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浅见

对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浅见

一、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程晓[1](2011)在《青少年投掷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效果的研究》文中指出核心力量训练最早是应用于健身和康复领域的一种力量训练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外的学者和教练员们逐渐意识到运动员躯干肌群、以及身体深层小肌肉群的重要性。以后这些国外的学者和教练员们加大了对于躯干部位肌群的研究、并逐渐提出了核心力量训练进而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到了竞技体育的训练中来。由于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身体正在生长发育,处在全面打基础的阶段,运动员在青少年阶段进行持续的核心力量训练,特别是小肌肉群和深层肌肉的训练,使其和大肌肉群协同发展,对于提高运动员身体控制能力以及打下良好的体能基础都有很大帮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方法,对青少年投掷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效果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以山东省平度市城区的三所高级中学的12名投掷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并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组在上午的一般素质训练时间里进行1.5小时的核心力量训练,经过8周的实验训练后,对反映投掷运动员专项能力的5项指标以及专项成绩进行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连续的8周在训练中引入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表现在反映投掷运动员专项能力的五项指标在实验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出现了显着性差异。2.在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训练中引入核心力量有着较好的训练效果。表现在:实验后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反映投掷运动员专项能力的五项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中,其中的三项指标实验后出现了显着性差异。3.核心力量并不是决定投掷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唯一决定因素,在一些下肢大肌肉群爆发力起主导作用的指标中,核心力量的提高对于这些动作的稳定性上有一定的帮助,但并不能有效、直接的推动成绩的增长。4.核心力量训练并不能取代青少年投掷运动员传统的力量训练,它应该是传统力量训练的有益补充,属于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组成部分。

黄瑞前[2](2020)在《上海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备战东京残奥会训练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残疾人竞技体育近年来在我国取得骄人的成绩,连续几届奥运会金牌榜都遥遥领先,上海市为国家队输送众多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在2020东京残奥会中,上海市优秀残奥投掷运动员也是国家残奥投掷队的重点夺金点。本研究主要对上海市优秀残奥投掷运动员备战中2019年度训练进行追踪,对3名重点运动员的训练安排、生理及心理进行系统的追踪并分析,为运动员在残奥会备战中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保障工作。方法:本文以3名上海市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追踪调查法对运动员备战残奥会中训练情况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教练,运用个案分析法对运动员赛前周训练安排进行分析,总结运动员赛前调整训练变化规律,同时通过测试法对3名运动员各周期训练后进行机能评定,探究运动员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运动员的训练和监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显示:上海市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在备战残奥会2019年度中采用双周期,另加一个备战残奥会的冬训期,第Ⅱ周期较第Ⅰ周期时间较长,2个准备期时间差异不大,第Ⅱ周期比赛期比第Ⅰ周期比赛期长;全年训练内容比例在各周期中有所差异,全年训练内容以力量训练和专项技术为主,准备期以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为主,比赛期的专项投掷力量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占比例较大;备战世锦赛赛前3名运动员训练量都有明显变化,专项力量和专项技术训练比例增加,特别是室外投掷训练课比例增加,总投掷量减少,但强度更大,一般力量训练比例减少,王彦章和张亮敏世锦赛赛前训练周增大训练强度,以大强度训练为主,傅昕翰以中大强度为主,而负荷量有明显减少,赛前训练课投掷量在15-25次间;在第Ⅰ周期、第Ⅱ周期、冬训前期结束后对反应运动员身体机能生理生化指标:白细胞、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T/C值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运动员各个指标大体在正常范围,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良好,第Ⅰ周期训练结束后傅昕翰血清睾酮较低值,经过调整训练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运动员2019年初心理状态出现波动,经过各种心理调整手段进行辅导,回到稳定的心理状态;全年训练按计划得到正常进行,运动员全年参赛成绩稳定,且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说明全年运动员竞技状态保持平稳,为运动员备战东京残奥会中奠定良好的竞技状态。

