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虑雨滴成长,计算地形性降雨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龙琪,韩剑桥,何育聪,王飞,焦峰[1](2022)在《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及形态分异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索细沟侵蚀的空间分异特性,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下的坡面细沟侵蚀过程,探讨细沟侵蚀强度及形态在坡面尺度的沿程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坡度和雨强增加,细沟侵蚀量不断增大;在特定处理下,细沟侵蚀强度沿坡长方向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规律;沟宽、沟深和细沟割裂度等细沟形态参数也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峰值出现在坡面中部。沟宽和沟深与细沟侵蚀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细沟侵蚀强度与形态之间的演变具有一致性;径流汇集导致坡面中部径流侵蚀动力增强,沟壁崩塌和下切侵蚀严重,沟宽和沟深扩大,而坡下位置由于径流含沙量较大且土槽侵蚀基准面稳定而侵蚀较弱。坡面中部易发生严重侵蚀,需要加强防控或做好截排水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细沟侵蚀防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陈涛,董林,罗玲,杨舒楠[2](2021)在《台风利奇马登陆期间的对流结构特征及对强降雨影响》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9号台风利奇马在浙江造成极端降水,其中8月9日白天浙江东部受台风外围螺旋雨带长时间影响,9日夜间在台风内核对流影响下降水有显着增强;降水中心与浙江临海地区的天台山、括苍山和雁荡山等地形特征密切相关。GPM(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卫星遥感反演表明近岸台风螺旋雨带以层积混合型降水为主,台风眼墙区域以热带暖云对流型降水为主;眼墙区雨滴有效直径更大、雨滴数密度更高,有利于形成高降水强度。台风登陆前移动速度较慢,浙江沿海地区维持低层锋生和辐合,有利于外围螺旋雨带降水维持和增强;登陆前后受环境垂直切变等因素影响,台风中心左前侧眼墙区域对流活跃,在登陆点附近强降水区偏向于台风中心左侧。分钟级降水观测表明台风登陆期间浙江近海山区降水强度2~3倍于平原地区,其中地形性降水增幅效应与台风对流非对称结构差异对降水影响程度基本相当,有利于在台风中心左前侧的括苍山—雁荡山山区形成强降水中心。
杜军,赵胜朝,徐建昭,郭雷[3](2021)在《河南省豫西黄土丘陵区2015—2020年水土保持功能时空变化》文中研究表明基于豫西黄土丘陵区遥感数据和RUSLE模型,分析评估了区域水土保持功能变化的时空特征.通过研究发现,2020年豫西区域土壤侵蚀量级总体上以中度及以下为主,占比为76.09%,强度及以上占比为23.91%;土壤侵蚀防治重点区域主要分布于区域南部洛宁、汝阳、嵩县,西部的灵宝,北部的济源、渑池等.与2015年相比,区域的水土保持功能得到了显着了提升.
