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蝽科Strachia属群的系统发育分析(半翅目)(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茹[1](2016)在《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雌性受精囊及系统发育研究(半翅目:地长蝽科)》文中研究表明地长科Rhyparochromidae隶属半翅目-异翅亚目Hemiptera-Heteroptera长蝽总科Lygaeoidea,是长蝽总科Lygaeoidea中较大的一个科。目前公认科下有14个族:微小族Antillocorini、缢胸族Myodochini、棘角族Gonianotini、地栖族Rhyparochromini、林栖族Drymini、多异族Megalonotini、毛肩族Lethaeini、卷胸族Stygnocorini、直腹族Ozophorini、吸血族Cleradini、Phasmosomini、 Lilliputocorini、Targaremini、Udeocorini。本文对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的雌性受精囊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并对部分族的部分种类的COI基因进行提取测序,结合形态学和COI基因序列分析了地长蝽科F Lhyparochromidae 14个族的系统发育关系。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昆虫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分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昆虫雌性受精囊的研究进展及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雌性受精囊比较研究,对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 10个族29个属30个种的受精囊进行解剖、绘图和特征描述,总结了各族受精囊的特征。第三部分,是对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 COI基因的研究。对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 4个族4个种的COI基因进行提取、PCR、测序,并结合Genbank中已公布的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部分种的COI序列,分析了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 COI基因的特征。第四部分,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族级阶元的系统发育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文雌性受精囊的特征及COI基因,利用Winclada软件,采用Heuristics方法进行最大简约分析,进行多数合意后得到进化树,结果显示:地长蝽科Rhy parochromi dae为单系群,在最基部分为2个姐妹群,一支为吸血族Cleradini,另一支为科内其他13个族。这13个族又分为两个分支:一支为微小族Antillocorin i、毛肩族Lethaeini和Lillipotocorini族,另一支为其余10族。此外,基于COI基因利用Mega软件建立了NJ树,结果显示:缢胸族Myodochini、林栖族Drymini、棘角族Gonianotini、多异族Megalonotini、卷胸族Stygnocorini、地栖族Rhyparochromini和直腹族Ozophorini组成的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为单系群,在最基部分为两个姐妹群,一支由{缢胸族Myodochini+[林栖族Drymini+(棘角族Gonianotini+<多异族Megalonotini+卷胸族Stygnocorini>)](组成;另一支由[卷胸族Stygnocorini+(地栖族Rhyparochromini+直腹族Ozophorini)]组成。
党凯[2](2014)在《中国负板类网蝽(Cysteochila-group)及冠网蝽属(Stephanitis St(?)l)分类修订(半翅目:网蝽科)》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对采自中国的前胸侧背板翻卷折叠在前胸背板盘域上的一类网蝽属群(负板类网蝽Cysteochila-group属群,基于分类研究而划分的属群)及冠网蝽属Stephanitis Stal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修订。共整理、记录上述类群127种,其中包括负板类网蝽16属89种,冠网蝽属38种。在检视模式标本和其它馆藏标本的基础上,详细记述了其中111种(另有16种未见到标本),包括1新属,31新种,3中国新记录属,4中国新记录种,6新组合,并指出3项错误鉴定;检视了66(包括以下31新种)种网蝽的模式和4种同模标本。新属:拟球背网蝽属Parapenottus gen. nov.,指定盔球背网蝽Penottus cassideus Dang, Li and Bu,2012为模式种。31新种(包括9种已经发表):凹高冠网蝽Baeochila concava sp. nov.,大兜高冠网蝽Baeochila magna sp. nov.;双曲负板网蝽Cysteochila bisinuosa sp. nov.,桂负板网蝽Cysteochila guangxiensis sp. nov.,萧氏负板网蝽Cysteochila hsiaoi sp. nov.,红褐负板网蝽Cysteochila ruderifusca sp. nov.,三纵列负板网蝽Cysteochila triseriata sp. nov.,典负板网蝽Cysteochila typica sp. nov.;短突海氏网蝽Heissiella processa sp. nov.,华海氏网蝽Heissiella sinica Dang and Bu,2012;双波曲球背网蝽Penottus bisinuatus Dang, Li and Bu,2012,盔球背网蝽Penottus cassideus Dang, Li and Bu,2012,福建球背网蝽Penottus fujianensis Dang, Li and Bu,2012,瘤球背网蝽P. tuberculiformis Dang, Li and Bu,2012,狄氏球背网蝽Penottus distanti sp. nov.;扈氏折板网蝽Physatocheila hui sp. nov.,卵圆折板网蝽Physatocheila oviformis sp. nov.,云南折板网蝽Physatocheila yunnanensis sp.nov.;凹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depressus Dang, Guilbert and Bu,2013,经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jingae Dang, Guilbert and Bu,2013,拟黄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parafulgoris Dang, Guilbert and Bu,2013;海南双壳背网蝽Zeiratingis hainanensis Dang, Liand Bu,2014;二叉脊冠网蝽Stephanitis bifurcatis sp. nov.,黑脉冠网蝽Stephanitis fuscata sp. nov.,桂冠网蝽Stephanitis guangxiensis sp. nov.,山胡椒冠网蝽Stephanitis linder a sp. nov.,龙陵冠网蝽Stephanitis longlingensis sp. nov.,大冠网蝽Stephanitis magna sp. nov.,黑脊冠网蝽Stephanitis nigra sp. nov.,拟华南冠网蝽Stephanitis paralaudata sp. nov.,郑氏冠网蝽Stephanitis zhengi sp. nov.。新组合:布氏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brailovskyi (Pericart,1992), comb. nov.,原属于折板网蝽属Physatocheila;双波曲拟球背网蝽Parapenottus bisinuatus (Dang, Li and Bu,2012), comb. nov.,盔拟球背网蝽Parapenottus cassideus (Dang, Li and Bu,2012), comb. nov.,闽拟球背网蝽Parapenottus fujianensis (Dang, Li and Bu,2012), comb. nov.,藏拟球背网蝽Parapenottus tibetanus,(Drake and Maa,1954)、瘤拟球背网蝽Parapenottus tuberculiformis (Dang, Li and Bu,2012) comb. nov.,以上5种拟球背网蝽原属于球背网蝽Penottus Distant。中国新记录属:海氏网蝽属Heissiella Pericart,1984,长头负板网蝽属Xynotingis Drake,1948,双壳背网蝽属Zeiratingis Drake and Ruhoff,1961。中国新记录种:布氏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brailovskyi (Pericart,1992), comb. nov.,毛负板网蝽Cysteochila enthenia Drake and Ruhoff,1965b,长头负板网蝽Xynotingis hoytana Drake,1948,阿萨姆冠网蝽Stephanitis assamana Drake and Maa,1954。指出3项错误鉴定:经希立(1981)记述的采自云南的华无孔网蝽Dictyla rasilis实为破无孔网蝽Dictyla sauteri (Drake,1923);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jacobsoni实为新种,经氏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jingae Dang, Guilbert and Bu,2013;叉脊冠网蝽Stephanitis nitoris实为新种,二叉脊冠网蝽Stephanitis bifurcatis sp. nov.。根据模式标本或模式标本照片,对以下自建立以来缺乏现代水平描述的种首次进行了重新描述:斑负板网蝽Cysteochila monstrosa (Scott,1874),宽腹负板网蝽Cysteochila consueta Drake,1948,枯黄负板网蝽Cysteochila consanguinea (Distant,1909),华无孔网蝽Dictyla rasilis (Drake and Maa,1955),蒙无孔网蝽Dictyla subdola (Horvath,1905),布氏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brailovskyi (Pericart,1992), comb, nov.,明脊冠网蝽Stephanitis esakii Takeya,1931,闽脊冠网蝽Stephanitis outouana Drake and Maa,1953,村脊冠网蝽Stephanitis pagana Drake and Maa,1953,叉脊冠网蝽Stephanitis nitoris Drake and Poor,1937,维脊冠网蝽Stephanitis exigua Horvath,1912,斑脊冠网蝽Stephanitis aperta Horvath,1912,防已冠网蝽Stephanitis subfasciata Horvath,1912,一斑冠网蝽Stephanitis fasciicerina Takeya,1931。并在图版部分提供相应的模式标本照片。本论文提供了分属种的检索表、111种网蝽的背面观照片及部分网蝽的鉴别特征图。
