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的新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刘光胜[1](1994)在《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新模式的认识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新模式的认识与实践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光胜从1989年开始,我们开展“改革阅读教学弊端,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新模式”的专题教改实验,收到了良好效果。5年来,我所人员与试验学校的领导、教师一起。开展了以改革阅读教学模式,加强...
陈世荣[2](2002)在《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新模式的认识与实践》文中指出
刘光胜[3](1994)在《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新模式的认识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 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呼唤着现代化的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新体系的目标,呼唤着现代化的语文
李永婷[4](2018)在《单元知识结构整体教学设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时代教育背景下,需要将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置于教学论视域下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如何转变以往单纯传递知识经验的教学观念,站在学生真正“所需”的立场上培养其关键能力已成为首要任务。教师所拥有的教育理念和运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而教学设计又是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因此,从教学设计着手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就当代教学设计模式研究的发展进程而言,虽然其研究成果显着,但仍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的以课为单位的教学设计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人为割裂、教学设计模式研究中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教学设计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存在脱节现象等等。诚然,针对以上的问题,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也在做一些努力,如单元教学的提出,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种种原因,就单元教学的当代发展而言,并未达到其理想化的效果,在教育实践领域中的际遇还是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其首要现实困境是,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全新学习方式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全面冲击下,如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核心现实困境在于,教师“思维定型”或“思维适应”与“批判思维”之间的冲突的解决;关键现实困境在于,当前管理者教研制度下,如何处理其“行政化”“程式化”“任务化”“统一性”“监督性”甚至“命令型”的工作方式与其“指导、研究教学”功能之间的冲突;时代现实困境在于,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如何处理好教育的保守与求新的关系。面对当前单元教学发展存在的诸多困境,其破解方向应主要从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追求学科教学的学科思维、树立教研服务教学的意识、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考虑。如何将其融合在教育实践中,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成为关键。因此,本研究的问题在于,从教学论视角出发,未来的单元教学发展应该有怎样的设计模式?具体而言,包含着双向的努力:一方面,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放置在教学论视域进行审思,主要体现在研究的目的、价值观念、操作程序背后的方法等方面,可能在行文中并不特别凸显,是研究的暗线。另一方面,建构一个单元知识结构整体教学的设计模式,以回应核心素养的落实问题,主要体现在文章的框架结构中,是研究的明线。因此,本研究立足于当前单元教学仍存在改进空间的现实基础,将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诸多因素考虑在内,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目标下,以单元知识结构为基点,建构单元知识结构整体教学的设计模式。理论层面试图构建一个可供操作性的单元知识结构整体教学的设计模式,实践层面力图将该模式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教学设计,其本意是对教学活动所做的规划。从思维范式的角度来看,主要有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教学设计的思维应当是一种工程思维,是用一种非逻辑复合的思维完成教学实践操作的设计,意在刻画一种意想之中教学设计的应然状态,旨在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达成既定的教育目标。本研究的定位是应用基础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搭建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吸取了厚实认识论、认知心理学、脑神经科学、当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了“回顾与反思”——“逻辑建构”——“模式阐释”——“模式应用”的研究思路。相应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逻辑思辨、案例设计等等。在此,本研究的问题由“未来单元教学的发展应该有怎样的设计模式”具体化为“四个问题”。1.已有的相关研究都有怎样的进展?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国内外教学设计模式研究以及单元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论与实践。2.设计模式是怎样建构起来的?主要运用逻辑思辨的方法,对单元知识结构整体教学设计模式进行理论建构。3.具体有怎样的运作程序?对已建构的模式进行更为具体地阐释。4.不同的应用主体应该如何运用?主要运用案例设计的方法,论述不同层面主体运用的基本程序以及模式实施的生长环境(包括社会系统与支持系统)。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取得了以下的认识:(一)当代国内外教学设计模式研究成果显着,但仍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作为改进的有效方式,单元教学实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二)单元知识结构整体教学设计模式是以“生本思想”(其核心是学生自我认识)为前提,教师发展(其核心是学习与思考)为条件,以“单元知识结构”为基点,以“单元知识结构的明确”“学习心理过程的建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把握”“学习评价依据的确立”“学习活动的组织”等五大环节及其关系为架构,旨在追求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和学科能力的提升的一种单元教学设计模式。其中,单元知识结构指的是由学科知识、学科间或相关领域知识以及各种经验性知识组成的知识结构。(三)针对已建构的逻辑框架,具体阐述五个环节的运作程序。其中,在单元知识结构的明确环节,主要围绕单元知识结构的确立展开论述;在学习心理过程的建构环节,主要从建构依据、四大核心问题与建构原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在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环节,主要阐述了单元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设置依据和原则;在学习评价依据的确立环节,就学习评价的依据和过程设计展开了讨论;在学习活动的组织环节,主要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时空的设计进行了详细阐释。在论述完五个环节的具体操作之后,提供对应环节的案例设计以供参考。(四)在模式的应用层面,区分了教师个体主体、教师群体主体与学校管理主体,并阐释了不同层面主体的实际运用程序。本研究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模式的实践检验方面。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研究更多地停留在模式建构层面,虽然已与山东省、江苏省等不少地区的学校展开了合作,也取得了初步的实践成效,但仍然缺少模式应用层面长期的、规范性的实证检验,这也是未来研究最主要的方向。
