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净化血液循环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60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宋扬扬[1](2021)在《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及临床效应观察》文中认为目的:(1)在脑梗死模型大鼠中明确针刺提高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并探讨针刺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的机制。(2)在临床验证和观察针刺提高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效应,以期为广大脑梗死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机会,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这一难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一、实验研究:实验一、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采用改良自体血栓栓塞法制备脑梗死大鼠模型,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在脑梗死模型成功后的4.5h予rt-PA静脉溶栓;针刺+4.5h溶栓组在4.5h 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立刻予醒脑开窍针法进行针刺干预,留针30min,每日1次,7次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假手术组、模型组在脑梗死模型成功后的4.5h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模型组和4.5h溶栓组只给予相同的固定。观察针刺对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血红蛋白含量、EB含量和脑含水量百分比的影响。实验二、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采采用和实验一相同的模型、分组及干预方法,用Western blot检测RhoA/ROCK信号通路指标(RhoA、ROCK2、MLC)及BBB结构相关蛋白(Claudin5、ZO-1、Occludin)的表达,用 Real-time PCR 检测 RhoA、ROCK2 mRNA表达,用免疫荧光检测ZO-1、Claudin5以及MMP9蛋白的表达。二、临床观察:将脑梗死予rt-PA静脉溶栓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予4.5h溶栓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rt-PA静脉溶栓之后立刻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留针30min,每日针刺1次,7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间隔1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NIHSS评分,sICH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sICH相关指标(TC、LDL-C、MPV、PL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RP),依从性。结果:一、实验研究1.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1)神经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和针刺+4.5h溶栓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降低(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P<0.01)。(2)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减小(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梗死体积百分比减小(P<0.05)。(3)BBB通透性: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EB含量升高(P<0.01),针刺+4.5h溶栓组EB含量降低(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EB含量降低(P<0.01)。(4)脑含水量百分比: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和针刺+4.5h溶栓组脑含水量百分比均降低(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脑含水量百分比降低(P<0.05)。(5)脑出血性转化: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血红蛋白含量升高(P<0.01),针刺+4.5h溶栓组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血红蛋白含量降低(P<0.01)。2.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1)RhoA/ROCK信号通路指标: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RhoA、ROCK2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P<0.01);针刺+4.5h溶栓组RhoA、ROCK2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RhoA、ROCK2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MLC蛋白表达升高(P<0.05),针刺+4.5h溶栓组MLC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MLC蛋白表达降低(P<0.01)。(2)MMP9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MMP9蛋白表达升高(P<0.05),针刺+4.5h溶栓组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1)。(3)ZO-1、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ZO-1、Claudin5、Occludin 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5,P<0.01),针刺+4.5h溶栓组ZO-1、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5,P<0.01)。与 4.5h 溶栓组相比,针刺+4.5h 溶栓组 ZO-1、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二、临床观察1.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8.5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sICH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sICH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sICH相关指标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LDL-C水平、MPV和CRP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PLT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二聚体、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6.两组依从性的比较两组均完成临床观察,依从性均为100%(P>0.05)。结论:1.针刺可改善脑梗死大鼠溶栓后神经功能,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程度,减轻溶栓后BBB破坏的加重和减少HT的发生,达到提高溶栓疗效和安全性的效应。2.针刺可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途径、有效保护BBB,以提高脑梗死大鼠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3.针刺及时介入可提高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降低sICH的发生率,提高溶栓安全性。