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利转让 包销产品(论文文献综述)
温雯[1](2018)在《我国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科学技术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产,是实现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方式,而科学技术向社会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技术合同”,技术合同必须发挥好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之间的纽带作用才能促进科学技术转化的顺利实现。从法学的角度来讲,可以通过进行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研究,为技术合同各法律风险主体提供完善的风险防范建议,以保证技术合同顺利发挥好其纽带作用。本文通过五个部分对我国技术合同法律风险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意义,对现有的关于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相关概念、表现、分类的研究现状以及对技术合同法律风险因子的研究现状。还介绍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第二部分是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理论部分,以风险理论为指导,阐述了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的概念,从技术合同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的特点,并提出了对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的多种分类方法,以及选择分类方法的方式。第三部分是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的实证分析部分,根据《合同法》技术合同专章中技术合同的分类对多个技术合同纠纷加以研究,归纳出其中体现的不同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第四部分是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的因子分析部分,这部分首先对第三部分中归纳出的各技术合同法律风险进行因子分析(形成原因分析),然后对各风险因子进行类型化整合,最后使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模型)对整合出的19个技术合同法律风险因子进行分析,找出了其中的两个根本因子“当事人对技术合同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认知不足或法律规范不健全”和“订立技术合同前对合同标的、主体没有充分认识”。第五部分是技术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对策部分,主要从第四部分找到的两个根本因子入手针对技术合同法律风险主体:技术合同的技术方、非技术方以及国家提出相应的技术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措施。本文在案例收集以及风险防范建议的全面性上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依靠专家经验建立的解释结构模型也可能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存在一定的谬误。本文提供的风险防范策略,特别是国家对技术合同的风险防范策略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在完善法律法规、提供适法指导之外,还可以从政策等多方面提出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同时还可以拓宽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研究的领域,研究我国在国际技术贸易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以构建全面的技术合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Thaporn Kitcharoenkarnkul[2](2017)在《泰国的投资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投资环境是指外国投资者在一国进行投资活动时各种条件的综合体。它可以分为狭义的投资环境和广义的投资环境,狭义的投资环境是指投资的经济环境,包括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基础设施、市场的完善程度、产业结构、外汇管制等;广义的投资环境除包括狭义的投资环境外,还包括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对投资可能发生影响的所有外部因素。战后,泰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第二大经济体,并跻身于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近年来,由于泰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迁,泰国的投资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借鉴和运用国际投资环境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以泰国的投资环境为实例,阐述泰国的宏观经济、基础设施、政府政策等基本要素,分析泰国对外国投资的法规与政策,包括优惠措施、土地使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泰国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机会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几点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五章、十五节:第一章导论,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第二章关于投资环境的理论与方法,首先对投资环境进行界定,论述关于投资环境的相关理论(包括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区位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东道国决定因素和分类理论等),介绍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包括冷热图表法、等级尺度法、多因素和关键因素关联评估法等);第三章泰国投资环境的分析,阐述泰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基础设施概况、政府投资促进体制;第四章泰国对外国投资的法规与政策,对泰国的投资优惠政策、外国企业使用土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泰国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估,对泰国投资环境的优势与劣势进行评价,并提出泰国的投资机会和对策建议。
季丹[3](2016)在《发明专利组合的证券化研究 ——以化学行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化学行业的发明专利为例,通过构造专利的多层次组合来得到风险可控的拟证券化专利资产,并使用三叉树模型和实物期权中转换期权理论对该专利资产进行定价。由于该模型中影响资产价格的参数如资产收益相关系数、资产收益波动率等较难确定本文针对这些参数进行了敏感度分析,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资产组合的构建。另外,本文也就发明专利组合的特点,在已有资产支持性证券发行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专门针对发明专利组合资产的证券化流程。
段开燕[4](2015)在《基于形成机制的H集团知识资本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生产要素,已经上升到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并重的知识资本的高度。由此衍生的知识资本管理在当今社会企业经营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实践。知识资本管理首先是获取知识,然后在拥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企业内部实现共享、不断创新和优化,进而形成企业独特的知识资本体系,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关于知识资本存在诸多争议,因此如何界定知识资本?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构建企业的知识资本?对每个身处知识经济时代中的企业都变得越来越难以回避。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知识资本的相关研究成果后,明确了知识资本的内涵及三维结构,通过问卷调研、模型分析等方法,研究了H集团的知识资本形成机制及管理优化问题。