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厂校挂钩 搞好开门办学(论文文献综述)
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1](1974)在《就地就近,注意到中小厂去把厂校挂钩的根扎得更深更牢》文中研究指明 一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我校革命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入批林批孔,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的“克己复礼”,联系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进一步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提高了阶阶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增强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大家深刻认识到实现教育革命一定要坚决贯彻党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和毛主席《五·七指示》、“七·二一”指示,
武汉大学革命委员会[2](1973)在《加强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基地建设推动教育革命深入发展》文中认为 遵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我校理科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深入开展批林整风,坚持开门办学,实行厂校挂钩,校内办工厂,改造和建设实验室,促进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不断改变旧理科严重“三脱离”的状况,推动教育革命深入发展。在“三结合”基地建设中,我们有以下的体会:一、正确选点,搞好厂校挂钩,使教育同三大革命实践相结合
周全华[3](1997)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毛泽东认为是一场“政治大革命”,中共11届6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定性为一场内乱。“文革”中的“教育革命”是什么性质呢?决议没有讲。有人认为是教育的大破坏,有人认为是失败的教育改革。要弄清它的性质,先要弄清“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实际做法又如何。方针与执行,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如1957年提出的培养目标和1958年提出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两条方针几十年不变,但执行中的变化很大。所以研究者既要注意方针政策本身更应注重其实际执行,并从实际做法中归纳出这一时期实际执行的方针。而不为表面宣称的方针所惑。 “文革”中没有废弃1957—1958年教育方针,但是宣称这个由党的领袖提出的方针没有得到执行,各级领导执行的是一条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于是从左的方面重新解释教育方针,从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导出大学生“与工农兵划等号”。从“为政治服务”导出“专政工具”论。这样,“文革”期间的教育方针实际发生重大变化。 一般认为“教育革命”方针由三个文件构成,这就是五·七指示、七·二一指示和七·三0指示。其中以五·七指示为思想指导。五·七指示提出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教育革命”的对象,(后来张春桥提为“全面专政”的对象)。“革命”的方式是由工农兵对之“改造”“再教育”。虽说人人皆须改造,但不言而明:知识分子改造与工农的自我改造有性质上的区别。本世纪初,以资本主义新学堂取代封建读经应试教育,以现代教育取代旧式教育,是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但这场革命却是渐进的,洋学堂与旧私塾并存,新派教员与老先生和平共处,并未将私塾和塾师作革命斗争对象。 五·七指示明确说所提不是“新鲜意见”,“多年以来……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现在是要将过去的经验、即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不正规教育经验,来匡正社会主义现代正规教育之“偏”。革命年代突出政治、突出阶级斗争、突出生产、突出实际应用是合理的,而以此指责社会主义时期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工农、脱离实际”则是偏颇的。时代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城市领导乡村,重视科学文化教育、重视知识分子是必然的。斯大林适时地完成了这一转变,提出“技术决定一切”“(技术)干部决定一切”,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一些做法。中国由阶级斗争向和平建设的转变则较为艰难。这不能不影响到教育。“教育革命”实质是“革”现代教育的“命”,它从属于那条阻碍滞现代化进程的错误政治路线。 书稿以开首部分论述“教育革命”的缘起和真实含义,阐述它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它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又有自己的分支理论。中间几章分述:“教育革命”随“文化大革命”而发动,是其最要组成部分;分析解剖“教育革命”建立的新体制,指出这是一个对知识文化和知识分子“全面专政”、分裂知识分子与其他劳动人民关系的体制;叙述
西安交通大学革命委员会[4](1974)在《坚持开门办学 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胜利成果》文中研究表明 (一) 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批林批孔运动,提高了师生员工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增强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大家深刻认识到:进行教育革命一定要坚决贯彻党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和毛主席《五·七指示》、“七·二一”指示,实行开门办学,把教育置于广大工农兵群众的管理和监督之下,造成教育阵地上无产阶级力量的优势,使教育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实行不实行开门办学,不是一个具体方法问题,而是一个路线问题、方向问题。在提高对开门办学的认识
