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图纸矢量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琪,叶颖[1](2018)在《基于对象图例及其拓扑关系识别的二维工程CAD图纸矢量化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为实现二维工程CAD图纸矢量化,提出一种基于对象图例及其拓扑关系识别的矢量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对象图例的几何属性,提出基于HOG(Histogram of Gradient)和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多类对象图例分类方法,然后通过提取对象的环形分割特征识别子类对象图例,接着利用基于连通域标记方法实现对象图例拓扑关系的识别。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识别图纸中的对象及其拓扑关系,对于图纸中常见的图例线条断裂、模糊等问题具有鲁棒性。基于本文算法提取的对象几何和拓扑信息可以为后续的图纸矢量化奠定基础,相关关键技术的探索性研究对后续工程图纸矢量化研究具有一定启发性。
刘叙然[2](2016)在《工程图纸矢量化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工程图纸的矢量化软件的应用在工程的设计中重要的一环,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在矢量化软件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中,为了提升系统在设计与运行中的稳定性,需要设计人员在软件的设计中,针对矢量软件在设计中的不同特点,根据工作对于效率的不同要求,制定一定的符合软件的相应的矢量化的算法,以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软件设计的精度。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交互式的设计方法逐渐被应用到矢量化软件的设计中去。本文笔者将立足于当前工程图纸矢量化软件的应用方法,对于矢量化软件在设计与实现方法进行探讨。以供广大同僚参考交流使用。
李昱鑫[3](2016)在《基于自组织的工程图纸智能识别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工程图纸识别就是把经过扫描后的光栅图像转换为能够被CAD技术使用的矢量格式图形。工程图纸识别涉及到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学科领域,它是工程图纸重复利用,目标检测,图像分析理解等应用的基础,在建筑、机械、电子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对工程图纸中常见的圆弧和直线的识别算法以及工程图元整体识别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工程图纸识别过程中圆弧检测准确率不高,检测时间过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切线段匹配的快速圆弧检测算法。首先,找出可能位于圆外边界上八方向与圆相切的线段,并添加到切线段集合中;然后,对已找到的切线段进行配对,估算圆心半径,得到候选圆集合;最后,对候选圆集合进行数据合并,之后,对每一个候选圆进行跟踪检测。(2)针对工程图纸识别过程中直线检测需要预处理,准确率不高,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种子段约束的随机抽样直线检测算法。首先,构造种子段;然后,根据种子段信息进行随机抽样,获得局内点局外点信息,当局内点与总点数的比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说明抽样两点可构成直线段;最后,对获取的直线段进行跟踪延长。(3)针对工程图纸识别层次较低的问题,引入自组织思想,提出了基于自组织的整体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像素进行直线圆弧的识别,得到基础矢量;然后从基础矢量数据中进行工程图元的识别,得到图元数据。基础矢量为工程图元的识别提供源泉,反过来工程图元信息又为基础矢量提供约束指导。工程图纸识别在相关数据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中协调进行。本文对所提圆弧与直线检测算法进行有效性验证试验以及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圆弧和直线进行识别,并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王莹[4](2012)在《多值面等值线生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等值线图以图像方式直观地展示了数据的变化趋势,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矿物开采、气象预报、地质灾害监测等生产实践领域。随着计算机自动生成等值线图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复杂曲面的等值线生成问题也不断涌现出来,因此研究多值面等值线生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多值面等值线生成方法为研究对象,对网格化过程中多值面的处理技术以及等值线数字化过程中的图像矢量化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等值线绘图系统。