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100个党支部怎么办?

如果有100个党支部怎么办?

一、党支部生活100个怎么办?(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亮[1](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吴雯雯[2](2019)在《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而理论的产生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路径发展,因此,注重对基层具体实践经验的理论提炼和总结,是推动党建理论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以浙江省农村基层党建的具体实践为对象,研究分析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本文的选题具有一“新”一“旧”,一“难”一“易”两个重要特性。一“新”一“旧”。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关键就在于一个“新”字,新在时间阶段的划分上,在学术界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和村民自治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开展研究,可以看出,相对于乡村振兴中来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农村基层党建格局已“旧”。此外,还有对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阶段重庆的农村基层党建、上海的社区楼宇党建进行研究等,这些与本文研究的历史阶段定位不同,对象也不尽相同。一“难”一“易”。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农村快速腾飞吹响了时代的号角。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国农村的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基层治理等都将发生重要的变化,如农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农村社会出现阶层分化,农民思想更加开放,农村人口流动加剧,信息化改变人与人沟通的渠道,传统农村社会的固有结构被打破等,这些都为农村基层党建带来新挑战和新问题。构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难”就难在它是一项基于具体实践的研究,而不是纯理论思想的建构,如果缺乏基层实践的支撑,这项研究将缺乏扎根于泥土的实践价值。2017年,中组部将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课题放在浙江。为什么将目光锁定浙江?因为浙江有着自下而上丰富的基层实践和创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浙江从一个陆域资源并不充裕的省份一跃成为经济大省,农民收入连续32年排名全国各省区首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4552元增加到22866元,年均增长率为12%,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37:1缩小到2.07:1,全省农村呈现出村容越来越整洁、村风越来越文明、农民越来越富裕的面貌,可以说浙江省农村发展领先于很多地区很多年。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很多创新做法都获得来中央的认可,“浙江二十条”被中组部印发在全国范围推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等都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武义县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宁波市宁海县的“小微权力清单”、绍兴市诸暨市“枫桥经验”等“点上开花”的基层创新经验,都获得中央的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这样看来,既有了研究对象,又有了实践经验,如何从浙江省农村基层党建中总结提炼出规律,上升到理论高度呢?“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研究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提供了很好的新视角。农村基层党建看似复杂,其实也简单,主要包括政党、政府、社会三个要素,和政党与政府、政党与社会、政府与社会的三对关系,只要厘清了这“三要素”“三对关系”之间的关系,就能够更好地解答在村民自治的条件下如何优化政权运行的方式。本研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将农村发展为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分成四个部分,并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构建新格局。进入新时代,农村新群体和新业态层出不穷、蓬勃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基层基础就要扩大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通过探索“党建+互联网”新路子,构建特色小镇党建全域融合新模式,“党建+产业”模式引领产业发展等,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经济新业态中的引领力和影响力。第二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农民利益多元化中构建新格局。密切党群关系,一直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出现阶层分化,各种不同职业的“新农人”出现,他们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保障等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基层民主权利和监督权利的需求更加旺盛,外出流动人口也一直是管理中的难点、痛点。浙江省创新了“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小板凳”群众工作法、党员电子身份证等,拉近了政党和社会的联系。第三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中构建新格局。党建一直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农村基层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也更多,如何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安全,浙江省有着“枫桥经验”的老底子,同时又创新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村民说事”制度、村规民约等做法,构建党建、自治、法治、德治、综治的基层治理体系。第四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构建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基层作为政治权力向下延伸的“神经末梢”,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都是影响党在基层执政根基的“大事”,宁波市“小微权力”清单、村务监督委员会等,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大维[3](2010)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视角,试图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如何?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怎样,主要经验和实践意义何在?