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钾粉砂岩挥发法制取高浓度钾肥(论文文献综述)
都永生[1](2018)在《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杂卤石形成环境和Z1层杂卤石原位溶浸提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钾肥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肥料之一,我国可溶性钾盐资源贫乏,钾肥资源的短缺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目前生产钾肥主要以富钾卤水为原料,该类型的卤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青海柴达木盆地及新疆罗布泊盐湖等地区。据近几年的研究显示,我国现阶段可开采的液态钾资源仅可支撑全国约60年的钾肥需求,在可溶性钾盐资源紧缺、找矿难度巨大的背景下,低品位固体钾盐资源的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杂卤石是一种在硫酸盐型钾盐矿床中极为常见的难溶于水钾含量较高的矿物,是一种潜在的钾盐资源,因此溶浸开采杂卤石中的钾,对缓解国内钾盐资源的短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杂卤石在柴达木盆地中分布较为广泛,察尔汗盐湖、昆特依盐湖、大浪滩盐湖、马海盐湖、尕斯库勒盐湖、察汗斯拉图盐湖等均有不同规模的杂卤石产出。论文以柴达木盆地中的察尔汗盐湖和昆特依盐湖为代表讨论杂卤石的形成环境,研究表明两者具有相似的形成环境:(1)这两个地区杂卤石中的钾物质来源均由盆地外围的花岗岩类提供;(2)盆地的形成与长期演化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钾迁移和富集的过程;(3)两者均经历了相似的极度干燥气候条件;(4)在杂卤石的形成过程中,均受到富钙型水的补给。通过对这两个地区杂卤石形成环境的分析比较,笔者认为柴达木地区杂卤石可能具有相似的成因,因此,对昆特依盐湖地区杂卤石进行溶浸试验研究对整个柴达木盆地杂卤石的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最终选择前期在水文地质、杂卤石详查等方面有一定研究积累的昆特依盐湖为溶浸实验研究区域。依托企业委托项目“昆特依盐湖钾矿区固体杂卤石钾矿(ZI、ZII矿层)详查”,结合昆特依盐湖矿区已有的岩芯编录及岩矿鉴定资料,并根据上更新统及以上岩层杂卤石的赋存特征、分布特征和盐类共生规律,最终选定位于矿区南部的钻孔ZK3108附近300m范围内的ZI杂卤石层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展开室内的和室外的杂卤石溶浸实验研究。室内实验主要包括溶浸剂的选取以及溶矿规律的初步研究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研究中共设无机盐溶浸剂9种,分别为氯化物型溶浸剂(5%NaCl、5%MgCl2)、硫酸盐型溶浸剂(5%MgSO4、5%Na2SO4、5%K2SO4)、碳酸盐型溶浸剂(5%NaHCO3、5%Na2CO3、5%(NH4)2CO3、饱和氢氧化钙溶浸剂Ca(OH)2,并以水作为实验标样。实验结果显示,饱和氢氧化钙溶浸剂对昆特依盐湖地区杂卤石的溶浸效果最差,溶浸液中各离子的含量均低于水溶浸后的离子含量。由于本次实验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溶浸液中钾离子含量,故重点对不同溶浸剂下的K+离子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氯化物型溶浸剂效果最好。再将5%NaCl与5%MgCl2的溶浸结果进行比较,发现5%MgCl2溶浸剂在溶解出大量的K+离子的同时,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卤水中Mg2+离子的含量,这将严重影响后期钾肥的加工过程。因此,最终选定NaCl溶液做为最适宜的溶浸剂。溶矿规律的研究是以选定的最适溶浸剂(5%NaCl)为研究对象,对其溶浸时间和溶浸矿浆进行对比。每一组矿浆比都进行溶浸时间研究,在不同溶浸时间段取样分析,检测其中固相和液相K+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昆特依盐湖杂卤石矿属于“慢溶”型矿物,在实验研究条件下,当矿浆比为1:4,溶浸时间为90h时,K+浸出率达到87.3%,溶浸液中K+浓度12.20g/L。通过溶浸前后固相样品化学分析结果,可以发现溶浸后K+含量明显降低,K+被溶浸到溶浸剂中,成为含钾溶浸液。溶浸前后固相杂卤石样品XRD衍射分析结果显示:溶浸前样品中杂卤石含量约为30%,溶浸结束后,所采样品中没有杂卤石显示。杂卤石矿可以被溶解,K+可以被浸出,为规模化利用盐湖杂卤石资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昆特依盐湖地区实际的地层矿物以石盐为主,为了避免溶矿造成的地层大面积坍塌,同时兼顾溶浸液的流动速度、影响范围等因素,野外原位溶浸试验最终选择氯化钠饱和溶液为溶浸剂。野外原位溶浸试验部分主要采用的是模拟采卤法,在试验田内布设了10个观测钻孔和3条抽卤渠。钻孔距采卤渠的最大距离为40米,最小距离为3米,测得该区域地层平均渗透系数为0.7423m/d,所以溶浸剂平行地表横向流动至实验钻孔和抽卤渠的理论最短时间和最长时间分别为4天和54天。试验前后溶浸剂中K+离子浓度由0.02%上升到0.96%,同一位置固相样品溶浸前后X衍射结果显示溶浸后固相样品中无杂卤石峰,说明杂卤石被有效溶出。昆特依盐湖杂卤石矿原位溶采试验的成功将对今后察尔汗盐湖乃至整个柴达木盆地其它区域杂卤石的原位溶采具有指导意义。
