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山县耕地评等定级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江克家[1](1991)在《京山县耕地评等定级方法》文中指出 我县在实行地力补偿制度时,常常要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估。由于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耕地质量的方法,我们借鉴了第二次土壤普查对土壤资源的评价和农作物区划的“三宜性”分类办法,摸索采用三宜分类和综合指数法对耕地进行评等定级,使评估工作指标化,定量化。经基层运用认为,该法基本上能反映耕地质量的差异,运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李建华,程家昌[2](2013)在《基于GIS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GIS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GIS在耕地质量评价的初期基础数据和基础图形的应用、数据信息的提取以及数据运算和决策。最后指出了当前GIS在耕地质量评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应用展望。
徐杰[3](2019)在《耕地质量分等参数调整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以下简称《规程》)为农用地质量分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指标和方法,该规程规定了农用地质量构成要素、指标体系、质量等级划分流程等内容,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二级区及特定区域内农用地质量等级划分。然而,受基础资料精度和技术条件限制,多个省份存在着分等参数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耕作制度、农业生产方式、农田水利设施、土壤条件等耕地质量要素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分等参数的适用性提出考验。本文对湖北省耕地质量分等相关国家级参数验证研究,能够切实加强耕地质量等级与评价监测工作,有利于湖北省今后开展耕地质量分等相关工作的衔接。首先,对标准耕作制度进行分区,接着围绕着标准耕作制度、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最大单产等参数进行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收集了实际分等参数以及各专家提出的分等参数调整意见,结合相关数据和统计资料,从湖北省角度分析《规程》标准耕作制度分区、标准耕作制度、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的合理性。最后对湖北省的耕地的分等参数结果进行论证,并提出相关建议。经过笔者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耕作制度分区;在对湖北省各县(市、区)收集到的资料,对一级区和二级区划分表进行汇总与分析后发现,在分等工作的实际进行中,各县(市、区)并未对各自湖北省一级区与二级区的划分提出异议,未提出变更需求,经过调查研究现行的一级区和二级区比较符合湖北省现状,因此建议湖北省一级区与二级区的范围不作调整。(2)标准耕作制度;“一年三熟、一年二熟”的县(市、区)的标准耕作制度建议不做调整。根据分等参数调查结果,熟制上以一年二熟为主,沿江平原三熟制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虽然有“一年三熟、一年二熟”的县(市、区),“油菜-早稻-晚稻”实际种植面积很少,甚至有的县(市、区)已经没有早稻、晚稻,但是考虑到标准耕作制度应反映耕地生产潜力,建议保留“油菜-早稻-晚稻”。(3)光温生产潜力指数;湖北省的生产潜力指数需要重新调查。需统计各县(市、区)按照地形提交了种植作物播种日期和收获日期数据,以及湖北省地面气象站1981-2010年30年整编资料,将为以后调整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提供基础资料,建议及时补充《规程》中缺失地区指定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指数测算值,另外光温生产潜力指数测算应适当考虑地形因素以及极端气候对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指数的影响也不可忽视。(4)二级区基本参数;本文收集到的湖北省各个县(市、区)《**县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基础参数调查表》,对二级区基本参数的资料结合湖北省统计年鉴(2017年)对调查结果进行了修正,由此得到了二级区基础参数的变化情况,由于篇幅有限,具体修正见后文。(5)分等因素;.湖北省原有分等因素、分级赋分和权重体系基本符合实际,可以继续沿用原有分等因素、分级赋分和权重体系。本文针对湖北省耕地质量分等参数尝试进行较为全面的整理和汇总,研究其在《规程》中具体说明以及各县市区实际采用的分等参数,再尝试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实情况提出修改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中部地区耕地质量分等参数研究领域的不足,对湖北省耕地质量评定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余笑眉[4](2010)在《松阳县耕地地力评价与空间变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地力评价是土壤科学的一项基础工作。以浙江省松阳县为例,采用浙江省推荐的评价模型进行耕地地力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但因浙江省评价模型考虑了全省的情况,其中的部分评价指标对于松阳县并非必要。为减少不必要的评价指标获取时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本文对松阳县境内1017个采样点按地形地貌(高丘、低丘、河谷平原)进行分组,通过因子相关性分析筛选各组别耕地地力的评价因子,利用浙江省推荐的因子权重按比例放大,建立新的评价模型进行耕地力评价,取得良好的评价结果。采用反距离加权与普通克里格两种插值方法对耕地地力综合评价指数(IFI)、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全氮进行插值比较,发现反距离加权法的插值精度高于普通克里格法。对整体不分类数据和按地貌类型分组的数据,分别进行空间插值,发现耕地地力综合评价指数、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按地貌类型分组后可以有效的降低插值误差,提高空间分析的精度,说明按地貌类型分组后插值比较好;而全氮两种数据处理方式的插值结果差异不大,表明分组插值无实际意义,应采用整体数据插值。根据筛选结果对松阳县耕地地力调查点(耕地地力综合评价指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得到松阳县耕地地力分布图与各养分分布图,并详细研究了耕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点。
刘宏宇[5](2017)在《基于开源WebGIS平台的县级耕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多伦县耕地变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耕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之一,是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耕地变化影响着粮食产量与农业发展,因此研究耕地变化与耕地等级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建设耕地信息化平台展示耕地信息及其变化特征,既能为农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也能为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提供耕地信息服务。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为研究区,通过RS和GIS进行信息提取与数据处理,研究了多伦县的耕地变化;根据影响多伦县耕地等级的几项重要指标,对变化的耕地进行等级评价;以Java为系统开发主要语言,采用开源WebGIS方式建设耕地信息系统。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多伦县耕地变化研究。