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用于化学动力学研究的激光纹影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朝选,陈瑜,杨惠星,韩德刚[1](1991)在《适用于化学动力学研究的激光纹影系统》文中研究指明激光纹影技术特别适合检测激波后高温快速反应的反应速率。本文建立的激光纹影系统能很好地从事化学动力学研究。并对Kiefer的激光纹影系统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激光纹影系统测定结果稳定,操作简便。
周禹男[2](2019)在《铝及铝基固体推进剂能量释放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铝基固体推进剂是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的主要燃料。将金属燃料铝加入到固体推进剂中,不仅可以提高推进剂的比冲和爆热,还可以抑制发动机内的不稳定燃烧。为了充分了解金属燃料铝及铝基固体推进剂的燃烧过程与燃烧机理,掌握不同因素对其燃烧的影响规律,结合实验测试和理论分析,开展了铝及铝基固体推进剂的能量释放特性的研究工作,为固体推进剂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利用多种理化特性测试手段,对微米级铝颗粒和铝基固体推进剂的理化特性进行测试,掌握了不同样品形态和组成之间的差异。通过热分析试验获得了不同样品的热氧化特性和动力学参数,发现随着样品粒径的减小,样品的活化能降低,起始反应温度降低,热氧化程度加深。在氧化过程中,铝颗粒的氧化层由无定型氧化铝经过γ-Al2O3向α-Al2O3转变,氧化层厚度由3.96 nm增长到320.15 nm。通过激光点火试验系统对推进剂中常用的三种铝颗粒进行了点火试验,结果发现样品粒径越小,光谱强度越大,能量释放越多。随着气氛氧化性的增强,点火延迟时间逐渐减小,燃烧温度和燃烧强度也随之增大。随着压力的升高,样品的最大燃烧温度和升温速率均逐渐增大。使用动态燃烧试验系统,对流动状态下三种铝颗粒在不同气氛和不同颗粒浓度条件下的燃烧和团聚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粒径的减小、颗粒浓度的增大以及气氛氧化性的增强,可以提高铝颗粒的动态燃烧能量释放特性,燃尽率也随之提高,但团聚现象也更加明显。通过热分析掌握了三元固体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在点火试验中,随着压力的增加,氧化性气氛释放速率加快,使得点火延迟时间缩短、燃速增加,最大燃烧温度上升。通过对凝相产物进行离线分析,发现了小粒径氧化铝烟雾、氧化铝球壳和大粒径团聚体三种不同形态的凝相产物。根据铝颗粒的扩散反应机制,建立了铝颗粒由室温到点火时包含传热和化学反应过程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最后通过Matlab和Chemkin数值计算,获得了不同粒径、初始温度和压力对铝颗粒样品的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规律。同时获得了气相反应过程中不同中间产物的形成和转化关系。通过模型计算,获得的点火延迟时间结果与国外权威实验数据和模型进行对比,精确度大大提高。综上所述,通过系统地研究铝颗粒及铝基固体推进剂的能量释放特性及影响规律,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林志勇[3](2008)在《高静温超声速预混气爆震起爆与发展过程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及实验手段,系统深入地研究了高静温预混超声速气流中爆震的直接起爆与发展过程及初温对其的影响。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结合三种反应器所得的实验数据,对几种常用的氢氧详细反应模型进行验证,发现Connaire与Balakrishnam反应模型能在较大的工况范围内得到较合理的结果。建立了基于敏感性分析和准稳态假设的复杂反应模型简化方法,得到了一组适用于氢氧爆震自适应化学数值模拟的反应模型。基于爆震简化理论和ZND模型对爆震参数和结构的分析表明:当来流混合物初温升高时,CJ爆震波传播马赫数与压升比明显下降;由于波后温度略升而压升明显下降,因此来流初温对爆震结构的影响关系复杂。通过分析爆震结构中诱导区长度和放热区组分消耗对反应的敏感性,采用元素跟踪法研究了诱导区与反应区中的关键组分,得到了爆震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反应和重要组分。采用自适应化学数值方法分别模拟了二维等直管道中爆震的发展过程和斜爆震的起爆及发展过程。研究表明:在等直管道内的爆震发展过程中,横波在爆震三波点的演化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来流静温升高导致横波和三波点的强度下降,爆震波面发展趋于一维平面波结构,并使得自持爆震发展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熄灭。在斜爆震的起爆及发展过程中,来流静温升高导致起爆点前移,三波点附近的爆震波角度变化趋于平缓。研制了连续式高焓预混超声速加热器,通过对其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和着火延迟分析及实验研究,验证了该加热器既保证了混合均匀又解决了预着火问题。采用高速纹影技术研究了斜激波诱导燃烧与爆震发展的动态过程,分析了斜激波角度、混合物当量比及其他因素对其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高静温预混气流中爆震波的平均传播速度比CJ爆震速度低。起爆过程中,燃烧与流动的相互作用使得斜激波角度略增,导致波后温度和压力略有上升;当波后的气流处于起爆临界状态并出现较大扰动时,由于激波与燃烧的正反馈作用将发生迅速起爆。发展过程中,由于脱体爆震波本身的不稳定性及其与边界层的耦合振荡作用,导致爆震波角度与起爆三波点位置发生振荡;当可燃混合物的活性增大时,出现爆震波三波点向上游突跃的现象。对于低活性的来流混合物,即使强度较大的斜激波也较难起爆或维持爆震状态;随着来流活性的增加,爆震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起爆-熄灭-再起爆的现象;随来流活性的进一步提高,脱体爆震波能持续发展。
沈晓波[4](2014)在《密闭空间内典型可燃气体层流预混火焰传播动力学及其化学反应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密闭空间内层流预混火焰传播是可燃气体安全、内燃机应用和爆轰波理论等领域重要的燃烧科学与技术课题。如何有效地预防可燃气体的火灾爆炸(爆轰)事故,控制其发展蔓延和减轻事故危害,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科学研究作为依据。而内燃机领域也亟需基础的火焰传播数据和详细的化学反应机理来建立燃烧模型,以实现其自身结构的优化改进和对替代燃料的性能评估。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地揭示火焰发生、发展以及加速突变的本质规律和机理,深入剖析火焰内部反应区结构和物理化学过程,并建立综合完善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同时也为了积累更多有用的火焰传播基础数据,本文利用实验、理论和数值模拟手段对密闭空间内典型可燃气体层流预混火焰传播结构形态、火焰加速和突变动力学、层流火焰速度以及化学反应机理开展了细致严谨的科学研究。本文首先对氢-空气和丙烷-空气预混火焰在封闭管道内的传播特性开展研究,内容包括火焰和超压动力学、火焰与诱导流场和压力波的相互作用等。高速纹影摄像技术用于捕捉和记录火焰位置和形态变化,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用于探测管道内瞬时的压力变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封闭管道内预混火焰传播经历了复杂的形状变化,呈现出经典的或变形的Tulip结构,由于受到火焰加速和减速、壁面约束、边界层效应、压力波效应以及火焰诱导流场等影响,火焰裙边运动、火焰与壁面接触点运动、Tulip尖端运动和火焰尖端运动等都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Bychkov模型对基本运动参数(位置和速度)的预测并不理想,仅适用于火焰发展早期。所有工况都观察到了火焰尖端位置(速度)及压力脉动现象,只是频率和幅度各有不同。变形Tulip结构并不是封闭管道内氢-空气预混火焰特有的行为,在化学计量比(中=1)附近的预混丙烷-空气火焰中也有发现,且Tulip变形过程中都伴随着显着的火焰尖端速度脉动。