赵改青[3](2012)在《功能训练对投掷项目的促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功能训练最早应用在康复领域,最近几年开始向竞技体育中渗透,功能训练作为一种新型的训练方法,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对比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功能训练的概念、作用及作用机制,探讨了功能训练现有的训练手段;通过教学实验法,分析了在教学实验中融入功能训练的一些练习方法,会促进标枪运动成绩的提高,投掷项目是具有共性的,功能训练的一些方法对其他投掷项目具有促进作用。把功能训练、体能训练和核心训练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对投掷运动员实施新的体能训练方法——功能训练,使运动员的训练发生很大变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功能训练是一种新的体能训练方法,对于提高投掷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促进作用;功能训练通过球、垫、悬吊绳等器械和训练方法,拓展了训练的手段,同时也全面的发展了运动员的功能能力。强化了投掷类运动员的核心稳定能力,融合了肩、髋、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训练,来提高运动员动作姿态的准确性,加强肩带、核心部位踝关节的力量,促使动力链力量传递的有效性,使投掷类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动作更加稳定流畅;功能训练不仅对伤病运动员有很好的康复效果,而且还能使原本的功能更加强大,保持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帮助运动员加快恢复速度,训练过程中减少伤痛;功能训练改善了投掷运动员的身体姿势,使运动员建立了正确的肌肉训练模式,在专项训练中建立合理的动力链,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进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肖艳芳[4](2013)在《我国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训练安排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竞技体育的核心是训练,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不断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2012年我国女子标枪运动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世界排名前100名中,我国占到12位,是人数最多的国家,吕会会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创造了我国女子标枪征战奥运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本研究以我国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女子标枪运动员的训练安排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训练周期的划分、训练内容、方法与手段的安排及技术特征方面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的年度训练安排才采用双周期模式。在准备期,每周安排8—10次课;比赛期每周安排5—8次课。在训练过程中力量、技术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相对比较稳定,只是在完成的顺序和次数上有所不同。2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的训练负荷表现为:大负荷量、大强度的特征。准备期力量训练由大负荷量中等负荷强度过度到大负荷量大负荷强度。3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的专项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不足表现为:出手速度低,投掷步阶段右腿的蹬伸不够积极、左腿的前摆技术较差,最后出手阶段力量传递的顺序性上存在不足,左膝缓冲角度大,左侧刚性支撑不足。4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参赛次数较多,比赛间隔为2周,比赛成绩呈波浪形变化。

李冰[5](2014)在《运用FMS测试对黑龙江省田径运动员的体能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功能性训练在运动训练领域广为重视,近年来,我国体育工作者对功能性训练的研究和探讨也在不断深入。它与传统的体能训练不同的是,这种训练方法强调训练的整体性、稳定性、动作轨迹的正确性和规范性,注重多块肌肉的协同工作,注重身体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强调训练的是动作而不是单独的一块肌肉。FMS功能性测试是功能性训练的基础,它用7个动作分别从运动员的损伤情况、灵活性、稳定性和基本动作模式方面评估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本文运用FMS功能性测试,对黑龙江省128名田径运动员进行了筛查,并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短跑和跨栏运动员存在大腿前侧肌群和后侧肌群力量不平衡,中长跑运动员肩关节和髋关节灵活性较好,但下肢灵活性和稳定性较差,投掷运动员上肢灵活性好于其它项目的运动员,但下肢灵活性和稳定性欠缺,跳远运动员关节灵活性好,但是需要加强柔韧性的练习。各项目的运动员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核心区域的力量薄弱。针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训练上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促进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谭梦超[6](2017)在《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专项力量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和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标枪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是提高成绩的重要条件。本文研究从标枪运动员冬训期专项力量训练出发,研究运动员在冬训期的专项力量训练,试图为标枪专项力量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临场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专项力量的训练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训练的过程,统计专项力量训练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如下:(1)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运动员冬训期训练目标明确,第一阶段的体能恢复期较长,为8周时间。青少年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在这个冬训期都得到了增强,投掷能力增长较大,同时,专项成绩较冬训前平均增长了5米。(2)冬训期专项力量训练中,主要以小力量为主,负重抗阻类练习从第9周才开始进行,专项力量训练以发展专项技能力量和专项投掷力量。在训练的过程中,实现“个体化”的安排,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和安排,合理安排训练内容,重视对于肩关节及肘关节的练习。(3)在冬训期的专项力量训练中,教练员主要以增强标枪运动员的手臂与肩关节,以及腰腹肌力量上,以标枪的项目特征来开展专项力量训练。主要采用对墙反弹球,仰拉和双手投等训练手段,使获得的力量素质更多的与专项技术结合,教练员善于使用身边的各种器材进行多样化的训练。(4)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运动员冬训期专项力量训练的负荷量呈波浪式上升的趋势,负荷强度呈跳跃式上升的趋势。通过与青少年田径训练大纲相比,其负荷强度在中高水平,双手投及单手投平均周投掷次数达到了200次及以上。同时,在专项力量训练之后,教练员比较重视运动员的放松性练习。(5)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运动员冬训期中,一般力量训练课占总课次的15%,专项力量课占总课次的45%,其中专项技能力量占17%,专项投掷力量占28%。这说明教练员注重发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提高青少年标枪运动员的专项能力。

