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楚雄地区水稻最优早栽期的试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杜建斌[1](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卞金龙[2](2020)在《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种子市场水稻品种类型繁多、品种间品质和产量的差异较大,并且不同类型品种的区域适应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以上问题前人也进行过较多的品种筛选研究,但往往仅局限于产量或者生育期等少数几个方面的筛选,且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本试验于2017~2018年在扬州大学校外淮安、宿迁、黄海农场和东海基地进行,以109份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不同地区的稻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差异。建立了适合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进行筛选,并通过筛选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建立了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抗倒伏、抗病性等方面的考察,筛选出能在淮安、宿迁、黄海和和东海正常成熟的粳稻品种分别为86个、84个、83个和80个。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安、宿迁、黄海和东海的适宜抽穗期分别在8月17日~9月5日、8月16日~9月3日、8月17日~9月4日和8月21日~9月9日之间,超出适宜抽穗期的品种难以成熟。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差异较小,所有能正常成熟品种的加工品质均符合国家优质稻米标准。非软米品种的外观品质显着优于软米品种,尤其是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均显着小于软米品种,这主要与软米品种的遗传因素有关。软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非软米品种,胶稠度更长,米饭的食味品质显着高于非软米品种。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中均以每穗粒数和和穗数的变异较大。其中,淮安地区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显着大于中熟中粳品种;宿迁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黄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均显着高于迟熟中粳品种;东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2.本研究建立了适宜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优质品种的筛选包括加工、外观和食味品质的筛选,高效品种的筛选包括氮肥和温光利用效率的筛选。加工与外观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国标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与外观品质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国标优质稻米标准的品种。其中,软米品种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观品质普遍较差,在本研究中仅针对加工品质进行筛选,暂不考虑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RVA谱特征值,利用BP神经网络法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食味品质进行综合评分。并对食味品质综合评分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食味品质一级、二级和三级;高效品种的筛选方法:根据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高效与低效两种类型,氮肥偏生产力=产量/施氮量,有效积温产量=产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根据优质和高效两方面的评价结果,筛选出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的评价指标体系:淮北地区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52%~65.50%之间,垩白度在1.93~2.43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15%~18.27%之间,胶稠度在68 mm~85 mm之间,消减值在18 cP~301 cP之间,回复值在972 cP~1 168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58~62之间,实产在9.81 t·hm-2~10.04 t·hm-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6.33 kg/kg~37.1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36 kg/℃~4.79 kg/℃之间。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87%~66.38%之间,垩白度在3.39~41.74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04~11.53%之间,胶稠度在80~99 mm之间,消减值在-1201 cP~-86 cP之间,回复值在388 cP~955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7~76之间,实产在9.17t·hm-2~10.66 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3.95 kg/kg~39.4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8kg/℃~5.09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33%~65.47%之间,垩白度在1.26~3.51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04%~20.06%之间,胶稠度在63 mm~67 mm之间,消减值在57 cP~327 cP之间,回复值在542 cP~1126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分别在56~61之间,实产在9.09t·hm-2~10.24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3.65kg/kg~37.93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0 kg/℃~4.73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26%~66.32%之间,垩白度在3.01~13.59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83%~10.30%之间,胶稠度在86 mm~94 mm之间,消减值在-613 cP~-355 cP之间,回复值在315 cP~629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9~75之间,实产在9.72 t·hm-2~10.72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5.99 kg/kg~39.71 kg/kg 之间,有效积温在 4.42 kg/℃~4.96 kg/℃之间。3.共筛选出适宜淮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9个:南繁1609、徐稻9号、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8、常软07-1、早优1号;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南繁1610。适宜宿迁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新稻22、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7个:沪早软粳、沪早香软2号、南粳2728、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扬粳239。筛选出适宜黄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圣香66、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4个:JD6614、沪早软粳、南粳5718、早优1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1个:连粳13;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筛选出适宜东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13个: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1、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沪早香181、沪早香软2号、南繁1609、苏香粳3号、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泗稻14-211、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4.从四个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筛选结果看,中熟中粳品种在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数量更多,中熟中粳品种更适宜在淮北地区种植。淮北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粳稻产业应以中熟中粳类型粳稻品种为主,尤其是中熟中粳软米品种。
