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倍性小麦作物杂种优势比较分析

不同倍性小麦作物杂种优势比较分析

一、不同倍性麦类作物杂种优势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崔天宇,曹霞,孙佳尧,李志刚,刘鹏,王鹏年[1](2021)在《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花器官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文中研究指明以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JLCMS9A及其同型保持系JLCMS9B为试验材料,测定花芽期、花蕾期、成花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淀粉、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分析3个时期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脱落酸(ABA)的含量及变化。结果表明,在花芽期不育系中的SOD、CAT活性以及MDA、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高于保持系,而在花蕾期和成花期相反,其值均低于保持系;不育系的POD活性在花芽期显着低于保持系,在花蕾期和成花期相反,其值均高于保持系;不育系9A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花蕾期和成花期均低于保持系9B。花器官整个发育过程中,不育系9A的IA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iPA含量为逐渐升高趋势,不育系各激素含量均低于保持系。不育系的IAA/ABA、IAA/GA3、IAA/iPA、ABA/GA3的比值与保持系存在差异。由此推断,花器官发育生理特性的异常与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有关,花蕾期可能是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花器官生理生化指标发生异常的关键时期。

邵晨旭,冯馨,祝朋芳[2](2021)在《羽衣甘蓝主要观赏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文中指出旨在为观赏羽衣甘蓝的杂种优势利用与优良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羽衣甘蓝2个雄性不育系为母本,7个高代自交系为父本,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了14个杂交组合,对株高、外叶数、心叶数、外叶开展度、心叶开展度、外叶叶形指数、心叶叶形指数7个观赏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一般配合力,母本C6BZ在心叶数和外叶开展度的表现优于CD10;父本中,HZ1631和DFZ在心叶数、外叶开展度和心叶开展度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根据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选出较优良的4个杂交组合为CD10×DFZ、CD10×HZ1631、C6BZ×HZ1631和C6BZ×F0819。7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均在50%以上。外叶叶形指数和心叶叶形指数的狭义遗传力均高于50%,这2个性状可在早期进行选择;而其他5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较低,需在高代选择。通过本试验得出的参试母本系和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以及7个重要观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可为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出优良的观赏羽衣甘蓝杂交种提供依据。

苏亚蕊,孙少光,刘浩婷,郭春强,曹燕燕,黄杰,王君,张振永,齐双丽,廖平安[3](2021)在《不同小麦品种(系)抗倒伏性状多样性分析》文中认为为了综合评价不同小麦材料的不同生育时期抗倒性,明确影响小麦倒伏的关键因素,以147份我国育成的主推小麦品种及新育成的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在开花期、灌浆期和乳熟期测定其10个倒伏性相关性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这些小麦材料抗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抗倒伏相关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气候因素间及生育时期间均存在显着的变异;在不同生育时期,性状间的相关性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基部茎节壁厚度、实心度、茎秆强度对小麦的抗倒伏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株高、重心高度、基部茎节长度、髓腔直径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主成分分析显示,茎秆强度是影响植株抗倒性的最关键性状。基于三个生育时期主成分的综合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显示,有70份材料的综合抗倒性优良,其中部分新育成小麦材料抗倒性表现优异,可作为小麦强秆抗倒改良育种资源使用。

陈文涛,潘根,唐慧娟,常丽,李德芳,赵立宁,陈安国,李建军[4](2021)在《红麻HcMS1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功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挖掘红麻雄性不育核基因,解释红麻花蕾败育的分子机理,通过分析转录组数据,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红麻花药中克隆出拟南芥MALE STERILITY1(MS1)的同源不育基因,并命名为HcMS1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cMS1蛋白进行结构、理化性质及亲缘关系等分析,并通过qRT-PCR分析HcMS1基因在红麻不育系、保持系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构建过表达载体,利用叶盘法转化本氏烟草并对转基因烟草进行表型观察。HcMS1基因序列开放阅读框(ORF)为1 950 bp,编码64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HcMS1蛋白为亲水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上且含有典型PHD-finger结构域,没有信号肽和跨膜区结构,与陆地棉MS1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木槿MS1蛋白。qRT-PCR结果表明,HcMS1基因的表达量在保持系和不育系中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红麻花蕾的四分体至单核期表达量最高,这与拟南芥中MS1基因表达模式一致;另外在保持系中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不育系,推测红麻败育与HcMS1基因的低量表达相关。通过遗传转化试验发现,HcMS1转基因烟草株型较矮,花萼大小不一,花筒长度缩短,并出现自交不结实的现象,说明红麻HcMS1基因的异源表达有影响本氏烟草正常育性的功能。从红麻花药中成功克隆出核不育相关基因HcMS1,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为后续红麻雄性不育育种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基础。

