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韩东云[1](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才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任务,但是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进程却不能仅从这个时候开始算起。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价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与信念、性质与宗旨的集中体现,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都可以找到源头和发展脉络。系统梳理和阐释这一历程,对于我们党在新时代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早在五百年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积极的价值预设,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中蕴含着大量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这些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规律性和价值性进行了论述。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在此基础上接力探索,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积极弘扬社会主义价值。总的来说,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都蕴含着与社会主义价值相关的思想和实践成果,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来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积极的准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革命可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成功构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价值观,并努力在革命实践中践行党的价值观,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转变为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文化领域的指导思想地位,为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础前提。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探索。从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至改革开放前,虽然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但是仍取得巨大的成就。我们党积极探索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独立自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积极培育了“大公无私”的时代精神。在实践上,我们党不断把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并重,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能动性和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取得一定的成绩。虽然我们党在1957年以后,出现了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乃至“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正是这些错误教育了全党,为我们党在今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经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这些理论体系中,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性认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价值蕴含,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深化等,都为我们党持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起到推动作用。2006年,我们党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过程中广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也为我们党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迅速升华。党的十八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专家学者也兴起了学习研究的热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理上得到更加充分的阐释。党和政府积极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公众人物和家庭,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提供政策与物质保障,完善法律与法规机制,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制定监督与评价机制,畅通反馈机制等,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障。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进程中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的积极努力及进行的具体实践可得到一些启示,这就是在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突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和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刘旭[2](201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是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单一的物质满足到文化、安全、居住、环境等多方面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弘扬,成为指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理想、目标和准则。话语是人的实践过程中,为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而产生的物质载体,充当信息交流的媒介,话语在价值观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首先,核心价值观话语主体所掌握的话语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全球性金融危机、环境问题、贫富不均等,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图推行话语霸权,鼓吹资本主义民主与人权。因此中国共产党需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传播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正确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国形象,构筑中国力量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其次,价值观话语是人的精神需要的表达方式。新时代人民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的富足,更需要追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符合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与国家的奋斗目标、社会的价值旨归与个人的价值准则相映成趣。此外丰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内容,还需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从生产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与核心价值观指向一致的新词汇、新表达、新故事。再次,全媒体时代,多种传播媒介融合深度发展,共同创新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载体。灵活运用传统媒体、电子媒体、新兴媒体,发挥深度、准度、广度、速度的话语特点,搭建传媒平台,培养传媒人才。自媒体、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也应当成为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全新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是一个多方面、多领域的有机整体,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受众、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方法等构成要素,同时涉及多个研究角度和学科背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并运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话语体系。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是话语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为内容,在全媒体上采用话语释义、转化、认同等话语方法,向话语受众交流、传播、教育,以扩大影响力、传播力、意识形态领导力为效果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新时代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凸显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和处事准则,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话语体系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受众、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方法、话语效果六个构成要素。第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关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人的自由发展理论和思想宣传方法论奠定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成为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话语体系的文化积淀。第三,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首先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方面建设话语主体;其次培养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党员干部受众、学生受众和群众受众;再次,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学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阐发新时代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复次,全媒体时代,运用传统媒体、电子媒体、新兴媒体作为核心价值观话语的载体,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最后创新核心价值观话语方法。话语释义方法,运用解释方法、修辞方法、叙事方法,将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释得通俗易懂;话语转化方法,将宣教话语与传播话语、理论与实践话语、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相互转化,实现话语主体间相互交融、多向参与;话语践行方法,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真正实现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目标。第四,从实践出发,以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建设现状为课题,总结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成就与不足,针对既存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直面挑战,为构建新时代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探寻机遇。第五,确立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话语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夯实人民在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扣新时代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价值观话语表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价值观共识;加深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建设学术话语体系;加强党对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地位,确保话语体系的政治方向。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全面、系统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理论,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人的价值理论和话语生产传播规律;既有利于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树立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又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与精神信仰,传播中国价值,践行中国价值。