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生逻辑(为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实践成效怎么样”的分析思路,采用“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的研究框架。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且已整合成架构合理、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此可见,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两大主题。新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10年、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5年,农村社区建设从试点走向铺开,城乡社区统筹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巨大,对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新理论与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不足:从西方研究范式出发,来阐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较多,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化道路,并从学理上分析总结我们党城市社区建设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较少;等等。本文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转换研究范式,从实际问题出发梳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四个主题,也即党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的四条主线: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明。本论文阐释围绕着这四条主线展开,使其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发生逻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所引发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巨大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新情况引发新问题,与之相关联,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民稳问题,即单位制解体与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失及管理真空问题;民生问题,即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民主问题,即公民的选择权、自由权、差异性增强与自治渠道、自治制度、自治机制不完善问题;文化问题,即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通过社区来整合社会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并指导着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城市社区建设道路以后,逐步展开了理论探索并通过实践试错来完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各次全会的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央政府报告的概括、中央政策法规的阐述,政界学界理论的成果,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总体来讲,业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关于建设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及其内含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等各要素的意义价值、宗旨目标、内涵外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网络体系等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其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一是逻辑起点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理论;二是中轴核心理论,即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理论;三是外围结构理论,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社区管理有序理论、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社区文明祥和理论等四大支柱理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轴心体系。其中,逻辑起点理论是方法论,中轴核心理论是价值观,外围结构理论是保护带。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由其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传统旧式社区建设阶段、过渡转型社区建设阶段、现代新型社区建设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与城乡社区统筹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本文侧重于呈现过渡转型社区建设及其以后阶段的实践发展。在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概括起来便是“五个建立、五个格局”: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二是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居民自治格局:三是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四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格局;五是社区文明氛围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格局。实践的巨大成效实际上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创造了理论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从时间和内容范畴上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及其内含的“一个正确分析、五个紧紧抓住”等具体实践经验,既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为最终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葛天任[4](2014)在《社区碎片化与社区治理 ——Y市基层社区变迁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基层社区的碎片化与有效治理问题。研究源自于这样两个困惑:尽管政府推行了诸多强化社区管理的政策措施,如“社区建设”、“议行分设”、“项目制管理”和“网格化管理”等,但是,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实际效果却十分有限,社区民众对社区治理的满意度仍然较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为什么在同一社区内部,不同片区在其公共服务和管理方面差别如此之大?为此,笔者选择了Y市的M厂和Z村作为田野工作地点,对其逐渐分化形成的4个社区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基层社区在其社会空间结构、利益结构和权力结构方面已经碎片化,这加剧了社区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导致社区的有效治理难以实现。