徐海娇[5](2017)在《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着由社会转型而生的一系列挑战,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劳动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却是一个容易受到忽视的问题。2015年8月3日,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的出台一方面折射出党和政府对于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劳动在教育场域中被弱化、软化及淡化的窘境。沉寂许久的劳动教育再度被人提起,重提劳动教育,有它新的历史文化背景语境,有它被充实了的新的内涵,有它新的现实针对性,当然也有它新的混乱和不足。价值是劳动教育的“生命之维”,探讨劳动教育价值是劳动教育摆脱自身发展困境的出路之一,是提升理论研究自觉意识的一种努力,是对新时期新语境的一种主动回应。本文由导言、正文(五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导论主要从研究起源、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方面做了简要陈述。第一章,理论视域:劳动及其教育向度。一方面,如何理解“劳动”概念,是探讨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本章首先从词源学、概念辨析对“劳动”进行形而上的省思与叩问,试图从本体论视角划定劳动教育的理论视域。另一方面,从劳动教育的概念阐释、体系及其特点揭示劳动教育的理论范畴,有助于从根本上澄清对劳动教育的各种误解,提升劳动教育的研究深度,延展劳动教育的研究空间,扩展劳动教育的研究视野。第二章,历史剪影: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轨迹。劳动教育本身并非一成不变的,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缩影,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展现。为实现各阶段劳动教育的目的,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劳动教育政策,而不同时期劳动教育的实施又折射出这一时期劳动教育价值重心。为直观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轨迹,本研究采用传统的对历史进程进行时序划分方法。劳动教育在雏形建立时期凸显“体能”、全面探索时期侧重“生产”、十年文革时期变成“工具”、恢复重建时期突出“技术”、改革深化时期立足“素养”。不同时期劳动教育价值重心各有侧重,勾勒劳动教育价值重心的变迁轨迹,从最根本的层面上来重新审视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轨迹以及此种价值取向在劳动教育实践层面的具体运行机制,试图探寻我国未来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基点和努力方向,从而推动我国劳动教育的现代转型。第三章,问题审视:劳动教育价值危机。审视当前的劳动教育,可以看到对于“劳动”概念存在种种误读,劳动教育被误读为技艺评比、误解为休闲娱乐、误用为惩罚手段,弱化为技能培训。劳动教育的种种价值畸变折射出劳动教育目的的“外在化”、内容的“知识化”、方法的“规训化”、途径的“去身体化”、环境的“去自然化”等价值症结。价值危机背后的根源在于文化困惑、制度缺位、评价失位、条件空位。第四章,理论探索:劳动教育价值重构。从可能空间、期望空间、到现实空间这一立体的认知图式出,个体作为自然存在、社会存在、未完成存在具有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超越的内在需求,内在的需求划定出了人对劳动教育价值的期望空间;劳动教育作为个体积累经验、涵养公共理性的方式以及个体自我确证的媒介这一本体属性决定了劳动教育价值的可能空间;劳动教育与政治环境的制衡、与生产力的耦合以及与文化的共生等外在条件,成为制约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现实空间。从期望空间、可能空间到现实空间探索劳动教育价值,有助于我们突破主客体关系中认知价值的思维局限,看到价值是具有通过提升人的认识和改善外在条件而不断被“开发的可能性”。第五章,面向未来:劳动教育价值何以实现。劳动教育价值生成问题是劳动教育价值的着眼点和最终归宿,是劳动教育如何贯彻到现实的教育实践的问题,这是理论者与实践者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荡起幸福人生的重要教化方式,在实践取向上应当回归自然,贴近生活,走向身体解放,注重学生的体验,从而弥合教育世界和劳动世界的裂隙。在劳动创造中引导学生通过劳动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拥有生活、开拓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结语,劳动教育价值回归:真善美的统一。新时期,我们澄明教育场域中劳动“真”、“善”、“美”的价值意蕴,重提劳动教育,并不代表试图以劳动替代一切教化的路径,合理的劳动教育不是抹杀其他各类教育的积极性,而是与其他教化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真”、“善”、“美”的内蕴价值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陈矩弘[6](2004)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领域是一个最敏感、特殊而又充满矛盾和斗争的领域。教育革命无论其展开的过程,造成的结局,都是“文革”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主题之一。本文以“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为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手法,系统分析了福建教育革命展开、演变和衰亡的历史过程。文章重点论述了福建教育革命中“复课闹革命”和“开门办学”新体制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把“教育为政治服务”错误的理解为“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把马克思的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庸俗地理解为“劳动教育”,都会给教育事业带来危害。