陈文林[3](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地位、发展规律及其实现方式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应对社会公正新情况、新问题的行动指南。它对于有效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和有力克服在公正问题上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形成新时代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开创和谐文明公平正义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正观、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毛泽东公正观以及西方社会公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理论基石、理论准备和有益借鉴。中国传统公正观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防止两极的中庸思维方法、“民本,”、“均平”、“抑高举下”等重要思想,有许多值得吸取的科学合理成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强调要从生产方式本源来认识社会公正,应当把保障人民平等权利、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公平正义的根本目的,把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根基。毛泽东公正观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方向、道路和制度及其在权利和经济利益上的平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理论准备。西方社会公正观重视个人权利,尊重和保障人的自由,在实现个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方面也有不少合理成分,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有益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文化和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题与理论内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经历了从形成到丰富、再到新发展的历史过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不断推进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四重基本内涵,即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人民民主、按劳分配和适度平衡是基本原则,制度建设是保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形成。江泽民、胡锦涛逐步把公平正义提升到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历史任务和本质要求层面,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主张通过建设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反腐败、治党、保护人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极大丰富。习近平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纳入到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既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一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和结构,又在实践中通过整体性战略谋划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和方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实现了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理论认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六大板块构成:即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它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理论系统。从公平正义的地位看,中国共产党在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西方对公平正义的定位,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责任。从公平正义的目标看,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提出了公平正义的远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公平正义的规则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经济视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作为处理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公平这两个社会主义重大任务关系的基本原则;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三位一体”视为公平正义的运行性规则;并以共享规则、短板规则和兜底规则的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促进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从公平正义的覆盖领域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和政策已经全面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领域全覆盖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条件和组织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体制机制。从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看,引导人民形成公平正义共识,以改革为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理性、有序、渐进追求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了方向。
侯燕[4](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王永义[5](2018)在《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以来,就连带产生了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问题、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式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观问题。在实际中,基于各种原因,存在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过,马克思主义有着它确定的本质,需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并在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首先需要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准确理解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探索,我们党不断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观的“渊源理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观的“本源理论”。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观的最新发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如果说有什么问题能够影响国家发展全局和经济政治文化走向,那么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无疑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观察我们党马克思主义观的直接窗口,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部内容的重要入口。这个问题研究好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本质,更好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不断坚定理论自信、推进理论创新,进而更好指导社会实践。相比研究这一课题的重要意义,反观当前研究现状,二者还是不够对称的。相对于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丰富内容,对它的研究却还比较薄弱。本文力图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某些研究空白和薄弱环节,以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作家的言说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阐释等为依据,从理论和历史等方面进行细致考察,分析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读、总体认识、基本评价,总结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贡献和思想启示,着力在某些环节和角度上进行理论总结和创新。第一,梳理了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过程论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特别是对学习研究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思想意义和政治意义作了比较全面的说明。第一章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认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江泽民和胡锦涛的马克思主义观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和分析。介绍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说明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思想背景、理论渊源,说明他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以这些内容为依据和前提的,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论文第二章从三个阶段介绍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具体形成过程。文章认为,习近平出生于革命家庭,这为他从小感知党的优良作风、汲取党的优秀传统提供了非常好的革命文化氛围。知青时期,是习近平的政治立场基本确立的时期。他在地方工作时期,是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时期。他在中央工作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继续发展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体现了他的马克思主义观更加深刻成熟。第二,概括了习近平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对这一问题,文章分三章作了详细分析,分别是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三章阐发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认识,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主要部分。关于这三个部分,习近平有关论述是比较丰富和集中的。文章概括了他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其中包括他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中关于学习实践九个主要思想的认识,解析了他对发展政治经济学有关问题的认识,解析了他关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观点。第四章阐释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从科学性、人民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这几个特征是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从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讲话中概括而来的,有着比较坚实的立论依据,能够代表他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特点的认识。第五章阐发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认识。其中包括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科学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等方面。总体来说,这一章从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基本特征、基本历史等三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认识。第三,分析了习近平对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对这一问题,文章分三章作了阐释,分别是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六章阐发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认为他一如既往地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推进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原有命题给出了新的解释,赋予了新的内涵,让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它的态度上更加清晰、明确、坚定。习近平的这些重大论述,鲜明地告诉我们既要有理论定力,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也要有理论创新,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第七章阐发了习近平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本观点,并从学习、研究、宣传等三个领域作了详细分析。例如在学习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对学习经典着作、建设学习型政党、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等观点;在研究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中国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等要求;在宣传方面,分析了习近平有关意识形态领域有三类地带、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创新的有关论述。第八章阐发了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批判错误思潮的有关情况,主要从批判“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等问题展开论述。总的来看,这些内容包括了习近平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上的基本观点,反映了习近平在意识形态领域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践与时偕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第四,总结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贡献和启示在回顾论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三个重要贡献,一是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文章认为,在全面继承我们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观的基础上,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也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文章从各个角度对这些特点作了深入说明。二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这集中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广泛表现在国家治理体系各个层面、直接表现在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三是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在对理论贡献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对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深理解和正确对待这一思想体系具有四点重要启示。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文本解读与掌握原理的辩证统一。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精读和解读经典着作,一种是学习和掌握基本原理。