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柏公司经营业绩探究(论文文献综述)
姜洪军[1](2010)在《“蛇吞象”的康柏被惠普“鲸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编者的话 “新闻是易碎品,但要把它当成艺术品去雕琢。”梅尔文·门彻这样说过。除了当时记者的精深叙述外,还有一个外在的雕琢力量——时间。 在记录20世纪中期以来信息化变革浪潮的浩瀚文字中,有一些特质在熠熠闪亮,这些亮点不一定总是成功的荣耀,一些走?
范玉琳[2](2009)在《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权分离下产生内部人控制,公司内部形成一种强管理者、弱所有者的局面。公司控制权掌握在管理者或者内部大股东手中,多数外部股东的权益无法保证。机构投资者的出现与力量的不断强大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途径,它们有能力也有动力“用手投票”,改善公司治理使公司价值得以提高。本文主要以积极股东主义表现最强烈的美英机构投资者为研究对象,希望能揭示一些普遍特征与趋势,给对我国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认识、解决以借鉴。本文通过对美英机构投资者发展并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经验的考察,结合对积极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抑制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使股东在公司治理中作用有效发挥的制度设计。全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积极股东。首先通过介绍与积极股东相关的概念——股东权、消极股东、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机制,梳理以下逻辑关系:在两权分离环境下,公司为内部人控制,股东权受侵害,从而相应公司治理机制产生,随着主客观条件的成熟积极股东治理机制最终出现。本部分对积极股东的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了积极股东的类型,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第二部分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本部分从股东、公司两个角度分析了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部分包括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分析、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分析,以及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环境分析。第三部分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方法。本部分首先论述了积极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发挥作用的治理机制,然后列举了积极股东的其他主要作用方式、方法。第四部分提高股东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制度建议。本部分分析了抑制股东作用发挥的三种类别的情形——使股东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形、股东作用发挥不便利的情形与股东不能发挥积极作用的情形。针对各种抑制股东作用发挥的情形设计出可以使提高股东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机制。第五部分案例研究。本部分分析了康柏公司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经典案例。
郑南磊[3](2008)在《基于权力均衡视角的收购公司股东财富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框架内,以企业内权力均衡的“建立-打破-重建”为线索,对收购公司股东为什么在并购中获得的财富效应很小进行了新的理论解释。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联结,企业成员往往基于自己对企业契约框架内的权力分布状况的认识,来推测不完全契约的执行结果和自己能获得的事后收入。那些认为自己在企业内权力分布格局中处于过度弱势、无法在企业的最终收益分配中得到保留收入以上的收入的个人或群体,会逐步退出企业。因此,经过企业成员间较充分的组织适应过程后,企业内会形成一种相对平衡并且较为稳定的权力分布格局,各方的利益均可在这一权力均衡中得到保障,此时通过增强彼此合作以分享未来合作的剩余成为双赢的理性选择。并购作为企业的重大经营事件,会对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中原有的权力均衡及行为模式造成冲击,而且多年的并购实践表明,并购冲击的过程和结果在事前难以预测,也就是说,在并购后的整合期,组织的均衡权力分布人们很难认知,新的行为模式也还未明了。这种不稳定又没有明显趋势的局面导致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原目标公司中的利益相关者—对不完全契约在企业框架内的最终执行结果及自己的事后收入不确定,此时,理性的策略是要么攫取可见的短期利益,要么采取行动强化自己的权力基础以保障将来的索取权。一般而言,利益相关者不会主动付出初始成本来增强合作、以分享未来可能的合作剩余。这些个体理性行为的最终结果是企业内短期行为盛行,机会主义倾向增大,相互合作程度降低,股东和利益相关者财富更容易被损毁。并购后短期行为的盛行及机会主义倾向的增大还会导致新的权力均衡和常规行为模式难以形成,从而使并购整合时间拖长。由此可见,正是并购的冲击效应导致并购潜在的协同效应等价值来源不易实现。本文沿着权力均衡主线的研究表明,收购公司股东作为并购中最重要的共容利益者,必须维护企业内契约的公正履行,约束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倾向,以重建企业内的合作机制,实现长期合作收益,提升并购绩效。为此,收购公司股东既要有足够的权力来维护企业内契约的公正履行,又应受到必要的约束而不会滥用权力。本文的核心思想可归纳为“通过促进利益相关者的和谐降低并购的风险”。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减少并购风险的三个法则:即收购公司自身公司治理状况良好;非人力资产在并购后企业的价值创造中发挥足够的作用;利益相关者在并购后具有一定的退出威胁和组织集体行动的能力。前两个法则是表明收购公司股东在并购后具有管理整合的必需权力,第三个法则表明利益相关者拥有约束收购公司股东的权力。当并购满足这三个法则时,将会为收购公司股东创造财富。这一理论推断在实证研究中得到了支持。
高子文[4](2007)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文化融合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企业为了取得行业垄断地位或者为了获取更先进的技术、更广阔的市场,以便获得更好的经营效益,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一个国家内;无论是跨国企业间,还是一个国家的企业间,企业并购重组活动层出不穷。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中国企业发展到现在也逐渐兴起并购和重组。但在一般的并购重组活动中,人们往往重视了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合并重组,却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合并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重组的顺利进行,以至于部分并购重组活动最后不能成功,甚至两败俱伤。因此研究企业文化的合并融合在并购重组中的作用和如何利用企业文化融合来提高并购重组的成功率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分五章阐述。