四种交通方式中,铁路的作用最为明显,它的出现不仅仅是推动了广西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广西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另外,在空运与铁路运输的兴办过程中,明显地可以看到,广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存在着某种博弈关系。而战时工厂内迁更为广西工业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工厂大量内迁广西,这一时期内迁工厂带来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和新动力设备,使广西工业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出现了规模客观的大工业,而且改变了广西的工业布局,以桂林、柳州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城市由此兴起。文章对于民国以来广西历年的财税状况进行追溯,并对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政府为筹措资金而进行的财税改革情形进行深入地分析。通过前后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财税体系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有力地支撑着广西工业化。在正文第五个部分主要是对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做一个简短的概述。抗战以前工业化的起步,首先从矿业的近代转型开始,近代化的矿业为广西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抗战前广西的军用、民用工业发展也初现端倪。抗战时期则是广西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外省工厂的迁入,给经济技术落后、工业不发达的广西注入了新血液与活力,也极大地刺激了各类工厂的兴办。1938年后省内外工商业者纷纷在桂林、柳州、梧州等地和一些交通方便、特产丰盈的城镇投资建厂,出现广西省前所未有的工业建设热潮。当时的桂林,市区四周工厂烟囱林立,机声隆隆,战时工业盛极一时。桂林、柳州一带成为大后方工业产品供给的“基地”。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则是广西企业公司的建立,文章以广西企业公司为例,分析并探讨了广西工业化的高峰时期,广西企业公司发展的概况,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广西企业公司存在的价值。广西工业化在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在日军入侵广西时破坏殆尽,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广西工业化水平几乎回到了民国初建时期的水平。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重建过程中,对广西工业化进行了反思,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曾有一个较为庞大的工业复员计划,由于缺钱少粮,这一计划几乎没能实现。1947年出版的《广西工业建设之路》,对广西未来的工业化之路进行设置与规划,其中含有某些合理的因素,成为广西工业化最后的绝唱。在正文的最后一个部分,通过对广西与周边省份湖南、四川、广东、云南、贵州西南六省的人口因素、自然禀赋、财政收入等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广西不是天然的“地瘠民贫”,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夹匙失万”中的钥匙。通过对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西南六省在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化水平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中国工业史上的奇迹,它比许多同类型的省区都做得好,并取得辉煌成绩,尽管其成果最后被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所摧毁。诚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过程中,广西地方政府领导对工业化认识与行为两个方面均存在不足,虽然其某些失误属于“有情可原”,但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有情可原”的失误要认真总结,“无情可原”的不足更需要认真总结。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及其工业化过程的诸问题来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应该是:坚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是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条件;筹措资金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因素;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是实现工业化的又一重要条件;激发内在动力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条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艰难而曲折的,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与反思。只有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才可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扩大云南卷烟出口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扩大云南卷烟出口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云南省义务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回溯真相: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云南义务教育 |