李姜玲[5](2021)在《核不育杂交小麦苗期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优势分析》文中指出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耕地面积减少和小麦需求量的增加,提高小麦单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光合作用是作物的生产力来源,绝大部分干物质都是由光合作用积累的。杂交小麦在产量、光合碳同化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从光合作用上研究小麦杂种优势,为提高小麦单产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2个恢复系和4个不育系及其配制的6个杂交组合为研究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测定小麦苗期叶片的光合性状、光合生理指标、主要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并分析杂种优势,以及光合性状与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探索小麦早期光合性状的杂种优势规律及与产量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杂交小麦光合性状及叶片大小杂种优势比较通过连续两年对杂交小麦及亲本苗期的光合性状及叶片大小进行测定和杂种优势分析,发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表现出显着的超高亲优势和中亲优势,净光合速率的平均超高亲优势为11.95%,气孔导度为18.61%,蒸腾速率为8.87%,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则有少数的负向优势,说明光合性状并不都存在显着的杂种优势。净光合速率高的恢复系所配制的杂交组合具有更高的净光合速率和杂种优势,说明可以选择具有更高净光合速率的品种(系)作为恢复系来选育强光合优势的杂交组合。而杂交小麦的叶片大小具有显着的中亲优势,但均未表现出超高亲优势。相关性分析显示,净光合速率与叶片大小无显着相关性,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着正相关,表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也可用于筛选高光合小麦的指标。2.杂交小麦光合生理指标比较分析为了探寻杂交小麦高光合能力的原因,测定了杂交小麦及其亲本苗期叶片的各项光合生理指标,包括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case)活性、Rubisco大小亚基的编码基因rbc L、rbc S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各项生理指标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具有显着差异,且杂种优势差异也较大,其中杂交小麦Rubisco活性显着高于恢复系和不育系,且具有显着的超高亲优势,平均超高亲优势为5.38%。编码基因中与rbc L相比,rbc S具有更高的超高亲优势和中亲优势,而其它生理指标如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RCA活性等主要表现为负向优势,少数表现出中亲优势,极少数表现出超高亲优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各项指标与净光合速率均未发现显着相关性,RCA活性与Rubisco活性呈极显着负相关,说明操控RCA活性可以改善Rubisco活性。3.杂交小麦产量性状比较分析通过测定和比较杂交小麦成熟期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包括株高、穗长、有效穗数、主穗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生物量、单株籽粒产量、千粒重和收获指数,及其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杂交小麦在成熟期的单株籽粒产量、单株生物量及有效穗数表现出显着且较高的超高亲优势,单株籽粒产量平均超高亲优势为14.19%,单株生物量为11.30%,而穗数的超高亲优势达到最高,平均优势为34.21%。大多数杂交小麦组合的千粒重和收获指数表现出超高亲优势,但平均优势较小,分别为3.19%和2.60%,穗粒数和穗长则未表现出超高亲优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单株生物量和单株籽粒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表明苗期光合与产量有重要关系,从而可以利用苗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早期预测杂交组合的产量优势。

苑少华,李艳梅,白建芳,段文静,谭照国,刘子涵,王娜,赵昌平,张风廷,陈兆波,张立平[6](2020)在《小麦雄性不育系BS366和FA-101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文中认为为探究BS型二系杂交小麦及F型三系杂交小麦亲本配合力和遗传率,以BS型不育系BS366和F型不育系FA-101以及16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模式分析了14个杂交组合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及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BS366和FA-101组合产量的主要因素的顺序不一致;BS366/济麦12、BS366/凤麦24、BS366/07品151-80和FA-101/川麦21等4个组合的单株粒重超对照优势大于12%,且株高低于对照,绵阳35和凤麦24可作为优良父本使用;杂种优势超对照值与其父本GCA值、组合SCA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与GCA的相关性要大于与SCA的相关性,但父本GCA值与组合SCA值几乎无相关性;BS366和FA-101两个不育系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不同,而且具有相同父本的两组不育系组合的杂种优势趋势、规律以及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大多存在差异,因此利用BS和FA两种不育系选育杂交种的策略有所不同。

徐舶[7](2020)在《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同源四倍体苜蓿花药(花粉)组培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与苜蓿二倍体野生种质杂交可以把野生种质携带的许多优异性状基因导入四倍体栽培苜蓿品种中,对拓宽苜蓿的遗传基础、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利用花药组培法,通过优化培养条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倍性以获得单倍体植株;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单倍体进行加倍获得双单倍体植株;并在二倍体水平下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通过SRAP标记法探究亲本间遗传距离及杂种的真实性;通过杂种生长当年的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表现,明确不同倍性的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效应的差异,为筛选新种质及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后的苜蓿花药组培的再生体系提高了愈伤组织分化率(87.5%)和苜蓿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的获得率(23.7%)。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组培扦插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2%蔗糖+0.7%琼脂,炼苗移栽时采用无菌营养土成活率最高。以苜蓿花药组培二倍体植株的叶片为外植体,于0.2%秋水仙素+1.5%DMSO条件下,液体悬浮振荡培养24h,可获得再生植株中2.86%~8.6%的双单倍体植株。(2)在二倍体水平下配制14个正反交组合,其结荚率、单荚种子数、相对结实率在不同的杂交时期差异显着,多数杂交组合在初花期和终花期结实性较好。(3)以14对SRAP引物对12个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鉴定了20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真实性,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为75~100%。真杂交种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而12.5%~66.67%的真杂交种中出现了亲本条带缺失和新带型,这可能也是其杂种优势的一种表现。(4)在生长表现强优势的组合中,有2/3组合为遗传距离较大的亲本组合,如苜蓿单倍体植株与扁蓿豆(M.ruthenica)种间远缘杂交组合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5)亲本倍性差异和亲本间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形成均有显着影响,二倍体水平间杂交组合与四倍体水平间组合产量表现具有一定的等效性,且杂种优势强于四倍体组合。

