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饲喂次数对育肥猪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尹国安,杨森,于浪潮[1](2022)在《不同规癖水平高产次限位母猪行为、生理及情感状态差异分析》文中提出根据无食咀嚼时长对母猪作聚类分组,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规癖水平高产次限位母猪生理和情感状态差异。试验动物选用28头限位饲养的六产次妊娠母猪(大白×长白),连续3 d观察7:00~10:00和13:00~15:00时间段母猪无食咀嚼行为,记录每头猪行为时长。母猪被分为高规癖组(8头,10 965.13±321.65 s)、中规癖组(10头,6 535.90±584.55 s)、低规癖组(10头,3 022.70±883.52 s)。每组随机选取半数母猪进行新事物刺激测试、甜味剂(4%蔗糖)和苦味剂(奎宁)反应测试、瞳孔光反射测试,并采血测定生理指标和免疫调节因子。结果表明,与低规癖组相比,中规癖组和高规癖组对新事物反应延迟时间更长(P<0.01),且高规癖组持续接触时间更短(P<0.05);与低规癖组相比,高规癖组甜味剂评分更低(P<0.01),苦味剂评分更高(P<0.01);与低规癖组相比,高规癖组潜伏期(LAT)以及扩张恢复75%时间更长(P<0.05),瞳孔收缩率(CON)更短(P<0.05);与低规癖组相比,高规癖组血清五羟色胺(5-HT)和白介素-6(IL-6)浓度更高(P<0.05);与低规癖组和中规癖组相比,高规癖组皮质醇和免疫球蛋白A(IgA)浓度更高(P<0.05)。综上,高规癖组高产次母猪行为生理异常状态与抑郁情感相符;中规癖组和低规癖组母猪无典型抑郁特征,中规癖组母猪存在一定反应迟钝、快感减弱表现。
郑会超,杨金勇,武雪会,姜俊芳,虞勇泉,吴建良,黄新,李有贵,蒋永清[2](2021)在《茭白鞘叶日粮对湖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科学合理地饲料化利用茭白鞘叶,该试验研究了全混合日粮添加茭白鞘叶对湖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出生日期和体重接近的72只2月龄断奶湖羊(♂48,♀24),采用2×2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4个处理,分别为风干茭白鞘叶TMR日喂2次组(D2)、新鲜茭白鞘叶TMR日喂2次组(F2)、风干茭白鞘叶TMR日喂1次组(D1)和新鲜茭白鞘叶TMR日喂1次组(F1)。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湖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差异不显着(P>0.05);风干茭白鞘叶组湖羊血浆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肌酐浓度增加(P<0.05),可能与该组TMR含有较多桑黄棒有关;日喂1次组湖羊的血浆白蛋白、甘油三脂浓度显着升高(P<0.05),血浆尿素氮浓度具有升高的趋势(P>0.05),可能与日喂1次组的有机物消化率较高有关。可见,全混合日粮饲养条件下,茭白鞘叶可作为湖羊的青粗饲料,饲喂效果较好;自由采食条件下,日喂1次较2次具有正向调控湖羊养分消化和血液营养代谢物的效果,未显着影响生长性能。
李晴,朱希杰,依斯卡德尔·伊力哈木[3](2021)在《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因素的分析》文中指出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于用较低的饲养成本,获取较高的产肉量。猪的育肥阶段正是骨骼、肌肉和脂肪生长强度最高的时期,只有进行科学的饲养,才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缩短育肥期,增加出栏率,从而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本文着重从猪只的品种、类型、仔猪期及育成期的饲养管理、生长环境、饲料的影响及卫生疾病防疫等因素展开分析讨论如何有效提高猪的饲料利用率和出栏率。
陈映雪[4](2020)在《育肥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文中提出育肥猪养殖需要遵循自身规律,只有按照规律进行养殖才能使育肥猪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发病少,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否则会导致育肥性能差,甚至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详细剖析育肥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旨在可以为育肥猪养殖提供一些可用的参考。
曹山川[5](2020)在《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胴体品质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文中认为本研究主要探究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胴体品质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试验一: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模式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48头平均初始体重为(61.4±2.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根据体重按随机区组设计分到自由采食组(自由采食)和低饲喂频率组(每天饲喂2次)。整个试验共持续8周,屠宰体重为120kg左右。结果表明:限制饲喂频率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屠宰率和平均背膘厚均显着低于自由采食组(P<0.05);限制饲喂频率组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的mRNA表达量显着低于自由采食组(P<0.05)。综上分析,低饲喂频率组降低了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脂肪沉积,但对肉品质无显着影响,其中限制饲喂频率主要是通过降低脂肪合成减少脂质沉积。试验二:为研究饲喂频率对生长猪总能和养分的表观回肠消化率和表观全肠道消化率的影响,24头平均初始体重为(40.7±1.3)kg的生长猪随机分到低饲喂频率组(每天饲喂2次)和高饲喂频率组(每天饲喂12次)。试验期9天。结果表明: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不受饲喂频率的影响(P>0.1);低饲喂频率组粗脂肪和酸性洗涤纤维(P<0.05)、中性洗涤纤维(P<0.01)的后肠道消化率显着低于高饲喂频率组;低饲喂频率组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质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以及总能的后肠道消化率有低于高饲喂频率组的趋势(P<0.1)。