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岭志留系地层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郄文昆,郭文,马学平,宋俊俊,徐洪河,乔丽,梁昆,陈波,卢建峰,常君滢[1](2021)在《中国泥盆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指出中国泥盆系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形成于不同的构造古地理背景并蕴藏着丰富的沉积型矿产和化石能源。对中国泥盆纪地层的岩石类型、组合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开展精细解析,有助于我们重建加里东造山运动之后中国主要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了解特定区域内地层的基本序列及关键层位空间展布信息,对恢复不同地域的构造、气候环境背景和探寻泥盆系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泥盆纪岩石地层的研究历史,依据前人的系统总结和最新的研究成果,重新明确了中国泥盆系地层区划,将中国泥盆系划分为9个地层区和39个地层分区,并以组(或群)为基本单元,结合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中国主要地层区72条泥盆纪综合岩石地层剖面的划分和对比方案。
王怿,戎嘉余,唐鹏,黄冰,张小乐,赵文金[2](2021)在《中国志留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研究指明志留系是第一个建立全球年代地层标准的系,含4统、7阶。中国志留系的研究历经百年,以全球志留系划分和对比标准为指导,在不同块体的划分和对比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依据最新成果和已有资料的分析,本文侧重于中国各地区志留纪岩石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在综合梳理岩石地层区划、主要剖面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将中国志留系重新划分为7个地层区、20个地层分区,从中遴选出70条岩石地层剖面,以组为单元,以生物地层信息为主要根据,以国际标准为统一框架,用对比表的形式,提出中国不同块体间志留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方案。
王根贤,陈必河,郑正福,周超[3](2021)在《湖南及邻区志留纪兰多弗里世鲁丹期至埃隆期岩相古地理及加里东期板块构造演化》文中研究说明湖南兰多弗里世鲁丹期岩相古地理格局以桃江—白马山—苗儿山一线为界,其南东为华夏洋壳板块兰多弗里统鲁丹阶周家溪组陆屑浊积深水盆地相,陆屑来自更南东的湘中南褶皱山地;其北西为扬子陆壳板块兰多弗里统鲁丹阶龙马溪组沉积洋盆,南东后缘是上陆棚相,北西前缘是下陆棚相,陆屑都由南东湘中南褶皱山地提供。至兰多弗里世埃隆期岩相古地理发生巨变:龙马溪组顶部Coronograptus cyphus笔石带末即大约440.8±1.2 Ma时,发生华夏洋壳板块向扬子陆壳板块俯冲碰撞事件,华夏洋壳板块周家溪组本身褶皱造山为华夏褶皱山地,华夏洋壳板块洋盆关闭。同时华夏洋壳板块以A型俯冲形式下插到扬子陆壳板块之下,并使扬子陆壳板块南东前缘崛起形成加里东期雪峰造山带。后者将扬子陆壳板块南东前缘牵引、挠曲和凹陷成华夏洋壳板块弧后前陆盆地,小河坝组是该弧后前陆盆地的沉积盖层,陆屑都由南东的雪峰造山带提供。该弧后前陆盆地沉积了三角洲相—滨海相的小河坝组,向北东、北西和南西方向相变为台地相石牛栏组,再向北西陕南紫阳相变为盆地相斑鸠关组。小河坝组两次采集的重砂样均出现蓝闪石,它是蓝闪石片岩标志矿物,蓝闪石片岩是确认加里东期华夏洋壳板块与扬子陆壳板块俯冲碰撞及形成雪峰造山带的判别标志。
林宝玉,李明,黄莫,邓丽婷[4](2021)在《关于《中国扬子区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及其与英国的对比》一书若干问题的商榷》文中认为《中国扬子区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及其与英国的对比》一书(陈旭和戎嘉余,1996)有以下结论:(1)将回星哨组、茅山组、西坑组等的层位归属于特列奇阶上部;(2)将回星哨组、茅山组及其相当地层与英国特列奇阶对比;(3)将扬子区特列奇阶的顶界置于回星哨组、茅山组及其相当地层之顶;(4)将回星哨组、茅山组、西坑组等地层资料编制的古地理图称为特列奇期晚期古地理图;(5)将回星哨组、茅山组、西坑组等地层与上覆中泥盆统—中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面代表的上升运动,称为"特列奇期的扬子上升"。笔者等依据多年对扬子地台志留纪地层剖面的实地考察和近数十年来扬子区坟头组中—上部、茅山组、回星哨组、小溪峪组、西坑组等地层中文洛克世、拉德洛世、普里多利世早期古生物化石的发现,认为:(1)回星哨组、小溪峪组、茅山组、西坑组等的层位是文洛克统—普里多利统;(2)回星哨组、小溪峪组等大致与英国的文洛克统—普里多利统对比;(3)回星哨组、小溪峪组、茅山组的顶界是文洛克统—普里多利统剥蚀后残留的层位随地而异的顶界;(4)根据回星哨组、西坑组、茅山组等地层资料编制的古地理图应是文洛克世—普里多利世古地理图;(5)"扬子地台整个上升"(Huang T K,1945)的时代是志留纪末期,没有"特列奇期的扬子上升"。特提出商榷。上述这些地层时代的解决,对扬子区志留系4统层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中国扬子区与英国命名剖面志留系的对比以及中国南方早古生代加里东运动最后一幕时代的再次确定提供了地层学和古生物方面的依据。
戴均豪[5](2021)在《基于NLP技术的地质图向量化方法及其找矿预测应用 ——以甘肃寨上-马坞矿集区为例》文中指出寨上-马坞矿集区位于西秦岭多金属成矿带,有寨上金矿、马坞金矿、锁龙金矿、新庄里金矿、雪花山钨矿、半沟铅锌矿等矿床产出。前人对寨上-马坞矿集区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成矿模式,物化探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深入研究,然而,传统找矿预测方法进展有所减缓,急需一种新方法为该地区找矿预测工作带来新进展以及新思路。人工智能以及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技术在该区域的应用开展较少。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地质图以及文本资料,提取其中的找矿预测信息,提高找矿预测的效果是目前急需攻克的研究方向。本文在收集、整理寨上-马坞地区图件、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文本资料展开收集,并构建语料库,训练、获取四种语言模型并进行词嵌入,以及句子嵌入,以此作为研究区地质图网格化的内容,将向量化地质图及物化探数据作为输入层,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找矿预测,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研究工作对于人工智能找矿预测方法具有探索意义,同时对寨上-马坞矿集区的找矿勘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认识如下:(1)完善了一套语料库构建的流程:针对“西秦岭”、“寨上-马坞”等关键词收集期刊文献、学位论文、报告、专着等文献资料,构建了三百万余词的地质语料库。(2)在所构建语料库的基础上,训练Word2vec、BERT等语言模型。针对研究区地质图整理包含“岩性+时代”两方面信息的地质体属性句。输入语言模型获取句向量嵌入。将句子向量赋予对应的属性网格,构建向量化地质图,为地质图赋予语义信息。(3)使用卷积神经网络,以赋予属性文本句向量的网格,以及物化探数据作为网络输入。提取研究区内的已知矿床(点)坐标作为网络输出,来训练网络。来预测找矿靶区。结合地质信息,共圈定3处找矿靶区。另外,测试数据集、参数、词嵌入方法等方面对预测效果的影响。为研究区找矿勘探提供了新的方向。