不过,这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张力关系,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文本研究不能取代基本原理研究,基本原理研究也不能取代文本研究,应该做到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相辅相成。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需要既重视经典着作,也重视基本原理,做到从原着中掌握原理、以原理为指导来阅读原着的有机融合。二是理解马克思主义要把握革命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和作为思想家是根本上一致的,就是致力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离开这一认识,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和实质,也就没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一种倾向,就是将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和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加以切割。对此,我们必须明确,马克思不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而是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马克思主义是阶级性和人类性的历史统一,核心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三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遵循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具有普遍适用性,它把握了人类历史的基本方向,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因此,它的最高价值取向、理论精髓、基本原理、方法论等必须坚持,这一点要坚定不移。同时,它又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不可能预见到人类历史特别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更不可能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现成答案。因此它的许多观点甚至是基本观点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能是一种行动上的指南。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就应该是坚持与发展的有机融合。四是拓展马克思主义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要立足中国实际,这是第一位的,不可替代的,同时也要增强世界眼光,勇于提出和回答“人类向何处去”“世界社会主义往哪里走”等问题,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有机融合。
赫名超[6](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收入分配制度决定着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格局和分配结构,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分配制度在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予以长期坚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从学理上揭示和理解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有助于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收入分配理论,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决收入分配结构性失衡的现实矛盾,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本文共分6章探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演变和创新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第1章导论部分主要阐述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该研究在当前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以此说明该选题的依据;二是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评价。三是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在论文中得以展现。四是简要说明了研究思路。研究思路是对本文结构和框架的归纳。五是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做了说明。最后总结了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第2章对全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说明和界定。主要阐述了收入、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制度演变。在很多研究中由于没有对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上存在模糊不清、似是而非之处。明确所使用范畴的含义对于一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任何研究的基础。笔者主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这些概念界定和使用上的差别。从学理上对两大体系进行了比较和说明。其中的观点可以为我们提供认识当代中国分配制度演变的理论借鉴。第3章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思想的萌芽始于空想社会主义时期,其合理内核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并发展为科学的收入分配理论。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列宁提出“按劳分配”的概念并结合俄国社会主义实践提出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形式得到实现的重要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按劳分配的认识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一方面实现了全体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上的平等,对于确立劳动者主权地位、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曲解,造成完全否定商品货币的作用,排斥价值规律和平均主义盛行的后果。按劳分配制度在这一时期实践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第4章阐述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形成。改革开放后,随着公有制支配范围的缩小,按劳分配也不再是唯一的分配规则。新的分配方式不断出现,形成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虽然按劳分配仍是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形式及实现途径需要重新被认识。本章追溯了西方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其给予评价。笔者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对于认识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由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使我国社会财富获得巨大增长,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显着提高。第5章对当前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按劳分配制度作用范围随着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在不断缩小,改革之初形成的主体地位遭到削弱,严重影响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按生产要素分配由于在运行中缺乏有效规范,导致劳动者在分配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表现为总体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及个人、地区、行业、城乡间收入差距扩大。本章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提出导致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是所有制结构的改变。最后一章探讨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进行的重大创新。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总结,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确立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予以长期坚持。这一创新为今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针对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次会议强调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应当秉持的若干原则。一是要切实贯彻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再分配环节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途径缩小收入差距,遏制贫富分化的趋势,扭转劳动收入比例下降的局面。三是将土地、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进一步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运行,由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要素贡献决定报酬。本文的结论部分对全文主旨进行概括和总结。就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进而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想工具。提高劳动收入,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是今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途径。
吴桂韩[7](2011)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政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文化是党的灵魂和旗帜,党内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和核心。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进行研究,既是源于已有建党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思维创新和规律认识。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体布局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党内文化不仅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前进的方向,而且还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最根本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作为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党内文化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而且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布局和发展环境。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加强党内文化研究对于推进党内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党的文化软实力和执政合法性,维系政治体系有序运行、稳定和谐,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全党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保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党内先进文化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挥党内先进文化对党内外群众的教育引导、激励凝聚作用,形成党内外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都显得十分迫切。与此同时,加强党内文化研究还是深入总结党的建设经验、深刻回答党的建设深层问题的客观需要,是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的必由之路,是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深化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认识的客观要求,是适应新时期党的建设实践发展、完成党的建设历史使命的迫切要求,是总结现代政党兴衰成败而得出的重要启示。基于此,本文从对党内文化内涵的界定出发,对党内文化的功能特征、战略地位、内在机理、历史演进、历史转型、建设经验、建设规律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目标任务、主要路径进行了综合研究。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大部分。基本内容如下:引言集中阐述了党内文化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难点、研究创新之处以及研究不足等几个方面。第一章从党内文化内涵的界定出发,提出了党内文化是政党为了执政和实现政党的奋斗目标而在党内提倡的价值体系以及党组织和成员中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和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行为方式所反映的价值取向的总和这么一个重要概念,并据此认为党内文化包括党内所提倡的价值体系、多数党组织和党员中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以及多数党组织和党员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行为方式所反映的价值取向三个基本要素,包括物质载体、制度载体、心理载体、行为载体、活动载体这么五大载体,具有价值整合、塑造形象、建构组织、确立制度、政治教化、凝聚人心、引领社会、感召吸引这么八大功能,具有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科学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包容性相统一、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统一并存这么七大特征。同时,还对党内文化的生成机理、运行机理和发展机理进行了历史的、辩证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章将党内文化的历史演进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三个大的阶段,并在具体考察过程中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客观实践的变化与发展又将其分为十一个更细的阶段。在此基础上,既总结了九十年来党内文化所经历的四个方面的重大转型,即从革命党文化向执政党文化转型、从伦理主导型文化向伦理法理并重型文化转型、从重集中轻民主型文化向民主集中并重型文化转型、从集体利益主导型文化向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型文化转型,又总结了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历史启示。