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培炎提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8项任务(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曦[1](2013)在《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领导中国发展的历程,是艰辛探索的发展历程,也是日益走向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历程也正是如此,虽仍然任重道远,但已经走过来的历程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研究党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属于总体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一种战略。它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谋划和决策。因此本文重点不是探讨区域战略,部门战略,企业战略,是从宏观层面探讨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环境,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重点。本文在写作中着重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处理好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与党领导下的政府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经济思想指导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经济思想的具体反映,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之间具有对应关系。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建国以来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容与历史演进,因而,本文着重阐述的是党的经济思想而非具体的经济政策,针对党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做了扼要介绍。二是,处理好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与党的重要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之间的关系。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是党的经济思想的一部分,同样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重要领导人在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乃至关键作用,但不能因此而替代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着重论述了作为全党集体智慧结晶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同时客观评价了党的重要领导人在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作用。本文采用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建国以来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及其历史演进。从纵向维度研究党60年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本文紧密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遵循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梳理出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轨迹,将其划分为计划经济年代(1953—1978年),经济快速增长年代(1979—1991年),可持续发展年代(1992—2002年),科学发展年代(2003年以后)四个历史阶段,从纵向维度对党60年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有一个整体把握,论述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是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结晶。从横向维度研究,突显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和中国化。从横向维度是针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以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为指导,把三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划分为四大板块,即战略环境、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具体分析改革开放以后,党在每个历史阶段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容。本文还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静态角度就是从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这种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产生的原因,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及特征;动态角度就是用发展的眼光,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评价每一阶段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主要内容共分六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提出了研究问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方法及论文结构。此外,还介绍了经济发展战略学的兴起、研究对象、类型及构成要素。在国外研究现状部分介绍了可供借鉴的西方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第一章介绍中国共产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相关论述是党在建国后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直接理论来源。第二章介绍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1953—1976年)。这一阶段党的探索有失误,有成就,即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又为改革开放后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大转折提供了经验教训的借鉴。第三章介绍1977年至1991年,重新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大转折。这一阶段党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石。第四章介绍1992年至2002年,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这一阶段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在继承中丰富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前奏。第五章介绍2003年至今,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开拓。科学发展观是党在这一时期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指导思想。论文最后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对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进行了总体评价。分别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对各阶段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进行归纳梳理,可以说不同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都不同程度的闪烁着科学发展的思想光芒,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在探索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集中成果体现。同时总结了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经验。
刘娟[2](2013)在《国务院机构变迁的新制度主义视角研究(1954-1966) ——兼论周恩来的政治作用》文中提出自新中国诞生以来,中央政府机构历经多次调整与改革。如何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有效借鉴西方成果结合起来,是当前中国机构改革的关键任务。其中1954年至1966年间国务院机构的创建与变迁,是整个中国机构发展历程的起点,涉及党政权力的重新分配,政府职能的设定与转变,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渐次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定位等多重问题。如何由历史借鉴经验与教训、寻求从单纯行政变革向国家治理体系创新的转变,或是当前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方向。这意味着,改革不能仅在行政层次解读中国的政府体制问题,而是要将改革置于国家政治制度的变迁中分析。用新制度主义的理论来分析中国国务院机构的建立与变迁,是解读该项制度的一个全新视角。国家宏大的制度背景决定了国务院最初建立的政治选择,制度背景的变迁也导致了国务院机构的变革与更新。各种相关变量,包括经济水平、利益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国际关系等因素与国务院机构变迁之间存在一种序列结构,致使国务院机构及其行政体制的调整与变革处于一种制度依赖路径当中,影响并制约着当今的机构改革。同时,政治制度与政治领导人之间的互动模式也是推动国务院机构变迁的重要变量,党的领导人在决定政治经济结构方面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作用。”因此,本文亦将在研究国务院机构变迁的过程中引入政治领导人这一变量,探讨制度变迁过程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挥的重要政治作用。就研究思路来看,本文试图以制度本身为核心分析变量,将中国国务院机构的早期变迁纳入到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分析范式之中,借助利伯曼提出的历史制度主义的四种分析策略:即制度起源的策略、制度变迁的策略、外来震荡的策略和竞争性的原因策略这一分析框架,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视域内检视中国国务院机构的创立、维持和变迁的过程。同时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政治活动为线索,合理解释1954年至1966年间中国国务院机构的变迁,并尝试为当前国务院机构改革探索一种新的解释路径。就研究框架来看,首先提出问题,即“当前国务院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其机构设置特点和变迁过程遵循了怎样的制度路径?”,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个假设:“国家的制度环境和一系列的政治变量决定了中国国务院机构最初的制度选择与安排,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促使国务院机构不断更新与强化。制度与政治领导人的互动共同推动了国务院机构的改革。”为了验证假设,1954年至1966年间第一至第三届国务院制度的建立和变迁、周恩来个人政治作用与制度的互动就成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国务院机构与制度的现状,提出了未来改革的可能取向。就文章的内容结构来看,首先考察了周恩来与国务院制度的建立过程,讨论国务院的初创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制度环境和体制下被制定和实施的;对制度变迁的实施产生影响的重要变量有哪些,这些变量(如社会经济条件、各种政治组织和机构、政治领导人等)中哪些起决定作用。同时探讨了宪法秩序的改变对国务院制度变迁产生的影响,和国务院成立前后中国政府制度的变化。其次,分析了国务院机构变迁所受到的动力影响以及制度变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特征。讨论了国家制度巩固后对中国政治经济变迁的影响。分析了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国务院制度的首次内在渐进性转型,1954年至1966年间周恩来三次组阁的路径依赖特征,和由于制度发展惯性致使原有政治制度逐渐显现负面缺陷等问题。最后,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对1954年至1966年国务院运行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概括出国务院机构变迁的维度取向与运行模式,阐明国务院机构变迁呈波浪式推进。国务院机构变迁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动和执政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制定的政策变化上。其中周恩来作为政治领导人的特殊变量,对整个国务院的制度变迁过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在结论部分提出,当前的机构改革应需理性认识1954年至1966年机构变迁产生的正负效应,客观审视新制度安排的优势和问题所在,进而形成良性路径依赖。通过科学界定党政关系、健全法律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来推进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以图构建“制度政府”概念及内涵。
