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放射化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广山[1](2011)在《海洋放射化学》文中研究说明海洋放射化学研究海洋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分布和存在形式,并通过含量分布的时空变化研究海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归宿和迁移变化规律以及海洋各储库可能的储量。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海洋放射化学的发展历史和一些成果。应用海洋放射化学的海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海洋环流,海水混合,海洋颗粒物动力学和海洋放射年代学。海洋放射化学将来的重大研究方向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通量与时间尺度研究,过去的海洋环境变化研究和核电站邻近海域放射性核素的累积与生态效应研究。没有专门的大项目支持,对海洋本质问题深入研究少,海洋物理化学研究不够深入,需要进行高水平设备建设与应用研究是中国海洋放射化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张生栋,丁有钱,顾忠茂,王祥云,叶国安,汪小琳,沈兴海,秦芝,赵宇亮,师全林,李金英[2](2014)在《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在我国核能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新型核能资源的开发、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等核燃料循环化学研究日益活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离子加速器、反应堆、各种类型的探测器和分析设备、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研究的范围和成果在不断扩展和增加,如核安全、环境放射化学、放射分析化学、放射性药物与标记化合物等,研究成果对于国防建设、核能发展、核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在上述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共引用参考文献161篇。
周仲怀,徐丽君[3](1987)在《关于海洋放射化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海洋放射化学是研究放射性核素(或元素)在海洋中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天然和人工放射性核素(或元素)及放射性示踪剂(也称示踪原子或示踪剂等)在海洋学中的应用。它的研究首先是从1908年发现海底沉积物中含有镭开始的。而海洋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研究,则开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后,由于美、苏等国不断进行各
刘广山[4](2013)在《海洋放射性监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由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引发的思考》文中认为环境放射性监测关注环境放射性水平的提高和放射性物质的去向。可以从两方面论述海洋放射性监测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方法与设备问题,使监测工作存在较大的困难,目前环境放射性监测采用的计数方法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采集并处理大体积样品,并进行长时间的数据收集。从采样到得到结果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延后,延误科学家和政府官员及时掌握污染状况。解决这方面困难的途径是发展加速器质谱技术,可以成数十倍地减小采样量、缩短数据收集时间。第二方面的挑战是缺乏海洋中放射性核素行为的研究。放射性核素进入海洋后其行为受物理海洋学过程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控制。经过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进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质从源地向远方、从上层水向深层水输运,从水体向沉积物转移。有一些放射性核素随物理海洋学过程输运的报道,很少放射性核素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报道。理论知识和实验资料的缺乏也使海洋放射性监测工作充满迷茫。可以借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方法开展放射性核素在海洋中行为的研究。
