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静电摄影缩放地形图的初步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杨霄[2](2021)在《菏泽市地面沉降因子识别体系与预测评估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因素诱发的地面沉降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地质灾害,影响着世界上许多城市地区的发展。不均匀的地面沉降会导致地裂缝等相应灾害的发展,对城市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损害,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风险。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搜集地面沉降相关历史、现状资料及实际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勘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机器学习、数学建模和数值计算等手段,构建了一个通用的地面沉降评估模型。该模型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可高效、便捷处理诱发地面沉降的多因子识别与预测评估问题。利用建立的模型定量化确定了影响菏泽市地面沉降发展的主要因子,并对菏泽市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详细搜集并调查了菏泽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基础地质以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然后结合现有的相关文献分析了研究区域的地面沉降的历史与现状情况,确定了地面沉降的影响因子。综合从多源数据集(数字高程模型、卫星遥感大数据、水文局和水务局的专题数据图及水资源报告等资料)中提取了影响菏泽市地面沉降的12个静态因子和3个动态因子。同时详细介绍了各因子的提取方法,并在GIS系统中建立了菏泽市地面沉降影响因子数据库。(2)基于遥感卫星数据集和山东省“四网合一”(水准监测网、GNSS监测网、分层标和基岩标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地面沉降监测体系,结合InSAR遥感数据处理技术提取了 2017~2020年菏泽市地面沉降原始学习样本数据。将地面沉降原始数据学习样本数据集分为两份,一份占比70%作为机器学习训练样本数据集,一份占比30%作为机器学习检验样本数据集。将所有数据集导入随机森林模型中进行不断的迭代训练,得到了准确程度较高的菏泽市地面沉降因子识别及预测评估模型。(3)根据菏泽市各县区的降雨量时间序列监测数据的特征情况,为每个区域设计并建立了不同的降雨量SARIMA时序预测模型。研究模拟分析了2008~2020年菏泽市各县区的连续性降雨量月均值监测数据,确定了不同区域范围历史降雨的行为模式。经数据准备及预处理、数据转换、参数识别和模型检验后建立的SARIMA模型拟合优度较高。其具有较低的Ljung-Box Q值和显着大于0.05的p值,并且模型的残差均为白噪声,显示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预测能力。(4)通过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含水岩组结构特征以及地下水流动状态,构建了菏泽市区域地下水概念模型。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参考概念模型的边界性质、参数条件等构建了地下水运动的微分数学模型,确定了研究区地下水为非均质性、各向异性的三维非稳定流模型。在GIS系统中,将高分辨率的遥感地质资料、钻孔资料、地下水监测资料等数字化并转换为统一的格式,构建地下水数值模型数据库。再结合MODFLOW程序包,模拟分析了 2017年~2020年的地下水运动变化。结果表明,量化的地下水流模型可科学合理的预测地下水水流场动态变化。且在现状规划条件下,浅层地下水水位缓慢降低,深层地下水水位大部分地区逐步上升,仅漏斗处地下水缓慢下降。(5)本文在GIS平台的支持下,通过构建地面沉降影响因子数据库,将SARIMA模型、MODFLOW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地面沉降的动态预测分析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分析了 2025年的菏泽市地面沉降的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沉降分析模型在菏泽市地面沉降预测及防控中呈现出较好的模拟效果,能够从灾害风险预测、分布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实现了对菏泽市地面沉降风险的整体防控。
鲁鑫鑫[3](2021)在《虚拟三维场景的搭建与可视化动态展示》文中研究说明在数字化软件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将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运用于建筑房地产行业是当下形式的需要。如今的建筑行业所使用的平面效果图,只能提供简单的、静态局部的视觉体验,对于建筑的空间效果,现有市场大部分也只是以传统沙盘模型的方式呈现。因此,我们提出房地产商可以运用三维建筑漫游动画这种动态仿真的可视化形式对房产建筑及景观做宣传。我们利用计算机三维技术建立三维虚拟园林的建筑漫游动画,使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和手段将二维图纸中的设计转化成虚拟的数字化建筑,增强建筑景观设计的交互性,达到实体沙盘模型所达不到的仿真空间效果。突破了传统静态的空间表现手法,信息展现的也更直观形象。本文就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园林建筑景观中的应用分为两个重点实施内容,第一个是搭建了园林建筑的虚拟三维模型。在这一实施过程中,我们找出传统模型制作的弊端,提出根据预制构件进行参数化建模的方法以及二次开发搭建模型的方法。