赵拓飞[6](2021)在《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海省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位于青海与新疆交界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柴达木地块南缘,东昆仑造山带西段。研究区经历了始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的形成,中-新元古代板块汇聚、前原特提斯洋盆演化和玄武岩高原的拼贴,加里东期-海西早期原特提斯洋构造域和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古特提斯洋构造域的演化,印支晚期-燕山早期陆内造山作用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区域的隆升作用。同时漫长而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导致区内发育多期多类型矿产资源,但近几年受客观条件所限,一些科学问题制约着找矿突破,如地质研究程度较低,部分基础地质信息模糊,区内构造演化存在争议,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区内各类岩体和典型矿床进行研究,完善基础地质信息,探讨成矿动力学模式,总结成矿规律,从而进一步总结区域成矿理论,辅助区内矿产勘探工作。通过对研究区内黑云二长片麻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认为:厘定阿克楚克赛地区“古元古界金水口群片麻岩”实为新元古代早期(~946Ma)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岩体具同碰撞S型花岗岩特征。对比发现区域上该时期岩浆活动广泛发育,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新元古代发育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其可能响应全球性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厘定阿克楚克赛高Mg闪长岩成岩时代为加里东晚期(~426Ma),岩石具赞岐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加里东晚期受原特提斯洋演化的影响,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拼贴至北部柴达木地块南缘之上,深部洋壳板片继续俯冲发生断离,软流圈沿板片断离形成的板片窗上涌至地壳浅部形成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上涌过程中与富Mg的断离板片熔融,形成本区高Mg闪长岩类。卡尔却卡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印支早期(~242Ma)。岩石为新生玄武质地壳和古老的硅铝质地壳物质混合形成,与俯冲带岩浆岩特征一致。表明印支早期与古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岩浆侵入活动强烈。阿克楚克赛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印支晚期(~221Ma)。岩石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形成于强烈伸展的构造背景下。东昆仑地区古特提斯洋在海西晚期向北俯冲,中三叠世洋盆闭合,形成与俯冲有关的壳源岩浆。晚三叠世东昆仑地区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岩石圈拆沉减薄导致大规模伸展作用发生,幔源岩浆上涌,直接侵位形成基性-超基性岩石。上侵过程中或与地壳物质混合形成壳幔混源岩浆,或加热地壳形成壳源岩浆。印支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是东昆仑地区最重要的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期。对研究区内四个典型矿床(点)进行研究,阿克楚克赛地区原被划分为泥盆纪闪长岩岩体实为辉石岩和辉长岩经自变质作用形成的杂岩体,形成时代包括加里东晚期和印支晚期。厘定含矿辉石岩锆石U-Pb年龄为416±3Ma,变质辉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24±3Ma。矿床类型为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受到俯冲组分的加入,同时侵位过程中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大理岩地层为幔源岩浆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外源硫,Ca2+、Mg2+等离子的加入导致岩浆结晶温度降低,使岩浆中硫化物发生过饱和,从岩浆中熔离成矿。区内新发现一期晚三叠世(~220Ma)辉长岩岩体,岩体形成于造山后岩石圈拆沉减薄,幔源物质底侵的构造背景下。岩浆源区为富集岩石圈地幔,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差,岩相单一,硫化物熔离程度低,蚀变和矿化弱。综上,青海东昆仑西段加里东晚期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巨大,印支晚期找矿潜力一般。通过野外调研,在阿克楚克赛地区新发现一处铅、锌矿化点。早三叠世花岗斑岩(~244Ma)发生强蚀变,钻孔浅部可见青磐岩化带,西侧钻孔深部出现泥化带,并发育浸染状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铅、锌品位低且连续性好,符合斑岩型矿床的面型蚀变和分带特征。限于矿化点发现时间晚,工作程度低,目前研究仍处于蚀变带外围。但该矿化点热液蚀变强烈,蚀变带规模大,剥蚀程度小,深部有进一步勘查的潜力。该矿化点的发现表明昆中带在总体抬升大的背景下其北部存在差异性的下降,具有斑岩型矿床的找矿潜力。卡尔却卡A区分南北两矿段,南矿段成矿与硅化关系密切,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发育团块状构造,铜矿石品位高且变化大。厘定含矿石英脉Ar-Ar等时线年龄为241±2Ma,代表成矿年龄。S-Pb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特点,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存在大气水参与。流体包裹体发育富液相、含子矿物三相和含CO2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93℃~360℃,含矿物质主要以液相形式迁移,成矿早阶段流体发生了不混溶,流体不混溶和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导因素。综合研究认为卡尔却卡A区南矿段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高温热液脉型铜矿床,而非前人认为的斑岩型矿床。北矿段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体内,矿化厚度小,平面延长远大于垂向延伸,角砾无磨圆且未发生较大位移,隐爆作用仅发生于岩体表壳,与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矿床不同,本文将其定为产于岩体顶部的隐爆角砾岩壳矿床。S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流体富CO2和N2,说明可能有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断裂构造不发育并且未形成热液向上运移通道导致岩浆难以达到二次沸腾的条件发生持续隐爆作用。因此矿床主要为岩体顶部和裂隙中汇聚的有限气水热液发生小规模隐爆作用形成,虽能构成矿化但不具备形成大矿的潜力。卡尔却卡B区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围岩为滩间山群大理岩,矿床形成于花岗闪长岩与地层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内。