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拍卖第一家国有水泥厂

江西拍卖第一家国有水泥厂

一、江西拍卖第一家国营水泥厂(论文文献综述)

刘世彬[1](2021)在《山东小三线建设研究》文中认为

薄宏涛[2](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认为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周江地[3](2019)在《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研究(1907-195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罗丽娟[4](2019)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文中研究指明员工持股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员工拥有企业一定数量股权的制度安排,是企业在产权组织形式上的制度创新。员工持股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分配效应和激励效应等多重微观经济效应,有利于形成具有创新活力和劳资关系和谐的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员工持股还具有稳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效应,可以克服凯恩斯主义政策长期实施所造成的不良政策效果。员工持股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是新一轮我国国企改革的亮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物质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混合,还要重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混合,这就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将员工持股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形成的重要途径和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重要手段,以员工持股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激发企业创新能力,使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具有世界一流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同时以员工持股克服混合所有制企业内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形成资本和劳动的利益共同体,构建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虽然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对我国国企改革和塑造社会主义有活力的、劳资关系和谐的微观经济主体意义重大,然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目前还仅仅停留于“允许”发展的层面,自2016年8月启动后进展缓慢,仍仅限于在试点范围内推行,且试点政策要求严格,试点范围小。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对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员工持股只是被作为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的一种手段,没有被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没有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提升到塑造社会主义经济微观主体、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战略高度。从过去的实践过程看,作为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长期难以解决劳动者不能分享剩余价值、劳资关系对立的问题,长期难以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瓶颈。由此,本文重点论证了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对于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以及保持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梳理了国外发达国家员工持股的成功经验作为借鉴,最后对我国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在绪论中,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学界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员工持股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如何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员工持股相结合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问题;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研究中还存在的不足,等等。第一章是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建构。关于概念界定,论文首先区分了混合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梳理了学者们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讨论后,提出了本论文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内涵的理解;对于员工持股的概念,同样是在梳理学者们的讨论后,提出了本论文对员工持股内涵的理解;然后介绍了本论文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内涵的理解。对于本论文的相关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分享经济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经过对这些理论的比较和分析,提出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应该以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产生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分享经济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来指导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基于上述相关理论,本论文提出了以员工持股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理论建构。本论文认为,如果社会主义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那么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就应当既有活力,又能使劳动与资本共同分享企业生产剩余,形成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共同体,成为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微观基础;而员工持股是兼具提高企业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增加劳动者收入的微观经济效应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的制度安排,更应当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重点。第二章介绍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本章介绍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出现,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在每一阶段的政策与实践、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对问题的规范,并因政策规范难以奏效而最终叫停的曲折历程;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实践历程之所以经历曲折,几经反复,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还存在理论认识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从改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发展创新型企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员工持股对于当前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重要意义,提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该将员工持股作为重要途径和重要环节,以期形成有活力的、劳资关系和谐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又为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微观经济基础。第七章研究了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发展现状,提出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应解决的难点问题,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所存在的阻碍因素。国外员工持股发展较早,有着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本论文在第八章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和法国员工持股的兴起、发展过程和特点,分析、总结了上述国家员工持股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施提供经验借鉴。第九章,从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际出发,以及从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需要出发,并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应遵循的原则及对策建议。