赖日文,赖敏华,苏艳琴[4](2021)在《长汀县水土流失敏感性时空分异研究》文中指出长汀县是我国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地区,及时快速地监测区域内水土流失敏感性并开展相关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以长汀县为研究区,选择1994、2006和2016年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熵权法及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以降雨、地形因子、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与土地利用类型5个指标作为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指标,构建水土流失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各年份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布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再采用自然分界法将其水土流失敏感性划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5个等级,结合海拔、坡度分析其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土流失敏感性等级以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为主,空间格局表现为内高外低的分布特征。在水土流失敏感性等级变化中,1994—2016年,不同敏感性等级均有不同程度的转化,仅有局部地区敏感性等级有所上升,但总体呈高等级敏感区向低等级敏感区转移的趋势,该现象与长汀县政府对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视密切相关。各年份敏感性等级随着海拔、坡度的上升均表现为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与人类活动的频繁程度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能为研究区生态环境管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曾奕[5](2021)在《黄土丘陵区侵蚀环境下的流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文中认为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将会显着改变全球碳循环,系统研究土壤侵蚀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和收支对全球碳循环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土壤侵蚀对碳循环的影响仍不明确。此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范围的水土保持显着改变了土壤侵蚀过程,进一步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移和沉积。目前关于侵蚀环境下的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对水土保持措施响应机制的研究仍然很少。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沙堰沟小流域(0.69 km2)和岔巴沟流域(187 km2)为研究对象,使用沉积泥沙反演方法精确计算土壤侵蚀速率和泥沙沉积速率。在此基础上,开展野外监测采样与室内分析,结合地理信息技术、长期水文观测资料、同位素分析、复合指纹识别技术等方法手段,重构小流域尺度和流域尺度侵蚀历史;明确流域侵蚀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分析流域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有机碳的水平差异以及不同深度沉积泥沙有机碳的垂直差异;探讨流域内部土壤有机碳的沉积埋藏和分解特征;基于放射性碳同位素的二元混合模型分析流域土壤有机碳的组成;结合泥沙-有机碳收支方程量化流域不同侵蚀阶段的泥沙输移特征和土壤有机碳收支平衡;阐明侵蚀环境下的土壤有机碳再分布和组成对水土保持措施(淤地坝修建和植被恢复)的响应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确定了估算小流域尺度和流域尺度的泥沙淤积量和土壤侵蚀速率的合适方法。对于流域面积较小且流域内沉积泥沙和沟道基岩具有明显差异的小流域,高密度电阻率法能够准确识别沉积泥沙和河道基岩之间的界限,再结合现场调查获取坝地横截面形状等数据构建三维地形,可以估算小流域淤地坝泥沙淤积量及其对应的流域土壤侵蚀速率。对于流域面积大、淤地坝数量多且地形相似的流域,基于无人机的坝地面积-库容曲线拟合法可以模拟淤地坝泥沙沉积过程,并拟合坝地面积和泥沙淤积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估算流域尺度的泥沙沉积总量和流域土壤侵蚀速率。