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地区边界层厚度特征的统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振兴[1](2020)在《高原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研究 ——以大通河源区为例》文中指出高寒区多年冻土融化导致的地下水循环变化机制是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了解该类地下水动态对冻土变化的响应对寒区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青海大通河源区为研究区,开展高原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研究。通过监测、微结构测试、新型水化学同位素、多场耦合模拟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冻土退化过程特征,揭示了冻土微结构与渗流特征变化规律以及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通过遥感解译、多元统计、地温监测及微结构研究,划分冻土类型与退化阶段,对比研究了大通河源区不同冻土退化阶段冻土面积、上下限、边界、地温及微观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水均衡计算等手段,阐明了地下水补径排响应规律。在降雨量不显着增加的基础上区内泉水流量、地表水径流量和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呈现出了增加趋势,认为是冻土退化增大了地下水的补给通道及地下冰融水量所致。通过水均衡概算,得出地下冰融水占比约为17%。2)通过控温CT扫描、压汞实验及控温渗透试验,揭示了退化条件下冻土的微观结构变化及冻土渗透性能变化规律。升温过程使得冻土颗粒以及孔隙产生了重分配,冻土的中大孔隙增多,连通性增强;升温初期渗透系数快速增大,至-0.5℃时,渗透系数成倍增长,说明“高温冻土”已经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而非必须完全融化才能由“隔水层”变为“含水层”。探索建立了温度、微结构与渗透性能的定量关系方程。3)通过硫、硼、锶、铀同位素识别了不同地下水来源和循环途径;计算了多元水转化关系,结果表明冻土退化条件下,冻结层上水与层下水的联系变为密切,地下水系统由封闭转为开放;地下冰融水参与了地下水循环,其在连续冻土区、片状冻土区和岛状冻土区冻结层下水中补给的比例分别为9%、17%和11%;冻结层上水中补给比例分别为18%、24%和20%。最终建立了冻土退化条件下的高寒河源区山-盆多层级区域地下水循环模式。4)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功能,改进了多场的耦合模型,实现了从中长周期时间尺度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的定量模拟与预测。5)揭示了“温度→冻土类型→微结构→渗透系数→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循环模式演变→冻土释水→水质变化”的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最后以地球科学系统理论从多圈层交互带的角度针对冻土退化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效应,提出了冻土环境与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苏秋芳[2](2019)在《冬春季干、湿西南涡对四川盆地空气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川渝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空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中四川盆地地形复杂,其独特的地理形势、天气气候条件使得污染物不易扩散,导致污染事件频发。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西南涡对盆地空气污染的作用亟待研究。因此本文首先对四川盆地的空气污染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其次,选取四川盆地典型城市的气象要素、最大混合层厚度、通风系数等污染气象参数和相应的六种污染物浓度进行相关关系的研究。最后运用统计学方法重点研究冬春季西南涡天气系统的统计分类、对盆地空气质量差异的影响及相应气象条件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近几年四川盆地地区AQI整体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首要污染物主要是PM2.5、O3、PM10。成都、宜宾、达州、重庆的PM2.5、PM10、SO2浓度逐年下降,但PM2.5、PM10浓度均超出了国家二级浓度限值,NO2、CO、O3浓度变化幅度较小。PM2.5、PM10、SO2、NO2、CO浓度年变化均呈冬高夏低态势,O3浓度则是冬季低、夏季高,夏季O3浓度约是冬季的3倍。PM2.5、PM10、NO2、CO浓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变化,O3、SO2浓度的日变化呈单峰型。(2)成都、宜宾、达州、重庆的最大混合层厚度、通风系数呈冬季高、夏季低的趋势,逆温厚度、逆温强度与稳定能量则相反,均是冬低夏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最大混合层厚度与PM2.5、PM10、CO浓度呈显着的负相关,与O3浓度呈显着正相关。通风系数与污染物浓度负相关显着(NO2除外)。逆温厚度、稳定能量与污染物浓度均呈正相关,抑制污染物扩散;降水、气压与污染物浓度呈负相关,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或湿清除。总体上,污染气象参数与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均在冬季最为显着。(3)2014-2018年冬春季西南涡活动个数共104个,冬季发生西南涡的次数少于春季。将发生降水在1mm以下和无降水的西南涡定义为干涡,降水量大于或等于1mm的西南涡称为湿涡。冬季的干涡活动个数约是春季的2倍,污染最严重,春季则以湿涡活动为主;冬春季干涡下的空气质量主要以污染为主,湿涡控制下绝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为优良;干涡对造成四川盆地冬季重污染有较大的贡献。(4)将上述湿涡又分为湿涡Ⅰ和湿涡Ⅱ,规定湿涡Ⅰ中降水在10 mm以下,湿涡Ⅱ中降水在中雨及以上级别。冬季干涡下PM2.5、PM10、SO2浓度约是湿涡Ⅰ的2倍,湿涡Ⅱ的3倍。冬季干涡和湿涡Ⅰ控制下的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春季,其中冬季干涡下的PM2.5污染物浓度最高,污染最为严重,其浓度超出国家二级浓度限值26μg/m3,湿涡Ⅱ控制下污染最轻。(5)冬春季四川盆地受干涡、湿涡Ⅰ、湿涡Ⅱ系统控制下各气象要素和污染气象参数有明显的差异,它们关于风速、相对湿度、通风系数的排序为:干涡<湿涡Ⅰ<湿涡Ⅱ;关于逆温厚度、稳定能量的排序为:干涡>湿涡Ⅰ>湿涡Ⅱ。冬春季干涡的风速小,相对湿度低,通风系数弱,稳定能量高,逆温特征明显,天气静稳,使污染物不断累积,产生重污染。而湿涡系统下大气稳定度低,扩散能力增强,降水还对污染物起到湿清除作用,且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对污染物的清除效果更明显,因此湿涡利于污染扩散或湿清除,空气质量好。(6)通过干、湿涡个例对比发现干涡系统集中在中层,高层辐合下沉,抑制近地面的垂直运动,在中层形成脱地逆温,使污染物累积不易扩散,造成污染加重。而湿涡活动主要在近地面层,气旋性环流在垂直方向上发展旺盛,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同时降水的产生对污染物有湿清除作用,从而使污染减轻。