提取研究区内1975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耕地信息,分别得到1975-1990年、1990-2000年、2000-2005年、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5个时间序列。叠加每个时间序列中的两个图层,得到每个时间序列中耕地的变化情况。从数量变化上看,1975-2000年耕地数量开始呈现减少趋势,2000-2010年是减少的最剧烈时期,2010-2015年减少趋势有所缓和;从分布上看,1975-2015年全县耕地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范围越来越大,变化量越来越大。2.多伦县耕地等级评价研究。采用叠置法对多伦县耕地进行评价单元划分,选取坡度、高程、土壤、水源、交通、居民点和连片程度作为耕地等级评价的影响指标,使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按照评价标准将多伦县耕地划分为5个等级,结合耕地数量与分布变化情况,得到耕地变化的等级情况。研究表明,I级、II级和III级耕地在1975-2000年增加量大于减少量,在2000-2005年减少量大于增加量;IV级耕地在1975-1990年以及2010-2015年增加量大于减少量,在1990-2010年减少量大于增加量;V级耕地数量少,变化规律不明显。3.多伦县耕地信息系统开发方式与架构研究。通过对多种开源WebGIS组件组合开发方式的研究,选取J2EE为系统架构模型,D3与Leaflet作为浏览器端可视化组件,结合Echars、EasyUI等数据可视化图表库进行系统开发;设计系统开发方案,设计系统数据库、系统功能以及接口和类;使用Web服务器与地图服务器对数据进行综合管理,结合GeoJSON格式数据进行空间数据表示,将耕地变化与耕地评价的结果以WebGIS形式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4.多伦县耕地信息系统实现研究。研究实现了耕地信息系统的权限控制、地图操作、数据查询、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多种功能。结合耕地变化与耕地等级评价的结果,本系统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县域内耕地数量、分布、等级的查询,令使用者能够充分地了解多伦县耕地变化的具体信息。耕地信息系统的实现为管理部门、行业用户、学者以及广大农民进行运筹决策、应用实践、科学研究和信息查询提供基础服务平台。
马良俊[6](2007)在《湖北省耕地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其WebGIS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农业信息管理的发展中,随着其中的空间数据量日益增大和多种格式、多种尺度的数据出现,组织和管理好这些数据对于农业信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空间数据组织方式不仅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而且还可以大大减少后期的维护工作。因此,研究农业信息管理中数据库的解决方案,包括空间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和管理是目前GIS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一项工作。本文以湖北省耕地资源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基本的空间数据库和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入手,对比分析了Oracle Spatial的特点,针对耕地资源数据的特点,选择了Oracle数据库平台空间数据库引擎的空间数据库解决方案。通过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构建了湖北省耕地资源数据库系统,并对数据库进行了优化,对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进行了讨论。所建立的数据库已经基本投入实际应用。然后分析了MapXtreme for java平台的技术结构特点,以MapXtreme for java为平台,以JBuilder2006为开发工具,以湖北省耕地资源数据库中的耕地评价信息为数据,研究并开发了几种客户端应用程序。在这些应用程序中使用了目前流行的Java Bean、Servlet和JSP标记等技术,结合MapXtreme for java平台提供的API,实现了电子地图的网上发布。
严奉宪[7](2001)在《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可持续发展成了全球范围内最时髦、最引人关注的概念。农业可持续发展尽管是关于行业和部门的发展问题,但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十分广泛。本文从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含义出发,运用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分析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及现实问题,探讨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及对策。 本项研究的主要方法、内容及观点概括如下: (一) 阐述可持续发展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方面,概括了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方向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研究动态等;进而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阐释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特点等。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区域发展战略调整、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来认识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二) 从总体上分析和把握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突出障碍。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后认为,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较丰富、农业生物资源条件得天独厚、自然气候千差万别、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及新经济背景提供了历史机遇;主要障碍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争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水资源的困扰、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加上体制与观念约束等。 (三)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的原理及方法,对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性增长进行分析。首先从经济增长理论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有关原理及其演变,论证了农业经济增长始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的论点,并构建了农业可持续性增长方式评价的理论模型。对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性增长的实证分析结论是,农村劳动力增长对农业经济增长没有直接影响;耕地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对农林牧渔总产值变动亦无直接相关性,资本投入与制度创新对农业增长的影响显着,农业结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运用农业可持续性增长方式评价模型作实证分析的结论是,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为不可持续模式。所以,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对策部分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四) 中西部地区农业资源、环境、生态可持续性的经济学分析。