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农业银行资产业务发展情况一览表(论文文献综述)
张琦[1](2020)在《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行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是国民经济运转的重要枢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历经数次改革,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实体经济进入转型阵痛期,银行业获取优质资产的难度在不断上升;同时,以利率市场化为代表的金融改革步伐正在不断加快,金融监管也在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导致了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经营风险却不断上升,亟需探寻改革路径。金融科技的兴起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了转型动力。通过与新兴科技的有机融合,银行业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突破传统业务局限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金融科技在带来改革动力的同时,也对银行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基于金融科技的新兴金融业态正在持续蚕食着银行业传统业务的市场份额,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提升了银行业特别是中小型银行的经营压力。因此,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是正面提升居多还是负面冲击居多?能否成为我国银行业转型升级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就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展开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我国各类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风控能力、流动性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本文发现目前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各方面竞争力相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而言都有着较大的优势,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更具发展潜力。同时,通过分析我国银行业在资产不良率和净息差方面的表现,以及资本约束情况的变化,发现由制度因素推动的转型路径在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同时,也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2)中国是金融科技大国,国内金融科技发展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总体而言落后于美国,本文认为底层技术发展的滞后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在战略规划、学术研究、产业发展、人才储备等方面的现状,本文发现中国金融科技相对于美国而言,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失衡:在产业发展方面,中国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的速度和效率远超美国,并且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金融科技相关产业比美国更具发展前景;但是在基础研究方面,无论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还是云计算,中国与美国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金融科技人才也相对匮乏。(3)通过分析近些年来我国银行业各类传统业务经营指标的变化,本文发现:在金融科技发展的上一个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我国银行业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降低了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流动性能力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风险,进而影响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在负债业务领域,互联网理财分流了银行业的存款资金,尤其是住户存款受到了强烈影响,从而增加了我国银行业获取资金的成本,提升了我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型银行)的经营压力;在资产业务领域,互联网信贷主要针对传统金融服务覆盖较少的长尾客户群体,因此对银行业的冲击因银行类型而异: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比较有限,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小的影响,而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中间业务领域,通过快捷高效的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抢占了银行业大量支付清算业务的市场份额,同时财富管理业务也受到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信贷等新兴金融模式的分流影响,银行业中间业务受到了较大冲击。(4)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处于两期叠加的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还在持续发生,但是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底层技术对银行业传统业务的改革机制后发现,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和前景正在不断显现。并且,在分析国内外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的成功案例后发现,通过发挥金融科技在银行业转型升级途径中的优势作用,银行业在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和风控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得到不断提升。(5)本文用Malmqusit指数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来近似反映银行业竞争力的变化。2008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除去受到几次外界宏观因素冲击之外,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快,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次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相对较慢;金融科技通过优化风控水平、强化创新能力等有效途径,对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着的正面提升作用;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银行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有所不同,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提升效应最高,对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提升次之,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提升作用不显着。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加快我国银行业与金融科技的有机融合,提升银行业的竞争力,提出以下对策性建议:(1)在国家政策层面,应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扫清银行业金融科技应用障碍,发挥基础科技研究带动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扩大高素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供给;(2)在行业监管层面,应加快完善金融科技立法,构建行业监管框架,深化金融监管与先进科技的有效融合,加强与国外监管机构的交流联系,学习国外先进金融科技监管理念;(3)在银行发展层面,应强化金融科技发展理念,积极与金融科技企业开展多方面合作,投资或并购金融科技企业,并且加强新型金融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推动合规科技的落地应用,提升风险控制准确性。同时,应综合发挥金融科技对于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作用,深入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因行制宜确定金融科技发展战略。
秦伟新[2](2018)在《市场决定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2014年是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1))组建20周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也成立十年有余,既需要全面总结经验教训,也亟需探究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目前关于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研究,基本上是依据政策性金融理论和开发性金融理论分别展开的。从理论上看,政策性金融理论和开发性金融理论都是中国本土的学术原创,还需要结合经济社会学等理论学说进一步完善并寻求理论创新,这也是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构建更具东方与中国特色和环境需要的经济学金融学理论的迫切需要。所以,文章不仅有助于繁荣和推进发展金融学及政策性金融理论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当前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政策性职能”的强化及回归,以办成真正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一百年来,现代意义上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共同经历了创立、发展、变革与完善等历史阶段,虽然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因各自历史、政治、文化、经济和制度的差异而各有不同,但从理论上看,政策性金融本身又具有其内在的、必然的、一般性的规律。本文按照“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实证分析→经验借鉴→体制构建”的研究思路,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历史检验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系统和多种计量软件综合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从基于市场决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理论分析范式创新、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市场决定与“三行一保”(2)的发展进程与改革动因、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的国家治理机制建设、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理论与实践发展、推进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等六大核心内容方面,立足市场决定视野,跨学科创新性地研究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市场决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理论分析范式。主要是阐述本研究的主要理论根基即市场决定理论及相关理论;依据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基本理论范畴进行再界定,阐述本研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政策性金融与相关理论范畴比较的基础上,基于市场决定理论提出新的政策性金融观,力图构建能体现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理论基础。其次,对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效率水平进行测度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在归纳分析我国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体制变迁的基础上,采用社会合理性和经济有效性相结合并以前者为重点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二元结构分析方法,创新性提出社会合理性范畴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进行理论实证分析。