(二)现实诉求:为当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借鉴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民国义务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二)民国时期云南省义务教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四、核心概念:“义务教育”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云南义务教育发展背景与基础 |
第一节 云南义务教育发展历史背景 |
一、云南义务教育发展时代背景 |
二、云南义务教育发展现实背景 |
(一)地理环境 |
(二)政局曲折 |
(三)经济发展 |
第二节 云南义务教育发展基础 |
一、现实基础 |
二、师资基础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云南义务教育发展情形 |
第一节 云南义务教育发展历程 |
一、经费独立,初步发展 |
二、多元并举,发展兴盛 |
三、局势恶化,由盛转衰 |
第二节 云南义务教育实施形式 |
一、普通小学 |
二、简易小学 |
三、短期小学 |
四、巡回学校 |
第三节 云南边地义务教育发展情形 |
一、直面问题,政策保障 |
二、针对地域,分地设学 |
第四节 云南义务教育发展典型性案例 |
一、昆明市义务教育发展情形 |
二、普洱县义务教育发展情形 |
三、腾冲县义务教育发展情形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云南义务教育经费筹集与管理 |
第一节 经费困境:推动教育经费独立 |
第二节 县市不均:建立三级承担经费机制 |
一、各县市自筹义教经费 |
二、中央及省政府拨款 |
第三节 强化监督:完善教育经费运行与监督机制 |
一、经费运行制度 |
二、经费监督方式 |
第四节 丧失独立:义务教育发展受挫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云南义务教育行政与督导 |
第一节 结束混乱:完善义务教育行政管理体系 |
一、分级管理:建立三级教育行政管理体系 |
二、专职负责:义务教育委员会 |
第二节 强化监督:恢复义务教育督学制度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云南义务教育师资培养与管理 |
第一节 发展束缚:师资不足 |
第二节 挣脱束缚:培养师资 |
一、以师范学区为中心发展省立师范学校 |
二、广设县立师范学校 |
三、推广短期师资训练所(班) |
四、改良塾师 |
第三节 考奖并举:加强管理 |
一、严格考核教师 |
二、改善师资待遇 |
第四节 初见成效:摆脱困境 |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云南义务教育发展特点、作用与启示 |
第一节 义务教育发展特点与经验 |
一、经费支撑,阶段分明 |
二、筹款差异,发展不均 |
三、因地制宜,多元发展 |
四、汉民并举,融合共进 |
五、完善组织,赏罚分明 |
第二节 云南义务教育历史作用 |
一、扩大受教育者规模,加快近代化进程 |
二、增强公民意识,维系边疆稳定 |
三、奠定新中国时期云南义务教育发展的基础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云南义务教育发展启示 |
一、贯彻“两条腿走路”方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 |
二、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提高义务教育发展质量 |
三、改善师生待遇,实施师资流动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史料 |
专着 |
期刊、学位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2)“包裹里的税收”:近代邮包税研究(1903-193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一) 厘金的研究 |
(二) 邮政的研究 |
(三) 研究状况评述 |
三、研究方法、视角及相关界定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视角 |
(三) 相关界定 |
四、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厘金、邮政与海关:邮包税的诞生与其制度运行背景 |
第一节 邮包税的开征背景 |
一、“无物不征”的厘金 |
二、近代邮政的发展 |
三、防杜偷漏:邮政与税收的关联 |
第二节 邮包税征收的制度化 |
一、邮包税的制度设计 |
二、海关邮包税、子口税与邮包税的关系考辩 |
三、海关对邮包税的复杂态度 |
第二章 渐次推广:北洋政府时期邮包税的演化 |
第一节 北洋政府前期邮包税的推广与比较 |
一、“国税漏卮”、“复业善后”与甘肃邮包税的创制 |
二、各地邮包税的开征及其比较 |
第二节 北洋政府后期邮包税的扩张与分析 |
一、设局自办与海关、客邮的交涉 |
二、邮包税和铁路火车捐:两种运输方式承载的厘金制分析 |
第三章 收归部办: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邮包税的国税化 |
第一节 出尔反尔:邮包税由裁到收归部办 |
一、不断推进的裁厘活动 |
二、全国财政会议上官方的定调:“非通过税,与厘金不同” |
三、社会各方的反映 |
第二节 财政部的制度安排与地方实效窥探 |
一、邮包税局的组织及其法规章程 |
二、全国邮包税总局对地方分局的管理控制 |
三、实效对比:天津邮包税的成功与东三省邮包税的旋起旋灭 |
第四章 利益纠葛:邮包税实行中的各种困境 |
第一节 税与税之间的冲突 |
一、江苏邮包税与产销税之间的矛盾 |
二、浙江邮包税与丝绸认捐之间的交涉 |
三、邮包税与二五内地税以及统税的瓜葛 |
第二节 来自民间的抗议 |