在概述资源环境经济学相关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并从宏观的角度对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农地资源现状的分析及变动趋势的估计,按照狭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进行实证评价,中西部地区在2030年前,粮食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即符合狭义的农业可持续增长模型。但是区域人口生存与发展对耕地资源的需求压力较大。为此,对开放条件下的国内大农业空间格局调整、“一退三还”的生态退耕政策实施及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等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 (五)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及方法,对中西部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变迁与创新进行理性的判断与实证的审视。首先从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前提与基本框架。明确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构成,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的运行费用包括生态代价,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制度创新的作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相互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尤其是提出并论证了“以生态代价为重要内容的制度运行费用是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制度安排的理论依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地制度、农业组织制度、农村市场体系等各项具体制度安排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公共决策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综合评价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探讨实现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制度变迁及其适当模式。 (六)探讨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具体包括:一是针对中西部地区农业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提出提高认识、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探索规模经营、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等措施,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二是针对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制约,提出永续利用农地资源,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包括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固有原则进行观念创新、战略管理创新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三是针对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制度约束,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经营制度与农业科技制度创新。包括加速农业及农村组织制度创新、农业保护与扶持的制度创新、农业科技制度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四是针对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约束,提出逐步建立与完善中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体系,包括培育和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优先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农村要素市场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育和规范农村市场方面的作用,面向国际国内建设中西部地区农业大市场。
张玉龙[8](2019)在《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以及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使得全球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系统服务质量下降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其中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耕地资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普及,我国耕地数量、质量以及耕地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虽然我国制定了较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但其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仍不容乐观。我国耕地资源减少及其生态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耕地资源的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其比较效益低下主要是因为耕地的生态价值一直被当作一种外部价值。由于耕地生态价值评估缺乏相对成熟的评估方法,耕地生态价值无法通过交易来议价。因此,在农用地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过程中,仅考虑到了耕地的经济价值,其生态效益不能体现到耕地经营者身上,生态价值未计入非农化成本。现行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和实现,有将效益低下的耕地向效益较高的非农建设用地转换的冲动,耕地的非农化成本低,极易导致耕地资源的减少及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实施以政府财政转移为主、市场机制为辅的耕地生态补偿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来激励耕地经营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均衡耕地生态保护相关者的利益,使得农业生产所产出的外部成本(收益)内部化,充分体现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调动人们保护耕地生态环境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基于此,本研究以外部性、公共物品、机会成本等理论为基础,试图从我国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和耕地生态补偿工作的实施两个方面来总结归纳其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和不足之处,尝试以耕地生态服务价值量和机会成本为上下限标准构建我国不同地区耕地生态补偿综合模型,分别测算我国31个省市地区2004年、2008年、2012年、2016年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并以此为依据来构建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本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相关统计资料、数据的整理,可以发现我国在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分布不均、耕地资源利用效益低下、后备资源开发难度大、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都对我国耕地生态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加,导致耕地资源数量的不断减少,耕地生态环境整体质量遭到破坏。