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汉诸侯王“献费”辨疑(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郭丛[2](2020)在《汉初“献费”新探》文中认为献费是西汉初年的一项财赋,其征纳范围应包括王国、侯国以及除内史外中央直辖的郡。与之相应,献费的献纳者是诸侯王、彻侯(通侯)以及直辖郡的郡守。献费是一项独立的贡赋,并非是汉代的"口赋钱""算赋",亦非宗庙祭祀的献金或土贡贡献的费用。献费属于皇室财政的范畴,通过地方行政机构征收,上缴中央后划拨少府管理。考虑到汉初的货币及经济的状况,献费每人63钱的赋额并不过高。
王尔春[3](2015)在《汉代宗室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宗室作为一个名词,其内涵与外延在古代不同时期还存在着差异。从汉代社会的家族与宗族概念辨析入手,进而探讨外戚是否称宗室、宗室是否“上下通称”、宗室的“世代规模”、“赐姓”与“更姓”、宗室内部等级之别等几个问题,从而界定汉代“宗室”内涵应是皇族专称,即便五属外亦称宗室。这是第一章的内容,也是论文的第一大部分。第二大部分也即论文的第二章,是探讨宗室阶层的爵位封授,以为宗室封君的政治地位虽然在不断下降,但爵位封授的程序仪制似乎从未简化,而是日臻规范。在关内侯以下十九等爵位的授予上,宗室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他们受赐的爵位,其他阶层在同样的前提下也有机会得到。而连带在爵位上的相关权益,也与其他社会阶层无别。第三大部分用三个章节分别讨论宗室的政治权力,以为汉代初期宗室王侯在封国内还是有一定政治权力的,尤其诸侯王的权力不能估计过低,但持续时间很短暂,七国之乱是个明显的分界线,自此以后宗室由王侯爵位所带来的政治权力是越来越少了。而宗室阶层的其他政治权力,主要体现在参政议政、入继大统、仕宦、朝请上,但总体上看,宗室参与汉代国家政权建设的机会很少,只是在一些礼仪性的场合才出来装点门面。第四大部分即论文第六章,主要从宗室的经济特权入手,考察封君的食邑之入和宗室内部各阶层的赏赐之入,以为汉代国家对宗室于经济上的限制和防范,其着眼点并不在剥夺宗室的经济特权上,而是从政治角度出发,削除由经济特权可能带来的政治威胁。第五大部分即论文的第七章,主要从宗室有罪的“先请”权入手,分别梳理宗室在诉讼提起、逮捕归案、调查核实、案件审理、最终惩处几个阶段中所能享受到的权力,以为宗室享有的法律特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即便享受有罪先请权的五属内宗室,在不同时期甚至同一时期,也会因案件性质、亲疏远近、地位高低而受到区别对待。
刘钊[4](2015)在《汉简所见官文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封象是汉代简牍中所见的各种官文书,这袒的官文害概念取狭羲,即指通用公文。从内容上讲包括韶害、臣民上奏文害、中央官府下行公文、地方罩政机构间通行公文、兼有官文书和通行证性质的傅信等。另外一些与官文害有密切联的筒牍材料,例如官文书的傅递说缘、封榆及告地书等也附入我们的考察范围。文中所涉及的简牍材料,以河西地匾居延、敦煌等地所出土的居延新旧筒、额济纳汉简、肩水金关汉简、敦煌汉筒等材料中的官文害筒牍为主;也包括湖南、湖北等地所出土的张家山、东牌楼、五一广埸等批次的汉筒中有关官文害的部分。本文将汉简中所见的官文害分为中央和地方官文害雨大类,在每大类下再根据筒牍文害的具体特徵细分为若干层次的小类。然後在尽量全面吸收既往成果的基磁上,封每一类中的筒牍官文害造行比较全面的考述,包括释文的校订、疑鞋语祠的考证、史事的考论和文害形成、结构与傅递方面的阐述等。在每大颊之後,还封该类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加以集中封论。因为该选题所牵涉的简牍范围较广,数量较大,既往研究的积累也很厚重。故我们在本研究陪段祗完成了全部规划当中的“序章”、“中央官文害研究”,以及“相关问题研究”部分和几种附录,封前人畴贤的疏失也有补正之处。“地方官文书”研究部分尚未完成,故暂存目,祗以完成的部分申请答辩。本文分为序章和上中下三编。序章包括封官文害相阴概念的辨析、主要研究封象以及封汉简官文害研究史的概述,是封汉简官文害研究的整髓把握,其中研究史概述部分较详细,以期全面总结梳理既往成就。上编是封汉简所见中央文害研究,共分为四章。前三章是封各类中央文书筒的辑录与考述,共分为时效性韶害、非时效性韶书、其他中央文害三种类比,每颊一章。第四章是封各类汉简中央文书格式的总结和封其中一些普遍性问题集中式的总结研究。中编计划依照上编的体例,封汉简所见的各颊地方官文书造行分类考述,凝分为五章,五至八章分别封下行文书、上行及平行文害、傅信及其他相关筒牍造行分类考述。第九章凝封地方文书筒的格式加以总结,并集中讨论文书正本副本、文书裂作与签署、文害内容与形制等相关问题。该编因未完成,故文中暂存目。下编包括第十章“相关专题研究”和附录部分。相关专题研究是我们在研读汉简官文害遇程中根据心得髓舍所撰写的读书笔记。附缘部分目前包括本论文所引述的官文害例简的编号与页码索引,近百年汉简官文害研究目缘以及河西汉塞遗址图说三部分。在以後的研究中,将依据寅隙情况加以补充。
王玉喜[5](2014)在《爵制与秦汉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二十等爵制为主体的秦汉爵制,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独具特色。秦汉的爵制与周代爵制有着密切关系。“爵”的原意是作为饮酒礼器的爵,从器型上看,爵象“雀”。这种仿生造型的出现源自原始信仰和崇拜。作为饮酒礼器的爵最初也是祭祀的法器,在上古先人的观念中,这种“雀”型的爵具有沟通天地的作用。爵从饮酒礼器发展成为身份等级制度,则寓于国君在宗庙祭祀场合中的“赐爵”行为。国君在祭祀过程中通过赐给大臣不同质地的爵酒的方式,与群臣缔结了不同的身份等级关系。整个活动都是在宗庙神灵的见证下举行的,爵是缔结君臣秩序的媒介。爵的器型和祭祀功能是君赋予臣权力的关键。上古三代的爵制以周爵最为完备。周爵分内爵和外爵两套系统。