焦江华[3](2020)在《不同土壤有机碳含量下气象因子主导的水稻产量模拟及模型改进》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速,粮食的产量稳定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土壤肥力的核心,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土壤生态环境。目前,土壤有机碳对于气候变化的缓冲作用已经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本研究以我国典型稻区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利用ORYZA(Version.3)模型模拟不同生育期温度、降水量、辐射量与CO2浓度情景下不同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水稻产量变化的影响,并针对受积温与光照限制的北方稻田区,对模型中水稻移栽时间效应与群体消光系数进行算法改进。全文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ORYZA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南方稻田2个试验点位在不同土壤有机碳含量下的多年产量变化,除了闽侯点位下的低土壤有机碳含量试验模拟,其余各处理中观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因此,模型适用于模拟南方稻田不同土壤有机碳含量下的多年产量变化,为进一步模拟气候变化对产量的影响提供了基础。2.当生育期平均温度-1℃、+1℃、+2℃和+4℃时:相比对照处理,水稻模拟产量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多年产量变异程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并无显着关系。当生育期平均降水量-20%、-50%时:相比对照处理,水稻模拟产量随着降水量减少而降低;相比低土壤有机碳含量处理,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处理下的多年产量变异显着降低了57%,CV变化范围的上下限更低。当生育期平均辐射量-20%、+20%时:相比对照处理,研究点位水稻平均产量降低,但地上干物质量随着辐射量增加而上升;该情景下不同土壤有机碳含量对产量变化的无显着影响。当生育期CO2浓度+30ppm、+60 ppm时:相比对照处理,研究点位水稻平均产量随着CO2浓度增加而上升;不同土壤有机碳含量处理下的产量变异并无显着差别,CV波动范围无明显差异。3.模型引入移栽时间效应和动态群体消光系数改进后,水稻生育期模拟误差平方根(RMSE)与变异(RE)平均只有1.6天与1.3%,产量模拟的RMSE与RE分别为714 kg/hm2与9.2%,均达到良好模拟的效果。改进后发育期模型模拟误差缩小三倍,产量模拟误差减少34%;相比固定值的群体消光系数,改进模型引入动态群体消光系数,提升了模型14%产量模拟的精度。改进后的模型拥有更好的模拟效果。综上可得,ORYZA模型适用于模拟南方稻田不同土壤有机碳含量下的产量变化,可以良好地捕捉多年产量动态变化;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可以显着地缓解由于降水变化引起的产量变异,对温度、辐射量与CO2浓度变化引起的产量变异无显着影响;基于ORYZA发育期模型的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减小了发育期与气象产量的模拟误差,模型模拟效果显着提升。
赵羡波,季舜华,范坚强,包可翔,陈义强,方正华,张明乾,徐赫[4](2020)在《不同播栽期对云烟116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云南保山烟区最佳播栽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播栽期对主栽品种云烟116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云烟116的株高、茎高、茎围、节距、叶片数、腰叶长和腰叶宽等农艺性状的变幅分别为100~114cm、90~104cm、8~11cm、4~5cm、17~19片、70~80cm和21~30cm;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中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的变幅分别为135.2~148.7kg/667m2、3 520.61~4 117.50元/667m2、26.04~27.69元/kg、50.12%~69.12%和31.20%~41.62%;随着播栽期的提前,团棵期、旺长期和第2次采烤后发生的气候性斑点病、黑胫病、花叶病、赤星病和野火病/角斑病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随移栽期的提前,C3F、B2F和X2F烟叶的外观及感官评吸质量均呈上升趋势。1月31日播种及4月27日移栽云烟116的整体表现最优,在提升烟叶质量的同时,其产值下降不明显,可生产上推广应用。
梁兵[5](2018)在《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通过调查分析红河烟区烟叶品质与生态环境因子状况及关系,并以生态环境因素为依据对烟区进行区划和质量风格特征定位。在生态因素与烟叶品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影响红河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以此为基础开展调控技术研究,集成匹配红河烟区生态环境优势的优质特色烤烟生产关键技术体系,有利于实施红河独特红土高原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布局,有利于实施“原料差异化”战略和特色原料供给,有利于卷烟产品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红河州各植烟区县烟叶品质特征表明:整体上红河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含量均值在适宜范围内或接近于适宜范围,烟叶感官质量以弥勒、泸西两县总分最高,其余各县区评吸总分差异不显着。总体表现为:香气质、香气量充足,烤烟香型为清香型,清甜香和干草香为主体香韵,辅以焦甜香、烘烤香。2.通过对红河烟区植烟气象条件、植烟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等进行分析发现:总体上,红河州烤烟大田期的温度、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等气象条件,以及植烟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适宜优质烤烟生长需求,87.24%的植烟土壤养分适宜性等级属于Ⅰ-Ⅲ级,适宜性较好;但12.76%植烟土壤适宜性属于Ⅳ级,适宜性稍差。且48.66%植烟土壤有效硼和17.34%土壤交换性镁离子含量偏低,需调整调整现有施肥方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以此为基础,将红河烟区划分为3个主要生态类型区域,并明确各生态类型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1区包括弥勒和泸西两县的15个乡镇,植烟面积2.08万hm2,属于高纬高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完全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生态2区包括弥勒、石屏、建水和开远4县共25个乡镇,植烟面积1.67万hm2,属于中纬中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能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生态3区包括建水、个旧、蒙自和屏边4县共14个乡镇,植烟面积0.66万hm2,属于低纬高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基本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3.