基于SketchUp将绘制好的矢量数据进行三维立体建筑群的模型搭建,设计制作整个园林建筑的虚拟三维空间场景,并对周边配套设施进行二次开发建模,形成虚拟三维空间场景。第二个是在虚拟园林建筑场景可视化方面增强交互性,让虚拟的数字化建筑呈现出更加真实的动态可视化效果。我们基于Lumion将搭建的三维虚拟场景进行动态仿真渲染,突破了原本单一的漫游形式,设计实现了虚拟园林场景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动态漫游效果。最后基于虚拟三维场景搭建及动态可视化方面的设计输出了以建筑漫游动画为载体的虚拟园林建筑的动态可视化效果。为古典园林庭院景观建筑设计呈现出三维视觉体验,为SketchUp和Lumion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古典园林庭院别墅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供设计思路和方法。本文就理论研究和园林建筑实际项目相结合,实现了园林建筑的三维动态可视化展示效果。解决了建筑与用户之间的交互难题,打破了传统建筑宣传展现形式,同时它节约了传统模型的修改制作成本。因为虚拟建筑模型的各类参数及位置易于修改,从前期的需求分析、项目规划、模型制作、渲染输出等方面都大大提高了建筑场景可视化的效率,对房地产等领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三维场景动态可视化展示为房地产建筑的宣传推广提供了 一个新的思路,它不但可以清晰的展示建筑结构群,还节约了修改成本以及不必要的资源的浪费。三维可视化动态展示的形成能够让人在三维空间的世界中感知虚拟的建筑实体效果,通过计算机以及各种互联网设备与建筑虚拟实体面对面交流,这种宣传方式大大提高了宣传效率和宣传范围。可视化可以给人以仿真的、三维的而且具有实时交互的效果,人们就可以通过三维动态的世界利用现代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来获取更多建筑景观相关信息。利用三维建模技术,目标群体就可以以一种动态的方式欣赏建筑景观的效果,给目标群体带来更加具有现场感和真实感的可视化的效果体验。虚拟动画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在各个行业都在飞速发展。三维建筑漫游动画就是虚拟动画的一个代表性的方面,是虚拟三维建筑场景建立技术和虚拟动画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其前景也十分可观。
和娟[4](2021)在《基于GIS辅助的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教学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GIS强大的功能对地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将GIS作为教学手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GIS与乡土地理相结合能够发挥出更大的育人功能,因此研究GIS辅助乡土地理教学十分必要。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为例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践研究法,分析了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和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两类教学案例并总结出相应启示,指导本文教学案例的开发;根据初中地理教科书的内容收集和遴选呼和浩特市乡土地理资料,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确定教学主题;设计了4个GIS辅助的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实施了一个教学案例并进行了反思和优化;通过对教学案例设计过程的总结提出了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依据初中地理教科书的内容,通过查阅书籍、网站和实地走访收集到呼和浩特市乡土地理资源13类。依据课标筛选出7类16个教学主题。第二,依据课程标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以及GIS的功能,开发出4个GIS辅助的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包括呼和浩特市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历史沿革、自然环境特征、工业和交通运输。教学案例包括教案和学案两部分。第三,通过总结GIS辅助呼和浩特市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过程,得到了3个阶段,9条策略。第一阶段乡土资料收集及遴选策略:以地理教科书内容为指导收集乡土地理资料、以多种资料收集方式确保乡土资料全新全面;第二阶段确定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主题的策略:以课程标准作为确定教学主题的依据;第三阶段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确定教学目标、恰当引用高中地理知识融入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以教学内容和学情为依据设计GIS的应用形式、以问题的形式对乡土地理和GIS进行总结反馈、课后探究环节以实践为主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以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作为落实教学目标的保障。