许成成[7](2020)在《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数字化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掷标枪是一项结合轻型器械的多轴性旋转投掷运动项目,优秀的标枪运动员不仅需要掌握复杂的专业技术,更要不断提高体能水平。近年来,河北省田径队标枪组主教练十分重视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然而,与其它省份相比,河北省标枪组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成效较低。因此,本文结合“数字化体能”与“模式训练法”的训练理念,以河北省田径队标枪组运动员为监控对象,建立“数字化”监控、评价、反馈体系,实施“数字化控制”体能训练模式,以提升其体能训练的有效性,并总结河北省田径队标枪组运动员体能训练效果欠佳的具体缘由,提出解决方案,最终提升其体能水平与专项成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式,参考学界研究成果,在确定标枪运动员体能素质以及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北省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数字化控制”模式。以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需要参加的比赛时间为依据,将为期40周的“数字化”训练监控过程分为三个训练阶段,即准备期、第一竞赛期、第二竞赛期。循环往复地监控、测评运动员的力量、速度、投掷能力等相关数据,总结运动训练规律。将“数字化”测评结果反馈到各个阶段的训练过程中,调整训练目标,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初步证实“数字化”监控训练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并完善了关于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监控体系、评价体系、反馈体系。在主教练的指导下,提出调整的时机与策略,充分发挥评价、监控、反馈体系的作用。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根据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确定计时30米跑、30米持枪跑、肩负杠铃下蹲、抓举、仰卧头后拉杠铃、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后抛铅球、助跑双手头后投球、上三步投标准枪等为标枪运动员专项体能测评指标。根据十项指标的相关性,将其分为专项速度、最大力量、下肢爆发力、专项投掷能力四类专项能力,并且结合标枪运动的特点分析了四类专项能力的重要程度,依次为:专项投掷因子>最大力量因子>专项速度因子>下肢爆发力因子。(2)运动员体能训练以准备期、第一竞赛期、第二竞赛期为时间节点进行三轮数据监控。第一轮,3名运动员的30米加速跑、30米持枪跑、抓举、三级跳远4项体能指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平均偏差幅度分别为10.71%、6%、18.35%、15.38%。第二轮,4名运动员的立定跳远、三级跳远、后抛铅球3项体能指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平均偏差幅度分别为13.27%、5.88%、17.95%。第三轮,4名运动员的30米加速跑、抓举、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平均偏差幅度分别为8.64%、17.9%、8.35%、10.88%。三轮监控中,每轮都会针对该轮次监控结果,分析原因、提出相关调整方案,然后将调整措施应用到下轮的训练中。(3)经统计全年训练数据得出:窦瑞琳、杜思梦、江攀、武森四名运动员的年度训练目标完成率分别为76.67%、76.67%、73.33%、93.33%;专项速度、最大力量、下肢爆发力、专项投掷能力等四类专项能力的年度训练目标完成率分别为79.17%、88.89%、58.33%、86.11%;准备期、第一竞赛期、第二竞赛期三个训练阶段的年度训练目标完成率分别为87.5%、77.5%、70%。(4)“数字化”控制模式下进行的40周的训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与专项成绩均得到了提高。窦瑞琳、杜思梦、江攀、武森等人的体能总得分分别提高了170分、192分、181分、89分,相应增长幅度分别为126.87%、52.03%、95.77%、37.24%。专项成绩分别提高了3.89米、1.9米、6.33米、4.34米,相应增长幅度分别为10.48%、4.12%、10.32%、7.91%。(5)分析、总结4名运动员体能目标的完成情况,进一步指出运动员未完成某个阶段性训练目标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从完善训练计划、加强运动员监督、调整训练目标等三方面提出训练方案的优化策略。

