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碱土金属掺杂SnO_2气体传感器(论文文献综述)
陈凯琳,黄小凤,李琳丽,杨熙斌,蒋明[1](2021)在《吸附法脱除废气中羰基硫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羰基硫(COS)广泛存在于黄磷尾气、电石炉尾气等矿热冶炼废气中,但因其结构较稳定,极性和酸性较弱难以直接脱除。本文综述了吸附法脱除COS常用的吸附剂以及吸附剂改性方法,对负载改性所涉及的活性组分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吸附机理,对比不同吸附剂的再生方式及再生效果。最后,分析吸附法脱除COS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适合脱除COS的吸附剂的发展方向。
朱思伦[2](2021)在《锡基氧化物纤维的制备与碳烟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柴油发动机凭借着经济性好、可靠性高、热效率高的优势被广泛地用于柴油车上,但是柴油车尾气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均构成严重威胁,尤其碳烟颗粒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通过呼吸系统可能在人体肺部沉积。目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技术是去除碳烟颗粒的最有效的后处理技术,其中蜂窝陶瓷DPF具有比表面积大、过滤效率高、可耐高温的优点成为使用最广泛的结构,但是碳烟颗粒在DPF内部堆积会堵塞捕集器的孔道,降低过滤效率,造成发动机排气背压,因此需要将沉积的碳烟颗粒进行燃烧净化。催化剂能够降低碳烟燃烧的反应活化能,降低碳烟燃烧的温度,提高碳烟的氧化速率以实现DPF的循环再生。本论文是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锡基氧化物纤维催化剂并应用于碳烟催化性能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优化氧化锡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两步溶剂法制备氧化锡纤维前驱体粉末,获得易形成溶胶的聚羟基三醋酸合锡(PHTES)前驱体,具有锡元素摩尔含量高以及制备的氧化锡纤维固含量高的优点。大大降低了纺丝溶胶中助纺剂的用量,解决了该溶胶中目标元素摩尔含量低,经过高温有氧处理后得到的纤维强度差、形貌差、晶粒不均匀、易粉化,离心甩丝法获得的纤维直径大,纳米粒子形貌材料易团聚的问题。2.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氧化锡纤维的形貌结构、物化性质的影响,并测试了氧化锡纤维对碳烟颗粒的催化氧化性能。在空气气氛下热处理至500℃的纤维对碳烟颗粒的催化效果最好,碳烟颗粒转化率在10%、50%、90%时所对应的温度分别为404℃、450℃、474℃,CO2的选择性提高至95%以上。氧化锡表面含有丰富的氧空位,可以吸附大量参与碳烟氧化的活性氧物种,而且纳米结构的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网状结构排列、高孔隙率的优点,可以有效促进碳烟颗粒与催化剂的接触,提高催化效率。3.研究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复合氧化物纤维催化剂SnxCe1-xO2的结构以及松散接触条件下的碳烟催化活性。当Ce进入SnO2的晶格时,破坏了SnO2的结构对称性,抑制了纤维的结晶以及晶粒的生长,获得具有更大比表面积的纤维催化剂,而且Ce的掺入,提高了催化剂中氧空位的数量和氧化还原能力,从而促进了催化剂的碳烟催化活性。尤其是Sn0.7Ce0.3O2纤维催化剂对碳烟颗粒的催化氧化能力最强,可以在更低的温度下以更快的催化速率完成对碳烟颗粒的氧化。Sn0.7Ce0.3O2纤维催化剂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三次程序升温氧化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实验结果可靠并且可重复。此外,Sn0.7Ce0.3O2纤维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刘燕秋[3](2021)在《激光辅助化学溶液法制备金属氧化物薄膜》文中指出随着激光器技术的发展,激光退火成为一种常见的材料加工手段,激光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好等特点,利用激光辐照到材料上时产生的光热和光化学效应,可以在低温下实现材料的合成和性能优化,与传统热退火相比激光退火具有很多优势如:退火温度低、作用时间短、可特定区域退火和对衬底无损伤等。化学溶液法是从传统溶胶凝胶法演化而来的一种薄膜制备技术,该方法不需要昂贵的真空镀膜设备,在空气环境中通过涂覆便可实现薄膜大面积沉积,但是得到的前驱体薄膜一般需要经过高温热退火工艺来实现薄膜的致密化和功能化,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消耗,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功能薄膜在柔性热敏感衬底上的制备与应用。激光辅助化学溶液法将激光退火与化学溶液沉积法的优势结合起来,可以实现薄膜低温度、低成本、短时间和大面积的制备。金属氧化物薄膜在电容器、铁电存储、压电传感器、多铁磁电器件、气体传感器、透明导电、自旋电子学、薄膜晶体管、红外探测、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功能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金属氧化物薄膜一般在紫外光波段具有较大的吸收系数,因此可以将紫外激光应用到氧化物薄膜的制备中来。本论文采用激光辅助化学溶液法,利用波长为248 nm的准分子激光器对氧化物薄膜进行激光退火,实现了几种金属氧化物薄膜的低温制备和性能优化,并对激光退火过程中的机理进行了推断与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激光退火在室温下实现多孔氧化物薄膜的制备。Fe3O4作为锂电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导致其循环稳定性很差,我们通过激光辅助化学溶液法在室温条件下,成功制备了多孔的Fe3O4薄膜,改变激光能量密度可以实现对薄膜孔径分布的调控,制备的多孔Fe3O4薄膜电极在大电流密度下经过500次循环容量没有明显下降。这为大面积合成多孔氧化物薄膜提供了一种简便途径。2.利用激光退火在室温下实现对W掺杂的In2O3薄膜电性能优化。透明导电薄膜作为电子器件的核心部件,其退火温度较高难以满足柔性电子器件的发展需求,我们通过室温下激光退火实现对W掺杂In2O3薄膜光电性能优化,薄膜的电阻率降低到2.88 mΩcm,迁移率增大到9.81 cm2 V-1s-1,并且呈现高的近红外和可见光透过率。3.利用激光退火在室温下实现对Ga掺杂的ZnO薄膜电性能优化。我们采用激光辅助化学溶液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 GZO薄膜,室温条件在110 mJ cm-2激光能量密度下对薄膜进行退火,退火之后的薄膜的电导率、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相比于未进行激光退火的样品分别增加了 30、3和10倍,样品的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光学透过率高达94.5%,表明激光退火是一种可以在室温下有效改善透明导电薄膜电输运性能的途径。4.利用激光辅助化学溶液法在400℃下制备了外延的La0.7Sr0.3MnO3薄膜,我们通过改变激光退火的能量密度对薄膜的金属-半导体转变温度(TIM)和铁磁-顺磁转变温度(Tc)进行了有效调制,随着激光退火能量密度从60增加到90mJ cm-2样品的TIM和TC向高温方向移动,导电性与磁性逐渐增强,这归因于薄膜中晶格缺陷和氧空位的减少,Mn3+/Mn4+比例减小。
