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用水中5种卤乙酸的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白丝雨,王硕,孙灵利[1](2021)在《生活饮用水中卤乙酸和卤氧化物离子色谱-串联质谱的同时测定法》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测定生活饮用水中卤乙酸和卤氧化物的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样品经过0.2μm的滤膜后待测,经烷醇季胺型离子交换柱DionexIonPacTMAS19分析柱(2×250 mm)分离,使用乙腈作为流动相,KOH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离子检测(MRM)模式,负离子模式为扫描模式,经离子色谱电导检测器后连接三重四极质谱进行检测,根据被测物的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峰进行定量分析,用外标法和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3种卤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碘乙酸)和3种卤氧化物(溴酸盐、氯酸盐、亚氯酸盐)在0.5~400.0μg/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2,检出限为0.06~0.75μg/L,定量限为0.2~2.5μg/L。在生活饮用水中分别进行低、中、高浓度的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79.3%~12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5%~8.53%。应用本方法对朝阳地区生活饮用水中卤乙酸和卤氧化物浓度进行检测,检出二氯乙酸浓度为0.3~1.1μg/L,三氯乙酸浓度为5.9~26.2μg/L,溴酸盐浓度为0.7~174.0μg/L,氯酸盐浓度为141~240μg/L,亚氯酸盐和碘乙酸均未检出。结论该方法快捷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生活饮用水中卤乙酸、溴酸盐、氯酸盐和亚氯酸盐的日常检测工作。
赵士权,查河霞,嵇童童,李登昆,张云[2](2021)在《生活饮用水中卤乙酸的毒性研究及检测技术现状》文中认为生活饮用水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消毒副产物,卤乙酸就是其中1类,由于卤乙酸大多具有急慢性毒性以及细胞毒性等,有必要对生活饮用水中的卤乙酸含量进行控制。我们系统综述了卤乙酸的毒性研究以及生活饮用水中卤乙酸检测技术现状,并对生活饮用水中卤乙酸的检测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王栋[3](2021)在《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卤乙腈生成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消毒剂会和水中天然有机物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DBPs),卤代乙腈(HANs)作为一种新型的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因其比传统的碳消毒副产物(C-DBPs)具有更强的遗传毒性和细胞毒性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控制消毒副产物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重要任务之一,研究饮用水氯化过程中HANs的生成与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水中卤乙腈在线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对在线萃取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添加4g Na2SO4,p H值为6,搅拌器转速600rpm,搅拌时间3min条件下,卤乙腈的萃取效率最高。方法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饮用水中7种卤乙腈的检测。以腐殖酸为氯化反应前质,NaClO为消毒剂,研究了有效氯投加量、氯化时间、溴离子浓度、p H值等因素对卤乙腈生成产生的影响。随着有效氯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卤乙腈生成量先增加后减少。在反应时间为48h和有效氯投加量为10mg/L时,卤乙腈生成量最大,随后随着时间和有效氯投加量的增加而降低。p H值的上升会促进卤乙腈的水解,在弱酸性条件下(p H=5),卤乙腈生成量最大。随着溴离子浓度的增加,二溴乙腈(DBAN)的生成量不断增加,二氯乙腈(DCAN)的生成量不断降低,溴氯乙腈(BCAN)的生成量先增加后降低。表明原水中溴离子的存在会促进氯代乙腈向溴代乙腈转换。天然水体中存在着大量金属离子,且会对消毒剂和NOM的反应产生影响,进而影响HANs的生成。本文选取天然水体常见和管渠中易于泄漏的常价金属离子,包括Cu2+、Fe2+、Fe3+、Al3+和Mn2+,以腐殖酸作为氯化反应前体物,研究了金属离子对卤乙腈生成过程产生的影响。不同金属离子对HANs生成影响不同。Cu2+对卤乙腈的生成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Fe2+、Fe3+、Mn2+和Al3+均对卤乙腈的生成展现出不同程度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Mn2+<Fe2+<Fe3+≈Al3+。本文通过使用LC-OCD-OND对反应前后的腐殖酸溶液进行了表征,初步推测了卤乙腈的生成机理,并进一步探讨金属离子对卤乙腈生成的影响机理。腐殖酸中生物聚合物、类腐殖酸、腐殖酸降解产物、低分子酸性有机物和低分子中性有机物分别占比10%、69%、11%、0%和11%,且参与反应的组分主要为生物聚合物和类腐殖酸,而低分子中性物质为氯化反应的主要产物。腐殖酸氯化过程中,HANs主要通过“脱羧途径”生成,氮源主要来自生物聚合物组分和类腐殖酸组分中的溶解性有机氮(DON)。Cu2+主要通过和腐殖酸的络合吸附反应,增加相关官能团的反应活性来促进DBPs的生成;Fe2+主要通过抑制次氯酸钠和DON的反应,进而抑制消毒副产物的生成;Fe3+会与腐殖质中的芳香烃和酚类化合物络合,减少腐殖质活性炭位点与氯的反应机会,从而减少DBPs的形成。Al3+主要通过水解反应来减少DBPs的生成。