随着市场改革的启动,国家放弃了总体性的社会管理模式。由于单位制解组、住房商品化改革、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以及土地城市化等多元机制的复杂作用,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失去了整合基层社区的经济基础,城市基层社区结构逐渐碎片化。社区的碎片化是一种城市发展中的过渡现象,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社区民众的政治态度和公民参与出现了高度分化,以致于社区内部难以达成共识。社区的中上阶层主张权利诉求,而中下阶层则更需要物质利益保障。社区中不同阶层群体日益提高的权利或利益诉求,不仅给社区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而且增加了社区民众与基层政府之间的潜在冲突和风险。尽管国家通过多种政策措施或制度调整加强了社区管理,推进了社区治理模式的变革,但是由于社区的碎片化,社区的有效治理仍然难以实现。这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社区居委会的治理能力相对有限;第二,社区参与和互动相对缺乏;第三,社区发展和管理政策难以获得社区不同阶层民众的一致认同和支持。尽管基层政府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社区的整合与有效治理,但通过建立和完善社区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社区的自组织功能,整合现有的各种组织资源包括法定组织、民间组织、党群组织、驻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笔者认为,城市基层政府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现有的社区碎片化问题,缓解社区的阶层分化及其潜在冲突,从而实现积极有效的社区治理,重整碎片化的社区。社区的碎片化,其本质上是在社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变化的结果。在此意义上,社区的碎片化更是中国社会结构深层次变迁的一种折射和反映。社区治理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既需要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转变社区管理方式,又需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进行制度调整和政府治理创新。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风险,在短期内,政府应该重点关注社会中下阶层群体聚居社区的公共服务,提供基本公共产品,最大限度地回应社会中下层群体的物质利益诉求,化解引起潜在矛盾和冲突的隐患;从中长期来看,政府应该理顺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进和完善社区自治制度,推进有序的社区参与,建立更加有效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和社区自组织功能,从而走向以改善社会、良性互动为目标的,更为积极有效的社区治理模式。

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调研组[5](2003)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探索——河南濮阳市以“连成效应”带动农村基层党建调研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高伟[6](2016)在《萧山农民政治参与研究(1949-1978)》文中指出1949年5月,萧山解放。为了顺利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激发农民政治参与的热情,构建起农民对新生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广泛且深入的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冬学、民校、读报组、会议、农村业余剧团等形式,在扫盲的同时,对农民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中共所主张的道德观念和意识形态,以求得农民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最大限度的认可,从而成为中共各项政策的拥护者和践行者。在强有力的教育和动员之下,农民通过参加党组织及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参加政治集会、参与解放初期的选举及各项政治运动等方式,积极参与政治,农民翻了身,党和政府也获得了农民的衷心爱戴,国家和农村社会实现了良性互动。土地改革完成后不久,国家便发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这是农村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在大规模的组转社之前,从总体上看,不管贫农还是中农收入都有增加,生产生活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农民通过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群众组织、参加互助组、合作社等方式,服从国家制度安排,配合和支持农业合作化政策。随着大规模的组转社特别是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干部强迫命令、对入社农民的生产资料处理不当,产权转让不合理、对农民劳动时间控制过死,劳动过分紧张、对困难户缺乏照顾乃至打击,特别是农民收入减少甚至因收过头粮造成农民生存危机,萧山县出现了抵制行为,农民通过砍伐林木、宰杀牲畜、殴打干部、集体上访、大规模退社等行为表达自己的不满。为平息农民的不满,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萧山县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就民主办社、计酬方式、生产管理、财务制度等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国家和农村社会进入相互调整时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在极富诱惑力的宣传鼓动及政策压力之下,一向保守且留恋个体经济的农民,迸发出了极大的奔向共产主义的热情,似懂非懂的他们狂热的参与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积极参与积肥、大办公共食堂、大炼钢铁、除“四害”等等,但共产风、浮夸风、干部瞎指挥风、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特别是其后的大饥荒,沉重的打击了农民的热情,冷静下来的农民,面对生存的压力,以自己的方式或明或暗的开始了抵制,推动国家政策进行了多次局部的调整。从1949年5月萧山解放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萧山农村社会经历了急剧的变革,各级党组织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建立,新的农村权威形成,社会结构的重建,土地改革、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等一轮又一轮的群众运动,把一向分散的远离政治的小农卷入到政治洪流当中,国家权力、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意识形态渗透到农村社会的各个角落。广大农民以服从性的参与方式保证了国家农村政策的贯彻和执行,这种服从有些是出于真心支持与拥护,有些则是由于无力和无奈。这一时期,虽然服从是农民公开或者显性政治参与的主流,但农民在强大的国家权力面前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农民或以显性或以隐性政治参与的方式,反抗或抵制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变迁。农民抵制的并非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针对对象主要是具体的农村政策和部分有问题的农村干部,主要目标是争取更多的经济收入。随着党和政府农村政策的调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很快表现出了对农村改革政策的拥护和支持,农民也深刻感受到了党对农民意愿的尊重,认识到了没有党的领导和推动,就不会有农村改革政策的出台,从而表现出了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拥护,国家和农村社会再次进入了良性互动时期。