当前,我国耕地生态补偿实践当中所面临的挑战还包括:社会群体对耕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针对耕地生态保护的专项法律的缺失,以及在地区耕地生态补偿实践当中受多方面影响,导致耕地生态补偿工作效率低下等。(2)本研究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测算得出了我国不同区域耕地生态补偿标准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标准下限呈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1.993万元/公顷增加到了2016年3.464万元/公顷;从地区分布来看,以2016年为例,上海、北京、天津三地补偿标准较高,补偿标准较低的地区为甘肃、云南、山西。就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标准上限而言,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从2004年的6.263万元/公顷增加到了2012年12.391万元/公顷,然后又下降到2016年10.332万元/公顷;同样的,以2016年为例,福建、江西、湖南三地补偿标准较高;较低的地区主要是西藏、甘肃、青海地区。(3)本研究所构建的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框架主要包括了专门负责耕地生态补偿相关工作的管理平台和相对独立的专职于补偿资金运营的补偿基金委员会两个关键点,同时,从平台机构的组成、机构运作程序的制定等方面来明确我国耕地生态补偿实践当中相关部门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从相关法律的完善、补偿方式和补偿资金的多元化、监督机制的完善、社会群体环保认知的提高等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推动我国耕地生态补偿工作的发展、进步。
徐丽峰[9](2011)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土地是农民最大利益所在,土地是农民最大的保障,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最重要的是维护土地权益。随着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中部崛起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和重大发展趋势。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着自己的特殊性、差异性,加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整体上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点、实验、探索的初级阶段,因此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不可“一刀切”、不可激进、不可强行进行。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土地流转制度,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法律问题的完善具有相当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从制度与机制的完善上看,可从流转的主体法律制度、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争议解决与救济法律制度以及流转利益的代表机制、流转利益的表达机制、流转利益的产生机制、流转利益的分配机制、流转利益的协调机制、流转利益的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中,笔者首先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已有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的经济权益的概念。其次,分析了美国侧重土地所有权来保障农民经济权益、英国侧重利益的补偿来保障农民经济权益、法国侧重流转的用途来保障农民经济权益、日本侧重流转的过程来保障农民经济权益、我国东部地区侧重政策引导与激励来保障农民经济权益,得出启示:规范流转立法,注重流转利益分配的公平性;明确流转主体,加强流转的组织与机构建设;加强政府引导与规范,强调管理与控制职能;完善就业促进与社会保障体系,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再次,以湖北省、贵州省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的经济权益保障的实证调查为例,从其流转现状及原因方面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损害农民前提性经济权益的是土地流转法律法规不完善;损害农民关键性经济权益的是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运作难;损害农民基础性经济权益的是违背农民意愿的强制流转;损害农民重要性经济权益的是土地流转中政府角色错位;损害农民根本性经济权益的是没有改善转出者经济效益。最后,着重于流转制度的完善、流转机制的运行,并提出应对对策包括:发挥中西部的区域优势、健全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村流转市场、发挥农村社区组织力量、规范基层权力主体行为、建立流转收益分配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土地纠纷解决机制。论文结合中西部的区域特殊性因素障碍,提出了农村土地保障性流转原则,在农村社区等流转的主体法律制度、促生性农村社会保障等流转的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农业协会等流转利益的代表机制、发挥中西部的区域优势、发挥农村社区组织的力量、共享式分配流转经济利益、农业仲裁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创新性、体系化的思考与研究。
高一帆[10](2019)在《陕西省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耕地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陕西省耕地为对象,依据5019个样点的调查化验数据和其它相关数据资料,应用GIS技术和模糊评价方法,对陕西省耕地土壤的养分状况和耕地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取得以下成果:(1)陕西省耕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有效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6 g/kg,25.3mg/kg,有机质的含量整体偏低,仅达到4级,有效磷含量3级;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187 mg/kg,达到2级。全氮的平均含量为0.91 g/kg,是4种养分中等级最低的。土壤pH为7.92,偏碱性。(2)各养分具有极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全局Moran’s I指数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有效磷>pH>全氮>速效钾>有机质,所有养分的空间聚集特征都较为明显;土壤全氮和速效钾的最优半方差函数模型为指数模型,有效磷、有机质和pH为球状模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块金系数在0.25-0.75之间,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而全氮、有效磷和pH的块金系数均小于0.25,空间相关性较强。(3)海拔高度和坡度这两种地形因子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造成影响。海拔高度与土壤各养分之间的相关性高于坡度与养分之间的相关性。(4)陕西省耕地总面积387万公顷,其中2级地和7级地面积占比最多,分别达到11.86%和11.91%;1级地最少,面积仅为23.5万公顷,占比6.08%。三大自然区中,关中平原主要分布1级地、2级地和3级地,这部分耕地养分含量高,海拔较低,水热资源丰富;秦巴山区各市的耕地主要在5-8级地,主要是因为海拔相对平原地区较高,基础设施不完善限制了这些地区耕地的生产能力;而陕北黄土高原耕地质量最差,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力培肥工作,进行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
