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感光重氮型化合物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白亚茹[1](2021)在《基于含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手性羧酸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手性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与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息息相关,同一物质不同的对映体在生物体内作用是不相同的。对于手性药物也是如此,同一化合物的不同对映体药性是不相同的,甚至有时候药性会完全相反。近年来对手性物质的识别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这些手性物质中手性羧酸在药物的开发和制作工程、天然产物与非对称物质的合成、精细化工等各个方面研究中有很大的联系,手性羧酸的对映体识别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手性识别的方法中因荧光技术内在灵敏度高、操作方法简单、检测的的成本低的优势,荧光探针被广泛应用,手性小分子荧光探针结构有的立体专一性的特征,可以与手性物质的对映体选择性地结合,通过观察荧光信号达到识别目的,并且容易合成。在本论文中致力于合成含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S-S23),对21种手性羧酸的对映体进行识别。本文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第一章:主要对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其一综述了本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主要内容;其二综述了荧光探针的结构、识别机制以及识别机理;其三综述了手性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在本论文中合成24种含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首先利用不同取代基的邻羟基苯乙酮与苯甲醛(或邻羟基苯乙酮与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醛)在室温下乙醇溶液进行反应,合成24种含有不同取代基的邻羟基查尔酮作为底物,产率为37%-93%。然后利用所合成的邻羟基查尔酮与2,5-二羟基-1,4-二噻烷在室温下的甲苯溶液中反应,加入催化剂C1,C2,C3,比较反应结果,加入催化剂C3所得探针S(((2R,3S,4S)-4-hydroxy-2-phenyltetrahydrothiophen-3-yl)(2-hydroxyphen-yl)methanone)产率最高为54%,用核磁共振光谱、单晶衍射技术以及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确认后,用相同的方法以C3为催化剂,其它含有不同取代基的23种邻羟基查尔酮作为底物,制备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产率为15-80%,通过核磁共振以及红外光谱对分子结构进行确认。第三章:本文以S作为荧光探针,通过检测其紫外吸收光谱,确定最大的吸收峰326 nm为荧光的激发波长,在此条件下分别检测S与21种手性羧酸对映体(L和D)和S在1:0.5,1:1,1:2,1:3不同摩尔比下的混合溶液,通过比较S与相同摩尔比下每一种羧酸混合溶液的荧光强度,发现均发生蓝移,但在摩尔比为1:0.5时,5(天冬氨酸)、6(谷氨酸)、7(谷氨酰胺)、8(甲硫氨酸)、9(色氨酸)、14(3-苯基乳酸)、15(扁桃酸)和16(酒石酸)对映体荧光强度变化明显,荧光强度比(IL/ID或ID/IL)分别为1.18,1.33,1.41,1.21,1.31,1.22,1.24和1.26;摩尔比为1:1时,3(丝氨酸)、4(丙氨酸)、5(天冬氨酸)、11(脯氨酸)、12(络氨酸)、14(3-苯基乳酸)、18(天冬酰胺)和21(精氨酸)对映体荧光强度变化明显,荧光强度比(IL/ID或ID/IL)分别为1.54,1.94,1.16,1.45,1.19,1.24,1.31和1.66;摩尔比为1:2时5(天冬氨酸)、6(谷氨酸)、12(络氨酸)、13(半胱氨酸)、14(3-苯基乳酸)、15(扁桃酸)、18(天冬酰胺)、19(组氨酸)、20(亮氨酸)和21(精氨酸)对映体荧光强度变化明显,荧光强度比(IL/ID或ID/IL)分别为1.18,1.29,1.19,1.18,1.20,1.13、1.18、1.16、1.18和1.49;摩尔比为1:3时3(丝氨酸)、4(丙氨酸)、5(天冬氨酸)、6(谷氨酸)、7(谷氨酰胺)、8(甲流氨酸)、13(半胱氨酸)、16(酒石酸)、17(苹果酸)、18(天冬酰胺)和21(精氨酸)对映体荧光强度变化明显,荧光强度比(ID/IL)为1.35,1.15,1.20,1.29,1.17,1.27,1.20,1.22,1.20,1.21和1.34,在不同摩尔比下,能够实现对一些手性羧酸的手性识别。在这其中S对5(天冬氨酸)对映体在4种不同摩尔比下都能识别,在摩尔比为1:3时,荧光强度比最大为1.20;S对4(丙氨酸)对映体在摩尔比为1:1时,识别效果最好,荧光强度比最大为1.94,基于此发现,利用S1-S23在摩尔比为1:1时,对4(丙氨酸)对映体进行手性识别,结果发现S4和S7识别效果较好,荧光强度比(ID/IL)为1.27和1.33。
章宇健[2](2021)在《环形激光诱导前向转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激光诱导前向转移技术(Laser Induced Forward Transfer,LIFT),是通过激光诱导空化形成脉冲压力来推动物质的分离,目前该技术在生物细胞转移技术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传统的激光诱导技术由于分离材料内部流体力学的相互作用,导致溶液存在被过量转移的可能。本文以提高生物细胞转移精度为目的,提出运用环形光斑进行激光诱导前向转移的新方法。以下是具体的研究内容。首先,对环形光路成形系统进行开发。将实验中直径为6mm的入射光束进行光路调整,利用两个顶角曲率半径相同的锥透镜相向放置,将入射激光束折射成平行的圆环光束,结合平凸透镜再进行光束聚焦的方式获得环形光斑。通过对光路进行模拟仿真,测算并掌握了环形光斑的成像规律,实现了光斑大小可调、光斑内外径比值可调的成像方法,其中环形光斑内径可调范围为5-300μm,外径可调范围为60-1000μm,并对几个重要的成形参数进行标定。其次,对自由液体中激光诱导的环形空化泡的生长周期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利用高速摄影拍摄方法和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验证环形空化泡膨胀初期对环外部溶液的推动效应和膨胀至溃灭收缩阶段的能量中心汇聚效应。研究发现,单个周期内环形空化泡的生长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向环外部膨胀阶段、向环中心汇聚收缩阶段以及空泡群的产生和持续脉动。在数值仿真结果的速度场中发现空化泡膨胀初期环外部溶液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速率有一个急速上升随后缓慢下降的运动过程,而在膨胀至溃灭后期的阶段内,垂直方向上的运动速率逐渐汇聚而增大。再次,对固体壁面下环形空化泡诱导的射流传送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分别在不同激光能量和不同环形光斑内外径比值之下,通过高速摄影拍摄法和有限元仿真分析法在不同角度下对稳定射流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发现,射流的长度和传送速度与激光能量成正比。当环形光斑内外径比值较小时,射流的形成过程接近于圆形光斑的诱导结果,当环形光斑内外径比值较大时,由于作用在环形泡壁上的压力较大,射流难以形成。在激光能量2m J、环形光斑内外径比值0.45条件下拍摄到了理想射流的形成过程,对比有限元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环中心目标转移溶液在空化泡膨胀阶段被推出,直达膨胀后期(收缩阶段开始)时溶液完全断离,实现了目标转移溶液的精确传送。接着,以直径17μm聚乙烯微球颗粒代替生物细胞进行了环形激光诱导分离技术的传送实验研究。通过正交分析实验,得出对液滴平均直径的参数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牺牲层厚度、激光能量、光斑内外径比值、溶液质量分数。并在能形成稳定射流条件下,得出诱导的最小液滴的传送参数为激光能量0.8m J,环形光斑内外径比值0.25,海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4%,牺牲层金属钛厚度240nm。并对比同样激光作用域下的圆形光斑诱导结果以及两种方法的不同诱导机理,得出环形光斑在提高分离精度上的有效性。最后,以N,N’-二乙基-1.3丙二胺和4,4,-二氨基二苯甲酮为合成原始材料,通过控制界面缩聚反应制备出溶解性更好、且无再生污染的新型三氮烯牺牲层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材料的主要官能团并验证其合成准确性。另外,测试蓝紫光照射后材料的核磁氢谱并与未处理的材料核磁图谱作对比,得出新材料在蓝紫光辐照后氮元素被释放的结论。并与金属钛作牺牲层的热作用烧蚀形貌和诱导液滴作对比,得出新材料对减少烧蚀残留物的有效性。