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年龄(~242Ma)与辉钼矿矿石Re-Os同位素年龄(~242Ma)一致,代表成矿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主要形成富液相和纯气相包裹体,表现为高温(253℃~390℃)中低盐度(4.0~16.1%Na Cl eq.)特征,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体以岩浆水为主,大气水混入对成矿的影响有限。因此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S-Pb同位素和Re含量显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综合研究认为,花岗闪长岩侵入滩间山群地层中发生接触交代作用产生矽卡岩,岩体演化形成的含矿热液以及不断萃取地层中有用组分共同组成成矿流体,受大气降水或其他浅部地体水的混合冷却,矿质进一步在构造薄弱部位沉淀和富集,形成本区具有规模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青海东昆仑西段主要有三期成矿:加里东晚期、印支早期和印支晚期。加里东晚期主要形成与板片断离有关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幔源岩浆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印支早期受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影响,主要形成与俯冲背景有关的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铜钼矿床,铜主要来源于幔源岩浆;印支晚期进入后碰撞伸展环境,岩石圈拆沉,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从基性到酸性岩石均发育,主要形成与伸展背景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铁、铅、锌等金属矿床。青海东昆仑地区整体西段抬升剥蚀大于东段,而西段以昆中带剥蚀程度最大,以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为界,昆中带内北部抬升剥蚀弱于南部,南部浅成矿床几乎剥蚀殆尽,找矿方向以岩浆矿床和中深成高温热液脉型矿床为主。北部抬升及剥蚀较弱,印支期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和保存条件良好,但该时期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有限,应主攻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康昱[7](2021)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地块构造古地理及其与祁连-北秦岭地体乃至华南克拉通的亲缘关系,以及鄂尔多斯地块上叠的早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属性和油气地质条件是近年来基础地质研究和古老海相油气勘探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论文从鄂尔多斯地块与其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格局研究出发,在野外地质剖面勘测和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锆石U-Pb年代学与Lu-Hf同位素组成相结合的物源示踪方法,恢复重建了早古生代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的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探讨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其西、南部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演化关系,同时结合沉积相编图研究,系统分析了早古生代不同时期鄂尔多斯陆表-陆缘海盆地西、南部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明确了早古生代主要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区域构造环境、原始盆地属性及其构造古地理面貌,并对其控制下的源-储特征及其有利源-储区带进行了分析预测,探讨了相应的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以下几点新的认识:(1)锆石U-Pb年代学物源示踪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寒武系及中-下奥陶统的碎屑物源都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的变质基底岩系,唯有地块西缘贺兰山寒武系底部苏峪口组及其平行不整合下伏的震旦系兔儿坑组、正目观组还记录有主要来自阿拉善地块东缘新元古代火山-岩浆岩的物源信息,指示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至少自新元古代震旦纪以来都属于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暗示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寒武纪-早中奥陶世陆表-陆缘海沉积显着缺少或远离其它相邻块体或岛弧杂岩地体的陆源碎屑或火山-岩浆物源。(2)锆石U-Pb年代学与区域沉积、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平凉组/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与其相邻阿拉善地块东南缘河西走廊带东段的香山群/米钵山组都属于上奥陶统深水复理石沉积。区域锆石U-Pb年龄谱及Hf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来自华北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和东冈瓦纳大陆的混合物源特征,指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奥陶纪晚期的区域构造古地理环境受控于这些相邻块体与其间洋盆(原特提斯及其分支的祁连-北秦岭洋)并置的洋陆分布格局,并主体经历了晚奥陶世洋壳俯冲消减和鄂尔多斯地块与祁连-北秦岭(杂岩)地体的(加里东晚期)汇聚拼合构造事件。(3)构造古地理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原盆地属性主要受控于原特提斯洋及其(分支)祁连-北秦岭洋的复杂开合过程,主体经历了“寒武纪至中奥陶世面向祁连-北秦岭洋的被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陆表海盆地”和“晚奥陶世毗邻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的活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残余边缘海盆地”两大原型盆地演化阶段。其中,寒武纪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相对较弱,呈现台内浅洼、台缘坡折和台前缓坡的稳定型结构-构造面貌;中奥陶世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较强,呈现为台内坳陷-台缘隆起-台前斜坡的分异型结构-构造面貌;晚奥陶世活动陆缘则呈现为鄂尔多斯台内隆升古陆与其西南部残余边缘海盆地并置的构造古地理面貌。(4)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海相源-储条件分析表明,鄂尔多斯地块中-晚奥陶世陆缘-陆表海盆地“内坳-边隆-外斜坡”的构造古地理面貌总体控制了研究区下古生界海相源-储条件。特别是L型台缘隆起对其内侧颗粒滩相白云岩储集体和外侧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的发育有着明显控制作用,L型隆起内侧台内坳陷和外侧台缘斜坡尤其是晚奥陶世残余边缘海盆地深水斜坡带是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有利区带,奥陶系顶面近亿年的风化剥蚀作用为优质古岩溶储集体的发育创造了条件;通过鄂尔多斯地块(盆地)西、南部下古生界构造-相控源-储条件及其有利区带分析,预测提出了西缘北段“铁克苏庙东部继承性斜坡型”及“天池低幅度隆起-多元多向联控型”、中段“马家滩掩覆体继承性斜坡型”、南段“庆阳古隆起改造反转斜坡多元联控-侧向遮挡型”和南缘“渭北隆起改造-残存型”等有利源-储区带的油气成藏模式。