二、京山县耕地评等定级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山县耕地评等定级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GIS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基础数据和基础图形处理 |
2 数据信息提取 |
2.1 属性数据提取位置信息 |
2.2 位置信息提取属性数据 |
3 数据运算和决策 |
3.1 图形的叠加运算 |
3.2 评定定级运算及分析 |
3.3 数据库的建立及系统的开发 |
4 存在问题及发展展望 |
4.1 当前GIS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问题 |
4.2 GIS应用展望 |
4.2.1 多方法结合使用。 |
4.2.2 模型优选。 |
(3)耕地质量分等参数调整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湖北省耕地质量分等参数调查 |
2.1 耕作制度分区 |
2.2 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指定作物 |
2.3 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 |
2.4 二级区基本参数现状 |
2.5 分等因素、分级赋分和权重 |
2.5.1 分等因素及其权重 |
2.5.2 分等因素计分规则 |
2.6 分等参数现状问题汇总分析 |
2.6.1 《规程》缺失县级行政区的标准耕作制度情况 |
2.6.2 《规程》中县级行政区需更新情况 |
2.6.3 《规程》的标准耕作制度与复种类型存在不一致情况 |
2.6.4 《规程》的标准耕作制度描述不准确的情况 |
2.6.5 《规程》的标准耕作制度与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衔接不一致情况 |
2.6.6 《规程》缺失县级行政区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情况 |
2.6.7 《规程》其他内容与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衔接一致性问题 |
第三章 湖北省分等参数试算验证分析 |
3.1 湖北省分等参数试算验证 |
3.2 试算县(市、区)的选择 |
3.3 试算方法 |
3.4 试算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附表1 分等因素分级规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松阳县耕地地力评价与空间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耕地地力评价的研究进展 |
1.3 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方法、内容、技术路线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内容 |
1.4.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条件与农村经济概况 |
2.1.2 农业生产概况 |
2.1.3 耕地与土壤资源概况 |
2.2 数据准备 |
2.2.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2.2.2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2.2.3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
3 耕地地力综合评价 |
3.1 浙江省推荐的评价指标进行耕地地力评价 |
3.1.1 评价因子的确定及其量化 |
3.1.2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3.1.3 评价单元的划分 |
3.1.4 耕地地力评价定量指标特征值分析 |
3.1.5 耕地地力综合评价集成 |
3.1.6 评价结果 |
3.2 按地貌类型分类进行耕地地力评价 |
3.2.1 高丘评价模型构建 |
3.2.2 低丘评价模型构建 |
3.2.3 河谷平原评价模型构建 |
3.2.4 综合评价结果小结 |
3.3 耕地地力评价空间插值精度比较 |
3.3.1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2 插值精度评价 |
3.3.3 耕地地力综合评价指数描述性统计 |
3.3.4 松阳县耕地地力区域趋势分析 |
3.3.5 耕地地力综合评价指数的地统计分析 |
3.5.6 空间插值算法比较 |
3.3.7 耕地地力插值结果小结 |
4 松阳县土壤养分空间变异 |
4.1 土壤养分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
4.2 土壤养分的地统计分析 |
4.3 土壤养分含量插值精度分析 |
4.4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
4.4.1 有机质空间变异 |
4.4.2 全氮空间变异分析 |
4.4.3 有效磷时空变异分析 |
4.4.4 速效钾的空间变异分析 |
4.5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语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论文发表情况 |
(5)基于开源WebGIS平台的县级耕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多伦县耕地变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关于耕地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GIS和WebGIS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条件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1.3 土地利用情况 |
2.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信息提取与数据处理 |
3 研究方法与系统开发技术 |
3.1 研究方法 |
3.2 系统开发主要技术 |
3.2.1 J2EE技术 |
3.2.2 UML建模技术 |
3.2.3 GeoJSON数据应用 |
3.2.4 Leaflet开源库 |
3.2.5 D3可视化库 |
3.2.6 GeoServer地图服务器 |
4 耕地变化与耕地等级评价研究 |
4.1 多伦县耕地特征与耕地变化 |
4.1.1 多伦县耕地分布特征 |
4.1.2 数量与分布变化 |
4.2 多伦县耕地等级评价 |
4.2.1 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 |
4.2.2 评价指标处理与评价单元确定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4 耕地等级评价结果 |
4.2.5 耕地等级变化情况 |
5 基于开源WebGIS平台的耕地信息系统设计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1.1 软硬件环境 |
5.1.2 开发语言及开发工具 |
5.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5.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3.1 数据组成与处理 |
5.3.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5.3.3 数据库连接 |
5.4 系统功能设计 |
5.5 接口与类设计 |
6 多伦县耕地信息系统实现 |
6.1 权限管理实现 |
6.2 地图操作实现 |
6.3 数据查询统计实现 |
6.4 耕地变化模块实现 |
6.5 耕地评价模块实现 |
6.6 数据转换实现 |
6.7 留言模块实现 |
6.8 其他模块实现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
(6)湖北省耕地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其WebGIS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理信息系统与Internet和数据库 |
1.2 WebGIS和耕地资源数据库的应用现状 |
1.2.1 WebGIS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 |