然后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实证分析其经济有效性水平,以及影响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实证基础。第三,以我国目前的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三行一保”为研究对象,先分别分析其各自不同的发展进程、现状问题和改革动因,其次运用PEST-SWOT法对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面临的宏观环境因素和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第四,研究了适应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的国家治理机制问题。从制度嵌入性视角探析国家建设与非市场治理机制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影响方式、相互关系及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立法、政策扶持与补偿机制和外部差别监管体制等方面,探讨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国家治理机制的实现路径。第五,采用国际比较研究方法,梳理分析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理论与实践发展及最新动向。重点围绕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和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对国外相关的政策性金融组织基本理论、政策实践、最新动向、主要特点及其经验教训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研究和借鉴,并得出对我国有益的若干深刻启示。第六,是推进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方案选择与对策研究。首先,对基于不同视阈、不同立场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方案进行归纳、比较和评析;其次,以市场决定为导向,参考社会企业模式和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相关经验,分别探讨“三行一保”的改革方向及目标、职能定位以及相应的改革创新模式;最后,结合国际经验和本土特色考量,提出可供政府制定政策参考的有针对性地改革和发展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对策建议,以期产生实际的政策咨询价值。本成果的创新点或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理论视角新。研究紧扣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要精神,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市场规则与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创新之间的耦合机制,结合组织社会学、国家治理、开发性金融等相关理论,从而提出了市场决定理论,即让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二是研究内容新。从机构自身和国家治理内外两大系统着手,多角度全面研究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路径机制;以突出社会合理性特征的政策实现度评价为重点,创新性设计政策性金融机构指标体系,并进行社会合理性问题的理论实证等,从而实现由单一的经济有效性分析,向社会合理性和经济有效性二元分析的新探索。三是应用对策新。对比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最新实践并借鉴其经验和教训,深入探讨中国政策性金融服务供给现状、需求影响因素,从具体实证中观察总结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规律和改革最佳方案,既有理论方案对比分析,又结合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机构改革发展的创新模式,从而使对策更具可行性和针对性。
燕楠[3](2019)在《中国农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态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资源消耗急剧增加,产业结构不合理、两高一剩行业产能过剩,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绿色金融理念由此衍生,并且绿色金融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重点,有利于转变我国经济结构,实现绿色转型升级,农业银行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是从经济方面解决环境问题,将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响应G20峰会和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快构建“绿色金融”发展的号召。本文之所以选择农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进行研究,是因为农业银行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绿色金融领域积极进行探索并不断创新,而且在绿色金融业务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其绿色金融业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有一定的区别,不同之处在于其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积极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合作,创新在伦敦交易所上市绿色债券、发行国内首单绿色认证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积极布局碳金融市场、绿色投行以及PPP模式等,农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迅猛,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选择国有五大行中具有代表性的农业银行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文章的开始首先介绍论文的基本情况,接下来详细阐述农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概况,然后介绍农业银行及其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及产品,通过定量分析财务数据指标的变动分析绿色金融业务对农业银行盈利状况、收入结构、资本结构三方面的影响,进行SWOT分析,最后,提出完善农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运营的对策建议。本文创新引入绿色金融这一概念,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农业银行进行分析研究,利用财务指标数据的变动分析绿色金融业务对农业银行及影响,对我国农行以及其他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开展提供重要依据。
王毅[4](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指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秦颐[5](2014)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额贷款公司在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融资困难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在现有政策制度约束下,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被限制在自有资金、接受捐赠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比例的借款之下。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小额贷款公司也在积极尝试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寻求融资突破。融资方式的研究,不仅关乎小额贷款公司及行业的发展,对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体制改革亦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对融资方式相关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梳理了当前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融资方式,分析了环境制度、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对融资方式的影响。全文在详尽梳理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现有融资方式的基础上,从宏观制度环境、公司自身因素微观角度及国际经验三个层面展开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如下:介绍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分析融资方式的内涵,指出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融资模式等概念紧密联系又有本质差别,融资方式主要是指经济主体获得资金的具体手段与方法。按融入资金性质不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可分为两类:权益资金方式和债务资金方式。前者主要包括留存收益增资、发行股票、吸收信托资金投资等,后者则涵盖了银行借款、发行私募债、同业拆借及资产证券化等方式。通过对融资方式的发展和创新分析,本文指出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不同形式融资平台的构建的重要性。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部分,本文概述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政策环境和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环境等。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融资新规定,推动小额贷款公司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此外,本文以ROE作为融资方式效率的替代变量,分析了小额贷款公司相关融资制度和地方政策调整产生的影响。从微观视角来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成本是影响融资方式的根本因素,并将不同融资方式的成本做了排序。小额贷款公司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盈利能力及自身规模等内在因素影响融资方式的选择。在对江苏、上海等六省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理。实证分析显示,公司盈利能力、外部竞争环境及资本结构等是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公司注册资本、股东实力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从国际经验来看,小额信贷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和国家,政府部门大多能为小额信贷机构提供政策与环境支持,而机构本身则不断采用新型方式成功融资。国际成功小额信贷机构普遍采用股票上市融资、通过股权投资机构获得资金及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得出若干结论,并说明了本文的不足,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薛峰[6](2011)在《中国银行业竞争度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银行经营外部环境的变化、信息技术进步,特别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银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经济转型不断深入。从长远来看,构建一个财务稳健、以市场为基础的银行体系是经济成功转向的基础和标志,这对宏观经济稳定和长期发展至关重要。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银行业在转型重构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在打破市场垄断、逐步放松管制、强化竞争与效率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银行业市场体制,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银行业市场的竞争程度到底是高还是低?