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压超临界直流机组的每日启停运行(论文文献综述)
杜鸣[1](2021)在《火电机组灵活运行下的负荷频率控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能源转型的不断深入,新能源正在向主体能源进行过渡,开展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稳定性研究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由于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不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导致了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为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新能源消纳,大部分火电机组积极参与灵活性改造。灵活性改造后,火电机组在不同工况下运行具有不同的有功功率调节特性,大范围下的火电机组灵活运行将会造成系统内有功功率调节特性的变化。本论文关注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方面,在能源转型和灵活性改造的背景下,将全面分析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对机组本身和电力系统频率调节能力造成的影响。所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基于机理分析,本文推导了汽轮机及其调速系统模型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利用历史运行数据,建立了汽轮机及其调速系统在灵活性改造之后多个工况下的线性模型。然后对不同模型施加阶跃信号,仿真结果显示汽轮机及其调速系统的响应速率随着负荷的降低而下降。该现象表明低负荷下机组的调频能力减弱。(2)根据一次调频响应过程的一般形式,本文确定了锅炉蓄热充分且安全的极限利用形式,并提出了一种一次调频综合评估方法。然后针对评估方法中的每一个参数设计了求解算法,并利用示范机组的历史运行数据对全工况下的一次调频极限响应过程进行了定量描述,根据该结果进一步计算了全工况下的调差系数。结果显示,随着机组负荷的下降,锅炉释放的总热量逐渐减少,而受到低流量、低流速的烟气等的影响,一次调频过程需要支撑的时间却相应增加。总体来说,机组一次调频响应性能随机组负荷的下降而降低,调差系数同样随着机组运行工况的下降而减小。(3)综合考虑一次、二次调节的调节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灵活运行火电机组对频差信号的响应能力。单台机组运行场景中,机组侧对负荷扰动的抑制能力随着机组运行工况点的下降而降低。然而多机组运行时存在机组组合的问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难以得到普适性的结论。因此,本文考虑了电源侧两种典型的运行方式,在负荷频率控制的框架下完成了简单电力系统建模。仿真结果显示,无论火电机组采用深度运行或者启停运行方式,随着风电渗透率的增加,系统对负荷扰动的调节能力都呈下降趋势,但是深度运行方式能够保留系统转动惯量,进而保留系统的抗负荷扰动能力。(4)火电灵活性的开展加大了系统内多机协调问题的复杂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因子动态轨迹规划的优化控制策略。首先,本文将LFC频率调节区中的各机组功率分配因子设置成自由状态,并借由无人机动态轨迹优化的思想,对功率分配因子在震荡区的动作轨迹进行动态规划,建立了以调节过程经济性和频率调节效果的双优化目标,并结合其余约束条件,将该互补协调问题转化成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以典型三区域九机组系统为算例对本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在LFC过程中调用不同机组的不同优势,同时提升调节过程中的频率调节效果和调节经济性。最后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对本算法进行了稳定性的验证。(5)为应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恶化问题,针对现代电力系统规模化、复杂化等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模糊自抗扰控制方法,在改进型自抗扰控制器的基础上添加模糊规则,对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提供了自适应补偿量,该算法能有效提升负荷频率控制效果,基于IEEE9节点模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万宏斌[2](2020)在《66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近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与我国经济形势的转变。作为常规电力行业中起主导地位的火力发电厂,火电厂的装机容量占比在逐步降低,增长速度持续降低。风电、太阳能、光热等清洁能源机组的装机容量持续增高。但是,随着清洁能源机组装机容量的增大,伴随而来的是弃风率、弃光率、弃水率也在持续逐年增高。为了进一步降低电网中的弃光率、弃风率、弃水率,根据电网中现阶段的电源结构,同时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那必须要求火电机组,尤其是大容量机组具备深度调峰能力。即在电网调峰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机组负荷降至50%以下,又要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能随时接待满负荷。以上要求,就给燃煤发电厂带来了诸多困难和危险,例如:锅炉低负荷燃烧不稳定、水冷壁中水动力不足、机组可能要转湿态运行、环保参数无法控制甚至超标、辅机设备退出为单侧运行。上述一系列安全问题咎待解决,因此,研究火力发电机组的灵活性调峰对今后火力发电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西宁火电660MW超超临界机组,为响应国家深度调峰政策,并进一步提高深度调峰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度调峰能力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研究了本机组低负荷燃烧的相关内容,计算比较机组效率等经济指标。同时,在满足AGC等细则考核的前提下,进行协调方式下的升降负荷试验。通过试验,对西宁火电660MW超超临界锅炉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对该电厂660MW直流锅炉进行最低稳燃负荷试验研究,该机组在燃用设计煤种下,该电厂具备深度调峰能力,锅炉最低的稳燃负荷在30%BMCR,能够达到锅炉厂家设计值。为了提高燃煤机组的灵活性,作者分析了国内同等容量的燃煤电站,在变负荷运行的工况中的实际运行参数,涉及机组的诸多方面的内容,分析和研究了其中影响燃煤机组调峰中经济性的各个因素,提出了燃煤电站机组深度调峰在实际生产运行中的优化解决方案,为我国燃煤电站在深度调峰运行与改造方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燃煤机组的调峰方案技术的研究与分析,为电网中能够大限度的进行新能源消纳,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并降低污染物排放提供了借鉴与技术支持。