在生态区划的基础上,通过对红河烟区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域烟叶品质特征及配方功能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 3个生态种植区域的烟叶品质特征:生态1区: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好,清甜香最突出,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优,回甜性好,有11.1%可做高端原料,42.6%用于一类原料,46.3%用于二三类原料;生态2区:烟叶化学成分总体协调性较好,清甜香突出,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较优,回甜性较好,有3.7%可做高端原料,27.8%用于一类原料,61.1%用于二三类原料;生态3区:烟叶化学成分总体协调性一般,清甜香、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与回甜性不如1区和2区烟叶,有11.1%用于一类原料,66.7%用于二三类原料,22.2%用于四五类原料。通过与云南其他典型烟区(昆明、曲靖和保山)的生态条件、烟叶品质对比分析,从烤烟种植生态特色、烟叶质量特色以及配方功能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红河州烟叶原料风格特色。种植生态特色:红河烟区属于中低海拔、大田均温较高、降雨量中等、较强日照区域,土壤养分相对协调。烟叶质量特色:糖、总氮和烟碱含量适宜,钾含量中等;香型为清香型,清甜香和干草香为主体香韵,辅以焦甜香、烘烤香;香气质细腻,香气量充足,透发性好,香气厚实绵长,吃味饱满,浓度浓,杂气有,刺激稍大。配方功能:在卷烟配方中承担强化烟气、夯实烟气底韵、增强香气浓度和透发性的作用。4.通过开展红河烟区气象因子、植烟土壤因子与烟叶品质的关系研究,揭示了红河烟区生态因素与烟叶品质之间的关系:烤烟大田期气候条件(降雨量、均温、日照时数等)是影响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主要因素,并对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影响明显,在一定气候条件下,烟叶感官评吸总分较高,且变幅较小;而土壤理化性状对烟叶化学成分有显着影响,且植烟土壤硼和镁元素的缺乏是制约红河烟叶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需针对关键因素开展优化技术研究。5.针对影响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开展红河烟叶品质特征提升技术研究。红河烟区中低海拔段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较常规移栽提前10d,高海拔条件下的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与常规移栽节令相同;利用GIS技术对红河州烤烟小苗膜下移栽种植环境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和区划,结合不同海拔段最佳移栽时间,明确了红河各县(市)不同海拔段小苗膜下最适宜栽烟时段;烟区适宜的施肥方法为:有机肥料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25%~50%,硼肥基施1.50kg/hm2或者75mL/hm2兑水225kg喷施,镁肥60kg/hm2掺拌细土 150kg塘施或者15mL兑水15kg叶面喷施。
石峰[6](2018)在《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生长及产、质量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泽泻为常用大宗药材,随着建泽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川泽泻在全国泽泻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大。本研究以川泽泻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探索移栽期、排水晒田和采收期优化对川泽泻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建立各栽培技术与泽泻产、质量的回归方程;利用频数统计法,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泽泻各个指标,并得出最佳的栽培技术优化方案,为彭山泽泻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生长的影响栽培技术优化对泽泻各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同。泽泻株高受移栽期的影响较大,9月上旬移栽有利于提高泽泻株高。叶面积和叶片数受移栽期的影响较大,排水晒田对两者的影响排在其次,9月上旬移栽和43d至49d的排水晒田均有利于叶面积增大;31d至39d的排水晒田和12月中下旬采收,叶片较多。泽泻须根受移栽期的影响较大,较早或较迟移栽均有利于须根生长。块茎体积受移栽期和采收期影响较大,9月中下旬移栽和12月21日前后采收,泽泻块茎较大。2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栽培技术优化对泽泻各部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有一定影响。泽泻茎叶干物质积累受移栽期和排水期的影响较大,9月上旬移栽和43d至49d的排水晒田均有利于提高茎叶干重。移栽期、排水期和采收期对泽泻须根干重的影响均比较大,主要集中在块茎膨大期,9月20日前后移栽、49d左右的排水晒田和12月21日前后采收须根干重较大。在块茎膨大期,块茎干重主要受移栽期和排水期的影响,9月中旬移栽和35d至43d的排水晒田块茎干重较高。在整个生育期内,移栽期对泽泻根冠比的影响较大,9月中下旬移栽和27d至35d的排水晒田均有利于根冠比增大。3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产量的影响栽培技术优化可以提高泽泻产量。泽泻产量随着各因素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移栽期>采收期>排水期,调节移栽期对对泽泻产量的影响较大。通过频数统计法获得最佳栽培技术优化方案为:移栽期9月11日至9月16日,排水晒田时间为41d至46d,采收期为12月11日至12月16日。4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质量的影响栽培技术对泽泻块茎质量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总灰分和酸不溶灰分含量受移栽期和采收期的影响较大,对两者的贡献率大小均为采收期>移栽期>排水期,9月20日前后移栽、12月下旬采收和46d左右的排水晒田,块茎中总灰分和酸不溶灰分含量较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受移栽期的影响较大,对醇溶性浸出物的贡献率为移栽期>排水期>采收期,9月上旬移栽有利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增加,通过频数统计法获得最佳栽培技术优化方案为:移栽期9月6日至9月12日,排水晒田时间为34d至39d,采收期为12月15日至19日。淀粉含量受移栽期和采收期的影响较大,对淀粉的贡献率大小为采收期>移栽期>排水期,12月中下旬采收,块茎淀粉含量较高。可溶性糖含量受排水期的影响较大,对可溶性糖贡献率大小为排水期>采收期>移栽期,21d左右的排水晒田,块茎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可溶性蛋白受采收期的影响较大,对其贡献率大小为采收期>排水期>移栽期,12月上旬采收,块茎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23-乙酰泽泻醇B含量受采收期和移栽期的影响较大,对其贡献率大小为采收期>移栽期>排水期,适当推迟采收,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较高,通过频数统计法获得最佳栽培技术优化方案为:移栽期9月2日至9月7日,排水晒田时间为32d至38d,采收期为12月10日至12月15日。24-乙酰泽泻醇A受移栽期和采收期影响较大,对其贡献率大小为移栽期>采收期>排水期,适当早栽有利于提高其含量,通过频数统计法获得最佳栽培技术优化方案为:移栽期9月3日至9月8日,排水晒田时间为32d至38d,采收期为12月12日至12月17日。总三萜主要受排水期和采收期影响较大,对其贡献率大小为排水期>采收期>移栽期,适当缩短排水晒田时间有利于提高总三萜含量。综上,栽培技术对川泽泻生长发育及产、质量有一定影响,结合频数统计法、灰色关联度与DTOPSIS法综合考虑泽泻样品各指标,获得川泽泻优质高产的最佳栽培技术方案为:移栽期为9月11日至9月17日,排水晒田时间为38d至43d,采收期为12月15日至12月19日。