1.2.2 耕地资源管理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空间数据库理论 |
2.1 空间数据简介 |
2.2 Oracle Spatial |
2.2.1 Oracle简介 |
2.2.2 Oracle Spatial |
第三章 湖北省耕地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规范 |
3.1 湖北省耕地资源数据库的数据获取 |
3.1.1 耕地地力评价资料获取 |
3.1.2 耕地地力评价流程 |
3.2 湖北省耕地资源数据库管理规范 |
3.2.1 湖北省耕地资源数据库软硬件需求与配置 |
3.2.2 数据整理和入库规范操作 |
3.2.3 数据检索、浏览和修改 |
3.2.4 数据调用与输出 |
3.3 耕地资源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
3.3.1 数据库的设计 |
3.3.2 数据库的建立 |
3.3.3 数据库的优化 |
3.3.4 数据库的维护—Oracle的备份和恢复 |
第四章 基于耕地资源数据库的WebGIS研究 |
4.1 WebGIS概述 |
4.1.1 WebGIS的主要特点 |
4.1.2 WebGIS相关平台介绍 |
4.2 MapXtreme Java Edition 4.7.1 |
4.2.1 MapXtreme Java Edition主要的组成部分 |
4.2.2 基于MapXtreme Java Edition的两层和三层结构的网络应用 |
4.3 基于MapXtreme Java Edition 4.7.1与Oracle Spatial实现的WebGIS研究 |
4.3.1 利用MapXtreme Java管理器创建地图定义 |
4.3.2 基于MapXtreme Java Edition 4.7.1和Oracle Spatial的几个前端应用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框架 |
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一) 可持续发展观 |
(二)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三)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方向 |
(四)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学研究 |
二、 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研究动态 |
(一)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二)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 |
(三) 国内外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特点 |
(四)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
三、 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辨识 |
(一) 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动态 |
(二)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与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三) 经济全球化与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四) 知识经济与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四、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 |
第二章 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现状、优势及主要障碍 |
一、 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及现状 |
(一) 中西部地区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
(二) 中西部地区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
二、 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
(一) 土地资源丰富 |
(二) 农业生物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
(三) 自然气候条件千差万别 |
(四) 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
三、 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
(一) 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争地矛盾突出 |
(二)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 |
(三) 水资源仍然是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
(四) 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五) 制度与观念约束 |
第三章 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性增长分析 |
一、 农业可持续性增长及其评价模型 |
(一) 可持续性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
(二) 农业发展与可持续性增长 |
(三) 农业可持续性增长方式评价模型 |
二、 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性增长的实证分析 |
(一) 要素投入与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简要分析 |
(二) 农业结构变动对农业增长的影响 |
(三) 中西部地区农业增长方式实证评价 |
三、 小结 |
第四章 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 |
一、 资源环境经济学原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一) 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的内涵 |
(二) 农业自然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三)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框架 |
二、 中西部地区农业土地资源配置分析 |
(一) 中西部地区农业土地资源现状及趋势预测 |
(二) 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
(三) 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的若干问题分析 |
三、 小结 |
第五章 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一、 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一) 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
(二)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 |
二、 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实证分析 |
(一) 农地制度与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二) 农业组织制度与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三) 市场体系与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四) “西部大开发”及其制度选择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三、 小结 |
第六章 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
一、 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一)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 |
(二) 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