第三章提出党内文化建设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既应当反映文化建设与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又应当反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为此,着重探讨了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第四章提出党内先进文化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文化建设应当把握已有实践所得出的经验与教训,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属性、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按照体现党的先进本色、符合历史发展潮流、适应实践发展需要、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保持民族精神特质、体现全球战略眼光这些党内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围绕发挥党内先进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带动作用、对国家文化安全的保障作用、对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及对和谐世界构建的范导作用的总目标,在任务上应着力建设党内的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先进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在路径上应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坚决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着力破除党内潜规则、完善党内制度与关注制度伦理建设、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培育新风正气、推动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重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发挥教育平台、舆论平台、活动平台、制度平台的整体效能。结束语着重提出我们应当保持忧患意识、始终深怀兴党之思,继续提高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辱使命地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高楠楠[8](201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观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选择了科学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根本指导思想。考察党的共产主义观,对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民族的复兴而言既是一个有着决定性意义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有着现实性意义的实践问题。共产主义代表着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关于世界近现代人类社会政治走向的一种学说体系的表达。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在继承了以往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中,沿用了已有的概念词语,并赋予其新的含义,从而使共产主义走向科学化。本文所涉及的共产主义除特别说明外,均指科学共产主义。共产主义观就是人们所形成的关于共产主义的整体性、系统性、理论性、抽象性的认识,它同“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学说”、“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认识”等是类似的概念。我们把握“共产主义观”这一概念,关键在于探求“共产主义”的“本”,即共产主义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共产主义观的实质就是回答“什么是共产主义?”或者“怎样实现共产主义”。讨论共产主义观应该分为二个层次:一是对共产主义观的本质或者说内核进行探讨。这一本质应该是贯穿“共产主义观”的过去、现在、未来,它是始终不变的东西,是一个标尺性的存在。这一存在,将“共产主义”同“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等等从根本上区分开来。二是对“共产主义观”的具体方面进行讨论。这个层面的“共产主义观”应在内容上重叠于共产主义的理论、共产主义的学说、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的观念、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等,并依托于对共产主义的理论、学说、理想信念、观念、基本原则、运动等的考察而反映出来。它们有可能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移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本文的考察手段是通过对现实中特定主体的共产主义实践、已有的共产主义学说、观念、理想信念等等的研究,从而考察特定主体的共产主义观。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观,探讨党对共产主义认识的发展历程。对党的共产主义观的考察,首先要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溯源,因此需要回到马克思,回到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去,回到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科学共产主义的深刻内涵。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后经列宁和斯大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然后,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天,党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坚持科学的共产主义观到出现失误”阶段,“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共产主义”阶段,“立足于新时代的共产主义”阶段。具体而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到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方案进行初步探索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共产主义观可以被概括为“坚持科学的共产主义观到出现失误”,失误则主要表现在这一阶段党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带有浓厚的“理想性”色彩;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重新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共产主义;今天,党立足于新时代进一步深化对共产主义认识和理解,党关于共产主义的观点和看法的总特点就是“新”,是新的历史方位下对于共产主义的新认识,着重表现在党形成了完整的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思想。当今时代,从世界范围来看,科学共产主义仍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面对国际社会对于共产主义的批评之声,我们可以坚定的回答:当代共产主义仍然是正确的。共产主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和追求,如何认识共产主义,怎样对待共产主义,是新时代共产党人要继续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在新时代,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郭戎委[9](2018)在《邓小平理论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一。在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邓小平不仅直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伟大理论并运用于中国实际,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而且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成果,从而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本文通过多视角分析了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渊源关系,在此基础上阐释了邓小平理论对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围绕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渊源关系这一中心问题,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状况,并阐述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探讨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渊源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邓小平人生境界所展示的传统文化特质。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与他本人“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是分不开的。第三部分揭示了邓小平思维方式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即在汲取中国传统实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提出了着名的“猫论”、“摸论”和“不争论”,从而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第四部分论述了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显现的传统文化元素,包括实事求是与党的思想路线、鼎故革新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利民富民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小康社会理想与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和而不同与反对霸权主义的和平外交等,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第五部分探索了邓小平理论中国传统文化渊源的时代价值,突出表现在理想信念的坚定性、爱国主义的延续性、务实变通思想的有效性、传统均平思想的超越性、审时度势的清醒性,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长期发展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一个思想来源,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王文雅[10](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主题作为中心问题,它是理论的总纲,揭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或称为“根本矛盾”,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一般根本矛盾只有一个。理论主题的建构,是以理论为对象,具有根本性、长远性指导意义的一种主题建构。理论主题由于是带根本性特征的中心问题,一般而言,只有一个。理论主题的解释功能、引导功能、支撑功能,均需要在明确理论范围的前提下得以释放。理论范围的大小,框定了主题作用的幅度。理论主题的确立,意味着理论域的中心概念得以确立,过去的理论能够由这个主题串联起来,起到揭示思维活动规律的作用;将来的分支理论、补充理论将能够借助这个主题的指引进行创新。研究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是为解决每隔一段时间,通过更改原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来建构新体系、再探索新体系主题的理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自有其概念、范畴、成立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一层含义,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动态性。就当前来说,它暂时具有五个方面的意义,对应四个维度的解释功能。与此相适应的,是其理论主题的归纳和概括,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构建,也应当体现出鲜明的动态性,以符合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概念本身的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二层含义,基于主题本身蕴含的根本性、长远性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辐射范围,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就目前已知的范围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初级阶段上的主要形态。它承载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诉求,以及中国梦的民族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三层含义,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线索。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的矛盾,横跨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关照。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从2017年起,成为牵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短板和动能。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略有区别。后者更加强调坚持、发展,前者更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二者并无根本冲突,仅只是前后相继的关系,确立和推进的关系。至于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由于主要矛盾转化的缘故,也略有不同。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的初衷,是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果,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主题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于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前者于后者,是包含关系。两者都有发展任务,兼具发展追求,差异在于发展的层次、程度、发展各比例跃迁的水平有所不同。因此,在理论主题内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更强调“推进”,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主题更注重“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不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也有别于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它是一个新范畴,带有总体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建立而言的。坚持和发展,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的。