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会见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代表指出,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审计监督

李鹏会见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代表指出,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审计监督

一、李鹏接见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代表指出 越是发展市场经济 越要加强审计监督(论文文献综述)

朱庆跃[1](2012)在《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文中提出运用政治生态学研究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实践的演进源由、经验教训、内在规律,这既在理论上有助于拓宽有关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历史实践研究的深广度;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现实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这篇论文,就是试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着重以政治生态学研究法为主,融合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历史方法和比较方法等,力求从生命系统工程建设(即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环境系统(其分为外环境系统和内环境系统两种,前者为引发和促使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变迁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后者为党的权力运行的政治体系内各子系统,如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等方面之间协调运行的核心环境)变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来探寻如何实现与保持两者之间动态平衡的生态化发展(即揭示有效有序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内在规律)。根据党的权力运行所处政治生态环境在具体化变迁中呈现出的特征,本论文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多年的历史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新时期三个长时间段。相应地,论文在布局上主要分为上(革命时期,有4章)、中(建设时期,有3章)和下(改革新时期,有3章)三篇,共10章内容和一个结束语。上篇:主要具体考察在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21-1927年构建的开启、1927-1937年初步探索、1937-1945年的成熟以及1945-1949年的继续完善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正向性”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理想化趋向现实化、价值理性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轻视到重视、行为规范到人格塑造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遵循到创新、分散到系统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服从到指导、混杂到分工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支持到规导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中国化发展、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科学化分析、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正确性判断以及对政治体系构建中几对关系的辩证性处理等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是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正向性”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第一章重点考察1921-1927年党的成立和创建期,党如何开启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以预防和遏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劣变生态因子侵袭所诱发的种种腐败现象和行为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影响党的权力运行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而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开启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二章重点考察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新旧转变中的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处于新旧转变为分析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以党内“左”、右倾错误思想及其错误化实践为分析对象。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初步化发展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三章重点考察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成熟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抗日根据地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处于新旧社会特点并存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因党的合法性被承认和民族战争所赋予的特殊性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杂质”。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成熟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相应的历史评价。第四章重点考察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解放区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解放区处于新旧社会急促替换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党的地位、任务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弊端。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28年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历史实践中的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正向性”发展的轨迹特征。中篇:主要具体考察在建设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建设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49-1956年为初步构建、1956-1966年为曲折化以及到1966-1978年处于失误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建设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逆态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革命精神内核到革命行为理念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到领袖人格的盲崇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良性构建到总体缺失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政党主导到政党主宰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教条化理解、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错误化定性、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失误判断以及对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一些成功经验的绝对化运用等多种消极性因素共同作用,是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逆态化”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第五章重点考察1949-1956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准备阶段,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初步构建,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变革中残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因素、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半旧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伴随党的地位、党建所处的环境和党面临的任务等方面全面转变时,党的权力运行系统在某些环节和领域的不能科学判断和正确操作所滋生的诸多劣变生态因子情状。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初步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六章重点考察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继续式调构,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以1957年反右派扩大化为标志所逐渐形成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而指引下的错误化趋向,如在宏观的社会变革实践中所产生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左”倾错误在党建中逐渐成为指导思想对党的权力运行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式的风险。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之所以用“曲折化”来定义这一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特征,在于党的权力运行中本身还隐藏着一套在错误思想指导下所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并与正确的进行不断交锋和冲突,乃至最终取代正确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第七章重点考察1966-1978年十年“文革”时期和两年“徘徊”期,在支配全局或占主导性地位的“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失误化调构,并从现实中所存在的诸多腐败现象和行为说明这套反腐败政治体系只是将腐败现象和行为压制到较低限度,体系本身的缺陷和弊端决定了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达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目的。另外,本章还对党内健康力量在正确思想指导下从党的权力运行的指导思想、党的权力人民性宗旨的发展性程度、党的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党的权力运行的主体建设等方面,对失误化反腐败政治体系尝试性“纠错”状况进行了具体论述。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49-1978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逆态化”发展的轨迹特征。下篇:主要具体考察在改革新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1978-1992年属于初步构建,1992-2002年属于继续调适性构建,而2002年以来新时期则属于深度化调构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呈现的特征;同时就这三个具体阶段中腐败滋生状总体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以及腐败的遏制与反遏制还处于一种均势状态这一奇怪现象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深度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到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工具性到合工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制度的保障功能到保障与预防功能的统一;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民主法治化到与民主法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惩处腐败到惩处和预防腐败的统一、群众参与反腐制度建设方面的渠道拓宽到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变迁和政治体系本身存在着诸如变迁化的政治生态环境中诱发权力异化的劣变生态因子在种类和体制上的复杂性、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等原因,而致使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出“深度化”特征同时,还表现出与环境互动“非完全耦合性”的一面。第八章重点考察1978-1992年改革新局面的开创期,党如何初步构建新条件下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主要表现为新旧体制在初步转化中因不完善化新体制和残存旧体制所诱发的劣变生态因子;而内环境系统劣变生态因子主要体现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所形成的“病变化”党的权力运行体系“遗毒”、复归的传统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弊端以及复归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与生态生态环境调适中所形成的不成熟、不完善的部分和环节等。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初步构建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九章重点考察1992-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确立期,党如何继续调构新条件下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不成熟、不完善化的新体制所带来的大量劣变生态因子为重点考察对象;而内环境系统方面主要揭示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不同步地适应变迁化新生态环境中所滋生的新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继续调构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十章重点考察200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巩固完善期,党如何深度化调构新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呈现出新体制因素已处于“大立化”状态却尚未达到“大固化”和“至善至美”的境地,旧体制因素总体上虽处于退出状态但一些环节和部分依然存在着残余因素的状况;而内环境系统着力揭示不成熟、不完善的新体制因素以及旧体制的残余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异化的诱发情境。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深度化调构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78年以来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与环境互动的非完全耦合性的“深度化”发展轨迹特征。结束语:通过上述的上、中和下三篇90多年来党基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而构建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历史实践的考察,重点从政治体系构建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之间,以及政治体系构建的本身等方面抽象或概括出来一些具有共性或者称之为“规律”的东西,以为正确认识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乃至更加科学地指导现实实践中的反腐败,提供一些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这些“规律”集中表现为富于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对特定时期政治生态环境内容的科学判断、后一个阶段的政治体系构建是对前一个阶段相关内容的积极性“扬弃”以及每一个阶段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本身也是个处理诸多辩证关系的逐渐深入化过程。