刘培[5](2015)在《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历程(1934-2000)》文中提出放射化学是近代化学与核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始于1934年。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放射化学虽然随着国家需求的变化经历了蓬勃发展与停滞不前的不同阶段,但是从总体上看,它为国防安全、核能开发及核技术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以中国放射化学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内容,总结其发展特点及经验教训,为未来制订科学有效的放射化学学科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将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阶段(1934-1949)、初步发展阶段(1950-1960)、快速发展阶段(1960-1970)、常态化发展阶段(1970-1986)以及艰难调整阶段(1986-2000)。论文探讨的各阶段主要内容如下:(1)起步阶段。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放射化学的国际学术背景以及中国学者对于放射化学的早期探索工作。(2)初步发展阶段。详述了国家创建核工业前后放射化学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分析了高等院校放射化学专业建立初期的特点。(3)快速发展阶段。选取了铀钚燃料循环技术的两项杰出成果——中国首枚原子弹所用二氧化铀的制备和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技术的自主研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前者,描述了科技人员完成二氧化铀生产任务的艰苦过程,重点分析了生产工艺流程。对于后者,再现了后处理技术的研发过程,考察了军用后处理厂建设中两种工艺路线抉择的来龙去脉及其影响因素,指出苏联并非有意向中国援助落后的后处理技术。对放射化学围绕核武器研制取得的其他成果也进行了概述。(4)常态化发展阶段。探讨了放射化学在寻求学科正常化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重点考察了《放射化学学科规划》的制订、修订及专业学会的成立过程。(5)艰难调整阶段。从高校放射化学专业的萎缩与科研机构研究水平的下滑两个方面,对放射化学发展遭遇的困境进行了论述,指出有关部门忽视放射化学对于核电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管理体制欠顺、对于放射性危害的不恰当夸大是导致放射化学停滞不前的深层原因。在对上述5个发展阶段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了中国放射化学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任务带学科”、苏联援助对于放射化学的初期发展助力甚大、“任务”完成后“学科”没有真正建立。最后,本文总结了几点中国放射化学发展的经验教训。
毕倩倩,杜金洲[6](2015)在《海洋环境中放射性分析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类似于地球圈层中的其它环境,海洋环境也存在大量的天然和人工放射性核素。在研究海洋环境过程中,这些放射性核素因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时钟"特性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区别于其它环境中放射性分析,海洋环境放射性分析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而更具有挑战性,例如野外采样时间长,盐度对富集分离的干扰,半衰期相对较短的核素224 Ra和222 Rn等需要相应船载仪器才能实现分析测试。本文从海水放射性核素样品的采集、富集、纯化、测量及其在海洋学中的应用角度出发,阐述了海洋环境中放射性分析技术、应用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周仲怀[7](1985)在《海洋放射化学》文中提出 海洋放射化学是研究放射性元素(或核素)在海洋中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海洋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在能源资源、海洋环境放射性污染、地下水源的确定、地质年代的测定,以及海洋
强亦忠[8](1984)在《关于环境放射化学的若干问题》文中提出 自本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核试验的大规模进行和核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由此而产生的环境放射性污染日益重视.经过40年之后,现在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把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化学问题归结为“环境放射化学”这一门新的学科来加以研究,这对控制和解决环境放射性的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原子能事业为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服务,特别是促进核能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的发展,将起重大作用,本文仅就环境放射化学的含义、内容、特点以及当前需研究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李宾[9](2013)在《水产品核污染物理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核技术、原子反应堆和放射性同位素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放射性废物,这些废物大部分被排入海洋。2011年3月日本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日本后将原子反应堆中的低放射性裂变产物投放于海洋中,这使得其周边海域的放射性急剧增加。放射性核素在海洋生物体内吸收、富集,势必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影响。