杨兆富[3](2014)在《基于DNA条形码和形态特征的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鳞翅目:草螟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野螟亚科是草螟科中较大的亚科,是一类重要的农林业经济害虫,迄今全世界已知190属1413种。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该亚科的分类研究比较混乱,特别是对形态特征间断不明显的类群鉴定极为困难,导致遗留了很多分类问题,也是推进该亚科系统分类研究,澄清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的一大障碍。DNA条形码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物种分子鉴定的一种新方法,不仅能够快速有效的识别已知种、发现隐存种,也可为搞清一些形态上难以解决的分类学难题、重建生物的进化关系提供丰富的遗传信息和可靠的分子证据。本文详细介绍了 DNA条形码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系统回顾了野螟亚科昆虫的国内外研究概况。通过首次构建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昆虫DNA条形码数据库,检测了COI基因DNA条形码对该类群的分子鉴定效率,并尝试结合DNA条形码和形态特征对野螟亚科部分类群进行了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DNA条形码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对野螟亚科昆虫的分子鉴定。1)测定了野螟亚科52属253种的922条DNA条形码序列,包括中国31属101种的367条DNA条形码序列,北美27属154种的555条DNA条形码序列。其中,665条为符合DNA条形码标准的序列,251条为mini-DNA条形码序列。111种成功测定了3条以上的DNA条形码序列,142种测定了 1~2条DNA条形码序列。除2属未测序获得DNA条形码序列外,其他取样的52属均成功测定了 DNA条形码序列。2)通过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及DNA条形码间隙—Barcode gap分析,检测了在野螟亚科昆虫分子鉴定中COI基因DNA条形码物种界定的标准。结果表明,标准DNA条形码种内遗传距离为0~7.75%(平均值为0.39%),种间遗传距离为0~18.57%(平均值为9.12%),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在2.0%存在明显的Barcode gap,因此遗传距离2.0%可作为界定物种的标准。而mini-DNA条形码种内遗传距离为0~33.19%(平均值为1.16%),种间遗传距离为0~34.49%(平均值为11.36%),种内最大遗传距离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出现较大的重叠区,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在2.0%不存在明显的Barcode gap。3)通过构建标准DNA条形码分类单元鉴定树,结果表明其对野螟亚科昆虫的物种识别具有较高的分辨率(86.39%),有165个形态种能够被正确归类和区分,表现出较好的形态鉴定和分子数据的一致性。比较而言,mini-DNA条形码序列构建的分类单元鉴定树显示出较低的分辨率(63.64%),仅有84个形态种能够被正确归类和区分,出现了较多的同种多系分支或不同种的分支重叠现象。2.基于DNA条形码和形态特征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隐存种的研究。通过计算标准DNA条形码的遗传距离及序列多样性,结果表明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12种的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大于2.0%,DNA条形码序列的多样性较高,说明其中可能包含隐存种。采用NJ、ME法构建单倍型系统树,结果表明其中Ananiacoronata,.hortulata,Perispasta caeculalis,Pyrausta fodinalis,P.perrubralis,P.subsequalis 6个复合种的不同地理支系均聚类形成比较明显的单系,并且各支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超过2.0%。通过进一步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发现6个复合种的不同地理支系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差异,证实其中存在隐存种。因此,本文结合DNA条形码和形态学证据共提出4新种、3新地位。新种:Anania aduncata sp.nov.,Anania tennesseensis sp.nov..,Perispasta brevis sp.nov.,Pyrausta chiapaslis sp.nov.。新地位:Pyrausta septentrionicola stat.nov.,Pyrausta monticola stat.nov.,Pyrausta shastanalis stat.nov.。3.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基于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和形态特征的系统发育研究。基于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采用MP、ML、BI法重建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的分子系统树显示,3种方法得到的系统树拓扑结构存在一定差异,MP、ML较BI法得到的系统树,能够更好地解析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解决大多数属的亲缘关系。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内群45属虽然未聚类形成单系群,但支持将其中36属归入野螟亚科,与传统形态学分类观点一致。另外,本研究分析结果支持内群中Charitoprepes,Lamprophaia,Mabra,Mimetebule 等4属与外群斑野螟亚科的聚类关系较近,相反与野螟亚科的聚类关系较远。而Carminibotys,Euclasta,Heterocnephes,Pseudebulea,Triunicidia等5属在不同系统树的位置有所变动,因此它们的系统关系及归属未能得到解决。外群中Aetholix,Udea与野螟亚科的聚类关系较近,相反与斑野螟亚科的聚类关系较远,与传统形态学认为该2属应为斑野螟亚科成员的观点有分歧。联合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和形态特征采用MP、BI法重建中国野螟亚科的系统树显示,2种方法得到的系统树拓扑结构存在一定差异。MP较BI法得到的系统树,能够更好地解析中国野螟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解决大多数属的亲缘关系。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内群22属未聚类形成单系群,但支持将其中19属归入野螟亚科,与传统形态学分类观点一致。另外,本研究分析结果支持内群中Mimetebulea与斑野螟亚科的聚类关系较近,相反与野螟亚科的聚类关系较远。而Carminibotys,Pseudebulea在不同系统树的位置有所变动,因此该2属的系统关系及归属仍需进一步研究。
任杰群[4](2014)在《中国花天牛族比较形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花天牛族(Lepturini)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总科(Cerambycoidea)天牛科(Cerambycidae)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不少种类幼虫是农林业生产中的重要害虫;该族成虫均有访花习性,是一类重要的传粉昆虫。本论文介绍了花天牛族Lepturini的经济意义和国内外分类研究和比较形态学研究现状。从分类学、形态特征比较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分类学研究整理形成了我国花天牛族Lepturini53属278种(亚种)的名录,本文在《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二十一卷鞘翅目天牛科花天牛亚科》基础上增加了22属102种(亚种)的形态描述,并根据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重新编制了分属、分种检索表;拍摄了花天牛族40属117种(亚种)普通标本或模式标本整体图,绘制了38属73种雄性外生殖器图,拍摄了32属58种后翅翅脉图。检视花天牛族模式标本23属77种(亚种),属级模式标本检视率达43.4%,种级模式标本检视率达27.7%。发现2个中国新纪录种:黄角花天牛Leptura ochraceofasciata ochrotela Bates,1873及细点花天牛Leptura subtilis Bates,1884。2比较形态学研究属级比较形态学研究:选取了触角形状、额形状、唇基形状、前胸背板形状、鞘翅形状,阳基侧突形状、盖的有无、环端部是否合并、几丁质附片的有无、中茎突端部是否合并,径室Rc的形状、MP3+4是否具分支、r3与r4长度比较等124个特征,通过对中国花天牛族Lepturini41属属级比较形态研究,筛选出属级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特征主要有:额形状、触角形状、前胸背板形状、小盾片形状、鞘翅形状、后足跗节腹面有无纵沟,盖的有无、环端部是否合并、几丁质附片的有无、中茎突端部是否合并,径室Rc形状、r3与r4长度等38个特征。种级比较形态学研究:本研究选取了触角形状、额形状、唇基形状、前胸背板形状、鞘翅形状,阳基侧突形状、盖的有无、环端部是否合并、几丁质附片的有无、中茎突端部是否合并,径室Rc的形状、MP3+4是否具分支、r3与r4长度等124个特征,通过对花天牛族种级比较形态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属内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特征不完全相同。种级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特征主要有:下颚须端部形状、触角节相对长度、前胸背板颜色及斑纹有无、鞘翅斑纹数量及形状、鞘翅末端形状,阳基侧突长宽比、阳基侧突刚毛有无及数量、几丁质附片形状及长宽比、中茎长宽比、中茎基与中茎突比例、交配孔背缘的形状等42个特征:后翅翅脉特征在种级不具有分类学意义。花天牛属Leptura种级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特征主要有:触角节相对长度、前胸背板形状、鞘翅末端形状、鞘翅斑纹形状,阳基侧突的长宽比、环端部合并的位置、中茎基与中茎突之比等27个特征。蜒尾花天牛属Macroleptura种级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特征主要有:触角第3节与第5节长度比较、鞘翅斑纹有无及斑纹形状等,环末端合并的位置、中茎与阳基长度比等16个特征。短腿花天牛属Pedostrangalia种级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特征主要有:触角第3节与第5节长度比较、前胸背板颜色及斑纹有无、鞘翅斑纹数量及形状等12个特征。华花天牛属Sinostrangalis种级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特征主要有:柄节与第4节长度比较、鞘翅斑纹数量及形状,几丁质附片长宽比、中茎长宽比等11个特征。纤花天牛属Ischnostrangalis种级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特征主要有:复眼纵径与颊长度比、触角节相对长度、鞘翅颜色,阳基侧突长宽比、中茎基与中茎突之比等21个特征。长尾花天牛属Pygostrangalia种级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特征主要有:前胸背板是否具纵条纹、鞘翅颜色、鞘翅斑纹数量,几丁质附片形状、中茎基与中茎突之比等13个特征。小花天牛属Nanostrangalia种级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特征主要有:触角节相对长度、前胸背板基部与端部宽度之比、鞘翅颜色、鞘翅斑纹形状等8个特征。长颊花天牛属Gnathostrangalia种级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特征主要有:触角颜色、鞘翅颜色、鞘翅斑纹形状等7个特征。瘦花天牛属Strangalia种级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特征主要有:触角颜色、鞘翅斑纹数量及形状,交配孔背缘形状等13个特征。根据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重新编制了分属分种检索表,补充和完善了分类描述。