压力波并不是火焰速度脉动及Tulip变形的诱因,但确实会起到促进作用;而壁面和边界效应,楔形挤压流、水力学不稳定性及火焰诱导流动的综合效应可能是主要物理起因。随后我们利用圆柱形双燃烧室实验台,结合高速摄像和纹影技术,对C2碳氢燃料(主要是乙烷、乙烯和乙炔等)常压和高压层流火焰速度开展了实验研究和测量,并分析了当量比、初始压力和燃料分子结构对火焰传播的影响。常压实验结果与权威文献数据吻合得很好,并对一些历史数据较少且分散的工况做了补充和验证。对于不同燃料反应体系,二氧化碳稀释的作用机制明显不同。表观的,二氧化碳会抑制乙烯火焰以及富燃料乙烷火焰传播,但对于乙炔火焰以及贫燃料乙烷火焰几乎没有影响,表明其抑制作用被抵消。总体来说,USC Mech Ⅱ对层流火焰速度的定量预测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对高压火焰),仅能较好地反映火焰速度的变化趋势。本文讨论分析了USC MechⅡ模型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而以化学动力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借助量子化学计算和实验测量等手段,建立了新的综合化学反应模型。实验验证表明新模型对常压和高压典型可燃气体层流预混火焰速度的预测能力相比USC Mech Ⅱ有了显着的提高。新模型为我们揭示了乙烷、乙烯、乙炔火焰体系的主要反应路径;发现了碳氢燃料火焰结构和燃烧行为之间很多相似之处;同时还指出了高压火焰体系中一些重要的基元反应以及火焰速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敏感度变化(相比常压情况)。二氧化碳稀释对火焰体系的化学和第三体效应,主要表现为抑制和促进两个矛盾方面。一方面,过量的C02会逆转反应CO+OH=CO2+H,并增强第三体反应H+O2(+M)=HO2导致体系H原子浓度降低;另一方面,作为强第三体,C02稀释同样也会加剧HCO的分解反应HCO (+M)=H+CO (+M),从而补偿一定的H原子损失。表观的二氧化碳稀释效果是这两种内在作用机制相互竞争和抵消的综合体现。乙炔火焰中由于反应CO+OH=CO2+H并不是产物C02主要生成通道,因而其重要性减弱,二氧化碳稀释的抑制和促进作用相互抵消;而乙烯和乙烷火焰速度对HCO分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敏感度较低(反应重要性较弱,尤其是在高压下),因此火焰总体受到抑制。特别的,二氧化碳稀释对富燃料乙烷火焰体系的化学和第三体效应较弱,体系的热量和质量输运性质以及混合物组成和密度的变化是导致火焰减速的本质原因。与乙烷和乙烯火焰不同的是,0原子(而不是H原子)在乙炔火焰体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浓度变化将直接影响火焰传播行为。
黄玉辉[5](2001)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理论、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非平衡热力学、小波分析、非线性动力学等非线性学科,建立燃烧稳定性理论模型,发展两相喷雾燃烧非定常数值模拟程序,利用激光测粒系统,发动机高频热试系统等测试手段,重点围绕液体推进剂的化学动力学过程,对燃烧不稳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仿真和实验研究。 ●建立非线性场振子模型,比较燃烧速度对压力导数前三项系数的作用。 ●提出均匀反应器声振模型。发现燃烧区的传热是燃烧过程的Hopf分岔参数:化学动力学过程也具有频率选择、频率牵引和非线性激发的特点。 ●建立时空作用模型。提出不同声振模式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概念。发现若非线性互饱和系数较小,各振型共同分享振动能量;否则,只能有一个主振型振荡。 ●用非平衡热力学分析燃烧不稳定。结果表明由扩散控制的蒸发过程不可能包含振荡激励机理。得到燃烧稳定性一般热力学判据。 ●数值研究燃烧室的一维非线性声学。发现压力和速度主要体现声特征,熵和组分主要体现流特征,而密度和温度既体现声特征又体现流特征。 ●用EBU模型三维数值研究气相湍流火焰。EBU模型不包含燃烧振荡机理。结果表明用包含着火和灭火过程的EBU模型可以产生燃烧振荡,但不会持续太久。 ●用简化多步化学反应动力学数值研究气相火焰。发现高活化能的预混火焰比扩散火焰容易产生振荡,但振荡难以持久。 ●用简化多步化学反应动力学数值研究液氧/煤油,气氧/煤油/气氢,和液氧/气氢喷雾火焰。自激燃烧振荡形成极限环。增加气氢占燃料的质量比,增加气氧的喷射速度都有助于提高燃烧稳定性。提出判定燃烧不稳定敏感区的方法。喷嘴附近温度适中的预混区为燃烧振荡提供了能量。 ●实验发现并研究YF-75发动机同轴离心式喷嘴的自激振荡。这是中心气涡与气体通道中的气流共振的结果。对喷雾的滴径分布和喷嘴下游的流强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用充填,气动噪声,脉冲枪和扩音器实验研究燃烧室的各种声学响应。实验研究液氧/气氢/煤油三组元两工况发动机在不同结构和工作条件下的燃烧稳定性。发现氢气的加入对烃/氧燃烧稳定性的提高不是绝对的。 ●提出判定燃烧不稳定激励机理的实验方法,并提出第三种燃烧不稳定控制方法。
高桂云[6](2018)在《并联凹腔超声速燃烧室中的火焰不稳定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并联凹腔超声速燃烧室中的燃烧流动为研究背景,结合实验、数值仿真及理论分析对并联凹腔上游气态乙烯横向射流的喷注混合及火焰稳定与传播过程进行了研究。文章重点分析了地面实验来流Ma2.92,中低全局当量比工况下燃烧室出现的火焰不稳定低频振荡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并依据燃烧理论中火焰的稳定与传播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可能的火焰振荡过程机制。文章通过实验研究了燃料/空气全局当量比以及燃料喷注压力等对火焰不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低当量比条件下核心流依然为超声速,预燃激波串在燃烧释热产生的背压作用下向上游移动并偏离流道中心,诱导边界层分离形成非对称的分离区,使得两侧射流喷注混合状态改变。大分离区一侧的射流穿透度大,火焰呈凹腔辅助的射流尾迹稳焰;另一侧分离流再附,火焰在超声速主流的冲刷下呈凹腔剪切层稳焰模式。流动与燃烧非定常性强,火焰稳定模式在射流尾迹稳焰与凹腔剪切层稳焰间发生间歇性非定常转换。大分离区内的射流在来流剪切作用下形成大涡结构卷吸空气与燃料进行不充分混合,形成了破碎的部分预混火焰,小分离侧射流横向发展受到超声速主流的抑制,在凹腔剪切层中形成相对稳定的部分预混火焰。实验与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大分离区一侧的火焰是不稳定的。分离区内气流速度为亚声速,高动量射流近乎垂直于来流,射流尾迹因燃烧背压被抬升,与凹腔相互作用减弱。同时射流处破碎的薄火焰因燃料/空气混合不充分,燃烧不完全使得火焰温度不高,射流迎风面较强的湍流耗散及大剪切应变率使火焰难以稳定,易被吹熄。燃烧强度减弱造成分离区收缩并向下游运动,射流穿透度降低,其与凹腔相互作用再次增强,使燃料的混合状态得到改善。经过一段时间剪切层火焰燃烧强度逐渐增强而使分离区向上游扩张发展,火焰能够逆传。燃烧室中不断地重复上述的火焰吹熄-逆传过程形成低频的火焰振荡过程。一方面燃烧背压影响着激波串和分离区等流场结构,另一方面湍流脉动,湍流耗散以及燃料/空气混合状态的变化对火焰的稳定与传播带来扰动。高速流动中燃烧与流动的时间特征尺度更加接近,超声速燃烧比传统亚声速燃烧更容易表现出非定常效应明显的火焰振荡现象。