高龙[3](2020)在《660MW火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能源工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中国在“节能减排”上做了巨大的努力。对火力发电行业的“上大压下”政策,关停了很多高煤耗、高排放和低效率的亚临界机组,大力提倡大容量、高参数、低煤耗和低排放的超临界机组。超临界机组的控制技术在整个发电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是为了控制机组与电网之间的负荷平衡,是机组整体控制系统的核心。超临界机组控制系统主要控制思想是要整体上控制锅炉和汽轮发电机,以便它们同时遵循网络的负载指令,协调控制设备内部主要操作参数的偏差,以确保设备可以对负荷指令做出快速反应的同时,保障设备主要工作参数的稳定性。超临界机组在运行特性、控制任务以及控制系统结构上都跟亚临界机组有明显的区别。660MW超临界机组的特点是控制变量多,所以也导致了控制难度的上升,对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本文以660MW超临界火电机组为例,分析了660MW超临界控制机组的控制特点和控制要求。在分析控制难点的基础上,建立了660MW火力发电厂协调控制模型,进而设计了660MW火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最后,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和应用,提高了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保证在升降负荷过程中能够控制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在允许的区域内。该控制系统可以完成AGC电网以及一次调频需求,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节能高效的运行。
王艳红[4](2019)在《宽负荷脱硝下给水温度对超临界机组性能影响及评价》文中提出宽负荷脱硝技术是大型超临界调峰机组灵活性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通过提高SCR进口烟气温度,满足低负荷下机组的NOx排放达标。提高给水温度被作为一项提升机组SCR进口烟气温度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在国内部分超临界机组得到了应用。为有效掌握给水温度变化对超临界机组SCR运行性能和机组经济性能的影响机理和影响规律,以利于指导其环保经济运行,本文对超临界机组给水温度变化对其SCR运行性能影响及机组经济性进行了研究。给水温度变化首先引起省煤器传热特性的变化,进而导致SCR进口烟气温度的变化。首先,针对超临界压力下物性参数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较大的情况,构建了考虑物性参数随传热过程变化的省煤器过程热力学分析方法,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采用该方法研究了省煤器在逆流和顺流两种布置方式下省煤器的传热特性。给出了各个传热性能参数随冷热介质在传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得到了省煤器传热过程中(?)损失和(?)效率沿省煤器受热面的分布特性。其次,在构建省煤器过程热力学方法基础上,基于机组定功率运行模式,借助微分理论、炉膛热平衡理论构建了设置0号高压加热器提高给水温度对超临界机组性能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采用该模型分析了宽负荷下提高给水温度对SCR进口烟气温度、锅炉排烟温度、锅炉热效率、汽轮机热耗率、发电煤耗及其他锅炉侧运行参数的定量影响。揭示了给水温度和超临界机组SCR进口烟气温度、运行参数之间的定量影响机制,给出了不同负荷下SCR正常投运时给水温度所需提高的最小温度值。然后,为进一步分析超临界机组IPT定值运行模式给水温度变化对机组SCR性能及经济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运行参数闭合循环影响机制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基于机组定给水流量,进一步建立了 IPT定值运行模式下给水温度变化对机组NOx生成、SCR进口烟温及SCR脱硝效率的定量影响模型,同时构建了对机组经济性能影响的评价模型。分别研究了宽负荷下切除高加降低给水温度和增设高加提高给水温度对SCR运行性能及机组经济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在此运行模式给水温度对机组SCR性能、运行参数和经济指标的定量影响规律,并揭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最后,为协同解决超临界机组在低负荷下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及经济性偏低的问题,对IPT定值运行模式下的分析评价模型进一步完善,补充了碳排放模型、二氧化硫排放模型、粉尘排放模型及锅炉尾部受热面低温腐蚀和磨损等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临界机组IPT调节运行模式。分析了该模式宽负荷下提高给水温度对机组NOx生成、脱除特性、SCR进口烟温及SCR脱硝效率的定量影响,同时研究了对机组经济性、其他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此外,对比了不同运行模式机组主要经济指标和运行参数随给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运行特性。得到了宽负荷IPT调节运行模式下给水温度和SCR运行特性及机组各运行参数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研究,建立了超临界机组在宽负荷下给水温度对机组SCR性能及经济性能定量影响的评价方法,揭示了给水温度和SCR性能及机组运行参数之间的影响机制,获得了给水温度变化对SCR系统及机组运行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超临界机组在宽负荷脱硝下相关性能的设计、评估、优化及运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高耀岿[5](2019)在《火电机组灵活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新能源电力已远超出电网的承载能力,新能源电力的规模化消纳已成为我国电力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火电机组的灵活运行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传统意义上,火电机组本身具有一定的灵活运行能力,但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大环境下,面对现行电网的调度方式,其灵活运行能力还远未达到实际需求。机组本体设备及辅助设备的设计与改造是提升火电机组灵活运行能力的重要基础,运行控制技术是深度挖掘火电机组灵活运行能力,实现机组快速、深度变负荷的重要措施。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为火电机组的灵活运行控制关键技术,具体从制粉系统优化控制、协调系统优化控制、供热机组热电解耦控制以及供热机组多能源协同控制等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适应灵活运行的制粉系统优化控制。