唐蕾[3](2018)在《大路沟二区长6油藏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文中认为靖安油田大路沟二区加密区长6油藏属于典型的超低渗透岩性油藏。自2014年开展整体加密重大开发试验以来,该研究区取得了一定开发效果,但随着油藏开发的不断深入,加密区水驱不均、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逐步凸显,严重制约油藏加密调整效果。本文针对大路沟二区加密区注采井网不完善,分层水驱效果差异大等问题,通过开展储层精细描述研究,目的是更加准确地认识油藏,为长6油藏的开发技术政策调整提供有力的地质依据。本文在前人对研究区块地层划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新加密井的地层进行了精细的对比划分,重新建立并完善了大路沟二区加密区块长6油藏的精细等时地层格架;综合参考了各种沉积相划分标志,对研究区进行点-线-面的沉积微相分析以及单砂体的划分研究,揭示了各砂体的成因类型及微相展布。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研究区长612油层组属于河湖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河道侧翼微相为主要沉积微相;从层内、层间和平面三个方面对储层的非均质性做了细致的研究,研究表明长6油藏非均质性属于中-强;最终在沉积相、地质条件的约束下,应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储层三维地质模型,为后续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和开发技术政策调整提供合理的地质依据。
孟兴[4](2019)在《中国低纬电离层F区不规则体特性观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夜间电离层中常常有等离子体不规则体生成。在低纬赤道地区,电离层不规则体又被称为赤道扩展F或赤道等离子体泡。赤道扩展F能够引起电离层闪烁进而影响卫星通信的质量和卫星导航的精度。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赤道扩展F的研究。建立在海南地区的甚高频雷达,电离层数字测高仪和GPS闪烁/TEC接收机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使得系统研究中国低纬地区电离层F区不规则体成为可能。本文基于三亚站甚高频雷达、电离层数字测高仪和GPS闪烁/TEC接收机,富克站甚高频雷达和电离层数字测高仪,以及C/NOFS卫星的观测数据研究了中国低纬地区赤道扩展F的局地生成率,多设备联合观测和电离层F区薄层状不规则体。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利用2010-2014年期间3-4和9-10月的GPS电离层闪烁/TEC和三亚甚高频雷达的数据,研究了电离层闪烁、TEC快速波动和后向散射羽毛状回波的发生率。通过分析日落后1小时内电离层闪烁、TEC快速波动和后向散射羽毛状回波同时出现的情况,研究了三亚地区赤道扩展F的局地生成率。结果表明赤道扩展F月度生成率的变化范围为0%-68%。在2010,2013和2014年,赤道扩展F的局地生成率存在明显的春秋季不对称。在2010-2014年期间,赤道扩展F在3-4月的局地生成率是逐渐增加的,但是在9-10月的局地生成率没有类似的趋势。受太阳活动影响的等离子体垂直漂移对赤道扩展F的局地生成率有着重要影响。等离子体垂直漂移的春秋季不对称可能是引起赤道扩展F局地生成率春秋季不对称的原因。在第二部分,通过通信/导航中断预报系统(C/NOFS)卫星,三亚甚高频雷达和GPS电离层闪烁接收机在2010年3月12日的共同观测,共发现了5个等离子体泡,其中有3个等离子体泡同时被上述3种设备观测到。三亚甚高频雷达观测到了2个发展充分且产生强后向散射回波的羽毛状不规则体,C/NOFS卫星在10317,10318和10319轨道上飞行时观测到了2个不规则体对应的耗空。在10318轨道上发现了由合并过程(merging process)引起的宽等离子体耗空。电离层闪烁发生的时间和地理位置与三亚甚高频雷达和C/NOFS卫星的观测结果吻合较好。来自3种不同设备的观测结果表明扩展F不规则体有着不同的尺度。三亚甚高频雷达和C/NOFS卫星观测到的不规则体存在经度差异,发展起来的等离子体泡的东向漂移是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一般情况下,赤道扩展F(ESF)不规则体在电离层F区底部生成,且在雷达回波的距离-时间-强度(range-time-intensity,RTI)图中表现为高度范围超过50千米的羽毛状结构。在第三部分,通过利用位于中国低纬地区的富克和三亚甚高频雷达,在日落发生时的F区中观测到了演化型带状不规则体结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种带状结构在400千米以上的较高高度处生成,然后上升到更高的高度且没有纬向漂移。带状结构存在的时间小于25分钟,这在富克甚高频雷达每一个波束观测回波的距离-时间-强度图中是一致的。电离层F区中带状不规则体结构的多普勒速度比较大,但是谱宽很窄。在带状结构出现的过程中,还观测到了明显的幅度闪烁(S4>0.2),TEC快速波动(ROTI>1.0)和区域型扩展F现象。这说明在顶部电离层中生成的带状不规则体结构与赤道等离子体泡(EPBs)有关联。在等离子体泡上边界发生的交换不稳定过程可能是顶部电离层中演化型带状不规则体结构生成的机制。在第四部分,首次介绍了由富克甚高频雷达探测到的比较罕见的向下漂移的顶部型散射层(top-type scattering layer,TSL)。观测结果表明顶部型散射层大约在450千米高度处生成,然后随时间在垂直方向生长。向下漂移的顶部型散射层存在的时间大约为50分钟。顶部型散射层的多普勒回波为负值,表明不规则体层在向靠近雷达的方向运动。不规则体层的多普勒谱宽比较窄,增长相为20米/秒,衰退相为5米/秒。富克电离层数字测高仪从7到15 MHz(不包含12 MHz)频率的观测结果表明底部电离层的虚高随时间下降,这对应了西向背景电场。当背景西向电场和比较大的等离子体密度梯度共同存在时使得顶部电离层中不稳定过程成为可能,最终引起顶部型散射层。在第五部分,利用三亚甚高频雷达波束4和5的观测数据研究了在地磁平静日午夜后发生的2个底部型散射层事件。分析结果表明午夜后的底部型散射层发生的高度为220-240千米。回波层的厚度比较一致,大约为10千米,高度范围随时间基本不发生变化。回波层的高度随时间表现出震荡特性,多普勒谱宽比较窄。这些特征与发生在日落后的底部型散射层的特征相似。在发生午夜后底部型散射层的时段内,三亚电离层数字测高仪记录的频高图中出现了弥散性回波和卫星描迹(satellite trace,ST),说明有扩展F不规则体和大尺度波结构存在。午夜后的底部型散射层可能是由重力波扰动风驱动的梯度漂移不稳定引起的。在另外一个地磁平静日三亚甚高频雷达波束5观测到了周期性羽毛状回波与午夜后呈块状分布的底部型散射层共同存在,说明都受到了大尺度波结构的调制。进一步证明了午夜后大尺度波结构的存在可以生成底部型不规则体。
刘士亮[5](2019)在《陕北侏罗系煤田开采环境工程地质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煤炭资源开采重心已快速转移到西部生态地质环境脆弱的矿区。西部矿区在丰富的煤炭资源与短缺的水资源和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已成为区域能源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瓶颈”。因此,以陕北煤炭基地榆神府矿区为例,围绕“环境工程地质模式演变机理”这一科学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及野外调研等多种方法,按照生态-水-煤系空间赋存地质结构特征→覆岩-土结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区划→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应用→不同保水采煤等级的水资源保护方法的思路展开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区划了4种天然生态地质环境类型(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和区域性(深埋)地下水富集型),并分别确定了生态地质环境类型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关系;探查确定了13个水文地质结构类型;以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结合生态地质环境类型、水文地质结构类型,从而建立了陕北榆神府矿区生态-水-煤系地质结构模型。