周爵的特点是一种封建宗法贵族封爵制,封爵的主要条件是以“亲亲”血缘关系为主,周爵的封赐重人不重事,缺乏公平、公正性,从而造成了权力离心分裂的倾向。春秋战国之际,周爵的体系趋于瓦解。战国初年,各国掀起富国强兵、强化君权的变法运动。秦国在商鞅变法过程中创立了军功赐爵制。商鞅创立的军功赐爵制是秦汉爵制的前身。它在秦国军职的基础上,吸收了周爵的合理成分,最终在秦昭王时期发展成为系统、完备的二十等爵制。“功绩制”是军功赐爵制最主要的特点。军功赐爵制规定,不论平民,还是宗室贵族,只要立有军功就能获得爵位。这就打破了周代以来爵位仅授予贵族的惯例。平民阶层只要立功就能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秦统一后,仍然厉行二十等爵制,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二十等爵制逐渐由“功绩制”向“身份制”转变。秦亡汉立之后,汉鉴于秦亡的教训,汉帝国的统治者在二十等爵制的基础上,设立诸侯王一级爵位。随着普遍赐民爵以及以“赐满”为特征的赐官爵的实施,汉代爵制出现了贵族爵、官爵、民爵三大分类。汉爵分类的完成,也标志着秦汉爵制由“功绩制”转变为“身份制”。汉爵的三大类属对应着贵族、官僚以及平民(编户齐民)三大阶层。爵制的发展、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代三大社会阶层的变迁。汉代的贵族爵主要包括诸侯王以及外戚恩泽侯等爵位。汉初,白马之盟的缔结,使得刘氏宗室成员成为诸侯王爵位唯一的合法拥有者。秦朝末年刘氏家族本来是普通的布衣平民阶层,在秦末战乱中刘邦的兄弟子侄在战争中并没有立有大功,汉朝建立以后,却被授予最高的诸侯王爵位。刘氏家族诸侯王爵位的合法性,建立在与功臣集团“共天下”基础上的“家天下”传统。“白马之盟”的缔结就是以功臣为代表的“社会利益”,与刘邦为首的刘氏家族的“自我利益”相妥协的产物。西汉外戚恩泽侯的封赐得益于与皇帝之间的姻亲关系。这本身与“白马之盟”中“无功不封侯”的规定相左。西汉前期,外戚恩泽封侯的突破是建立在皇帝与功臣集团之间的斗争基础上的。从根本上说,外戚恩泽封侯是皇权专制主义的需要。由于外戚的特殊身份,皇帝或听政的皇后大多将其引为亲信。自昭宣时期开始,汉代的外戚往往以列侯的身份把持中朝。这也是汉代外戚专权的主要原因之一。汉代外戚又通过爵位和官位实现了贵族化。汉代的官爵主要包括从第九级爵五大夫到第二十级爵列侯在内的十二级爵位。它们对应的是从六百石到万石的三公等高官。汉代赐官爵不是以功劳为主要条件,而是以既定的身份给予的一种待遇。官爵的背后附丽丰厚的权益。汉代赐官爵的标准经历了由“以功赐爵”到“褒德赏功”的双重标准。赐官爵标准的演变,建立在秦汉时期从由法及儒到儒法合流的政治文化变迁上。东汉时期赐官爵出现了官爵完全分离、官爵爵级减少以及高爵贬值的现象。这些变化直接推动了官僚阶层向士族化转变的进程。汉代的民爵主要包括第一级爵公士到第八级爵公乘。普遍赐民爵是秦汉爵制的最大特点。汉初的赐民爵并非一纸空文,民爵背后还附丽了多种权利。汉代的赐民爵保护了自耕农阶层的利益,维护了统治者的统治秩序。但是随着两汉普遍赐民爵的实施以及爵位的买卖,民爵逐渐走向轻滥。爵位的贬值与轻滥,使得民爵失去了保护自耕农的作用。东汉末年,失去爵位保护的自耕农逐渐分化成以依附农为主的社会阶层。秦汉时期的爵位不仅与社会分层密切相关,它同时也是皇帝加强专制集权、控制社会的主要手段。在朝岁之礼中,汉代的皇帝通过爵位与群臣形成了一种“拟爵制”秩序。皇帝通过封禅泰山与明堂祭祀等活动,将上天和祖先给予的权力,传递给以诸侯王、列侯为代表的群臣手中。这两种仪式的背后则暗含着“君权神授”、“臣权君授”的政治文化内涵。此外,在民本思想以及“王者无私”的传统基础上,汉代皇帝以赐福的形式将爵位普遍赐给平民阶层。普遍赐满爵背后的根由和动机就是皇帝以代天颁福为由,通过爵位缔结一种人间统治秩序。与周爵以及汉以后的封爵制比较,秦汉爵制普及全民,特别是民爵赐予并非是一纸空文。秦汉的爵位背后附丽了一定的权益。秦汉爵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不同于周爵那种具有地方行政区划和官爵合一的特点,秦汉爵制起初是专制君主奖励军功的主要手段,后来才演变成划分全民身份等级的制度。秦汉爵制与官制成为皇帝管控社会的两个重要手段。
孙园园[6](2012)在《《玉楮诗稿》校注》文中指出岳珂(1183-?),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江州(今江西九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曾在湖北、江西等地为官,喜好文学、书法。岳珂德行清正,学问渊博,学术文章均有很深造诣,一生着述颇丰,保存了大量文献,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玉楮诗稿》共八卷,三百五十八首,是岳珂嘉熙二年(1238)至四年(1240)间仕宦生涯、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这三年岳珂历经冤案昭雪重被启用、卸任湖广赋闲归乡、再登仕途位高权重,晚年的人生起伏在诗歌中均有反映。本论文以《玉楮诗稿》为校注对象,在进行校勘、注释的基础上,对《玉楮诗稿》进行初步探索。前言部分概述了岳珂的生平、着述及《玉楮诗稿》的版本情况,并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初步分析,校注部分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全宋诗》为底本,以南京图书馆藏明刻本、《宋集珍本丛刊》所收明抄本、南京图书馆藏吴石仓抄校本及《宋集珍本丛刊》所收沈增植校三怡堂丛书本为校本,对诗集进行较为详细、准确的注释和分析,以期有助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程诗[7](2011)在《两汉河间国研究》文中提出两汉时期,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两种看似矛盾的政体,历经多次分置离合,却终得以延续至汉亡。