考虑到制粉系统动态特性是影响锅炉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其典型的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特性又是限制其快速响应锅炉指令的主要矛盾,为此本文从多变量解耦控制的全局出发,首先在分析制粉系统的原理及特性的基础上,基于质量平衡和能量平衡,建立了制粉系统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并利用实际历史运行数据完成了模型的辨识和验证;其次提出了一种以磨出口煤粉流量作为制粉系统出力控制的新方法,并以多变量预测控制算法为核心,融合磨出口煤粉流量预估补偿控制和磨出口温度定值节能最优控制,构建了制粉系统多变量优化控制方案,并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最后在深入分析制粉系统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对经典汽包炉模型进行改进,并通过仿真验证表明一次风流量动态补偿能够提高协调控制系统的稳定性。2、适应灵活运行的协调系统优化控制。考虑到火电机组燃料量至主蒸汽压力、中间点焓(直流炉)的响应过程存在较大的迟延和惯性,常规的前馈+PID控制方式难以取得良好的控制性能,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类大迟延、大惯性系统的控制难题,本文以带前馈的阶梯式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为核心,并融合传统的前馈控制和解耦控制理念,设计了火电机组协调系统优化控制方案。以亚临界汽包炉机组和超超临界直流炉机组为例,从实际工程应用出发,在考虑机组动态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各自的协调系统优化控制方案。在实验室环境下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内蒙古某电厂330MW汽包炉机组和福州某电厂660MW直流炉机组上,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3、适应深度变负荷的供热机组热电解耦控制。考虑到“以热定电”是限制供热机组深度变负荷能力的主要原因,“热电解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在我国东北某电厂灵活性改造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热泵、两级旁路以及储热罐等对机组热电特性的影响,给出了供热安全区的计算方法,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各辅助供热方式下供热机组的热电解耦能力和深度调峰能力;然后基于质量平衡和能量平衡,建立了各辅助供热系统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并根据该厂供热原理将各系统串联起来,形成联合供热系统仿真模型;最后在所构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深度热电解耦控制系统,完成了供热机组常规、浅度、深度热电解耦控制,提高了供热机组的调峰能力。4、适应快速变负荷的供热机组多能源协同控制。考虑到供热机组是一个集成锅炉蓄能、热网蓄能、储热罐蓄能等多种能源形式于一体的多能源转换系统,并且各蓄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和互补特性。为此本文在分析多能源系统特点及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全局优化方案,该方案主要由多能源协同调度系统、分布式能源协同控制系统以及多能源在线评估系统构成。然后详细阐述了各系统的实现方法和主要任务,其中多能源协同调度系统主要完成电负荷指令的处理和优化分配;分布式能源协同控制系统主要完成各系统蓄能的协同控制;多能源在线评估系统主要完成各系统蓄能的在线评估。最后在联合供热系统仿真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多能源协同负荷控制系统,验证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协同各系统蓄能,在提升机组快速变负荷能力的同时保证了热网供热品质。
骆阳[6](2019)在《88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改进设计》文中提出根据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关于开展燃煤电厂综合升级改造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作为国家能源局“十二五”燃煤机组首批升级改造项目、国华电力“高品质绿色发电计划”首个启动实施项目,国华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绥中电厂)两台绥中电厂800MW机组节能环保改造及分布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升级改造工程,伴随国产DCS系统在绥中电厂机组换上的首次应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为满足机组汽轮机通流体改造后的自动化水平要求,国华绥中发电厂880MW机组进行了协调控制CCS(Coordination Control System)系统的优化改进。本文以此次俄供880MW机组热工自动控制系统改造为例,分析了机组CCS的控制策略,实现闭环控制,并在采用和利时公司HOLLiAS-MACS国产DCS系统实现一体化控制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主燃料跳闸MFT(Main Fuel Trip)保护和辅机故障快速减负荷RB(Run Back)功能结合核心交换机组建成的辅控网络,在集控室设辅网操作员站,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论文在分析研究880MW超临界机组改造后的性能变化,结合国产和利时公司自主研发的DCS控制系统,对现有协调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详细剖析绥中电厂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全面改进汽轮机与锅炉之间的调控方式,从而得到机组能够跟随自动发电控制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负荷指令或者电网一次调频指令,能够快速响应负荷变化。协调控制系统的任务是维持整个单元机组在保持能量平衡的运行过程:锅炉和汽轮机之间能量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单元网格和能量之间的平衡,输入和输出单元的能量平衡和锅炉子系统能量转移的平衡。通过改进设计,加快负荷变化响应速率,控制参数扰动成收敛趋势,提高机组的经济运行能力。