(2)从开采强度、覆岩主关键层位置、覆岩硬岩比例系数及覆岩岩体结构特征阐述了西部矿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异常增大的原因;将西部侏罗系煤层覆岩岩体结构特征分为层状结构和整体状结构两种结构类型,进而,基于薄板理论通过对比各岩层的极限挠度与下部自由空间高度,解析了导水裂隙带发育至基岩中的理论高度预计公式;基于普氏理论和岩体极限平衡理论,解析了导水裂隙带发育至土层中的理论高度预计公式。由于土层段泥浆护壁等原因,导致冲洗液消耗量、钻孔水位或钻孔电视图像在土层段无法被准确观测,进而无法判断裂隙发育的真实导水性,因此,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应用于导水裂隙带发育至土层中高度实测,并验证了理论预计公式的合理性。(3)在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贯穿基岩进入土层的前提下,工作面覆岩中土层厚度与基岩厚度的比值(土基比)小于0.5时,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受到抑制作用;当土基比大于0.5时,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受到促进作用。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实测值对比分析,定义了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抑制(促进)系数,并拟合了抑制(促进)系数与土基比的关系,得出:抑制系数与土基比成对数关系,促进系数与土基比成幂函数。(4)根据采煤活动对潜水和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定义了4种类型的环境工程地质模式:环境友好型、环境渐变恢复型、环境渐变恶化型和环境灾变型。建立了四种环境工程地质模式类型的分区方法:根据覆岩-土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残余隔水层厚度→根据浅表层水漏失量,补给量及水位变化的关系,分别确定环境友好型与环境渐变恢复型、环境渐变恢复型与环境渐变恶化型、环境渐变恶化型与环境灾变型之间残余黄土、红土或者基岩厚度的临界值,即确定环境工程地质模式阈值→在分析环境工程地质模式阈值和残余隔水层厚度组合线性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区划标准图(判别方程)→区划榆神府矿区环境工程地质模式。(5)从地表植被生态环境、萨拉乌苏组潜水水位和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分区标准方程三个角度证实了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分区结果的可靠性。其一,通过野外调研12个工作面的采前、采后地表植被生态环境的变化证实了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区划的准确性。其二,采用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对金鸡滩煤矿108工作面萨拉乌苏组潜水水位变化进行监测,结合地表沉陷监测数据,辨析环境工程地质模式的类型,并与108工作面的野外调研结果相互验证,监测结果表明:萨拉乌苏组潜水水位在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表现出下降→稳定→上升三个阶段;工作面开采前后潜水位变化范围为0.42.5m,仍然在陕北生态安全水位范围内,可知,萨拉乌苏组砂层潜水没有漏失,工作面所对应的环境工程地质模式为环境友好型。其三,在分布式光纤技术监测金鸡滩煤矿108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基础上,基于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分区标准方程判别环境工程地质模式类型,结果表明:金鸡滩煤矿108工作面的环境工程地质模式是环境友好型。(6)建立了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应用方法,即提出矿区(井)保水采煤等级概念及其划分方法:在分析地表水系和萨拉乌苏组砂层潜水水资源单位面积贮存量的基础上,首先,计算了研究区浅表层水资源单位面积总贮存量,并将其划分为三个等级:水资源贫乏区、水资源中等区和水资源丰富区;然后,结合四种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区划了研究区规划矿井的保水采煤等级,深化了保水采煤思想内涵、便于工程实践应用。(7)提出了不同矿区(井)保水采煤类型的水资源保护方法,并在一级保水采煤矿井区域以充填开采为例,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充填开采中充实率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及四种环境工程地质模式类型的演变关系。该论文有图69幅,表23个,参考文献259篇。
王宁[6](2019)在《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的统计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离层是近地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系统的无线电波传播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受到来自太阳与地磁活动、高层大气乃至近地面低层大气的多种因素的驱动,电离层中会出现各种不规则结构,扩展F是电离层中最常见的一种不规则结构之一,其时空变化可导致复杂的无线电传播效应,进而影响无线电系统的性能,一直以来是研究电波环境和电离层空间天气的热点问题。为了加深对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发生变化规律的认识,提升我国电离层空间天气精细化建模、预报和电波传播应用的能力,本文利用中国和日本部分台站的电离层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在不同的太阳和地磁活动条件下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发生概率的区域统计特征,研究了扩展F与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oF2)、F层虚高(h’F)、偶发E层(Es层)和电离层闪烁效应的相关性以及中低纬地区扩展F发生概率的预测方法。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我国和日本中低纬地区共12个台站多年的电离层垂测数据,深入分析和研究了中低纬地区电离层频率扩展F和距离扩展F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扩展F发生概率的经向变化比纬向变化明显,同时在35°N45°N纬度沿海及海洋区域扩展F的发生概率高于内陆地区。这些研究成果深化了对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发生规律及其区域变化特征的认识。2、利用海口、广州、北京、长春站的电离层垂测数据,开展了扩展F与电离层F层背景参数中foF2、h’F的相关性研究。研究获得了四个站点控制频率扩展F发生的foF2的阈值和距离扩展F发生概率随h’F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foF2的阈值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距离扩展F发生概率随h’F的升高而增大,在240290km处发生概率最高,随着h’F的进一步增高发生概率逐渐减小。发现频率扩展F与foF2满足线性关系,而距离扩展F与h’F满足二次曲线关系,并且给出了拟合曲线的表达式。这些结果深化了对扩展F与电离层F层背景参数的内在联系的认识。3、利用多台站的电离层垂测和闪烁数据,分析了扩展F与电离层闪烁以及偶发E层的相关性。发现距离扩展F与闪烁现象的相关系数高达0.70.9,且相关系数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小。同时扩展F的发生概率随着foEs和fbEs差值的减小而增大,发现扩展F的发生概率与foEs和fbEs差值满足三次曲线关系并且给出了拟合曲线的表达式。这些结果拓展了对扩展F与其他不规则体现象相关性的认识。4、基于太阳和地磁活动指数、foF2、h’F等参数和神经网络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扩展F发生概率的预测方法。该方法较国际已有的预测方法增加了foF2和h’F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与已有预测方法的对比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比已有预测模型的平均均方差提高了约7%,并且该模型可更好的用于我国区域扩展F发生概率的预测。