具体研究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基于H集团在知识资本三个维度的表现分析了集团对于知识资本的认知,归纳出知识资本管理的业务模型;二是基于结合SECI和HSC模型,抽象出H集团知识资本形成的理论模型,并对知识资本形成的三个环节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利用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检验了H集团知识资本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知识创造与知识资本的影响路径,以及知识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四是根据检验结果总结H集团的知识资本的问题与成因,并从组织结构、评价预警以及全面激励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知识资本形成机制分析是涵盖知识创造,知识资本积累,企业绩效形成的逻辑过程,在这三个阶段的量化评价中,知识创造过程可以在SECI模型下明确知识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的螺旋积累过程;知识资本应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顾客资本维度下进一步细分评价项目以保证评价全面性;企业绩效的评价可以结合财务状况与发展潜力综合评价。(2)H集团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其知识创造具有显着的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过程,知识资本具有显着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顾客资本维度特征;知识创造行为越强烈,集团的知识资本水平越高,并且知识创造行为过程显着影响集团知识资本的结构维度;知识资本是H集团企业绩效的主要来源,但人力资本在路径上并不直接作用于企业绩效。(3)从路径关联上来看,知识创造过程存在知识组合化程度不充分、知识创造行为过度侧重结构资本的问题,形成原因在于H集团缺乏全面知识资本管理,跨国经营增加了知识组合共享的难度,企业文化对于知识创造过程的失衡引导。企业绩效对知识资本的形成激励存在人力资本缺乏充分激励、顾客资本与结构资本缺乏路径联系的问题。形成原因在于顾客资本与结构资本对于企业绩效的独立、强势影响,以及企业绩效对直接驱动力激励下形成的企业文化。(4)H集团可以从三个方面构建知识资本管理体系。一是落实在组织结构上,设立知识资本管理中心、基层组织和知识资本主管,由中心主导建立全球知识共享系统,促进知识共享、组合与内化。二是根据知识创造、知识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维度指标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其中易定量指标直接纳入KPI考核体系,定性指标融入企业文化。三是实施平衡知识资本发展的全要素激励依托全球知识共享系统进行知识共享激励;根据路径薄弱环节加强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结构网络化激励。
方强[5](2015)在《中比合办时期秦皇岛耀华玻璃公司研究(1921-1936)》文中研究说明耀华机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之前,中国的玻璃制造主要是传统的人工吹制法,这种方法制造的玻璃厚薄不均,质量低下,很难形成大规模的企业生产,这就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玻璃进口提供了机遇,他们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将其玻璃中质地较劣的部分运到中国市场,以低廉的价格售卖,从中国劫走大量金钱,将中国的玻璃市场紧紧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耀华玻璃公司的创办最终打破了这一局面。本文以秦皇岛耀华玻璃公司为个案,研究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其发展的情况,通过耀华的建立、发展、市场竞争、产品销售、组织管理、资金筹措等活动,全面客观反映其发展全貌,反映其发展特点,展现当时社会总体环境。当时的中国国家政权更迭频繁,内战连连,对外丧失主权,国家积弱积贫;资本主义国家将其落后的、淘汰的二手机器和技术输出到落后国家截取高额利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耀华却经过艰苦卓越的谈判,成功从欧洲将世界上最先进的平板玻璃制造技术引入中国,并在百般艰难中将这一技术充分利用,使中国的平板玻璃制造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产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用,不仅打破了中国玻璃市场被外国独占的局面,还建成中国乃至亚洲最先进的玻璃生产厂家,使中国的玻璃制造水平开始跻身世界前列。再者,耀华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逐步建设成功,且经过卓有成效的谈判,将专利酬金从九十万元减少到四十万元,成功解决了这一前后历时几年的棘手问题。玻璃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重要的工业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日常生活用品等生产中。文章对玻璃的出现以及中国近代玻璃工业的发展进行了阐述,说明了佛克法专利技术产生、发展、在世界各国的传播以及辗转来到中国的历程,耀华利用这一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利用机器连续生产平面玻璃的企业。耀华玻璃公司的初期资本来自周学熙实业集团的支持,成功利用了滦矿“新事业”专款。但由于外方是以专利技术入股,耀华的建设经费很快就捉襟见肘,将原议五十万元债票改为发行股票,仍然杯水车薪,不得以再次发行八十万元的优先股股票,并利用有利时机成功解决酬金问题。耀华公司在这一时期共建设生产玻璃用炉窑两座,1924年一号炉窑建成投产,是年9月,耀华生产出历史上第一窑玻璃。随着公司事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好转,1932年底,二号炉窑建成投入使用,使耀华的玻璃产量达到40多万标准箱。耀华产品问世之前,公司非常重视市场调研,不仅自己派专人调研玻璃市场状况,还委托不少洋行或玻璃销售商对各个主要玻璃销售市场进行了调研,充分掌握玻璃市场的销售状况,为制定行之有效的销售策略打下坚实的基础。产品上市之后,依然没有放松对市场的调研,在与各处经售商签订销售合同或委托书的时候,均要求各地销售商定期将该地的市场状况汇报给公司。在产品销售中,充分利用开滦已有的市场优势,迅速地打开了销售市场,在华北、东北、上海等国内市场快速地占领了重要份额,尤其是华北市场,一直是耀华的主要销售市场。耀华的管理机构在与开滦签订代管业务前后也有相应的变化。代管之前的耀华除了董事会,秦皇岛工厂还设有总理、协理职位;为开滦代管之后,耀华保留董事会,公司一切重要人事、生产等重大问题由董事会决定,而秦皇岛工厂的这两个职位被取消,取而代之以开滦秦皇岛经理代为行使管理权。耀华的这一管理模式在其他企业当中是很少见的,从1924年5月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一直采用开滦代管的模式。采取这一模式后,耀华仅需在公司重大发展决策上做决定,其他方面均由开滦代为管理,耀华的办事效率、市场开拓、产品销售等各方面都能利用开滦的资源,开滦成为其发展的强大后盾,开滦的支持对耀华发展至为重要。耀华公司的经济效益在拟定开办时预算值是很高的,但到了玻璃上市的时候,甚至在上市之前,玻璃市价不断跌落,原来拟算的利润大为减少,加之市场的竞争,专利酬金的给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等原因的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一直不是很理想,直到1927年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盈利。耀华的管理者们考虑到,一是专利技术转让时规定耀华可以在中国境内任意地区再建分厂或增加窑炉,概不再收取任何专利费,二是如欲发股息红利,比方的酬报金利息也要照付,所以耀华决定再添新窑,扩大产量,到1931年才第一次为股东发放股息红利。即使是实现了发放股息红利的目的,但就耀华的利润率来讲,远不及启新洋灰公司等企业。从劳资矛盾情况看,耀华劳资双方的每次冲突几乎都是在开滦等企业工人运动的影响下进行的,工人运动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
梁红刚[6](2015)在《1861-1914年俄国工商业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俄国政府痛定思痛,决心大力兴修铁路和发展民族工业振兴本国经济。1861年改革后以资本主义方式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方针最终得以确立。19世纪70年代起俄国政府开始加强对本国工商业的保护,不断提高保护关税的级别,外国商品进口量大幅度缩减,民族工业有了长足发展。俄国政府在国际资本市场大举发行国债,为铁路修建筹措了巨额资本,国家铁路网迅速扩大,拉动国民经济进一步增长。至19世纪80年代俄国政府将保护国家重工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一方面确定大力扶植重工业的发展方针,另一方面整体提高国外商品的进口关税,采用各种手段引进外资。19世纪90年代俄国关税保护级别达到顶峰,国家工商业税收改革成绩斐然。财政部货币改革成功后,国家货币流通逐步稳定,国外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空前高涨。这一时期铁路修建迎来了历史上第二个高峰期,俄国完成工业化。20世纪初的世界经济危机影响范围巨大,西欧各国的投资额锐减,但俄国有价证券投资却明显增加,俄国的银行资本和国外资本不断融合。1909—1913年为俄国工业第二次高涨时期,此时期大量外资投向俄国的工业,至一战前俄国的经济发展备受世界瞩目。大改革至一战前历任财政大臣和工商业大臣都不遗余力地坚决执行保护关税、引进外资、兴修铁路的政策。在工业化发展道路上,俄国凭借实施这些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政策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罗红[7](2013)在《论专利资产证券化中发起人的瑕疵担保义务》文中研究说明专利资产证券化相对于传统的专利权融资方式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专利权融资途径,专利权人,即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将专利资产转移到SPV(特殊目的机构)构成“真实销售”,其应承担相应的瑕疵担保义务。