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电加工技术现状与发展

陕西省电加工技术现状与发展

一、陕西省电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公[1](1983)在《陕西省电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文中认为本文系根据陕西省电加工学会于82年上半年,对本省电加工行业进行的一次全面性的调研写成的。文中介绍了我省电加工技术的现状,并提出学会工作的体会及今后工作方向。

白娜[2](2020)在《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略阳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县域内的小城镇均为山地型城镇,这些城镇由于受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特有的空间特征。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宏观政策背景下,略阳县山地小城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保障山地城镇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协调城镇规模拓展与建设用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城镇内部功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其次对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解析了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地型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第一章:首先指出了本研究的政策、区域背景及现实诉求,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对主要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小城镇及山地小城镇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本文所涉及的地理学领域、城乡规划学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梳理了略阳县山地城镇的总体发展特征,总结了影响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解析了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演变机制。第四章:根据对现状的解析及演变机制的梳理,提出了小城镇发展规划原则、空间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镇村体系策略、形态营造策略、生态发展策略及实施保障策略。第五章:选取典型镇作为研究对象,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框架及镇村体系规划策略,总结了典型镇镇区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对现有的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第六章:进行了研究结论的总结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杨世琦[3](2003)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西北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收入较低的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赤贫和经济贫困的共生区。长期以来,由于对乱垦滥伐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而疏于治理,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西北地区和东中部区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途径,治理和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已迫在眉捷。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也出现了经济发展滞缓、农民增收缓慢和农产品质量难以适应市需求等不合理现象也日趋突出,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也刻不容缓。 西北地区面对退耕还林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两大重任,既要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工程建设,又要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协调与处理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推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西北地区全面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在对西北地区退耕坡地与退耕沙化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区与退耕还草区,对完善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方案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西北地区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西北地区种植业结构、林业结构、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战略;同时提出了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技术保障体系及新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技术体系,形成了完善的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研究的理论体系,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重要的研究结论和研究成果。 西北地区涉及退耕坡地和退耕沙化地共276.7万hm2,占西北地区耕地面积的17.1%,退耕坡地主要在陕西和甘肃两省,退耕沙化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宁夏两个自治区,退耕坡地占退耕面积的61.3%,其中陕西省占到退耕坡地的73.0%,退耕沙化地占退耕面积的38.7%,其中新疆自治区占退耕沙化耕地的80.3%。退耕还林还草涉及25°以下缓坡耕地梯田化面积527.5万hm2,占西北地区耕地面积的47.7%。其中陕西省占33.3%,甘肃省占55.4%。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以年降水量500mm为分界线,大于500mm的区域以还林为主,400~500mm区域以造灌木林为主,小于400mm还草为主。退耕还林还草要乔灌草三结合,用宫胁造林理论指导西北地区林草植被的恢复,还林主要面积在陕西省。林业结构调整要坚持的生态防护林为主,不低于60%,控制经济林不高于20%,要选择适地树种和草种,还林还草要树立植物群落思想,避免林、草品种单一化种植模式。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要体现科技调整、市场调整和优势调整特点,要协调好生l1...........‘......目...............口..-日一,..........目...................口口..口.口.............口州..........目.......................态、经济和社会三效益之间的关系。在粮食发展问题上坚持稳总量求优质,总体上粮食目标定为人均300kg,西北地区保持退耕还林还草之前的粮食总产水平是能够实现的,要打破以粮为纲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把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产品品质作为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只要农民富裕了,就能从市场上购买口粮,自然就解决了粮食的问题,特别对于陕西、甘肃和青海三省,宁夏和新疆人均粮食接近400kgo 西北地区发展优质农作物要利用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发展产业化,主要包括:新疆优质甜菜、棉花、葡萄、啤酒大麦和瓜果种植产业区,甘肃优质马铃薯、瓜果和啤酒大麦种植产业区,陕西优质苹果和优质小麦种植产业区,宁夏优质粳稻种植产业区,青海优质马铃薯和优质油菜种植产业区,西北地区高产优质玉米种植产业区,西北地区黄士高原优质小杂粮种植产业区,同时还要重视农产品安全问题。 西北地区牧业结构调整应分牧区牧业和农区牧业。牧区要加强草地和畜种改良建设,农区要加强饲草基地和畜禽改良建设,发展规模化和设施化养殖,农区和牧区都要向牧业产业化发展。西北地区农区牧业要发挥优势,合理布局,主要是陕西陕南生猪,关中肉牛和奶牛,陕北和渭北奶山羊养殖产业区,甘肃河西、陇南、天水和定西生猪,甘南、临夏、庆阳和河西肉羊,甘南肉牛,陇东奶牛养殖产业区,宁夏肉羊、奶牛养殖产业区,新疆奶牛、肉牛和肉羊养殖产业区,青海肉牛和肉羊养殖产业区,同时也要重视畜产品安全问题。 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加快农村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发展基础,同时要引导和重视农村运输业、旅游业、餐饮、农业贸易和其它行业的服务业等。 西北地区还耕还林还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经济补偿(贴)制度,生态移民工程,科技还林还草方案,依法退耕和依法保护林草,开发农村新能源技术体系,发展农村经济和引导农民增收的机制。农业结构调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技术体系,农业与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农业与农村综合体系建设。