1、针对离散数据网格化过程中传统多值面处理技术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值面空间网格化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网格点的三维空间位置关系,建立了点线分隔测试准则,解决了多值面网格化过程中选点难的问题,实现了地质勘探领域含有逆断层的多值面网格化。在实现多值面空间网格化算法的基础上,本文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该算法的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并总结了影响算法效率的关键因素,最后通过实际地质解释数据绘制出含有逆断层的多值面等值线图,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2、针对等值线绘图研究中等值线数字化录入的需求,本文改进并实现了一种等值线图纸矢量化的方法。该方法由工程图的定位与纸矫正、彩色图纸的灰度化处理以及核心部分的等值线间隔追踪算法的实现三部分组成。等值线间隔追踪算法采用非细化的方法直接对等值线图纸进行像素级的追踪,通过人工干预保证追踪的正确性,适用于灰度等值线图像的矢量化。本文在等值线绘图系统中实现了实际等值线图纸的矢量化处理,说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石文莹[5](2012)在《图形特征阈值分割及其矢量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程图纸自动识别技术是工程图纸处理集成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但是以前的工程图纸大多是采用手工绘制的形式,这些图纸是企业重要的技术资料,然而由于是纸质图纸,给保存和检索方面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且还不能方便的应用到后续设计之中。工程图纸自动识别技术旨在将扫描的工程图样转换为与CAD系统相兼容的矢量数据格式,将扫描所得到的光栅图像加以处理、分析和识别并最终转换成矢量图形的格式,这样就能够方便的修改和编辑。工程图纸自动识别不仅可以实现对工程图纸的有效、自动输入,还可以在计算机中建立起图形数据库以及减缩CAD系统的开发周期。本文对已有的成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模式识别及数字图像处理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对工程图纸扫描图像自动识别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算法与实现进行了研究,包括图像分割、图像去噪、图文分离、图像细化、图形矢量化及数字字符的识别。其中,图像分割部分对现有的几种阈值分割方法进行了比较,并改进了迭代法;图像去噪部分则是采用自适应滤波方法去除二值图像的噪声;图文分离采用包围盒技术将图像中的字符从二值图中分离出来;图像细化对细化的要求比较高,传统的Hilditch法容易产生畸变,本文采用索引表细化法避免了这种情况;矢量化本文提出了采用基于细化的方法和自适应网格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基于细化方法容易在交叉处产生畸变的情况。本文对字符识别也进行了研究,主要是针对工程图中的数字识别,通过对BP神经网络进行的改进,设计了一个数字识别系统。本文在工程图自动识别中进行了算法的改进,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和分析,对工程图纸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郝美琴[6](2012)在《工程图样矢量化与三维重建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分析和总结传统矢量化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图纸以图形为主的特点,利用MATLAB图像处理功能,先提取经预处理细化后的图像轮廓数据,再对直线类及圆弧类的像素点段分别采用分层矢量化和基于整体的矢量化方法,进行数据提取,然后用AutoCAD绘制出相应的图形,完成了将扫描图或照片转换成矢量图的处理;根据组合体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联系,对组合体的三视图进行划分和定位,对于组合体三视图的每个区域,逐一搜索最小封闭环,利用“三等规律”对三个区域的最小封闭环进行匹配,并匹配成功的最小封闭环组合成单连通域,对其进行三维造型重建出组合体中各基本体,再利用布尔运算完成组合体整体建模。同时设计算法实现三维实体向标准二维工程图纸的转换。最后综合运用Visual Basic 6.0、MATLAB以及AutoCAD研制出图纸照片输入、图像预处理、矢量化、三维重建、三维实体模型转换为二维标准图纸的系统平台。