崔海伟[3](2013)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体现出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对高速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巨大生态代价的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科学发展已变成中央、地方和广大中国人民的共识。中共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为实现这一诉求提供了坚强保障。然而,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彼此博弈,给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追求发展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不满。近年来,因为此等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到了中共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不断动摇着中共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地领导国家发展是一个关系中共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重要课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确立一个重大决策,体现了一个中共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到初步实施的整个过程全面反应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正视本国国情,运用战略思维制定和推进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把握中共制定战略的决策历程和采取地措施;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前十年的成就和问题;再就是,通过对这一战略的梳理和分析,试图为长期执政的中共如何科学地领导发展,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历史借鉴。从中共党史上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1992-2002年)全面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就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而言,这十年是战略长期推进中的一个初始阶段。2002年,朱镕基在南非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报告全面回顾了十年的大体状况。这两个方面都强烈地体现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尽可能全面地而又详尽地获取这十年间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历史资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档案、文献、报纸等各种资料,理清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力图得出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中共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出国内外各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中共对发展问题长期探索的理论成果。系统地阐述这些内容同样需要各种史料的支撑。因此,查阅历史资料并进行史料的分析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初发端于西方对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反思,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中共和中国政府注意借鉴西方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就是一个中外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过程。战略实施注意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先进技术以及成功经验。要正确地分析这些问题,“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作为一篇党史论文,本文还试图运用战略学的分析框架,注意从战略预判、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几个维度进行剖析。本文的写作可以说是历史学和战略学研究方法交叉运用的一次尝试。总结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二是比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并作出较为客观地评估。三是提出中共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应考虑的几个维度。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已有六十余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一段旅途。这段旅途因为其特有的内涵、长远地战略立意以及现实的影响力必将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关切。它曾经也将会继续全方位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梦想虽然遥远,但我们已在路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这并非是一次普通的回顾,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孙志[4](2011)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文中研究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九五”时期,中央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也是中央首次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概念。2005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实现增长方式从资源投入驱动到效率提高驱动转变”,或者是“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财政作为庶政之母,对于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财政体制是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具有长期性、根本性与稳定性的特点。财政政策是由包括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等构成的完整政策体系。从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两个角度考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析如何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外延开始,从转变发展方式的理论演变与发展入手,从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两个角度,分析在不同历史阶段,则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得出“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之义与核心内容的结论。文章提出了评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指标,深刻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具体原因,在新的起点上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健全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全文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为导言,主要对本文涉及的重要概念,包括对经济发展、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进行了交代。第2章阐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包括很多学者在内,很多人都把发展与增长等同起来,即发展意味着“人均产出增长”。其最基本的观点是:发展问题就是经济增长问题,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很长时期内,人们把GDP/GNP及人均GDP/GNP的增长,视为发展的重要标准,从而也就把发展单一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增加,却忽视资源环境的价值,以及人口增长界限,继而导致“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观的导向下,我国出现了经济结构不合理、技术产能落后、投资、消费、外贸格局不合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正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外延至关重要。本文对早期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结构主义发展理论和其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了概括与分析,指出“经济发展方式”是由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及发展经济学继承创新发展而来的,是经济增长及发展理论最新成果的体现。第3章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的演变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分析了财政体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探讨了二者间的作用机理与作用途径。在此基础之上,全面梳理了经济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作者认为,在改革开放前,在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下,我国采取了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改革开放前15年,在以转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实行了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财政体制改革;在建立市场经济后,由粗放到集约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推进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因此,财政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始终站在了改革最前沿,始终推动了改革发展的进程,始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第4章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政策的演变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建国初期,财政通过大力节约非生产性开出,压缩事业费、控制社会集团购买等,集中财力支持社会主义工商改造,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政策有效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和规范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培育了市场经济主体,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1995年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适应于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我国加快公共财政建设,财政政策作了进一步调整与完善,逐步从市场竞争领域退出,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强财政管理,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财政政策调整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通过预算安排、税收政策等多种方式,并注重把握好政策力度,促进了经济发展不断升级。第5章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选择问题。首先,本文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评判指标体系,通过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使得发展方式可细化、可评价。其次,本文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做了客观评价,既提出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成绩,又客观分析了我国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主要表现,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环境资源约束加大、投资消费关系失衡、城乡差距扩大,等等。最后,本文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路径,包括优化调整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等。第6章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对策建议。明确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则,提出了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财政体制,加快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等;就创新财政政策提出了建议,要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财政政策体系,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支持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一是以经济学视角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增长及发展理论最新成果的体现,加深了对概念的把握与认识;二是通过对建国后不同时期经济运行的考察,系统梳理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的制度变迁与政策演变过程,详细阐述了财政体制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性保障作用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并提出健全则政体制、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对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的结论。三是在深入研究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选择上,富有前瞻性、比较系统地提出“十二五”时期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制度建议,以财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完善财政政策为重要手段,在保持分税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加快建立协调配合的财政政策体系,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然,本文尚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分析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时,受资料方面的限制,缺乏深入的实证分析。上述不足,作者会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高长武[5](2011)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酝酿与决策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大开发战略经历了长期复杂的酝酿和决策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西部开发和建设问题的思考与探索,酝酿加快西部开发和发展战略的重要开端,加快西部开发和发展战略的进一步酝酿,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的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正式作出和部署实施。当然,有一点不能忽视,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处理东西部关系、西部开发和建设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作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借鉴。