张雨晨[8](2021)在《华南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晚奥陶世腕足动物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位于华南板块北缘的河南省淅川县和塔里木板块西北缘的新疆乌什县蒙达勒克在晚奥陶世发育有浅水相腕足动物群。经过野外采集,实验室分析、处理,以及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共鉴定出腕足动物 25 属 28 种(包含 1 新属、3 新种):Acrosaccus sp.,Paracraniops sp.,Strophomena sp.,Strophomena?sp.,Strophomenoidea gen.et sp.indet.,Christiania sp.,Leptellina?sp.,Ishimia sp.,Sowerbyella(Sowerbyella)sinensis Wang 1964,Plectambonitoidea gen.et.sp.indet.,Triplesia zhejiangensis Liang in Liu et al.1983,Skenidioides sp.,Dolerorthis sp.,Dinorthis kassini Rukavishnikova 1956,Pionorthis?sp.,Bokotorthis cf,minuta Popov and Cocks 2014,Zhejiangorthis shiyanheensis sp.nov.,Wangyuella lineata sp.nov.,Rostricellula xichuanensis Xu 1996a,Altaethyrella inflata(Xu 1996a),Altaethyrella seletensis(Nikitin et al.2003),Rongatrypa xichuanensis(Xu 1996a),Xichuanatrypa sigangensis(Xu 1996a),Eospirigerina cf.pennata(Rukavishnikova 1956),Qilianotryma suspectum(Popov in Nikiforova et al.,1982),Schachriomonia dichotoma(Fu 1982),Schachriomonia wushiensis sp.nov.,Eospirifer(Protospirifer)sp.。这些化石分别属于4纲、9目、15 超科、16 科,其中,Xichuanatrypagen.nov.为新建属。产自河南淅川晚奥陶世地层中的腕足动物群可识别为Sowerbyella-Xichuanatrypa 组合、Rongatrypa-Altaethyrella 组合和 Qilianotryma-Schachriomonia组合,群落古生态分析显示,这一地区当时靠近古赤道,为正常浅海(BA3为主)环境。在产自新疆乌什晚奥陶世地层中的腕足动物群中,无洞贝类 Schachriomonia wushiensissp.nov.和小嘴贝类Altaethyrella seletensis(Nikitin et al.,2003)占据数量上的优势,并伴生有正形贝类和扭月贝类,为正常浅海(BA3为主)环境。这两套动物群的面貌与同时期浙赣三山地区、华北背锅山、青海祁连山区,以及哈萨克斯坦的多个块体和澳大利亚东部的同期动物群面貌相近。为研究腕足动物的个体发育,本文提出了“生长标度”的概念,提出生长标度的计算公式,用来定量描述腕足动物的生长状态。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研究材料中Rongatrypa xichuanensis的壳长呈负异速生长(a=0.8840),壳宽近似等速生长(a=1.0113),壳厚呈正异速生长(a=1.1623),并且内部结构随着壳体生长也发生一定的变化。Sowerbyella(Sowerbyella)sinensis的壳长呈微弱的负异速生长(a=0.9583),壳宽呈微弱的正异速生长(a=1.0762)。个体发育模式在不同属种的个体间差异显着。通过高精度系列切片、醋酸纤维薄膜撕片和三维建模,识别并复原了一枚Rongatrypa xichuanensis标本壳表的寄生型钻孔,推断宽角螺类腹足动物是该钻孔的寄生生物。该遗迹是腕足动物化石上指示寄生关系的早期记录,反映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最高峰期海洋生态结构的复杂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将古生代腕足动物寄生遗迹细分为建设型寄生关系和破坏型寄生关系两类。上述两地的腕足动物群中均有少量的地方性属(或种),同时全球性分布的属略多于区域性分布的属。区域地质学证据指示了这两个地区在晚奥陶世具有适宜腕足动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但都比较局限,这与现代生物地理学中“海洋类岛屿环境”的概念非常相似。腕足动物在此环境中表现出了高迁移率、高竞争性和低成种率的特点,其宏演化型式受到了古地理和古环境的约束,值得深入研究。
梁霄[9](2020)在《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勘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特征,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继川中安岳气田开发投产后的下一个油气重要战略接替区,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使川西坳陷北段三叠系以深的海相地层具有深埋藏和/或强隆升和/或强改造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是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属性。本论文依据地质、地震资料,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以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完成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对比前陆扩展变形带古油藏成藏破坏序列,揭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1)川西坳陷北段早古生代存在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解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处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心,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发育厚度近500m的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着表现,反映为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2)现今川西坳陷北段具有强隆升-深埋藏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并具有相应的分带特性。马角坝断裂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与川西坳陷北段的分界断裂。