刘畅[7](2019)在《目标跟踪中背景信息抑制与利用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视觉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人机交互、导航定位、军事和航天等领域。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许多图像分析方法让机器接近达到了人类的水平,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视频信息处理与分析。目标跟踪能够将视频数据结构化,并分析视频中信息的连续变化规律。目标跟踪的发展对视频领域的发展有推动作用。目标跟踪主要研究的是对未知场景未知目标,给定初始帧中目标状态,预测接下来每一帧中目标状态的理论和方法。跟踪场景和目标是多样的,且随时间变化,目标跟踪方法需要具备鲁棒性和自适应性,能用于各种复杂环境,能适应目标与环境随时间的变化。另外,为了实际应用目标跟踪方法,要求其具备实时性。目标跟踪过程中会遇到的主要挑战有光照变化、尺度变化、遮挡、形变、运动模糊、快速运动、内平面旋转、外平面旋转、出视场、背景干扰和低分辨率等。目标跟踪算法的流程一般包括运动模型、特征提取、观测模型和跟踪预测四个步骤。运动模型是预测目标在新一帧可能出现的位置,生成候选目标集。特征提取是提取目标及候选目标的特征,描述物体信息。观测模型是评估候选目标与目标的匹配程度。跟踪预测是用观测的结果预测目标状态。对于跟踪目标,背景信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干扰目标定位,在跟踪时抑制背景信息能避免把背景误认为目标;另一方面是帮助定位目标,利用目标周围的背景推断目标位置。本文从运动模型、特征提取、观测模型和跟踪预测四方面研究目标跟踪中背景信息的抑制和利用方法,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有选择地利用背景协助跟踪的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提出了目标与背景协同建模的长短期运动模型。该模型分割目标与背景,对目标与背景分别进行跟踪,再对各自的跟踪结果协同建模,学习目标与背景之间关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短期运动模型在较大局部区域内预测目标运动,并评估目标跟踪的稳定性。当短期跟踪稳定性下降时,长期运动模型在全场景生成数个目标可能出现的候选区域。短期运动模型使普通跟踪器在更大范围内跟踪目标,能够解决快速运动问题;长期运动模型在目标丢失后全图重新检测目标并恢复目标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目标与背景协同建模的长短期运动模型能够解决目标丢失问题,对长时间视频中的目标跟踪取得良好效果。第二,提出了结构性优化卷积网络的目标与背景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由通道选择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ith Channel Selection,PCACS)降维方法,使用目标变化背景输出(Target Variation and Background Output,TVBO)代价函数的通道选择方法和单样本权值重建方法等三个部分组成。PCACS综合考虑特征图信息量和跟踪误差,从最后一个卷积层获取优秀低维特征。最小化TVBO能够选出代表性的通道,保持目标部分信息基本不变,使背景部分输出信息变小,优化网络结构。单样本权值重建方法重新学习裁剪后网络的权值,降低目标信息损失。实验结果表明,结构性优化的网络具有较强的目标背景区分能力,可以提高跟踪精度和速度,降低计算资源需求。第三,提出了多层背景自适应相关滤波观测模型。相关滤波方法(Discriminative Correlation Filter,DCF)在视觉跟踪中展现了优越的精度和较高的效率。DCF中的上下文是指目标周围一定范围内的背景,具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干扰目标定位,另一个是为目标定位提供线索。该模型首先构造上下文金字塔来表示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上下文自适应空间窗格方法,控制金字塔每一层中上下文信息在DCF学习中发挥的作用。上下文自适应空间窗格可以抑制背景的干扰,使目标更容易被跟踪。最后,用上下文金字塔的多层结构,根据环境自适应地选择合适的背景对目标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即使使用传统特征,提出的多层上下文自适应相关滤波观测模型取得了与深度学习方法相似的跟踪精度,同时满足实际应用的实时性。第四,提出了基于背景中辅助目标的跟踪预测方法。在目标的动态背景中存在有利于目标跟踪的信息。使用辅助目标来描述目标的动态背景,在跟踪目标的同时建立辅助目标与目标之间的运动依赖关系。用多个辅助目标预测目标的位置,将辅助目标预测结果与目标跟踪器预测结果融合得到目标位置。基于辅助目标的目标跟踪方法可以与其他目标跟踪器结合,具有推广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辅助目标在目标预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其他目标跟踪方法对比结果表明,有更好的鲁棒性和目标跟踪精度。最后对背景信息抑制与利用方法在目标跟踪中各个环节发挥的作用与特点进行了分析。本文针对目标跟踪问题,从运动模型、特征提取、观测模型和跟踪预测四个方面研究背景信息在目标跟踪各组成部分中发挥的作用。提出的方法组成了完整的目标跟踪框架,提高了目标跟踪的鲁棒性、自适应性和实时性。

周建明[8](2019)在《烟台党支部领办合作经济的实践与启示》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以来,烟台市认真贯彻实施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山东代表团做了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强调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烟台在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的过程中,引发了一场深刻的"革命"。2017年以来,不到两年时间,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以及农村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落实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王喜红[9](2020)在《烟台市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烟台市乡村生态振兴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制约因素和问题也十分突出。烟台市拥有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具备生态优势带动实现整个乡村振兴的可行性。应凸显乡村生态这个"最大发展优势",做好乡村振兴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强化新思想、新理念在农村的教育与普及,解决村干部和村民发展观固化问题;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从改善型向质量型转变;拓宽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途径。

宋晓娟[10](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研究说明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二、党支部生活100个怎么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党支部生活100个怎么办?(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选题缘由