牛兵[3](2021)在《侧链对偶氮苯光化学性能的影响及偶氮光控粘合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响应材料是指在光的照射下,化合物能够发生状态或者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其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光响应材料偶氮苯化合物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偶氮苯是指重氮衍生物(HN=NH)中两个氢被苯基取代的一类化合物,偶氮苯是研究最多的光开关分子之一,偶氮苯化合物处于反式异构体时是棒状的热力学稳定状态,处于顺式异构体时是弯曲状的亚稳定状态。据研究,一些偶氮苯化合物处于反式异构体和顺式异构体时,熔点分别高于和低于室温,因此它们可以在室温下发生光致固体-液体转变。然而,偶氮苯化合物结构与光诱导可逆固-液转变的之间的关系还尚不明确,同时也阻碍了这类新型化合物的设计,因此本文分析了侧链对偶氮苯光化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对偶氮光控粘合剂进行了研究。一、柔性侧链对偶氮苯化合物光致异构以及液化行为的影响本文首先合成了在苯环三号位上具有一个不对称甲基的偶氮苯化合物4,4ˊ-二羟基-3-甲基偶氮苯(Mazo)小分子单体,基于Mazo小分子单体合成了两端具有不同长度柔性链段的四种偶氮苯化合物。在溶液中,随着柔性链段的增长,能够增加偶氮苯分子的运动能力,使光致异构行为更加容易发生,当柔性链段中含有供电子原子,则会在一定程度使分子堆积更加紧密,光致异构速率低于具有相似柔性侧链长度的偶氮苯分子。在固体状态下,由于分子堆积更加紧密,因此所合成的不含柔性链段的偶氮苯化合物未发现固-液转变行为,而两端有柔性侧链的偶氮苯化合物具备光致固-液转变现象,并且随着柔性连段的增长,液化速率更快。二、基于偶氮苯化合物固-液转变的光控粘合剂经过对基于柔性侧链对偶氮苯化合物光致固液转变行为影响的研究,本文制备了三种可快速光致液化的偶氮苯化合物。基于这三种偶氮苯化合物的光致固-液转变的特殊性质,本文制备了一类光致固-液转变的胶粘剂预聚体涂层。该预聚体涂层经过紫外光照射后可以迅速转变为液体从而可用于厌氧粘接。研究发现,增加柔性侧链长度能够加速胶粘剂预聚体涂层的液化速率,但是对于粘结强度无明显影响;对于具有相似长度柔性侧链的偶氮苯化合物来说,柔性侧链供电子能力的增强能够提供与界面更多的电子配对作用,加强了粘合剂与表界面的作用力,进而提高光控粘合剂的剪切强度。
吴诚岐[4](2020)在《可见光促进的P(O)-H和C(sp2)-H键官能团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见光来源丰富、可再生,是一种可持续的绿色能源。近年来,可见光促进的反应已发展为有机合成中一种实用、有效的反应策略,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绿色高效的特点,是当代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之一。P?O和C?S键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生命体及药物等生物活性分子中,P?O和C?S键的构建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P(O)?H/C?H键的直接官能团化反应无需对底物预官能团化,具有步骤和原子经济的特点,是构建新的P?O和C?S键的理想途径。传统的P(O)?H/C?H键官能团化往往需要使用有毒试剂、昂贵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或高温等较为苛刻的反应条件。因此,开发绿色、高效的P(O)?H/C?H官能团化反应新方法构建新的P?O和C?S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我们通过充分调研近年来光合成领域的研究现状及P(O)?H/C?H键官能团化反应研究进展,针对传统P(O)?H/C?H键官能团化反应方法的不足,结合可见光促进反应特点,提出对未见文献报道的、可见光促进的P(O)?H化合物的磷酰酯化反应及乙酰苯胺邻位硫化反应进行研究,建立相应P(O)?H/C?H键官能团化反应绿色、高效的新方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两部分:1.可见光介导的磷氧类化合物与醇、酚的磷酰酯化反应研究我们通过系统研究,开发了一种可见光促进的磷氧类化合物与醇及酚类化合物氧化交叉偶联合成有机磷酸酯的新方法。以孟加拉玫瑰红作为光敏剂、DBU为碱、THF为溶剂、白色LED灯照射8-16小时,反应能够在室温和空气存在条件下顺利进行,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得到相应的产物。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建立的新方法底物适用广泛,避免了传统策略中必须的过渡金属、外加氧化剂、剧毒溶剂CCl4和水敏性磷氧卤化物的使用,为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温和、绿色、新颖的途径。2.可见光诱导钯催化乙酰苯胺邻位C(sp2)?H的硫化氧化反应研究基于对可能反应机制的分析和预测,我们设计采用可见光诱导与钯催化结合的策略,对未见文献报道的乙酰苯胺邻位C(sp2)?H的硫化氧化反应进行研究。通过较为系统的初步研究,确立了乙酰苯胺与芳基二硫醚化合物反应的最佳条件,以醋酸钯为催化剂,无需外加光敏剂,在荧光灯照射和室温条件下,能够以中等产率得到了不同芳基亚磺酰化的产物。建立了一种可见光诱导钯催化乙酰苯胺邻位C(sp2)?H亚磺酰化的新方法。
冷静[5](2020)在《基于乙烯基磺酰氟的新型磺酰氟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硫氟交换点击化学的迅猛发展,磺酰氟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新药研发、材料合成以及化学转化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目前大部分磺酰氟化合物的开发都是围绕乙烯基磺酰氟(ESF)和硫酰氟气体(SO2F2)开展的,这两类合成子的反应位点有限,极大地限制了所合成磺酰氟化合物的类型。本文基于硫氟交换点击化学常用合成子乙烯基磺酰氟的结构,开发多反应位点、多官能团取代的新型磺酰氟化试剂,通过官能团参与的化学反应,快速高效地向功能分子中引入磺酰氟基团。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1-溴代乙烯基-1-磺酰氟(BESF)的设计与合成及其与氯代肟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制备5-磺酰氟取代异恶唑。首先,在50 W白灯照射下,溴素与ESF在室温下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得到1,2-二溴乙基-1-磺酰氟(DESF),随后DESF在-50 oC条件下三乙胺促进下发生一分子溴化氢的消除得到BESF。最后,作为高度缺电子烯烃,我们考察其与1,3偶极体-氯代肟的[3+2]环加成反应,通过对碱、投料比、溶剂、温度、加料方式等条件的筛选,成功制备21个磺酰氟取代异恶唑,并通过多种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解释反应机理。同时考察BESF作为Michael加成受体的反应活性。(2)开发BESF作为Suzuki偶联受体,通过对金属催化剂、配体、反应温度、溶剂、投料比等条件的筛选,实现其与芳基(杂环)硼酸的高效偶联,成功制备27个1-取代乙烯基磺酰氟,并通过多种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这类化合物在结构上不仅是对ESF及其衍生物的有效补充,而且可以作为同时含有末端烯烃和磺酰氟官能团的新型双功能亲电体。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磺酰氟部位可以优先与亲核试剂发生硫氟交换反应,化学选择性地构建磺酰基类化合物,然后末端烯烃再继续与胺类化合物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这种鲜明的化学选择性为基于1-取代乙烯基磺酰氟的共价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3)基于DESF和BESF的结构,设计并合成2-叠氮-1-溴乙基-1-磺酰氟(ABESF),并实现铜催化下与末端炔烃的环加成反应,高效制备2-三氮唑取代-1-溴乙基磺酰氟(BTESF)。首先,对于ABESF的合成,一方面,BESF作为活性极好的Michael加成受体,与叠氮钠在室温下反应可快速高效制备ABESF;另一方面,DESF可与叠氮钠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ABESF。