董丽君[5](2012)在《基于COⅠ、COⅡ和COⅢ基因的蝗总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蝗虫是蝗总科Acridoidea昆虫的统称,蝗总科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蝗亚目Caelifera。全世界记载蝗虫12000余种,我国有1200余种。蝗虫不仅是重要的农牧业害虫,有些种类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许多学者基于不同的观点从不同分类水平对蝗总科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但其科级分类一直存在争议。因此我们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蝗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以期为进一步完善蝗总科分类系统提供一些分子证据。本研究测定了10种蝗虫的线粒体COⅠ、COⅡ和COⅢ基因全序列,利用MEGA5软件对序列进行碱基组成和变异、密码子和氨基酸使用频率、碱基替换和替换饱和性分析。同时从GenBank下载蝗总科22种蝗虫以及直翅目其它总科的5种外群的相关基因序列,使用MEGA和PAUP软件分别构建基于以上三个基因联合数据集的系统发育树,对蝗总科科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核酸序列碱基组成及变异:蝗总科昆虫的COⅠ、COⅡ和COⅢ基因序列中,COⅠ基因最为保守。3个基因保守性最高的是密码子第2位,占全部保守位点的50%以上,变异率最高的是密码子第3位。碱基组成具有明显的A/T偏向性,A+T的平均含量为68.5%-70.6%,COⅠ基因的密码子第3位点的A+T含量最高,达到86.2%。2、碱基替换:COⅠ、COⅡ和COⅢ基因的碱基替换速率较高,3个基因全序列的转换数与颠换数总体上基本相等,平均R值为1。部分位点转换数大于颠换数,R大于1,也有的位点颠换数大于转换数,R小于1。但所有R值均远大于提供系统发育信息的临界值0.4。3个基因的转换均有饱和的趋势,而颠换均未达到饱和。3、密码子使用和氨基酸组成:COⅠ基因共使用503个密码子,COⅡ基因共使用226个密码子,COⅢ基因使用261个密码子。通过比对37种直翅目昆虫的COⅠ基因全序列,推断COⅠ基因起始密码子为ATGA、GTGA和ATGG等四联起始密码子。而COⅡ和COⅢ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为ATG,3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均以TAA为主,也有TAG或单碱基T。3个基因在氨基酸组成上均有一定的偏向性,亮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等几种氨基酸含量明显偏高,而半胱氨酸、谷氨酸等含量明显较低。4、蝗总科系统发育分析:通过NJ法和MP法,重建了蝗总科8科32种蝗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外群最先从树的根部分出,蝗总科为单系群,在蝗总科内只有斑翅蝗科、瘤锥蝗科、锥头蝗科和癞蝗科为单系群,斑腿蝗科、槌角蝗科、网翅蝗科和剑角蝗科均非单系群。斑翅蝗科为最进化的类群;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亲缘关系较近,与剑角蝗科一起构成蝗总科中较进化的类群;斑腿蝗科昆虫虽然没有聚为一支,但较集中的分布在蝗总科单系群的中部;癞蝗科是较原始的类群;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亲缘关系较近,为蝗总科最原始的类群。对系统树综合分析,推断蝗总科8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如下:(锥头蝗科+瘤锥蝗科)→癞蝗科→斑腿蝗科→(网翅蝗科+槌角蝗科)→剑角蝗科→斑翅蝗科。5、本研究基于COⅠ、COⅡ和COⅢ基因序列的碱基替换分析、替换饱和性分析以及系统发育分析,认为此3种基因的联合数据集可以用来分析蝗总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是比较有效的分子标记。
何鹏兴[6](2007)在《秦岭山脉蝽科昆虫区系分析及真蝽属部分种类COI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半翅目)》文中认为蝽科隶属于半翅目异翅亚目蝽次目蝽总科。本科全部为陆生昆虫,大多数为植食性种类,是重要的农林害虫,其中益蝽亚科为捕食性种类,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和生物防治的利用对象,因此,该科昆虫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对蝽科进行了研究。1.综述:半翅目与同翅目的分类阶元争议较大,根据近几十年来的研究结果,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其系统发育关系是:胸喙亚目+(蝉子亚目+(蜡蝉子亚目+(鞘喙亚目+异翅亚目))),“同翅目”应该被停止使用。蝽科是半翅目中最常见的大科之一,根据最近Rider提出的分类系统,目前国内蝽科分布有4亚科:益蝽亚科、短喙蝽亚科、舌盾蝽亚科和蝽亚科。截止到1995年蝽科全世界已知有642个属4112种,其中国内已知有170多属,500余种。我国蝽科昆虫区系结构由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部分组成,东洋界比重最大,其次为古北界;蝽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以华中、华南和西南3区共有种比重较大。近几十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被用在了半翅目昆虫中,主要来探讨种群遗传变异与进化、种及种下阶元的分类研究和种上阶元的系统发育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秦岭山脉蝽科昆虫区系分析:秦岭山脉地理位置特殊,动植物区系十分复杂,物种多样性较高。本研究依据所采集的秦岭山脉昆虫标本以及资料记载列举出秦岭地区蝽科昆虫名录:蝽科昆虫77种,其中陕西省新纪录种15种,秦岭地区新记录种22种。对这些昆虫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秦岭地区处于东洋界与古北界的过度地带,存在东洋种类北上和古北种类南伸的情况,但古北界种相对处于优势。按中国动物地理7个区的划分来分析,秦岭山脉与华中区、西南区的关系较为密切,而与东北区和青藏区的关系最为疏远,昆虫组成较为复杂。本地区特有种类占有6.5%,与中国别的地区如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天目山和长江三峡库区等地比较相对较少。3.蝽科新种记述:在形态分类上,本研究记述了蝽科真蝽属和伊蝽属3新种:苍山真蝽、绿角真蝽、托里伊蝽,并编制了各属分种检索表。真蝽属为Olivier于1789年建立,隶属于蝽科蝽亚科蝽族Pentatomine,是一个较大的属,到目前为止本属有34个种,其中苍山真蝽分布于云南苍山,绿角真蝽分布于陕西秦岭。伊蝽属是St(?)l于1876年建立,录属于蝽科蝽亚科Sephelini族,到目前为止本属有5种,其中托里伊蝽分布在中国新疆。4.真蝽属部分种类COI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真蝽属内成员形态差异较大,多少呈现为一异质的类群,其群的划分以及是否应将其分成4个属,国内外昆虫学者分歧较大。本研究以COI部分基因片段为分子标记,以同蝽科宽铗同蝽作外群,来探讨真蝽属9种昆虫的分子进化机制和系统发育关系,现得出如下结论:a.本研究共得到真蝽属9种昆虫10条长为798 bp的COI基因部分片段,其序列组成分析显示COI基因相对比较保守,碱基A+T含量有明显的偏向性。b.真蝽属9种昆虫核苷酸替换主要发生在密码子第三位点上,第二位点最为保守,且三个位点均表现出转换高于颠换,转换主要以T与C之间为主,颠换以T与A之间为主。转换与颠换的比值平均为1.6。c.本试验数据组分析结果表明显示Pentatoma parataibaiensis和Pentatoma semiannulata的R值相对较高,它们之间未校正的遗传距离也仅为0.034,表明褐真蝽和拟太白真蝽的关系比较近。4种建树方法均将褐真蝽群中的拟太白真蝽和褐真蝽以很高的支持度聚在了一起,但同时也以较高的支持度和绿角真蝽聚为一支,说明绿角真蝽应划归到褐真蝽群。d.本试验数据组分析显示Pentatoma angulata、Pentatoma rufipes Henan和Pentatoma rufipes Shaanxi两两之间的R值相对较高,遗传距离较小。4种建树方法均显示红足真蝽两个地方种群没有聚合在一起,红足真蝽的河南种群首先和角肩真蝽聚在一起,然后再和陕西种群聚和为一支,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e.4种建树方法基本上支持了红足真蝽群的划分,本实验中红足真蝽群4种昆虫的关系为:((红足真蝽,角肩真蝽),(斜纹真蝽,金绿真蝽))。f.褐腹真蝽群的日本真蝽和褐脉真蝽群的昆明真蝽的系统关系在本实验中难以确定,在各种拓扑结构中其分支的支持度均较低。关于真蝽属群的划分,以及是否应该将本属划分为几个较小的属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王延峰[7](2006)在《网翅蝗科(直翅目:蝗总科)部分种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认为网翅蝗科Arcypteridae是蝗总科中的一个较大的类群,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已知4个亚科47个属223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古北区,东洋区相对较少。它是中国昆虫分类专家基于中国蝗虫区系特点而创建的一个科级分类单元,不同学者对这一类群的分类归属意见各不相同,尤其是和国外的分类学者在部分种、属级、亚科级分类单元归属方面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虽然前人从细胞学、形态学、发音机制、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对此作了许多研究,但是总体上研究的不够深入,依然存在许多分歧。 本研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2亚科31种网翅蝗科昆虫及1种癞蝗(外群)的线粒体基因Cyt b和16SrRNA、核基因28SrDNA的部分片段序列以及线粒体COⅡ全序列,使用ClustalX1.83进行序列比对,MEGA V2.1进行序列组成分析,对线粒体基因Cytb、COⅡ数据集按照蛋白质基因密码子第一、二、三位点划分子集,16SrRNA数据集按照RNA基因的不同功能域划分茎区和环区子集,按照蛋白质基因、线粒体基因及核基因同线粒体基因联合组成联合数据集:COⅡ&Cytb,16SrRNA&Cytb&COⅡ,16SrRNA&Cytb&COⅡ&28SrDNA,并对各数据集及其子集进行了数据探索研究。在PAUP*4.0b10(PPC)中采用NJ法、MP法、ML法以及在Mrbayes V3.0中的贝叶斯系统发育推论(BI)法进行系统发育关系重建,得出以下结论: 1.31种网翅蝗科昆虫3线粒体基因Cytb、COⅡ及16S rRNA具有昆虫线粒体所具有的高A+T含量,三基因片段分别为73.6%、71.0%与67.6%;从变异位点数目来看,COⅡ的数目最多,Cytb次之,16SrRNA的较少。而核28SrDNA非常保守,全部509个位点只有44个(不含外群)、72个(含外群)的变异位点,28S rDNA的A+T含量只有30.5%,其中G的含量高达35.0%,与线粒体基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2.数据探索研究结果如下: ①碱基频率偏向性x2(Chi-square)检验表明Cytb和COⅡ的第三位点在分类单元间存在碱基组成偏向性;②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发现16SrRNA的环区及COⅡ、Cytb的第三位点存在替换饱和现象;③PTP检验揭示四个数据集及其子集、联合数据集都含有显着区别于随机信号的系统发育信息。④g1检验显示线粒体COⅡ基因系统发育信号最强,其次为16SrRNA,Cytb,而以核基因28SrDNA最弱(g1=-0.5096),基本与Cytb(g1=-0.5185)的相当。联合数据集的检验结果表明线粒体基因联合发育信号得到增加,但核基因和三线粒体基因联合不如线粒体三