        1.1.2 问题意识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梳理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成果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3.1.1 样本选择
        3.1.2 现实表现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2)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重大意义
        (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二)政党、政府、社会:认识农村基层党建的三个新视角
        (三)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的“浙江智慧”和“浙江经验”
    二、文献综述与现有研究的不足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成果的评价
    三、创新性与不足
    四、学术研究方法
第一章 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探索突破阶段(1978-1991年)
        一、围绕中心任务开展整顿工作
        二、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三、拓宽乡镇企业党建的新领域
    第二节 全面推进阶段(1992-2002年)
        一、村富民富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二、村穷民富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三、村穷民穷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城乡统筹阶段(2002—2012年)
        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指导与实践
        二、浙江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阶段
    第四节 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
        一、十八大以来浙江“三农”工作的新成就
        二、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顶层设计
第二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
    第一节 数字乡村战略下的“党建+互联网”建设
        一、义乌市互联网党建
        二、杭州市临安区白牛村电商党建
    第二节 构建特色小镇党建全域融合新模式
        一、创新做法
        二、具体成效
    第三节 “党建+产业”建设红色茶香小镇
        一、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覆盖全产业链
        二、找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
        三、善于通过教育宣传引导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第四节 小结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党建
        二、在农村新经济新业态中完善党建功能
        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三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农民利益多元化中的创新
    第一节 全省推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制度
        一、围绕“全覆盖”做到全部走到
        二、围绕“走进去”给群众办好事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群众中的创新做法
        一、余姚市“小板凳”群众工作法
        二、嘉善县建立“民情在线系统”
        三、台州市坚持民主恳谈
        四、长兴县推行党员身份证制度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
    第三节 小结
        一、围绕农业人口转型强化政党利益综合功能
        二、健全农村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
        三、创新农村党代表服务群众的制度载体
第四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引领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创新
    第一节 “枫桥经验”老典型焕发新生机
        一、毛泽东批示的“枫桥经验”到底是什么
        二、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三、枫桥经验的成效和启示
    第二节 基层党建引领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
        一、舟山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二、象山县“村民说事”制度
        三、龙游县规范完善村规民约推进基层治理法制化
    第三节 小结
        一、农村基层党建要发挥引领作用
        二、构建“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第五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创新
    第一节 村级组织换届拉票贿选问题研究
        一、拉票贿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破解拉票贿选难题的创新和做法
    第二节 宁波市小微权力”清单给权力套上紧箍
        一、详细列出小微权力清单并公开公示
        二、构建规范运行基本流程的“操作图”
        三、构建村民对村干部规范用权的监督机制
        四、出台村干部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办法
    第三节 郑宅镇安山村以家规家训家风推进基层党建
        一、“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的家风
        二、以“小家”促“大家”的做法及启示
    第四节 小结
        一、严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二、完善管住小微权力的体制机制
        三、培厚农村清廉文化的丰厚土壤
第六章 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的总体布局
    第一节 新时代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农村经济体制转型后基层党建工作的适应度不够
        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使党建工作覆盖的范围更广
        三、基层社会治理发展中对党建引领提出更高要求
        四、网络时代的兴起对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的考验
        五、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给小微权力套上紧箍
    第二节 构建党建牵引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的基本思路
        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二、突出顶层设计原则
        三、坚持责任到人原则
        四、注重从严治党原则