在我国当前并无专利证券化的针对性法律法规下,根据证券化流程和专利权的特殊性分析,在专利证券化领域中,发起人瑕疵担保义务范围的界定标准、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等法律问题在现存法律法规中均无明确规定,其诸多问题是独特的。故,现时在我国,发起人承担瑕疵担保义务的法律依据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关于未来收益权的让与(即未来债权的让与)、专利权许可或转让以及有价证券转让,这些转让人的瑕疵担保适用依据存在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第二、理论界对专利资产证券化中的瑕疵担保制度研究主要在权利瑕疵担保上,且论述也不全面和系统,深入研究的甚少,由于证券化涉及的主体较多,且之间的法律关系复杂,对于发起人的瑕疵担保范围难以界定;第三、专利法第47条学界有认为是排除了瑕疵担保制度的适用。笔者试图从发起人承担着双重的瑕疵担保义务(对特殊目的机构,即受让人,承担未来收益权转让的权利瑕疵担保,也对专利权的被许可人和特殊目的机构承担专利相关的双重瑕疵担保,包括物之权利瑕疵担保义务和权利瑕疵担保义务)出发,撰写该文论述上述问题,试以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我过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完善我国瑕疵担保制度。本文可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对发起人瑕疵担保义务现状研究和涉及主要问题做简要概述。第二章是发起人瑕疵担保义务的相关理论分析,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复杂性,对瑕疵担保和资产证券化理论的简要分析,对该证券化程序和载体的分析,有助于理解证券化中瑕疵的担保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第三章对我国专利资产证券化中发起人的瑕疵担保义务的研究现状作简要分析和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所论述,学界对资产证券化中涉及的瑕疵担保问题少有研究,故现状简单,而问题多多,笔者对关键的三个问题进行重点论述和分析。第四章是关于发起人瑕疵担保制义务的构建,是对问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解决存在的问题,是本文撰写的意义所在。
徐元[8](2010)在《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文中认为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两大基本特征。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WTO致力于各国削减关税、取消歧视待遇和其他贸易障碍,对许多贸易壁垒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制,但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规制基本上还是空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滥用知识产权,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资本和技术要素积累的增加,我国出口产品正处于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转型过程中,但是,随着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人的权益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尤其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更容易遭受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限制。与我国出口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无休止的知识产权诉讼接踵而至,从打火机到节能灯、从电池到手机、从空调到汽车、从彩电到电脑、从DVD到MP3等等,众多中国企业纷纷遭遇跨国企业设置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面对接踵而来的知识产权纠纷,面对发达国家高高筑起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知识产权这一新的贸易壁垒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应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挑战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出突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有意义且紧迫的课题。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导论。作者首先简要分析了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内涵。作者从壁垒的概念出发,在对现有的相关立法和文献中贸易壁垒概念的解释进行梳理评论的基础上,发现现有贸易壁垒理解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了自己对贸易壁垒概念的理解。然后,对知识产权的概念及范围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知识产权的特征。作者在对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两个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概念的理解和定义,并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问题认识上的分歧。作者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揭示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十大特征。论文的第三章至第五章是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三种典型表现形式的具体研究和分析。第三章是技术标准型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本章从分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互关系的演变入手,分析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这一当代国际经济中的新现象,然后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产生的贸易壁垒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会使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威力得到耦合,产生强大的贸易壁垒效应。接下来作者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一个解决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法律问题的简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章是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措施。作者首先对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国际立法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欧盟和美国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欧盟和美国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点。然后对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成为贸易壁垒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美国的“337条款”是当今世界上一种典型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因此,在本部分作者专门对美国的“337条款”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首先介绍了“337条款”的实体内容和程序及其救济措施。然后,总结出337程序的主要特点,并对美国“337条款”的不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知识产权滥用。作者从权利滥用的定义出发,首先分析了国内学者有关知识产权滥用的解释,并提出了自己对知识产权滥用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知识产权滥用的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具体包括知识产权申请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知识产权许可中的知识产权滥用和知识产权救济中的知识产权滥用,并以具体的案例分别加以说明。