在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企业并购重组中文化融合的意义,并购重组和文化融合的关系以及企业文化在并购重组中的作用,介绍了有关并购重组中企业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文献综述。在第二章介绍了关于文化差异的理论,以及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和主要的企业文化差异和冲突的情况。第三章介绍了企业并购重组中涉及到文化融合的主要实施过程和并购整合的目标和原则,并对并购成败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企业文化差异应该融合而不能简单替代,文化融合是并购重组成功的关键。第四章介绍了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文化融合的过程、原则和主要模式,提出了学习儒家“和而不同”的理念来指导文化融合。第五章通过分析作者所在德赛集团近期收购成立的德赛产业公司和德赛理捷微电机公司的并购过程,比较分析了两家公司并购的经验,得出企业文化融合对并购成败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介绍国内、国际发生了的一些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再次验证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归纳并购成功的经验和方法。
于险波[5](2005)在《我国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高技术企业,就是建立和成长在高技术基础之上的企业。除了表现出其高技术资源含量密集的特点外,它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点:高技术企业的高智力密集性、高组织性、高资本密集性、高竞争性。企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企业不但要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而且还要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要具有竞争优势。高技术企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无论是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都是巨大的,研究高技术企业发展的持续性无论是对投资者、消费者、还是对企业职工乃至整个社会的意义都是巨大的。 本文对我国高技术企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取得的成绩: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具有了广泛的产业分布结构;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和竞争力;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高技术倾向。归纳出了存在的不足:实力相对弱小、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支撑、可持续性相对较差、国际竞争力较弱等问题。指出,提高我国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其竞争力迫在眉睫。 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因此,本文对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进行了相关图分析和动态图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我国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最后,论文提出了提高我国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包括:建立基于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体系: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产权制度;建立有利于学习和变化的组织结构: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
李大兵,孟函勇[6](2004)在《学习型组织构建是高新技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最佳选择》文中研究说明从康柏公司的发展历程引出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中领导者的管理能力与环境不对称的问题,即认知行为问题。高新技术企业所面对的竞争特点是“快吃慢”,其实质就是认知模式转化的快慢问题。所谓的认知模式,就是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影响人们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而学习型组织的要点就是改善人的心智模式或者说是认知模式。在竞争逐渐演化为企业的行为竞争趋势下,将高新技术企业与学习型组织契合起来,通过持续的学习,不断改善认知模式,进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为竞争能力,应该说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余伟萍[7](2004)在《基于能力组合模型的企业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个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剧烈,很多企业都因为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增长停滞甚至面临衰退的困境,如何使企业既能保持目前的发展,又能在未来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等持续发展问题,引起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企业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适应市场变化的同时,逐步扩大生产与经营规模,企业内部要素不断得到优化,企业竞争能力与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最终实现综合经济效益最佳状态下的企业运行。本文立足于企业成长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三大理论基石,围绕着寻找适合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能力,形成与企业生命周期相适配的能力组合,以支持企业跨越阶段性危机,推动企业实现持续发展这一研究目标,对企业持续发展内涵、企业成长机制、企业生命周期、企业能力系统及动态演化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企业能力模型与生命周期动态适配关系。 首先,本文在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持续发展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企业发展是企业不断在高于原来水平的基础上运行,表现为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市场份额的提高、企业运作以及管理水平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化等等。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经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盈利能力的持续提高,保证企业在较长时间内长盛不衰,强调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利益。