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力学CAI的现状与前瞻(论文文献综述)
潘传富,张开银,余利华[1](1995)在《理论力学CAI的现状与前瞻》文中认为理论力学CAI的现状与前瞻潘传富,张开银,余利华武汉交通科技大学1CAI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简称CAI),它指的是一种全自动的教学技术,即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动画显示、人机交...
徐达[2](2005)在《基于图元对象的理论力学CAI习题系统》文中指出理论力学是高等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为一系列后续课程提供了基础知识,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作业是理论力学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由于理论力学教学的特殊性,作业的批改对于学生正确地建立概念,培养科学的分析方法十分重要。由于理论力学习题的解法多样,在目前传统的手工模式下,理论力学习题的批改对教师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作业环节已经成为理论力学教学改革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作业环节上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发一种“练习型”的理论力学CAI课件,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教师课后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测验的压力,使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方法和科研中去,还能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练习,真正通过解题巩固并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为高质量的教学提供保障。 理论力学课程十分注重培养学生以规范化思想方法去处理现实工程中的力学建模问题,重视“研究对象”、“受力图”、“平衡方程”及“求解”等解题过程的训练和培养,这些要素也就决定了理论力学习题系统对图形及图形操作的依赖性。要使理论力学习题辅助系统适应理论力学教学特点就必须构造一套实用的理论力学习题图形描述和图形操作的新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元对象的理论力学习题表示新方法,尝试利用图元技术和面向对象的思想,将理论力学习题中的图形分解成不可再分割的、可操作的图元对象,对这些图元对象的操作实现对理论力学习题解题过程的分析和操作。 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教师和学生可通过各自的客户端软件实现教学过程;利用SQL Server 2000 管理后台数据库,很好地支持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使用Visual C#作为软件开发工具,结合ADO.NET 数据库访问机制,与数据库配合。 在网络环境下,系统给用户提供一个非常自由的解题环境。利用图元技术组织习题,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判断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对题目的所有图元进行操作。受力图、平衡方程及求解等全部采用对图元控制完成。系统跟踪用户的每一次操作,根据用户列出的平衡方程及解题结果判断其解题正确与否,最后给出相应的提示和得分。借助于鼠标,整个解题过程即可在网络中完成,实现了在网络环境下模拟手工解题的过程。系统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力学解题方法,还可用于学生的练习和考试,从而减轻教师批改作业和试卷的劳动强度。
王松平,郑建芳[3](1996)在《理论力学课程中计算机应用的几点体会》文中提出理论力学课程中计算机应用的几点体会王松平,郑建芳武汉交通科技大学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已逐步渗透到了各层次的教育中。1987年全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会成立时,只有少数大学开始尝试在一些重点课程中引入CAI,然而在短短的几年内...
赵青昕[4](2019)在《Par4并联机器人轨迹规划及其人机交互实验的研究》文中提出并联机器人在工业生产线上有着广泛应用,其承重能力强、精确度高和性能可靠的优点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中,轨迹规划方法的性能对机器人末端运动状况与机器人系统稳定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以Par4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本课题从轨迹规划中速度函数模型的建立与位置插补算法的优化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得到适合于不同工作条件的轨迹规划方法。最后搭建了人机交互平台,并进行了运动控制实验。首先,介绍了Par4并联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并对机器人机械部分进行了基础性分析。系统组成包括:机器人的硬件构成、控制方式以及软件系统。机械本体部分的基础性分析包括:机器人运动学逆解模型与正解模型的求解、机器人可达工作空间范围的确定。其次,基于不同工作模式下对机器人末端运动状况的不同要求,对轨迹规划中不同速度函数模型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数学分析、轨迹建模与运动控制实验,共研究了三种速度函数模型,验证了每种速度函数模型在启停阶段与保证系统稳定等方面的性能差异。再次,针对机器人运动过程中轨迹线条衔接处的不稳定状况,对轨迹规划中不同位置插补算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轨迹规划、轨迹建模与运动控制实验三个步骤,共研究了三种位置插补算法,并得出每种位置插补算法在减小轨迹拐角处机械振动以及与原路径拟合程度方面的性能差异。最后,在Par4并联机器人系统上位机中搭建了人机交互平台并进行了运动控制实验。人机交互平台在不改变原有控制方式的情况下,对运动控制的前期工作进行整合,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接着进行了平面轨迹与空间轨迹的运动控制实验,通过辅助装置反映出机器人末端的实际运动轨迹,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案。
