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地区石窟、摩崖造像的调查与初步研究(节选)

济南地区石窟、摩崖造像的调查与初步研究(节选)

一、济南地区石窟、摩崖造像的调查与初步研究(节选)(论文文献综述)

孙清泮[1](2021)在《山东青州驼山、云门山石窟研究》文中指出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全盛时期,各地建造寺庙、造像、写经蔚然成风,青州自然也不例外,驼山、云门山石窟便开凿于此时期并形成规模。根据调查,驼山石窟现存四个窟、一个大龛及一处摩崖造像,共有造像740余身;云门山石窟有两个大龛及三个小窟,各类造像270余身。作为隋唐时期山东地区重要的佛教石窟,对其进行系统调查与研究是必要的。根据各窟时代特征,驼山、云门山石窟造像风格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它融合、吸收了不同朝代造像的特点,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造像特征。驼山、云门山石窟造像汲取了北齐、北周以及南朝造像风格,并在这个过程中融合统一,随后在隋代向着健壮、浑圆的特点演变,最终发展为唐代造像丰腴的风格。就造像题材而言,隋唐青州地区以弥陀为主,弥勒、观世音次之。这说明此时弥陀信仰兴盛,改变了北朝弥勒盛行的突出特点,与其他地区特征一致。这一转变与弥勒和弥陀净土的时空差异、往生净土的难易程度、统治者的态度以及高僧大德的推动等有密切关系。本文重点对菩萨天衣、题记、小型造像以及驼山第4窟图像等内容进行考证,认为横于身前两道样式的天衣应是在北朝新样U形天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可能最早出现在山东境内,随着文化交流影响到陕甘地区,最终成为隋唐时期的主要样式;造像记既反映出隋唐发愿对象程式化的特点,又表现出佛陀名称转化滞后的个性;驼山、云门山石窟窟壁小型造像并非都是“千佛”图像,其中驼山第2窟及第3龛是长期形成的数量庞大的佛像群体,反映出各时期民众造像的情况;最后,驼山第4窟正壁右上为维摩诘与文殊图像,其中维摩诘与敦煌莫高窟唐代图像相似,在这里,维摩诘图像起到增益净土以及联系释迦与弥勒的媒介作用。

王诗晓[2](2020)在《汉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佛教图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潘力[3](2020)在《中古中国菩萨像所持“桃形物”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

张婷[4](2020)在《内江翔龙山石窟调查与研究》文中认为翔龙山石窟位于内江市市中区,始凿于晚唐时期,延至明清。现存大小龛窟80个,摩崖题刻43处,造像内容丰富,特征鲜明,具有重要的历史、宗教、艺术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整理出详实的内容总录作为研究的基础材料。首先对翔龙山石窟的龛窟形制,造像特征及题材组合等方面做了类型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纪年题记做了分期断代研究。在时代上划分为五期,第一期为晚唐时期,以特大型和大、中型龛为主,地理位置较佳;第二期为晚唐至五代,以中小型龛为主,主要分布在千手观音两侧崖面;第三期在宋初,以中、小型龛为主,主要分布在倚坐弥勒周围;第四期在宋初至南宋之间,以小型龛为主,主要分布在K7两边及造像区的边缘;第五期为南宋-清代的作品,以中小型龛为主,分布较偏散。其次,对翔龙山石窟特色题材的艺术特征、图像来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翔龙山石窟题材丰富,风格独特,特别是千手观音不仅雕刻精美且体量巨大,在巴蜀地区独树一帜;地藏十王与地狱变内容成熟,布局独特,明显可以窥见与敦煌地区的联系。最后,分析了翔龙山石窟的兴衰、特征和源流问题。翔龙山石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社会背景开凿,与周边石刻联系十分紧密,特别是与资中、安岳、大足等地区的石窟有着极深的渊源,一方面内江作为成都与重庆之间的重要通道,势必对大足石刻产生过影响;另一方面,大足石刻发展鼎盛时期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内江地区的石窟,最后内江地区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石窟造像。

陈意[5](2020)在《桂林地区唐宋时期摩崖造像研究》文中提出自唐及宋,桂林佛教进入繁荣兴盛时期,寺院林立,造像活动蔚然兴起。迄至今日,桂林地区仍留存160多龛逾500尊造像。学者对桂林佛教摩崖造像的研究开始较早却后续不足,专业性研究文献寥寥,留存空间较大。本文结合文献及实地调查结果,综合考察及研究桂林地区唐宋摩崖造像,分析其艺术风格及其体现的佛教思想内涵,揭示其所反映的宗教及社会文化信息,进一步探讨广西佛教对本地区思想文化传播的影响。第一,依靠文献记载梳理唐宋时期桂林地区佛教的发展背景。大时空背景下全国范围对待佛教的相对宽松政策,及具有佛教信仰的当地官员为桂林地区佛教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而大量旅桂僧侣,加速佛教各宗派在桂林的传播,为桂林当地佛教发展注入活力。第二,系统整理调查所得图文资料,借助考古类型学等方法,通过对主尊、胁侍等造像的分型分式可将摩崖造像分为三大组,对应四期建造年代。第三,梳理桂林地区唐宋时期摩崖造像的造像题材,集中体现为释迦、阿弥陀佛、弥勒佛及观音菩萨,大乘法华禅观及净土思想对民众思想和信仰产生巨大影响。第四,探究桂林摩崖造像的艺术风格来源。