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成长机制,使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运行效率不断提高,规模同步扩大,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企业持续发展受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和影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响,但总体上可以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其中,企业能控制的资源和拥有的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因,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导和动力源泉;而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如当时的政治、经济、地理位置、产业环境等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外因,并对企业成长起着推动或制约的作用。这两方面对企业持续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必须在构建企业成长机制时加以全面分析。 其次,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当企业面对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时,是否保持敏感性,是否有能力及时应变和适应。因此,从能力系统的角度出发,在文献和理论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法等方法,归纳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组合模型,即POSTEN模型。能力是企业某项业务运营的前提条件,是企业拥有的关键技能和隐性知识,也是企业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更是企业决策和创新的源泉;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和边界,也决定了企业多元化战略和跨国经营战略的广度和深度;企业能力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积累、开发和运用能力以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决定了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是一个能力体系或能力的集合,企业能力系统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所有能力的有机组合,虽然企业能力有很多,但本文提出的这六种能力是综合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所得到的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对企业持续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后,围绕企业生命周期的特征,揭示企业能力组合POSTEN模型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适配关系。持续发展是企业梦寐以求的理想,而企业的成长受到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外表现为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对内则表现为以能力为支撑的生命周期的阶段性。企业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取决于这两方面因素之间的适配性。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影响与决定企业持续发展的六大关键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即能力系统来共同影响与决定企业持续发展。通过规范研究以及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本文指出:六大关键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中的重要性是动态变化的,企业生命周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主导能力和辅助能力,并进一步得到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能力组合演化路径,即企业能力模型与生命周期动态适配关系:TPEOSN(创业期)一POSTNE(成长期)一SEOTNP(成熟期)一STEPON(再生或衰退期),只有当二者的适配性最佳时,才能成功地促进企业成长。如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建立与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性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能力,就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会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企业能力组合的动态演化决定和支撑着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又强化和提升了企业的能力,并促使企业能力组合亦随之演化。POSTEN模型与企业生命周期适配关系还得到了案例研究实证检验。 最后,为了科学地分析能力组合模型中六种关键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的关系,本文分别对每种能力在每个阶段的重要性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详细剖析与阐释POSTEN模型中各个能力要素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适配关系。企业每种能力在不同生命周期的重要性都存在显着差异,如企业盈利模式运作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成长阶段、创业阶段、成熟阶段、再生阶段。没有一种能力在企业整个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性是一成不变的
王学实[8](2004)在《中小IT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小IT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因此,中小IT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不仅是中小IT企业本身也是全社会所追求的目标。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急剧竞争和变化的环境因素,使得中小IT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愈加困难。因此,如何能够实现中小IT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就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论文在对关于企业如何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中小IT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具有科学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结论,并从促进生产要素聚合的持久性、建立决策监督机制和考核撤换制度、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其次,论文阐述了中小IT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在于根据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维护再创和发展,并从核心竞争力是中小IT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核心竞争力的开发及其利用、构建创新体系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阶段性跨越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再次,进而提出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和变化的组织结构是中小IT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重要保证,并从通过持续学习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团队学习、组织学习、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中小IT企业持续发展。最后,针对XJIIC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