徐纯[2](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认为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宗树兴[3](2010)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中国义务教育才真正走上了法制化之途。在随后的近20年间,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克服了难以置信的困难,终于实现了这一宏伟目标,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1986《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就是以《义务教育法》的提出、酝酿、形成、制定、执行和修订的过程为对象进行梳理,对这一立法和实施过程给以历史性描述和研究。此举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解决当今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有利于促进教育法治的整体建设并丰富教育史和教育法学学科内涵。本论文主要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义务教育立法的原因和演化过程;二是义务教育立法如何影响了义务教育进程,即二者的互动关系。研究依照时间顺序,以《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立法准备、立法过程、执行过程为线索,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描述和分析党政机构、社会团体、个体等对这一立法活动的贡献,着重梳理了各个阶段与义务教育立法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的演变过程。论文(不含前言)分为五个部分:第一,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第二,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第三,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第四,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第五,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本研究在方法设计上遵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历史法,以史料为基础,突出了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首先,把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现象之一来分析研究,它由经济基础以及人们的社会实践决定、实现和承载。其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置于集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历史演化、法制环境、个人和团体影响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运用社会学方法,对这一社会现象(法律现象)进行细致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构成论框架,避免孤立地叙述这一立法和实施现象。再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紧密地与义务教育的发展结合起来,去找寻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与义务教育事业的关系,即从义务教育立法与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相互激荡、回应的角度去把握这一立法现象。1986年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研究,既考虑了我国义务教育立法的独特性:是中国的教育立法而非他国;是教育立法,遵循教育规律而非其他领域规律;又注意了法理学分析与国际比较研究。在这种共性与特性的互动中,寻找这一教育立法和实施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律,从而对现实发挥借鉴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986年《义务教育法》立法是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探索之后,在总结义务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创制的。该法创制前,我国普及教育事业经历了发展混乱和无法可依以及人治造成的低迷时期,从惨痛教训中逐步认识到义务教育立法和教育法制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我国初等义务教育普及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而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使得我国义务教育事业走上了快速、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立法的过程既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教育法制化建设的需要。在执法实践中,我国又逐步完善和修订这一法律,使之更好地发挥其保护和促进公民义务教育权利实现的作用。在立法过程中,尽量做到了立法程序完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思广益、民主参与的精神,但也存在立法之前的调查研究不够,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法律主要制定者的不妥,议案草拟和审议过程中缺乏底层的参与者,配套条款公布的不及时,监督机制的缺失等问题。在立法内容上,《义务教育法》体现了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立法内容具有前瞻性、原则性和简约性。存在的问题是立法的重心过低,对于各级人民政府权力约束表现为单向性。在执法过程中,《义务教育法》调动了地方办学积极性,推动了义务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经费问题成为困扰义务教育诸多方面实施效果的主要障碍,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和统筹层次低成为《义务教育法》实施质量的障碍。综合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订立、实施与修改完善过程以及对该法的分析,并比较中外义务教育法制化路径,对于未来包括《义务教育法》在内的教育法制建设,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要突出全国人大立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采用人大立法;尽量提升教育立法的层次,并从数量上减少、重要性方面降低行政部门《意见》、《规定》、《纲要》等低层次法规的作用;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尽可能地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人大代表提供表达观点和意见的舞台;逐步培养人们,特别是基层民众参与教育立法的意识,并创设其参与机制;要完善立法前的科学调查,完善草案的审议程序和法案的监督程序;适当借鉴欧美国家的立法思路,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立足现实,注意责、权、利的平衡。以便创制更为完备的义务教育法律,保护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陈国平[4](2018)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今年正好是40周年。40年来,中国共产党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时,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坚持严格管党治党,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从严治党,加强自身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当代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毛泽东党建思想为理论基础,借鉴吸收其他政党治党经验,基于改革开放后世情、国情和党情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基础,提出从严治党的思想,不断进行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探索。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探索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的十六大后、党的十八大以来几个阶段和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正孕育新的变革,国际竞争异常激烈,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与周边、世界主要力量的关系的复杂化。在国内,党提出了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使命;改革进入了新阶段,社会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党面临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和市场经济的执政环境,长期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挑战,面临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执政安全的挑战;党内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理想信念不坚定,党组织力量不强,领导干部管理仍需加强,治党责任落实不扎实,作风转变不彻底、腐败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制度治党还有待加强,从严治党有待深化和拓展。党在新时代面临新的内外形势、新的挑战、新的使命、新的任务,要求必须开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新时代从严治党,必须从政治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四个意识”,把好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树立政治理想,严格政治纪律,严肃政治生活,提高政治能力;必须从思想上全面从严治党,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把好“总开关”,创新思想教育理念和方式;必须从组织上从严治党,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选好管好干部,严肃党内生活,加强基层组织;必须从作风上全面从严治党,大兴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行作风整治,加强作风制度建设;必须从纪律建设全面上从严治党,严格纪律约束,增强全党纪律意识,强化执纪问责;必须从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道路,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机制;必须从制度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制度的科学有效性,建立从严治党制度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和监督。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为新时代从严治党提供了基本经验、探索的启示,全党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始终保持从严治党的自觉,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杨发祥[5](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韩颖[6](2011)在《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其发展演变的深刻历史背景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启示。按照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阶段性,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时期: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时期(1979-1988年)、救灾捐赠的改革探索时期(1989-1999年)和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本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束语(第五章)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相关核心概念、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第一章,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回顾。通过已掌握的材料,对1949-1978年中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以及党和政府开展的救灾捐赠活动进行归纳梳理,总结1949-1978年间中国救灾捐赠的特点。第二章,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救灾捐赠还处于初步恢复和摸索阶段,“左”的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然存在。一方面,党和政府对救灾工作进行恢复、调整,开始尝试恢复国内救灾捐赠工作,但救灾捐赠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开始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在救灾外援的接收、入境、运输、检验检疫、发放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些固定做法和规定,但对救灾外援的态度还比较保守、谨慎、出现犹豫反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将灾情、救灾和接受救灾外援与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混在一起考虑,还不够开放、理性和务实。第三章,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体制的转轨,救灾捐赠开始真正步入改革探索阶段。