影响银行业竞争度的到底是什么?本文就在这样的背景和疑问中展开。文章运用CRn指数、HHI和Panzar-Rosse方法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度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为了充分展示中国银行业竞争度水平,我们选取2000-2009年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42家城市商业银行组成全样本进行模型估计检验。同时还考虑到不同规模银行机构之间的竞争度可能存在差异,不同时期银行业市场竞争度也可能有变化,我们分别以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与42家城市商业银行分别作为样本检验了银行规模不同所导致的竞争度变化;再以每两年为单位检验了银行业整体竞争度的时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度要低于整体市场竞争度,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家的竞争度要略高于大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度;中国银行业竞争度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在2005-2006年有显着增长。为了充分展示中国银行业竞争度水平,我们选择发达国家(欧盟主要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印度)为参照对象,与中国银行业竞争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没有实现利率自由化的中国银行业,具有相当于发达国家、略高于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竞争度,这可能是由利率管制政策所导致的产品结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紧接着,我们将视角缩小到一个省份,以辽宁为样本,分析了该省银行业整体和不同时期的竞争度变化,结果显示,辽宁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略低于全国水平,这可能是由地区文化、管制和机构设置差异所导致的。为了探寻影响银行业竞争度的因素,我们选择2005-2009年八个利率市场化的国家所组成的样本进行模型估计,实证结果表明业务管制因素确实是导致银行业竞争度差异的主要因素,而市场结构因素则并没有显着影响。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充分竞争、健康、高效的银行市场系,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理论参考。
刘青云[7](2015)在《基于资本监管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学者们得出的统一结论就是银行过度风险承担行为是危机爆发的根源,呼吁加强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控制。然而,呼吁声中,两种观点始终交织存在。一方认为对银行的资本监管是全球金融稳定的关键,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达标,全球金融体系的信贷创造机制就会冻结,引发巨大的金融灾难。另一方则认为资本监管不仅不能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反而加重了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为什么在全球已经形成统一资本监管规则的今天,学术界还在为资本监管能否承担监督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职责而争吵不休。经过研究,作者发现,由于缺乏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普遍理论框架,导致研究时存在不同口径和指标,从而造成结论的截然不同。本文基于全新的视角,分别从风险承担动机、风险承担决策、风险承担后果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研究框架下探讨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机制。商业银行不仅受资本监管的约束,还会在资本监管的动力效应下,优化风险承担决策和预防风险承担后果。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金融业持续稳健发展。2007年金融危机中,我国银行业整体风景这边独好。2014年,我国264家商业银行登上国际权威机构《银行家》全球前1000家银行的榜单。取得的成就能否证明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规范了风险承担行为,进一步讲,是否已经达成约束风险承担动机、优化风险承担决策和预防风险承担后果的目标?首先,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结论,由于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尚不能完全实现,与国外银行相比,收益不能完全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自我约束工具。其次,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行为模式和风险暴露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增加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第三,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于2015年5月正式实施,之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政府的全额担保推高了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加剧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为了保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向其他经济主体蔓延和扩散,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作用机制是当前亟需研究和探索的议题。本文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界定入手,通过风险承担动机、风险承担决策和风险承担后果三个角度建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研究框架。从理论渊源上看,风险承担动机源于银行独一无二的风险转移机制,风险转移机制的存在使得银行能够将风险转移至存款人和监管部门。风险承担决策的理论渊源是投资组合理论,银行可以通过投资多样化和投资组合权重调整实现风险承担决策的优化。风险承担后果不仅为银行本身带来巨大损失,金融市场失灵放大了银行风险承担后果的效应和危害,整个社会被迫共同承担银行的风险后果。鉴于风险承担动机、风险承担决策和风险承担后果的特征,合规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表现为约束风险承担动机、优化风险承担决策和预防风险承担后果。通过理论辨析、数理推导,本文突破了传统理论中资本监管有效性或者无效性的片面认识,指出资本监管不但能够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预防风险承担后果,还能够优化风险承担决策。进一步,资本监管的实现路径是通过资本补充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降低加权风险资产比重优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推广全面风险管理预防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这一结论与巴塞尔协议的理念以及国际先进银行的实践不谋而合。在全球推行巴塞尔协议的背景下,本文对我国银行业风险承担行为的研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资本监管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为中国商业银行如何在内生的风险承担行为和严苛的资本监管中进一步谋求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多个指标、多种实证方法检验资本监管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表现,结果更加具有稳健性。通过吸取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先进银行发展经验,反思资本监管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风险承担决策、风险承担后果与国际标准的差距,为下一步路径导向点明了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以往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单一视角,建立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新的研究框架。同时,将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置于该框架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我国资本监管在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优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和预防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方面发挥了不同的作用,解决以往由于统计口径和界定不同带来的研究结果存在分歧的问题。另外,该理论框架为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特许权价值、存款保险制度、货币政策、公司治理等众多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武霞[8](2013)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大量的研究和事实经验告诉我们,良好而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积极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反,自身存在诸多缺陷且并不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但不会拉动经济发展,还将会对农村经济产生负面的作用。面对“三农”问题已然成为当前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所要面对的重点和难点的客观事实,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无疑将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一个突破口。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从“机构观”来看具有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的农村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三元架构”的完整体系,但从“功能观”来看却没有发挥出相应的功效,对我国特有的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总结,正是我们对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的主体和现实出发点。文章首先对相关的概念和文献进行梳理回顾,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呈现出的“三元架构”模式进行了界定并总结了这一模式的特点,逐一分析了构成这一模式的三要素——农村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发展历程与功能特点,同时认为“三元架构”模式形成的原因理论上源自金融服务需要分工,农业供给本身的公共产品特性和农村金融服务中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践中源自一方面“三元架构”体系中三种元素具有各自不可弥补的缺陷,需要相互协调补充;另一方面是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三种要素的功能有不同的需求。在对“三元架构”模式进行了理论剖析之后,我们又对这一模式的各组成部分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定性的分析。政策性金融当前业务覆盖面低,基本的金融资源配置功能都不能很好发挥的情况下,没有起到诱导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增加对农业投入的作用;农村商业性金融离农现象明显,自身也存在不良贷款率高、资本结构不合理的可持续发展困境;农村合作性金融在三者中支农业务覆盖面是最高的,但效率极低,目前存在商业化趋势,对农村业务不积极,自身扭曲的治理结构阻碍其发展,同时,较高的不良贷款率使得自身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三元架构”体系整体效率低下,功能发挥不全,重视单个金融机构改革,忽视了整体的协调配合,重视组织形式改革,忽视了功能的提升。