蒲东东[4](2021)在《添加剂MXene对RP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现代化科技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传统化石燃料受储量和环境的影响无法长久可持续地满足人类发展需求,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并将之转化为电能的能源转换设备,目前传统的商业太阳能电池是硅基太阳能电池,但是其高昂的材料成本以及复杂的制备工艺限制了其大规模普遍化应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最近兴起的一种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的新型太阳能电池,经过短短十年左右的发展目前其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25.5%,非常接近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26.1%,但三维钙钛矿的稳定性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商业化的应用。二维钙钛矿在具有三维钙钛矿诸多优点的同时还兼具更好的稳定性,这使得其更具有商业化应用前景。但由于有机间隔层的存在,一方面提升了钙钛矿的稳定性,但另一方面也由于量子阱的结构限制了载流子的输运,因此目前基于二维钙钛矿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低于传统三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围绕二维钙钛矿的研究主要有组分调控、工艺优化以及添加剂工程等。本文将过渡金属碳化物Ti3C2Tx作为添加剂,探究其对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影响及机理。首先合成制备了高纯度、高电导率的多层及单层Ti3C2Tx并将其作为SnO2电子传输层添加剂探究不同浓度对于薄膜以及电池器件的影响。通过XRD、SEM、UV-vis等表征手段发现,少量的Ti3C2Tx对于SnO2薄膜的形貌及光学吸收无明显影响,但更高浓度的添加剂则会降低SnO2薄膜的质量。通过对电池器件的测试发现添加剂浓度为3 mg/m L时,电池器件光电转换效率相比于无添加剂的对照器件提升了22%,并且器件的稳定性无明显变化。随后在电子传输层采用最优浓度添加剂的基础上,进一步将Ti3C2Tx作为(PEA)2MA3Pb4I13吸光层添加剂,探究不同浓度添加剂对于光吸收层的影响。通过XRD以及GIWAXS对不同浓度添加剂制备的钙钛矿薄膜进行表征发现,0.04 mg/m L Ti3C2Tx可以提升钙钛矿的结晶性以及增强垂直方向的结晶取向,由于本身二维钙钛矿的结晶取向并无明显趋势,但是垂直方向结晶有助于载流子向其他功能层的输运,对于提升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尤为重要。SEM、TRPL、PL测试结果显示,当添加剂浓度为0.04 mg/m L时,薄膜表面形貌更优,载流子复合率更低、寿命更长。电池器件的J-V测试结果显示,添加剂浓度为0.04 mg/m L的器件最高效率6.58%(平均效率6.469%)相比于无添加剂的对照组器件最高效率5.35%提升了23%(平均效率5.216%),同时器件的滞后情况更轻微,并且水氧稳定性测试表明添加剂浓度为0.04mg/m L的器件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
佟云艳[5](2020)在《CeO2基固溶体负载Ni和Ru催化剂CO2甲烷化反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CO2作为碳源转化成高附加值化学品或液体燃料对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其中CO2催化加氢生成甲烷是C1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实验相关表征技术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CeO2、Sn掺杂CeO2负载Ni及CeO2、Cr掺杂CeO2负载Ru的催化剂进行CO2甲烷化反应机理研究。采用Ni/CeO2、Ni/Ce0.9Sn0.1Ox界面模型,研究Ni/CeO2催化剂CO2甲烷化反应机理,阐述活性金属、氧化物载体及界面的作用;并研究Sn掺杂对催化剂甲烷选择性的影响。采用Ru/CeO2和Ru/Ce0.9Cr0.1Ox模型,结合原位红外等相关表征阐述了 CO2加氢反应过程中CO2吸附,空穴的形成和CO2甲烷化反应机理,以及Cr掺杂对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CO2吸附和CO2加氢in-situ FTIR结果表明:在Ni/CeO2表面CH4*的生成是通过甲酸盐路径进行,没有观察到CO的吸附峰。通过比较CO2在不同位置和OH存在下的吸附情况,明确OH存在下CO2与其作用易形成碳酸氢盐。通过DFT计算比较CO2三种转化路径,得出在Ni/CeO2催化剂上CO2加H形成甲酸盐的能垒最低,遵循甲酸盐路径。反应的决速步为HCOO*的C端加氢到H2COO*,该过程的能垒是1.08 eV。结合in-situ FTIR测试和DFT计算结果表明:Ni/CeO2催化剂甲烷化反应机理遵循HCOO*路径,详细路径为:CO2+OH→CO3H*→CO2*→HCOO*→H2COO*→H2CO*→H2C*→CH3*→CH4*。(2)与在Ni/CeO2催化剂上选择性生成甲烷不同,在Ni/Sn0.1Ce0.9Ox催化剂上选择性生成CO。H2-TPR结果表明Ni/Sn0.1Ce0.9Ox催化剂Ni与O-Sn有更强的相互作用。XPS结果表明Ni与O-Sn的结合力更强从而导致Sn迁移到表层,表面Sn含量高于纯载体表面Sn含量,且Ni/Ce0.9Sn0.iOx催化剂空穴少。STEM-mapping结果表明Sn受力往Ni区域移动,形成大量的Ni-O-Sn界面。三种Ni/CeO2、Ni/Ce0.9Sn0.1Ox和Ni/0.1SnO2/0.9CeO2催化剂选择性与活性存在差异的原因为Ni与载体的作用界面不同。CO2-TPD结果表明Ni/Sn0.1Ce0.9Ox催化剂中等强度碱性位点更少。In-situ FTIR结果表明与Ni/CeO2相比在该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含量减少,未观察到物种间明显转变。DFT计算表明Sn掺杂影响表面OH的吸附,减少了 CO2的吸附位点,同时最优的吸附结构与吸附位点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选择性的改变。(3)CO2吸附和CO2加氢in-situ FTIR结果表明,在Ru/CeO2表面CH4*的生成是甲酸盐路径和CO路径共存的双路径反应。甲酸盐路径较CO路径转化温度更低,CO*后续加H发生在Ru活性位上。(4)Cr掺杂显着提高了 Ru/CeO2催化剂CO2甲烷化反应活性。Raman、DFT和XPS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改性催化剂,改性后载体或催化剂氧空穴形成能更低,含有更多氧空穴与表面活性氧物种。H2-TPR结果表明Cr的加入促进了Ru/Ce0.9Cr0.1Ox催化剂氢溢流效应。In-situ FTIR结果表明Ru/Ce0.9Cr0.1Ox催化剂表面碳酸氢盐、甲酸盐含量更多,证明甲酸盐后续加H转化的活性位点是空穴。DFT计算结果表明对比CO2在空穴和OH存在下的吸附结构,在Ru/Ce0.9Cr0.1Ox催化剂上较Ru/CeO2催化剂CO2更易吸附,结构更稳定。综上,Cr的引入导致Ru/CeO2催化剂氧空穴量增加,增加了 CO2吸附活化位点。同时催化剂对CO2的吸附更容易,从而提高了催化活性。