接着,ABESF作为叠氮基团来源,通过条件筛选,探讨其参与经典的Cu AAC点击化学反应的潜能,高效合成26个结构各异的三氮唑取代乙基磺酰氟BTESF。最后,通过对BTESF的反应活性考察发现,在碱介导下,一方面可以实现BTESF上碳-氮键的断裂,成功构建22个NH-1,2,3-三氮唑化合物;另一方面,BTESF可发生分子内溴化氢的消除合成三氮唑取代乙烯基磺酰氟。(4)开发BTESF作为氨基化合物乙烯基磺酰氟化试剂,实现43个氨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磺酰氟化反应,包括对11个市售药物的结构修饰。通过单晶衍射手段对烯烃反式构型进行确证。接着,考察2-氨基乙烯基磺酰氟(N-ESF)作为硫氟交换试剂的反应活性,并与2-芳基乙烯基磺酰氟进行对比,证明前者作为潜在共价抑制剂在化学选择性上的优势。最后,7个氟喹诺酮药物及其乙烯基磺酰氟化衍生物的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乙烯基磺酰氟化的过程并不会改变氟喹诺酮药物的抗菌谱,但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其原药的抗菌活性。以上发现为基于耐药性的新型抗菌药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杨雪[6](2019)在《多功能卟啉/离子液体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合成及催化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环境与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发展高效和可持续的化学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光能的利用和二氧化碳的转化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卟啉/离子液体多孔有机聚合物的特殊结构使其在催化光化学反应和二氧化碳转化反应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系列卟啉/离子液体多孔有机聚合物(Por-POP-X;X=Cl、Br、I、OAc、Tf2N)及镁卟啉/离子液体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合成基础上,研究了它们的催化活性和反应控制性。论文具体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Debus-Radziszewski反应一锅法合成了Por-POP-X,研究了Por-POP-X对光诱导电子转移-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PET-RAFT)聚合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显示,这种新型有机多孔聚合物具有卟啉和咪唑交替连接的共轭结构,能够通过π-π堆积形成二维片层结构。Por-POP-OAc在200-900 nm波长范围均有较强吸收,442 nm处吸收最强。在可见光或蓝光作用下,Por-POP-OAc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等单体的PET-RAFT聚合反应中显示出高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反应控制性。在5.1 mW/cm2蓝光照射下,Por-POP-OAc水相中催化DMAA聚合,2 h单体转化率达到83%,产物分子量分布仅为1.11。Por-POP-OAc催化的PET-RAFT聚合中,光作为开关可精确控制聚合反应的发生或中止。此外,作为无金属催化剂,Por-POP-OAc避免了可能的金属污染问题。2.将Por-POP-Br与MgBr2反应合成了Por-POP-Mg-Br,研究了Por-POP-Mg-Br在CO2与环氧化物的环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Por-POP-Mg-Br显示出高活性的双功能催化功效:卟啉镁可与离子液体中的阴离子协同催化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离子液体中的咪唑阳离子具有吸附和活化CO2作用。Por-POP-Mg-Br在CO2与多种环氧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中均显示出高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且其催化活性受CO2压力和体系温度的显着影响。Por-POP-Mg-Br的活性随着CO2压力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上升;其催化活性在3.0 MPa时最高,150℃、3.0 MPa的CO2压力下,环氧氯丙烷和环氧溴丙烷在4小时内均能完全转化,且产物选择性均高于99%。此外,通过简单的过滤操作即可实现催化剂的回收利用,Por-POP-Mg-Br循环利用5次,其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
张天庆,杜健军,陈鹏,毕晨光,樊江莉,彭孝军[7](2019)在《电荷调节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文中指出电荷调节剂(charge control agent,CCA)作为一种重要的改变墨粉带电特性与起电速率的添加剂,逐渐受到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针对目前墨粉所用的几类传统电荷调节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文中指出按照电性的不同,CCA可分为正电性与负电性两大类。在传统CCA中,正电性CCA包括苯胺黑类与季铵盐类,前者由于本身具有颜色无法应用到彩色打印中,而季铵盐类因其合成简单、色彩较浅等优势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正电性CCA。负电性CCA包括偶氮金属络合物类与叔丁基水杨酸金属络合物类,其中后者因其带电量稳定、在树脂中分散性好且无色的优点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传统CCA。近年来,金属络合物型CCA由于在高温状态下不稳定的缺点使结构中不含金属离子的新型CCA成为研究的热点。此外,由于对环境无害及高画质的要求提高,生物基材料型CCA与通过聚合反应合成的CCA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在世界范围内,日本的东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保土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与中国湖北鼎龙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大的3个CCA生产商,而前两家公司目前占据全球80%以上的份额,因此研究发展高端显像信息化学品仍然是我国墨粉行业的重要任务。文章针对未来如何解决不含金属离子的电荷调节剂合成成本过高的问题,指出发展更具价格竞争力、带电性能充分、对环境无害、面向彩色打印的无色电荷调节剂将成为电荷调节剂发展的新趋势。
刘曼莉[8](2018)在《氮-磷无卤阻燃剂对TPEE性能的影响及聚氨酯基偶氮染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是一类含有聚酯硬段和脂肪族聚酯或聚醚软段的嵌段线型共聚物。TPEE具有突出的机械强度、优异的回弹性和宽泛的使用温度等性能,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弹性体。但TPEE是一种易燃材料,极限氧指数(LOI)只有20%左右,易点燃且燃烧迅速,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对其进行阻燃改性,提高TPEE的阻燃性能有着重要意义。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而水性聚氨酯因其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及突出的机械性能,发展的更加迅速,应用更加广泛。不过目前有色水性聚氨酯的含量很少,并且采用物理共混制备的有色水性聚氨酯,颜色稳定性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色泽不够鲜艳。本文采用逐步聚合的方法,选用多种不同的小分子偶氮染料,并成功的将这些小分子偶氮染料接进聚氨酯链中,制备出了溶剂型聚氨酯基偶氮染料以及水性聚氨酯基偶氮染料。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磷-氮无卤阻燃TPEE电缆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采用磷-氮无卤阻燃剂制备出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研究表明阻燃剂对TPEE阻燃性能和热性能都有显着改善,其中三聚氰胺磷酸酯(MP)阻燃剂的阻燃效果最好,氧指数可以达到30%,垂直燃烧达到UL-94 V-0级,点燃时间为341s,355s的pkHRR达到134KW/m2,总释放热(THR)最小。