李方[4](2010)在《上市公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一个区域内上市公司形成与发展与其所处地区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尤其是优秀企业代表的上市公司的发展会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相当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上市公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展开,首先对区域经济理论、主导产业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接下来用数据说明了陕西省经济和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以陕西省经济发展和上市公司数据资料为基础,论述了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产业结构,以及从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规模、盈利、成长性等角度来阐述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然后切入到论文的主体部分,重点研究了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从税收、支柱产业、解决就业三个角度阐述,接着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了陕西省上市公司的支柱产业的贡献,选用上市公司的投资额和员工人数两个指标,定性分析了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目的是找出上市公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最后,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将上市公司发展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做大做强经济实体,繁荣发展虚拟经济,以及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培育,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上市公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车将[5](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刘妮雅[6](2018)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枣树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而枣产业已经成为全国两千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发展枣产业对于带动贫困山区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发展木本粮油的战略,枣产业作为五大木本粮油产业的代表产业之一,其还具有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作用。中国枣产业发展从迅速崛起到开始遭遇发展困境,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2000年后中国枣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枣受到了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被推升至历史最高点;随着产量迅速增加,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得到了扭转,价格也随之急速下降,至此枣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解决枣产业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以中国枣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枣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出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今后中国枣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当前的供过于求本质上是供求结构性失衡,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而市场有效需求并未真正得到完全满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疆枣产区带动下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使得消费者对枣产品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随着产量继续增加,消费需求结构开始升级,中高端需求显着增加,而供给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为了解决枣产业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需要从供给侧层面解决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国枣产业生产情况看,生产呈现高度集中化和区域化的特点,生产重心已从传统枣产区转移至新兴枣产区新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枣产区的生产成本收益得出,新疆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但也存在品种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均衡、人工成本偏高、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传统枣产区虽不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然而种植枣树仍具有比较优势,亟待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创新生产发展思路,通过特色发展实现传统枣产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另外,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枣产业的流通模式得出,当前枣产业存在组织化程度低、传统流通模式单一主导、流通效率不高、利润分配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模式提高流通效率和产业组织化程度,实现不同流通主体间利润的合理分配。在当前流通模式下,本研究采用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深入剖析了枣的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得出市场价格呈现整体下滑、规律性波动的特征,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周期性波动规律呈现出波动频率逐渐增高而波幅逐渐减少的特点。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个体特征、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等需求特征,采用交叉因素法初步分析了消费者特征和偏好与枣产品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需求主要因素,得出消费者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均会影响其对枣产品的消费,而知名品牌产品、精深加工品和绿色有机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分别研究中国枣产业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枣产业供给和需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了不同消费结构下未来市场需求量,将其与供给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枣产品消费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通过对枣产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得出,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即为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而言,中国枣产业要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增加供给”三步走的战略逐步实现长期供求均衡。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优化枣产业区域布局,各枣产区根据自身优势寻求特色发展;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发展生产,加大对科技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利润分配机制,大力支持企业的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弘扬中国传统枣文化;强化枣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支持的效率。