张永丰[7](2011)在《工程图纸矢量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工程图纸经扫描成光栅图像输入计算机后,图形文件以像素点的形式保存,需要占用大量内存,并且不便于信息的及时更新,因此光栅图像矢量化成为研究的重点,光栅图像矢量化方法是一种将光栅图像进行处理、分析、识别,将其最终转化成可以被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识别的矢量图形的文件格式的一种方法。光栅图像矢量化方法是涉及了图像的处理分析、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等领域的一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巨大商业价值的技术。本文主要是针对图纸的矢量化过程开展一些讨论与研究。图纸矢量化过程包括图像二值化、去噪、平滑、细化、矢量化以及矢量化的输出。本文在分析小波去噪运算特点及数学形态学去噪的基础之上,将改进的小波变换和数学形态学去噪方法结合,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去噪效果,并且可以确保图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直线、圆弧、圆是图纸中图像识别与矢量化主要处理的三个基本的图像元素,在识别直线过程中,针对目前Hough变换识别直线时计算量大,准确率不高,本文对斜率分式查表法Hough变换进行了改进,构建梯度阈值,对像素点进行分类,通过设定梯度阈值过滤掉不属于直线的像素点,解决Hough变换计算量大的缺点;将最小二乘法与本文改进Hough变换相结合,提高识别精度,这样既克服了直接用Hough变换识别时精度不高的缺点,又克服了最小二乘法在拟合直线时容易受噪声点干扰的缺点。通过分析圆和圆弧的几何特征,利用Hough变换和圆的几何性质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Hough变换识别圆时产生三维参数的问题,大大减小了计算量和复杂度。最后本文通过把矢量化的结果按照AutoCAD系统中的DXF文件格式进行记录,实现了矢量化的输出过程。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在去噪时结果显着,能够满足后续矢量化处理的需要,改进识别算法在识别直线和圆时准确率高,能够识别出扫描图纸中的直线和圆,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鲁超[8](2010)在《地球物理测井曲线自动识别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由于油气地球物理勘探会产生大量保存在纸介质上的图形化结果,要对这些图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研究,就必须对它们进行数字化处理。测井工程图纸矢量化处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数字化桌,然而数字化桌速度慢,效率低,各操作人员提取的精度差异较大,并且难以控制,而且最终得到的数字化结果不能马上使用,还必须经过多道后期的处理环节才能生成矢量化文件。因此急需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曲线提取应用软件,该软件不但具有高精度,易操作和良好的人工交互界面,还能同步录入必要的曲线参数信息,并且在多数情况下具有数据文件互不干扰等特点。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测井曲线自动识别的方法研究工作,主要内容有:1.根据测井曲线的特点,利用频域分析对其背景栅格进行消除。2.根据测井曲线图像中实线的特征,利用其走向,对实线进行跟踪和提取。(其中包括确定图像的区域和曲线的起始点,对曲线进行追踪,曲线中关键点的识别,以及追踪错误的修正)。3.设计了对测井曲线中虚线的提取和矢量化的方法,对测井曲线中虚线的局部斜率进行跟踪,利用步长和方向的调整,判断虚线的走向,跳过虚线中的空隙,来对虚线进行矢量化。4.基于以上的方法,最终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测井曲线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测井曲线的数字化,具有一定的人机交互特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测井曲线的数字化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比以往的曲线追踪算法,通过实际运行分析,表明了这种思路和方法提高了曲线的自动识别率,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从而也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刘巍[9](2009)在《测井图纸矢量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也是十分宝贵的化工原料,因此世界各国对油气的勘探与开发都特别重视。测井信息的数字化将有利于数据的存储、管理、分析、共享和网络传输,所以测井图纸的矢量化就成为了各油田的核心工作之一。工程图纸矢量化是将纸介质工程图纸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对所得的扫描图像加以分析、识别,最终重建其中的目标对象的过程。矢量化研究是图纸复用、自动理解等应用的基础,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论文研究的测井图纸是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时使用的工程图纸。目前通常采用数字化仪或国外矢量化软件来完成这一工作,但是速度较慢,效率较低。因此,如何把图纸上的测井信息快速地自动识别和提取出来,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上述要求开展了测井信息自动识别与提取的研究工作。本文的研究思路即首先针对计算机清绘图纸和蓝晒图纸的特征设计出不同的图纸预处理方法,使处理过的图纸效果达到曲线跟踪算法的要求,再利用一种统一的算法对不同类型的曲线进行跟踪,达到识别图纸信息的目的。另外本文还对矢量化之后的图纸反演技术进行了探讨。本文完成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1、清绘图纸中的网格识别。在空域中设计了“基于阶跃点定位的十字模板匹配法”有效地解决了网格的识别问题,为后续的曲线跟踪提供了方便。2、针对蓝底退化图纸的特点提出了“生成背景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地从测井工程图纸中分离出前景信息,为进一步矢量化打下了基础。3、在确定一系列优选法则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由局部到整体的跟踪方法——“扩散法”,利用该算法可以将测井曲线快速地自动识别和提取出来。4、针对不同的使用要求分别研究并实现了三种不同的反演方式。