电学性能研究表明,由于阻燃剂的加入,抑制TPEE极性基团的极化和能量损耗,降低了 TPEE的介电常数,提高了其绝缘性能。因此,氮-磷无卤阻燃剂的添加对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性能影响很大。2、溶剂型聚氨酯偶氮染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选用MDI和PTMG(1000)作为主要合成原料,小分子偶氮染料分散重氮黑GNN作为扩链剂,采用逐步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溶剂型聚氨酯,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的分析证明了其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TG、DSC、断裂拉伸强度等分析手段对该溶剂型聚氨酯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溶剂型聚氨酯为半结晶态结构,热稳定性良好,并且断裂拉伸强度很高,最重要的是此方法制备的聚氨酯分散液不仅稳定性好、不易褪色,而且具有很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聚氨酯分散液的吸光度和颜色都会发生变化,聚氨酯基偶氮染料的光致变色性能为聚氨酯的应用拓宽了领域。3、水性聚氨酯偶氮染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选取IPDI和PTMG(1000)作为主要的合成原料,DMPA作为亲水扩链剂,小分子偶氮染料(分散重黑3BF和苏丹橙G)作为颜色扩链剂,三乙胺作为成盐剂,去离子水作为分散液,采用逐步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水性聚氨酯,并通过FTIR的测试证明了该水性聚氨酯偶氮染料的结构。并对水性聚氨酯偶氮染料做了其他测试,比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TG和DSC等,测试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偶氮染料固化膜的热稳定性良好,分散液具有较强的荧光强度,而且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偶氮染料的分散液具备很好的光致变色性能,颜色的稳定性也非常好。
徐丹[9](2017)在《含硫、含氮杂环分散染料的合成及互变异构现象研究》文中认为偶氮杂环染料在染料化学研究和工业化生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方面,由于其优异的染色性能,如良好的深色效应、颜色鲜艳和升华牢度高等,在传统印染工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许多功能化的偶氮杂环染料在激光和喷墨打印机、光学数据存储、非线性光学、液晶显示器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许多科技领域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染料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染料化学在化学研究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当前,设计和开发更多新型的芳杂环分散染料已经变成了染料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主要对新型含硫偶氮杂环分散染料的后修饰改性、多杂原子体系染料的互变异构现象进行了探究,并围绕它们的合成、波谱性质、单晶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成果如下:为了进一步调节2-氨基-3-氰基-4-氯-5-甲酰基噻吩类蓝色杂环偶氮染料的π共轭体系、溶解度和电子光谱,通过后修饰策略,我们把母体染料的端基醛基拓展为亚胺(C=N),缩醛(C-O)和α,β-氰基不饱和酯(C=C)基团,得到了三类新颖的后修饰染料,并对它们做了充分的表征。由于共轭体系变大,后修饰的偶氮席夫碱染料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表现出了红移,但它们的溶解性变差。相反,缩醛类染料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很好,但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出现了蓝移。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后修饰的α,β-氰基不饱和酯类化合物而言,我们通过增加K共轭体系长度以及引入改进溶解性的酯基,使得这类化合物既表现出了良好的溶解性,又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显示出了明显的红移。此研究可以为某些含有功能性端基基团的染料染色性能提供一种实用改性方法。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基于吡唑啉酮骨架的杂环染料,包括全杂环染料、腙-偶氮席夫碱染料,以及不同苯胺取代的半杂环染料。苯胺改性的腙-偶氮席夫碱染料与其全杂环母体染料以及含有相同取代基相应的半杂环染料相比,紫外光谱发生了明显的红移,这主要是因为腙-偶氮席夫碱染料结合了-CH=N-和-NH-N=单元,π共轭体系长度明显增加。我们通过溶剂致变色行为和酸碱滴定证实了这类含有多个杂原子的吡唑啉酮系列杂环染料腙式与偶氮-酮式之间的相互转化。结果表明,吡唑啉酮系列杂环染料的腙式和偶氮酮式互变异构体之间存在平衡,并且可以通过溶剂极性和pH值的驱动发生转化。此外,我们发现吡唑啉酮类杂环染料在有机溶剂和水中的碱稳定性很强,不容易脱质子而形成偶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结构。本文以邻/对氨基苯甲酸和邻羟基邻/对硝基苯胺为重氮组分,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为偶合组分,成功合成了两对新型的同分异构的吡唑啉酮杂环染料,并将配体染料和CuC12·2H20反应,得到了一个一维链配位聚合物和两个双核铜配合物。从紫外可见光谱对比中可以发现,由于氧原子很容易与腙质子稠合形成六元分子内氢键环,含有邻位羧基/硝基基团的染料具有更好的共轭性,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另外,它们的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表明,染料配体以偶氮-醇式异构体结构与金属Cu(Ⅱ)离子配位,形成了去质子的偶氮-醇式金属配合物,这说明金属离子配位也能促进吡唑啉酮类多杂原子体系染料的互变异构体之间的转化和质子的迁移,即诱导染料发生腙式与偶氮-醇式之间相互转化。
冯波[10](2016)在《紫外光敏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各国对绿色环保的提倡和呼吁,传统的热固化树脂因其污染大、固化速度慢、生产效率低,逐渐被淘汰,光敏树脂作为表面处理的绿色先进材料和功能型树脂的主要代表,不仅环保,而且便于基础研究和大规模工业化,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这对拓展聚合物树脂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丙烯酸酯光敏树脂成本低廉,来源广泛,是常用的光敏树脂之一,但其耐候性差、粘度大,对基材的附着力不好,限制其在某些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引入功能单体或多官能基团可得到改善;树枝状光敏树脂是一种新型的感光性树脂,结构独特,功能多元化,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降低光敏树脂粘度、提高固化涂膜对基材的附着力,制备了改性丙烯酸酯光敏树脂及UV固化涂膜;以减少使用活性稀释剂、提高光敏树脂固化速度,制备了树枝状光敏树脂及树枝状涂膜。具体内容如下:(1)以HEA、BA、MMA为原料,采用溶液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丙烯酸酯光敏树脂,优化聚合条件后,用NDJ-1测得树脂绝对粘度为5600mPa.s。将丙烯酸酯光敏树脂与光引发剂等组分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制备了 UV固化涂膜,按涂膜标准对其硬度、附着力、脆性、光泽度等理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固化涂膜的硬度为3H,附着力为4级,易碎,流平性差,固化时需添加树脂用量40~50%的活性稀释单体,涂膜有少量针孔。