王新强[7](2009)在《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水平测度研究》文中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集群是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目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形式,产业集群战略也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有效工具。装备制造业作为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具备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并具有明显优势,产业集群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全球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很快,产业集群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02年以来我国提出了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陕西省“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振兴陕西装备制造业,并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这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如何科学规划和培育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这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振兴陕西装备制造业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忽视了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研究,不仅定性研究的文献很少,而且定量研究的文献则更少。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水平进行定量化的科学研究。本文以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以产业集群理论和装备制造业理论为基础,首先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的现状进行分析,论证了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的可行性,并找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定量的方法从产业集群集聚度和产业集群集聚效应两个视角研究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化水平。首先,选用区位商指数和产业集聚指数,从静态和动态的两个角度,从地方专业化水平和产业集聚的发展速度两个方面对产业集群集聚度进行测度研究;其次,构建CES模型对产业集聚效应进行测度研究;最后,总结分析测度结果。研究表明: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总体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集聚程度仅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集聚效应还未显现,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水平发展最高,并且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金属制品业产业集群水平最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水平的衰退最明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加快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迟恩田[8](1996)在《电火花成型加工技术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工业迅猛发展,模具工业增长极快,据1991年日本通产省工业统计,模具产业生产总额(12000个模具制造公司)约为1兆6500亿日元,远超过日本机床年销额1兆3000亿日元。仅在日本汽车行业和汽车有关的电气产品中,用模具生产汽车零件的约占70%。这说明模具在现代产品制造中占的重要地位。我国也非常重视模具工业的发展,在"九五"机械工业振兴规划中指出:模具是振兴的重点之一。电加工是模具制造的美键技术之一,因此当前电加工机床发展迅速,仅从日本Sodick公司的发展可以

曲文晶[9](2011)在《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空间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年走高,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从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高职的校园建设尤其是实训空间的建设是整个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概况的归纳和总结,着重分析实训基地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为我国实训基地的发展的提供了历史依据;同时甄别不同教育模式下的的实训基地类型,为高职院校实训的基本建设提供参考。对我省的高职院校进行总体的调查,了解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及高职院校实训空间的总体使用状况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中选取三所示范类院校进行重点调研,对具体的实训空间进行实地走访和现场测量。了解实训空间在高职院校中使用的基本情况及使用效果反馈,掌握当前实训空间的具体使用数据,为实训空间设计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空间设计的各个方面影响因素,如何协调和处理各个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是实训空间设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空间的规划布局原则及建筑空间组合方式,分析实训空间的功能要素及各要素的设计要点。通过对实训空间使用要求和规模的分类,将实训空间分为大型实训空间(以数控机床实训为例)和标准实训空间两个基本类型,并对两个类型的实训空间进行分别的探讨和研究,总结实训空间的设计原则,分别提出各自的基本设计方法。另外,探讨在“理实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下对实训空间设计提出的新需求。最后将研究所得结论运用于具体的设计实例中,进行分析和验证。

高林安[10](2014)在《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陕西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陕西省乡村旅游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陕西省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进程中,显示着显着的正面政治、经济、文化效应的同时,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社会、生态等负面效应不断扩大,严重影响其生命周期长短。陕西省地域辽阔,下辖十市一区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各不相同,负面效应各具特点,面对这种情况亟需寻找一种新的管理方法来综合应对。适应性管理是一种动态的、可持续的、系统的对社会、经济、文化、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管理的方法,综合了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发展的要求,以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要求的和谐统一,在众多领域都有其应用前景。乡村旅游开发在对乡村旅游地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也涉及到如何进行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社会利益平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适应性管理理论无疑能提供有力的指导。基于此,本文将陕西省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动态性与适应性管理的动态管理模式相结合,以陕西省十市一区乡村旅游发展目的地为对象,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梳理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收集与多途径数据采集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发展理论、适应性管理理论、旅游地理学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陕西省各市、区及不同人文自然条件区域为空间分布单元,实地调研,分析、总结、评价、研究,针对陕西省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态势,架构了各市及不同人文自然条件区域的政府管理、自身管理、产品供给与需求管理、基础设施供给与需求管理、空间布局规划管理、人才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适应性管理框架,推动陕西省乡村旅游全面、健康、持续发展。