卜云[8](2005)在《蝽科部分种类线粒体COⅡ基因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研究(半翅目:异翅亚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蝽科是半翅目-异翅亚目中最常见的大科之一,全世界已知760属4100种,国内已知170多属,500余种。蝽科全部为陆生昆虫,大多数为植食性种类,是重要的农林害虫,其中益蝽亚科为捕食性种类,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和生物防治的利用对象,因此,该科昆虫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国内外已从分类学、细胞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生物防治等各个方面对蝽科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系统学方面,蝽科内亚科及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论,目前已从外部形态特征、卵形态特征、染色体等方面进行过探讨,各家意见不一。 本文从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两个方面分别对蝽科部分种类进行了研究,形态学方面,选取蝽科昆虫40个重要的外部形态特征,采用Wagner简约法建立了蝽科部分种类的系统关系;分子系统学方面,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定了蝽科及关系较近的盾蝽科、荔蝽科和土蝽科23种昆虫线粒体COⅡ基因585 bp长度的序列,借助系统发育分析相关软件,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及贝叶斯推论法(BI)4种方法从科、亚科、属等分类水平探讨了蝽科部分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 综合两方面数据的系统发育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基于蝽科40个外部形态特征简约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亚科的关系为Phyllocephalinae+(Asopinae+(Pentatominae+Podopinae)),蝽亚科Pentatominae与舌盾蝽亚科Podopinae关系较近,短喙蝽亚科Phyllocephalinae与其他3个亚科的关系较远。 2.蝽科19种昆虫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中,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39.8%、31.8%、12.5%、15.8%,A+T含量为71.7%,G+C含量为28.3%,表现出很强的A+T含量偏向性。除弯刺黑蝽外,其他所有昆虫所测定COⅡ基因序列都编码195个氨基酸,平均变异率为40.5%,所有昆虫都不含半胱氨酸(Cys),由19种氨基酸组成,其中亮氨酸(Leu)与异亮氨酸(Ile)的含量最高。 3.蝽科19种昆虫COⅡ基因序列转换/颠换值总体为0.9,颠换略大于转换,在系统发育分析前对序列进行了替换饱和性分析,结果显示碱基替换没有明显的饱和趋势。碱基替换中转换的发生以T与C之间为主,颠换以T与A之间为主,密码子第三位点发生的替换最多(87.2%)。 4.蝽科19种昆虫之间的遗传距离显示,同一属内种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如辉
卜云,郑哲民[9](2004)在《我国蝽科昆虫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蝽科昆虫是一类重要的经济昆虫 ,绝大多数种类都是农林害虫 ,我国学者已经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本文从蝽科分类与系统学、区系分析、形态学、细胞学、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生态与生物防治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我国蝽科昆虫当前的研究进展 .
张峰举[10](2004)在《拟步甲亚科昆虫酯酶同工酶及幼虫系统学研究(鞘翅目:拟步甲科)》文中提出本文对采自我国蒙新区拟步甲亚科昆虫的酯酶同工酶和幼虫系统学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有: 1.介绍了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在昆虫分类中的应用,拟步甲亚科幼虫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该亚科9属23种成虫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1)拟步甲亚科昆虫成虫酯酶同工酶酶带9~23条,Rf值在0.13~0.98之间,近阳极区和近阴极区条带较多。 (2)同种不同性别、不同个体之间酶谱存在着差异,但都不超过种级水平。各属之间酶谱差异显着,属内各种间的酶谱比较接近,即同属内具有某些共性,但每个种有各自特有的酶谱,表现了种间差异。酯酶同工酶可用于拟步甲亚科昆虫成虫的分类鉴定。 (3)酯酶同工酶酶谱Rf值的聚类结果反映参加聚类类群亲缘关系与形态分类有一定程度的吻合。 3.介绍了该亚科幼虫的研究方法、生物学和经济意义,并进行拟步甲亚科幼虫分类系统的讨论。对采自蒙新区隶属7族(拟步甲族Tenebrionini;孔雀甲族Phaleriini;隐甲族Crypticini;扁足甲族Pedinini;土甲族Opatrini;刺甲族Platyscelini;琵甲族Blaptini)21属(拟步甲属Tenebrio Linnaeus,1758;粗角甲属Parane Reitter,1895;直扁足甲属Blindus Mulsant et Rey,1953;隐甲属Crypticus Iatreille,1817;土甲属Gonocephalum Solier,1834;小土甲属Penthicinus Reitter,1896;方土甲属Myladina Reitter,1889;真土甲属Eumylada Reitter,1904;漠土甲属Melanesthes Dejean,1834;阿土甲属Anatrum Reichardt,1936;景土甲属Jintaium Ren,1999;单土甲属Monatrum Reichardt,1936;沙土甲属Opatrum Fabricius,1775;笨土甲属Penthicus Faldermann,1836;齿刺甲属OodescelisMotschusky,1845;双刺甲属Bioramix Bates,1879;刺甲属Platyscelis Latreille,1825;琵甲属Blaps Fabricius,1775;齿琵甲属Itagonia Reitter,1887;小琵甲属Gnaptorina Reitter,1887;侧琵甲属Prosodes Eschscholtz,1829)83种幼虫的形态特征做了详细记述,绘制了种的形态特征图并编制了属、种检索表。其中亮黑方土甲价了adz’na sp.、条脊景土甲刀刀taj,‘“了cat二Ren,1999、钝突笨土甲卢b刀thjeusn口了口刀ieusKaszab,1968、弯笨土甲卢b刀thlcns lene万少1 Kaszab,l‘)68、祁连笨土甲凡刀thleusnanshanjeus Reiehardt,1936、笨土甲属未定种卢b刀thieus sp.、多刻漠土甲枪lanesthespunet1’pennjs Reitter,1889、粗壮漠土甲旋lanesthes sp.、多皱漠土甲油lanesthesr以glpennis Reitter,18乏19、景泰漠土甲枪1朋esthes方刀taiensis Ren,1992、达氏漠土甲枪lanesthe:dava动功a切151 Kaszab,1964、短齿漠土甲加Ianesthes exjlljdentada Ren,1993、纤毛漠土甲价lanesthesejljata Reitter,1889、磨光琵甲B1即s口paca Feitter,1889等14种幼虫为首次记述。 所有研究标本保存于宁夏大学农学院标本室
二、蝽科Strachia属群的系统发育分析(半翅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蝽科Strachia属群的系统发育分析(半翅目)(论文提纲范文)
(1)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雌性受精囊及系统发育研究(半翅目:地长蝽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
1.1 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研究进展 |
1.2 昆虫雌性受精囊研究现状 |
1.3 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分子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 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分类系统研究进展 |
2. 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昆虫雌性受精囊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昆虫雌性受精囊结构描述 |
2.3.2 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10个族雌性受精囊比较 |
3. 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COI基因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4. 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高级阶元系统发育研究 |
4.1 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各族形态特征 |
4.2 内群与外群 |
4.3 特征的选取 |
4.4 性状数据矩阵 |
4.5 支序分析结果与讨论 |
4.5.1 支序分析结果 |
4.5.2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 COI序列附录 |
致谢 |
野外考察经历及参加项目 |
(2)中国负板类网蝽(Cysteochila-group)及冠网蝽属(Stephanitis St(?)l)分类修订(半翅目:网蝽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目录 |
1. 总论 |
1.1. 网蝽科的分类系统概况 |
1.2. 网蝽科系统发育研究 |
1.3. 负板类网蝽Cysteochila-group属群研究简况 |
1.4. 冠网蝽属研究简况 |
2. 负板类网蝽及冠网蝽属形态特征 |
2.1. 负板类网蝽形态特征 |
2.2 冠网蝽属Stephanitis形态特征 |
2.3. 网蝽科昆虫生殖节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采集方法 |
3.3. 拍照与图像处理 |
3.3.1. 拍照 |
3.3.2. 图像处理 |
3.4. 量度 |
4. 负板类网蝽Cyeteochila-group属种类记述与修订 |
4.1. 中国负板类网蝽Cysteochila-group属群 |
4.2. 中国负板类网蝽Cysteochila-group属群属检索表 |