本部分最后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对目前国际公约和主要国家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进行了评析,包括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美国、欧盟、日本以及我国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第六章是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分析。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论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二是美国霸权衰落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三是跨国公司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四是国际经济秩序斗争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然后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作者认为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与其他贸易壁垒相仿,其作用机制有二:即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数量控制机制和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价格控制机制。在此基础上,用一个经济学模型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我国DVD行业遭遇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了更为深入的揭示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现象的本质,作者并未停留在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这一问题本身,而是更进一步地对当今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基础——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了反思,并且提出了在“和谐世界”理念下对知识产权制度重构的思路。第七章是我国出口贸易遭遇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在该部分,论文首先就几种主要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我国面临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八章是结论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章是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加以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研究方法方面,作者主要运用了如下几种研究方法:第一,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第二,理论分析、经济模型、案例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三,“抽象——具体——抽象——具体”的研究方法。第四,比较分析方法。通过上述研究,作者得出如下几个结论:第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导致知识产权成为国际竞争重要的工具,在这一背景下,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必须正视这一现实。第二,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是一种特殊的新型贸易壁垒。与其他贸易壁垒相比较,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有自己的属性和特征。目前,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还没有引起学界和实务界应有的重视,对其研究也还不够深入,认识上也比较模糊,缺乏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信息统计和定量分析。第三,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表面上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实质上是市场竞争与市场份额问题,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日益增强的竞争力和日益扩大的市场份额采取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是前者抑制后者后发优势的一种工具。在知识产权的竞争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第四,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第五,WTO的知识产权协定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而缺乏规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规则,这助长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滥用,国际社会应当考虑在WTO的框架内修订知识产权协定,制定规范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规则。第六,目前,世界知识产权制度正在被异化,应当在“和谐世界”理念下进行重构,重构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知识产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利益的平衡。第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其中有外部原因,也有自身因素。我国企业应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应对发达国家设置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贸易壁垒、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与其他贸易壁垒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揭示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所具有的十大特征。第二,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产生的政治经济根源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运用经济学工具分析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和贸易效应,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清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实质及影响。第三,提出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需要在“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下重构的思想,并且对“和谐世界”理念下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重构的思路和途径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第四,在应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措施中,提出了我国应当制定和实施“创新强贸”战略,实现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从“科技兴贸”向“创新强贸”的转变,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应对日益频繁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吴美清[9](2010)在《战略网络核心企业的网络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本汽车企业通过独特的网络供应链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形成与欧美发达汽车产业的抗衡力量,硅谷通过产业集群优势创造了“硅谷奇迹”,这些案例让人们意识到,结成战略网络,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企业的战略网络的形成,理论界开始注意进行战略网络方面的研究。1988年,Jarillo第一次正式提出战略网络概念,认为战略网络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组织模式,并从交易成本角度提出战略网络的形成机理。此后,众多学者都对战略网络进行研究,并不断深化其基本理论与内涵。与此同时,网络治理理论的研究也日趋成熟。琼斯发表《网络治理的一般性理论分析》,在威廉姆森的三重治理框架下提出了网络治理的四维模型,并结合社会机制研究网络治理机制,标着网络治理机制理念的形成。正是基于战略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日益重要性,本文对战略网络核心企业的网络治理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基础之上,将战略网络与网络治理机制理论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战略网络核心企业的网络治理模型,并将网络治理机制划分为三个子机制,即信任机制、协调机制及整合机制。之后,本文选择了具有代表意义的丰田汽车公司进行案例分析,建构丰田汽车在进行网络治理机制,证明了本文构建的核心企业网络治理机制的实用性,并提出我国核心企业在进行战略网络的网络治理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指出论文中的不足之处。