本论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立论依据、研究目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并对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理论、适应性管理理论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评价。第二章基本概念与理论部分主要探讨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发展理论、适应性管理理论、旅游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第三章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之一,阐述了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历程、管理模式、发展模式、空间布局、产品开发、经营现状等,对总体需求、供给、效应、人文、自然、社会生态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分析,为陕西省十市一区乡村旅游发展问题诊断打下基础。第四章、第五章为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对陕西省十市一区乡村旅游游客行为特征、社区居民影响感知、态度、供给系统、环境承载力、政府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综合评价,认为西安市、宝鸡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起步阶段,延安市、榆林市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探索阶段。第五章对处于不同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的陕西省十市一区乡村旅游目的地存在问题进行诊断,针对诊断问题从需求与供给、效应、环境以及其他因素方面提出适应性管理方案。反馈、实施方案,对方案应用进行监控和评估,根据结果提出调控对策,结合方案与调控对策进一步调整方案,最后架构陕西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城市、不同地域的乡村旅游需求与供给、效应、环境以及其他方面的适应性管理框架。第六章为研究总结部分,阐述了基本结论,创新之处、研究不足与以后研究的方向。论文通过“理论研究+一线调研+实践应用”的模式,架构了陕西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框架,有效降低了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负面效应,有利于延长陕西省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探索了适应性管理理论在乡村旅游研究中的实践应用价值。丰富、深化了乡村旅游相关理论研究,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论文中所构建的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框架也可为我国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乡村旅游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陕西省电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省电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1.3 现实诉求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山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1.2.2 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地域经济的发展
        1.2.3 有助于略阳山地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1.3 研究范围界定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典型小城镇的选择依据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2.1.1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
        2.1.2 国内外有关山地小城镇的研究
        2.1.3 国内外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2.1.4 有关陕南秦巴山区的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2.1 地理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2 城乡规划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及动力机制
    3.1 空间特征
        3.1.1 总体发展特征
        3.1.2 空间分布特征
        3.1.3 空间发展特征
    3.2 影响因子
        3.2.1 自然因子
        3.2.2 人文因子
    3.3 动力机制
        3.3.1 山地条件:塑造城镇形态特征
        3.3.2 交通发展:促进城镇空间发展
        3.3.3 自然资源:山地城镇发展支撑
        3.3.4 历史沿革:奠定空间生长基础
        3.3.5 经济增长:城镇演化根本动因
        3.3.6 城镇规划:外部引导以及控制
        3.3.7 政策制度:城镇发展宏观调控
        3.3.8 居民需求:城镇增长外部拉力
        3.3.9 技术进步:空间拓展有力牵引
    3.4 演化机制
        3.4.1 选址
        3.4.2 集聚
        3.4.3 扩散
        3.4.4 跨越
    3.5 本章小结
4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策略
    4.1 发展规划原则
        4.1.1 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1.2 协调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
        4.1.3 协调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4.2 空间发展策略
        4.2.1 与外部形态协调
        4.2.2 与城镇功能互适
    4.3 产业发展策略
        4.3.1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4.3.2 转型升级传统工业产业
        4.3.3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4.4 镇村体系策略
    4.5 形态营造策略
        4.5.1 城镇公共空间
        4.5.2 城镇街道空间
        4.5.3 城镇特色景观
    4.6 生态发展策略
    4.7 实施保障策略
        4.7.1 城乡空间控制技术
        4.7.2 支撑保障体系构建
    4.8 本章小结
5 典型小城镇的实证研究
    5.1 带状延伸式——硖口驿镇
        5.1.1 基本概况
        5.1.2 产业发展导向
        5.1.3 镇村体系构建
        5.1.4 镇区空间规划
    5.2 片状发展式——郭镇
        5.2.1 基本概况
        5.2.2 产业发展导向
        5.2.3 镇村体系构建
        5.2.4 镇区空间规划
    5.3 跳跃式发展——观音寺镇
        5.3.1 基本概况
        5.3.2 产业发展导向
        5.3.3 镇村体系构建
        5.3.4 镇区空间规划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3)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世界农业发展背景
        1.1.1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2 可持续发展农业思潮
        1.1.3 精确化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道路
        1.1.4 高效化的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的方向
        1.1.5 提供安全无毒的农产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1.1.6 全球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
    1.2 中国农业发展的背景
    1.3 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的影响状况
    1.4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与结构调整战略研究的思路
    1.5 小结
第二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现状分析
    2.1 退耕还林还草背景及政策
        2.1.1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背景、目标及意义
        2.1.2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2.2 西北地区环境
        2.2.1 概况
        2.2.2 陕西省自然环境概况
        2.2.3 甘肃省自然环境概况
        2.2.4 青海省自然环境概况
        2.2.5 宁夏自然环境概况
        2.2.6 新疆自然环境概况