4.3. 中国负板类网蝽属群记述 |
4.3.1. 卷脊网蝽属Aepeplus Drake and Ruhoff,1962 |
4.3.1.1. 卷脊网蝽Aeipeplus kaianus Drake and Ruhoff,1962 |
4.3.2. 高冠网蝽属Baeochila Drake and Poor,1937 |
4.3.2.1. 新种,凹高冠网蝽Baeochila concava sp.nov |
4.3.2.2. 高冠网蝽Baeochila elongata(Distant,1903) |
4.3.2.3. 新种,大兜高冠网蝽Baeochila magna sp.nov |
4.3.2.4. 台高冠网蝽Baeochila scitula Drake,1948 |
4.3.2.5. 宽高冠网蝽Baeochila nexa(Distant,1903) |
4.3.3. 壳背网蝽属Cochlochila Stal,1873 |
4.3.3.1. 壳背网蝽Cochlochila(Cochlochila)bullita(Stal,1873) |
4.3.3.2. 耳壳背网蝽Cochlochila(Physodictyon)conchata(Stal,1873) |
4.3.3.3. 郝氏耳壳背网蝽Cochlochila(Physodictyon)holzschuhi Stusak,1989 |
4.3.4. 负板网蝽属Cysteochila Stal,1873 |
4.3.4.1. 不丹负板网蝽Cysteochila bhutanensis(Pericart,1985) |
4.3.4.2. 新种,双曲负板网蝽Cysteochila bisinuosa sp.nov |
4.3.4.3. 高负板网蝽Cysteochila chiniana Drake,1942 |
4.3.4.4. 枯黄负板网蝽Cysteochila consanguinea(Distant,1909) |
4.3.4.5. 港负板网蝽Cysteochila constantis(Drake,1927) |
4.3.4.6. 宽腹负板网蝽Cysteochila consueta Drake,1948 |
4.3.4.7. 大负板网蝽Cysteochila delineata(Distant,1909) |
4.3.4.8. 毛负板网蝽Cysteochila enthenia Drake and Ruhoff,1965b.中国新记录 |
4.3.4.9. 费氏负板网蝽Cysteochila fieberi(Scott,1874) |
4.3.4.10. 新种,桂负板网蝽Cysteochila guangxiensis sp.nov |
4.3.4.11. 新种,萧氏负板网蝽Cysteochila hsiaoi sp.nov |
4.3.4.12. 斑负板网蝽Cysteochila monstrosa(Scott,1874) |
4.3.4.13. 闽负板网蝽Cysteochila orta Drake and Maa,1953 |
4.3.4.14. 长喙负板网蝽Cysteochila oscitantis Drake and Maa,1953 |
4.3.4.15. 负板网蝽Cysteochila picta(Distant,1903) |
4.3.4.16. 满负板网蝽Cysteochila ponda Drake,1937 |
4.3.4.17. 新种,红褐负板网蝽Cys-ochila ruderifusca sp.nov |
4.3.4.18. 高脊负板网蝽Cysteochila similis(Pericart,1985) |
4.3.4.19. 平负板网蝽Cysteochila suensoni Drake,1942 |
4.3.4.20. 新种,三纵列负板网蝽Cysteochila triseriata sp.nov |
4.3.4.21.新种,典负板网蝽Cysteochila typica sp.n.ov |
4.3.4.22. 波负板网蝽Cysteochila undosa Drake,1942 |
4.3.4.23.凸背负板网蝽Cysteochila vota Drake 1948 |
4.3.4.24. 云岗负板网蝽Cysteochila yungana Drake and Maa,1955 |
4.3.4.25. 广布负板网蝽Cysteochila sp |
4.3.5. 长棒网蝽属Diconocoris Mayr,1864 |
4.3.5.1. 长棒网蝽Diconocoris capusi(Horvath,1906) |
4.3.6. 无孔网蝽属Dictyla Stal,1874 |
4.3.6.1. 斑无孔网蝽Dictyla echii(Schrank,1782) |
4.3.6.2. 明无孔网蝽Dictyla evidens(Drake,1927) |
4.3.6.3. 赣无孔网蝽Dictyla leporis(Drake,1937) |
4.3.6.4. 印无孔网蝽Dictyla lupata(Drake and Poor,1936) |
4.3.6.5. 窄无孔网蝽Dictyla minuta Golub,1976 |
4.3.6.6. 紫无孔网蝽Dictyla montandoni(Horvath,1885) |
4.3.6.7. 滇无孔网蝽Dictyla nassata(Puton,1874) |
4.3.6.8. 黑无孔网蝽Dictyla nigra Golub,1982 |
4.3.6.9. 古无孔网蝽Dictyla platyoma(Fieber,1861) |
4.3.6.10. 华无孔网蝽Dictyla rasilis(Drake and Maa,1955) |
4.3.6.11. 破无孔网蝽Dictyla sauteri(Drake,1923) |
4.3.6.13. 怪无孔网蝽Dfctyla seorsa(Drake and Poor,1937) |
4.3.6.12. 蒙无孔网蝽Dictyla subdola(Horvath,1905) |
4.3.6.14. 台无孔网蝽Dictyla uichancoi(Drake and Poor,1937) |
4.3.7. 海氏网蝽属Heissiella Pericart,1984 |
4.3.7.1. 新种,短突海氏网蝽Heissiella processa sp.nov |
4.3.7.2. 华海氏网蝽Heissiella sinica Dang and Bu,2013 |
4.3.8. 华网蝽属Hurdchila Drake,1953 |
4.3.8.1. 翘华网蝽Hurdchila lewisi(Scott,1880) |
4.3.8.2. 斑华网蝽Hurdchila mira(Drake and Poor,1936) |
4.3.8.3. 华网蝽Hurdchila togularis(Drake and Poor,1936) |
4.3.9 凸背网蝽属Oncochila Stal,1873 |
4.3.9.1. 广凸背网蝽Oncochila simplex(Herrich-Schaeffer,1830) |
4.3.9.2. 凸背网蝽Oncochila scapularis(Fieber,1844) |
4.3.10. 新属,拟球背网蝽Parapenottus gen.nov |
4.3.10.1. 双曲拟球背网蝽Parapenottus bisinuatus(Dang,Li and Bu,2012),comb.nov |
4.3.10.2. #盔拟球背网蝽Parapenottus cassideus(Dang,Li and Bu,2012),comb.nov |
4.3.10.3. 闽拟球背网蝽Parapenottus fujianensis(Dang,Li and Bu,2012),comb.nov |
4.3.10.4. 藏拟球背网蝽Parapenttus tibetanus(Drake and Maa,1954),comb.nov |
4.3.10.5. 瘤拟球背网蝽Parapenottus tuberculiformis(Dang,Li and Bu,2012),comb.nov |
4.3.11. 球背网蝽属Penottus Distant,1903 |
4.3.11.1. 新种,狄氏球背网蝽Penottus distanti sp.nov |
4.3.11.2. 球背网蝽Penottus monticollis(Walker,1873) |
4.3.11.3. 台球背网蝽Penottus verdicus Drake and Maa,1953 |
4.3.12. 折板网蝽属Physatocheila Heber,1844 |
4.3.12.1. 折板网蝽Physatocheila costata(Fabricius,1794) |
4.3.12.2. 叉脊折板网蝽Physatocheila distinguenda(Jakovlev,1880) |
4.3.12.3. 黑眼折板网蝽Physatocheila dumetorum(Herrich-Schaeffer,1838) |
4.3.12.4. 华折板网蝽Physatocheila enodis Drake,1948 |
4.3.12.5. 斑折板网蝽Physatocheila fasciata(Fieber,1844) |
4.3.12.6. 新种,扈氏折板网蝽Physatocheila hui sp.nov |
4.3.12.7. 大折板网蝽Physatocheila orientis Drake,1942 |
4.3.12.8. 粤折板网蝽Physatocheila ruris Drake,1942 |
4.3.12.9. 新种,卵圆折板网蝽Physatocheila oviformis sp.nov |
4.3.12.10. 斯氏折板网蝽Physatocheila smreczynskii China,1952 |
4.3.12.11. 新种,云南折板网蝽Physatocheila yunnanensis sp.nov |
4.3.13. 糙皮网蝽属Trachypeplus Horvath,1926 |
4.3.13.1. 凹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depressus Dang,Guilbert and Bu,2013 |
4.3.13.2. 黄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fulgoris(Drake,1937) |
4.3.13.3. 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jacobsoni Horvath,1926 |
4.3.13.4. 经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jfngae Dang,Guilbert and Bu,2013 |
4.3.13.5. 毛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malloti Drake and Poor,1936 |
4.3.13.6. 拟黄糙皮网Trachypeplus parafulgoris Dang,Guilbert and Bu,2013 |
4.3.13.7. 布氏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brailovskyi(Percart,1992)comb.nov |
4.3.13.8. 华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chinensis Drake and Poor,1936 |
4.3.13.9. 大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magnus Jing,1981a |
4.3.13.10. 滇糙皮网蝽Trachypeplus yunnanus Jing,1980 |
4.3.14. 怪网蝽属Xenotingis Drake,1923 |
4.3.14.1. 怪网蝽Xenotingis horni Drake,1923 |
4.3.15. 长头负板网蝽属Xynotingis Drake 1948 |
4.3.15.1. 长头负板网蝽Xynotingis hoytana Drake,1948 |
4.3.16. 双壳背网蝽属Zeiratingis Drake and Ruhoff,1961 |
4.3.16.1. #海南双壳背网蝽Zeiratingis hainanensis Dang,Li and Bu,2014 |
5. 冠网蝽属Stephanitis Stal修订 |
5.1. 冠网蝽属Stephanitis Stal,1873 |
5.2. 世界冠网蝽属Stephanitis Stal名录 |
5.3. 中国Stephanitis种类检索表(38种) |
5.4. 中国种类记述 |
5.4.1. 脊冠网蝽亚属Stephanitis(Norba)Horvath,1912 |
5.4.1.1. 斑脊冠网蝽Stephanitis aperta Horvath,1912 |
5.4.1.2. 新种,二叉脊冠网蝽Stephanitis bifurcatis sp.nov |