李铁绳[5](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认为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刘成新[6](2006)在《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文中研究指明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源远流长。课程教学的发展变迁既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同时它更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传统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制约;技术作为文化裂变的重要动因,它对当下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全部领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观,本文从历史、现实和社会文化联系的视角出发,通过大量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适当的实证研究与质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去和现状,以及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的未来走向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全文共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三个部分。 作者在“上篇”中首先辨析了诸如技术、课程、整合、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基本概念的实质内涵及其思想嬗变过程,然后基于文献分析探讨了技术与课程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关系,并提出了技术与课程教学互动发展的框架模型。 “中篇”集中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实和认识问题。作者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思维方法,以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能”状况、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心理影响、以及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等问题的调查分析和教学实践行动案例分析以及对一线教师的访谈调查分析为基础,提出并论证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质问题的再认识问题。作者认为,从文化学的视野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是社会信息文化对当代课程改革、建设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过程,是信息文化环境下传统课程体系解构和新课程体系及其文化重新建构的过程。 在论文“下篇”中,作者首先从分析技术与文化的关系着手,初步探讨了技术教育化的发展过程,并简要分析了技术教育化发展所孕育的课程文化转型问题;然后基于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作者提出了立体化课程的建设构想,分析了立体化课程的基本特征,并提出将现实课堂和虚拟教育联结起来,以打造多元化、超时空的学习共同体为突破口,来促进信息时代的新型课程及其课程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支卫兵[7](2005)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新鲜的、极具开发潜力的研究课题,也是开展教学改革活动的一个新挑战。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职教工作者充分借鉴基础教育多媒体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加强理论研究,充分认识多媒体的特性及其教育特长,以便更好地在职业教育领域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必将给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深远的影响,并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和魅力。 本研究通过总结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应用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并寻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佳切入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整体作用,不断扩大多媒体教学的应用领域。研究表明,多媒体技术应用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将产生积极影响,多媒体技术的先进特性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对探讨职业教育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发活学活用的创新精神,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查阅、调查问卷及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着重探讨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根据自身的条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其它教学活动。