    2.3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1 陕西省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2 甘肃省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3 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4 宁夏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5 新疆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6 五省区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4 小结
第三章 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3.1 引言
    3.2 西北地区的产业环境
        3.2.1 第一产业现状及其产业发展环境
        3.2.2 第二产业现状
        3.2.3 西北地区第三产业现状
    3.3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总体现状
        3.3.1 西北地区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现状
        3.3.2 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环境
        3.3.3 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状况
    3.4 小结
第四章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
    4.1 西北地区种植业结构现状
    4.2 西北地区农作物生产潜力
    4.3 林业结构
    4.4 牧业与渔业结构
        4.4.1 牧业结构
        4.4.2 渔业结构
    4.5 小结
第五章 退耕还林还草区域界定及造林理论
    5.1 区域界定相关理论研究
        5.1.1 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
        5.1.2 还林还草区域界定理论
    5.2 还林区植被恢复理论与途径研究
    5.3 国外退耕还林还草启示
    5.4 还林区域界定范围
    5.5 小结
第六章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战略
    6.1 农业结构调整思路
    6.2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6.3 “以工促农”的工业调整战略
        6.3.1 西北地区工业状况
        6.3.2 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战略
    6.4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战略
        6.4.1 农林牧结构调整
        6.4.2 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种植结构调整战略)
        6.4.3 区域优势作物调整战略
        6.4.4 西北地区农作物结构调整比较优势
    6.5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区域林业结构调整
        6.5.1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及林草建设基本原则
        6.5.2 西北地区功能林划分及树种特点
        6.5.3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区域适地主要树种
        6.5.4 西北地区树种草种结构调整战略
    6.6 西北地区牧业结构调整
        6.6.1 西北地区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6.6.2 西北地区牧业结构调整战略
    6.7 第三产业调整战略
        6.7.1 西北地区第三产业构成分析
        6.7.2 西北地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战略
    6.8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目标
        6.8.1 农业结构调整依据的标准
        6.8.2 农业结构需求目标
    6.9 小结
第七章 退耕还林还草与结构调整的技术体系研究
    7.1 退耕还林还草的保障技术体系
    7.2 农业结构调整的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7.2.1 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概述
        7.2.2 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7.3 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7.4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技术体系
    7.5 农业与农村教育体系建设
    7.6 农业综合体系建设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上市公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
    2.2 主导产业理论
    2.3 上市公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2.4 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2.5 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的总结
3 陕西省上市公司和经济发展现状
    3.1 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情况
        3.1.1 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
        3.1.2 陕西省产业结构状况
    3.2 陕西省上市公司现状分析
        3.2.1 陕西省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
        3.2.2 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规模情况
        3.2.3 陕西省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
        3.2.4 陕西省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分析
        3.2.5 陕西省上市公司在全国的地位
    3.3 陕西省上市公司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4 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4.1 优化配置区域内资源
    4.2 促进技术进步
    4.3 引导区域主导产业的变迁,打造区域产业链
    4.4 通过示范效应,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制度创新
    4.5 通过带动中小企业,拉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5 陕西省上市公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陕西省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5.1.1 陕西省上市公司的税收贡献
        5.1.2 陕西省上市公司的支柱产业贡献
        5.1.3 解决就业
    5.2 实证研究
        5.2.1 模型的建立
        5.2.2 变量选取和来源
        5.2.3 ADF检验
        5.2.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2.5 协整检验
        5.2.6 误差修正模型
        5.2.7 预测
6 加强上市公司培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6.1 政府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政策支持与引导
    6.2 依托优势企业规模扩张,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6.3 提高现有上市公司业绩,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6.4 加强上市公司的监管,使其更好的为区域经济服务
    6.5 积极推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现,带动陕西经济快速发展
7 结论
    7.1 研究成果
    7.2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表

(5)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l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2.2 生态农业理论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4.2.1 自然条件