高艳飞[5](2021)在《基于总体最小二乘平差的若干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最小二乘平差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平差时,假设函数模型系数阵中没有误差,仅考虑观测向量含有的偶然误差,然而实际的函数模型中系数矩阵也可能是由观测数据计算得到的,而观测数据本身含有随机误差,由误差传播率可知系数矩阵中也含有偶然误差,理论分析可知最小二乘法求取的参数不再是统计意义上的最优解,针对函数模型系数矩阵误差问题在数学领域中采用EIV模型的总体最小二乘法平差解算,EIV模型可同时顾及系数矩阵和观测向量中含有偶然误差的问题。近年来总体最小二乘法在数学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应用总体最小二乘法处理测量数据时还存在问题,实际平差解算中既有别于数学中的纯理论又与之有一定的联系,应结合应用领域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因此本文着重对顾及系数矩阵误差的总体最小二乘法问题研究,结合测量实例将总体最小二乘法纯数学理论归入到测量数据处理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经典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与求解参数的方法做了介绍,分析了该法在测量数据处理中没有考虑系数矩阵误差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引出基于EIV模型的总体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的概念,对总体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平差准则、解算方法、精度评定做了详细阐述,阐述了总体最小二乘法的迭代和矩阵分解三种不同求解参数的解算方法和精度评定公式,分析了各种解法的特点及其优势所在,最后对总体最小二乘法的拓展理论做了分析,研究混合总体最小二乘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总体配置法等拓展理论,对拓展理论的解算公式做了总结;2、结合实例讨论总体最小二乘算法在形变监测、高程异常、坐标转换、后方交会等方面中的应用,在形变监测中通过比较预报误差值可知总体最小二乘法相较于最小二乘法精度提高了18%左右,在基准转换实例应用中对比分析最小二乘法、总体最小二乘法和混合总体最小二乘解法的结果,结果也表明总体最小二乘法解算精度优于最小二乘法,通过模拟算例对比两种配置算法,可得出总体最小二乘配置法精度优于最小二乘法,在后方交会、形变监测、标靶球定位等实例中得到了同样的结论,算例中顾及系数矩阵和观测向量误差的总体最小二乘法参数解算精度优于传统最小二乘法解算精度。
王冰清[6](2020)在《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文中研究说明插图,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再现性和说明性的绘画,它依附于文本而存在。本文针对插图艺术在不同功能作用下的表现方法与发展现状,一方面回归插图原本解释说明的性质,一方面又以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出现,运用于各个领域。分析了插图定义扩展的必然性,论述了插图艺术经过扩展后的功能性转换、手法衍生、内涵变化。分析了“信息时代”的视觉文化背景插图的现状,讨论了插图艺术的功能性转换及运用多样手法表现的客观原因。进而从图解演绎与信息的视觉化呈现入手,分析不同领域对插图艺术的需求,直观再现、分析能力、传播效果、接受度等。突出了“以图解为方法”这一当下信息视觉化的需求和表现特征,分析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插图的图解方法在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及对视觉文化的影响,可以为插图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与参照。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庞万[8](2020)在《数字技术在大型景观雕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技术的产生对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开始形成了一些成熟的新型艺术形式,例如虚拟现实、网络游戏、网络媒体艺术、数字动画、手机视频、数字移动视频、CG静帧、数字影视特效、DV设计、互动艺术以及数字音乐等。在雕塑创作方面近年来新流行的“数字雕塑”也是数字艺术的一种,它给古老的雕塑艺术开辟了一个全新领域。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大型景观雕塑的创作节约了时间和成本,使得大型景观雕塑的创作更加趋向于高效性、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性。本文在“数字雕塑”艺术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传统大型景观雕塑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工期长、高污染、经济性低及雕塑加工场地限制等因素,依据约束理论、优势理论及需求理论的基本原则提出数字技术介入大型景观雕塑创作的必要性,通过梳理大型景观雕塑创作中常用的数字技术并结合传统大型景观雕塑创作流程,尝试构建数字化大型景观雕塑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对大型景观雕塑创作过程中位置的确定、尺度大小、雕塑各部位比例分析以及其和环境关系协调性等因素造成的差异性和不可预测性提出了解决办法。最后通过实际案例运用,从劳动外延量(效率)、景观雕塑表面积计算、创作工具、制模定样材料四个方面与传统大型景观雕塑创作流程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数字技术介入大型景观雕塑创作中的必要性。同时也希望本研究能够给未来大型景观雕塑的创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意义。