造像艺术风格受到印度佛教艺术及中原地区佛教艺术的影响,以中原佛教艺术更甚。第五,讨论佛教艺术在桂林地区的特征及佛教供养。佛教进入桂林,促成了专门营造佛像的工匠团队的形成。民众多自发参与供养活动,形成了以家族为核心的供养方式。桂林地区佛教的发展及造像演变符合唐宋时期大环境下佛像的一般规律,本文对桂林地区摩崖造像进行考古类型学、图像学等研究,在补充桂林地区佛像资料的基础上,以期对造像的类型、分期及其佛教内涵作进一步探索,重新审视桂林地区摩崖造像乃至佛教文化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张潇[6](2019)在《河南巩县石窟的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巩县石窟是中国着名的石窟寺之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老县城东北约13公里的南河渡镇,开凿于寺湾村大力山断崖之上。石窟“一”字型横向分布,分为西、中、东三个区域,现存有5个窟,1个千佛龛,3尊大型摩崖造像,以及331个摩崖造像小龛。自北魏始凿以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唐至明清时期,各类造像与题记丰富,在中国石窟寺发展史以及佛教艺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研究立足于田野,利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巩县石窟进行了科学调查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正文部分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本文选题背景。根据现存造像情况和现有研究成果,石窟寺确系始凿于北魏后期,但因无确切的文献记载,石窟寺究竟为何会开凿于此地,主体洞窟和窟内造像龛是否为北魏帝室所开凿的皇家石窟,其具体开凿年代和发展脉络到底如何,目前学术界仍存在争议。另外,除主体洞窟和窟内造像龛外,巩县石窟拥有数量众多的小型造像龛,这些造像龛的开凿年代、特点等问题也没有进行过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其次,对巩县石窟的既往发现和研究史进行了梳理;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交代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为概述。首先对巩县石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探讨了巩县石窟周边独特的水利和交通地理条件;其次,从巩县石窟出发,对中国石窟寺的选址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本章亦对河洛历史文化与佛教文化进行了探讨。第三章对巩县石窟5个主体洞窟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首先刊布了主体洞窟调查报告;其次,在调查的基础上,就洞窟形制和造像选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巩县石窟5个主体洞窟中,第1、2、3、4窟为中心柱石窟,形制既吸取了云冈第三期石窟的特点,又将龙门佛殿窟的一些布局特点纳入了开凿的设计中;第5窟为方形三壁三龛式佛殿窟,不仅仅是对龙门宾阳中洞的复刻和描摹,也是云冈和龙门两种形制特色结合的产物。洞窟礼拜观像方式的发展,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第四章对巩县石窟的窟内造像龛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首先,刊布了窟内造像龛调查报告,打破以洞窟为基本单位的限制,采取以造像龛为基本研究单位的方法,对窟龛造像进行编号;其次,对窟内造像龛进行了类型学研究;最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类型学的结论,对于巩县石窟的年代和序列做出以下推断:第1窟的开凿时间最早,是为宣武帝所开凿,时代约相当于龙门大型石窟停工的熙平年间;第2窟在雕凿出雏形后废弃而并非完工后崩塌,与灵太后胡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第1窟、第2窟并非作为双窟所营建,第2窟是独立的、以灵太后为功德主的大型石窟;第4窟和第3窟都是为孝明帝以及当时实际掌握政权的灵太后胡氏所造,在时间序列上晚于第1窟,与第2窟的时间相当,但也开始于熙平年间。因灵太后被废,后期壁面雕凿十分粗糙和草率,并且第3窟出现了众多的雕凿改变;第5窟本意是为孝庄帝所造,但经北魏末期的动乱和政治斗争之后,实际完工于孝武帝时期,但仍为皇家力量所造,并非民间自主雕凿。第五章首次刊布了巩县石窟外壁摩崖造像小龛及洞窟内后期雕凿造像小龛的完整调查报告,为小龛的研究提供基础。第六章对巩县石窟造像小龛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首先,通过类型学分析,将巩县石窟的小龛雕刻分为北朝造像小龛和唐代造像小龛两个部分;其次,就两个不同时期的小龛雕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北朝小龛的雕凿,始于北魏普泰年间,但北魏时期的小龛仅可确认227龛一例。可确认的东西魏时期的小龛远多于北魏,雕凿位置相对统一,都围绕在各个窟窟门的周围,尤其是第5窟,数量最多。东魏小龛数量远多于西魏,说明此地区还是处于东魏控制之下的。北齐时期是巩县石窟小龛雕刻的一个高峰,除占据中区外,在各个窟的外壁均有分布,雕凿的类型来看,也更加多样和富于变化,有了很多创新和改变,但由于巩县在北齐时期仍然比较封闭,所以造像保留了更多北魏和东西魏的传统,衣衫仍然比较厚实,并无轻薄贴体的发展趋势,可见巩县石窟的北齐小龛造像具有浓厚的当地特色。