王占东[7](2014)在《环己烷及其单烷基衍生物燃烧反应动力学的实验和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石燃料的燃烧提供了全球的主要能源,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危害人类健康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能源的紧缺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需要发展清洁高效发动机,并对化石燃料的燃烧反应动力学开展深入的研究。环烷烃燃料是化石燃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探明的油砂中,可能包含有更高质量分数的环烷烃。我国的大庆RP-3航空煤油中也含有很高含量的环烷烃。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过程生成大量的不饱和二烯化合物如致癌性的1,3-丁二烯,并且具有较高的碳烟排放趋势。考虑到环烷烃燃料在实际燃料和替代燃料中的重要性,以及污染物的排放和控制,需要开展该类燃料的详细的实验及模型研究。本论文选取了三种典型的环烷烃组分,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和乙基环己烷开展系统研究。在实验上,将先进的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和变压力流动管热解实验平台相结合,开展了三种燃料在30-760Torr下的热解实验。通过扫描光电离效率谱,对热解产物进行了鉴定。通过选取合适的光子能量,实现了近阈值电离,得到了反应物和热解产物随温度变化的摩尔分数分布。将流动管热解装置和气相色谱/气质联用相结合,开展了乙基环己烷的变压力热解实验,由于色谱更好的分离效率和更低的检测限,对同分异构体进行了更有效的区分,并探测到一些低浓度的产物,如3-辛烯。色谱分析结果和光电离质谱分析符合良好且相互补充,实现了对热解产物更加全面的探测和分析。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开展了甲基环己烷和乙基环己烷的层流预混火焰,当量比为1.75,压力为30Torr。火焰中探测到的碳氢化合物和热解中类似。通过近阈值电离扫描炉子位置,得到了火焰物种的摩尔分数的空间分布。通过单铂铑热电偶(Pt-10%Rh/Pt)对流动管内部的温度分布进行了测量,以及镀有抗催化涂层的双铂铑热电偶(Pt-6%Rh/Pt-30%Rh)对火焰温度进行了测量。在热解和火焰中,生成了大量不饱和的二烯化合物,且随着支链长度的增加,更易生成长链的二烯;探测到一系列C6-C8的环状烯烃、二烯和三烯,为理解环己烷和支链环己烷中的芳烃,如苯、甲苯、乙基苯和苯乙烯等的生成机理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文献中对环烷烃燃料,尤其是支链环烷烃的反应路径及速率常数研究匮乏,且对燃料的初始分解路径存在争议。本工作采用高精度量化方法对甲基环己烷和乙基环己烷体系的重要反应路径和速率常数进行了计算。首先,详细研究了甲基环己烷的开环异构和脱甲基的解离反应。计算的势能曲线表明,在所有的开环路径中,临近支链的C-C断键异构反应具有最低的能垒,并且脱甲基路径和异构化路径存在竞争。在计算的势能面的基础上,通过RRKM/ME方法计算了这些路径的温度及压力依赖的速率常数,讨论了脱甲基路径和异构化路径随温度及压力的分支比变化。其次,计算了H原子进攻甲基环己烷的H提取反应的势能曲线和速率常数,计算结果和文献报道的速率常数符合良好。甲基环己烷自由基(C7H13)和乙基环己烷自由基(C8H15)的后续异构和解离反应的分支比,直接关系到各类中间体的生成比例。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分支比,计算了这两类自由基的后续开环及解离路径的势能曲线,并得到了甲基环己烷自由基反应通道的温度及压力依赖的速率常数。该理论研究很好的阐明了支链环己烷体系的初始分解机理和相关路径的竞争关系,为长链环己烷衍生物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文献调研和理论计算,发展了详细的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和乙基环己烷的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燃料子机理的发展中,主要考虑的反应类型包括:燃料的单分子解离和异构化路径;燃料的H提取反应路径;C6-C8烯烃的解离和H提取反应路径;燃料自由基的解离和异构化路径;C6-C8烯烃自由基的解离和异构化路径,以及C6-C8环状烯烃化合物的解离和逐步脱氢路径等。正文中详细讨论了这些路径的速率常数来源,包含了最新的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将发展的三种燃料的子机理与文献中C0-C4的基础模型(USC Mech Ⅱ和丁烯热解模型)相结合,发展了详细的环己烷及两种支链环己烷的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利用动力学模拟软件CHEMKIN-PRO对本论文开展的流动管热解和层流预混火焰进行了模拟,通过比较模型预测和实验测量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优化。为了使模型具有较为宽广的适用范围,根据文献中的低压层流预混火焰、射流搅拌反应器氧化的物种分布,以及宏观的燃烧参数如点火延时和火焰传播速度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和优化。验证的实验数据的当量比范围为0.25-∞,压力范围为30-7600Torr,温度范围为700-2100K。本工作发展的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模拟结果比较好的预测了三种燃料热解、氧化和火焰中物种的浓度分布,以及点火延时和火焰传播速度等宏观燃烧参数。在本工作的流动管热解氛围下,三种燃料通过单分子解离和H提取反应进行消耗,这两种类型的反应对燃料消耗的贡献具有压力依赖效应。在研究的低压层流预混火焰和射流搅拌反应器氧化中,燃料主要的消耗路径为H提取反应,在富燃火焰中,H原子进攻引发的H提取反应占主导;而在射流搅拌反应器氧化中,燃料主要通过OH自由基的H提取反应进行消耗。此外,在热解和富燃火焰中,自由基主要通过p-解离和异构化路径进行反应,而在射流搅拌反应器氧化中,自由基的氧化反应路径对自由基的消耗起到重要作用。基于实验观测和模型研究,详细讨论了三种燃料燃烧过程中芳烃的生成机理。最后,详细探讨了三种燃料燃烧化学动力学的异同,包括流动管热解中三种燃料的反应活性、热解中间体的摩尔分数分布等;三种燃料的富燃低压层流预混火焰的火焰结构和火焰中间体分布,以及常压和高压下环己烷与两种支链环己烷火焰传播速度的差异。在结论和展望部分,对本论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展望:包括开展更长支链和多支链环己烷衍生物以及环烷烃燃烧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的实验和模型研究,开展环己烷和支链环己烷的低温氧化机理研究等。
潘余[8](2007)在《超燃冲压发动机多凹腔燃烧室燃烧与流动过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超燃冲压发动机多凹腔燃烧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多凹腔燃烧室冷流流场、燃烧流场、工作过程和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冷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凹腔布置方式下多凹腔燃烧室在有/无喷流时的流场结构。结果表明:凹腔串联布置时,上游凹腔和燃料射流改变了下游凹腔的来流条件,增强了下游凹腔与主流间的交换过程;凹腔并联布置时,凹腔间波系的相互作用和射流与凹腔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凹腔自由剪切层发展,加快了燃料的扩散混合。在气体/液体燃料喷流的燃烧状态下,研究了不同凹腔布置方式下多凹腔燃烧室流场结构。研究发现:凹腔仅与壁面附近来流相互作用,凹腔与上游燃料射流的相互作用过程决定了放热区分布;凹腔并联布置时,凹腔前/后缘激波和相对分布的放热区增强了燃烧和火焰稳定;凹腔串联布置时,上游凹腔能够延长燃料驻留时间、加速燃料着火,下游凹腔能够提供持续的点火源,并促进上游凹腔对燃料的加热和预燃。采用高速摄影和高速纹影对燃烧室内着火、火焰传播和熄火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上述过程与达到燃料着火条件的区域的动态变化相关;火焰能随分离区的变化而逆流传播,或者以燃料自燃或被湍流扩散火焰点燃的形式实现横向传播。利用直连式试验台推力测量系统,在等截面多凹腔燃烧室中,对不同凹腔布置方式下有/无反应流时的多凹腔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表明:在无反应流时,凹腔阻力主要由自由剪切层撞击在凹腔后壁的影响区域决定;在有反应流时,凹腔阻力主要由凹腔附近放热区的分布决定;凹腔越多阻力越大,但在高当量比时燃烧阻力小于冷流阻力。基于多凹腔燃烧室燃烧与流动过程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一种多凹腔燃烧室设计方法,为提高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性能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廖钦[9](2009)在《煤油及其裂解产物自点火现象的初步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目的是研究煤油气溶胶及其裂解产物的点火延时和自点火现象。在新研制的两相激波管中,利用反射激波后气流,以瞬态压力和高分辨率发射或荧光测量为主,测量了点火延时并研究了自点火现象。主要内容如下:(1)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内容等。