汤云龙[7](2018)在《移栽方式与时期对饲用油用油菜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当前油菜生产的多元功能开发,尤其是饲用功能开发是提高其种植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试验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杂1818为材料,通过设置移栽方式和移栽期两种处理,分析了不同生育期下植株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饲草品质和产量构成等的差异性,探明了不同移栽方式和移栽期下油菜饲草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形成机理以及环境因子影响因素,明确饲用、籽用下油菜高产优质相协调的移栽技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饲用、籽用油菜适宜轻简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毯苗移栽与垄作摆栽下,移栽期均影响油菜生育进程,移栽期推迟均缩短了总生育天数,主要是缩短了苗期天数,其它生育期天数差异会随着生育进程逐渐缩小。与毯苗移栽相比,垄作摆栽下的移栽期较晚,但到达关键生育期日期基本相近,并可较早进入现蕾期。不同移栽方式和移栽期下油菜到达成熟期的日期无差异,均为5月12日前后两天。2.适期早栽(10月20日前后)有利于油菜苗期生长,两种移栽处理越冬期平均苗龄相当。油菜各生育期株高主要受移栽期调控,10月20日前后移栽毯苗苗期根茎更为粗壮,移栽期对植株抽薹~成熟期的根茎粗无影响。适期早栽能够有利于油菜抽薹,促进根的增粗;垄作摆栽处理油菜苗期~终花期株高优势更为明显,不同移栽方式对油菜各生育期根茎粗无显着影响。10月20日的毯苗移栽促进了植株蕾薹期至青角期的干物质累积,10月30日前后的垄作摆栽保证了青角期获得最高干物质积累量。相对于垄作摆栽,毯苗移栽下油菜的群体量大,导致各生育期下单位面积的干物质积累量更高,垄作摆栽个体干物质积累量高,有利于培育壮苗。3.适期早移栽,苗期积温高,累积日照时数长,叶龄增长快,越冬期光合作用好,有利于干物质的累积;且青角期生物量、鲜草产量与冬前有效叶片数、青角期根茎粗、一次分枝数和二次分枝数线性相关。4.毯苗移栽以10月10日~10月20日移栽于终花期获得最高粗蛋白含量,均为15.0%,垄作摆栽以11月20日移栽于蕾薹期和终花期为最优,分别为15.5%和15.7%;且垄作摆栽青角期的植株粗蛋白含量更高,相较于毯苗移栽,增幅为15.7%。不同移栽期下,从蕾薹期开始至到达青角期,植株总磷含量均表现为先降后升,而总钙含量整体随着生育进程推移而降低,不同移栽期下植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差异较小;10月20日移栽下,毯苗移栽青角期各营养指标积累量要高于垄作摆栽,但10月30日移栽时结果则正好相反。5.适宜移栽期下,垄作摆栽成熟期油菜籽粒产量要大于毯苗移栽处理;毯苗摆栽10月10日~10月30日移栽期内,籽粒产量先升高后降低,而垄作摆栽10月20日~11月30日移栽下的籽粒产量呈递减趋势,两种移栽方式都以10月20日移栽获得最高籽粒产量,分别为3637.1 kg/ha和3922.0kg/ha,且造成不同移栽期籽粒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二次分枝数和二次分枝角果数。
李武[8](2018)在《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生产、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缓释氮肥作为新型增值肥料,其养分供应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不同类型缓释氮肥对机插稻的适应性,对进一步集成机插稻缓释氮肥增产增效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6-2017年分别从品种和生态条件2个方面入手,通过设置普通尿素常规施肥(FFP)、硫包膜尿素(SCU)、掺混缓释肥(MSRF)、树脂尿素(PCU)和对照(CK)处理,分析不同类型缓释氮肥与机插稻的耦合效应;并从叶片光合、干物质生产和氮素积累转运特性等角度入手,明确了不同类型缓释氮肥在不同水稻品种及生态条件下的响应特征及其增产增效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缓释氮肥提高机插稻抽穗后叶片光合潜力。在郫县生态点抽穗期剑叶叶面积、鲜重、叶绿素含量分别较FFP增加了8.53%-31.80%、20.05%-41.91%和8.66%-21.49%,而射洪试验点则分别增加了13.17%-22.03%、12.35%-46.46%和9.09%-19.12%。缓释氮肥处理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叶片鲜重和干重,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单叶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从而有效提高了机插稻叶片光合潜力,达到增―源‖的作用。2.缓释氮肥处理下机插稻干物质阶段积累特性因水稻品种和生态点差异显着。较普通尿素常规施肥处理,掺混缓释肥和树脂尿素处理使F优498拔节-抽穗期干物质量分别增加14.85%和19.00%,而宜香优2115分别增加16.00%和22.50%。郫县试验点SCU、MSRF和PCU处理较FFP使抽穗-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分别增加22.02%、15.17%和49.92%,而射洪试验点分别增加5.88%、22.92%和39.96%。缓释氮肥能明显提高机插稻干物质积累量,尤其是在拔节之后的干物质积累量,从而提高生物产量。3.缓释氮肥处理下机插稻氮素利用特征受水稻品种和生态点显着影响。较宜香优2115,F优498显着提高抽穗期-成熟期氮素积累量、穗部氮素增加量,从而提高氮素转运效率和氮肥利用率。郫县试验点有较高的叶片氮素转运量、氮素表观转运率、氮素转运贡献率和氮肥利用率。缓释氮肥能增加植株含氮量、抽穗前各主要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保证水稻生长氮素营养需求,提高茎鞘和叶片的氮素转运量,有效提高百千克籽粒吸氮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表观利用率。4.缓释氮肥能显着提高机插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从而提高群体颖花量来提高机插稻产量,其中以树脂尿素效果最佳。郫县试验点,PCU、MSRF和SCU处理较FFP处理分别增产8.71%、6.95%和3.80%,而射洪试验点分别增产14.00%、4.77%和9.74%。建议在郫县生态区施用树脂尿素和掺混缓释肥,而射洪生态区施用树脂尿素和硫包膜尿素以获得高产。
肖怡[9](2019)在《栽插期与收获期对鲜食型黄心甘薯产量品质变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究栽插期和收获期对黄肉甘薯产量品质的影响,获得高产优质甘薯的适宜栽插期和收获期。本研究以黄肉品种(系)甘薯万薯7号、13-3-19、12-1-39、万薯10号、渝红心薯46、龙薯9号、1446-5、渝红心薯98为试验研究材料,在5月中旬、6月初、6月中旬这3个栽插期下,栽插后90d、110d、130d、150d这4个收获期下,采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栽插期和收获期对产量的动态变化,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等理化品质的动态变化,和可溶性蛋白、纤维素、β胡萝卜素、总酚等功能成分的动态变化,以及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总淀粉酶的动态变化。得到的结果如下:1.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产量的影响:各品种(系)产量随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获得高产的适宜收获期为栽插后150d。各品种(系)随着栽插期的推迟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获得高产量的甘薯适宜栽插期为在5月中旬。其中龙薯9号的产量最高,其次为万薯10号、万薯7号。2.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理化品质的影响:万薯7号、13-3-19、12-1-39、渝红心薯46和渝红心薯98的可溶性总糖在5月中旬的动态变化为先下降再趋于稳定,龙薯9号、万薯10号和1446-5则变化不一致。在6月初栽插下,除龙薯9号变化趋势为先保持稳定再下降,其他品种(系)则逐渐下降。在6月中旬栽插下则为各品种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在栽插后90d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各品种(系)的还原糖在5月中旬栽插下,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栽插后90d最高;所有在6月初和6月中旬栽插下,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栽插后90d最高。在5月中旬栽插下,除渝红心薯46和龙薯9号两年变化规律不一致外,其他品种(系)的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保持平稳,在栽插后130d含量最高。在6月初栽插下,各品种的变化趋势为逐渐上升,在栽插后130d含量最高。在6月中旬除12-1-39和渝红心薯46在两年的变化规律不一致外,其他品种(系)都为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在栽插后110d时含量最高。3.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功能成分的影响:各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在5月中旬、6月初、6月中旬栽插下的收获期,都为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分别在150d、130d、110d达到最大值。各品种的纤维素含量在5月中旬和6月初栽插下的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分别在130d和110d时,含量最低。各品种在6月中旬栽插下的纤维素变化为逐渐上升,在栽插后90d时,含量最低。所有品种在5月中旬和6月初下的β胡萝卜素含量为先上升后下降,都在110d时达到最大值。在6月中旬栽插下的β胡萝卜素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上升,在栽插后110d收获,含量最高。各品种的总酚在5月中旬、6月初、6月中旬栽插下的收获期,都为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分别在150d、130d、110d达到最大值。4.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淀粉酶的影响:各品种在5月中旬和6月初栽插下的α淀粉酶活力随生育期的推进,活力先下降后上升,分别在150d和130d时活力最高。在6月中旬栽插下,α淀粉酶活力随生育期的推进,活力逐渐上升,在110d时活力最高。各品种在5月中旬栽插下的β淀粉酶活力随生育期的推进,先下降后上升,在150d时活力最高。在6月初栽插下的β淀粉酶活力随生育期的推进,先上升后下降,在栽插后110d时活力最高。在6月中旬栽插下的β淀粉酶活力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下降,在90d时,含量最高。各品种在5月中旬栽插下的总淀粉酶活力随生育期的推进,先下降后上升,在150d时活力最高。在6月初栽插下的总淀粉酶活力随生育期的推进,先上升后下降,在栽插后110d时活力最高。在6月中旬栽插下的总淀粉酶活力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下降,在90d时,含量最高。