周永生,蒋蓉华[9](2004)在《战略层面的企业危机诱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企业的运行和发展 ,处在一个开放和变化的社会环境中 ,难免会因各种内外部原因导致危机发生 ,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危机产生的诱因 ,加强危机管理 ,才有利于培养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 ,进而防范并处理企业危机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外企业危机的诱因进行初步探索。
晓马[10](2003)在《蓝色巨头:IBM郭士纳——风雨兼程创新路》文中提出
二、康柏公司经营业绩探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康柏公司经营业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2)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章节安排 |
1.4 本文创新点 |
2 积极股东 |
2.1 积极股东的相关概念 |
2.1.1 股东权 |
2.1.2 消极股东 |
2.1.3 内部人控制 |
2.1.4 公司治理机制 |
2.2 积极股东的概念与类型 |
3 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1 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
3.1.1 股东角度 |
3.1.2 公司角度 |
3.2 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
3.2.1 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 |
3.2.2 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 |
3.2.3 制度环境分析 |
4 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方法 |
4.1 股东大会 |
4.1.1 行使投票表决权,征集委托投票权 |
4.1.2 行使提案权 |
4.2 董事会 |
4.2.1 过程投资模式 |
4.2.2 关系投资模式 |
4.3 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其他方法、途径 |
4.3.1 私下沟通 |
4.3.2 公开批评 |
4.3.3 股东诉讼 |
5 提高股东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制度建议 |
5.1 抑制股东作用发挥的因素 |
5.1.1 使股东不想发挥作用的情形 |
5.1.2 使股东不能便利发挥作用的情形 |
5.1.3 使股东不能有效发挥积极作用的情形 |
5.2 提高股东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制度设计 |
5.2.1 设计积极股东导向的委托代理契约 |
5.2.2 鼓励长期投资、稳定投资 |
5.2.3 建立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补偿机制 |
5.2.4 放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优化股权结构 |
5.2.5 提高股东联合行动的能力 |
5.2.6 提高机构代理者公司治理能力 |
5.2.7 完善股东大会制度 |
5.2.8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5.2.9 进行“最优股东排名” |
6 案例研究 |
6.1 案例简介 |
6.2 案例分析 |
6.2.1 必要性分析 |
6.2.2 可行性分析 |
6.2.3 作用机制分析 |
6.2.4 总结 |
7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3)基于权力均衡视角的收购公司股东财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 |
1.3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文献评述与概念辨析 |
2.1 企业理论文献评述—基于企业内权力分布的视角 |
2.2. 契约经济学文献评述 |
2.3 本文关于权力和企业的定义 |
2.4 并购动因文献综述 |
2.5 并购股东财富效应实证研究综述 |
2.6 小结 |
第3章 企业内的权力分布与权力均衡 |
3.1 权力分析的背景:利益的相互冲突 |
3.2 企业内的权力基础 |
3.3 企业内的权力均衡 |
3.4 基于并购背景的进一步讨论 |
第4章 收购公司股东财富效应:一个新的理论解释 |
4.1 股东-利益相关者策略选择模型 |
4.2 权力均衡与策略选择 |
4.3 收购公司股东财富效应:基于权力分布与博弈视角的解释 |
4.4 降低并购风险的一般法则:权力均衡视角的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收购公司股东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
5.1 可检验的假说和代理变量选择 |
5.2 样本选择标准、变量定义与回归方程 |
5.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进一步的工作 |
6.1 本文总结 |
6.2 进一步的工作 |
6.3 政策含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文化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并购重组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
1.1.2 并购重组工作中的文化作用 |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 小结 |
第二章 企业文化差异与冲突 |
2.1 企业文化层次 |
2.2 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
2.3 主要的企业文化差异和冲突 |
2.4 小结 |
第三章 企业并购重组过程的文化融合问题 |
3.1 建立并购项目组织的文化融合问题 |
3.2 尽职调查的文化融合问题 |
3.3 并购其他过程的文化融合问题 |
3.4 并购企业重组的文化融合问题 |
3.5 企业并购成败的文化融合分析 |
3.6 并购企业文化差异应融合而不能替代 |
3.7 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并购重组中文化融合策略 |
4.1 企业文化融合的过程 |
4.2 企业文化融合的原则 |
4.3 企业并购文化融合的指导思想 |
4.4 企业文化融合的模式与策略 |
4.4.1 注入式企业文化融合模式 |
4.4.2 协同式企业文化融合模式 |
4.4.3 分立式企业文化融合模式 |
4.4.4 重塑式企业文化融合模式 |
4.4.5 企业文化融合模式的选择 |
4.5 小结 |
第五章 并购重组案例的比较分析 |
5.1 德赛集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史 |
5.2 德赛集团的企业文化概述 |