一、国货与免税 |
二、商业团体的抗争 |
第三节 邮包税演进中的自身流弊 |
第五章 裁撤厘金:邮包税的裁撤及其后续 |
第一节 裁撤厘金背景下各方的呼吁 |
一、交通部的推动 |
二、商业团体的努力 |
三、邮务工会的请求 |
第二节 邮包税裁撤后的后续考察 |
一、西南、西北地方政府的顽强抵抗 |
二、邮资费用是否因邮包税裁废而变化 |
三、邮包税局对包裹的查验功能谁来弥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行业内要素错配:测算、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市场化程度差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标 |
1.2 研究路线、研究方法与全文结构 |
1.3 本文的创新与可能的贡献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1 要素错配概念的提出及国内外文献回顾 |
2.1.1 要素错配概念的诞生背景 |
2.1.2 要素错配产生的原因 |
2.1.3 国内研究成果及进展 |
2.2 TFPQ与 TFPR概念的提出、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3章 错配测算模型的由来及设定 |
3.1 HK模型的由来 |
3.1.1 从Dixit与 Stiglitz到 Melitz |
3.1.2 Hsieh与 Klenow的沿袭与改动 |
3.2 HK模型的思路与解读 |
3.2.1 生产函数、利润最大化与要素边际产品 |
3.2.2 TFPQ与 TFPR |
3.2.3 行业生产率与要素错配 |
3.2.4 为什么要使用美国制造业的数据 |
3.2.5 没有产出数据下的计算以及消除要素错配后的生产率红利 |
3.3 本文的改进与实证说明 |
3.3.1 本文测算要素错配程度所用模型 |
3.3.2 数据、指标的说明与关键参数校准 |
3.3.3 按照市场化程度选取代表性行业的说明 |
第4章 低市场化程度行业内的要素错配:以烟草行业为例 |
4.1 烟草行业要素错配程度的测算 |
4.1.1 烟草行业专卖制度的形成及发展概况 |
4.1.2 消除要素错配后烟草行业的潜在TFP增长率 |
4.1.3 以残差衡量的烟草行业的要素错配 |
4.2 烟草行业要素错配的持续性及成因分析 |
4.2.1 烟草行业要素错配的持续性 |
4.2.2 出口的烟草企业获得了更多要素资源吗? |
4.2.3 烟草行业的所有制、隶属关系与要素错配 |
4.2.4 烟草行业的要素错配与企业年龄、地域 |
4.3 本章小结 |
4.4 附录:对于4.2.3 节中部分回归结果高度相似现象的解释 |
第5章 适中市场化程度行业内的要素错配:以汽车制造业为例 |
5.1 汽车制造业要素错配程度的测算 |
5.1.1 汽车制造业准入改革简史及出口情况简介 |
5.1.2 消除要素错配后汽车制造业的TFP增长红利 |
5.1.3 以残差衡量的汽车制造业要素错配 |
5.2 汽车制造业要素错配的持续性及成因分析 |
5.2.1 汽车制造业要素错配的持续性 |
5.2.2 出口的汽车制造企业获得了更多要素资源吗? |
5.2.3 汽车制造业的所有制与要素错配 |
5.2.4 汽车制造业的动态周转、技术水平与要素错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市场化程度行业内的要素错配:以纺织业为例 |
6.1 纺织业要素错配程度的测算 |
6.1.1 从计划走向市场——纺织业改革大事记 |
6.1.2 消除要素错配后纺织业的TFP增长红利 |
6.1.3 以残差衡量的纺织业要素错配 |
6.2 纺织业要素错配的持续性及成因分析 |
6.2.1 纺织业要素错配的持续性 |
6.2.2 出口的纺织企业获得了更多要素资源吗? |
6.2.3 纺织业的所有制与要素错配 |
6.2.4 纺织业的动态周转、技术水平与要素错配 |
6.2.5 纺织业的要素错配与企业年龄、地域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综合分析与结论 |
7.1 市场化程度相异行业间的比较分析 |
7.1.1 要素错配程度与持续性的比较分析 |
7.1.2 要素错配形成原因的比较分析 |
7.2 结论与对策 |
7.2.1 结论与政策意涵 |
7.2.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学术论文 |
(4)大理下关商会的组织变迁和金融职能研究(193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旨趣及价值 |
二、时空范围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五、研究重难点 |
第一章 下关商会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其初步发展 |
第一节 明清至民国初年滇西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 |
一、明至清中叶滇西北经济文化的变迁 |
二、清末至民国初年滇西北绅商群体的崛起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政局的变迁 |
一、云南军都督府的成立及唐继尧政府的治理 |
二、龙云主滇时期的“新云南”建设 |
三、战后卢汉政府的治理及云南政局的演变 |
第三节 从“丝花会馆”到“下关商会” |
一、光绪年间“丝花会馆”的成立 |
二、民国初年“丝花会馆”向“下关商会”的转型 |
第二章 全面抗战时期下关商会及其下属同业公会的组织变迁(1937~1945) |
第一节 委员会制时期下关商会及其下属同业公会的组织特征(1937~1943) |
一、全面抗战时期下关商业的发展及人民团体改组运动 |
二、委员会制时期下关商会及下属同业公会职员分布特征 |
三、国民党势力对下关商会及同业公会的介入情况 |
四、小结 |
第二节 理监事制时期下关商会及其下属同业公会的组织特征(1943~1945) |
一、理监事制时期下关商会下属同业公会的职能特点 |
二、理监事制时期下关商会职员分布特征 |
三、理监事制时期下关商会下属同业公会职员、会员分布特征 |
四、小结 |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下关商会的金融调控(1946~1949) |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云南的金融背景及下关商会组织变迁 |
一、解放战争时期云南的金融背景 |