郑艳秋[7](2019)在《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原理及自动控制系统》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发展新能源的行业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的比重增大,对电网波动较大,火力发电机组需要承担调峰变负荷作用。超临界火电机组具备高参数、低能耗、快速变负荷等特点,不同于以往只带基本负荷运行的需求,现在需要参与深度变负荷过程。和汽包锅炉不同,超临界直流锅炉在深度低负荷运行往往发生湿态、干态转换的问题。为了机组能快速跟踪电网的发电指令,灵活变负荷,需要提高机组干湿态转换过程的稳定性和快速性。本文围绕该课题主要进行的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直流锅炉的机组特点和运行特征,研究直流锅炉需要进行深度变负荷时的问题,分析干湿态转换常规控制手段的基本原理和控制难点,研究直流锅炉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控制目标和参数变化过程。基于机理分析构建直流锅炉湿态动态模型,验证转换过程中工质流量、给煤量、储水箱水位、中间点焓值等参数的变化和相关性。(2)根据转换过程中各参数耦合关系设计控制方案和自动控制实现原理,主要包括中间点焓值控制系统、水位控制系统和循环流量控制系统以及控制器切换设计。(3)基于自动控制系统原理设计工程组态,仿真调试后在现场完成湿态转干态和干态转湿态的自动控制,验证自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王文成[8](2019)在《超临界直流锅炉蒸汽温度控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临界机组至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在节约能源、缓解环境压力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机组之一。但是相较于传统机组,超临界机组系统结构复杂,给现场运行人员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其中主蒸汽温度的稳定控制一直是超临界锅炉控制的难点。采用PID控制器的喷水减温系统是控制主汽温最有效方式之一,但主汽温对象具有大惯性和大迟延,常规PID控制器存在控制不及时,抗扰动能力差的缺点。为了改善PID控制器的性能,本文在建立被控对象机理模型、辨识对象传递函数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控制概念,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新的控制器能够根据偏差和偏差变化量,实时修改PID控制的参数,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对于大惯性大迟延对象的控制效果比常规PID控制器有明显提升。中间点温度对主汽温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本文在研究模糊PID控制器的同时,辨识了中间点温度至屏式过热器出口汽温的扰动通道模型,设计了前馈控制器。仿真验证表明,具有中间点温度前馈的模糊PID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赵子东[9](2018)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超临界余热锅炉设计研究与计算》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燃气轮机排气温度的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燃气轮机排气的余热利用率和联合循环效率,提出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底循环采用三压再热超临界蒸汽系统,高压系统采用超临界蒸汽参数,中低压系统采用亚临界自然循环蒸汽参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采用397MW燃气轮机,分别以超临界蒸汽参数27MPa/585℃和亚临界蒸汽参数13.5MPa/585℃为联合循环底循环的高压参数,计算了联合循环的底循环效率和联合循环效率,结果表明:中低压蒸汽参数不同时,超临界蒸汽参数的底循环效率比亚临界蒸汽参数提高了4.52个百分点,底循环输出功率占联合循环机组输出功率的百分比由30.4%增加到了32.91%,联合循环净效率提高了2.34个百分点;中低压蒸汽参数相同时,超临界蒸汽参数的底循环效率比亚临界蒸汽参数提高了2.93个百分点,底循环输出功率占联合循环机组输出功率的百分比由31.42%增加到了32.91%,联合循环净效率提高了1.46个百分点。基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蒸汽系统采用超临界蒸汽参数,首次提出了超临界余热锅炉整体采用双层烟道卧式结构,其中高压蒸发器采用垂直对流蒸发管束穿过烟道隔板跨上层烟道和下层烟道布置,管内工质由下而上,下层为热水段,上层为过热段,中间为烟道隔板,上层与下层同一受热管的直径大小不同,下层管径小于上层管径,中间采用变管径连接。通过对高压直流蒸发管束进行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高压直流蒸发管束上层高度23m,下层高度21m,既保证了合理的工质质量流速又保证了合理的烟气流速。采用传热及水动力计算模型确定了高压直流蒸发管束的内壁温度、压降及流量。工质压力达到27MPa时,在远离拟临界焓值区,高压直流蒸发管束内壁温度随焓值的增大而升高;在拟临界焓值区,存在传热强化,内壁温度随焓值变化平缓。高压直流蒸发管束下层热水段工质比容小于上层过热段,下层工质质量流速高,流动阻力大,导致下层管内工质压降高于上层管内工质压降。高压直流蒸发管束管内工质流量呈现正流量响应特性,中间位置受热最强,质量流速最大。根据热力学计算模型对超临界余热锅炉进行热力计算及烟气阻力计算。由超临界余热锅炉受热面的烟气放热系数、烟气阻力、钢材消耗及占地面积确定了超临界余热锅炉受热面的环形肋片管排数及肋片结构,得到超临界余热锅炉热力计算相对误差小于2%,超临界余热锅炉烟气阻力为3110.1Pa,符合余热锅炉设计标准。
庄义飞[10](2017)在《66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文中指出自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容量、高参数的大型发电机组在我国日益普及,由于660MW火力发电机组具有能耗低、可靠性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我国《1994-2000-2010-2020年电力工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电力工业装备政策》以及《电力工业技术政策》中都把660MW(600MW系列)机组技术开发研究、推广以及应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随着660MW机组陆续投入电网运行,该系列机组已经成为我国火电系统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主力机组。超临界机组与亚临界机组相比,两者运行特性、控制任务和控制系统结构有很大区别。对比直流炉与汽包炉的运行原理可以得知,两者被控对象上有十分明显的差异,660MW超临界机组具有控制变量多的特点,使得控制难度增加。协调控制系统作为该系列机组控制的最重要部分之一,相应的控制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通过对660MW超临界机组运行特性的分析研究,对目前在运同类型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改进设计、控制参数在线优化,解决多变量直流锅炉的强耦合性、大惯性和大迟延等机组自身存在的控制难点问题。结合实际工作中对大唐淮北虎山发电厂1、2号机组、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以及国电铜陵发电有限公司1号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等具体工作,结合不同机组的不同特性进行分析,为相关机组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协调控制策略。将设计好的控制策略在运行机组中加以实施运用,在机组运行过程中通过不断对参数优化等手段,更好发挥了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二、定压超临界直流机组的每日启停运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定压超临界直流机组的每日启停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火电机组灵活运行下的负荷频率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纯凝火电机组灵活运行调节特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2 电力系统负荷频率优化控制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汽轮机调速系统全工况模型研究 |