以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成立、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民政部开始初步探索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和救灾对口支援模式,并逐步规范、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和制度规定,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家以法律形式对扶贫济困捐赠行为的肯定、保护、规范和鼓励,为救灾捐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奠定了救灾捐赠工作法制化的基础。第四章,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主要介绍了2000年后中国救灾捐赠在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以及立法工作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经历了2003年防治“非典”、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等救灾捐赠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及立法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救灾捐赠在组织、发动、接收、运输、分配、统计、信息公开、监督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逐步规范、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规范的运行模式,逐步确立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救灾捐赠工作机制。结束语(第五章),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述评。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取得的重大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经验启示。在对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考察过程中,本文着重对该课题研究的几个薄弱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在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和救灾捐赠立法等问题上的政策变化及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郭亮,张锦胜[7](1998)在《李鹏接见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代表指出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审计监督》文中提出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暨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代表时指出,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审计监督.李鹏总理向这次大会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祝贺.李鹏说,党的十四大以来,审计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国家制定、颁布了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制度的基本框架,审计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李鹏指出,今年以来,审计战线的同志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显着成就.通过审计为国家增收节支300多亿元,这是一个很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审计监督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包括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在内的全国审计战线的同志们辛勤劳动,共同努力的结果.对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刘明福,王忠远[8](2014)在《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文中认为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物。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总是从时代风云中脱颖而出。英雄创时代,在时代的潮头,总是挺立着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英雄。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威武雄壮的伟大时代,无一不是大众与伟人同声合唱,时势与英雄交相辉映。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政治家。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政治家的领导力和创新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没有杰出政治家的国家,难以有声有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缺乏大政治家的大国,难以在全球出类拔萃。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需要创新型

杨婷婷[9](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府债务作为我国地方政府的重要融资工具,在弥补地方财力、促进地区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同时,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也在不断累积,且日益凸显,已成为我国经济可能的“灰犀牛”。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得到了初步控制。但地方政府债务背后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还存在隐性债务考虑不充分、风险成因定量研究不足、风险评估不够全面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制→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框架下重新审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结合国家审计署、财政部等相关公开数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财政分权、政治体制、宏观政策和债务管理等4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并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接着运用常规指标、资产负债表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然后,对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以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为目标,分别从处理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提出了有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和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在梳理已有相关文献和报告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新中国建立前、新中国建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分税制改革后四个阶段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接着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现状(包括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及隐性债务规模)、结构现状(包括行政层级、区域、举债主体、资金来源、债务投向、债务偿还期限等分布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深入剖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文章从财政分权、政治体制、宏观政策和债务管理制度四个角度对债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财政分权因素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政治体制中的政绩考核因素则是风险形成的内在动力,宏观政策因素是风险形成的催化剂,而债务管理制度因素则是风险形成的技术层面原因。第三,根据以上分析,从省级层面定量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数据的可得性,运用30个省级政府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因素、政绩考核因素等均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显着影响。其中,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债务风险越低;政府间晋升竞争越激烈,债务风险越高。通过对比定量分析结果与前文理论分析逻辑可知,定量分析结果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这为管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实证依据。第四,多角度、全面、客观评估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首先根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表现形式,将债务风险分为规模风险、结构风险、效率风险和外在风险,并分别进行阐述。然后运用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等六大常规指标对债务风险进行逐项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体风险可控,存在一定举债空间,但债务隐性化问题严重,局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风险不容忽视。接着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从总资产和流动性资产角度分别对债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总资产角度看,我国地方政府的总资产完全可以覆盖其总负债且还有一定空间;从流动性资产角度考虑,当或有债务转化率高于50%时,需警惕和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最后,在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政策目标下,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了综合测评。结果发现,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债务风险得分较低,而经济较落后的西部省份债务风险得分反而较高,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第五,对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介绍美国和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体制,梳理巴西和墨西哥处置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做法,并阐述哥伦比亚的债务风险预警经验,文章得出可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借鉴的几点启示: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要利用和管理相结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要制度约束和市场监督相结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应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要事前预警和事后处置相结合。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有必要从宏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视角出发,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城镇化、区域差异之间的关系,也要结合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将风险管理纳入财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之中,完善债务风险内部管理机制,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李孝纯[10](1999)在《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廉政反腐的历史考察与思考》文中提出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也是我们党不断进行反腐兴廉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我们党一方面带领全国人民锐意改革、全面开放、努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也为保持廉洁、反对腐败作了不懈的斗争,经受住了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本文把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二十年反腐兴廉的历史划分为“拨乱反正”、“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治理整顿”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个阶段,比较系统地考察了二十年来我党反腐兴廉的奋斗历程,并试着初步总结了二十年来我党反腐兴廉的成就和经验。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我国腐败现象蔓延的严峻性及其演变的特征和规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当前我国腐败现象久遏不止的历史文化根源,社会变迁根源,经济根源和政治根源等进行分析与探索,从而提出了标本兼治、打防结合、战役速决与战略持久相结合,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综合治理与专项清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和八条具体对策,着重强调应从制度创新和建立防腐反腐的机制上着手,多管齐下,通过综合治理,逐渐把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遏制住。本文最后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趋势的前瞻,提出要坚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完成反腐兴廉的历史重任,从而斗志昂扬地把反腐兴廉推向二十一世纪。

二、李鹏接见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代表指出 越是发展市场经济 越要加强审计监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鹏接见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代表指出 越是发展市场经济 越要加强审计监督(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论文选题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及其意义
        一、 论文相关的几个概念和关键词的释义
        二、 论文研究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三、 论文研究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 关于“腐败”内涵的研究
        二、 关于“腐败”本质和表现形式的研究
        三、 关于“腐败”根源和功能的研究
        四、 关于腐败的遏制与根除的研究