(2)探明了黄土丘陵区小流域退耕还林前后两个阶段的土壤有机碳来源和收支。从1969年到2015年,沙堰沟小流域土壤有机碳侵蚀总量为1085.8±170.1 t,其主要来源是农业活动区,贡献了土壤有机碳侵蚀总量的~68.5%,其次为植被恢复区,贡献了土壤有机碳侵蚀总量的~23.6%,最后为沟道,仅贡献了土壤有机碳侵蚀总量的~7.9%。淤地坝沉积区共埋藏土壤有机碳532.9 t,对应的土壤有机碳沉积速率为0.17 t·ha-1·yr-1。其中退耕还林前埋藏的土壤有机碳为409.1 t,对应的土壤有机碳沉积速率为0.20 t·ha-1·yr-1,退耕还林后埋藏的土壤有机碳为123.8 t,对应的土壤有机碳沉积速率为0.11 t·ha-1·yr-1。1969年到2015年沙堰沟小流域在土壤侵蚀过程中损失的土壤有机碳总量为552.9±170.1 t,约占土壤有机碳侵蚀总量的50%。其中退耕还林前土壤侵蚀过程中损失的土壤有机碳总量为389.2±127.8 t,对应的土壤有机碳损失速率为0.19±0.06 t·ha-1·yr-1。退耕还林后土壤侵蚀过程中损失的土壤有机碳总量为162.3±49.1 t,对应的土壤有机碳损失速率为0.14±0.04t·ha-1·yr-1。(3)明晰了黄土丘陵区小流域侵蚀源地、搬运过程和沉积区中土壤有机碳的组成和年龄。在沙堰沟小流域,农业活动区和植被恢复区的土壤有机碳主要由较年轻的生物源有机碳组成,而沟道则以较老的化石源有机碳为主。泥沙搬运过程中损失的土壤有机碳主要是生物源有机碳,包括现代生物源有机碳和预陈化生物源有机碳。这些相对年轻的生物源有机碳的分解可能是短时间尺度上的大气碳源,但对长期大气二氧化碳水平的影响较小。侵蚀的土壤有机碳被淤地坝拦截并发生沉积,其中约64%是化石源有机碳,导致沉积泥沙有机碳具有较老的放射性碳年龄(9349±2026年)。(4)阐明了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在岔巴沟流域,与粗放农业阶段(1959~1969年)相比,淤地坝修建阶段(1970~1999年)和植被恢复阶段(2000~2019年)的土壤侵蚀速率分别下降了31.5%和75.4%。植被恢复主要通过减少土壤有机碳的横向输移,减少侵蚀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增加年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土壤有机碳储量,产生显着的固碳协同效益。在淤地坝修建阶段和植被恢复阶段,被侵蚀搬运的土壤有机碳分别以2125±478 Mg C yr-1和1420±282 Mg C yr-1的速率埋藏在淤地坝前,这些沉积的土壤有机碳在几十年尺度内被有效保存。(5)量化了流域内沉积和输出的土壤有机碳组成,确定水土保持措施对不同组分土壤有机碳的调控机制。在淤地坝修建和植被恢复的协同作用下,岔巴沟流域土壤有机碳输出速率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显着下降,并主要由预陈化生物源有机碳组成。而沉积区泥沙的放射性碳年龄约为5490±2249年,土壤有机碳中有52%是化石源有机碳,剩下的部分主要由现代生物源有机碳组成。化石源有机碳的重新埋藏不会影响碳循环,而现代生物源有机碳在沉积区的有效埋藏则构成了长期的陆地碳汇。如果没有这些水土保持措施,流域中的化石源有机碳会输移到大型河流系统中,在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发生氧化,成为地质时间尺度上大气碳库的重要碳源。淤地坝修建和植被恢复等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流域生物有机碳和化石有机碳的输出,对大气二氧化碳水平的调节有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泥沙和土壤有机碳在不同流域尺度的侵蚀、沉积和输出特征,阐明了侵蚀环境下的流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为进一步认识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对理解土壤侵蚀相关的碳汇/碳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黄土高原进一步的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吴江[6](2021)在《黄土侵蚀沟道形态的高分辨率表达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侵蚀沟道作为构成黄土高原地貌格局的主体,既是地貌发育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土壤侵蚀的结果,因此它一直都是土壤侵蚀和地貌领域研究重点关注的对象。早期研究由于受到测绘科技、数据积累情况的限制,致使中低分辨率下不能对流域尺度的侵蚀沟道、特别是尺度较小且活跃的侵蚀沟道做出全面和有效的表达和分析,且与土壤侵蚀精确模拟的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地形测量技术的进步,为侵蚀沟道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本研究综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无人机航测以及遥感等现代测量方法,以侵蚀沟道为研究对象展开侵蚀地形形态的高分辨率表达、侵蚀沟提取(切沟冲沟区域)以及地形变量提取尺度效应等方面的分析。