何雪飞[6](2011)在《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 ——以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垫偿制度构建为中心》文中指出在中国建筑业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却受到严重侵害,由于工资拖欠数额大、人数多、时间长,形式多样,受损害的不仅是农民工的生存权益和社会秩序,还包括法律尊严、政府威信和社会公平,开展和加强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的法律保护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一项重要课题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文采用比较研究、实证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建筑业农民工欠薪成因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保障实体和救济程序制度。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就业,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制约,他们职业身份发生了转换,户籍身份却未同步改变,于是在中国出现了影响广泛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群体—农民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建筑业也迅速发展,建筑业生产活动的内在特征和我国农民工的特征共同决定了庞大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的产生,但2500万进入城市建筑业的农民工却无法成为真正的建筑工人。建筑企业劳动制度改革的结果是企业逐渐剥离劳动关系,包工头承担用人单位的角色,负责招工、管理、监督和工资发放,农民工无法成为建筑企业的劳动者。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我国现阶段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成因复杂。工资支付是用人单位的主义务,但由于建筑业包工现象拉长劳动关系链条,虚幻劳动法上的雇佣关系,造成用人单位缺位是拖欠工资的首要原因。地方政府滥用政府信用,超财力搞建设,建筑企业层层转包和垫资,引发建筑市场信用缺失,导致资金链条上拖欠资金的恶性传导,必然引发农民工工资拖欠。农民工身份模糊、亦工亦农,从事有偿劳动获得工资收入的同时,在农村依然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享有土地承包权益,工资和土地对农民工生存的二元保障竟使拖欠变得“合情合理”。法律设定的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的救济程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欠薪问题更多是通过政策渠道解决,而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也没有形成对企业的有效制约。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定和工资权利的实现方式对解决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在比较分析香港、台湾地区工资保护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应完善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保障实体法律制度,具体内容包括实化建筑业劳动关系与包工形式转换,禁止政府建设工程政府信用的滥用、禁止建筑企业垫资开发,构建建筑业行业内工资垫偿制度及欠薪逃匿入罪。在完善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制度方面提出了劳动监察应理性处理拖欠工资问题、综合治理政府及其部门的拖欠、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由工会代言和代行及构建简捷有效的劳动争议仲裁、审判机制。
张大维[7](2010)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视角,试图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如何?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怎样,主要经验和实践意义何在?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生逻辑(为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实践成效怎么样”的分析思路,采用“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的研究框架。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且已整合成架构合理、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此可见,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两大主题。新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10年、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5年,农村社区建设从试点走向铺开,城乡社区统筹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巨大,对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新理论与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不足:从西方研究范式出发,来阐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较多,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化道路,并从学理上分析总结我们党城市社区建设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较少;等等。本文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转换研究范式,从实际问题出发梳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四个主题,也即党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的四条主线: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明。本论文阐释围绕着这四条主线展开,使其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发生逻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所引发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巨大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新情况引发新问题,与之相关联,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民稳问题,即单位制解体与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失及管理真空问题;民生问题,即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民主问题,即公民的选择权、自由权、差异性增强与自治渠道、自治制度、自治机制不完善问题;文化问题,即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通过社区来整合社会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并指导着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城市社区建设道路以后,逐步展开了理论探索并通过实践试错来完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各次全会的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央政府报告的概括、中央政策法规的阐述,政界学界理论的成果,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总体来讲,业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关于建设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及其内含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等各要素的意义价值、宗旨目标、内涵外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网络体系等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其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一是逻辑起点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理论;二是中轴核心理论,即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理论;三是外围结构理论,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社区管理有序理论、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社区文明祥和理论等四大支柱理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轴心体系。其中,逻辑起点理论是方法论,中轴核心理论是价值观,外围结构理论是保护带。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由其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传统旧式社区建设阶段、过渡转型社区建设阶段、现代新型社区建设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与城乡社区统筹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本文侧重于呈现过渡转型社区建设及其以后阶段的实践发展。在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概括起来便是“五个建立、五个格局”: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二是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居民自治格局:三是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四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格局;五是社区文明氛围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格局。实践的巨大成效实际上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创造了理论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从时间和内容范畴上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及其内含的“一个正确分析、五个紧紧抓住”等具体实践经验,既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为最终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杨宏伟[8](2010)在《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从工业化的定义入手,对国内外工业化理论研究做了比较系统的回顾与梳理,考察了工业化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过程,廓清了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探寻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必然性和特殊性。论文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业化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形成了内涵丰富、视角独特的工业化理论。列宁、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创立了经典的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这一模式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当然,也存在曲解与偏离。论文以改革开放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七个阶段考察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工业化道路经历了改革开放前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到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畸形工业化道路的曲折探索,以及改革开放后从消费需求导向下的工业化转型到提出并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开创过程,在继承与创新、扬弃与超越中开创了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工业化理论。论文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进行了思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总结了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对如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中国化作了几点思考。