(2)创新型的引入-C=C活性和-COOH极性不同的功能单体油酸、顺丁烯二酸、十一烯酸和亚甲基丁二酸对合成的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通过对聚合过程和树脂外观性能的综合分析,选定亚甲基丁二酸为改性单体,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0%时,用NDJ-1测得改性树脂绝对粘度为1250mPa.S,较纯丙烯酸树脂降低了 5倍左右。将改性的丙烯酸酯光敏树脂配与光引发剂等组分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制备了 UV固化涂膜,按涂膜标准对其硬度、附着力、脆性、光泽度等理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固化涂膜的硬度为4H,附着力为2级,流平性好,固化时仅需添加树脂用量10-20%的活性稀释单体,涂膜平整、光泽度良好。(3)以活性胺(EDA、DETA、TETA),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单体(TGPDA、ETPTA)为原料,利用官能团反应活性的差别,采用发散法合成引发核心为胺类,端基含不同丙烯酸酯双键的树枝状系列光敏树脂,用NDJ-1测得树枝状树脂的绝对粘度均不超过50mPa.s,具有超低的粘度和良好的流体力学性能。(4)将端基含不同丙烯酸酯双键的树枝状光敏树脂和光引发剂等组分在紫外照射下固化,分别制备树枝状涂膜,研究了双键含量对树脂固化速度、表干时间、凝胶转化率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树枝状光敏树脂固化时不需再添加活性稀释单体,且端基含丙烯酸酯双键数量越多,固化速度越快,表干时间越短,凝胶转化率越高,活性胺TETA含有6个活泼氢,与ETPTA迈克尔加成反应可得到端基含12个丙烯酸酯双键的树枝状树脂,固化速度最快,表干时间最短,只需6~8s,凝胶转化率可达97.5%。
二、高速感光重氮型化合物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感光重氮型化合物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含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手性羧酸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荧光探针的简介 |
1.3 荧光探针的结构 |
1.4 荧光探针识别机制 |
1.4.1 共价识别机制 |
1.4.2 非共价识别机制 |
1.5 荧光探针识别机理 |
1.5.1 光诱导电子转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简称 PET) |
1.5.2 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简称 ICT) |
1.5.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简称 FRET) |
1.5.4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简称 AIE) |
1.5.5 其它识别机理 |
1.6 手性识别的研究进展 |
1.6.1 基于光谱法手性识别研究进展 |
1.6.2 基于色谱法手性识别研究进展 |
1.6.3 基于电化学方法手性识别研究进展 |
1.7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荧光探针的高效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底物的制备 |
2.2.3 催化剂的制备 |
2.2.4 手性荧光探针的制备 |
2.3 分析与表征 |
2.4 结论 |
第三章 荧光探针用于识别手性羧酸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手性荧光探针分子S的紫外光谱 |
3.2.3 溶液配制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核磁谱图 |
附录2 红外谱图 |
附录3 荧光光谱 |
附录4 紫外光谱 |
附录5 荧光光谱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成果 |
(2)环形激光诱导前向转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现有的生物材料转移技术 |
1.2.2 LIFT技术在牺牲层上的改进 |
1.2.3 LIFT技术在转移精度上的改进 |
1.2.4 激光诱导环形空化泡的研究 |
1.3 课题来源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装置 |
2.1 实验原理 |
2.2 实验装置和实验平台 |
2.3 环形激光光斑的光路设计 |
2.3.1 环形光斑成形原理 |
2.3.2 环形光斑成形规律 |
2.3.3 环形光斑参数标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形激光诱导空泡转移溶液机理研究 |
3.1 自由边界下环形空泡生长过程 |
3.1.1 实验装置 |
3.1.2 实验方案 |
3.1.3 光诱导环形空化泡的完整生长过程分析 |
3.1.4 光斑内外径比值对空化泡周期变化的影响 |
3.2 自由边界下环形空泡生长过程的数值仿真 |
3.2.1 仿真模型建立 |
3.2.2 激光诱导环形空化泡初始值计算 |
3.2.3 模拟仿真的控制方程 |
3.2.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3.2.5 各因素对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最大速率的影响 |
3.2.6 响应曲面分析 |
3.3 近壁面下环形空泡诱导射流的形成 |
3.3.1 正视视角拍摄射流的形成过程 |
3.3.2 斜视视角拍摄射流的形成过程 |
3.4 近壁面下环形空泡生长过程射流的数值仿真 |
3.4.1 仿真模型建立 |
3.4.2 初始值计算 |
3.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环形激光诱导转移微球颗粒实验研究 |
4.1 实验装置以及工艺设计 |
4.2 参数探究 |
4.2.0 实验方案的设计 |
4.2.1 激光能量对转移液滴直径的影响 |
4.2.2 环形光斑内外径尺寸对转移液滴直径的影响 |
4.2.3 海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对转移液滴直径的影响 |
4.2.4 牺牲层厚度对对转移液滴直径的影响 |
4.2.5 正交实验 |
4.3 环形光斑与圆形光斑诱导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三氮烯牺牲层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
5.1 材料的合成 |
5.2 材料的红外光谱测试 |
5.3 材料的核磁氢谱测试 |
5.4 镀膜工艺 |
5.4.1 镀膜方法的选择 |
5.4.2 转速对镀膜厚度的影响 |
5.4.3 旋转加速度对镀膜厚度的影响 |
5.5 新材料的激光诱导传送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3)侧链对偶氮苯光化学性能的影响及偶氮光控粘合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光响应材料概述 |
1.2.1 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材料 |
1.2.2 螺吡喃类光致变色材料 |
1.2.3 偶氮苯类光致变色材料 |
1.2.4 光致变色材料小结 |
1.3 粘合剂概述 |
1.3.1 吸附理论 |
1.3.2 扩散理论 |
1.3.3 化学键理论 |
1.3.4 双电层理论 |
1.3.5 配位键理论 |
1.4 光响应粘合剂 |
1.4.1 光控可逆粘合剂 |
1.4.2 紫外减粘(UV-off)胶 |
1.5 厌氧粘合剂 |
1.6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柔性侧链对偶氮苯化合物光致异构以及液化行为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试剂 |
2.2.2 实验主要仪器 |
2.2.3 不同柔性侧链偶氮苯化合物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
2.3.2 热稳定性(TGA)分析 |
2.3.3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 |
2.3.4 溶液中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3.5 薄膜中紫外可见光谱及光致可逆固-液转化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偶氮苯化合物固-液转变的光控粘合剂的制备与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试剂 |
3.2.2 实验主要仪器 |