孙德鹏[9](2020)在《智慧林业防火物联网智能分析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森林火灾频发,给森林资源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对此,国家先后制定了《森林防火条例》和《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我国森林防火工作中。尤其是“智慧林业”概念的提出,为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出具了更为完整、系统的技术体系和指导意见。本文以“智慧林业”为框架,以崂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域,研究如何将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前沿技术应用于森林防火系统建设中,并搭建智慧林业防火物联网智能分析平台。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为减少山地森林环境对防火物联网节点选址的影响,提出三维GIS和层次分析法集成的节点优化选址策略,实现了候选节点在有效覆盖、地形通视、监测位置、光照辐射、可视域范围等外部影响因素上的定量表达和权重排序,以达到森林防火物联网节点优化选址的目的;(2)研究了基于Web GIS的森林防火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可视化技术。利用Arc GIS三维开发技术,通过高程数据与卫星遥感影像叠加的方式,实现了高分辨率的真三维影像地形图的构建,并完成了3ds Max制作的森林防火资源地物三维模型的融合展示,为森林防火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可视化及智能分析提供了基础底图;(3)针对森林火灾扑救过程中林区路网不完善、路径规划不合理的问题,提出林火扑救道路选线模型。首先利用GPS轨迹数据提取了林区路网,其次利用图论的Node-Arc模型和Arc GIS的Coverage地理数据模型完成了林区路网拓扑结构的构建与存储,最后结合森林环境特点,设计了将高程差作为启发信息的A*算法,并验证了将其应用到森林火灾路径规划的可行性。本文结合森林防火的实际需求,实现了智慧林业防火物联网智能分析平台,并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图层管理模块、防火物联网模块、智能视频监控模块和生态环境检测模块。相比传统森林防火平台,该平台具有实时渲染地形影像、当地地名、林区路网、防火资源等静态数据以及林区人群活动信息、生态环境参数等动态数据的功能,可为森林防火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张雪莹[10](2020)在《基于Placido盘的角膜地形图仪光机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角膜地形图仪是测量角膜形状的重要仪器之一,可精确测量角膜表面曲率参数,并将测量结果以数字化地形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对角膜接触镜查验、角膜疾病诊断和角膜术后恢复评估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市场上角膜地形图仪基于多种原理,如裂隙扫描、立体三角测量、Scheimpflug匀速旋转测量等,而基于Placido盘的角膜地形图仪因其具有测量精度高、地形图绘制精确、测量数据多样、分析能力强、价格适中等诸多优点,在医疗市场上广受欢迎。目前基于Placido盘的角膜地形图仪检测标准误差一般为±0.03 D,测量范围一般为5.5 mm-10.9 mm。为进一步提高角膜检测精度,扩大角膜覆盖范围,增加市场竞争力,本文设计了一种高精度、高覆盖率的角膜地形图仪光机系统。论文对基于Placido盘的角膜检测理论和光机系统进行了具体分析,构建了系统总体方案,推导角膜曲率解算模型,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Placido盘及其加工工艺:采用注塑、喷涂、CNC的工序加工Placido盘,提高Placido盘内表面黑白同心圆环的边缘锐利度,提高成像质量和图像处理精度。选用环形高亮LED发光光源,使用内表面喷涂有BaSO4的反光罩来提高光源光照的均匀性,从而提高角膜的检测精度。设计了库克三分离结构成像物镜系统,通过优化进一步改善像差校正效果,光学系统总长较短,符合现代仪器的小型化理念。对成像物镜和固视光源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在压圈、镜座与透镜的接触面上采用对透镜压力最小的球形界面设计,提高装调精度。使用标准模拟眼对样机进行标定,标定的曲率半径测量标准差小于0.03 mm,满足国家规定A类标准,使用标定后的实验样机对曲率半径为8 mm的标准模拟眼和五组实际人眼分别进行测量实验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其检测标准误差在±0.015 D,角膜测量范围在5.5 mm-12 mm,满足国家医药行业规定的眼科仪器检测标准。
二、采用静电摄影缩放地形图的初步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静电摄影缩放地形图的初步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菏泽市地面沉降因子识别体系与预测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时空监测技术在地面沉降中的研究现状 |
1.2.2 地面沉降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3 目前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条件 |
2.1.4 河流水系 |
2.2 区域基础地质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 |
2.3.2 地下水含水岩组分布 |
2.3.3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 |
2.4 地面沉降历史与现状 |
2.4.1 沉降历史 |
2.4.2 沉降现状 |
第三章 地面沉降诱发因子 |
3.1 因子的选择及来源 |
3.1.1 因子介绍 |
3.1.2 遥感卫星数据的收集 |