巩县石窟无北周小龛雕刻。晚期的小龛全部雕刻于唐代,就年代跨度来说是很宽的,早中晚唐都有,但就雕凿的数量和质量来看,明显集中雕凿于唐高宗和武周时期,龙朔年间、麟德和乾封年间、总章和咸亨年间为三个雕凿高峰。第七章对巩县石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帝后礼佛图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了礼佛图的现状、来源以及独特性和价值;第二部分对巩县石窟与其他相关石窟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讨论了巩县石窟与云冈石窟、鸿庆寺石窟、水泉石窟、西沃石窟和万佛山石窟的关系。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对于研究中未尽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继续开展提出了方向。

徐强[7](2019)在《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研究》文中指出川东北地区的佛教龛窟,其凿刻时代自南北朝一直延续至清末、民国时期,但以隋唐之时所凿龛窟及造像最为集中和精彩。也可以这样说,以广元、巴中为中心的川北地区,实际上集中了从南北朝晚期直至盛唐之时最为精美的一批佛教造像。这一造像“传统”,不但在川北地区得以延续,还扩展到了今达州、广安和南充等三市之地域,在盛唐以后直至晚唐五代的很长历史时期中,先后涌现出大量小规模的佛教龛窟及造像,从而形成了川东北地区贯穿于整个隋唐时期的开龛造像风潮。在川东北地区的隋唐佛教龛窟中,各龛窟的规模大小是有很大差异的,各龛窟的“地位”高低也是极其悬殊的。就整个川东北地区而言,在绝大多数时候,无论是在专家学者眼中还是在普通游客的知识视域之中,广元皇泽寺、千佛崖摩崖造像,以及巴中南龛摩崖造像,毫无疑问是知名度最高的。此外,广元观音岩(也叫五佛岩)摩崖造像,通江千佛崖摩崖造像,以及巴中北龛、西龛、东龛及水宁寺等处的摩崖造像,也因规模较大、成片分布而较早、较多进入研究者的考察范围,并已有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和出版。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这类龛窟称作“中心龛窟”,这既是基于其在从古至今的交通网络中的重要地位,更是着眼于其在历史流变中对周围龛窟凿刻的强烈“辐射”作用。大体上而言,中心龛窟往往是成片分布的规模较大的龛窟群,或若干个在位置上紧邻的龛窟“小群”共同组成的一个“大群”。且龛窟之间往往还多有相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性,恰恰就是中心龛窟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的一种展现(1)。它们多已进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多份有关的调查报告以及较多的研究成果已经公布。与之相对的,本文称之为零散龛窟。其主要特征在于,龛窟规模都很小,但总的数量则较多,在川东北地区的乡野山间零散分布,真正构成了一条大致呈南北走向的“佛教走廊”。但有关这些龛窟的报道或资料,或者仅为最初步之调查,或者还根本未被测量以及编号。其研究成果基本为零,很多基本问题都尚未解决,故而本文写作中的很多资料是第一次公布,很多排年、考辨工作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本文着重完成以下几方面的任务:第一,在前期所进行的长达几年的大量实地踏勘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已刊发的川东北部分零散隋唐佛教龛窟的调查简报,基本摸清川东北地区隋唐零散佛教龛窟的家底。首先简要介绍其基本现状,然后从造像题记、造像细部比较等方面出发,确定龛窟的准确凿刻时间(或大致的凿刻年代),并就各处龛窟富于特色的龛窟形制、造像题材、造像布局及题记内容等问题展开考辨,最终尝试解决以下若干问题:零散龛窟在形制、题材等方面的来源,零散龛窟如何与其所处的地域社会互动,零散龛窟如何反映供养群体的信仰世界,零散龛窟如何对后续凿刻的龛窟施加影响等等。第二,在确定零散佛教龛窟诸要素的基础上,将零散龛窟与中心龛窟置于相反相成的关系之中,分辨同异,总结特征,抓住根本,确定性质。既明确中心龛窟与零散龛窟始终“各行其道”,亦看出中心龛窟与零散龛窟相互交汇——这两种存在状态的并行不悖,才共同构成真正的隋唐川东北佛教龛窟凿刻图景,以及这一区域佛教信众的信仰图景。第三,针对川东北地区零散隋唐佛教龛窟中的突出问题,如对人形化“天龙八部”造像题材的特别钟爱,如小型、微型龛窟中大量存在“二(像)佛并立”造像布局的特殊现象,本文结合大量造像实例进行了专题研讨。第四,对川东北地区零散隋唐佛教龛窟中若干富于整体性、完整性的造像龛窟群,如达州浪洋寺摩崖造像、广元金印山摩崖造像,本文对其进行了综合研究,既展现其前后相续的发展进程,还溯源探流以揭示其来龙去脉,更着意挖掘其内部蕴藏的信仰主题。同时,对具有争议性的一些话题,如广安冲相寺是否为“定光佛道场”,也进行了专题考辨。第五,受川东北地区隋唐佛教龛窟中大量密教题材造像(在广元观音岩、千佛崖等处尤多)的影响,本文推而广之,延伸探索,对四川(尤其是西蜀)密教与两宋画论的关系,亦专文予以探究。

