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艺学报——第10卷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1](2016)在《《不灭志士柳子明评传》翻译报告 ——以第7章内容翻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翻译是一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技艺,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这一过程中,准确性和表达性是两个重要因素。译者在翻译的世界里,真正准确表达出原文的意思是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进行指导。本实践报告以人物传记《不灭志士——柳子明评传》翻译文本为对象进行翻译研究,旨在介绍柳子明,彰显其事迹。该着书属于人物着作,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学作品。文中历史人物较多,时代背景复杂多变,在进行翻译之前需要通篇阅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人物生平,而且文中多次引用历史典故,在翻译时需要反复查阅相关书籍资料,运用多种翻译技巧,准确传达原文旨意,提升译文质量。在翻译初稿的过程中,每一章节都整理了翻译日志。初稿完成后,进行了五次校对,用时两个月,整理出校对日志;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对原文理解错误、翻译表述不准确、书写打字错误、语法错误等等,笔者通过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方法,使用多种翻译技巧,增补转换法、省略转换法、分和转换法等,反复推敲、归纳总结,使得译文大放异彩。本报告以笔者所承担部分内容的翻译为例,分析总结此次翻译实践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简述笔者的感想与体会,掌握切实有效的翻译技巧,旨在提升自身翻译能力,为今后翻译出更优秀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加晋[2](2015)在《刘大钧与小麦育种科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刘大钧是我国着名的小麦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南京农业大学校长、细胞遗传研究所所长。他学习、工作在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最为频繁巨大的年代,自小家境优越,但求学经历坎坷,曾先后辗转于多所学校,最后终在金陵大学成才。刘大钧于194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到退休,他见证了南京农业大学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尤其在1983-1991年担任学校校长期间,他为南农大全面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刘大钧一生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在很多细分领域都颇有建树,较为突出的是小麦辐射育种、小麦抗白粉病、小麦外源种质、我国特有小麦种质这四个方面。60年代初开始,他带领团队逐步攻克小麦辐射育种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成功选育出高产优质小麦"宁麦3号",为长江中下游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70年代中期开始,他带领团队开创国内簇毛麦研究先河,于国际上首次鉴定出其高抗白粉病,运用染色体工程先后培育多个抗白粉病优质材料,尤其是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对提高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以及改善其他农艺性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经济意义;后利用细胞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将新抗白粉病基因Pm21定位于簇毛麦染色体6V短臂,并成功将其转入小麦。为解决我国小麦赤霉病难题,他带领团队从80年代初开始,对小麦亲缘植物大赖草、鹅观草和纤毛鹅观草进行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攻克多种新技术并创制出了一批有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基础材料,为后人的研究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从80年代中期开始,他又带领团队抓住机遇和挑战,专攻我国特有种质西藏小麦、新疆小麦和云南小麦,对其起源、进化方式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弄清世界小麦起源中心的东界和中国小麦进化起源的方式和途径有着重要意义。科技思想史是连接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桥梁。刘大钧的贡献其实已经超出了小麦育种学的范围,在其一生的小麦育种科研活动中,蕴藏有丰富的育种思想。他坚持依生产急需定育种目标、坚持以技术创新为育种核心,坚持立足实践的育种策略、坚守始终如一的育种原则。这些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还具有特定的历史渊源,它的形成和发展是跟时代的造就、启蒙教育的奠基、名师的耳濡目染以及刘大钓个人的积累等因素分不开的。
彭芍丹[3](2014)在《菠萝蜜果皮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研究》文中指出菠萝蜜果皮为桑科植物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果实的外皮,菠萝蜜具有益胃生津、补阴止渴、健胃消食的功效,被誉为“热带水果皇后”。菠萝蜜果皮占菠萝蜜整果比重68%以上,在加工过程中,常常被当作废弃物丢掉,造成了极大地浪费,为实现菠萝蜜果皮的利用,为菠萝蜜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菠萝蜜果皮为研究对象,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和检测手段对菠萝蜜果皮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了跟踪提取、分离、纯化与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DPPH、OH、ABTS三种自由基对菠萝蜜果皮、果肉、种子、种皮四部位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半抑制率IC50值来评价抗氧化活性大小。研究发现,各部位的清除力大小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各部位提取物对三种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如下:果皮>种皮>果肉>种子。(2)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菠萝蜜果皮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的各因素进行条件考查,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工艺的优化,考查了各主要因素对DPPH自由基抑制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因素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均对DPPH抑制率有显着性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DPPH抑制率(Y)关于溶剂浓度(X1)、提取温度(X2)和料液比(X3)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Y=-3599.1175+66.0335X1+29.6705X2+37.065X3+0.019X1X2-0.18X1X3-0.29X2X3-0.4181X12-0.2441X12-6.6275X32方差分析表明此模型能够预测试验结果;工艺优化得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溶剂浓度80%、提取温度65℃,料液比1:3,此工艺条件下,对DPPH自由基抑制率可达到68.95%,与模型预测值68.96%相符。