针对各教学环节的不同教学特点和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克服它的不足和局限性,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进一步优化组合教学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使用效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寻求多媒体技术与职业教育各教学环节的最佳结合,不断拓宽多媒体教学的应用领域,以强化多媒体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多媒体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既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整体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当前国内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对探索和研究适合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北群[8](2011)在《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量》文中认为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而人才培养则是高校永恒的主题。纵观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历史,高校的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可谓居功至伟。反观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则显得相当薄弱和缺乏系统性,即便已有的研究也多从行业角度论述,较少学理性的分析。本研究从我国气象人才培养的历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运用文献法、调查法、个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借鉴历史上气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立足于国内外新形势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气象事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并借助与国外高校气象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力求厘清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在目标、过程、制度和评价等要素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全面探寻我国高校为气象事业未来发展培养适用性本科人才的路径。借助人才培养的四要素理论,通过对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三所高校本科层次气象人才培养的案例分析,结合中国气象事业及人才队伍发展的趋势,并借鉴历史及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经验,本研究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日益增强,以及气象事业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在目标定位、过程实施,制度保障、评价机制等要素层面均不能适应中国气象事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而这种不适应性则主要体现在人才结构(既包括个体素质结构,也包括整体素质结构),而不是规模方面。鉴于此,本研究建议我国高校应适时启动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改革(已有高校,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始这一尝试。),提升培养质量和水平,使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与气象科技和业务服务需求紧密契合。首先,应根据国家气象事业发展需要及高校服务面向和学科专业实力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应依据大气科学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交叉复合,以拓宽专业“内涵”,增强学科自我调试能力。最后,应在整体知识观的指导下,更新课程内容,重新构建气象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凸显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特色。
张庆文[9](2017)在《面向组织绩效的企业团队领导力模型开发与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时代,传统领导力观念面临新的转型,团队领导力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组织绩效的背景下,将领导力与团队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团队领导力内涵、构成维度、对团队成果及组织绩效的影响,以及团队领导力开发与评估体系与机制则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选择以探索团队领导力概念内涵、模型构建、内部机理、开发与评估作为独特视角与研究方向。本课题研究共取得了四个创新成果。第一个创新构建了团队领导力五维模型,提炼团队领导力维度与内涵描述。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证访谈调研、焦点小组验证等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对团队领导力内涵、维度进行提炼,并进行结构化,构建了团队领导力五维概念模型,即使命目标、角色流程、沟通协调、学习创新与敬业承诺。结合理论物理研究,从力、场、能量与运动规律,分析领导力来源、作用方向以及团队领导力系统与及能量场关系,构建团队领导力理论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团队领导力函数系数,透视团队领导力概念模型的功能与价值。第二个创新在于探索团队领导力与团队成果与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在进行团队领导力、团队成果与组织绩效的大样本测试基础上,运用AMOS 22构建结构方程,验证了团队领导力、团队成果及组织绩效之间关联关系假设。即团队领导力的使命目标、敬业承诺对团队成果两个方面发挥正向影响作用,沟通协调及学习创新对团队满意度发挥正向影响作用,角色流程对团队生产效率发挥正向影响作用;同时也发现学习创新对团队生产效率作用不支持,团队生产效率对组织绩效成果不支持,对于此方面发现进行深入讨论。