(1)号隐伏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将川西坳陷北段分为北西侧的前陆扩展变形带与南东侧的川西梓潼-剑阁坳陷。构造-埋藏演化史解析表明,前陆扩展变形带晚三叠世后具有典型的中埋藏-强隆升-强变形特征,而川西梓潼-剑阁坳陷主体则具有深埋藏-弱隆升-弱变形特征;(3)根据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有机地化指标参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区域深层海相最佳烃源岩。露头及岩心分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震旦系-二叠系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灯影组灯四段、灯二段与栖霞组栖二段因适时的原油充注以及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之成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最佳储集层系。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断裂-不整合面为核心的垂侧向复合输导系统。川西坳陷北段所具有的深层特性与油裂解后形成的超压特性使川西坳陷北段存在良好的初始静态保存条件,表现为以中下三叠统膏盐岩、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巨厚陆相碎屑岩为核心的多级封盖特征。(1)号隐伏断裂前缘的双鱼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4)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源示踪首次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比对范畴。天井山构造带及米仓山前缘灯影组储层沥青、寒武系固体沥青脉与稠油油苗、泥盆系平驿铺组稠油、观雾山组储层沥青、栖霞组-茅口组油苗、飞仙关组油苗与侏罗系油砂等不同层系不同相态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精细示踪明确古油藏系统均是以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做为最主要母源,而上二叠统大隆组仅具有微弱补充。“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的建立与拉张槽(绵阳-长宁)-古隆起(天井山)优势成藏组合对油气的早期聚集效应具有高度耦合关系;(5)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具有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的复合输导和以中下三叠统为主的多级封盖等地质特性。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结果,地质-地球化学成藏模式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深层多样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有利区分布具有典型的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复合作用控制。川西坳陷北段主体构造晚期调整微弱,除深层双鱼石-射箭河潜伏构造带中二叠统栖霞组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下伏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具有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相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形成大型原生气藏的极佳成藏条件。
王怿,戎嘉余,唐鹏,黄冰,张小乐,徐洪河,刘锋,蒋青,汪瑶[10](2021)在《华南古生代中期地层界面的特征与大地构造意义》文中认为华南古生代中期地层界面,指早古生代地层与上覆地层之间的接触界面;这是华南地质发展史上重要的构造转换界面之一,综合研究其分布特征对探讨华南大地构造的演变,特别是广西运动进程的研究具有独特的、基础性的科学意义.文章根据华南14省及1直辖市、115县的126条穿越该地层界面剖面的研究,揭示出其界面上、下地层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出华南古生代中期地层界面接触关系有3大类: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整合;并以该界面上、下地层的时间和分布特征为依据,划分为3个分布区.在华南全区,在大时间尺度上,广西运动是一次长历程的地质作用,体现在虽然各地发生、发展、结束时间和后续推进过程略有差异,但大体的时间相近;它最先发生于晚奥陶世珠江区,到达扬子区的时间大约晚了10Ma;发展的高点在志留纪普里道利世早期;结束的时间从早泥盆世洛赫考夫晚期开始,呈现为一个由南向北、由西向东的强力推进过程.华南广西运动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雪峰-九岭山以东和以南地区地质作用较为强烈,界面为角度不整合,体现了陆内造山运动的形式;以西和以北地区地质作用相对平和,界面为平行不整合,以反复、多幕的升降运动为特征.广西运动的动力源问题甚为复杂,文章提出导致华南广西运动发生的动力源是多源和多方向的,正是由于不同的块体从不同的方向大致在晚奥陶世凯迪期间对华夏块体的挤压作用,广西运动在华南广大地区以不同的方式发生和推进.
二、秦岭志留系地层研究的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秦岭志留系地层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泥盆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泥盆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
2 中国泥盆纪生物带 |
3 中国泥盆纪构造-地层区划和岩石地层划分对比 |
3.1 阿尔泰—兴安地层区(Ⅰ) |
3.2 准噶尔地层区(II) |
3.3 塔里木地层区(III) |
3.4 华北地层区(IV) |
3.5 祁连山—昆仑地层区(V) |
3.6 秦岭地层区(VI) |
3.7 羌塘—三江地层区(VII) |
3.8 华南地层区(VIII) |
3.9 喜马拉雅—滇西地层区(IX) |
4 讨论 |
(2)中国志留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志留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
2 中国志留纪生物带 |
3 中国志留纪地层区划、代表剖面和划分对比 |
3.1 阿尔泰—兴安地层区(I) |
3.2 西准噶尔—北山地层区(II) |
3.3 塔里木地层区(III) |
3.4 昆仑—祁连地层区(IV) |
3.5 华北地层区(V) |
3.6 西藏—滇西—川西地层区(VI) |
3.7 华南地层区(VII) |
4 讨论 |
(3)湖南及邻区志留纪兰多弗里世鲁丹期至埃隆期岩相古地理及加里东期板块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扬子陆壳板块与华夏洋壳板块上奥陶统—志留系兰多弗里统多重地层对比 |
2 晚奥陶世古地理和古构造概况 |
3 湖南志留纪兰多弗里世鲁丹期岩相古地理 |
3.1 湘中南褶皱山地(Ⅰ) |
3.2 华夏洋壳板块兰多弗里世鲁丹期沉积洋盆(Ⅱ) |
3.3 扬子陆壳板块兰多弗里世鲁丹期沉积洋盆即华夏洋壳板块前陆盆地(Ⅲ) |
4 湖南志留纪兰多弗里世埃隆期岩相古地理 |
4.1 华夏褶皱山地(湘中南部分)(Ⅰ) |
4.2 北东、北北东向弧形桃江—白马山—苗儿山板块碰撞带(Ⅱ) |
4.3 加里东期雪峰造山带(Ⅲ) |
4.4 扬子陆壳板块兰多弗里世埃隆期沉积洋盆即华夏洋壳板块弧后前陆盆地(Ⅳ) |
5 华南洋 |
6 对张家界地区小溪峪组时代及特列奇阶地层与上覆地层接触关系的商榷 |
7 几点认识 |