因此,这个理论主题的内涵,就是要持续破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功能、实现条件的陈旧理解,在批判中丰富和发展相关认识;以动态方式把握动态逻辑,更新观念;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性,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个理论主题不是主观臆造的,是由中国客观的历史、经济和社会环境决定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接力探索而逐渐明晰的,这是一个认识和深化理论主题的历史过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成立条件包括:时代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实践主题是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国情没有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连续稳定,奋斗目标以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旨归,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以贯之,理论品格——与时俱进永不褪色。论文综合了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学科的知识,运用文本研究法、过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考察这个主题。全文结构方面,通过界定概念、探讨“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章来考察理论主题。深入阐述核心观点,得出以下结论:1.明确在新时代及以后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创新,所依据的理论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明确坚持和发展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辩证统一的,思维领域和生产实践领域均需辩证发展。4.明确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不断解放思想。5.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能改变社会主义方向。6.明确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语境下,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性”。7.强调继邓小平理论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以后,继续探索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论文通过回答“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疑问,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核心观点。这对于深化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揭示建设现代化强国理论诉求、判断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实践走向、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任务、促进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有积极意义。
二、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综述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及存在不足 |
一 研究创新 |
二 存在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
第一节 价值观 |
一 价值的内涵及外延 |
二 价值观的内涵与特性 |
第二节 社会核心价值观 |
一 核心价值观 |
二 社会核心价值观 |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价值观 |
一 社会主义的多维解读 |
二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
三 社会主义价值观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 |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价值预设中蕴含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 |
二 空想社会主义者传播及实现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途径 |
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价值预设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分析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面论述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规律性揭示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性认识 |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思考 |
第三节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及实践 |
一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
二 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价值 |
三 列宁、斯大林弘扬社会主义价值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
第三章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备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贡献 |
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及壮大 |
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价值观的构建 |
三 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努力践行党的价值观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前提 |
一 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转变为全国范围执政 |
二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
三 马克思主义在教育文化事业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
第四章 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社会现实 |
一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二 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
三 “建设导向”与“革命导向”相互交织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探索 |
一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
二 “四个现代化”、独立自主、共同富裕 |
三 积极培育“大公无私”的时代精神 |
第三节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探索 |
一 发展生产力与人民群众利益并重 |
二 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三 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能动性 |
四 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持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性认识 |
二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蕴含 |
三 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
一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背景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理论内涵 |
第三节 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一 建设高素质的宣传工作队伍 |
二 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教育 |
三 发挥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的作用 |
四 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 |
五 借助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
第四节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一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
二 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三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
四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五 做好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升华 |
第一节 “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表达 |
一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凝练与表达 |
二 党的十八大明确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三 “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学理阐释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
一 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
二 营造良好舆论生态和社会氛围 |
三 进行积极的话语转换 |
四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 |
五 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庆典活动 |
第三节 全面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
一 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 带领人民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 引导公众人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四 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
五 注重在家庭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六 利用党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践行活动 |
第四节 建立健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制机制 |
一 健全组织领导体制 |
二 建立政策与物质保障机制 |
三 完善法律与规章制度 |
四 建立长效学习机制 |
五 制定监督评价机制 |
六 畅通反馈机制 |
结语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启示 |
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二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三 突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 |
四 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一)理论背景 |
(二)现实背景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进一步探讨、发展或者研究的空间 |
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基本理论阐释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概念厘定 |
(一)价值观与话语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 |
(一)话语主体 |
(二)话语受众 |
(三)话语内容 |
(四)话语载体 |
(五)话语方法 |
(六)话语效果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特征 |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二)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 |
(三)稳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四)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
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意义 |
(一)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二)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时代化 |
(三)有助于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
(四)有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思想探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体系的论述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主体的论述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内容的论述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载体的论述 |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方法的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价值观话语体系的理论成果 |
(一)中国共产党掌握价值观的话语权 |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是价值观话语的主要内容 |
(三)大众化是价值观话语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
三、关于价值观话语体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
(一)关于价值观话语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
(二)关于价值观话语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
(三)关于价值观话语方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主体建设 |
(一)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国家主体 |
(二)核心价值观话语的社会主体 |
(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人民主体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受众培养 |
(一)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党员干部受众 |
(二)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学生受众 |
(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群众受众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内容阐发 |
(一)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 |