罗秋菊[5](2019)在《清末民国万县工商业发展与城市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国,中国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这种剧烈的变动主要是在城市中进行的。万县地处川东盆地,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长江水运,自古以来便有“川东门户”之称。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遭到帝国主义的觊觎。1902年中英签订《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亦称《马凯条约》)开辟万县为通商口岸。万县开埠以后,在西方商品以及资本输出的侵淫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万县城市经济迈进了近代化的门槛,抗日战争把万县城市经济近代化推向了高潮,使万县城市完成了近代时期的近代化。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万县城市经济的商业、工业由传统到近代发展的进程、脉络进行梳理和研究,总结这一转变过程中的特点,揭示万县工商业由传统到近代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并总结万县城市在变迁过程中的特点。万县城市的发展是在开辟为通商口岸以后,开埠加快了万县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对外通商贸易产生了新的商业力量。商业的发展打破了万县城市以往封闭的结构,并改变了其旧有的城市结构布局,其中包括城市规模的扩大,新商业中心的建立以及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初步形成。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大批工业和人口内迁到万县,这促进了城市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给商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是战争对城市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影响,特别是重庆大轰炸给城市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迁工厂和人口相继迁出,城市经济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城市发展开始走上衰退的道路。近代万县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增强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其主要表现在扩大了城市规模、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了城市教育能力等方面。万县城市在变迁的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非自主性、曲折性等特点。万县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万县城市的近代化转型,完成了从封闭落后城市向近代港口城市的转变。

于磊[6](2019)在《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区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也是工业遗产重要的核心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绕不开对不同行业工业遗产的分类研究,不同工业行业的历史发展、工业科技与工业流程、与之对应的有价值的物证实物都不同。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一项重要价值,但目前国内对其的分析和探讨不足,缺乏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关的技术史,尤其是系统的技术史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匮乏,丧失了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重要基础,导致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主次与依据不明晰,保护往往本末倒置,拆除了最具有价值的物证载体,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也同样不明晰。本文基于科技价值的视角,以近代十个行业为例,研究与探讨工业遗产的分行业评价与保护。文章首先系统深入研究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体系,尤其是英国,其制定了目前世界上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最详细的文件,研究发现英国对工业遗产价值评定导则会细分深入到不同行业工业遗址与建筑物的探讨中,并十分重视各行业工业技术史与工业流程的研究。本文以国外为对比参照,重点研究国内自身的问题,以科技价值为切入点,基于科技价值与完整性的视角,以近代的采煤业、钢铁冶炼业、船舶修造业、棉纺织业、棉印染业、丝绸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水泥业与硫酸工业十个行业为例,分门别类的研究了各工业行业的近代发展历程、有价值的遗存现状、近代工业技术与设备、近代工业流程与对应的物证实物、各门类工业遗产关键技术物证、各门类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等,基于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分行业具体阐释不同行业科技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关注点,分行业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关键物证实物,包括了各行业在评价与保护中的核心实物物证、辅助生产的相关配套物证、以及与完整性相关的工业产业链等。这些结论与成果可为工业遗产的评价与保护、保护规划的制定,以及遗存的再利用等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方圆[7](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成就斐然。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是与媒体的介入分不开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的方法、实证分析与价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个案剖析法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力图拓展公益慈善事业研究的学术空间,廓清人们对公益慈善的误解,以及深化对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第一章是对改革开放以前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近140年的历史进行历史回顾。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并不只是存在于改革开放时期,在改革开放之前,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就已经出现并影响到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轨迹。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历史,需要将其置于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之中,尤其是在对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前期历史回顾中得出贯穿始终的经验和规律。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新的传媒技术进入中国社会并改写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社会开始借助于刊印书籍图画宣传慈善观念、募款赈灾,其中《申报》就是典型;此外还仿效西方办义演、游园会进行慈善活动,在与以《申报》为代表的近代报刊结合后,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自此,无论是公益慈善的组织形式还是规模,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公益慈善事业进行了调整和改造,原来由社会兴办的公益慈善功能很大一部分被转移到公权力之上,新生政权直接参与民生问题的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左”倾思潮不断发酵并达到高潮,对媒体的管控,尤其是媒体对于公共生活的介入的管制愈来愈严密,进而造成了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在这一时期并不突出,陷入停滞。需要指出的是,要合理客观地看待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停滞状态,这里停滞更多是媒体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影响,而非代表这一时期中国公益慈善的整体状态。第二章是对复苏时期(1978-1994)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梳理,着重探讨公益慈善复苏的历史条件、传统媒体的发展及其特点、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复苏的表现。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大,经济上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公益慈善事业复苏的经济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公益慈善事业走向复苏,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政府救灾思想由对国外的救助由拒绝到接纳的转变;由政府包揽到民间帮助的转变,为公益慈善事业复苏提供了思想条件。改革开放进程之中,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公益慈善的联系也在不断深化,以电视、报刊、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的发展,为公益慈善信息的传播准备了媒体条件。媒体对公益慈善的“复苏”表现在:推动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和理性回归;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共慈善事业;弘扬符合公益慈善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等等。第三章是对成长时期(1994-2004年)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作用进行梳理。首先探讨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成长的态势:报刊杂志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成长;电视媒体参与公共慈善事业;手机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募捐的新媒介;互联网开始引入公益慈善事业。其次探讨了媒体推动公益慈善理念的传播:倡导现代公益慈善意识;把公益慈善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动群众参与公益慈善;倡导现代财富理念。再次以“希望工程”为例探讨了媒体推动公益慈善品牌的创建的问题。最后,还就媒体监督公益慈善的信息公开和以1998年抗洪为例,探讨发挥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作用。第四章对发展时期(2005至今)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作用进行梳理。这一时期,新媒体不断崛起,新旧媒体由并行竞逐到融合发展,带来传媒生态的重构,为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展现出新格局:报纸纷纷展开与新媒体的联姻,推出了网络公益频道、网络版报纸等电视媒体借助于新媒体通过创新策划,制作了 一批既有娱乐性又包含了公益因子的电视节目;公益慈善评选与展会在新旧媒体的推动下兴起。随着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微博的等互联网媒体的陆续出现,公益慈善的信息传播方式、资金募集途径、组织动员的路径、舆论监督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对公益慈善的介入从“传声筒”成为主导公益慈善新力量。