曹茂俊[10](2008)在《基于测井曲线数字化的射孔深度计算标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射孔方法以达到最后完井的目的,是当今世界各国开发油田的主要手段。射孔深度计算工作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射孔的精度及准确性。射孔深度来源于套前测井综合解释成果图和套后前磁图纸两次测井,接箍深度由套后前磁图确定,射孔深度通知单由套前测井综合解释成果图确定,受测井电缆伸缩性、机械、人为以及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两次测井深度上的误差,为消除这一深度误差,使深度统一,射孔前,需要把套后深度校正到套前深度上,也就是射孔深度计算的校正工作。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油田,整个射孔深度计算工作,如:标图、校深等均靠人工来实现,仍未摆脱手工作业模式,现代化程度非常低,尤其对射孔深度计算的校正工作,全人工操作,不但会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还势必增加产生校正误差的几率、使得施工精度低,从而可能导致无法开采薄油层,严重影响油田的生产和发展。本文正是在此背景条件下开展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以测井曲线数字化方法(SPCTR算法)为基础,针对该方法网格提取工作只能在直角坐标系下进行的局限性,在结合参考各种测井综合解释成果图特点以及对大量的测井曲线进行分析、研究和比较的前提下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半对数坐标系下测井曲线数字化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填充了半对数坐标系下的测井曲线数据库工作,并结合反演系统,实现了输出CAD识别的Dxf格式数字化数据;第二:针对前磁曲线接箍的特点,在通过对大量前磁图纸的分析并结合图像预处理相关理论和算法的研究的前提下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大津阈值法的接箍灰度阈值双重选取的方法。另外,对预处理部分的曲线拟合、画笔、橡皮擦等功能进行了较为完备的撤销和恢复功能扩充,并实时考虑了内存资源节约问题,既方便了用户,又节约了资源;第三:以测井曲线和前磁曲线数字化方面的已有技术为基础,结合在测井曲线和前磁曲线技术上的改进,为进一步提高射孔精度和解决射孔深度计算的全人工操作,研制和开发了射孔深度计算标图系统。
二、工程图纸矢量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程图纸矢量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对象图例及其拓扑关系识别的二维工程CAD图纸矢量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对象图例识别 |
1.1 对象图例分类 |
1.2 对象图例识别 |
2 对象拓扑关系识别 |
2.1 连接线识别 |
2.2 对象图例拓扑关系获取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测试样本中对象图例分类识别 |
3.2 工程CAD图纸中对象识别 |
3.3 工程CAD图纸中对象图例拓扑关系识别 |
4 结束语 |
(2)工程图纸矢量化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概述工程图纸的矢量化软件 |
3 工程图纸矢量化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3.1 矢量化系统的功能 |
3.2 矢量化软件的算法 |
3.3 有效的交互式操作 |
4 结语 |
(3)基于自组织的工程图纸智能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2.1 直线检测的发展状况 |
1.2.2 圆弧检测的发展状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现有矢量化方法介绍 |
2.1 基本工程图纸矢量化方法 |
2.2 Hough变换方法介绍 |
2.2.1 Hough变换检测直线 |
2.2.2 Hough变换检测圆弧 |
2.3 有效投票(EVM)方法检测圆弧 |
2.4 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介绍 |
2.4.1 RANSAC检测直线 |
2.4.2 RANSAC检测圆弧 |
2.5 基于种子段的方向无关的直线矢量化方法 |
2.6 一维投票检测圆弧 |
2.7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切线段匹配的快速圆弧检测算法 |
3.1 问题定义 |
3.2 基于切线段匹配快速圆弧检测算法具体描述 |
3.2.1 切线段提取算法 |
3.2.2 切线段匹配算法 |
3.2.3 数据合并及跟踪检测算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算法有效性的验证 |
3.3.2 评价标准 |
3.3.3 参数分析 |