    第三节 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一、经济发展
        二、文化建设
        三、社会治理
        四、基本保障
        五、人才储备
        六、党员管理
    第四节 政党、政府、社会三要素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一、政党自身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横向拓展
        二、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村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互动
        三、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横向协作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一、内部资料
    二、着作和文献类
    三、期刊类
后记

(3)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1.研究经历与选题由来
        2.问题意识与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1.现有研究情况与总体把握
        2.现有研究视角与理论范式
        3.现有研究内容与分析范式
        4.简要分析与述评展望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概念
        1.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2.基本概念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资料来源
    (五) 创新之处与主要限度
        1.创新之处
        2.主要限度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发生逻辑
    (一) 社会转型:党领导社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1.社会分层
        2.社会流动
        3.社会组织
        4.社会分工
    (二) 社会失范:党领导社会建设遇到的新问题
        1.民主问题:公民权生长与自治制度不完善
        2.民稳问题:单位制度解体与管理主体缺失
        3.民生问题: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
        4.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
    (三) 社区建设:党领导社会建设作出的新选择
        1.顶层设计: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论述
        2.制度安排:中央政策规章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阐述
        3.变迁轨迹:党对社区建设道路的认识过程与理论趋向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
    (一) 轴心体系:统领的社区建设理论
        1.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总体性探索
        2.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概念性图式
    (二) 中轴核心: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
        1.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探索
        2.党的各次全会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精神
        3.中央政策规章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阐述
    (三) 外围结构:链接的四大支柱理论
        1.居民自治:社区民主与社区党建理论
        2.管理有序:社区体制与社区治理理论
        3.服务完善:社区民生与服务均等理论
        4.文明祥和:社区文明与和谐文化理论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一)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
        1.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脉络
        2.学术界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的概括
        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和发展阶段的再判断
    (二) 发展基层民主:居民自治理念下的社区民主建设实践
        1.稳步推进:党领导的居民自治发展总态势
        2.民主选举:内生人民民主思想的社区实践
        3.民主决策:渗透协商参与理念的社区探索
        4.民主管理:实现自我治理目标的社区实验
        5.民主监督:颠覆传统官民位序的社区创造
        6.其它各地社区民主与居民自治的实践发展
    (三) 维护社会稳定:管理有序理念下的社区管理建设实践
        1.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
        2.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
        3.总体性模式、街道办模式和工作站模式
        4.其它各地社区治理与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四) 实现民生民本:服务完善理念下的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1.社区服务实践:变迁过程与总体发展状况
        2.社区服务设施:拥有量和覆盖面不断增加
        3.社区服务队伍: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
        4.社区服务机制:多主体参与和多方式供给
        5.社区服务投入:各级财政支撑与分类指导
        6.各地发展社区服务的典型案例与创新实践
    (五) 建设精神文明:文明祥和理念下的社区文明建设实践
        1.创建文明祥和社区实践的总体发展
        2.各地建设文明祥和社区的实践探索
五、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创造的核心价值
    (一)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已形成且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基础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经验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4)社区碎片化与社区治理 ——Y市基层社区变迁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的界定
    1.3 问题的提出
    1.4 文献回顾
        1.4.1 社会分层与城市社区变迁
        1.4.2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与重构
        1.4.3 城市社区分化与治理变革
        1.4.4 主要研究问题
    1.5 研究方法
        1.5.1 田野工作:为什么选择 M 厂和 Z 村?
        1.5.2 定性和定量研究
        1.5.3 数据说明
    1.6 研究路径
    1.7 章节安排
第2章 M 厂和 Z 村的解组与剧变
    2.1 改制前的 M 厂与 Z 村
    2.2 总体性社区的解组:从“单位”到“社区”
    2.3 总体性社区的剧变:从 4 个社区到 17 个片区