5.4.1.3. 茶脊冠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 Drake,1948 |
5.4.1.4. 明脊冠网蝽Stephanitis esakii Takeya,1931 |
5.4.1.5. 维脊冠网蝽Stephanitis exigua Horvath,1912 |
5.4.1.6. 樟脊冠网蝽Stephanitis macaona Drake,1948 |
5.4.1.7. 直脊冠网蝽Stephanitis mendica Horvath,1912 |
5.4.1.8. 新种,黑脊冠网蝽Stephanitis nigra sp.nov |
5.4.1.9. 叉脊冠网蝽Stephanitis nitoris Drake and Poor,1937 |
5.4.1.10. 闽脊冠网蝽Stephanitis outonana Drake and Maa |
5.4.1.11. 村脊冠网蝽Stephanitis pagana Drake and Maa,1953 |
5.4.1.12. 毛脊冠网蝽Stephanitis suffusa(Distant,1903) |
5.4.2. 囊冠网蝽亚属Stephanitis(Menodora)Horvath,1912 |
5.4.2.1. 亮囊冠网蝽Stephanitis formosa Horvath,1912 |
5.4.2.2. 褐囊冠网蝽Stephanitis sondaica Horvath,1912 |
5.4.3. 冠网蝽亚属Stephanitis(Stephanitis)Stal,1873 |
5.4.3.1. 钩樟冠网蝽Stephanitis ambigua Horvath,1912 |
5.4.3.2. 狭冠网蝽Stephanitis angustata Bu,1997 |
5.4.3.3. 阿萨姆冠网蝽Stephanitis assamana Drake and Maa,1954 |
5.4.3.4. 新种,黑脉冠网蝽Stephanitis fuscata sp.nov |
5.4.3.5. 一斑冠网蝽Stephanitis fasciicarina Takeya,1931 |
5.4.3.6. 黑腿冠网蝽Stephanitis gallarum Horvath,1906 |
5.4.3.7. 黑腹冠网蝽Stephanitis gressitti Drake,1948 |
5.4.3.8. 新种,桂冠网蝽Stephanitis guangxiensis Dang,Li and Bu |
5.4.3.9. 萧氏冠网蝽Stephanitis hsiaoi Bu,1997 |
5.4.3.10. 绣球冠网蝽Stephanitis hydrangeae Drake and Maa,1955 |
5.4.3.11. 八角冠网蝽Stephanitis illicii Jing,1989 |
5.4.3.12. 华南冠网蝽Stephanitis laudata Drake and Poor,1953 |
5.4.3.13. 新种,山胡椒冠网蝽Stephanitis lindera sp.nov |
5.4.3.14. 新种,龙陵冠网蝽Stephanitis longlingensis sp.nov |
5.4.3.15. 新种,大冠网蝽Stephanitis magna sp.nov |
5.4.3.16. 梨冠网蝽Stephanitis nashi Esaki and Takeya,1931 |
5.4.3.17. 新种,拟华南冠网蝽Stephanitis paralaudata sp.nov |
5.4.3.18. 杜鹃冠网蝽Stephanitis pyrioides(Scott,1874) |
5.4.3.19. 祁连冠网蝽S tephanitis qilianensis Bu,1997 |
5.4.3.20. 防己冠网蝽Stephanitis subfasciata Horvath,1912 |
5.4.3.21. 长脊冠网蝽Stephanitis svensoni Drake,1948 |
5.4.3.22. 香蕉冠网蝽Stephanitis typica(Distant,1903) |
5.4.3.23. 长板冠网蝽Stephanitis veridica Drake,1948 |
5.4.3.24. 新种,郑氏冠网蝽Stephanitis zhengisp.nov |
6. 讨论 |
7. 主要参考文献 |
8. 图版 |
Ⅰ. 模式标本图版(Ⅰ.Type specimens plates) |
Ⅱ. 检视标本图版(Ⅱ.Material specimens plates) |
9. 致谢 |
10. 作者简历 |
(3)基于DNA条形码和形态特征的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鳞翅目:草螟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概况 |
1.1 DNA条形码技术研究概况 |
1.1.1 DNA条形码技术的提出 |
1.1.2 DNA条形码技术的特点 |
1.1.3 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
1.1.4 DNA条形码技术的争论 |
1.2 野螟亚科研究概况 |
1.2.1 野螟亚科分类地位及鉴别特征 |
1.2.2 野螟亚科的单系性 |
1.2.3 野螟亚科分类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形态和分子特征 |
2.1 形态特征 |
2.1.1 头部 |
2.1.2 胸部 |
2.1.3 腹部 |
2.2 分子特征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标本来源 |
3.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3.2.1 试剂 |
3.2.2 常用仪器及设备 |
3.3 研究方法 |
3.3.1 成虫标本的采集、制作 |
3.3.2 比较形态学研究 |
3.3.3 DNA条形码数据库建立 |
3.3.4 DNA条形码数据分析 |
3.3.5 COI基因DNA条形码和形态特征揭示野螟亚科的隐存种分析 |
3.3.6 系统发育分析 |
第四章 结果分析 |
4.1 基于DNA条形码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昆虫的分子鉴定 |
4.1.1 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昆虫DNA条形码数据库建立 |
4.1.2 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特征分析 |
4.1.3 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DNA条形码序列的遗传距离及Barcode gap分析 |
4.1.4 DNA条形码对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昆虫的分子鉴定结果分析 |
4.2 基于DNA条形码和形态特征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隐存种的研究 |
4.2.1 棘趾野螟属Anania Hubner, 1823 |
4.2.2 方斑野螟属Perispasta Zeller,1875 |
4.2.3 野螟属Pyrausta Schrank,1802 |
4.3 基于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和形态特征的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系统发育研究 |
4.3.1 基于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4.3.2 联合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和形态特征中国野螟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DNA条形码在分子鉴定中的影响因素及其界定物种的标准 |
5.1.1 DNA条形码数据库对分子鉴定的影响 |
5.1.2 DNA条形码序列长度、序列片段对分子鉴定的影响 |
5.1.3 DNA条形码在分子鉴定中界定物种的标准 |
5.2 DNA条形码在隐存种及谱系地理学研究中的探讨 |
5.2.1 DNA条形码在隐存种研究中的探讨 |
5.2.2 DNA条形码在谱系地理学研究中的探讨 |
5.3 野螟亚科的单系性及系统发育关系 |
5.3.1 野螟亚科的单系性问题 |
5.3.2 野螟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 |
参考文献 |
中国野螟亚科名录 |
图版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中国花天牛族比较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经济意义 |
1.2 花天牛族Lepturini国内外分类现状 |
1.2.1 国外分类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2 国内分类研究历史和现状 |
1.3 比较形态学研究进展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研究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2 研究方法 |
3.2.1 分类学研究 |
3.2.2 比较形态学研究 |
3.3 花天牛族Lepturini成虫形态特征 |
3.3.1 外部形态结构特征 |
3.3.2 雄性外生殖器结构特征 |
3.3.3 后翅翅脉结构特征 |
第4章 分类 |
4.1 花天牛族Lepturini Latreille,1804 |
4.2 拟矩胸花天牛属Pseudalosterna Plavilshchikov,1934 |
4.3 花天牛属Leptura Linnaeus,1758 |
4.4 突肩花天牛属Anoploderomorpha Pic,1901 |
4.5 宽尾花天牛属Strangalomorpha Solsky,1873 |
4.6 短腿花天牛属Pedostrangalia Sokolow,1896 |
4.7 灿花天牛属Metalloleptura Gressitt & Rondon,1970 |
4.8 异花天牛属Parastrangalis Ganglbauer,1889 |
4.9 华花天牛属Sinostrangalis Hayashi,1960 |
4.10 类华花天牛属Metastrangalis Hayashi,1960 |
4.11 细花天牛属Leptostrangalia Nakane & Ohbayashi,1959 |
4.12 纤花天牛属Ischnostrangalis Gangbauer,1889 |
4.13 长尾花天牛属Pygostrangalia Pic,1957 |
4.14 拟瘦花天牛属Mimostrangalia Nakane & Ohbayashi,1957 |
4.15 特花天牛属Idiostrangalia Nakane & Ohbayashi,1957 |
4.16 小花天牛属Nanostrangalia Nakane & Ohbayashi,1957 |
4.17 瘦花天牛属Strangalia Serville,1835 |
4.18 毛角花天牛属Corennys Bates,1884 |
4.19 艾花天牛属Elacomia Heller,1916 |
4.20 厚畛花天牛属Houzhenzia Ohbayashi & Lin,2012 |
4.21 大林花天牛属Ohbayashia Hayashi,1958 |
4.22 粗角花天牛属Pachypidonia Gressitt,1935 |
4.23 颠花天牛属Saligranta Chou&Ohbayashi,2011 |
第5章 比较形态学研究 |
5.1 花天牛族Lepturini比较形态学研究所选特征 |
5.2 花天牛族Lepturini属级比较形态学研究 |
5.2.1 花天牛族Lepturini属级特征比较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小结 |
5.3 花天牛族Lepturini种级比较形态学研究 |
5.3.1 花天牛属Leptura种级比较形态学研究 |
5.3.2 蜓尾花天牛属Macroleptura种级比较形态学研究 |
5.3.3 短腿花天牛属Pedostrangalia种级比较形态学研究 |
5.3.4 华花天牛属Sinostrangalis种级比较形态学研究 |
5.3.5 纤花天牛属Ischnostrangalis种级比较形态学研究 |
5.3.6 长尾花天牛属Pygostrangalia种级比较形态学研究 |
5.3.7 小花天牛属Nanostrangalia种级比较形态学研究 |
5.3.8 长颊花天牛属Gnathostrangalia种级比较形态学研究 |