谢宵斐[2](2008)在《煤矸石制作硅肥活化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择高温煅烧并引入助剂作为煤矸石活化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选出了一套生产硅肥的实验室工艺,借助热重差热分析、扫描电镜、X-衍射、电子探针等手段对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对已成肥料做动力学方程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做肥料可以长期稳定的提供有效硅和有益元素,且有害物质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对影响煤矸石活化的四个因素-温度、助剂比例、煅烧时间、煅烧粒度进行了实验分析,借助热重差热、X-衍射以及有效硅含量测试,对煤矸石活化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700℃时为煤矸石活化的最佳温度,煤矸石:CaCO3:Na2CO3:NaOH=1:0.5:0.1:0.05为最佳比例,最佳煅烧时间和粒度分别为2h和80目。按上述最佳工艺做出的肥料,其中有效硅含量可达21.04%,水分为0.97%,细度89%通过60目标准筛,完全可以达到国家对硅肥的要求。对已成肥料有效硅、Cd、Pb、Cu、Zn的动力学实验表明,肥料在84d内可以稳定的提供有效硅、有益元素Cu、Zn两种金属离子,有害物质Cd、Pb两种金属离子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逐步减少,且含量最高时为0.0087mg/mL和0.1401mg/mL,小于国标(GB8173-87)用肥对Cd和Pb含量规定的0.01mg/mL和0.5mg/mL的要求,因此不会给植物产生危害。
端木合顺[3](2008)在《富钾岩石植物营养组分活化机理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缺乏可溶性钾矿资源的国家。世界化肥消费的养分比例,在发达国家为m(N):m(P2O5):m(K2O)为1:0.42:0.42,而我国仅为1:0.40:0.16。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经济作物迅速发展,将需要更高的钾氮比。就合理使用肥料来讲,钾肥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综合分析我国钾矿资源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彻底解决我国钾肥自给,唯一的出路是在利用富钾岩石开发钾肥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产品有效组分含量,同时使固态残余物具有生物地球化学活性,是富钾岩石全组分农业利用的技术关键。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之存亡,矿业工作者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本文对含钾硅酸盐矿物在焙烧条件下的矿物结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和表征,厘清了矿物之间的转变关系和转变条件。XRD和IR图谱以及有效组分含量变化表明,单纯焙烧含钾岩石尽管可以改变矿物的结构,但由于有效组分低而不能作为硅钾肥使用,为使钾长石和伊利石转变为枸溶性(或水溶性)矿物,必须加入适当的辅料和矿化剂。对选定熟料矿物的配方进行了相图分析和热力学计算,并对影响反应进行的诸要素(温度、物料粒度、保温时间以及矿化剂浓度)进行了动力学试验。笔者首次提出了建立在玻璃网络结构概念基础上的热法制作硅钾肥的配方理论,即将系统内氧化物组分按照其在玻璃网络体中的作用,划分为网络形成体和网络改性或修饰体,根据它们之间的量比关系(既模数)进行配料计算。试验研究表明,笔者提出的“模数”与物料的烧成温度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同时,配方“模数”可以表征玻璃态产品的网络结构解聚程度、相关系数R达0.8995;另外,酸溶试验表明模数值与产品溶解率(总有效组分含量)对应关系良好,相关系数n=0.9792。该配方理论的建立,为提高热法制作硅钾肥的有效组分以及产品工艺制度的制订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熟料单矿物(硅灰石)在酸溶液中的化学行为研究表明,硅钾肥矿物在有机弱酸中的化学活性较好,影响硅钾肥肥效发挥的因素是土壤pH值和土壤的去硅化程度,还有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种类;硅灰石在盐酸溶液中化学行为表明,在反应体系pH不小于2的情况下,硅钾肥矿物大量溶出硅酸根组分;溶解残余物表观密度降低、DBP吸着率和比表面积增加表明水合二氧化硅是以多孔形式存在,为硅钾肥具有保水保肥、改良土壤结构的提供了矿物学依据。通过模拟植物根际酸性环境制得的硅钾矿肥不溶残余物矿物组合为:水钙沸石、片沸石、羟钙石和无定形物。研究了pH值对Cd2+、Zn2+吸附性能的影响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受无定形SiO2影响,当pH大于7时,残余物对Cd2+吸附量明显下降;不溶残余物对Cd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吸附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残余物吸附Cd2+的过程由颗粒内扩散控制,有效扩散系数为8.95×10-12cm2·s-1;实验温度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变化范围为-1.203~-1.554(kJ·mol-1),熵变△S为7.8(J·mol-1·k-1),焓变△H为872.1(J·mol-1),表明残余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是一个吸热反应过程。本文的结论对富钾岩石开发来讲具有一定实用性,对类似产品长期使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刘杰,韩跃新,印万忠[4](2005)在《难溶性钾矿资源制备钾肥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钾资源严重不足,利用富钾岩石资源生产钾肥已经成为解决我国钾肥紧缺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我国钾肥紧缺和天然难溶性钾矿资源状况,着重综述了国内外利用不溶性钾矿提钾生产钾肥的研究现状和工业应用成果;以及目前不溶性钾矿生产钾肥的开发利用途径;最后阐述了不溶性钾矿提钾的开发前景。