德钦玛[6](2020)在《氧化铟基气敏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氧化铟纳米材料由于其专有的性能,在光子器件、电极、高功率晶体管、气体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宽阔的应用前景。将氧化铟作为基体材料并对其进行掺杂改性可提高其气敏性能。一是元素掺杂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纳米晶粒的生长,可导致材料表面缺陷的产生及比表面积增大从而提高其气敏性能;二是禁带宽度可能会缩短,从而增强气敏反应。本文通过简单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了掺Al氧化铟及掺Ga氧化铟材料。结合一系列表征手段对材料形貌、组成及气敏性能进行了测试。探究了材料的气敏机理,内容如下:1、使用均匀沉淀法合成了掺杂不同摩尔比Al的In2O3纳米棒状材料。改性后的材料对甲醛显示出良好的响应。In2O3/6%Al在其最佳工作温度100℃下对10 ppm甲醛响应高达73.58,相比纯In2O3,响应提升了 4倍。并且对甲醛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及稳定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及透射电镜(TEM)表征发现Al有效掺入In2O3中并对其晶体结构产生影响,使材料形貌发生变化。利用比表面积测试(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光致发光光谱(PL)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等表征手段,证实掺杂Al后的材料表面具有更多的氧缺陷并且比表面积有增大。氧缺陷数量的增加不仅可以缩短禁带宽度,使得更多电子参与反应,而且可以为氧分子提供更多吸附位点,提高化学吸附氧含量。比表面积的增大也有助于气体分子的吸附。霍尔效应(Hall)测试表明Al掺杂提高了载流子迁移率,可使得气敏反应速率提升。随着Al掺杂量的增加,材料表面氧缺陷含量逐渐升高,载流子迁移率加快,导致气敏性能增强。然而当掺杂量继续增加,氧缺陷含量开始下降,载流子迁移率降低,材料的气敏性能也随之下降。In2O3/6%Al表面相对多的氧缺陷,大的比表面积及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使得其表现出较好的气敏性能。2、通过水热法制备了掺杂不同摩尔比Ga的In2O3纳米块状材料,用于检测乙醇。In2O3材料的最佳工作温度为260℃,其中In2O3/6%Ga对100 ppm乙醇的响应为160,是纯In2O3的2倍,并且对乙醇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及稳定性。结合各表征分析结果可知,掺杂Ga后的氧化铟晶格以及材料表面氧状态发生了变化。晶格参数的下降说明Ga成功掺入In2O3中。Ga掺杂使得In2O3/6%Ga化学吸附氧含量的增加,进而提高材料对乙醇的灵敏度。
连子龙[7](2020)在《基于不同固体电解质材料的混合电势型NO2气体传感器的研究》文中提出世界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尤其是大气污染所带来的危害使人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在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等主要的污染气体中,NOx气体所占的比例非常大,而大量排放的NOx气体会导致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一系列危害。当前对NOx气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化学发光法、分光光度法和Saltzman法等,这些方法的检测流程都是首先进行气体采集,然后带回实验室分析确定气体浓度。但空气中的气体成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些方法所检测的数据不具有时效性。并且这些方法虽然测试结果准确,但存在效率低和成本高的缺点。因此,目前在污染气体检测领域的关注热点是研究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并兼具良好气敏性能的气体检测方法。而电解质型气体传感器检测法能够同时兼具这两个反面,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检测技术。本论文采用流延法和模具压片的方法制备了GDC、YSZ和NASICON三种不同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基片,并结合P25和WO3等敏感电极材料,制备了三种电动势型NO2气体传感器,并分别对它们的响应灵敏度、响应时间、稳定性、重复性和选择性等性能做了一系列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三种传感器的响应值ΔV与NO2气体浓度的对数均呈线性关系,符合混合电动势型传感器的工作机理。在基于YSZ固体电解质的NO2气体传感器的研究中,分析了工作温度对传感器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工作温度对传感器的响应值和响应时间都有较大的影响。在制备的NASICON基NO2气体传感器上采用了正温度系数陶瓷材料(PTC)作为传感器工作的热源,开发出了自恒温混合电位型NO2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对5-150 ppm浓度范围的NO2气体的响应值达到了84.60m V/decade,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采用该新型加热方式的传感器,在检测NO2气体时工作的可行性和稳定性。该方法为研究、开发简单易携的气体传感器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