黎书文[10](2010)在《国际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的反垄断法规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竞争成为能否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因此国际技术贸易(即国际技术商业性转让)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国际技术转让中的限制性条款却极大地限制了国际技术市场甚至是产品市场的公平贸易和自由竞争,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造成了严重阻碍并严重危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对国际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的规制方面,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差异、原则和观念的冲突,使得国际社会在此方面的诸多努力付诸东流,未能在国际层面形成有约束力的统一规范。与之相反的是,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则在国内法中以反垄断法或竞争法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行政指令、反垄断指导指南等,形成了一套成熟而完整的规制体系,对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的规制颇有成效。我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技术进口国,对国际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的规制尤为重要。而以2008年颁布的《反垄断法》为契机,通过对以欧美为代表的反垄断法规制模式的分析和借鉴,对我国在技术转让方面对限制性条款建立科学、有效的规制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要点如下:第一部分是对国际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的概述。主要论述了国际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的概念、外延及其形成原因,以及规制方式的分类,论述了国际社会的努力及TRIPs协议的相关规定。并且重点分析了对国际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进行反垄断法规制的理论基础,即论述了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对国际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的反垄断法规制模式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的分析。首先论述了反垄断法对待知识产权应当采取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其次是关于“市场”的理解,论述了在对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进行反垄断法分析时,应当考察市场的范围,即技术市场、相关产品市场等;再次,具体论述了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就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且对规制路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包括技术内部的竞争和技术之间的竞争、竞争者的认定;最后,就对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进行反垄断法规制的一般路径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第三部分从国别研究的视角,列举并分析了美国和欧盟在技术转让方面对限制性商业行为(条款)的反垄断法规制模式。介绍了美国和欧盟各种不同的法律、指令和指导指南,分析了它们各自不同的规制原则、方式和路径,并且寻求一定的共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几点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介绍了我国对国际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的规制现状,并且在《反垄断法》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构建我国的反垄断法规制体系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二、专利转让 包销产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利转让 包销产品(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现有研究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
1.2.2 技术合同法律风险表现及分类的研究综述 |
1.2.3 技术合同法律风险因子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理论 |
2.1 风险理论 |
2.2 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相关概念 |
2.2.1 技术合同 |
2.2.2 合同法律风险 |
2.2.3 技术合同法律风险 |
2.3 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的特征 |
2.4 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的分类 |
第3章 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的实证分析 |
3.1 技术开发合同法律风险 |
3.1.1 技术开发完成后发生技术成果权属纠纷的风险 |
3.1.2 未开发出合同约定的技术成果的风险 |
3.1.3 技术开发合同属性不明的风险 |
3.1.4 发生技术开发风险责任承担主体争议的风险 |
3.1.5 合作开发合同一方怠于履约的风险 |
3.1.6 开发的技术违反法律、法规等规定的风险 |
3.2 技术转让合同法律风险 |
3.2.1 转让的技术不成熟的风险 |
3.2.2 技术转让合同属性不明风险 |
3.2.3 实际交付的专利技术与申请专利的技术不一致的风险 |
3.2.4 被许可实施的专利侵犯他人权利的风险 |
3.2.5 被许可实施的专利权被宣告无效的风险 |
3.2.6 技术转让方不具有转让技术的权利的风险 |
3.2.7 技术转让合同生效但专利权未转移的风险 |
3.2.8 技术转让方主体资格存在瑕疵的风险 |
3.2.9 产生技术转让后技术改进权纠纷的风险 |
3.3 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法律风险 |
3.3.1 发生技术咨询合同的性质争议的风险 |
3.3.2 发生技术咨询报告实施的风险责任承担主体争议的风险 |
3.3.3 发生技术服务合同的性质争议的风险 |
3.3.4 技术培训成果不符合约定的风险 |
3.3.5 委托人拒绝支付技术培训费的风险 |
3.3.6 技术中介介绍的技术不符合约定要求的风险 |
第4章 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的因子分析 |
4.1 技术合同法律风险因子分析 |
4.1.1 各技术合同的法律风险因子 |
4.1.2 技术合同法律风险因子的类型化 |
4.2 技术合同法律风险因子的ISM模型(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
4.2.1 ISM模型(解释结构模型)概述 |
4.2.2 解释结构模型的建立 |
4.2.3 模型的分析 |
第5章 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对策 |
5.1 技术合同当事人的风险防范对策 |
5.1.1 技术合同的非技术方的风险防范对策 |
5.1.2 技术合同技术方的风险防范对策 |
5.2 国家对技术合同风险的防范对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泰国的投资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投资环境的理论与方法 |
第一节 投资环境的定义 |
第二节 关于投资环境的理论 |
第三节 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
第三章 泰国投资环境的分析 |
第一节 宏观经济 |
第二节 基础设施 |
第三节 政府体制 |
第四章 泰国对外国投资的法规与政策 |
第一节 对外国投资的优惠政策 |
第二节 外国企业获得土地的规定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 |
第五章 泰国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估 |
第一节 泰国投资环境的优势与劣势 |
第二节 泰国的投资机会 |
第三节 泰国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发明专利组合的证券化研究 ——以化学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资产证券化 |
2.1.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交易结构和基本流程 |
2.1.2 资产证券化的主体 |
2.1.3 资产证券化的客体 |
2.2 期权定价 |