由此可见,增加饲喂频率能提高总能和养分的后肠消化率和表观全肠道消化率。试验三: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饲喂模式对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选择120头平均初始体重(26.0±0.4)kg的生长猪(公、母各半),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自由采食组和低饲喂频率组(每天饲喂3次,M3),试验期共28d。结果表明:饲喂模式的改变对养分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无显着影响(P>0.05);饲喂模式对猪粪便微生物组成有一定影响,在门水平上,低饲喂频率组拟杆菌门丰度显着低于自由采食组(P<0.05),柔膜菌门和疣微菌门丰度显着高于自由采食组(P<0.05);综上,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无显着影响,限制饲喂频率可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并改善生长猪饲料报酬。总体结论:降低饲喂频率能够降低脂质沉积,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但是对养分的消化率有一定的负面效应。
王琴[6](2019)在《苎麻种质资源评价及栽培模式对其饲用价值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抗生素和药物类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造成了优质饲料的缺乏以及动物体的抗药性和畜禽产品药物残留等问题。为了使养殖业健康发展,寻求新的优质饲料原料,并建立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尤为重要。苎麻嫩茎叶营养丰富,并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炎、抗癌等功效,可以作为优质饲料原料进行开发,不仅可以填补我国饲料缺口、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而且能增强畜禽的免疫力,减少抗生素类药物的添加,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长久以来,苎麻饲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饲喂效果方面,苎麻饲用高产优质栽培与收获技术和苎麻抑菌抗病机理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基于产量与品质筛选了苎麻优异饲用资源、分析了叶片醇提取物的酚类物质组分与抗氧化活性和抗炎特性,开展了苎麻施肥与收获高度试验,并利用转录组学探讨了刈割强度对苎麻根系分子机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苎麻饲用资源筛选及优异种质饲用价值评定根据粗蛋白质含量从134份苎麻种质资源中筛选出47份高蛋白种质资源,又根据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和磷含量对47份高蛋白种质资源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选出潜江线麻、芦竹青、鲁班蔸、都昌河麻、兴文小麻、临水苎麻、大竹红麻、大竹黄白麻和荔波大蔸麻9份优异苎麻饲用资源。以中饲苎1号为对照,对筛选的9份优异苎麻资源进行饲用价值评定。采用茎尖扦插水培生根扩繁,在温室培养6个月移栽至大田,大田生长1年后进行饲用产量与品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都昌河麻、大竹红麻、荔波大蔸麻和大竹黄白麻4个品种的饲用产量与品质等综合表现优于中饲苎1号。2.苎麻叶酚类物质组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对10个苎麻品种(选出的9份优异苎麻饲用资源和中饲苎1号)的叶片醇提取物的酚类物质组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芦竹青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荔波大蔸麻和大竹红麻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各品种总酚含量在0.52-2.41 mg/g干重(DW)之间,总黄酮含量在0.43-2.50 mg/g干重(DW)之间。通过UPLC-MS法在苎麻叶中鉴定出15种酚类化合物,主要为绿原酸、芦丁、对香豆酰苹果酸、咖啡酰苹果酸、阿魏酰奎宁酸、金丝桃苷和异槲皮素。芦竹青的绿原酸、芦丁、对香豆酰苹果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39.49μg/g DW、339.97μg/g DW和345.93μg/g DW。不同品种苎麻叶片醇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且品种间存在显着差异,芦竹青和潜江线麻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荔波大蔸麻和大竹红麻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低,其他6个品种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居中。利用脂多糖(LPS)激发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制备炎症细胞模型,探讨了不同苎麻品种叶片醇提取物对细胞NO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苎麻叶片醇提取物对于LPS刺激状态下巨噬细胞NO的产生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苎麻叶片醇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3.施肥与收割高度对苎麻饲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4种施肥模式H:冬培1500 kg/hm2油菜饼肥+高化肥(N 300 kg/hm2,P 150 kg/hm2,K 300 kg/hm2);O:冬培1500 kg/hm2油菜饼肥;L:低化肥(N 150kg/hm2,P 75 kg/hm2,K 150 kg/hm2);CK:不施任何肥料和6个收获高度(30 cm、40 cm、50 cm、60 cm、70 cm和80 cm)的2因素裂区试验,对华苎5号(5年生)的饲用产量与品质进行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华苎5号最佳饲用收获高度为50-70 cm,冬培1500 kg/hm2油菜饼肥+高化肥(N 300 kg/hm2,P 150 kg/hm2,K 300 kg/hm2)施肥模式最优。4.利用转录组学研究刈割强度对苎麻根系分子机制的影响对30 cm(收获10次)和70 cm(收获8次)刈割收获1年后的苎麻萝卜根进行RNA提取,并利用Illumina HiSeq TM 2000平台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共得到44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82个,下调基因166个。这些差异基因主要来自bHLH、EFR、Zinc finger、MYB、NAC和WRKY等基因家族。分析了刈割收获1年后苎麻萝卜根的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增加刈割次数显着增加了苎麻根系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利用UPLC-ESI-QTOF-MS法在苎麻萝卜根中鉴定出绿原酸、原花青素二聚体、表儿茶素、原天竺葵素二聚体和原花青素三聚体等5种酚类物质,酚类物质的含量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多而升高。