3.3.4 对比试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种子段约束的随机抽样直线检测算法 |
4.1 问题定义 |
4.2 基于种子段的动态步长直线矢量化算法具体描述 |
4.2.1 种子段构造算法 |
4.2.2 随机抽样识别直线算法 |
4.2.3 直线的动态步长跟踪检测算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算法有效性验证 |
4.3.2 参数分析 |
4.3.3 评价标准 |
4.3.4 对比试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自组织的智能识别方法 |
5.1 自组织智能识别方法介绍 |
5.1.1 工程人员读图的自组织过程 |
5.1.2 工程图纸矢量化的层次分析 |
5.1.3 工程图元知识的构建 |
5.1.4 自组织智能识别方法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多值面等值线生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多值面网格化技术 |
1.2.2 等值线矢量化技术 |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组织安排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本文内容组织安排 |
第二章 等值线图生成理论 |
2.1 等值线基本理论 |
2.2 离散数据网格化理论 |
2.2.1 数字高程模型 |
2.2.2 等值线绘制理论 |
2.2.3 非连续曲面网格化技术 |
2.2.3.1 断层的基本概念 |
2.2.3.2 断层处理技术 |
2.3 图像矢量化理论 |
2.3.2 工程图纸矢量化理论 |
2.3.3 图像矢量化识别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值面空间网格化算法 |
3.1 引言 |
3.2 多值面空间网格化算法 |
3.2.1 约束面对曲面插值的影响 |
3.2.2 算法的流程与原理 |
3.2.2.1 算法流程 |
3.2.2.2 算法原理 |
3.2.3 约束面分隔准则 |
3.2.3.1 点线分隔测试准则 |
3.2.3.2 判断约束面分隔情况 |
3.3 算法性能分析 |
3.3.1 时间复杂度分析 |
3.3.2 空间复杂度分析 |
3.4 应用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等值线图纸矢量化 |
4.1 引言 |
4.2 工程图纸预处理 |
4.2.2 工程图纸定位与矫正 |
4.2.3 彩色工程图纸处理 |
4.3 等值线间隔追踪算法 |
4.3.1 算法原理 |
4.3.2 算法描述 |
4.3.3 等值线的光滑处理 |
4.4 应用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5.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图形特征阈值分割及其矢量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程图纸自动识别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工程图纸自动识别的研究现状 |
1.3 工程图自动识别中涉及的相关问题 |
1.3.1 涉及的几项关键技术 |
1.3.2 基本概念 |
1.3.3 工程图光栅图像的特征 |
1.4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工程图识别的部分关键技术 |
2.1 工程图纸图像分割 |
2.1.1 几种分割方法的比较 |
2.1.2 阈值分割的相关问题 |
2.2 滤波去噪 |
2.3 图文分离 |
2.3.1 轮廓特征 |
2.3.2 几何尺寸特征 |
2.3.3 包围盒技术 |
2.4 图像细化 |
2.4.1 Hilditch 算法 |
2.4.2 索引表细化法 |
2.5 图形矢量化 |
2.5.1 矢量化识别算法 |
2.5.2 基于细化和自适应网格的矢量化方法 |
2.5.3 Matlab 对图形的矢量化 |
2.6 小结 |
第三章 工程图中数字字符的识别 |
3.1 字符识别的原理 |
3.2 BP 神经网络 |
3.2.1 基本 BP 算法 |
3.2.2 BP 算法的程序实现及算法缺陷 |
3.3 基于改进的 BP 网络对数字识别系统的设计 |
3.4 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 |
4.1 ActiveX 技术 |
4.2 工程图样识别 |
4.2.1. 预处理分析 |
4.2.2. 细化实验分析 |
4.2.3 矢量化实验分析 |
4.3 改进的 BP 网络的数字识别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6)工程图样矢量化与三维重建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图像矢量化技术 |
1.3.2 三维重建技术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图纸信息采集与图像处理 |
2.1 图纸的输入 |
2.2 灰度增强 |
2.2.1 图像直方图的含义 |
2.2.2 灰度值调范围的确定 |
2.3 去除噪声 |
2.3.1 线性滤波 |
2.3.2 中值滤波 |
2.3.3 自适应滤波 |
2.3.4 滤波效果对比 |
2.4 图像矫正 |
2.4.1 图像矫正的原理 |
2.4.2 图像矫正的实现 |
2.5 边缘检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图样矢量化转换 |
3.1 各种矢量化算法分析 |
3.1.1 基于细化的转化方法 |
3.1.2 基于轮廓跟踪踪与匹配方法 |