5.3.9 瘦花天牛属Strangalia种级特征比较 |
5.3.10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中国花天牛族Lepturini分类研究 |
6.1.2 中国花天牛族Lepturini比较形态学研究 |
6.2 讨论 |
6.2.1 中国花天牛族Lepturini分类研究 |
6.2.2 中国花天牛族Lepturini比较形态学研究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中国花天牛族Lepturini昆虫名录 |
附图1 成虫图版 |
附图2 雄性外生殖器图版 |
附图3 后翅图版 |
(5)基于COⅠ、COⅡ和COⅢ基因的蝗总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蝗总科概述 |
1.1.1 蝗总科及其分类 |
1.1.2 蝗总科 Acridoidea 特征 |
1.2 蝗总科系统学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形态学分类 |
1.2.2 进化分类学研究 |
1.2.3 支序系统学研究 |
1.2.4 细胞分类学研究 |
1.2.5 分子系统学研究 |
1.2.6 其他方面研究 |
1.3 线粒体基因组及基因在蝗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1.3.1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及结构特点 |
1.3.2 线粒体基因组及基因在昆虫系统学中的应用 |
1.3.3 细胞色素 C 氧化酶亚基及基因 |
1.4 昆虫分子系统学 |
1.4.1 分子系统学简介 |
1.4.2 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
1.4.3 序列比对和数据分析 |
1.4.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方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结果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来源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仪器及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总 DNA 的提取 |
2.2.2 DNA 质量检测 |
2.2.3 PCR 引物设计 |
2.2.4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
2.2.5 PCR 产物纯化 |
2.2.6 PCR 产物克隆 |
2.2.7 测序 |
2.2.8 序列的校正和鉴定 |
2.2.9 测序比对及组成分析 |
2.2.10 构建系统发育树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2.3.1 基因组总 DNA 提取 |
2.3.2 COⅠ、COⅡ和 COⅢ基因的确定 |
2.3.3 COⅠ、COⅡ和 COⅢ基因序列组成和变异 |
2.3.4 COⅠ、COⅡ和 COⅢ基因的密码子使用频率和氨基酸组成 |
2.3.5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2.3.6 蝗总科系统发育分析 |
第3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秦岭山脉蝽科昆虫区系分析及真蝽属部分种类COI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半翅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半翅目简史及异翅亚目系统学研究概况 |
1.1 半翅目简史 |
1.2 半翅目异翅亚目系统学研究概况 |
2 蝽科研究概况 |
2.1 蝽科系统学研究概况 |
2.2 蝽科形态分类学研究概况 |
2.3 蝽科区系研究概况 |
3 分子系统学技术在半翅目中的应用概况 |
3.1 分子系统学定义 |
3.2 各种分子系统学技术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半翅目的应用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秦岭山脉蝽科昆虫区系分析 |
1 秦岭山脉概况及标本采集情况 |
2 秦岭山脉蝽科昆虫名录 |
3 区系分析 |
3.1 秦岭山脉蝽科昆虫在世界动物区系中的归属与所占比重 |
3.2 秦岭山脉蝽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与所占比重 |
3.3 秦岭山脉蝽科昆虫随着纬度的变化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蝽科新种记述 |
1 真蝽属 |
1.1 真蝽属概述 |
1.2 真蝽属主要特征 |
1.3 真蝽属检索表 |
1.4 真蝽属二新种 |
1.4.1 苍山真蝽 |
1.4.2 绿角真蝽 |
1.5 讨论 |
2 伊蝽属记述 |
2.1 伊蝽属概述 |
2.2 伊蝽属主要特征 |
2.3 伊蝽属检索表 |
2.4 托里伊蝽 |
2.5 讨论 |
第四部分 真蝽属部分种类COI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标本来源 |
1.2 实验耗材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DNA提取与检测 |
2.1.1 提取试剂的配制 |
2.1.2 DNA提取 |
2.1.3 DNA样品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法 |
2.1.4 DNA样品凝胶电泳检测法 |
2.2 PCR扩增 |
2.2.1 引物 |
2.2.2 扩增体系与反应程序 |
2.3 PCR产物纯化与测序 |
2.3.1 PCR产物纯化 |
2.3.2 PCR产物测序 |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1 序列拼接与对准 |
3.2 序列比对 |
3.3 序列组成分析 |
3.4 数据组信号检测 |
3.5 建树 |
3.5.1 距离法建树 |
3.5.2 简约法建树 |
3.5.3 极似然法建树 |
3.5.4 贝叶斯系统发育推论法 |
4 序列特点 |
4.1 序列组成分析 |
4.2 密码子使用频率与氨基酸组成分析 |
4.3 碱基替换分析 |
4.4 遗传距离分析 |
5 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验 |
5.1 p距离与R的关系 |
5.2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5.3 g1和PTP检验 |
6 蝽亚科真蝽属系统发育重建 |
6.1 距离法 |
6.2 简约法建树 |
6.3 极大似然法建树 |
6.4 贝叶斯系统发育推论结果 |
7 讨论 |
7.1 真蝽属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
7.2 外群的选择 |
7.3 真蝽属部分种类COI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和分子进化 |
7.4 COI基因序列数据系统发育信号评估 |
7.5 真蝽属部分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的讨论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网翅蝗科(直翅目:蝗总科)部分种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网翅蝗科研究现状 |
1.1 网翅蝗科昆虫分类地位 |
1.2 中国网翅蝗科昆虫分类简介 |
1.3 网翅蝗科系统学研究现状 |
2 动物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
2.1 分子系统学概述 |
2.2 线粒体基因及其在动物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
2.2.1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成及分子进化 |
2.2.2 线粒体基因在动物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
2.2.2.1 线粒体基因在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概述 |
2.2.2.2 Cytb、COII和16SrRNA的分子进化特征及其应用进展 |
2.3 核基因及28SrDNA在动物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进展 |
2.3.1 核基因应用简介 |
2.3.2 28SrDNA在动物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
3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
3.1 取样 |
3.2 序列比对 |
3.3 数据探索方法 |
3.4 系统树构建方法 |
3.5 关于多源数据集的分析 |
3.5.1 多源数据集的概念 |
3.5.2 三种学派的比较 |
3.5.3 多源数据集分析方法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材料来源 |
1.2 仪器和试剂 |
1.2.1 实验仪器 |
1.2.2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总 DNA的提取 |
2.1.1 提取过程所用的试剂 |
2.1.2 提取步骤 |
2.1.3 总 DNA检测 |
2.2 PCR扩增 |
2.2.1 基因和引物的选择 |
2.2.2 PCR扩增体系和扩增条件 |
2.2.3 PCR产物纯化及测序 |
3.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3.1 序列编辑及序列比对 |
3.2 序列组成分析 |
3.3 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
3.3.1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3.3.2 树长分布分析 |
3.3.3 PTP检验 |
3.3.4 不相合长度差异检验(ILD test) |
3.4 系统发育分析方法 |
3.4.1 MP法建树 |
3.4.2 极大似然法建树 |
3.4.3 距离法建树 |
3.4.4 贝叶斯系统发育推论建树 |
3.4.5 不同系统树的 SH检验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基因组总 DNA的提取、PCR扩增及序列的测定 |
1.1 总 DNA提取 |
1.2 引物的适用性和目的片段的扩增 |
1.3 PCR产物测序 |
2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2.1 序列比对结果 |
2.2 序列组成成分分析 |
2.2.1 线粒体 DNA |
2.2.2 核28SrDNA |
2.2.3 联合数据集 |
2.2.4 各数据集R值比较 |
2.3 分类单元间碱基组成频率检验 |
2.4 各数据组未校正 P距离 |
2.5 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
2.5.1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2.5.2 随机树长分布分析 |
2.5.3 PTP检验 |
2.5.4 可联合性分析 |
3 系统发育分析 |
3.1 简约法建树 |
3.1.1 Cytb构建 MP树 |
3.1.2 CoII构建MP树 |
3.1.3 16SrRNA、28SrDNA构建 MP树 |
3.1.4 联合数据集构建 MP树 |
3.1.5 PBS(Partition Bremer surport)检验 |
3.1.6 构建加权 MP树 |
3.2 最大似然法建树 |
3.3 距离法建树 |
3.4 贝叶斯法建树 |
3.5 不同建树方法的比较 |
3.5.1 不同方法单基因建树之间的比较 |
3.5.2 基因联合不同建树方法的比较 |
4 四种方法所建四基因联合树的 SH检验 |
5 网翅蝗科部分种类系统发育关系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可靠目的基因序列获得的方法 |