为临床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胡佳慧[2](2021)在《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醒脑通督针法与中药热敷联合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的依据及思路。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63例来自山西省针灸医院脑病一科且就诊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的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予以临床基础治疗,在此前提下治疗组32例采用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醒脑通督针法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选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患肢痉挛程度分级,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定患侧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分评定日常生活功能及血清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升高情况,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评估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结果(1)改良Ashworth量表(MAS)比较:经治疗后,两组的MAS量表评级较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降低肌张力,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2)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比较:经治疗后,两组的FMA量表评分均较前升高,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均可以改善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且疗效相当。(3)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经治疗后,两组的BI量表评分均较前升高,且治疗组的BI量表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4)血清γ-氨基丁酸浓度(GABA)比较:经治疗后,两组的GABA浓度测量值均较前升高,且治疗组的GABA浓度测量值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中药热敷和醒脑通督针法两种疗法均可以改善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症状,并能使血清γ-氨基丁酸的浓度升高,且醒脑通督针法与中药热敷的联合疗法改善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纯醒脑通督针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丁柳尹[3](2021)在《腹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患者经过腹针疗法或普通针刺治疗前后痉挛状态分级的变化,明确腹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将入选的80例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腹针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每组各40例。(2)每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进行一次痉挛状态分级的评定,同时进行临床痉挛指数、患侧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并做好记录。(3)两组患者于每次针刺过程中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是否有针刺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发生,迅速做出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1个疗程为5天,每周休息2天,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痉挛状态分级、临床痉挛指数、患侧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并做好记录。(4)试验结束后,整理、录入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疾病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和62.50%,经分析,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痉挛状态分级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间痉挛状态分级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痉挛指数、患侧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临床痉挛指数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患侧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1)腹针疗法对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优于体针。(2)在总有效率方面,两种方法均能减轻痉挛状态的分级,但腹针疗法的治疗效果优于体针。(3)腹针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痉挛状态分级、临床痉挛指数、日常生活能力和患侧肢体运动能力。(4)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过程中亦未出现明显不适或不良反应,说明腹针疗法治疗本病安全可靠。
任思思[4](2021)在《益气活血法理论溯源及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益气活血治疗法则是将补益元气与活血行血相结合而成的中医治疗法则。通过梳理益气活血法的衍化源流,其形成、发展、确立,建立在对气血理论、瘀血理论的逐渐深刻认识之上。气血为人身之本,其二者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时二者一损俱损,荣辱与共。气血认知的发展过程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疾病抗争史。益气活血法萌发于秦汉时期,从认识到气血调和人体安和,气血失调遂生病证,再到瘀血病因辨证,气虚血滞的逐步出现,为益气活血法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直到明清时期,气虚血瘀作为病因病机明确出现在医学典籍中,益气活血法随着王清任补阳还五汤的创立,逐渐得以完善、确立。气血二者,气旺促血行,气虚血生滞,益气则可以活血。若是正气虚损,气机失调,运血无力,经脉瘀阻,血行不畅无法濡养四肢百骸,则成气虚血瘀证。气为阳主煦之,血为阴主濡之,气虚致阳虚无力温养机体,且寒从中生,易为邪所侵袭;同时无力推动血液濡养周身,则脑髓清窍失养,周身经脉不利,行动障碍,麻木不仁;血液瘀阻,经脉气血更为滞涩,肢体失养,经脉拘挛,肌肤色变,不通而痛。历代医家皆认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与人体气血失调紧密相关。脑主神明,为元神之府,脑具有主宰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主感觉、肢体运动等功能。孙思邈有云“头者,人之元首,人神气所注,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手足三阳经络汇于头面、行于四肢百骸,因而气血失调,脑髓失养,或外感邪气,则有瘫痪、肌肉萎缩、抽搐、震颤的症状。《黄帝内经》提出“血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指出气血的变化是厥病发生的基础。气虚而致清阳不升、血行不畅,气血瘀滞,脑失濡养,导致神明失用。刘完素认为“血涩而不能荣肌肉故也”,血涩难行,瘀滞不通,滋养不能,则人体肢节肌肉痿软,活动不利。“若微则但僵仆,气血流通,筋脉不挛,缓者发过如故”,说明气血流畅,肢骸贯通,则恢复如故。关于中风,张景岳认为“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王清任同样赞成中风肢体痿厥为“非风”,因此正气虚损,血液瘀滞,气虚血瘀成为脑病常见病因病机。由气血失调,气虚血瘀而致的肢体筋脉拘挛、震颤、行动不利、大脑神机不用神志障碍,可用益气活血法,“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正气充足,血行通畅,气血通和,神机得运,人体安和。