王昊[8](2020)在《核心力量训练对男子网球运动员发球水平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网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但由于相对于乒乓球和羽毛球运动来说,网球及球拍自身质量较重,又随着技术多元化、复杂化发展趋势,对体能尤其是力量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近些年除了个别女子网球运动员,我国网球运动员与欧美球员相比,力量素质差距有加大的趋势,这也成为了男子运动员技术乃至整体竞技能力水平的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发球技术上,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势大力沉的发球极大地打击了我国运动员的比赛信心。如何提高力量素质是我国当代网球运动体能训练实践与科学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有关网球力量训练的研究成果众多,有关核心力量训练成果相对最多,但都存在一个不足的问题,作为自变量,也就是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很多,而对于每种训练手段采用的依据和导致因变量改变的具体原因或者说作用机制没有进行交代或论证,导致研究的价值大大降低。针对此研究不足,本研究以山东省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均为二级运动员以上)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德尔菲、实验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以网球发球效果为因变量,以主要针对发球技术设计的核心力量训练手段为自变量,以动力链和核心力量等的作用机制为依据,结合实验结果论证设计的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对发球效果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通过T检验,实验组发球速度与对照组实验前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组一区一发平均球速为167.3±7.95km/h,对照组一区一发平均球速为159.5±8.47km/h,P=0.047(P<0.05);实验组一区二发平均球速为127.0±8.42km/h,对照组一区二发平均球速为116.8±7.57km/h,P=0.011(P<0.05);实验组二区一发平均球速为166.9±7.99km/h,对照组二区一发平均球速为:159.2±8.22km/h,P=0.048(P<0.05);实验组二区二发平均球速为126.7±8.60km/h,对照组二区二发平均球速为:116.6±7.22km/h,P=0.011(P<0.05)。差异显着。2、发球成功率方面,实验组实验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组一区一发成功率为70%±10.5,对照组一区一发成功率为58%±11.4,P=0.025(P<0.05);实验组一区二发成功率为88%±10.3,对照组一区二发成功率为:76%±8.43,P=0.011(P<0.05);实验组二区一发成功率为66%±9.66,对照组二区一发成功率为58%±6.33,P=0.044(P<0.05);实验组二区二发成功率为86%±9.66,对照组二区二发成功率为76%±8.4,P=0.024(P<0.05)。差异显着。3、专家技评得分方面,实验组实验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组专家技评分数为:7.70±0.68,对照组专家技评分数为:6.80±0.63,P=0.006(P<0.05)。结合动力链和核心力量等的作用机制的分析与论证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组发球速度、发球成功率和专家技评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2.自变量,即针对发球技术制定的核心力量训练手段是有效的,对网球运动员发球质量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3.针对发球技术制定的核心力量训练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核心部位的稳定、协调与力量的有效传递功能。

王志勇[9](2015)在《应用表面肌电技术对女子标枪专项力量训练手段优选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标枪是复杂的多轴性旋转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具备很好的爆发力,专项力量水平是影响标枪项目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女子标枪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是提高成绩的重要条件;专项力量训练手段多样,各具特点,选择最佳的训练手段,发展女子标枪运动员专项力量,使力量训练的效果能促进专项技术的完善和专项运动成绩的提高,要求我们根据标枪的项目特征和技术结构特点选择最直接的专项力量训练手段进行训练。以女子标枪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手段为视角,以5名女子标枪健将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表面肌电技术测试女子标枪最后用力阶段肌肉的发力顺序和主要贡献肌肉的肌电图,通过数据统计和逻辑分析,以得到的最后用力阶段的肌肉的发力顺序和主要贡献肌群为参考依据,应用专家访谈、跟队观察等研究方法进行专项力量训练手段收集和整理,对专项力量训练手段进行优选,得到女子标枪项目最行之有效的专项力量训练手段。优选出投重枪、上步投铁球、双手投实心球、手持器械鞭打、仰卧拉杠铃、负重杠铃蹬转6种专项力量训练手段,对6种专项力量训练手段进行表面肌电测试,分析优选出的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动力链和主要发力肌群,结合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肌肉的发力顺序和主要发力肌群进行对照分析,并对优选专项力量训练手段进行评价和优化优选出的专项力量训练手段基本符合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肌肉的发力顺序,符合大肌肉群先发力,小肌肉群再发力的基本顺序,优选的专项力量训练手段主要贡献肌肉基本符合最后用力阶段主要参与贡献的肌肉。专项力量训练手段不是单一固定的,要根据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力量水平选择合适的手段进行训练,对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优化就是以运动员的专项需求为依据进行,才能真正发挥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作用。优选的6种专项力量训练手段,肌肉发力顺序和主要贡献肌肉符合掷标枪特点的同时,也是提高技术水平手段,多种优选出的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组合进行训练,保证动力链上肌力的同步增长,并能够提高各肌肉之间的协调配合,巩固和改善技术。