3.2.3 基于 4,4’ -二羟基-3-甲基偶氮苯(Mazo)衍生物的光控粘合剂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基于4,4ˊ-二丙烯酸己酯-3-甲基偶氮苯(Mazo-6C-S3)的光控粘合剂 |
3.3.2 基于4,4ˊ-二丙烯酸癸酯-3-甲基偶氮苯(Mazo-10C-S3)以及4,4ˊ-二丙烯酸乙二醇酯-3-甲基偶氮苯(Mazo-PEG-S3)的光控粘合剂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4)可见光促进的P(O)-H和C(sp2)-H键官能团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光合成 |
1.2.1 有机光合成概述 |
1.2.2 有机光合成中的光源和光催化剂 |
1.2.3 可见光促进的有机反应 |
1.2.3.1 有机金属配合物光催化剂催化的反应 |
1.2.3.2 有机染料促进的反应 |
1.2.3.3 无机光催化剂催化的反应 |
1.2.3.4 无光催化剂的反应 |
1.3 P(O)?H键官能团化 |
1.3.1 非光策略P(O)?H键官能团化 |
1.3.2 光策略P(O)?H键官能团化 |
1.4 C(sp~2)?H键官能团化 |
1.4.1 无导向基的C(sp~2)?H官能团化 |
1.4.1.1 非光催化的反应 |
1.4.1.2 光催化的反应 |
1.4.2 有导向基的C(sp~2)?H官能团化 |
1.4.2.1 非光催化的反应 |
1.4.2.2 光催化的反应 |
1.5 小结及立题依据 |
第2章 可见光介导的磷氧化合物与醇和酚的磷酰酯化反应研究 |
2.1 磷酸酯的研究背景 |
2.1.1 磷酸酯的应用 |
2.1.2 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
2.1.2.1 Atherton-Todd和磷氧卤化物法合成磷酸酯 |
2.1.2.2 脱氢偶联法合成磷酸酯 |
2.1.3 反应设计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2.3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条件优化 |
2.3.2 磷氧类底物拓展 |
2.3.3 醇类底物拓展 |
2.3.4 酚类底物拓展 |
2.3.5 控制实验 |
2.3.6 实验机理 |
2.4 小结 |
附:化合物数据 |
附:部分化合物谱图 |
第3章 可见光诱导乙酰苯胺类化合物邻位C(sp~2)?H键的硫化反应 |
3.1 芳基硫化物研究背景 |
3.1.1 芳基硫化物的应用 |
3.1.2 芳基硫化物的合成方法 |
3.1.2.1 非导向非光催化的反应 |
3.1.2.2 导向非光催化的反应 |
3.1.2.3 非导向光催化的反应 |
3.2 实验设计 |
3.3 实验部分 |
3.3.1 仪器 |
3.3.2 试剂 |
3.3.3 实验步骤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条件优化 |
3.4.2 底物拓展 |
3.4.3 控制实验 |
3.4.4 实验机理 |
3.5 小结 |
附:化合物数据 |
附:部分化合物谱图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5)基于乙烯基磺酰氟的新型磺酰氟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磺酰氟化合物在多领域中的应用 |
1.2.1 磺酰氟化合物在医药开发领域中的应用 |
1.2.2 磺酰氟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
1.2.3 磺酰氟化合物在化学转化中的应用 |
1.3 磺酰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1.3.1 磺酰氯合成磺酰氟化合物 |
1.3.2 硫醇/硫醚合成磺酰氟化合物 |
1.3.3 芳基卤代烃/硼酸合成磺酰氟化合物 |
1.3.4 其他方法合成磺酰氟化合物 |
1.4 基于乙烯基磺酰氟(ESF)的硫氟交换点击化学研究进展 |
1.4.1 乙烯基磺酰氟(ESF)的化学合成 |
1.4.2 乙烯基磺酰氟(ESF)参与的化学转化 |
1.4.3 基于乙烯基磺酰氟(ESF)的新型磺酰氟砌块的设计与应用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5-磺酰氟取代异恶唑的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主要试剂 |
2.2.2 1-溴乙烯基-1-磺酰氟(BESF)的合成 |
2.2.3 起始原料氯代肟的合成 |
2.2.4 5-磺酰氟取代异恶唑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底物拓展 |
2.3.2 反应的区域选择性 |
2.3.3 BESF的其他反应活性考察 |
2.3.4 反应机理研究 |
2.3.5 代表性产物表征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1-芳基乙烯基磺酰氟的合成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主要试剂 |
3.2.2 1-芳基乙烯基磺酰氟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底物拓展 |
3.3.2 1-芳基乙烯基磺酰氟的衍生化应用 |
3.3.3 反应机理 |
3.3.4 1-芳基乙烯基磺酰氟合成的创新性和挑战性 |
3.3.5 代表性产物表征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2-三氮唑取代乙基磺酰氟的合成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主要试剂 |
4.2.2 1-溴-2-叠氮乙基-1-磺酰氟(ABESF)的合成 |
4.2.3 芳基炔丙基醚的合成 |
4.2.4 1-溴-2-(2-取代-1 氢-1,2,3-三氮唑-1-)乙基-1-磺酰氟(BTESF)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底物拓展 |
4.3.2 ABESF合成的化学选择性 |
4.3.3 BTESF的衍生化应用 |
4.3.4 反应机理 |
4.3.5 代表性产物表征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2-氨基乙烯基磺酰氟的合成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与主要试剂 |
5.2.2 2-氨基乙烯基磺酰氟的合成 |
5.2.3 最低抑菌浓度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底物拓展 |
5.3.2 药物的乙烯基磺酰氟化修饰 |
5.3.3 2-氨基乙烯基磺酰氟的衍生化应用 |
5.3.4 氟喹诺酮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活性测试 |
5.3.5 BTESF的反应位点考察 |
5.3.6 反应机理研究 |
5.3.7 代表性产物表征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多功能卟啉/离子液体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合成及催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卟啉基多孔有机聚合物 |
1.2.1 多孔有机聚合物及其构建方法 |
1.2.2 卟啉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催化应用 |
1.3 光诱导电子/能量转移-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PET-RAFT)聚合 |
1.3.1 PET-RAFT聚合概述 |
1.3.2 PET-RAFT聚合的催化剂 |
1.4 二氧化碳的转化利用 |
1.4.1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概述 |
1.4.2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的催化剂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2 卟啉/离子液体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对PET-RAFT聚合的催化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2 Meso-四(氨基苯基)卟啉的合成 |
2.2.3 一锅法合成卟啉/离子液体多孔有机聚合物 |
2.2.4 PET-RAFT聚合反应的一般实验条件 |
2.2.5 结构与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卟啉/离子液体多孔有机聚合物的结构分析 |
2.3.2 卟啉/离子液体多孔有机聚合物对PET-RAFT聚合的催化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3 镁卟啉/离子液体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对CO_2 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的催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一锅法合成卟啉/离子液体多孔有机聚合物 |