(4)关于《中国扬子区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及其与英国的对比》一书若干问题的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 扬子区志留系顶部地层时代 |
1.1 江苏盐城大丰 |
1.2 江苏南京和江苏句容 |
1.3 安徽南陵 |
1.4 湖北崇阳 |
1.5 湖北通山 |
1.6 湖南张家界地区 |
1.7 重庆秀山 |
1.8 四川广元地区 |
2 扬子区志留系顶部与英国特列奇阶对比 |
3 扬子区兰多弗里统特列奇阶的上界 |
4 “扬子上升”的时代 |
5 “中国扬子区特列奇期的古地理图” |
6 结语 |
(5)基于NLP技术的地质图向量化方法及其找矿预测应用 ——以甘肃寨上-马坞矿集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NLP及其地质应用现状 |
1.2.2 人工智能找矿预测研究现状 |
1.2.3 寨上-马坞矿集区找矿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4.1 完成主要工作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2.1 志留系 |
2.2.2 泥盆系 |
2.2.3 石炭系 |
2.2.4 二叠系 |
2.2.5 三叠系 |
2.2.6 侏罗系 |
2.2.7 白垩系 |
2.2.8 新生代 |
2.3 构造 |
2.3.1 断裂 |
2.3.2 褶皱 |
2.4 岩浆岩 |
2.5 矿产 |
第3章 基于WORD2VEC的词向量获取及应用 |
3.1 WORD2VEC模型 |
3.2 构建语料库 |
3.3 词向量获取 |
3.3.1 Skip-Gram模型 |
3.3.2 词嵌入与降维可视化 |
3.4 词向量应用 |
3.4.1 计算语义相似度 |
3.4.2 获取句向量 |
3.4.3 搭建简易问答系统 |
第4章 基于BERT模型的句向量获取及应用 |
4.1 BERT模型的特性与结构 |
4.2 BERT模型训练机制 |
4.2.1 BERT的输入 |
4.2.2 Masked LM机制 |
4.2.3 NSP下一句子预测任务 |
4.3 BERT模型微调 |
4.3.1 BERT-wwm-ext模型 |
4.3.2 GEO-BERT模型的训练 |
4.4 句向量获取及可视化 |
第5章 地质图向量化及找矿预测 |
5.0 地质图预处理与网格化 |
5.1 物化探资料准备 |
5.1.1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 |
5.1.2 航磁数据 |
5.2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概述 |
5.2.1 网络构建与找矿预测 |
5.2.2 卷积层 |
5.2.3 激活函数 |
5.2.4 池化层 |
5.2.5 全连接层 |
5.3 数据处理与预测 |
5.3.1 数据集 |
5.3.2 数据增强 |
5.3.3 数据压缩 |
5.3.4 找矿靶区预测 |
5.3.5 预测区与前人预测结果的对比 |
第6章 讨论 |
6.1 数据集对找矿预测结果的影响 |
6.2 滑动窗口大小对结果的影响 |
6.3 各词嵌入方法对结果的影响 |
6.4 方法有效性验证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7.2.1 语料库的扩充与完善 |
7.2.2 线状要素的向量化表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意义及依托项目 |
1.2 研究区位置及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青海东昆仑西段研究现状 |
1.3.2 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研究现状 |
1.3.3 主要成矿类型研究现状 |
1.3.4 存在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分析测试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取得主要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中元古界 |
2.2.2 新元古界 |
2.2.3 下古生界 |
2.2.4 上古生界 |
2.2.5 中生界 |
2.2.6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3.1 昆南断裂 |
2.3.2 昆中断裂 |
2.3.3 昆北断裂 |
2.3.4 柴达木南缘断裂 |
2.3.5 阿尔金断裂 |
2.3.6 哇洪山-温泉断裂 |
2.3.7 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前晋宁期 |
2.4.2 晋宁期 |
2.4.3 加里东期 |
2.4.4 海西-印支早期 |
2.4.5 印支期晚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 |
3.1 始太古代-古元古代古陆核的证据 |
3.2 中-新元古代岩浆-构造事件 |
3.2.1 柴达木南缘岩浆-构造事件——“金水口岩群”时代与构造属性 |
3.2.2 昆南岩浆-构造事件——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形成 |
3.3 加里东早期构造体系的形成 |
3.3.1 柴达木南缘沟-弧-盆体系(西太平洋型活动陆缘) |
3.3.2 万宝沟玄武岩高原沟-弧体系 |
3.4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万宝沟玄武岩拼贴-洋壳板片断离 |
3.4.1 洋壳深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作用 |
3.4.2 万宝沟玄武岩的拼贴 |
3.5 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安第斯型造山活动 |
3.6 印支晚期-燕山期岩石圈拆沉和底侵作用 |
3.7 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期区域隆升作用 |
第4章 典型矿床研究 |
4.1 阿克楚克赛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4.1.1 矿区地质特征 |
4.1.2 矿床地质特征 |
4.1.3 成岩成矿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4 同位素特征 |
4.1.5 岩浆源区与演化 |
4.1.6 成矿作用研究 |
4.2 阿克楚克赛斑岩型矿化(点)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岩石年代学及与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成矿作用研究 |
4.3 卡尔却卡A区中高温热液脉-隐爆角砾岩壳型矿床 |
4.3.1 矿区地质特征 |
4.3.2 矿床地质特征 |
4.3.3 岩石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
4.3.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3.5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3.6 成矿作用研究 |
4.4 卡尔却卡B区矽卡岩型矿床 |
4.4.1 矿区地质特征 |
4.4.2 矿床地质特征 |
4.4.3 侵入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4.4.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4.5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4.6 成矿作用研究 |
第5章 区域成矿规律 |
5.1 成矿地质条件 |
5.1.1 地层条件 |
5.1.2 构造条件 |
5.1.3 岩浆岩条件 |
5.2 矿床类型与空间分布 |
5.2.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5.2.2 斑岩型矿床 |