朱振东[8](2019)在《甘蓝型油菜中基于不同基因组大小对杂种优势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杂种优势是利用亲本间的遗传差异,提高作物产量、抗性和品质的一种有效途径,甘蓝型油菜是继水稻之后杂种优势利用较为成功的作物,大量学者长期致力于研究油菜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及其预测方法,以便能更好的利用杂种优势。但亲本间基因组大小差异对杂种优势效应的贡献尚不清楚。本研究前期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10个甘蓝型油菜亲本基因组大小存在差异。将这10份材料,按基因组大小差异通过正反交配制出24杂交组合F1代。通过流式细胞仪、SSR真假杂种鉴定、SNP分子标记、MSAP等技术手段,在遗传和表观遗传角度分析了亲本间基因组大小差异对油菜杂种优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流式细胞仪对亲本间基因组大小检测结果表明,8个四倍体材料基因组大小范围在830.73Mb924.00Mb,Y3560与Y3380为两个八倍体材料,其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566.70Mb和1458.68 Mb。利用10个亲本配制24个正反交组合,并通过SSR分子标记筛选真假杂种,对杂种进行基因组大小的测定,发现杂交F1代基因组大小均大于对应亲本的基因组大小,且杂交F1代的基因组大小总体上表现为较母本基因组大小值增幅小于较父本基因组大小增幅,但两个八倍体Y3560与Y3380的反交F1代ZJ24和ZS11与Y3560的正交F1代ZJ7除外。相关性分析发现,杂交F1代基因组大小与父母本的基因组大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较父本的基因组大小增幅显着正相关性,杂交F1代较父本和母本基因组大小增幅之间呈显着负相关。2.利用油菜6K SNP芯片对10个亲本与杂交F1代进行基因分型,并利用得到的SNP位点估算Nei遗传距离结果表明,10个亲本平均遗传距离为0.265,杂交组合间亲本遗传距离在0.0520.369间,F1代与父本的平均遗传距离(0.308)大于F1代与母本的平均遗距离(0.286)。通过基因组大小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杂交亲本间遗传距离和亲本间基因组大小差异并无相关性。3.从MSAP技术对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检测结果来看,亲本和F1代的总甲基化水平范围为33.72%56.38%,其中亲本间平均总甲基化水平高于F1代平均总甲基化水平。通过基因组大小与甲基化的水平相关性分析发现,基因组大小与总甲基化水平、半甲基化水平、全甲基化水平及均达到极显着负相关,与无甲基化水平极显着正相关。4.通过基因组大小与性状表现相关分析发现,基因组大小与株高、分枝高度、单株产量均达到了显着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进一步通过杂交亲本间基因组大小差异与F1代性状杂种优势相关分析发现,亲本间基因组大小差异对杂交F1代株高、分枝高度、一次有效分枝数、千粒重、每角果粒数、硫苷、蛋白质等性状中亲优势(或超亲优势)有显着或及显着的影响。而亲本间遗传距离与F1代性状杂种优势相关分析表明,亲本间遗传距离仅与F1代根茎粗、千粒重、每角果粒数、单株产量性状中亲优势(或超亲优势)有显着关系。另外,通过DNA甲基化水平与性状表现和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甲基化水平与株高、分枝高度、主序结实段长、全株有效角果、芥酸、硫苷、含油量、蛋白质等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关系。