赵婉露,冯鑫媛,王式功,苏秋芳,罗彬,杜云松,韩晶晶,胡钰玲[7](2020)在《四川盆地干湿西南涡个例大气环境效应对比研究》文中提出针对关注较少的西南涡大气环境效应问题,使用2014-2016年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空气污染监测数据、气象探空数据及NCEP的CFSv2再分析资料,统计了2014-2016年冬春季的西南涡及其对应时段的空气质量,发现在冬春季由于水汽缺乏,西南涡多属于不引发降水的干性低涡,其活动期间易造成四川盆地重空气污染过程。在此基础上又选取了四川盆地2015年两次干、湿西南涡活动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对2015年12月29日至2016年1月3日重污染过程的探析发现,12月30日盆地上空形成干西南涡,其强度弱、厚度薄,其前部的弱下沉运动所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成都上空形成脱地强低空逆温,产生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锅盖效应",从而导致最大混合层厚度和近地面风速非常小,静稳型天气特征凸显,造成代表城市成都的细颗粒物PM10、PM2. 5的日间浓度均值分别上升为398μg·m-3和268μg·m-3,达到此次重空气污染过程中的峰值。与之相对比,研究发现2015年8月16-18日的湿西南涡活动过程中,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及其引发的强降水,产生了极有利的大气扩散和湿清除效应,迅速有效地降低了污染物浓度,与干西南涡加重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截然相反。
崔腾发[8](2019)在《郯庐-大别构造区地壳三维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在中生代开始汇聚碰撞,在汇聚的过程中强烈的造山作用形成了由秦岭、大别和苏鲁造山带组成的中央造山带。伴随着造山作用的还有郯庐断裂带的形成,左旋走滑的郯庐断裂带将大别与苏鲁造山带错开。在造山运动及郯庐断裂带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及张八岭隆起的形成等现象。造山运动后的伸展运动及岩浆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造山带和郯庐断裂带形成之初的结构和成分。郯庐-大别构造区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大别造山带北缘的霍山地震区,目前对研究区内的深部孕震环境的研究较少。地球物理方法获得的深部结构在认识和还原郯庐大别构造区演化过程的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有的地球物理深部结构中大多数多为剖面式资料,无法全方位立体地了解郯庐-大别构造区的深部三维结构,仅有不多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其分辨率有限。大地电磁测深方法成本低、不受高阻屏蔽、对深部流体及热物质比较敏感,其中三维反演可以获得三维立体电性结构,而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因此本论文应用大地电磁方法获得郯庐-大别构造区的深部三维电性结构,基于电性结构对郯庐-大别构造区的形成及演化过程以及深部孕震环境进行研究。在郯庐-大别构造区内搜集已有测点894个,新采集测点159个。由这1053个测点组成了大地电磁数据集。从数据集中提取三条剖面以研究电性主轴从大别造山带至郯庐断裂带随频率和测点的分布特征;提取覆盖大别造山带北缘地震区的密集台站以研究地震区的发震构造和孕震环境;对数据集抽稀后获得覆盖整个郯庐-大别构造区的均匀面状分布的大地电磁台阵,以研究郯庐-大别构造区的三维电性结构。首先利用多测点-多频点阻抗张量统计成像技术统计分析了三条横跨郯庐断裂带南段的大地电磁剖面上的电性主轴的分布特征,从电性主轴的角度描绘了郯庐-大别构造区不同构造的特征及构造间的几何关系。统计结果显示:郯庐断裂带南段在断裂带浅部的电性主轴方位及二维有效因子中有明显的显示,同时郯庐断裂带南段可能未延伸至深部;扬子板块浅部和深部的主轴方位明显不一致,表明浅部和深部之间存在结构不整合,主轴方位表明不同深度的介质受不同方向构造力的作用;北大别块体深浅一致的电性主轴分布特征符合中生代穹隆抬升、增厚的演化过程;大别造山带南部及以南地区深部介质中EW向电性主轴可能是板块汇聚时期扬子板块深部韧性层受NS向挤压应力作用的结果,郯庐断裂带以东地区深部韧性层中NWW向的电性主轴则是扬子板块沿郯庐带向NNE方向运动形成的。对该地区电性主轴的统计结果为认识该地区的深部结构及地下介质的运动极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认识大别郯庐构造区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证据。其次在研究区域内地震活动集中的霍山地震区,通过对83个大地电磁测点组成的大地电磁阵列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获得了地震区深部精细三维电性结构。在这次带地形的反演中使用了多重网格法、印模迭代重构法和非线性共轭梯度法。电性结构显示,北大别、北淮阳区的中上地壳为电阻率1000欧米以上的高阻区,中下地壳为电阻率数十欧米的相对低阻区;六安盆地电阻率整体较低,中地壳存在显着的电阻率为几欧姆米的壳内高导层。北西向的晓天-磨子潭断裂分隔了北大别高阻层和北淮阳高阻层,在浅部向NE倾,深部向SW倾;北东向的落儿岭-土地岭断裂切穿北大别上地壳高阻层。小震双差定位结果表明,地震主要发生在NE向延伸的落儿岭-土地岭断裂附近的北大别、北淮阳中上地壳的高阻区,并集中于NW向的晓天-磨子潭断裂运动所造成的构造薄弱带中。霍山地震区的主要发震断裂为落儿岭-土地岭断裂,断裂的运动变形充分利用了晓天-磨子潭断裂早先活动所形成的构造薄弱带,断裂下方壳源高导体中的流体沿断层传播使断层强度弱化,使得这些薄弱带易于发生小地震。由于北大别、北淮阳构造区显着高阻层的存在,霍山地震区存在发生6级以上中强震的深部孕震环境。最后用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方法获得了郯庐大别构造区高分辨率的深部三维电性结构,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域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在反演中,使用了多重网格法和印模法降低初始模型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对结果模型中的三个高导体和有效深部作了灵敏度测试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对比了带地形反演和不带地形及多重网格法均匀半空间反演之间的差异,表明在反演中加入地形及用多重网格法是十分必要的。反演结果显示大别造山带下方存在高阻异常体,造山带南北两侧的高导体向造山带下方汇聚;大别造山带东部高阻体下方有一显着的高导体;张八岭隆起下方的高阻异常体呈条带状沿郯庐断裂带分布;沿长江地区深度10公里深度存在高导体。基于反演结果模型对大别造山带和郯庐断裂带的形成机制及构造演化过程进行讨论并认为:造山运动中扬子地壳在汇聚边界受到挤压而缩短增厚,形成了大别造山带下方的高阻异常体的初始形态。造山带东侧的挤压褶皱被左旋走滑的郯庐断裂带拖曳,形成了张八岭隆起下方的高阻条带。郯庐断裂带强烈的左旋走滑运动使下扬子上地壳和中下地壳拆离,在白垩纪郯庐断裂带进一步的左旋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该解耦层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电性结构中的高导层。造山运动中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沿着岩石单元边界向上折返,后造山运动中岩浆沿造山带边缘及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时留下的脆弱带上涌,剧烈的岩浆活动改变了造山带深部的结构和成分。