该研究进一步深化了侵蚀地形的微观和宏观特征,为高分辨率环境下的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了科学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方法可实现侵蚀沟道形态特征的高分辨率采集:通过对现有侵蚀沟道类型体系、形态特征以及众多新型地形测量与遥感技术方法的梳理和分析,提出基于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内外业结合的侵蚀沟道形态数据采集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具有快速灵活、成本低、作业区域广等优势,能够保证地形表达精度的同时兼具较高的性价比,可以满足侵蚀沟道形态高分辨率表达对数据采集的需求。(2)充分考虑人为和自然突变地形特征可建立侵蚀沟道形态的数字表达:着重针对梯田等人为地形特征和沟沿线等自然突变地形特征,将突变地形特征线纳入插值运算构建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主要通过高程特征(表面特征,面积高程积分、断面线高程差异)、坡度特征以及剖面曲率特征(统计分布、空间格局)三个方面展开比对分析,建立了侵蚀沟道形态的高分辨率数字表达方法,进而为微小尺度侵蚀地貌特征研究提供更为准确的基础数据。(3)基于机器学习和面向对象图像分析的思路可以实现侵蚀沟道形态的高分辨率提取:基于高精度地形/影像数据构建的多分辨率数据集,选用地形/影像数据相融合的面向对象分析及随机森林自动分类策略,以切沟冲沟区域和突变地形为提取对象,展开高分辨率系列数据环境下的侵蚀沟道提取尺度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分辨率数据集(0.2m 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1m DEM)在进行侵蚀沟道提取具有显着优势,其分类结果与对象的实际空间分布最为接近。随着数据集分辨率的降低(最低至5m DOM+5m DEM),其总体分类精度由90.74%下降为53.63%,主要提取差异体现在地形结构较为破碎复杂的沟头部位,沟沿线特征不显着的部位以及经短历时演化过程形成的尺度较小的切沟区域等。(4)高分辨率侵蚀沟道地形指标的精度随分辨率发生规律性变化:在DEM数据精度方面,随着分辨率的降低(1m~5m)其标准差、中误差、绝对平均误差以及地形描述误差四个指标均逐渐增大;在坡度提取方面,随着分辨率的降低均有一定程度的坡度衰减,其中王茂沟样区的坡度均值由31.80°下降至29.70°,二老虎沟样区由19.88°下降至16.73°,在坡度变化较为剧烈的区域(突变特征线及沟谷区域)衰减更为严重;在流水线提取方面,两个样区随着分辨率的降低其提取的流水线级别均由三级减少为两级,其提取数量分别由28条减少为5条(王茂沟样区)、25条减少至4条(二老虎沟样区),且对于沟道整体表达的精度及完整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在LS因子提取方面,随着分辨率的降低LS因子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其均值分别由10.97增大至15.22(王茂沟样区),6.03增大至7.34(二老虎沟样区),且较大值的空间分布范围亦随之增加。
王伟[7](2021)在《冻融作用对水分迁移及侵蚀输沙过程的影响》文中指出土壤侵蚀的持续加剧已成为全球关键的环境问题。冻融土壤在融水、风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强烈冻融侵蚀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形式之一。黄土高原地区是季节性冻融作用影响强烈的地区之一,冻融侵蚀产沙量在黄河中游多沙区的侵蚀产沙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冻融侵蚀的研究滞后于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本文以春季解冻期韭园沟流域的长系列径流泥沙数据为基础,结合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样地冻融前、后土壤水分变化监测数据,分析冻融作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通过室内融水侵蚀模拟实验研究不同冻融状态和放水流量组合下坡面侵蚀及动力过程;在地形数据基础上,解析冻融作用对水蚀过程水文连通性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法分析侵蚀过程中各时段泥沙特征,明确冻融+水力复合侵蚀过程中的泥沙颗粒分布规律以及不同粒级泥沙的搬运方式,本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冻融+水力复合侵蚀的侵蚀过程及其机理,为建立具有物理意义的侵蚀模型奠定基础。