李厚林[10](2009)在《北京奥运会女子投掷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训练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本文以备战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女子投掷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要素和训练理论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实验法、跟踪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特点和训练特点分析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女子投掷项目都是通过不同形式助跑,在一定运动助跑速度的基础上,通过最后用力阶段短时间内克服固有的阻力(器械),获取最大目标空间距离的非周期性快速力量项目。2、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理论是以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的体能和技能为主要训练内容,对体能和技能的训练目标、训练负荷和训练组织形式研究的理论体系。3、中国投掷女子高水平运动员身体形态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当;身体机能具有“稳定性”“波动性”和“个体差异性”变化特点;身体素质具有项目差异性。4、中国女子投掷高水平运动员助跑具有“低起投速度”的技能特点;助跑技术具有“低、平、稳”的技能特点;转换技术具有“低、平、快”的技能特点:最后用力技术链球具有“快着地、早用力”;铁饼、标枪和铅球具有“着地快”的技能特点。5、从SEMG来看,最后用力阶段投掷运动员MF、MPF增大,快肌纤维募集能力提高、局部的肌肉RMS降低,全身整体用力增强。6、中国女子投掷高水平运动员多年训练目标把基本技术训练、专项力量和专项速度训练作为多年训练目标,比赛技术训练、身体的健康水平、体能的调整与恢复是阶段训练目标。7、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基础训练时间缩短,进入专项准备阶段时间提前,专项准备阶段训练目标提高了基础体能和比赛技术训练的重视,训练目标具有“多元化”特征,竞赛阶段训练目标强调基本技术和比赛技术稳定性,并重视训练“强度平台”,提高了对竞技能力状态的控制能力。8、中国女子投掷高水平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以80%负荷为最低负荷;专项准备阶段和竞赛阶段以90%为最低负荷,有效强度为93%;女子投掷高水平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强度以“最低负荷强度”为基础、“平均负荷强度”为保证,“有效强度”和“最高强度”训练交替安排,保证技术训练负荷强度和技术训练的积累量,采用“小周期、短节奏、适量多次”综合课的组织形式。9、比赛技术稳性是中国女子投掷高水平运动员国际比赛的“制胜”要素。

二、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投掷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假设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相关综述
        2.1.1 核心力量的起源与发展
        2.1.2 与核心相关的定义
        2.1.3 关于身体核心部位及核心部位肌肉的界定
        2.1.4 核心力量训练手段与方法的研究
        2.1.5 核心力量在运动中的作用及价值
    2.2 青少年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相关综述
        2.2.1 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生理方面的特点
        2.2.2 投掷项目自身的技术结构
        2.2.3 力量素质的定义及分类
        2.2.4 投掷专项力量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
        2.2.5 现代力量训练发展的新方向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1.2 实验分组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对比分析法
        3.2.6 实验法
    3.3 实验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3.3.1 实验时间
        3.3.2 实验地点
        3.3.3 实验器材
        3.3.4 实验相关指标的确定及依据
        3.3.5 训练方案的设计
        3.3.6 训练方案具体内容
        3.3.7 实验数据采集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青少年投掷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相关理论分析
        4.1.1 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
        4.1.2 竞技体育中核心力量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
        4.1.3 核心力量对于投掷运动员的重要性的研究
        4.1.4 投掷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
    4.2 实验结果
        4.2.1 实验后核心力量指标的训练结果
        4.2.2 实验后专项指标的训练结果
    4.3 实验后核心力量指标数据的对比分析
        4.3.1 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核心力量评价指标的差异显着性分析
        4.3.2 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核心力量评价指标提高幅度对比分析
    4.4 实验后对照组专项指标的数据分析
        4.4.1 对照组实验前后数据的差异显着性分析和对比分析
        4.4.2 对照组实验前后专项指标对比及提高幅度分析
    4.5 实验后实验组专项指标数据的分析
        4.5.1 实验组实验前后数据的差异显着性分析和对比分析
        4.5.2 实验组实验前后专项成绩对比及提高幅度分析
    4.6 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数据的对比分析
        4.6.1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数据的差异显着性分析和提高幅度对比分析
        4.6.2 对照组和实验组不同专项成绩平均提高幅度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上海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备战东京残奥会训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残疾奥林匹克投掷项目的特征、分类及发展
        2.1.1 残奥投掷项目的特征
        2.1.2 残奥投掷项目运动员的医学功能分级
        2.1.3 残疾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与发展
    2.2 关于运动训练安排相关研究
        2.2.1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相关研究
        2.2.2 年度运动训练安排相关研究
    2.3 国内残疾投掷项目相关研究
        2.3.1 F11铁饼训练方面相关研究
        2.3.2 F35男子铅球训练方面相关研究
        2.3.3 F34标枪训练方面相关研究
    2.4 国外残疾投掷项目相关研究
    2.5 残疾投掷运动员身体机能及心理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个案分析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上海市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备战残奥会2019年度训练周期划分
    4.2 上海市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备战残奥会2019年度训练安排分析
        4.2.1 上海市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年度训练目标分析
        4.2.2 上海市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年度训练内容安排
    4.3 上海市优秀残奥运动员准备期、比赛期、恢复期及冬训前期训练安排分析
        4.3.1 上海市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准备期训练安排分析
        4.3.2 上海市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比赛期训练安排分析
        4.3.3 上海市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恢复期训练分析
        4.3.4 上海市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冬训期训练安排
    4.4 上海市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备战中2019年度周训练课安排分析
        4.4.1 张亮敏比赛期周训练安排分析
        4.4.2 傅昕翰比赛期周训练安排分析
        4.4.3 王彦章比赛期周训练安排分析
        4.4.4 上海市优秀残奥投掷田径运动员冬训前期周训练安排分析
    4.5 上海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年度训练负荷安排分析
        4.5.1 张亮敏负重抗阻训练负荷分析
        4.5.2 张亮敏年度专项技术训练负荷分析
        4.5.3 傅昕翰负重抗阻训练负荷分析
        4.5.4 傅昕翰年度专项技术训练负荷分析
        4.5.5 王彦章负重抗阻训练负荷分析
        4.5.6 王彦章年度专项技术训练负荷分析
    4.6 上海优秀残奥投掷田径运动员2019年训练负荷监控分析
        4.6.1 上海市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第Ⅰ周期身体机能监控分析
        4.6.2 上海市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第Ⅱ周期身体机能监控分析
        4.6.3 上海市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冬训前期周期身体机能监控分析
    4.7 上海市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备战期中心理调整方法
    4.8 上海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2019年度参赛成绩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附录 B