苏秋芳,冯鑫媛,韩晶晶,卢山,王式功[9](2019)在《2014年冬季至2017年春季干、湿西南涡活动对四川盆地空气污染影响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四川盆地成都、宜宾、达州、重庆4个地区2014年12月—2017年5月的探空资料、空气质量日报资料、污染物浓度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冬春季干、湿西南涡活动时空气质量情况,大气污染与通风系数、近地面风速和逆温层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14—2017年冬春季西南涡活动个数共78个,冬季西南涡活动少于春季的,12月份西南涡活动最少,5月份的最多,月份的变化与季节的变化总体一致。根据1 mm降水量将西南涡划分为干、湿涡,以10 mm降水量为标准,将湿涡又分为湿涡Ⅰ和湿涡Ⅱ两种。干涡活动总数占69%,冬季干涡活动多,春季以湿涡为主。2)干涡系统下的空气质量污染严重,污染天气约占51.5%,湿涡系统下88.4%为优良天气。干涡系统下PM10的浓度高达123μg/m3,PM2.5浓度为82μg/m3,PM2.5、PM10、SO2浓度约是湿涡Ⅰ系统下的2倍,湿涡Ⅱ系统下的3倍。四川盆地污染在冬季最为严重,且干涡也主要活动在冬季,干涡对四川盆地冬季重污染有较大的贡献。3)干涡系统下的通风系数、近地面风速、08时逆温厚度和逆温强度分别为3137 m2/s、1.18 m/s、444 m、1.21℃/100m,湿涡Ⅱ系统下为4847 m2/s、1.52 m/s、266 m、0.85℃/100m,湿涡Ⅰ系统的在两者之间。因此干涡系统下大气稳定度高,大气扩散能力弱,污染物积聚不易扩散,空气污染严重;湿涡系统下大气稳定度低,扩散能力强,同时又有降水产生,对污染物有湿清除作用,因此空气质量好。
曾智琳[10](2019)在《华南沿海线状对流的降水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量观测表明,在华南北部或长江流域有锋面雨带东移南下过程中,华南海岸线附近通常会发生一类α/β中尺度线状对流,其造成的降水具有很强突发性,24小时雨量在300mm以上,给预报带来很大挑战性。本文采用大量常规、非常规多源观测资料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针对该类线状对流事件(LCEs)开展统计分析研究。首先对LCEs的时空分布、降水性质和特点及其与锋面的关系等方面特征进行梳理,然后对比分析珠江三角洲、阳江和汕尾三个LCEs高频区的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与中尺度环境条件,从其关键环境特征与物理参数提取有效的预报判断依据。最后从LCEs的对流触发、线状模态演变过程及成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凝练了不同区域LCEs对流触发与传播、线状形态演变过程的基本概念模型,并通过典型个例创新性解释了汕尾区域线状对流组织化维持及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的热动力机制。主要结论可概括为以下:(1)LCEs通常发生在地面冷锋锋前200600km的华南海岸线附近,有广东阳江、珠江三角洲和汕尾三个高频区。主要发生在华南前汛期、南海夏季风活跃阶段。LCEs造成的对流性降水具有双峰型、多峰型(持续活跃型)两种基本特征。不同高频区LCEs造成的短时强降水大值中心分布是由于其海岸线附近的低矮丘陵及其构成的中小尺度河谷差异引起。其造成的降水具有突发性强、局地性明显、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对流性质显着等特点。(2)LCEs是一类弱天气尺度强迫条件下的β中尺度对流事件。基于统计对比分析,提取并凝练了一套有效的业务判断依据:当锋面东移南压过程中,华南沿海中尺度环境条件若满足KI>34℃、SI<0℃、LI<-2℃、PWAT>50mm,则较大可能会有LCEs发生,可弥补现有数值模式对此类天气事件预报能力的不足。(3)华南沿岸复杂地形条件、曲折海岸线及其引起的热动力差异是不同LCEs高频区对流触发的共性特征。“港湾效应”造成的局地小尺度辐合对阳江沿海侧向排列的中尺度波列形成起关键作用。珠江三角洲早晨城市热岛效应迅速发展可诱生海岸辐合线,并引起海岸对流触发。山谷风、海陆风两种不同类型的中尺度环流转换滞后时间差及相互耦合对汕尾早晨对流触发起决定性作用。(4)锋面雨带与LCEs的降水性质差异来源于边界层的水汽平流及辐合和垂直水汽梯度。夜间华南沿岸边界层急流加强导致垂直风切变增强,从而引起的水平涡管在原先对流基础上发生倾斜转化,造成双涡度叠加,是夜间LCEs的维持的动力机制。对流释放的潜热对LCEs有明显的正反馈和热力驱动作用,这种热力作用对LCEs的垂直上升速度有38.5%75.1%的贡献。
二、北京地区边界层厚度特征的统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地区边界层厚度特征的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原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研究 ——以大通河源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支撑课题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区域构造及地质条件 |
2.3 冻土分布特征 |
2.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三章 典型高原多年冻土退化过程及变化特征 |
3.1 研究方案 |
3.2 气温及人类活动变化特征 |
3.3 冻土及融区面积变化 |
3.4 冻土上下限及各类型冻土分布边界变化 |
3.5 冻土地温变化及退化阶段划分 |
3.6 冻土退化过程微结构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渗流性能与微结构演变规律及定量关系 |
4.1 研究方案与试验原理 |
4.2 基于CT特征值的冻土退化条件下微结构特征 |
4.3 基于压汞实验的冻土退化条件下孔隙分布规律 |
4.4 冻土退化条件下渗透性能的变化特征 |
4.5 冻土退化条件下微结构、温度与渗流参数的定量关系方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补径排要素响应规律 |
5.1 研究方案 |
5.2 区域水文地质结构变化 |
5.3 地下水主要补给源 |
5.4 地下水主要排泄项-泉流量变化 |
5.5 地表水径流量趋势分析 |
5.6 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均衡计算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地下水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特征 |
6.1 研究方案、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 |
6.2 冻结层上水水化学特征 |
6.3 冻结层下水水化学特征 |
6.4 构造融区、河谷融区水化学特征 |
6.5 地下水形成起源的水化学识别 |
6.6 热泉及冻结层下水循环深度 |
6.7 冻结层上水氘氧环境同位素特征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特征的新型同位素识别 |
7.1 研究方案与分析原理 |
7.2 地下水硫同位素特征 |
7.3 地下水锶同位素特征 |
7.4 地下水硼同位素特征 |
7.5 地下水铀同位素特征 |
7.6 地下水年龄及更新性 |
7.7 基于新型同位素的多元水转化关系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模式及演化机制 |
8.1 连续冻土分布区地下水循环模式 |
8.2 片状(岛状)冻土分布区地下水循环模式 |
8.3 季节冻土区地下水循环模式 |
8.4 大通河源区地下水循环模式演变过程 |
8.5 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多场耦合模拟预测 |
9.1 COMSOL MULTI-PHYSICS及其控制方程 |
9.2 二维水文地质模拟剖面的概念模型与边界条件 |
9.3 温度场模拟预测 |
9.4 饱和度变化特征 |
9.5 含水层结构变化 |
9.6 模型的验证 |
9.7 地下水循环模式的演变模拟预测 |
9.8 地下水排泄量变化规律 |
9.9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主持的项目 |