现代益气活血法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有学者对其相关方剂进行实验室研究,有证据显示,益气活血法类方能很好的修复和改善人体病理状态。在脑血管病发病初期以及恢复期,运用益气活血法代表方BYHWD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改善在中枢神经系统在病理上的损伤,而且在残障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认知以及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上均优于单纯西药的治疗。因此,对益气活血法理论源头进行梳理,并对20年来益气活血法关于脑病的临床随机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益气活血法则在现代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中医文献理论的支撑、循证医学的证据。第一部分基于中医古籍探讨"益气活血"理论源流及运用目的全面检索古代医经典籍中有关“益气活血”法则的气血理论认识、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等内容,通过对纳入文献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系统阐述古代各个时期益气活血相对应的病因病机理论分析、临床运用情况,并从整体上讨论益气活血法发展规律,探寻其历史源流,发展衍化。从整体上总结历代中医学家临症运用益气活血法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为现代中医药关于益气活血法则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中医古籍文献检索与现代文献检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检索秦汉时期到清末的中医古籍经典中,有关益气活血相关的气血理论分析、气虚血滞、瘀血、辨证论治、用药思路等内容。梳理源流脉络时以时间顺序为经纵向体现益气活血思想发展进程,以作者、着作为纬横向展开论述,整理各个时期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字描述,提炼相关学术思想,归纳总结益气活血法的发展衍化。结果益气活血的治疗法则发展经历了萌芽、奠基、充实、发展、完善五个阶段。全文按照时间脉络梳理,分为秦汉时期、晋隋唐时期、宋时期、金元时期、明清时期。1萌芽阶段(秦汉时期)。本阶段充分阐释了气血理论,认为二者不可缺一,功能相辅成,气血为人体之本,气充成形,血畅则流行于全身,气充血足,人体安和。其中,《伤寒杂病论》首次提出血瘀的概念,并有相应活血化瘀,攻补兼施,治疗法则,见于妇科疾病的辨证论治中。2奠基阶段(晋隋唐时期)。对气血的理论认识逐渐深刻,辨证论治需察明气血,诸病寻源,明确病因病机,论证瘀血致病之时,常考虑气虚成分,多见于外科、妇产科。随着唐朝本草类专着的问世,具有益气活血功效的药物不断被总结、运用,为后世益气活血治疗法则,相应的气虚血瘀病因病机、用药思想构建起到了铺垫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3充实阶段(宋时期)。丰富了气血理论,从生理病理上阐述了气血二者对人体精神状态的重要性,强调了气的重要性,并从内、外、不内外三方面探讨了血瘀症的产生,认为“虚”是血瘀产生的内在因素。益气活血法则在此阶段得到了充实,益气从补元气、益卫气具体到健脾气。4发展阶段(金元时期)。随着医家流派的出现,益气活血法在此阶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气血二者载运相因,气虚无力,血生瘀滞,瘀血阻碍气机运行,导致气血不生,易成症瘕积聚。此时期,益气活血多用于外科、女科。益气包括益正气、卫气、脾胃之气,药物多用黄芪、人参、白术等,活血药物多用归地芎芍、干漆、桃红。5完善阶段(明清时期)。本阶段在气血之中,突出了气的作用,气虚血瘀作为益气活血法则的病因病机开始明确出现在本时期的医学着作中,相应用药则益补之活之,于活血之时增加参、芪等补中益气。直至益气活血代表方BYHWD的问世,补气益气,以大剂量黄芪为君,配以桃红四物,补气活血化瘀生新,益气活血法则正式确立下来。常见使用于临床各科。结论通过梳理益气活血法的历史衍化脉络,发现益气活血法始终伴随着历代医家对气血认识的深入程度而不断升华。形成最初,不仅认识到了气血二者生理关系,还需继续挖掘气血二者病理上的关系,益气活血法开始萌发。随着气血理论的认识逐渐深刻,开始探讨气为二者关系的主要部分,认识到气机变化确实能影响血行变化,再到在瘀血的形成过程中不离气虚,即气虚血瘀作为病因病机开始纳入研究,这为益气活血法的形成起到铺垫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益气活血不断充养、成熟的道路上,益气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对益气的认识也随着医学的积累,分别有了益元气、益卫气、益脾胃中焦之气的升华,用药思路也出现了参芪、白术、补中益气,但仍为随症加减,没有形成固定的方药配伍。直到清朝王清任,集大成者,创立益气活血法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才将益气活血法正式确立起来。方中120g黄芪为君,以促气复血行,益气生血,归地芎芍稍加桃红,则为桃红四物,多用则破血,少用则活血,共同起到益气活血化瘀生新的功效。与此同时,益气活血法正式出现。第二部分益气活血法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目的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ation,BYHWD)治疗脑病(中风、多发性硬化、癫痫、痴呆、头痛、头晕等)的临床疗效,为益气活血法、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方法本研究由2名独立研究员按照PRISMA国际标准,以及纳入排除标准,检索1999.6-2020.6的中文、英文数据库,如CNKI、万方、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收集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ation,BYHWD)对脑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严格按照本研究制定的纳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以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和GRADE系统推荐级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Manager5.0软件合并数据,评价指标为RR、MD。结果本研究共有21项原始文献,1946例患者纳入研究。1有效率:BYHWD+常规西药与常规西药治疗脑病的有效率为,[RR=1.19(95%CI[1.14,1.24]),I2=21%,P<0.00001];BYHWD单用与常规西药治疗脑病的有效率为,[RR=2.38(95%CI[1.59,3.55]),I2=0,P<0.05];表明在脑病常规治疗中加载BYHWD或者单用BYHWD的有效率优于单用西药治疗。2 NIHSS评分:BYHWD+常规西药与常规西药治疗中风的NIHSS评分,结果为[MD=-2.38(95%CI[-3.32,-1.44]),P<0.00001,I2=81%],表明在常规西药治疗中风基础上加用BYHWD,能够明显降低神经损伤NIHSS评分,提升患者神经功能;BYHWD与常规西药治疗中风恢复期的NIHSS评分,MD=-0.35(95%CI[-2.45,-1.75]),P>0.05,表明BYHWD单用与常规西药对比在治疗中风恢复期的NIHSS评分方面没有差异。3 ADL评分:单用BYHWD与常规西药对比治疗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MD=6.4(95%CI[5.23,7.57]),P<0.00001,I2=0];BYHWD+常规治疗与常规西药比较治疗中风的ADL评分,[MD=16.27(95%CI[13.73,18.80]),I2=0,];结果表明BYHWD的加载治疗对比单用西药,能够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ADL评分。4 GRADE证据质量评级:BYHWD单用或者与常规西药的联合在中风、多发性硬化、痴呆的治疗中,其有效率、NIHSS、ADL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纳入文献GRADE证据质量评级偏于中等。结论BYHWD单用或者与常规西药联合运用在中风、多发性硬化、痴呆的治疗中,其有效率、NIHSS、ADL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对肢体活动受限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疗效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结语益气活血法是中医理论指导的治疗法则,临床应用广泛,尤其在脑病的防治中的疗效优越,多受重视,广为推崇。1.