李应洪,王海月,吕腾飞,张绍文,蒋明金,何巧林,孙永健,马均[10](2017)在《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究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为水稻机插秧配套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超级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在25 d和40 d秧龄下,设置"钵苗机插+高密度(M1D1)"、"钵苗机插+中密度(M1D2)"、"钵苗机插+低密度(M1D3)"、"毯苗机插+高密度(M2D4)"、"毯苗机插+中密度(M2D5)"、"毯苗机插+低密度(M2D6)"6种机插方式与密度的处理开展试验。【结果】秧龄与插秧方式和密度对水稻主要生育期光合生产及最终产量均存在显着的调控作用,且互作效应显着。同一机插方式及密度处理下,机插25 d秧龄水稻的秧苗素质、群体茎蘖数、叶面积指数(LAI)、单茎叶片和茎鞘表观转运量及转运率、单茎和群体干物质量、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光合势、抽穗后净同化率以及产量均明显优于40 d秧龄处理。同一秧龄和机插方式下,水稻群体茎蘖数、各时期LAI和衰减率、群体干物质量、光合势以及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均表现出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抽穗后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在25 d秧龄下钵苗机插均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M1D2处理最优,而毯苗机插则表现为随着密度的降低而降低的趋势,且钵苗机插各指标较毯苗优势明显。25 d秧龄下,钵苗机插行距33 cm、配套株距14.515.5 cm,因群体总颖花数、结实率的优势,产量显着高于其余处理,其中又以行距33 cm、株距15.5 cm最能充分发挥其杂交籼稻株型的优势,提高光合物质生产,产量最高可达到12.74 t/hm2,是本研究最佳组合;而毯苗机插随秧龄增大以及栽插密度的降低,群体质量指标恶化,有效穗数不同程度降低,产量并不高。
二、楚雄地区水稻最优早栽期的试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楚雄地区水稻最优早栽期的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
1.4.1 国外旱灾发生 |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1.3 技术路线 |
2.2 数据来源 |
2.3 指标测定 |
2.4 计算方法 |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2.1 黑龙江 |
3.2.2 吉林 |
3.2.3 辽宁 |
3.2.4 内蒙古 |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3.1 河北 |
3.3.2 河南 |
3.3.3 山东 |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4.1 安徽 |
3.4.2 湖北 |
3.4.3 湖南 |
3.4.4 江苏 |
3.4.5 江西 |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5.1 四川 |
3.6 讨论 |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
4.5 西南地区 |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
4.7 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干旱指标 |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
5.3.1 轻旱演变趋势 |
5.3.2 中旱演变趋势 |
5.3.3 重旱演变趋势 |
5.3.4 特旱演变趋势 |
5.3.5 干旱演变趋势 |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
5.4.1 东北地区 |
5.4.2 黄淮海地区 |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
5.4.4 西南地区 |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水稻生产概况 |
2.2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选育与生产现状 |
2.3 遗传因素对水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2.4 环境因素对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2.5 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理化指标 |
2.6 综合评价方法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 目的意义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淮北沿淮地区(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3.1 水稻的主要生育期 |
1.3.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3.3 稻米主要品质指标测定 |
1.3.4 稻米RVA谱特征值 |
1.3.5 稻米食味品质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氮肥与温光利用率的差异 |
3 讨论 |
3.1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淮北中部地区(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差异 |
3 讨论 |
3.1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淮北沿海地区(黄海农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 讨论 |
3.1 黄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黄海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筛选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陇海线地区(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2.1 不同类型粳稻加工品质差异 |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 讨论 |
3.1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 |
2.1.1 加工与外观品质筛选方法 |
2.1.2 食味品质筛选方法 |
2.1.2.1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构建 |
2.1.2.2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
2.1.2.3 食味品质评价指标筛选 |
2.1.3 局效梗稻品种筛选 |
2.1.4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与步骤 |
2.2 淮安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
2.3 宿迁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
2.4 黄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
2.5 东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
2.6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
2.7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 |
3 讨论 |
3.1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
3.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
3.3 不同评价方法在食味品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地区品质与产量差异 |
