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论文文献综述)
宋漪[1](2021)在《新会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文中认为本文以新会区地质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承载本底与承载状态两个层次的服务目标,选择评价因子,构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运用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得到新会区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区图。采用自然间断分级法,划分新会区地质环境承载力为地质环境保护区、地质环境修护区、地质环境维护区、地质环境开发区,并根据承载力分区提出新会区发展规划建议。
徐美君,刘洪华,杨宝凯,董杰,何鹏,邹亮,胡睿,冷琦[2](2021)在《青岛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关键技术与应用》文中指出通过了解青岛市地质资源分布特征和区域地质环境条件,从地质资源和地质环境2个方面科学合理选取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青岛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青岛市地质资源相对较匮乏,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整体以强和较强为主,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环胶州湾地区、东部崂山山区及西海岸新区的西南部,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李沧区以北及周边。分别从生产生活空间、农业生产空间及生态环境空间等方面提出了青岛市地质资源环境优化配置建议,为青岛市地质资源合理利用与地质环境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能够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建议。
张杰,李铎,张赟,魏爱华,程鑫[3](2021)在《基于博弈论优化权重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文中提出随着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地质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在对研究区基础资料与野外成果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等11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专家打分法和信息熵理论确定了各指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为综合考虑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优缺点,通过建立博弈论集成模型获得组合优化权重,最终实现了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区。结果表明:承载力高区、较高区、中区、较低区和低区分别占整个评价区的24.65%、34.20%、16.02%、15.67%和9.47%。研究结果可以为研究区未来城市规划建设以及地质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李稳,宫少军,梁昊,王国槐,王培培[4](2021)在《资源再生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河南省洛宁县为例》文中指出为构建资源再生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洛宁县为例,通过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与地质环境背景资料收集,查明了该区资源环境禀赋条件和短板要素,并在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矿产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引入了矿山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创新性地构建了一套适用于资源再生型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完成实际验证评价的基础上,与通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矿山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与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且与矿产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结果也有一定差异。研究表明,构建的资源再生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更适宜此类地区矿区分散分布且发展方式迥异的特点,能进一步突出地域主导特色,可为同类地区地质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规划提供参考。
范栋[5](2021)在《商南县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文中提出本文以陕西省商南县为研究范围,旨在构建适用于山区条件下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重点探索山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以及空间规划技术手段,通过深入的研究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完成高质量的土地规划工作。本文在遥感数据收集和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及Wk-means聚类的权重优化法,以Arc GIS、yaahp、matlab等软件为研究平台,以商南县地质环境承载力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选择地质条件、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工程活动4个准则层,以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河流侧蚀、地貌类型、降雨量、坡度、植被覆盖、各镇人口、各镇人均年收入、各镇耕地、线形工程、切坡建房、矿区开采13个指标为要素层,梳理总结这13个要素的数值大小及影响范围并对其分级赋值,将获取的数据在Arc GIS中进行提取并进行无量纲归一化。(2)对提取到的河网、道路、断层数据应用ArcGIS提取欧氏距离确定影响范围。(3)利用yaahp软件,构建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等三种类型的评价指标系统,针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全方位评价,计算了 4个准则层及13个指标层的权重大小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把地质环境承载力作为此次的核心研究对象,采用综合评价法,通过计算得到的权重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空间加权综合计算,得到了研究目标的地质环境承载力数值范围为0.07394-0.71568。