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大革命中的刘少奇(节选三)(论文文献综述)
许燕蔺[1](2014)在《21世纪人教版三套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选文变动研究》文中指出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风风雨雨已十余载,教材的变更丰富多彩,本文旨在通过对21世纪以来人教社2000年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2003年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200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三个版本的必修教材的选文变动研究比较,从篇目统计、文体类型、作者构成、时空跨度等方面简要分析三个版本教材选文变动概况,并通过探讨教材选文变动的倾向性和主要原因,以期了解人教版教材日臻成熟的发展过程,探讨当前教材应遵循的选文编选原则,并试着提出今后教材选文编写的建议。
纪海龙[2](2010)在《“我们”视野中的“他者”文学 ——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冷战期间(1950-1991)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为研究对象,探讨两国在“冷战”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段内怎样言说中国的“十七年文学”,及这种言说背后隐藏的话语机制。这里,“冷战”主要为一种广义的时代背景及影响研究者解读的重要因素,但研究中又时时警惕过于夸大其作用而导致遮蔽其它因素,因为研究者的言说还受特定民族文化传统、个体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方面制约。研究国家选择美英,既由于它们是冷战资本主义阵营一方的代表国,也因为其研究构成了海外汉学界研究中国“十七年文学”的主体。本文将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分为三个时段:1950-1960年代,1970年代,1980-1990年代初;具体研究则围绕“谁在看”、“看什么”、“怎么看”、“为什么这样看”的问题展开,既努力在共时层面上揭示出美英学界如何言说中国“十七年文学”的根本问题,同时还历时性地勾勒出其言说发展的清晰过程。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分阶段探讨冷战期间美英两国解读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论者的身份问题。两国言说者主要由西方本土研究者与华裔研究者两部分力量组成。他们的言说,由于所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相同而呈现某些相似特征;同时也由于族裔身份、成长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正是这种差异使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言说显出了多样性的特点。而不同历史阶段西方本土与华裔研究者所形成的不同身份认同模式,促使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呈现出了阶段性变化的特征。第二章以冷战期间美英两国那些收录了中国“十七年文学”的重要选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阶段哪些“十七年文学”作品进入了美英研究者的视野、这些选本的特点、及支配选者编选的价值理念。以选本为研究对象,是考虑到选本也是一种特殊的批评方式,选家的“选”与“不选”本身即是对作品的读解与价值判断。1950-1960年代,美英学界收录中国“十七年文学”的选本及这些选本中的“十七年文学”作品数量均不多,但它们却体现了不同的倾向:部分编选者受“冷战思维”制约,所选作品多为与新中国文学规范不符的“异端”作品;一些西方本土研究者表现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爱与好奇;但也有学者更关注作品的审美特性。1970年代,两国与“十七年文学”相关的选本数量有了较大增长,且其中所选作品多为“十七年文学”中更为“正统”的作品。选者对“十七年文学”的整体评价有所提高;也还有部分学者对“十七年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关系更感兴趣,以此出发选择作品。1980-1990年代初,两国收录了“十七年文学”的选本数目虽不多,但“十七年文学”在其中所占比重较之前两时期却有所增长。尽管多数学者从“十七年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角度选择、言说作品,但其立场更为客观,促进了“十七年文学”在海外的传播。第三章考察了冷战期间美英研究者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翻译问题,研究不同时期两国翻译活动的发展趋势、整体特征,及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翻译也是一种阐释,是译者基于自身对原作的理解,将其从源语言转化为目的语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译者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乃至整体的时代特征。1950-1960年代的翻译有意渲染、夸大了原作的政治批判性,未能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情感;1970年代的翻译整体水平有所提高,译者大多能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情感意蕴,部分西方本土译者表现出了对原文谚语、历史典故的喜好,注重传达原文的“异国情调”;1980-1990年代初的译者人数大幅增加,由于译者间翻译意图、审美倾向,特别是学识的差异,这一时期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呈现出驳杂状态。最后一章研究了冷战期间美英解读中国“十七年文学”的批评文章与论着。它们主要集中于“十七年”间的文学思潮与批判运动、毛泽东文艺、现代重要作家转型,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几层面。本章分别介绍不同阶段美英研究者对这些层面的言说,分析其各个阶段的基本立场、言说重点、研究方法,以及不同时期言说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总结其一般趋势,以期更完整、清晰地揭示美英的中国“十七年文学”观。
李健[3](1999)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刘少奇(节选四)》文中研究指明最后的日子(上)1967年,春去夏来,骄阳似火。毛泽东离开北京去巡视大江南北。就在这个时候,林彪、江青一伙的毒手又伸过来了。他们欺骗和煽动单纯幼稚的红卫兵“围攻中南海,揪出刘少奇”。一时,中南海墙外,帐篷林立,车水马龙,被围得水泄不通。看起来是多么矛...
李健[4](1998)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刘少奇(节选三)》文中指出“审问王光美”1967年4月10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了30万人批斗会。在江青、陈伯达的直接操纵下,一伙人对王光美拳打脚踢,王光美坚持原则,不屈淫威。“红代会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的《井冈山》杂志社,1967年8月10日出了《井冈山》专刊,登了《三审王光美...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刘少奇(节选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大革命中的刘少奇(节选三)(论文提纲范文)
(1)21世纪人教版三套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选文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21 世纪以来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概况 |
一 高中语文教材“留”、“增”、“删”等篇目统计分析 |
二 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文体类型变化及分析 |
三 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作者构成变化及分析 |
四 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时空跨度变化及分析 |
第二章 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的倾向 |
一 三个版本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的思想性倾向 |
二 三个版本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的时代性倾向 |
三 三个版本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的人文性倾向 |
四 三个版本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的工具性倾向 |
五 三个版本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的文学性倾向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的原因 |
一 编者意图 |
二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
三 社会思潮的影响 |
第四章 高中语文教材编选的原则与建议 |
一 高中语文教材编选的原则 |
二 高中语文教材编选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2)“我们”视野中的“他者”文学 ——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美英解读者的身份研究 |
第一节 政治、历史研究者的介入与文化差异的显现 |
第二节 新生专业研究力量的涌现与政治立场的转变 |
第三节 多元批评理论的浸润与视角的拓展 |
第二章 美英的"十七年文学"选本研究 |
第一节 政治性、文化性与审美性的多元并置 |
第二节 政治话语的软化与历史、异域观念的增强 |
第三节 文学风貌的整体呈现与作品思想性的凸显 |
第三章 美英的"十七年文学"翻译研究 |
第一节 政治功利与文学欣赏的博弈 |
第二节 质的提升与异域质素的强调 |
第三节 量的激增与译文风格的驳杂 |
第四章 美英解读"十七年文学"的文本研究 |
第一节 文学思潮、运动论 |
第二节 现代重要作家转型论 |
第三节 毛泽东文艺论 |
第四节 思想内容论 |
第五节 艺术形式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文化大革命中的刘少奇(节选三)(论文参考文献)
- [1]21世纪人教版三套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选文变动研究[D]. 许燕蔺. 海南师范大学, 2014(01)
- [2]“我们”视野中的“他者”文学 ——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研究[D]. 纪海龙. 武汉大学, 2010(10)
- [3]文化大革命中的刘少奇(节选四)[J]. 李健. 党员之友, 1999(01)
- [4]文化大革命中的刘少奇(节选三)[J]. 李健. 党员之友, 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