朱蕾,王嘉楠,刘建伟,王玲,延卫[8](2020)在《静电纺丝一维纳米材料在气敏传感器的应用》文中指出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的一维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以及优越的电化学性能等优势,可以显着改善气敏传感器的灵敏度,成为气敏传感器领域应用最广的材料之一。本文介绍了气敏传感器分类、静电纺丝技术原理和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传感机理,详细综述了静电纺丝法制备不同传感材料,包括半导体金属氧化物、金属修饰金属氧化物、聚合物-金属氧化物和石墨烯-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等在气敏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气敏传感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俊新[9](2020)在《聚苯胺-锗酸锶复合薄膜氨气传感器的设计、制备及其气敏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空气污染程度的日益加重,人们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及监控越来越关注。氨气(NH3)作为一种有毒的空气污染物,当它在环境中的浓度超过一定的水平时会严重刺激人体器官从而损害人体健康。另外人体呼吸和食物腐烂过程释放氨气的浓度分别与人体健康状况和食物新鲜度相关。因此,制备出高性能的室温氨气传感器对于环境检测、疾病诊断及食品安全等领域均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考虑到现有氨气传感器存在成本昂贵、灵敏度低和检测限高等一些不足,本文采用简便的水热法和氧化聚合法制备了锗酸锶(SrGe4O9)、聚苯胺(PANI)以及聚苯胺-锗酸锶(PANI-SrGe4O9)纳米复合材料,随后利用所合成的材料制备了复合薄膜NH3传感器,并对其气敏特性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SrGe4O9纳米线,合成的纳米线形貌均匀、表面光滑,长度约为几微米,直径在30-100 nm之间。通过氧化聚合法制备了PANI与PANI-SrGe4O9复合材料,通过FTIR表征证明PANI-SrGe4O9复合材料具有丰富的官能团结构,通过XPS、XRD、SEM及TEM表征证明了PANI-SrGe4O9复合材料的成功制备,并且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BET测试证明复合材料为介孔结构,比PANI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具有更多的活性吸附位点。(2)利用静电力自组装方式制备了PANI薄膜传感器与PANI-SrGe4O9复合薄膜传感器。测试了两传感器对于0.2-10 ppm NH3的实时响应,结果显示复合薄膜传感器与单一薄膜传感器相比具有更大的响应值,复合薄膜传感器的灵敏度(20.59%ppm-1)是PANI传感器的两倍(9.82%ppm-1),线性拟合因子均高于0.99,同时复合薄膜传感器的响应时间最多可缩短到PANI传感器的三分之一。该复合薄膜传感器还具有优异的重复性、选择性及长期稳定性。此外,PANI-SrGe4O9传感器经500次弯曲后其基值电阻未发生明显改变,对NH3的响应特性基本保持稳定,证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柔性特性。值得注意的是,该复合薄膜传感器对于250 ppt的NH3仍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表明该传感器拥有极低的检测下限。通过对不同口腔环境的呼吸气进行实测,发现PANI-SrGe4O9传感器可明显区分不同的口腔环境。(3)基于材料表征结果及气敏性能测试结果初步建立起了PANI-SrGe4O9复合薄膜传感器的传感机理模型。复合薄膜传感器通过NH3在PANI表面的吸附/脱附来进行脱质子/质子化过程,进而导致复合材料的电阻值发生改变。PANI-SrGe4O9复合薄膜传感器气敏性能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形貌和丰富的介孔结构,以及在p型PANI和n型SrGe4O9界面处形成的p-n异质结。
李月波[10](2020)在《掺铕碱土金属氟卤化物一维纳米结构的构筑与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碱土金属氟卤化物由于其声子能量低,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发光基质材料。铕离子是重要的稀土发光离子之一,已对Eu2+/3+掺杂的纳米发光材料进行了广泛研究。目前,已采用水热法、沉淀法、热压烧结法和离子热合成法制备了Eu2+/3+掺杂碱土金属氟卤化物零维纳米材料,而Eu2+/3+掺杂碱土金属氟卤化物一维纳米材料鲜见报道。电纺技术因设备简单、易于实现、重复性好、产物多样化等优点,是一种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采用电纺技术制备Eu2+/3+掺杂碱土金属氟卤化物一维纳米结构并深入研究其性能,是一个重要且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中采用电纺技术与双坩埚氟卤化技术高效结合新技术构筑了Eu2+/3+掺杂碱土金属氟卤化物纳米纤维、空心纳米纤维和纳米带,以及新颖的管套线结构纳米纤维和带套带结构纳米带等一维纳米结构,并利用XRD、SEM、XPS和PL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电纺技术和双坩埚氟化技术制备了立方相的CaF2:Eu2+/3+纳米纤维、空心纳米纤维和纳米带。在276 nm和320 nm紫外光激发下,CaF2:Eu2+/3+一维纳米结构在385 nm处有较强的紫光发射,归因于Eu2+的4f65d1→8S7/2能级跃迁,在615 nm处有较强的红光发射,归因于Eu3+的5D0→7F2能级跃迁。通过调节铕离子浓度和煅烧温度,CaF2:Eu2+/3+一维纳米结构实现了白光发射和光色可调发光。2.通过电纺技术和双坩埚氟氯化技术制备了四方相的CaFCl:Eu2+/3+纳米纤维、空心纳米纤维以及纳米带,并研究了其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Eu2+和Eu3+离子共存于CaFCl:Eu2+/3+一维纳米结构中。通过调节铕离子浓度,CaFCl:Eu2+/3+一维纳米结构实现了白光发射和光色可调发光。3.采用电纺技术和双坩埚氟卤化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备了新颖的CaF2:9%Eu2+/3+@void@SiO2和CaFCl:7%Eu2+/3+@void@SiO2管套线结构纳米纤维,并研究了其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管套线结构纳米纤维拥有大的长径比,在传感器、生物医药、催化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4.利用电纺技术和双坩埚氟卤化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备了新颖的CaF2:9%Eu2+/3+@void@SiO2和CaFCl:7%Eu2+/3+@void@SiO2带套带结构纳米带,这种制备工艺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不引入有机物等优点。所取得的成果对于制备其他特殊结构的一维纳米材料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碱土金属掺杂SnO_2气体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碱土金属掺杂SnO_2气体传感器(论文提纲范文)
(1)吸附法脱除废气中羰基硫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吸附剂 |