刘家俊[7](2019)在《饲喂频率对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肠道微生物结构的影响》文中提出饲喂频率是影响猪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饲喂频率对猪的生长速度和脂肪沉积等都有一定的影响。饲喂频率可影响养分的消化、吸收以及代谢,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尚很欠缺。已有的研究多为探究饲喂频率对于不同阶段猪的生长性能方面的影响,而不同的研究报道结论并不一致,并且结论因为试验并未深入进行而无法得到很好的解释。在我国猪生产中,常常采用一日一次或一日两次饲喂的方式进行猪饲养。因此,本论文以养分消化代谢及肠道菌群等方面为主要方向,旨在探讨不同饲喂频率(一日一次或一日两次饲喂)对于猪养分消化及肠道菌群结果的影响,为我国猪生产实践提供指导。本论文分为以下三部分:1.饲喂频率对猪生长性能、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本部分旨在研究饲喂频率对猪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初始体重15.09±1.51 kg)。将12头猪随机分为一次饲喂组和二次饲喂组试验,试验一共进行35天。试验期间所有试验动物均可自由饮水并且单栏饲养,在试验首末记录个体体重,试验期间记录个体采食量,于第36日屠宰,采集血液及肝脏组织样品用于测定生化指标,并称量各器官重量。结果显示:相对于一次饲喂组,二次饲喂对猪生长性能没有显着影响,但是显着降低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含量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同时也显着降低肝脏中的总胆固醇含量,但是对猪的生长性能及血清和肝脏中的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显着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一次饲喂,二次饲喂对猪的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但可降低猪血清中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并且降低肝脏中总胆固醇的含量。2.饲喂频率对猪表观消化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章试验旨在研究一次饲喂与二次饲喂对猪表观消化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一,采用外源指示剂法测量表观消化率。使用α-淀粉酶测试盒(淀粉-碘比色法)试剂盒、脂肪酶测定试剂盒(比色法)试剂盒以及胰蛋白酶测定试剂盒(紫外比色法)试剂盒及方法进行小肠消化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一次饲喂,二次饲喂对于猪蛋白、脂肪、灰分以及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无显着影响,但是对猪肠道中的淀粉酶活性有显着的增强影响,而对脂肪酶和胰蛋白酶酶活则没有显着影响。结果提示:相对于一次饲喂,二次饲喂显着提高猪淀粉酶的活性,但对猪蛋白、脂肪、灰分以及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着影响。3.饲喂频率对猪肠道菌群结构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频率对猪肠道菌群及肠道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一,采集猪回肠以及结肠食糜,高通量测序进行菌群分析,并检测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结果显示:相对于一次饲喂,二次饲喂组的猪在门分类下回肠以及结肠的菌群结构及相对丰度并没有发生显着变化。在属水平,相比于一次饲喂,二次饲喂组的猪回肠中普氏菌属、粪球菌属以及布劳特氏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降低、乳酸菌属相对丰度显着增加。相比于一次饲喂,二次饲喂结肠中链球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降低,结肠中链球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降低。短链脂肪酸方面,相比于一次饲喂,二次饲喂组猪回肠中的异戊酸浓度有升高的趋势,而乙酸、丙酸、异丁酸以及异戊酸浓度没有显着的变化。二次饲喂组猪结肠中的戊酸浓度显着降低,丙酸浓度有升高趋势,而乙酸、异丁酸、丁酸以及异戊酸没有显着变化。结果提示:饲喂频率的改变确实能够影响到试验猪的肠道菌群,并且对挥发性脂肪酸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曹康宁[8](2019)在《不同营养水平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以外二元杂交65±3kg生长育肥猪作为试验对象,研究测定站饲喂组(以下简称A组)和传统地面饲喂组(以下简称B组)、测定站饲喂条件下采用不同饲料配方、传统饲喂条件下采用不同配方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计算试验猪的生长性能用以探讨测定站饲喂的节料促生长机理,最后通过屠宰试验并进行胴体分割,研究不同饲养条件对生长育肥猪胴体高价值部位发育的影响,探究在市场行情波动下生长育肥猪的最优饲养方案。试验分为三个部分:试验一,测定站饲喂和传统地面饲喂对比试验:将40头试验猪随机分为8组,每组5头,随机选取4组记为A组,使用测定站饲喂;剩余4组记为B组,使用传统地面平养方式饲喂。