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在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一系列因素中,核污染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放射性核素的检测方法,认为主要有物理法和放射化学分析法,对两种方法的检测原理、前处理过程、灵敏度和安全性进行了对比总结,这对建立快速、简单的方法检测不同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具有重要意义;运用高纯锗γ谱仪建立了物理检测水产品中核污染的方法,对关键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运用建立的方法对我国2011年11月—2012年12月进出口水产品进行了监测。具体内容如下:1.根据裂变产物的特性,将水产品核污染检测方法分为放射化学分析法和物理检测法两种。物理检测法是通过检测放射性核素发射的射线,对核素进行定性和尽量分析;放射化学分析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的化学特性将其富集分离提纯后,进行检测。放射性核素的分离方法主要有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溶剂萃取法三种。比较认为:物理法的前处理过程简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成本较高;化学法检测限高,操作复杂,化学试剂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产生放射性废液不易处理。2.高纯锗(High Purity Germanium,简称HPGe)γ谱仪是利用高纯锗探测器对γ射线进行探测,从而确定放射性核素种类和比活度值的仪器。其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简单,可直接对样品进行测量。利用高纯锗γ谱仪建立了水产品核污染的检测方法,具体操作为:样品经洗净、晾干、取可食部分、烘干和粉碎5个前处理过程后,进行装样。烘干温度和时间根据样品种类而异。装样前后称重以计算样品质量,样品盒保持整洁和密封,放入高纯锗γ谱仪中进行测量,测量时间为6-8h,及时保存图谱。用实验室无源效率刻度(Laboratory Sourceless CalibrationSoftware,简称LabSOCS)对仪器进行刻度,用Genie-2000软件对图谱进行分析,得出检测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种类及比活度值。3.由于高纯锗γ谱仪主要是通过探测器对样品发射的γ进行测量从而对放射性核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样品厚度会对探测效率产生影响,因此研究适合的样品高度具有重要意义,实验表明:75mm是最佳样品高度,此时对应的水产品质量应为300±20g;高纯锗γ谱仪价格昂贵,使用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仪器测量需求和经济效益,选择合理的检测时间对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实验表明:6-8h是最佳检测时间。4.利用建立的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12月我国进出口水产品的核污染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在1084例样品中,阳性样品的检出率为13.4%,放射性核素为134Cs、137Cs和110mAg,检出率分别为6.92%、9.04%和4.34%,需要说明的是:在134Cs的阳性样品中都检出137Cs,但137Cs和110mAg的阳性样品几乎完全独立,只有1例鳕鱼样品同时检测到两种核素。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值集中分布于1.0-9.9Bq/Kg,分别占阳性样品的83%、91%和81%,但110mAg的比活度值较其他二者偏高,其中放射性比活度值>10Bq/Kg多达13%,三种核素最高检出比活度值分别为9.9、16.1和17.2Bq/Kg,均低于各国的限量标准。从时间分布来看,检出率较高的月份为2012年3—5月、7月,此时恰逢日本地震后一年左右,推断原因为放射性核素在海洋生物体内达到动态平衡,但仍需进一步探索。从水产品种类看,134Cs和137Cs的阳性样品为鲐鲅鱼、鳕鱼和鲥鱼,比例为78%。110mAg大多为鱿鱼,占阳性样品的94%。
刘丹彤[10](2016)在《福岛核事故后典型放射性核素在中国近海环境中分布和迁移特征分析》文中认为本论文以福岛核事故为背景,分别对核事故后典型人工放射性核素(131I和134,137Cs)在上海大气气溶胶中的迁移特征和中国近海水体中137Cs的分布规律、季节变化以及129I浓度和129I/127I原子数比值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讨论了福岛核事故对中国近海环境放射性本底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点:福岛核事故期间上海的气溶胶中131I和134,137Cs活度及其比值的分布特征:131I被检出的时间(2011/3/27)早于134Cs(2011/4/6)和137Cs(2011/4/2),131I的活度(0.01-1.20 mBq/m3)比134Cs (0.01-0.58 mBq/m3)和137Cs (0.01-0.65 mBq/m3)大2-10倍,而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相应的多峰值现象;131I/137Cs活度比值(1.3-10.6)在2011年4月5日之后呈递减趋势,但是134Cs/137Cs活度比值(0.8-2.9)则一直在1.1左右波动。利用HYSPLIT模型模拟放射性气团运移轨迹的分析方法,表明在核事故期间输入到上海的放射性气溶胶的途径有东北和西北两条主要迁移路径。同时通过结合国内相关城市核事故期间大气放射性监测数据,证实了东北路径在中国境内的控制地位。另外,通过总结和分析北半球大气监测数据中131I/137Cs和134Cs/137Cs活度比值最大值的分布特征,验证了日本核事故产生的放射性气溶胶在北半球的传输过程。