(2)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两相激波管研制和实验状态调试。包括激波管部件设计和安装、煤油雾化方法、煤油粒径Mie散射测量,给出了缝合接触面运行状态的计算和调试结果,并确认了实验时间。(3)基于压力和OH基自发光信号测量结果,第三章给出了煤油及其裂解产物点火延时测量结果。●考察了温度T、压力p和当量比φ对点火延时τig的影响。对于T=1163K~1653K、p=0.1、0.3和0.6MPa、φ=1煤油/空气溶胶,τig约为0.10ms~6.36ms。当T相同,τig随p升高而减小,拟合得到τig=4.75×10-7p-1.16exp(17360/T),其中,τig、p、T的单位分别为ms、MPa、K。对p=0.1MPa、T=1348K~1940K、φ=0.5、1和2的煤油裂解产物/空气混合物,τig约为0.07ms~5.04ms。当丁相同,τig随φ增大而减小。拟合得到τig=1.45×10-7φ1.85exp(24950/T)。对不同压力和当量比的点火延时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ln(τig)和温度T均满足线性分布,这为比较不同条件的点火延时数据提供了途径。●对不同p的煤油/空气,p越大,发生爆燃对应的临界温度越低。对不同φ的煤油裂解产物/空气,φ越大,发生爆燃对应的临界温度越高。比较煤油及其裂解产物点火延时数据后发现,爆燃对应的点火延时均小于1ms。(4)针对不同压力、当量比的煤油及其裂解产物,第四章给出了自点火瞬态流场自发光成像、OH-PLIF、CH/OH基发射光谱测量结果,表征了火焰产生、传播特征和火焰内部结构。●当p=0.1MPa、0.3MPa、0.6MPa和φ=1,测量了煤油/空气溶胶自点火燃烧流场自发光成像,给出不同温度的自点火流场火焰结构和特征,显示了不同的高、低温点火机理。对于低温点火,在点火起始阶段,诱导区出现多个随机分布的火核,火核扩展、融合形成火焰面,并向反射端面传播。对于高温点火,在点火起始阶段,靠近反射端面形成了火核。当点火温度T>1600K时,点火直接自从反射端面开始。●对相同φ、不同T的煤油裂解产物/空气,其自点火图像与煤油类似。当φ=0.5,火焰区图像表明:当T=1536K~1568K,仍为弱点火模式。当T=1700K,点火起始阶段为爆燃,火焰在传播过程中追赶反射激波,并在观察窗内赶上反射激波形成爆轰。当T=1850K,点火起始阶段在反射端面就形成了爆轰,火焰呈狭窄的带状。●针对激光器(YAG+DYE)预热后再起动,定性地测量了首次脉冲激光能量,确定了达到激光能量稳定的最大间隔时间,解决了OH-PLIF系统和激波管运行的时间同步控制问题,给出了煤油裂解产物自点火流场OH-PLIF测量结果,确认了湍流火焰内部的三维结构。●测量了自点火流场CH基(CH4/空气、波长431nm)、OH基(H2/O2、波长308nm)自发辐射的瞬态光谱特征谱线,与LIFBASE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给出了拟合的辐射温度。(5)第五章给出了全文总结和下一步研究工作建议。本文主要特色和创新为:(1)提出“管外预混”和“循环进气”思想,研制了两相激波管、配套的雾化燃料形成和进气系统,保证了煤油气溶胶在低压段进气和静置的均匀性,为低饱和蒸汽压的液态碳氢燃料两相点火提供了新的途径。激波管所模拟低温点火的压力、温度等均和超燃发动机燃烧室参数接近。(2)测量了煤油/空气溶胶、煤油裂解产物/空气混合物的点火延时,为超燃发动机燃烧室设计提供了基础性的数据。(3)结合点火延时和点火燃烧流场自发光图像,揭示了煤油气溶胶及其裂解产物高、低温的不同点火机理。(4)将PLIF方法用于自点火燃烧流场诊断,较好地解决了激波管运行、PLIF系统的时间同步控制难题,获得了火焰内部时间、空间高分辨率的自由基荧光图像,为探索点火阶段的火焰结构和湍流燃烧机理提供了新方法,也为点火燃烧流场在线诊断应用先进光谱成像方法提供了基础。(5)本文得到的点火延时数据和自点火流场光谱图像,对于化学动力学机理验证和煤油超燃发动机(scramjet)和脉冲爆轰发动机(PDE)燃烧室设计有意义。
席文雄[10](2013)在《超声速气流中的点火启动及其强化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着眼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点火启动过程,采用高速摄影、纹影、PIV等流场测量手段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超声速气流中的自点火、强迫点火过程的火焰生成、传播及其点火强化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高总温下的自点火初始火核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燃料种类、总温、激波强度、喷注压力、喷注距离、凹腔长深比、气流壅塞效应、燃料预混条件等多种因素对点火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点火延迟时间和停留时间之间的竞争关系决定了自点火的发生。提高来流总温、提高燃料喷注压力、引入入射斜激波、气流壅塞效应等措施有助于缩短点火延迟时间、提高燃料停留时间的流场作用机制均能够促进自点火火核的生成。自点火火核发展的动态过程表明,自点火火核生成的初始阶段由自点火机制所控制,由于气流的非定常特性,自点火火核无法在平板喷流条件下实现自稳定。凹腔回流区是稳态火焰建立的必要条件,其一方面为初始火核的传播营造低速环境,一方面为实现自持燃烧充当点火源。稳态燃烧建立后,凹腔驻留火焰形成的火焰传播以及向下游的对流掺混燃烧是火焰得以维持的主要机制。其次,对局部激励下气态乙烯和液态煤油燃料的强迫点火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点火前流场特征的测量和数值模拟,对点火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凹腔角回流区是点火初始火焰形成的关键区域。点火能量在该区域累积建立凹腔角回流区火焰后,分别扩展形成凹腔驻留火焰,并向下游输运、掺混燃烧,最后在燃烧放热诱导产生的预燃激波串下形成对点火的压力正反馈。对于喷雾燃料,几种不同的火焰失效模式与喷注压力的大小密切相关,其直接决定了凹腔内的燃料浓度分布。喷雾燃料的点火范围较窄,其点火过程的建立更加依赖于预燃激波串对喷雾的蒸发、混合的促进作用。凹腔内未完全蒸发的小液滴在火焰传播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热,易导致火焰传播失效。采用提高火焰温度和强化下游掺混燃烧的办法能够改善火焰传播路径,提升点火性能。再次,针对局部凹腔补氧下的喷雾点火强化技术进行了试验和数值分析,验证了补氧点火的有效性及其作用原理。试验发现,不同的补氧喷注方式下,凹腔内的火焰结构和强度特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补入适量的氧气能够弥补凹腔内空气质量交换率的不足,改善点火的浓度条件,提高点火性能。补氧点火机理是通过提高绝热火焰温度,促进火焰区域的液滴蒸发过程以保证火焰的顺利传播而实现的。同时计算结果表明,提高混合气中的氧气含量可减少对最小点火能量的需求。最后,对引导火焰点火和热射流点火两种预燃火焰作用下煤油喷雾的强迫点火过程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预燃激波串、预燃火焰的结构及其与喷雾轨迹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喷雾点火接力过程的影响。引导点火的火焰结构特征和燃烧强度特征对于引导点火具有重要的影响。强引导点火下除了高温火焰的热源作用外,点火的强化效应还来源于形成的预燃激波串对煤油喷雾的蒸发、混合的促进作用。对于热射流点火,热射流主要通过对喷雾液滴的掺混、蒸发过程的促进作用来强化点火性能的。凹腔驻留火焰由热射流和喷雾在下游的扩散燃烧形成初始火焰逆流传播形成。
二、适用于化学动力学研究的激光纹影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用于化学动力学研究的激光纹影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2)铝及铝基固体推进剂能量释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铝颗粒的氧化特性 |
1.2.2 铝颗粒的点火特性 |
1.2.3 铝颗粒的燃烧特性 |
1.2.4 铝颗粒点火燃烧机理及模型研究 |
1.2.5 推进剂中铝颗粒团聚的研究进展 |
1.2.6 固体推进剂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装置、方法及分析 |
2.1 引言 |
2.2 点火燃烧试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2.2.1 热分析试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