吴霖璟[4](2021)在《紫外/氯高级氧化工艺对苯系前体物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外/氯高级氧化工艺(UV/Cl2 AOP)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可有效降解水体中的难降解微污染有机物或杀灭耐氯耐紫外病原体。然而,体系中的高投氯量和氯类自由基会影响消毒副产物(DBPs)的生成,同时水体中的溴离子也会在该体系中转变为溴代自由基,导致氯代消毒副产物(Cl-DBPs)转变为毒性更强的溴代消毒副产物(Br-DBPs)。考虑到水厂中氯和紫外都是常见的消毒工艺,该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评估该工艺对水体中DBP生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七种含天然有机物常见官能团的苯系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功率的中压汞灯辐照装置,并模拟实际应用中该工艺“反应时间短(6-40 s)、高加氯量(3-10 mg/L)”的典型工况条件,探究AOP体系中苯系前体物的DBPs生成情况及处理出水在管网后氯化中的DBP生成潜能(DBPFP)变化规律,并分析了pH和溴离子等关键因素对AOP中苯系前体物的DBPs生成影响。AOP对两种惰性苯衍生物具有激活作用,可促进DBP的生成量和DBPFP。与暗氯化消毒相比,两种pH条件下,AOP处理后使苯甲酸新生成了卤乙酸(HAA)和氯代乙醛(CAL),DBPFP增加了约34-54 ug/mg C;硝基苯新生成了THM、CAL、二氯乙腈(DCAN)和三氯硝基甲烷(TCNM),DBPFP增加了17-33 ug/mg C。另外,酸性条件对前体物的影响更显着,间接反映了羟基自由基对DBP生成的关键作用。AOP对活性模式物的DBP生成产生钝化作用,例如:UV/Cl2 AOP使苯酚的HAA降低了约41-84 ug/mg C;使间苯二酚的THM降低了约91-128 ug/mg C;使邻氯苯酚的HAA降低了217-235ug/mg C,THM增加了约20-25 ug/mg C等。同时,对于5种高活性苯系物,pH对DBP生成的影响也是类似的,例如:AOP处理后,酸性条件下苯酚的HAA降低量大于碱性条件约43 ug/mg C;酸性条件下间苯二酚的THM降低量大于碱性条件约37 ug/mg C等。取代基种类、位置和数量共同决定DBPs的生成规律。经AOP前处理的活性苯系物在酸性条件下,间苯二酚具有较高的THM和HAL生成潜能,分别达到300 ug/mg C和50 ug/mg C以上;含邻位和对位结构的两种一氯酚均可生成600 ug/mg C以上的HAA;含三个氯取代基的2,4,6-三氯苯酚可生成753 ug/mg C的HAA,远高于其他酚类化合物。pH在两种工艺条件下对DBPFP表现出相同趋势的影响,但不同前体结构对其影响并不相同。间位更易受pH的影响(间苯二酚),两种pH条件下TCM生成相差了53 ug/mg C(约占总生成的16%);对位和邻位(一氯苯酚)则相对稳定,HAA生成相差约20-40 ug/mg C(约占总生成的6%以内);取代基数量越多,pH受其影响越大,例如:不同pH条件下,2,4,6-三氯苯酚的HAA生成相差约占总数的8%。溴离子的参与可以显着促进DBPs的生成,且酸性条件下溴离子对DBP生成的影响更大。由于溴离子对惰性苯系物的DBPs促进作用相对有限,DBPFP处于极低的水平。此处以5种高活性苯系物为例,在溴离子作用下,HAA提升至原来的1.2-1.5倍,THM提升至原来的1.3-3倍,THM中优势种为溴代三卤甲烷(Br-THM),HAA中的优势种仍为氯代卤乙酸(Cl-HAA),酸性条件下THM和HAA的溴化程度更高。THM比HAA受溴离子的影响更大,表现为溴结合因子N(THM)>N(HAA)。以N(THM)从高到低排名分别为苯酚、2,4,6-三氯苯酚、对氯苯酚、邻氯苯酚和间苯二酚;以N(HAA)从高到低排名为间苯二酚、苯酚、邻氯苯酚、2,4,6-三氯苯酚和对氯苯酚。
程士,吴亚萍,左延婷,钱玉亭,李爱民,霍宗利,李文涛[5](2020)在《非抑制型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卤乙酸和卤氧化物》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非离子抑制型离子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IC-ESI-MS/MS)的卤乙酸和卤氧化物分析方法,解决了当前卤乙酸检测预处理过程复杂和卤氧化物检测灵敏度低的问题,本方法中仅需的样品前处理为0.45μm滤膜过滤.样品采用Dionex IonPac AS16色谱柱进行分离,使用甲胺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混合流动相.采用电喷雾负离子(ESI-)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质谱分析.本文系统研究了甲胺水溶液的浓度及比例对分析物保留时间和响应值的影响,确定最优流动相条件为0.7 mol·L-1甲胺水溶液/乙腈,体积比30/70,等度洗脱.在此条件下,9种卤乙酸和3种卤氧化物在0.5—100μg·L-1范围内均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 0.995),检出限为0.052—0.270μg·L-1,检测下限为0.208—1.080μg·L-1;在自来水中加标回收率为74.9%—114.9%,相对标准偏差为1.2%—8.7%.运用本方法对模拟加氯消毒水样及无锡市的自来水进行检测,两次测量结果偏差小,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检出浓度最高.本方法灵敏快速、操作简便,为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中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氯酸盐和溴酸盐等指标的检测方法修订提供了技术支撑.