5.3 德赛产业公司并购重组分析 |
5.3.1 德赛产业公司基本情况 |
5.3.2 德赛产业公司收购过程分析 |
5.3.3 德赛产业公司收购成功在文化融合上的经验 |
5.4 德赛理捷微电机有限公司并购重组分析 |
5.4.1 德赛理捷微电机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
5.4.2 德赛理捷微电机有限公司收购过程分析 |
5.4.3 德赛理捷微电机有限公司公司收购在文化融合上的教训 |
5.5 惠普和康柏的合并 |
5.6 TCL收购阿尔卡特成立T&A公司 |
5.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我国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写作的背景 |
1.1.2 论文写作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写作思路和主要内容 |
3.1 论文的写作思路 |
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高技术企业相关理论 |
2.1.1 高技术的内涵 |
2.1.2 高技术企业的特点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
2.2.2 企业发展的含义及其途径 |
2.2.3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 |
2.2.4 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2.3 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竞争优势 |
2.3.1 核心竞争力概述 |
2.3.2 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之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高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高技术企业发展的现状 |
3.1.1 我国高技术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 |
3.1.2 我国高技术企业已经形成了广泛的产业分布结构 |
3.1.3 我国高技术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和竞争力 |
3.1.4 我国企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高技术倾向 |
3.2 我国高技术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3.2.1 我国高技术企业的实力相对弱小 |
3.2.2 我国高技术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支撑 |
3.2.3 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进步的可持续性相对较差 |
3.2.4 我国高技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4.1 影响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
4.1.1 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2 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整合模型 |
4.2 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图分析 |
4.2.1 基本方法 |
4.2.2 因子分析法 |
4.2.3 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图的实例分析 |
4.3 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动态图分析 |
4.3.1 基本方法 |
4 3.2 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1.1 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5.1.2 指标体系设计 |
5.2 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
5.2.1 建立模型的理论基础 |
5.2.2 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的建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增强我国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
6.1 培养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
6.1.1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
6.1.2 核心竞争力的开发与利用 |
6.1.3 构建创新体系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阶跃 |
6.2 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产权制度 |
6.2.1 建立聚合各种生产要素的产权制度 |
6.2.2 建立决策监督机制和考核撤换制度 |
6.2.3 建立经营激励机制 |
6.3 建立有利于学习和变化的组织结构 |
6.3.1 通过持续学习,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
6.3.2 团队学习 |
6.3.3 组织学习 |
6.3.4 组建学习型组织 |
6.4 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 |
6.4.1 创新文化促使创新 |
6.4.2 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 |
6.4.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
6.4.4 建立和保持适应市场环境的企业文化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学习型组织构建是高新技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最佳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康柏公司经营战略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变化 |
二、康柏公司发展过程的启示与思考 |
(一)认知模式的逐渐“刚性化”导致自身“市场限制” |
(二)建立良好而有远见的董事会是极其重要的,而维系董事会的“远见性”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
三、学习型组织—高新技术企业的最佳选择 |
(一)建立开放的学习系统,构筑适应环境变化的认知模式 |
(二)建立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体现人的社会性 |
(三)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使认知模式柔性化成为必然 |
(7)基于能力组合模型的企业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企业持续发展的意义 |
二、我国企业面临的持续发展问题 |
三、研究目标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企业能力理论 |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三、企业系统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路线 |
第二章 企业持续发展分析 |
第一节 企业持续发展概述 |
一、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二、企业的持续发展 |
三、企业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