2.2.2 激光点火试验系统 |
2.2.3 动态燃烧试验系统 |
2.3 分析测试仪器 |
2.3.1 铂铑热电偶 |
2.3.2 光纤光谱仪 |
2.3.3 光栅光谱仪 |
2.3.4 高速摄影仪 |
2.3.5 高速测温仪 |
2.3.6 红外热像仪 |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8 激光粒度仪 |
2.3.9 X射线衍射仪 |
2.3.10 全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 |
2.3.11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12 双束离子聚焦微纳加工仪 |
2.3.1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
2.4 样品及预处理 |
2.4.1 金属铝颗粒 |
2.4.2 推进剂试样 |
2.5 本章小结 |
3 样品理化特性分析及热分析 |
3.1 引言 |
3.2 微米级铝颗粒理化特性研究 |
3.2.1 铝颗粒粒度分布、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分析 |
3.2.2 铝颗粒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及成分分析 |
3.2.3 铝颗粒初始氧化层厚度 |
3.3 固体推进剂理化特性研究 |
3.3.1 推进剂的微观形貌 |
3.3.2 推进剂的元素组成及成分分析 |
3.4 铝颗粒热氧化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
3.4.1 三种铝颗粒的热氧化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
3.4.2 热氧化过程中颗粒形态及晶型转变 |
3.4.3 热氧化过程氧化膜的演变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铝颗粒静态点火燃烧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样品的激光点火燃烧特性 |
4.2.1 发射光谱分析 |
4.2.2 燃烧温度及燃烧强度分析 |
4.3 不同氧化气氛下样品的激光点火燃烧特性 |
4.3.1 发射光谱分析 |
4.3.2 燃烧温度及燃烧强度分析 |
4.4 不同压力条件下样品的激光点火燃烧特性 |
4.4.1 燃烧温度分析 |
4.4.2 发射光谱分析 |
4.4.3 输入能量对点火延迟的影响规律 |
4.5 点火-燃烧-熄灭全过程可视化研究 |
4.5.1 点火燃烧过程宏观分析 |
4.5.2 点火燃烧过程中自由基的空间分布规律 |
4.6 本章小结 |
5 铝颗粒动态燃烧及团聚过程研究 |
5.1 引言 |
5.2 三种铝颗粒的动态燃烧特性及团聚现象研究 |
5.2.1 燃烧温度分析 |
5.2.2 凝相产物分析 |
5.3 样品浓度对动态燃烧特性及团聚现象的影响规律 |
5.3.1 燃烧温度分析 |
5.3.2 凝相产物分析 |
5.4 气氛条件对动态燃烧及团聚特性的影响规律 |
5.4.1 燃烧温度分析 |
5.4.2 凝相产物分析 |
5.5 动态燃烧过程可视化研究 |
5.5.1 动态燃烧全过程 |
5.5.2 铝颗粒动态燃烧和产物特征 |
5.5.3 动态燃烧过程单颗粒铝温度变化 |
5.6 本章小结 |
6 固体推进剂点火燃烧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固体推进剂的热分解和热氧化特性 |
6.3 推进剂的点火燃烧特性 |
6.3.1 发射光谱分析 |
6.3.2 燃烧温度分析 |
6.3.3 燃烧过程分析 |
6.4 推进剂燃烧产物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铝颗粒点火机理及模型研究 |
7.1 引言 |
7.2 铝颗粒点火的物理模型构建 |
7.3 铝颗粒点火的数学模型构建 |
7.3.1 铝颗粒内部反应数学模型 |
7.3.2 气相反应数学模型 |
7.4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7.4.1 铝颗粒内部反应计算结果 |
7.4.2 气相反应计算结果 |
7.4.3 模型准确性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8.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高静温超声速预混气爆震起爆与发展过程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化学动力学研究 |
1.2.2 爆震机理问题研究 |
1.2.3 爆震燃烧应用进展 |
1.3 研究存在问题与不足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复杂化学反应模型的分析与简化方法 |
2.1 反应模型的分析和验证方法 |
2.1.1 敏感性分析 |
2.1.2 燃烧反应器求解模型 |
2.2 敏感性分析建立基干反应模型 |
2.2.1 冗余组分判断 |
2.2.2 冗余反应判断 |
2.3 准稳态假设建立总包反应模型 |
2.3.1 稳态假设简化反应模型 |
2.3.2 基于准稳态假设的复杂反应模型简化 |
2.3.3 简化反应模型分析与验证 |
2.3.4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适应化学数值方法 |
3.1 控制方程与物理模型 |
3.1.1 控制方程 |
3.1.2 N-S 方程组坐标变换 |
3.1.3 热力学模型 |
3.1.4 有限速率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
3.2 数值求解方法 |
3.2.1 非定常双时间步长方法 |
3.2.2 空间差分格式 |
3.2.3 输运方程的ADI 求解方法 |
3.2.4 并行求解方法 |
3.2.5 边界与初场处理 |
3.3 爆震模拟的自适应化学计算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爆震理论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氢氧爆震分析 |
4.1 简化爆震理论模型 |
4.2 基于真实气体的爆震理论分析 |
4.2.1 真实气体爆震参数求解 |
4.2.2 斜爆震驻定条件分析 |
4.2.3 初温对CJ 爆震波波后参数影响 |
4.2.4 初温对斜爆震驻定条件影响 |
4.3 氢氧爆震结构的ZND 模型分析 |
4.3.1 ZND 模型及求解方法 |
4.3.2 氢氧爆震详细反应模型验证 |
4.3.3 氢氧爆震结构及初温影响 |
4.4 氢氧爆震的化学动力学分析 |
4.4.1 关键反应通道分析 |
4.4.2 关键组分分析 |
4.4.3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氢氧爆震起爆和发展过程数值研究 |
5.1 模拟爆震的自适应化学方法验证 |
5.1.1 模拟氢氧爆震的自适应化学反应模型 |
5.1.2 激波诱导燃烧数值模拟及自适应化学验证 |
5.1.3 小结 |
5.2 等直管道爆震波发展过程及初温影响 |
5.2.1 网格与初边值条件 |
5.2.2 自持爆震胞格结构 |
5.2.3 横波在爆震发展中的作用 |
5.2.4 初温对爆震结构与发展稳定性影响 |
5.3 斜爆震起爆与发展过程及初温影响 |
5.3.1 网格和初边值条件 |
5.3.2 驻定斜爆震结构分析 |
5.3.3 初温对斜爆震起爆和发展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连续式预混超声速气流爆震研究实验系统 |
6.1 爆震研究实验系统分析 |
6.1.1 现有实验方案分析 |
6.1.2 连续式预混超声速气实验系统设计方案 |
6.2 连续式预混超声速气流爆震研究实验系统 |
6.2.1 爆震实验台 |
6.2.2 供应系统 |
6.2.3 测量与控制系统 |
6.2.4 光学观测设备 |
6.2.5 实验件 |
6.3 连续式高焓预混超声速加热器设计 |
6.4 预混加热器混合与预着火分析 |
6.4.1 数值计算方法与边界条件 |
6.4.2 混合过程计算结果分析 |
6.4.3 混合段着火延迟分析 |
6.5 预混加热器实验分析 |
6.5.1 预混加热器工作过程 |
6.5.2 预混段加入氮气工作过程 |
6.5.3 不发生预着火工况范围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激波诱导脱体爆震起爆和发展过程实验研究 |
7.1 实验工况与分析 |
7.1.1 实验工况 |
7.1.2 预混加热器工作过程 |
7.1.3 实验工况分析 |
7.2 斜激波诱导燃烧与起爆过程 |
7.2.1 驻定斜激波形成 |
7.2.2 激波诱导燃烧过程 |
7.2.3 斜激波诱导起爆过程 |
7.2.4 影响爆震起爆因素 |