沈芳漪[8](2019)在《辽宋金元建筑中的栏杆形制与装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栏杆具有防护、围合和分隔等功能,是中国古建筑中兼具实用功能、工艺价值、审美意义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构件,在不同时期、地域,不同类型、等级建筑中,有着多样的形制及装饰,它也是古代园林中常见的点缀要素。尽管栏杆实物遗存较少,但有较多反映栏杆形象的间接材料,如一些小木作模型及建筑明器等,如壁画、绘画、石刻、砖雕等图像性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广泛搜集和分类整理,分析其中栏杆的形制和装饰,梳理了辽宋金元之前历代栏杆发展演变的脉络。在概述前代栏杆流变史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辽、宋、金、元时期的栏杆:对比分析辽、宋、金、元各时期栏杆的形制和装饰特征,分析其相互关系;通过与前代栏杆之对比,并结合《营造法式》的记载,探讨辽宋金元这一时期在栏杆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及栏杆与整体建筑的关系。

苟鹭[9](2019)在《巴中南龛摩崖造像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摩崖造像作为一种佛教的石刻艺术,承载着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文化信仰。巴中为四川摩崖造像分布最多且集中的地区之一,而南龛则是巴中境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造像群,其造像题材多样、特征鲜明、内涵丰富,极具艺术价值。目前,学界将巴中南龛摩崖造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章较少,其中大多是考古学和历史学相关研究。本文选取巴中南龛摩崖造像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所得大量的一手材料作为坚实基础,主要运用图像分析、宗教文化学的方法,结合艺术史、艺术原理等相关理论,力图对南龛摩崖造像的形象题材、表现主题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从而展现南龛摩崖造像的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论。绪论阐述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括研究内容和方法,并界定研究范围。正文第一章主要对巴中南龛摩崖造像形成的历史背景、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分布概况进行阐述。第二章运用图像分析法,对造像所选取的题材、表现的主题、运用的雕刻技法进行探究,整理归纳南龛摩崖造像的基本情况,挖掘佛道融合的风格特点。第三章试从宗教文化学的角度,阐述西方净土变思想在南龛摩崖造像中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时代因素,理清净土变造像艺术兴起的宗教文化背景,分析南龛造像独特的艺术美,其造像不仅体现了崇高与庄严的结合,更凸显出菩萨形象女性化、世俗化的倾向。同时,将南龛摩崖造像与广元、两京、大足石刻等地区的石窟造像相比,因经济条件、地理位置或文化背景的差异,南龛摩崖造像显示出独有的地域色彩,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窥探当时当地的历史生活面貌。第四章深入探讨南龛摩崖造像的现实意义及文化价值,作为佛教文化的表达载体,南龛摩崖造像艺术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神圣性与感染力,还生动具体地传递出佛教思想的教化功能。巴中南龛摩崖造像作为“历史的活化石”,一座座精妙绝伦的造像背后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生活画卷,也见证了隋唐时期佛道文化的发展,其精湛的雕刻技法、符号与主题相统一等艺术特点,都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刘超[10](2019)在《四川仁寿能仁寺石窟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仁寺石窟地处四川眉山仁寿县中农乡能仁村,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大小龛窟25龛,碑刻题记10则,自西向东呈一字形分布,造像规模大,题材丰富,雕刻精美,保存状况较好。本文通过实地考古调查,编撰完成石窟内容总录,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石窟的编年和题材内容进行了细致研究,探明了能仁寺石窟的年代和分期问题,并在与周边石窟的比较研究中,阐明了能仁寺石窟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能仁寺石窟现存龛像开凿时代早至唐末,盛于五代,延续至两宋。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历史文献等,使用考古学的方法,对龛窟规模、造像组合形式等方面进行类型分析,发现能仁寺石窟以中、小型龛为主,形制以外方内圆拱双层龛为主流。结合纪年题记进行分期断代,可分为三期,即晚唐、五代北宋及南宋以后。造像题材有释迦降魔、狮子衔莲、僧人经幢、十八罗汉及华严三圣等,均为佛教题材。对于部分题材的图像来源、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国内外相似图像对比研究,其中较为重要的释迦降魔龛,造像数量多,雕刻精美,是国内同类图像最大的一铺,极具故事性;十八罗汉为宋初较为少见的造像题材;经幢造像与僧人同龛的做法也较为特别。