董祚继[9](2007)在《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土地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物质,也是人类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之后最先接触到的客观对象。当土地被投入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之后,就成为任何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所必需且不可替代的物质条件。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的增长性之间的矛盾就构成了土地利用及其规划的永恒主题,其间的相互不协调性愈加凸现。如何合理且有效地利用土地,合理且公平地分配和再分配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必须应对的重大问题。“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恩格斯),如同任何一门科学一样,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客观基础,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土地利用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利用土地的历史。有史以来人类利用土地的丰富实践为土地科学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坚实基础。人类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最原始的需求,就是丈量土地和分配土地。土地面积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地矛盾不断扩大,这是土地利用规划产生的动因。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调整土地利用方式,进而要求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土地利用规划应运而生。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演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发展。各国从其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制度出发,建立和发展了适合本国实际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经验和范例,值得系统地加以比较和借鉴。我国是文明古国,人民勤劳勇敢,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成果,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国土全覆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认真总结这些宝贵经验与教训,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科的发展和未来时期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规划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系统的规划理论和规划方法的指导。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评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国外和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制度进行分析比较,系统总结我国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经验与教训,根据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经验和发展趋势,构建了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开展了中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实证研究,为未来时期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组织与开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社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其中许多变化来自土地利用规划,从而使土地利用规划发展被看作是一个高度综合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在理论和方法上也随之不断创新和完善。通过对国外和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的比较与借鉴,揭示出一国和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因其基本国情、区情和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但是,由于土地利用国家干预的共同需要,各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体系、目标、方法、程序、管理等也有许多相似性,可供我们借鉴和吸取。通过对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的历史回顾,充分显示了其发展轨迹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变化的态势。改革开放前土地利用规划适应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国营农场、人民公社发展的要求,以工程布局、技术设计和现场铺图为主要方法;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利用规划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以总体规划为主要形式,形成了“地域(用地)分区+控制指标”为主的规划控制方法,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等规划理念和方法日益得到重视。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结果表明:(1)对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有理想主义、理性主义、生态思想、人本主义、可持续性等思想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土地利用系统控制论、土地利用国家干预论和非均衡经济条件下的土地资源配置理论,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包括土地利用演化理论、土地利用组织理论和土地利用运行理论。(2)土地利用规划日益成为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共政策视角出发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论基础和方法体系成为必然,但以利用设计为主体的土地利用规划仍然十分必要。(3)未来社会对土地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并呈多元化的特点,与有限的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呈日益加剧趋势,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粮食、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是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难点和重点。(4)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应当集中体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各项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促进集约、高效、科学、合理利用土地。
刘兵[10](2003)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两岸经济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为两岸入世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入世前两岸经济关系与政策为两岸入世创造了必要的基础。市场经济规律和两岸经济关系的自身发展,客观上要求克服影响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发展的障碍,在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前提下,促进两岸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两岸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进程。 随着两岸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岸的入世承诺、两岸经贸政策的调整和入世后两岸各自经济、特别是大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影响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贸易与投资障碍已经减少或部分消除,两岸经济关系的间接、单向的畸形状态开始改变,两岸贸易与投资将更为便利,两岸经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 两岸将实现直接贸易,贸易规模继续扩大,贸易结构发生变化,两岸贸易依存度有较大提高。两岸将实现双向投资和直接投资。大陆资本将投资台湾。台商在大陆的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投资主体转向大企业主导,上、中、下游产业联合投资,形成集团化趋势。投资领域仍以制造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仍是投资重点,环渤海经济区、西部地区将成为投资热点。两岸“三通”有望局部突破。台商逐步把岛内趋于成熟的制造业、部分电子资讯业和服务业转移至大陆,两岸产业分工走向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的混合模式。 台湾当局利用大陆经贸政策的调整来调控两岸经济关系,将两岸经济依存度控制在能保证“台湾安全”的限度内,并企图把两岸经济关系问题政治化、国际化。两岸经济关系的正常化进程充满了变数。 随着大陆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两岸经济关系会进一步密切,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性将进一步加强。在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两岸经济一体化,推进两岸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进程,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稳定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二、曾培炎提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8项任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曾培炎提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8项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经济发展战略学的一般理论 |
一、经济发展战略学的兴起 |
二、经济发展战略学的研究对象 |
三、经济发展战略的类型 |
四、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一章 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发展理论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的经济学意义的论证 |
三、马恩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 |
第二节 列宁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论述 |
一、重点增长和优先增长理论 |
二、新经济政策的理论 |
第三节 斯大林的相关经济发展理论论述 |
一、高速度地实现工业化 |
二、价值规律的存在和作用 |
本章结语 |
一、党对马克思、恩格斯相关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
二、党对列宁、斯大林相关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 |
第一节 高速度实现工业化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
一、改变极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迫切需求 |
二、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榜样作用 |
三、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压力 |
第二节 “一五”计划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 |
一、“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及效果 |
二、关于经济发展战略有益的理论探索 |
第三节 “大跃进”赶超战略的实施与积极调整 |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
二、“大跃进”的严重后果 |
三、“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战略调整 |
四、“四化”任务和“两步走”战略的提出 |
第四节 备战型发展战略的经验及教训 |
一、以“备战”为中心的“三五”计划 |
二、急于求成的“四五”计划 |
三、“三线”建设成就与问题 |
本章结语 |
一、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特点 |
二、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取得的成就 |
三、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缺陷 |
第三章 党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转折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转变的时代背景 |
一、“两个凡是”与“洋跃进”发展战略 |
二、经济发展战略的伟大转变 |
第二节 “三步走”和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
一、“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二、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
第三节 加快发展的两大战略举措 |
一、台阶式战略 |
二、先富而后共富战略 |
第四节 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
一、发展是硬道理 |
二、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