        五、 关于特权与腐败尤其是权力腐败的关系研究
        六、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腐败思想研究
        七、 关于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历史与理论的研究
        八、 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腐败现象及反腐败的研究
        九、 关于政治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
        一、 论文研究的实施方案
        二、 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三、 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上篇 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第一章 1921-1927 年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开启
        第一节 1921-1927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的外部环境
        二、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21-1927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开启及其评价
        一、 开启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二章 1927-1937 年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1927-1937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新旧转变中的密切层外部环境系统状况
        二、 党内“左”、右倾错误削弱了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反腐败的“免疫力”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27-1937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初步正确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初步正确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三章 1937-1945 年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成熟
        第一节 1937-1945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新旧社会特点并存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的“杂质”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37-1945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成熟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成熟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四章 1945-1949 年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完善化的构建与调适
        第一节 1945-1949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新旧社会急促替换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出现的弊端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45-1949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完善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继续完善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小结: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正向性”发展的趋势
        (一)、政党文化:从理想化趋向现实化、价值理性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转化
        (二)、政治社会化:从轻视到重视、规范到人格的转化
        (三)、政治制度:从遵循到创新、分散到系统的转化
        (四)、政治关系:从服从到指导、混杂到分工的转化
        (五)、政治行为:从自在到自为、支持到规导的转化
        二、 原因探析: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中国化发展
        (二)、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科学化分析
        (三)、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正确性判断
        (四)、对政治体系构建中几对关系的辩证性处理
中篇 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第五章 1949-195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1949-1956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全面执政条件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隐藏的风险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49-195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及其评价
        一、 初步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六章 1956-1966 年建设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曲折化的调构
        第一节 1956-1966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探索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左”倾错误指导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所隐藏的风险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56-196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曲折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曲折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七章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失误化调构
        第一节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左”倾错误指导下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失误化构建及其评价
        一、 失误化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二节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正确倾向对失误化反腐路径的尝试性纠错
        一、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指导思想上,力求实行由“庸俗化”向“科学化”的转变
        二、 在党的权力人民性宗旨的发展性程度上,力求实行由“外部保障” 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三、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规范上,力求实行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四、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主体建设上,力求实行由“斗争清除”到“教育整顿”的转变
        五、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监督方式上,力求实行由“群众运动”到“群众路线”的转变
    小结:建设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逆态化”的趋势
        (一)、政党文化:从革命精神内核到革命行为理念
        (二)、政治社会化:从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到领袖人格的盲崇
        (三)、政治制度:从良性构建到总体缺失
        (四)、政治关系:从政党主导到政党主宰
        (五)、政治行为:从有序到无序
        二 原因探析:多种消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教条化理解
        (二)、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错误化定性
        (三)、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失误化判断
        (四)、对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一些成功经验的绝对化运用·378
下篇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第八章 1978-1992 年改革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1978-1992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改革开放新局面开创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转轨期下党的权力运行政治体系内环境中隐藏的风险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78-1992 年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及其评价
        一、 初步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九章 1992-2002 年改革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调适性构建
        第一节 1992-2002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滋生的错误化倾向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92-2002 年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调适性构建及其评价
        一、 继续调适性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十章 2002 年以来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深度化调构
        第一节 2002 年以来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条件下权力运行体系内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2002 年以来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深度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深度化调构状况
        二、 评价
    小结: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深度化”趋势
        (一)、政党文化:从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到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
        (二)、政治社会化:从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工具性到合工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
        (三)、政治制度:从坚持制度的保障功能到保障与预防功能的统一
        (四)、政治关系:从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民主法治化到与民主法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
        (五)、政治行为:从坚持惩处腐败到惩处和预防腐败的统一、群众参与反腐制度建设方面的渠道拓宽到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
        二 非完全耦合的原因探析: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变迁化的政治生态环境:诱发权力异化的劣变生态因子的种类和体制原因的复杂性
        (二)、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
结束语: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规律和现实启示
    一、 历史规律
        (一)、富于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
        (二)、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对特定时期政治生态环境内容的科学判断
        (三)、后一个阶段的政治体系构建是对前一个阶段相关内容的积极性“扬弃”
        (四)、每一个阶段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本身也是个处理诸多辩证关系的逐渐深入化过程
    二、 现实启示
        (一)、要把进一步深化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革,视为有效而彻底地反腐败的基本途径
        (二)、要科学把握和分析当下变迁化政治生态环境的特质和性质,从而理性地选择反腐败的路径
        (三)、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下诱发腐败的劣变生态因子的复杂多样性,务必将反腐败斗争视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第三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二、免疫系统理论
        三、国家良治理论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五、理论评述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一、制度变迁理论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三、理论评述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二、国家审计功能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一、审计组织方式
        二、审计实施方式
        三、审计评价方式
        四、审计结论作出
        五、审计报告方式
        六、审计成果运用
        七、审计人员管理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一、效度检验
        二、信度检验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一、词频分析
        二、关键词分析
        三、语义网分析
        四、聚类分析
        五、情感分析
        六、主题分析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
    第三节 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3)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
        1.1.1 有利于义务教育制度的完善
        1.1.2 有利于当今义务教育诸多问题的解决