同时,初次尝试使用数字化技术应用于能仁寺石窟的研究和保护中,使用PhotoScan软件进行多视角三维成像;用无人机进行低空航测,后期用Global Mappe等软件构建遗址、遗迹三维建模;通过Panorama Tools软件将照片拼合数字化全景影像图。数字化技术初步应用,能够提高调查效率,提升测绘准确性,对构建石窟数字化信息库提供实质性的作用,为后期石窟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完整的材料。川渝地区是中国石窟分布的重要区域之一,而能仁寺石窟又是川渝石窟中典型代表之一。经与川北、川东及川西三大区的石窟造像进行比较,探究造像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能仁寺石窟的图像来源、历史地位。能仁寺石窟在不断吸收、融合外界石窟艺术的同时,对于周边石窟造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通过不断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川渝石窟艺术中占据着特殊的历史地位。

二、济南地区石窟、摩崖造像的调查与初步研究(节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南地区石窟、摩崖造像的调查与初步研究(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青州驼山、云门山石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史回顾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青州地区概况
    第一节 青州地区地理环境
    第二节 古代青州佛教发展概述
第二章 驼山石窟调查
    第一节 第1 窟
    第二节 第2 窟
    第三节 第3 龛
    第四节 第4 窟
    第五节 第4、5 窟之间的摩崖造像
    第六节 第5 窟
第三章 云门山石窟调查
    第一节 第1 龛
    第二节 第2 龛
    第三节 第 1、2 龛之间及第 2 龛右侧小龛
    第四节 第3 窟
    第五节 第4 窟
    第六节 第5 窟
第四章 石窟时代特征及风格演变
    第一节 主要窟龛的类型、分期与年代
    第二节 云门山石窟小龛的类型、分期与年代
    第三节 石窟造像时代风格及其演变
第五章 造像题材及佛教信仰
    第一节 驼山、云门山石窟造像题材
    第二节 隋唐青州地区佛教信仰
第六章 驼山、云门山石窟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菩萨造像天衣渊源
    第二节 造像题记反映的问题
    第三节 窟壁小型造像的性质分析
    第四节 驼山第4 窟图像考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驼山、云门山石窟洞窟统计表
附录二:驼山、云门山石窟造像龛统计表
附录三:驼山、云门山石窟窟龛造像分布示意图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内江翔龙山石窟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翔龙山石窟的调查
    第一节 翔龙山石窟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历史沿革
        三、相关文献记载
    第二节 翔龙山石窟内容总录
        一、龛像
        二、题刻
第二章 翔龙山石窟的类型、分期及断代
    第一节 龛窟规模
    第二节 龛窟形制
        一、龛形
        二、龛门重数
        三、龛楣
        四、龛顶
        五、龛底
    第三节 造像特征
        一、佛
        二、菩萨
        三、地藏
        四、背光
        五、佛座
    第四节 造像内容及组合
    第五节 造像的年代与分期
        一、题记
        二、部分龛像年代判断
        三、分期及断代
第三章 翔龙山石窟特色题材研究
    第一节 地藏十王变
        一、清溪村普陀岩K11(图3-1)
        二、圣水寺K10(图3-2)
        三、年代判断
        四、造像特征
        五、造像源流
    第二节 如意轮观音
    第三节 K77造像题材考辩
第四章 翔龙山石窟的其他相关问题
    第一节 翔龙山石窟兴衰的背景
        一、翔龙山石窟的兴起
        二、翔龙山石窟的衰落
    第二节 翔龙山石窟的特征
        一、时间跨度绵长
        二、石刻内容广泛
        三、造像风格质朴
        四、世俗特征显着
    第三节 与周边石窟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5)桂林地区唐宋时期摩崖造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资料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史回顾
第一章 桂林地区唐宋时期佛教发展背景
    第一节 唐宋时期宗教政策
    第二节 唐宋时期来桂佛教僧侣
    第三节 唐宋时期桂林地区的佛教寺院
        (一)寺院营建及其分布
        (二)佛教聚落与城市聚落
第二章 桂林地区唐宋时期摩崖造像的类型及分期
    第一节 摩崖造像概述
        (一)西山摩崖造像
        (二)骝马山摩崖造像
        (三)伏波山摩崖造像
        (四)叠彩山摩崖造像
    第二节 摩崖造像类型
        (一)佛龛形制
        (二)造像类型