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
第五节 带动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 |
一、农业是发展的根本 |
二、基础工业是发展的保障 |
三、科技和教育是发展的助推器 |
本章结语 |
一、这一阶段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特征 |
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对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评价 |
第四章 党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国际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
二、国内对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
第二节 新“三步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
一、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
二、从总体小康生活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
第三节 深化发展的战略举措 |
一、深化改革为发展提供体制支持和制度保证 |
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
三、扩大开放促进发展 |
第四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
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
三、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 |
本章结语 |
一、这一阶段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特征 |
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对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评价 |
第五章 党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开拓 |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内背景 |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际背景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战略指南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二、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意义 |
第三节 实现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战略思维 |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
二、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发展的协同推进 |
本章结语 |
一、这一阶段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特征 |
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对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评价 |
结束语 |
一、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对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评价 |
二、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经验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国务院机构变迁的新制度主义视角研究(1954-1966) ——兼论周恩来的政治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选题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基本内容与研究逻辑 |
二、关于国务院机构研究的几种理论 |
三、关于周恩来行政管理思想与实践的研究 |
四、国内对于国务院机构变迁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三节 理论支撑 |
一、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引入及应用 |
二、核心概念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一、基本假设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的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第一届国务院的筹建与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 |
第一节 政务院向国务院的制度转型 |
一、政务院向国务院改制的原因分析 |
二、周恩来领导下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 |
三、周恩来与国务院机构建立的准备工作 |
第二节 第一届国务院的组建与国家制度能力的强化 |
一、一届人大的筹备与国务院的成立 |
二、一届人大会议的召开及其政治功能分析 |
三、宪法秩序对制度演进的影响 |
四、国务院部委机构与人事安排的变动 |
第三节 国务院成立前后中国政府制度的变化 |
一、政府权力结构与职能的变化 |
二、二级政府体制向一级政府体制的转变 |
三、周恩来在新型政府体制创建中的作用分析 |
第三章 第一届国务院的制度变迁与行政体制的初步调整 |
第一节 新型政府体制的建立对于政治变迁的影响 |
一、周恩来对政府体制的影响与塑造 |
二、国务院法制法规工作的加强 |
三、周恩来领导下中央机关的精简与增效 |
四、周恩来与廉政政府的创建 |
第二节 周恩来与第一届国务院制度的变迁 |
一、国务院制度的内在渐进转型 |
二、国务院机构在后期的压缩与合并 |
三、第一届国务院人事制度的调整 |
四、周恩来领导下第一届国务院的机构精简 |
五、第一届国务院制度变迁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中央行政体制的初步调整与存在的问题 |
一、周恩来与行政体制调整的准备 |
二、行政体制的调整与双向监督制度的形成 |
三、首次行政体制调整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第二届国务院的组建与制度功能的再度调整 |
第一节 二届人大的召开与国务院的重新组建 |
一、二届人大的召开与国务院机构职能的转换 |
二、国务院的机构设置与部长任用的调整 |
三、法律制度建设的弱化 |
第二节 制度功能的转变和国务院机构的变迁 |
一、国家机构的精简 |
二、1963年国务院机构的再次膨胀 |
三、国务院机构往复变迁的原因探析 |
第三节 周恩来在制度变迁中的行政建树 |
一、农业政策变迁中周恩来的先导作用 |
二、周恩来对于经济政策的纠偏和国务院专门机构的成立 |
三、周恩来对央地关系的探索 |
第五章 第三届国务院的成立与中央行政体制的演进 |
第一节 第三届国务院组建的初始条件与演进过程 |
一、国务院制度演进的初始条件 |
二、第三届国务院的组成和调整 |
第二节 1965-1966年国务院机构变迁的原因分析 |
一、国际局势的紧张 |
二、国内农业和轻工业的管理体制改革 |
三、国务院总理办公室的撤销 |
第三节 周恩来在国务院制度演进中的行政方略 |
一、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托拉斯的试行 |
二、周恩来对“三线”建设的领导 |
三、周恩来对“小计委”的人事安排 |
四、周恩来与行政决策制度的完善 |
五、周恩来与“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
第六章 1954-1966年国务院运行的新制度主义分析 |
第一节 1954至1966年国务院机构的精简与膨胀 |
一、国务院机构的结构层次变迁 |
二、国务院机构变迁的特征 |
第二节 1954-1966年国务院机构变迁的量化研究 |
一、国务院机构的变迁规模分析 |
二、各类组织的具体变动分析 |
第三节 国务院制度变迁的维度取向与模式归纳 |
一、国务院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
二、有关国务院机构规模的探讨 |
三、国务院的机构职能与运行模式分析 |
第四节 国务院机构变迁的特点与影响 |
一、机构变迁的波浪型与渐进性 |
二、人员精简运动的反复性与周期性 |
三、国务院的政治整合功能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 |
第五节 国务院机构变迁的制度逻辑 |
一、执政党对政府组织与社会结构的嵌入 |
二、中央对地方高频率的权力收放 |
三、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频繁变动 |
结语 |
一、以渐进方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
二、形成国务院机构改革的良性制度演进路径 |
三、科学规范党政关系 |
四、综合转变政府职能 |
五、合理调控中央与地方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的缘起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学术价值 |
二、 本选题研究的学术状况 |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总体概况 |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学术观点回顾 |
(三)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实施研究状况的点评 |
三、 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
(一)时间界定 |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
四、 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五、 创新点、难点及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三)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第一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的依据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渊源 |
一、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二、 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思想 |
三、 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 |
第二节 中共执政中对持续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思考 |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 环境危机:中国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
二、 中共中央对国家发展方式的思考 |
三、 理论界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探讨 |
第二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
第一节 世界舞台展现中国主张 |
一、 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
二、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三、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主张 |
第二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主张的结晶 |
一、 制定《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初步启动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文本的制定 |
三、 《中国 21 世纪议程》出台:新国家战略的确立 |
第三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
一、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实施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启 |
一、 万里长征第一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第二节 提高思想自觉,推动战略实施 |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深化 |
二、 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 |
第三节 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行动 |
一、 坚持计划生育,推动扶贫开发 |
二、 实施绿色工程 |
三、 创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一、 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实施 |
二、 实施两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
第四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总结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的成效 |
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
二、 人口等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成效 |
三、 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
四、 可持续发展法制体系日益健全 |
五、 科技教育支持能力得到提高 |
第二节 中国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 |
一、 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 |
二、 人口、资源及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巨大 |
三、 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有待完善和执法检查工作薄弱 |
四、 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比较薄弱 |
第五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的历史启示 |
一、 深刻认识与把握国情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
二、 拥有世界视野,妥善处理可持续发展领域内的全球性事务 |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地制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
四、 重视科学咨询,增强决策科学化 |
五、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扩大公众参与 |