(二)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 |
(三)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载体运用 |
(一)运用文字媒体作为核心价值观话语载体 |
(二)运用电子媒体作为核心价值观话语载体 |
(三)运用新媒体作为核心价值观话语载体 |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方法创新 |
(一)核心价值观话语的释义方法 |
(二)核心价值观话语的转化方法 |
(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践行方法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境遇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现状 |
(一)目前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成就 |
(二)目前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
(三)目前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挑战 |
(一)价值多元化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影响 |
(二)西方话语霸权对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释译的影响 |
(三)新兴媒体的兴起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方式的影响 |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机遇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机遇 |
(二)党和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为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
(三)全媒体时代为核心价值观话语创新拓展空间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话语体系建设的指导理论 |
(二)发挥马克思主义在话语体系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
(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话语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坚持人民在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 |
(二)保障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话语创作权和表达权 |
(三)促进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生活化 |
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建设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 |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成为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时代背景 |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国际背景 |
四、深化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 |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话语体系 |
(二)深化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话语研究内容 |
(三)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话语研究方法 |
五、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优化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 |
(一)学习世界优秀文明关于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成果 |
(二)学习世界优秀文明关于价值观话语内容的表达方式 |
(三)学习世界优秀文明关于价值观话语传播的实践经验 |
六、加强党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 |
(一)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话语权 |
(二)改善党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方式 |
(三)提高党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理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1 历史的方法 |
1.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1.4.3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
1.5 基本概念 |
1.5.1 公正 |
1.5.2 公正观 |
1.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问题指向 |
2.1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巨大成就 |
2.2 社会各领域的不公正问题 |
2.2.1 区域、城乡、行业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
2.2.2 腐败问题 |
2.2.3 民生问题 |
2.2.4 生态正义问题 |
2.3 思想领域的错误公正观 |
2.3.1 平均主义的公正观 |
2.3.2 效率至上的公正观 |
2.3.3 个人权利至上的公正观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思想来源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 |
3.1.1 中国古代公正观 |
3.1.2 中国近代公正观 |
3.1.3 中国传统公正观评析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基础 |
3.2.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批判性思维 |
3.2.2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内容 |
3.2.3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逻辑进路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准备 |
3.3.1 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 |
3.3.2 权利平等是社会公正的主要内容 |
3.3.3 按劳分配、利益兼顾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重要借鉴 |
3.4.1 批判视域下的新自由主义公正观 |
3.4.2 借鉴视域下的社群主义公正观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历史发展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
4.1.1 经济依据 |
4.1.2 制度依据 |
4.1.3 文化依据 |
4.1.4 社会依据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主题的变化 |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内容的变化 |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 |
4.3.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公正的根本前提 |
4.3.2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和目标 |
4.3.3 人民民主、按劳分配、适度平衡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
4.3.4 制度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丰富 |
4.4.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 |
4.4.2 从严治党、保护人权、民主法制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大举措 |
4.4.3 实现科学发展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 |
4.4.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
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新发展 |
4.5.1 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理论剖析 |
4.5.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探索 |
4.5.3 习近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结构 |
5.1 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 |
5.1.1 社会主义本质体现论 |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 |
5.1.3 中国共产党执政责任论 |
5.2 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 |
5.2.1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党认识公平正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武器 |
5.2.2 远期目标论 |
5.2.3 阶段性目标论 |
5.3 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 |
5.3.1 发展经济论 |
5.3.2 效率公平统一论 |
5.3.3 “三位一体”论 |
5.3.4 共享论 |
5.3.5 短板论 |
5.3.6 兜底论 |
5.4 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 |
5.4.1 城乡区域公平 |
5.4.2 收入分配公平 |
5.4.3 教育公平 |
5.4.4 社会保障公平 |
5.4.5 公民权利公平 |
5.5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 |
5.5.1 党的领导保障论 |
5.5.2 制度保障论 |
5.5.3 法治保障论 |
5.6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 |
5.6.1 共识论 |
5.6.2 改革论 |
5.6.3 环境论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价值意蕴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价值 |
6.1.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 |
6.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价值 |
6.2.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凝聚力量 |
6.2.2 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
6.2.3 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观 |
1.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涵 |
2.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是重大理论和政治问题 |
二、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意义和本文的研究创新 |
1.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意义 |
2.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综述 |
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其若干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马克思主义观 |
第一节 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认识 |
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
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 |
二、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
三、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
四、江泽民和胡锦涛的马克思主义观 |
第二章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 |
第一节 政治立场的基本确立:知青时期 |
一、革命家史 |
二、知青时期 |
第二节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地方工作时期 |
一、河北时期 |
二、福建时期 |
三、浙江和上海时期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中央工作时期 |
一、从十七大到十八大 |
二、从十八大到十九大 |
三、十九大及以来 |
第三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阐发 |
第一节 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 |
一、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阐发 |
二、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阐发 |
三、对九个方面主要思想的阐发 |
第二节 阐释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 |
一、阐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 |
二、提出发展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向及其重大原则 |
三、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
第三节 阐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思想 |
一、阐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仰 |
二、明确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
三、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辩证关系 |
第四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 |
第一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正确的 |
二、分析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会过时 |
第二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
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 |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
三、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第三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
一、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三位一体”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一脉相承” |
三、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性 |
第四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