(3)通过DPPH.ABTS.FRAP三种方法评价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并考察了活性物质多酚、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菠萝蜜果皮乙酸乙酯部多酚黄酮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346mg/g、1.102mg/g,含量最低的是水部,分别为0.593mg/g、0.029mg/g。不同部位中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乙酸乙酯部(EA)>石油醚部(PE)>水部(W),其中乙酸乙酯部对DPPH自由基抑制率最高可达到94%,对ABTS自由基可达99.1%,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可达952.6μmol/L;石油醚部对DPPH清除率达90.9%,对ABTS达97.9%,FRAP值为733.2μmol/L;水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达到90%,清除ABTS为89%,FRAP值为620μmol/L。果皮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和多酚黄酮的含量均低于萃取后的乙酸乙酯部和石油醚部,萃取的过程成功的富集了抗氧化性能高的有效成分,有利于果皮中抗氧化单体成分的进一步分离纯化。(4)采用柱层析分离方法对菠萝蜜果皮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反复利用硅胶柱,薄层层析和凝胶柱等分离手段,从石油醚部和乙酸乙酯部共获得10种化合物,其中8种化合物因所得量较低或结构复杂等原因,尚未确定出具体结构。另外BLM-8和BLM-10两种化合物,经过1H-NMR和13C-NMR核磁共振波谱仪检测后结构已确定,分别为环木菠萝烯酮(Cycloartenone)和环桉树醇(Cycloeucalenol)。通过本试验的分离纯化工艺,得到了10个菠萝蜜果皮中所含有的特征性的萜类成分,为全面控制菠萝蜜的植物化学数据提供理论依据。
王静[4](2014)在《唐代花卉的种植及其商品化研究》文中认为唐代花卉在前代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对人民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唐代的花卉不但可以深化我们对当时花卉发展概况的认识,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花卉发展历史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为我们今天花卉业的开拓创新,提供可贵的历史借鉴。唐代花卉种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品种繁多,分布广泛。唐代花卉共有73种,就花卉自身形态、花卉用途及花卉生长条件而言,花卉品种繁多。具体到州(府)及各道而言,花卉种类也极其丰富;花卉州涵盖面广,多种花卉分布广泛;花卉种植具有明显区域性,并且形成了较有特色的种植区域;花卉种类有变化,唐代后期较前期相比,品种大为增加;2.随着花卉种植业日益兴盛,随之产生了专门以种植花卉为生的花农和花匠;3.嫁接技术在唐代已经相当成熟,花卉移植现象也越来越普遍;4.外来花卉的引种和对野生花卉的驯培,促进了花卉新品种的出现。唐代花卉的商品化主要表现在:规模化种植进一步发展,且种植规模巨大;花卉成为主、副食品配料及饮品,并且成为药用和保健品;花贩数量增多,唐时已经出现了个体经营的商贩;投放市场的花卉品种繁多,花农所出售的既有鲜花,又有花树苗,既有自己栽种的品种,也有野生花卉;随着花卉需求及买卖的增多,一些大城市陆续出现了专门的花卉交易场所——花市。唐代花卉的种植及其商品化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一是美化了人们生活:花卉成为生活环境的重要装饰;簪花的盛行使花卉成为个人的重要饰品;唐代花卉艺术得到发展,相继出现盆栽、盆景和瓶插花卉;花卉成为节日、民俗的重要物品;二是促进文化艺术繁荣:花卉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大量花卉诗文、专书出现;花卉成为当时绘画和工艺美术的重要题材。
王建科[5](2013)在《黄瓜嫩果皮颜色的遗传研究及分子标记》文中提出以2个嫩果皮颜色不同的黄瓜自交系为试验材料,以嫩瓜皮乳白色自交系H4为母本,墨绿色自交系Q1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通过目测分类、色彩色差仪测定果皮色L值和C值,并通过P1、P2、F1、B1、B2和F2六个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黄瓜嫩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并对黄瓜嫩果皮绿色基因进行了初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瓜嫩果皮颜色性状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0模型);L值和C值F2代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93.61%和80.86%,遗传力较高;多基因遗传力和环境效应都较低,在育种时对黄瓜嫩果皮颜色的选择应在早期分离世代进行。2.通过目测分类,并用χ2检验实际值和理论值的符合度,结果:Fl表现为绿色;F2发生分离,嫩果皮绿色与白色分离比为3:1;B2(F1×P2)嫩果皮绿色与白色分离比为1:1;B1(F1×P1)后代全为绿色果皮。据此推断黄瓜嫩果皮绿色对白色为显性,受一对基因控制。3.以组合(H4×Q1)的F2代分离群体为材料,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法)构建绿色和白色高低基因池,对分布于黄瓜全基因组的995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一对在两亲本、高低基因池之间均表现稳定多态性且与目的基因连锁的引物SSR15312。根据这对引物所在的染色体位置将绿色基因初步定于黄瓜3号染色体上。4.利用F2群体(144株),B1群体(120株),B2群体(72株)对多态性引物SSR15312进行验证,表明SSR15312与嫩果皮绿色性状基因共分离。对引物SSR15312在两亲本间的特异扩增条带进行测序,结果两亲本特异条带分别为207bp和187bp,两者差异为10个“TA”的重复。5.利用黄瓜基因组计划(GUGI)提供的基因预测、注释结果,对目标基因初步定位区域进行了序列分析。通过NCBI的BLAST结果和soft berry基因结构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初步推断:黄瓜嫩果皮绿色相关的基因与叶绿体相关基因有一定联系。