二、解放战争时期下关商会的组织变迁 |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下关商会的金融措施 |
一、金圆券发行前下关商会与地方金融 |
二、金圆券发行后下关商会与地方金融 |
第三节 下关商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地方金融治理角色探究 |
一、金圆券发行之前下关商会的金融治理角色探究 |
二、金圆券发行之初下关商会的金融治理角色探究 |
三、金圆券发行后期下关商会的金融治理角色探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江苏ZYGY东南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和主要问题 |
1.2.1 研究对象 |
1.2.2 主要问题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结构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企业发展战略与竞争战略 |
2.1.1 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含义 |
2.1.2 企业发展战略 |
2.1.3 企业竞争战略 |
2.2 企业战略制定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SWOT分析模型 |
2.3 国际化战略理论 |
2.3.1 国际化战略的定义 |
2.3.2 国际化战略的种类 |
2.3.3 国际化战略的模式 |
3 烟草产业发展历程与中国烟草国际化战略 |
3.1 国际烟草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3.1.1 国际烟草产业发展现状 |
3.1.2 国际烟草产业发展趋势 |
3.2 中国烟草产业发展历程 |
3.3 中国烟草产业的国际化战略取向 |
4 江苏ZYGY公司海外发展运营现状 |
4.1 江苏ZYGY公司企业概况 |
4.2 江苏ZGYG公司东南亚市场发展的意义 |
4.2.1 江苏ZYGY公司海外发展的必要性 |
4.2.2 江苏ZYGY公司东南亚市场发展的重要性 |
5 江苏ZYGY公司东南亚市场国际化环境分析 |
5.1 东南亚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
5.1.1 政治法律环境 |
5.1.2 市场经济环境 |
5.1.3 社会文化环境 |
5.1.4 技术环境 |
5.2 东南亚市场发展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5.2.1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 |
5.2.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5.2.3 客户的价格谈判能力 |
5.2.4 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能力 |
5.2.5 替代产品的威胁 |
5.3 东南亚市场国际化发展的SWOT分析 |
5.3.1 江苏ZYGY公司的优势 |
5.3.2 江苏ZYGY公司的劣势 |
5.3.3 江苏ZYGY公司面临的机遇 |
5.3.4 江苏ZYGY公司面临的挑战 |
5.3.5 江苏ZYGY公司SWOT分析 |
6 江苏ZYGY公司东南亚市场国际化战略方案 |
6.1 东南亚市场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与规划 |
6.2 东南亚市场竞争战略选择 |
6.2.1 差异化竞争战略 |
6.2.2 低价竞争战略 |
6.3 实施东南亚市场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保障 |
6.3.1 体制改革 |
6.3.2 组织结构 |
6.3.3 团队建设 |
6.3.4 产品研发 |
6.3.5 品牌管理 |
6.3.6 风险防控 |
7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战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战略相关概念 |
2.2 业务层战略 |
2.3 业务战略模式 |
2.4 战略分析模型 |
2.4.1 宏观环境分析PEST |
2.4.2 波特竞争战略 |
2.4.3 SWOT分析 |
第三章 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现状分析 |
3.1 CR公司介绍 |
3.2 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介绍 |
3.3 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的PEST分析 |
3.3.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3.4 技术环境分析 |
3.4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3.4.1 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3.4.2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3.4.3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3.4.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3.4.5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3.5 CR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5.1 生产管理能力 |
3.5.2 财务管理能力 |
3.5.3 科技创新能力 |
3.5.4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
3.5.5 市场营销能力 |
第四章 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战略模式选择及实施 |
4.1 CR公司战略 |