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阐明了融雪期的径流和含沙量变化与全年相比更加剧烈及冻融过程对土壤含水量迁移的影响。融雪期径流深大小表现为平水平沙年>多水多沙年>少水少沙年,融雪期侵蚀模数亦呈现相同的规律。基于融雪期径流泥沙变化规律发现,平水平沙年的水沙变化规律性较强,而少水少沙年、多水多沙年的水沙规律性变异较大,这也导致融雪期径流与侵蚀特征变化复杂且不稳定。在相同的温度下,坝地各层的土壤含水量均大于坡耕地。在相同土层下,冻结过程中的坝地土壤含水量的减少速率大于坡耕地;在融化过程中土壤表层含水量呈现增加趋势,坝地土壤含水量的增长速率大于坡耕地。相比于坝地,坡耕地的四个土层的土壤水分优先被冻结和融化。(2)明晰了未冻坡面、浅层融化坡面和冻结坡面的侵蚀产沙过程,阐明了冻融作用对坡面不同粒级的泥沙颗粒分选的差异。在1L/min和2L/min的放水流量下,坡面平均侵蚀模数大小依次表现为冻结坡面>浅层融化坡面>未冻结坡面,在4L/min的放水流量下浅层融化坡面的平均侵蚀模数最大。在同一坡面下,侵蚀模数的增长率、径流能耗均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冲刷历时的延长,未冻坡面、浅层融化坡面和冻结坡面的不同粒径泥沙颗粒含量大小均表现出粉粒>沙粒>黏粒。不同情境下黏粒和粉粒相比于原状土均发生了剥离和流失,而沙粒发生沉积。未冻坡面和浅层融化坡面的径流率对黏粒、粉粒和沙粒的富集状况有显着影响。(3)阐明了不同泥沙结构坡面的连通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并从空间三维角度探明了冻融作用对泥沙功能连通过程的影响。在相同放水流量下,不同土壤冻融状态坡面的径流系数随冲刷历时延长而迅速增大,其中冻结坡面的径流系数增幅最为明显;相同土壤冻融状态下,径流系数随着放水流量的增而逐渐增加。根据坡面上高连通区空间分布可知,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大,坡面泥沙结构连通性明显增强。不同放水流量和土壤冻融状态下,坡面泥沙纵向连通率和垂向连通率均是先增加后趋于平稳,而泥沙横向连通率则表现为先下降后趋于平稳。从泥沙横向连通率来看,试验初期侵蚀形式以面蚀为主;随着试验的进行,坡面侵蚀形式逐渐由面蚀变成细沟侵蚀。不同坡面在不同流量侵蚀下,泥沙纵向和垂向连通性与输沙率的相关性较强,泥沙横向连通性与输沙率的的相关性较弱。(4)阐明了不同融冻坡面下径流能耗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基于径流能耗的冻融侵蚀产沙模型,解析了泥沙颗粒搬运机制并定量识别了不同泥沙搬运形式的贡献率。在相同放水流量下,不同冻融坡面径流能耗的平均值大小依次为未冻坡面>浅层融化坡面>冻结坡面。侵蚀模数与径流能耗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对于二元结构的浅层融化坡面而言,1L/min和2L/min放水流量下基于径流能耗的产沙能力相同,4L/min放水流量下基于径流能耗的产沙能力显着增加。在实验条件中,大于60%的泥沙颗粒以悬移/跃移的形式被搬运,约占颗粒含量40%左右的粒径小于0.027mm的泥沙颗粒优先被搬运。对于浅层融化坡面,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大,最低搬运率的泥沙粒级值逐渐增大,表明以悬移/跃移方式搬运的泥沙颗粒粒径上限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对于未冻坡面和冻结坡面,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大,悬移质/跃移质方式搬运的泥沙颗粒的相对贡献率呈现减小趋势,而浅层融化坡面则呈现相反趋势。在相同径流能耗下,冻融作用对坡面侵蚀过程中以悬移质/跃移质方式搬运的泥沙和以滚动方式搬运的泥沙的相对贡献率有显着影响。
乔宝玲[8](2021)在《典型黑土农田垄体溅蚀特征研究》文中提出
郭威震[9](2021)在《土壤内力作用对典型黑土团聚体破碎及降雨侵蚀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林旺照[10](2021)在《矿山生态护坡机理及其方法研究 ——以牛栏口石料矿山边坡治理为例》文中指出
二、考虑雨滴成长,计算地形性降雨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虑雨滴成长,计算地形性降雨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及形态分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过程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坡度和降雨强度下坡面产流产沙特征 |
2.2 细沟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 不同坡位的细沟形态差异 |
2.3.1 细沟宽度的空间分布 |
2.3.2 细沟深度的空间分布 |
2.3.3 细沟宽深比与割裂度的分布 |
2.4 细沟侵蚀与形态的关系 |
3 讨 论 |
3.1 坡面细沟侵蚀强度的空间变化 |
3.2 坡面细沟侵蚀与形态的关系 |
4 结 论 |