洪涵璐,赵伟,尹金宝[6](2020)在《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基因毒性与致癌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简述了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BPs)的基因毒性与致癌性的研究进展。从Ames试验、SOS/umu试验、彗星试验、微核试验及一些新颖的致突变试验结果对DBPs基因的毒性,以及从毒理学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和致癌风险评估3个方面对DBPs的致癌性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今后饮用水DBPs毒性效应及其致毒机理研究提供参考,进而促进饮用水质量管理与立法的发展。
王栋,贾瑞宝,孙韶华,宋艳,宋娜,赵清华,王锐敏[7](2020)在《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检测技术应用进展》文中指出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是水体进行消毒过程中天然有机物与消毒剂反应生成的副产物。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表明,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笔者综述了传统与新兴消毒副产物检测过程中的前处理技术与分析技术,总结了不同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情况,并预测和展望了消毒副产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吴彬彬[8](2020)在《氢化藻类和底泥有机质DBPs毒性和标志物及PAHs损伤hESC-CMs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饮用水氯化消毒能够杀灭水体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保障饮用水安全。然而,氯化消毒产生的三卤甲烷(THMs)、卤代乙酸(HAAs)、卤代乙腈(HANs)和致诱变化合物(MX)等消毒副产物(DBPs)及前体物的潜在毒性成为威胁饮用水安全的关键问题。通常,天然有机质是饮用水DBPs前体物的主要来源,但对于珠三角地区而言,水体污染导致的藻类有机质是DBPs前体物的主要来源。此外,伴随着台风、暴雨以及港口疏浚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吸附在底泥的有机质会重新悬浮进入水体,成为DBPs前体物的另一重要来源。而藻类及底泥有机质氯化后能够生成三卤甲烷、卤乙酸和卤乙腈等毒性DBPs,长期暴露于DBPs可能会致癌。DPBs前体物多环芳烃(PAHs)还能够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威胁人体健康。而目前为止,珠三角地区氯化有机物的DBPs特征及其与PAHs的毒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有必要对珠三角地区水体氯化藻类和底泥有机质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主要开展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1)珠三角地区藻类有机质氯化消毒后的DBPs特征研究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绿藻(Chlorella sp.)有机质氯化后三卤甲烷(三氯甲烷)、卤乙腈(二氯乙腈和三氯乙腈)、卤乙酸(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以及多环芳烃和氯化多环芳烃的含量,并与已有报道的底泥有机质氯化DBPs特征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珠三角地区氯化藻类有机质能够生成二氯乙腈和三氯乙腈,但氯化底泥有机质只生成二氯乙腈,提示藻类有机质可能是珠三角地区饮用水中三氯乙腈前体物的主要来源。此外,基于底泥有机质氯化前后都存在三氯甲烷,以及藻类有机质中不含三氯甲烷及氯化后检测到相对低含量的三氯甲烷,提示氯化藻类有机质虽然能生成三氯甲烷,但被三氯甲烷污染的底泥是其前体物的主要贡献者。另外,我们在氯化前后藻类有机质中均没有检测到多环芳烃和氯化多环芳烃,表明藻类有机质不是消毒水中氯化多环芳烃的前体物和来源,这对珠三角地区饮用水源管理以及自来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2)珠三角地区藻类和底泥有机质氯化消毒后的毒性特征通过SOS显色实验和彗星实验研究了氯化前后藻类及底泥有机质对Caco-2细胞的毒性作用,实验结果发现氯化能够增加藻类和底泥有机质的遗传毒性和DNA损伤作用,表明与前体物相比,氯化DBPs具有较大毒性,其中底泥有机质氯化后对Caco-2细胞DNA损伤较大,提示二氯乙腈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藻类有机质氯化后诱导较高的SOS IP,提示二氯乙酸和三氯乙腈可能是较大贡献者,这为珠三角地区水源有机质氯化毒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3)藻类和底泥有机质氯化前后对Caco-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藻类和底泥有机质氯化DBPs种类多,传统的检测方法难以全面了解他们的毒性作用。转录组学可以基于全基因组表达谱较全面的分析藻类和底泥有机质及其氯化DBPs的毒性。研究发现底泥有机质可诱导Caco-2细胞产生涉及细胞信号传导、信号调控等多个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但氯化后这些生物学过程完全被抑制,并出现包括抗原处理和递呈在内的2个生物学过程,提示氯化后底泥有机质虽然在单一终点检测方法中表现了较强的毒性,但对Caco-2细胞的总体影响可能降低。对于藻类有机质,其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集中在免疫反应,但氯化后大部分DEGs被逆转,并出现了一系列特异的DEGs,这些DEGs主要集中在转录调节相关的多种生物学过程,提示藻类有机质氯化后产生的DBPs混合物增加了对Caco-2细胞的毒性。