益气活血法萌芽于秦汉时期,气血理论、瘀血概念深入人心;奠基于晋隋唐时期,气虚血瘀的病因病机辩证逐渐清晰,并对益气活血之药进行总结;益气活血法则的气血理论充实于宋时期,对血瘀进行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方面的详细论述;发展于金元时期,血瘀病因病机辩证明确,用药思路渐趋成形;完善于明清时期,气虚血滞的病因病机的明确,益气活血法代表方BYHWD开始临床运用。2.益气活血法代表方BYHWD在脑病急性期与常规西药联合运用,其有效率、NIHSS、ADL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单独使用;BYHWD在脑病恢复期单用,其有效率、NIHSS、ADL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单独使用。BYHWD治疗脑病单用或与常规西药联合运用,对肢体活动受限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疗效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3.不足与展望:本研究在源流衍化汇总中,仍有不足,总结梳理的不够全面,存在相关古籍遗漏的可能;在益气活血法代表方BYHWD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中,缺乏高质量RCT,整体文献质量等级不高,造成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偏倚;同时,本研究未系统关注益气活血法的实验室研究进展,对益气活血法提供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支撑。鉴于益气活血法的使用价值,今后有必要多利用生物学、免疫学方法,进一步研究其相关有效成分和组方,对发挥作用的细胞、分子进行阐述,继续为益气活血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微观的、具体的理论支撑。
牛梦瑶[5](2021)在《火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火针散刺患侧阳明经对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为该疗法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提供数据佐证。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针灸医院脑病一科中符合病例入组标准的62例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毫针取穴选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风-中经络针灸处方加减,治疗组(火针+常规针刺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同时选取火针散刺患侧阳明经,3日1次,1周2次。4周一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进行评分。观察指标: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表。疗效评价:感觉障碍评定采用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改进Fugl-Meyer及Lindmark评价法)。结果:(1)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感觉障碍评定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感觉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感觉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患者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3)MB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MB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患者M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四周后,火针散刺阳明经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2.7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火针散刺阳明经联合常规针刺疗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火针散刺阳明经联合常规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2)火针散刺阳明经结合常规针刺法在改善患者的感觉障碍、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要优于常规针刺法。
刘晓渊[6](2021)在《益气活血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对益气活血方的安全性及疗效进行评估,为PCIV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遵循随机对照原则,选取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及神经内科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PCIV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mg 3次/日)的治疗方案,实验组在其基础上予以益气活血汤(水冲服,2次/日)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欧洲眩晕评分量表(European Evaluation Vertigoscale,EEV)评分、眩晕障碍量表筛查表(Dizziness Habdicap Inventury-Screening,DHI-S)评分、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anial Cerebral Dpooler,TCD)检查结果、血流变数值及安全性检查结果。其中脱落病例有8例,剔除病例4例,最终共收录了84例病例,两组各42例。结果1.基线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6.67%,两组组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益气活血方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益气活血方的治疗效果更显着。3.EEV、DHI-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EEV、DHI-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活血方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EEV、DHI-S评分,益气活血方的降低程度更明显。4.双侧椎、基底动脉的血流指标比较:治疗后的收缩期峰流速(Systolic peak velocity,Vs)、平均流速(Meanglow velocity,Vm)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的Vs、Vm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PI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益气活血方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均能有效增加患者双侧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降低PI值,改善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益气活血方改善效果更佳。5.血流变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流变指标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益气活血方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均能有效降低血流变指标,前者效果优于后者。6.安全性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益气活血方与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均能有效改善PCIV患者临床症状,降低EEV及DHI-S评分,提高患者双侧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降低血流PI值,降低全血粘度低切值及血浆粘度值,改善血流状况及脑部供血,而益气活血方效果较其更为显着,安全性及疗效良好,适宜临床推广。