四、企业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因分析 |
一、企业成长外因论 |
二、企业成长内因论 |
第三节 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分析 |
一、能力概述 |
二、企业能力的特征与演化 |
三、企业能力系统构成与创新 |
四、企业能力研究现状 |
第四节 企业持续发展的驱动模型 |
一、企业持续发展驱动模型 |
二、企业持续发展的外部因素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能力组合模型——POSTEN模型 |
第一节 中国市场竞争与企业能力演变 |
第二节 企业能力组合模型的归纳性分析 |
一、研究流程 |
二、第一阶段数据收集与分析 |
三、第二阶段数据收集与分析 |
四、评述 |
第三节 文献研究的结论 |
第四节 国外研究的结论 |
一、卓越组织的因素 |
二、什么对企业真正有效——4+2方程式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能力组合模型POSTEN与生命周期适配关系 |
第一节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回顾与评述 |
一、国外关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 |
第二节 企业能力与生命周期关系的理论分析 |
一、创业阶段特征分析 |
二、成长阶段特征分析 |
三、成熟阶段特征分析 |
四、再生/衰退阶段特征分析 |
五、企业能力组合模型与生命周期的适配关系 |
第三节 实证分析企业能力模型与生命周期适配关系 |
一、样本与问卷设计 |
二、数据统计分析 |
三、评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能力组合模型与生命周期适配关系案例研究 |
第一节 企业案例样本选取 |
第二节 创业与成长阶段的企业能力案例研究 |
一、成都齐达科技开发公司案例研究 |
二、四川徽记食品产业有限公司案例研究 |
三、四川中成煤炭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案例研究 |
四、四川威龙消防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案例研究 |
五、创业与成长阶段企业能力组合小结 |
第三节 成熟阶段企业能力案例研究 |
一、联想集团案例研究 |
二、Intel公司成熟期案例研究 |
三、成熟阶段企业能力组合小结 |
第四节 再生/衰退阶段企业能力案例研究 |
一、IBM背景简介 |
二、IBM的战略管理能力研究 |
三、IBM的技术能力研究 |
四、IBM的企业家能力研究 |
五、再生/衰退阶段企业能力组合小结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与能力组合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实证分析 |
一、基于管理熵的企业生命周期定量分析方法 |
二、数据选用和研究方法 |
三、中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实证结果 |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与能力组合案例研究 |
一、成长期的深万科 |
二、成熟期的丽珠集团 |
三、再生/衰退期的夏新公司 |
四、中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与能力系统案例研究总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
第一节 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企业家的概念 |
二、企业家能力的内涵分析 |
三、企业领导风格理论回顾 |
四、企业领导与企业文化相互作用关系 |
五、企业家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中动态演化的逻辑分析 |
第二节 实证分析企业家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动态演化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企业盈利模式运作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
第一节 企业盈利模式运作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战略利润区概述 |
二、企业生命周期中的盈利模式设计 |
三、企业盈利模式运作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中动态演化的逻辑分析 |
第二节 实证分析企业盈利模式运作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动态演化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企业技术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
第一节 企业技术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企业技术能力的概念与结构 |
二、企业技术能力的评价 |
三、技术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中动态演化的逻辑分析 |
第二节 实证分析企业技术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动态演化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企业制度规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
第一节 企业制度规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企业制度规范能力的概念 |
二、企业制度构建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 |
三、企业家与制度相互关系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
四、企业制度规范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中动态演化的逻辑分析 |
第二节 实证分析企业制度规范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动态演化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企业内部运行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
第一节 企业内部运行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理论分析 |
一、企业内部运行能力概念 |
二、企业内部运行的方式 |
三、企业流程简介 |
四、BPR和流程优化 |
五、内部运行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中动态演化的逻辑分析 |
第二节 实证分析企业内部运行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动态演化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
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能力 |
一、企业战略管理能力的概念 |
二、企业战略管理能力评价 |
三、战略变革概述 |
四、企业战略变革策略 |
五、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中动态演化的逻辑分析 |
第二节 实证分析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动态演化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研究的主要创新 |
三、主要贡献 |
四、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五、本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声明 |
