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含油率的农业气候分析及黑龙江省大豆含油率的地理分布区划(论文文献综述)
祖世亨[1](1983)在《大豆含油率的农业气候分析及黑龙江省大豆含油率的地理分布区划》文中研究表明 引言 大豆做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以其油份高、质量好,而驰名世界。关于大豆产量的气象条件分析,国内外早有许多研究报导,而关于产品质量方面的研究尚少。由于我国大豆是食油的主要原料,约有40%的大豆用于榨油,出口的大豆也以摄取油份为主,因而研究大豆的含油问题是农业各个学科的重要课题。研究大豆含油率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是农业气象学科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进行大豆品种类型分布及育种区域划分等工作的气候依据。本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研究各地大豆含油率与气候条件的关
宋雯雯[2](2016)在《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划分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大豆属于光温敏感型作物,单一品种适应区域狭窄,跨区引种常导致成熟期过早或过晚,引起产量降低或生产风险。为明确不同地区大豆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本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的大豆生育期组划分体系,借助全国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试验技术平台,于2011至2015年在全国36个试验点开展大豆生育期组精细划分工作。并根据鉴定结果分析了各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分布规律。具体结果如下:(1)根据北美大豆生育期组代表品种在全国不同试验点的表现,明确了不同生态区域自然光照条件下可鉴定大豆生育期组的范围,筛选出黑河、扎兰屯、绥化、长春、北京、徐州、南充、武汉8个试验点作为我国不同大豆产区的代表性鉴定点。2014-2015年,用新引入的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生育期组精确至0.1)在这8个试验点分别进行春播试验。根据不同试验点大豆生育日数(VE-R7)与生育期组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原有的生育期尚未精确至0.1的代表品种进行生育期组精细划分,并沿用此法在北方春大豆组19个试验点、黄淮海夏大豆区9个试验点及南方多作大豆区8个试验点对全国共840个大豆主要栽培品种进行了生育期组精细划分。(2)在全国784个地点大豆生产田调查取样,结合品种生育期组信息,利用GIS中Kriging插值的方法对生育期组的分布区域进行可视化分析,完成了基于生育期组的大豆生态区划。在各生育期组中,MGIII和MGIV品种在我国分布区域最广。与美国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区域分布对比发现,在42°N以北地区,两国大豆生育期组分布情况一致,而在42°N以南地区,因种植制度不同,差异较大。(3)在我国大豆主要产区的17个试验点选取各地适宜生育期组品种及比其早1组和2组的品种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明确了各地晚播不同时间段条件下能够安全成熟的品种生育期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地救灾补种品种生育期组搭配方案。研究结果可为各地救灾补种工作及建立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提供参考。(4)通过分析各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产量及相关的农艺性状可知,各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单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MGII大豆品种的单产居第一位,其次为MG0和MGI品种,MGV-IX品种的单产水平最低。MGII和MGV-IX品种的产量变异系数较高,组内产量差异大。比较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发现,MG000-II的早熟品种株高明显高于MGIII以后的品种。MGV-IX品种的单株荚数最多,MG0品种最少;MGIII和MGIV品种的平均百粒重最高。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影响MG0和MGV-IX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种植密度,影响MGI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百粒重,而对MGII-IV品种来说,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单株粒数。(5)对2010-2013年从全国大豆主产区收集到的763份大豆样品进行化学品质检测,分析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主要品质性状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大豆粗蛋白含量以MGV-IX品种最高,脂肪含量以MGII品种最高。分析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表明,大豆粗蛋白、水溶性蛋白及蛋脂总和与≥15oC积温、日平均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累计日照时数和昼夜温差呈负相关关系;粗脂肪则呈现出相反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大豆粗脂肪含量与日平均温度呈一元二次回归关系,当日平均温度低于19.7oC时,大豆粗脂肪含量与日平均温度呈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昼夜温差是影响大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及蛋脂总和的最直接的气象因子。根据不同产区的分析结果,明确了各区域大豆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各区改善大豆品质的农艺措施。