作为两汉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诸侯国的命运始终与汉王朝的兴衰、治乱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以河间国为研究对象,时间界限为从西汉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汉分赵之河间郡置国,到东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建魏、东汉末任河间王刘陔降为崇德侯为止的近四百年岁月,多角度地揭示两汉河间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力求还原河间国的真实面貌。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爬梳史料,列出两汉河间王世系表,使读者对四百年间河间国废置离合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对两汉时期历任河间王逐一进行简要叙述。第二部分,作者借助地图,用倒叙的手段将两汉河间国封域沿革历史基本阐述明了,侧面展示了两汉的王国政策特点。第三部分,对河间王的政治权力问题、河间国的职官建置问题进行了简要叙述,并于章末首谈河间国于吴楚七国之乱中所处角色问题。第四部分,将河间风尚置于赵文化的研究体系下,简要概括河间国的习尚风气一项,并从河间国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阐释了河间国风尚的形成原因。第五部分,综合整理了大量文献记载,以河间献王刘德为纽带,通过分析刘德所为,揭示河间国学术发展概况。第六部分,选取与河间国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西汉武帝钩弋夫人、东汉惠王刘政时期河间相张衡、东汉后期从河间走出的桓灵二帝、东汉后期“三君”之一的刘淑等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加以论述,以期更加贴近真实的河间国。
陈以凤[8](2010)在《孔安国学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孔安国,字子国,是汉代孔氏家学和两汉经学史上的重要传承人。他以经学为业,博通儒家典籍,对汉代的《古文尚书》学、《古文论语》学、《古文孝经》学均有开启之功,但存史料对其一生事迹和治学活动的记载比较简约,署名于他的着述也是历代学者争论不已的话题。本文依据现有的材料,对孔安国的生卒时间、世次、家世、学术渊源和治学背景及家学传承等各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重点考论了其治学活动的诸方面,如他与今、古文《尚书》、《古文论语》、《古文孝经》、《孔子家语》、孔氏家学的具体关系,并评述他在汉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孔安国为孔子后裔,依据《汉书》、《史记》以及各时代所修孔氏家谱的记载,考证知他为孔子第十一代孙,大约生活在汉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之间。他少时积极求学,受伏生《尚书》,于申公习《鲁诗》,游学河间,学优入仕,先后任武帝经学博士、侍中、谏大夫、临淮太守等职,可谓学宦两成。孔安国出生于文化氛围浓厚的孔氏家族,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孔子及其后裔都以儒学为业、勤于治经,家族内部形成了积极向上、博学广闻的家学风范,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他的治学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孔安国的学术渊源颇广,主要来源于家学、师学及河间学术,其中既有今文经学如伏生之《今文尚书》、申公之《鲁诗》,也有古文经学如家学之《古文尚书》、河间之《毛诗》,这为他日后取得的突出学术成就奠定了基础。孔安国生活于汉景、武年间,正是汉王朝统治思想由黄老无为渐转至“独尊儒术、表彰六经”的时期。汉武帝即位后实施了一系列尊崇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学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促使今文经学逐步走向兴盛,(?)这为他继承祖业、研治经书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汉景帝末年,鲁恭王拓宫室坏孔子旧宅,发现了《古文尚书》、《古文论语》、《古文孝经》、《礼古经》等先秦古书。这批古文经书后归孔安国所有,为他治学(?)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另外,孔安国生活在全国文化的重镇——齐鲁大地,地域文化深厚,名儒云集,浓郁的学术氛围不仅让他深受熏陶,更为其从师治学、切磋交流提供诸多便利。孔安国精通《尚书》学,是汉代尚书学史上的关键人物。作为汉武帝时的《今文尚书》博士,他通过传授弟子兄宽,促成《今文尚书》三家学派的形成,推动了《今文尚书》学的发展兴盛。同时他整理、认读、训解孔壁所出的《古文尚书》,并传授弟子与后人,形成明确的传授谱系,开创了《古文尚书》学派。因此,孔安国对汉代的今古文《尚书》学之兴均有发起之功,为汉代尚书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将今本题名孔安国的《尚书孔传》与《小尔雅》进行比较研究,可知他确曾训解《古文尚书》,释经成果即保存在《孔传》中。从“传”字本义、与《孔丛子》的联系、孔氏家学传承等方面看,今本《孔传》当始于孔安国的训解、传授,后由孔家学者不断完善补充,纂集成书的,是汉代孔氏家学的产物。对于来源于孔壁的《古文论语》,孔安国是最早的整理者、研治者。他主要作了整理、认读、隶古定、训解的工作,然后传授后人及弟子,从而使此书在民间流传不息,形成了《古文论语》学派。而今收在何晏《论语集解》中孔注的作者,自清代以来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结合近年来学界的研究成果,深入考察今存孔注的底本和注文内容,我们认为其当为孔安国所作。