4.2 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SWOT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威胁分析 |
4.2.4 机会分析 |
4.2.5 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的SWOT分析结论 |
4.3 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战略模式选择 |
4.3.1 再造烟叶业务发展战略具体内容 |
4.3.2 再造烟叶业务战略模式的选择原则 |
4.3.3 再造烟叶业务战略模式选择结果 |
第五章 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完善组织制度保障 |
5.2 加强企业自身运营能力提升 |
5.3 强化人力资源的建设和保障 |
5.4 生产保障及装备研发 |
5.5 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
5.6 企业文化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产业技术的研究 |
1.2.2 关于产业技术的文化研究 |
1.2.3 关于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研究 |
1.2.4 关于中国烟草产业技术的研究 |
1.2.5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烟草产业技术和文化批判工具 |
2.1 烟草产业技术的基本概念 |
2.1.1 产业技术的界定 |
2.1.2 烟草产业技术的界定 |
2.2 烟草产业技术的内涵 |
2.2.1 烟草产业的技术关系 |
2.2.2 烟草产业技术系统 |
2.2.3 烟草产业技术的特征 |
2.3 烟草产业技术文化 |
2.3.1 文化的内涵 |
2.3.2 烟草产业技术过程中的文化 |
2.3.3 烟草产业技术文化的界定 |
2.3.4 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形态 |
2.4 技术社会学视域下的烟草产业技术 |
2.4.1 从技术批判到文化批判的技术社会学演进 |
2.4.2 以技术解释学分析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嵌入 |
第3章 基于文化形态的烟草产业技术文化批判 |
3.1 烟草产业技术的欲望嵌入批判 |
3.1.1 人的欲望分层和纵容 |
3.1.2 植物进化欲望的主客颠倒 |
3.2 烟草产业技术的认知嵌入批判 |
3.2.1 烟草认知的文化解释功能 |
3.2.2 地方性知识的空间垄断 |
3.2.3 认知代理人身份的技术专家局限 |
3.3 烟草产业技术的心理嵌入批判 |
3.3.1 烟草起源中的宗教文化心理 |
3.3.2 烟草礼仪中获得的身份感和异化 |
3.3.3 烟草品牌消费获得的虚幻满足感和优越感 |
3.3.4 不同消费心理导致的消费取向审视 |
3.4 烟草产业技术的符号文化嵌入批判 |
3.4.1 烟草文化的过度繁荣 |
3.4.2 烟标设计中的警示作用不强 |
3.4.3 烟具技术从使用到观赏的功能转变 |
3.5 烟草产业技术的制度和伦理嵌入批判 |
3.5.1 禁烟运动规制下的烟草管制模式 |
3.5.2 烟草专卖制度下的道德伦理迷失 |
3.5.3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全球规约 |
3.6 烟草产业技术的政治嵌入批判 |
3.6.1 国家对产业技术的政治庇护 |
3.6.2 产业技术中的政治渗透 |
第4章 基于烟草产业技术过程的文化批判 |
4.1 烟草原料种植技术的文化批判 |
4.1.1 烟叶种植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环境的危害 |
4.1.2 烟草原料种植技术的区域隔离 |
4.1.3 烟叶质量控制中的降焦减害悖论 |
4.2 烟草生产加工技术的文化批判 |
4.2.1 卷烟生产加工和行业标准的先天缺陷 |
4.2.2 等级观念助长的加工技术分级 |
4.2.3 烟草产业技术危害研究的滞后和避重就轻 |
4.2.4 技术主体的多层次性导致的设计断裂 |
4.3 烟草销售服务技术的文化批判 |
4.3.1 烟草销售引发的健康威胁和国家税收依赖 |
4.3.2 烟草服务对人欲望的纵容和对公众利益的忽视 |
4.3.3 广告法修订前的隐形销售广告和误导宣传 |
4.4 以英美烟草与南洋兄弟烟草的对峙为例 |
4.4.1 民族资本与外来资本的对峙 |
4.4.2 重税打压导致的种植技术破产 |
4.4.3 烟草加工技术的拿来主义 |
4.4.4 “迎合传统”与“振兴国货”的销售竞争 |
第5章 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负效应消解和技术转型路径 |
5.1 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负效应消解路径 |
5.1.1 优化烟草科普知识流动的内外环境 |
5.1.2 增强社会责任及与社会公众间的互动 |
5.1.3 针对特定人群的限制销售和使用 |
5.1.4 挖掘烟标的收藏和鉴赏功能向文化产业转型 |
5.2 烟草产业技术的转型之路不可逆转 |
5.2.1 正视产业技术的生命周期 |
5.2.2 递归创造是技术的一种本能 |
5.2.3 转型是对技术价值判断的必然回应 |
5.2.4 有效利用“利基现象”实现优化转型 |
5.3 烟草产业技术的技术转型路径探析 |
5.3.1 以“降焦减害”为特征烟草原料种植技术转型 |
5.3.2 以“烟草技术无害化”为目标的烟草生产技术转型 |
5.3.3 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烟草销售服务技术转型 |
第6章 结论 |
6.1 烟草产业技术应在社会背景中进行文化解释 |
6.2 烟草产业技术的负效应需要从文化路径和技术路径进行消解 |
6.3 烟草产业技术转型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着及参与课题情况 |
(9)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对烟草产业及其国际化概念的界定 |
1.2.2 对日本及其他主要国家烟草产业国际化的研究 |
1.2.3 关于中国烟草产业国际化的研究 |
1.2.4 对文献的评述及本研究的立足点 |
1.3 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3.3 主要内容 |