        1.1.3 有利于教育法治建设
        1.1.4 本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术价值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
        1.3.2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的相关卷本中有关义务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部分
        1.3.3 教育政策法规研究以及有关单项政策法规的研究文献
        1.3.4 各种教育年鉴和统计资料
        1.3.5 一些有关义务教育的专着中已有部分关于义务教育立法的研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法
        1.5.2 比较法
    1.6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1.6.1 本研究的特点和难点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1.6.3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2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
    2.1 解放前夕中国普及教育数量和质量亟需提高的现实需要
    2.2 毛泽东与普及教育事业相关的教育思想的起伏变化
        2.2.1 全国解放前后毛泽东关于教育事业较为理性的论述
        2.2.3 大跃进前后毛泽东加快教育发展的非理性观点
        2.2.4 大跃进至文革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延续
        2.2.5 文革中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加剧
    2.3 中央层次与普及教育相关方针政策的起伏
        2.3.1 解放初期至大跃进之前积极稳妥的普及教育政策
        2.3.2 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冒进
        2.3.3 大跃进至文革前义务教育政策的局部调整
        2.3.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跌宕起伏
    2.4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实施效果的波动
        2.4.1 建国后至大跃进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2.4.2 反右倾至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事业的冒进
        2.4.3 大跃进至文革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的适当收缩
        2.4.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事业遭到重创
    2.5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和教训
        2.5.1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
        2.5.2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失误
第3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
    3.1 文革后中国社会初步变革的大环境
        3.1.1 思想领域的大解放
        3.1.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普及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3.1.3 领导制度改革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3.1.4 法制环境好转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制度基础
    3.2 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普及教育事业奠基
        3.2.1 邓小平与普及教育相关的教育思想
        3.2.2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对普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3.3 中小学的拨乱反正工作
        3.3.1 中小学教育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
        3.3.2 中小学的各类平反工作
        3.3.3 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与发展
    3.4 普及小学教育若干政策法规的出台
        3.4.1 中央层次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3.4.2 地方层次各级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3.4.3 各地多措并举促进小学教育的普及
        3.4.4 案例分析1980 年代初河北农村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第4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
    4.1 中国社会改革进程进一步发展的有利环境
        4.1.1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4.1.2 科技体制的改革
        4.1.3 教育体制的改革
    4.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直接推动普九立法工作
        4.2.1 《决定》对普九目标和保障条件的规定
        4.2.2 《决定》明确提出普九立法任务
        4.2.3 《决定》实施后义务教育事业的诸多变化
    4.3 义务教育立法工作的起步
        4.3.1 地方义务教育法规的先行奠基
        4.3.2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立法准备
        4.3.3 国家教育委员会起草立法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4.4.1 李鹏就义务教育法草案向全国人大的报告
        4.4.2 《义务教育法》的通过
第5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
    5.1 新闻媒体的宣传
        5.1.1 各大报刊的社论和《义务教育法》宣传提纲
        5.1.2 政界对《义务教育法》的肯定
    5.2 全国人大和中央部委的推动
        5.2.1 全国人大的普九调研
        5.2.2 表彰普及教育先进
        5.2.3 中央部委下发普九系列法规
    5.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地方实施
        5.3.1 地方各界的普九宣传
        5.3.2 义务教育地方法规相继出台
        5.3.3 执行《义务教育法》取得辉煌成就
        5.3.4 《义务教育法》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5.3.5 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
    5.4 2006 年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5.4.1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酝酿与出台
        5.4.2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变化
        5.4.3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
第6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
    6.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路径
        6.1.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分析
        6.1.2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程序分析
        6.1.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内容分析
        6.1.4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效果分析
    6.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异同比较
        6.2.1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共性
        6.2.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差异性
    6.3 对未来中国教育法治化建设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研究的状况
        1.2.2 国外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研究的状况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2 从严治党的基本理论
    2.1 从严治党的概念界定
        2.1.1 从严治党的提出及发展
        2.1.2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含义
        2.1.3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2.2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严格加强党的建设理论
        2.2.2 毛泽东严格加强党的建设思想
        2.2.3 世界政党治党经验的借鉴
    2.3 从严治党的现实基础
        2.3.1 从严治党是世情发展的需要
        2.3.2 从严治党是国情发展的需要
        2.3.3 从严治党是党情发展的需要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历程
    3.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3.2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3.3 十六大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3.4 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4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4.1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4.1.1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
        4.1.2 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经验
        4.1.3 党的思想建设的原则和方针
        4.1.4 当前思想建设的状况
    4.2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4.2.1 筑牢理想信念这个灵魂
        4.2.2 强固理论武装这个根本
        4.2.3 抓住党性教育这个核心
        4.2.4 夯实道德建设这个基础
        4.2.5 弘扬民族的“根”和“魂”
    4.3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措施
        4.3.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4.3.2 加强党的理论武装
        4.3.3 以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
        4.3.4 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
        4.3.5 建立思想教育的制度机制
        4.3.6 探索思想建设的新方式
5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5.1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5.1.1 马克思主义建党的重要内容
        5.1.2 党保持先进和纯洁的必然要求
        5.1.3 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基础
        5.1.4 推进党的伟大事业的组织保障
    5.2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5.2.1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组织原则
        5.2.2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
        5.2.3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根本措施
        5.2.4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基础工程
    5.3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制度
        5.3.1 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
        5.3.2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
        5.3.3 严格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会和党内组织生活会
6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6.1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6.1.1 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
        6.1.2 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6.1.3 党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6.1.4 党的作风建设的目标与核心
        6.1.5 党的作风建设的特点与思路
    6.2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6.2.1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6.2.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6.2.3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作风
        6.2.4 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6.2.5 保持纯洁高尚的生活作风和优良家风
        6.2.6 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6.2.7 发扬“两个务必”的作风
    6.3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6.3.1 开展作风专项整治
        6.3.2 增强作风思想教育
        6.3.3 完善作风制度建设
        6.3.4 加强作风的监督
        6.3.5 严格作风的考评
        6.3.6 加大作风检查问责
        6.3.7 发挥领导干部模范作用
7 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
    7.1 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7.1.1 腐败的内涵与危害
        7.1.2 反腐的内涵与意义
        7.1.3 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
        7.1.4 反腐败历史发展与主要经验