5.2.3 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矿床 |
5.3 成矿时代、构造背景与成矿模式 |
5.3.1 成矿时代划分 |
5.3.2 构造背景与动力学模型 |
5.4 矿床区域保存条件及矿床空间分布 |
5.4.1 昆中南带保存条件 |
5.4.2 昆中北带保存条件 |
5.5 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5.5.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5.5.2 岩浆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研究区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其原盆地属性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早古生代海相沉积层系的天然气勘探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及其物质组成 |
2.1.1 阴山地块-孔兹岩带 |
2.1.2 阿拉善地块 |
2.1.3 走廊过渡带 |
2.1.4 祁连造山带 |
2.1.5 秦岭造山带 |
2.2 研究区前寒武系-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
2.2.1 前寒武系岩石-地层组成 |
2.2.2 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
2.2.3 下古生界年代地层对比框架 |
2.3 盆地构造单元及其奥陶系顶面构造特征 |
2.3.1 盆地西部天环坳陷 |
2.3.2 盆地中东部陕北斜坡与晋西挠摺带 |
2.3.3 盆地南部渭北隆起 |
2.3.4 盆地北部伊盟隆起 |
第三章 早古生代沉积物源与构造古地理格局 |
3.1 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3.1.1 盆地南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1.2 盆地西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2 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
3.2.1 盆地南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2.2 盆地西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
3.3 早古生代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 |
3.3.1 走廊带晚奥陶世沉积碎屑物源特征 |
3.3.2 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的亲缘关系 |
3.3.3 鄂尔多斯地块区域构造构造古地理格局 |
第四章 早古生代沉积岩相与构造古地理特征 |
4.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
4.1.1 早古生代沉积体系 |
4.1.2 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划分 |
4.2 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2.1 寒武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2.2 奥陶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3 原盆地属性及构造古地理特征 |
4.3.1 原盆地属性 |
4.3.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第五章 油气地质意义 |
5.1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特征 |
5.1.1 奥陶系烃源岩特征 |
5.1.2 寒武系烃源岩特征 |
5.2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储层特征 |
5.2.1 古岩溶储集体特征 |
5.2.2 白云岩储集体特征 |
5.2.3 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特征 |
5.3 有利源-储区带及其成藏模式探讨 |
5.3.1 西北部继承性(台缘)斜坡带 |
5.3.2 南部改造残存古隆起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华南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晚奥陶世腕足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背景 |
1.2.1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
1.2.2 华南奥陶纪腕足动物的辐射演化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奥陶纪华南板块的地质背景 |
2.2 奥陶纪塔里木板块的地质背景 |
2.3 研究区域的上奥陶统分布 |
2.3.1 河南省淅川县 |
2.3.2 新疆乌什县 |
2.4 区域内上奥陶统的划分沿革 |
2.4.1 河南省浙川县 |
2.4.2 新疆乌什县 |
第3章 研究剖面与材料 |
3.1 研究剖面 |
3.1.1 淅川县石燕河剖面 |
3.1.2 淅川县黑水庵剖面 |
3.1.3 淅川县垭子窝露头 |
3.1.4 乌什县蒙达勒克露头 |
3.2 化石材料 |
第4章 研究方法 |
4.1 样品处理 |
4.2 实验室基础处理 |
4.2.1 样品挑选 |
4.2.2 机械修理 |
4.2.3 化学溶蚀 |
4.2.4 饰白与拍摄 |
4.2.5 形态测量 |
4.3 系列切片 |
4.3.1 系列切片简介 |
4.3.2 克罗夫特化石研磨机的改进 |
4.3.3 系列切片 |
4.3.4 醋酸纤维撕片制作 |
4.3.5 图像采集与三维建模 |
4.4 数学统计 |
4.4.1 PAST软件 |
4.4.2 体型大小-数量统计 |
4.4.3 线性回归分析 |
第5章 晚奥陶世扬子台地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
5.1 前人研究进展 |
5.1.1 华南板块东缘和北缘腕足动物群 |
5.1.2 塔里木板块北缘腕足动物群 |
5.1.3 中国其他地区的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
5.2 河南淅川晚奥陶世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
5.2.1 Sowerbyella-Xichuanatrypa组合 |
5.2.2 Rongatrypa-Altaethyrella组合 |
5.2.3 Qilianotryma-Schachriomonia组合 |
5.3 新疆乌什县晚奥陶世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
5.4 两个腕足动物群的时代 |
5.5 两个腕足动物群的关联 |
第6章 腕足动物的异速生长 |
6.1 等速生长与异速生长 |
6.2 传统方法在腕足动物异速生长研究中的局限 |
6.3 腕足动物生长标度的定义与运用 |
6.4 研究材料的数据处理 |
6.5 Rongatrypa xichuanensis的异速生长模式 |
6.6 Sowerbyella (Sowerbyella) sinensis的异速生长模式 |
第7章 早期腕足动物的寄生型遗迹 |
7.1 奥陶纪生物间的寄生现象 |
7.2 钻孔的形貌 |
7.3 寄生型钻孔的识别 |
7.4 腹足类与腕足动物的寄生关系 |
7.5 古生代腕足动物寄生遗迹的分类 |
7.6 古生代腕足动物与其它生物的偏利共生关系 |
第8章 海洋似岛屿型环境与研究区域腕足动物宏演化 |
8.1 现代海洋中的似岛屿型环境 |
8.2 研究区域的海相似岛屿型环境 |
8.3 研究区域腕足动物的面貌 |
8.4 海洋似岛屿型环境下腕足动物宏演化的猜想 |
第9章 结论 |