所有猪只在试验期内均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一结果表明:A组猪只的平均出栏重比B组平均出栏重高出3.29%,差异显着(P<0.05);日采食量差异显着(P<0.05),A组日采食量同比B组降低3.95%;饲料转化率差异显着(P<0.05),A组日采食量同比B组降低7.03%;日增重差异不显着(P>0.05)、A组猪只日增重同比B组提高了1.9%;最终屠宰率AB两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二:试验期间应用4种不同米糠粕添加量的商品料进行饲喂:A、B两组均有4个处理,每个处理1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将A组4组猪分为A1、A2、A3和A4组,A1组使用吉林省新方圆公司的市售951商品料,作为对照组;A2组使用米糠粕替代10%商品料,以此类推,A3组替代20%商品料,A4组替代30%商品料;同理,B组同A组的分组及用料方式相同即为:B1组使用951商品料、B2组使用10%商品料、B3组使用20%商品料、B4组使用30%商品料;试验二结果表明:日增重:A4组相比A1组降低了8.4%,差异极显着(P<0.01),A2组与A3组差异不明显(P>0.05),A2、A3组与A1组差异显着(P<0.05),同时A2、A3组于A4组差异显着(P<0.05)。采食量:A1组与A2组差异不显着(P>0.05);A3组与A4组差异不显着(P>0.05),A1组与A3、A4组差异显着(P<0.05),A2组与A3、A4组差异显着(P<0.05)。饲料转化率:A1组与A2组差异不显着(P>0.05);A3组与A4组差异不显着(P>0.05),A1组与A3、A4组差异显着(P<0.05),A2组与A3、A4组差异显着(P<0.05)。日增重:B1组与B2组差异显着(P<0.05),B1组与B3组差异显着(P<0.05),B1组与B4组差异显着(P<0.05)。最终屠宰率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试验三:试验进行至第53天时对所有猪只进行屠宰,测定其基本胴体指标,按屠宰场规定在冷库静置一晚后即第54天进行胴体精分割,对各部位分割重量进行称重记录。最后使用SPSS 23软件建立胴体高价值部位与胴体总价值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终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53.277+X1*2.808+X2*1.387+X3*1.264+X4*2.492+X5*1.047,其中Y表示胴体价值,53.277为随机误差,x1为梅花肉价值,x2为前腿肉价值,x3为带颈前排价值,x4为肋排价值,x5为后腿肉价值。Xn后的影响系数反应了各高价值分割部位对整体胴体价值的影响大小,从公式中的影响系数可以看出:本试验屠宰猪只各高价值分割部位对整体胴体价值影响大小从高到低依次为:梅花肉、肋排、前腿肉、带颈前排、后腿肉。试验正式开始前预饲3天,正式试验共进行52天,在第53天进行屠宰。试验期间,A组的采食量及体重都将由测定站自动记录,每日进行数据上传,测定站出现问题及时处理:B组每周一次逐头进行称重并记录;然后通过对料筒内剩余饲料称重,测定每组的一周采食量;在饲养试验进行至第52天时按酸不溶灰分法收集各组粪便并按照规定制样,用于测定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
刘作兰,罗艺,王阳铭,黄晓凤,汪超[9](2018)在《饲喂次数对28~70日龄鹅生产性能、器官指数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引言研究表明,饲喂次数影响动物生产性能。连瑞营等报道,增加哺乳母猪日饲喂次数可以提高其生产性能,建议日饲喂次数以3~4次为宜。王昕陟等报道,生长育肥猪日饲喂4次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均高于3次和2次处理组,但差异不显着,因此建议生长肥育猪日饲喂2次。刘佳研究表明,随饲喂次数的增加,空怀期小尾寒羊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逐渐下降,饲喂次数以每天2~3次为宜。在牛上的
韩伟林[10](2018)在《桑叶蒽醌的提取纯化及促通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桑叶有促进通便的功效,为了查明桑叶促进通便的物质成分基础,通过资料查寻分析,确定以蒽醌类物质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蒽醌类物质有显着泻下作用,是目前较为常用泻下药的主要成分。本研究首先改进蒽醌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较了不同品种、不同叶位桑叶的蒽醌含量;然后开展桑叶蒽醌提取纯化的研究;最后利用纯化的桑叶蒽醌饲喂小鼠,以明确桑叶蒽醌的促通便和致泻作用。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测定了不同品种及叶位桑叶的蒽醌含量。首先改进了蒽醌含量的测定方法。然后应用新方法测定11个桑树品种及3、6、9叶位桑叶中蒽醌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桑叶蒽醌含量差异较大,粤桑含量最低(0.0418±0.0064 mg/g),荷叶白含量最高(0.1684±0.0296 mg/g)。粤桑不同叶位结果表明,高叶位和中叶位桑叶蒽醌含量差异不显着,但低叶位桑叶蒽醌含量显着高于中、高叶位(P<0.05)。2、建立了桑叶蒽醌提取纯化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溶剂、不同处理方法对桑叶蒽醌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以乙醇为溶剂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开展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设计实验,得出优化桑叶蒽醌的提取条件为:以9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g):60(mL),超声波前处理17 min,然后77℃水浴抽提30 min。过滤收集醇提液,70℃条件回收乙醇得到桑叶蒽醌粗提物。用3 mol/L硫酸处理桑叶蒽醌粗提物,蒽醌含量提高至原来的1.29倍;然后比较碱溶酸沉处理法和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效果,前者使桑叶蒽醌纯度提高2.06倍;后者可将桑叶蒽醌纯度提高4.42倍。确定了桑叶蒽醌的纯化工艺为首先用3 mol/L硫酸处理蒽醌粗提物,然后用AB-8型大孔树脂纯化的工艺,吸附后蒽醌含量为2.2725±0.2155mg/g,纯化倍数提高4.19倍。通过液质检测确认提取物中含有大黄素。3、桑叶抗便秘试验。健康小鼠饲喂基础饲粮为空白对照组(CK)、便秘小鼠饲喂基础饲粮为标准对照组(CM)、试验组分别对便秘小鼠饲喂含5%(MLP1)、10%(MLP1)、15%(MLP3)桑叶粉饲粮,MLP3组第2 d排粪数和粪便含水率均显着提高(P<0.05)。MLP2和MLP3组第5 d后粪便中含水率比标准模型组分别高8.85%和11.22%(P<0.05)。饲喂MLP2组第5 d,小鼠血清中乙酰胆碱(Ach)水平显着高于标准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无显着差异、胃动素(MTL)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桑叶粉组一氧化氮(NO)水平与对照组均无显着差异。