(3)河南省豫西黄土丘陵区2015—2020年水土保持功能时空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1.1 研究范围 |
1.2 数据来源 |
2 研究方法 |
3 土壤侵蚀评价因子提取方法 |
3.1 降雨侵蚀力R因子 |
3.2 土壤可蚀性K因子 |
3.3 地形因子LS因子 |
3.3.1 坡度因子S |
3.3.2 坡长因子L |
3.4 作物管理因子C |
3.5 治理措施因子P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变化 |
4.2 土壤侵蚀时间变化 |
4.3 土壤侵蚀空间变化 |
5 结论 |
(4)长汀县水土流失敏感性时空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遥感影像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2.2 水土流失敏感性综合评价方法 |
2.2.1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因子选取 |
1)降水侵蚀力因子(R) |
2)土壤可蚀性因子(K) |
3)地形因子(LS) |
4)植被覆盖度 |
5)土地利用类型 |
2.2.2 评价指标的建立 |
2.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2.2.4 评价模型的构建 |
2.3 水土流失敏感性分级 |
2.3.1 水土流失敏感性分级的空间分布 |
2.3.2 水土流失敏感性的动态变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敏感性评价因子 |
3.1.1 降水侵蚀力因子(R) |
3.1.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
3.1.3 地形因子(LS) |
3.1.4 植被覆盖度 |
3.1.5 土地利用类型 |
3.2 水土流失敏感性综合评价 |
3.2.1 评价指标权重 |
3.2.2 评价模型 |
3.3 水土流失敏感性分级 |
3.3.1 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布 |
3.3.2 水土流失敏感性动态监测 |
4 讨论与结论 |
(5)黄土丘陵区侵蚀环境下的流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侵蚀与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 |
1.2.1.1 土壤侵蚀与碳循环 |
1.2.1.2 土壤侵蚀碳源汇问题 |
1.2.1.3 土壤有机碳组成与碳循环 |
1.2.2 水土保持对碳循环的影响 |
1.2.2.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1.2.2.2 淤地坝修建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1 土壤侵蚀速率估算方法精度有待提高 |
1.3.2 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组成的研究缺乏 |
1.3.3 侵蚀影响下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和收支研究较少 |
1.3.4 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机制不明确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沙堰沟小流域 |
2.1.2 岔巴沟流域 |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2.1 遥感数据收集 |
2.2.2 流域水文数据收集 |
2.2.3 典型子流域选取 |
2.3 野外实验 |
2.3.1 沙堰沟小流域野外实验 |
2.3.2 岔巴沟流域野外实验 |
2.4 样品处理及分析 |
2.4.1 土壤粒径测定 |
2.4.2 地球化学元素测定 |
2.4.3 放射性~(137)Cs测定 |
2.4.4 土壤有机碳测定 |
2.4.5 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定 |
2.5 研究方法 |
2.5.1 高密度电阻率法 |
2.5.2 流域尺度淤地坝的提取 |
2.5.3 流域尺度淤地坝淤积库容估算 |
2.5.4 复合指纹示踪法 |
2.5.5 二端元混合模型 |
2.5.6 泥沙和有机碳收支模型 |
2.5.7 统计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 |
3.基于沉积泥沙的流域土壤侵蚀研究 |
3.1 小流域侵蚀速率估算 |
3.1.1 电阻率成像和沉积物底部检测 |
3.1.2 淤地坝库容、淤积量和对应的侵蚀速率估算 |
3.2 流域尺度土壤侵蚀速率和泥沙沉积速率估算 |
3.2.1 坝地面积和淤积库容关系拟合 |
3.2.2 淤地坝提取结果分析 |
3.2.3 流域泥沙沉积速率和土壤侵蚀速率估算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小流域尺度侵蚀影响下的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和收支 |