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
(2)冬春季干、湿西南涡对四川盆地空气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1.1 空气污染资料 |
2.1.2 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西南涡统计标准 |
2.2.2 污染过程的统计标准 |
2.2.3 各污染气象参数及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三章 四川盆地地区的空气污染特征 |
3.1 四川盆地地区AQI的时空分布特征 |
3.2 四川盆地地区空气质量等级及首要污染物特征分析 |
3.3 盆地四市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 |
3.3.1 盆地四市的AQI特征分析 |
3.3.2 盆地四市污染物浓度的年际变化 |
3.3.3 盆地四市污染物浓度的年变化 |
3.3.4 盆地四市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盆地四市气象因素与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4.1 盆地四市的地面气象要素与污染物浓度相关性的分析 |
4.2 盆地四市的污染气象参数特征及与污染物浓度相关性的分析 |
4.2.1 盆地四市的污染气象参数特征分析 |
4.2.2 盆地四市的污染气象参数与污染物浓度相关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南涡的统计、分类及其对应空气质量特征的分析 |
5.1 冬春季西南涡活动个数及分类统计分析 |
5.2 冬春季干、湿涡对应的空气质量统计分析 |
5.3 冬春季干、湿涡系统下污染物浓度的特征分析 |
5.4 干、湿西南涡控制下空气质量差异的气象成因对比分析 |
5.4.1 干、湿涡系统下地面气象条件与污染物浓度的相关分析 |
5.4.2 干、湿涡系统下污染气象参数与污染物浓度的相关分析 |
5.5 典型重污染过程个例分析 |
5.5.1 干涡系统下污染过程概况 |
5.5.2 湿涡系统下湿清除过程概况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特色及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1 学术论文 |
2 科研项目 |
致谢 |
(3)大路沟二区长6油藏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藏描述研究现状 |
1.2.2 油藏描述的发展方向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精细小层与砂体的划分对比 |
2.1 区域概况及地质特征 |
2.1.1 区域概况及地质特征 |
2.1.2 研究区开发现状 |
2.2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1 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 |
2.2.2 延长组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3 本次地层划分的原则 |
2.2.4 长6_1~2 油层组及小层划分结果 |
2.3 构造特征 |
2.4 单砂体特征识别与划分 |
2.4.1 单砂体特征识别 |
2.4.2 单砂体垂向划分 |
2.4.3 单砂体边界识别 |
2.5 单砂体结构特征及内部组合关系 |
2.5.1 单砂体结构特征 |
2.5.2 单砂体内部组合关系 |
2.6 小结 |
第3章 沉积微相研究 |
3.1 沉积相划分标志 |
3.1.1 泥岩颜色特征 |
3.1.2 岩石类型及沉积构造标志 |
3.1.3 古生物标志 |
3.1.4 测井相标志 |
3.2 沉积微相类型 |
3.2.1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
3.2.2 水下分流河道侧翼微相 |
3.2.3 河口坝微相 |
3.2.4 水下分流间湾微相 |
3.3 沉积微相分布特征 |
3.3.1 沉积微相的垂向特征 |
3.3.2 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 |
3.4 小结 |
第4章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4.1 层间非均质性 |
4.1.1 层间渗透率非均质性 |
4.1.2 层间隔层分布特征 |
4.2 层内非均质性 |
4.2.1 渗透率的韵律变化特征 |
4.2.2 层内渗透率非均质性 |
4.2.3 层内夹层分布特征 |
4.3 平面储层非均质性 |
4.3.1 平面砂体连续性 |
4.3.2 单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4.4 小结 |
第5章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
5.1 建立地质模型的思路 |
5.2 地质模型的建立 |
5.2.1 数据准备及网格设计 |
5.2.2 构造模型的建立 |
5.2.3 沉积相模型的建立 |
5.2.4 储层属性模型的建立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低纬电离层F区不规则体特性观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离层及电离层不规则体概述 |
1.1.1 电离层简介 |
1.1.2 电离层不规则体简介 |
1.2 低纬赤道地区电离层F区不规则体观测研究 |
1.2.1 基于测高仪的观测研究 |
1.2.2 基于雷达的观测研究 |
1.2.3 基于GPS TEC监测仪的观测研究 |
1.2.4 基于卫星的观测研究 |
1.2.5 基于全天空气辉成像仪的观测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三亚地区春、秋季赤道扩展F不规则体局地生成率统计研究 |
2.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2.2 观测设备和数据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发生在2011年3月21日的赤道扩展F不规则体个例研究 |
2.3.2 三亚地区2010-2014年间春(3-4月)、秋(9-10月)季赤道扩展F局地生成率 |
2.3.3 讨论 |
2.4 总结和结论 |
第三章 基于多种设备联合观测东南亚经度区扩展F不规则体 |
3.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3.2 观测设备和数据 |
3.3 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5 总结与结论 |
第四章 演化型带状F区不规则体观测研究 |
4.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4.2 观测设备和数据 |
4.3 观测结果及分析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向下漂移的电离层F区顶部型不规则体首次观测 |
5.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5.2 观测设备和数据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5.5 总结与结论 |
第六章 午夜时段底部型散射层观测结果与生成机制分析 |
6.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6.2 观测设备与数据 |
6.3 观测结果 |
6.4 讨论 |
6.5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1.1 赤道扩展F(ESF)不规则体的局地生成率 |
7.1.2 赤道扩展F不规则体的多设备联合观测 |
7.1.3 生成于顶部电离层中与等离子体泡(EPB)有关联的薄层状不规则体 |
7.1.4 在顶部电离层中生成的向下漂移的薄层状不规则体 |
7.1.5 午夜后生成的底部型散射层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陕北侏罗系煤田开采环境工程地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背景 |