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表明桑叶粉对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菌均有抑制作用,且桑叶粉组大肠杆菌均显着低于标准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P<0.05);乳酸菌显着低于标准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显着低于标准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仅显着低于标准对照组(P<0.05)。说明饲喂桑叶粉饲粮对便秘小鼠肠道运动有促进作用。4、桑叶蒽醌提取物致泻试验。采用不同剂量部分纯化的桑叶蒽醌灌胃小鼠,连续灌胃4 d,结果表明:大黄素组粪便含水率显着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而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粪便含水率与空白对照接近。桑叶粉组血清Ach及MTL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大黄素组(P>0.05),血清NO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与大黄素组(P>0.05)。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结果显示,试验组大肠杆菌数显着高于大黄素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无显着差异,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着差异。可见桑叶蒽醌提取物对小鼠肠道运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作用甚微。本研究建立了桑叶蒽醌提取纯化的方法,并且开展动物试验探讨了桑叶蒽醌对小鼠肠道的影响,为探究桑叶的通便或致泻物质成分提供参考。
二、不同饲喂次数对育肥猪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饲喂次数对育肥猪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规癖水平高产次限位母猪行为、生理及情感状态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
1.2 饲养管理 |
1.3 血液样本采集 |
1.4 行为测试 |
1.4.1 新事物刺激测试 |
1.4.2 甜味剂、苦味剂反应测试 |
1.4.3 瞳孔光反射测试 |
1.4.4 免疫调节因子及神经生理指标差异检测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新事物反应 |
2.2 甜味剂、苦味剂反应测试 |
2.3 瞳孔光反射测试 |
2.4 神经生理 |
2.5 皮质醇 |
2.6 免疫调节因子 |
3 讨论 |
3.1 行为测试 |
3.2 瞳孔光反射 |
3.3 生理指标 |
4 结论 |
(2)茭白鞘叶日粮对湖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动物与设计 |
1.3 饲养管理 |
1.4 观测指标与方法 |
1.4.1 常规营养成分 |
1.4.2 生长性能和采食量 |
1.4.3 养分表观消化率 |
1.4.4 血清生化指标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试验湖羊的生长性能 |
2.2 试验湖羊的表观消化率 |
2.3 湖羊的血液生化指标 |
2.4 试验湖羊的养殖毛利 |
3 讨 论 |
3.1 全混合日粮添加干鲜茭白鞘叶对湖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和血液生化的影响 |
3.2 全混合日粮饲喂次数对湖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和血液生化的影响 |
4 结 论 |
(3)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因素的影响 |
1.1 大约克夏 |
1.2 杜洛克 |
1.3 长白猪 |
2 饲养管理因素 |
2.1 仔猪时期的饲养管理 |
2.1.1 保育期生长参差不齐 |
2.1.2 应激 |
2.2 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
2.2.1 饲喂方式 |
2.2.2 饲喂次数 |
2.2.3 猪群密度 |
2.2.4 分群并群 |
3 营养与饲料因素的影响 |
3.1 育肥猪所需的营养 |
3.2 饲粮对育肥猪的影响 |
4 环境因素 |
4.1 温度的影响 |
4.2 湿度的影响 |
5 疾病因素 |
5.1 疾病发生的原因 |
5.1.1 疫苗使用管理不当 |
5.1.2 消毒不彻底 |
5.1.3 饲料发霉变质 |
5.2 常见的几种疾病(以猪瘟和猪丹毒为例) |
5.2.1 猪瘟 |
5.2.2 猪丹毒 |
5.3 疾病的防治 |
6 小结 |
(4)育肥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1 猪舍布局和管理 |
1.1 猪舍选址和布局 |
1.2 猪舍管理 |
2 育肥猪饲养管理 |
2.1 饲料选择和搭配 |
2.2 育肥猪分群 |
2.3 育肥猪调教 |
2.4 饲喂时间 |
2.5 饲喂方式 |
3 育肥猪疾病防控 |
3.1 制定科学免疫程序 |
3.2 制定完善防疫制度 |
3.3 合理驱虫 |
(5)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胴体品质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饲喂模式对养分摄入及其代谢的影响 |
1.1.1 摄食频率对养分摄入量和体增重的影响 |
1.1.2 饲喂模式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1.1.3 饲喂模式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
1.1.4 饲喂模式对蛋白质周转的影响 |
1.2 饲喂模式影响机体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 |
1.3 肠道微生物发展和种类 |
1.3.1 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发展 |
1.3.2 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种类 |
1.4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及其组成的影响因素 |
1.4.1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 |
1.4.2 影响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因素 |
1.5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养分代谢及其肠道免疫的影响 |
1.5.1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 |