陈瑞芳[6](2013)在《马蓝组织培养技术及玻璃化防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 (Nees) Ktze属于爵床科(Acanthaceae)马蓝属(Strobilanthes)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马蓝的根和叶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并且在临床应用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马蓝再生体系的各培养阶段进行了不同探讨,选取马蓝各阶段中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找到马蓝再生体系的最佳培养方案。同时对马蓝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玻璃化现象进行了研究探讨,以找到引起马蓝组培苗玻璃化的可能影响因素以及对已经出现玻璃化现象的组培苗如何恢复为正常苗所可采取的恢复措施。本试验的一系列研究结果如下:(1)最佳外植体的选择:4-6月份为外植体采取的最佳时间,此时间段采取的外植体无论采用哪种消毒处理方式其污染率都最低,成活率最高,萌芽迅速;其平均污染率为41.88%,平均存活率为44.29%。其次为1-3月份,平均污染率为61.93%,平均存活率26.97%。7-9月份(平均污染率为64.15%,平均存活率为24.40%)和10-12月份(平均污染率为64.04%,平均存活率为24.03%)平均污染率和成活率相差不大。外植体的选择部位为植株的顶芽或腋芽,顶芽或腋芽带菌少,萌芽迅速。(2)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流程:75%酒精消毒20s,无菌水冲洗2遍,0.1%升汞+3-4滴吐温消毒6min,无菌水冲洗5遍。无论是在什么时间段采取的外植体,采取此消毒流程,污染率和成活率都表现为最佳(4-6月份,污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10.42%、87.50%;7-9月份,污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34.78%,56.52%;10-12月份,污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39.13%,54.35%:1-3月份,污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37.78%,57.78%)。(3)马蓝芽启动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在6-BA和NAA的组合对马蓝芽启动的诱导中为:MS+6-BA0.5mg·L-1+NAA0.05mg·L-1.+蔗糖30g.L-1+琼脂8g·L-1,平均启动速度为6.55d,外植体芽诱导率达到了96.67%;在KT和IBA的组合对马蓝芽启动诱导中MS+KT1.0mg·L-1+IBA0.05mg.L-1蔗糖30g.L-1+琼脂8g.L-1为最佳,平均启动速度为7.42d,外植体芽诱导率为95.00%。(4)马蓝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MS+6-BA0.3mg·L-1+KT1.0mg·L-1+IBA0.5mg·L-1+蔗糖30g.L-1+琼脂8g.L-1,增殖系数达到4.83。在此增殖培养中6-BA对马蓝的影响最为显着,其次为KT,而iBA的影响效果不大。(5)马蓝壮苗培养的最佳配方MS+IBA0.5mg·L-1+GA30.1mg·L-1+蔗糖30g.L-1+琼脂8g.L-1,在壮苗培养过程中生长素/赤霉素的值较高,更有利于植株木质素的形成,起到了壮苗的目的,这样更有利于生根及炼苗移栽的培养。(6)马蓝生根培养的最佳配方1/2MS+IBA0.5mg·L-1+1AA0.05mg·L-1+蔗糖30g.L-1+琼脂8g.L-1,生根率达到了96.67%;生根粉ABT1、ABT3对马蓝生根的影响研究中,,ABT1的效果要好于ABT3,1/2MS+ABT11.5mg·L-1,生根率达到了75.00%。但总的来说生根粉对马蓝的生根影响不如iBA和iAA的组合效果好。(7)马蓝炼苗移栽的最佳处理:组培苗移到自然环境下,先闭瓶炼苗7d、开瓶炼苗6d再移栽,成活率最高为65.88%。移栽基质选择沙子:沙土:泥炭土=1:1:1为最佳,移栽后的成活率达到了87.47%。(8)马蓝组培苗玻璃化的影响因素:不同浓度水平的6-BA、蔗糖、琼脂及不同的PH值、不同转接时间、不同的湿度处理对马蓝的玻璃化都具有极显着的影响;而不同浓度的NAA及NH4+对马蓝的玻璃化影响都不如其它因素显着,不是造成马蓝玻璃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将6-BA的浓度控制在0-0.5mg·L-1的范围内不会引起较严重的玻璃化,而且有利于马蓝苗的增殖培养:蔗糖的最佳浓度为30g.L-1,琼脂的最佳浓度为8g.L-1,两者的浓度过低能明显引起玻璃化的加重,浓度过高玻璃化现象能很好的受到抑制,但对植株生长不利;PH值为5.8就可以对马蓝玻璃化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PH值过低玻璃化苗严重化增加,PH值过高玻璃化率明显降低,但过高的PH值不利于组培苗的正常生长;缩短转接时间、刚配制好的培养基等冷却后再封口等这些措施都能对马蓝的玻璃化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在本研究中NG4+的浓度变化对马蓝的玻璃化现象的发生影响不是很大,反而是稍高的NH4+浓度能够有利于苗的生长。(9)马蓝玻璃化苗恢复逆转为正常苗的研究: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活性炭、AgNO3、聚乙烯醇以及变温处理对马蓝玻璃化组培苗都能起到很好的恢复改善作用。活性炭浓度为4g·L-1时,效果最好,恢复为轻度玻璃化苗率为24.10%,完全恢复为正常苗率为25.74%;4mg.L-1的AgNO3浓度对玻璃化苗的恢复效果最好,恢复为轻度玻璃化苗率达到23.88%,完全恢复为正常苗率达到了28.96%;聚乙烯醇浓度为3g.L-1时,恢复效果最好,恢复为轻度玻璃化苗率为8.01%,恢复为正常苗率为29.58%;25℃/20℃的变温处理,恢复为轻度玻璃化苗率为21.43%,恢复为完全正常苗率达到32.14%。
傅伊倩[7](2012)在《几种野生百合离体保存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百合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是百合的自然分布中心。一直以来,百合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主要是田间种植,但田间种植保存存在较大风险。因此,发展多层次、多种保存技术对百合种质资源保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卷丹、大花卷丹、山丹、宝兴百合、有斑百合等5种野生百合为对象,分别研究了其快速繁殖、常规继代离体保存、限制生长离体保存及超低温保存技术。结果如下:(1)建立了以百合鳞茎、珠芽、叶片为外植体,直接诱导形成鳞茎的快繁途径。诱导培养基配方为:卷丹鳞茎(薄片):MS+NAA1.0mg·L-1+TDZ0.2mg·L-1;卷丹珠芽:MS+NAA1.0mg·L-1+TDZ0.1mg·L-1+6-BA1.0mg·L-1;大花卷丹鳞茎:MS+NAA0.2mg·L-1+6-BA1.0mg·L-1;山丹鳞茎:MS+NAA2.0mg·L-1+TDZ0.2mg·L-1;宝兴百合叶片:MS+NAA2.0mg·L-1+TDZ0.2mg·L-1;有斑百合鳞茎(薄片):MS+NAA1.0mg·L-1+TDZ0.2mg·L-1。外植体上直接形成鳞茎后,将其接种至生根培养基(1/2MS+NAA0.5mg·L-1+AC2g·L-1),诱导生根后,移栽可正常生长。(2)建立了5种野生百合常规继代离体保存的方法。诱导外植体直接形成鳞茎后,在常温23±2℃、光照强度约为40μmol·m-2·s-1、光照时间14h·d-1的条件下,将其接种至常规继代离体保存培养基(1/2MS+NAA0.5mg·L-1+AC2g·L-1)中。每1个月左右,瓶内根系长满后,可切除根系继续继代培养。此方法可实现离体保存。(3)建立了大花卷丹限制生长离体保存的方法。诱导大花卷丹鳞片直接形成鳞茎,其直径约1~2cm时,接种至MS+蔗糖90g·L-1+甘露醇30g·L-1培养基中保存,可其控制生长,保存至少6个月,无需继代。处于限制生长离体保存的大花卷丹鳞茎,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能正常生长;取其鳞片能在诱导培养基中正常分化。因此,大花卷丹可通过添加蔗糖及甘露醇抑制生长从而实现其中期离体保存。(4)建立了卷丹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程序。诱导卷丹珠芽鳞片直接形成鳞茎,其直径约1~2cm时,仅留贴近茎尖的几层鳞片,放入0.3M高糖培养基中,在4℃冷锻炼1周。显微镜下剥取茎尖,常温下Loading溶液处理20min,0℃下PVS2溶液处理100min;LN2迅速冷冻保存,37℃水浴化冻后,常温下用Unloading溶液处理2次,每次10min。在MS基本培养基中可恢复生长。通过继代、壮苗、生根培养,并在4℃低温冷藏处理8周后,移栽至基质中可正常生长。