同时,为了用数据更直观的反映这一体系的运行效率现状,文章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的总体效率和区域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效率分析中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只有农村金融体系的规模效率的前期提高是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Granger原因,而农村金融体系结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前期变化均不是农业发展、农民纯收入变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这一结论表明农村金融体系目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主要依赖投入规模的增加。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农村金融体系规模效率对农业发展、农民纯收入、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农村金融体系三种效率中占主导地位,农村金融体系结构效率、农村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村经济的三个方面的影响占次要地位。这也进一步表明我国农村金融仍处在依赖投入规模扩张发展的初始阶段,金融体系结构效率有待优化,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2)区域效率分析表明,中、东、西部农村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的整体效率高于中部,而中部地区的总体效率高于西部。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纯技术效率上(相关配套制度有待完善和金融组织的管理水平低下)也表现在规模效率上(金融资源投入仍显不足)。定量分析的最终结论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效率提高主要依赖金融资源投入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这种金融资源投入的规模却严重不足,如何扩大农村金融体系的投入规模,提高覆盖面,就成为了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首要问题。同时技术效率的差异要求农村金融体系内各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另外,由于区域间存在效率差异,在农村金融相关政策制定上不能“一刀切”。文章最后一部分探索了对于“三元架构”的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的解决之路。总体目标为依照完善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元架构”体系、各构成要素最终实现体系功能上的协调和自身可持续发展。建议政策性金融恰当处理财政功能与金融功能,加大支农业务覆盖面的同时,实现自身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逐渐变直接参与为间接干预,着重完善诱导功能;建议对农信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实施改革,符合条件的可以通过商业银行式的股份制改革,转化成商业性金融组织,不符合条件的农信社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一方面保存了合作的本质,另一方面实现增资扩股。明确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定位,通过政策诱导增加“三农”业务覆盖面,同时优化商业性金融资本结构,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三元架构”模式的两种创新探索一是股份合作制改革后的合作性金融建议与政策性金融联合办成“上官下民”的高效组织形式;一是动员“三元架构”体系内的所有要素,共同构建“金融互联网”。同时尽快改善相关配套环境,为解决“三农”问题打好金融的基础。
李世庆[9](2014)在《中国农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2012年,以希腊、西班牙等国为代表的欧洲债务危机反复恶化,全球经济增长明显趋缓,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多国央行下调利率或维持低利率政策,外币业务收益率下降。国内经济增长进入深度转型期,对于房地产行业、“两高一剩”行业的调控力度日趋严格,股票市场依然没有起色,国内外经济增长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本年度,新资本管理办法付诸实施,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约束更加严格;央行进一步放开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将导致存贷款利差进一步缩减,对市场竞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服务收费的措施,总体上降低了费用负担,严格禁止了息转费的不合规操作,商业银行获得中间业务将更加艰难。同时也应看到,世界经济复苏正在加快,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取得新进展,依托互联网、新能源的新兴经济正在崛起;中国政府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科学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央行对货币政策进行了适度适时干预微调,两次下调基准利率,进一步提升利率、汇率市场化速度,全社会流动性日益宽松。总体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本文从农业银行目前的经营管理情况出发,对农业银行和其他11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比较,进而得到农业银行在竞争力上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了规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在展开研究过程前,首先研究了一定数量的有关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文献,明确了何谓商业银行竞争力,商业银行竞争力由哪些要素组成,然后构建了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查询大量资料以及上述商业银行的年报,提取出评价体系所需要的各类数据,然后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与纵向比较分析,对于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进行了展开分析,从而对各家银行的竞争力状况进行客观评价,也明确了农业银行竞争力的优劣,以此为基础提出竞争力提升的相关策略和下一步工作建议。本文充分运用了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法,从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入手,充分吸收了已有研究内容、学者观点和研究方法,以上市商业银行2012年年报为研究对象,提取了研究所需的大量可靠数据,从财务分析和业务分析的角度,综合运用图表列示、经济计量的方法,对农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并提出提升竞争力的相关策略。本文认为农业银行的主要监管指标均能达到最低监管要求,流动性较为充裕,资产质量等安全性有所欠缺,盈利能力较弱;在零售业务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对公业务板块则较为薄弱,以电子银行、信用卡业务为代表的中间业务发展较快,非利息收入增势迅猛,但存在严重依赖存贷利差获取收入的情况,综合盈利能力一般;在人力资源方面,学历层次偏低、年龄结构偏大的劣势短期内难以改变;建立了严格风险管理体系,健康发展的根基比较牢固。从总体上看,农业银行需要坚持客户营销不放松,保持对公业务追赶势头,巩固零售业务领先优势,扩大中间业务发展空间。这对国内其他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格[10](2019)在《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文中指出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遂成为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中心。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被日军接管之后,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金融中心。以此为基础,重庆金融市场成长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对抗战大后方的经济与金融影响极大,为国民政府坚持抗战以及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目前学界对于战时重庆金融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对于战时重庆金融市场则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篇论文以重庆市档案馆未刊档案、已经出版的档案资料汇编、民国时期期刊与报纸、各地方志与文史资料为主要史料,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并结合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对战时重庆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以求还原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原貌,探索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与特点,分析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财政、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主要写作思路如下:文章首先解决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中各金融子市场的发展过程、发展原因以及发展结果等方面的问题。重庆开埠之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金融人才的涌现以及金融机构的增加,促使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发展。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市场不完善、发展不健全且部分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特点,货币市场、内汇市场、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而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相对滞后。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在普遍的公债投机、公债价格骤跌以及全国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下,最终爆发了公债风潮,而公债风潮又进一步引发重庆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的动荡。为平息公债风潮,国民政府遂开始在重庆金融市场中实施金融统制政策,受此影响,重庆货币市场、内汇市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均完成了变革。而原来发展相对滞后的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则因为战时需求的增多以及金融投机的刺激而得到极大发展。重庆金融市场通过国民政府的政策干预也逐渐适应了战时状态,该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多,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和成熟。然后,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解决重庆金融市场在1937-1945年的地位变化问题。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地位空前提高,为近代以来之顶峰。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地位仅为区域性质的金融市场中心,其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有限,影响范围较窄,与西南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也十分有限。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增加,资本额不断增长,金融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与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显着提高。在此基础之上,重庆金融市场的影响范围突破了西南地区的限制,逐渐覆盖整个抗战大后方。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逐渐形成,而重庆金融市场则成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再者,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在战时发展的过程与地位,分析该时期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经济、战时财政与战时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指出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对于战时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具有双重属性。