刘妍[9](2018)在《普通小麦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及其杂交F2代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由于长期的人工选择与栽培,使小麦大量优异基因丢失,导致当今栽培小麦遗传基础日趋狭窄、脆弱,不能适应稳产、优质及抗病的需要。发掘可利用的种质资源,通过小麦品种间杂交,将优异基因聚合,在后代中选育优良的重组类型并培育出优良品种,对拓宽栽培小麦的遗传变异范围、丰富其遗传基础、及对其综合性状进行遗传改良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配制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和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的正反交组合,结合表型与分子标记分析,在F2代中鉴定高产、优质、抗病的类型。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①两亲本农艺性状分析表明:宁春4号的株高适中(平均为86.25 cm,下同)、穗长较长(10.63 cm)、穗粒重和千粒重较高(1.69g和40.18 g),河东乌麦II小穗数和结实小穗数较多(20.56个和18.74个),河东乌麦I经济系数较高(0.42),河东乌麦(I和II)的有效穗远高于宁春4号(6.15个)。而在F2群体各农艺性状指标均出现较大分离,达到极显着水平,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杂交F2群体中,小穗数、经济系数和有效穗的超中亲比例分别达55.31%、78.02%、70.33%,超高亲比例分别达41.39%、68.86%、44.69%;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杂交F2群体中,经济系数和有效穗的超中亲比例分别达78.55%、80.06%,超高亲比例分别达75.23%、57.40%。②两亲本品质性状分析表明: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和II)均为中硬麦,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平均值分别为:河东乌麦I(17.46%、39.61%、57.20 mL)>河东乌麦 II(13.74%、27.86%、21.44 mL)>宁春 4 号(13.07%、24.41%、20.53 mL),而宁春4号的饱满指数较大(0.71)、面团稳定时间较长(9.45 min),河东乌麦I的吸水率、淀粉糊化终值温度较大(60.0%、58.6℃,河东乌麦II面团形成时间较长(2.82min)。而在F2群体各品质性状指标变异幅度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分布范围呈连续正态分布,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杂交F2群体中,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的超中亲比例分别达84.52%、92.46%、99.60%,超高亲比例分别达82.94%、90.48%、99.60%。③农艺、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穗和小穗数分别与穗粒数和穗粒重呈极显着正相关;经济系数与穗粒数和穗粒重的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呈极显着负相关;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互为极显着正相关。(2)抗病性鉴定宁春4号表现为田间中感白粉病(病级为5~6)、中感条锈病(3级,病情指数平均为45.28)和叶锈病(3级,45.41);而河东乌麦表现为田间高抗白粉病(1~2级)、中抗条锈病(2级,28.33)和叶锈病(2级,28.75)。在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杂交F2群体中,分别有20.89%、16.85%、15.39%的单株表现为中抗至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12.45%同时表现出抗条锈病和叶锈病,16.12%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和条锈病,15.02%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和叶锈病,12.45%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在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杂交F2群体中,分别有20.54%、16.32%、15.71%的单株表现为中抗至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16.31%同时表现出抗条锈病和叶锈病,15.71%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和条锈病,14.50%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和叶锈病,9.97%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3)分子标记分析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和II)均携带有基因Wx-Ala/b、Wx-Bla/b Wx-D1a/b、Dy12、Pm2、Pm4、Pm6、Sr31,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Ⅰ还携带有基因BX17,河东乌麦(I和II)携带有基因Pm16、Yr2和抗赤霉病基因QFhs.ndsu-3BS,宁春4号携带有基因Psy-A1;在F2群体604个单株中,有72.02%携带基因QFhs.ndsu-3BS、72.02%携带基因Pm16、88.41%携带基因Psy-A1、59.60%携带基因Yr2;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杂交331个F2单株中有70.39%携带基因BX7。同时,筛选了在亲本上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127个、ISSR标记7个,多态性比率分别为17.00%和7.00%,利用其中在宁春4号和河东乌麦(I和II)上多态性稳定的49个SSR标记,对F2群体进行分析,共检测到89个微效QTL位点(包含23个标记),分布在染色体 2A、4A、5A、1B、2B、3B、5B、7B、5D、6D、7D 上,加性效应为-2.95~1.92,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2%~9%。(4)F2群体单株评价鉴定出农艺性状优异的单株49个,品质性状突出的单株79个,对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均表现抗病的单株67个,其中,单株1-203、1-234综合性状表现优异。