徐永华,何志鸿,信依群[3](1996)在《世界大豆化学品质生态地理分布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大豆品种Williams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世界各地的表现。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地理区域间,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很大的差异。纬度0°-20°59’区域内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最高,但在此区域内,海拔500—1000米的中等海拔地区蛋白质含量最高,0-500米的低海拔地区脂肪含量最高。不同年度间蛋白质、脂肪含量亦不相同。但是低、中纬度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年际间含量变化小于中高纬度的温带和冷凉地区的年际变化。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土壤酸碱度的相关显着性高于回归线以内的赤道雨林、热带草原区。就世界范围来看,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负相关高度显着。蛋白质与产量负相关亦高度显着,但年度之间相关程度不同;脂肪含量与产量正相关接近显着,但受环境影响很大,有的年份、有的地区相关不显着。
韩天富,王金陵,杨庆凯,盖钧镒[4](1997)在《开花后光照长度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开花后光照长度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及开花后各发育阶段长度与大豆化学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光照长度对大豆化学品质有很大影响。光照长度的作用不仅涉及光合时间,而且与光周期本身的机制有关。长光照下大豆蛋白质含量下降,脂肪含量上升,棕榈酸和油酸占脂肪的比例下降,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有所升高,硬脂酸含量存在处理间的显着差异,但与光照长度的关系复杂。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光照处理均对大豆化学品质有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大豆化学品质性状与花荚期和鼓粒期长度关系密切,较长的开花后阶段有利于脂肪含量和亚油酸比例的提高。品种遗传特性对大豆化学品质性状的影响大于光照长度的作用
胡国华,宁海龙,王寒冬,王继安,张大勇,李文滨[5](2004)在《光照强度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Ⅰ.全生育期光照强度变化对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以及自开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处理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不同品质类型的大豆脂肪、蛋白质含量均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不同品质类型大豆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脂肪含量均下降,蛋白质脂肪总含量上升。品种间对光照强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高蛋白品种对光照强度较迟钝,而高脂肪品种对光照强度较敏感。
孙钊[6](2006)在《大豆(Glycine max (L.)Merr.)品质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豆是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高低除受遗传因素决定外,还受多种生态因子和栽培措施的影响。生育期间的温度、降水、日照等对大豆品质影响较大,明确地点、播期、施肥与大豆品质的关系,对大豆的区域化种植和栽培措施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不同品质类型的大豆品种为材料,对其品质性状分别从品质生态试验、播期试验和氮、磷、钾施肥试验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连续3年的品质生态试验表明,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既受年份气候的影响,又受地点气候的影响,但蛋白质与脂肪含量都呈现出高度的负相关。8月中、下旬(鼓粒中前期)为蛋白质含量的综合气候关键期,9月上、中旬(鼓粒中后期)为脂肪含量的综合气候关键期。温度为影响蛋白质含量的主导气象因子;日照时数为影响脂肪含量的主导气象因子。 2.随着播期的延迟,影响大豆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的气候关键期也相应的随着推迟。影响蛋白质的气候关键期从8月上旬到8月下旬;影响脂肪的气候关键期从8月中旬到9月中旬,比蛋白质关键期晚一些。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随着播期的延迟均呈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确定大豆的最佳播种期为5月5日到5月20日。 3.在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有利于蛋白质含量的提高,不利于脂肪含量的增加;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脂肪含量则上升;蛋白质含量随钾肥用量的提高而下降,脂肪含量与此相反。
何志鸿,姚振纯,林红[7](1988)在《黑龙江省大豆化学品质生态地理分布——1.野生大豆化学品质生态地理分布》文中提出本研究从全省各县搜集的野生大豆在哈尔滨种植,分析百粒重1.00~2.99克的典型的野生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含量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野生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呈负相关。(2)野生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与纬度呈负相关(-0.5942**),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0.347**),脂肪含量与纬度呈正相关(0.370**),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0.265*)。(3)主要气象因子对野生大豆的蛋白质、脂防含量有室要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开花至成熟(夏至到秋分)期间的气温、蛋白质含量与各节气间平均气温相关系数为0.308*~0.508**,脂肪与各节气平均气温呈显着负相关(r=-0.296*~0.375**)。大暑至立秋的降水量才对蛋白质含量有显着影响,相关系数达0.295*,脂肪含量则与夏至到小暑降水量呈正相关(0.260*),与小暑至大暑降水量呈负相关(-0.423**)。蛋白质含量与生殖生长前期(8月中旬以前)的日照时数呈显着负相关,与后期日照呈正相关,但多不显着。腊肪含量与生殖生长阶段日照呈负相关。但8月中旬之前不显着。(4)牡丹江半山区为蛋白质、脂肪双高区,三江平原和松绥平原为高蛋白质区,兴安岭山区、克拜丘陵和尚方延为高脂肪区,西部干旱地区为低脂肪区。