作为互联网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典型案例——“免费午餐”充分利用依靠网络建立起一个公益慈善项目高效发展的新模式,开创了一个“微公益”的崭新时代,最大程度整合利用了各种媒体资源,拓宽了项目的宣传渠道及传播内容、有力动员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既有类似汶川地震中正面推动,也有“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机构公信力危机。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带来的问题,必须通过法制来解决。《慈善法》的颁布,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龙晓[8](2018)在《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产业积淀,成为近代中国甘蔗制糖工业的起点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前闻名全国的制糖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在生产、管理、科研上都曾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城市发展,制糖工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留下大批见证往日“甜蜜事业”的宝贵遗产。近年来对工业遗产关注的升温以及城市更新模式的转变,为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重生带来机遇和挑战。本研究尝试通过历史梳理和案例分析,解析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形成背景,归纳揭示其特征、构成与价值,分析当前保护利用现状及问题,以进一步形成对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深入认识和保护共识,为制糖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建议与思路。文章对首先对珠三角制糖工业以及机器制糖厂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尝试解释甘蔗机制糖厂从生产资料逐渐步入“遗产化”进程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动力因素。通过对珠三角所有千吨级大型机制糖厂及部分中小型糖厂及其遗存的大量资料搜集、整理、归纳出珠三角制糖工业遗产在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及典型布局,分析遗产要素构成,揭示制糖工业遗产所蕴含的历史、科技、社会、艺术价值。再结合当前珠三角甘蔗制糖工业遗产的保存情况、保护等级、利用方式等现状,借助对珠江三角洲制糖工工业遗产总体价值评价,分析当前珠三角甘蔗制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保护分级及保护利用建议。研究认为,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是在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伴随甘蔗种植重心向粤西转移而衰落的背景下,机器制糖厂从蔗糖工业生产资料逐步进入“遗产化”过程而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所蕴含的价值,充分展现了南方工业遗产的地方特性和时代特征,在全国工业遗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极其特殊的意义。但目前对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存在价值认知不足、保护滞后、开发方式与主体单一等问题,形势严峻;结合遗产价值判断尽快形成针对性普查、科学评价体系和准确的法定保护身份认定,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改造方式,能引导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

蓝素雯[9](2018)在《广州市城市改造的历史研究(1918-2015年)》文中指出城市发展可以概括为两个特征,以改造为主的城市发展和以城市扩张为主的城市发展,这两种城市发展特征相辅相成。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快速发展,在连续多年新区的高强度投入和大规模新建后,城市建设由增量发展转变为存量发展,整体提升人居环境的阶段。随着改造实践项目的不断展开,社会各界也开始探讨适应当下的城市改造方法。本文以这个思考为出发点,研究广州城市改造的历史具有现实意义。广州是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它是以原有城市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所以它的每一次发展必将伴随着原有城市的改造。1918年,广州市政公所成立,进行拆城墙、兴建马路等一系列现代化建设,这是广州第一次按照现代化建设的市政理念进行改造和建设,也是广州城市改造的开始。1949年,国家经济制度转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广州以工业生产为主要建设重点,城市改造也随之围绕这个工作而展开。1978年,广州实行“六统一”建设,编制街区规划和引入市场机制,城市进入全面改造时期。2007年后,广州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把“中调”写入广州城市战略规划中,出台“三旧”改造政策,加速推进城市改造的进程。本文以1918年城市近代化改造起始时间作为研究的开始,研究广州1918-2015年城市改造的历史特征。城市作为一个提供公共服务的政治、经济、文化场所,其发展离不开市政道路、商业、工业、住房和公园绿地的发展,城市改造也一样。根据其改造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改造特点分为城市近代化改造时期(1918-1949年)、生产性城市改造时期(1949-1978年)、全面城市改造时期(1978-2008年)、三旧政策改造时期(2008-2015年),同时按照城市的主要功能从道路改造、商业设施改造、工业设施改造、住房改造和公园绿地改造五个方面来梳理广州城市改造的历史。论述框架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论述各个时间阶段的背景和发展特征,而后分类型要素讨论各个内容的改造特征,最后再进行总结。本文第三章对广州的城市改造发展进行综述,分为描述城市近代化改造、生产性城市改造、全面城市改造时期、三旧政策改造时期四个时期的城市发展背景,城市规划和政策,城市改造的内容、城市改造的机制和相关学者对当时城市改造的评价。第四-八章从道路改造、商业设施改造、工业设施改造、住房改造和公园绿地改造这五个类型要素分别阐述广州市各要素的改造背景、改造历程和改造内容、改造特点和改造模式,并通过部分案例来论述,讨论改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第九章系统的梳理前文,总结广州市城市改造的总体特征,包括影响改造主导因素多元化,改造主体、模式多元化和多样化,改造制度和政策趋向专门还和全面化,改造中政府始终是主要指导作用和历史文化保护成为城市改造的重要因素的五个方面。并从城市改造的诉求、价值观和改造成效判断各个时期的城市改造,从前文的研究分析得出城市近代化时期改造适应新的功能和设施的过程,改造是必须要进行的,其采用的方法也是肯定的;生产性城市时期由于中央政策的“一刀切”忽略了广州自身的城市发展规律,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定位判断失误;全面城市改造时期过渡追求经济价值和解决城市功能性问题而忽视了历史文化,需要引以为戒;三旧政策改造时期利用政策释放土地价值,促进了城市改造的进程,但是只适用于政策规定范围,应该加强政府的统筹性管理,同时运用在广州乃至全国的建成区中。最后,从广州市城市改造的地域性提炼出全国城市改造具有普遍性的现实讨论,本文认为:城市改造是不断持续的过程、它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改造要把握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保持地区的持续活力防止老城和文化的衰败。并从建立土地开发权制度、完善历史文化法律政策规定、建立非政府机构充分调动市场、居民和社会的改造积极性去思考今后城市改造的发展。

杨玲玲[10](2018)在《陕西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19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面抗战以后,在陕西省政府主导下成立以企业公司形式的省营经济组织,是抗战时期西北尤其是陕西重要的国有事业单位。它存在时间贯穿于整个20世纪40年代。陕西企业公司是陕西省唯一的省营事业单位,也是西北地区唯一集生产和贸易为一体的国有经济组织。在它存在的近十年时间,对于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代以来,整个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带,其近代工业真正进入发展阶段,始于20世纪30年代,“七七事变”以后,西北西南地区成为抗战大后方,沿海工业大规模内迁,促使大后方的工业发展,达到了全面发展。此时政府为了满足抗战建国的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大后方的社会经济,尤其是工矿事业。随着国家对大后方经济的扶持,后方各省为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为抗战做军需保障,同时也抓住此次机会,大力发展本省生产事业。因此大后方在抗战时期,兴起了众多的省营企业经济组织,它是抗战时期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企业公司是应时代之需要而生。陕西是战区与大后方的交集过渡地区,地位突出。大后方人口涌入,此时市场上的产品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供给军需民用,急需解决市场供给。此间,贵州省率先成立了企业公司并取得了成效,这就给其他各省起了示范作用。陕西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40年12月1日在陕西省西安市正式成立。该企业公司业务开展两大部分,一是贸易业务,主要将本省的棉花、土布等特产运销川渝甘地区,从川渝购运回糖纸等日常用品,从甘肃购回工业原料,还抢购沦陷区的产品以供给军需民用,为了能更好开展贸易业务,企业公司在川甘豫陕等地设立办事处。贸易业务的发展经历了活跃、紧缩和结束三阶段。二是生产事业,有单独投资建厂,主要根据西北地区的资源以及军需民用所急需要开办产业,生产业务范围较为广泛;有合资厂矿,陕西省企业公司作为省营经济组织,自应带动其他工业的发展,因为对于陕西省所需生产事业,具有发展前途的公司厂矿进行投资,或派人参与其中进行管理,一是对工业发展的提倡鼓励,二来是进行投资盈利。但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陕西省企业公司逐渐走向了衰落。战后大后方的工业发展受到冲击,公司资金周转不灵,部分厂矿停工,贸易业务彻底结束;另外政府要求进行紧缩机构,遣散人员;其后受国内战争的影响、政治重心的转移和经济形势的恶化。到1949年,陕西省企业公司仅有化学工厂还在勉强维持生产。西安解放后,陕西省企业公司被接收,更名为“关中企业公司”,宣告陕西企业公司的破产。陕西省企业公司存在的近十年时间里,它虽是整个西北地区最大的省营企业,但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无法规避的问题,最终走上了结束之路。但是在支援抗战,保证军需物资,加强省际物资流通,供应民生需求,甚至对陕西工业的发展之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它也是抗战时期大后方省营企业经济的一个缩影,省营企业在抗战时期形成了国有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抗战后迅速的走向衰落,在1949年大部分省营企业都结束了生产,这也反映出该经济体系是应战而生。陕西省企业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求,为西北近代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今天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作为公营事业单位,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碍于主客观原因,陕西省企业公司没有将省营经济单位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江西拍卖第一家国营水泥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拍卖第一家国营水泥厂(论文提纲范文)