刘光胜[5](1994)在《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的新模式》文中认为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的新模式湖北/刘光胜从1989年开始,我们投入人力和物力,开展《改革传统阅读教学弊端,构建学生自读会读新模式》的专题教改实验,收到了良好效果。5年来,试验班田4个扩大到30多个,试验范围由城区走向县区,由市区直属学校走向乡镇和厂办...
陈肖[6](2019)在《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相较于其它内容而言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一方面,它是沟通识字与写作的媒介,是提升学生表达与交流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良好的阅读能力既能增强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又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塑造学生的人格品性。然而,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着“拘于教材”与“过度拓展”的两级分化现象。如何更好的通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与关键。为此,本研究将立足于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在查阅相关文献与实践的基础上,尝试引入思维导图,以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形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凸显思维导图对于学生阅读学习的辅助作用的同时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生生合作与教师展示相结合,以增强学生阅读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学习方法、构建知识体系,同时也有助于彰显新课标中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及个性化阅读的理念。首先,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现状与成果进行了阐述,并决定采用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与案例分析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围绕研究主题对核心概念,理论基础进行了界定与论述,建立起了基于思维导图的阅读教学理论框架,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出发,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中段阅读中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展开实践调查,选取了西安市M小学中段四级三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案例的记录与反思以及定期的阅读测试,收集了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相关资料与数据。在三次行动研究后,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对收集到的数据与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以验证思维导图在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而行动研究的结果也表明维导图确实有助于提升小学中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水平。最后,基于实践的反思与行动研究的结果,本研究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进一步优化策略与建议,力求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同时为教师改进阅读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蔡鹏鸽[7](2019)在《小学低段识字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Z市某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汉字、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其文化命脉和精神内涵都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之中。中华民族文化的传递和发展,主要靠汉字、汉语这个载体,要传递和发展中华文化,就必须掌握好汉语,要学好汉语,就必须学好汉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因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识字的基础作用显而易见。识字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基础,是低年级儿童在语文课中面临的首要学习任务,这也是中国语文教学素来的优良传统。本文运用了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对小学低段学生的识字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低段学生在识字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字音方面:认读不准、识记不牢、听写不佳;字形方面:结构模糊、笔画运用机械、笔顺规则不清;字义方面:字义理解不清、方法掌握不当、构词能力较弱。在发现问题的同时,结合儿童心理学以及汉字自身特点提出如下策略:根据汉字音、形、义统一的特点进行识字学习;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逐一攻克识字难关;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开展识字教学;转变教师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最后,提出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入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识字环境。笔者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引起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在识字学习上出现问题的关注,为小学低段语文教师进行识字教学提供相关参考,为小学低段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知识、领会汉字文化提供帮扶,也为提高整个识字教学的质量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王三虎,王定芳[8](2003)在《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初探》文中指出