1.4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烟草产业国际化的相关理论 |
2.1 跨国并购理论 |
2.1.1 跨国并购理论的内涵 |
2.1.2 对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义 |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
2.2.2 对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义 |
2.3 品牌理论 |
2.3.1 品牌理论的产生及其内涵 |
2.3.2 对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背景 |
3.1 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国外背景 |
3.1.1 菲莫国际的国际化之路 |
3.1.2 英美烟草的国际化之路 |
3.1.3 帝国烟草的国际化之路 |
3.2 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国内背景 |
3.2.1 日本国内烟草需求日益下降 |
3.2.2 日本国内烟草市场向海外开放 |
3.2.3 JT在日本国内市场所占份额大幅下滑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历程和特点分析 |
4.1 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历史演进 |
4.1.1 1984年至1998年:国际化的探索阶段 |
4.1.2 1999年至2006年:国际化的发展阶段 |
4.1.3 2007年以来:国际化加快发展阶段 |
4.2 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特点 |
4.2.1 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品牌的作用 |
4.2.2 在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对国内外工厂关停并转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
5.1 日本政府的推进 |
5.1.1 日本政府将大藏省专卖局改组为专卖公社 |
5.1.2 日本政府将专卖公社改组为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
5.2 企业的自主努力 |
5.2.1 专卖公社时代明确提出成为国际化企业的目标 |
5.2.2 专卖公社民营化之后企业的自主努力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成效及其经验分析 |
6.1 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成效 |
6.1.1 海外市场香烟总销量大幅提升,旗舰品牌销量稳步增长 |
6.1.2 汇率一定情况下烟草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大幅增长 |
6.1.3 继续稳居世界第三大跨国烟草公司位置 |
6.1.4 拥有了多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烟草品牌 |
6.2 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经验 |
6.2.1 推动JT成功实现跨国并购的两大车轮 |
6.2.2 JT开展跨国并购的注重点 |
6.2.3 充分发挥日烟国际的“世界总部”作用 |
6.2.4 以“四S”模型经营理念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 |
6.3 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遇到的问题 |
6.3.1 在俄罗斯市场经受着严峻考验 |
6.3.2 日本国内市场遭遇竞争对手的巨大威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7.1 中国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7.1.1 中国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
7.1.2 中国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7.2 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7.2.1 废除专卖制之后上缴税收并未减少 |
7.2.2 高度重视并加快实施跨国并购 |
7.3 对推进中国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7.3.1 改革烟草专卖制度 |
7.3.2 加快实施跨国并购 |
7.3.3 解决好体制机制和人才保障问题 |
7.3.4 力求资源互补,重视资本运作 |
7.4 本章小结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注释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工业”、“工业化”、“工业建设”三个概念的界定 |
四、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社会概况 |
一、混乱的政局 |
二、衰败的经济 |
三、落后的习俗 |
第二节 关于“广西经济出路”的两次论争 |
一、“广西经济出路”大讨论 |
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论争 |
三、两次论争的回顾与思考 |
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 |
第一节 商人的参与 |
一、广西商业、商人与商会 |
二、粤港客商与广西的商业 |
三、两广商人与广西工业化 |
第二节 广西的手工业与广西工业化 |
一、20世纪30年代广西手工业发展概况 |
二、传统的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的关系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主导 |