对比了常规玻璃化、包埋玻璃化及滴冻玻璃化三种方法对卷丹茎尖超低温保存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玻璃化法和滴冻玻璃化法,液氮保存后的茎尖存活率较高,再生情况正常,适宜卷丹茎尖超低温保存。本文建立了5种野生百合直接诱导外植体形成鳞茎的快繁途径及常规继代离体保存的方法,建立了大花卷丹限制生长离体保存的方法和卷丹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程序,可为我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安全、有效保存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王萌[8](2011)在《根用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 megarrhiza Tsen et Lee)花药培养与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用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 megarrhiza Tsen et Lee)又名大头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芥菜的一个变种,以其膨大的肉质根为产品器官。我国大头菜育种相对比较落后,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为自留种。在常规育种中选育一个纯合的自交系一般需要5-8年,而运用花药培养或游离小孢子培养可以在1-2年获得纯合的双单倍体植株,加快育种进程。本研究以根用芥菜的着名地方品种——狮子头芥菜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花药培养和游离小孢子培养两种不同的培养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研究了影响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几个主要因素,对胚状体的再生和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也进行了研究,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对再生植株进行了倍性鉴定。通过本研究旨在获得完善的大头菜花药培养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本试验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将花蕾的长度划分为六个等级:2.0mm以下、2.0-2.5mm、2.5-3.0mm、3.0-3.5mm、3.5-4.0mm和4.0mm以上,经显微观察当花蕾长度在2.0-2.5mm时,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的比例最高,最适合进行单倍体培养。2.MS、B5和改良的Keller 3种培养基对花药培养出胚率的影响研究表明:MS和B5培养基上没有胚状体的形成,改良的Keller上花药培养的出胚率为0.36个/蕾,改良的Keller培养基更适合进行大头菜花药培养。3.4℃处理0d、1d、3d和5d对花药出胚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4℃条件下花蕾处理5天与处理3天在对胚状体诱导率上存在显着差异,处理5天的诱导率最低;预冷0d、1d、3d三种处理之间在出胚总数和出胚率上存在差异,但是差异不显着,其中低温处理3d的出胚率最高。4.32.5℃热激处理0d、1d、2d对花药出胚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32.5℃热激处理1d、2d与不进行热激处理之间,在出胚诱导上存在显着差异,热激处理1d和2d之间没有显着差异,但热激处理两天稍好。5.NLN-13液体培养和NLN-13固液双层培养两种培养方式对游离小孢子培养出胚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这两种培养方式在出胚率上差异不显着。6.预冷处理中,培养基添加甘露醇对游离小孢子培养出胚率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固体B5-13+15g/L甘露醇培养基处理花药的出胚率最高,与液体B5-13添加15g/L甘露醇处理花蕾在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出胚率上差异显着,但与液体B5-13添加30g/L和45g/L甘露醇的处理没有显着差异。7.6-BA、KT、2,4-D和NAA 4种激素对游离小孢子培养出胚率的研究结果显示:四个因素中对游离小孢子培养出胚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NAA、6-BA、2,4-D、KT,不添加激素的处理为最优组合。8.再生植株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鉴定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的二倍体植株叶绿体数目观察值为12~18,单倍体的观察值为3-13,二倍体的观察值为12~20。正常的二倍体植株叶绿体数目较集中,叶绿体数目在14~18个5个变幅之间所占的比例为94.1%,再生植株二倍体中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在14~19个6个变幅之间所占的比例为90.1%,单倍体的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的变异幅度最大,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在4~11个8个变幅之间所占的比例为92.4%。9.再生植株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结果显示,本试验所获得的材料只有单倍体和二倍体,自然加倍率为50%,检测没有发现多倍体和嵌合体。
陈金凤[9](2011)在《自发气调和超高压在竹笋保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袋保鲜竹笋的效果和方法。分别采用0.02、0.03和0.04 mm厚度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袋包装竹笋,每袋装量分别为0.25、0.50和0.75kg,在2℃下贮藏。结果表明,LDPE袋厚度为0.04 mm、装量为0.75kg的竹笋的保鲜效果最好。LDPE袋包装在减少竹笋失重和褐变的同时,可以显着降低粗纤维和木质素含量,有效抑制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明显刺激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证明合适的LDPE袋包装的竹笋木质化和老化程度远低于未包装竹笋,低温LDPE袋包装贮藏竹笋获得了很好的保鲜效果。为超高压技术应用于竹笋保鲜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超高压处理对竹笋感官、营养以及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00 MPa,400 MPa和600 MPa三级压力,结合10 min和20 min的处理时间,对竹笋进行超高压处理。结果发现,超高压处理引起竹笋表面白色度下降,部分可溶性蛋白质损失;过氧化物酶对超高压有较强的抵抗性,而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随压力增大而明显呈现下降趋势,超高压处理具有刺激纤维素酶活性的效果。600 MPa-10 min超高压处理有助于抑制竹笋木质素合成和酶促褐变,抑制纤维素增加,是本实验中最佳条件组合。