刘波,苗保河,李向东,张丽娟[8](2007)在《氮磷肥对两种品质类型大豆脂肪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文中指出以高油大豆品种山宁11和高蛋白大豆品种菏豆12为试验材料,于分枝期末进行氮素和磷素处理。结果表明适当施氮肥均可以提高籽粒中粗脂肪的含量,降低棕榈酸、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提高亚油酸的含量。山宁11以施氮量在N1处理水平(尿素120 kg hm-2)时表现最佳,比不施氮处理棕榈酸含量降低了0.65%,亚油酸含量提高了1.0%左右,而对于高蛋白品种则表现为在N2处理水平(尿素240 kg hm-2)时最佳,比不施氮肥处理油分含量提高了0.56%,棕榈酸含量降低了0.18%,硬脂酸含量降低了0.31%,亚油酸和油酸总量提高了2.37%,亚麻酸含量显着降低。施磷肥均可降低粗脂肪的含量,同时也降低棕榈酸和亚油酸的含量,但对于高蛋白品种则有利于其油酸的积累。
张星[9](2018)在《大豆成熟籽粒硬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认为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是人类和动物最主要的植物蛋白和油脂来源之一。由大豆籽粒加工而成的豆制品是亚洲的重要传统食品且其有利于人们的健康,目前豆制品在世界范围内正日益受欢迎。大豆籽粒硬度是大豆重要的品质性状,影响了纳豆的质量和加工以及菜用大豆的食味品质。硬粒型种子不利于种子的加工,菜用大豆也需要软粒的种子以获得更好的口感。选育籽粒硬度较软的大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研究大豆籽粒硬度遗传机制有助于提高软粒品种选育的效率。为加深对大豆籽粒硬度遗传机制的认识,本研究对216份中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的籽粒硬度表型进行鉴定,分析了不同生态区和所属亚群之间籽粒硬度的变化以及籽粒蛋白含量、油脂含量和籽粒硬度的相关性,并分析了影响大豆籽粒硬度的因素。进一步基于多位点关联分析mrMLM方法利用1514个高质量的SNP分子标记对大豆籽粒硬度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与大豆籽粒硬度显着关联的位点,在位点LD衰减区间内筛选候选基因并分析其表达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本研究通过质构仪探针破碎籽粒的最大力Fm以及探针压入籽粒稳定时间段(0.3-0.5s)的力随时间变化率H两个指标来衡量籽粒硬度,于2011-2014年测定大豆微核心种质四年间的成熟籽粒硬度。结果表明:该群体籽粒硬度的两个指标Fm和H均存在广泛的表型变异,其中Fm在四年中品种的平均值变幅为17268.2N-18451.9N,H的平均值变幅为28702.8N/s-29559.5N/s。该群体在四个环境下Fm和H指标均表现出极显着正相关,遗传率均大于8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Fm和H在材料间、年份间以及材料与年份互作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216份微核心种质的材料来源于7个生态区且分属2个亚群。Fm和H表现出随着生态区地理分布从北往南、播期从春至秋升高的趋势,主要来源于北方春播区的第1亚群的材料Fm和H值均低于第2亚群。为了探索大豆籽粒硬度和其它重要品质性状间的关系及影响籽粒硬度的因素,本研究使用近红外仪测定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群体在2012-2014年的籽粒蛋白、油脂和水分含量的表型。该群体在三个年份中籽粒蛋白含量范围分别是38.0-49.7%、34.5-50.2%和 35.0-47.1%,籽粒油脂含量范围分别是 14.1-21.6%、13.7-24.1%和 16.4-24.6%。不同生态区和亚群的材料籽粒蛋白含量变化与大豆籽粒硬度变化基本一致,而籽粒油脂含量变化与大豆籽粒硬度变化相反。大豆籽粒硬度受材料生态区影响,与籽粒蛋白含量显着正相关,与籽粒油脂含量极显着负相关。利用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的1514个SNP标记,在216份大豆微核心种质群体中使用多位点关联分析mrMLM方法对大豆籽粒硬度指标Fm和H进行关联作图。结果表明:共定位到10个与Fm指标和10个与H指标显着关联(P≤0.0002)的位点。对微核心种质群体在2012-2014年间的籽粒油脂含量使用mrMLM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共定位到6个SNP标记显着关联。基于与Fm或H在多环境下显着关联的SNP:map-2655、Q-15-0087770和map-391的LD衰减距离,通过比较前人研究中可能与籽粒硬度相关的途径或基因,依据候选区段内的基因功能注释初步筛选到24个籽粒硬度候选基因。在硬度表型具有极端差异的材料中,分析与Q-15-0087770距离较近的5个候选基因在大豆三个生育期(R5、R6和R7)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得到Q-15-0087770落点基因Glyma.15G147800以及基因Glyma.15G149800可能与大豆成熟籽粒硬度相关。综上,本研究通过对大豆成熟籽粒硬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为理解目标性状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有效信息,为大豆的软籽粒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品质育种提供新参考。
陈霞[10](2001)在《不同生态区域环境对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影响》文中提出通过 1999- 2 0 0 0年黑龙江省内五个不同生态区主栽 73个大豆品种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 :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 ,除受品种本身内遗传基因控制外 ,生态环境因素 (纬度、温度、降雨等 )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生态地理区域间 ,蛋白质、脂肪含量有差异 ,不同年度间蛋白质、脂肪含量有差异。就黑龙江省五个生态区栽培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以安达、佳木斯最高 ,含量为4 1.4 2 %、4 1.33% ,脂肪含量以哈尔滨最高 ,含量为 2 1.2 4 % ,蛋白质含量与纬度、温度、降雨相关不明显 ,脂肪含量与纬度、降水量呈显着的负相关 ,与温度呈显着的正相关
二、大豆含油率的农业气候分析及黑龙江省大豆含油率的地理分布区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含油率的农业气候分析及黑龙江省大豆含油率的地理分布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划分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大豆生育期与生育期组 |