转录组学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氯化前后藻类和底泥有机质的毒性,能够为氯化DBPs的毒性评价提供更广的参考机制。(4)CYP1A1和CYP1B1是氯化藻类有机物DBPs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珠三角地区DBPs前体物氯化消毒的检测尚缺乏靶标。我们基于藻类和底泥有机物转录组学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了藻类有机物氯化前后诱导的DEGs的上游调节因子,发现CYP1A1、CYP1B1是上游调节因子的共同靶标,而在氯化底泥有机物中则没有。通过qPCR实验验证以及整合已有DBPs或环境压力的有关报道数据,我们发现氯化藻类有机物的CYP1A1和CYP1B1表达特异性的上调。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两个CYP1基因可能作为藻类有机物氯化DBPs的潜在新的生物标志物,这将有助于珠三角地区消毒水DBPs的检测,并进一步监测饮用水安全。(5)DBPs前体物-PAH及其代谢物对人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hESC-CMs)的毒性及机制研究基于人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研究了DBPs前体物苯并[a]芘和PAHs体内代谢检测标志物1-羟基芘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发现苯并[a]芘和1-羟基芘不影响hESC-CMs活性,但能诱导ROS增加以及DNA损伤,此外,苯并[a]芘还能促进线粒体促凋亡基因高表达,这些结果表明氧化应激和DNA损伤事件是苯并[a]芘和1-羟基芘损伤hESC-CMs的关键,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DBPs前体物多环芳烃及其代谢物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
徐舒悦[9](2020)在《氯胺与无烟煤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的研究》文中提出氯胺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预氧化剂和消毒剂,其与水中天然有机物生成卤代消毒副产物和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已被深入研究。然而无烟煤作为目前饮用水处理常用的一种滤料,具有和腐殖酸等天然大分子有机物类似的成分,当其和含氯胺水接触时具有产生消毒副产物(DBPs)的风险,这一问题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氯胺与无烟煤滤料生成卤代消毒副产物和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规律,揭示无烟煤作为滤料的风险。本研究针对p H、氯胺浓度、无烟煤质量、反应时间等变量对氯胺与无烟煤滤料生成卤代DBPs和亚硝胺类DBPs的影响进行探究,并且考察无烟煤浸出液与氯胺反应生成DBPs的情况以及实际水体中氯胺与无烟煤生成DBPs的情况,最后模拟动态过滤实验和反冲洗实验研究氯胺与无烟煤生成DBPs的规律。这一研究为饮用水的安全消毒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有效的建议。研究发现p H对氯胺与无烟煤滤料生成卤代DBPs和亚硝胺类DBPs有相似的显着影响,在碱性条件下两类DBPs的生成量均明显更高;氯胺浓度的增加会促进卤代DBPs的生成,而大部分亚硝胺类DBPs的生成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在氯胺浓度为10 mg/L时生成量达到最大值,且在氯胺浓度达15 mg/L后,生成量趋于稳定;由于低质量无烟煤的吸附面积更小,从而无烟煤质量较低时,两类DBPs的生成量更高;研究反应时间对亚硝胺类DBPs生成量的影响发现,在反应1h时就有大量亚硝胺类DBPs生成,且其生成量在8小时内无较大增长,在反应5天后,各种亚硝胺类DBPs的生成量有所增加,且趋于稳定;考察无烟煤浸出液与氯胺反应生成亚硝胺类DBPs的情况发现,浸出液也会与氯胺反应生成大量亚硝胺类DBPs,且由于浸出液中无无烟煤的吸附作用,从而浸出液与氯胺反应生成的NDMA浓度比无烟煤直接与氯胺反应生成的NDMA浓度更高。针对实际水体背景下氯胺与无烟煤滤料生成DBPs进行研究发现在实际水体背景下DBPs的生成量明显增加,因此在实际水处理过程中无烟煤作为滤料生成消毒副产物的风险比实验研究中更高。最后模拟实际水处理中的动态过滤及反冲洗过程,检测卤代DBPs和亚硝胺类DBPs生成量发现大部分卤代DBPs和亚硝胺类DBPs在动态过滤实验中生成量随过滤时间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在反应的第7天生成量最小,在反应13天后生成量达到稳定。而反冲洗过后卤代DBPs的生成量没有明显变化,但亚硝胺类DBPs的生成量显着下降,最高降低了59.7%。
王芹芹[10](2020)在《预氧化过程中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向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预氧化剂,不仅能够减轻因微生物滋生导致的工艺操作问题,还能有效控制微污染水的嗅味,因此该技术在常规饮用水处理厂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预氧化过程中,氧化剂可能与水中赋存的天然有机物或者微量有机物反应,改变这些物质的结构和物化性质,进而影响后续处理及消毒副产物(DBPs)的生成势。一般认为,预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则越容易氧化有机物,从而会对后续DBPs生成势有更大影响。然而,以往研究都是引用氧化剂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ORP)探讨其氧化能力,在实际水样中这些氧化剂的ORP可能与标准ORP有较大差异,因此其氧化能力也有较大差别。然而,有关氧化剂实际氧化能力及其对后续DBPs生成势之间的关系尚无相关报道。本文首先系统研究了溶液pH值(4、7和10)、氧化剂种类(KMnO4、ClO2、Cl2及NH2Cl)和投加剂量对溶液ORP值的影响;进而以取自某水厂进水口原水为研究对象,探索预氧化阶段不同ORP值对有机物及后续氯化和氯胺化消毒过程中DBPs(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卤乙腈(HANs)、卤代酮(HKs)及三氯硝基甲烷(TCNM))生成势的影响。