(4)为了缓解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因素过大的问题,提出基于属性最优化的Wk-means聚类算法,实现自适应的更新属性权重。并将层次分析法获得的权重以及基于属性最优化的方法获得的权重进行综合,实现专家-数据双驱动的权重赋值模型。经对比Wk-means聚类算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5)按照自然断点分级法,采用优、良、中、差等4个评价等级划分对商南县范围内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且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为优的区域空间占比为30.91%,主要分布于南部和中部青山镇附近;评价为良的区域空间占比最大,为45.28%,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北部;评价为中的区域占12.75%,主要分布在东北部;评价为差的区域占11.06%,分布于研究区中北部。
蒋杰[6](2021)在《杭州市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文中认为地下空间开发是应对目前空间短缺问题的最佳方案,国内的许多城市都将地下空间作为新一轮规划的重心,但由于地下空间开发具有不可逆的特性,冒进式开发易造成资源浪费,部分发达城市浅层地下空间已趋饱和,因此,在开发前进行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评价是实现合理有序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土空间科学规划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收集钱塘新区范围内地质资料及相关学术成果,对研究区内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识别,从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活动断裂及地震效应、环境地质问题五个方面,构建了浅层、次浅层和次深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地下工程需要考虑较长时间维度的稳定性,本文借鉴了负面清单法的核心思想,对各种制约地下空间发展的不利条件进行负面清算,加入了砂土液化、崩滑流灾害、地面沉降及渗透破坏等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指标。传统的评价方法具有较明显的“短板效应”,权重确定过程未能充分考虑指标内部差异性,具有较强主观性,本文通过引入变权分析理论加以优化,构建了层次-变权分析模型,根据每个评价单元内指标的实际质量好坏来对常权权重进行数学修正,最后通过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研究区三个层位的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结果。本次研究的评价深度为地下50m以浅,划分为浅层(0~15m)、次浅层(15~30m)和次深层(30~50m)三个层位,根据评价结果划定四个适宜性等级:适宜性好(Ⅰ级)、适宜性较好(Ⅱ级)、适宜性中等(Ⅲ级)和适宜性较差(Ⅳ级),主要评价结果为:(1)浅层地下空间Ⅰ级和Ⅱ级区域占比67.47%,总体适宜进行开发,主要制约因素是岩土体综合特征及砂土液化、渗透破坏;(2)次浅层地下空间以Ⅰ级和Ⅱ级区域占比45.7%,其地质条件复杂,具有一定的开发难度,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岩土体综合特征、含水层富水性和渗透破坏等因素;(3)次深层地下空间Ⅰ级和Ⅱ级区域占比72.17%,能较好支撑地下空间开发,但是地下水控制难度较大,进行开发时需着重考虑水力条件。目前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程度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本研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探索,并在评价方法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创新,可为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同时为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支撑。
段怡青[7](2021)在《基于地质环境影响分析的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我国的中大型城市出现了人口急剧膨胀、土地资源紧缺、交通拥堵、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等城市病问题,地下空间开发能够增加城市容量、缓解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是我国土地资源的拓展和延伸。在地下空间开发这一重要的研究领域中,地质条件是基础,尤其是在高原山地地区,湖盆岩溶、软土淤泥分布较多,地质情况复杂,地下空间开发需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评价。本研究为评价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适宜性,针对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与模型进行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架构,引入指数标度原理,改进基于Saaty标度的层次分析法。并基于指数标度层次分析法,分析研究高原地区的地质情况,提出适合于昆明市的评价体系并确定其指标权重。利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排除法以及最不利等级判别法等数学法则建立评估模型,结合GIS的原理与方法,进行昆明市城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据评价结果显示,昆明市城市规划区地下空间适宜开发区、较适宜开发建设区、较不适宜与限制开发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分别占总面积的37.81%、20.38%、17.61%、24.2%。其中软土、岩溶对地下空间开发影响较为明显,地下水分布与地质断裂带次之。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地区也有大部分地下空间可开发利用,但也存在较多受地质断裂带影响等须严格控制建设的区域。通过本研究,得出了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分布图,为昆明市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在评价方法的研究与运用过程中,论证了指数标度层次分析法的优越性、提出了基于四叉树与地块属性的矢量单元栅格化法,分析了它们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高原城市评价体系和指标的考虑准则,为具有共性的高原城市的指标分类定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于成龙[8](2021)在《和龙市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和龙市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辖县级市,是长白山地区的一座边境旅游城市,坐落于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上游北岸,地处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市内90%以上面积被山地覆盖,山高谷深,水系发育,降水集中,加之构造活动与火山地震活动强烈,使得区内地质环境较为脆弱。