第三个创新点在于基于行动学习与团队引导的团队领导力开发模式。本课题对于领导力开发模式、路径与学习原理做了探索,对于团队领导力开发模式明确了四项策略。探索行动学习内涵、行动学习与团队引导区别与联系,WIAL圆桌会对行动学习发展团队领导力的作用,通过行动学习与团队引导对团队领导力维度开发功能与作用研究,论证以行动学习与团队引导开发团队领导力促进团队成果提升。第四个创新点是基于AHP的团队领导力开发效果评估体系。对于团队领导力的评估及衡量效果,本研究从个体领导力及能力发展(IDP)、团队领导力五维度模型及团队发展(TDP),结合团队成果两个要素出发,运用AHP层次分析方式与方法,构建一套团队领导力开发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模拟评估与筛选,为团队领导力开发效果评估纵向与横向比较提供了相应的方法理论支持。对于团队领导力五维度模型应用,以及团队领导力开发与效果评估等实证分析与检验。本课题以大型央企云湖通集团公司团队领导力开发项目作为例,论证团队领导力模型应用、开发与评估的有效性与价值,为推广与应用团队领导力模型与团队领导力开发与评估模式,提供实证案例。
吴清毅[10](2011)在《汽车企业绿色制造人才自培及整合研究》文中指出至20纪80年代,汽车工业与环境、能源、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协调汽车产业与社会、资源、能源、环境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实现汽车产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课题和主要矛盾。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绿色制造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开展,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汽车制造业界能利用相关研究成果在制造全过程或大部分过程中真正实现绿色制造的企业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主要与科研成果向企业生产力有效转化的不足有着重大关系。关键因素是,企业在各个部门和生产经营环节上,没有足够能立足本岗位很好的将相关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努力推进企业绿色制造的绿色制造人才。本文从企业如何解决绿色制造人才不足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企业绿色制造人才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从国家教育体制缺陷的制约、企业主动抢占市场先机的需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等方面,论述了在当前历史条件下企业实施绿色制造人才自主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实施绿色制造人才自培所面临的挑战。从“建立领导层的共识、发挥企业领导层作用”到“扶持和培育企业非官方组织”等六个方面,对企业如何自主实施绿色制造人才培养,和自主培养后,如何从“按环境影响重要度设定岗位层级、推进系统管理与监督体系、实行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对绿色制造人才进行整合展开了方法研究。为企业实施全过程绿色制造和及时将绿色制造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探寻出一套可指导其自主培养和整合绿色制造人才的方法及实践理论依据。
二、理论力学CAI的现状与前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论力学CAI的现状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图元对象的理论力学CAI习题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理论力学教学在作业环节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
1.2 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发展简史 |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目的 |
1.3.3 技术背景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2 理论力学解题特点及CAI 对策 |
2.1 理论力学的地位及作用 |
2.2 理论力学解题过程及特点 |
2.3 理论力学几种常见的解题方法 |
2.4 理论力学CAI 对策 |
3 理论力学习题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软件开发工具 |
3.1 习题系统习题结构的选取 |
3.1.1 计算机体系结构 |
3.1.2 C/S 和B/S 的比较 |
3.1.3 系统的设计原则 |
3.2 系统软件开发工具 |
3.2.1 面向对象语言C# |
3.2.2 SQL Server 2000 |
3.3 ADO.NET 与数据库访问 |
4 理论力学习题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4.1 项目概述 |
4.2 习题系统设计原则 |
4.3 习题系统开发目标 |
4.4 习题系统需求分析 |
4.5 习题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
5 理论力学习题系统的数据结构模型设计 |
5.1 习题系统的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
5.2 习题系统的数据库结构模型设计 |
5.3 习题属性的对象化数据库设计 |
5.3.1 理论力学习题特点及习题辅助系统构造思路 |
5.3.2 基于图元对象的理论力学习题描述新方法 |
5.4 习题系统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
6 理论力学习题系统的模块实现与算法分析 |
6.1 习题系统模块设计 |
6.2 主要模块划分 |
6.3 习题系统属性数据的获取 |
6.3.1 数据访问技术ADO.NET |
6.3.2 数据获取算法 |
6.4 图形显示模块的设计 |
6.5 研究对象选取及受力图输入模块的算法设计 |
6.5.1 非桁架类习题 |
6.5.2 桁架类习题 |
6.6 平衡方程的输入和智能判断 |
7 理论力学习题系统的操作说明 |
7.1 习题系统介绍 |