(三) 增加农业投入 |
(四) 探索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
(五) 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
(六) 制度创新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 |
二、 永续利用农地资源,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 |
(一) 观念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固有原则 |
(二) 战略管理创新:确保宏观政策的有效性 |
(三)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激励微观主体利用和保护好农地资源 |
三、 大力推进农业经营制度与农业科技制度创新 |
(一) 加速农业及农村组织制度创新 |
(二) 进行农业保护与扶持的制度创新 |
(三) 农业科技制度创新 |
(四)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
四、 逐步建立与完善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体系 |
(一) 培育和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
(二) 优先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市场体系 |
(三) 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要素市场的发展 |
(四) 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育和规范农村市场方面的作用 |
(五) 面向国际国内,建设中西部地区农业大市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耕地生态补偿相关理论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耕地生态服务价值 |
2.1.2 耕地生态补偿 |
2.1.3 耕地生态补偿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机会成本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我国耕地资源利用及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
3.1 耕地资源总体状况 |
3.1.1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 |
3.1.2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现状 |
3.2 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2.1 耕地资源质量的下降 |
3.2.2 耕地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 |
3.3 现行耕地生态补偿中存在的不足 |
3.3.1 耕地生态价值补偿认识不足 |
3.3.2 耕地生态保护立法存在问题 |
3.3.3 耕地生态补偿政策实践的缺失 |
4 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框架构建 |
4.1 我国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思路 |
4.2 机制创建应遵循的原则 |
4.3 耕地生态补偿主客体的界定及补偿方式的选择 |
4.3.1 耕地生态补偿主客体分析 |
4.3.2 耕地生态补偿方式选择 |
4.4 补偿模式的选择 |
5 基于PES框架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
5.1 测算思路 |
5.1.1 生态环境服务付费(PES) |
5.1.2 PES的作用机理 |
5.1.3 基于PES框架下耕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的构建 |
5.2 耕地生态补偿标准上限模型 |
5.2.1 上限模型计算方法 |
5.2.2 耕地生态补偿修正系数的确定 |
5.3 耕地生态补偿标准下限模型 |
5.4 数据来源 |
5.5 测算结果分析 |
5.5.1 基于价值当量因子法的测算结果分析 |
5.5.2 基于机会成本法的测算结果分析 |
5.5.3 基于社会经济发展耕地生态补偿修正系数结果分析 |
5.5.4 修正后的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标准模型结果分析 |
5.5.5 综合(上下限)模型分析 |
6 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对策及保障措施 |
6.1 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
6.1.1 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思路 |
6.1.2 机构运作程序的制定 |
6.2 耕地生态补偿保障措施 |
6.2.1 完善法律制度 |
6.2.2 补偿资金多元化 |
6.2.3 补偿方式多元化 |
6.2.4 耕地生态补偿监督机制完善 |
6.2.5 加强意识形态宣传,提高社会公众意识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展望 |
7.2.1 创新之处 |
7.2.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9)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总结 |
1.3 研究设计与分析进路 |
1.3.1 基本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基本框架 |
1.3.4 创新与难点 |
第二章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的界定 |
2.2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的表现 |
2.3 保障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的理论分析 |
2.3.1 最小限制与最大促进 |
2.3.2 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 |
2.3.3 互补性权利义务理论 |
2.3.4 土地发展权理论 |
2.3.5 倾斜性保护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比较借鉴 |
3.1 国内外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经验介绍 |
3.1.1 美国:侧重土地所有权保障农民经济权益 |
3.1.2 英国:侧重利益的补偿保障农民经济权益 |
3.1.3 法国:侧重流转的用途保障农民经济权益 |
3.1.4 日本:侧重流转的过程保障农民经济权益 |
3.1.5 我国东部地区:政策引导与激励保障农民经济权益 |
3.2 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启示 |
3.2.1 规范流转立法,注重流转利益分配的公平性 |
3.2.2 明确流转主体,加强流转的组织与机构建设 |
3.2.3 加强政府引导与规范,强调管理与控制职能 |
3.2.4 完善就业促进与社会保障体系,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
第四章 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实证考量 |
4.1 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现状考察——基于湖北省、贵州省的实证调查 |
4.1.1 土地流转比重偏低的状况还未呈现出根本转变 |
4.1.2 流转方式单一,规模化经营流转模式发育迟缓 |
4.1.3 土地流转费偏低,无偿性流转仍然占一定比例 |
4.1.4 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不太强烈 |
4.1.5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尚未形成 |
4.2 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
4.2.1 土地流转法律法规不完善——损害农民前提性经济权益 |
4.2.2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运作难——损害农民关键性经济权益 |
4.2.3 违背农民意愿的强制流转——损害农民基础性经济权益 |
4.2.4 土地流转中政府角色错位——损害农民重要性经济权益 |