(2)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城市更新
        1.3.2 工业遗存
        1.3.3 工业遗存更新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2.2.4.3 城市复兴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2.4 小结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2.1 缝合与叠置
        3.3.2.2 内置与包络
        3.3.2.3 并置与对偶
        3.3.2.4 嵌固与植入
        3.3.2.5 封存与再现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3.9 小结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4.9 小结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5.7.1 梳理上位条件
        5.7.2 编制建设方案
        5.7.3 推进更新产策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5.8.1 操作资金构成
        5.8.2 运管团队构成
        5.8.3 工作机制创建
    5.9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及成果

(4)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关于混合所有制的研究未将解决劳资关系作为重点
        二、员工持股有助于解决混合所有制发展中的劳资关系问题
        三、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章节安排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研究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不足
第一章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理论建构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内涵
        二、员工持股的内涵及性质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内涵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
        三、“双因素”理论
        四、分享经济理论
        五、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节 相关理论分析
        一、对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二、对“双因素”理论和分享经济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三、对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四、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应以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为指导
    第四节 以员工持股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理论建构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理论假设
        二、基本推论:员工持股应当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重点
第二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历程及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员工持股的出现
        二、员工持股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4年)
        三、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初步结合阶段(1994-2002)
        四、针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阶段(2002-2013)
        五、明确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重启员工持股阶段(2013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的曲折性及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的曲折性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第三章 员工持股与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治理问题
        一、解决国企所有者缺位问题是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的逻辑起点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仍面临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制度定型需要解决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第二节 员工持股是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现代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
        一、员工持股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产权多元化的重要实现形式
        二、员工持股可以有效解决混合所有制企业委托代理问题
        三、我国以员工持股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成功案例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实现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主要矛盾是解决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问题
        二、聚焦建立有效委托代理关系,以员工持股实现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
第四章 员工持股与发展创新型企业
    第一节 创新型企业内涵及我国创新型企业发展现状
        一、创新型企业内涵
        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创新型企业的缺乏
    第二节 我国创新型企业缺乏的重要原因
        一、企业家精神缺乏
        二、工匠精神缺乏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促进创新型企业形成
        一、以员工持股激励企业家精神形成
        二、以员工持股激励工匠精神形成
        三、以员工持股激励科技人员提升创新能力
第五章 员工持股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第一节 资本短缺时代劳动者难以分享企业利润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过低
        一、资本短缺时代与劳动报酬比重偏低
        二、劳动报酬低转化为劳动者财产性收入比重低
        三、劳动者报酬偏低导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过低
    第二节 资本过剩时代劳动者分享利润的客观基础正在形成
        一、我国进入资本相对过剩时代和劳动力短缺时代
        二、人力资本日益成为劳动者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源泉
        三、员工持股成为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一、以员工持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具有可行性
        二、员工持股优于简单的工资上涨和福利国家模式
        三、员工持股有利于打造我国的人力资本优势
        四、员工持股有利于形成劳资利益共同体
第六章 员工持股与宏观经济稳定
    第一节 宏观经济稳定需要有活力的微观基础
        一、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失灵
        二、宏观经济稳定需要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第二节 员工持股与形成消费拉动的内生增长模式
        一、我国需要形成消费拉动的内生增长模式
        二、以员工持股促进中等收入群体发挥消费生力军和主力军的作用
        三、以员工持股稳定国内投资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推动新经济发展
        一、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员工持股有利于促进新经济发展
        三、在新经济领域广泛推动员工持股
    第四节 以员工持股解决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就业问题
        一、传统工资制与失业问题
        二、以员工持股实现利润分享制
        三、构建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
第七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现状、难点问题及阻碍因素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现状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历经反复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进一步发展任重道远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一、持股对象范围的确定
        二、员工持股比例的确定
        三、持股员工的资金来源
        四、员工持股模式的确定
        五、持股平台问题
    第三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阻碍因素
        一、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员工持股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体制障碍
        三、内部人控制问题
        四、我国员工持股相关立法的限制
        五、我国目前还缺乏相关的财税政策对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和员工进行激励