近些年,随着和龙市旅游开发、工矿业开采、工程活动的频繁进行,导致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逐年增高。逐年增加的地质灾害与日趋脆弱的地质环境,使和龙市人类经济社会与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和龙市范围内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对指导区内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以及协调区内人类生产生活与地质环境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和龙市为研究区域,在考虑特殊地质环境条件影响的基础上,对区内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展开研究,然后综合利用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结果、区内地质、生态、社会环境因子,利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地面调查、物探、钻探和山地工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查明了和龙市内已发生地质灾害点173处,均未稳定,潜在地质灾害点63处,均为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已发生的、未稳定的地质灾害点,二是潜在地质灾害点。因此,可以确定研究区内分布有23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崩塌80处、泥石流72处、不稳定斜坡63处、滑坡16处、地面塌陷3处、地裂缝2处。对各类隐患点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内崩塌、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多受控于斜坡结构与人类工程活动,泥石流主要受控于地形地貌条件,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均因地下采煤活动而产生。(2)对研究区内典型地质灾害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区划研究。首先选取基于曲率分水岭法划分的形状多处于正三角形与圆形之间、面积更为均匀、内部坡向与坡度变化较小的斜坡单元为制图单元;根据研究区内地质环境特征与崩滑地质灾害相关性、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相关文献建立了包含岩土体类、地质构造类、地形地貌类、植被覆盖类、气象水文类、人类活动类、诱发因素类与特殊地质环境类等8大类共计13个评价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研究区特殊地质环境条件——长白山火山活动因子进行重点研究;接着对评价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地层为Q与J、坡度区间为18~24°与24~30°、SE与S坡向、高程区间为255~860 m、起伏度为103~180 m、252~339 m、339~595 m、凸形坡、距离断层、河流、道路越近、裸地和人工植被与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相关性最高;然后选取信息量法、层次分析法、随机森林对研究区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建模,采用统计参数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模型优选,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最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区划结果对研究区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中、高、极高崩滑危险等级面积占比分别为40.28%、27.75%、19.09%和12.88%,四个危险性等级中分别包含已知崩滑和不稳定斜坡隐患点0、2、31和126个,分别占已知崩滑和不稳定斜坡隐患点个数的0.00%、1.26%、19.50%和79.24%,且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为高~极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内人类生活、生产活动较为集中的各城镇周边,一旦发生崩滑地质灾害,将造成较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建议在这些地区加大崩滑灾害监测力度,实现对崩滑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的部署。(3)对研究区内典型地质灾害泥石流危险性进行区划研究。首先选取适用于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的流域单元作为制图单元;接着建立包含岩土体类、地形地貌类、地质构造类、植被覆盖类、气象水文类、流域发育阶段类与特殊地质环境类等7大类共计11个评价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地层为Q、K与J、坡度区间为6~11°、E、S与SW坡向、面积区间为2.55~7.77 km2、相对高差为0~206 m、圆度区间0.14~0.52、裸地、人工植被、地貌信息熵区间0.349~1.357、距离道路、河流、断层越近与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的相关性较高;然后选取频数比法、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对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进行建模,并采用统计参数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模型优选,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区划结果进行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泥石流低危险性、中危险性、高危险性和极高危险性等级分别占总面积的32.92%、39.07%、18.72%、9.29%,低、中、高、极高四个危险性等级中分别包含已知泥石流灾害点2、11、20和39个,分别占已知泥石流灾害点数的2.78%、15.28%、27.78%和54.16%,且研究区内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为高~极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龙城镇东北部、八家子镇、头道镇中部和东城镇北部地区,建议在这些地区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监测预警研究。(4)对研究区内地质灾害风险性进行区划研究。首先选取以下五个评价指标:道路密度、房屋密度、人口密度、农民人均收入和耕地密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崩滑地质灾害易损性与泥石流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易损性等级以低易损性为主。