教育革命中知识分子遭受严重迫害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的事实说明,要发展教育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当代教育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杨才良,陈清伦,何业书,沈云发,陈文明,程承士,黄先明[7](1974)在《深入批林批孔 推动开门办学》文中指出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数学系七三级工农兵学员和部分教师、干部,走出校门,奔赴铜陵市冶金机械总厂(铜陵机厂),进行开门办学。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他们在政治思想、学工劳动和教学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们的体会和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只有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才能推动教育革命、开门办学的不断前进。下面是在一次总结座谈会上,几位工人、学员、干部和教师的发言。
中共大连工学院委员会[8](1975)在《实行厂校结合办学加速理工科大学的改造》文中认为
清华大学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9](1970)在《为创办社会主义理工科大学而奋斗》文中指出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以毛主席为首、林副主席为副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清华大学的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蓬勃开展。一年多来,工人阶级领导全校革命师生员工,高举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遵循毛主席光辉的教育革命思想,以《五·七指示》为纲,“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
清华大学革命委员会[10](1975)在《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文中研究说明 当前,我校广大师生员工正在认真贯彻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学习马列、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思想,批判资产阶级,批判修正主义,批判教育界否定教育革命的种种奇谈怪论,进一步总结几年来教育革命的经验,发展教育革命的大好形势,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学校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斗争的实践告诉我们: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二、厂校挂钩 搞好开门办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厂校挂钩 搞好开门办学(论文提纲范文)
(3)“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由来与含义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回顾 |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再提出 |
一、八届十中全会后全面开展"阶级斗争" |
二、毛泽东早年对传统教育的激烈批判 |
三、毛泽东频频指责教育工作 |
四、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教育革命" |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根据与内涵 |
一、"教育革命"的理论根据 |
二、"教育革命"理论从属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
三、"教育革命"内涵--五七指示分析 |
第二章 "教育革命"全面展开 |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发动--"砸烂旧学校" |
一、停课闹革命 |
二、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
三、形形色色的教改方案 |
第二节 向新体制过渡--"搞好斗批改" |
一、工宣队进驻学校 |
二、"斗批改"总述 |
三、清队整党 |
四、精简下放 |
五、大批判与改革教育体制 |
第三章 "教育革命"新体制确立 |
第一节 三结合的新领导体制--所谓"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解决 |
一、叠床架屋突出"阶级斗争"的领导机构 |
二、工宣队状况 |
三、贫管会状况 |
四、解决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的种种措施 |
1、在批判改造中使用 |
2、"掺砂"--三结合办法 |
3、劳动改造、工教对换、取消教师 |
第二节 开门办学的新教学体制--两个突出一个削弱 |
一、"三结合"之称名实不符 |
二、突出"阶级斗争主课" |
三、突出生产劳动课 |
1、厂、社、校挂勾办"学工""学农"基地 |
2、校办厂场 |
3、临时任务劳动 |
四、削弱"主学"文化课 |
1、开门办学 |
2、不考试、开卷考试、开门考试 |
3、突出政治、突出实用的课程与教材 |
第三节 平均主义的新学制 |
一、单一结构的中等教育 |
二、自发转向职业劳动教育的普通中学 |
三、废除重点学校制度 |
四、盲目求短的大中小学学制 |
五、大学分散农村办学 |
六、政治夜校模式的群众业余教育 |
第四章 "教育革命"的种种"新生事物" |
第一节 工农兵大学生 |
一、概况 |
二、文化学习状况 |
三、生产劳动与专业实践 |
四、政治活动与专业实践 |
五、"上管改"状况 |
六、质量评估 |
第二节 "结合典型产品教学"与"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
一、"打破老三段,火烧三层楼" |
二、打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
三、"边干边学" |
四、政治需要出"经验" |