        4.2.2 社会经济条件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5.1.5 模式设计程序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5.2.4 结果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5.3.4 结果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8.3.6 产业政策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3 中国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枣产业发展概况
        3.1.1 发展历史
        3.1.2 产量和面积
        3.1.3 品种结构
        3.1.4 区域布局
        3.1.5 市场流通
        3.1.6 产品加工
        3.1.7 国际贸易
    3.2 传统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3.2.1 产量波动增长
        3.2.2 种植面积稳定
        3.2.3 具有生产优势
        3.2.4 品种资源丰富
        3.2.5 栽培区域集中
    3.3 新兴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3.3.1 新疆各地市发展现状分析
        3.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现状分析
        3.3.3 新疆各地市和生产建设兵团比较分析
    3.4 传统枣产区与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3.4.1 资源禀赋优势比较分析
        3.4.2 专业化程度比较分析
        3.4.3 组织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4.1 供大于求结构失衡
    4.2 缺乏科技创新引领
    4.3 品种结构单一,亟需更新换代
    4.4 加工产品初级,技术水平落后
    4.5 流通效率较低,利润分配不均衡
    4.6 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4.7 国际市场亟待开发
    4.8 本章小结
5 中国枣产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5.1.1 调研方法
        5.1.2 数据来源说明
        5.1.3 调研问卷设计
    5.2 不同枣产区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5.2.1 成本比较分析
        5.2.2 收益比较分析
    5.3 与其他农作物的比较分析
        5.3.1 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5.3.2 传统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5.4 影响中国枣产业成本收益的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
        5.4.2 技术因素
        5.4.3 经济因素
        5.4.4 政策因素
    5.5 案例分析:酸枣产业
        5.5.1 酸枣产业发展概述
        5.5.2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分析
        5.5.3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与市场价格分析
    6.1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现状分析
        6.1.1 流通主体
        6.1.2 流通渠道
        6.1.3 流通模式
        6.1.4 主要流通模式对比分析
        6.1.5 主要流通模式案例分析
    6.2 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
        6.2.1 传统流通模式的利润分配
        6.2.2 “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6.2.3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6.2.4 网络平台模式的利润分配
    6.3 市场流通特征分析
    6.4 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6.4.1 数据来源
        6.4.2 市场价格水平描述性分析
    6.5 基于HP滤波法的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6.5.1 研究方法
        6.5.2 季节调整法下的价格特征分析
        6.5.3 基于HP滤波法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分析
    6.6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6.1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
        6.6.2 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中国枣产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7.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7.1.1 调研方法
        7.1.2 数据来源说明
        7.1.3 调研问卷设计
    7.2 枣产品的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7.2.1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7.2.2 消费行为变量分析
        7.2.3 消费态度变量分析
    7.3 枣产品的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7.3.1 实证模型构建
        7.3.2 交叉因素分析
        7.3.3 变量选择说明
        7.3.4 模型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8.1 有效需求分析
        8.1.1 市场需求现状与需求特征分析
        8.1.2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市场需求量预期
        8.1.3 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2 市场供给分析
        8.2.1 供给总量激增,增速呈放缓趋势
        8.2.2 低端初级加工品供应过多
        8.2.3 高端精深加工品供应严重不足
    8.3 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分析
        8.3.1 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分析
        8.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的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8.4 市场供求均衡路径分析
        8.4.1 市场供求的差距分析
        8.4.2 市场供求均衡的路径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情况
作者简介
致谢
详细摘要

(7)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水平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框架
        1.3.2 创新点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
        2.1.1 产业集群的概念
        2.1.2 产业集群的特征
        2.1.3 产业集群的类型
        2.1.4 产业集群的效应
        2.1.5 产业集群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2.2 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
        2.2.1 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分析
        2.2.2 基于钻石模型的产业集群形成分析
        2.2.3 产业集群形成的途径分析
    2.3 装备制造业的基本理论
        2.3.1 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及分类
        2.3.2 装备制造业的特征及地位和作用
        2.3.3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的可行性分析
3.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的现状分析
    3.1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概况
        3.1.1 历史回顾
        3.1.2 "十一五"以来的发展情况
        3.1.3 产业布局情况
    3.2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的可行性分析
    3.3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3.3.1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基本现状分析
        3.3.2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典型集群分析
    3.4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集聚度的测度研究