重庆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将自身的各种业务向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中传播,推动各地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重庆金融市场为抗战大后方工、农、商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为战时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另一方面,重庆金融市场也对战时经济与金融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开始,重庆金融市场就一直出现层出不穷的金融风潮。而导致金融风潮频发的原因是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金融投机等违法行为,大量的金融投机不仅破坏了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秩序,同时也刺激了社会生产资本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社会游资增多,导致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日益严重,难以控制。另外,重庆金融市场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发展,与战时政府财政、社会均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这些联系也影响着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轨迹,并进一步反映出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以论述完毕的内容为基础,总结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时代特点。重庆金融市场因处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中,具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在重庆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尤其在全面抗战后期,金融黑市与金融投机在重庆金融市场中频频出现,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与宏观调控功能逐渐失灵,而金融市场的积累功能与配置功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发挥作用,社会财富在此过程中逐渐集中于社会上层的特权阶级之手,一般民众生活越发艰难,而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也越发严重。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国民政府也做出了及时的反应,努力整顿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其采取的方法主要为联合地方政府与重庆民间金融组织进行政策监管、机构监管与行业自律等。但是由于国民政府本身的政策失误,政府内部的腐败以及民间组织自律能力的低下,多种形式的监管与自律均不能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效果,最终使得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一直延续至全面抗战结束。同时,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均获得发展,并呈现出现代化的特点,而这对于重庆金融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农业银行资产业务发展情况一览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农业银行资产业务发展情况一览表(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3.3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金融科技研究综述 |
2.1.1 金融科技的定义 |
2.1.2 金融科技的功能 |
2.1.3 金融科技的风险与监管 |
2.2 银行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2.2.1 银行业竞争力的内涵 |
2.2.2 银行业竞争力的衡量方法 |
2.3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
2.3.1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正面影响 |
2.3.2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负面影响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我国银行业发展与竞争力的演化 |
3.1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 |
3.1.1 我国银行业二元化改革时期 |
3.1.2 我国银行业多元化改革时期 |
3.1.3 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时期 |
3.2 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
3.2.1 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
3.2.2 我国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分析 |
3.2.3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能力分析 |
3.2.4 我国银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
3.3 我国银行业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科技的内涵、细分领域和我国发展现状 |
4.1 金融科技内涵、发展和业务模式 |
4.1.1 金融科技的内涵 |
4.1.2 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
4.1.3 金融科技的参与主体和业务模式 |
4.2 金融科技的细分领域 |
4.2.1 大数据 |
4.2.2 人工智能 |
4.2.3 区块链 |
4.2.4 云计算 |
4.3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
4.3.1 中美金融科技比较综述 |
4.3.2 各类底层技术的中美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科技影响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机制分析 |
5.1 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的负面冲击 |
5.1.1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负债业务的冲击 |
5.1.2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资产业务的冲击 |
5.1.3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冲击 |
5.2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
5.2.1 大数据与银行分析能力升级 |
5.2.2 人工智能与银行经营能力提升 |
5.2.3 区块链与银行业务创新 |
5.2.4 云计算与银行信息系统升级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计量模型的建立 |
6.2 变量描述 |
6.3 研究样本与统计性描述 |
6.3.1 研究样本 |
6.3.2 样本的统计性描述 |
6.4 基准回归结果 |
6.5 异质性检验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国家政策层面 |
7.2.2 行业监管层面 |
7.2.3 银行发展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市场决定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析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于市场决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理论分析范式 |
2.1 市场决定理论 |
2.1.1 市场决定范畴界定 |
2.1.2 市场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 |
2.1.3 市场决定对政策性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2.1.4 与本研究相关的其他主要理论 |
2.2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理论范畴的界定 |
2.2.1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概念 |
2.2.2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定位 |
2.2.3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内涵 |
2.2.4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识别标准 |
2.2.5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边界 |
2.3 基于市场决定的新政策性金融观 |
2.3.1 政策性金融理论创新的突破口 |
2.3.2 新政策性金融观的提出 |
第3章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 |
3.1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体制演进及效率分析方法 |
3.1.1 我国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的变迁 |
3.1.2 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的二元结构分析 |
3.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社会合理性分析 |
3.2.1 社会合理性的科学内涵 |
3.2.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社会合理性内涵和评价指标 |
3.2.3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社会合理性问题的理论实证分析 |
3.3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济有效性分析 |
3.3.1 政策性金融机构经济有效性分析的方法—Malmquist指数及分解 |
3.3.2 政策性金融机构经济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3.4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的影响因素 |
3.4.1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的问卷调查与因素分析 |
3.4.2 影响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的因素分析 |
3.5 中国政策性机构效率水平和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第4章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改革的动因与环境分析 |
4.1 市场决定视角下―三行一保‖的改革发展进程及评析 |
4.1.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发展评析 |
4.1.2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改革发展评析 |
4.1.3 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发展评析 |
4.1.4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改革发展评析 |
4.2 市场决定下―三行一保‖创新改革的动因分析 |
4.2.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动因分析 |
4.2.2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改革动因分析 |
4.2.3 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动因分析 |
4.2.4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改革动因分析 |
4.3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发展态势 |
4.3.1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面临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 |