2.2.1 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模型 |
2.2.2 二叉树模型 |
2.2.3 三叉树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明专利组合证券化 |
3.1 构建拟证券化发明专利组合 |
3.1.1 发明专利筛选 |
3.1.2 发明专利组合 |
3.2 发明专利组合估值模型 |
3.2.1 基本假设和参数设定 |
3.2.2 风险中性定价 |
3.2.3 估值模型 |
3.3 发明专利组合的证券化流程 |
3.4 实例研究 |
3.4.1 化学行业及其专利情况简介 |
3.4.2 产品设计 |
3.4.3 利用三叉树模型对产品估值 |
3.5 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 |
4.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4.2 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4)基于形成机制的H集团知识资本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 |
第2章 H集团知识资本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成因 |
2.1 H集团概况 |
2.1.1 H集团发展历程 |
2.1.2 H集团人力资本 |
2.1.3 H集团结构资本 |
2.1.4 H集团顾客资本 |
2.2 H集团的知识资本认知 |
2.2.1 知识资本披露的度量 |
2.2.2 知识资本的披露程度 |
2.3 H集团的知识资本管理 |
2.3.1 知识资本管理的基本框架 |
2.3.2 知识资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
2.4 H集团知识资本形成机制问题及成因分析 |
2.4.1 知识创造行为的问题及成因 |
2.4.2 企业绩效引导的问题及成因 |
第3章 H集团知识资本形成机制的理论模型 |
3.1 知识资本形成模型 |
3.1.1 基础模型构建 |
3.1.2 知识创造对知识资本的影响方式 |
3.1.3 知识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方式 |
3.2 知识资本形成机制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3.2.2 知识创造行为的评价量表 |
3.2.3 知识资本的评价量表 |
3.2.4 企业绩效的评价量表 |
第4章 H集团知识资本形成机制的实证检验 |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4.1.1 问卷设计 |
4.1.2 数据来源 |
4.2 基础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
4.2.1 研究假设 |
4.2.2 检验结果 |
4.3 知识创造与知识资本的结构检验 |
4.3.1 研究假设 |
4.3.2 路径分析 |
4.4 知识资本与企业绩效的效果检验 |
4.4.1 研究假设 |
4.4.2 路径分析 |
第5章 H集团知识资本形成机制的优化建议 |
5.1 构建适合知识资本的组织框架 |
5.1.1 知识资本管理的组织重构 |
5.1.2 知识资本管理主管的岗位设定 |
5.1.3 知识资本管理的基层组织 |
5.1.4 知识资本管理的信息化 |
5.2 设立促建知识资本的动态评价 |
5.2.1 知识资本评价的指标体系 |
5.2.2 知识资本的信息披露 |
5.2.3 知识资本管理的风险预警 |
5.3 实施平衡知识资本的全要素激励 |
5.3.1 知识共享激励 |
5.3.2 人力资本激励 |
5.3.3 资本结构网络化的激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5)中比合办时期秦皇岛耀华玻璃公司研究(1921-193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课题缘起及意义 |
1.1.1 课题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时段的界定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有关问题说明 |
1.5.1 耀华公司的性质 |
1.5.2 专利技术名称 |
第2章 耀华的创办 |
2.1 玻璃的出现及发展 |
2.2 中国近代玻璃工业的发展 |
2.3 佛克技术的发明 |
2.4 佛克技术在国外的转让 |
2.5 佛克技术在中国的引进 |
2.6 耀华的成立 |
第3章 资本筹措 |
3.1 普通股本的筹措 |
3.1.1 首期股本的募集 |
3.1.2 二次股本的添招 |
3.2 流动资金、优先股本及酬金减让 |
3.2.1 流动资金筹措始末 |
3.2.2 优先股本筹措始末 |
3.2.3 酬金减让 |
3.3 银行借款与企业间的拆借 |
第4章 管理体制 |
4.1 组织机构 |
4.1.1 股东大会 |
4.1.2 董事会 |
4.1.3 监察人 |
4.1.4 业务代管 |
4.2 人事管理 |
4.2.1 管理层人员的管理 |
4.2.2 比国员司的管理 |
4.2.3 中国籍工人的管理 |
4.2.4 工人赴比见习 |
第5章 生产制造 |
5.1 工厂的前期规划 |
5.2 炉窑的建设 |
5.2.1 一号窑的建设 |
5.2.2 二号窑的建设 |
5.3 生产制造概况 |
5.3.1 产品种类与规格 |
5.3.2 包装管理 |
5.3.3 设备的维护与改进 |
5.3.4 主要原燃料——煤与碱 |
5.4 耀华与佛克专有权联合会 |
第6章 产品营销 |
6.1 市场调研、商标管理和产品宣传 |
6.1.1 市场调研 |
6.1.2 商标管理 |
6.1.3 产品的宣传 |
6.2 营销运作 |
6.2.1 客户管理 |
6.2.2 市场销售与竞争 |
6.2.3 市场竞争中的联业合作 |
第7章 经济效益 |
7.1 前期经济效益概算 |
7.2 耀华投产后的经济效益 |
7.3 利润分配 |
7.3.1 股息的分派 |
7.3.2 花红的分配 |
7.4 税负对盈利的影响 |
第8章 劳资关系 |
8.1 管理层待遇 |
8.1.1 管理人员的薪酬 |
8.1.2 管理人员福利待遇 |
8.2 普通工人待遇 |
8.2.1 普通工人工资待遇 |
8.2.2 普通工人福利待遇 |
8.2.3 劳资矛盾 |
8.3 储金会 |
8.3.1 储金会的成立与发展 |
8.3.2 储金会的作用 |
第9章 比方股份的转售 |
9.1 比股转售缘起 |
9.1.1 思想根源 |
9.1.2 资金问题 |
9.1.3 其他原因 |
9.2 比股转售日企 |
9.3 比股转售后的中日交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1861-1914年俄国工商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分析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及不足 |
第1章 1861—1914 年俄国工商业政策概述 |
1.1 俄国工商业政策的社会本质 |
1.2 克里米亚战争至农民改革前工商业政策简析 |
1.3 1861—1905 年历任财政大臣发展工商业的思想和措施 |
1.3.1 М.Х.赖藤发展工商业的思想和主要举措 |
1.3.2 Н.Х.本格发展工商业的思想和主要举措 |
1.3.3 И.А.维什涅格拉德斯基发展工商业的思想及主要举措 |
1.3.4 С.Ю.维特发展工商业的思想及主要举措 |
1.4 1905—1914 年工商业政策问题 |
1.4.1 工商业纲领不明朗时期 |
1.4.2 工商业政策中存在争议的几个主要问题 |
小结 |
第2章 工商业管理机关、咨议机关及企业主组织 |
2.1 工商业管理权归属问题的概述 |
2.2 工商业管理权及机构改组之争 |
2.2.1 争斗的原因 |
2.2.2 工商业管理机关改组方案的提出 |
2.2.3 财政部与国有资产部之争 |
2.2.4 财政部与内务部之争 |
2.2.5 财政部与交通部之争 |
2.2.6 维特改组工商业管理机关引发的争斗 |
2.3 工商业管理权争斗的影响 |
2.4 工商业部的组建 |
2.5 工商业咨议机关与企业主组织 |
小结 |
第3章 工商业税制改革 |
3.1 工商业税制改革原因 |
3.2 工商业税制改革漫长的历程 |
3.2.1 1861年前工商业税制改革概述 |
3.2.2 М.Н.赖藤的工商业税制改革 |
3.2.3 Н.Х.本格的工商业税制改革 |
3.2.4 С.Ю.维特的工商业税制改革 |
3.2.5 В.Н.科科夫佐的工商业税收体制改革 |
3.3 工商业税制改革的影响 |
小结 |
第4章 保护关税政策 |
4.1 关税政策的调整历程 |
4.1.1 自由关税政策向禁止性关税政策的转变 |
4.1.2 禁止性关税政策向温和保护关税政策的转变 |
4.1.3 温和保护关税向强制性保护关税政策的转变 |
4.2 关税调整过程中的争斗 |
4.2.1 自由贸易派与保护关税派的争论 |
4.2.2 企业主之间的争斗 |
4.3 保护关税政策的灵活性 |
4.4 保护关税政策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
4.4.1 纺织工业的发展 |
4.4.2 运输机器制造业的进步 |
4.4.3 冶金工业的复兴 |
4.4.4 煤炭工业的崛起 |
4.5 国库增收及贸易平衡的改善 |
小结 |
第5章 引进外资 |
5.1 吸引外资是俄国长期坚持的政策 |
5.2 在俄的外国股份资本和企业经营 |
5.2.1 英国在俄股份资本与企业经营 |
5.2.2 法国在俄股份资本与企业经营 |
5.2.3 德国在俄股份资本与企业经营 |
5.2.4 比利时在俄股份资本与企业经营 |
5.3 俄国铁路修建中的外资 |
5.4 外资对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外文部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论专利资产证券化中发起人的瑕疵担保义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问题缘由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资产证券化的研究现状 |
1.2.2 瑕疵担保制度相关概念 |
1.2.3 “真实销售”与融资担保的界定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专利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瑕疵担保义务相关基础理论分析 |