基于易损性与危险性区划结果,进行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结果表明地质灾害极高~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龙城镇东北~东城镇一带和边防公路大部分沿线,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03%,主要危胁对象为省道S206、居民房屋、农田和边防公路等,建议在这一区域内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地质灾害中风险区面积占比34.22%,应适当开展地质灾害的治理、监测工作。地质灾害低风险区分布面积最广,面积占比为37.75%。(5)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合GIS技术,根据研究区内地质环境特征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特征,采用地质环境类:高差、坡度、地貌类型、断层距离、地震、岩土体类型、崩滑地质灾害风险性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性;社会环境类:建筑物密度、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和耕地密度;生态环境类:降水、土地利用类型、河流距离、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矿产资源等3个大类,共计18个评价指标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合组合赋权法,对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为(前五):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性、地层岩性、崩滑地质灾害风险性、地震、人口密度;然后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建模研究,结果显示低承载力等级面积为471.38 km2,中承载力等级面积为1,097.24 km2,高承载力等级面积为1,416.67 km2,极高承载力等级面积为2,083.34 km2,这四个等级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30%、21.65%、27.95%、41.10%。建议在地质环境承载力较低的区域,控制新资源开发、大型人类工程的建设等,使其不遭受更严重的破坏,转变现有土地、矿产等资源的开采方式和利用强度,逐步改善这一区域内地质环境条件。
黄灿[9](2021)在《保山市城市规划区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中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越发频繁,城市工程建设用地供需关系愈发紧张,将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更严格,由于人们对城市地质环境的资源及长久利用性还没有足够重视,众多地区城市规划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质问题。为了解决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城市地质环境系统被破坏的矛盾,本文依托《云南城市地质三维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方法研究》专项课题所建立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保山市城市规划区工程建设地质环境特点,重点研究工程地质条件-承载力、工程地质条件-特殊土两个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建立研究区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法,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保山市城市规划区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论文取得如下认识:(1)研究区主要的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问题包括工程地质条件-承载力(6类)、工程地质条件-岩土体类型(3种)、工程地质条件-特殊土(4种)、水文地质条件(8种)、地形地貌(3类)、人类活动(3类)、地质灾害(3类)、不良地质作用(1类)、活动断裂及地震效应(6类)共9大类。研究发现地基承载力、特殊土对研究区的工程建设影响所占权重最大,且研究区域内地基承载力整体分布较均匀,对工程建设活动影响不大,红粘土、膨胀土、软土及砂土分布较不均匀,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2)在研究工程地质条件-特殊土的过程中,影响4类特殊土特性的指标参数众多复杂,其特性及机理难以确定,本文仅对特殊土中的膨胀土特性通过Origin软件拟合含水率、自由膨胀率及膨胀力之间的数值关系,通过自由膨胀率及含水率两个重要参数控制膨胀力值,得出膨胀力对建筑基础的剪切破坏量化分级,将膨胀力的剪切等级分为不破坏、轻微破坏、中度破坏及破坏四个等级。(3)通过yaahp软件建立多层建筑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层次结构模型、小高层建筑及以上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层次结构模型,基于Arc GIS绘制保山市城市规划区地质环境综合适宜性分区图,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地势较平坦适宜开发低层建筑,局部适宜开发高层建筑,整个研究区适宜开展大规模的新城工程建设。(4)在评价过程中发现,所选影响地质环境的参评因子众多,且存在个别指标定性分析过程中取值不够准确,还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验证,确保对最终评价结果的精准性及可靠性。
席茜,丁赞,叶润青,牛瑞卿[10](2021)在《基于FCE-AHP的黄石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工程活动日益强烈,地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绿色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了解区域地质环境承载现状,有助于提出有效的地质环境调控手段,科学指导区域发展规划。以湖北省黄石市为研究区,基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共16个评价指标,构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确定各因子的隶属度、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因子权重,最后通过GIS空间分析对黄石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黄石市东北区域承载力较差,主要受地灾因子制约,建议对地质灾害问题进行修复治理;中西部陈贵镇附近因矿山开采导致其承载力较差,建议开展矿山环境恢复工程;南部阳新县承载力整体较好,可进行适度开发利用。不同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短板要素不同,需要找到制约因子并对其进行改善来提高地质环境承载力。