    4.1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集聚度测度的方法选择
        4.1.1 产业集群集聚度的测度方法
        4.1.2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集聚度的测度方法
    4.2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集聚度的测度分析
        4.2.1 基于区位商指数法的产业集群集聚度测度
        4.2.2 基于产业集聚指数法的产业集群集聚度测度
        4.2.3 基于波士顿矩阵原理的产业集群内部结构分析
5.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集聚效应的测度研究
    5.1 产业集群集聚效应的理论分析
    5.2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集聚效应的测度分析
        5.2.1 构建CES模型
        5.2.2 应用CES模型
        5.2.3 结果分析
    5.3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水平分析
6.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要在促进产业集群中发挥关键作用
        6.1.1 制定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专项规划
        6.1.2 树立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的新理念
        6.1.3 建立专业化的产业聚集区,构建产业集群平台
        6.1.4 加强城市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6.2 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完善地方产业的配套体系
    6.3 加快国有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4 建立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6.5 打破地理界限,整合资源,加快集群化发展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参与科研及获奖情况

(9)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课题研究方法
        1.3.3 课题研究框架
2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2.1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2.1.1 国外高职教育的发展
        2.1.2 国外高职教育的特点
    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模式
        2.2.1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
        2.2.2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2.3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现状
        2.3.1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2.3.2 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配置标准
    2.4 本章小结
3 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特点及实训基地概述
    3.1 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特点
        3.1.1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概述
        3.1.2 工科概述
        3.1.3 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特点
    3.2 实训及实训基地的基本概念
        3.2.1 实训的概念
        3.2.2 实训与实验的区别
        3.2.3 实训基地的概念
    3.3 实训基地的分类及特点
        3.3.1 校内实训
        3.3.2 公共共享实训
        3.3.3 校外实训
    3.4 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
    3.5 本章小结
4 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空间使用状况调查
    4.1 陕西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总体情况调查
        4.1.1 陕西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分布及发展状况
        4.1.2 陕西省公办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建设状况
    4.2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空间调查
        4.2.1 学校建设概况与布局分析
        4.2.2 实训建筑使用现状调研
        4.2.3 行知楼实训空间现状调研与分析
        4.2.4 格物楼实训空间现状调研与分析
        4.2.5 机加工实训基地实训空间现状调研与分析
    4.3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实训空间调查
        4.3.1 学校建设概况与布局分析
        4.3.2 实训建筑使用现状调研
        4.3.3 综合实训楼实训空间使用现状调研与分析
        4.3.4 机械加工实训空间使用现状调研与分析
    4.4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工科校区实训空间调查
        4.4.1 学校建设概况与布局分析
        4.4.2 实训建筑使用现状调研
        4.4.3 实训空间使用现状调研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空间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5.1 经济现状的影响
        5.1.1 社会经济现状趋向发展高职教学
        5.1.2 教育投资现状制约高职教学发展
    5.2 教学主体的教学需求
        5.2.1 教学主体的学习接受规律
        5.2.2 教学主体对实训教学的需求
    5.3 教学模式的影响
        5.3.1 理论、实训独立教学
        5.3.2 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
        5.3.3 开放共享
        5.3.4 生产性实训
    5.4 设备设置的影响
    5.5 实训的分类模式影响
    5.6 其他的影响因素——班级规模、技术发展
        5.6.1 班级规模
        5.6.2 技术发展
    5.7 本章小结
6 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空间设计分析
    6.1 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空间规划布局
    6.2 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建筑空间组合
        6.2.1 实训空间与理论教学空间组合方式
        6.2.2 实训空间的组合设计分析
    6.3 实训建筑空间的设计原则
    6.4 实训空间的功能组成要素
        6.4.1 教学部分
        6.4.2 展示空间
        6.4.3 交流空间
        6.4.4 交通空间
        6.4.5 附属空间
    6.5 大型实训空间的基本设计方法——以数控技术为例
        6.5.1 数控机床实训的空间特征
        6.5.2 空间功能单元的设计分析
        6.5.3 数控机床实训空间的基本设计要求
    6.6 标准实训空间的基本设计方法
        6.6.1 设计的基本要求
        6.6.2 空间内部主要设施
        6.6.3 平面布局的基本方式
        6.6.4 参考设计的相关数据
    6.7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对实训空间设计新需求
        6.7.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及优势
        6.7.2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实训空间设计的新要求
    6.8 本章小结
7 项目实例——鹤壁职业技术学校实训空间设计研究
    7.1 项目背景
    7.2 规划设计
        7.2.1 规划结构
        7.2.2 功能分区
        7.2.3 交通规划
        7.2.4 实训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7.3 主要实训楼单体设计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本研究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陕西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一、 中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二、 中国乡村旅游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