3.2 静态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
3.2.1 高程、坡度 |
3.2.2 曲率 |
3.2.3 到河流的距离 |
3.2.4 地形湿度指数 |
3.2.5 地层岩性 |
3.2.6 距断层的距离 |
3.2.7 土地利用类型 |
3.2.8 可压缩层厚度 |
3.2.9 煤矿开采位置 |
3.3 动态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
3.3.1 降雨量 |
3.3.2 地表水体 |
3.3.3 地下水水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面沉降多因子识别及评估模型 |
4.1 原始学习样本数据 |
4.1.1 基础地理信息监测数据 |
4.1.2 数据处理方法 |
4.1.3 形变统计结果 |
4.2 机器学习算法原理 |
4.2.1 方法介绍 |
4.2.2 实施步骤 |
4.3 模型的实现及参数设定 |
4.3.1 数据的预处理 |
4.3.2 超参数的设置 |
4.3.3 精度的评判 |
4.3.4 特征变量重要性评估 |
4.4 实例应用分析 |
4.4.1 模型的建立 |
4.4.2 模型检验分析 |
4.4.3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面沉降动态模型预测 |
5.1 降雨动态预测模型 |
5.1.1 模型结构理论 |
5.1.2 基本方程及参数 |
5.1.3 具体操作方法 |
5.1.4 预测分析 |
5.2 地下水动态数值模型 |
5.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2.2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5.2.3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建立 |
5.2.4 模型参数的识别 |
5.2.5 模型校准与验证 |
5.2.6 地下水位动态预测 |
5.3 地面沉降的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在读期间申请的专利 |
在读期间获得的奖励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虚拟三维场景的搭建与可视化动态展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开发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1 降低修改成本 |
1.3.2 实现三维可视化动态展示 |
1.3.3 提高交互性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需求分析 |
2.1 项目需求概述 |
2.2 设计实现所需技术分析 |
2.3 功能实现需求分析 |
2.3.1 运用SketchUp实现虚拟三维模型搭建 |
2.3.2 设计场景直接面向设计过程 |
2.3.3 利用剖面图功能实现图表制作 |
2.3.4 虚拟场景的动画及光影效果实现 |
第3章 项目核心问题的设计和实现 |
3.1 关于景观原型的元素提取框架 |
3.2 运用模型进行设计构思 |
3.2.1 方案初期构思体量 |
3.2.2 方案深入阶段的细节构思 |
3.2.3 内部空间构造的推敲和分析 |
3.3 基于歇山顶建模解析几何体创建与编辑技术 |
3.3.1 基本几何体创建 |
3.3.2 曲面建模 |
3.3.3 细分曲面技术 |
3.3.4 模型交错 |
3.3.5 放样造型 |
3.3.6 组与组件的运用 |
第4章 三维可视化实施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
4.1 实施流程及框架 |
4.2 数据采集 |
4.3 草图绘制 |
4.4 二维参考图绘制 |
4.5 三维模型及场景搭建 |
4.5.1 建筑轮廓模型 |
4.5.2 建筑细节建模 |
4.5.3 拼接三维模型 |
4.6 模型检查及清理 |
4.6.1 模型的正反面 |
4.6.2 清理模型,检查错误 |
4.7 三维模型导出 |
4.8 虚拟场景渲染 |
4.8.1 前期准备 |
4.8.2 导入模型 |
4.8.3 检查模型 |
4.8.4 设置光线场景 |
4.8.5 画面的统一调节 |
4.8.6 配置景观素材 |
4.8.7 静帧图片的渲染 |
4.8.8 生成三维漫游动画 |
4.8.9 导出虚拟现实文件 |
4.9 三维可视化项目开发结果 |
4.10 三维可视化项目开发使用情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GIS辅助的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GIS |
2.乡土地理 |
3.教学案例 |
(二)理论基础 |
1.生活教育理论 |
2.多元智能理论 |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一)GIS辅助乡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
1.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
2.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
3.巩固地理知识,奠定高中GIS学习基础 |
(二)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的可行性 |
三、GIS辅助呼和浩特市初中乡土地理教学课程资源收集和遴选 |
(一)依据教材内容确定乡土地理资源收集类型 |
(二)依据GIS的功能确定乡土地理的教学内容 |
(三)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 |
四、案例分析与启示 |
(一)案例来源及筛选 |
(二)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
1.案例分析目的 |
2.案例分析内容 |
3.案例分析呈示 |
(三)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案例分析 |
1.案例分析目的 |
2.案例分析内容 |
3.案例分析呈示 |
(四)案例分析启示 |