二、试论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论文提纲范文)
(1)新会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1.1 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
1.1.1 地质灾害 |
1.1.2 水土污染 |
(1)地下水污染 |
(2)土壤污染 |
1.2 地质资源优势 |
1.2.1 富硒土地资源 |
1.2.2 地质遗迹资源 |
1.2.3 地下空间资源 |
2 评价指标体系 |
3 评价方法及结果 |
4 对策及建议 |
(2)青岛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关键技术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青岛市地质资源环境特征 |
1.1 主要地质资源 |
1.1.1 矿产资源 |
1.1.2 地下水资源 |
1.2 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
1.2.1 崩塌、滑坡、泥石流 |
1.2.2 采空塌陷 |
1.2.3 海(咸)水入侵 |
1.2.4 土壤污染 |
2 青岛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2.1 评价指标体系 |
2.2 评价方法与流程 |
2.2.1 单要素评价 |
2.2.2 综合评价 |
2.3 数据来源 |
3 评价结果 |
3.1 地质资源环境承载本底 |
3.2 地质资源环境承载状态 |
3.3 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
4 青岛市地质资源环境优化配置建议 |
5 结论 |
(3)基于博弈论优化权重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1.1 地理位置与地质环境概况 |
1.2 地质环境问题 |
1.2.1 地下水污染 |
1.2.2 海水入侵 |
1.2.3 崩塌 |
1.2.4 滑坡 |
1.2.5 采空塌陷及地裂缝 |
2 研究方法 |
2.1 熵权法 |
2.2 博弈论 |
2.2.1 构建组合权重 |
2.2.2 优化权值 |
2.2.3 归一化处理 |
2.2.4 确定组合权重 |
3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
3.1 评价指标与标准的确定 |
3.2 权重的确定 |
3.3 评价结果 |
4 结论 |
(4)资源再生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河南省洛宁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2 评价方法 |
2 实例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
2.2.1 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
2.2.2 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2.2.3 矿产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2.2.4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
3 讨论 |
4 结论 |
(5)商南县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商南县地质环境背景 |
2.1 位置与交通 |
2.2 气象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层岩性 |
2.5 植被 |
2.6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2.6.1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2.6.2 构造断裂分区 |
2.7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8 水文地质条件 |
2.9 人类工程活动 |
2.10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 商南县地质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及其提取 |
3.1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选取原则 |
3.1.2 指标体系构建 |
3.2 评价指标量化 |
3.3 指标计算方法 |
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4.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3.4.2 基于WK-MEANS聚类的权重优化方法 |
3.5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5.1 数据来源 |
3.5.2 数据处理 |
3.5.3 各要素层指标无量纲归一化 |
3.6 本章小结 |
4 商南县地质环境承载力计算 |
4.1 数据-综合评价驱动的评价模型 |
4.1.1 综合评价模型 |
4.1.2 权重更新模型 |
4.2 计算步骤 |
4.3 基于WK-MEANS算法的权重结果 |
4.4 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划分 |
4.4.1 基于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
4.4.2 基于WK-MEANS聚类算法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
4.5 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区 |
4.6 本章小结 |
5 商南县地质环境承载力分析与发展规划 |
5.1 承载力分析 |
5.2 地质灾害防治 |
5.3 地质环境承载力红线 |
5.4 社会经济模式调整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6)杭州市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实物工作量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3 区域地质背景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地形地貌 |
2.3.3 地质构造 |
2.4 工程地质概况 |
2.4.1 工程地质条件 |
2.4.2 水文地质条件 |
2.5 不良地质条件 |
2.6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
3.1 地形地貌 |
3.1.1 地形坡度 |
3.1.2 地貌类型 |
3.2 工程地质条件 |
3.2.1 岩土体综合特征 |
3.2.2 地基承载力 |
3.2.3 软土厚度 |
3.2.4 卵砾石厚度 |
3.3 水文地质条件 |
3.3.1 含水层富水性 |
3.3.2 含水层厚度 |
3.4 地震效应 |
3.4.1 活动断裂 |
3.4.2 场地类别 |
3.4.3 砂土液化 |
3.5 环境地质问题 |
3.5.1 地下水腐蚀性 |
3.5.2 崩滑流易发性 |
3.5.3 地面沉降易发性 |
3.5.4 渗透破坏易发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 |
4.1 评价范围 |
4.1.1 评价深度范围 |
4.1.2 评价单元划分 |
4.2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3 指标量化分级方法 |
4.3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