王书平[10](2016)在《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及其败育分子模型的建拓》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小麦的生产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大幅度的提高小麦产量已刻不容缓。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显着的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包括核遗传雄性不育(Genetic male sterility)、质遗传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光温敏雄性不育(Photo-thermo-sensitive Male Sterility)和化学杂交剂(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s)诱导的雄性不育。其中化学杂交剂诱导的雄性不育,育种过程简单、操作方便、亲本选配灵活,应用范围较广。同时化学杂交剂诱导的雄性不育可以规避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对育性的波动,减小制种风险;特别是可免去其它不育途径不育系一定需要隔离繁殖的繁琐工序,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系”育种的方法来生产小麦杂交种。近年来,杀雄剂SQ-1的研制成功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崭新途径。正常发育的小麦植株,在特定的生长时期喷施适宜剂量的杀雄剂SQ-1后,其不育率可达95%-100%,饱和授粉结实率可达85%以上。经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杀雄剂SQ-1已成为稳定性很高的化学杂交剂,利用杀雄剂途径已经培育出一批超高产的杂交小麦,很有希望应用于大面积生产。然而,有关杀雄剂SQ-1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败育机理目前仍不清楚。鉴于此,本文以杀雄剂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西农1376与其正常可育系西农1376为供试材料,利用显微和亚显微技术分别对生理型不育系的旗叶、花药及小孢子的细胞形态学变化进行了观察分析,并通过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测定分析了细胞内氧化胁迫变化规律;通过双向电泳技术与质谱分析技术的结合,分别对旗叶膜蛋白质组学及线粒体蛋白质组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采用TUNEL和DAPI染色方法,比较分析了程序性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本研究采用组织切片技术,DNA片段化检测的TUNEL原位杂交及DNA Ladder技术,并结合ROS代谢的动态变化,对不同处理时间段(2 h、4 h、6 h、10 h和24 h)小麦旗叶的应急反应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杀雄剂SQ-1在喷施后2 h后被小麦旗叶迅速的吸收,作用6 h后得到了100%的不育率。在处理早期,旗叶活性氧的代谢平衡被破坏,使得叶片内大量细胞启动PCD过程而降解,细胞呈现畸形的发育状态。这些异常的变化造成了旗叶膜质过氧化及光合作用产物降低。但随着处理后时间的增加,杀雄剂SQ-1逐渐被转运,旗叶又逐渐的恢复正常。2.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对照及杀雄剂SQ-1处理的2 h和6 h的小麦旗叶膜系统蛋白质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50个差异表达的膜蛋白质,质谱分析成功鉴定出了149个蛋白质;依据这些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和参与的生理反应,差异表达的膜蛋白质影响了光合作用,ATP合成和离子转运,蛋白质折叠和组装,蛋白质合成,细胞修复和防御,电子传递,糖代谢,蛋白质降解,信号传导,蛋白质转运,及叶绿素合成。生物信息学分析暗示杀雄剂SQ-1主要影响了旗叶的光合作用、ATP合成、胁迫应答和蛋白质合成四大生理过程。3.利用细胞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光学显微技术、电子显微技术和细胞凋亡检测技术。全面系统的展示了子房、绒毡层和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特征及育性差异(可育与不育)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败育过程中,子房表现为正常发育,小孢子自单核后期开始发育紊乱,绒毡层提前一个发育时期完全降解;进一步采用TUNEL和DAPI检测发现绒毡层细胞和小孢子的PCD过程均起始于单核早期。且相应的细胞活力(FDA染色)也逐渐降低。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提出杀雄剂诱导SQ-1诱导的生理型不育系雄性败育起始于单核早期,且绒毡层细胞过早的PCD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4.以小麦正常可育系及其遗传型雄性不育系作为对照,研究杀雄剂SQ-1诱导产生的小麦生理型不育系在不同发育时期小花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变化情况。两个发育时期共获得了71个线粒体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单核期,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存在35个差异表达蛋白质,遗传型雄性不育存在47个差异蛋白质;三核期,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存在6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而遗传型不育系存在6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MS/MS成功鉴定了71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结合小麦生殖发育的代谢及生理功能特点,涵盖了广泛有序的代谢途径和生理功能。这些蛋白质参与12个不同的细胞代谢过程,主要干扰了线粒体中电子传递链和蛋白质代谢过程。依据这些蛋白质的丰度变化,结合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和参与的生理反应及在介导败育中的变化规律,首次构建了线粒体反向介导雄性不育的蛋白质网络模型。进一步通过生理指标测定和TUNEL检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这些结果反映了线粒体蛋白质的异常表达与不同败育类型的网络关系。