1.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1.3 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 |
1.4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
2 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3)不同土壤有机碳含量下气象因子主导的水稻产量模拟及模型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2.2 土壤有机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2.3 水稻模型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切入点及目标 |
1.3.1 研究切入点 |
1.3.2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试验点位模型的参数化与验证 |
2.1.2 模拟不同气候情景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水稻产量变化的影响 |
2.1.3 对水稻模型进行算法改进及气象因子驱动下的验证 |
2.2 技术路线 |
2.3 ORYZA模型简介 |
2.4 数据分析及图表绘制 |
第三章 ORYZA模型验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概况 |
3.1.2 数据来源 |
3.2 验证结果分析 |
3.2.1 祁阳点位模拟验证结果 |
3.2.2 闽侯点位模拟验证结果 |
3.3 讨论 |
3.3.1 祁阳点位验证分析 |
3.3.2 闽侯点位验证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气候情景下水稻产量的变异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点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1.3 试验设计 |
4.2 结果分析 |
4.2.1 温度变化情景下产量变异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响应 |
4.2.2 降水量变化情景下产量变异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响应 |
4.2.3 辐射量变化情景下产量变异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响应 |
4.2.4 CO_2浓度变化情景下产量变异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响应 |
4.3 讨论 |
4.3.1 温度变化情景下产量变异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响应分析 |
4.3.2 降水量情景下产量变异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响应分析 |
4.3.3 辐射量变化情景下产量变异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响应分析 |
4.3.4 CO_2浓度变化情景下产量变异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响应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ORYZA模型的改进及验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模型改进 |
5.2 结果分析 |
5.2.1 改进后模型发育期及产量验证结果 |
5.2.2 模型移栽效应改进效果 |
5.2.3 模型动态群体消光系数改进效果 |
5.3 讨论 |
5.3.1 模型改进分析 |
5.3.2 模型误差分析 |
5.3.3 模型改进价值与优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不同播栽期对云烟116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烟叶样品 |
1.1.2 经济数据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项目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播栽期对云烟116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
2.1.1农艺性状 |
2.1.2 经济性状 |
2.2 不同播栽期对云烟116烟叶外观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
2.2.1 外观质量 |
2.2.2 感官评吸质量 |
2.3 不同播栽期对云烟116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2.3.1 C3F烟叶 |
2.3.2 B2F烟叶 |
2.3.3 X2F烟叶 |
2.4 不同播栽期对云烟116发病率的影响 |
3 结论 |
(5)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烟叶质量评价方法与烤烟种植区划 |
1.1.2 我国不同烟区烟叶品质特征及分区 |
1.1.3 植烟生态环境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
1.1.4 栽培措施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
1.2 研究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2 红河烟区烟叶品质特征及产值产量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红河州烟叶品质特征 |
2.3.2 红河州烤烟产量和效益 |
2.4 讨论 |
2.5 结论 |
3 红河烟区植烟生态环境分析及区域划分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气象因子 |
3.2.2 土壤样品采集 |
3.2.3 检测方法 |
3.2.4 评价指标 |
3.2.5 数据统计 |
3.3 气象因素 |
3.3.1 年降雨量 |
3.3.2 年均温 |
3.3.3 年日照时数 |
3.4 土壤肥力 |
3.4.1 样品分布 |
3.4.2 土壤质地 |
3.4.3 土壤肥力及其评价 |
3.4.4 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 |
3.5 红河烟区的生态区划及其特征 |
3.5.1 红河烟区的生态区划 |
3.5.2 红河烟区不同生态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
3.6 讨论 |
3.7 结论 |
4 红河烟区各生态区域烟叶质量风格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 |
4.3.2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产量、质量、评吸总分及差异 |
4.3.3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风格与感官质量评价 |
4.3.4 红河生态因子与烟叶品质特征的关系 |
4.4 讨论 |
4.5 结论 |
5 红河烟叶品质特征提升技术 |
5.1 引言 |
5.2 不同海拔烤烟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研究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红河州烤烟小苗膜下移栽适宜性区划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红河烟叶品质提升施肥技术 |
5.4.1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技术 |
5.4.2 硼肥、镁肥合理使用技术 |
5.5 讨论 |
5.6 结论 |
6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生长及产、质量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泽泻研究进展 |
1.1.1 泽泻资源分布 |
1.1.2 生长发育研究 |
1.1.3 化学成分研究 |
1.1.4 药理作用研究 |
1.1.5 泽泻质量评价研究 |
1.2 栽培技术对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1.2.1 移栽期调节对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1.2.2 水分调节对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1.2.3 采收期调节对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1.3 立题依据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设计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因素及水平 |
2.2.2 栽培方法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指标测定 |
2.3.2 形态指标测定 |
2.3.3 干物质积累测定 |
2.3.4 川泽泻产量测定 |
2.3.5 川泽泻质量指标测定 |
2.3.6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生长的影响 |
3.1.1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株高的影响 |