1.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启示 |
2.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启示 |
五、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
(一)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依据 |
1.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
2.依据GIS的功能 |
3.依据“双动两案”教学模式 |
(二)教学案例设计 |
1.教学案例设计说明 |
2.教学案例一:阴山南麓、锦绣青城 |
3.教学案例二:依山傍水,四季分明 |
4.教学案例三:内外联动,朝发夕返 |
5.教学案例四:乳香四溢,百业俱兴 |
(三)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反思 |
1.课前准备 |
2.教学过程 |
3.实施启示 |
六、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 |
(一)乡土资料收集及遴选策略 |
(二)确定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主题的策略 |
(三)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呼和浩特市乡土地理资源 |
附录2 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案例一览表 |
附录3 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
附录4 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案例一览表 |
附录5 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
附录6 学生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总体最小二乘平差的若干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总体最小二乘法基本平差理论 |
2.1 概述 |
2.2 最小二乘法平差原理 |
2.3 总体最小二乘法原理及解法 |
2.3.1 总体最小二乘法原理 |
2.3.2 总体最小二乘法SVD解法 |
2.3.3 总体最小二乘法最小奇异值解法 |
2.3.4 总体最小二乘法的Euler-Lagrange逼近解法 |
2.4 总体最小二乘误差分析 |
2.4.1 模型误差 |
2.4.2 观测误差 |
2.4.3 截断误差 |
2.4.4 舍入误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总体最小二乘拓展模型及解算 |
3.1 概述 |
3.2 混合总体最小二乘方法 |
3.2.1 混合总体最小二乘矩阵分解解法 |
3.2.2 混合总体最小二乘最小奇异值解法 |
3.2.3 混合总体最小二乘迭代解法 |
3.3 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方法 |
3.3.1 观测值不等精度下的加权总体最小二乘 |
3.3.2 系数矩阵不等精度下的加权总体最小二乘 |
3.4 总体最小二乘配置方法 |
3.4.1 最小二乘配置法 |
3.4.2 总体最小二乘配置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体最小二乘平差在测量中的若干应用 |
4.1 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的形变监测 |
4.2 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的坐标转换 |
4.2.1 基于四参数函数模型的总体最小二乘法转换 |
4.2.2 基于七参数函数模型的总体最小二乘法转换 |
4.2.3 基于四参数模型总体最小二乘配置法转换 |
4.3 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的高程拟合 |
4.4 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的空间后方交会 |
4.5 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的标靶球定位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工作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6)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起源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插图相关性概念解读 |
一、图画 |
二、图像 |
三、图解 |
四、图式 |
五、图示 |
六、图谱 |
七、图形 |
八、图案 |
九、图法 |
十、图像化 |
十一、视觉化 |
第一章 :概念与延伸:功能的系列解读 |
第一节 关于插图概念的功能与表达方法 |
一、插图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
二、插图的说明性 |
三、插图的技术性 |
四、插图的实用性 |
五、插图的图解方法 |
第二节 关于插图的分类与图解表达 |
一、技术性的图示 |
二、说明性的图解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图画与认知:信息的图解演绎 |
第一节 视觉符号与启蒙教育 |
一、看图识字 |
二、看图说话 |
第二节 板书图示与概念表达 |
一、简笔画与知识表达 |
二、视觉图示与原理推演 |
第三节 手绘图示与信息交流 |
一、现场草图与直观解读 |
二、边说边画与信息传递 |
第四节 手机信息与视觉的符号化 |
一、基本功能与使用方式导视 |
二、网络表情系列与情感语言交流 |
三、衍生扩展与动态变化解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与引导:使用说明及过程操作 |
第一节 原理结构与装配图示 |
一、家用电器的结构与功能表达 |