本研究取得的结果如下:(1)通过对四种氧化剂(KMnO4、ClO2、Cl2及NH2Cl)在不同溶液p H值及投加量条件下的ORP值测定分析,发现这些氧化剂的ORP值均随溶液pH值的增大而不断减小,随投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快速增加后基本保持不变的趋势。其中,溶液pH值对ClO2的影响较小,而对于其他三种氧化剂的影响较大;当氧化剂投加剂量为0~0.5mg/L时,溶液ORP值快速升高,而当浓度大于0.5 mg/L时ORP值增加较为缓慢;在相同pH值和投加量的情况下,四种氧化剂ORP值大小关系如下:ClO2>Cl2>KMnO4>NH2Cl。(2)使用不同预氧化剂对实际原水进行氧化处理时,通过对五个EEM区域(Ⅰ区(EM<330nm,EX<250nm):酪氨酸蛋白质类有机物;Ⅱ区(330<EM<380nm,EX<250nm):色氨酸类蛋白有机物;Ⅲ区(380<EM<550nm,EX<250nm):富里酸类有机物;Ⅳ区(EM<380nm,EX>250nm):微生物代谢产物;V区(EM>380nm,EX>250nm):腐殖酸类有机物)的EEMs积分计算可知,升高溶液ORP值(投加预氧化剂)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NOM总的荧光强度,但ORP值变化与不同区域的有机物去除率之间没有明显规律。(3)预氧化阶段升高溶液ORP值会显着影响后续消毒过程中DBPs生成的种类及浓度,且在相同水质条件下投加不同预氧化剂对DBPs生成势的影响也较大。THMs生成势随预氧化剂的ORP值的升高而降低,与预氧化剂种类无关;ClO2能够降低HAAs生成势,而其余三种预氧化剂会导致HAAs生成势的升高或保持不变;ClO2和Cl2预氧化后致使TCP生成势的小幅下降,而其余两种预氧化剂对其影响不大;四种预氧化剂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HANs生成势,但对于特定的预氧化剂而言,溶液pH值或者ORP值对其影响不大。后氯化剂的选择对DBPs生成势影响显着,与氯消毒相比,使用氯胺消毒时所有DBPs生成势均大幅下降。这可能与中性反应条件下(pH=7)氯胺ORP值低于氯的ORP值有关。(4)根据实验结果,当采用氯作为消毒剂时,ClO2作为预氧化剂能够较好的减少C-DBPs的生成势,而KMnO4作为预氧化剂时能够较好的减少N-DBPs的生成。当采用氯胺作为消毒剂时,氯作为预氧化剂会将C-DBPs的生成势大幅升高65.5%,而ClO2和NH2Cl对DBPs生成势的影响不大,KMnO4作为预氧化剂能够将N-DBPs生成势降低43.4%。因此,ClO2/KMnO4预氧化+氯、KMnO4预氧化+氯胺组合能够削减DBPs的生成势。
二、饮用水中5种卤乙酸的检测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饮用水中5种卤乙酸的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生活饮用水中卤乙酸和卤氧化物离子色谱-串联质谱的同时测定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设备 |
1.2试剂 |
1.3 标准溶液配置 |
1.4 离子色谱条件 |
1.5 质谱条件 |
1.6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2.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2.3 线性关系与方法的检出限 |
2.4 方法的精密度和加标回收实验 |
2.5 方法比对 |
2.6 实际样品的测定 |
3 结论 |
(2)生活饮用水中卤乙酸的毒性研究及检测技术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卤乙酸的毒性 |
1.1 急性慢性毒性 |
1.2 生殖发育毒性 |
1.3细胞毒性 |
1.4遗传毒性 |
2 生活饮用水中卤乙酸检测方法 |
2.1 国内外标准检测方法 |
2.2 生活饮用水中卤乙酸检测的水样前处理技术 |
2.2.1 直接进样法 |
2.2.2 液液萃取衍生法 |
2.2.3 固相萃取或微萃取法 |
2.3 生活饮用水中卤乙酸的前沿检测技术 |
2.3.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2.3.2 离子色谱法 |
2.3.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2.3.4 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 |
2.4 生活饮用水中卤乙酸的检测技术展望 |
3 结语 |
(3)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卤乙腈生成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卤乙腈种类和分子结构 |
1.2.2 卤乙腈浓度分布 |
1.2.3 卤乙腈毒性及危害 |
1.2.4 卤乙腈检测方法 |
1.2.5 卤乙腈前体物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创新性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试剂制备 |
2.2.2 消毒副产物分析方法 |
2.2.3 有机物表征方法 |
第三章 卤乙腈分析方法的优化 |
3.1 前言 |
3.2 卤乙腈分析方法 |
3.2.1 样品预处理 |
3.2.2 在线液液萃取及进样 |
3.2.3 气相色谱条件 |
3.2.4 质谱条件 |
3.2.5 标准曲线绘制 |
3.3 分析方法的优化 |
3.3.1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优化 |
3.3.2 在线液液萃取条件优化 |
3.4 方法评价与验证 |
3.5 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 |
3.6 方法对比 |
3.7 小结 |
第四章 腐殖酸氯化生成卤乙腈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前言 |
4.2 腐殖酸氯化过程中卤乙腈生成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氯化时间 |
4.2.2 投氯量 |
4.2.3 pH值 |
4.2.4 溴离子浓度 |
4.2.5 金属离子浓度 |
4.3 小结 |
第五章 卤乙腈生成机理及金属离子影响机理研究 |
5.1 前言 |
5.2 反应前后腐殖酸溶液的表征 |
5.3 卤乙腈生成机理推测 |
5.4 金属离子对DBPs生成的影响 |