张璐[9](2019)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千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不仅有着深远的意境,且涵义深刻,短小精悍的篇章内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哲理。古诗词作品丰富,种类繁多,对小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启蒙教材。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古诗词教学,能够奠定学生古诗词的基本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智商。虽然大部分教师能够意识到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可由于古诗词作品自身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古诗词教学效果仍无法尽如人意。本文一方面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古诗词部分的教学要求,选取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A小学进行实际调查,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收集资料,并分析当前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现状。另一方面结合网络优秀名师古诗词教学实例进行案例分析和对比研究,从而提出相应改善意见。通过课上对古诗词课堂进行课堂观察,课下对该校教师和学生深入访谈的形式,笔者发现该校古诗词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古诗词教学过分重视知识学习,剖析字词,忽视学生情感体验;课堂诵读引导不充分,诵读质量不过关;备课模式化,教学设计单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评价,传统单一。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师欠缺教学机智的能力,对古诗词教学目标理解片面,难以落实;古诗词教学难度大,课时安排不足,教师教学力不从心;古诗词作品远离现实生活,学生难以理解。基于小学古诗词教学出现的问题,笔者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进行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着名语文教师的经验和部级优秀课例的特点,本文着重从分学段合理进行教学设计;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与学生平等高效展开课堂对话,巧妙生成课堂;加强诵读质量;优化教学评价这五个方面探讨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的策略。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操作策略,为相关部门的古诗词教学研究提供依据。
王乐[10](2020)在《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使用研究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材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纽带”。语文教材由选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和助学系统组成。助学系统作为四大系统之一,它是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教师而言,助学系统在教学中具有指导作用,它能够明确教学目标、指导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助学系统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都使用统一部编本教材,作为全新版本的教材,其助学系统与以往其他版本教材的助学系统相比,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比如,明确了语文“工具性”方面的要求,强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人们着重关注的是知识系统,对助学系统的关注较少,且大多是对初、高中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研究,对小学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采取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使用进行研究。首先在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下构建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分析框架,其次以助学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成都市龙泉驿区小学中段师生对助学系统的使用情况,从助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使用建议。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导论部分主要叙述了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寻找本研究的突破口,并明确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部分是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相关概述,阐述了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内涵,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Discovery Learning)、“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以及先行组织者策略(Advanced Organizers),然后阐述了助学系统的价值作用,最后提出了助学系统在使用时应该遵循的原则。第二部分是详细分析了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编写体例和编写特点,将助学系统分为提示类、图像类、注释类和资料类四种,并结合教材上相应的内容进行分析,由此总结出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五大编写特点。第三部分剖析了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使用现状,主要选取了成都市龙泉驿区小学中段师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师生对助学系统的了解情况、重视程度、功能认知、使用频率、使用方式,使用效果以及使用评价六个维度来分析,剖析出他们在使用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时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师忽视了单元导语的目标导向功能,对于插图和学习提示的使用效率低下,对于旁批的使用方式创新不足,没有充分挖掘资料“助学”的价值等。学生较少利用学习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对于资料类的助学系统的使用也没有进行延伸阅读等。第四部分是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使用建议。本部分针对调查中的突出问题,以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中段学生的学段特点为前提,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先行组织者策略和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提出了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使用建议。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单元导语来制定教学目标,结合插图设计教学环节,还可以借助资料进行教学迁移等。学生可以利用学习提示进行课前预习,结合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等,以此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作用。
二、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的新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的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4)单元知识结构整体教学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确定 |