二、不同倍性麦类作物杂种优势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倍性麦类作物杂种优势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花器官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样品采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器官发育不同时期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2.2 花器官不同发育时期的营养物质含量比较
    2.3 花器官发育不同时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2.4 花器官发育不同时期内源激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3.1 抗氧化酶活性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3.2 营养物质含量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3.3 内源激素含量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3.4 激素含量比值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2)羽衣甘蓝主要观赏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羽衣甘蓝各观赏性状方差分析
    2.2 羽衣甘蓝主要观赏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2.3 羽衣甘蓝主要观赏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2.4 主要观赏性状相关遗传参数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3)不同小麦品种(系)抗倒伏性状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茎秆形态指标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因素对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影响
    2.2 抗倒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
    2.3 小麦抗倒性的主成分分析
    2.4 小麦品种抗倒性的聚类分析
3 讨 论

(4)红麻HcMS1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试剂、载体与菌株
    1.2 试验方法
        1.2.1 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1.2.2 红麻HcMS1基因的PCR扩增及克隆
        1.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1.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1.2.5 HcMS1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HcMS1基因的克隆
    2.2 HcMS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2.1 亲疏水性分析、跨膜结构域及高级结构分析
        2.2.2 信号肽、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分析
        2.2.3 进化树分析
    2.3 HcMS1表达模式分析
    2.4 HcMS1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和烟草转化
        2.4.1 过表达载体构建
        2.4.2 遗传转化
3 讨论与结论

(5)核不育杂交小麦苗期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杂交小麦的研究进展
        1.1.1 杂交小麦概述
        1.1.2 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
    1.2 光合作用与杂种优势
        1.2.1 光合作用的概述
        1.2.2 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
        1.2.3 光合作用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3 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关系
        1.3.1 产量的影响因素
        1.3.2 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关系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意义
    2.2 技术路线
第3章 不同组合杂交小麦苗期光合性状比较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杂交小麦材料
        3.1.2 田间试验设计
    3.2 试验方法
        3.2.1 田间光合性状测定
        3.2.2 叶片大小测定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分析
        3.4.1 亲本间光合性状差异
        3.4.2 杂交小麦组合光合性状差异
        3.4.3 杂交小麦光合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3.4.4 杂交小麦组合叶片大小比较
        3.4.5 杂交小麦组合光合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3.5 讨论与结论
        3.5.1 讨论
        3.5.2 结论
第4章 不同组合杂交小麦苗期光合生理指标比较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杂交小麦材料
        4.1.2 田间试验设计
    4.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1 主要仪器
        4.2.2 主要试剂(盒)
    4.3 试验方法
        4.3.1 叶绿素含量测定
        4.3.2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4.3.3 RCA活性测定
        4.3.4 SBPcase活性测定
        4.3.5 Rubisco活性测定
        4.3.6 Rubisco酶大小亚基编码基因相对表达量测定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5 结果
        4.5.1 叶绿素含量比较分析
        4.5.2 可溶性糖含量比较分析
        4.5.3 RCA活性比较分析
        4.5.4 SBPcase活性比较分析
        4.5.5 Rubisco活性比较分析
        4.5.6 Rubisco大亚基编码基因rbc L相对表达量分析
        4.5.7 Rubisco小亚基编码基因rbc S相对表达量杂种优势分析
        4.5.8 净光合速率与光合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6 讨论与结论
        4.6.1 叶绿素、可溶性糖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4.6.2 不同杂交小麦组合光合酶及基因表达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4.6.3 结论
第5章 不同组合杂交小麦成熟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比较分析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产量及产量构成调查
    5.3 数据分析
    5.4 结果
        5.4.1 杂交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统计分析
        5.4.2 主要产量性状超高亲杂种优势分析
        5.4.3 净光合速率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5.4.4 气孔导度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5.5 讨论与结论
        5.5.1 讨论
        5.5.2 结论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词与中英文对照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及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6)小麦雄性不育系BS366和FA-101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亲本及杂交组合的配合力分析
        2.1.1 杂交组合配合力方差分析
        2.1.2 亲本的GCA效应分析
        2.1.3 杂交组合产量三要素和单株粒重的SCA效应分析
    2.2 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分析
    2.3 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相关性分析
    2.4 BS不育系与FA不育系配合力及后代杂种优势比较分析
        2.4.1 BS366和FA-101配合力比较分析
        2.4.2 BS366和FA-101杂种优势比较分析
        2.4.3 BS366和FA-101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3.1 BS及F型不育系优良杂交组合及父本的 筛选
    3.2 BS366与FA-101的组合的比较分析