(3)功能训练对投掷项目的促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相关研究综述
    1.2 问题的提出
    1.3 功能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1.3.1 功能训练的目的
        1.3.2 功能训练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功能训练的研究
        2.1.1 国外关于功能训练的研究
        2.1.2 国内关于功能训练的研究
    2.2 关于投掷类项目体能训练特点的研究
    2.3 功能训练、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之间的关系
        2.3.1 体能训练
        2.3.2 核心训练
        2.3.3 功能训练、体能训练和核心训练之间的关系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归纳对比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教学实验法
4 实验设计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时间及地点
    4.3 实验所需器材
    4.4 实验设计
    4.5 实验控制
    4.6 实验处理模式
    4.7 测试指标和方法
    4.8 实验过程
5 结果与分析
    5.1 功能训练概念的界定
    5.2 功能训练的特点
        5.2.1 功能训练根本目的是塑造专项能力
        5.2.2 重视脊柱力量的训练
        5.2.3 臀部肌肉的激活训练
        5.2.4 强调关节稳定性与灵活性的训练
        5.2.5 侧重多关节多维度的动作力量训练
        5.2.6 强化动力链的训练
    5.3 投掷项目特点,
        5.3.1 投掷项目技术训练特点
        5.3.2 投掷项目力量素质训练特点
        5.3.3 投掷项目共同的力学原理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我国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训练安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运动训练安排的研究
    2.2 关于标枪运动的研究
        2.2.1 关于标枪运动训练的研究
        2.2.2 关于女子标枪运动员的技术特征的研究
        2.2.3 关于标枪运动员损伤及监控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跟踪观察法
        3.2.4 三维录像拍摄法
        3.2.5 录像解析法
        3.2.6 数理统计法
        3.2.7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基本情况的分析
    4.2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全年训练周期划分的分析
    4.3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准备期和比赛期训练安排的分析
        4.3.1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准备期训练安排特征的分析
        4.3.2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比赛期训练安排的分析
        4.3.3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训练方法与手段安排的分析
    4.4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周课训练安排的分析
        4.4.1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周训练安排的分析
        4.4.2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训练课安排的分析
        4.4.3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训练负荷安排的分析
    4.5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特征的分析
        4.5.1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标枪出手时相关技术指标的分析
        4.5.2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动作时间变化的分析
        4.5.3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倒两步步长的分析
        4.5.4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身体重心速度变化的分析
        4.5.5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右髋速度变化分析
        4.5.6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左膝角的分析
    4.6 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比赛次数和比赛成绩的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简历:

(5)运用FMS测试对黑龙江省田径运动员的体能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2 国内功能性体能训练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3 国内外FMS功能性测试的研究现状
        1.2.4 关于田径项目体能训练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对文中词语的界定
    1.4 本文技术路线图
第2章 FMS功能性理论的提出
    2.1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概述
        2.1.1 功能性体能训练理论的提出
        2.1.2 FMS功能性测试的由来与发展
    2.2 FMS功能性测试概述
        2.2.1 FMS功能性测试的内涵
        2.2.2 FMS功能性测试的作用
    2.3 影响FMS功能性测试分数的因素
        2.3.1 FMS功能性测试是对动作质量的评分
        2.3.2 影响FMS功能性体能测试分数的因素
    2.4 FMS功能性测试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FMS功能性测试结果的评价分析
    3.1 FMS功能性测试的基本情况
    3.2 径赛项目
        3.2.1 短跑和跨栏项目
        3.2.2 中长跑项目
    3.3 田赛项目
        3.3.1 投掷项目
        3.3.2 跳远项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策与建议
    4.1 径赛项目
        4.1.1 对短跑和跨栏项目运动员进行FMS测试后的对策建议
        4.1.2 对中长跑项目运动员进行FMS测试后的对策建议
    4.2 田赛项目
        4.2.1 对投掷项目运动员进行FMS测试后的对策建议
        4.2.2 对跳远项目运动员进行FMS测试后的对策建议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附录 2