        三、 陕西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四、 适应性管理理论应用范畴的拓展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 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二、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三、 国内外适应性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四、 总体研究评价与趋势展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一、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
        二、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概念及主要理论框架
        三、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状况描述
        四、 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主要因素
        五、 旅游地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判定、评估
    第二节 乡村旅游发展理论
        一、 乡村旅游的概念
        二、 乡村旅游的内涵与外延
        三、 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
        四、 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变迁机制
        五、 一体化乡村旅游利益协调机制
    第三节 适应性管理理论
        一、 适应性管理理论的概念
        二、 适应性管理理论的假设及内涵
        三、 适应性管理理论的基本方法——循环圈
        四、 适应性管理理论的阶段划分
    第四节 旅游地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 陕西省乡村旅游的起源
        二、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三、 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四、 陕西省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现状
        五、 陕西省乡村旅游管理现状
        六、 陕西省乡村旅游产品、经营现状
    第二节 陕西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 游客需求
        二、 产品供给
        三、 效应
        四、 人文、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五、 其他方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研判
    第一节 游客行为特征的生命周期
        一、 游客流年、月、周变化情况
        二、 客源结构
        三、 旅游目的、方式、频次
        四、 旅游感知效果、满意度
    第二节 社区居民乡村旅游影响感知及发展态度的生命周期
        一、 经济发展
        二、 社会文化
        三、 生态环境
        四、 发展态度
    第三节 供给系统的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
        一、 产品供给
        二、 交通设施
        三、 接待设施
        四、 信息传媒
    第四节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
        一、 自然生态环境
        二、 社会经济文化环境
    第五节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不同地域生命周期综合评价
        一、 陕西省各市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二、 陕西省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三、 陕西省乡村旅游综合评价分析
    第六节 陕西省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
        一、 发展阶段地区
        二、 起步阶段地区
        三、 探索阶段地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陕西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乡村旅游目的地适应性管理
    第一节 问题诊断与方案设计
        一、 需求与供给因素
        二、 效应因素
        三、 环境因素
        四、 其他因素
    第二节 方案实施与结果监控、评估
        一、 需求与供给因素
        二、 效应因素
        三、 环境因素
        四、 其他因素
    第三节 方案调整
        一、 需求与供给因素
        二、 效应因素
        三、 环境因素
        四、 其他因素
    第四节 陕西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框架
        一、 需求与供给因素
        二、 效应因素
        三、 环境因素
        四、 其他因素
    第五节 给予相关部门的建议
        一、 健全机构,科学管理
        二、 相互配合,共促发展
        三、 示范带动,规范经营
        四、 发布信息,合理引导
        五、 凝练品牌,扩大营销
        六、 区域协调,平衡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基本结论
        一、 陕西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许多问题
        二、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非均衡性
        三、 陕西省十市一区乡村旅游目的地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
        四、 陕西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乡村旅游目的地适应性管理框架
        五、 陕西省不同地域乡村旅游目的地适应性管理框架
        六、 陕西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七、 对我国其他地区乡村旅游目的地适应性管理的示范性
    第二节 创新之处
        一、 思路创新拓展了理论研究视野
        二、 创新性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研判的综合评估体系
        三、 首次系统构建了陕西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框架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 研究的不足之处
        二、 研究展望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一
附二
附三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陕西省电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电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A]. 王一公. 第四届全国电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 1983
  • [2]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白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D]. 杨世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1)
  • [4]上市公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D]. 李方. 西安工业大学, 2010(04)
  • [5]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刘妮雅.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4)
  • [7]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水平测度研究[D]. 王新强.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8]电火花成型加工技术现状[A]. 迟恩田. 陕西省电加工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1996
  • [9]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空间研究[D]. 曲文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12)
  • [10]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陕西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研究[D]. 高林安.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陕西省电加工技术现状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