3.1.2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叶面积的影响 |
3.1.3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叶片数的影响 |
3.1.4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须根长的影响 |
3.1.5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块茎体积的影响 |
3.2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1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茎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2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须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3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块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4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
3.3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产量的影响 |
3.4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块茎质量的影响 |
3.4.1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块茎灰分含量的影响 |
3.4.2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块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
3.4.3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块茎23-乙酰泽泻醇B含量的影响 |
3.4.4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块茎24-乙酰泽泻醇A含量的影响 |
3.4.5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块茎总三萜含量的影响 |
3.4.6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块茎营养品质的影响 |
3.5 川泽泻农艺性状与产、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3.5.1 川泽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5.2 川泽泻农艺性状与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3.6 基于灰色关联度与DTOPSIS法综合评价川泽泻产质量 |
3.6.1 灰色关联度分析 |
3.6.2 DTOPSIS法计算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生长的影响 |
4.2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4.3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产量的影响 |
4.4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质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移栽方式与时期对饲用油用油菜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油菜生产概况 |
1.1.2 油菜多元功能 |
1.2 研究现状 |
1.2.1 油菜饲用特性与研究进展 |
1.2.2 油菜种植方式及产量形成 |
1.2.3 油菜播栽期及产量形成 |
1.3 本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和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实施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3.1 生长性状与生物产量 |
2.3.2 饲草主要营养指标 |
2.3.3 光合特性与SPAD |
2.3.4 籽粒产量与产量构成 |
2.3.5 气象数据与土壤温湿度 |
2.3.6 基础土壤采集与分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油菜生育进程与试验点环境因子 |
3.1.1 油菜生育进程 |
3.1.2 气象因子与土壤温度 |
3.2 油菜饲草生物产量形成特征 |
3.2.1 移栽方式与移栽期对油菜叶龄进程的影响 |
3.2.2 移栽方式与移栽期对油菜株高的影响 |
3.2.3 移栽方式与移栽期对油菜根颈粗的影响 |
3.2.4 移栽方式与移栽期对油菜饲草产量的影响 |
3.2.5 青角期饲草产量与生育性状相关性 |
3.3 油菜饲草营养初步评价 |
3.3.1 移栽方式与移栽期对油菜饲草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2 移栽方式与移栽期对油菜饲草总磷和总钙含量的影响 |
3.3.3 移栽方式与移栽期对油菜青角期纤维及粗脂肪含量影响 |
3.3.4 移栽方式与移栽期对油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 油菜籽粒产量变化 |
3.4.1 移栽方式与移栽期对成熟期籽粒产量的影响 |
3.4.2 移栽方式与移栽期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4.3 移栽方式与移栽期对成熟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4.1 不同移栽期下轻简化移栽油菜饲草产量形成与营养特性 |
4.2 不同移栽期下轻简化移栽油菜籽粒产量形成特性 |
4.3 环境因子对移栽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生产、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符号及中文对照表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机插秧与氮肥管理研究现状 |
1.2.2 缓释氮肥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1.2.3 缓释肥进展状况及问题 |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缓释氮肥对不同品种机插稻干物质生产、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
2.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 |
2.2 不同生态条件下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生产、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
2.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项目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缓释氮肥对抽穗后叶片形态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1 抽穗后叶片形态特性 |
3.1.2 抽穗后叶片光合特性 |
3.2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3.2.1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重的影响 |
3.2.2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阶段积累的影响 |
3.2.3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输出转化的影响 |
3.3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氮素积累、分配及转运特性的影响 |
3.3.1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植株含氮量的影响 |
3.3.2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氮素积累的影响 |
3.3.3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氮素分配的影响 |
3.3.4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氮素转运特性的影响 |
3.4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1 缓释氮肥对不同品种机插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2 生态条件下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产量的影响 |
3.5.1 缓释氮肥对不同品种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2 生态条件下缓释氮肥对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 相关性分析 |