1.1 吸附剂种类 |
1.1.1 活性炭 |
1.1.2 沸石分子筛 |
1.1.3 金属氧化物 |
1.1.4 类水滑石化合物及其衍生复合金属氧化物 |
1.2 吸附剂改性方法 |
1.2.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
1.2.2 过渡金属 |
1.2.3 稀土金属 |
1.2.4 其他活性组分 |
2 影响吸附的因素及吸附剂再生 |
2.1 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 |
2.1.1 活性组分负载量 |
2.1.2 吸附温度 |
2.1.3 空速 |
2.1.4 气体成分 |
2.2 吸附剂再生 |
3 吸附剂脱除COS机理 |
3.1 酸碱吸附 |
3.2 Π络合吸附 |
3.3 S-M配位吸附 |
3.4 催化氧化吸附 |
3.5 其他吸附机理 |
4 结语 |
(2)锡基氧化物纤维的制备与碳烟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碳烟颗粒催化剂研究 |
1.2.1 贵金属催化剂 |
1.2.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2.3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催化剂 |
1.2.4 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剂 |
1.2.5 尖晶石型氧化物催化剂 |
1.2.6 水滑石型氧化物催化剂 |
1.3 氧化锡材料研究现状 |
1.3.1 氧化锡的性质 |
1.3.2 氧化锡的制备方法 |
1.3.3 氧化锡的应用 |
1.3.4 电纺氧化锡纤维的研究 |
1.3.5 氧化锡催化剂的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氧化锡纤维的制备及其碳烟催化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SnO_2纤维的制备 |
2.3 催化剂表征 |
2.3.1 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测试 |
2.3.2 X射线衍射(XRD)分析测试 |
2.3.3 比表面积(BET)测试 |
2.3.4 扫描电镜(SEM)测试 |
2.3.5 透射电镜(TEM)测试 |
2.3.6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测试 |
2.3.7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测试 |
2.3.8 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_2-TPD)测试 |
2.3.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2.4 催化剂活性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Sn_xCe_(1-x)O_2复合氧化物纤维的碳烟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Sn_xCe_(1-x)O_2纤维的制备 |
3.3 催化剂表征 |
3.4 催化剂活性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论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与专利发表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
附录 (英文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激光辅助化学溶液法制备金属氧化物薄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激光辅助化学溶液法简介 |
1.2.1 激光辅助化学溶液法流程 |
1.2.2 典型激光器种类 |
1.3 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
1.3.1 激光的光热效应 |
1.3.2 激光的光化学作用 |
1.4 激光退火的影响因素 |
1.4.1 激光参数 |
1.4.2 材料性质 |
1.4.3 外界条件 |
1.5 激光辅助化学溶液法制备金属氧化物薄膜研究进展 |
1.5.1 激光退火制备介电、铁电和压电薄膜 |
1.5.2 激光退火制备透明导电薄膜 |
1.5.3 激光退火制备薄膜太阳能电池 |
1.5.4 激光退火制备柔性热敏电阻 |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激光辅助化学溶液法制备多孔Fe_3O_4薄膜 |
2.1 引言 |
2.2 薄膜制备与表征 |
2.2.1 多孔Fe_3O_4薄膜的制备 |
2.2.2 多孔Fe_3O_4薄膜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
2.2.3 多孔Fe_3O_4薄膜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 实验结果讨论 |
2.3.1 多孔Fe_3O_4薄膜的微结构及表面形貌表征结果讨论 |
2.3.2 多孔Fe_3O_4薄膜的电化学性能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激光辅助化学溶液法制备W:In_2O_3薄膜 |
3.1 引言 |
3.2 薄膜制备与表征 |
3.2.1 W掺杂的In_2O_3薄膜的制备 |
3.2.2 W掺杂的In_2O_3薄膜结构与性能表征 |
3.3 实验结果讨论 |
3.3.1 化学溶液法制备W掺杂In_2O_3薄膜的结构表征与物性分析 |
3.3.2 激光退火制备0.5at%W掺杂In_2O_3薄膜的微结构与性能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激光辅助化学溶液法制备Ga:ZnO薄膜 |
4.1 引言 |
4.2 薄膜制备与表征 |
4.2.1 Ga掺杂的ZnO薄膜的制备 |
4.2.2 Ga掺杂的ZnO薄膜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4.3 实验结果讨论 |
4.3.1 Ga掺杂的ZnO薄膜的结构及表面形貌结果分析 |
4.3.2 Ga掺杂的ZnO薄膜的电输运和光学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激光辅助化学溶液法制备La_(0.7)Sr_(0.3)MnO_3外延薄膜 |
5.1 引言 |
5.2 薄膜制备与表征 |
5.2.1 La_(0.7)Sr_(0.3)MnO_3外延薄膜的制备 |
5.2.2 La_(0.7)Sr_(0.3)MnO_3外延薄膜的微结构与性能表征 |
5.3 实验结果讨论 |
5.3.1 La_(0.7)Sr_(0.3)MnO_3薄膜的微结构及表面形貌表征结果分析 |
5.3.2 La_(0.7)Sr_(0.3)MnO_3外延薄膜电磁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添加剂MXene对RP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1.2.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简述 |
1.2.2 钙钛矿材料 |
1.2.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 |