五、文科"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
第三节 七·二一大学与五七学校 |
一、七·二一大学概况 |
二、七·二一大学学习状况 |
三、五七学校 |
第四节 "朝农经验"--向政训班与生产队看齐 |
一、朝阳农学院概况 |
二、对朝农的政治宣传 |
三、集左之大成的经验 |
1、办成政治大学 |
2、办成农场 |
3、"大学就是大家来学" |
4、"社来社去"与"划等号" |
5、"三上三下" |
6、"对着干" |
第五节 其他"新生事物"综述 |
一、下放农村小学公办教师 |
二、城市中小学下放工厂、街道办 |
三、同济大学"五七公社" |
四、中学"结合典型产品与战斗任务教学" |
第五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斗争 |
第一节 1972年调整与教育的复苏 |
一、周恩来发动教育调整 |
二、教育悄悄复苏 |
1、文化考查旋风 |
2、重整学校秩序 |
3、抓文化学习 |
4、调减生产劳动课 |
第二节 从批陈批林到批林批孔的转折 |
一、纠左与批右之争 |
二、"反潮流"与"反复辟回潮" |
三、批孔与批儒评法 |
四、批林批孔 |
第三节 插手教育做政治文章的一系列事件 |
一、张铁生答卷(1973.7.19.) |
二、考教授事件(1973.12) |
三、清华园三个月运动(1973.10) |
四、刘丽华谈话(1973.11.21.) |
五、黄帅来信和日记(1973.12.12.) |
六、马振抚中学事件(1974.1.25.) |
七、永乐中学事件(1974.3.) |
八、批判湘剧《园丁之歌》(1974.8.4.) |
第六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再次较量 |
第一节 1975年再次整顿教育 |
一、1975年的政治转机 |
二、教育的整顿 |
第二节 教育又成战场 |
一、风云突变 |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 |
三、"反击"的两次升级 |
四、教育界的"反击" |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严重后果 |
第七章 "教育革命"的终结与教育拨乱反正 |
第一节 推倒"两个估计" |
第二节 1977年恢复高考 |
一、恢复高考决策经过 |
二、12届考生同赴考堂盛况 |
三、招生录取情况 |
四、考后风波 |
第三节 教育的整顿与复兴 |
一、恢复招考研究生 |
二、1978年大学招生高峰 |
三、稳定与建设师资队伍 |
1、平反冤假错案 |
2、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
3、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
四、建设与改革学校各项制度 |
五、复兴高等教育 |
1、收回被占校舍 |
2、增加基本建设投资 |
3、恢复与增设高校 |
六、复办重点学校 |
七、创办大学少年班 |
八、整顿与发展各类成人教育 |
九、清算左的教育思想 |
第八章 "教育革命"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的不正规教育经验 |
第二节 从狭隘经验主义到实用主义、蒙昧主义 |
一、近世学风一变 |
二、狭隘经验主义的抬头与盛行 |
三、滑向实用主义与蒙昧主义 |
第三节 关于文化平均主义 |
一、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历史回顾 |
1、革命时期的两种方案:改良与革命 |
(1) 改良--普及平民教育的努力 |
(2) 革命--争取劳动者受教育权的斗争 |
2、革命后普及工农教育的努力 |
3、普及教育的两种方案:承认差别发展经济与文化平均主义 |
二、文化平均主义的源流与实践 |
1、认为脑体分工不是社会进步,而是不公正 |
2、幻想立即消灭脑体分工和脑体差别 |
3、消灭差别、造就"全面发展新人"、超阶段过渡的实验 |
4、用拉平的方法消灭脑体差别 |
5、大学不培养知识分子 |
6、取消考试竞争、文化学习大锅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价值危机的诉求——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 |
(二)理论深化的呼唤——研究这一问题的空间 |
(三)社会变革的冲击——研究这一问题的契机 |
(四)成长经历的反思——研究这一问题的旨趣 |
二、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劳动”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二)关于“教劳结合”的研究——为本研究聚焦新的起点 |
(三)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为本研究开拓新的空间 |
四、研究方法 |
五、可能创新与局限 |
(一)可能创新 |
(二)存在局限 |
第一章 理论视域:劳动及其教育向度 |
一、劳动的概念诠释 |
(一)劳动的概念厘定 |
(二)劳动的概念辨析 |
二、劳动的理论谱系 |
(一)我国劳动思想渊源 |
(二)西方劳动思想渊源 |
(三)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
三、劳动教育的界定 |
(一)劳动教育的概念辨析 |
(二)劳动教育的概念流变 |
四、劳动教育的体系、特点 |
(一)劳动教育体系 |
(二)劳动教育特点 |
第二章 历史剪影: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 |
一、雏形建设时期(1949-1956)——凸显“体能” |
(一)劳动教育的直接契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展生产技术课和劳动实习 |
(三)劳动教育的思想:“以俄为师”的理论底色 |
(四)“体能”主导下的劳动教育——为工农服务 |
二、全面探索时期(1957-1965)——侧重“生产” |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 |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课堂教学和提倡勤工俭学 |
(三)劳动教育的调整——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
(四)劳动教育的思想:“本土探索”的转向 |
(五)劳动教育的重点:“思想劳动两头红” |
三、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变成“工具” |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门办学,上山下乡 |
(三)劳动教育的重点——世界观的改造 |