        (三)分组
    第三节 摩崖造像分期、年代及特征
第三章 桂林地区唐宋摩崖造像的题材内容及信仰内涵
    第一节 摩崖造像的组合形制
        (一)单体造像
        (二)组合造像
    第二节 摩崖造像的题材内容及信仰
        (一)释迦题材
        (二)阿弥陀佛题材
        (三)弥勒佛题材
        (四)观音菩萨题材
第四章 桂林地区唐宋摩崖造像的传入及发展
    第一节 受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
    第二节 受中原佛教艺术的影响
    第三节 桂林佛教艺术的特点
第五章 佛教传入对桂林地区的影响及意义
    第一节 从文献资料分析
    第二节 从石刻题记分析
    第三节 历史及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桂林地区摩崖造像分期分型总表
桂林地区摩崖造像彩版插图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河南巩县石窟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 巩县石窟的既往发现与研究史
        一.初始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二.探索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
        三.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
        四.繁荣阶段(21世纪至今)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述
    第一节 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石窟寺选址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环境
        三.水利和交通地理条件
        四.石窟寺的选址与原则
    第二节 河洛文化与佛教
第三章 主体洞窟的调查与研究
    第一节 洞窟调查报告
        一.洞窟编号说明
        二.西区洞窟
        三.东区洞窟
    第二节 洞窟形制与造像布局
        一.洞窟形制
        二.造像布局
第四章 窟内造像龛的调查与研究
    第一节 窟内造像龛调查报告
        一.窟内造像龛(即窟龛)编号说明
        二.西区窟龛
        三.东区窟龛
    第二节 窟内造像龛类型
        一.窟龛形制
        二.造像形式和组合
        三.佛装主尊
        四.菩萨装主尊
        五.胁侍菩萨像
        六.胁侍弟子像
    第三节 窟内造像龛雕凿特点和年代
        一.造像龛的龛形特点
        二.造像选择
        三.巩县石窟雕凿年代推断
第五章 造像小龛调查报告
    第一节 西区小龛调查报告
    第二节 中区小龛调查报告
    第三节 东区小龛调查报告
第六章 造像小龛研究
    第一节 造像小龛的类型
        一.小龛形制
        二.造像形式和组合
        三.佛装主尊
        四.菩萨装主尊
        五.主尊台座的类型
    第二节 造像小龛的分期和年代
        一.小龛的分组
        二.小龛的年代和特点
第七章 巩县石窟其他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帝后礼佛图研究
        一.帝后礼佛图遗存现状
        二.巩县石窟帝后礼佛图来源
        三.巩县石窟帝后礼佛图独特性和价值
    第二节 巩县石窟与其它石窟的关系研究
        一.巩县石窟与云冈石窟的关系
        二.巩县石窟与鸿庆寺的关系
        三.巩县石窟与水泉石窟的关系
        四.巩县石窟与西沃石窟的关系
        五.巩县石窟与万佛山石窟的关系
结语
附录 巩县石窟壁脚雕刻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7)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调查、考辨与特征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调查、断代与考辨
        第一节 广元地区零散隋唐佛教龛窟调查、断代与考辨
        一 剑阁县石老坪摩崖造像
        二 剑阁县碗泉乡老君庙摩崖造像
        三 旺苍县古天坝摩崖造像
        四 旺苍县木门寺摩崖造像
        五 剑阁县天马山摩崖造像
        六 剑阁县碗泉乡佛爷岩摩崖造像
        七 剑阁县锦屏山摩崖造像
        八 苍溪县赵家坡摩崖造像
        九 剑阁县三清村摩崖造像
        十 广元利州区五佛寺摩崖造像
        十一 剑阁县东宝镇佛爷岩摩崖造像
        十二 剑阁县环梁子摩崖造像
        十三 广元利州区城关瘗藏坑出土造像
        十四 剑阁县新民摩崖造像
        十五 剑阁县计划村佛爷岩摩崖造像
        十六 剑阁县王家坡摩崖造像
        十七 苍溪县阳岳寺摩崖造像
        十八 旺苍县普济镇佛子崖石刻造像
        十九 旺苍县兴隆寺摩崖造像
        二十 旺苍县马家渡摩崖造像
        二十一 广元昭化区金印山佛尔岩摩崖造像
        二十二 广元昭化区夹渠摩崖造像