舒婷[7](2021)在《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火针疗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毫针疗法相比较,为制定和优化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本课题所纳入6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针灸中心,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毫针对照组和火针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不同针刺方法。选穴均为“调神通络”组穴加减合并导师临床经验效穴,穴位如下:顶中线、顶斜1线、顶斜2线、顶旁线、双侧风池以及患侧肩髃、肩髎、外关、曲池、天井、臂臑、八邪,患侧上肢筋结点、压痛点,手指近节指间关节背侧面中央。治疗组操作方法:头部腧穴采用毫针针刺,得气后行针30s,行针时嘱患者尽量活动患肢至一定程度,后留针30min,其余腧穴采用火针点刺,每穴点刺1次,不留针。对照组操作方法:头部腧穴针刺方法同治疗组,其余穴位采用毫针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疗程:对照组周一至周六每天1次,1周为1疗程。治疗组周一至周六每隔1天治疗1次,1周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将两组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MAS)与治疗前进行对比,通过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对两种治疗方案对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痉挛部位、病程相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FMA运动功能评分、MB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肢MAS痉挛等级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运动功能评分、MB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AS痉挛等级均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疗效对比,治疗组有效率93.33%远大于对照组有效率76.67%,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火针疗法和毫针疗法均能改善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痉挛性瘫的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在降低患者上肢肌张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方面,火针疗法优于毫针疗法。3.火针疗法临床疗效优于毫针疗法。4.火针疗法疗效显着、安全性高、刺激性强、用时短、操作简便、对患者的体位要求低,花费低,在临床值得推广。
马亚平[8](2021)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1)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刺络拔罐疗法相结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效果。(2)评价本治疗方案在缓解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疼痛及水肿、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从2019年6月-2020年12月时间段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针灸临床部13病区病房就诊的患者,且其临床诊断满足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患者中挑选符合严格的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人。入组患者均在进行西医内科常规疾病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再予以常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组则予以石学敏院士所创的“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疗法。两组患者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刺络拔罐隔日进行治疗一次,每周3次,周末休息。两组均连续接受相关治疗4周后,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指数评分)及手掌肿胀程度进行对比,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通过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及其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4周后,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组与常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及手掌水肿程度均明显降低,FMA评分、BI评分均明显升高,治疗前后两组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3.治疗4周后,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组与常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对照组的VAS评分、FMA评分、BI指数评分、手掌水肿程度进行组间比较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4.两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本试验过程中无入组患者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无病例因严重不良反应脱落。结论:1、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以及常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两种方案在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均有效,且安全性均较高。2、与常规针刺组相比,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组可更有效的缓解患肢疼痛、恢复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水肿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颖萍[9](2021)在《中风康复汤治疗气虚痰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肢体感觉障碍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主要探讨中风康复汤对气虚痰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肢体感觉障碍患者的感觉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继而更好地完善本病治疗方案。方法:观察病例主要来自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脑病科住院部及门诊部,共6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在常规基础上加用中风康复汤治疗,分别临床数据收集对照组和治疗组记录就诊时、治疗14d后和28d后的中医证候疗效、Fugl-Meyer评分、感觉积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及疗效评估。结果:1.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在一般资料(年龄、性别)、Fugl-Meyer评分、感觉积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2.感觉功能评分(Fugl-Meyer)方面,治疗组的效果与对照组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84,P<0.05)。治疗后14d与28d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8.860,P<0.05),表现为治疗组28d在改善感觉障碍效果最好,而治疗14d效果次之。3.感觉积分方面,治疗组的效果与对照组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54,P<0.05)。治疗后14d与28d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46.367,P<0.05),表现为治疗组28d在提高感觉功能效果最好,而治疗14d效果次之。