(7)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单倍体诱导及应用
    1.2 单倍体的鉴定
        1.2.1 染色体计数法与流式细胞术鉴定法
        1.2.2 形态学鉴定法与气孔数鉴定法
        1.2.3 分子标记法与遗传标记法
        1.2.4 放射线辐射法与其他方法
    1.3 单倍体的加倍方法
        1.3.1 秋水仙素的加倍原理
        1.3.2 秋水仙素加倍技术在双单倍体植株诱导中的应用
    1.4 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1.4.1 国外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1.4.2 国内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1.5 真假杂交种的鉴定方法
        1.5.1 形态学鉴定法
        1.5.2 细胞学鉴定法
        1.5.3 物理化学鉴定法
        1.5.4 生化标记鉴定法
        1.5.5 分子标记鉴定法
        1.5.6 SRAP技术原理与方法
        1.5.7 SRAP技术在杂交种鉴定中的应用
    1.6 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分析
        1.6.1 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1.6.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1.6.3 育性与杂种优势
        1.6.4 不同倍性材料的杂交利用
    1.7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种优势预测
        1.7.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1.7.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 主要研究内容
    1.10 研究技术路线
2 苜蓿单倍体培养及育性鉴定
    2.1 试验材料与药品
        2.1.1 材料来源
        2.1.2 试验药品来源
    2.2 试验方法
        2.2.1 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2.2.2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2.2.3 单倍体植株扩繁
        2.2.4 炼苗移栽
        2.2.5 花粉育性鉴定
        2.2.6 自交结实率
    2.3 数据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2.4.2 流式细胞术鉴定法的优化
        2.4.3 根尖染色体鉴定法的优化
        2.4.4 不同倍性苜蓿组培茎段扦插生根率
        2.4.5 不同倍性苜蓿材料炼苗移栽成活率
        2.4.6 不同倍性新疆大叶苜蓿部分器官形态差异
        2.4.7 不同倍性苜蓿自交结荚情况与种子活力
    2.5 讨论
        2.5.1 外源激素对苜蓿花药分化培养的影响
        2.5.2 流式细胞术对植物倍性鉴定的影响因素
        2.5.3 根尖染色体鉴定的影响因素
        2.5.4 不同倍性苜蓿的自交不亲和性
    2.6 小结
3 苜蓿双单倍体植株的诱导
    3.1 试验材料与药品
        3.1.1 材料来源
        3.1.2 试验药品来源
    3.2 试验方法
        3.2.1 固体和液体秋水仙素培养基
        3.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3.2.3 分化与生根培养
        3.2.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3.3 数据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秋水仙素处理对出愈率的影响
        3.4.2 愈伤组织继代改良培养
        3.4.3 秋水仙素处理对茎段生根率的影响
        3.4.4 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3.4.5 双单倍体植株的再分化
    3.5 讨论
        3.5.1 不同培养方式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3.5.2 不同外植体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3.5.3 不同处理因素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3.5.4 愈伤组织的继代改良
    3.6 小结
4 不同倍性和育性材料间杂交结实率的比较
    4.1 试验材料与杂交组合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4.2.1 物候期观测
        4.2.2 人工杂交
    4.3 数据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物候期
        4.4.2 不同育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4.4.3 不同倍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4.4.4 二倍体苜蓿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4.4.5 二倍体苜蓿与扁蓿豆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4.4.6 杂交时期对杂交结荚率的影响
        4.4.7 各因素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 讨论
        4.5.1 育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2 倍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3 种间杂交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4 杂交时期与杂交结实率
    4.6 小结
5 杂交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及杂交种真实性鉴定
    5.1 试验材料与药品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药品
    5.2 试验方法
        5.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5.2.2 SRAP引物
        5.2.3 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5.2.4 PCR产物检测
    5.3 数据分析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12个杂交亲本SRAP标记图谱分析
        5.4.2 12个苜蓿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5.4.3 杂交种真实性的鉴定
        5.4.4 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
        5.4.5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5.5 讨论
        5.5.1 苜蓿亲本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分析
        5.5.2 苜蓿杂交种分子标记特异带与纯度鉴定
        5.5.3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因素
    5.6 小结
6 不同倍性的杂种产量性状优势分析
    6.1 试验材料
    6.2 试验方法
    6.3 数据分析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苜蓿亲本材料的单株地上生物量比较
        6.4.2 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表现
        6.4.3 育性和倍性对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的影响
        6.4.4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6.4.5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6.4.6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6.4.7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表现
        6.4.8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6.4.9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性
        6.4.10 亲本倍性与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6.5 讨论
        6.5.1 产量性状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
        6.5.2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6.5.3 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6.5.4 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影响
        6.5.5 遗传距离和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6.6 小结
7 全文讨论
    7.1 苜蓿单倍体与双单倍体获得的影响因素
    7.2 苜蓿SRAP分子标记特异带与杂种优势相关性
    7.3 苜蓿种内与种间杂交结实性的差异
8 结论
9 本研究创新
10 下一步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甘蓝型油菜中基于不同基因组大小对杂种优势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基因组大小研究概述
        1.2.1 基因组大小决定因素
        1.2.2 基因组大小测定的方法
        1.2.3 基因组大小研究的意义
        1.2.4 基因组大小与杂种优势相关研究
    1.3 杂种优势研究概述
        1.3.1 杂种优势表现
        1.3.2 杂种优势的分子基础研究
    1.4 分子标记在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1.4.1 SSR分子标记及应用
        1.4.2 SNP基因芯片标记及应用
        1.4.3 MSAP标记技术及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杂种优势相关指标的测定
        2.2.2 油菜总DNA的提取、纯化与检测
        2.2.3 SSR分子标记鉴定
        2.2.4 流式细胞术对基因组大小测定
        2.2.5 SNP分子标记鉴定
        2.2.6 MSAP技术对DNA甲基化检测
        2.2.7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SSR分子标记鉴定杂交F1 代纯度结果
        3.1.1 DNA提取结果
        3.1.2 亲本间SSR引物筛选结果
        3.1.3 杂交F1 代纯度鉴定结果
    3.2 流式细胞术鉴定结果
        3.2.1 荧光信号及强度分析
        3.2.2 方法学验证结果
        3.2.3 亲本和杂交F1 代基因组大小测定结果
        3.2.4 亲本和杂交F1 代基因组大小比较分析
    3.3 SNP芯片分型鉴定结果
        3.3.1 SNP芯片质控和分型结果
        3.3.2 亲本的遗传距离分析
        3.3.3 杂交F1 代与亲本的遗传距离分析
        3.3.4 杂交F1 代和亲本的聚类分析
    3.4 MSAP对基因组DNA甲基化鉴定结果
        3.4.1 CCGG的甲基化模式分析
        3.4.2 亲本与杂交F1 代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比较分析
        3.4.3 杂交F1 代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分析
    3.5 农艺性状调查结果
        3.5.1 亲本与正反交F1 代形态对比
        3.5.2 亲本与杂交F1 代各性状表现
        3.5.3 杂交F1 代各性状中亲优势分析
        3.5.4 杂交F1 代各性状超亲优势分析
    3.6 相关性分析
        3.6.1 杂交F1 代与亲本的基因组大小相关性分析
        3.6.2 基因组大小和遗传距离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6.3 基因组大小和甲基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6.4 基因组大小和各性状表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6.5 杂交F1 代较亲本基因组大小增幅和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3.6.6 亲本基因组大小的差异和F1 代性状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
        3.6.7 遗传距离和性状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6.8 甲基化水平和性状表现及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亲本与杂交F1 代基因组大小
        4.1.1 亲本间基因组大小差异
        4.1.2 杂交F1 代与亲本基因组大小差异
    4.2 基因组大小和性状表现及杂种优势的关系
    4.3 遗传距离与基因组大小、杂种优势的关系
    4.4 DNA甲基化与基因组大小、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
5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 实验过程中常用试剂的配制
附件 2 部分 SSR 分子标记引物在亲本及 F1 代单株鉴定结果
附件 3 亲本和 F1 代的标准流式细胞图
附件 4 亲本及正反交 F1 代的株、叶、花形态对比
作者简历