        二十三 广元利州区雪峰寺摩崖造像
        二十四 剑阁县中心水库摩崖造像
        二十五 剑阁县普安鹤鸣山摩崖造像
        第二节 巴中地区零散隋唐佛教龛窟调查、断代与考辨
        一 巴中沙溪摩崖造像
        二 巴中石门寺摩崖造像
        三 巴中三江龙门山摩崖造像
        四 巴中玉井佛尔岩摩崖造像
        五 巴中恩阳佛尔岩摩崖造像
        六 巴中恩阳麻石垭佛尔岩摩崖造像
        七 通江县佛尔岭摩崖造像
        八 通江县小新场(小新桥)遗址造像
        九 通江白乳溪摩崖造像
        第三节 达州地区零散隋唐佛教龛窟调查、断代与考辨
        一 万源市杜家湾摩崖造像
        二 宣汉县桥河摩崖造像
        三 宣汉县唐家坝摩崖造像
        四 宣汉县石龙摩崖造像
        五 宣汉县浪洋寺摩崖造像
        六 大竹县乌桥摩崖造像
        七 大竹明星村摩崖造像
        八 渠县梭罗碥摩崖造像
        第四节 广安地区零散隋唐佛教龛窟调查、断代与考辨
        一 岳池县东岩寺摩崖造像
        二 邻水县王家镇千佛岩摩崖造像
        三 邻水县梁板乡卧佛
        四 广安冲相寺摩崖造像
        第五节 南充地区零散隋唐佛教龛窟调查、断代与考辨
        一 南充高坪青居山摩崖造像
        二 南充嘉陵万山寺摩崖造像
        三 阆中市大像山摩崖造像
        四 南部县盘龙镇回龙山摩崖造像
        五 营山县太蓬山摩崖造像
        六 南充嘉陵钟家桥千佛岩摩崖造像
    第二章 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的性质与特征
        第一节 川东北地区的隋至初唐佛教造像
        第二节 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的性质
        第三节 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的特征
下篇 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专题研究
    第三章 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中的二佛并存造像
    第四章 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中的天龙八部造像
    第五章 广安冲相寺“定光佛道场”考
    第六章 达州浪洋寺摩崖造像综合研究
    第七章 广元金印山摩崖造像综合研究
    第八章 两宋画论与西蜀密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石刻考察工作照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辽宋金元建筑中的栏杆形制与装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栏杆研究史回顾
        1.2.1 18至20世纪初:外国学者的记录、考察和研究
        1.2.2 20世纪30至50年代:营造学社的调查和研究
        1.2.3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的综合研究
        1.2.4 研究现状与不足
    1.3 研究总体构想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4 研究相关术语
2 辽宋金元之前栏杆的流变
    2.1 汉代以前的栏杆
        2.1.1 史前时期的实物遗存
        2.1.2 两周时期的模型和图像
        2.1.3 小结
    2.2 两汉时期的栏杆
        2.2.1 西汉的模型和图像
        2.2.2 东汉的实物、模型和图像
        2.2.3 小结
    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栏杆
        2.3.1 魏晋时期的模型和图像
        2.3.2 南北朝时期的模型和图像
        2.3.3 小结
    2.4 隋唐五代时期的栏杆
        2.4.1 隋代的实物、模型及图像
        2.4.2 唐代的实物、模型和图像
        2.4.3 五代的实物、模型和图像
        2.4.4 小结
3 辽宋金元时期的栏杆实物、模型和图像
    3.1 辽代栏杆的实物、模型和图像
        3.1.1 辽代栏杆的实物遗存
        3.1.2 辽代栏杆的模型
        3.1.3 辽代栏杆的图像
    3.2 宋代栏杆的实物、模型和图像
        3.2.1 宋代栏杆的实物遗存
        3.2.2 宋代栏杆的模型
        3.2.3 宋代栏杆的图像
    3.3 金代栏杆的实物、模型和图像
        3.3.1 金代栏杆的实物遗存
        3.3.2 金代栏杆的模型
        3.3.3 金代栏杆的图像
    3.4 元代栏杆的实物、模型和图像
        3.4.1 元代栏杆的实物遗存
        3.4.2 元代栏杆的模型
        3.4.3 元代栏杆的图像
    3.5 其他地区的栏杆实例和图像
        3.5.1 西夏的栏杆实例和图像
        3.5.2 大理国的栏杆图像
4 辽宋金元时期栏杆形制和装饰的特征分析
    4.1 辽宋金元栏杆各时期之特征
        4.1.1 辽代栏杆:稳中求变