孔安国的《论语》训解是迄今尚存最古老的《论语》注本,训释简洁精练,重在训诂,兼及大义,为后代学人研究《论语》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孔安国与《古文孝经》的关系亦非常密切,他对此书也进行了整理、认读,隶古定,后传授子孙。在传授中可能对《古文孝经》还作了文字训诂和义理阐释,形成《孝经》孔氏古文说。汉昭帝时,此书由担任鲁国三老的孔安国家人上献于朝廷。今本《孝经孔传》流传过程曲折复杂,但非日本人伪造,直接渊源于刘炫本《古文孝经》孔传,约在我国隋唐之际传出。从史志记载、着录和传文内容、体例、文风各方面看,此书非孔安国所作。联系汉代的孔氏家学传承,它极可能是孔家学者在“《孝经》孔氏古文说”的基础上增益成书的。《孔子家语》是专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着作,成书后命运多舛,长期以来被认定为“伪书”,此书与孔安国的关系也一直是学术史上的一大疑团。而深入考察王肃与《家语》的关系,可知清代流行而来的“增加说”与“伪造说”均不能成立。近年来,有多种出土文献的内容可见于今本《孔子家语》,论文通过将定州《儒家者言》竹简、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上博简《民之父母》与《家语》的相关篇章进行比勘,可知《家语》一书的材料渊源有自,非抄袭《大戴礼记》、《说苑》等书而成。今本《家语》所附的“孔安国序”是考察此书真伪的重要文献,从《家语》本身、其他传世文献、目前出土文献、序言具体细节等方面考察,可证此序内容真实可靠,其作者当为孔安国。孔安国与《孔子家语》具体关系亦可从“孔安国序”的记载中概括得知:他从秦、汉初流传的“孔子之言与诸国事、七十二弟子之言”的原简副本以及相杂的“《曲礼》众篇”的竹简中整理出四十四篇,“以事类相次”,撰集成书,又特作书序介绍成书原委,并以家学形式流传于孔家内部,直至三国孔猛时。孔安国是孔氏家族的佼佼者,他对汉代孔氏家学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孔氏家学由先秦时期的孔子创立,代代传承于家族内部。汉代孔家学者传习《尚书》,世修古经,博通儒典,教育宗亲,薪火相传,使孔氏家学蓬勃发展,呈现出内容丰瞻、成就显赫的兴盛面貌。其中孔安国博览众书,研治群经,全面传承先祖遗学;整理孔壁古书,为家学的继续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推崇、传承古文经学,维护了家学的纯洁性。且他身体力行、树立榜样,以品德学识感召孔家学人,对孔氏家学的继承和开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先秦两汉时期孔氏家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孔安国后裔孔印、孔衍、孔驩、孔子立、孔僖、孔季彦等人皆继承他的遗学,传习古文经书,成就斐然,促进汉代孔氏家学的繁荣和发展。总之,孔安国整理孔壁古书、编集《孔子家语》,保存、整理古代历史文化典籍,为后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他甘于寂寞,研习传承孔壁古书,使古文师法逐步形成,促进了古文经学的兴起,对汉代儒学的发展也有显着影响。同时他积极教学育人,传授儒家经典,推动了儒家精义的传播与汉代经学的发展。
冯和林[9](2010)在《西汉列侯的性质与法律地位》文中研究表明西汉列侯是周代诸侯、战国封君和秦朝彻侯的继承与发展,是封建皇权荫庇下的新贵族,享有各种法定的特权,在西汉王朝的制度变迁和政治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从法律制度史的角度,共分四个部分对其进行考察分析。第一部分简要叙述了作为西汉列侯的历史渊源的周代诸侯、战国封君和秦朝彻侯。第二部分在概述西汉爵制的基础上,按照列侯爵位获得的法律依据的不同,将西汉列侯分为功臣侯、外戚侯、丞相侯、王子侯、归义侯和恩泽侯,并分别考论功臣封侯的法律内容、外戚和丞相封侯形成惯例的过程、“推恩令”的形成和意义、封赏之科的内容、恩泽侯的封授以及各类列侯在不同时期的政治影响。第三部分从仪制、经济、政治等方面概括西汉列侯的法定特权,指明西汉列侯的性质为封建皇权荫庇下享有各种法定特权的新贵族。第四部分首先概述了西汉列侯的义务,着重考察了酎金律和继承制度;然后分析西汉列侯的犯罪与刑罚,结合案例分析,检讨汉法“网亦稍密”的严苛,窥探汉法的变迁,并审视列侯的法律地位、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
董平均,李晓静[10](2003)在《西汉诸侯王“献费”辨疑》文中研究说明"献费"是西汉初年郡国人民对皇帝承担的一项赋税,高帝十一年,刘邦规定每人每年交纳六十三钱作为"献费"。对于"献费"的解释,目前学术界有种种不同的意见。通过对现有史料的分析,笔者以为,"献费"既不是算赋,更不是征自民间的祭礼,而应该是一项单独的赋税,它是地方长官和诸侯王每年朝十月时向皇帝所进奉的贺礼。文帝时候曾经一度被取消,以后逐步演变为诸侯朝觐聘享,"毕荐皮币"。
二、西汉诸侯王“献费”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汉诸侯王“献费”辨疑(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
一、边郡管理系统 |
二、内郡管理系统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
一、工类 |
二、矿业类 |
三、商业类 |
第二节 军事类 |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
一、农林类 |
二、水利类 |
第四节 畜牧类 |
第五节 仓储类 |
下编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
引用谱录简称 |
参考文献 |
职官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汉初“献费”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献费的征纳范围 |