        2.3.1 M 社区:后单位制的老旧社区
        2.3.2 X 社区:高档商品房社区
        2.3.3 L 社区:转变中的混居社区
        2.3.4 Z 社区:城市扩展中的农村社区
    2.4 小结:从总体性社区到碎片化社区
第3章 社区的碎片化:特征与机制*
    3.1 社区碎片化概念的提出
        3.1.1 社区碎片化概念的三个特征
        3.1.2 内部碎片化与外部碎片化
        3.1.3 社区的碎片化与阶层化、个体化
    3.2 社区碎片化的四个动力机制
        3.2.1 单位制的解组与延续
        3.2.2 住房商品化
        3.2.3 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3.2.4 土地城市化
    3.3 社区整合机制失效
        3.3.1 政府难以整合碎片化社区
        3.3.2 市场整合机制的效率与失灵
        3.3.3 社会组织的活力不足
        3.3.4 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尚未完善
    3.4 小结:社区的双重碎片化与整合机制的失效
第4章 社区碎片化的后果:潜在冲突的形成
    4.1 社区碎片化的社会政治后果
    4.2 社区碎片化与社区阶层分化
    4.3 阶层地位、政治态度与公民参与
        4.3.1 阶层分化及其社会政治影响
        4.3.2 政治态度与公民参与的相关研究
        4.3.3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4.3.4 变量测量与研究发现
    4.4 社区碎片化与潜在冲突
    4.5 小结:社区碎片化与社区的潜在冲突
第5章 社区碎片化与社区治理变革
    5.1 社区碎片化与社区治理议题
        5.1.1 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建设
        5.1.2 社区碎片化与居委会的多元治理
    5.2 社区居委会的治理能力
        5.2.1 人力资源相对有限
        5.2.2 财政能力相对有限
        5.2.3 管理职能相对有限
    5.3 社区的决策、互动和参与
        5.3.1 社区的规划和决策
        5.3.2 社区参与和社区政治参与
    5.4 社区碎片化与社区有效治理
        5.4.1 社区碎片化、政策支持与有效治理
        5.4.2 社区发展和管理的政策支持度分析
    5.5 社区治理的具体运作
        5.5.1 “1+4”模式:X 社区楼宇广告费纠纷
        5.5.2 “一地两府”:Z 社区的垃圾处理事件
        5.5.3 “分片管理”:L 社区的“甩项”争端
        5.5.4 “人情网络”:M 社区的物业服务争端
    5.6 小结:基层政府难以有效治理碎片化社区
第6章 迈向积极有效的社区治理
    6.1 从社区碎片化到社区重整
    6.2 社区中的市场力量
        6.2.1 土地增值与社区发展
        6.2.2 社区市场的活力与生机
    6.3 社区自组织与社区整合
        6.3.1 社区的民间组织与社区公共服务
        6.3.2 社区党群组织的积极作用
        6.3.3 社区基督教组织的发展
    6.4 社区中的政府及其作用
    6.5 小结:社区治理中的政府、市场与社会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7.1 社区有效治理难题
    7.2 社区碎片化与社区有效治理
    7.3 社区治理中的政府、市场与社会
    7.4 社区碎片化的潜在冲突与对策
    7.5 研究意义、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萧山农民政治参与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样本、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二)相关概念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结构安排
        (一)资料来源
        (二)结构安排
第一章 教化与革命解放初期萧山农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节 革命视角下农民政治参与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农村教育和农民政治认同的构建
        一、萧山解放和新政权的建立
        二、农村教育与农民政治认同
    第三节 解放初期萧山农民的政治参与行为
        一、参加党组织及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
        二、参加政治集会
        三、参加解放初期的选举
        四、参加解放初期的政治运动
    小结
第二章 顺从和抵制合作化时期萧山农民的参与行为
    第一节 萧山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情况
        一、互助组的试点及普及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快速发展及其整顿
        三、农业合作运动高潮的到来及合作化的基本完成
    第二节 政治动员与农民顺从
        一、中共领导下的农村政治动员
        二、动员下的政治参与
    第三节 合作化时期的农民抵制与政策调整
        一、通过报纸等媒介抵制干部的错误行为
        二、采用消极怠工、宰杀牲畜、砍伐林木、破坏农具、铺张浪费等抵制方式
        三、上访请愿、威胁殴打干部、退组、退社
        四、抵制后的政策调整
    小结
第三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萧山农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节 参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参加“大跃进”运动
        二、参加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二节 参加“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
        一、参加“四清”运动
        二、“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农民的参与行为
    小结
第四章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农民政治参与
    一、农民政治参与形式的演进
    二、国家和农村社会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目标跟踪中背景信息抑制与利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视觉目标跟踪研究现状
        1.2.1 目标跟踪发展阶段
        1.2.2 产生式方法
        1.2.3 判别式方法
        1.2.4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1.2.5 目标跟踪中背景信息的抑制和利用
        1.2.6 研究现状总结
    1.3 目标跟踪面临的挑战
        1.3.1 环境与目标的挑战
        1.3.2 背景信息抑制与利用的挑战
        1.3.3 跟踪环节中的挑战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目标与背景协同建模的长-短期运动模型
    2.1 引言
    2.2 相关工作介绍
    2.3 目标与背景协同建模的跟踪方法框架
        2.3.1 目标表示
        2.3.2 背景表示
        2.3.3 KCF更新
    2.4 短期运动模型和长期运动模型
        2.4.1 目标与背景协同建模的短期运动模型
        2.4.2 长期运动模型重检测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1 TBKCF特点实验与分析
        2.5.2 总体性能实验比较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结构性优化卷积网络的目标与背景特征提取方法