7.2 系统的操作说明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4)Par4并联机器人轨迹规划及其人机交互实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机器人轨迹规划研究现状 |
1.2.2 机器人轨迹规划中速度函数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3 机器人轨迹规划中位置插补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Par4并联机器人的系统组成、运动学分析及工作空间分析 |
2.1 Par4 并联机器人的系统组成 |
2.1.1 Par4 并联机器人系统的总体结构及控制方式 |
2.1.2 Par4 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
2.1.3 Par4 并联机器人的软件系统 |
2.1.4 Par4 并联机器人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
2.2 Par4 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 |
2.2.1 Par4 并联机器人的结构分析 |
2.2.2 Par4 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
2.3 Par4 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 |
2.3.1 Par4 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的求解流程 |
2.3.2 Par4 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ar4 并联机器人轨迹规划中速度函数模型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对速度规划的前瞻预处理 |
3.2.1 前瞻预处理功能介绍 |
3.2.2 速度规划前瞻预处理案例研究 |
3.3 不同速度函数模型的轨迹规划 |
3.3.1 基础速度函数模型的轨迹规划 |
3.3.2 组合式速度函数模型的轨迹规划 |
3.3.3 非对称速度函数模型的轨迹规划 |
3.4 不同速度函数模型下的轨迹建模 |
3.4.1 基础速度函数模型下的轨迹建模 |
3.4.2 组合式速度函数模型下的轨迹建模 |
3.4.3 非对称速度函数模型下的轨迹建模 |
3.5不同速度函数模型下的轨迹实验 |
3.5.1基础速度函数模型下的轨迹实验 |
3.5.2组合式速度函数模型下的轨迹实验 |
3.5.3非对称速度函数模型下的轨迹实验 |
3.6 不同速度函数模型的研究结论 |
第四章 Par4 并联机器人轨迹规划中位置插补算法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机器人轨迹规划中的位置插补算法 |
4.2.1 基本的位置插补算法的轨迹规划 |
4.2.2 组合式位置插补算法的轨迹规划 |
4.2.3 B样条曲线位置插补算法的轨迹规划 |
4.3 不同位置插补算法下的轨迹建模 |
4.3.1 不同插补算法下的轨迹曲线 |
4.3.2 不同位置插补算法下机器人末端的空间坐标 |
4.3.3 不同位置插补算法下的各伺服电机的空间位置 |
4.4不同位置插补算法下的轨迹实验 |
4.4.1 轨迹实验中电机位置变化情况及分析 |
4.4.2 轨迹实验中电机角速度变化情况及分析 |
4.4.3 轨迹实验中电机角加速度变化情况及分析 |
4.4.4 轨迹实验中电机位置的误差情况及分析 |
4.5 不同位置插补算法的研究结论 |
第五章 Par4 并联机器人人机交互平台的搭建及运动控制实验 |
5.1 人机交互平台的用户需求分析 |
5.2 人机交互平台的设计 |
5.2.1 人机交互平台的整体规划 |
5.2.2 人机交互平台的界面分布 |
5.2.3 人机交互平台的功能介绍 |
5.3 Par4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实验 |
5.3.1 平面轨迹运动控制实验 |
5.3.2 空间轨迹运动控制实验 |
5.4 运动控制实验情况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
三、文献综述 |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
一、启蒙到专业 |
二、探索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
一、综合化 |
二、开放化 |
三、高端化 |
四、一体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
一、师范专业设置 |
二、师范专业认证 |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上篇] 检视与审思: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巡弋 |
第一章 概念检视:技术-课程-课程整合 |
第一节 技术及其本质观透析 |
一、技术与技术哲学的兴起 |
二、神态迥异的技术本质观 |
三、技术本质观演绎的启示 |
第二节 课程及其内涵再认识 |
一、形色多彩的课程观扫描 |
二、代表性课程观举要简析 |
三、课程后现代转向的意义 |
第三节 整合与课程整合释解 |
一、“整合”概念及其内涵 |
二、课程整合的意蕴诠释 |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语义解读 |
第二章 历史审思:技术之于课程和教学 |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流变 |
一、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化 |
二、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二元分化 |
三、课程与教学发展的融合走向 |
第二节 课程教学的技术化变迁 |
一、教育教学的技术化演进 |
二、技术课程化的演变轨迹 |
三、课程技术化的发展脉络 |
第三节 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 |
一、科学技术与教育的波动关系 |
二、影响技术作用于课程的因素 |
三、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模型 |
[中篇] 透视与解析:表象和本质的文化追寻 |
第三章 现实透视:问题调查与实践分析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能-觉”调查 |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能”调查 |
二、教师信息化焦虑问题调查分析 |
第二节 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调查 |
一、WebQuest设计与应用调查 |