南铭[10](2010)在《低温冻害对不同粒型玉米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玉米种子的安全生产直接影响其质量的高低,进而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利益。而低温冻害又是影响我国北方主要制种基地玉米种子安全生产的关键环境因子,玉米种子在收获并贮藏过程中极易遭受低温冻害,在我省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以新鲜收获的不同粒型玉米杂交种子富农1号(硬粒型)、郑单958(中间型)、辽单565(马齿型)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粒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种子发芽指数、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淀粉酶活性。系统分析了几项指标与不同粒型玉米种子抗冻性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粒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均随温度降低而降低,硬粒型种子相对其它两种粒型在低温冻害下有较高的萌发速率;不同粒型玉米种子的受冻程度与其含水量、冻害温度及时间有关,对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具有显着影响;三种粒型发芽率在-10℃左右变化明显;当籽粒含水量在15%-20%以上时,-10℃以下低温处理使种子发芽率降低;当种子含水量在15%-20%以下时,-10℃以下低温处理不会影响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当温度低于-25℃时,三种粒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都显着下降。2.低温冻害导致膜孔隙变大,细胞内离子大量外泄,电导率增大。电导率与低温及低温持续期有关,温度越低,低温处理时间越长,细胞膜系统破坏越严重,电导率越大;当籽粒含水量在15-20%以上时,-10℃低温处理前后电导率变化显着;富农1号质膜伤害程度最小,硬粒型种子对低温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抗冻能力强;辽单565受低温影响严重,马齿型种子抵御低温的能力较差。3.低温冻害造成不同粒型玉米种子内部保护酶系统平衡失调,使玉米种子SOD和POD活性升高。耐低温冻害粒型酶活性比不耐低温粒型酶活性变化显着;酶活性与低温及低温持续期有关,单一因素和多因素互作对酶活性影响极显着;硬粒型种子POD活性和SOD活性均较其它两种粒型强,抗低温冻害能力较强。4.通过低温处理,三种粒型玉米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有不同幅度提高,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粒型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受冻害温度及时间和含水量影响;可溶性糖含量越高,玉米种子抗低温冻害能力越强。三种粒型玉米种子抗冻性强弱为富农1号(硬粒型)>郑单958(中间型)>辽单565(马齿形)。5.低温冻害下,种子淀粉酶活性增强,淀粉积累下降。低温及低温持续期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显着。
二、园艺学报——第10卷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园艺学报——第10卷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不灭志士柳子明评传》翻译报告 ——以第7章内容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刘大钧与小麦育种科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刘大钧生平活动 |
第一节 出生与求学经历 |
第二节 主要工作经历 |
第二章 小麦辐射育种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小麦辐射育种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小麦辐射育种初步研究 |
第三节 小麦辐射育种突破性研究 |
第三章 小麦抗白粉病研究 |
第一节 优质抗源簇毛麦的发现和远缘杂交研究 |
第二节 优质抗病材料的创制 |
第三节 抗病基因的定位、命名、分离和克隆 |
第四章 小麦外源种质研究 |
第一节 大赖草研究 |
第二节 鹅观草属研究 |
第五章 中国特有小麦种质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工作准备 |
第二节 染色体组成和形态特征研究 |
第三节 起源和进化方式的推论 |
第六章 刘大钧小麦育种思想及其渊源 |
第一节 刘大钧小麦育种思想 |
第二节 刘大钧小麦育种思想渊源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菠萝蜜果皮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菠萝蜜研究概况 |
1.1.1 菠萝蜜概述 |
1.1.2 菠萝蜜营养成分研究 |
1.1.3 菠萝蜜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研究 |
1.1.4 菠萝蜜加工利用 |
1.2 热带水果加工副产物研究 |
1.2.1 热带水果加工副产物的概况 |
1.2.2 热带水果副产物的加工再利用 |
1.3 抗氧化研究进展 |
1.3.1 抗氧化 |
1.3.2 抗氧化研究进展 |
1.3.3 菠萝蜜抗氧化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本课题研究目的 |
1.4.2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 |
2.2 材料与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菠萝蜜抗氧化活性部位的筛选 |
2.3.2 菠萝蜜果皮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优化试验 |
2.3.3 菠萝蜜果皮抗氧化活性有效部位的筛选 |
2.3.4 菠萝蜜果皮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纯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菠萝蜜抗氧化活性部位的筛选 |
3.1.1 DPPH法 |
3.1.2 水杨酸法 |
3.1.3 ABTS法 |
3.2 菠萝蜜果皮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优化试验 |
3.2.1 溶剂浓度对抗氧化物质提取的影响 |
3.2.2 浸提温度对抗氧化物质提取的影响 |
3.2.3 料液比对抗氧化物质提取的影响 |
3.2.4 提取时间对抗氧化物质提取的影响 |
3.2.5 提取次数对抗氧化物质提取的影响 |
3.2.6 响应面法优化菠萝蜜果皮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结果 |
3.3 菠萝蜜果皮抗氧化活性有效部位的筛选 |
3.3.1 不同部位多酚和黄酮含量的比较 |
3.3.2 不同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3.3.3 不同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
3.3.4 不同部位总抗氧化能力 |
3.4 菠萝蜜果皮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纯化与结构鉴定 |
3.4.1 预试验结果 |
3.4.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4 讨论 |
4.1 菠萝蜜抗氧化活性部位的筛选 |
4.2 菠萝蜜果皮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优化试验 |
4.3 菠萝蜜果皮抗氧化活性有效部位的筛选 |
4.4 菠萝蜜果皮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纯化与结构鉴定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唐代花卉的种植及其商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花卉的种植 |
(一)花卉品种及其分布 |
(二)专业花农、花匠的出现 |