四、恢复重建时期(1977-1998)——突出“技术” |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为四化培养建设人才 |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设劳动技术课 |
(三)劳动与技术“合成”下的劳动教育 |
(四)劳动教育思想——“教劳结合”的大讨论 |
五、改革深化时期(1999 至今)——立足“素养” |
(一)劳动教育目的:全面发展 |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列入综合实践活动 |
(三)劳动教育的理论:人的回归 |
(四)劳动教育的重点——劳动素养 |
第三章 问题审视:劳动教育价值危机 |
一、劳动教育价值畸变表征 |
(一)劳动教育误读为技艺评比 |
(二)劳动教育误解为休闲娱乐 |
(三)劳动教育误用为惩罚手段 |
(四)劳动教育弱化为技能培训 |
二、劳动教育价值困境症结 |
(一)劳动教育目的:“外在化” |
(二)劳动教育内容:“知识化” |
(三)劳动教育方法:“规训化” |
(四)劳动教育途径:“去身体化” |
(五)劳动教育环境:“去自然化” |
三、劳动教育价值危机根源 |
(一)文化困惑 |
(二)制度缺位 |
(三)评价失位 |
(四)条件空位 |
第四章 理论探索:劳动教育价值重构 |
一、个体的内在需求:劳动教育价值的支撑点(期望空间) |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存在——学会生存 |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存在——学会交往 |
(三)人与自身的关系——未完成存在——学会超越 |
二、劳动的教育意蕴:劳动教育价值的立足点(可能空间) |
(一)认知之真——劳动教育是个体积累经验的方式 |
(二)伦理之善——劳动教育是陶铸公共理性的方式 |
(三)成人之美——劳动教育是个体自我确证的媒介 |
三、价值的实现限度:劳动教育价值的张力(现实空间) |
(一)劳动教育与政治环境的制衡 |
(二)劳动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耦合 |
(三)劳动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共生 |
第五章 面向未来:劳动教育价值何以实现 |
一、劳动教育从“远离自然”走向“回归自然” |
(一)劳动教育遵循儿童的内在秩序 |
(二)劳动教育挖掘自然的教育资源 |
二、劳动教育从“身体规训”走向“身体解放” |
(一)整全的身体观:从离身走向具身 |
(二)重建身体与知识的教育关联 |
(三)关注学生生命和情感体验 |
三、劳动教育从“疏离生活”走向“贴近生活” |
(一)内容上联系生活,突出其生活性 |
(二)目的上观照生活,指向幸福生活 |
(三)领域上覆盖生活,重视家庭与社会 |
四、劳动教育从“被动接受”走向“积极体验” |
(一)重视情感的作用机制,激发体验者的活力 |
(二)引导学生成为体验者,有所经历,有所运思 |
(三)关注地域文化的因素,创设劳动体验之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由来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及福建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社会根源 |
第二章 福建“教育革命”的展开 |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启动 |
第二节 停课闹革命与福建群众组织的催生 |
第三章 复课闹革命 |
第一节 工宣队、农宣队进驻学校 |
第二节 工宣队、农宣队领导下学校的斗、批、改运动 |
第三节 “斗、批、改”下知识分子的命运 |
第四章 “教育革命”下学校新体制的确立 |
第一节 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学制与教学体制 |
第三节 课程、教材、教法 |
第四节 招生考试制度和毕业分配制度 |
第五章 “教育革命”中的“回潮”与“反回潮”的斗争 |
第一节 1972年教育领域的整顿与“批林批孔”运动 |
第二节 1975年整顿与“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
第三节 “教育革命”对福建教育事业造成的后果 |
第六章 对“教育革命”的几点思考 |
一、 对教育革命的理性批判 |
二、 关于教育为政治服务 |
三、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厂校挂钩 搞好开门办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就地就近,注意到中小厂去把厂校挂钩的根扎得更深更牢[J]. 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74(04)
- [2]加强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基地建设推动教育革命深入发展[J]. 武汉大学革命委员会.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973(02)
- [3]“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D]. 周全华. 中共中央党校, 1997(01)
- [4]坚持开门办学 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胜利成果[J]. 西安交通大学革命委员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74(04)
- [5]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D]. 徐海娇.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6]“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研究[D]. 陈矩弘.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1)
- [7]深入批林批孔 推动开门办学[J]. 杨才良,陈清伦,何业书,沈云发,陈文明,程承士,黄先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4(02)
- [8]实行厂校结合办学加速理工科大学的改造[J]. 中共大连工学院委员会. 大连工学院学报, 1975(04)
- [9]为创办社会主义理工科大学而奋斗[J]. 清华大学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电测与仪表, 1970(Z2)
- [10]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J]. 清华大学革命委员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