二、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调查 |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行动实践省思 |
一、网络课程教学应用实践探索 |
二、CMC网络远程教学行动分析 |
第四章 内涵解析:技术与课程整合再认识 |
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遭遇的现实问题 |
一、对调查和实践问题的再思考 |
二、E-Learning实践发展的认识偏差 |
三、E-Learning向B-Learning思维转向 |
第二节 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述析 |
一、两种不同的技术教育应用观 |
二、对技术教育应用的理性反思 |
三、相关文献分析与实践者思想 |
第三节 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辨析 |
一、学术视野中文化意义的缺失 |
二、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内涵 |
三、课程整合与发展的文化建构 |
[下篇] 裂变与重构:文化转型中的课程构架 |
第五章 文化转型:技术教育化的裂变效应 |
第一节 文化、技术文化、课程文化 |
一、文化、文化力与文化传统 |
二、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及特性 |
三、课程与教学中的文化积淀 |
第二节 技术教育化的冲突与调适 |
一、技术教育化的角色功能 |
二、技术教育化的价值冲突 |
三、技术教育化的互动调适 |
第三节 技术教育化孕育的文化转型 |
一、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环境 |
二、课程与教学的适应性创生 |
三、从权威控制转向互动对话 |
第六章 课程重构:面向信息化的思维框架 |
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中的课程整合 |
一、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分析 |
二、技术与课程整合价值重塑 |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的立体化建构 |
一、从立体化教材到立体化课程 |
二、立体化课程的特征分析 |
三、立体化课程的行动实践 |
第三节 现实与虚拟联结的学习共同体 |
一、学习社区与学习共同体 |
二、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内涵 |
三、现实与虚拟的有机联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能”调查单位 |
附录二:教师信息化焦虑问题调查协作单位 |
附录三:WebQuest设计与应用案例调查站点 |
附录四: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调查访问站点 |
后记 |
(7)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1章 研究综述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
1.1.2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
1.1.3 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 |
1.2.2 国内同类研究的现状 |
第2章 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 |
2.1.1 “多媒体技术”的含义及特性 |
2.1.2 “多媒体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教学与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
2.2.2 建构主义理论对多媒体教学的指导意义 |
第3章 中等职业教育的涵义及教学特点 |
3.1 中等职业教育的涵义与范畴 |
3.2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过程属性及特点 |
第4章 多媒体教学的教学策略 |
4.1 教学要素分析 |
4.1.1 学生因素 |
4.1.2 教师因素 |
4.1.3 环境因素 |
4.1.4 软件因素 |
4.2 多媒体教学的模式探讨 |
4.2.1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模式 |
4.2.2 多媒体模式的特点分析 |
4.2.3 多媒体模式的应用分析 |
4.3 多媒体教学的评价 |
4.3.1 评价的方式 |
4.3.2 评价的具体实施 |
4.4 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分析 |
4.4.1 多媒体教学过程的设计方法 |
4.4.2 多媒体教学的策略分析 |
4.4.3 多媒体教学的流程设计 |
第5章 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应用 |
5.1 应用范围 |
5.1.1 课堂教学 |
5.1.2 实践教学 |
5.2 具体实施 |
5.2.1 师资队伍的培训 |
5.2.2 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 |
5.2.3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构建 |
5.2.4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利用 |
5.3 个案举例 |
5.3.1 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案例 |
5.3.2 技能培训多媒体教学案例 |
第6章 问题与讨论 |
6.1 当前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
6.2 本研究的不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8)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思路与方法 |
五、框架结构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气象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象人才培养 |
一、中国古代的气象科技成就 |
二、中国古代的气象人才培养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气象本科人才培养 |
一、中国近代的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 |