1.2.4 钙钛矿薄膜制备工艺 |
1.3 Ruddlesden-Po PPer型二维钙钛矿 |
1.4 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碳和/或氮化物(MXene) |
1.4.1 MXene简介 |
1.4.2 MXene的制备方法 |
1.4.3 MXene的表面修饰及层间控制 |
1.4.4 MXene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钙钛矿薄膜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测试表征方法 |
2.1 (PEA)_2MA_3Pb_4I_(13)薄膜的制备 |
2.1.1 材料体系的选取 |
2.1.2 药品及实验仪器 |
2.1.3 ITO玻璃片及实验用品的清洗 |
2.1.4 钙钛矿前驱体溶液配制 |
2.1.5 旋涂法制备(PEA)_2MA_3Pb_4I_(13)薄膜 |
2.2 钙钛矿薄膜的表征方法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2.2.2 X射线衍射测试 |
2.2.3 掠入射广角X光散射测试 |
2.2.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 |
2.2.5 稳态光致发光测试 |
2.2.6 时间分辨光致发光测试 |
2.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2.3.1 药品及实验仪器 |
2.3.2 ITO玻璃片及实验用品的清洗 |
2.3.3 SnO_2电子传输层的制备 |
2.3.4 (PEA)_2MA_3Pb_4I_(13)吸光层的制备 |
2.3.5 P3HT空穴传输层的制备 |
2.3.6 Ag电极制备 |
2.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测试方法 |
2.4.1 J-V曲线测试分析 |
2.4.2 恒压稳态测试 |
2.4.3 外量子效率测试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MXene掺杂电子传输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及仪器 |
3.2.2 MXene的合成制备 |
3.2.3 MXene掺杂SnO_2薄膜的制备 |
3.2.4 MXene掺杂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AX与MXene的形貌表征 |
3.3.2 MXene掺杂SnO_2电子传输层薄膜表征 |
3.3.3 MXene掺杂SnO_2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MXene掺杂光吸收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及仪器 |
4.2.2 MXene掺杂(PEA)2MA3Pb4I13薄膜的制备 |
4.2.3 MXene掺杂(PEA)2MA3Pb4I1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Xene掺杂(PEA)_2MA_3Pb_4I_(13)薄膜表征 |
4.3.2 MXene掺杂(PEA)_2MA_3Pb_4I_(1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CeO2基固溶体负载Ni和Ru催化剂CO2甲烷化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CO_2甲烷化反应研究背景 |
1.2. CeO_2及其固溶体作为载体性能研究概述 |
1.2.1 CeO_2载体性能研究概述 |
1.2.2 CeO_2基金属氧化物固溶体载体性能研究概述 |
1.3 CO_2甲烷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1 负载型Ni基催化剂 |
1.3.2 负载型Ru基催化剂 |
1.4 CO_2甲烷化机理研究进展 |
1.4.1 CO_2 Associative Scheme |
1.4.2 CO_2 Dissociative Scheme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章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与实验方法 |
2.1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介绍 |
2.1.1 密度泛函理论概述 |
2.1.2 VASP软件介绍 |
2.1.3 过渡态搜索方法 |
2.1.4 本论文理论计算工作所用软件和基群 |
2.2 实验部分介绍 |
2.2.1 实验仪器与原料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比表面和孔径分布的测定(N_2吸/脱附) |
2.3.3 In-situ FTIR测试 |
2.3.4 拉曼光谱测试(Raman) |
2.3.5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3.6 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 |
2.3.7 X射线电子能谱(XPS) |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3章 Ni/CeO_2、Ni/Ce_(0.9)Sn_(0.1)O_x催化剂CO_2甲烷化反应机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制备和DFT计算方法 |
3.2.1 催化剂制备 |
3.2.2 计算方法及模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i/CeO_2催化剂XRD结果分析 |
3.3.2 Ni/CeO_2催化剂CO_2甲烷化活性测试 |
3.3.3 Ni/CeO_2催化剂CO_2吸附in-situ FTIR研究 |
3.3.4 Ni/CeO_2催化剂CO_2甲烷化in-situ FTIR研究 |
3.3.5 Ni/CeO_2催化剂DFT计算机理研究结果分析 |
3.3.6 Ni/Ce_(0.9)Sn_(0.1)O_x催化剂XRD结果分析 |
3.3.7 Ni/Ce_(0.9)Sn_(0.1)O_x催化剂Raman结果分析固溶体结构 |
3.3.8 Ni/Ce_(0.9)Sn_(0.1)O_x催化剂CO_2甲烷化活性测试 |
3.3.9 Sn改性CeO_2载体对CO_2甲烷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eO_2、Cr掺杂CeO_2负载Ru催化剂CO_2甲烷化反应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制备和DFT计算方法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4.2.2 计算方法及模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Ru/CeO_2催化剂XRD结果分析 |
4.3.2 Ru/CeO_2催化剂CO_2甲烷化活性测试 |
4.3.3 Ru/CeO_2催化剂in-situ FTIR结果分析 |
4.3.4 Ru/Ce_(0.9)Cr_(0.1)O_x催化剂XRD结果分析 |