一、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
二、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 |
第五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
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 |
第五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分析 |
第一节 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 |
一、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历史阶段 |
二、科学把握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 |
第二节 科学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
一、阐述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
二、阐述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
三、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造性 |
第六章 习近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论述 |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
一、论述马克思主义立场 |
二、论述马克思主义观点 |
三、论述马克思主义方法 |
第二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一、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阐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
三、阐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七章 习近平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阐述 |
第一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 |
一、熟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 |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
三、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
第二节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 |
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 |
二、研究当代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 |
三、研究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 |
第三节 推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强起来 |
一、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三个地带” |
二、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
三、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
第八章 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批判各种错误思潮 |
第一节 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功能 |
一、严肃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
二、认真对待非马克思主义思潮 |
三、正确处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 |
第二节 运用马克思主义观批判错误思潮 |
一、批判“普世价值” |
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
三、批判西方宪政观 |
四、批判新自由主义 |
第三节 习近平展开理论批判的主要特点 |
一、从思想根源上揭露错误思潮 |
二、从基本立场上批判错误思潮 |
三、从政治主张上批判错误思潮 |
结语 |
一、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贡献 |
1. 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
2. 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
3. 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
二、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启示 |
1. 理解马克思主义要实现文本解读与掌握原理的辩证统一 |
2. 理解马克思主义要把握革命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
3. 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
4. 拓展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和“世界化”的辩证统一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阐释 |
2.1 收入和收入分配 |
2.1.1 收入及其形式 |
2.1.2 收入的分配 |
2.1.3 收入分配的本质 |
2.2 制度和制度演变 |
2.2.1 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 |
2.2.2 制度演变 |
第3章 按劳分配制度 |
3.1 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渊源 |
3.1.1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
3.1.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
3.1.3 列宁对按劳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3.2 我国对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
3.2.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思考 |
3.2.2 按劳分配制度在我国的实践特点 |
3.3 按劳分配制度成效和问题 |
3.3.1 按劳分配制度取得的成效 |
3.3.2 按劳分配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
4.1 按劳分配制度的新发展 |
4.1.1 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途径 |
4.1.2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
4.2 按生产要素分配 |
4.2.1 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
4.2.2 对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评价 |
4.2.3 所有制结构变革与多种分配方式的形成 |
4.2.4 “劳动”要素的本质是“劳动力” |
4.3 基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演变 |
4.3.1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特征 |
4.3.2 收入分配制度变革的原因探析 |
第5章 对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反思 |
5.1 收入分配制度的两个层次 |
5.1.1 收入分配制度的性质 |
5.1.2 收入分配制度的运行机制 |
5.1.3 市场机制下的按劳分配制度 |
5.2 现行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5.2.1 按劳分配主体地位被削弱 |
5.2.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运行缺乏规范 |
5.2.3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
5.3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归因分析 |
5.3.1 基于制度、市场和技术的解释 |
5.3.2 源于所有制结构失衡的分配结构失衡 |
第6章 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收入分配制度 |
6.1 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
6.1.1 分配制度体现所有制的性质和要求 |
6.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制度成果 |
6.1.3 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制度保障 |
6.2 坚持和贯彻按劳分配主体地位 |
6.2.1 劳动收入和社会收入分配结构 |
6.2.2 提高劳动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
6.2.3 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
6.3 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 |
6.3.1 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和数据 |
6.3.2 完善市场对要素贡献的评价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难点、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理论与机理: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基础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基本内涵 |
一、文化阐释及其相关重点概念辨析 |
二、作为分析前提的党内文化基本内涵探析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要素与载体 |
一、党内文化的基本要素 |
二、党内文化的主要载体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功能与特征 |
一、党内文化的主要功能 |
二、党内文化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内在机理 |
一、党内文化的生成机理 |
二、党内文化的运行机理 |
三、党内文化的发展机理 |
第二章 进程、转型与经验: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建设历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历史转型 |
一、从革命主导型文化向执政主导型文化转型 |
二、从伦理主导型文化向伦理法理并重型文化转型 |
三、从重集中轻民主型文化向民主集中并重型文化转型 |
四、从集体利益主导型文化向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型文化转型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
一、党内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
二、党内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 |
第三章 一般到特殊: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规律探究 |
第一节 规律的研究方法与基本类型 |
一、研究规律的一般方法 |
二、规律类型的基本划分 |
第二节 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具体规律 |
一、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
二、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律 |
第三节 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具体规律 |
一、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
二、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律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具体规律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律 |
第四章 展望与发展:面向未来的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 |
一、先进文化的本质规定性 |
二、党内先进文化的本质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
一、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 |
二、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使命 |
三、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功能延伸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
一、价值理念层面的党内先进文化建设 |
二、行为方式层面的党内先进文化建设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
一、党内先进文化的根本理论建设 |
二、党内先进文化的实践环境建设 |
三、党内先进文化的实践主体建设 |
四、党内先进文化的实践载体建设 |
结束语:深深的忧党情怀浓浓的兴党情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四、经典作者对“共产主义”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观的理论溯源 |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形成 |
一、历史背景 |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 |
(二)现代机器大工业为消灭资本主义、对社会进行共产主义改造提供了先决条件 |
(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是资产阶级没有能力继续驾驭现代生产力的体现 |
二、理论准备 |
三、阶级呼唤 |
四、理论创立与发展 |
五、理论基石 |
六、伟大意义 |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分析 |
一、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
(一)“过渡时期”概念的政治和经济视角分析 |
(二)过渡时期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 |
(一)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 |
(二)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关系 |
三、共产主义社会是最终消灭了三大差别的新型社会 |
第三节 列宁和斯大林的共产主义观 |
一、列宁对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继承和发展 |
(一)处于马克思共产主义观框架内的列宁共产主义观 |
(二)列宁发展了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 |
二、斯大林“降低进入标准”的共产主义观 |
第三章 从坚持科学的共产主义观到出现失误 |
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什么是共产主义”的思考 |
一、毛泽东思考问题的基本立场 |
(一)破除迷信,强调独立自主的思考 |
(二)虚心学习其他国家尤其是苏联的先进经验 |
二、毛泽东围绕着“怎样实现共产主义”的主要观点 |
(一)毛泽东解读的共产主义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
(二)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首要条件 |
(三)共产主义具有阶段性 |
(四)关于社会主义同共产主义的界限问题 |
(五)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发展计划经济,但仍存在商品经济 |