4.3.2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面临发展态势的SWOT分析 |
第5章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国家治理机制分析 |
5.1 国家治理在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
5.1.1 国家治理的内涵 |
5.1.2 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与国家治理的内在关系和机理分析 |
5.1.3 国家治理机制在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改革中的实现路径 |
5.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依法治理机制 |
5.2.1 依法治国与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内在关系 |
5.2.2 国家对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立法责任和原则 |
5.3 政府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与补偿机制 |
5.3.1 客户群体公共战略性与构建扶持补偿机制的基本依据 |
5.3.2 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扶持与补偿机制的构建原则与方式 |
5.4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外部差别监管体制机制 |
5.4.1 政策性金融机构实行外部差别化监管的根本原因 |
5.4.2 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外部差别化监管的基本原则 |
5.4.3 政策性金融机构构建外部差别化监管体制机制的主要内容 |
第6章 市场决定下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理论与实践发展 |
6.1 基于市场原则的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理论思想 |
6.1.1 国外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概念认知不尽统一 |
6.1.2 国外关于政策性金融组织理论体系的的基本内容 |
6.2 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基于市场的改革发展及最新动向 |
6.2.1 国别视角下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的最新发展实践 |
6.2.2 综合视角下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实践及最新动向 |
6.2.3 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改革发展的特点 |
6.3 国外相关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
6.3.1 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态势 |
6.3.2 以市场决定理论为基石科学认识政策性金融的相关边界和范畴 |
6.3.3 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扎实推进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 |
6.3.4 打造更具中国特色的2.0版本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
第7章 推进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方案选择与建议 |
7.1 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不同方案的比较和评析 |
7.1.1 战略客群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不同方案比较 |
7.1.2 治理水平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不同方案比较 |
7.1.3 综合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不同方案的评析 |
7.2 基于市场决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 |
7.2.1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创新模式 |
7.2.2 创新推动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中国农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论文的贡献和不足 |
0.4.1 贡献 |
0.4.2 不足之处 |
1 中国农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概述 |
1.1 中国农业银行简介 |
1.2 农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历程与现状 |
1.2.1 发展历程 |
1.2.2 发展现状 |
1.3 农行绿色金融业务产品介绍 |
1.3.1 绿色信贷 |
1.3.2 绿色债券 |
1.3.3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融资 |
1.3.4 绿色基金 |
1.3.5 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 |
1.3.6 碳金融实践 |
1.3.7 信用卡绿色化 |
2 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对农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
2.1 对农行盈利情况的影响 |
2.1.1 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回报率 |
2.1.2 不良贷款及行业占比 |
2.2 对农行收入结构的影响 |
2.2.1 非利息收入及占比 |
2.2.2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2.3 对农行资本结构的影响 |
2.3.1 资本充足率与资产负债率 |
2.3.2 绿色信贷比率(GLR) |
3 农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SWOT分析 |
3.1 农行金融业务的优势 |
3.1.1 创新引入PPP模式 |
3.1.2 政府政策支持优势 |
3.1.3 企业文化与品牌优势 |
3.1.4 网点范围广且覆盖城乡 |
3.2 农行绿色金融业务的劣势 |
3.2.1 未充分重视绿色金融业务 |
3.2.2 绿色金融业务缺少发展战略 |
3.2.3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不足 |
3.2.4 互联网技术支持较为薄弱 |
3.3 农行绿色金融业务的机遇 |
3.3.1 市场潜在需求巨大 |
3.3.2 经营模式急需转型 |
3.3.3 规避风险和追求利润的需要 |
3.3.4 政策指向获得成本优势 |
3.4 农行绿色金融业务的挑战 |
3.4.1 对绿色金融业务认识不足 |
3.4.2 绿色金融业务监管不足且风险高 |
3.4.3 竞争日趋激烈 |
4 完善农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运营的对策建议 |
4.1 积极推动绿色金融的专门监管及立法 |
4.2 大力推行赤道原则 |
4.3 完善绿色金融业务经营机制 |
4.4 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
4.5 推进金融专业化队伍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5)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及其发展 |
2.2 融资及融资方式的内涵 |
2.3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方式及比较 |
3.1 债务性资金筹资方式 |
3.2 权益性融资方式 |
3.3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创新平台构建及发展趋势 |
第四章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发展的环境、制度分析 |
4.1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的宏观政策、经济环境 |
4.2 金融环境 |
4.3 经营环境 |
4.4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相关制度规定及分析 |
第五章 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方式选择 |
5.1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决定因素 |
5.2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5.3 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债务融资方式的实证分析 |
第六章 小额信贷机构融资方式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6.1 国际小额信贷及机构的发展 |
6.2 国际小额信贷机构融资方式 |
6.3 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的启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与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中国银行业竞争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1.4 文章结构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关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与银行业竞争的研究 |
2.1.2 关于银行业竞争度测算方法的研究 |
2.1.3 关于银行规模、国家差异与银行业竞争度的研究 |
2.1.4 关于银行业竞争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关于中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度的识别和判断 |
2.2.2 关于中国银行业竞争度规模、地区差异的研究 |
2.2.3 转型经济体银行业改革与行业竞争度 |
2.2.4 银行市场行为与银行业竞争度 |
2.3 总结与评价 |
2.3.1 国外研究进程与启示 |
2.3.2 国内研究进程与不足 |
3 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3.1 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回顾(1980—2010年) |
3.1.1 第一阶段:1979-1984,专业银行逐步设立 |
3.1.2 第二阶段:1985-1993年,专业银行为主体,股份制银行为补充的银行体制形成 |
3.1.3 第三阶段:1994-2002年,商业银行改革加速推进 |
3.1.4 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商业银行改制初步完成,竞争性的商业银行体制确立 |
3.2 中国银行业现状 |
3.2.1 行业规模 |
3.2.2 市场份额 |
3.2.3 盈利能力 |
3.2.4 风控能力 |
3.2.5 信用风险定价能力 |
4 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实证分析与比较 |
4.1 Panzar-Rosse模型简介 |
4.2 实证分析设计 |
4.2.1 变量设计 |
4.2.2 数据来源 |
4.2.3 样本初步统计分析 |
4.3 中国银行业竞争度实证检验及结果 |
4.3.1 中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度分析 |
4.3.2 中国银行业不同规模银行机构竞争度分析 |
4.3.3 中国银行业不同时期竞争度变化分析 |
4.4 中国与其他国家银行业竞争度的比较 |
4.4.1 与发达国家相比——以欧盟五国为例 |
4.4.2 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以印度为例 |
5 区域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
5.1 辽宁省银行业发展概况 |
5.2 辽宁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3 辽宁银行业竞争度实证分析 |
6 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因素 |
6.1 实证研究设计 |
6.2 样本统计分析 |
6.3 银行业竞争度跨国回归结果 |
6.4 小结 |
7 提升中国银行业竞争度的政策建议 |
7.1 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7.2 加强银行产品定价科学性 |
7.3 大力倡导非价格竞争 |
7.3.1 鼓励金融创新 |
7.3.2 注重品牌形象塑造 |
7.3.3 扩展网络银行业务 |
7.4 适当放松银行业准入方面的规制 |
8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基于资本监管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研究 |
1.2.2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发展 |