(9)普通小麦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及其杂交F2代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基因源及应用
    1.2 小麦相关遗传性状的研究现状
        1.2.1 农艺性状
        1.2.2 品质性状
        1.2.3 抗病性
    1.3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3.1 SSR标记
        1.3.2 ISSR标记
        1.3.3 SNP标记
    1.4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的利用价值及研究现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遗传性状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2.1.3 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农艺性状分析
        2.2.2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品质性状分析
        2.2.3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抗病性鉴定
        2.2.4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分子标记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杂交F_2代遗传性状及分子标记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3.1.3 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F_2群体农艺与品质性状分析
        3.2.2 F_2群体抗病性分析
        3.2.3 F_2群体分子标记分析
        3.2.4 F_2群体不同类型性状单株评价
    3.3 讨论
        3.3.1 亲本选配对后代的影响
        3.3.2 综合性状优良杂交后代的选择
        3.3.3 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10)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及其败育分子模型的建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1.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1.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现状
    1.2 植物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
        1.2.1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研究进展
        1.2.2 光温敏雄性不育(PTMS)研究进展
        1.2.3 化学杀雄剂(CHA)诱导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1.3 植物基因组学与雄性不育
        1.3.1 叶绿体基因组与雄性不育
        1.3.2 线粒体基因组与雄性不育
    1.4 植物转录组学与雄性不育
    1.5 植物蛋白质组学与雄性不育
    1.6 植物代谢组学与雄性不育
        1.6.1 能量代谢与雄性不育
        1.6.2 物质代谢与雄性不育
        1.6.3 其他代谢与雄性不育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7.1 目的意义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杀雄剂SQ-1 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旗叶细胞凋亡及其活性氧代谢动态
    2.0 引言
    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2 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穗部形态学观察
        2.2.2 蜡质扫描电镜观察
        2.2.3 石蜡包埋
        2.2.4 番红-固绿双重染色
        2.2.5 TUNEL染色
        2.2.6 DNA的提取、纯化与DNA ladder分析
        2.2.7 生理指标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杀雄剂SQ-1 诱导小麦产生雄性不育
        2.3.2 杀雄剂SQ-1 诱导产生雄性不育系旗叶形态学观察
        2.3.3 杀雄剂SQ-1 诱导产生雄性不育系旗叶PCD检测
        2.3.4 杀雄剂SQ-1 诱导产生雄性不育旗叶氧化应急反应
    2.4 讨论
        2.4.1 杀雄剂SQ-1 诱导小麦产生完全败育
        2.4.2 杀雄剂SQ-1 造成小麦旗叶PCD过程的紊乱
        2.4.3 杀雄剂SQ-1 使小麦旗叶处于氧化胁迫状态
    2.5 小结
第三章 杀雄剂SQ-1 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旗叶膜蛋白质变化研究
    3.0 引言
    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2 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测定
        3.2.2 小麦旗叶膜微囊的制备
        3.2.3 膜纯度的检测
        3.2.4 膜蛋白质的双向电泳(2-DE)分析
        3.2.5 凝胶图像分析
        3.2.6 差异蛋白质的质谱分析
        3.2.7 数据库检索
        3.2.8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旗叶净光合速率变化
        3.3.2 膜纯度鉴定
        3.3.3 差异表达膜蛋白质分析
        3.3.4 差异蛋白质的鉴定及功能聚类
        3.3.5 差异蛋白质的物理化学特性
        3.3.6 膜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3.4 讨论
        3.4.1 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质
        3.4.2 ATP合成相关蛋白质
        3.4.3 胁迫反应蛋白质
        3.4.4 蛋白质代谢相关
    3.5 小结
第四章 杀雄剂SQ-1 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药绒毡层和小孢子的异常发育64
    4.0 引言
    4.1 材料、仪器与试剂
        4.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1.2 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小孢子发育进程观察
        4.2.2 组织切片观察
        4.2.3 DAPI染色
        4.2.4 花药发育的透射电镜观察
        4.2.5 TUNEL检测
        4.2.6 FDA细胞活力检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花药形态学观察
        4.3.2 生理型雄性不育系绒毡层的异常发育
        4.3.3 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小孢子的异常发育
        4.3.4 可育系与不育系花药内程序性细胞凋亡(PCD)检测
        4.3.5 花粉粒不同发育时期活力比较分析
    4.4 讨论
        4.4.1 杀雄剂诱导小麦生理型不育系雄性败育时期
        4.4.2 杀雄剂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绒毡层过早降解与花粉败育的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小麦生理型和遗传型雄性不育系及其可育系线粒体差异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5.0 引言
    5.1 材料、仪器与试剂
        5.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5.1.2 材料
    5.2 实验方法
        5.2.0 形态学观察
        5.2.1 线粒体的制备
        5.2.2 线粒体纯度及完整性检测
        5.2.3 线粒体蛋白质组学分析
        5.2.4 生理指标测定
        5.2.5 DNA片段化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育系与可育系育性分析
        5.3.2 线粒体活性、纯度及完整性分析
        5.3.3 不育系与可育系不同发育时期线粒体蛋白质组比较分析
        5.3.4 线粒体差异表达蛋白质组比较分析
        5.3.5 线粒体差异表达蛋白质MALDI-TOF-MS鉴定及功能分类
        5.3.6 线粒体差异表达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5.3.7 可育系与不育系花药内ROS比较分析
        5.3.8 可育系与不育系花药内PCD检测
    5.4 讨论
        5.4.1 差异表达蛋白质共同干扰两不育系中线粒体电子传递过程和ATP合成
        5.4.2 差异表达蛋白质增强了生理型和遗传型不育系中蛋白质的合成而抑制了蛋白质的降解
        5.4.3 线粒体反向介导雄性不育的蛋白质网络模型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论文研究主要结论
    6.2 论文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不同倍性麦类作物杂种优势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花器官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J]. 崔天宇,曹霞,孙佳尧,李志刚,刘鹏,王鹏年.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 [2]羽衣甘蓝主要观赏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J]. 邵晨旭,冯馨,祝朋芳. 中国农学通报, 2021(29)
  • [3]不同小麦品种(系)抗倒伏性状多样性分析[J]. 苏亚蕊,孙少光,刘浩婷,郭春强,曹燕燕,黄杰,王君,张振永,齐双丽,廖平安. 麦类作物学报, 2021(10)
  • [4]红麻HcMS1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功能分析[J]. 陈文涛,潘根,唐慧娟,常丽,李德芳,赵立宁,陈安国,李建军. 华北农学报, 2021(04)
  • [5]核不育杂交小麦苗期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优势分析[D]. 李姜玲. 西南大学, 2021(01)
  • [6]小麦雄性不育系BS366和FA-101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J]. 苑少华,李艳梅,白建芳,段文静,谭照国,刘子涵,王娜,赵昌平,张风廷,陈兆波,张立平. 麦类作物学报, 2020(12)
  • [7]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D]. 徐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8]甘蓝型油菜中基于不同基因组大小对杂种优势影响的初步研究[D]. 朱振东.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9]普通小麦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及其杂交F2代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D]. 刘妍. 宁夏大学, 2018(01)
  • [10]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及其败育分子模型的建拓[D]. 王书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不同倍性小麦作物杂种优势比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