3.6.1 叶片特性、干物质生产与氮素利用和产量相关 |
3.6.2 氮素指标与氮素利用和产量相关 |
4 讨论 |
4.1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抽穗后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4.3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
4.4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5 机插稻缓释氮肥增产增效措施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栽插期与收获期对鲜食型黄心甘薯产量品质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甘薯概述 |
1.2 甘薯价值 |
1.2.1 甘薯营养 |
1.2.2 黄肉甘薯营养 |
1.3 收获期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1 收获期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
1.3.2 收获期对作物理化品质和功能组分的影响 |
1.4 栽插期对作物的影响 |
1.4.1 栽插期对块作物产量的影响 |
1.4.2 栽插期对作物理化品质和功能成分的影响 |
1.4.3 栽插期对作物淀粉酶的影响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技术路线 |
2.3 试验可行性分析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及方法 |
3.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3.1 取样及指标测定 |
3.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联合方差分析 |
4.2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
4.3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理化品质的影响 |
4.3.1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可溶性总糖的影响 |
4.3.2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还原糖的影响 |
4.3.3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淀粉的影响 |
4.4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功能成分的影响 |
4.4.1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4.4.2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纤维素的影响 |
4.4.3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β胡萝卜素的影响 |
4.4.4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总酚的影响 |
4.5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淀粉酶的影响 |
4.5.1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α淀粉酶的影响 |
4.5.2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β淀粉酶的影响 |
4.5.3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总淀粉酶的影响 |
第5章 讨论 |
5.1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
5.2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理化品质的影响 |
5.2.1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可溶性总糖的影响 |
5.2.2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还原糖的影响 |
5.2.3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淀粉的影响 |
5.3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功能成分的影响 |
5.3.1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5.3.2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纤维素的影响 |
5.3.3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β胡萝卜素的影响 |
5.3.4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总酚的影响 |
5.4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淀粉酶的影响 |
5.4.1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α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
5.4.2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β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
5.4.3 栽插期和收获期对甘薯总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 |
1.2.1 秧苗素质 |
1.2.2 茎蘖动态 |
1.2.3 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 |
1.2.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秧龄和育秧方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 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群体茎蘖数的影响 |
2.3 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4 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叶片及茎鞘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2.5 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单茎和群体干物质量的影响 |
2.6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的影响 |
2.7 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光合势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
2.8 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生长和光合生产的影响 |
3.2 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4 结论 |
四、楚雄地区水稻最优早栽期的试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D]. 卞金龙. 扬州大学, 2020
- [3]不同土壤有机碳含量下气象因子主导的水稻产量模拟及模型改进[D]. 焦江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4]不同播栽期对云烟116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J]. 赵羡波,季舜华,范坚强,包可翔,陈义强,方正华,张明乾,徐赫. 贵州农业科学, 2020(04)
- [5]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D]. 梁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2)
- [6]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生长及产、质量影响[D]. 石峰.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7]移栽方式与时期对饲用油用油菜产量品质的影响[D]. 汤云龙. 扬州大学, 2018(12)
- [8]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生产、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D]. 李武.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9]栽插期与收获期对鲜食型黄心甘薯产量品质变化的影响[D]. 肖怡. 西南大学, 2019(01)
- [10]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J]. 李应洪,王海月,吕腾飞,张绍文,蒋明金,何巧林,孙永健,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