1.5.2 肠道微生物对哺乳动物肠道氨基酸在的合成和利用的影响 |
1.5.3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能量代谢的影响 |
1.5.4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脂质代谢的影响 |
1.5.5 肠道微生物组成对宿主肠道免疫系统的影响 |
2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开展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技术路线 |
3 第三章 试验一 饲喂模式对生长育肥猪胴体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3.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3.2 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肉品质测定 |
3.2.1 生长性能测定 |
3.2.2 胴体组成测定 |
3.2.3 肉品质测定 |
3.2.4 肌内脂肪和脂肪组织中脂质含量测定 |
3.2.5 脂肪细胞直径测定 |
3.2.6 酶活力测定 |
3.2.7 mRNA表达量测定 |
3.3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饲喂模式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
3.4.2 饲喂模式对生长育肥猪肉品质的影响 |
3.4.3 饲喂模式对生长育肥猪脂质代谢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结论 |
4 第四章 试验二 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4.1 试验设计和饲养管理 |
4.2 样品收集 |
4.3 指标测定与方法 |
4.3.1 生长性能测定 |
4.3.2 养分消化率的测定 |
4.4 统计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饲喂模式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4.5.2 饲喂频率对生长猪养分和GE的 AID的影响 |
4.5.3 饲喂频率对生长猪养分和GE的后肠消化率的影响 |
4.5.4 饲喂频率对生长猪养分和GE的 ATTD的影响 |
4.5.5 饲喂频率对生长猪氨基酸AID的影响 |
4.6 讨论 |
4.7 结论 |
5 第五章 试验三 饲喂模式对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5.1 试验设计与饲喂管理 |
5.2 动物样品采集 |
5.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3.1 生长性能 |
5.3.2 血液生化指标及养分消化率 |
5.3.3 肠道微生物组成 |
5.4 统计分析 |
5.5 结果分析 |
5.5.1 饲喂模式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5.5.2 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养分和GE的 ATTD的影响 |
5.5.3 饲喂模式对生长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5.5.4 饲喂模式对生长猪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5.6 讨论 |
5.7 结论 |
6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性 |
6.1 本研究结论与建议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参与的研究项目 |
(二)硕士期间发表期刊论文 |
(6)苎麻种质资源评价及栽培模式对其饲用价值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苎麻起源及用途 |
1.1 苎麻是优质的纤维作物 |
1.2 苎麻是重要的水土保持作物 |
1.3 苎麻对土壤的修复作用 |
1.4 苎麻副产物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 |
1.5 苎麻是重要的植物蛋白饲料来源 |
1.6 苎麻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
2 栽培措施对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2.1 施肥对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2.2 收获高度与次数对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2.3 施肥与刈割互作对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3 苎麻饲用研究进展 |
3.1 苎麻饲用品种选育 |
3.2 苎麻饲用栽培技术 |
3.3 苎麻饲用产量 |
3.4 苎麻饲用品质 |
3.5 苎麻饲喂动物效果研究 |
4 苎麻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4.1 苎麻酚类物质的研究概况 |
4.2 抗氧化活性 |
4.3 抗炎、抗癌及其他活性 |
5 苎麻转录组研究进展 |
6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6.1 主要研究内容 |
6.2 目的意义 |
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苎麻种质资源筛选及优异种质饲用价值评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幼苗培养 |
1.3 筛选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10个品种产量与品质比较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质资源的粗蛋白质含量 |
2.2 47份优异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结果 |
2.3 10个品种产量性状比较 |
2.4 10个品种的品质性状比较 |
2.5 产量与品质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 |
2.6 产量与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饲用资源筛选试验 |
3.2 10品种饲用产量和品质比较试验 |
第三章 苎麻叶酚类物质组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样品粗提液制备 |
1.3 总酚和总黄酮的测定 |
1.4 UPLC和 UPLC-MS分析测定酚类化合物 |
1.5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1.6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 |