3.1.3 基于整体识别方法 |
3.2 基于图像细化的分层矢量化和基于整体矢量化算法 |
3.2.1 图像细化 |
3.2.2 直线的矢量化 |
3.2.3 圆和圆弧的矢量化 |
3.2.4 交叉点处的线合并 |
3.2.5 中心线的识别 |
3.3 矢量化技术的实例与讨论 |
3.3.1 实例分析 |
3.3.2 结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实体重建算法的研究 |
4.1 视图信息预处理 |
4.1.1 DXF文件的信息提取 |
4.1.2 图元信息的整理 |
4.1.3 视图划分 |
4.1.4 剖视图的处理 |
4.1.5 交点打断 |
4.2 组合体分析和封闭环提取 |
4.2.1 组合体的分析法 |
4.2.2 最小封闭环的搜索 |
4.3 组合体的拆分与三维重建 |
4.3.1 基元关系的匹配 |
4.3.2 基本体的构造 |
4.3.3 拆分组合原理 |
4.3.4 组合体三维重建实例分析 |
4.4 影响三维重建稳定性因素的分析 |
4.4.1 不规范视图的影响 |
4.4.2 匹配修复及多义性的影响 |
4.4.3 基本体不完整(切割、相贯)的影响 |
4.4.4 视图复杂性与计算机智能低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维模型生成二维工程图形 |
5.1 视图生成原理 |
5.2 视图生成实现过程 |
5.3 实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 |
6.1 软件接口技术 |
6.2 系统模块集成 |
6.3 矢量化识别模块 |
6.4 三维重建模块 |
6.5 系统实现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学位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工程图纸矢量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图纸图像的预处理及细化 |
2.1 引言 |
2.2 扫描输入 |
2.3 图像二值化 |
2.4 图像去噪 |
2.4.1 数学形态学概述 |
2.4.2 二值数学形态学的基本运算 |
2.4.3 小波阈值去噪方法 |
2.4.4 改进的小波阈值变换去噪与数学形态学去噪结合的去噪方法 |
2.5 图像的细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直线和圆弧矢量化 |
3.1 引言 |
3.2 矢量化基本思想 |
3.3 直线的矢量化 |
3.3.1 用极坐标建立参数空间 |
3.3.2 用直线的斜率a 和截距b 建立参数空间 |
3.3.3 斜率分式查表法Hough 变换原理 |
3.3.4 斜率分式查表法Hough 变换与最小二乘法结合对直线的识别 |
3.3.5 直线识别后处理 |
3.4 圆及圆弧识别及矢量化 |
3.4.1 Hough 变换检测圆的原理 |
3.4.2 Hough 变换与圆的几何特性结合实现对圆的识别 |
3.4.3 圆弧的识别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图扫描识别及矢量化实现 |
4.1 引言 |
4.2 试验环境 |
4.2.1 硬件环境 |
4.2.2 软件环境 |
4.3 体系结构 |
4.4 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
4.4.1 图像去噪模块 |
4.4.2 图像细化模块 |
4.4.3 矢量化模块 |
4.5 工程图纸的矢量化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地球物理测井曲线自动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 扫描图像识别技术综述 |
1.4 课题背景及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曲线矢量化的预处理技术 |
2.1 测井曲线图纸特点分析 |
2.2 曲线图像预处理 |
2.2.1 曲线图像的去噪 |
2.2.2 曲线图像的平滑处理 |
2.3 曲线图像背景消除 |
2.3.1 空域背景消除 |
2.3.2 频域背景消除 |
第三章 测井曲线跟踪算法 |
3.1 曲线跟踪的一般算法 |
3.1.1 确定起始点及跟踪方向 |
3.1.2 正常跟踪过程 |
3.1.3 矫正恢复过程 |
3.1.4 搜索过程 |
3.1.5 关键点提取过程 |
3.2 实线跟踪的抗噪算法 |
3.2.1 实线跟踪的抗噪算法 |
3.2.2 实线提取预处理效果 |
3.3 虚线跟踪预处理 |
3.3.1 虚线跟踪的抗噪声处理 |
3.3.2 人工交互修改 |
第四章 测井曲线数字化系统实现 |
4.1 引言 |
4.2 系统设计方案 |
4.2.1 曲线矢量化工作组的任务和结构组成 |
4.2.2 基本设计思想 |
4.2.3 系统设计模型 |
4.3 系统实现 |
4.3.1 图像预处理 |
4.3.2 曲线矢量化 |
第五章 测井曲线数字化实例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6.1 结论 |
6.2 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9)测井图纸矢量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工程图纸矢量化的发展状况 |
1.3.2 测井图纸矢量化的发展状况 |
1.4 论文研究思路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清绘图纸网格识别技术 |
2.1 引言 |
2.2 基于二维傅立叶变换的网格消除 |
2.2.1 二维傅立叶变换 |
2.2.2 基于二维傅立叶变换的网格消除 |
2.3 空域网格识别算法 |
2.3.1 阶跃点法 |
2.3.2 十字模板匹配法 |