二、手工制品的工艺分析与制作流程 |
三、拼装玩具的构件与步骤说明 |
第二节 地域信息与图像引导 |
一、出行路线规划与插图手法 |
二、地形地貌的介绍与图像表示 |
三、特殊地图的不同用途与插图形式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学与视觉:复杂原理的图示表达 |
第一节 人体解剖与医疗功用 |
一、达·芬奇的人体解剖笔记 |
二、安德烈·维萨里的解剖学绘画 |
三、中医经络穴位的制图艺术 |
第二节 博物与手绘:动植物标本图解 |
一、《发现之美》与自然史考察的视觉笔记 |
二、乔治·居维叶的生物学幻想图示 |
三、标本图画与中国工笔绘画及郎世宁绘画的比较 |
第三节 建筑·图示:建造的结构与演示 |
一、彼得·埃森曼的《图解日志》 |
二、梁思成营造学社考察札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运动与图式:动态的三维分解 |
第一节 体育运动的步骤图解 |
一、广播体操的推广与图示呈现 |
二、跳台跳水运动的姿势规范与得分说明 |
三、太极拳分解动作的图示演绎 |
第二节 舞蹈教学中的图示说明 |
一、现代舞的技术训练图示 |
二、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解说 |
三、体育舞蹈的技术规范 |
第三节 肢体语言与插图表现 |
一、手旗旗语的信号传达与航运保障 |
二、手语的学习与信息传递 |
三、魔术表演的动作分解与图示揭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归纳与总结:作为插图表达方法的图解 |
第一节 理性的图示 |
第二节 感性的图解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数字技术在大型景观雕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课题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课题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
1.5.1 课题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2.从数字技术到数字艺术 |
2.1 数字技术的产生及发展 |
2.1.1 数字技术的概念 |
2.1.2 数字技术的发展 |
2.1.3 数字技术的特征 |
2.2 大型景观雕塑 |
2.2.1 景观雕塑的概念 |
2.2.2 大型景观雕塑的划分依据 |
2.2.3 大型景观雕塑创作原则 |
2.3 技术的艺术化—大型景观雕塑创作的数字化 |
2.3.1 数字技术介入大型景观雕塑创作的必要性研究 |
2.3.2 数字化大型景观雕塑创作的基本特征 |
2.3.3 国内外运用数字技术的大型景观雕塑案例分析 |
3.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大型景观雕塑创作模式构建 |
3.1 方案创作阶段 |
3.1.1 方案构思 |
3.1.2 图纸的输出 |
3.2 模型创作阶段 |
3.2.1 大型景观雕塑三维数字模型的构建与转化 |
3.2.2 虚拟环境中雕塑的位置、尺度、比例确定 |
3.3 效果图的制作 |
3.3.1 高效的实时渲染器 |
3.4 雕塑工程施工阶段 |
3.4.1 结构安全分析 |
3.4.2 施工图的制作 |
3.4.3 数字输出终端 |
3.5 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大型景观雕塑创作模式分析 |
4.数字化技术在灵宝矿区主雕创作应用实践 |
4.1 项目概况 |
4.2 项目基地数据的采集 |
4.2.1 数字矿山 |
4.2.1 无人机倾斜摄影原理 |
4.3 东西两区雕塑方案的创作 |
4.3.1 主题的选定 |
4.3.2 东西两区山体主雕塑体量的初步确定 |
4.3.3 雕塑的位置分析 |
4.3.4 雕塑造型与矿山边坡的分析 |
4.3.5 视距分析确定雕塑尺度 |
4.4 东西两区雕塑数字化模型的创作 |
4.4.1 东区老子雕塑的创作 |
4.4.2 西区孔子雕塑的创作 |
4.4.3 3Dmax对大型景观雕塑模型的等比例放大 |
4.5 数字雕塑与数字景观的同一性 |
4.5.1 Sketch Up软件简介 |
4.5.2 Zbrush软件对景观雕塑模型进行减面处理 |
4.5.3 雕塑的比例分析 |
4.6 雕塑效果图的制作 |
4.7 雕塑的施工与矿山开发相结合 |
4.7.1 雕塑的多维度分析 |
4.7.2 矿山的模拟开采 |
5.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大型景观雕塑创作与传统大型景观雕塑创作比较研究 |
5.1 河南省灵宝矿区大型景观雕塑课题的传统创作方法 |
5.2 比较分析法 |
5.2.1 比较分析的概念 |
5.2.2 比较因子的选择 |
5.3 比较因子 |
5.3.1 劳动外延量(效率) |
5.3.2 景观雕塑表面积计算 |
5.3.3 创作工具 |
5.3.4 制模定样材料 |
5.4 比较因子分析 |
5.4.1 关系分析 |
5.4.2 高效性 |
5.4.3 生态可持续性 |
5.4.4 经济性 |
6.结语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图表索引) |
(9)智慧林业防火物联网智能分析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森林防火平台研究现状 |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森林防火中的研究现状 |
1.2.3 GIS在森林防火中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森林防火相关技术研究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理论 |
2.2 WebGIS概述 |
2.2.1 WebGIS原理 |
2.2.2 WebGIS体系架构 |
2.3 ArcGIS三维开发技术 |
2.3.1 3dsMax三维模型生成 |
2.3.2 ArcGIS Pro三维服务发布 |
2.3.3 ArcGIS Enterprise三维服务管理 |
2.3.4 ArcGIS API for Java Script三维服务开发 |
2.3.5 空间数据库技术 |