第八章 员工持股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美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一、美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二、美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第二节 英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一、英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二、英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第三节 法国员工持股制的兴起和发展
        一、法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二、法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第四节 日本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一、日本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二、日本员工持股制度的特点
    第五节 发达国家员工持股的启示
        一、政府对员工持股计划的重视
        二、制订完善的立法来推行员工持股
        三、利用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
        四、支持第三方金融机构介入员工持股
        五、实施普惠式的员工持股
        六、采取多种形式的员工持股计划模式
第九章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原则及建议
    第一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原则
        一、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上升到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高度
        二、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与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相联系
        三、加强顶层设计,使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有序开展
        四、在法律的激励、引导和规范下有序开展
        五、从企业实际出发开展员工持股
    第二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和完善员工持股的相关立法
        三、允许第三方金融机构参与员工持股计划
        四、对员工持股参与方提供财税政策支持
        五、探索多样化的员工持股模式
        六、逐步扩大员工持股对象及企业的范围
参考文献
后记

(5)清末民国万县工商业发展与城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开埠前万县城市概况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人文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与建制
        一、始源朐忍县
        二、分置羊渠县
        三、改置南浦县
        四、新建鱼泉县
        五、更名安乡、万川县
        六、复名南浦县,省入万州
        七、定名万县
    第三节 古城的形成
        一、古城的选址
        二、古城布局
第二章 万县开埠与近代城市的兴起(1902—1936)
    第一节 万县开埠
        一、万县开埠概况
        二、城市工商业中心的变化
    第二节 近代城市的逐步形成
        一、人口与经济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立
    第三节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分布
        一、工业的发展和分布情况
        二、商业的发展情况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万县城市的曲折发展(1937-1945)
    第一节 曲折发展的背景
        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二、工业内迁
    第二节 发展概况
        一、工业发展概况
        二、商业发展概况
    第三节 战争的破坏和战后重建
        一、战争对万县经济的破坏
        二、战后重建
第四章 全面内战时期万县城市的衰落(1946-1949)
    第一节 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一、国际形势
        二、国内形势
    第二节 经济衰落的表现
        一、工业
        二、商业
        三、港口
    第三节 经济衰落的原因
        一、工业的外迁
        二、内战造成的影响
        三、自身发展的不足
第五章 近代万县工商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及城市变迁特点
    第一节 近代万县工商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一、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发展
        二、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实力
        三、城市近代化发展的局限
    第二节 近代万县城市变迁的特点
        一、阶段性
        二、非自主性
        三、曲折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视角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1 时间范畴的界定
        1.2.1.1.1 时间的界定
        1.2.1.1.2 范畴的界定
        1.2.1.2 十个行业的选取
        1.2.1.2.1 工业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1.2.1.2.2 现存遗留所占比例的较高性
        1.2.2 研究视角
        1.2.2.1 科技价值的视角
        1.2.2.2 完整性的视角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1.1 从文化遗产到工业遗产的保护
        1.5.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起源及发展
        1.5.1.3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1 英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2 美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3 加拿大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4 日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5.2.1 近代中国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
        1.5.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及发展
        1.5.2.3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3.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与构成研究
        1.5.2.3.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1.5.2.4《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的建立
        1.5.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关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与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
        1.6.1 对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
        1.6.2 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历程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8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说明
    1.9 未尽事宜
第2章 近代重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 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1 近代采煤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1.1.1 近代采煤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
        2.1.1.3 小结
        2.1.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1.2.1 近代采煤的完整工艺流程
        2.1.2.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1.2.2.1 开拓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2 采煤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3 矿井提升与运输及其关键物证
        2.1.2.2.4 矿井通风与排水及其关键物证
        2.1.2.2.5 煤的洗选与炼焦及其关键物证
        2.1.2.2.6 煤矿的动力系统及其关键物证
        2.1.2.2.7 露天采矿与矿井照明
        2.1.2.3 小结
        2.1.3 采煤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1.3.2 采煤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1.3.2.1 萍乡安源煤矿工业建筑群
        2.1.3.2.2 本溪湖煤矿工业建筑群
    2.2 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2.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2.1.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
        2.2.1.3 小结
        2.2.2 近代钢铁冶炼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2.2.1 近代钢铁冶炼的完整工艺流程
        2.2.2.2 近代炼铁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3 近代炼钢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4 近代钢铁加工工艺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5 小结