二、不同国家大豆生育期分组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
三、基于生育期组划分的大豆生态区划研究 |
四、大豆生育期性状与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关系 |
五、气象因子对大豆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判别技术体系的建立 |
第一节 大豆生育期组判别标准品种的鉴定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的多点鉴定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判别方法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大豆主要栽培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 |
第一节 不同产区大豆品种生育期组鉴定 |
一、试验材料及试验点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对国家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判定 |
一、试验材料及试验点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品种生育期组的中国大豆生态区划 |
第一节 不同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分布的GIS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不同生育期组的中国大豆生态区域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二、中美大豆生育期组分布的比较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生育期组的大豆救灾补种品种搭配方案 |
第一节 北方春作大豆区东北亚区大豆救灾补种品种搭配方案 |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北方春作大豆区西北亚区大豆救灾补种品种搭配方案 |
一、试验点及试验材料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黄淮海夏作大豆区大豆救灾补种品种搭配方案 |
一、试验点及试验材料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试验材料 |
二、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播种期 |
三、取样方法 |
四、数据处理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一、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分布范围及播期类型 |
二、不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种植密度特征分析 |
三、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产量特征分析 |
四、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
五、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品质性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不同生态区大豆品质性状分布特征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我国不同生育期组地带大豆品质性状分布特征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大豆品质性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光照强度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Ⅰ.全生育期光照强度变化对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全生育期不同光照强度下大豆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2.2 不同品质类型品种对光照强度的反应 |
3 讨论 |
(6)大豆(Glycine max (L.)Merr.)品质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1 品质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2 播期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3 氮磷钾试验材料及方法 |
2.2 统计分析方法 |
2.2.1 品质试验分析方法 |
2.2.2 播期试验分析方法 |
2.2.3 氮磷钾试验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年份间大豆蛋白质与脂肪含量的相关性 |
3.2 不同年份不同环境因素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
3.2.1 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气象要素的相关 |
3.2.2 气象因子对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效应 |
3.2.3 影响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综合气候关键期 |
3.2.4 影响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主导气象因子 |
3.3 播期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
3.3.1 生态因子与播期的关系 |
3.4氮、磷、钾肥对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的影响 |
3.4.1 氮、磷、钾肥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4.2 氮、磷、钾肥对脂肪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豆蛋白质与脂肪含量的相关关系 |
4.2 生态因子对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
4.3 氮、磷、钾肥对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