4.1 淤地坝沉积剖面定年 |
4.2 复合指纹示踪泥沙来源 |
4.3 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1 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水平差异 |
4.3.2 沉积泥沙有机碳含量垂直差异 |
4.4 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和收支 |
4.5 土壤有机碳放射性组成 |
4.6 讨论 |
4.6.1 土壤有机碳来源分析 |
4.6.2 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收支 |
4.6.3 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有机碳的组成和年龄 |
4.7 本章小结 |
5.流域尺度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机制 |
5.1 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侵蚀 |
5.2 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沉积 |
5.3 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输出 |
5.4 流域沉积和输出的土壤有机碳的组成 |
5.5 土壤有机碳的收支和动态变化 |
5.6 讨论 |
5.6.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 |
5.6.2 淤地坝修建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 |
5.6.3 流域输出土壤有机碳的组成 |
5.7 本章小结 |
6.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
致谢 |
(6)黄土侵蚀沟道形态的高分辨率表达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 |
1.3.1 侵蚀沟道的相关研究 |
1.3.2 地形表达方法 |
1.3.3 侵蚀地形的高分测量与分析 |
1.3.4 黄土侵蚀地形特征要素/地形因子提取分析 |
1.3.5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样区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样区基本概况 |
2.3 基础数据准备 |
2.3.1 高分辨率地形/影像采集方法的选定 |
2.3.2 高分辨率地形数据采集 |
2.3.3 高分辨率系列数字高程模型(DEM) |
2.3.4 高分辨率影像数据 |
2.4 基础实验软件平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侵蚀沟道土壤侵蚀地形指标体系及提取方法 |
3.1 侵蚀地形指标体系的确定 |
3.2 连续地形因子 |
3.2.1 坡度 |
3.2.2 坡长 |
3.2.3 曲率 |
3.2.4 坡向 |
3.3 离散地形要素 |
3.3.1 沟头 |
3.3.2 流水线 |
3.3.3 沟沿线 |
3.4 复合地形指标 |
3.4.1 坡度坡长因子 |
3.4.2 地表粗糙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侵蚀沟道高分辨率地形表达 |
4.1 典型样区的DEM建立 |
4.2 高程特征分析 |
4.2.1 表面特征分析 |
4.2.2 面积高程积分分析 |
4.2.3 侵蚀沟道断面分析 |
4.3 坡度特征分析 |
4.3.1 坡度统计分布 |
4.3.2 坡度空间格局 |
4.4 剖面曲率特征分析 |
4.4.1 曲率统计分布 |
4.4.2 曲率空间格局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侵蚀沟道高分辨率提取与分析 |
5.1 数据预处理 |
5.2 分割方法设计及实验 |
5.2.1 多尺度影像分割 |
5.2.2 最优影像分割尺度的评估 |
5.2.3 最优分割尺度参数实验分析 |
5.3 侵蚀沟道的提取 |
5.3.1 侵蚀沟道分类方法的选定 |
5.3.2 特征空间构建 |
5.3.3 关键特征变量选取试验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基于多分辨率数据集的侵蚀沟道提取结果分析 |
5.4.2 基于多分辨率数据集的分类精度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高分辨率数据的侵蚀沟道地形因子和要素提取尺度效应分析 |
6.1 多分辨率DEM的生成与精度评价 |
6.1.1 多种分辨率DEM的生成 |
6.1.2 多分辨率DEM对数据精度的影响分析 |
6.2 多分辨率DEM坡度尺度效应分析 |
6.2.1 整体流域坡度与DEM分辨率的关系 |
6.2.2 地形特征线与正负地形坡度与DEM分辨率的关系 |
6.2.3 流域坡度空间变异结构与DEM分辨率的关系 |
6.3 多分辨率DEM流水线提取尺度效应分析 |