        2.2.3 钢铁冶炼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2.3.2 钢铁冶炼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2.3.2.1 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业建筑群
        2.2.3.2.2 本溪湖钢铁工业建筑群
    2.3 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3.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3.1.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3.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
        2.3.1.3 小结
        2.3.2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3.2.1 近代船舶修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2.3.2.2 近代船舶修造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3.2.2.1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
        2.3.2.2.2 船舶修造关键技术物证
        2.3.2.3 小结
        2.3.3 船舶修造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3.3.2 船舶修造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3.3.2.1 福建马尾船政工业建筑群
        2.3.3.2.2 天津市船厂(原大沽造船厂)工业建筑群
第3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一)
    3.1 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1.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3.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
        3.1.1.3 小结
        3.1.2 近代棉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1.2.1 近代棉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3.1.2.1.1 棉纺工艺
        3.1.2.1.2 棉织工艺
        3.1.2.2 近代棉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1.2.2.1 近代棉纺机具
        3.1.2.2.2 近代棉织机具
        3.1.2.2.3 近代纺织动力设备
        3.1.2.2.4 近代棉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3.1.2.3 小结
        3.1.3 棉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1.3.2 棉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1.3.2.1 中纺公司天津第一纺织分厂
        3.1.3.2.2 石家庄大兴纺织染厂工业建筑群
        3.1.3.2.3 西安大华纱厂工业建筑群
    3.2 近代棉印染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2.1 近代棉印染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2.2 近代棉印染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2.2.1 近代棉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3.2.2.2 近代棉印染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2.2.3 小结
        3.2.3 棉印染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2.3.2 棉印染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印染厂
        3.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四印染厂
第4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二)
    4.1 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1.1 近代丝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1.1.1 近代动力机器缫丝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2 近代动力机器丝织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3 近代动力机器丝绸印染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4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
        4.1.1.5 小结
        4.1.2 近代丝绸业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1.2.1 近代缫丝、丝织与丝绸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4.1.2.1.1 近代缫丝工艺
        4.1.2.1.2 近代丝织工艺
        4.1.2.1.3 丝绸印染工艺
        4.1.2.2 近代丝绸业的关键技术物证
        4.1.2.2.1 近代缫丝机具
        4.1.2.2.2 近代丝织机具
        4.1.2.2.3 近代丝织物染整机具与动力设备
        4.1.2.2.4 近代丝绸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1.2.3 小结
        4.1.3 丝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1.3.2 丝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1.3.2.1 上海第一丝厂
    4.2 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2.1 近代毛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2.1.1 近代毛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
        4.2.1.3 小结
        4.2.2 近代毛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2.2.1 近代毛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2.2.1.1 毛纺工艺
        4.2.2.1.2 毛织工艺
        4.2.2.1.3 毛织物整理工艺
        4.2.2.2 近代毛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2.2.2.1 近代毛纺、毛织机具
        4.2.2.2.2 近代毛整理机具与动力设备
        4.2.2.2.3 近代毛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2.2.3 小结
        4.2.3 毛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2.3.2 毛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毛纺织厂
        4.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毛纺织厂
    4.3 近代麻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3.1 近代麻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3.2 近代麻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3.2.1 近代麻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3.2.2 近代麻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3.2.3 小结
        4.3.3 麻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3.3.2 麻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3.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制麻厂
第5章 近代化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 近代水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1 近代水泥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1.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1.2.1 近代水泥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1.2.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1.2.3 小结
        5.1.3 水泥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1.3.2 水泥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1.3.2.1 川沙水泥厂
    5.2 近代硫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2.1 近代硫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2.2.1 近代硫酸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2.2.1.1 二氧化硫的制取
        5.2.2.1.2 近代铅室法制酸工艺
        5.2.2.1.3 近代接触法制酸工艺
        5.2.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2.2.3 小结
        5.2.3 硫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2.3.2 硫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2.3.2.1 梧州硫酸厂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历史分期问题
    四、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第一章 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历史追溯
    第一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兴起
        一、刊印书籍图画宣传慈善观念、募款赈灾
        二、《申报》——近代慈善事业的亲历者
        三、仿效西方办义演、游园会募款赈灾
    第二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停滞