4.3.5 Cr改性CeO_2载体对CO_2甲烷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6)氧化铟基气敏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气体传感器概述 |
1.2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概述 |
1.2.1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工作原理 |
1.2.2 半导体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 氧化铟气敏材料概述 |
1.3.1 氧化铟在检测各类气体中的应用 |
1.3.2 氧化铟气敏材料的改性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Al掺In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2 In_2O_3/x%Al的制备 |
2.2.3 材料的表征 |
2.2.4 气敏传感器制备和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煅烧温度的选择 |
2.3.2 Al掺杂In2O_3材料表征分析 |
2.3.3 材料气敏性能表征 |
2.3.4 材料表面性质表征 |
2.3.5 气敏机理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a修饰增强In_2O_3的C_2H_5OH检测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2 材料的制备 |
3.2.3 材料的表征 |
3.2.4 气敏传感器制备和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煅烧温度对氧化铟的影响 |
3.3.2 Ga掺杂In_2O_3样品表征分析 |
3.3.3 In_2O_3样品气敏性能检测 |
3.3.4 材料表面性质表征 |
3.3.5 气敏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7)基于不同固体电解质材料的混合电势型NO2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NO_2气体的产生及危害 |
1.2 NO_2气体的检测方法 |
1.2.1 分光光度法 |
1.2.2 离子色谱法 |
1.2.3 化学发光法 |
1.2.4 半导体型传感器测试法 |
1.2.5 电化学型传感器测试法 |
1.3 电化学型NO_2气体传感器 |
1.3.1 传感器定义 |
1.3.2 固体电解质 |
1.3.3 敏感电极材料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基于GDC电解质的NO_2气体传感器 |
2.1 引言 |
2.2 基于GDC电解质的NO_2气体传感器 |
2.2.1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
2.2.2 GDC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表征 |
2.2.3 传感器的组装 |
2.3 基于GDC电解质的NO_2气体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2.4 GDC电解质型NO_2传感器的工作机理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YSZ电解质型NO_2传感器 |
3.1 引言 |
3.2 YSZ电解质型NO_2传感器的制备与组装 |
3.2.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
3.2.2 YSZ电解质基片的制备与表征 |
3.2.3 敏感电极浆料的制备与表征 |
3.2.4 YSZ基气体传感器的组装 |
3.3 YSZ电解质型NO_2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3.4 YSZ电解质型NO_2传感器的工作机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NASICON电解质型NO_2传感器 |
4.1 引言 |
4.2 NASICON电解质型NO_2 传感器的制备 |
4.2.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
4.2.2 NASICON粉体的制备 |
4.2.3 NASICON粉体的表征 |
4.2.4 NASICON基片的制备 |
4.2.5 NASICON基片的表征 |
4.2.6 NASICON基气体传感器的组装 |
4.3 基于NASICON电解质的NO_2 气体传感器敏感性能测试 |
4.4 NASICON电解质型NO_2 传感器的响应机理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静电纺丝一维纳米材料在气敏传感器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
1引言 |
2静电纺丝纳米材料 |
3基于静电纺丝纳米材料的气敏传感器 |
3.1半导体气敏传感器传感机理 |
3.2单一金属氧化物 |
3.3金属修饰半导体金属氧化物 |
3.4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
3.5导电聚合物-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
3.6石墨烯-半导体金属氧化物/聚合物复合材料 |
4结论与展望 |
(9)聚苯胺-锗酸锶复合薄膜氨气传感器的设计、制备及其气敏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
1.2 气体传感器的介绍 |
1.2.1 气体传感器的分类 |
1.2.2 气体传感器的常见性能指标 |
1.3 常见的气敏材料介绍 |
1.4 NH_3 传感器发展历程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及实验分析方法 |
2.1 敏感薄膜制备工艺 |
2.2 敏感元器件结构设计和制备工艺 |
2.3 气敏测试平台搭建 |
2.4 敏感薄膜的表征测试方法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
2.4.2 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XRD)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
2.4.4 傅立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
2.4.6 比表面积测试(Brunauer-Emmett-Teller,BET)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所用仪器及药品 |
3.3 SrGe_4O_9 纳米线的水热合成 |
3.4 SrGe_4O_9 纳米线的表征 |
3.4.1 XRD分析 |
3.4.2 SEM分析 |
3.5 PANI与 PANI-SrGe_4O_9 纳米材料的合成 |
3.6 PANI与 PANI-SrGe_4O_9 纳米材料的表征分析 |
3.6.1 FTIR分析 |
3.6.2 XRD分析 |
3.6.3 XPS分析 |
3.6.4 SEM分析 |
3.6.5 TEM分析 |