一、工业化目标从徘徊到确定 |
二、广西工业建设的管理机构 |
三、工业政策、工业法规的变迁 |
四、具体的工业决策行为及其评价 |
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外部助力 |
第一节 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
一、北平社会调查所在广西的经济调查 |
二、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
第二节 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对广西实业的考察及其影响 |
一、两广实业考察团组团的由来 |
二、两广实业考察团与广西地方政府在广西工业化问题上的互动 |
第三节 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广西工业化 |
一、广西考察团与南宁年会 |
二、桂林年会与桂林展览会 |
三、两次年会对广西工业化的贡献 |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契机 |
第一节 交通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良好环境 |
一、水路运输的近代化转型 |
二、公路运输快速发展 |
三、航空运输后来居上 |
四、铁路运输大器晚成 |
第二节 战时工厂内迁为工业化带来新活力 |
一、抗战时期工厂内迁到广西的基本情况 |
二、工厂内迁与广西的工业化 |
第三节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 |
一、近代以来广西财税体系的变迁 |
二、20世纪30-40年代广西财税体系的改革 |
三、广西新财税体系对工矿事业发展的支持 |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抗战以前广西工业化的起步 |
一、矿冶业的近代转型与初步发展 |
二、广西近代工业的崛起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
一、外省工业的迁入 |
二、广西工业快速发展 |
三、抗战时期民营工业的迅速发展 |
第三节 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广西企业公司 |
一、广西企业公司概况 |
二、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 |
三、广西企业公司的价值 |
第四节 日军入侵广西对广西工业的破坏 |
一、日军对广西一般工业的破坏情形 |
二、日军对广西水电事业的破坏情形 |
三、日军对广西矿业破坏的情形 |
第五节 战后重建与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
一、战后广西工业重建计划概况 |
二、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
小结 |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
第一节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 |
一、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比较 |
二、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程度比较 |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不足方面 |
一、对工业化问题认识的不足 |
二、对工业化实施的行为不足 |
小结 |
结语 |
一、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历程的认识 |
二、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诸问题的反思 |
三、从广西的经验教训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桂系时期有关广西工业建设的重要文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扩大云南卷烟出口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云南省义务教育发展研究[D]. 王红鑫.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包裹里的税收”:近代邮包税研究(1903-1931)[D]. 孙家丰.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中国行业内要素错配:测算、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市场化程度差异视角[D]. 李子秦.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大理下关商会的组织变迁和金融职能研究(1937~1949)[D]. 罗杨焱. 云南大学, 2019(03)
- [5]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6]江苏ZYGY东南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D]. 朱倩宇.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4)
- [7]CR公司再造烟叶业务战略模式研究[D]. 吴平艳.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8]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批判[D]. 李鹏. 东北大学, 2018(12)
- [9]日本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D]. 吕子军. 吉林大学, 2017(03)
- [10]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D]. 唐湘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