2.3 煤炭资源开发现状与勘查规划 |
2.4 本章小结 |
3 生态-水-煤系空间赋存地质结构特征 |
3.1 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及分区 |
3.2 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及分区 |
3.3 生态-水-煤系空间赋存地质结构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水文地质结构类型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 |
4.1 西部矿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异常原因 |
4.2 导水裂隙带发育在基岩中的高度预计 |
4.3 导水裂隙带发育至土层中的高度预计 |
4.4 土层在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中的作用 |
4.5 不同水文地质结构类型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综合确定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及其区划 |
5.1 环境工程地质模式类型及特征 |
5.2 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区划 |
5.3 分区结果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应用及水资源保护方法 |
6.1 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应用 |
6.2 不同保水采煤等级的水资源保护方法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性成果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的统计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扩展F发生概率的变化特征 |
1.2.2 扩展F与电离层F层背景参数的相关性 |
1.2.3 扩展F与其他不规则体现象的相关性 |
1.2.4 扩展F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电离层及其不规则结构 |
2.1 引言 |
2.2 电离层 |
2.2.1 电离层的形成 |
2.2.2 电离层的分层结构 |
2.3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及其基本特征 |
2.3.1 扩展F |
2.3.2 偶发E层(Es层) |
2.3.3 电离层闪烁 |
2.4 太阳与地磁活动的影响及表征参数 |
2.5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探测 |
2.5.1 电离层垂直探测仪 |
2.5.2 闪烁监测设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的产生机制 |
3.1 引言 |
3.2 低纬地区扩展F的产生机制 |
3.3 中纬地区扩展F的产生机制 |
3.4 改进的线性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
3.5 影响线性增长率的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低纬地区扩展F的区域统计特征 |
4.1 引言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 电离层扩展F的经向变化特征 |
4.3.2 年变化 |
4.3.3 随太阳、地磁活动变化 |
4.3.4 季节变化 |
4.3.5 日变化 |
4.4 电离层扩展F的纬向变化特征 |
4.4.2 年变化 |
4.4.3 随太阳、地磁活动变化 |
4.4.4 季节变化 |
4.4.5 日变化 |
4.5 扩展F区域变化特征的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扩展F与电离层F层背景参数的相关性 |
5.1 引言 |
5.2 峰高、虚高、厚度的统计特征 |
5.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2 峰高的变化特征 |
5.2.3 虚高的变化特征 |
5.2.4 厚度的变化特征 |
5.3 扩展F与临界频率、虚高的相关性 |
5.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2 F2层临界频率(fo F2)的变化 |
5.3.3 F层虚高(h’F)的变化 |
5.3.4 扩展F发生概率的变化 |
5.3.5 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扩展F与其他不规则体现象的相关性 |
6.1 引言 |
6.2 扩展F与闪烁的相关性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年变化 |
6.2.3 季节变化 |
6.2.4 日变化 |
6.2.5 相关性分析 |
6.3 扩展F与Es层的相关性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年变化 |
6.3.3 季节变化 |
6.3.4 日变化 |
6.3.5 相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电离层扩展F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研究 |
7.1 引言 |
7.2 神经网络算法简介 |
7.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4 扩展F发生概率预测模型的构建 |
7.5 预测模型的精度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四川盆地干湿西南涡个例大气环境效应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来源与方法介绍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3 干西南涡产生的大气环境效应 |
3.1 冬春季西南涡活动及空气质量统计 |
3.2 受干西南涡影响的重污染过程概述 |
3.3 干西南涡影响下的边界层特征 |
3.3.1 最大混合层厚度 |
3.3.2 风场剖面 |
3.3.3 大气温度层结 |
4 湿西南涡产生的湿清除效应 |
5 干、湿西南涡的环流形势差异 |
6 干、湿西南涡的结构差异 |
7 结论与讨论 |
(8)郯庐-大别构造区地壳三维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质构造 |
1.2.2 构造演化模式 |
1.2.3 地震活动 |
1.2.4 地球物理场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与数据 |
2.1 地球电磁感应 |
2.2 传输函数 |
2.3 测深原理 |
2.4 阻抗张量中的噪声及抑制方法 |
2.5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方法 |
2.6 阻抗张量分解 |
2.7 阻抗张量分解成像技术 |
2.8 大地电磁反演 |
2.9 印模法 |
2.10 数据的搜集与采集 |
2.10.1 已有测点的搜集 |
2.10.2 新增测点的采集 |
2.10.3 大地电磁总数据集 |
2.11 本章小结 |
第3章 郯庐断裂带南段大地电磁电性主轴统计 |
3.1 构造背景 |
3.2 大地电磁数据集 |
3.3 数据处理 |
3.3.1 数据处理流程 |
3.3.2 L1剖面分测段分频段统计电性主轴 |
3.3.3 L2剖面分测段分频段统计电性主轴 |
3.3.4 L3剖面分测段分频段统计电性主轴 |
3.3.5 判断90°模糊性 |
3.4 统计结果 |
3.5 讨论 |
3.6 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别造山带北缘霍山地震区三维电性结构 |
4.1 构造背景与地震分布 |
4.1.1 区域构造背景 |
4.1.2 地震分布 |
4.2 数据及定性分析 |
4.2.1 大地电磁数据集 |
4.2.2 定性分析 |
4.3 三维反演和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
4.3.1 三维反演 |