三献费与汉代的其他财赋 |
1.献费非口赋钱 |
2.献费非“算赋” |
3.献费非宗庙祭祀及土贡的经费 |
四献费的财政归属及其性质 |
五献费征纳情况蠡测 |
(3)汉代宗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汉代“宗室”概念界定及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家族”与“宗族”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宗室、异姓与外戚三者之异同 |
第三节 “宗室”在汉代是否“上下通称” |
第四节 汉代宗室的世代规模 |
第五节 与汉代宗室相关的姓氏变动现象及分析 |
一 “赐姓刘”现象及受赐者的身份待遇问题 |
二 宗室诸刘自行更姓现象及分析 |
三 皇帝赐宗室以他姓现象及分析 |
第六节 宗室阶层内部的等级之别 |
第二章 宗室阶层的爵位封授 |
第一节 诸侯王的封拜程序及仪制规定 |
一 封拜程序 |
二 封拜的时间和地点 |
三 玺印绶制度 |
四 茅土与立社 |
五 主持封拜仪式的官员 |
第二节 王子侯的封授程序及仪制规定 |
一 封拜程序 |
二 封拜的时间和地点 |
三 印绶制度 |
四 茅土与立社 |
五 主管封拜的官员 |
第三节 公主的封授及相关问题 |
第四节 宗室的赐爵问题 |
第五节 爵位继承的问题 |
第三章 诸侯王在王国内的政治权力 |
第一节 王国的行政系统 |
一 推恩令前王国的中枢机构及百官建置 |
二 推恩令前王国的“地方”行政单位及吏员配置 |
三 推恩令后王国行政权的萎缩 |
第二节 王国的军事与司法 |
第四章 王子侯在侯国内的政治权力 |
第一节 西汉初侯国有权立祖宗之庙 |
第二节 侯国的行政、司法与军事 |
第三节 侯国的行政归属问题 |
第五章 宗室阶层的政治权力 |
第一节 宗室的参政议政 |
第二节 宗室的入继大统 |
第三节 宗室的仕宦情况 |
第四节 宗室封君的朝请制度 |
一 朝请时间及朝见频率 |
二 朝请意义 |
第六章 宗室阶层的经济权力 |
第一节 宗室的经济特权 |
一 宗室的复除权 |
二 封君的食邑权 |
三 王侯经济权力的变化 |
第二节 封君的食邑之入 |
第三节 宗室的赏赐之入 |
一 诸侯王的赏赐之入 |
二 王子侯的赏赐之入 |
三 公主的赏赐之入 |
四 非封君宗室的赏赐之入 |
五 宗室特别赏赐之入 |
第四节 汉代国家对宗室经济生活的限制与防范 |
一 献物与献费问题 |
二 助祭酎金问题 |
三 朝贺奉皮荐璧玉问题 |
四 盐铁与铸钱问题 |
五 贳贷问题 |
六 “制节谨度”问题 |
第七章 宗室阶层的法律特权 |
第一节 宗室有罪的“先请”权 |
第二节 涉案宗室在告劾、传覆阶段的权力 |
一 对涉案宗室的诉讼提起 |
二 对涉案宗室的传唤抓捕 |
三 对宗室案件的调查核实 |
第三节 涉案宗室在案件审理阶段的权力 |
第四节 犯罪宗室的刑罚减免权 |
一 宗室犯罪可以享受免刑优待 |
二 宗室犯罪可以享受依例减刑优待 |
三 宗室犯罪可用属籍、王侯爵位减免刑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4)汉简所见官文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序章 汉简官文书研究的封象及研究史述 |
引言 汉简官文书相关概念辨析 |
一、官文书的概念及本文研究对象 |
二、几种相关概念 |
第一节 汉简官文书出土情况及特点 |
第二节 本世纪以前汉简官文书研究概述 |
一、二十世纪以前汉代官文书的研究钩沉 |
二、二十世纪前半段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
三、二十世纪後半段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
(一) 二十世纪後半段中国大陆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
(二) 二十世纪後半段台湾地区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
(三) 二十世纪後半段日本学者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
第三节 本世纪以来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
上编 汉简所见中央官文书辑考 |
第一章 汉简所见时效性诏书辑考 |
第一节 较完整的时效性诏书册 |
第二节 时效性诏书残册 |
附:尚有疑问的时效性诏书残册 |
第三节 时效性诏书零简 |
一、两汉部分 |
二、新莽部分 |
第四节 时效性诏书中奏疏部分零简 |
一、两汉部分 |
二、新莽部分 |
第五节 时效性诏书的行下文散简 |
一、两汉部分 |
二、新莽部分 |
本章附一:与时效性诏书相关的一些杂类简版牍 |
本章附二:悬泉《四时月令诏条》完整释文 |
第二章 汉简所见非时效性诏书辑考(附存疑韶书) |
第一节 “着为令文”的诏书(附奏谳诏书) |
附:与奏谳类韶书可能相关的几条简文 |
第二节 习字者抄录的旧诏书 |
第三节 性质存疑的诏书文字辨析 |
第三章 汉简所见其他中央文书辑考 |
第一节 其他上奏文书 |
第二节 中央官府下行文书 |
第三节 性质存疑的其他中央文书辨析 |
第四章 上编小结:中央文书的格式和几个问题 |
第一节 简牍所见汉代中央文书的格式 |
第二节 汉代诏书的下行与行下文格式 |
一、各类诏书的下行方式 |
二、诏书行下文的常见格式 |
第三节 制书、韶书与诏书之三品 |
第四节 汉简与史籍中之诏书的文本差异 |
第五节“抬头制度”补议 |
第六节 汉简官文书中的“小府”问题 |
中编 汉简所见地方官文书辑考(存目) |
第五章 汉简所见地方下行官文书辑考 |
第六章 汉筒所见地方上行与平行官文书辑考 |
第七章 汉简所见传信类官文书辑考 |
第八章 汉简所见与官文书相关的简牍辑考 |
第九章 中编小结:地方文书的格式和几个问题(暂拟) |
下编 汉简相关专题研究及附录 |
第十章 汉简官文书相关专题研究 |
第一节 《建武五年赦令诏书》残册的复原及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汉简官文书用语“重追之”及相关问题 |