3.6.6 BET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氨气传感器的制备及氨敏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所用仪器 |
4.3 SrGe_4O_9、PANI与 PANI-SrGe_4O_9 复合薄膜传感器的制备 |
4.3.1 基片清洗与电极制备 |
4.3.2 SrGe_4O_9、PANI与 PANI-SrGe_4O_9 复合薄膜传感器的制备 |
4.4 PANI-SrGe_4O_9 复合薄膜传感器的气敏性能研究 |
4.4.1 PANI-SrGe_4O_9 复合薄膜传感器的NH_3 敏感特性研究 |
4.4.2 弯曲对PANI-SrGe_4O_9 复合薄膜传感器气敏性能的影响 |
4.4.3 湿度对PANI-SrGe_4O_9 复合薄膜传感器气敏性能的影响 |
4.4.4 PANI-SrGe_4O_9 复合薄膜传感器对极低浓度NH_3 的响应特性研究 |
4.4.5 PANI-SrGe_4O_9 复合薄膜传感器的呼吸应用测试 |
4.4.6 PANI-SrGe_4O_9 复合薄膜传感器的氨敏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掺铕碱土金属氟卤化物一维纳米结构的构筑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1.1 稀土概述 |
1.1.2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 Eu~(2+/3+)掺杂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 稀土掺杂碱土金属氟卤化物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水热法 |
1.3.2 共沉淀法 |
1.3.3 热压分解法 |
1.3.4 修饰法 |
1.3.5 溶胶凝胶法 |
1.3.6 喷雾干燥法 |
1.3.7 静电纺丝法 |
1.4 静电纺丝技术研究进展 |
1.4.1 静电纺丝的简介 |
1.4.2 静电纺丝的发展 |
1.4.3 静电纺丝的影响因素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化学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 |
2.1 主要化学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3.3 荧光光谱分析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第3章 CaF_2:Eu~(2+/3+)纳米纤维、空心纳米纤维和纳米带的构筑、结构及发光特性研究 |
3.1 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CaF_2:x%Eu~(2+/3+)纳米纤维的制备 |
3.2.2 CaF_2:9%Eu~(2+/3+)空心纳米纤维的制备 |
3.2.3 CaF_2:9%Eu~(2+/3+)纳米带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3.2 结构形貌和元素分析 |
3.3.3 荧光分析 |
3.3.4 CaF_2:Eu~(2+/3+)纳米纤维,空心纳米纤维和纳米带的形成机理 |
3.4 小结 |
第4章 CaFCl:Eu~(2+/3+)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结构与荧光性能研究 |
4.1 概述 |
4.2 实验部分 |
4.2.1 CaFCl:x%Eu~(2+/3+)纳米纤维的制备 |
4.2.2 CaFCl:7%Eu~(2+/3+)空心纳米纤维的制备 |
4.2.3 CaFCl:7%Eu~(2+/3+)纳米带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3.2 结构形貌和元素分析 |
4.3.3 荧光分析 |
4.3.4 CaFCl:Eu~(2+/3+)纳米纤维、空心纳米纤维和纳米带的形成机理 |
4.4 小结 |
第5章 CaF_2:9%Eu~(2+/3+)@void@SiO_2和CaFCl:7%Eu~(2+/3+)@void@SiO_2管套线结构纳米纤维的构筑、结构与特性研究 |
5.1 概述 |
5.2 实验部分 |
5.2.1 CaF_2:9%Eu~(2+/3+)@void@SiO_2管套线结构纳米纤维的制备 |
5.2.2 CaFCl:7%Eu~(2+/3+)@void@SiO_2管套线结构纳米纤维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5.3.2 形貌和结构分析 |
5.3.3 荧光分析 |
5.3.4 管套线结构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 |
5.4 小结 |
第6章 CaF_2:9%Eu~(2+/3+)@void@SiO_2和CaFCl:7%Eu~(2+/3+)@void@SiO_2带套带结构纳米带的合成与表征 |
6.1 概述 |
6.2 实验部分 |
6.2.1 CaF_2:9%Eu~(2+/3+)@void@SiO_2带套带结构纳米带的制备 |
6.2.2 CaFCl:7%Eu~(2+/3+)@void@SiO_2带套带结构纳米带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6.3.2 形貌和结构分析 |
6.3.3 荧光分析 |
6.3.4 带套带结构纳米带的形成机理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创新点 |
7.1.1 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碱土金属掺杂SnO_2气体传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吸附法脱除废气中羰基硫的研究进展[J]. 陈凯琳,黄小凤,李琳丽,杨熙斌,蒋明. 化学通报, 2021(06)
- [2]锡基氧化物纤维的制备与碳烟催化性能研究[D]. 朱思伦. 山东大学, 2021(12)
- [3]激光辅助化学溶液法制备金属氧化物薄膜[D]. 刘燕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4]添加剂MXene对RP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D]. 蒲东东.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5]CeO2基固溶体负载Ni和Ru催化剂CO2甲烷化反应机理研究[D]. 佟云艳. 南昌大学, 2020(01)
- [6]氧化铟基气敏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D]. 德钦玛.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不同固体电解质材料的混合电势型NO2气体传感器的研究[D]. 连子龙.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8]静电纺丝一维纳米材料在气敏传感器的应用[J]. 朱蕾,王嘉楠,刘建伟,王玲,延卫. 化学进展, 2020(Z1)
- [9]聚苯胺-锗酸锶复合薄膜氨气传感器的设计、制备及其气敏特性研究[D]. 张俊新.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掺铕碱土金属氟卤化物一维纳米结构的构筑与性质研究[D]. 李月波.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