4.3.2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
4.4 深部孕震环境分析 |
4.5 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郯庐-大别构造区地壳三维电性结构 |
5.1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 |
5.2 实感应矢量和相位张量分析 |
5.3 大地电磁三维反演 |
5.4 灵敏度测试 |
5.4.1 结构灵敏度测试 |
5.4.2 有效深度灵敏度测试 |
5.5 带地形与初始模型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
5.6 与已有反演结果对比 |
5.7 郯庐-大别构造区三维电性结构 |
5.8 电性结构解释与讨论 |
5.9 结论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成果与展望 |
6.1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9)2014年冬季至2017年春季干、湿西南涡活动对四川盆地空气污染影响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2.1 西南涡的统计标准 |
1.2.2 污染等级的统计标准 |
1.2.3 相关参数的计算 |
(1) 通风系数 |
(2) 逆温层厚度 |
(3) 逆温强度 |
2 结果分析 |
2.1 西南涡的统计分析 |
2.2 干、湿涡对应的污染情况统计分析 |
2.3 干、湿涡系统下污染物浓度的特征分析 |
2.4 干、湿涡系统下污染气象参数的特征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10)华南沿海线状对流的降水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华南暴雨的类型、特点与环流背景场 |
1.2.2 华南暴雨的中尺度环境场条件 |
1.2.3 华南对流的触发、传播维持与组织模态问题 |
1.2.3.1 华南暴雨的对流触发机制 |
1.2.3.2 华南暴雨持续性及对流传播、维持机理 |
1.2.3.3 华南对流组织模态与传播形式 |
1.3 文章的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3.1 现有研究不足与本文研究意义 |
1.3.2 本研究的亮点与创新点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与分析方法 |
2.1 数据资料介绍 |
2.1.1 地面与高空常规观测资料 |
2.1.2 地面、卫星与雷达等非常规观测资料 |
2.1.3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 |
2.1.4 地形数据资料 |
2.2 分析方法 |
2.2.1 研究个例的挑选及极端降水事件的定义 |
2.2.2 华南前汛期起始与结束日期、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确定 |
2.2.3 关键物理量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三章 线状对流的时空分布、降水特征及与锋面的关系 |
3.1 线状对流的空间特征及与锋面的联系 |
3.1.1 线状对流活动高频区的位置特征 |
3.1.2 与锋面相对位置、走向及距离关系 |
3.2 时间分布特征及与华南前汛期、南海季风爆发的联系 |
3.3 过程总雨量特征、日变化特征与对流性质 |
3.3.1 过程累积雨量的分布特征与极大值中心 |
3.3.2 降水日变化特征与持续时间 |
3.3.3 不同区域线状对流降水的性质 |
3.4 线状对流不同等级短时强降水的贡献率与极端降水分布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线状对流的天气尺度背景与中尺度环境场条件 |
4.1 弱天气尺度强迫的环流背景 |
4.2 高温高湿中尺度环境特征 |
4.3 暖湿条件下持续不稳定的大气结构 |
4.4 动力不稳定条件对不同区域线状对流的强迫作用 |
4.4.1 深层垂直风切变对线状对流的组织化作用 |
4.4.2 双低空急流的耦合对线状对流的维持效应 |
4.5 基于沿海探空的关键物理参数特征 |
4.6 沿海无线状对流的环境场特征及关键物理参数 |
4.7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线状对流触发、传播维持及组织演变特征 |
5.1 阳江区域对流触发与线状组织演变分析 |
5.1.1 夜间离谷风与向岸风辐合触发对流 |
5.1.2 港湾效应与侧向中尺度波列 |
5.2 珠江三角洲区域对流触发与线状模态成因分析 |
5.2.1 港湾地形与城市热岛诱生双辐合线触发对流 |
5.2.2 出流边界的后向传播过程与线状模态的形成 |
5.3 汕尾区域对流触发及线状对流组织过程分析 |
5.3.1 山风效应与海风效应叠加触发对流 |
5.3.2 港湾暖湿空气聚拢与河谷冷堆持续定点触发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2017 年沿海线状对流引发的极端降水事件分析 |
6.1 引言 |
6.2 过程介绍与降水特点 |
6.3 锋面雨带与线状对流的环境场条件 |
6.3.1 边界层环境湿度及水汽输送 |
6.3.2 显着的大气层结稳定度差异 |
6.4 对流的触发与地面中尺度特征 |
6.4.1 初始对流触发机制的探讨 |
6.4.2 降雨突然增强的中尺度特征 |
6.5 线状对流维持的热动力机制分析 |
6.5.1 水平、垂直风速切变引起垂直涡度发展 |
6.5.2 凝结潜热释放的热力驱动作用 |
6.6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文章主要结论 |
7.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四、北京地区边界层厚度特征的统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原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研究 ——以大通河源区为例[D]. 王振兴.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
- [2]冬春季干、湿西南涡对四川盆地空气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D]. 苏秋芳.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3]大路沟二区长6油藏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D]. 唐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4]中国低纬电离层F区不规则体特性观测研究[D]. 孟兴.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5]陕北侏罗系煤田开采环境工程地质模式研究[D]. 刘士亮.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6]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的统计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D]. 王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
- [7]四川盆地干湿西南涡个例大气环境效应对比研究[J]. 赵婉露,冯鑫媛,王式功,苏秋芳,罗彬,杜云松,韩晶晶,胡钰玲. 高原气象, 2020(01)
- [8]郯庐-大别构造区地壳三维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D]. 崔腾发.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9]2014年冬季至2017年春季干、湿西南涡活动对四川盆地空气污染影响的对比研究[J]. 苏秋芳,冯鑫媛,韩晶晶,卢山,王式功.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9(03)
- [10]华南沿海线状对流的降水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 曾智琳.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