4.2.5 没有改善转出者经济效益——损害农民根本性经济权益 |
4.3 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问题成因 |
4.3.1 中西部的区域特殊性因素障碍 |
4.3.2 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环境不健全 |
4.3.3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不完善 |
4.3.4 农民权利意识薄弱与综合因素欠缺 |
4.3.5 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职能定位不当 |
4.3.6 农村土地流转收益分享严重不合理 |
4.3.7 农村不同地域经济水平差异性障碍 |
4.3.8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运行相对滞后 |
第五章 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法律制度完善 |
5.1 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的基础理念 |
5.1.1 社会公平理念 |
5.1.2 协调发展理念 |
5.1.3 利益共享理念 |
5.2 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
5.2.1 依法流转原则 |
5.2.2 自愿流转原则 |
5.2.3 有偿流转原则 |
5.2.4 保障性流转原则 |
5.3 完善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法律制度 |
5.3.1 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概述 |
5.3.2 完善流转的主体法律制度 |
5.3.3 完善流转的市场规制法律制度 |
5.3.4 完善流转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
5.3.5 完善流转的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 |
5.3.6 完善流转的争议解决与救济法律制度 |
第六章 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运行机制 |
6.1 农村土地流转运行机制概述 |
6.2 流转利益的代表机制 |
6.3 流转利益的表达机制 |
6.4 流转利益的产生机制 |
6.5 流转利益的分配机制 |
6.6 流转利益的协调机制 |
6.7 流转利益的保障机制 |
第七章 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议 |
7.1 发挥中西部的区域优势 |
7.2 健全土地流转法律法规 |
7.3 建立健全农村流转市场 |
7.4 发挥农村社区组织力量 |
7.5 规范基层权力主体行为 |
7.6 建立流转收益分配机制 |
7.7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7.8 健全土地纠纷解决机制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样卷 |
附录2 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与活动 |
附录3 研究生期间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附录4 研究生期间的社会工作及奖励 |
致谢 |
(10)陕西省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耕地质量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基本情况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资源 |
2.1.4 土壤资源 |
2.1.5 地形地貌 |
2.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2.3 资料收集与整理 |
2.4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
2.5 研究方法 |
2.5.1 半方差函数模型 |
2.5.2 普通克里格插值 |
2.5.3 层次分析法 |
2.5.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三章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
3.1 土壤养分数据预处理 |
3.2 土壤养分基本特征 |
3.2.1 土壤养分统计特征 |
3.2.2 土壤养分间相关性分析 |
3.3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
3.3.1 数据正态性检验和趋势分析 |
3.3.2 土壤养分空间自相关性监测 |
3.3.3 土壤养分半方差函数模型分析 |
3.3.4 基于普通克里格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四章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地形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 |
4.1.1 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
4.1.2 地形因子不同等级下土壤养分含量特征分析 |
4.2 土壤类型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 |
第五章 陕西省耕地质量评价 |
5.1 耕地质量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
5.1.1 评价原则与技术流程 |
5.1.2 评价单元的划分 |
5.1.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5.1.4 综合指数计算及等级确定 |
5.2 耕地质量评价 |
5.2.1 耕地质量总体特征 |
5.2.2 耕地质量区域特征 |
5.2.3 各地市耕地质量等级分布 |
5.2.4 不同土壤类型耕地质量状况 |
5.3 耕地质量分级评述 |
5.3.1 一等地 |
5.3.2 二等地 |
5.3.3 三等地 |
5.3.4 四等地 |
5.3.5 五等地 |
5.3.6 六等地 |
5.3.7 七等地 |
5.3.8 八等地 |
5.3.9 九等地 |
5.3.10 十等地 |
5.4 耕地利用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京山县耕地评等定级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京山县耕地评等定级方法[J]. 江克家. 湖北农业科学, 1991(01)
- [2]基于GIS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J]. 李建华,程家昌.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4)
- [3]耕地质量分等参数调整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徐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松阳县耕地地力评价与空间变异研究[D]. 余笑眉. 浙江农林大学, 2010(06)
- [5]基于开源WebGIS平台的县级耕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多伦县耕地变化为例[D]. 刘宏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6]湖北省耕地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其WebGIS应用研究[D]. 马良俊.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4)
- [7]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 严奉宪. 华中农业大学, 2001(03)
- [8]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张玉龙. 河南大学, 2019(01)
- [9]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法律问题研究[D]. 徐丽峰.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10]陕西省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耕地质量评价研究[D]. 高一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