        4.1.2 宋代栏杆:装饰华美
        4.1.3 金代栏杆:各式杂糅
        4.1.4 元代栏杆:推陈出新
        4.1.5 小结
    4.2 与隋唐五代时期栏杆之对比
        4.2.1 总体的形制和做法
        4.2.2 细部构件的形制和装饰
        4.2.3 小结
    4.3 与《营造法式》记载之对比
        4.3.1 形制和做法方面
        4.3.2 装饰方面
        4.3.3 尺度方面
        4.3.4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辽宋金元之前的栏杆
    附表2-1 辽代栏杆的实物遗存、模型和图像
    附表2-2 宋代栏杆的实物遗存、图像和模型
    附表2-3 金代栏杆的实物遗存、图像和模型
    附表2-4 元代栏杆的实物遗存、图像和模型
    附表2-5 西夏和大理国栏杆的实物遗存、图像和模型
插图来源
作者简介

(9)巴中南龛摩崖造像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巴中南龛摩崖造像概况
    第一节 巴中南龛摩崖造像的历史沿革及地理概况
        一、巴中南龛摩崖造像的历史沿革
        二、巴中南龛摩崖造像的地理概况
    第二节 南龛摩崖造像形成的历史背景及风貌概况
        一、南龛摩崖造像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南龛摩崖造像的分布概况
第二章 巴中南龛摩崖造像的题材与内容特点
    第一节 佛教艺术题材
        一、佛的造像
        二、菩萨的造像
        三、护法的造像
    第二节 道教艺术题材
        一、玉皇大帝
        二、道教俗神
    第三节 巴中南龛摩崖造像的内容特点
        一、突出的西方净土思想
        二、明显的佛顶尊胜信仰
第三章 巴中南龛摩崖造像的艺术分析
    第一节 造像的艺术特征
        一、丑与美的转换:现实与彼岸合一
        二、崇高与庄严美:显密二宗并重
        三、女性美的演绎:菩萨女性化形象鲜明
        四、多元皆容之美:佛道共存
    第二节 南龛摩崖造像同其他石窟造像艺术比较
        一、与两京地区石窟比较
        二、与以广元为代表的四川其他地区石窟的关系
        三、与大足石刻的关系
第四章 南龛摩崖造像的艺术价值及其保护
    第一节 南龛摩崖造像艺术的价值
        一、南龛摩崖造像艺术的现实价值
        二、南龛摩崖造像艺术的审美价值
        三、南龛摩崖造像艺术的教化价值
    第二节 南龛摩崖造像的现状及其保护政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四川仁寿能仁寺石窟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能仁寺石窟概况
    一、地理环境
    二、历史沿革
    三、保存现状
第二章 能仁寺石窟内容总录
    一、窟龛内容
    二、单体造像
    三、碑刻题记
第三章 能仁寺石窟类型与编年研究
    一、龛窟规模及形制
    二、类型分析
    三、年代及分期
第四章 能仁寺石窟题材研究
    一、释迦降魔龛像
    二、狮子衔莲图像
    三、经幢
第五章 能仁寺石窟的地位及价值
    一、能仁寺石窟与周边石窟的关系
    二、能仁寺石窟的价值
第六章 数字技术在能仁寺石窟研究与保护中的初步应用
    一、多视角三维成像技术
    二、无人机低空航测
    三、数字化全景影像技术
    四、三维数字化成果展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一:能仁寺龛窟造像统计表
附表二:能仁寺碑刻题记统计表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四、济南地区石窟、摩崖造像的调查与初步研究(节选)(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青州驼山、云门山石窟研究[D]. 孙清泮. 兰州大学, 2021(12)
  • [2]汉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佛教图像研究[D]. 王诗晓. 东南大学, 2020
  • [3]中古中国菩萨像所持“桃形物”的初步研究[D]. 潘力. 北京服装学院, 2020
  • [4]内江翔龙山石窟调查与研究[D]. 张婷.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5]桂林地区唐宋时期摩崖造像研究[D]. 陈意. 兰州大学, 2020(01)
  • [6]河南巩县石窟的调查与研究[D]. 张潇. 南京大学, 2019(12)
  • [7]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研究[D]. 徐强.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8]辽宋金元建筑中的栏杆形制与装饰研究[D]. 沈芳漪. 浙江大学, 2019(03)
  • [9]巴中南龛摩崖造像艺术研究[D]. 苟鹭.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四川仁寿能仁寺石窟调查与研究[D]. 刘超.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济南地区石窟、摩崖造像的调查与初步研究(节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