5.4.1 Cu~(2+)对DBPs生成的影响 |
5.4.2 Fe~(2+)、Fe~(3+)和Mn~(2+)对DBPs生成的影响 |
5.4.3 Al~(3+)对DBPs生成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流域地区原水中卤乙腈生成研究 |
6.1 前言 |
6.2 原水水质表征 |
6.3 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 |
6.3.1 卤乙腈生成情况 |
6.3.2 其他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 |
6.4 消毒副产物生成相关性分析 |
6.4.1 DOC相关性分析 |
6.4.2 原水不同组分相关性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总结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紫外/氯高级氧化工艺对苯系前体物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紫外/氯高级氧化工艺的技术特点及应用现状 |
1.2.1 紫外/氯高级氧化技术理论基础 |
1.2.2 紫外/氯高级氧化工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 紫外/氯高级氧化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
1.3.1 消毒副产物简介 |
1.3.2 消毒副产物前体物介绍 |
1.3.3 紫外/氯高级氧化工艺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方案及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1.1 前体模式物溶液配制 |
2.1.2 氯储备液 |
2.1.3 消毒副产物标准样品 |
2.1.4 pH缓冲溶液 |
2.2 检测指标的测定 |
2.2.1 余氯的测定 |
2.2.2 消毒副产物的测定 |
2.2.3 溴结合因子计算方法 |
2.3 实验方法 |
3 紫外/氯高级氧化工艺中惰性苯衍生物的DBPs生成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苯甲酸 |
3.2.1 苯甲酸需氯量计算 |
3.2.2 苯甲酸的消毒副产物生成评估 |
3.2.3 溴离子对苯甲酸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
3.3 硝基苯 |
3.3.1 硝基苯需氯量计算 |
3.3.2 硝基苯的消毒副产物生成研究 |
3.3.3 溴离子对硝基苯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紫外/氯高级氧化工艺中活性苯衍生物的DBPs生成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苯酚 |
4.2.1 苯酚需氯量计算 |
4.2.2 苯酚的消毒副产物生成研究 |
4.2.3 溴离子对苯酚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
4.3 间苯二酚 |
4.3.1 间苯二酚需氯量计算 |
4.3.2 间苯二酚的消毒副产物生成评估 |
4.3.3 溴离子对间苯二酚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
4.4 邻氯苯酚 |
4.4.1 邻氯苯酚需氯量计算 |
4.4.2 邻氯苯酚的消毒副产物生成评估 |
4.4.3 溴离子对邻氯苯酚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
4.5 对氯苯酚 |
4.5.1 对氯苯酚需氯量计算 |
4.5.2 对氯苯酚的消毒副产物生成评估 |
4.5.3 溴离子对对氯苯酚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
4.6 2,4,6-三氯苯酚 |
4.6.1 2,4,6-三氯苯酚需氯量计算 |
4.6.2 2,4,6-三氯苯酚的消毒副产物生成评估 |
4.6.3 溴离子对2,4,6-三氯苯酚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5)非抑制型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卤乙酸和卤氧化物(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1.1 实验试剂 |
1.2 非离子抑制型离子色谱串联质谱仪器工作条件 |
1.3 氯化消毒水样及自来水样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ion) |
2.1 质谱条件优化 |
2.2 流动相优化 |
2.3 检出限、定量范围及稳定性 |
2.4 12种分析物在自来水中的回收率 |
2.5 模拟氯化消毒及自来水样品测试 |
3 结论(Conclusion) |
(6)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基因毒性与致癌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基因毒性研究进展 |
1.1 Ames试验与SOS/umu试验 |
1.2 彗星试验与微核试验 |
1.3 其他基因毒性研究方法 |
2 致癌性研究进展 |
2.1 三卤甲烷 |
2.2 卤乙酸 |
2.3 溴酸盐 |
2.4 醛类 |
2.5 亚硝胺类 |
2.6 卤代呋喃酮 |
2.7 卤代硝基甲烷 |
2.8 卤乙腈 |
3 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3.1 膀胱癌 |
3.2 结直肠癌 |
3.3 其他癌症 |
4 癌症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4.1 癌症风险评价 |
4.2 计算毒理学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7)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检测技术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检测前处理技术 |
1.1 气相萃取(GE) |
1.2 液液萃取(LLE) |
1.3 液相微萃取(LPME) |
1.4 固相萃取(SPE) |
1.5 固相微萃取(SPME) |
2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检测分析技术 |