        一、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日趋式微
        二、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逐步陷入停滞
第二章 媒体介入复苏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1978-1994)
    第一节 公益慈善事业复苏的历史条件
        一、公益慈善复苏的经济环境
        二、公益慈善复苏的政治环境
        三、公益慈善复苏的思想条件
    第二节 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复苏
        一、改革开放初期传统媒体的发展
        二、传统媒体报道公益慈善的特点
    第三节 传统媒体助推公益慈善的复苏
        一、推动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回归理性
        二、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公益慈善
        三、弘扬符合公益慈善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
第三章 媒体介入成长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1994-2005)
    第一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成长的态势
        一、报刊杂志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成长
        二、电视媒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发端
        三、手机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募款的新媒介
        四、互联网引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初始
    第二节 媒体推动公益慈善理念的传播
        一、倡导现代公益慈善意识
        二、公益慈善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发动群众参与公益慈善
        四、倡导现代财富观念
    第三节 媒体推动公益慈善品牌的创建
        一、公益慈善品牌的创立
        二、希望工程品牌的创建
    第四节 媒体监督公益慈善的信息公开
        一、媒体监督的定义和作用
        二、接受媒体的监督:他律的强制性
        三、借助媒体主动发布信息:自律的必要性
    第五节 媒体动员公众参与公益慈善——以'98抗洪为例
        一、报刊成为宣传报道的主阵地
        二、电视赈灾义演取得的非凡成绩
        三、邮票、彩票发行成为新型的募款渠道
        四、通过举办展览、印刷画册宣传抗洪精神
        五、余波:企业失信催生《捐赠法》出台
第四章 媒体介入发展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2005至今)
    第一节 新媒体的崛起及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一、新媒体的崛起彻底颠覆传播格局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从并行竞逐到融合发展
    第二节 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发展的新格局
        一、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二、公益慈善评选与展会兴起
    第三节 互联网:从“传声筒”成为主导公益慈善新力量
        一、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公益慈善与传统公益慈善之间的差异
        三、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转变
    第四节 “免费午餐”推动形成公益慈善发展的高效模式
        一、理想照进现实——“免费午餐”发起的背景及成绩
        二、媒体在“免费午餐”项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行动改变中国:“免费午餐”的特殊意义
    第五节 媒体对公益慈事业发展产生的双向作用
        一、汶川地震中媒体的正面推动作用
        二、“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机构公信力危机
    第六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所带来的问题及其法制化解决
        一、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二、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挑战的法制化解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珠江三角洲甘蔗制糖工业的历史地位
        1.1.2 工业遗产保护的新趋势
        1.1.3 城市更新模式的转变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概念解析
        1.3.1 珠江三角洲
        1.3.2 制糖工业
        1.3.3 工业遗产的概念界定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相关文献综述
        1.5.1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
        1.5.2 制糖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1.5.3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研究
第2章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的发展、转移和制糖工业遗产的形成
    2.1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的发展历程
        2.1.1 甘蔗制糖工业的缘起——土糖寮的古法甘蔗饴糖
        2.1.2 工业化起点——新式机器制糖厂的兴起
        2.1.3 恢复调整期
        2.1.4 发展鼎盛期
        2.1.5 衰落转移期(1980年代中叶至2000)
    2.2 珠江三角洲机制糖厂的转变过程
        2.2.1 榨蔗制糖阶段
        2.2.2 制糖为主,综合利用为辅阶段
        2.2.3 炼糖、转产、停产阶段
        2.2.4 保护利用时期
    2.3 制糖工业转移和制糖工业遗产形成的动力因素
        2.3.1 价格开放,种蔗受挫
        2.3.2 “三来一补”导致成本上升
        2.3.3 耐旱蔗种的研发推广
        2.3.4 陆运和水利设施完善
        2.3.5 糖业政策加速转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珠三角制糖工业遗产的特征、构成、价值
    3.1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特征
        3.1.1 时间分布的晚近特征
        3.1.2 选址分布的滨水特征
        3.1.3 规划布局紧凑集约
    3.2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构成
        3.2.1 基于生产与非生产的分类要素构成
        3.2.2 基于物质与非物质要素构成
        3.2.3 制糖工业遗产的要素构成系统
    3.3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价值
        3.3.1 历史价值——见证制糖工业化起步
        3.3.2 科技价值——领先全国的技术水平
        3.3.3 社会价值——推动珠三角早期城镇化
        3.3.4 艺术价值——体现工程美学与产业风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4.1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现状
        4.1.1 保存状况
        4.1.2 保护现状
        4.1.3 再利用现状
    4.2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
        4.2.1 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4.2.2 评价体系建立与因子的选取
        4.2.3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结果及分析
    4.3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问题
        4.3.1 价值认知不足
        4.3.2 保护工作滞后
        4.3.3 再利用方式与主体单一
    4.4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4.4.1 制糖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分级
        4.4.2 制糖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建议
    4.5 案例简析——紫坭糖厂更新改造
        4.5.1 糖厂概况
        4.5.2 糖厂历史沿革
        4.5.3 保护利用现状及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专着书目
    学位论文
    学术期刊文献
    网络文章
附录
    附图一: 制糖工业与甘蔗分布图(一)
    附图二: 制糖工业与甘蔗分布图(二)
    附图三: 1984年广东省的蔗区和糖厂分布图
    附图四: 20年代初广东省的蔗区和糖厂分布图
    附表一: 广东省甘蔗制糖厂信息一览表
    附表二: 珠江三角洲甘蔗制糖工业遗产基础资料汇编
    附表三: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权重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广州市城市改造的历史研究(1918-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城市改造现状与问题
        1.2.1 改造方式——追求经济利益,开发过度
        1.2.2 改造思想——保护思想缺失和偏差
        1.2.3 改造规划和管理——政府主导,开发商为辅,缺乏公共参与
    1.3 研究意义
    1.4 概念解释
        1.4.1 城市改造
        1.4.2 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
    1.5 研究范围
        1.5.1 对象范围
        1.5.2 时间范围和时间阶段划分的依据
        1.5.3 地区范围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西方城市改造的发展
        2.1.2 西方城市改造思想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理论研究
        2.2.2 改造历史研究
        2.2.3 改造利益主体关系研究
        2.2.4 改造方法和内容研究
    2.3 国内外城市改造实践案例
        2.3.1 先拆除重建后保护巴黎城市改造
        2.3.2 以改造为主的北京城市改造
        2.3.3 以保护为主的平遥城市改造
        2.3.4 经验和借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市城市改造发展综述