4.3.1 层次分析法 |
4.3.2 层次分析法优缺点分析 |
4.3.3 变权分析法 |
4.3.4 局部变权计算 |
4.4 综合评价 |
4.4.1 传统综合评价方法 |
4.4.2 灰色关联分析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评价结果分析 |
5.1.1 浅层地下空间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1.2 次浅层地下空间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1.3 次深层地下空间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2 评价结果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7)基于地质环境影响分析的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地下空间概述 |
1.1.2 地质环境适宜性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1.2.2 GIS技术在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中的运用 |
1.2.3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与运用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适宜性评价方法 |
2.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1.2 判断矩阵的构建 |
2.1.3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2.1.4 各层因素权重的确定 |
2.1.5 指数标度层次分析法的优越性 |
2.2 适宜性评估模型 |
2.3 GIS评价方法 |
2.3.1 栅格单元法 |
2.3.2 矢量单元法 |
2.3.3 矢量单元栅格化法 |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地质条件单因素分析 |
3.2.1 土体条件 |
3.2.2 水文地质 |
3.2.3 岩层地质 |
3.2.4 不良地质 |
3.2.5 生态环境 |
3.3 评价数据源 |
第四章 适宜性评价 |
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4.2 适宜性影响要素分析与处理 |
4.2.1 极限要素 |
4.2.2 程度要素 |
4.3 判断矩阵的构建 |
4.3.1 程度要素重要性分析 |
4.3.2 构建判断矩阵 |
4.4 计算评估权重 |
4.5 GIS评价 |
4.5.1 参评数据预处理 |
4.5.2 GIS综合评价 |
第五章 评价结果研究与分析 |
5.1 地质适宜性评价结果 |
5.2 城市发展要素综合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讨论与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和龙市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现状 |
1.2.2 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研究现状 |
1.2.3 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
1.2.4 现存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象水文 |
2.3 植被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2.5 地形地貌 |
2.6 地层岩性 |
2.7 地质构造 |
2.8 地下水类型 |
2.9 工程岩土体类型 |
2.10 地震活动 |
2.11 火山活动 |
2.12 人类工程活动 |
2.13 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 |
3.1 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
3.1.1 遥感数据获取 |
3.1.2 DEM数据获取 |
3.1.3 遥感影像处理 |
3.1.4 解译标志 |
3.1.5 遥感解译结果 |
3.2 地质灾害总体特征 |
3.2.1 地质灾害类型构成 |
3.2.2 地质灾害总体分布规律 |
3.3 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 |
3.3.1 崩塌发育及分布特征 |
3.3.2 泥石流发育及分布特征 |
3.3.3 滑坡发育及分布特征 |
3.3.4 地面塌陷发育及分布特征 |
3.3.5 地裂缝发育及分布特征 |
3.3.6 不稳定斜坡发育及分布特征 |
3.4 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
4.1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流程 |
4.2 崩滑地质灾害编录数据 |
4.3 崩滑危险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
4.4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
4.4.1 地质环境特征与崩滑地质灾害关系分析 |
4.4.2 崩滑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使用频次统计 |
4.4.3 崩滑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
4.4.4 崩滑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提取及关联性分析 |
4.5 崩滑危险性区划模型的建立与优选 |
4.5.1 信息量模型 |
4.5.2 层次分析模型 |
4.5.3 随机森林模型 |
4.5.4 评价指标多重共线性分析 |
4.5.5 崩滑危险性区划建模结果 |
4.5.6 崩滑危险性区划模型优选 |
4.6 崩滑危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
5.1 泥石流编录数据 |
5.2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
5.3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
5.3.1 地质环境特征与泥石流地质灾害关系分析 |
5.3.2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
5.3.3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提取及关联性分析 |
5.4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模型 |
5.4.1 频数比模型 |
5.4.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5.4.3 支持向量机模型 |
5.4.4 评价指标多重共线性分析 |
5.4.5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建模结果 |
5.4.6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模型优选 |
5.5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 |
6.1 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 |