2.1 汽轮机及其调速系统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 |
2.2 计算实例 |
2.3 仿真分析 |
2.3.1 不同工况下响应性能对比 |
2.3.2 低负荷下定压、滑压运行方式的影响 |
2.3.3 理论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综合评估 |
3.1 理论分析及评估算法描述 |
3.1.1 一次调频过程中的机理分析 |
3.1.2 算法的整体描述 |
3.2 给煤量的能量传递时间计算 |
3.2.1 理论分析及解决方法 |
3.2.2 协调系统建模及参数估计 |
3.3 锅炉蓄热变化量计算 |
3.3.1 理论分析及解决方法 |
3.3.2 锅炉蓄热变化量的计算 |
3.4 计算实例 |
3.4.1 锅炉响应时间计算分析 |
3.4.2 机组蓄热变化量的计算 |
3.4.3 最大支撑幅度计算 |
3.5 评估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火电深度调峰对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1 机组的响应能力分析 |
4.2 不同风电渗透率下的系统仿真模型 |
4.2.1 LFC建模 |
4.2.2 风电系统建模 |
4.2.3 启停调峰 |
4.2.4 深度调峰 |
4.3 基于简化LFC模型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1 仿真初始环境设置 |
4.3.2 仿真结果 |
4.3.3 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功率分配因子动态轨迹优化的多机互补协调优化策略 |
5.1 优化控制策略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基于动态轨迹规划的功率分配因子优化策略 |
5.1.3 优化系统的结构设计 |
5.2 算例仿真 |
5.2.1 算例分析 |
5.2.2 算法稳定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改进型模糊自抗扰的优化控制 |
6.1 改进型模糊自抗扰控制 |
6.1.1 对象模型的变化 |
6.1.2 模糊线性自抗扰控制器 |
6.1.3 针对迟延时间的改进 |
6.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66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深度调峰下机组经济性研究动态 |
1.2.2 深度调峰末级流场研究动态 |
1.2.3 叶片强度分析研究动态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2 火电机组调峰方式及影响因素 |
2.1 调峰方式分析 |
2.1.1 火电机组调峰方式概况 |
2.1.2 不同调峰方式对比 |
2.1.3 调峰策略对比 |
2.2 深度调峰影响因素 |
2.2.1 煤质特性的影响 |
2.2.2 锅炉低负荷燃烧稳定性 |
2.2.3 水动力工况的安全性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宁火电660MW直流锅炉机组调峰运行优化 |
3.1 机组调峰运行各子系统 |
3.1.1 锅炉各系统 |
3.1.2 机组调峰运行方式 |
3.2 西宁火电660MW直流锅炉机组调峰特征 |
3.2.1 调峰机组运行方式分析 |
3.2.2 最佳运行工况的确定 |
3.3 西宁火电660MW直流锅炉机组深度调峰运行特征 |
3.3.1 两种运行方式机组经济性比较 |
3.3.2 机组复合滑压曲线优化 |
3.3.3 污染物排放特性分析 |
3.4 直流锅炉电站调峰经济运行 |
3.5 本章小结 |
4 660MW机组直流锅炉性能试验及分析 |
4.1 西宁火电660MW机组直流锅炉性能及试验 |
4.1.1 西宁火电660MW机组直流锅炉设备及性能 |
4.1.2 西宁火电660MW机组直流锅炉性能试验 |
4.2 一次风调平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制粉系统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燃烧调整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西宁火电660MW机组直流锅炉深度调峰能力试验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660MW火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火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控制难点 |
1.3.1 火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共性控制难点 |
1.3.2 电网调峰、调频动作对机组扰动的不确定性 |
1.3.3 发电机组重要辅机系统特性差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660MW火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特点及控制要求 |
2.1 控制系统概述 |
2.2 机组的动态特性 |
2.2.1 汽机调门开度扰动特性 |
2.2.2 燃料量扰动特性 |
2.2.3 给水流量的扰动特性 |
2.3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系统框架 |
2.4 机组的控制特点 |
2.5 机组的控制要求 |
2.5.1 AGC负荷控制要求 |
2.5.2 一次调频响应要求 |
2.5.3 深度调峰的要求 |
2.5.4 对调节品质的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660MW火力发电机组模型的建立 |
3.1 建模过程 |
3.1.1 制粉系统建模 |
3.1.2 锅炉汽水系统建模 |
3.1.3 汽轮机建模 |
3.2 模型结构 |
3.3 确定模型参数 |
3.3.1 求取静态参数 |
3.3.2 求取待定函数 |
3.3.3 给水焓值 |
3.3.4 求取动态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元机组解耦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
4.1 多变量解耦理论基础 |
4.2 协调控制系统多变量解耦设计 |
4.3 协调控制系统的PID实现和参数整定 |
4.4 控制系统仿真 |
4.4.1 主蒸汽压力定值扰动仿真 |