二、中国近代的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节 建国后气象本科人才培养 |
一、建国后气象事业的现代化 |
二、建国后的气象本科人才培养 |
第二章 我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环境及需求 |
第一节 影响我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经济因素 |
一、当前我国的经济制度 |
二、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 |
第二节 影响我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因素 |
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变革 |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 |
第三节 影响我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行业因素 |
一、全球气象事业的发展趋势 |
二、中国气象事业的未来走向 |
第四节 我国气象人才队伍的现状及未来需求 |
一、队伍规模 |
二、队伍结构 |
三、部分气象发达国家人才队伍状况 |
四、我国气象行业人才需求状况 |
第三章 国外高校气象人才培养典型案例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气象高等人才培养 |
一、人才培养现状及趋势 |
二、人才队伍现状 |
三、气象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现状及特点 |
第二节 俄罗斯高校气象高等人才培养 |
一、俄罗斯气象事业的发展 |
二、俄罗斯高校气象人才培养 |
三、研究机构及气象高等人才培训 |
四、其它形式气象人才培养 |
五、俄罗斯水文气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六、俄罗斯高等气象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高校气象高等人才培养 |
一、课程设置 |
二、师资管理 |
三、校企合作 |
四、项目交流 |
五、跨学科建设 |
第四章 当前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及个案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现状概览 |
一、培养规模 |
二、培养质量 |
第二节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个案 |
一、北京大学 |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三、中国海洋大学 |
四、个案点评 |
第五章 当前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当前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
一、培养目标 |
二、培养过程 |
三、培养制度 |
四、培养评价 |
第二节 当前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原因探析 |
一、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特性 |
二、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 |
三、高等教育市场化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
第六章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策略 |
第一节 气象事业发展与新型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前瞻 |
一、气象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理论 |
二、气象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类型 |
三、气象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规格 |
第二节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厘清人才培养目标 |
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
三、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 |
第三节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 |
一、构建师资建设创新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二、优化教学与管理机制,完善学分制改革 |
三、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实施质量监控和评价 |
四、创新实践课程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面向组织绩效的企业团队领导力模型开发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组织管理面临剧烈的挑战 |
1.1.2 领导力发展迫在眉睫 |
1.1.3 团队发展新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1 主要内容 |
1.3.2 主要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访谈调研法 |
1.4.3 问卷法调研 |
1.4.4 定量研究法 |
1.4.5 案例实证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1.7 单元总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组织绩效理论 |
2.1.1 组织与组织绩效的内涵 |
2.1.2 组织绩效的测量 |
2.1.3 简化组织绩效指标 |
2.1.4 组织绩效理论小结 |
2.2 关于领导力和领导力理论 |
2.2.1 关于领导(Lead)和领导力(Leadership)的概念及本质 |
2.2.2 传统领导力理论 |
2.2.3 现代领导力理论 |
2.3 有关团队研究理论 |
2.3.1 团队基本概念及分类 |
2.3.2 团队研究基础理论 |
2.3.3 团队及团队理论研究启发 |
2.4 单元总结 |
第3章 团队领导力概念模型、结构维度的探索研究 |
3.1 研究目的与问题提出 |