3.2.3 镁卟啉/离子液体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合成 |
3.2.4 CO_2 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的一般实验条件 |
3.2.5 结构与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4.1 镁卟啉/离子液体多孔有机聚合物的结构分析 |
3.4.2 镁卟啉/离子液体多孔有机聚合物对CO_2 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的催化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和专利 |
(7)电荷调节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电荷调节剂 |
1.1 苯胺黑类电荷调节剂 |
1.2 季铵盐类电荷调节剂 |
1.3 偶氮金属络合物类电荷调节剂 |
1.4 叔丁基水杨酸金属络合物类电荷调节剂 |
2 新型电荷调节剂的发展 |
2.1 生物基材料在电荷调节剂中的应用 |
2.2 不含金属离子的电荷调节剂 |
2.3 聚合物在电荷调节剂中的应用 |
3 电荷调节剂全球生产情况 |
4 结语 |
(8)氮-磷无卤阻燃剂对TPEE性能的影响及聚氨酯基偶氮染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概述 |
1.2 偶氮染料的概述 |
1.2.1 偶氮染料的光致变色 |
1.2.2 国内外发展趋势 |
1.3 水性聚氨酯 |
1.3.1 水性聚氨酯的概述 |
1.3.2 水性聚氨酯的国内外发展 |
1.3.3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1.3.4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
1.4 课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氮-磷无卤阻燃剂对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样品 |
2.2.2 样品处理及阻燃TPEE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1 燃烧性能分析 |
2.4.2 热稳定性能分析 |
2.4.3 电学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氨酯-分散重氮黑GNN高分子偶氮染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样品 |
3.2.2 样品的处理 |
3.2.3 聚氨酯-分散重氮黑GNN染料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FT-IR) |
3.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3.4.3 耐热性分析(TG) |
3.4.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3.4.5 光致变色现象 |
3.4.6 机械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性聚氨酯-分散重氮黑3BF高分子偶氮染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样品 |
4.2.2 样品的处理 |
4.2.3 水性聚氨酯-分散重氮黑3BF高分子染料的制备 |
4.3 测试与表征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1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
4.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分析 |
4.4.3 荧光特性分析 |
4.4.4 耐热性分析 |
4.4.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4.4.6 光致变色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性聚氨酯-苏丹橙G高分子偶氮染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与样品 |
5.2.2 样品的处理 |
5.2.3 水性聚氨酯-苏丹橙G高分子染料的制备 |
5.3 测试与表征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1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
5.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分析 |
5.4.3 荧光性能分析 |
5.4.4 耐热性分析 |
5.4.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5.4.6 光致变色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含硫、含氮杂环分散染料的合成及互变异构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绪论 |
1. 染料的发展概述 |
2. 染料的介绍 |
2.1 染料的分类 |
2.2 染料的发色理论 |
2.3 染料的颜色特征 |
3. 偶氮分散染料 |
3.1 偶氮分散染料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
3.2 染料的结构特点及染料颜色的影响因素 |
3.3 新型含硫偶氮杂环分散染料的分子结构设计 |
3.4 多杂原子体系杂环分散染料的互变异构现象 |
4. 金属配合物染料 |
5.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2-甲酰基噻吩类芳杂环偶氮染料的后修饰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合成部分 |
2.3 单晶结构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化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
3.2 化合物1,7和9的晶体结构描述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吡唑啉酮系列杂环腙到腙-偶氮席夫碱染料:溶剂和pH诱导腙(?)偶氮酮式相互转化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合成部分 |
2.3 单晶结构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化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
3.2 化合物2的晶体结构描述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甲基吡唑啉酮骨架的两对同分异构体染料的合成其配位键诱导互变异构现象究 |
1.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合成部分 |
2.3 单晶结构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2 化合物1,3和5-7的晶体结构描述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硕士期间己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10)紫外光敏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感光树脂 |
1.2 感光基团 |
1.3 感光树脂的合成 |
1.3.1 聚合物本身带有感光基团的感光性树脂的合成 |
1.3.2 聚合物本身没有感光基团的感光性树脂的合成 |
1.4 感光树脂的研究进展 |
1.4.1 聚乙烯醇肉桂酸酯 |
1.4.2 聚烃--双叠氮感光树脂 |
1.4.3 邻叠氮醌类感光树脂 |
1.4.4 丙烯酸酯系树脂 |
1.4.4.1 聚酯丙烯酸酯 |
1.4.4.2 环氧丙烯酸酯 |
1.4.4.3 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
1.4.5 树枝状树脂 |
1.5 感光树脂的应用 |
1.5.1 光敏涂料 |
1.5.5.1 UV光固化油性涂料 |
1.5.1.2 UV光固化水性涂料 |
1.5.1.3 UV光固化粉末涂料 |
1.5.2 光固化胶粘剂 |
1.5.3 感光性油墨 |
1.5.4 光致抗蚀剂 |
1.6 UV固化技术及固化机理 |
1.7 UV固化技术的发展 |
1.8 UV固化的应用 |