第三节 居延简中与成帝筑陵有关的官文书 |
第四节 莽诏行下文所见“诸公相”研究 |
一、居延新简EPW:93的释读 |
二、史籍中汉、新爵制与分封的嬗变 |
三、新莽公国旧说的辨析 |
四、新莽封国和“诸公相”蠡测 |
五、结论 |
第五节“折伤兵物(?)”与折伤兵物管理文书考略 |
第六节 西晋符信与汉简中“符”、“传”形态的演变 |
一、西晋符信賸义 |
二、汉简中符、传形体演燮蠡测 |
第七节 简牍相关之汉晋印章杂考四则 |
一、试说“封土”、“封破”与“旁封” |
二、汉晋南北朝“记”类私印解 |
三、肩水金关“安世”私印补考 |
四、楼兰晋代木印臆解 |
第八节 候望签牌与签牌的另一种使用方式探研 |
一、相关签牌述略 |
二、候望签牌性质考论 |
三、签牌的另一种使用方式 |
第九节 汉简杂考 |
一、金关简73EJT4:143应属误缀 |
二、金关篆书简73EJT26:234校订 |
三、杂说汉代“签牌”与“(?)”等 |
附录一 本文引录例简索引 |
附录二 近百年汉简官文书研究论着要目(初稿) |
一、说明 |
二、目录正文 |
附录三 河西汉塞相关地图辑录及图说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5)爵制与秦汉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
(一) 秦汉爵位制度史的研究 |
(二) 秦汉爵制的分类及其类别的专题研究 |
(三) 与爵制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 |
(四) 有关秦汉爵制研究的学位论文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架构 |
第一章 从周到汉:爵制的起源与演变 |
一、爵制的起源 |
(一) 从“雀”到饮酒礼器的“爵” |
(二) 爵在祭祀中的功能:沟通天地的法器 |
(三) 祭祀中的“赐爵”:爵制的形成 |
二、周秦社会转型与军功赐爵制的形成 |
(一) 周爵的形成与特点 |
(二) 周秦社会转型期的变革 |
(三) 商鞅变法与军功赐爵制的诞生 |
三、从秦爵到汉爵 |
(一) 秦爵的完备与性质的转变 |
(二) 汉代爵制的新气象:贵族爵、官爵、民爵的形成 |
四、汉代爵制的衰变 |
第二章 贵族爵与贵族阶层 |
一、西汉宗室封君的贵族化 |
(一) “共天下”与“家天下”:西汉诸侯王合法性的建立 |
(二) 封爵与刘氏家族的贵族化 |
二、封爵与汉代外戚集团的贵族化 |
(一) 外戚亲亲封侯与白马之盟的破坏 |
(二) 外戚以列侯身份典领中朝 |
(三) 汉代外戚封侯与贵族化 |
第三章 官爵与官僚阶层 |
一、汉代官爵附丽的权利 |
(一) 五大夫爵附丽的权利 |
(二) 卿级爵位附丽的权利 |
(三) 公侯级爵位附丽的权利 |
二、“褒德赏功”与政治文化的变迁 |
(一) 从“以功赐爵”到“褒德赏功”:赐官爵标准的转变 |
(二) 汉代政治文化的变迁:从由法及儒到儒法合流 |
三、东汉赐官爵的变化与官僚阶层的士族化 |
(一) 东汉赐官爵的变化 |
(二) 东汉列侯的士族化进程 |
第四章 民爵与汉代平民阶层 |
一、汉代赐民爵的动态考察 |
(一) 汉代的广泛赐民爵 |
(二) 汉代民爵的动态分布 |
二、汉代民爵附丽的权利及作用 |
(一) 汉代民爵附丽的权利 |
(二) 汉代赐民爵的作用 |
三、汉代民爵的贬值与平民阶层的分化 |
(一) 民爵附丽权利的减少 |
(二) 平民阶层的分化 |
第五章 秦汉爵制与皇权控制 |
一、汉代朝觐之礼中的爵制秩序 |
(一) 朝岁之礼中的爵制秩序 |
(二) 封禅泰山与爵制秩序形成的政治文化内涵 |
二、颁福之王:赐民爵背后的世界观 |
(一) 汉代的民本思想与“王者无私” |
(二) 爵位与皇帝颁福 |
(三) 代天颁福——对赐民爵根由与动机的分析 |
第六章 秦汉爵制的历史地位 |
一、秦汉爵制与周代爵制的比较 |
二、秦汉爵制与汉以后爵制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玉楮诗稿》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岳珂与《玉楮诗稿》 |
1.1 岳珂的生平和交游 |
1.2 岳珂着述简介 |
1.3 《玉楮诗稿》的版本概况 |
第二章 《玉楮诗稿》的主要内容 |
2.1 诗言心志,以忠贞奉于君 |
2.2 与君子交,亲友酬唱祝颂 |
2.3 全身远祸,渐生归隐之心 |
2.4 情系百姓,不减忧国之志 |
第三章 《玉楮诗稿》的艺术特色 |
3.1 浓厚的现实主义基调 |
3.2 用词风格多样 |
3.3 修辞手法的适当运用 |
3.4 善用典故 |
《玉楮诗稿》校注 |
凡例 |
第一卷 |
戊戌二月十日京湖袁总郎以堂帖至,有诏复除户侍总饟 |
五年不治笔研,奉诏起家,是日始草辞免,奏,旋假书吏于郡,题写皆生疏。又堂帖趣行,三日戒途,偶成二首 |
予控免不获命,恭读诏书,圣训有“朕正欲为卿直前枉”之语,感激思奋,始决小草之谋 |
黄鹤谣寄吴季谦侍郎,时季谦自德安入城,予适以使事在鄂 |
予以谬作数种并总所奏藁遗参赞高紫微,闻以阅读,未及赐报,平日正病,无人为过目者,兹不特饷,所有别白“半生漫浪笔砚间”为不虚矣,因赠二首 |
拙妇吟 |
春波堂小饮怀棠湖旧隐三首 |
食枣有感二首 |
约客春波,督参刘郎中方赴高紫微之集道间相值不容留,戏赠二首 |
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 |
与高紫微雪溪饯客,虽已预盟,然坐次予每居上,为之踧踖,寄此见意 |
夜读《庄子》呈高紫微 |
秋夕有感二首呈督视参政 |
九江霜蟹比他处黑,膏凝溢,名冠食谱久,拟遗高紫微而家僮后期未至,以诗道意 |
饯高紫微视 |
以螃蟹寄高紫微践约,侑以雪醅,时犹在黄冈 |
饯紫微高侍郎朝天 |
后元佑行,上辨章乔益公 |
上巳约客总宜,一病不及往,二诗呈陈元 |
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 |
第二卷 |
兴唐寺闻钟 |
至鄂期年,以饷事不给于诗,己亥夏五廿有八日始解维雪锦,夜宿兴唐寺,繁星满天,四鼓遂行,日初上已,抵浒黄洲,几百里矣。午后南风薄岸,舟屹不能移,延缘葭苇间,至莫不得去,始作纪事十解呈旧幕 |