2011年春季(5月),福岛核事故发生2个月后,东海表层水体中137Cs的活度范围是0.66-1.36 Bq/m3,平均值为1.07±0.09 Bq/m3(n=56),且137Cs活度呈现近岸海域低,远海海域高;两个137Cs高活度区分别出现在黑潮水(KCW)海域以及东海和南黄海交界的海域,137Cs的活度最低值出现在浙闽沿岸(ZFCC)海域;除此之外,大部分海域的137Cs活度在1.10 Bq/m3左右。黑潮水路径上的G8、D9和CJ站位的3个水柱中137Cs活度的垂向分布规律相似,最大值1.14+0.07Bq/m3 (G8),1.44±0.17 Bq/m3 (D9)和1.84±0.10 Bq/m3(CJ)均出现在次表层(200m,400 m和280 m);3个水柱中137Cs存储量分别为1219 Bq/m2 (G8),1182 Bq/m2 (D9)和1283 Bq/m2 (CJ),对比临近海域的历史数据,发现福岛核事故后东海137Cs没有明显输入。2013年夏季(8月),福岛核事故发生2年后,东海表层水体中137Cs的活度范围是0.12-1.59 Bq/m3,平均值为0.63±0.12 Bq/m3(n=52);两个137Cs活度高值区分布与春季相似,分别出现在南黄海和东海的交界处以及台湾暖流(TSWW)和黑潮水活动的海域。黑潮水路径上的C12和F8站位的2个水柱中137Cs活度分布规律整体上与春季的CJ和G8站位相似,但是最大值1.92±0.36Bq/m3 (C12)和1.10±0.10 Bq/m3(F8)出现在次表层较浅的深度(100 m和200m);F8站位水柱中137Cs存储量为405 Bq/m2,显著低于相应春季的G8站位。2013年秋季(10月)航次仅采集了东海东北部的表层样品,137Cs的活度范围是0.26-0.72 Bq/m3,平均值为0.55±0.12 Bq/m3(n=12),其空间分布状况能够较好的与夏季航次相应海域对应。2014年春季(5月)南黄海表层水体中137Cs的活度范围是0.16-0.68 Bq/m3,平均值为0.46±0.06 Bq/m3(n=11),北黄海表层水体中137Cs的活度范围是0.08-0.56 Bq/m3,平均值为0.30±0.07 Bq/m3(n=10),渤海表层水体中137Cs的活度范围是0.03-0.09 Bq/m3,平均值为0.05±0.01 Bq/m3(n=9);黄渤海表层水体的137Cs活度较东海海域明显偏低,且从南黄海到北黄海直至渤海,137Cs表层活度依次减小。在中国近海放射性本底的调查研究中,除了铯同位素外,本论文还关注了对海洋环境放射性表征更为灵敏的碘同位素。2013年秋季(10月)东海表层129I的浓度范围是(0.61-1.94)×107 atoms/L,平均值为(1.22±0.09)×107 atoms/L (n=26),且呈现北部高南部低,近岸高远海低的分布特点,具体来讲,129I浓度的高值出现在长江口50 m等深线以内和黄、东海交界的海域;129I的表层浓度最大,垂向分布与温度和盐度没有显著相关性,且呈微弱减小趋势。东海表层129I/127I原子数比值的范围是(4.72-14.75)×10-11,平均值为(6.94±0.45)×10-11(n=26),且呈现北部高南部低,近岸高远海低,外海普遍偏低的特点,高值分布在50 m等深线以内的海域;129I/127I原子数比值水平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与129I一致,而且从近岸向远海,该比值锐减。结合本论文134Cs的最低检测限(0.03 Bq/m3)和3个航次对我国东海近海放射性137Cs活度水平的多次调查数据,估算可知,福岛核事故对我国东海137Cs放射性水平的贡献不大于3%,即福岛核事故在我们航次调查期间没有对东海的环境本底放射性水平造成显著影响,通过大气沉降和洋流输送方式到达本文调查海域的137C8的量都十分有限;同时,通过结合我国近海海域中129I浓度和129I/127I原子数比值,进一步证实了福岛核事故没有对东海海域造成影响。另外,在研究调查海域的137Cs空间分布规律时,发现其与东海水团结构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特别是在春季(2011.5)航次中这种对应关系较为明显,但是137Cs的空间分布情况与黄渤海水团结构的对应关系不显著。
二、海洋放射化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放射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近年来国际上核化学和放射化学得到迅速发展 |
1.1 核燃料循环化学 |
1.2 核化学与放射分析化学 |
1.3 环境放射化学 |
1.4 放射性药物化学 |
1.5 核安全与核技术应用 |
2 国内的研究进展 |
2.1 核燃料循环化学 |
2.1.1 铀资源开采新技术 |
2.1.2 钍资源利用 |
2.1.3 锕系元素化学 |
2.1.4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
2.2 核化学与放射分析化学 |
2.2.1 放射分析 |
2.2.2 核素分析 |
2.2.3 新型分离材料与分离技术 |
2.2.4 新物质合成与核参数测量 |
2.3 环境放射化学 |
2.3.1 核素化学形态研究 |
2.3.2 核素迁移规律研究 |
2.3.3 各种材料的吸附研究 |
2.4 放射性药物与标记化合物 |
2.4.1 用于放射性药物生产的核素制备 |
2.4.2 放射性药物生产 |
2.4.3 标记化合物的制备 |
2.5 核安全与核技术应用 |
2.5.1 燃耗测量 |
2.5.2 放射性移动检测 |
2.5.3 环境中85Kr、3H检测 |
3 国内外的比较 |
3.1 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 |
3.2 新型分离材料和新型分离技术 |
3.3 分析质量控制 |
3.4 核化学基础研究 |
4 今后应关注的研究重点 |
5 研究队伍、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 |
(5)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历程(1934-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文献调研 |