一、单元知识结构 |
二、整体教学 |
三、教学设计模式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内外教学设计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教学设计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一、教学设计研究概貌 |
二、教学设计模式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评论 |
第二节 国际视野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一、教学设计研究概貌 |
二、教学设计模式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评论 |
第三节 国内外单元教学设计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一、单元教学研究概述 |
二、单元教学设计模式的当代发展及其现实困境 |
三、单元教学设计模式现实困境的可能突破点 |
第二章 单元知识结构整体教学设计模式的逻辑建构 |
第一节 研究定位 |
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
二、本研究的定位是应用基础研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单元知识结构确立的认识论基础:厚实认识论 |
二、学生学习直接心理机制的认识:认知心理学 |
三、学生学习经验生理驱动的理论:脑神经科学 |
四、教育认识、教育活动、教育交往的观点:当代教学理论 |
第三节 模式建构 |
一、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
二、学习设计应该有怎样的过程 |
三、单元知识结构整体教学的设计模式 |
第三章 单元知识结构的明确 |
第一节 单元知识结构 |
一、知识“三义” |
二、知识结构与单元知识结构 |
三、单元知识结构的学科澄明 |
第二节 单元知识结构系统分析 |
一、内在关联:学科知识 |
二、外在关联:学科间知识、相关领域知识与经验性知识 |
第三节 单元知识结构的明确 |
一、确立依据 |
二、确立原则 |
第四节 设计案例:单元知识结构的明确 |
一、教材分析 |
二、单元知识结构系统分析 |
第四章 单元知识结构学习心理过程的建构 |
第一节 建构依据 |
一、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思量 |
二、学习心理的依据 |
三、教学心理的考量 |
四、教育经验的内省 |
第二节 核心问题 |
一、本单元学生到底需要理解什么? |
二、在理解的过程中出现了怎样的阶段? |
三、在这些阶段中分别有怎样的心理过程? |
四、如何利用现有教学条件使学生获得学习策略? |
第三节 建立原则 |
一、证据原则 |
二、结构性原则 |
三、差异性原则 |
四、灵活性原则 |
第四节 设计案例:学习心理过程的建构 |
一、认知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过程 |
二、学习心理过程的建构 |
第五章 单元知识结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 |
第一节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释义 |
一、单元教学目标 |
二、单元教学重点 |
三、单元教学难点 |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确立 |
一、设置依据 |
二、确定原则 |
三、操作方法 |
第三节 教学重难点的把握 |
一、设置依据 |
二、确立原则 |
第四节 设计案例:单元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 |
一、单元教学目标 |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
第六章 单元知识结构学习评价依据的确立 |
第一节 理论阐述 |
一、课程评价 |
二、教学评价 |
三、学习评价 |
四、三者的关系辨析 |
第二节 学习评价的依据 |
一、教育目的 |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
三、单元知识结构 |
四、学生学习心理 |
第三节 学习评价过程设计 |
一、评价原则 |
二、评价目的 |
三、评价形式 |
四、评价内容 |
五、评价标准 |
第四节 设计案例:学习评价依据的确立 |
一、他评 |
二、自评 |
三、单元检测题及其评分细则 |
第七章 单元知识结构学习活动的组织 |
第一节 组织依据 |
一、单元知识结构 |
二、学习心理过程 |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
四、学习评价 |
第二节 学习内容的重构 |
一、知识结构的模块化 |
二、学习内容的重组 |
第三节 学习时空的设计 |
一、时间管理 |
二、空间管理 |
三、人际互动管理 |
第四节 具体学习活动的设计 |
一、教学模式的选择 |
二、学习方案的设计 |
第五节 设计案例:学习活动的组织 |
第八章 单元知识结构整体教学设计模式的运用 |
第一节 关于模式应用的基本考量 |
一、为谁而用 |
二、为了什么而用 |
三、不同层面应用主体的实施 |
四、支持系统与社会系统 |
第二节 教师个体主体应用的基本程序 |
一、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二、教师个体主体的实施程序 |
三、支持系统与社会系统 |
第三节 教师群体主体应用的基本程序 |
一、群体主体的交互作用 |
二、教师群体主体的实施程序 |
三、支持系统与社会系统 |
第四节 学校管理主体的应用程序 |
一、学校管理主体的职责 |
二、学校管理主体的实施程序 |
三、支持系统与社会系统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附录1: 语文学科设计案例 |
附录2: 数学学科设计案例 |
附录3: 英语学科设计案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作用 |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三) 个人实践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与思考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 |
四、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运用思维导图的研究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 思维导图 |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可行性分析 |
(一) 思维导图教学的理论可行性 |
(二) 思维导图教学的实践可行性 |
三、理论基础阐释 |
(一) 左右脑分工理论 |
(二)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三)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中段阅读教学理论框架 |
第三章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
一、行动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思路与过程 |
二、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阅读教学 |
(一) 第一次行动研究 |
(二) 第二次行动研究 |
(三) 第三次行动研究 |
三、三次行动研究的结果分析 |
(一) 学生阅读成绩分析 |
(二) 学生阅读学习态度分析 |
第四章 小学中段阅读教学运用思维导图的进一步优化策略 |
一、教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
(一) 加强理论培训,组建教研团体 |
(二) 增强实践反思,优化教学过程 |
二、学生:兴趣与思维的提升 |
(一) 提升使用意识,激发阅读愿望 |
(二) 内化思维品质,提升阅读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小学低段识字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Z市某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对识字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1.2 对学生识字学习现状的深刻反思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识字 |
1.3.2 识字教学 |
1.3.3 识字学习 |
1.3.4 小学低段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与反思 |