2.1 专利资产证券化概念 |
2.1.1 国外理论界对资产证券化的定义研究 |
2.1.2 国内理论界对资产证券化的定义研究 |
2.2 专利资产证券化流程和主体间法律关系 |
2.2.1 专利资产证券化流程 |
2.2.2 专利资产证券化中主要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
2.3 专利证券化“真实销售”及风险隔离机制 |
2.3.1 法律上关于真实销售的认定标准 |
2.3.2 会计上的“真实销售” |
2.3.3 关于追索权对“真实销售”的影响 |
2.4 发起人的瑕疵担保义务基础理论分析 |
2.4.1 瑕疵担保含义与产生 |
2.4.2 瑕疵担保的类型 |
2.4.3 发起人瑕疵担保义务在专利证券化中的地位 |
第3章 发起人瑕疵担保义务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3.1 发起人瑕疵担保义务现状分析 |
3.1.1 发起人的权利瑕疵担保义务 |
3.1.2 发起人的物之瑕疵担保义务 |
3.2 发起人瑕疵担保义务界定的模糊性和主观性问题 |
3.3 立法缺失,现存法律依据的不明确性问题 |
3.3.1 关于知识产权权利瑕疵担保的立法缺失 |
3.3.2 现实中权利瑕疵担保依据援引混乱、不明确,学界观点不统一 |
3.4 专利法排除专利权人瑕疵担保的应用 |
3.4.1 我国《专利法》47 条对专利权无效的规定 |
3.4.2 专利法 47 条排除专利权人的瑕疵担保义务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完善专利证券化中发起人瑕疵担保制度的建议 |
4.1 发起人瑕疵担保范围的界定 |
4.1.1 发起人瑕疵担保义务的属性分析 |
4.1.2 发起人作为债权让与人的瑕疵担保义务 |
4.1.3 发起人作为专利权的权利人的瑕疵担保义务 |
4.2 完善权利瑕疵担保立法 |
4.2.1 建立和完善债权让与制度 |
4.2.2 确立权利瑕疵担保在合同法的地位及明确其具体责任 |
4.3 专利法 47 条与瑕疵担保义务立法冲突的建议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 |
1.2.2 国外文献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内涵解析 |
2.1 贸易壁垒概念辨析 |
2.1.1 壁垒的基本内涵 |
2.1.2 贸易壁垒的现有解释及其评析 |
2.1.3 本文对贸易壁垒的理解 |
2.2 知识产权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
2.2.1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
2.2.2 知识产权的特征分析 |
2.3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内涵、表现形式与特征 |
2.3.1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内涵探析 |
2.3.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典型表现 |
2.3.3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特征辨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技术标准型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
3.1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趋势 |
3.1.1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互关系的演变 |
3.1.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趋势 |
3.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原因分析 |
3.2.1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具有本质的共同性 |
3.2.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 |
3.2.3 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 |
3.2.4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技术联盟的出现 |
3.2.5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
3.2.6 发达国家标准化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结合 |
3.2.7 国际标准化组织态度的转变 |
3.3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贸易壁垒效应 |
3.4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法律问题 |
3.4.1 非必要专利被纳入 |
3.4.2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不披露相关知识产权信息 |
3.4.3 专利权人利用标准制定进行联合抵制 |
3.4.4 利用事实标准实施知识产权滥用的行为 |
3.4.5 交叉许可和专利联营 |
3.5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产生问题的解决途径 |
3.5.1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模型 |
3.5.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法律问题解决途径的实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措施 |
4.1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国际立法 |
4.2 美国和欧盟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 |
4.2.1 美国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 |
4.2.2 欧盟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 |
4.2.3 美国和欧盟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比较分析 |
4.3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成为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
4.3.1 规则本身不合理 |
4.3.2 主管机构滥用执法程序 |
4.3.3 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程序 |
4.4 美国"337条款"研究 |
4.4.1 "337条款"的基本内容 |
4.4.2 "337调查"程序的特点 |
4.4.3 "337调查"程序的不合理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知识产权滥用 |
5.1 知识产权滥用的含义 |
5.1.1 权利滥用的含义 |
5.1.2 知识产权滥用内涵分析 |
5.2 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
5.2.1 知识产权申请中的权利滥用 |
5.2.2 知识产权许可中的权利滥用 |
5.2.3 知识产权救济中的权利滥用 |
5.3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
5.3.1 国际公约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
5.3.2 有关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 |
5.3.3 我国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
5.4 本章小结 |
6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分析 |
6.1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根源 |
6.1.1 知识经济兴起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
6.1.2 美国霸权衰落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
6.1.3 跨国公司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
6.1.4 国际经济秩序斗争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
6.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与贸易效应 |
6.2.1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 |
6.2.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 |
6.2.3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贸易效应的实证——以我国DVD行业为例 |
6.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扩张、问题与重构 |
6.3.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扩张 |
6.3.2 知识产权扩张产生的主要问题 |
6.3.3 "和谐世界"理念下知识产权制度的重构——TRIPS修改构想 |
6.4 本章小结 |
7 我国出口遭遇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7.1 我国出口遭遇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现状 |