六、 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提升战略实施效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
1.1 重要概念 |
1.1.1 经济发展 |
1.1.2 财政体制 |
1.1.3 财政政策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
1.2.2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因素 |
1.2.3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 |
1.2.4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政策 |
1.2.5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体制 |
1.2.6 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
1.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系统工程 |
1.3.3 从财政视角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与不足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 |
2.1 早期经济增长理论 |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2 历史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3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4 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5 熊彼特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
2.2.1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
2.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 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
2.3.1 二元结构理论 |
2.3.2 中心—边缘理论 |
2.3.3 发展级理论 |
2.3.4 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理论 |
2.4 其他经济发展理论 |
2.4.1 新制度主义理论 |
2.4.2 激进主义发展理论 |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评价 |
2.4.4 后发优势发展理论 |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演变 |
3.1 财政体制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分析 |
3.1.1 政府间财政体制与经济发展方式 |
3.1.2 政府与企业(个人)间财政分配关系与经济发展方式 |
3.2 改革前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关系(1949-1978) |
3.2.1 经济赶超: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 |
3.2.2 统收统支:增长支出需要的财政体制 |
3.2.3 二者之间的关系 |
3.3 改革后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关系(1978-1994) |
3.3.1 市场培育:以转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 |
3.3.2 放权让利:经济转型中的财政体制 |
3.3.3 二者之间的关系 |
3.4 建立市场经济后的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关系(1994-) |
3.4.1 由粗放到集约: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发展方式 |
3.4.2 分税制: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则政体制 |
3.4.3 二者之间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演变 |
4.1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1949-1978) |
4.1.1 政策背景 |
4.1.2 政策内容 |
4.1.3 政策效果 |
4.2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1978-1995) |
4.2.1 政策背景 |
4.2.2 政策内容 |
4.2.3 政策效果 |
4.3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1995-) |
4.3.1 政策背景 |
4.3.2 政策内容 |
4.3.3 政策效果 |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选择 |
5.1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判断 |
5.1.1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评判指标 |
5.1.2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判断 |
5.2 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
5.2.1 调整经济结构 |
5.2.2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
5.2.3 保障和改善民生 |
5.2.4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
5.2.5 深化体制改革 6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对策建议 |
6.1 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原则 |
6.1.1 近期与中长期相结合 |
6.1.2 国家、企业和个人相结合 |
6.1.3 中央和地方相结合 |
6.2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体制 |
6.2.1 建立中央与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
6.2.2 加快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6.2.3 改革省以下财政体制 |
6.3 完善则政政策 |
6.3.1 大力推动自主创新 |
6.3.2 支持结构优化升级 |
6.3.3 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
6.3.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6.3.5 保障和改善民生 |
6.4 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
6.4.1 加快财政法制建设 |
6.4.2 强化管理基础工作 |
6.4.3 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
6.4.4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
6.4.5 加强财政监督 |
6.4.6 稳步推进预算公开 参考文献 |
(5)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酝酿与决策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西部开发和建设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
20世纪90年代初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西部开发和建设问题的新思考 |
酝酿加快西部开发和发展战略的重要开端 |
加快西部开发和发展战略的进一步酝酿 |
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的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 |
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正式作出和部署实施 |
(6)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 ——以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垫偿制度构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本文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综述 |
四、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创新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企业劳动制度改革及其劳动关系变迁 |
第一节 城市化与建筑业的繁荣—“农民工”的语境 |
一、农民工的界定 |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 |
三、建筑业的农民工 |
第二节 历史上的“民工”与当代“农民工”比较 |
一、历史上的“民工” |
二、历史上的“民工”与当代“农民工”比较 |
第三节 农民工与建筑企业劳动法律关系的深度分析 |
一、农民工与建筑企业劳动法律关系分析的意义 |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论 |
三、农民工与建筑企业劳动法律关系的深度分析 |
第四节 建筑企业走向市场与劳动关系剥离—“包工头”的角色 |
一、计划经济时期建筑企业劳动制度与劳动关系 |
二、建筑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与劳动关系变迁 |
三、包工头的历史演变和成因 |
第二章 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现状与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现状 |
一、工资的概念和特殊保护 |
二、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现状和特点 |
三、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危害 |
第二节 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成因分析 |
一、包工现象拉长劳动关系链条、虚幻劳动法上的雇佣关系—用人单位 的缺位 |
二、建筑企业垫资施工和地方政府滥用政府信用 |
三、农民工身份的模糊性、生存保障的二元性以及各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社会心理 |
四、权利救济程序的软化与农民工工资拖欠之间的联系 |
第三章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定和工资权利的实现 |
第一节 香港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定和工资权利的实现 |
一、香港劳工立法中关于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定 |
二、雇员工资权利的实现方式 |
三、对破产案件中欠薪保障的特殊规定 |
第二节 台湾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定和工资权利的实现 |
一、台湾地区劳动立法对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定 |
二、劳工工资权利的实现方式 |
第三节 香港、台湾工资保护法律制度的比较和借鉴 |
一、工资权利实现方式应该多样 |
二、工资垫偿基金制度是保护工资权利的重要方法 |
第四章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保障的实体法律制度完善 |
第一节 实化建筑业劳动关系与包工形式转换 |
一、明确和实化建筑业劳动关系的不同观点及分析 |
二、建立和完善建筑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 |
第二节 禁止政府建设工程政府信用的滥用、禁止建筑企业垫资开发 |
一、禁止政府建设工程政府信用的滥用 |
二、依法治理建筑企业垫资施工 |
第三节 建筑业行业内工资垫偿制度—以企业担保与共济为中心 |
一、实践中欠薪保障制度的三种模式 |
二、建筑业行业内农民工欠薪保障模式的选择 |
第四节 欠薪逃匿入罪的法理学分析与刑罚制度形成 |
一、欠薪逃匿入罪的必要性 |
二、增设欠薪逃匿罪的可行性 |
三、欠薪逃匿罪的构成要件和法条表述 |
第五章 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程序制度完善 |
第一节 劳动执法的边界—拖欠时间与情形背景下的执法理性 |
一、劳动监察制度应然性分析 |
二、劳动监察在处理拖欠工资问题上的执法边界 |
第二节 拖欠傲慢的治理—政府及其部门拖欠的应对 |
一、建立政府及其部门拖欠工资的政府负责制度 |
二、落实政府及其部门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的责任 |
三、治理政府及其部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其他手段 |
第三节 拖欠的代价—惩罚性赔偿制度 |
一、惩罚性赔偿制度概述 |
二、工资拖欠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三、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现实意义和适用 |
第四节 工会的代言与代行—团体行动的力量与效果 |
一、工会代言与代行的理论基础 |
二、工会代言和代行的方式 |
第五节 简捷有效的权利救济机制构建 |
一、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
二、劳动争议审判制度的修正和创新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7)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经历与选题由来 |
2.问题意识与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
1.现有研究情况与总体把握 |
2.现有研究视角与理论范式 |
3.现有研究内容与分析范式 |
4.简要分析与述评展望 |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概念 |
1.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
2.基本概念 |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研究方法 |
2.资料来源 |
(五) 创新之处与主要限度 |
1.创新之处 |
2.主要限度 |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发生逻辑 |
(一) 社会转型:党领导社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
1.社会分层 |
2.社会流动 |
3.社会组织 |
4.社会分工 |
(二) 社会失范:党领导社会建设遇到的新问题 |
1.民主问题:公民权生长与自治制度不完善 |
2.民稳问题:单位制度解体与管理主体缺失 |
3.民生问题: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 |
4.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 |