第10章 腕足动物系统古生物 |
参考文献 |
附录 腕足动物化石个体形态统计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
1.2.2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气显示研究现状 |
1.2.3 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
1.2.4 川西坳陷北段海相烃源岩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早古生代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格局 |
2.1 川西坳陷北段晚三叠世前构造-沉积背景 |
2.1.1 前寒武纪 |
2.1.2 寒武纪-志留纪 |
2.1.3 泥盆纪-石炭纪 |
2.1.4 二叠纪 |
2.1.5 三叠纪 |
2.2 绵阳-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 |
2.2.1 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与提出 |
2.2.2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特征 |
2.3 天井山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 |
2.3.1 天井山古隆起区地层接触关系 |
2.3.2 早古生代拉张-挤压构造性质转变 |
第3章 深层海相油气地质特征 |
3.1 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 |
3.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
3.1.2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层系展布特征 |
3.1.3 下寒武统烃源岩 |
3.1.4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比对 |
3.2 川西北地区灯影组、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2.1 多层系储层宏观特征 |
3.2.2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
3.2.3 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3 复合输导系统特征 |
3.3.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 |
3.3.2 断裂系统特征 |
3.4 晚三叠世后复杂构造背景与油气保存条件 |
3.4.1 深埋藏-强隆升构造特征 |
3.4.2 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与流体封隔效应 |
3.4.3 深埋藏-强隆升背景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
第4章 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油源示踪 |
4.1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分布 |
4.2 寒武系-侏罗系古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厚坝-青林口侏罗系油砂、稠油 |
4.2.2 天井山地区泥盆系古油藏 |
4.2.3 矿山梁-碾子坝背斜及前缘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 |
4.3 古油藏油源示踪 |
4.3.1 灯影组储层沥青的地化指示意义 |
4.3.2 δ~(13)C同位素特征 |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第5章 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 |
5.1 川西坳陷北段多样多期成藏特征 |
5.1.1 川西坳陷北段成藏类型判别 |
5.1.2 古油藏的形成与调整 |
5.1.3 古油藏-现今气藏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
5.2 构造演化格局与油气地质意义 |
5.2.1 拉张槽与生烃中心 |
5.2.2 拉张槽-古隆起-盆山结构与油气地质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华南古生代中期地层界面的特征与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剖面 |
3 华南古生代中期地层界面类型 |
3.1 角度不整合接触大类 |
3.1.1 上覆早泥盆世地层的接触类型 |
3.1.2 上覆中泥盆世地层的接触类型 |
3.1.3 上覆晚泥盆世地层的接触类型 |
3.2 平行不整合接触大类 |
3.2.1 志留系兰多维列统与上覆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 |
3.2.2 志留纪晚期地层与上覆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 |
3.3 整合接触型 |
4 华南古生代中期地层界面分布特征 |
4.1 A分布区 |
4.1.1 A1亚区 |
4.1.2 A2亚区 |
4.1.3 A3亚区 |
4.1.4 A4亚区 |
4.1.5 A5亚区 |
4.2 B分布区 |
4.2.1 B1亚区 |
4.2.2 B2亚区 |
4.2.3 B3亚区 |
4.2.4 B4亚区 |
4.2.5 B5亚区 |
4.2.6 B6亚区 |
4.3 C分布区 |
5 大地构造意义的探讨 |
5.1 广西运动进程 |
5.1.1 珠江区 |
5.1.2 扬子区 |
5.2 广西运动最后抬升的时间和后续进程 |
5.2.1 珠江区 |
5.2.2 扬子区 |
5.3 华南广西运动动力源和作用过程的推测 |
5.4 华南广西运动综述 |
6 存在问题 |
四、秦岭志留系地层研究的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泥盆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郄文昆,郭文,马学平,宋俊俊,徐洪河,乔丽,梁昆,陈波,卢建峰,常君滢. 地层学杂志, 2021
- [2]中国志留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王怿,戎嘉余,唐鹏,黄冰,张小乐,赵文金. 地层学杂志, 2021
- [3]湖南及邻区志留纪兰多弗里世鲁丹期至埃隆期岩相古地理及加里东期板块构造演化[J]. 王根贤,陈必河,郑正福,周超. 地质论评, 2021(06)
- [4]关于《中国扬子区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及其与英国的对比》一书若干问题的商榷[J]. 林宝玉,李明,黄莫,邓丽婷. 地质论评, 2021(04)
- [5]基于NLP技术的地质图向量化方法及其找矿预测应用 ——以甘肃寨上-马坞矿集区为例[D]. 戴均豪. 吉林大学, 2021(01)
- [6]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D]. 赵拓飞. 吉林大学, 2021(01)
- [7]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D]. 康昱. 西北大学, 2021(12)
- [8]华南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晚奥陶世腕足动物群[D]. 张雨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梁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10]华南古生代中期地层界面的特征与大地构造意义[J]. 王怿,戎嘉余,唐鹏,黄冰,张小乐,徐洪河,刘锋,蒋青,汪瑶.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