1.2.3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有效性研究 |
1.2.4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无效性研究 |
1.2.5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影响的主要数理方法论 |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结构和技术路线 |
1.4.1 基本结构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2章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理论基础 |
2.1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界定 |
2.2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 |
2.2.1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理论基础 |
2.2.2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数理模型 |
2.2.3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存在性检验——基于美国、日本和印度2787 家银行的跨国数据 |
2.3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 |
2.3.1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与投资多元化 |
2.3.2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与投资组合权重 |
2.3.3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与前景理论 |
2.4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 |
2.4.1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的理论基础 |
2.4.2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治理理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资本监管的关系剖析 |
3.1 资本监管的界定 |
3.1.1 银行监管 |
3.1.2 资本监管 |
3.1.3 资本监管的本质属性 |
3.2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资本监管的关系分析 |
3.2.1 必要性分析 |
3.2.2 因果关系分析 |
3.2.3 相关性分析 |
3.3 资本监管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路径分析 |
3.3.1 通过资本补充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 |
3.3.2 通过加权风险资产降低优化商业风险承担决策 |
3.3.3 通过资产变现压力预防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 |
3.4 总结 |
第4章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资本监管国际标准 |
4.1 塞尔协议Ⅰ关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国际标准 |
4.1.1 确定了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工具和规则 |
4.1.2 设置资产的风险权重优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 |
4.1.3 直接目的是预防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 |
4.1.4 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及不足 |
4.2 塞尔协议Ⅱ关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国际标准 |
4.2.1 修订了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工具和规则 |
4.2.2 调整了优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的规则 |
4.2.3 增加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的预防措施 |
4.2.4 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及不足 |
4.3 塞尔协议Ⅲ——危机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国际标准 |
4.3.1 改革重点放在了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 |
4.3.2 继承了优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策略 |
4.3.3 延续了预防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措施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资本监管的国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实践与启示 |
5.1 基于资本监管的美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 |
5.1.1 美国银行业风险承担行为分析 |
5.1.2 基于资本监管的美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演变——以花旗银行为例 |
5.1.3 资本监管对花旗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 |
5.2 基于资本监管的英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 |
5.2.1 英国银行业风险承担行为分析 |
5.2.2 基于资本监管的英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演变——以汇丰银行为例 |
5.2.3 资本监管对汇丰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 |
5.3 国际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分析及启示 |
5.3.1 资本监管是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普遍模式 |
5.3.2 资本监管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优化的路径多种多样 |
5.3.3 预防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离不开银行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资本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分析 |
6.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现状 |
6.1.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 |
6.1.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 |
6.1.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 |
6.2 基于资本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实践 |
6.2.1 Basel协议颁布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状况 |
6.2.2 Basel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状况 |
6.2.3 BaselⅡ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状况 |
6.2.4 BaselⅢ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状况 |
6.3 资本监管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存在的差距 |
6.3.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差距 |
6.3.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的差距 |
6.3.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的差距 |
6.4 小结 |
第7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资本监管的实证检验 |
7.1 基于BSFI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资本监管实证分析 |
7.1.1 我国商业银行BSFI概述及计算 |
7.1.2 我国商业银行BSFI与资本监管实践的分析 |
7.2 基于前景理论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实证检验 |
7.2.1 文献回顾 |
7.2.2 实证方法设计 |
7.2.3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
7.2.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3 基于SD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资本监管实证检验 |
7.3.1 模型的构建 |
7.3.2 变量及样本选取 |
7.3.3 实证过程 |
7.3.4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实证结果分析 |
7.3.5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缓冲的实证结果分析 |
7.4 小结 |
第8章 基于资本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路径取向及其制度保障 |
8.1 基于资本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路径取向 |
8.1.1 基于资本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约束路径 |
8.1.2 基于资本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的优化路径 |
8.1.3 基于资本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的预防路径 |
8.2 基于资本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路径取向的制度保障 |
8.2.1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约束路径的制度保障 |
8.2.2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优化路径的制度保障 |
8.2.3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治理路径的制度保障 |
8.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附录 |
附录1 美国商业银行数据来源列表 |
附录2 日本商业银行数据来源列表 |
附录3 印度商业银行数据来源列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8)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4.3 文章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理论 |
2.1.1 农村金融体系的界定 |
2.1.2 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不同范式 |
2.2 金融功能理论 |
2.2.1 金融功能观与金融机构观 |
2.2.2 金融功能演进促进金融机构发展 |
2.3 金融体系效率理论 |
2.3.1 有关金融体系效率界定的综述 |
2.3.2 有关金融效率度量的综述 |
2.3.3 有关金融效率评判的综述 |
第3章 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的理论框架 |
3.1 “三元架构”模式构成要素分析 |
3.1.1 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界定 |
3.1.2 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构成要素分析 |
3.2 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
3.2.1 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的理论渊源 |
3.2.2 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的形成原因分析 |
3.3 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效应分析 |
3.3.1 “三元架构”模式与金融功能的放大效应 |
3.3.2 “三元架构”模式与经济效率的提升 |
3.3.3 “三元架构”模式与社会稳定 |