(三) 社区建设:党领导社会建设作出的新选择 |
1.顶层设计: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论述 |
2.制度安排:中央政策规章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阐述 |
3.变迁轨迹:党对社区建设道路的认识过程与理论趋向 |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 |
(一) 轴心体系:统领的社区建设理论 |
1.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总体性探索 |
2.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概念性图式 |
(二) 中轴核心: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 |
1.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探索 |
2.党的各次全会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精神 |
3.中央政策规章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阐述 |
(三) 外围结构:链接的四大支柱理论 |
1.居民自治:社区民主与社区党建理论 |
2.管理有序:社区体制与社区治理理论 |
3.服务完善:社区民生与服务均等理论 |
4.文明祥和:社区文明与和谐文化理论 |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
(一)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 |
1.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脉络 |
2.学术界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的概括 |
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和发展阶段的再判断 |
(二) 发展基层民主:居民自治理念下的社区民主建设实践 |
1.稳步推进:党领导的居民自治发展总态势 |
2.民主选举:内生人民民主思想的社区实践 |
3.民主决策:渗透协商参与理念的社区探索 |
4.民主管理:实现自我治理目标的社区实验 |
5.民主监督:颠覆传统官民位序的社区创造 |
6.其它各地社区民主与居民自治的实践发展 |
(三) 维护社会稳定:管理有序理念下的社区管理建设实践 |
1.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 |
2.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 |
3.总体性模式、街道办模式和工作站模式 |
4.其它各地社区治理与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
(四) 实现民生民本:服务完善理念下的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
1.社区服务实践:变迁过程与总体发展状况 |
2.社区服务设施:拥有量和覆盖面不断增加 |
3.社区服务队伍: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 |
4.社区服务机制:多主体参与和多方式供给 |
5.社区服务投入:各级财政支撑与分类指导 |
6.各地发展社区服务的典型案例与创新实践 |
(五) 建设精神文明:文明祥和理念下的社区文明建设实践 |
1.创建文明祥和社区实践的总体发展 |
2.各地建设文明祥和社区的实践探索 |
五、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创造的核心价值 |
(一)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已形成且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二)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基础 |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经验 |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 |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8)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工业化 |
第一节 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关于工业化定义的文献及评述 |
二、工业化的内涵 |
三、工业化研究的内容 |
第二节 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 |
一、工业化的阶段划分 |
二、工业化的类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 |
一、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 |
第四节 国内外工业化理论研究的回顾 |
一、西方理论界对工业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学者对工业化理论的探索 |
第二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生成与内涵 |
第一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产生和形成 |
一、历史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工业化提供了优厚的条件 |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多维透视 |
一、理论基础:再生产理论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基础 |
二、前提条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 |
三、主体选择:国家是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 |
四、直接动力:科技进步是工业化根本动力 |
五、推动机制:工业化与市场化相促进 |
六、成长空间: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生 |
七、世界进程:工业化与全球化相伴随 |
八、环境支持:工业化的自然条件 |
九、反思批判:马克思对工业化负面效应的深刻揭示 |
第三章 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第一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一、大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
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根本任务 |
三、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
四、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到优先发展重工业 |
五、国家所有制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制度保证 |
六、开放和利用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外部条件 |
七、大力发展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 |
第二节 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及实践 |
一、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的争论 |
二、斯大林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发展 |
三、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 |
四、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高速赶超 |
五、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资金积累途径——"剪刀差" |
六、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制度选择——计划经济 |
七、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基本特征 |
八、对斯大林工业化理论与实践的简单评介 |
第四章 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构想 |
一、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提出 |
二、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
三、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过渡性特征 |
四、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终结 |
第二节 "一五"时期: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模仿与照搬 |
一、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原因 |
二、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内容与方法 |
三、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成就与问题 |
第三节 "八大"前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
一、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提出 |
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容 |
三、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意义 |
第四节 1957-1978:工业化走向畸形发展 |
一、"超英赶美":超常规的工业化速度 |
二、"以钢为纲":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 |
三、"同时并举":全面参与的工业化力量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开创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工业化指导思想的确立 |
第二节 1978—1992:消费需求导向下的结构纠偏 |
一、农业生产力的解放为工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
二、调整结构,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化在城市与农村全面铺开 |
四、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工业化主体多元化 |
第三节 1992—2002:工业化的全面转型 |
一、工业结构快速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加速发展 |
二、外向型经济格局形成,中国工业化开始融入世界工业化体系 |
三、技术进步加速,工业化由粗放走向集约 |
四、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互相促进 |
第四节 2002—今:步入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超越 |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
五、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特征 |
第一节 全方位开放的工业化 |
一、开放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
二、准确把握中国工业化与世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
三、实施全方位开放,推进中国工业化发展 |
第二节 市场化推动的工业化 |
一、以市场经济为依托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
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历史过程 |
三、充分利用世界市场,为工业化提供外部资源保障 |
第三节 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化 |
一、在农轻重协调发展中推进工业化 |
二、在产业结构优化中推进工业化 |
第四节 区域统筹的工业化 |
第五节 城乡互动的工业化 |
一、工业化需要城乡协调、整体推进 |
二、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村经济的产业基础 |
三、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工业化协调发展 |
四、乡镇企业是统筹城乡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
第七章 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曲折发展 |
一、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工业化理论并奠基了理论的科学基石 |
二、列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并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
三、斯大林探索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践并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一、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选择思想 |
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协调发展思想 |
三、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策略思想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一、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第四节 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
一、准确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是其中国化的前提 |
二、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过程 |
三、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 |
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紧紧把握时代潮流 |
五、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扎根于中国工业化实践 |
六、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不懈推进理论创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的可能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一般研究 |
2.2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 |