    7.2 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7.2.1 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道路
        7.2.2 严格执行反腐倡廉责任制
        7.2.3 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惩治腐败
        7.2.4 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治理
        7.2.5 创新和完善巡视方式和机制
        7.2.6 扎实推进反腐斗争法治化
        7.2.7 建立反腐严格的纪律预警
        7.2.8 加强反腐廉政文化建设
    7.3 构建新形势下反腐的有效机制
        7.3.1 构筑不想腐的思想机制
        7.3.2 强化不敢腐的惩处机制
        7.3.3 完善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8 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8.1 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8.1.1 制度和党的制度的基本理论
        8.1.2 党的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
        8.1.3 党的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
        8.1.4 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8.2 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8.2.1 科学的整体设计
        8.2.2 完善科学严格的制度体系
        8.2.3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8.2.4 树立制度权威意识
    8.3 构建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机制
        8.3.1 建立从严治党工作机制和责任制
        8.3.2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
        8.3.3 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8.3.4 建立制度执行检查机制
        8.3.5 健全和强化问责制度
        8.3.6 建立制度科学化评价体系
9 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9.1 政治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9.1.1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9.1.2 政治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9.1.3 新时代条件下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路径
    9.2 纪律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9.2.1 守纪律讲规矩的特殊意义
        9.2.2 严格依规管党治党
        9.2.3 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10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10.1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
        10.1.1 始终对从严治党保持清醒认识
        10.1.2 以服务党的中心任务为目标
        10.1.3 以党的主题主线为中心
        10.1.4 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10.1.5 以管好领导干部为关键
        10.1.6 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保证
        10.1.7 以自身力量和群众监督解决存在的问题
        10.1.8 以强化纪律和制度约束为重点
    10.2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重要启示
        10.2.1 严字当头构建从严治党新常态
        10.2.2 重点在治确保从严治党在状态
        10.2.3 内外结合开辟从严治党的新思维
        10.2.4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促进从严治党上水平
        10.2.5 问题为导向形成治党与发展统一的新格局
        10.2.6 改革创新探索从严治党的新规律
        10.2.7 持之以恒务求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结语 以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始终保持从严治党的自觉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二、 农村:村级自治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一、 生育政策比较
        二、 生育现状比较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一、 国际舆论
        二、 国际人口奖
结语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参考文献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后记

(6)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回顾
    第一节 1949-1978年的自然灾害状况
        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二、党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变化
        三、初步提出救灾工作方针
    第二节 1949-1978年的救灾捐赠活动
        一、“一碗米”、“一两米”等一系列节约捐输救灾运动
        二、社会募集救济款物
        三、群众互助互济
    第三节 1949-1978年救灾捐赠评析
        一、以生产自救自助为主,有限开展救灾捐赠
        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灾民以有力支持
        三、强调国内互助,排斥救灾外援
        四、募捐活动具有一定的零散性、偶然性、被动性
        五、救灾捐赠具体政策较笼统,缺乏规范性
    小结
第二章 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救灾工作的调整
        一、重新明确民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二、调整救灾工作方针
        三、科学认识自然灾害
        四、开展救灾理论研究
    第二节 国内救灾捐赠的初步恢复
        一、救灾与扶贫相结合的新思路
        二、救灾与扶贫募捐工作的初步实践
    第三节 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调整和反复
        一、首次被动接受救灾外援
        二、缩紧外援口径,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出现反复
        三、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提出救灾援助要求
        四、规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口径
    小结
第三章 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
    第一节 1989-1999年救灾捐赠改革探索的背景
        一、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
        二、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三、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初步探索
        一、经常性社会捐助的源起
        二、初步探索和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
    第三节 救灾对口支援模式的探索和建立
        一、对口支援政策溯源
        二、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探索和实践
    第四节 国际救灾援助政策的逐步确立和完善
        一、明确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立场
        二、逐步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相关规定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实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制定的背景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关于救灾捐赠的规定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小结
第四章 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
    第一节 救灾捐赠面临机遇和挑战
        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二、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实现小康
        三、救灾工作方针的新变化
        四、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第二节 2000年以来救灾捐赠典型案例
        一、2003年防治非典型肺炎捐赠活动
        二、2008年初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捐赠活动
        三、“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
        四、2010 年玉树“4·14”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捐赠活动
    第三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形成和创新
        一、加快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
        二、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创新模式——“慈善超市”
        三、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正式形成
    第四节 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调整和发展
        一、适时调整救灾捐赠对口支援方案
        二、“5·12”汶川地震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重大发展
    第五节 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一、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救灾捐赠工作规程的制定和应急机制的完善
    第六节 救灾捐赠激励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一、表彰奖励
        二、税收激励
    第七节 参与国际救灾援助的新变化
        一、主动、规范、多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
        二、积极开展印度洋海啸等对外救灾援助
        三、多渠道、多层次参与国际救灾减灾交流合作
    第八节 救灾捐赠立法进程加快
        一、出台《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
        二、修订、颁布《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三、制定一系列指导救灾捐赠的政策规章
    小结
第五章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基本评价
    第一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的成就
        一、救灾捐赠规范化、制度化显着加强
        二、救灾捐赠法制化取得初步成效
        三、救灾捐赠社会化逐步形成
        四、救灾捐赠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五、救灾捐赠内容、渠道不断拓宽
        六、救灾捐赠规模、水平快速增长
        七、救灾捐赠社会效果凸显
    第二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不完备
        二、政府行政干预功能过强,非政府组织参与不够
        三、对救灾捐赠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力度不足
        四、募捐主体与受赠主体存在混淆
        五、救灾捐赠信息公开缺乏规范性
        六、救灾捐赠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到位
    第三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发展演进的经验启示
        一、完善救灾捐赠法律体系,以法制化推动救灾捐赠的科学发展
        二、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继续推进救灾捐赠社会化
        三、完善救灾捐赠激励措施,提升公众捐赠热情
        四、明确募捐主体资格,理顺政府角色,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建设
        五、规范救灾捐赠信息公开披露机制
        六、建立一体化监管网络,推进捐赠文明
        七、加强社会主义慈善捐赠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后记

(8)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时代的特点与挑战
    (一)习近平时代的涵义与特点
        1、习近平时代的内涵和方位
        2、习近平时代,站在经济总量“亚军国家”起点上
        3、习近平时代,创造中国共产党第四个奇迹
        4、习近平时代,打造“新中国3.0”
        5、习近平时代,奋斗“社会主义7.0”
    (二)习近平时代面对的矛盾和挑战
        1、习近平论挑战
        2、六大矛盾
        ①生态矛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②贫富矛盾———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③官民矛盾———如何防止“权力”与“权利”对立
        ④人口矛盾———如何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⑤观念矛盾———如何凝聚社会共识
        ⑥中美矛盾———世界只能有一个冠军
        3、应对挑战———习近平治国大思维
    (三)习近平时代书写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第三份考卷
        1、习近平论“赶考”
        2、中国共产党的三场考试
        3、向历史交出第三份合格答卷
    (四)习近平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
        4、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回答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5、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基本框架
        6、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品格特色