(6)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冬训的相关研究
    2.2 青少年运动员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青少年标枪运动员训练的研究
        2.3.1 青少年标枪运动员的技术训练
        2.3.2 青少年标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
        2.3.3 标枪项目专项力量训练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临场观察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基本情况的分析
    4.2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训练结构的安排
        4.2.1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竞技状态的发展阶段
        4.2.2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训练阶段划分
        4.2.3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专项力量训练的内容分析
    4.3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专项力量训练
        4.3.1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专项力量训练的概述
        4.3.2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专项力量训练的任务和内容
        4.3.3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4.3.4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专项力量训练的负荷分析
    4.4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周课安排的分析
        4.4.1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周训练安排的分析
        4.4.2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专项力量周训练安排的分析
        4.4.3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专项力量训练课次安排的分析
    4.5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专项力量训练注意的问题
        4.5.1 专项力量训练的持续性
        4.5.2 专项力量训练结合技术训练
        4.5.3 专项力量训练与柔韧练习相结合
        4.5.4 注重易受伤部位的专项力量练习
        4.5.5 多手段进行专项力量的训练
    4.6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运动训练监控
        4.6.1 血红蛋白
        4.6.2 血尿素
        4.6.3 肌酸激酶
    4.7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专项力量训练效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数字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研究现状
        1.1.1 关于标枪体能的研究
        1.1.2 关于“数字化”在体育训练领域的应用研究
    1.2 国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标枪体能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数字化”体能的相关研究
    1.3 关于已有研究的思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 体能评价指标的筛选
        3.1.2 男子标枪运动员体能评价标准的建立
        3.1.3 女子标枪运动员体能评价标准的建立
    3.2 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监控体系的建立
        3.2.1 监控时间与任务
        3.2.2 监控内容与方法
    3.3 河北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反馈体系的完善
    3.4 河北省田径队标枪组运动员体能训练数字化控制应用与分析
        3.4.1 “数字化”控制标准的确定
        3.4.2 “数字化”训练过程的监控与记录
        3.4.3 “数字化”训练结果的阶段性评估与反馈
        3.4.4 “数字化”训练的年度总结与分析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核心力量训练对男子网球运动员发球水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核心力量的研究
        2.1.1 核心力量的概念
        2.1.2 核心肌群的分类
        2.1.3 有关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
    2.2 有关网球发球技术的研究
        2.2.1 有关网球发球技术的研究
        2.2.2 网球发球的解剖学特点
        2.2.3 网球发球的生物力学特点
        2.2.4 网球发球动力链研究
    2.3 网球发球技术的影响因素
    2.4 核心力量训练在网球技术训练中的应用
    2.5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德尔菲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指标的选取
        4.1.1 理论遴选
        4.1.2 实验变量的筛选与修订
    4.2 测试结果与分析
        4.2.1 受试者基本情况分析
        4.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发球球速分析
        4.2.3 实验组实验前后发球球速分析
        4.2.4 对照组实验前后发球球速分析
        4.2.5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发球成功率分析
        4.2.6 实验组实验前后发球成功率分析
        4.2.7 对照组实验前后发球成功率分析
        4.2.8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专家技评分析
        4.2.9 实验组实验前后专家技评测试结果分析
        4.2.10 对照组实验前后专家技评测试结果分析
5 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9)应用表面肌电技术对女子标枪专项力量训练手段优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女子标枪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研究现状
        2.1.1 女子标枪运动员专项力量的特点分析
        2.1.2 女子标枪运动员专项技术与专项力量的关系
        2.1.3 关于女子标枪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研究
        2.1.4 关于专项力量训练手段优选的研究
    2.2 表面肌电技术的研究现状
        2.2.1 关于表面肌电图实验的研究现状
        2.2.2 表面肌电技术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测试法
        3.2.3 专家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女子标枪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分析
        4.1.1 女子标枪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区别
        4.1.2 提高女子标枪运动员专项力量的主要训练手段
        4.1.3 选择女子标枪专项力量训练手段应注意的问题
    4.2 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主要发力肌群的实验研究
        4.2.1 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表面肌电实验的可行性分析
        4.2.2 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表面肌电的实验结果分析
        4.2.3 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发力顺序和主要贡献肌群
    4.3 女子标枪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优选
        4.3.1 女子标枪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筛选
        4.3.2 对优选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肌电实验分析
        4.3.3 女子标枪运动员优选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评价及优化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北京奥运会女子投掷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训练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意义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竞技能力的相关研究
        2.1.1 竞技能力的概念研究
        2.1.2 竞技能力内容的相关研究
        2.1.3 核心竞技能力的相关研究
    2.2 竞技能力相关训练问题研究
        2.2.1 训练分期的相关研究
        2.2.2 训练内容的相关研究
        2.2.3 训练负荷的相关研究
    2.3 文献综述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主要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逻辑分析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测试法
        3.2.5 访谈法
        3.2.6 实验测试法
        3.2.7 跟踪观察法
        3.2.8 个案研究法
        3.2.9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训练理论基本问题
        4.1.1 投掷项目的界定
        4.1.2 "投掷项目的核心竞技能力"界定
        4.1.2.1 竞技能力定义
        4.1.2.2 "核心竞技能力"的定义
        4.1.2.3 "投掷项目核心竞技能力"的定义
        4.1.3 投掷项目核心竞技能力的结构组成
        4.1.4 中国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训练理论构成要素
        4.1.4.1 中国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训练理论界定
        4.1.4.2 中国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理论研究内容
        4.1.4.3 中国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理论研究构架
        4.1.5 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基本理论研究小结
    4.2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特点
        4.2.1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4.2.1.1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年龄特点
        4.2.1.2 中国女子投掷项日高水平运动员开始训练年龄特点
        4.2.1.3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达国际健将年龄特点
        4.2.2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体能特点
        4.2.2.1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
        4.2.2.2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身体机能特点
        4.2.2.3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
        4.2.2.4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体能研究小结
        4.2.3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技能特征
        4.2.3.1 投掷项目技术阶段界定
        4.2.3.1.1 投掷项目的成绩决定因素
        4.2.3.1.2 投掷项目的技术阶段分析
        4.2.3.2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助跑阶段技能特征
        4.2.3.3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转换阶段技能特征
        4.2.3.4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技能特征
        4.2.3.5 中国田赛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技能特征小结
    4.3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要素训练特点
        4.3.1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训练目标特征
        4.3.1.1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年度训练目标特征
        4.3.1.2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阶段训练目标特征
        4.3.2 中国女子投掷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训练内容、方法与负荷特点
        4.3.2.1 中国女子投掷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训练内容、方法与负荷
        4.3.2.2 中国女子投掷高水平运动员技能训练内容、方法与负荷特点
        4.3.2.2.1 中国女予投掷高水平运动员基本技术训练内容负荷特点
        4.3.2.2.2 中国女子投掷高水半运动员比赛技术训练内容负荷特点
        4.3.2.2.3 中国女子投掷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特点
        4.3.2.2.4 中国女了投掷高水平运动员技能训练内容特点
        4.3.3 中国女子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训练实践特点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投掷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效果的研究[D]. 程晓. 北京体育大学, 2011(09)
  • [2]上海优秀残奥田径投掷运动员备战东京残奥会训练特征研究[D]. 黄瑞前.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3]功能训练对投掷项目的促进研究[D]. 赵改青. 武汉体育学院, 2012(12)
  • [4]我国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训练安排的研究[D]. 肖艳芳. 北京体育大学, 2013(01)
  • [5]运用FMS测试对黑龙江省田径运动员的体能分析与对策研究[D]. 李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6]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标枪队冬训期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D]. 谭梦超.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2)
  • [7]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数字化控制研究[D]. 许成成.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核心力量训练对男子网球运动员发球水平的影响研究[D]. 王昊.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1)
  • [9]应用表面肌电技术对女子标枪专项力量训练手段优选的研究[D]. 王志勇. 北京体育大学, 2015(06)
  • [10]北京奥运会女子投掷高水平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训练理论与实践[D]. 李厚林. 北京体育大学, 2009(05)

标签:;  ;  ;  ;  ;  

对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浅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