2.3 关于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研究 |
2.4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研究 |
2.5 关于城市空间规划体系研究 |
2.6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之间关系研究 |
第3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及其演变 |
3.1 人地关系的产生及其历史分析 |
3.1.1 人地关系的产生 |
3.1.2 人地关系的演变 |
3.1.3 人地关系中衰落文明的启示 |
3.1.4 当代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 |
3.2 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和发展 |
3.2.1 规划 |
3.2.2 土地与土地利用 |
3.2.3 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和发展 |
3.2.4 作为公共政策的土地利用规划 |
第4章 国外和台湾地区土地利用规划比较与借鉴 |
4.1 规划理论 |
4.2 规划体系 |
4.3 规划目标 |
4.4 规划程序 |
4.5 规划方法 |
4.6 规划管理 |
4.7 境外土地利用规划简评 |
4.8 对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 |
第5章 建国以来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与发展 |
5.1 建国以来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践的历史回顾 |
5.1.1 建国以来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践的分期 |
5.1.2 土地利用规划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5.2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的演进 |
5.3 对近两轮土地利用规划的评价和反思 |
5.3.1 近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成效 |
5.3.2 近两轮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5.4 转变规划观念和方法的哲学思考 |
5.4.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
5.4.2 改进规划的思想方法 |
第6章 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 |
6.1 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思想基础 |
6.1.1 理想主义 |
6.1.2 理性主义 |
6.1.3 生态思想 |
6.1.4 人本主义 |
6.1.5 可持续观念 |
6.1.6 权威主义 |
6.1.7 实用主义 |
6.2 土地利用系统控制论 |
6.2.1 系统思想与土地利用系统思想 |
6.2.2 土地利用系统的构成与特性 |
6.2.3 土地利用系统模型 |
6.2.4 土地利用系统控制 |
6.3 土地利用国家(政府)干预论 |
6.3.1 国家干预的理论渊源 |
6.3.2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6.3.3 土地市场配置和国家干预的利弊 |
6.3.4 土地利用国家干预的方式和手段 |
6.4 非均衡经济下的土地资源配置理论 |
6.4.1 均衡与非均衡 |
6.4.2 土地资源配置的内涵及其状态 |
6.4.3 现行资源配置理论及其局限 |
6.4.4 经济体制与土地资源配置 |
6.4.5 非均衡经济运行中土地利用规划 |
6.5 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关的其他理论 |
6.5.1 人地关系理论 |
6.5.2 公共管理理论 |
6.5.3 人类生态学理论 |
第7章 公共政策视角的土地利用规划基本理论 |
7.1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体系 |
7.1.1 国内外有关规划理论构成的代表性观点 |
7.1.2 研究规划理论构成的前提 |
7.1.3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构成 |
7.2 土地利用演化理论(本来怎样) |
7.2.1 土地利用自然演变理论 |
7.2.2 土地利用价值规律理论 |
7.2.3 土地利用社会、政治理论 |
7.3 土地利用组织理论(应该怎样) |
7.3.1 人地协调论 |
7.3.2 城乡统筹论 |
7.3.3 域协调论 |
7.4 土地利用运行理论(怎样实现) |
7.4.1 规划程序理论 |
7.4.2 自组织理论 |
7.4.3 物质环境论 |
7.4.4 社会文化论 |
7.4.5 适应性管理 |
第8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论基础和制定方法 |
8.1 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论基础 |
8.2 问题界定与目标拟定——土地利用规划前期研究 |
8.2.1 问题界定 |
8.2.2 规划目标和指标的拟定 |
8.2.3 问题界定与目标拟定中的技术方法 |
8.3 备选方案、预测、择优和合法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 |
8.3.1 规划备选方案 |
8.3.2 土地利用预测 |
8.3.3 方案比较与择优 |
8.3.4 规划的合法化 |
第9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监测和评估方法 |
9.1 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与监测 |
9.1.1 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 |
9.1.2 土地利用规划的监测 |
9.2 土地利用规划的评估与调整 |
9.2.1 土地利用规划的评估 |
9.2.2 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 |
第10章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路的构建 |
10.1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总体思路 |
10.1.1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土地供需的总体态势 |
10.1.2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指导原则 |
10.1.3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任务 |
10.2 专题研究思路 |
10.2.1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思路 |
10.2.2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思路 |
10.2.3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思路 |
10.2.4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思路 |
10.2.5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思路 |
10.2.6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思路 |
10.3 规划修编难点: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协调问题 |
10.3.1 两规协调研究现状 |
10.3.2 两规协调宏观层面:健全空间规划体系 |
10.3.3 两规协调微观层面: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
10.4 规划体系建设 |
第11章 中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实证研究:战略目标 |
11.1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研究的任务、内容与方法 |
11.1.1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研究的任务 |
11.1.2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 |
11.1.3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11.2 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
11.2.1 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态势 |
11.2.2 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格局 |
11.3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
11.3.1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总体思路 |
11.3.2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目标与阶段 |
11.3.3 土地利用战略选择与任务 |
第12章 中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实证研究:用地预测 |
12.1 未来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
12.1.1 经济增长预测 |
12.1.2 人口发展预测 |
12.2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
12.2.1 指标预测法 |
12.2.2 回归预测法 |
12.3 耕地需求量预测 |
12.3.1 耕地需求量预测 |
12.3.2 耕地保护指标空间分解 |
12.4 土地利用潜力和土地供需分析 |
12.4.1 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
12.4.2 土地供求矛盾及其区域差异性 |
12.4.3 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供需平衡状况 |
12.4.4 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下建设用地供需平衡 |
12.4.5 节约集约用地对土地供需平衡的调节 |
第13章 中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实证研究:战略分区 |
13.1 土地利用战略分区的内涵 |
13.2 实施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
13.2.1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
13.2.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
13.2.3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
13.2.4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
13.3 土地利用战略分区方案及其土地利用方向 |
13.3.1 都市经济区 |
13.3.2 人口-产业集聚区 |
13.3.3 能源-资源重点开发区 |
13.3.4 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区 |
13.3.5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重点区 |
13.3.6 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 |
13.3.7 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区 |
第14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14.1 研究结论 |
14.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学研究 |
(10)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两岸经济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架构 |
四、 资料来源 |
第一章 国际经济发展为两岸入世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 |
第二节 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对两岸经济关系的影响 |
第二章 入世前两岸经济关系与政策为两岸入世创造了必要的基础 |
第一节 入世前两岸经济关系 |
第二节 入世前两岸经贸政策 |
第三章 两岸入世承诺与两岸经济关系 |
第一节 两岸入世与WTO精神 |
第二节 大陆入世承诺对大陆经济的影响 |
第三节 台湾入世承诺对岛内经济的影响 |
第四节 两岸入世承诺对两岸经济关系的影响 |
第四章 两岸因应入世的经贸政策调整与两岸经济关系 |
第一节 两岸因应入世的经贸政策调整 |
第二节 两岸经贸政策调整对两岸经济关系的影响 |
第五章 两岸入世后经济走向与两岸经济关系 |
第一节 两岸入世后经济走向 |
第二节 两岸经济走向对两岸经济关系的影响 |
结论 |
一、 入世后两岸经济关系走向正常化 |
二、 两岸经济关系是稳定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 |
四、曾培炎提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8项任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 王晓曦. 武汉大学, 2013(07)
- [2]国务院机构变迁的新制度主义视角研究(1954-1966) ——兼论周恩来的政治作用[D]. 刘娟. 南开大学, 2013(07)
- [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D]. 崔海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D]. 孙志.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5]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酝酿与决策实施[J]. 高长武. 中共党史研究, 2011(03)
- [6]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 ——以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垫偿制度构建为中心[D]. 何雪飞.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
- [7]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2)
- [8]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D]. 杨宏伟. 兰州大学, 2010(10)
- [9]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 董祚继.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
- [10]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两岸经济关系研究[D]. 刘兵. 厦门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