4.4.2 功率定值扰动仿真 |
4.4.3 鲁棒性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660MW火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设计 |
5.1 机组运行方式 |
5.2 机组负荷指令的形成 |
5.3 机组负荷指令的处理 |
5.4 锅炉主控 |
5.5 汽机主控 |
5.6 给水主控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660MW火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优化与应用 |
6.1 控制器参数优化 |
6.2 热值校正回路 |
6.3 给水控制优化 |
6.4 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优化 |
6.5 660MW火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应用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宽负荷脱硝下给水温度对超临界机组性能影响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给水温度对省煤器传热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超临界机组宽负荷脱硝性能研究现状 |
1.3.1 机组提高给水温度宽负荷脱硝性能研究现状 |
1.3.2 超临界机组宽负荷性能分析及优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超临界直流锅炉省煤器传热特性分析 |
2.1 省煤器传统热力学方法 |
2.2 省煤器传热模型构建 |
2.2.1 省煤器物理模型 |
2.2.2 模型简化和假设 |
2.2.3 逆流传热模型 |
2.2.4 顺流传热模型 |
2.2.5 省煤器传热系数模型 |
2.2.6 省煤器传热(?)分析模型 |
2.3 省煤器传热模型验证 |
2.4 省煤器传热特性计算结果分析 |
2.4.1 省煤器水温变化特性 |
2.4.2 省煤器烟气温度变化特性 |
2.4.3 省煤器辐射热流密度变化特性 |
2.4.4 省煤器受热面灰污层温度变化特性 |
2.4.5 省煤器传热温差变化特性 |
2.4.6 省煤器换热系数变化特性 |
2.4.7 省煤器受热面传热量变化特性 |
2.4.8 省煤器单位水温升换热面积变化特性 |
2.4.9 省煤器(?)效率变化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置0号高加对超临界机组性能的影响分析 |
3.1 模型描述 |
3.1.1 600MW超临界机组模型 |
3.1.2 0号高加数学模型简化和假设 |
3.1.3 炉膛热平衡模型 |
3.1.4 热风温度计算模型 |
3.1.5 省煤器出口水温计算模型 |
3.1.6 排烟温度计算模型 |
3.1.7 锅炉热效率计算模型 |
3.1.8 汽轮机热耗率及煤耗率计算模型 |
3.1.9 蒸汽温度计算模型 |
3.2 0号高加模型求解及验证 |
3.2.1 0号高加模型求解 |
3.2.2 0号高加模型验证 |
3.3 设置0号高加计算结果分析 |
3.3.1 给水温度对锅炉排烟温度影响 |
3.3.2 给水温度对锅炉热效率影响 |
3.3.3 给水温度对热风温度影响 |
3.3.4 给水温度对省煤器出口水温影响 |
3.3.5 给水温度对汽轮机热耗率影响 |
3.3.6 给水温度对发电标准煤耗率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IPT定值模式下机组性能评价 |
4.1 模型构建 |
4.1.1 660MW超临界机组物理模型 |
4.1.2 闭合循环影响机制 |
4.1.3 IPT定值数学模型的简化和假设 |
4.1.4 锅炉模型 |
4.1.5 汽轮发电机组模型 |
4.1.6 机组总体指标模型 |
4.1.7 汽温模型 |
4.2 IPT定值模式模型求解和验证 |
4.2.1 IPT定值模式模型求解 |
4.2.2 IPT定值模式模型验证 |
4.3 IPT定值模式模拟结果分析 |
4.3.1 中间点温度(IPT)变化特性 |
4.3.2 IPT定值模式煤水比的变化特性 |
4.3.3 IPT定值模式炉侧运行参数变化特性 |
4.3.4 IPT定值模式SCR运行特性 |
4.3.5 IPT定值模式锅炉尾部受热面性能变化 |
4.3.6 IPT定值模式机组经济指标的变化规律 |
4.3.7 IPT定值模式蒸汽温度的变化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IPT调节模式下机组性能评价 |
5.1 运行策略介绍及物理模型 |
5.1.1 运行策略介绍 |
5.1.2 模型描述 |
5.2 数学模型 |
5.2.1 二氧化碳排放量模型 |
5.2.2 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模型 |
5.2.3 粉尘排放浓度模型 |
5.2.4 氨逃逸率及喷氨量模型 |
5.2.5 经济指标模型 |
5.2.6 尾部受热面低温腐蚀模型 |
5.3 模型算法 |
5.4 IPT调节模式模拟结果分析 |
5.4.1 IPT调节模式机组运行参数变化特性 |
5.4.2 IPT调节模式锅炉尾部受热面运行特性 |
5.4.3 IPT调节模式SCR运行特性 |
5.4.4 IPT调节模式机组经济指标变化特性 |
5.5 不同运行模式其他污染物排放特性 |
5.5.1 SO_2排放浓度的变化特性 |
5.5.2 SO_2粉尘排放浓度的变化特性 |
5.5.3 CO_2排放量的变化特性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火电机组灵活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制粉系统优化控制研究现状 |
1.2.2 协调系统优化控制研究现状 |
1.2.3 供热机组热电解耦研究现状 |
1.2.4 供热机组蓄能利用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适应灵活运行的制粉系统优化控制 |
2.1 制粉系统工作原理及特性 |
2.2 制粉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 |
2.2.1 一次风非线性动态方程 |
2.2.2 磨煤机非线性动态方程 |
2.2.3 模型参数辨识及验证 |
2.3 制粉系统多变量优化控制 |
2.3.1 阶梯式多变量广义预测控制 |
2.3.2 基于多变量预测控制的制粉系统优化控制 |
2.3.3 控制系统仿真及验证 |
2.4 制粉系统存粉深度利用控制 |
2.4.1 改进的制粉系统最简模型 |
2.4.2 一次风流量动态补偿控制 |
2.4.3 控制系统仿真及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适应灵活运行的协调系统优化控制 |
3.1 阶梯式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
3.1.1 预测控制与阶梯式控制的基本原理 |
3.1.2 阶梯式广义预测控制算法 |
3.1.3 控制器跟踪与无扰切换 |
3.2 汽包炉机组协调系统优化控制 |
3.2.1 汽包炉机组动态特性分析 |
3.2.2 汽包炉机组协调优化控制 |
3.2.3 控制系统仿真验证 |
3.2.4 330MW级汽包炉机组控制验证 |
3.3 直流炉机组协调系统优化控制 |
3.3.1 直流炉机组动态特性分析 |
3.3.2 直流炉机组协调优化控制 |
3.3.3 控制系统仿真验证 |
3.3.4 660MW级直流炉机组控制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适应深度变负荷的供热机组热电解耦控制 |
4.1 抽汽供热基本原理及特性分析 |
4.1.1 抽汽式供热基本原理 |