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治疗组的效果与对照组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835,P<0.05)。治疗后14d与28d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175.653,P<0.05),表现为治疗组28d在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最好,而治疗14d效果次之。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两组治疗14d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15,P=0.000<0.05),两组治疗28d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98,P=0.000<0.05),表现为治疗组28d在改善中医症状效果最好,而治疗14d效果次之。6.中医症状疗效方面,两组治疗14d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两组治疗28d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表明治疗组中医症状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8d效果明显,治疗后14d次之。结论:1.中风康复汤与单纯常规治疗气虚痰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肢体感觉障碍临床均有一定疗效。2.中风康复汤治疗气虚痰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肢体感觉障碍对比单纯常规治疗,可促进感觉功能及中医症状、证候恢复,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肢体感觉障碍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更优。
刘芝[10](2021)在《养血祛风方联合针刺治疗血虚风扰型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论文通过养血祛风方联合针刺治疗血虚风扰型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临床研究,观察徒手肌力评定量表、巴氏指数量表及中医证候量表的评分改善情况。明确此诊治方案的效果及其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脑病二科门诊及病区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血虚风扰型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患者76例,按第一次的就诊时间进行编号处理,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针刺治疗,治疗组为养血祛风方联合针刺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入组前、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记录徒手肌力评定量表,巴氏指数量表和中医证候评定量表的积分,以评估患者的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并评价相关理化指标,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记录脱落及不良事件。随后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记录的数据,评价其疗效。结果:1.肌力评分比较: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两组肌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80.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I指数评分比较: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两组BI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治疗1个疗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86.1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高于治疗前,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治疗1个疗程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治疗2个疗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94.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LT、HGB、Cr、BUN指标都在正常的范围内,未作分析。对于指标AST、ALT,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养血祛风方联合针刺疗法可有效提高患者肌力水平,改善生活活动能力及中医临床症状,因其具备不良反应较少,远期疗效相对稳定等独特优势。故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二、电子净化血液循环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60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净化血液循环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6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及临床效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排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脑梗死流行病学资料 |
2.现代医学对脑梗死发病原因及机制的认识 |
3.中医对脑梗死(中风)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
3.1 中风病名的历史沿革 |
3.2 病因病机 |
4.脑梗死治疗 |
4.1 现代医学治疗 |
4.2 中医治疗 |
5.针刺治疗脑梗死机制 |
6.本研究科学假说形成的理论依据 |
6.1 脑梗死溶栓疗法的优势及存在的并发症 |
6.2 脑梗死后BBB的破坏是溶栓并发症发生的病理基础 |
6.3 有效防控溶栓后BBB破坏的加重是减少溶栓并发症发生的前提 |
6.4 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是减轻溶栓后BBB损伤加重的关键路径 |
6.5 针刺是减轻溶栓后BBB损伤的有效途径 |
6.6 “针刺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减少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所致的HT发生”科学假说的提出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 |
1.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1.3 主要试剂 |
2.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改良的大鼠自体血栓栓塞型模型制备 |
2.3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脑血流量 |
2.4 干预方法 |
2.5 神经行为学评分 |
2.6 脑梗死体积测定 |
2.7 BBB通透性的测定 |
2.8 脑含水量的测定 |
2.9 脑出血性转化的测定 |
2.10 统计学方法 |
2.11 技术路线图 |
3.结果 |
3.1 模型制备过程中的脑血流量变化 |
3.2 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的比较 |
3.3 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的比较 |
3.4 各组大鼠BBB通透性的比较 |
3.5 各组大鼠脑含水量的比较 |
3.6 各组大鼠脑出血性转化的比较 |
4.小结 |
实验二、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
1.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1.3 主要试剂 |
2.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改良的大鼠自体血栓栓塞型模型制备 |
2.3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脑血流量 |
2.4 干预方法 |