7.3 脱体爆震波发展非稳态过程 |
7.3.1 脱体爆震发展过程 |
7.3.2 影响脱体爆震波发展的因素 |
7.3.3 脱体爆震波不稳定发展机理分析 |
7.4 爆震的起爆-熄灭-再起爆过程 |
7.4.1 爆震熄灭与再起爆过程 |
7.4.2 爆震熄灭与再起爆影响因素 |
7.4.3 爆震熄灭与再起爆机理 |
7.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撰写报告 |
附录A 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 |
附录B 氢氧详细化学动力学模型反应常数 |
附录C 预混超声速加热器防止预着火实验分析 |
(4)密闭空间内典型可燃气体层流预混火焰传播动力学及其化学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管道内预混火焰传播特性研究 |
1.2.2 层流火焰速度的实验测量 |
1.2.3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
1.3 前人研究不足和本论文研究目的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本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实验系统与实验程序 |
2.1 引言 |
2.2 实验系统与方法 |
2.2.1 球形双燃烧室 |
2.2.2 圆柱形双燃烧室 |
2.2.3 矩形水平直管 |
2.2.4 高速摄像系统 |
2.2.5 高压点火系统 |
2.2.6 纹影光学系统 |
2.2.7 自动配气系统 |
2.2.8 压力测试系统 |
2.2.9 数据采集系统 |
2.2.10 同步控制系统 |
2.3 实验程序 |
2.3.1 球形和圆柱形双燃烧室 |
2.3.2 封闭矩形水平管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密闭空间内层流预混火焰传播机制的理论分析 |
3.1 引言 |
3.2 层流预混火焰的点火机制 |
3.3 不同燃烧器内层流预混火焰传播特性 |
3.3.1 球形腔室 |
3.3.2 圆柱形腔室 |
3.3.3 圆柱形或矩形管道 |
3.4 层流预混火焰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 |
3.4.1 初始压力和温度 |
3.4.2 燃料性质 |
3.4.3 可燃混合气组成的影响 |
3.4.4 火焰不稳定性 |
3.4.5 辐射热 |
3.4.6 点火能 |
3.5 确定层流火焰速度的外推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封闭管道中典型可燃气-空气层流预混火焰传播动力学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封闭管道中氢-空气层流预混火焰传播发展过程 |
4.2.1 火焰形状变化 |
4.2.2 火焰动力学 |
4.2.3 压力变化特征 |
4.3 封闭管道中氢-空气和丙烷-空气层流预混火焰传播动力学的比较分析 |
4.3.1 火焰形状变化 |
4.3.2 火焰和超压动力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可燃气体层流火焰速度的实验测定 |
5.1 引言 |
5.2 当量比对层流火焰速度的影响 |
5.3 压力对层流火焰速度的影响 |
5.4 燃料分子结构对层流火焰速度的影响 |
5.5 二氧化碳稀释对层流火焰速度的影响 |
5.5.1 二氧化碳的作用机制 |
5.5.2 二氧化碳稀释下不同燃料的层流火焰速度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可燃气体化学反应动力学建模及分析 |
6.1 引言 |
6.2 典型可燃气体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
6.2.1 现有模型的主要问题 |
6.2.2 反应动力学建模及新模型开发 |
6.3 新模型预测能力验证 |
6.3.1 常温常压下的典型可燃气体-空气火焰 |
6.3.2 典型可燃气体高压层流火焰速度 |
6.4 典型可燃气体层流预混火焰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分析 |
6.4.1 乙炔火焰 |
6.4.2 乙烯火焰 |
6.4.3 乙烷火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理论、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1.1.1 燃烧不稳定研究简史 |
1.1.2 最新进展 |
1.1.3 评论 |
1.2 与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研究相关的技术领域 |
1.3 本文的主要思想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文主要思想 |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理论研究 |
2.1 非线性场振子模型 |
2.1.1 控制方程 |
2.1.2 放热速率是可微解析函数 |
2.1.3 放热速率是不可微解析函数 |
2.1.4 结论 |
2.2 基于多步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均匀反应器声振模型(CSTRA) |
2.2.1 控制方程 |
2.2.2 单步化学反应的分岔 |
2.2.3 多步化学反应的自激振荡 |
2.2.4 多步化学反应与声学的相互作用 |
2.2.5 蒸发振荡对多步化学反应的影响 |
2.2.6 结果讨论 |
2.3 时空相互作用动力学模型 |
2.3.1 各状态参数的稳态分布与振型之间的相互影响 |
2.3.2 声学振型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
2.3.3 结论 |
2.4 燃烧不稳定的一般热力学分析 |
2.4.1 线性非平衡热力学与最小熵产生定律 |
2.4.2 最小熵产生定律的违反与Rayleigh准则 |
2.4.3 非线性非平衡热力学分析 |
2.4.4 结论 |
2.5 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控制 |
2.5.1 被动控制 |
2.5.2 主动控制 |
2.5.3 第三种控制方法 |
2.5.4 结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数值研究 |
3.1 燃烧室中非线性声波的传播 |
3.1.1 控制方程 |
3.1.2 边界条件 |
3.1.3 扰动在燃烧室中的传播特性 |
3.1.4 结果讨论 |
3.2 基于EBU模型的气相燃烧不稳定数值研究 |
3.2.1 控制方程 |
3.2.2 仿真条件 |
3.2.3 数值研究结果 |
3.2.4 结论 |
3.3 基于化学动力学控制的气相燃烧稳定性数值研究 |
3.3.1 控制方程 |
3.3.2 数值方法与边界条件 |
3.3.3 数值研究结果 |
3.4 基于化学动力学控制的两相燃烧稳定性数值研究 |
3.4.1 控制方程 |
3.4.2 数值方法及边界条件 |
3.4.3 数值研究结果 |
3.4.4 数值研究结果分析 |
3.4.5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实验研究 |
4.1 同轴离心式喷嘴自激振荡实验研究 |
4.1.1 实验系统和实验手段 |
4.1.2 实验现象简述 |
4.1.3 理论分析 |
4.1.4 模型验证 |
4.1.5 喷嘴的自激振荡对燃烧不稳定的影响 |
4.2 小液体火箭发动机声模拟实验研究 |
4.2.1 测试系统与实验件 |
4.2.2 实验现象简述 |
4.2.3 信号处理方法 |
4.2.4 信号处理结果 |
4.2.5 结论 |
4.3 三组元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热态实验研究 |
4.3.1 实验系统与实验件 |
4.3.2 实验结果 |
4.3.3 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并联凹腔超声速燃烧室中的火焰不稳定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声速燃烧不稳定基础研究进展 |
1.2.1 火焰稳定模式与机制 |
1.2.2 超声速燃烧中的火焰不稳定/逆传机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系统与数值模拟方法 |
2.1 燃烧实验系统 |
2.1.1 超声速燃烧实验平台 |
2.1.2 空气加热器系统 |
2.1.3 管路供应系统 |
2.1.4 控制测量系统 |
2.2 流场诊断技术 |
2.2.1 高速摄影火焰成像 |
2.2.2 自发辐射成像 |
2.2.3 高速纹影 |
2.2.4 压力测量 |