4.1.2 抽汽式供热安全区计算 |
4.2 吸收式热泵辅助供热模型研究 |
4.2.1 基本原理及特性分析 |
4.2.2 水和溴化锂溶液物性特性 |
4.2.3 吸收式热泵动态模型 |
4.3 含两级旁路供热机组模型研究 |
4.3.1 基本原理及特性分析 |
4.3.2 含两级旁路供热机组动态模型 |
4.4 储热罐辅助供热模型研究 |
4.4.1 基本原理及特性分析 |
4.4.2 储热罐动态模型 |
4.5 热网系统计算模型研究 |
4.5.1 热网热负荷计算模型 |
4.5.2 供回水温度计算模型 |
4.6 联合供热系统仿真模型 |
4.6.1 联合供热基本原理 |
4.6.2 联合供热仿真模型 |
4.7 深度热电解耦控制系统 |
4.7.1 控制系统设计 |
4.7.2 控制系统仿真及验证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适应快速变负荷的供热机组多能源协同控制 |
5.1 多能源协同控制全局优化方案 |
5.1.1 多能源系统特点及局限性 |
5.1.2 多能源协同控制全局优化方案 |
5.2 多能源协同调度系统 |
5.2.1 信号多尺度分解方法 |
5.2.2 控制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
5.2.3 负荷指令处理和优化分配 |
5.3 分布式能源协同控制系统 |
5.3.1 锅炉蓄能协同控制系统 |
5.3.2 热网蓄能协同控制系统 |
5.3.3 储热罐蓄能协同控制系统 |
5.4 多能源在线评估系统 |
5.4.1 热网蓄能评估 |
5.4.2 储热罐蓄能评估 |
5.5 多能源协同负荷控制系统 |
5.5.1 控制系统设计 |
5.5.2 控制系统仿真及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88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改进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应用情况 |
1.4 本次研究的关键与困难 |
第2章 绥中电厂880MW超临界机组介绍 |
2.1 绥中电厂880MW机组主机简介 |
2.1.1 锅炉技术参数 |
2.1.2 汽轮机技术参数 |
2.1.3 发电机技术参数 |
2.2 绥中电厂880MW超临界机组DCS系统介绍 |
2.2.1 DCS系统硬件介绍 |
2.2.2 DCS系统软件介绍 |
2.2.3 DCS系统网络介绍 |
2.2.4 DCS系统电源介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绥中电厂880MW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 |
3.1 绥中电厂88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介绍 |
3.1.1 绥中电厂880MW机组协调控制方式 |
3.1.2 绥中电厂880MW机组协调控制策略 |
3.2 绥中电厂88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
3.2.1 AGC控制方式下升降负荷率不合格 |
3.2.2 一次调频指标不合格 |
3.2.3 双流道燃水比控制存在失调 |
3.2.4 重要辅机故障RB功能成功率低 |
3.2.5 非线性特性强 |
3.2.6 调节延迟大 |
3.2.7 参数存在偏差 |
3.3 绥中电厂880MW超临界机组的控制要求 |
3.3.1 AGC技术指标要求 |
3.3.2 一次调频响应要求 |
3.3.3 协调控制系统的调节品质要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绥中电厂88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改进设计 |
4.1 引言 |
4.2 绥中电厂88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改进设计 |
4.2.1 AGC控制回路优化 |
4.2.2 一次调频回路优化 |
4.2.3 燃水比控制优化 |
4.2.4 机组RB控制策略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绥中电厂88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应用测试 |
5.1 绥中电厂880MW机组AGC应用测试 |
5.1.1 绥中电厂880MW机组AGC应用测试条件 |
5.1.2 AGC调频能力应用测试方案 |
5.1.3 应用测试数据 |
5.1.4 AGC应用测试结论 |
5.2 绥中电厂880MW机组一次调频应用测试 |
5.2.1 应用测试的准备 |
5.2.2 应用测试方法 |
5.2.3 应用测试步骤 |
5.2.4 应用测试结论 |
5.3 变负荷扰动主要模拟量控制系统品质测试 |
5.4 绥中电厂880MW机组RB控制方案的应用测试 |
5.4.1 磨煤机RB |
5.4.2 引风机RB |
5.4.3 送风机RB |
5.4.4 增压风机RB |
5.4.5 一次风机RB |
5.4.6 给水泵RB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原理及自动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基本原理 |
2.1 直流锅炉运行特点 |
2.1.1 直流炉与汽包炉的区别 |
2.1.2 直流锅炉变负荷运行模式 |
2.2 直流锅炉干湿态模式及转换原理 |
2.2.1 湿态运行模式 |
2.2.2 干态运行模式 |
2.2.3 干湿态转换 |
2.3 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手动控制过程 |
2.4 直流锅炉湿态模型及仿真 |
2.4.1 湿态动态模型 |
2.4.2 仿真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自动控制过程 |
3.1 储水箱水位控制系统 |
3.2 中间点焓值控制系统 |
3.3 循环流量控制系统 |
3.4 干湿态转换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自动控制系统应用 |
4.1 工程组态设计 |
4.2 应用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超临界直流锅炉蒸汽温度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超临界机组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1.3 超临界机组的研究意义和动态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超临界直流锅炉概述 |
2.1 350MW超临界锅炉概要 |
2.2 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
2.3 直流锅炉的静动态特性 |
2.3.1 直流锅炉的静态特性 |
2.3.2 直流锅炉的动态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临界直流锅炉主汽温特性 |
3.1 过热汽温的静态特性 |
3.2 过热汽温的动态特性 |
3.3 超临界锅炉主汽温控制系统 |
3.3.1 燃水比控制系统 |
3.3.2 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汽温控制系统的机理建模 |
4.1 高温过热器建模 |
4.2 屏式过热器建模 |
4.3 喷水减温器建模 |
4.4 模型辨识 |
4.4.1 动态特性试验内容 |
4.4.2 辨识过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锅炉主汽温的模糊PID控制 |