1.7 抗炎活性的测定 |
1.8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析 |
2.2 酚类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 |
2.3 抗氧化活性 |
2.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
2.5 相关性分析 |
2.6 主成分分析 |
2.7 抗炎活性分析 |
3 讨论 |
3.1 苎麻叶酚类物质的组成和含量 |
3.2 苎麻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
3.3 苎麻叶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抗炎活性 |
4 小结 |
第四章 施肥与收割高度对苎麻饲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饲用产量的影响 |
2.2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叶茎比的影响 |
2.3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粗蛋白产量的影响 |
2.4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NDF、ADF和 RFV的影响 |
2.5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粗灰分的影响 |
2.6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钙含量、磷含量和钙磷比的影响 |
2.7 相关性分析 |
2.8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施肥与苎麻饲用产量、品质 |
3.2 收获高度与苎麻饲用产量、品质 |
第五章 基于转录组学研究苎麻根系响应刈割强度的分子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可溶性糖的测定 |
1.3 酚类物质的测定 |
1.4 RNA的提取及c DNA文库构建、测序和组装 |
1.5 功能注释 |
1.6 差异表达及富集分析 |
1.7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收获高度对苎麻地上部生长量的影响 |
2.2 收获高度对苎麻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3 收获高度对苎麻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2.4 苎麻根转录组数据组装 |
2.5 功能注释与分类 |
2.6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刈割强度对苎麻根系可溶性糖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 响应不同刈割强度的转录因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饲喂频率对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肠道微生物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绪论 |
文献综述 |
1 饲喂频率概述 |
2 饲喂频率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
3 饲喂频率对动物消化代谢的影响 |
4 饲喂频率影响猪机体养分利用的研究进展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 目的意义 |
2 创新点 |
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试验一 饲喂频率对猪生长性能、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采集 |
1.4 血清生化指标分析 |
1.5 肝脏中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检测 |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饲喂频率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饲喂频率对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 饲喂频率对猪肝脏中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喂频率对猪生长性能和采食量的影响 |
3.2 饲喂频率对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饲喂频率对猪肝脏中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试验二 饲喂频率对猪表观消化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采集 |
1.4 消化率测定 |
1.5 消化酶活性的检测 |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饲喂频率对猪消化率的影响 |
2.2 饲喂频率对猪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3 饲喂频率对猪器官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喂频率对猪消化率的影响 |
3.2 饲喂频率对猪消化酶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试验三 饲喂频率对猪肠道菌群结构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和样品采集 |
1.3 高通量测序分析猪肠道菌群结构 |
1.4 短链脂肪酸分析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饲喂频率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2.2 饲喂频率对猪肠道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喂频率对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
3.2 饲喂频率对猪肠道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8)不同营养水平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猪的采食习性、饮水、饲喂方式与饲料浪费 |
1.2 OSBORNE奥饲本集成控制测定站 |
1.3 米糠粕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
1.4 猪肉价格波动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试验结果 |