第4章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的现状 |
4.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的历史沿革与总体现状 |
4.1.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的历史沿革 |
4.1.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总体现状与存在问题 |
4.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各构成要素的现状 |
4.2.1 农村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4.2.2 农村商业性金融组织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4.2.3 农村合作性金融组织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效率的实证分析 |
5.1 总体效率分析 |
5.1.1 总体效率分析方法选择 |
5.1.2 总体效率分析指标选取 |
5.1.3 总体效率分析数据来源 |
5.1.4 总体效率分析实证过程 |
5.1.5 结果分析 |
5.2 区域效率分析 |
5.2.1 区域效率分析方法选择 |
5.2.2 区域效率分析指标选取 |
5.2.3 区域效率分析数据来源 |
5.2.4 区域效率分析实证过程 |
5.2.5 结果分析 |
5.3 主要结论 |
第6章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完善对策 |
6.1 完善现有“三元架构”模式的总体目标 |
6.1.1 完善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元架构”体系 |
6.1.2 实现“三元架构”体系功能上的协调 |
6.1.3 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
6.2 “三元架构”模式各构成要素自身的改革对策 |
6.2.1 政策性金融恰当处理财政功能与金融功能,完善诱导功能 |
6.2.2 合作性金融寻求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
6.2.3 商业性金融明确定位,优化资本结构 |
6.3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的创新探索 |
6.3.1 “三元架构”模式创新探索之——农发行与农信社“嫁接” |
6.3.2 “三元架构”模式创新探索之——构建农村“金融互联网” |
6.4 相关配套环境的建设 |
6.4.1 完善农村经济环境 |
6.4.2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 |
6.4.3 完善农村金融制度环境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中国农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竞争力的提出 |
1.2.2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情况 |
1.2.3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情况 |
1.3 论文结构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2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2.1 商业银行竞争力构成要素 |
2.1.1 现有竞争力 |
2.1.2 潜在竞争力 |
2.1.3 核心竞争力 |
2.2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2.2.1 现有竞争力 |
2.2.1.1 安全性指标 |
2.2.1.2 流动性指标 |
2.2.1.3 盈利性指标 |
2.2.2 潜在竞争力 |
2.2.2.1 非利息收入占比 |
2.2.2.2 公司金融业务情况 |
2.2.2.3 个人金融业务情况 |
2.2.2.4 银行卡业务情况 |
2.2.2.5 电子银行情况 |
2.2.3 核心竞争力 |
2.2.3.1 员工学历结构 |
2.2.3.2 组织结构 |
2.2.3.3 风险管理 |
2.3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 农业银行与其他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分析 |
3.1 经济金融形势概述 |
3.2 基础竞争力分析 |
3.2.1 现有竞争力分析 |
3.2.1.1 安全性指标分析 |
3.2.1.2 流动性指标分析 |
3.2.1.3 盈利性指标分析 |
3.3 潜在竞争力分析 |
3.3.1 非利息收入占比 |
3.3.2 负债业务结构 |
3.3.3 资产业务结构 |
3.3.4 银行卡业务情况 |
3.3.5 电子银行业务情况 |
3.4 核心竞争力 |
3.4.1 员工学历结构 |
3.4.2 风险管理 |
3.4.2.1 农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情况 |
3.4.2.2 建设银行的风险管理情况 |
3.4.2.3 招商银行的风险管理情况 |
3.4.2.4 兴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情况 |
4 农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策略 |
4.1 农业银行总体评价 |
4.2 加快业务发展 |
4.2.1 弥补公司业务短板 |
4.2.2 保持个人业务优势 |
4.2.3 加快中间业务发展 |
4.3 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
4.3.1 改进考核和分配体系 |
4.3.2 加强风险管理 |
4.3.3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金融市场与近代重庆金融市场的概念辨析 |
(二)研究时间的概念辨析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金融市场的动荡 |
第一节 1937 年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
一、货币市场从混乱向统一与规范发展 |
二、以申汇交易为主的重庆内汇市场 |
三、重庆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
四、全面抗战之前尚未充分发展的市场 |
第二节 公债风潮与重庆证券市场的动荡 |
一、重庆公债风潮的爆发 |
二、公债风潮的最终解决 |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重庆比期风潮与利率市场的动荡 |
一、全面抗战前期重庆利率市场的动荡 |
二、1938 年-1940 年利率市场的平稳发展 |
三、1941 年重庆利率风潮与比期的废除 |
四、日拆制度时期的重庆利率市场 |
第四节 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筹备与争论 |
一、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必要性 |
二、筹备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及其引发的论争 |
小结 |
第二章 重庆传统金融市场在战时的变革 |
第一节 重庆向法币发行中心的转型 |
一、1937-1938 年国民政府法币发行中心的内迁 |
二、1939-1942 年重庆法币发行中心的建立与巩固 |
三、1942 年之后的重庆法币发行中心 |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重庆票据市场 |
一、重庆票据交换的曲折发展 |
二、重庆票据承兑贴现的快速发展 |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内汇市场变迁 |
一、1937-1941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
二、1942-1945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
小结 |
第三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
第一节 战时重庆外汇市场的崛起 |
一、追随上海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
二、独立发展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
第二节 战时重庆黄金市场与黄金风潮 |
一、黄金统制初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
二、黄金统制成熟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
三、开放黄金自由交易时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
第三节 战时重庆的保险业与保险市场 |
一、全面抗战爆发与重庆保险市场兴起(1937-1941) |
二、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发展与兴盛(1942-1945) |
三、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主要保险业务 |
小结 |
第四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一、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政策与法令监管 |
二、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主要机构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一、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开端 |
二、四川省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三、重庆市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第三节 重庆金融业对重庆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
一、重庆市银钱业同业公会对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
二、重庆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对保险市场的自律监管 |
三、重庆市银楼业同业公会对黄金市场的自律监管 |
小结 |
第五章 重庆金融市场在抗战大后方的中心地位 |
第一节 重庆货币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
一、法币在抗战大后方各主要金融市场的推广 |
二、重庆票据市场在大后方的延伸 |
三、重庆利率市场对于大后方的影响 |
第二节 重庆黄金与外汇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
一、重庆黄金市场在大后方各地的拓展 |
二、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外汇市场网络的构建 |
第三节 重庆保险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
一、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南的网络构建 |
二、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北的网络构建 |
小结 |
结语 |
一、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双重性 |
二、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分析 |
三、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特点分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发表文章 |
四、中国农业银行资产业务发展情况一览表(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 张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2]市场决定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创新研究[D]. 秦伟新. 辽宁大学, 2018(01)
- [3]中国农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分析[D]. 燕楠. 辽宁大学, 2019(01)
- [4]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5]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研究[D]. 秦颐.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6]中国银行业竞争度问题研究[D]. 薛峰.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 [7]基于资本监管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研究[D]. 刘青云. 山西财经大学, 2015(09)
- [8]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研究[D]. 武霞. 辽宁大学, 2013(02)
- [9]中国农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D]. 李世庆. 河北经贸大学, 2014(08)
- [10]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D]. 张格. 西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