    3.1 城市近代化改造时期(1918-1949年)
        3.1.1 西方思想影响下和适应新功能的发展背景
        3.1.2 政策和城市规划发展
        3.1.3 “马路主义”带动下的城市改造
        3.1.4 公私参与的改造机制
        3.1.5 相关学者对城市近代化改造时期的评价
    3.2 生产性城市改造时期(1949-1978年)
        3.2.1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政治变化和城市规划发展背景
        3.2.2 追求生产功能的城市改造
        3.2.3 以政府主导,个人参与为辅的改造机制
        3.2.4 相关学者对生产性城市改造时期的评价
    3.3 全面城市改造时期(1978-2008年)
        3.3.1 经济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社会发展的转型
        3.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政策和城市扩张和改造发展背景
        3.3.3 城市规划中的旧城发展和改造思想
        3.3.4 追求经济利益和土地价值的城市改造
        3.3.5 以政府主导,开发商共同参与的改造机制
        3.3.6 相关学者对全面城市改造时期的评价
    3.4 三旧政策改造时期(2008-2015年)
        3.4.1 迎亚运的旧城改造契机
        3.4.2 三旧改造政策、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背景
        3.4.3 追求多元化价值的城市快速改造
        3.4.4 改造主体、方式多元的机制
        3.4.5 相关学者对三旧政策改造时期的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道路改造
    4.1 城市近代化改造时期(1918-1949年)
        4.1.1 道路改造背景
        4.1.2 道路改造历程
        4.1.3 道路改造模式
        4.1.4 道路改造特点
        4.1.5 经验和思考
    4.2 生产性城市改造时期(1949-1978年)
        4.2.1 道路改造背景
        4.2.2 道路改造历程
        4.2.3 道路改造模式与改造特点
    4.3 全面城市改造时期(1978-2008年)
        4.3.1 道路改造背景
        4.3.2 道路改造历程
        4.3.3 道路改造模式
        4.3.4 道路改造特点
        4.3.5 教训和思考
    4.4 三旧政策改造时期(2008-2015年)
        4.4.1 道路改造背景
        4.4.2 道路改造历程
        4.4.3 道路改造特点和模式
        4.4.4 经验和思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商业设施改造
    5.1 城市近代化改造时期(1918-1949年)
        5.1.1 商业设施改造背景
        5.1.2 商业设施改造历程
        5.1.3 商业设施改造模式与改造特点
    5.2 生产性城市改造时期(1949-1978年)
        5.2.1 商业设施改造背景
        5.2.2 商业设施改造历程
        5.2.3 商业设施改造模式与改造特点
    5.3 全面城市改造时期(1978-2008年)
        5.3.1 商业设施改造背景
        5.3.2 商业设施改造历程
        5.3.3 商业设施改造模式
        5.3.4 商业设施改造特点
    5.4 三旧政策改造时期(2008-2015年)
        5.4.1 商业设施改造背景
        5.4.2 商业设施改造历程
        5.4.3 商业设施改造模式与改造特点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业设施改造
    6.1 城市近代化改造时期(1918-1949年)
        6.1.1 工业设施改造背景
        6.1.2 工业设施改造历程
        6.1.3 工业设施改造特点与模式
    6.2 生产性城市改造时期(1949-1978年)
        6.2.1 工业设施改造背景
        6.2.2 工业设施改造历程
        6.2.3 工业设施改造特点与模式
        6.2.4 经验和思考
    6.3 全面城市改造时期(1978-2008年)
        6.3.1 工业设施改造背景
        6.3.2 .工业设施改造历程
        6.3.3 工业设施改造模式与改造特点
        6.3.4 经验与思考
    6.4 三旧政策改造时期(2008-2015年)
        6.4.1 工业设施改造背景
        6.4.2 工业设施改造历程
        6.4.3 工业设施改造模式与改造特点
        6.4.4 经验与思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住房改造
    7.1 城市近代化改造时期(1918-1949年)
        7.1.1 住房改造背景
        7.1.2 住房改造内容
        7.1.3 住房改造模式与改造特点
        7.1.4 改造经验和思考
    7.2 生产性城市改造时期(1949-1978年)
        7.2.1 住房改造背景
        7.2.2 住房改造历程
        7.2.3 住房改造内容
        7.2.4 住房改造模式与改造特点
        7.2.5 经验和教训
    7.3 全面城市改造时期(1978-2008年)
        7.3.1 快速改造时期(1978-1998年)
        7.3.2 调整控制时期(1998-2008年):
        7.3.3 经验和教训
    7.4 三旧政策改造时期(2008-2015年)
        7.4.1 住房改造背景
        7.4.2 住房改造内容
        7.4.3 住房改造模式和改造特点
        7.4.4 经验和教训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公园绿地改造
    8.1 城市近代化改造时期(1918-1949年)
        8.1.1 公园绿地改造背景
        8.1.2 公园绿地改造历程
        8.1.3 公园绿地改造特点与模式
    8.2 生产性城市改造时期(1949-1978年)
        8.2.1 公园绿地改造背景
        8.2.2 公园绿地改造历程
        8.2.3 公园绿地改造特点
    8.3 全面城市改造时期(1978-2008年)
        8.3.1 公园绿地改造背景
        8.3.2 公园绿地改造历程
        8.3.3 公园绿地改造模式与改造特点
    8.4 三旧政策改造时期(2008-2015年)
        8.4.1 公园绿地改造背景
        8.4.2 公园绿地改造历程
        8.4.3 公园绿地改造模式与改造特点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广州城市改造的总体特征和经验教训
    9.1 广州城市改造的总体特征
        9.1.1 影响改造的主导因素多元化
        9.1.2 改造主体、模式多元化和多样化
        9.1.3 改造制度和政策趋向专门化和全面化
        9.1.4 改造中政府是主要指导作用
        9.1.5 历史文化保护成为城市改造的重要因素
    9.2 不同历史时期推动城市改造的动力因素和经验与教训
        9.2.1 肯定城市近代化改造时期的经验:适应新设施和新功能
        9.2.2 总结生产性城市改造时期的教训:中央政策的贯彻而忽视城市自身发展自然规律
        9.2.3 总结全面城市改造时期的教训:追求经济价值和城市功能忽视历史文化保护
        9.2.4 总结和借鉴三旧政策改造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土地集约化的改造政策
    9.3 本章小结
讨论与展望
    一.从广州市城市改造历史得出的城市改造普遍讨论
    二.面对这些讨论的广州乃至全国城市改造的思考
    三.创新成果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附件

(10)陕西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19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第一章 陕西省企业公司之成立
    一、抗战全面爆发前西北地区和陕西的工矿发展情况
        (一) 西北地区(除陕西省)的工矿企业发展情况
        (二) 陕西省工矿企业的发展情况
    二、抗战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 满足国家战时的需要
        (二) 工业内迁,注入新力量
        (三) 开发资源,满足社会经济需求
        (四) 省营事业的发展
    三、陕西省企业公司的成立及组织概况
第二章 陕西省企业公司的主要业务活动
    一、贸易业务之开展
        (一) 活跃阶段(1941-1942)
        (二) 紧缩阶段(1943-1944)
        (三) 结束阶段(1945-1946)
    二、生产业务之开展
        (一) 基本概况
        (二) 独资厂矿
        (三) 合资(投资)厂矿
第三章 陕西省企业公司之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一、陕西省企业公司之特点
        (一) 性质特点
        (二) 组织特点
        (三) 人事特点
        (四) 业务特点
    二、陕西省企业公司失败原因
        (一) 社会环境的变化
        (二) 自身存在的不足
    三、陕西省企业公司的社会经济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江西拍卖第一家国营水泥厂(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小三线建设研究[D]. 刘世彬.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3]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研究(1907-1953)[D]. 周江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4]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D]. 罗丽娟.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清末民国万县工商业发展与城市变迁研究[D]. 罗秋菊.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6]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D]. 于磊. 天津大学, 2019(06)
  • [7]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D]. 方圆.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8]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 龙晓.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9]广州市城市改造的历史研究(1918-2015年)[D]. 蓝素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10]陕西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1940-1949)[D]. 杨玲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江西拍卖第一家国有水泥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