2.1 气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2.2 液相色谱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3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检测技术的应用 |
3.1 水质监测 |
3.2 消毒副产物控制 |
4 总结与展望 |
(8)氢化藻类和底泥有机质DBPs毒性和标志物及PAHs损伤hESC-CMs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DBPs简介 |
1.2 DBPs的种类 |
1.3 DBPs前体物的来源 |
1.4 DBPs的毒性、检测方法及机制 |
1.5 基于组学的DBPs毒性研究 |
1.6 DBPs及其前体物与健康 |
1.7 本研究内容与意义 |
1.7.1 本研究内容 |
1.7.2 本研究的意义 |
1.8 本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方案 |
1.8.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珠三角地区藻类有机质氯化消毒后的DBPs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藻类有机质 |
2.2.2 氯化 |
2.2.3 DBPs的检测 |
2.2.4 PAHs及氯化PAHs的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藻类有机质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生产量 |
2.3.2 藻类有机质二氯乙腈和三氯乙腈生产量 |
2.3.3 藻类有机质PAHs及其他DBPs检测 |
2.4 小结 |
第3章 藻类及底泥有机质氯化DBPs的毒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氯化对DNA损失的影响 |
3.3.2 氯化对遗传毒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氯化前后藻类和底泥有机质对人肠源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3.1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4.3.2 DEGs的功能分析 |
4.3.3 DEGs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CYP1A1和CYP1B1 是氯化藻类有机物DBPs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分析方法 |
5.3 结果 |
5.3.1 基因差异表达比较 |
5.3.2 DEGs的 PCR验证 |
5.3.3 DEGs的生物学功能分析和调节网络 |
5.3.4 DBPs可能是与肠道疾病相关的环境应激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苯并[a]芘和1-羟基芘的h ESC-CMs毒性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hESC-CMs的分化及培养 |
6.2.2 细胞活性检测 |
6.2.3 ROS检测 |
6.2.4 RNA提取和qPCR |
6.2.5 免疫荧光实验 |
6.2.6 彗星实验 |
6.2.7 统计分析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细胞收缩检测 |
6.3.2 活性检测 |
6.3.3 细胞ROS检测 |
6.3.4 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
6.3.5 CYP1A1 的表达检测 |
6.3.6 DNA加合物和损伤检测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引言 |
7.1.2 氯化藻类有机质生成DBPs |
7.1.3 氯化藻类及底泥有机质毒性 |
7.1.4 氯化改变底泥有机质的细胞基因表达谱 |
7.1.5 氯化藻类有机质对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潜在生物标志物 |
7.1.6 苯并[a]芘和1-羟基芘的hESC-CMs损伤作用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 |
(9)氯胺与无烟煤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无烟煤滤料 |
1.2.2 常见消毒工艺 |
1.3 研究现状 |
1.3.1 卤代消毒副产物的研究现状 |
1.3.2 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研究现状 |
1.3.3 课题研究目的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药品及溶液配制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不同pH条件下氯胺与无烟煤反应 |
2.3.2 不同浓度氯胺直接氧化无烟煤 |
2.3.3 氯胺直接氧化不同质量无烟煤 |
2.3.4 原水条件下氯胺与无烟煤反应 |
2.3.5 氯化时间对氯胺氧化无烟煤的影响 |
2.3.6 无烟煤浸出液与氯胺反应实验 |
2.3.7 动态实验 |
2.4 检测方法 |
2.4.1 卤仿等挥发性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
2.4.2 卤乙酸类挥发性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
2.4.3 含氮消毒副产物的测定 |
第3章 氯胺与无烟煤生成卤代消毒副产物 |
3.1 不同pH下氯胺与无烟煤反应 |
3.2 不同浓度氯胺与无烟煤反应 |
3.3 氯胺与不同质量无烟煤反应 |
3.4 原水条件下氯胺与无烟煤反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氯胺与无烟煤生成含氮消毒副产物 |
4.1 不同pH下氯胺与无烟煤反应 |
4.2 无烟煤与不同浓度氯胺反应 |
4.3 不同质量无烟煤与氯胺反应 |
4.4 不同反应时间下氯胺与无烟煤反应 |
4.5 氯胺与无烟煤浸出液反应 |
4.6 松花江水中氯胺与无烟煤反应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态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