3.2 研究方法、研究设计及团队领导力要素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设计 |
3.2.3 团队领导力相关要素提炼 |
3.3 访谈调研实施 |
3.3.1 访谈提纲设计及含义 |
3.3.2 访谈与焦点小组调研实施 |
3.3.3 访谈要素提取及分析 |
3.4 团队领导力维度文献检索研究 |
3.5 团队领导力维度内涵及问卷设计 |
3.5.1 团队领导力定义与维度内涵 |
3.5.2 团队领导力测量题项设计 |
3.6 团队成果及测量 |
3.7 组织绩效维度指标及测量 |
3.8 团队领导力、团队成果及组织绩效量表小样本测量及分析 |
3.8.1 预调研初始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
3.8.2 预调研初始量表整体情况 |
3.8.3 团队领导力、团队成果与组织绩效初始量表的检验 |
3.8.4 数据分析小结 |
3.9 团队领导力理论力学基础与五维模型 |
3.9.1 从理论力学角度看领导力 |
3.9.2 团队领导力作用与―场‖或者―场域‖ |
3.9.3 团队领导力之―能量‖ |
3.9.4 团队领导力之五维模型、函数变量关系描述 |
3.9.5 运用测试数据回归分析团队领导力函数 |
3.9.6 小结 |
3.10 单元总结 |
第4章 团队领导力、团队成果与组织绩效之间关联机制研究 |
4.1 研究背景情况 |
4.2 问题提出及研究目的 |
4.3 技术路线与变量情况 |
4.3.1 技术路线 |
4.3.2 构建团队领导力、团队成果与组织绩效之间的模型关系 |
4.4 大样本调查与CFA分析 |
4.4.1 正式调研样本描述性统计 |
4.4.2 大样本数据分析信度效度情况 |
4.5 团队领导力各维度、团队成果各维度与组织绩效关联机制研究 |
4.5.1 文献研究 |
4.5.2 团队领导力各个维度、团队成果维度与组织绩效关系假设及检验 |
4.6 团队领导力以团队成果为中介变量与组织绩效关联机制研究 |
4.6.1 文献研究与假设 |
4.6.2 团队领导力、团队成果与组织绩效假设分析与转化 |
4.7 单元总结 |
第5章 团队领导力开发与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 |
5.2 团队领导力开发理论基础 |
5.2.1 领导力开发概念 |
5.2.2 领导力开发理论基础 |
5.3 基于行动学习与团队引导发展团队领导力探索 |
5.3.1 行动学习与团队引导 |
5.3.2 行动学习沿革 |
5.3.3 行动学习与团队引导发展团队领导力的模式及设计 |
5.3.4 从团队成果角度衡量透视行动学习与团队引导作用及价值 |
5.3.5 行动学习对发展团队领导力未来趋势探索 |
5.3.6 行动学习与团队引导发展团队领导力研究小结 |
5.3.7 团队领导力开发内涵、策略及方式 |
5.4 领导力开发评估以及基于AHP团队领导力评估体系研究 |
5.4.1 领导力开发评估理论 |
5.4.2 基于AHP的团队领导力开发评估体系研究 |
5.5 单元总结 |
第6章 实证研究:云湖通企业集团团队领导力开发项目综合案例 |
6.1 案例背景 |
6.1.1 公司简介 |
6.1.2 项目背景 |
6.1.3 发展目标 |
6.2 方案设计 |
6.2.1 基于文化战略、团队领导力综合角度思考 |
6.2.2 云湖通集团团队领导力---人才培养发展设计 |
6.3 实施过程创新 |
6.3.1 以团队领导力及发展为核心 |
6.3.2 基于行动学习与团队引导的团队领导力开发 |
6.4 项目实施效果及团队领导力开发评估应用 |
6.4.1 项目成果与收益 |
6.4.2 团队领导力提升成果 |
6.4.3 基于AHP团队领导力评估体系应用 |
6.5 单元总结 |
6.5.1 团队领导力开发项目创新与反思 |
6.5.2 团队领导力开发案例评述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10)汽车企业绿色制造人才自培及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汽车绿色制造的研究现状 |
1.2.2 企业绿色制造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汽车企业绿色制造人才自培 |
2.1 绿色制造人才自培概述 |
2.2 实施绿色制造人才自培的必要性 |
2.2.1 国家教育体制缺陷的制约 |
2.2.2 主动抢占市场先机的需要 |
2.2.3 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2.2.3.1 控制法律法规风险的需要 |
2.2.3.2 降低企业发展运营成本的需要 |
2.3 实施绿色制造人才自培面临的挑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企业绿色制造人才自培方法研究 |
3.1 建立领导层的共识,发挥企业领导作用 |
3.2 构建企业完整的培养体系 |
3.3 建立企业自主教育培训的队伍 |
3.3.1 摸清企业教育培训需求和自身能力 |
3.3.2 确定培养模式、落实师资队伍 |
3.4 建立畅通的信息收集交流渠道 |
3.5 培训工作制度化 |
3.6 扶持和培育企业非官方组织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制造人才整合的研究 |
4.1 按影响重要度设定岗位层级 |
4.2 推进系统管理与监督体系 |
4.3 实行创新激励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理论力学CAI的现状与前瞻(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力学CAI的现状与前瞻[J]. 潘传富,张开银,余利华. 交通高教研究, 1995(04)
- [2]基于图元对象的理论力学CAI习题系统[D]. 徐达. 重庆大学, 2005(08)
- [3]理论力学课程中计算机应用的几点体会[J]. 王松平,郑建芳. 交通高教研究, 1996(04)
- [4]Par4并联机器人轨迹规划及其人机交互实验的研究[D]. 赵青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
- [5]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 刘成新.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7]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D]. 支卫兵. 江西师范大学, 2005(04)
- [8]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量[D]. 李北群. 南京大学, 2011(12)
- [9]面向组织绩效的企业团队领导力模型开发与评估研究[D]. 张庆文. 天津大学, 2017(04)
- [10]汽车企业绿色制造人才自培及整合研究[D]. 吴清毅. 吉林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