二、习近平的兴国目标和战略
    (一)中国梦凝聚中国志———建设“复兴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志”
        2、习近平点燃中国梦火炬
        3、中国梦170年漫漫征程
        4、中国梦的具体内涵
        ①中国梦是一个“和谐世界梦”
        ②中国梦是一个“腾飞兴国梦”
        ③中国梦是一个“拼搏强军梦”
        ④中国梦是一个“和平统一梦”
        ⑤中国梦是一个“生态文明梦”
        ⑥中国梦是13亿人民的“幸福人生梦”
        5、中国梦进入“战略冲刺期”
    (二)矢志不移中国道路———建设“特色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路”
        2、老路、邪路、特色路,只有特色之路是坦途
        3、“中国道路”是怎样走出来的
        4、从“结合论”、“特色论”到“鞋子论”
        5、“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6、“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三)强军方能卫国———建设“强大中国”
        1、中国梦与“强军梦”
        2、中国必须强军的七个理由
        3、推进“强军梦”为什么要“只争朝夕”
        ①中美进入“战略决赛期”,军事博弈凸现
        ②美国“军事遏制”导致中国“军事危机”
        4、中国需要一支“大海军”
        ①以海制华———美国遏制中国的主战场在海洋
        ②建设海洋强国———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
        ③中国海军梦———战略价值是什么
        5、“强军梦”在随时准备打仗中推进
        ①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
        ②实现“强军梦”———必须克服“和平病”
        ③从人民战争到人民国防———“强军”不能只靠军人
        6、军中绝不能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
        7、“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
        8、军事领域是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
        9、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三个原则
    (四)创新外交战略———建设“和平中国”
        1、中国梦与“和平梦”
        2、统筹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
        3、坚持一个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4、倡导新型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关系创新
        5、实行“三个着力”———推进周边外交创新
        ①中国周边外交整体形势和基本方针
        ②落实“三个着力”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周边外交
        6、提高国际话语权———推进软实力建设创新
    (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安全中国”
        1、中国梦与“安全梦”
        2、习近平国家安全战略四大创新
        3、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创新了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4、从传统安全到总体安全,拓展了国家安全的内涵
        5、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规定了国家安全的本质
        6、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抓住了国家安全的核心
        7、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突出了国家安全的重点
        8、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筑牢国家安全的支撑
        9、以促进地区安全和国际安全为依托,打造命运共同体
    (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1、中国梦与“法治梦”
        2、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3、依法治国的根本,是“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
        4、“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
    (七)弘扬中国精神———建设“文化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魂”
        2、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文化
        3、弘扬“聚心聚力”的中国精神
        4、培育“真善美”的中国道德
    (八)兴国必先兴风———建设“正气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风”
        2、神州大地起新风
        ①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首先抓改进工作作风
        ②习近平说:改进工作作风“从我本人做起”
        ③中国共产党三次历史性作风大建设
        3、天下兴亡看风气
        ①秦王朝、罗马帝国“作风亡国”的教训
        ②餐桌上判断共产党能赢国民党
        ③习近平会见卡斯特罗,为什么只能去6个人
        4、如果我们脱离群众,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①群众路线,是执政党的“生命线”
        ②联系群众,要体现在高级领导干部的衣食住行中
        ③联系群众,要跟群众“零距离接触”
        ④联系群众,要特别注意联系贫困群众
        5、向“四风”宣战,防止更多干部走上刑场
        6、“四风”不除,“霸王别姬”
    (九)治国重在治官———建设“廉洁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官”
        2、习近平论“反腐败”
        3、监督一把手,抓好身边人员和亲属
        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5、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
        6、破除“官本位”思想
        7、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十)涉险滩勇往直前———建设“改革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力”
        2、明确一个真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3、增强一个勇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4、制定一个纲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5、确立一个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坚持一个原则———决不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
        7、突出一个核心———解决“官场”与“市场”的关系
        8、实施一个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9、实现一个飞跃———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特点规律
    (十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效益中国”
        1、中国梦与“经济梦”
        2、“经济梦”为中国梦奠基,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动摇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
        4、以新型城镇化为引擎,让“三个1亿人”市民化
        ①“第一个1亿人”问题———让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②“第二个1亿人”问题———让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得到改造
        ③“第三个1亿人”问题———让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实现城镇化
        5、靠创新驱动发展,抓住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6、“三农”为重中之重,“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
        7、稳中求进、稳中求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8、东西互济,陆海统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十二)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1、中国梦与“生态梦”
        2、两座山、三阶段———中国“生态辩证法”
        3、树立生态文明四个新理念
        ①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②生态文明建设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任务
        ③生态文明建设是服务民生、赢得民心的基础工程
        ④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4、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5、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整体布局
        6、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7、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8、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十三)为政要在尚贤———建设“人才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才”
        2、怎样才是好干部———“看人”五条标准
        3、怎样成长为好干部———“育人”需两靠
        4、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用人”要知人善任
        5、民主推荐、民主测评———“选票”如何有助“选优”
        6、干部工作公开———“公开”如何实现“公正”
        7、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如何防止片面性
        8、怎样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模范部门
    (十四)掌握舆论战场主动权———建设“话语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声”
        2、经济中心工作不动摇,意识形态不放松
        3、用远大理想牵引现实目标
        4、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①不能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
        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坚持党性
        ③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坚持人民性
        ④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的工作
        5、正面宣传主旋律,舆论斗争敢亮剑
        ①如何做到正面宣传为主
        ②舆论斗争要敢于亮剑
        ③网络战场要顶得住、打得赢
        ④牢牢占领宣传思想阵地
        6、宣传思想工作如何改革创新
        ①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②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③研究西方宣传的战略战术
        7、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特色
        ①阐释中国特色的宣传,要做到“四个讲清楚”:
        ②宣传和报道世界,是为了更好发展中国
        ③精心做好外宣工作,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8、全党动手,部门负责,形成合力
        ①宣传思想部门一定要强起来
        ②全党动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③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就得斗争
    (十五)大兴学习之风———建设“读书中国”
        1、中国梦与“中国书”
        2、爱读书,把读书作为立身之本、执政之基
        ①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②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
        ③领导干部加强读书学习也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④解决好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读好书,领导干部要读好三个方面的书
        4、善读书,读书的三种境界和三种方法
        5、把握“三大规律”,坚持“三个出发”
        ①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②坚持“三个出发”的方法论
        6、发扬共产党人的“读书传统”
三、习近平领袖魅力的经典元素
    (一)不能发财———习近平的“从政观”
        1、“不能发财”———共产党人的从政法则
        2、习近平跨入政界之前,为自己制定三大纪律
        3、做官先做人,珍惜在位时
        4、当官发财,就会自己把自己打倒
        5、那些大贪巨贪,最后不就当了一个财物保管员吗
    (二)勇于担当———习近平的“使命观”
        1、担当精神,就是“守土有责”的使命意识
        2、担当精神,就是奋斗历程中的“接力赛”精神
        3、担当精神,就是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的勇气
        4、习近平对党、国家、军队的担当
        5、习近平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担当
        6、如何解决“只想当官、不想担当”的问题
    (三)情系人民———习近平的“人民观”
        1、心无百姓莫为“官”,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2、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3、各级干部不能眼睛总是向上
        4、树立五种崇高情感
        5、政声人去后,为民长远谋。
    (四)坚定信念 ———习近平的“信仰观”
        1、共产党人的最大优势是信仰
        2、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
        3、“信念是本,作风是形”
        4、增强“三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
        5、向仁人志士学习,追求高尚人生
    (五)登高望远———习近平的“天下观”
        1、登泰山而小天下———放眼全局谋大事
        2、观历史潮流———看清“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3、观世界格局———国际体系出现前所未有“大变局”