2.3 数值模拟方法 |
2.3.1 燃烧流动控制方程 |
2.3.2 湍流模型 |
2.3.3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
2.3.4 计算求解方法 |
2.3.5 算例验证 |
2.4 小结 |
第三章 超声速燃烧火焰不稳定现象研究与分析 |
3.1 并联凹腔火焰振荡现象研究 |
3.1.1 并联凹腔燃烧室模型 |
3.1.2 火焰不稳定振荡现象 |
3.2 燃料喷注变量对燃烧不稳定的影响 |
3.2.1 全局当量比对燃烧不稳定的影响 |
3.2.2 燃料喷注动压比对火焰不稳定的影响 |
3.2.3 燃料喷注位置对燃烧不稳定的影响 |
3.3 燃烧背压与火焰振荡特性实验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火焰不稳定燃烧流场特性及机制分析 |
4.1 凹腔上游燃料喷注冷态流场 |
4.2 典型火焰不稳定燃烧过程的混合燃烧特性研究 |
4.2.1 分离区与燃烧不稳定间的相互作用 |
4.2.2 燃烧动态下的燃料的喷注混合过程 |
4.2.3 火焰结构与不稳定机制 |
4.3 燃烧与流动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耦合效果研究 |
4.3.1 燃烧与流动的时间-空间耦合 |
4.3.2 部分搅拌器化学反应模型 |
4.3.3 火焰振荡流场中的局部燃烧-流动相互作用分析 |
4.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环己烷及其单烷基衍生物燃烧反应动力学的实验和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燃烧诊断方法 |
1.2.1 原位光谱法 |
1.2.2 取样分析法 |
1.3 替代燃料策略 |
1.3.1 汽油替代燃料 |
1.3.2 航空煤油替代燃料 |
1.3.3 柴油替代燃料 |
1.4 环烷烃燃料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实验与理论研究方法 |
2.1 实验研究方法 |
2.1.1 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束线 |
2.1.2 流动管变压力热解实验平台 |
2.1.3 低压层流预混火焰实验平台 |
2.2 动力学模拟 |
2.2.1 热力学数据 |
2.2.2 动力学数据 |
2.2.3 输运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环己烷燃烧的实验与模型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模型发展 |
3.2.1 环己烷的解离和异构化路径 |
3.2.2 1-己烯的解离路径 |
3.2.3 环己烷的H提取反应 |
3.2.4 环己基自由基的解离和异构化路径 |
3.2.5 1-己烯自由基的解离和异构化路径 |
3.2.6 环己烯的解离和逐步脱氢路径 |
3.3 流动管热解 |
3.3.1 环己烷的消耗 |
3.3.2 环戊二烯和苯的生成与消耗 |
3.4 低压层流预混火焰 |
3.5 JSR氧化 |
3.6 点火延时和火焰传播速度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甲基环己烷燃烧的实验与模型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甲基环己烷单分子解离路径 |
4.2.1 计算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甲基环己烷H提取反应 |
4.4 甲基环己烷自由基的后续反应 |
4.5 热力学参数 |
4.6 模型发展 |
4.7 流动管热解 |
4.7.1 甲基环己烷的消耗 |
4.7.2 环己基和环状C_7H_(13)自由基的开环路径 |
4.7.3 环己基和环状C_7H_(13)自由基的解离路径 |
4.7.4 甲苯和苯的生成分析 |
4.8 低压层流预混火焰 |
4.9 点火延时和火焰传播速度 |
4.10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乙基环己烷燃烧的实验与模型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乙基环己烷分解的初步研究 |
5.2.1 乙基环己烷的解离和异构化路径 |
5.2.2 环状C_8H_(15)自由基的异构化路径 |
5.2.3 环状C_8H_(15)自由基的解离路径 |
5.3 动力学模型 |
5.4 流动管热解 |
5.5 低压层流预混火焰 |
5.6 JSR氧化 |
5.7 火焰传播速度 |
5.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环己烷、C1-C2单支链环己烷燃烧化学动力学探讨 |
6.1 流动管热解 |
6.1.1 物种分布 |
6.1.2 物种浓度 |
6.2 低压层流预混火焰 |
6.3 火焰传播速度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超燃冲压发动机多凹腔燃烧室燃烧与流动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超声速燃烧研究发展综述 |
1.2.1 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发展简史 |
1.2.2 超声速燃烧关键技术研究 |
1.3 凹腔组织超声速燃烧研究现状 |
1.3.1 单凹腔在超声速燃烧中应用研究 |
1.3.2 多凹腔在超声速燃烧中应用研究 |
1.3.3 深入研究的内在需求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系统装置与数值模拟方法 |
2.1 燃烧试验系统 |
2.1.1 D-3直连式试验台 |
2.1.2 多凹腔机理研究发动机燃烧室 |
2.1.3 实验测量与控制系统 |
2.1.4 流场观测方法与设备 |
2.2 数值仿真模型 |
2.2.1 燃烧流动控制方程 |
2.2.2 物理模型 |
2.2.3 计算方法 |
2.2.4 验证算例 |
2.3 小结 |
第三章 多凹腔燃烧室冷流流场研究 |
3.1 无燃料射流流场 |
3.1.1 并联凹腔流场 |
3.1.2 串联凹腔流场 |
3.1.3 激波对凹腔流场的影响 |
3.2 气体燃料射流流场 |
3.2.1 单凹腔气体射流流场 |
3.2.2 多凹腔气体射流流场 |
3.2.3 激波对气体射流的影响 |
3.3 液体燃料射流流场 |
3.3.1 单凹腔液体射流流场 |
3.3.2 并联凹腔液体射流流场 |
3.3.3 串联凹腔液体射流流场 |
3.3.4 激波对液体射流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多凹腔燃烧室燃烧流场研究 |
4.1 基本的燃烧流动过程 |
4.1.1 实验方法 |
4.1.2 着火过程 |
4.1.3 燃烧过程 |
4.1.4 熄火过程 |
4.2 气体燃料燃烧流场 |
4.2.1 并联凹腔气体燃料燃烧流场 |
4.2.2 串联凹腔气体燃料燃烧流场 |
4.2.3 激波对着火/燃烧的增强 |
4.3 液体燃料燃烧流场 |
4.3.1 并联凹腔液体燃料燃烧流场 |
4.3.2 串联凹腔液体燃料燃烧流场 |
4.3.3 液体燃料补燃流场 |
4.4 燃烧模式分析 |
4.4.1 亚声速流中燃烧模式 |
4.4.2 超声速流中燃烧模式 |
4.4.3 多种燃烧模式的混合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多凹腔燃烧室工作过程研究 |
5.1 实验方法 |
5.2 着火过程 |
5.2.1 射流自燃过程 |
5.2.2 火花塞点燃过程 |
5.2.3 燃气引燃过程 |
5.3 火焰传播 |
5.3.1 火焰流向传播 |
5.3.2 火焰横向传播 |
5.4 熄火过程 |
5.4.1 单凹腔熄火过程 |
5.4.2 多凹腔熄火过程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多凹腔燃烧室内阻研究 |
6.1 内阻实验方法及内容 |
6.1.1 内阻测量方法 |
6.1.2 实验过程及内容 |
6.1.3 凹腔组合对氢气自燃的影响 |
6.2 单凹腔阻力特性 |
6.2.1 来流条件对凹腔阻力影响 |
6.2.2 凹腔阻力产生机理 |
6.3 串联凹腔阻力特性 |
6.3.1 不同凹腔组合比较 |
6.3.2 不同凹腔顺序比较 |
6.3.3 不同凹腔距离比较 |
6.3.4 不同凹腔数目比较 |
6.4 并联凹腔阻力特性 |
6.4.1 不同凹腔组合比较 |
6.4.2 不同凹腔距离比较 |
6.4.3 不同凹腔数目比较 |
6.4.4 串联与并联的比较 |
6.5 小结 |
第七章 多凹腔模型发动机燃烧室试验研究 |
7.1 试验方法和设备 |
7.1.1 模型发动机燃烧室 |
7.1.2 燃烧试验内容 |
7.1.3 燃烧流场的建立 |
7.2 凹腔布置方式对燃烧影响 |
7.2.1 并联凹腔试验 |
7.2.2 串联凹腔试验 |