6.1.1 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
6.1.2 评价指标选取 |
6.1.3 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模型 |
6.2 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 |
6.3 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
7.1 评价单元选取 |
7.2 评价指标选取 |
7.2.1 地质环境 |
7.2.2 社会环境 |
7.2.3 生态环境 |
7.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7.3.1 评价指标分值确定 |
7.3.2 组合赋权法 |
7.3.3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7.4 地质环境承载力区划 |
7.5 地质环境承载力区划结果分析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保山市城市规划区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国外城市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城市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城市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集成 |
2.1 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及分级 |
2.3 基于AHP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4 评价基本流程 |
2.5 地质环境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2.6 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2.6.1 层次分析法 |
2.6.2 专家打分法 |
2.7 评价模型选取 |
2.8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 |
2.9 评价等级区间分级 |
2.10 小结 |
第三章 城市规划区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背景 |
3.1 自然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概况 |
3.1.1 自然地理位置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气象水文 |
3.2.1 气象 |
3.2.2 水文 |
3.3 区域地质概况 |
3.3.1 地形地貌 |
3.3.2 地层岩性 |
3.3.3 区域地质构造 |
3.3.4 新构造运动 |
3.3.5 地震特征 |
3.4 岩土体特征 |
3.5 水文地质条件 |
3.5.1 地下水类型 |
3.5.2 地下水化学特征 |
3.6 不良地质作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工程建设主要地质问题 |
4.1 研究区主要工程地质条件问题 |
4.1.1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承载力 |
4.1.2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特殊土 |
4.1.3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土体性质 |
4.2 研究区主要工程地质指标改进 |
4.3 研究区主要水文地质问题 |
4.3.1 松散层地下水位埋深 |
4.3.2 含水层累计厚度 |
4.3.3 含水层富水性 |
4.4 研究区主要地质灾害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城市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5.1 研究区指标体系构建 |
5.2 城市工程建设指标权重计算 |
5.2.1 多层建筑指标权重计算 |
5.2.2 小高层及以上指标权重计算 |
5.3 城市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
5.3.1 多层建筑工程适宜性评价 |
5.3.2 小高层建筑工程适宜性评价 |
5.3.3 高层建筑工程适宜性评价 |
5.4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攻读学位其间参加的工程实践项目) |
(10)基于FCE-AHP的黄石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2.1 评价指标体系 |
1.2.2 评价指标标准 |
1.2.3 指标隶属度确定 |
1.2.4 指标权重确定 |
1.2.5 综合评价 |
2 结果分析 |
2.1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
2.2 短板要素分析 |
2.3 乡镇承载力状态分析 |
3 结论 |
四、试论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会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J]. 宋漪. 地下水, 2021(05)
- [2]青岛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关键技术与应用[J]. 徐美君,刘洪华,杨宝凯,董杰,何鹏,邹亮,胡睿,冷琦. 海洋地质前沿, 2021
- [3]基于博弈论优化权重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J]. 张杰,李铎,张赟,魏爱华,程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20)
- [4]资源再生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河南省洛宁县为例[J]. 李稳,宫少军,梁昊,王国槐,王培培. 中国地质调查, 2021(03)
- [5]商南县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D]. 范栋.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6]杭州市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D]. 蒋杰.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7]基于地质环境影响分析的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D]. 段怡青.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8]和龙市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 于成龙. 吉林大学, 2021
- [9]保山市城市规划区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研究[D]. 黄灿.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10]基于FCE-AHP的黄石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J]. 席茜,丁赞,叶润青,牛瑞卿. 自然资源学报,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