2.4 路径规划算法 |
2.4.1 盲目式搜索算法 |
2.4.2 启发式搜索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三维GIS与 AHP的防火物联网节点优化选址 |
3.1 节点优化选址策略提出 |
3.1.1 防火物联网背景 |
3.1.2 影响节点选址因素 |
3.2 递阶层次结构构造 |
3.3 三维GIS空间分析计算 |
3.4 节点优化选址策略实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WebGIS的森林防火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可视化 |
4.1 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4.2 三维影像地形可视化 |
4.2.1 数字高程模型建模 |
4.2.2 瓦片金字塔结构 |
4.2.3 瓦片存储管理 |
4.2.4 三维影像地形可视化实现 |
4.3 三维防火资源地物模型可视化 |
4.3.1 三维防火资源地物模型建模 |
4.3.2 三维防火资源地物模型格式转换及发布 |
4.3.3 三维防火资源地物模型可视化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林火扑救道路选线模型研究 |
5.1 林区路网提取 |
5.1.1 轨迹数据获取 |
5.1.2 林区路网提取 |
5.2 林区路网拓扑结构构建及存储 |
5.2.1 拓扑结构构建 |
5.2.2 拓扑结构存储 |
5.3 林火扑救最优路径求解 |
5.3.1 A*算法基本原理 |
5.3.2 本文启发函数设计 |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智慧林业防火物联网智能分析平台设计与实现 |
6.1 智慧林业防火物联网体系架构 |
6.2 平台总体设计 |
6.2.1 总体结构设计 |
6.2.2 数据库设计 |
6.3 平台开发环境 |
6.4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6.4.1 图层管理模块 |
6.4.2 防火物联网模块 |
6.4.3 智能视频监控模块 |
6.4.4 生态环境检测模块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Placido盘的角膜地形图仪光机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角膜地形图仪的发展 |
1.2.2 角膜曲率检测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指标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指标要求 |
第2章 系统测量理论模型建立 |
2.1 测量原理 |
2.2 Placido盘的建模及设计 |
2.2.1 Placido盘形状确定 |
2.2.2 Placido盘环分布建模 |
2.3 角膜曲率解算模型 |
2.4 系统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学系统设计 |
3.1 Placido盘设计 |
3.1.1 Placido盘三维模型建立 |
3.1.2 Placido盘材料的选择 |
3.1.3 Placido盘加工工艺和盘检测 |
3.2 照明装置 |
3.2.1 照明系统选择 |
3.2.2 光源的选型 |
3.2.3 照明的安全性 |
3.2.4 照明装置设计 |
3.3 光学成像系统设计 |
3.3.1 相机选型及参数计算 |
3.3.2 初始结构选取 |
3.3.3 系统优化设计 |
3.4 固视光源准直系统设计 |
3.4.1 参数计算 |
3.4.2 初始结构选取 |
3.4.3 系统优化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架及调节机构设计 |
4.1 光学成像物镜结构设计 |
4.1.1 成像镜筒设计 |
4.1.2 镜座设计 |
4.1.3 压圈设计 |
4.2 固视光源准直物镜结构设计 |
4.3 半反半透镜结构设计 |
4.4 光路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4.5 颚托支架及手柄组件结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样机标定及测量实验 |
5.1 图像处理 |
5.2 样机标定 |
5.2.1 实物样机 |
5.2.2 角膜曲率测量标定 |
5.3 实验验证及误差分析 |
5.3.1 标准模拟眼测量 |
5.3.2 实际人眼测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采用静电摄影缩放地形图的初步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菏泽市地面沉降因子识别体系与预测评估模型研究[D]. 杨霄. 山东大学, 2021(12)
- [3]虚拟三维场景的搭建与可视化动态展示[D]. 鲁鑫鑫. 山东大学, 2021(12)
- [4]基于GIS辅助的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D]. 和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基于总体最小二乘平差的若干应用研究[D]. 高艳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D]. 王冰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数字技术在大型景观雕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 庞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智慧林业防火物联网智能分析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孙德鹏.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10]基于Placido盘的角膜地形图仪光机系统研究[D]. 张雪莹.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