1.4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2章 放射化学的起步(1934-1949) |
2.1 十世纪上半叶国外放射化学发展概述 |
2.1.1 放射化学的诞生及初期发展 |
2.1.2 放射化学的蓬勃发展 |
2.2 国内放射化学的早期探索 |
2.2.1 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的研究工作 |
2.2.2 国民政府破产的核计划 |
2.3 中国学者在国外开展的放射化学研究工作 |
2.3.1 杨承宗在居里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
2.3.2 其他学者的研究工作 |
小结 |
第3章 放射化学的初步发展(1950-1960) |
3.1 建国初期的放射化学工作 |
3.1.1 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化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
3.1.2 人才队伍的形成 |
3.2 核工业创建之后的放射化学工作 |
3.2.1 创建核工业决策的制定及苏联的核技术援助 |
3.2.2 新设立的放射化学研究机构 |
3.2.3 相关研究工作的展开 |
3.3 高等院校中放射化学专业的建立 |
3.3.1 北京大学放射化学专业的创办 |
3.3.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放射化学专业的创办 |
3.3.3 其他几所高校放射化学专业的创办 |
3.3.4 高校放射化学专业建立初期的特点分析 |
小结 |
第4章 在研制核武器的国家需求驱动下放射化学的快速发展(1960-1970) |
4.1 第一颗原子弹所用二氧化铀的制备 |
4.1.1 简法生产的工艺流程 |
4.1.2 二氧化铀的生产过程 |
4.1.3 五所顺利完成任务的原因探讨 |
4.2 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工艺的研发 |
4.2.1 从沉淀法工艺起步 |
4.2.2 萃取工艺的先行探索 |
4.2.3 两种工艺路线的争论与抉择 |
4.2.4 萃取工艺的成功验证 |
4.2.5 苏联并非故意提供落后技术 |
4.3 其他方面的放射化学成果 |
4.3.1 完成原子弹攻关中的任务 |
4.3.2 为核燃料工业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 |
4.3.3 放射性废液的处置与综合利用 |
小结 |
第5章 放射化学的常态化发展(1970-1986) |
5.1 “文革”对放射化学的冲击 |
5.2 改革开放初期放射化学回归正常化的努力 |
5.2.1 《放射化学学科规划》及其修订 |
5.2.2 放射化学学会的筹备与隶属问题 |
5.2.3 中国化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
5.2.4 折中方案及遗留问题 |
5.3 放射化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
小结 |
第6章 放射化学的艰难调整(1986-2000) |
6.1 高校放射化学专业的调整及撤销 |
6.2 放射化学研究领域的收缩 |
6.3 研究机构科研水平的下滑 |
6.4 放射化学停滞不前的原因探讨 |
小结 |
结束语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
1. “任务带学科”的典型 |
2. 苏联援助对于放射化学的初期发展助力甚大 |
3. 完成“任务”后的“学科”未能真正建立 |
4. 几点经验教训 |
附录Ⅰ 放射化学学科规划(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九日制订) |
附录Ⅱ 放射化学学科规划(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三日修订)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海洋环境中放射性分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海洋放射性核素的分析 |
1.1海水样品的采集 |
1.2海水样品的处理 |
1.3样品分析 |
2海洋放射性同位素应用 |
2.1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通量 |
2.2水体的停留时间和混合速率 |
2.3海底地下水输入 |
2.4海洋环境中悬浮颗粒物输运过程 |
2.5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 |
2.6沉积年代学研究 |
3结语与展望 |
(9)水产品核污染物理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海洋的核辐射污染 |
1.1.1 海洋的天然放射性 |
1.1.2 海洋的人工放射性 |
1.1.3 重大核污染事故 |
1.2 核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
1.2.1 放射性核素在海洋生物体内的分布与转移 |
1.2.2 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危害 |
1.2.3 核污染的预防与处理 |
1.3 水产品中放射性核素的分离及检测方法 |
1.3.1 核污染的化学分析分离方法 |
1.3.2 放射性核素的检测方法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水产品核污染物理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实验材料 |
2.1.1 采样准备 |
2.1.2 采集样品量的确定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的制备 |
2.2.2 样品检测 |
2.3 结果分析 |
2.3.1 γ能谱的能量刻度和探测效率刻度 |
2.3.2 峰面积计算 |
2.3.3 比活度值计算方法 |
第三章 核污染物理检测法条件优化 |