5.1 PID控制器在主汽温控制中的应用 |
5.2 模糊控制系统 |
5.2.1 模糊理论的概念 |
5.2.2 模糊控制系统简介 |
5.2.3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
5.3 基于模糊PID的主汽温控制系统 |
5.3.1 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
5.3.2 基于模糊PID的主汽温控制系统仿真 |
5.3.3 仿真结果分析 |
5.3.4 前馈补偿的模糊PID主汽温控制系统仿真 |
5.3.5 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9)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超临界余热锅炉设计研究与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发电现状 |
1.2.2 余热锅炉研究现状 |
1.2.3 超临界压力下传热及水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第2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的理论分析 |
2.1 余热锅炉介绍 |
2.1.1 余热锅炉基本类型 |
2.1.2 余热锅炉联合循环基本方案 |
2.2 余热锅炉联合循环理论分析 |
2.2.1 燃气轮机能量平衡关系 |
2.2.2 余热锅炉能量平衡关系 |
2.2.3 蒸汽轮机能量平衡关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超临界蒸汽系统性能分析 |
3.1 超临界蒸汽系统模型建立及参数确定 |
3.1.1 模型建立 |
3.1.2 参数确定 |
3.2 超临界蒸汽系统评价指标 |
3.2.1 余热锅炉效率 |
3.2.2 蒸汽轮机效率 |
3.2.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厂用电率 |
3.2.4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效率 |
3.3 超临界蒸汽系统计算 |
3.3.1 超临界余热锅炉双层烟道设计方案 |
3.3.2 超临界蒸汽系统设计参数 |
3.3.3 超临界蒸汽系统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 超临界蒸汽系统余热锅炉双层烟道设计优化 |
3.4.1 换热特性分析 |
3.4.2 热力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压直流蒸发管束传热及水动力特性研究 |
4.1 超临界压力区工质物性参数 |
4.2 高压直流蒸发管束设计 |
4.2.1 设计方法及计算 |
4.2.2 设计结果及分析 |
4.3 高压直流蒸发管束传热特性 |
4.3.1 数学模型建立 |
4.3.2 传热特性分析 |
4.4 高压直流蒸发管束水动力特性 |
4.4.1 压力计算 |
4.4.2 流量分配计算 |
4.4.3 工质出口温度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临界余热锅炉热力计算及阻力计算 |
5.1 超临界余热锅炉热平衡计算 |
5.2 超临界余热锅炉热力计算方法 |
5.3 超临界余热锅炉烟气阻力计算方法 |
5.4 超临界余热锅炉结构优化 |
5.4.1 超临界余热锅炉基本结构 |
5.4.2 超临界余热锅炉受热面结构 |
5.5 超临界余热锅炉计算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工作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附录 超临界余热锅炉烟气放热系数、烟气阻力、钢材消耗和占地面积图 |
(10)66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 |
2.1 超临界直流机组概念 |
2.2 超临界机组的特点 |
2.3 协调控制系统概念 |
2.4 协调控制系统的任务 |
2.5 协调控制系统对象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难点 |
3.1 协调控制系统共性控制难点 |
3.2 电网调峰、调频动作造成单元机组扰动的不确定性 |
3.3 单元发电机组重要辅机系统特性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方案 |
4.1 广义智能锅炉主控动态前馈 |
4.2 滑压约束面 |
4.3 智能压力非线性控制回路 |
4.4 压力间歇离散调整回路 |
4.5 控制器参数优化 |
4.6 热值校正回路 |
4.7 给水控制优化 |
4.7.1 给水设定动静态分离 |
4.7.2 设计燃料与给水之间自适应时滞控制 |
4.7.3 给水控制优化效果 |
4.8 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优化 |
4.8.1 过热器汽温特性开环试验 |
4.8.2 基于专家控制规则的汽温系统控制策略 |
4.8.3 基于物理机理的减温水控制策略 |
4.8.4 汽温控制的保护回路 |
4.8.5 主蒸汽温度优化效果案例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投运效果 |
5.1 淮北虎山2号机组优化后AGC变动试验 |
5.1.1 降负荷试验 |
5.1.2 升负荷试验 |
5.1.3 三角波负荷变动试验 |
5.2 国电铜陵1号机组优化前后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定压超临界直流机组的每日启停运行(论文参考文献)
- [1]火电机组灵活运行下的负荷频率控制优化研究[D]. 杜鸣.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66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试验研究[D]. 万宏斌. 兰州交通大学, 2020
- [3]660MW火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高龙. 长安大学, 2020(06)
- [4]宽负荷脱硝下给水温度对超临界机组性能影响及评价[D]. 王艳红. 东北电力大学, 2019(01)
- [5]火电机组灵活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高耀岿.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6]88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改进设计[D]. 骆阳. 燕山大学, 2019(03)
- [7]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原理及自动控制系统[D]. 郑艳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8]超临界直流锅炉蒸汽温度控制的研究[D]. 王文成.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9]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超临界余热锅炉设计研究与计算[D]. 赵子东.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10]66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D]. 庄义飞. 东南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