7.2.3 多个凹腔试验 |
7.3 多凹腔燃烧室设计 |
7.4 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煤油及其裂解产物自点火现象的初步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与点火现象相关的概念 |
1.2.2 自点火现象研究的实验装置 |
1.2.3 化学激波管 |
1.2.4 燃料点火延时的测量研究 |
1.2.5 自点火流场成像和光谱诊断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两相激波管研制与调试 |
2.1 引言 |
2.2 激波管参数设计 |
2.2.1 缝合接触面运行参数计算 |
2.2.2 激波管高低压段长度设计 |
2.3 两相激波管结构设计 |
2.3.1 管体设计 |
2.3.2 夹膜机构 |
2.3.3 实验段 |
2.3.4 管体支承系统 |
2.3.5 雾化煤油预混系统 |
2.3.6 进气系统设计 |
2.3.7 配气系统 |
2.4 两相激波管调试 |
2.4.1 缝合接触面调试 |
2.4.2 煤油雾化与液滴粒径测量 |
2.4.3 激波管低压段进气均匀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油气溶胶和煤油裂解产物的点火延时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和测量系统 |
3.3 煤油气溶胶点火延时测量 |
3.3.1 常压下煤油点火延时 |
3.3.2 不同压力下煤油的点火延时 |
3.3.3 煤油/空气点火延时的参数拟合 |
3.3.4 影响点火延时测量的主要因素 |
3.3.5 点火前两相煤油的非平衡过程 |
3.3.6 煤油点火的压力和OH自发光特性 |
3.4 煤油裂解产物点火延时测量 |
3.4.1 煤油裂解产物组分 |
3.4.2 煤油裂解产物点火延时 |
3.4.3 煤油裂解产物点火延时的拟合 |
3.4.4 煤油裂解产物点火的压力和OH自发光特性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煤油及其裂解产物的自点火流场成像研究 |
4.1 引言 |
4.2 自点火燃烧流场成像 |
4.2.1 实验装置和测量系统 |
4.2.2 煤油自点火流场火焰结构 |
4.2.3 煤油裂解产物自点火流场火焰结构 |
4.2.4 煤油裂解产物火焰在反射端面的传播 |
4.2.5 燃烧流场对点火延时的影响 |
4.3 煤油裂解产物自点火流场OH-PLIF成像 |
4.3.1 PLIF测量原理 |
4.3.2 OH-PLIF测量系统 |
4.3.3 首次脉冲激光能量的测量 |
4.3.4 PLIF系统同步控制的调试 |
4.3.5 煤油裂解产物自点火流场OH-PLIF测量 |
4.4 瞬态光谱初步测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本文工作和主要结论 |
5.2 论文的创新和特色 |
5.3 下一步研究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超声速气流中的点火启动及其强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点火基础研究进展 |
1.2.1 点火研究与应用 |
1.2.2 点火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
1.2.3 点火问题研究方法 |
1.2.4 低速流中的点火研究进展 |
1.3 超声速气流中的点火研究进展 |
1.3.1 超声速气流中的点火基本特征 |
1.3.2 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
1.3.3 火焰传播与自点火火焰稳定机制 |
1.3.4 超燃点火过渡过程 |
1.3.5 点火强化技术研究概况 |
1.4 深入研究的内在需求 |
1.5 论文结构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系统与数值模拟方法 |
2.1 试验系统 |
2.1.1 试验台系统 |
2.1.2 管路供应系统 |
2.1.3 测量控制系统 |
2.1.4 流场测量技术 |
2.2 数值模型 |
2.2.1 流动控制方程 |
2.2.2 物理模型 |
2.2.3 计算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点火初始火核的生成发展机制 |
3.1 研究方案 |
3.1.1 试验条件 |
3.1.2 研究方法 |
3.2 氢气燃料的自点火 |
3.2.1 预燃激波串动态推移过程 |
3.2.2 自点火初始火核发展过程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3 乙烯燃料的自点火 |
3.3.1 凹腔稳焰作用分析 |
3.3.2 燃料预混度的影响 |
3.3.3 气流堵塞效应的影响 |
3.3.4 乙烯自点火边界 |
3.4 超声速气流中的自点火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局部高能激励下的强迫点火 |
4.1 试验方案设计 |
4.1.1 燃烧室构型 |
4.1.2 点火方案 |
4.1.3 研究方法 |
4.2 气态燃料的点火特性 |
4.2.1 火核形成和发展的试验研究 |
4.2.2 点火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3 喷雾燃料的点火特性 |
4.3.1 初始火核发展及其动态反馈过程 |
4.3.2 喷雾结构与点火失效模式 |
4.3.3 喷雾点火强化及其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补氧条件下的强化点火特性 |
5.1 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5.1.1 试验方案设计 |
5.1.2 最小点火能量分析模型 |
5.2 局部补氧下的点火试验 |
5.2.1 点火过程与试验结果 |
5.2.2 补氧方式对点火过程的影响 |
5.3 氧添加对点火影响的数值计算 |
5.3.1 氧气添加对流场特征的影响 |
5.3.2 氧气添加对最小点火能量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预燃火焰引导下的点火过程 |
6.1 试验方案设计 |
6.1.1 燃烧室构型 |
6.1.2 点火方式 |
6.2 引导火焰作用下的强迫点火特性 |
6.2.1 引导火焰结构及其强度特征 |
6.2.2 点火接力过程 |
6.2.3 引导点火试验结果 |
6.3 射流火焰作用下的强迫点火特性 |
6.3.1 点火构型及其作用特征 |
6.3.2 热射流作用下的火焰发展过程 |
6.3.3 试验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适用于化学动力学研究的激光纹影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适用于化学动力学研究的激光纹影系统[J]. 张朝选,陈瑜,杨惠星,韩德刚. 光学学报, 1991(01)
- [2]铝及铝基固体推进剂能量释放特性研究[D]. 周禹男. 浙江大学, 2019(04)
- [3]高静温超声速预混气爆震起爆与发展过程机理研究[D]. 林志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04)
- [4]密闭空间内典型可燃气体层流预混火焰传播动力学及其化学反应机理研究[D]. 沈晓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5]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理论、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 黄玉辉.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1(11)
- [6]并联凹腔超声速燃烧室中的火焰不稳定机理研究[D]. 高桂云.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7]环己烷及其单烷基衍生物燃烧反应动力学的实验和模型研究[D]. 王占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8]超燃冲压发动机多凹腔燃烧室燃烧与流动过程研究[D]. 潘余.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07)
- [9]煤油及其裂解产物自点火现象的初步实验研究[D]. 廖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4)
- [10]超声速气流中的点火启动及其强化机理研究[D]. 席文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