        4、观亚太博弈———经略周边地缘格局
        5、观中国大势———把握“三个前所未有”
        6、观政治变局———警惕在不见硝烟的战场吃败仗
    (六)继往开来———习近平的“历史观”
        1、以史为镜、以史为师、以史为基
        2、5000年中华民族“沧桑史观”
        3、500年社会主义“发展史观”
        4、170年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观”
        5、90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观”
        6、60年新中国“兴国史观”
        7、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伟人史观”
    (七)底线思维———习近平的“忧患观”
        1、“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的涵义
        2、忧国———防止中国民族复兴前程被破坏
        3、忧党———防止党的执政地位被动摇
        4、忧业———防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被打断
        5、忧军———如何把我们这支军队继续带好
        ①军委主席责任重大,“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②坚持“军魂”,绝不能“犯历史性错误”
        ③缩小同世界强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
        ④如果军队在战场上打不赢,那是要产生严重政治后果的
        ⑤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
        ⑥能打仗、打胜仗首先是对军委的要求
        ⑦加强对战争问题的研究和筹划
        ⑧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⑨吃鸡蛋和投手榴弹的辩证法
        ⑩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
    (八)实干兴邦———习近平的“实践观”
        1、立根原在实践中,能接地气有定力
        2、调查研究是实践的起点,坚持三个“跑遍”
        3、实践重在实干,实践难在落实
        4、发扬“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5、“功成不必在我”,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
    (九)敢于亮剑———习近平的“英雄观”
        1、反腐肃贪敢于亮剑———在全球“切断腐败分子的后路”
        2、反恐维稳敢于亮剑———坚决打击分裂恐怖势力
        3、军事斗争敢于亮剑———能战方能止战
        4、深化改革敢于亮剑———“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
        5、舆论斗争敢于亮剑———打好宣传思想战线主动仗
        6、牛为什么要长两只角?———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
    (十)以身作则———习近平的“表率观”
        1、打铁还需自身硬
        2、对亲朋好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约法三章
        3、全军官兵看军委,军委要给全军做表率
        4、最高统帅与基层官兵打成一片
        5、勇于向自身开刀,勇于自我清洗,勇于刮骨疗伤
    (十一)逢山开路———习近平的“创新观”
        1、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
        2、发展科技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的战略选择
        3、大幅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十二)令行禁止———习近平的“权威观”
        1、党的权威重于山———维护党的领导的权威
        2、法制权威高于天———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
        3、专政权威寒于冬———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权威
        4、纪律权威硬如钢———维护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权威
        5、重读恩格斯《论权威》———树立科学的权威观
        6、“中国号”长风破浪———靠权威舵手领航
四、习近平治国理政获天下好评
    (一)比权力更有力的东西是“魅力”
    (二)习近平领袖魅力是共和国战略软实力
    (三)从“扳倒中国”论到“世界领袖”论

(9)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六、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地方政府债务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地方政府举债的合理性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建立前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三、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四、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现状分析
        一、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测算
        二、各省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现状分析
        一、债务层级结构
        二、债务区域结构
        三、举债主体结构
        四、资金来源结构
        五、债务投向结构
        六、债务期限结构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定性分析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财政分权因素
        一、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二、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问题突出
        三、地方政府融资机制不健全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政治体制因素
        一、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善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三、地方官员违规举债问责机制不完善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宏观政策性因素
        一、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影响
        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三、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债务管理制度因素
        一、缺乏有力的债务风险管理机构
        二、用债效率低
        三、偿债无保障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定量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二、晋升激励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第二节 模型设计与样本选择
        一、模型设计
        二、样本数据及变量选择
    第三节 实证检验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结果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风险
        一、规模风险
        二、结构风险
        三、效率风险
        四、外在风险
    第二节 运用常规指标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一、债务负担率
        二、债务率
        三、偿债率
        四、债务依存度
        五、或有债务比例
        六、或有债务与综合财力比率
    第三节 运用资产负债分析法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一、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框架
        二、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考虑流动性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联合分析
    第四节 稳增长和防风险目标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一、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
        二、省级层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
第七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况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
        三、风险管理机制
    第二节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况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
        三、风险管理机制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及风险预警
        一、巴西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
        二、墨西哥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
        三、哥伦比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第四节 国际比较对我国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启示
        一、对地方债务融资机制要利用和管理相结合
        二、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要制度约束和市场监督相结合
        三、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
        四、应对地方债务危机要事前预警和事后处置相结合
第八章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正确处理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城镇化的关系
        三、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区域差异的关系
    第二节 中央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一、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
        二、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
        三、完善地方官员考核机制
        四、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构
    第三节 地方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一、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
        二、完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
        三、积极应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四、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10)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廉政反腐的历史考察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党的廉政反腐的历史回顾
    一、改革开放前党的廉政反腐的基本历程
    二、改革开放前党的廉政反腐的主要经验与教训
第二章 新时期党的廉政反腐的历史进程
    一、拨乱反正时期的廉政建设
    二、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时期的反腐倡廉
    三、治理整顿中的反腐兴廉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遏腐兴廉
    五、新时期二十年廉政反腐的成就总评
第三章 新时期腐败问题久遏不止的根源分析
    一、历史顽症的影响与传统文化的维系
    二、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
    三、经济转轨期的利益驱动与法规滞后
    四、政治体制与权力运行机制方面的弊端
    五、社会反应机制不灵
第四章 综合治腐的思路与对策
    一、完善预防制度,建立防范机制
    二、不断进行制度创新,逐步完善权力的制约机制
    三、强化权力监督机制
    四、完善法律体系,实现以法治廉
    五、改善公职人员待遇,建立生活保障机制
    六、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廉政的激励机制
    七、加大惩腐力度,使腐败行为无所逃遁
    八、加强思想教育,建设精神文明,端正公职人员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后记

四、李鹏接见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代表指出 越是发展市场经济 越要加强审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D]. 朱庆跃.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03)
  • [2]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3]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 宗树兴. 河北大学, 2010(07)
  • [4]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研究[D]. 陈国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5]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
  • [6]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 韩颖.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7]李鹏接见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代表指出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审计监督[J]. 郭亮,张锦胜. 广西审计, 1998(01)
  • [8]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J]. 刘明福,王忠远. 决策与信息, 2014(Z1)
  • [9]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D]. 杨婷婷.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廉政反腐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 李孝纯. 中共中央党校, 1999(01)

标签:;  ;  ;  ;  ;  

李鹏会见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代表指出,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审计监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