夜过寿昌 |
望樊口怀陶士行、温太真二首 |
三江口 |
赤壁 |
卷雪楼 |
谒遗爱王祠二首 |
寄王料院 |
后江行十绝 |
初还故居 |
集喜二首 |
寄紫微高侍郎三首 |
归自鄂,双莲生于后池,偶作再寄紫微 |
又赋双莲 |
病中有感四首 |
太行道 |
长门怨 |
病中散步六绝 |
夜观象奕 |
唐世有刺郡江表者,时宰 |
葡萄 |
第三卷 |
荷花盛开,以病旬余不至亭上,偶成二唐律 |
予归未省松楸,将以初秋望前,泛湖之龙门,已戒舟舰,而连夕雨作不见月,因赋天问二章 |
秋夕有感二首 |
寄李微之秘监三首 |
读刘琨传 |
送乔江州将漕江右 |
次韵乔江州琵琶亭诗二首 |
闻江陵江帅海病讣二首 |
得陈 |
观物四首 |
紫微花 |
新刊予《西陲奏稿》成 |
闲居六咏 |
予自武昌携二猿归,夜闻清啸偶成 |
小阁后薙草 |
贺李微之兼工侍二首 |
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 |
观八阵图说 |
张孝显晨访懋忠堂,因拉陈升可、王困道同饮,径醉卧小阁,醒则哺矣,戏呈诸公 |
吴季谦侍郎送家酿香泉,绝无灰,得未曾有,戏成报章 |
珊瑚 |
无题 |
得报状邸吏缄至朝堂,八月月单有感而作三首 |
忆昔二首 |
闻陈元履除诸军审计司 |
胡羊二首 |
馒头 |
第四卷 |
小墅桂花盛开与客醉树下,因赋二律 |
雨中观庐山 |
约吴季谦山行,书来问期,戏答 |
观芙蓉有感 |
邵伯温《闻见录》载范忠宣帅庆阳时,总管种诂无故讼于朝,上遣御史按治,诂停任,公亦罢帅,至公为枢密副使,诂尚停任,复荐为永兴军路钤辖,又荐知隰州,公每自咎曰:“先人与种氏上世有契义,某不肖,为其子孙所讼,宁论事之曲直哉#88 |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 |
己亥八月廿一日除书,予拜太平兴国宫祠官,呈赵季茂 |
述山中语,呈郡候董庭直少监 |
奉寄何正父总干 |
奉寄胡教授 |
山中奉寄通判杨宗博二首 |
酬赵季茂遣饷松实鳗鮆柔鱼 |
九月一日闻雁 |
次韵赵季茂寄诗 |
山中书怀 |
九月十三日始就郊墅,拜宝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之命 |
茶花盛放满山 |
九月十四日夜,月明如昼,敬想合宫竣事,志喜而作 |
寄乔益公 |
将游太平宫小诗呈赵季茂 |
螃蟹 |
闻画眉鸟声戏作 |
小春六花 |
奉谢何正父日虾荔实茶宣 |
奉谢赵季茂遣馈鲎酱 |
太平宫遇雨 |
第五卷 |
宿太平宫葆清庵,自和少年壁间戊辰岁所作韵,是日闻虏大入滁濠二首 |
以庐山所产天花蕈、冬笋、玉 |
赵季茂遗予郭索,侑之以诗,予早上亦遣 |
赵季茂有诗来,适山间劚地得笋,因以遗之,并赓韵 |
葆清 |
予老病倦烦,入山两月,颇得静中趣,良月六日,赵南仲 |
设醮太平宫竣事呈偕行诸君二首 |
山居作报书,竟夜有感,戏成 |
挽张贡父二章 |
十一月十五日忽苦 |
宿溪声阁,望香炉峰偶成二律 |
山居感旧百韵 |
寄道士杨休文 |
己亥明禋恩封邺侯,感愧有作二首 |
十一月二十七日步自虎溪至西寺,摩挲率更旧碑,近览前闻人故游,有感而赋 |
得合门报,以予班学士,诏复赐衣带,因怀初锡,倏阅十年,感恩纪事二首 |
谢赵季茂海错二律 |
己亥十二月十七日堂帖被召,感恩二首 |
二十七日复有旨除帅江西,一旬之间两奉除音,再赋二首 |
香赢 |
昨访 |
病中未能访邓德载督参大监,戏赠二首 |
春晴将游玉 |
赵季茂以酒、香赢来,适亦得京中远致此品,乃鲜者,恨地远,不大佳,择十五殻为赠 |
奉赓赵季茂雪中感兴二首 |
病中酬赵季茂 |
第六卷 |
病中午后登山闲步,遥见园亭有翠帟张栏,处久而识之为张孝显成趣轩,盖与缇屏油幕高会,予病不得冲宴,怅惘移时,因以中孚泽所网鲜鳊侑以棠漪家酝,并成四绝呈在席诸人 |
比闻赵季茂奉板舆行春甚乐,予跃然效之。是日乃值大风雨,昏后倦归,则素月流天仍复晴矣。自此连日春色尤浓,杏已过雨,红英满地,怅然有作因寄 |
庚子正月慧见于室,有诏求言,因上己见,有感作三唐律 |
戏作呈赵通判、胡教授、张总干 |
小园双竹呈瑞二首 |
豫庵三瑞诗 |
庚子三月二十七日又易守当涂,四月十一日发辞免之牍书,怀成二唐律 |
十二日诹吉受通议大夫告,再书述怀二首 |
上高赵宰同叔遗以《诚斋集》,开卷偶见《答徐宋臣监丞书》,云来帖告诉门生排根 |
尝闻前辈谓受人之恩而不忘者,为子必孝、为臣必忠,盖推是心而信其人也。又闻惟以怨报德者为不可测,盖以有人之形者必有人之情也,故卢杞之于颜公、敏中之于文饶、之奇之于永叔、邢恕之于君,实孰测其报恩一至此极哉!昔孟尝君有一客,孟尝遇之甚厚,而客每毁孟尝,或问其故,客曰:“人 |
睡起三绝 |
自岁前逮夏初日始 |
梳头二首 |
塔灯六言四绝 |
喜雨 |
四月二十日被以郡事入奏之命再赋二首 |
予园泰堂之傍有奇石,小有有洞,箭括有门,车箱有谷,高广虽不袤丈,而嵌空之 |
势宛若飘动,暇日独坐,对玩移晷,因赋 |
第七卷 |
新荷出水 |
舞鹤四绝 |
简吴季谦坚他日柴桑之约,时季谦有潭帅之命二首 |
五月九日登舟闻迓卒鼓角发严 |
将发琵琶亭 |
舟过庚楼 |
白水浦怀王建宁 |
排湾遇风,对岸即彭泽旧县二首 |
发排湾过小孤彭郎祠下,遂宿马当 |
过雁汊 |
便风经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 |
入芜湖港过吉祥寺 |
黄池 |
晓过固城湖 |
银堰 |
久不雨,里河舟不可行,戚桥平氏小舫在东坝,予介绍假之以行 |
夏旱三首 |
东坝以里沿岸人家皆对门植苇于小屿,不晓其旨,漫成四绝 |
三塔渰圩下二首 |
三塔寺寒光亭张于湖书词寺柱、吴毅夫命名后轩二首 |
渰中水浅,舆从下水肩舟二首 |
嘉定丁卯 |
去岁五月二十八日发雪 |
火云 |
病虎行 |
浩歌行 |
玉唾壶 |
第八卷 |
中桥二首 |
泥行终日至晡始抵中桥六绝 |
夜宿桥岸 |
问道宜兴二首 |
过谢(?)渰 |
遇顺风 |
杨梅 |
六月二日乙丑滥溪大雷雨 |
道中思庐山 |
寄江州赵倅季茂二首,时过溧阳,舟中正遇 |
寄胡教授 |
寄高建宁尚书二首 |
天申万寿宫 |
张公洞二首 |
晨日湖汶至青口,有数老父携筐筥拜道旁,问之则山居之民,绍定中尝以摘山,为香兰寨兵所扰,予时将指淮东为直之,适见驺从,闻予之姓曰:是姓稀,必吾官也。以新茗为贽,予笑遣去,遮道不己,因感其意却而谢之有赋 |
过啄木岭,暑喝憩道傍,移时始行三首 |