5.1 氯胺与无烟煤反应生成卤代DBPs |
5.1.1 动态过滤实验 |
5.1.2 反冲洗实验 |
5.2 氯胺与无烟煤反应生成亚硝胺类DBPs |
5.2.1 动态过滤实验 |
5.2.2 反冲洗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预氧化过程中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消毒副产物的研究现状 |
1.2.1 消毒副产物的来源 |
1.2.2 消毒副产物的分类及危害 |
1.2.3 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
1.3 影响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及应用 |
1.3.1 影响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 |
1.3.2 氧化还原电位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预氧化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影响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与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1.3 实验器皿清洗方法 |
2.2 实验操作步骤 |
2.2.1 DBPs标准溶液的配置 |
2.2.2 氧化剂的制备及标定 |
2.2.3 预氧化实验 |
2.2.4 消毒实验 |
2.3 检测方法 |
2.3.1 常规指标的检测 |
2.3.2 三维荧光和ORP检测 |
2.3.3 挥发性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
2.3.4 卤乙酸的检测 |
3 溶液pH值、氧化剂种类和投加剂量对ORP的影响 |
3.1 ClO_2的氧化还原电位 |
3.2 Cl_2的氧化还原电位 |
3.3 KMnO_4的氧化还原电位 |
3.4 NH_2Cl的氧化还原电位 |
3.5 本章小结 |
4 预氧化ORP对有机物及DBPs生成势的影响 |
4.1 预氧化对原水三维荧光的影响 |
4.2 预氧化对氯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
4.2.1 ClO_2预氧化对氯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
4.2.2 预氯化对氯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
4.2.3 KMnO_4预氧化对氯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
4.2.4 预氯胺化对氯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
4.3 预氧化对氯胺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
4.3.1 ClO_2预氧化对氯胺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
4.3.2 预氯化对氯胺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
4.3.3 KMnO_4预氧化对氯胺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
4.3.4 预氯胺化对氯胺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预氧化剂对DBPs生成势影响的对比分析 |
5.1 不同预氧化剂对原水三维荧光的影响 |
5.2 不同预氧化剂对氯化DBPs生成势影响的对比 |
5.3 不同预氧化剂对氯胺化DBPs生成势影响的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饮用水中5种卤乙酸的检测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活饮用水中卤乙酸和卤氧化物离子色谱-串联质谱的同时测定法[J]. 白丝雨,王硕,孙灵利. 职业与健康, 2021(20)
- [2]生活饮用水中卤乙酸的毒性研究及检测技术现状[J]. 赵士权,查河霞,嵇童童,李登昆,张云. 职业与健康, 2021(19)
- [3]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卤乙腈生成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栋. 济南大学, 2021
- [4]紫外/氯高级氧化工艺对苯系前体物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研究[D]. 吴霖璟. 东华大学, 2021(01)
- [5]非抑制型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卤乙酸和卤氧化物[J]. 程士,吴亚萍,左延婷,钱玉亭,李爱民,霍宗利,李文涛. 环境化学, 2020(11)
- [6]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基因毒性与致癌性研究进展[J]. 洪涵璐,赵伟,尹金宝.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0(05)
- [7]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检测技术应用进展[J]. 王栋,贾瑞宝,孙韶华,宋艳,宋娜,赵清华,王锐敏. 中国环境监测, 2020(03)
- [8]氢化藻类和底泥有机质DBPs毒性和标志物及PAHs损伤hESC-CMs机制[D]. 吴彬彬.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0(07)
- [9]氯胺与无烟煤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的研究[D]. 徐舒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预氧化过程中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影响研究[D]. 王芹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