(三)花卉种植技术的继承与创新 |
1. 嫁接技术的发展 |
2. 移植技术的进步 |
(四)外来和野生花卉的栽培 |
1. 外来花卉的引种 |
2. 野生花卉的驯培 |
二、花卉的商品化 |
(一)花卉的规模化种植 |
(二)花卉品的加工 |
1 成为主、副食品配料及饮品 |
2. 成为药用和保健品 |
(三)花贩数量增多 |
(四)投放市场的花卉品种增多 |
(五)花市的出现 |
三、花卉种植及其商品化的作用和影响 |
(一)美化人们生活 |
1. 成为生活环境的重要装饰 |
2. 成为个人的重要饰品 |
3. 促进花艺的盛行 |
(1)盆栽 |
(2)盆景 |
(3)瓶插 |
4. 成为节日、民俗的主要物品 |
(二)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 |
1. 大量花卉诗文、专书的出现 |
2. 丰富绘画和工艺美术的题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黄瓜嫩果皮颜色的遗传研究及分子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颜色相关基因定位和克隆研究进展 |
1.3 颜色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
1.3.1 比色板--主观分级评价法 |
1.3.2 分光光度法 |
1.3.3 HPLC法 |
1.3.4 色差仪法 |
1.4 分子标记研究进展及在黄瓜上的应用 |
1.4.1 分子标记类型 |
1.4.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4.3 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建立 |
1.4.4 品种纯度鉴定 |
1.4.5 相关基因的定位 |
1.5 黄瓜嫩果皮颜色研究进展 |
1.5.1 常规遗传分析 |
1.5.2 DNA分子标记技术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6.1 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安排 |
2.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4 黄瓜嫩果皮颜色的测定 |
2.4.1 目测分级 |
2.4.2 色差仪测定 |
2.5 黄瓜嫩果皮颜色相关的SSR分子标记 |
2.5.1 黄瓜基因组总DNA提取 |
2.5.2 DNA质量检测 |
2.5.3 混合池的构建 |
2.5.4 SSR引物合成 |
2.5.5 PCR程序 |
2.5.6 9%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 |
2.5.7 PAGE胶染色 |
2.6 PCR产物的回收和克隆验证 |
2.6.1 PCR产物回收 |
2.6.2 pEASY-T1载体连接 |
2.6.3 重组体的转化及筛选 |
2.6.4 PCR阳性检测及测序 |
2.7 数据处理 |
2.7.1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数据 |
2.7.2 SSR分子标记数据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瓜嫩果皮颜色遗传分析 |
3.1.1 亲本及F_1的嫩果色次数分布 |
3.1.2 F_2代的嫩果色级别次数分布 |
3.1.3 最优遗传模型的选择与检验 |
3.1.4 最适模型的遗传参数估计 |
3.2 嫩果皮绿色遗传研究 |
3.2.1 目测归类 |
3.2.2 色差仪测定结果遗传分析 |
3.3 嫩果皮绿色基因定位和SSR分子标记 |
3.3.1 DNA质量检测 |
3.3.2 与嫩果皮绿色基因连锁的SSR标记的筛选 |
3.3.3 嫩果皮绿色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3.3.4 共显性标记SSR15312在分离群体中带型分析 |
3.4 嫩果皮绿色相关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1 SSR15312扩增特异条带测序 |
3.4.2 测序结果分析 |
3.4.3 候选基因预测和分析 |
4 讨论 |
4.1 黄瓜嫩果皮颜色的遗传研究 |
4.2 黄瓜嫩果皮绿色性状遗传 |
4.3 绿色基因定位 |
4.3.1 共分离标记的筛选 |
4.3.2 分子标记的选择 |
4.4 基因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4.5 本研究的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1:SSR引物序列表 |
附录2: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马蓝组织培养技术及玻璃化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
1.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
1.2.1 植物育种应用 |
1.2.2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 |
1.2.3 植物脱病毒及工厂化的快速繁殖应用 |
1.2.4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应用 |
1.3 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玻璃化问题 |
1.3.1 玻璃化苗形态解剖学特征 |
1.3.2 玻璃化苗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1.3.3 玻璃化苗的影响因素 |
1.3.4 玻璃化苗的防治措施 |
1.4 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其它问题 |
1.4.1 褐化问题 |
1.4.2 白化苗问题 |
1.4.3 污染问题 |
1.5 马蓝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 |
1.5.1 马蓝的生物学特征及生长习性 |
1.5.2 马蓝的资源分布 |
1.5.3 马蓝的药用价值 |
1.5.4 马蓝的园林应用价值 |
1.5.5 马蓝的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
1.5.6 马蓝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现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培养条件 |
2.3 试验操作 |
2.3.1 试验仪器及试剂 |
2.3.2 培养基的配制 |
2.3.3 灭菌方法 |
2.3.4 试验方案制定方法 |
3 试验设计 |
3.1 马蓝再生体系研究 |
3.1.1 外植体的消毒灭菌过程设计 |
3.1.2 预备试验 |
3.1.3 启动试验 |
3.1.4 芽增殖试验设计 |
3.1.5 壮苗培养 |
3.1.6 生根培养 |
3.1.7 炼苗移栽培养 |
3.2 马蓝玻璃化防治措施研究 |
3.2.1 马蓝组培苗玻璃化的影响因素 |
3.2.2 马蓝玻璃化组培苗的恢复研究 |
3.3 数据收集及处理 |
3.3.1 数据收集 |
3.3.2 数据处理 |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马蓝再生体系研究 |
4.1.1 外植体消毒 |
4.1.2 预备试验 |
4.1.3 马蓝芽的启动培养试验 |
4.1.4 马蓝增殖培养试验 |
4.1.5 马蓝壮苗培养试验 |
4.1.6 马蓝的生根培养试验 |
4.1.7 马蓝的炼苗移栽 |
4.2 马蓝玻璃化防治措施研究 |
4.2.1 马蓝组培苗玻璃化的影响因素 |
4.2.2 马蓝玻璃化组培苗的恢复逆转研究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马蓝再生体系的研究 |
5.1.2 马蓝玻璃化防治措施研究 |
5.2 讨论 |
5.2.1 马蓝再生体系研究 |
5.2.2 马蓝玻璃化防治措施研究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及专业名词 |
附图 |
致谢 |
(7)几种野生百合离体保存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目录 |
1 引言 |