2.5 Western Blot检测 |
2.6 Real-time PCR检测 |
2.7 免疫荧光检测 |
2.8 统计学方法 |
2.9 技术路线图 |
3.结果 |
3.1 各组大鼠RhoA蛋白和mRNA表达的比较 |
3.2 各组大鼠ROCK2蛋白和mRNA表达的比较 |
3.3 各组大鼠MLC蛋白表达的比较 |
3.4 各组大鼠MMP9蛋白表达的比较 |
3.5 各组大鼠ZO-1蛋白表达的比较 |
3.6 各组大鼠Claudin5蛋白表达的比较 |
3.7 各组大鼠Occludin蛋白表达的比较 |
4.小结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针刺提高脑梗死患者溶栓安全性的临床效应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中止标准 |
2.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病例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处理 |
2.6 技术路线图 |
3.结果 |
3.1 基线比较 |
3.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3 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
3.4 治疗后sICH发生率比较 |
3.5 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
3.6 治疗前后sICH相关指标 |
3.7 依从性比较 |
4.小结 |
第四部分 讨论 |
1.脑梗死模型及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
1.1 脑梗死模型选择 |
1.2 脑梗死模型评价指标选择 |
2.溶栓时间的选择依据 |
3.sICH观察时机的选择 |
4.治疗手段选择的思考 |
4.1 针刺联合溶栓药物的选择依据 |
4.2 醒脑开窍针刺法选择依据 |
5.RhoA/ROCK信号通路与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关系 |
6.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分析 |
7.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
8.针刺提高脑梗死患者溶栓安全性临床效应的分析 |
9.本研究的创新性 |
10.不足与展望 |
10.1 不足 |
10.2 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NIHSS评分量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数据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治疗前基线数据比较 |
3.2 试验结果 |
4.讨论 |
4.1 中医学对中风后痉挛状态的认识 |
4.2 醒脑通督针法改善中风后痉挛状态的理论依据 |
4.3 “柔筋活血方”中药热敷改善肢体痉挛状态的理论依据 |
4.4 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肢体痉挛的理论依据 |
4.5 中风后痉挛状态的前期研究 |
4.6 中风后痉挛状态的反射介导与非反射介导机制研究 |
5.量表及结果分析 |
5.1 改良Ashworth量表(MAS)选择及结果分析 |
5.2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选择及结果分析 |
5.3 Barthel指数(BI)选择及结果分析 |
5.4 GABA对中风后痉挛状态患者肌张力的影响及结果分析 |
5.5 两种治疗方法对总体有效率的影响 |
6.不足与展望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综述 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B:诊断标准 |
附录C: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
附录D:改良的Ashworth量表法(MAS) |
附录E: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 |
附录F: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腹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观察指标 |
4.疗效评价 |
5.质量控制方法 |
6.数据处理方法 |
7.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1.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认识 |
2.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治疗 |
3.腹针的理论基础 |
4.腹针的取穴依据与作用原理 |
5.普通针刺的取穴依据及作用原理 |
6.实验结果分析 |
7.腹针疗法的治疗优点 |
8.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脑梗死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益气活血法理论溯源及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中医古籍研究“益气活血”历史源流及运用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古籍检索 |
4 研究结果 |
5 益气活血法源流总结 |
6 益气活血法运用探讨 |
7 结论 |
第二部分 益气活血法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益气活血法对脑病的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火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2.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常见异常情况及处理 |
2.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2.5 数据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的比较 |
3.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讨论 |
4.1 火针散刺阳明经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依据 |
4.2 探讨感觉恢复的机制-“脑的可塑性” |
4.3 火针治疗深度的探讨 |
4.4 观察指标的选择探讨 |
5.问题与展望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
附录B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1996)》 |
附录C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D 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改进Fugl-Meyer及Lindmark评价法) |
附录E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 |
附录F Barthel指数评分表 |
附录G 综述 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中医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益气活血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2.5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6 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疗效指标 |
3.3 安全性指标 |
4.讨论 |
4.1 中、西医对PCIV的认识 |
4.2 立方思想 |
4.3 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4.4 疗效分析 |
5.结论 |
6.不足及展望 |
6.1 不足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B:眩晕病中医证候评分表 |
附录C:EEV |
附录D:DHI-S |
附录E:眩晕程度分级 |
附录F:综述中西医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资料收集 |
2.2 随机分组方法 |
2.3 研究路线图 |
3 治疗方案 |
3.1 基础治疗 |
3.2 针刺处方 |
3.3 穴位定位 |
3.4 毫针对照组 |
3.5 火针治疗组 |
3.6 疗程 |
3.7 异常情况处理方法 |
4 观测指标及观察时点 |
4.1 基线资料 |
4.2 疗效评价指标 |
4.3 安全性评价指标 |
4.4 观察时点说明 |