3.1 生产性能 |
3.2 消化性能 |
3.3 经济效益 |
3.4 市场行情波动情况下育肥猪经济效益变化规律 |
3.5 分割肉价值 |
3.6 胴体分割高价值部位与整体胴体价值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3.7 冠油重及其占比 |
第四章 讨论 |
4.1 测定站饲养与传统地面饲养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不同米糠粕添加量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 不同米糠粕添加量对育肥猪消化性能的影响 |
4.4 测定站饲养方式和传统地面饲养方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4.5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
4.6 高价值分割部位价值排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饲喂次数对28~70日龄鹅生产性能、器官指数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10)桑叶蒽醌的提取纯化及促通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前言 |
1.1 桑 |
1.1.1 桑树的药用价值 |
1.1.2 桑叶的高值化利用 |
1.2 蒽醌 |
1.2.1 蒽醌的理化性质 |
1.2.2 蒽醌的药理作用 |
1.2.2.1 泻下作用 |
1.2.2.2 止血作用 |
1.2.2.3 抗菌消炎作用 |
1.2.2.4 利尿作用 |
1.2.2.5 抗病毒作用 |
1.2.2.6 保肝利胆作用 |
1.2.3 蒽醌的提取和检测方法 |
1.2.3.1 常见提取方法 |
1.2.3.2 蒽醌检测方法 |
1.3 便秘的危害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验材料与动物 |
2.1.3 试剂 |
2.2 方法 |
2.2.1 蒽醌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2 不同品种及不同叶位桑叶蒽醌含量测定 |
2.2.3 桑叶蒽醌的提取方法 |
2.2.3.1 提取方法的选择 |
2.4 提取条件优化 |
2.4.1 单因素条件优化 |
2.4.2 响应面分析 |
2.5 桑叶蒽醌纯化步骤 |
2.5.1 酸处理 |
2.5.2 碱溶酸沉淀法纯化 |
2.5.3 树脂吸附纯化法 |
2.5.3.1 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 |
2.5.3.2 树脂吸附 |
2.5.4 桑叶蒽醌提取物的液质联用测定 |
2.6 桑叶及桑叶蒽醌提取物促通便效果饲养试验 |
2.6.1 桑叶抗便秘试验 |
2.6.2 桑叶蒽醌提取物致泻试验 |
2.6.3 测定指标及其方法 |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蒽醌含量的测定方法 |
3.2 不同品种及叶位桑叶蒽醌含量比较 |
3.3 桑叶蒽醌提取方法 |
3.4 桑叶蒽醌提取的单因素筛选 |
3.4.1 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
3.4.2 乙醇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
3.4.3 水浴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
3.4.4 水浴时长对提取率的影响 |
3.4.5 超声辅助处理时长对提取率的影响 |
3.4.6 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 |
3.5 响应面分析 |
3.6 桑叶蒽醌提取物的纯化 |
3.6.1 酸处理的影响 |
3.6.2 碱溶酸沉淀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效果比较 |
3.6.2.1 碱溶酸沉淀法的纯化效果 |
3.6.2.2 树脂的纯化效果 |
3.6.3 桑叶提取物的液质联用检测 |
3.7 促通便活性效果分析 |
3.7.1 喂食桑叶粉对便秘模型鼠的影响 |
3.7.2 灌胃桑叶蒽醌对小鼠腹泻影响 |
4 讨论 |
4.1 桑叶蒽醌测定方法的讨论 |
4.2 不同品种及不同叶位桑叶蒽醌含量的比较 |
4.3 桑叶蒽醌提取条件的优化 |
4.4 桑叶蒽醌的纯化 |
4.5 桑叶对便秘鼠的促通便效果 |
4.6 桑叶蒽醌提取物对小鼠腹泻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不同饲喂次数对育肥猪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规癖水平高产次限位母猪行为、生理及情感状态差异分析[J]. 尹国安,杨森,于浪潮.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02)
- [2]茭白鞘叶日粮对湖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郑会超,杨金勇,武雪会,姜俊芳,虞勇泉,吴建良,黄新,李有贵,蒋永清. 家畜生态学报, 2021
- [3]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因素的分析[J]. 李晴,朱希杰,依斯卡德尔·伊力哈木. 新疆畜牧业, 2021(05)
- [4]育肥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J]. 陈映雪. 中国畜禽种业, 2020(11)
- [5]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胴体品质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D]. 曹山川.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6]苎麻种质资源评价及栽培模式对其饲用价值影响研究[D]. 王琴.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7]饲喂频率对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肠道微生物结构的影响[D]. 刘家俊.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8]不同营养水平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研究[D]. 曹康宁.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9]饲喂次数对28~70日龄鹅生产性能、器官指数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A]. 刘作兰,罗艺,王阳铭,黄晓凤,汪超.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8
- [10]桑叶蒽醌的提取纯化及促通便作用研究[D]. 韩伟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