望北关门 |
六月二十一日,内引赐对缉熙殿,玉音宣问,漏下数刻,将退,赐金币香茗有差,既而御笔除长地官,将旨 |
中秋夜宿旌德观,无月 |
水乐洞 |
赵山二绝 |
洞霄宫 |
洞霄宫良 |
试庐陵贺发竹丝笔 |
九月八日桐川道中二绝 |
九日发广德至建平感事有作 |
是日迎送之车属道戏成 |
宵征 |
梦尚留三桥旅邸 |
病中试张观笔 |
十月廿五日,有诏以予班六卿,赐对衣、金带、鞍马二首 |
当涂劝驾诗 |
鹿鸣宴中走笔呈林教授 |
碧云亭晚眺二首 |
题王谌《潜泉蛙吹》二首 |
闰月之腊诏赐银合腊药三首 |
嘉熙四年九月奉诏改明年元为淳佑,闰十二月降德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两汉河间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河间王的世系 |
一、河间国的初置 |
二、河间王的世系 |
第二章 河间国的封域沿革 |
一、西汉时期河间国的封域沿革 |
二、东汉时期河间国的封域沿革 |
第三章 河间国的政治 |
一、河间王的政治权力 |
二、河间国的职官建置 |
三、河间国之于七国之乱 |
第四章 河间国的风俗 |
一、河间国的习尚风气 |
二、河间国风尚的形成原因 |
第五章 河间国的学术 |
一、河间国学术概述 |
二、从河间国学术发展看河间献王刘德之死 |
第六章 河间国的名人 |
一、后宫悲剧人物——钩弋夫人 |
二、全才之人——张衡 |
三、河间走出的帝王——桓灵二帝 |
四、"三君"之一——刘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孔安国学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回顾与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孔安国的生卒时间、世次及生平考 |
第一节 孔安国生卒时间考异 |
第二节 孔安国世次考证 |
第三节 孔安国生平事迹考查 |
第二章 孔安国的家世背景与学术渊源 |
第一节 文化世家的影响 |
第二节 广博的学术渊源 |
第三章 孔安国的学术背景 |
第一节 汉武帝尊崇儒学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孔壁古书的文献基础 |
第三节 齐鲁地域文化的兴盛 |
第四章 孔安国与汉代尚书学 |
第一节 孔安国与《今文尚书》 |
第二节 孔安国与《古文尚书》 |
一、整理、隶古定说辨析 |
二、献书说辨析 |
三、传授起家说辨析 |
四、作训解说辨析 |
第三节 今本《尚书孔传》成书问题考察 |
一、《孔传》的来历及研究情况 |
二、今本《孔传》非孔安国作 |
三、《孔传》成书与孔氏家学 |
第五章 孔安国与《古文论语》 |
第一节 《古文论语》出现、概貌及流传 |
第二节 孔安国与《古文论语》关系考辨 |
一、整理、隶古定说辨析 |
二、命名说辨析 |
三、传授起家说辨析 |
四、作训解说辨析 |
第三节 《论语》孔注诸问题考察 |
一、《论语》孔注诸家说概述 |
二、孔注作者考辨 |
三、孔安国《论语》注评析 |
第六章 孔安国与《古文孝经》 |
第一节 《古文孝经》及其在汉代的流传 |
第二节 孔安国与《古文孝经》关系考辨 |
一、整理、隶古定说辨析 |
二、献书说辨析 |
三、传授起家说辨析 |
四、作传说辨析 |
第三节 今本《孝经孔传》成书问题考察 |
一、《孔传》的流传及研究 |
二、《孔传》可能出于孔家学者之手 |
第七章 孔安国与《孔子家语》 |
第一节 王肃与《孔子家语》 |
第二节 《孔子家语》与出土文献研究 |
第三节 "孔安国序"考察 |
第四节 孔安国与《孔子家语》的关系 |
一、材料搜集、文献整理 |
二、编集作序命名 |
第五节 《孔子家语》的孔氏家传 |
第八章 孔安国与汉代孔氏家学 |
第一节 汉代孔氏家学概述 |
第二节 汉代孔安国一支学术活动考察 |
第三节 孔安国对孔氏家学的贡献 |
第九章 结语 |
第一节 孔安国的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孔安国着述研究与中国学术史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西汉列侯的性质与法律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西汉列侯的历史渊源 |
一、周代的诸侯和封君 |
二、秦的军功爵制和彻侯 |
三、秦楚之际的封侯 |
第二章 西汉列侯的类别 |
一、西汉的爵制 |
二、西汉列侯的类别 |
(一) 功臣侯 |
(二) 外戚侯 |
(三) 丞相侯 |
(四) 王子侯 |
(五) 归义侯 |
(六) 恩泽侯 |
第三章 西汉列侯的权力和性质 |
一、西汉列侯的权力 |
(一) 仪制特权 |
(二) 经济特权 |
(三) 政治特权 |
二、西汉列侯的性质 |
第四章 汉法对列侯的限制 |
一、西汉列侯的义务 |
(一) 祭祀聘享 |
(二) 献费 |
(三) 置后 |
(四) 其他义务 |
二、列侯的犯罪与刑罚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四、西汉诸侯王“献费”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汉初“献费”新探[J]. 郭丛. 史学月刊, 2020(03)
- [3]汉代宗室问题研究[D]. 王尔春. 吉林大学, 2015(08)
- [4]汉简所见官文书研究[D]. 刘钊. 吉林大学, 2015(03)
- [5]爵制与秦汉社会研究[D]. 王玉喜. 山东大学, 2014(11)
- [6]《玉楮诗稿》校注[D]. 孙园园. 广西大学, 2012(02)
- [7]两汉河间国研究[D]. 程诗.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1)
- [8]孔安国学术研究[D]. 陈以凤. 山东大学, 2010(09)
- [9]西汉列侯的性质与法律地位[D]. 冯和林. 中国政法大学, 2010(01)
- [10]西汉诸侯王“献费”辨疑[J]. 董平均,李晓静.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