6.3.1 流水线空间格局与DEM分辨率的关系 |
6.3.2 流水线统计特征与DEM分辨率的关系 |
6.4 多分辨率DEM坡度坡长因子尺度效应分析 |
6.4.1 LS因子空间格局与DEM分辨率的关系 |
6.4.2 LS因子统计分布与DEM分辨率的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冻融作用对水分迁移及侵蚀输沙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冻融过程及其对侵蚀影响 |
1.2.2 水沙连通性 |
1.2.3 冻融侵蚀泥沙特征及搬运机制 |
1.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7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收集与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原位监测 |
2.3 实验设计 |
2.4 数据分析及计算 |
2.4.1 流域融雪期水文特征 |
2.4.2 土壤冻结特征分析 |
2.4.3 侵蚀动力分析 |
2.4.4 泥沙颗粒粒径分析 |
3 融雪期流域泥沙和土壤水分特征 |
3.1 融雪期流域水文特征 |
3.1.1 径流泥沙年际变化特征 |
3.1.2 融雪侵蚀特征 |
3.2 坝地和坡耕地的初始冻结特性 |
3.3 冻融阶段中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过程 |
3.3.1 冻融阶段中土壤温度变化过程 |
3.3.2 冻融过程土壤温度的变异性 |
3.3.3 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关系 |
3.4 冻融作用对土壤水分再分配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冻融作用对坡面侵蚀过程及颗粒分选的影响 |
4.1 不同坡面处理下泥沙输移及地貌形态特点 |
4.1.1 不同坡面处理下泥沙输移特点 |
4.1.2 不同冻融坡面下的侵蚀形态特征 |
4.2 冻融/水蚀作用对泥沙颗粒组成的影响 |
4.2.1 冻融/水蚀作用对泥沙颗粒含量的影响 |
4.2.2 冻融/水蚀作用下黏性颗粒含量变化规律及成因 |
4.3 冻融/水蚀作用对侵蚀泥沙中颗粒富集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冻融作用和流量耦合作用下坡面水沙连通性变化 |
5.1 水沙连通性研究方法 |
5.1.1 水文连通性 |
5.1.2 泥沙结构连通性 |
5.1.3 泥沙三维功能连通性 |
5.2 冻融作用和流量耦合作用下水文连通性变化 |
5.2.1 简化水文曲线 |
5.2.2 相对地表连接函数 |
5.3 冻融作用和流量耦合作用下泥沙结构连通 |
5.4 冻融作用和流量耦合作用下泥沙三维功能连通性 |
5.4.1 泥沙纵向连通率 |
5.4.2 泥沙横向连通率 |
5.4.3 泥沙垂向连通率 |
5.5 泥沙连通性与输沙率的相关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6 冻融作用对侵蚀泥沙颗粒搬运分选特性的影响 |
6.1 径流能耗的变化及其空间分布 |
6.2.1 径流能耗的变化 |
6.2.2 径流能耗的空间分布特征 |
6.2 侵蚀模数和径流能耗的关系 |
6.3 冻融/水蚀作用对侵蚀泥沙颗粒搬运机制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考虑雨滴成长,计算地形性降雨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及形态分异特征[J]. 龙琪,韩剑桥,何育聪,王飞,焦峰. 水土保持学报, 2022
- [2]台风利奇马登陆期间的对流结构特征及对强降雨影响[J]. 陈涛,董林,罗玲,杨舒楠. 气象, 2021(12)
- [3]河南省豫西黄土丘陵区2015—2020年水土保持功能时空变化[J]. 杜军,赵胜朝,徐建昭,郭雷. 河南科学, 2021(11)
- [4]长汀县水土流失敏感性时空分异研究[J]. 赖日文,赖敏华,苏艳琴. 生态科学, 2021
- [5]黄土丘陵区侵蚀环境下的流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D]. 曾奕.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6]黄土侵蚀沟道形态的高分辨率表达与分析[D]. 吴江. 西北大学, 2021
- [7]冻融作用对水分迁移及侵蚀输沙过程的影响[D]. 王伟.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8]典型黑土农田垄体溅蚀特征研究[D]. 乔宝玲.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9]土壤内力作用对典型黑土团聚体破碎及降雨侵蚀的影响[D]. 郭威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10]矿山生态护坡机理及其方法研究 ——以牛栏口石料矿山边坡治理为例[D]. 林旺照. 绍兴文理学院,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