1.9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改性丙烯酸酯光敏树脂的制备及固化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规格 |
2.2.2 实验仪器 |
2.3 成膜树脂的制备 |
2.3.1 聚合反应的基本配方 |
2.3.2 成膜树脂的合成 |
2.3.3 紫外光敏树脂的固化 |
2.4 分析测试 |
2.4.1 红外光谱(FT-IR) |
2.4.2 粘度测试 |
2.4.3 凝胶渗透色谱(GPC) |
2.4.4 热重分析(TG) |
2.4.5 酸值的测定 |
2.4.6 紫外光谱分析 |
2.4.7 凝胶含量的测定 |
2.4.8 附着力的测定 |
2.4.9 漆膜耐水性的测定 |
2.4.10 耐酸碱性测试 |
2.4.11 耐溶剂性测试 |
2.4.12 漆膜硬度测试 |
2.4.13 漆膜光泽度的测试 |
2.4.14 表干时间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丙烯酸酯光敏树脂及改性丙烯酸酯光敏树脂的合成工艺研究 |
2.5.1.1 单体配比对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 |
2.5.1.2 引发剂种类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2.5.1.3 加料方式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2.5.1.4 引发剂用量对聚合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2.5.1.5 溶剂对聚合单体转化率及体系粘度的影响 |
2.5.1.6 反应温度对聚合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2.5.1.7 反应时间对聚合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2.5.1.8 改性单体的选择 |
2.5.1.9 成膜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 |
2.5.2 改性丙烯酸酯光敏树脂固化性能研究 |
2.5.2.1 亚甲基丁二酸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
2.5.2.2 亚甲基丁二酸用量对涂膜耐水性的影响 |
2.5.2.3 亚甲基丁二酸的用量对涂膜耐酸碱性的影响 |
2.5.2.4 亚甲基丁二酸用量对涂膜耐溶剂性的影响 |
2.5.2.5 不同光引发剂的紫外光谱分析 |
2.5.2.6 不同光引发剂对光敏树脂表干时间的影响 |
2.5.2.7 不同光引发剂的紫外光敏树脂凝胶转化率—曝光时间曲线 |
2.5.2.8 HMPF用量不同时紫外光敏树脂凝胶转化率—曝光时间曲线 |
2.5.2.9 交联单体对涂膜凝胶转化率的影响 |
2.5.2.10 辐射距离对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 |
2.5.2.11 辐射时间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树枝状光敏树脂的制备及固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规格 |
3.2.2 主要实验设备和仪器 |
3.3 实验步骤 |
3.3.1 树枝状光敏树脂G1、G2、G3的合成 |
3.3.1.1 端基为丙烯酸酯双键的树枝状光敏树脂G1的合成 |
3.3.1.2 端基为丙烯酸酯双键的树枝状光敏树脂G2的合成 |
3.3.1.3 端基为丙烯酸酯双键的树枝状光敏树脂G3的合成 |
3.3.2 树枝状光敏树脂K1、K2、K3的合成 |
3.3.2.1 端基为丙烯酸酯双键的树枝状光敏树脂K1的合成 |
3.3.2.2 端基为丙烯酸酯双键的树枝状光敏树脂K2的合成 |
3.3.2.3 端基为丙烯酸酯双键的树枝状光敏树脂K3的合成 |
3.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3.4.1 红外光谱(FT-IR) |
3.4.2 粘度测试 |
3.4.3 凝胶含量的测定 |
3.4.4 附着力的测定 |
3.4.5 涂膜耐水性的测定 |
3.4.6 涂膜耐溶剂性测试 |
3.4.7 漆膜硬度测试 |
3.4.8 漆膜光泽度的测试 |
3.4.9 光固化速度的测定 |
3.4.10 元素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树枝状G系列光敏树脂合成工艺的研究 |
3.5.1.1 单体投料比对树枝状G系列树脂性能的影响 |
3.5.1.2 树枝状G系列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 |
3.5.1.3 树枝状G系列光敏树脂的~1H NMR谱图 |
3.5.1.4 树枝状G系列树脂元素分析 |
3.5.1.5 甲醇浓度对树枝状G系列树脂纯度的影响 |
3.5.1.6 反应时间对G系列树脂纯度、粘度的影响 |
3.5.1.7 反应温度对G系列树脂纯度的影响 |
3.5.2 树枝状G系列光敏树脂的固化性能研究 |
3.5.2.1 光引发剂种类对G系列树枝状树脂表干时间的影响 |
3.5.2.2 光引发剂浓度对G系列树枝状光敏树脂C=C双键转化率的影响 |
3.5.2.3 树枝状G系列光敏树脂涂膜的耐水性 |
3.5.2.4 树枝状G系列光敏树脂涂膜的耐溶剂性 |
3.5.2.5 辐射距离对G系列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 |
3.5.2.6 辐射时间对G系列树枝状涂膜性能的影响 |
3.5.2.7 树枝状G系列树脂的固化后的红外谱图 |
3.5.3 树枝状K系列光敏树脂合成工艺的研究 |
3.5.3.1 单体投料比树枝状K系列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 |
3.5.3.2 树枝状K系列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 |
3.5.3.3 树枝状K系列树脂的~1H NMR谱图 |
3.5.3.4 树枝状K系列树脂元素分析 |
3.5.3.5 甲醇浓度对K系列树脂纯度的影响 |
3.5.3.6 反应时间对K系列树脂纯度、粘度的影响 |
3.5.3.7 反应温度对K系列树脂纯度的影响 |
3.5.4 树枝状K系列光敏树脂固化性能研究 |
3.5.4.1 光引发剂种类对树枝状K系列树脂表干时间的影响 |
3.5.4.2 光引发剂浓度对树枝状K系列光敏树脂C=C双键转化率的影响 |
3.5.4.3 树枝状K系列光敏树脂涂膜的耐水性 |
3.5.4.4 树枝状K系列光敏树脂涂膜的耐溶剂性 |
3.5.4.5 辐射距离对树枝状K系列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 |
3.5.4.6 辐射时间对树枝状K系列树脂涂膜性能的影响 |
3.5.4.7 K系列树枝状树脂固化后的红外图谱 |
3.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高速感光重氮型化合物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含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手性羧酸识别研究[D]. 白亚茹. 延安大学, 2021(11)
- [2]环形激光诱导前向转移技术研究[D]. 章宇健.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3]侧链对偶氮苯光化学性能的影响及偶氮光控粘合剂的研究[D]. 牛兵.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4]可见光促进的P(O)-H和C(sp2)-H键官能团化反应研究[D]. 吴诚岐.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基于乙烯基磺酰氟的新型磺酰氟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 冷静.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6]多功能卟啉/离子液体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合成及催化应用[D]. 杨雪.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 [7]电荷调节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张天庆,杜健军,陈鹏,毕晨光,樊江莉,彭孝军. 化工进展, 2019(01)
- [8]氮-磷无卤阻燃剂对TPEE性能的影响及聚氨酯基偶氮染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刘曼莉. 安徽建筑大学, 2018(01)
- [9]含硫、含氮杂环分散染料的合成及互变异构现象研究[D]. 徐丹. 南京大学, 2017(05)
- [10]紫外光敏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冯波. 湖北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