4.4 大豆品质生态的特点与品种生态布局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氮磷肥对两种品质类型大豆脂肪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素处理对脂肪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2.2 磷素处理对脂肪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9)大豆成熟籽粒硬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豆籽粒硬度研究进展 |
1.1 籽粒硬度测量方法 |
1.2 影响大豆籽粒硬度的因素 |
1.3 大豆籽粒硬度的连锁分析 |
2 关联分析的研究与应用 |
2.1 关联作图群体的选择 |
2.2 基因分型和表型鉴定 |
2.3 连锁不平衡 |
2.4 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 |
2.5 关联分析方式与方法 |
2.6 大豆品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豆成熟籽粒硬度表型鉴定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大豆材料 |
1.2 田间设计与管理 |
1.3 籽粒硬度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籽粒硬度表现 |
2.2 籽粒硬度的次数分布和方差分析 |
2.3 种质材料来源生态区、所属亚群与籽粒硬度的关系 |
3 讨论 |
3.1 中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群体 |
3.2 大豆成熟籽粒硬度的特征 |
3.3 大豆成熟籽粒硬度与材料生态区和亚群的关系 |
第三章 大豆成熟籽粒硬度相关性状的研究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大豆材料 |
1.2 田间设计与管理 |
1.3 表型鉴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籽粒硬度和籽粒吸水率的相关性 |
2.2 籽粒蛋白、油脂和水分含量表现 |
2.3 籽粒蛋白、油脂和水分含量与材料生态区和亚群的关系 |
2.4 籽粒硬度与大豆其他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大豆籽粒蛋白含量、油脂含量和含水量与吸水率 |
3.2 大豆品质性状与生态区和亚群的关系 |
3.3 大豆籽粒硬度与其他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
第四章 大豆成熟籽粒硬度和油脂含量的关联定位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基因分型和LD分析 |
1.3 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 |
1.4 GWAS使用的模型 |
1.5 候选基因预测和注释 |
1.6 候选基因表达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豆微核心种质LD分析、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 |
2.2 大豆籽粒硬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3 大豆籽粒油脂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4 大豆成熟籽粒硬度候选基因功能注释 |
2.5 大豆成熟籽粒硬度候选基因表达模式 |
3 讨论 |
3.1 大豆微核心种质的LD分析、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 |
3.2 大豆微核心群体籽粒硬度和油脂含量的关联分析 |
3.3 大豆籽粒硬度候选基因的功能注释和表达分析 |
全文总结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不同生态区域环境对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黑龙江省栽培大豆品种蛋白质、脂肪、蛋脂总含量的变化 |
2.2 黑龙江省栽培大豆品种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地理分布 |
2.3 同一品种在不同年度、不同地区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化 |
2.4 大豆品种蛋白质、脂肪含量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 |
3 结语 |
四、大豆含油率的农业气候分析及黑龙江省大豆含油率的地理分布区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豆含油率的农业气候分析及黑龙江省大豆含油率的地理分布区划[J]. 祖世亨. 大豆科学, 1983(04)
- [2]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划分与应用[D]. 宋雯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6(01)
- [3]世界大豆化学品质生态地理分布Ⅱ[J]. 徐永华,何志鸿,信依群. 大豆科学, 1996(02)
- [4]开花后光照长度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J]. 韩天富,王金陵,杨庆凯,盖钧镒. 中国农业科学, 1997(02)
- [5]光照强度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Ⅰ.全生育期光照强度变化对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胡国华,宁海龙,王寒冬,王继安,张大勇,李文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4(02)
- [6]大豆(Glycine max (L.)Merr.)品质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D]. 孙钊.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9)
- [7]黑龙江省大豆化学品质生态地理分布——1.野生大豆化学品质生态地理分布[J]. 何志鸿,姚振纯,林红. 东北农学院学报, 1988(03)
- [8]氮磷肥对两种品质类型大豆脂肪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J]. 刘波,苗保河,李向东,张丽娟. 大豆科学, 2007(05)
- [9]大豆成熟籽粒硬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张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10]不同生态区域环境对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影响[J]. 陈霞. 大豆科学,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