2.3.3 基于阶跃点定位的十字模板匹配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蓝图预处理技术 |
3.1 引言 |
3.2 大津阈值法求解分割阈值 |
3.2.1 大津阈值法 |
3.2.2 利用大津阈值法二值化 |
3.3 生成背景法 |
3.3.1 算法原理 |
3.3.2 背景图像的采样 |
3.3.3 双三次内插法生成背景图像 |
3.3.4 前景图像的获得 |
3.4 算法分析与效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扩散法的曲线跟踪 |
4.1 引言 |
4.2 选取曲线区域阈值 |
4.2.1 阈值选取的基本思想 |
4.2.2 经过改进的"大津阈值法" |
4.3 基于行相邻图的结点构造 |
4.4 曲线段的构造 |
4.4.1 曲线段的定义 |
4.4.2 构造曲线段 |
4.4.3 重要参数的确定 |
4.5 "扩散法"跟踪曲线 |
4.5.1 扩散法概述 |
4.5.2 不同情况下后续段的确定 |
4.5.3 扩散法跟踪效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井图纸的反演技术 |
5.1 引言 |
5.2 原始图纸反演 |
5.2.1 基于行相邻图结构的图纸压缩 |
5.2.2 清绘图纸的反演效果 |
5.2.3 蓝图反演效果 |
5.3 矢量化图纸反演 |
5.3.1 版面信息 |
5.3.2 矢量化反演的过程 |
5.3.3 矢量化反演的效果 |
5.4 叠加校正反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测井曲线数字化的射孔深度计算标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工程图纸矢量化的研究状况 |
1.1.2 测井曲线、前磁曲线矢量化的研究状况 |
1.1.3 射孔深度计算标图系统研究概况 |
1.2 射孔深度计算标图系统目标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半对数坐标系下的测井曲线矢量化 |
2.1 半对数坐标系测井综合解释成果图特点 |
2.2 测井曲线矢量化存在的一些问题 |
2.3 半对数坐标系测井曲线矢量化涉及的相关基础数据结构及算法 |
2.3.1 基础数据结构 |
2.3.2 网格提取算法 |
2.3.3 网格深度校正 |
2.4 半对数坐标系下的测井曲线矢量化分析与实现 |
2.4.1 半对数坐标系图示 |
2.4.2 半对数坐标系下的曲线数字化的分析 |
2.4.3 半对数坐标系下的测井曲线矢量化的实现 |
2.5 射孔深度计算标图系统数字化准备工作 |
2.5.1 建立配套数据库 |
2.5.2 数据格式转换和代码校对 |
2.5.3 反演系统和生成CAD 矢量化曲线数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大津阈值法的接箍灰度阈值双重选取 |
3.1 前磁图纸的特点 |
3.2 前磁曲线预处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
3.3 前磁曲线图像预处理涉及的相关理论和算法 |
3.3.1 图像阈值分割 |
3.3.2 图像的平滑处理 |
3.3.3 曲线拟合 |
3.4 基于大津阈值法的接箍灰度阈值双重选取 |
3.4.1 大津阈值法简介 |
3.4.2 基于大津阈值法的接箍灰度阈值双重选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孔深度计算标图系统 |
4.1 系统设计 |
4.2 标图系统计算原理和方法 |
4.2.1 射孔工作原理 |
4.2.2 平差的原理与方法 |
4.2.3 标图的原理与方法 |
4.2.4 校深的原理 |
4.3 射孔深度计算标图系统功能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工程图纸矢量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对象图例及其拓扑关系识别的二维工程CAD图纸矢量化方法[J]. 张琪,叶颖.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8(11)
- [2]工程图纸矢量化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 刘叙然.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02)
- [3]基于自组织的工程图纸智能识别技术研究[D]. 李昱鑫. 沈阳建筑大学, 2016(01)
- [4]多值面等值线生成方法研究[D]. 王莹.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5]图形特征阈值分割及其矢量化的研究[D]. 石文莹.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4)
- [6]工程图样矢量化与三维重建系统研究[D]. 郝美琴.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6)
- [7]工程图纸矢量化技术研究[D]. 张永丰.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1)
- [8]地球物理测井曲线自动识别方法研究[D]. 鲁超. 西安石油大学, 2010(12)
- [9]测井图纸矢量化技术研究[D]. 刘巍.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S1)
- [10]基于测井曲线数字化的射孔深度计算标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曹茂俊. 大庆石油学院,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