(六)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原则和条件 |
(七)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具体组织形式 |
第二节 毛泽东共产主义观同其他经典作家的比较 |
一、关于“过渡时期”问题 |
(一)“过渡时期”用法的改变 |
(二)“过渡”路径的不同 |
二、关于阶级斗争问题 |
(一)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式 |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问题 |
第三节 毛泽东共产主义观的“理想性”色彩 |
一、毛泽东的思维特点 |
(一)强调辩证法的运用 |
(二)强调人民群众所发挥的历史作用 |
二、毛泽东观点的“理想性”色彩 |
(一)毛泽东侧重关注共产主义的制度特征 |
(二)毛泽东对未来社会的理解充满斗争性 |
(三)毛泽东十分强调发挥精神力量的作用 |
三、对毛泽东观点“理想性”色彩的反思 |
(一)毛泽东对共产主义本质的理解存在偏差 |
(二)毛泽东对共产主义实现路径的理解存在偏差 |
第四章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共产主义 |
第一节 形势的转变与科学认识的恢复 |
一、形势的转变 |
(一)国际局势趋于缓和,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
(二)国内社会的深刻变革必然引发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化发展 |
(三)国际环境中负面因素对意识形态领域影响较大 |
二、正确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认识共产主义 |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思对于共产主义的错误认识 |
(二)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应当结合实际情况 |
第二节 邓小平立足于基本国情的共产主义认识 |
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共产主义认识的主要观点 |
(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
(二)社会主义阶段为实现共产主义作着积极的准备 |
(三)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是完成现代化建设 |
(四)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
二、邓小平对共产主义的认识立足于基本国情的主要表现 |
(一)强调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 |
(二)对商品经济在通向共产主义道路上的地位和作用有了突破性的认识 |
第三节 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主要观点 |
一、必须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 |
(一)理想信念概念的整合 |
(二)理想信念问题最终关系着现实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
(三)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 |
二、怎样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 |
(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 |
(二)大力加强对广大党员及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
第四节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产主义观理论阐释 |
一、党的理论出发点 |
(一)对于共产主义本质理解的不断深化 |
(二)践行共同富裕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有效路径 |
二、党对于共产主义认识的新拓展 |
(一)党重新恢复对共产主义的科学认识 |
(二)在实践中真正体现了“共产主义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 |
(三)在实践中不再提“向共产主义过渡” |
(四)更加强调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 |
第五章 立足于新时代的共产主义观 |
第一节 共产主义信仰的重塑 |
一、共产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提出 |
二、当代共产主义信仰面临的冲击 |
(一)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冲击 |
(二)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冲击 |
三、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
四、共产主义信仰的重塑需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思想 |
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不断坚定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 |
三、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
四、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路径 |
五、判断党员干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客观标准 |
六、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于社会主义 |
第三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释 |
一、习近平关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语言生动活泼,更易于受众群体理解和接受 |
(二)依托具体实践,内容充实饱满 |
二、习近平关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思想的意义 |
第六章 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追求 |
第一节 当今时代共产主义仍然是正确的 |
一、共产主义的科学性 |
(一)共产主义的科学性突出表现在它创造性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
(二)共产主义指引着人们的解放道路 |
二、共产主义的价值性 |
(一)共产主义的价值性集中体现在它以实现人类解放为终极价值目标 |
(二)共产主义所倡导的“平等”和“自由” |
第二节 党对于共产主义认识过程中的反思 |
一、如何认识共产主义 |
(一)共产主义是关于人民求解放的学说 |
(二)共产主义是具有崇高指向性的实践运动 |
(三)共产主义政党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核心 |
(四)共产主义是对未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社会形态的一般性描述 |
二、怎样对待共产主义 |
(一)共产主义一定要与实践运动相结合 |
(二)充分理解共产主义所蕴含的乌托邦精神 |
(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结语:深化理解,坚定理想信念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邓小平理论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邓小平人生境界展示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 |
2.1 邓小平的个性人格 |
2.1.1 舍生取义、兼济天下的奉献精神 |
2.1.2 邓小平威武不屈、绵里藏针的个性特征 |
2.2 邓小平的政治品格 |
2.2.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信念 |
2.2.2 邓小平信念坚定、朴实坦荡的政治品格 |
2.3 邓小平的情感寄托 |
2.3.1 敬天保民、民为邦本的爱民思想 |
2.3.2 邓小平热爱人民、情系人民的深切情感 |
2.4 邓小平的品质修养 |
2.4.1 “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求实精神 |
2.4.2 邓小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
第3章 邓小平思维方式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 |
3.1 实用理性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特质 |
3.1.1 实用理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
3.1.2 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思维的体现 |
3.2 邓小平实用理性思维的突出表现 |
3.2.1 “猫论” |
3.2.2 “摸论” |
3.2.3 “不争论” |
3.3 邓小平实用理性思维的辩证法 |
3.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性思维 |
3.3.2 邓小平的辩证性思维 |
3.4 邓小平实用理性思维的整体性 |
3.4.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性思维 |
3.4.2 邓小平整体性思维的运用 |
第4章 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
4.1 实事求是与党的思想路线 |
4.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实思想 |
4.1.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
4.2 鼎故革新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 |
4.2.1 中国传统变易思想 |
4.2.2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认识 |
4.3 利民富民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 |
4.3.1 中国传统的经济制度与经济思想 |
4.3.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实践体现 |
4.4 小康社会理想与中国式现代化 |
4.4.1 中国传统“小康”社会理想 |
4.4.2 “小康社会”思想的提出及完善 |
4.5 和而不同与反对霸权主义的和平外交 |
4.5.1 中国传统和平理念 |
4.5.2 和平与发展与反对霸权主义的立场 |
第5章 邓小平理论中国传统文化渊源的时代价值 |
5.1 理想信念的坚定性 |
5.2 爱国主义的延续性 |
5.3 务实变通思想的有效性 |
5.4 传统均平思想的超越性 |
5.5 审时度势的清醒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文献述评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 |
第一章 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
第一节 主题与时代主题、实践主题、理论主题 |
一 主题与时代主题 |
二 主题与实践主题 |
三 主题与理论主题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
一 社会主义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
第二章 为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李大钊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最初设想 |
一 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特性论” |
二 主张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第二节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 |
一 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任务 |
二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主题”的认识成果 |
三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之前的探索 |
第三节 邓小平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思想 |
一 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三个基本问题 |
第四节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最新认识 |
一 习近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 |
二 习近平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时代课题的认识 |
第三章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在中国的体现 |
一 坚持和发展无产阶级先锋队原则 |
二 坚持和发展生产力原则 |
三 坚持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本质原则 |
四 坚持和发展实践第一原则 |
五 坚持和发展公有制原则 |
第二节 中国特色辨析 |
一 相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中国特色 |
二 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比有中国特色 |
三 不仅坚持社会主义而且发展中国特色 |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
一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深化认识 |
二 坚持推进实现中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三 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四 坚持党的领导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第四章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第二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社会主义 |
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
三 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
第三节 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
一 在思维领域破除教条主义 |
二 在生产实践中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三 深化社会主义认识是一个思想解放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D]. 韩东云. 郑州大学, 2020(02)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研究[D]. 刘旭.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D]. 陈文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5]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 王永义. 南京大学, 2018(05)
- [6]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D]. 赫名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D]. 吴桂韩.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观研究[D]. 高楠楠. 安徽大学, 2019(01)
- [9]邓小平理论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研究[D]. 郭戎委.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6)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D]. 王文雅.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标签:邓小平文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