1.1 我国的百合资源 |
1.1.1 我国百合资源概况 |
1.1.2 我国百合资源特点 |
1.2 百合种质资源保存研究进展 |
1.2.1 百合种质资源就地保存研究进展 |
1.2.2 百合种质资源迁地保存研究进展 |
1.2.3 百合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研究进展 |
1.3 问题与展望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几种野生百合组培体系的建立及常规继代离体保存技术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卷丹珠芽鳞片直接诱导小鳞茎的影响 |
2.2.2 卷丹珠芽鳞片不同部位对珠芽鳞片直接诱导鳞茎的影响 |
2.2.3 NAA和TDZ浓度对卷丹鳞茎薄片直接诱导小鳞茎的影响 |
2.2.4 NAA和6-BA浓度对大花卷丹鳞片诱导的影响 |
2.2.5 NAA和TDZ浓度对山丹鳞片诱导的影响 |
2.2.6 NAA和TDZ浓度对宝兴百合叶片诱导的影响 |
2.2.7 NAA和TDZ浓度对有斑百合鳞片诱导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诱导百合外植体直接形成鳞茎的可行性 |
2.3.2 诱导百合鳞片薄片直接形成鳞茎的器官发生类型 |
2.3.3 百合外植体直接诱导形成鳞茎的过程与细胞分裂素的关系 |
2.3.4 提高百合外植体直接诱导形成鳞茎的系数 |
3 大花卷丹限制生长离体保存技术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大花卷丹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 |
3.2.2 培养基中甘露醇浓度对大花卷丹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 |
3.2.3 大花卷丹试管苗离体保存后恢复培养及再生情况 |
3.3 讨论 |
3.3.1 大花卷丹限制生长离体保存中添加高浓度蔗糖的可行性 |
3.3.2 大花卷丹限制生长离体保存中甘露醇浓度的控制 |
4 卷丹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冷锻炼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后茎尖存活率的影响 |
4.2.2 PVS_2溶液处理时间对超低温玻璃化保存后茎尖存活率的影响 |
4.2.3 几种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对茎尖再生情况的影响 |
4.2.4 不同冷藏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后试管苗移栽生长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超低温保存前冷锻炼与超低温保存后茎尖存活率的关系 |
4.3.2 PVS_2溶液处理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后茎尖存活率的影响 |
4.3.3 卷丹茎尖采用几种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的比较 |
4.3.4 超低温保存后的卷丹试管苗在移栽前冷藏的必要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根用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 megarrhiza Tsen et Lee)花药培养与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的提出 |
1.1.1 大头菜的发展潜力 |
1.1.2 大头菜的育种现状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花药培养与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进展 |
2.1 花药培养和游离小孢子培养 |
2.1.1 影响胚诱导率的因素 |
2.1.1.1 供体的基因型 |
2.1.1.2 供体小孢子所处发育时期 |
2.1.2 供体材料的预处理 |
2.1.2.1 低温预处理 |
2.1.3 基本培养基及添加物 |
2.1.3.1 基本培养基 |
2.1.3.2 培养基中的碳源及浓度 |
2.1.3.3 外源有机物 |
2.1.3.4 活性炭 |
2.1.3.5 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与含量 |
2.1.3.6 秋水仙素等 |
2.1.3.7 培养基的pH值 |
2.1.4 小孢子的培养密度 |
2.1.5 培养方式 |
2.2 影响小孢子胚的再生的因素 |
2.2.1 小孢子胚的类型 |
2.2.2 小孢子胚在液体培养基中的滞留时间 |
2.2.3 再生培养基的琼脂含量 |
2.3 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2.3.1 染色体鉴定 |
2.3.2 形态学鉴定 |
2.3.3.2 保卫细胞的叶绿体数量鉴定 |
2.3.4 流式细胞仪鉴定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小孢子发育时期观察时染色液的选择 |
3.2.2 花蕾发育时期的观测 |
3.2.3 花序处理及保存 |
3.2.4 花药培养 |
3.2.4.1 花药培养所使用的培养基 |
3.2.4.2 花药培养的基础操作过程 |
3.2.4.3 花药培养试验 |
3.2.5. 游离小孢子培养 |
3.2.5.1 游离小孢子培养所使用到的培养基 |
3.2.5.2 游离小孢子培养基础操作过程 |
3.2.5.3 游离小孢子培养试验 |
3.2.6 胚状体的再生培养 |
3.2.7 再生植株的移栽 |
3.2.8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3.2.8.1 根尖染色体计数法 |
3.2.8.2 形态学鉴定法 |
3.2.8.3 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检测倍性 |
3.2.8.4 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再生植株的倍性 |
3.2.9 再生植株的加倍 |
3.3 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花蕾发育时期的观察与选择 |
4.1.1 小孢子不同时期的发育形态 |
4.1.2 花蕾长度与小孢子的发育时期 |
4.2 花药培养 |
4.2.1 培养基对出胚率的影响 |
4.2.2 激素对出胚率的影响 |
4.2.3 预冷天数对出胚率的影响 |
4.2.4 热激天数对出胚率的影响 |
4.3 游离小孢子培养 |
4.3.1 培养方式对出胚率的影响 |
4.3.2 预处理方式对出胚率的影响 |
4.3.3 添加激素对出胚的影响 |
4.4 胚状体的再生培养 |
4.5 再生植株的移栽驯化 |
4.6 污染植株的挽救 |
4.7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4.7.1 根尖染色体倍性鉴定 |
4.7.2 再生植株的性状观察 |
4.7.3 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鉴定再生植株倍性 |
4.7.4 流式细胞仪鉴定再生植株倍性 |
5 讨论 |
5.1 花蕾和小孢子发育时期的选择 |
5.2 花蕾的保存 |
5.3 花药培养 |
5.3.1 基本培养基对出胚的影响 |
5.3.2 培养基中添加激素对出胚的影响 |
5.3.3 预冷处理和热激处理对出胚的影响 |
5.4 游离小孢子培养 |
5.4.1 培养方式对出胚的影响 |
5.4.2 甘露醇预处理对出胚的影响 |
5.4.3 激素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
5.5 综合比较各因素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
5.6 胚状体的再生培养 |
5.7 促进胚状体发育成熟的尝试 |
5.8 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 |
5.9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5.10 再生植株的继代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致谢 |