3.1 检测时间的确定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结果分析 |
3.1.4 讨论 |
3.2 样品厚度的确定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分析 |
3.2.4 讨论 |
第四章 山东口岸进出口水产品核污染监测结果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检测样品 |
4.1.2 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制备 |
4.2.2 样品测量 |
4.2.3 检测报告 |
4.3 结果分析 |
4.3.1 监测核素的阳性样品数 |
4.3.2 阳性样品比活度值分析 |
4.3.3 阳性样品中水产品种类分布情况 |
4.3.4 不同月份检测结果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10)福岛核事故后典型放射性核素在中国近海环境中分布和迁移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及其在环境中的应用---以铯和碘同位素为例 |
1.2.1 放射性铯(Cesium)和碘(Iodine)同位素 |
1.2.2 气溶胶中的典型放射性核素 |
1.2.3 海洋中(137)~Cs和(129)~I的分布 |
1.2.4 应用(137)~Cs和(129)~I示踪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分析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东海 |
2.1.2 黄渤海 |
2.2 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
2.2.1 气溶胶样品 |
2.2.2 放射性铯海水样品 |
2.2.3 (129)~I海水样品 |
2.3 核素的测量 |
2.3.1 气溶胶样品的测量 |
2.3.2 放射性铯海水样品的测量 |
2.3.3 加速器质谱仪(3MVTandetron) |
第三章 福岛核事故后上海气溶胶中(131)~I、(134)~Cs和(137)~Cs的来源途径分析 |
3.1 引言 |
3.2 样品的采集、处理和测试 |
3.2.1 采样地点及条件 |
3.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3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上海地区大气中典型放射性核素、核素比值及降雨量分布 |
3.3.2 放射性物质经大气环流到达上海的输运途径分析 |
3.3.3 北半球大气放射性监测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海和黄渤海水体中(137)~Cs的分布 |
4.1 引言 |
4.2 研究区域与样品的采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东海和黄渤海表层温盐分布 |
4.3.2 东海水体中(137)~Cs的季节分布 |
4.3.3 黄渤海水体中(137)~Cs的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海水体中(129)~I的分布 |
5.1 引言 |
5.2 研究区域与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东海水体中(127)~I、(929)~I和(129)~I/(127)~I原子数比值的水平分布 |
5.3.2 东海水体中(127)~I、(129)~I和(129)~I/(127)~I原子数比值的垂向分布 |
5.3.3 (127)~I 浓度、(129)~I浓度和(129)~I/(127)~I原子数比值之间以及与温度和盐度的关系 |
5.3.4 福岛核事故背景下129I来源初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四、海洋放射化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洋放射化学[J]. 刘广山. 化学进展, 2011(07)
- [2]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的研究进展[J]. 张生栋,丁有钱,顾忠茂,王祥云,叶国安,汪小琳,沈兴海,秦芝,赵宇亮,师全林,李金英. 化学通报, 2014(07)
- [3]关于海洋放射化学的研究[J]. 周仲怀,徐丽君. 海洋科学, 1987(01)
- [4]海洋放射性监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由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引发的思考[A]. 刘广山.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三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5册(辐射防护分卷、核化工分卷), 2013
- [5]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历程(1934-2000)[D]. 刘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3)
- [6]海洋环境中放射性分析及其应用[J]. 毕倩倩,杜金洲.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15(04)
- [7]海洋放射化学[J]. 周仲怀. 海洋科学, 1985(02)
- [8]关于环境放射化学的若干问题[J]. 强亦忠. 核技术, 1984(05)
- [9]水产品核污染物理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 李宾. 上海海洋大学, 2013(05)
- [10]福岛核事故后典型放射性核素在中国近海环境中分布和迁移特征分析[D]. 刘丹彤.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