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一般资料对比 |
6.2 治疗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对比 |
6.3 治疗前后两组各项指标对比 |
6.4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
6.5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对缺血性卒中上肢痉挛性瘫的认识 |
1.1 缺血性卒中病因病机 |
1.2 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的病因病机 |
2 西医对缺血性卒中恢复期痉挛性瘫的认识 |
2.1 发病机制的研究 |
2.2 西医治疗 |
3 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 |
3.1 火针的起源及应用 |
3.2 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理论依据 |
4 治疗选穴依据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基础情况分析 |
5.2 观察指标分析 |
5.3 疗效指标分析 |
6 导师对火针疗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的认识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风后痉挛性瘫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1.6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
2.4 拔罐的异常情况处理方法 |
2.5 安全性评价 |
2.6 退出研究者处理办法 |
3 观察指标 |
3.1 疗效评价标准 |
3.2 肩手综合征症状改善疗效评价 |
4 统计学处理 |
5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
2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机理 |
3 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机理 |
4 取穴的理论依据 |
5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
6 研究结果分析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中药治疗 |
1.1 中药内服 |
1.2 中药外用 |
2.针刺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风康复汤治疗气虚痰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肢体感觉障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基础资料 |
1.1 病例收集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及治疗方案 |
2.1 样本量估计 |
2.2 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病例来源 |
2 基线资料比较 |
2.1 性别、年龄 |
2.2 治疗前观察指标 |
3 研究结果 |
3.1 患者感觉功能评分(Fugl-Meyer)变化比较 |
3.2 患者感觉积分变化比较 |
3.3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变化比较 |
3.4 中医证候评分疗效比较 |
3.5 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
3.6 安全性指标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肢体感觉障碍的认识 |
1.1 感觉通路受损出现感觉障碍 |
1.2 对IS恢复期肢体感觉障碍的评价以Fugl-Meyer感觉评分为主 |
1.3 IS肢体感觉障碍治疗手段较少 |
2 中医理论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肢体感觉障碍的认识 |
2.1 虚、痰、瘀为主要病因,气虚痰瘀为基本病机 |
2.2 运用中风康复汤为干预方法及治疗依据 |
3 结果分析 |
3.1 改善感觉障碍 |
3.2 提高感觉功能 |
3.3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3.4 改善中医症状 |
3.5 改善中医症状有效率 |
4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4.1 创新之处 |
4.2 不足之处 |
5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肢体感觉障碍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养血祛风方联合针刺治疗血虚风扰型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病例纳入标准 |
3.2 病例排除标准 |
3.3 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病例分组 |
4.2 治疗方法 |
5 观察指标 |
5.1 一般资料 |
5.2 安全性观测 |
5.3 疗效性指标 |
6 疗效判定标准 |
6.1 徒手肌力评定法(MMT) |
6.2 巴氏指数(BI) |
6.3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
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病例入组完成结果 |
2 一般资料比较 |
3 观察指标比较 |
3.1 肌力等级比较 |
3.2 BI指数比较 |
3.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4 安全性指标监测情况 |
4.1 血常规和肾功能 |
4.2 肝功能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认识 |
2 祖国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认识 |
3 立题依据 |
3.1 血虚风扰型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病因病机 |
3.2 养血祛风法的组方思路及方义 |
3.3 中药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针刺对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作用 |
5 对本研究的探讨 |
5.1 疗效分析 |
5.2 安全性评价的分析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电子净化血液循环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60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及临床效应观察[D]. 宋扬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D]. 胡佳慧.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腹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D]. 丁柳尹.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益气活血法理论溯源及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D]. 任思思.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火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D]. 牛梦瑶.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益气活血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D]. 刘晓渊.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临床研究[D]. 舒婷.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D]. 马亚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中风康复汤治疗气虚痰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肢体感觉障碍的疗效观察[D]. 陈颖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养血祛风方联合针刺治疗血虚风扰型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临床观察[D]. 刘芝.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