后记 |
(8)中小IT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中小IT企业发展现状 |
1.1.2 研究我国中小IT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路径的必要性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信息技术的概念 |
1.2.2 中小企业的概念 |
1.2.3 竞争优势的概念 |
1.2.4 竞争优势的持续 |
1.3 论文的框架结构 |
2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综述 |
2.1 委托代理理论 |
2.1.1 委托代理问题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代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 |
2.2 总裁生命周期理论 |
2.3 从产业分析理论中寻求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路径 |
2.3.1 决定竞争强度的五个力量 |
2.3.2 影响竞争作用力的因素 |
2.3.3 采取防御性战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
2.3.4 价值链与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 |
2.4 支撑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
2.4.1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2.4.2 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
2.5 IT产业特点 |
2.5.1 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 |
2.5.2 信息社会及其特征 |
2.6 中小IT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路径分析 |
2.6.1 劳动分工理论 |
2.6.2 新古典企业理论 |
2.6.3 企业契约理论 |
2.6.4 企业能力理论 |
3 在中小IT企业中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产权制度 |
3.1 科学的产权制度可以持久地聚合生产要素 |
3.1.1 产权制度对生产要素的聚合作用 |
3.1.2 科学产权制度和规则能增强生产要素聚合的持久性 |
3.2 建立决策监督机制和考核撤换制度 |
3.2.1 亨利.福特与福特汽车公司可持续发展 |
3.2.2 康柏公司的两次及时转型 |
3.3 建立有利于形成中小IT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经营者激励机制 |
3.4 建立有利于中小IT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经营者约束机制 |
4 在中小IT企业中建立基于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
4.1 核心竞争力是中小IT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
4.1.1 核心竞争力的变换和效益限制线 |
4.1.2 企业发展的阶段性跨跃表现形式 |
4.1.3 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
4.1.4 核心竞争力支撑持续竞争优势 |
4.2 核心竞争力的开发及其利用 |
4.3 构建创新体系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阶段性跨越 |
4.3.1 创新促进中小IT企业持续发展 |
4.3.2 创新的领域 |
5 在中小IT企业中建立有利于学习和变化的组织结构 |
5.1 通过持续学习,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
5.1.1 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的支撑 |
5.1.2 通过持续学习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
5.2 团队学习 |
5.2.1 团队及其形成 |
5.2.2 团队学习及其作用 |
5.3 组织学习 |
5.4 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中小IT企业持续发展 |
5.4.1 学习型组织的必然 |
5.4.2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
6 XJHC公司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实证研究 |
6.1 XJHC公司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6.1.1 XJHC公司的发展历程 |
6.1.2 企业分析 |
6.1.3 企业的发展战略 |
6.2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
6.2.1 企业家经历及人格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
6.2.2 原有业务的发展特点 |
6.3 XJHC公司构筑新业务所需要的能力 |
6.4 对XJHC公司通过多元化经营战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价 |
6.5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2 、 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9)战略层面的企业危机诱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战略管理简介 |
1.战略管理与运营管理 |
2.战略管理过程 |
3.增长型战略 |
4.企业购并概念。 |
5.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选择 |
二、战略层面的危机诱因 |
1.缺乏战略思考 |
2.战略选择失误 |
3. 战略执行不力 |
4.企业并购危机 |
四、康柏公司经营业绩探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蛇吞象”的康柏被惠普“鲸吞”[N]. 姜洪军. 中国计算机报, 2010
- [2]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 范玉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07)
- [3]基于权力均衡视角的收购公司股东财富效应研究[D]. 郑南磊. 中山大学, 2008(11)
- [4]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文化融合研究[D]. 高子文. 广东工业大学, 2007(06)
- [5]我国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 于险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08)
- [6]学习型组织构建是高新技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最佳选择[J]. 李大兵,孟函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 [7]基于能力组合模型的企业持续发展研究[D]. 余伟萍. 四川大学, 2004(02)
- [8]中小IT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研究[D]. 王学实. 西北工业大学, 2004(03)
- [9]战略层面的企业危机诱因分析[J]. 周永生,蒋蓉华. 改革与战略, 2004(01)
- [10]蓝色巨头:IBM郭士纳——风雨兼程创新路[J]. 晓马.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3(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