7.1.1 技术标准型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
7.1.2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
7.1.3 知识产权滥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
7.2 我国面临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1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
7.2.2 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
7.2.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缺失 |
7.2.4 应诉费用高、对外国法律和国际规则不熟悉 |
7.2.5 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
7.2.6 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不够深入 |
7.3 我国应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策略 |
7.3.1 制定和实施"创新强贸"战略 |
7.3.2 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
7.3.3 鼓励企业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
7.3.4 建立与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 |
7.3.5 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 |
7.3.6 加强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不足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战略网络核心企业的网络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 |
2.1 战略网络理论 |
2.1.1 战略网络的内涵 |
2.1.2 战略网络的类型 |
2.1.3 战略网络理论现有研究成果 |
2.2 核心企业理论 |
2.2.1 核心企业的内涵 |
2.2.2 核心企业影响战略网络形成的因素 |
2.2.3 核心企业的成长模式 |
2.3 网络治理理论 |
2.3.1 网络与治理 |
2.3.2 网络治理的内涵 |
2.3.3 网络治理理论研究现有成果 |
3 战略网络核心企业的网络治理模型 |
3.1 战略网络治理的环境 |
3.1.1 需求的不确定性 |
3.1.2 资产专用性 |
3.1.3 任务复杂性 |
3.1.4 交易频率 |
3.2 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
3.2.1 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
3.2.2 企业核心能力的特点 |
3.2.3 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 |
3.3 战略网络绩效评估与优化 |
4 战略网络核心企业的网络治理信任机制 |
4.1 战略网络内部相互信任的内涵 |
4.2 相互信任的作用 |
4.3 信任风险的分类 |
4.4 战略网络信任函数的构建 |
4.4.1 声誉 |
4.4.2 限制性进入 |
4.4.3 转移成本 |
4.4.4 战略网络类型 |
4.4.5 文化与地缘差异 |
5 战略网络核心企业的网络治理协调机制 |
5.1 战略网络协调的概念 |
5.2 战略网络协调的作用 |
5.3 战略网络失调的原因 |
5.4 核心企业的网络治理协调机制 |
5.4.1 宏观文化 |
5.4.2 利益协调 |
5.4.3 基于协同商务的信息共享系统 |
6 战略网络核心企业的网络治理整合机制 |
6.1 战略网络整合 |
6.1.1 战略网络整合的概念 |
6.1.2 战略网络整合的影响因素 |
6.1.3 战略网络核心企业的网络治理整合模型 |
6.2 战略网络的资源整合 |
6.2.1 资源基础理论 |
6.2.2 战略网络资源的类型 |
6.2.3 战略网络资源的整合流程 |
6.3 战略网络的权力整合 |
6.3.1 权力的内涵 |
6.3.2 战略网络权力矩阵 |
6.3.3 战略网络权力整合的途径 |
6.4 战略网络的知识整合 |
6.4.1 知识整合的内涵 |
6.4.2 战略网络核心企业的知识整合模式 |
6.4.3 知识整合的途径 |
7 案例分析—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例 |
7.1 丰田汽车公司简介 |
7.2 丰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7.3 丰田公司战略网络的类型 |
7.4 以丰田公司为核心的战略网络的网络治理机制 |
7.4.1 丰田公司战略网络的信任机制 |
7.4.2 丰田公司战略网络的协调机制 |
7.4.3 丰田公司战略网络的整合机制 |
7.5 丰田公司战略网络的网络治理机制的启示 |
7.6 附表:丰田公司的发展历程 |
8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国际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的反垄断法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国际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的概述 |
第一节 限制性条款的内涵、外延及其产生的原因 |
一、限制性条款的内涵 |
二、限制性条款的外延:国际技术转让协议中限制性条款的表现形式 |
三、国际技术转让协议限制性条款产生的原因 |
第二节 对国际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的法律规制概述 |
一、各国的实践 |
二、国际社会对国际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的规制 |
第三节 规制的理论基础: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
一、从反垄断法的角度来看知识产权 |
二、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反垄断 |
第二章 关于国际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反垄断法规制的几个问题 |
第一节 反垄断法对待知识产权应当采取的一般原则 |
一、权利的存在与行使 |
二、权利穷竭原则 |
第二节 关于“市场”的理解 |
第三节 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
一、技术之间的竞争和技术内部的竞争 |
二、关于竞争者 |
第四节 一般分析路径 |
一、关于“合理”的问题 |
二、个案评估的某些评价因素 |
第三章 限制性条款反垄断法规制的国别研究 |
第一节 美国的规制体系 |
一、反托拉斯基本法 |
二、《知识产权许可反托拉斯指南》 |
三、美国新经济时代对知识产权许可反托拉斯的新举措 |
第二节 欧盟的规制体系 |
一、《欧共体条约》第81 条、第82 条 |
二、《第240/96 号条例》 |
三、《第772/2004 号条例》 |
四、《技术转让协议指南》(《2004/C 101/02 指南》) |
第三节 美国与欧盟的借鉴意义 |
第四章 我国对国际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规制的现状及完善 |
第一节 我国对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进行规制的现状 |
一、《反垄断法》出台前的相关规定 |
二、《反垄断法》的规定 |
第二节 对与完善我国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的反垄断法规制体系的思考和一些建议 |
一、对《反垄断法》第55 条的看法 |
二、《反垄断法》与TRIPs 协议的衔接 |
三、《反垄断法》与其他规定在规制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方面的适用 |
四、对完善以《反垄断法》为基础的反垄断规制体系的建议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专利转让 包销产品(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研究[D]. 温雯.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2]泰国的投资环境研究[D]. Thaporn Kitcharoenkarnkul. 厦门大学, 2017(05)
- [3]发明专利组合的证券化研究 ——以化学行业为例[D]. 季丹.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4]基于形成机制的H集团知识资本管理优化研究[D]. 段开燕. 广西大学, 2015(03)
- [5]中比合办时期秦皇岛耀华玻璃公司研究(1921-1936)[D]. 方强. 河北大学, 2015(10)
- [6]1861-1914年俄国工商业政策研究[D]. 梁红刚. 吉林大学, 2015(08)
- [7]论专利资产证券化中发起人的瑕疵担保义务[D]. 罗红. 湘潭大学, 2013(04)
- [8]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D]. 徐元.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7)
- [9]战略网络核心企业的网络治理机制研究[D]. 吴美清.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0)
- [10]国际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的反垄断法规制[D]. 黎书文. 中国政法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