(9)自发气调和超高压在竹笋保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竹笋的营养价值 |
1.2 竹笋采后的老化生理 |
1.3 竹笋保鲜和贮存方法研究进展 |
1.4 超高压技术在果蔬保鲜和加工中的应用 |
1.4.1 超高压与果蔬感官品质 |
1.4.1.1 超高压对果蔬色泽的影响 |
1.4.1.2 超高压对果蔬质构的影响 |
1.4.1.3 超高压对果蔬风味的影响 |
1.4.2 超高压与果蔬营养成分 |
1.4.3 超高压与果蔬酶活性 |
1.4.3.1 超高压对果蔬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1.4.3.2 超高压对果蔬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 |
1.4.3.3 超高压对果蔬果胶甲基酯酶(PME)活性的影响 |
1.4.4 超高压与果蔬相关微生物 |
第二章 低密度聚乙烯袋保鲜竹笋的效果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和处理 |
2.2.2 测定方法 |
2.2.2.1 感官评分 |
2.2.2.2 色泽 |
2.2.2.3 失重率 |
2.2.2.4 气体浓度 |
2.2.2.5 粗纤维 |
2.2.2.6 木质素 |
2.2.2.7 过氧化物酶 |
2.2.2.8 苯丙氨酸解氨酶 |
2.2.2.9 多酚氧化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竹笋的感官品质 |
2.3.2 LDPE袋内O_2和CO_2浓度变化 |
2.3.3 竹笋色泽和失重率变化 |
2.3.4 粗纤维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 |
2.3.5 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 |
2.3.6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高压对竹笋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超高压处理 |
3.2.2 色差测定 |
3.2.3 质构测定 |
3.2.4 失重率测定 |
3.2.5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3.2.6 总酚含量测定 |
3.2.7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3.2.8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测定 |
3.2.9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色泽变化 |
3.3.2 硬度变化 |
3.3.3 失重 |
3.3.4 可溶性蛋白质 |
3.3.5 总酚含量 |
3.3.6 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 |
3.3.7 多酚氧化酶 |
3.3.8 纤维素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主要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简历 |
致谢 |
(10)低温冻害对不同粒型玉米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目录 |
前言 |
英文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低温冻害与玉米种子的抗冻性 |
1.2 我国玉米种子质量安全现状 |
1.3 玉米种子质量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1.3.1 种子纯度影响严重 |
1.3.2 种子发芽率问题突出 |
1.3.3 种子水分居高不下 |
1.4 玉米种子低温冻害发生的外部因素 |
1.4.1 播种不及时,霜降来时种子未成熟 |
1.4.2 跨区制种,种子成熟度较差 |
1.4.3 玉米种子成熟收获后晾晒不及时 |
1.4.4 品种布局不合理,种植方案陈旧 |
1.4.5 制种地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盲目性 |
1.4.6 栽培管理措施不到位 |
1.5 玉米种子生理成熟与冻害的识别 |
1.5.1 杂交种子生理成熟 |
1.5.2 杂交玉米种子冻害的识别 |
1.5.3 玉米种子冻害的分级 |
1.6 玉米种子低温冻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1.1 材料及处理方法 |
2.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1 种子含水量测定 |
2.2.2 低温冻害下玉米种子发芽率测定 |
2.2.3 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2.2.4 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的测定 |
2.2.5 可溶性糖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低温冻害对不同粒型玉米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
3.2 低温冻害对不同粒型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3.3 低温冻害对不同粒型玉米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
3.4 低温冻害对不同粒型玉米种子电导率的影响 |
3.5 低温冻害对不同粒型玉米种子SOD活性的影响 |
3.6 低温冻害下不同粒型玉米种子POD活性的变化 |
3.7 低温冻害下不同粒型玉米种子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3.8 低温冻害对不同粒型玉米种子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园艺学报——第10卷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不灭志士柳子明评传》翻译报告 ——以第7章内容翻译为例[D]. 张旭.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3)
- [2]刘大钧与小麦育种科学研究[D]. 陈加晋.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3]菠萝蜜果皮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研究[D]. 彭芍丹. 海南大学, 2014(08)
- [4]唐代花卉的种植及其商品化研究[D]. 王静. 西南大学, 2014(10)
- [5]黄瓜嫩果皮颜色的遗传研究及分子标记[D]. 王建科.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6]马蓝组织培养技术及玻璃化防治措施研究[D]. 陈瑞芳.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7]几种野生百合离体保存技术的研究[D]. 傅伊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1)
- [8]根用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 megarrhiza Tsen et Lee)花药培养与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研究[D]. 王萌.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8)
- [9]自发气调和超高压在竹笋保鲜中的应用[D]. 陈金凤. 浙江大学, 2011(07)
- [10]低温冻害对不同粒型玉米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 南铭. 甘肃农业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