2 数据分析的探讨 |
3 系统发育构建策略 |
3.1 分类单元的选择 |
3.2 性状的取样选择(character sampling) |
3.3 多源数据集分析策略 |
3.4 系统发育的建树方法 |
4 关于网翅蝗科的系统发育问题 |
第五部分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序列比对结果 |
附录2 部分序列荧光峰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蝽科部分种类线粒体COⅡ基因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研究(半翅目:异翅亚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半翅目分类学研究概述 |
2 蝽科研究概况 |
2.1 蝽科形态特征 |
2.2 蝽科系统学研究概述 |
2.3 国内蝽科昆虫的研究成就 |
2.4 国外蝽科研究概述 |
3 分子系统学概述 |
3.1 分子系统学定义 |
3.2 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
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方法 |
4.1 距离矩阵法 |
4.2 简约性方法 |
4.3 最大似然法 |
4.4 贝叶斯推论法 |
5 分子特征和形态特征的比较 |
6 线粒体DNA特点及其在昆虫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
6.1 昆虫线粒体DNA的特点及应用 |
6.2 COⅡ基因的特点及其在昆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7 半翅目-异翅亚目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
8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部分 蝽科部分种类形态学研究 |
1 蝽科与蝽总科其他科的区别 |
2 蝽科内各亚科间区别 |
3 蝽科部分种类检索表 |
4 蝽科部分属种鉴别要点 |
5 蝽科部分种类简约性分析 |
第三部分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标本的采集、固定、保存、鉴定及选择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设备与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总DNA提取 |
2.2 DNA样品检测 |
2.3 线粒体COⅡ基因部分序列的PCR扩增 |
3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3.1 序列校对与确认 |
3.2 序列比对 |
3.3 序列组成分析 |
3.4 COⅡ基因序列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
3.5 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3.6 进化树分支可靠性和置信度的检验 |
第四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基因组总DNA提取、PCR扩增及COⅡ基因序列测定 |
1.1 基因组总DNA提取 |
1.2 PCR扩增结果 |
1.3 PCR产物测序 |
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1 序列拼接与对准 |
2.2 蝽总科部分种类COⅡ基因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 |
2.3 蝽科部分种类COⅡ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2.3.1 序列组成分析 |
2.3.2 密码子使用频率与氨基酸组成分析 |
2.3.3 碱基替换分析 |
2.3.4 遗传距离分析 |
2.3.5 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验 |
2.3.6 蝽科部分种类系统发育重建 |
2.4 蝽亚科11种昆虫COⅡ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2.4.1 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验 |
2.4.2 蝽亚科11种昆虫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2.5 真蝽属5种昆虫系统发育分析 |
3 分析讨论 |
3.1 蝽科昆虫形态特征 |
3.2 蝽科部分种类COⅡ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和分子进化 |
3.3 COⅡ基因序列数据系统发育信号评估 |
3.4 蝽总科4科8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 |
3.5 蝽科部分种类系统发育关系 |
3.6 蝽亚科部分种类系统发育关系 |
3.7 真蝽属5种昆虫系统发育关系 |
3.8 四种系统发育推断方法的比较 |
3.9 线粒体COⅡ基因在蝽科系统发育重建中的有效性 |
3.10 分子系统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验测定的23种蝽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 |
附录2 蝽科部分种类COⅡ基因测序荧光峰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撰写的论文 |
(9)我国蝽科昆虫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类与系统学研究 |
1.1 蝽科分类系统 |
1.2 种类记述及厘定 |
1.3 系统发育研究 |
2 蝽科昆虫区系研究 |
3 形态学研究 |
4 细胞、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
5 生态与生物防治研究 |
(10)拟步甲亚科昆虫酯酶同工酶及幼虫系统学研究(鞘翅目:拟步甲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 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在昆虫分类学中的应用 |
1.1 电泳技术概述 |
1.2 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在昆虫分类学中研究概述 |
2 分类系统 |
3 拟步甲亚科幼虫分类研究概述 |
3.1 世界拟步甲亚科幼虫分类的研究 |
3.2 中国拟步甲亚科幼虫分类的研究 |
第二章 几种拟步甲亚科昆虫酯酶(EST)同工酶酶谱比较研究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
1.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1.4 实验操作步骤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拟步甲亚科昆虫酯酶同工酶酶谱的一般特征 |
2.2 同种个体不同体段酯酶同工酶的比较 |
2.3 同种不同性别以及不同个体间酯酶同工酶的比较 |
2.4 同属不同种间酯酶同工酶酶谱比较 |
2.5 亚科内不同属间代表种酯酶同工酶酶谱比较 |
第三章 拟步甲亚科幼虫分类学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标本采集与饲养方法 |
1.3 研究方法 |
2 形态特征 |
3 生物学及经济意义 |
3.1 生物学 |
3.1.1 栖境 |
3.1.2 食性 |
3.1.3 生物学特性 |
3.1.4 环境适应性 |
3.1.5 天敌 |
3.2 经济意义 |
4 分类记述 |
4.1 拟步甲亚科幼虫种类记述 |
Ⅰ 拟步甲族Tenebrionini |
1 拟步甲属Tenebrio linnaeus,1758 |
Ⅱ 孔雀甲族Phaleriini |
2 粗角甲属Parane Reitter,1895 |
Ⅲ 扁足甲族Pedinini |
3 直扁足甲属Blindus Mulsant et Rey,1953 |
Ⅳ 隐甲族Crypticini |
4 隐甲属Crypticus Iatreille,1817 |
Ⅴ 土甲族Opatrini |
5 土甲属Gonocephalum Solier,1834 |
6 小土甲属Penthicinus Reitter,1896 |
7 方土甲属Myladina Reitter,1889 |
8 真土甲属Eumylada Reitter,1904 |
9 阿土甲属Anatrum Reichardt,1936 |
10 景土甲属Jintaium Ren,1999 |
11 沙土甲属Opatrum Fabricius,1775 |
12 单土甲属Monatrum Reichardt,1936 |
13 笨土甲属Penthicus Faldermann,1836 |
14 漠土甲属Melanesthes Dejean,1834 |
Ⅵ 刺甲族Platyscelini |
15 齿刺甲属Oodescelis Motschusky,1845 |
16 双刺甲属Bioramix Bates,1879 |
17 刺甲属Platyscelis Latreille,1825 |
Ⅶ 琵甲族Blaptini |
18 琵甲属Blaps Fabricius,1775 |
19 小琵甲属Gnaptorina Reitter 1887 |
20 齿琵甲属Itagonia Reitter,1887 |
21 侧琵甲属Prosodes Eschscholtz,1829 |
第四章 讨论 |
1 拟步甲亚科成虫酯酶同工酶酶谱特征的分类学价值评价 |
2 拟步甲亚科幼虫系统学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附表4 |
附表5 |
图版1说明 |
图版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蝽科Strachia属群的系统发育分析(半翅目)(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雌性受精囊及系统发育研究(半翅目:地长蝽科)[D]. 王俊茹.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2]中国负板类网蝽(Cysteochila-group)及冠网蝽属(Stephanitis St(?)l)分类修订(半翅目:网蝽科)[D]. 党凯. 南开大学, 2014(07)
- [3]基于DNA条形码和形态特征的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鳞翅目:草螟科)[D]. 杨兆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1)
- [4]中国花天牛族比较形态学研究[D]. 任杰群. 西南大学, 2014(10)
- [5]基于COⅠ、COⅡ和COⅢ基因的蝗总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 董丽君. 河北大学, 2012(08)
- [6]秦岭山脉蝽科昆虫区系分析及真蝽属部分种类COI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半翅目)[D]. 何鹏兴.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1)
- [7]网翅蝗科(直翅目:蝗总科)部分种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 王延峰. 陕西师范大学, 2006(10)
- [8]蝽科部分种类线粒体COⅡ基因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研究(半翅目:异翅亚目)[D]. 卜云. 陕西师范大学, 2005(06)
- [9]我国蝽科昆虫的研究进展[J]. 卜云,郑哲民.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4(03)
- [10]拟步甲亚科昆虫酯酶同工酶及幼虫系统学研究(鞘翅目:拟步甲科)[D]. 张峰举. 宁夏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