1.5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访谈法 |
1.7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7.1 研究的重点 |
1.7.2 研究的难点 |
1.7.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小学低段学生识字学习的现状 |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2 学生字音掌握现状 |
2.2.1 字音的认读情况 |
2.2.2 字音的识记情况 |
2.2.3 字音的听写情况 |
2.3 学生字形掌握现状 |
2.3.1 结构的掌握情况 |
2.3.2 笔画的掌握情况 |
2.3.3 笔顺的掌握情况 |
2.4 学生字义掌握现状 |
2.4.1 形声字的理解情况 |
2.4.2 象形字的理解情况 |
2.4.3 会意字的理解情况 |
第三章 小学低段学生识字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1 小学低段学生识字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
3.1.1 字音方面存在的问题 |
3.1.2 字形方面存在的问题 |
3.1.3 字义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 小学低段学生识字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教师方面的原因 |
3.2.2 学生方面的原因 |
3.2.3 教学过程方面的原因 |
第四章 提高小学低段学生识字学习效果的策略 |
4.1 根据汉字音、形、义统一的特点进行识字学习 |
4.1.1 牢固拼音,千方百计读准字音 |
4.1.2 掌握字形,紧抓识字学习中心环节 |
4.1.3 巧会字义,排除干扰轻松识字 |
4.2 依据汉字构字规律逐一攻克识字难关 |
4.2.1 把握汉字字形结构及其规则 |
4.2.2 利用汉字字理进行识字学习 |
4.2.3 利用汉字的二次组词进行教学 |
4.3 根据低段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开展识字教学 |
4.3.1 把握低段学生认知特点开展教学 |
4.3.2 识字学习要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突出的特点 |
4.3.3 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识字兴趣 |
4.3.4 遵循学生“个别”—“一般”—“个别”的认知过程 |
4.4 转变教师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
4.4.1 树立科学的汉字文化教学观 |
4.4.2 与时俱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 |
4.4.3 多法并用,提高学生识字效果 |
4.5 家校合力,创设良好识字环境 |
4.5.1 丰富校园识字文化建设 |
4.5.2 优化家庭识字学习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认识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实现八个转变。 |
二、教给自主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帮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能力结构。 |
三、设计自主学习程序,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
四、探索自主学习的课堂类型和课堂结构,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
(9)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2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理性思考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3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材现状 |
3.2 A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 |
3.3 A小学古诗词教学问题的成因 |
4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 |
4.1 突出学段特点,合理设计教学 |
4.2 活用教学方法,创设高效课堂 |
4.3 平等高效对话,巧妙生成课堂 |
4.4 突出诵读地位,重视吟诵质量 |
4.5 丰富评价主体,优化评价用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
(10)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使用研究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相关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依据 |
(三)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价值与作用 |
(四)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使用原则 |
二、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编排体例与特点 |
(一)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编排体例 |
(二)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编写特点 |
三、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使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调查设计与说明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存在的问题 |
四、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使用建议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的新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新模式的认识与实践[J]. 刘光胜. 课程.教材.教法, 1994(05)
- [2]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新模式的认识与实践[J]. 陈世荣.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2(11)
- [3]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新模式的认识与实践[J]. 刘光胜. 小学教学参考资料, 1994(05)
- [4]单元知识结构整体教学设计模式研究[D]. 李永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5]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的新模式[J]. 刘光胜. 小学语文教学, 1994(12)
- [6]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D]. 陈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小学低段识字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Z市某小学为例[D]. 蔡鹏鸽.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8]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初探[J]. 王三虎,王定芳.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11)
- [9]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 张璐.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4)
- [10]统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使用研究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D]. 王乐.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