    3.1 引言
    3.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跟踪框架
    3.3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优化方法
        3.3.1 通道选择的主成分分析降维方法
        3.3.2 卷积网络通道裁剪
        3.3.3 单样本权值重建
    3.4 多层网络结构优化的跟踪模型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1 实验环境设置
        3.5.2 结构性优化方法性能评估
        3.5.3 与先进方法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层背景自适应相关滤波观测模型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多层背景自适应相关滤波跟踪框架
    4.4 多层背景自适应观测模型
        4.4.1 上下文金字塔表示方法
        4.4.2 上下文自适应空间窗
        4.4.3 多层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1 实验环境设置
        4.5.2 多层背景自适应相关滤波性能评估
        4.5.3 与先进方法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背景中辅助目标的跟踪预测方法
    5.1 引言
    5.2 目标跟踪模型与辅助目标跟踪模型
        5.2.1 目标跟踪模型
        5.2.2 基于辅助目标的目标跟踪模型
    5.3 基于辅助目标的目标跟踪方法
        5.3.1 辅助目标提取与跟踪
        5.3.2 用辅助目标对目标预测
        5.3.3 辅助目标与目标跟踪器的预测融合
        5.3.4 辅助目标参数更新
        5.3.5 基于辅助目标的目标跟踪算法
        5.3.6 计算复杂度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辅助目标跟踪方法特点实验与分析
        5.4.2 跟踪性能对比实验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目标跟踪中背景信息抑制与利用方法分析
    6.1 引言
    6.2 总体跟踪性能比较
    6.3 目标跟踪中背景信息的抑制方法特点分析
    6.4 目标跟踪中背景信息的利用方法特点分析
    6.5 MCAT方法在校园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多层自适应目标跟踪公式推导
    A.1 式(4-11)的推导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烟台党支部领办合作经济的实践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农村的发展滞后逼出乡村振兴的新路
抓住突破瓶颈的关键环节
党支部领办新型合作经济的工作路径
    思想发动,统一认识
    解决操作实施办法,抓好组织保障
    推动涉农政策的供给侧改革
美丽乡村初见成效
烟台党支部领办合作经济带来的启示

(9)烟台市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烟台市乡村生态振兴的做法及成效
    1.1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牵引,乡村人居环境根本改善
    1.2 注重激发内生动力,生态保护与修复初见成效
    1.3 强化产业基础,农业绿色发展蔚然成风
    1.4 凸显生态优势,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受到重视
        1.4.1 突出发展优质农产品
        1.4.2 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业
        1.4.3 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 烟台市乡村生态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仍是重要的制约
        2.1.1 村民不良生产生活习惯没有根本改变
        2.1.2 村庄节水意识普遍缺乏
        2.1.3 村干部发展观严重固化
    2.2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质量有待提升
        2.2.1 绝大多数村庄没有编制环保规划
        2.2.2 生活污水处理亟待提上议事日程
        2.2.3 村庄建设盲目模仿城市
    2.3 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质量整体偏低
        2.3.1 价值实现形式单一
        2.3.2 产品开发“同质化”
        2.3.3 经济效益不高
3 推动烟台市乡村生态振兴的对策
    3.1 围绕“生态是最大发展优势”做好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3.2 强化新思想、新理念在农村的教育与普及
    3.3 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从改善型向质量型转变
        3.3.1 坚持规划先行原则
        3.3.2 坚持乡村“绿色”底色原则
        3.3.3 坚持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融合原则
    3.4 拓宽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途径
        3.4.1 做好特色优质农产品的文章
        3.4.2 做好乡村旅游市场细分的文章
        3.4.3 做好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方式创新的文章

(10)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城市社区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四)共生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共生理论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党支部生活100个怎么办?(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2]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D]. 吴雯雯.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2)
  • [4]社区碎片化与社区治理 ——Y市基层社区变迁实证研究[D]. 葛天任. 清华大学, 2014(09)
  • [5]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探索——河南濮阳市以“连成效应”带动农村基层党建调研报告[J]. 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调研组. 理论前沿, 2003(05)
  • [6]萧山农民政治参与研究(1949-1978)[D]. 高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7]目标跟踪中背景信息抑制与利用方法研究[D]. 刘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烟台党支部领办合作经济的实践与启示[J]. 周建明. 经济导刊, 2019(12)
  • [9]烟台市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调查与思考[J]. 王喜红.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10]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如果有100个党支部怎么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