积极开发这方面的研究对实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及补充我国钾肥资源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郎赟超[5](2005)在《喀斯特地下水文系统物质循环的地球化学特征 ——以贵阳市和遵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博士论文工作主要开展了喀斯特地区(贵阳市和遵义市)地下水文系统的水地球化学特征变化、喀斯特水文系统的水—岩作用、喀斯特地区人为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喀斯特地区“三水”传输、转化以及相互作用过程特征的研究。研究成果发现:喀斯特地区地表和地下水中溶解态Ca2+,Mg2+,HCO3-,SO42-离子占离子总数的80%以上,主要与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石灰岩和白云岩)的化学风化作用有关;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硫酸盐离子含量较高,δ34S值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认为硫酸盐离子主要来源于含水岩层中石膏矿物的溶解、硫化物的氧化以及大气酸雨和城市生活排污输入;由硫化物氧化形成的硫酸以及酸雨参与了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表/地下水中的K+,Na+,Cl-,SO42-,NO3-具有明显的人为活动输入特征,三氮和SO42-已成为两市城镇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指标,稳定同位素与化学组分变化结合可以很好示踪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来源和循环;岩溶地下水对地表水季节性地球化学组成变化的响应明显,说明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交换比较活跃,地下水极易收到地表污染物的污染。上述结论揭示了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影响、地表/地下水环境的质量现状、认识到喀斯特地区物质的水文地球化学循环的各种控制因素,为今后喀斯特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科学依据。
刘杰,韩跃新,印万忠[6](2005)在《难溶性钾矿资源制备钾肥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提出我国钾资源严重不足,利用富钾岩石资源生产钾肥已经成为解决我国钾肥紧缺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我国钾肥紧缺和天然难溶性钾矿资源状况,着重综述了国内外利用不溶性钾矿提钾生产钾肥的研究现状和工业应用成果;以及目前不溶性钾矿生产钾肥的开发利用途径;最后阐述了不溶性钾矿提钾的开发前景。积极开发这方面的研究对实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及补充我国钾肥资源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上海化工研究院[7](1977)在《国内外钾肥发展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国外钾肥生产简述草木灰是最早用来肥田的钾肥。钾肥的工业生产是随着水溶性钾盐矿的发现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水溶性钾盐矿在世界上的分布不广,勘探也较困难,1839年在德国的施塔斯富特发现第一个水溶性钾盐矿,1856年开始采矿,1861年建成钾肥厂投产。其它国家钾盐矿的发现和建厂投产,几乎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如苏联的止卡姆矿是1926年发现,1933年投产;美国新墨西哥矿1925年发现,1931年投产;而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矿的发现更晚,是1946
二、含钾粉砂岩挥发法制取高浓度钾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含钾粉砂岩挥发法制取高浓度钾肥(论文提纲范文)
(1)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杂卤石形成环境和Z1层杂卤石原位溶浸提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杂卤石研究现状 |
1.2.2 溶浸开采技术的研究概况 |
1.2.3 昆特依盐湖地区矿产勘查与开发研究现状 |
1.2.4 察尔汗盐湖矿产勘查与开发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完成的工作量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条件 |
2.2 地质概况 |
2.2.1 研究区地层概况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昆特依盐湖水文地质 |
2.2.5 察尔汗盐湖水文地质 |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杂卤石形成环境探讨 |
3.1 沉积物源对比分析 |
3.1.1 昆特依盐湖矿区补给来源 |
3.1.2 察尔汗矿区补给来源 |
3.2 成矿环境对比分析 |
3.2.1 昆特依盐湖矿区成矿环境 |
3.2.2 察尔汗矿区成矿环境 |
3.3 杂卤石特征对比分析 |
3.3.1 昆特依盐湖杂卤石特征 |
3.3.2 察尔汗矿区杂卤石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昆特依盐湖杂卤石矿室内溶浸溶浸剂的性能研究 |
4.1 溶浸剂的选择的理论依据 |
4.2 溶浸过程中各离子的测定方法 |
4.2.1 钾离子离子浓度测定 |
4.2.2 钙离子离子浓度测定 |
4.2.3 镁离子浓度测定 |
4.2.4 硫酸根离子浓度测定 |
4.2.5 氯离子浓度测定 |
4.3 溶浸剂选择条件实验研究 |
4.3.1 水做为溶浸剂的实验研究 |
4.3.2 氯化物型溶浸剂实验研究 |
4.3.3 硫酸盐型溶浸剂实验研究 |
4.3.4 碳酸盐型溶浸剂实验研究 |
4.3.5 氢氧化钙溶浸剂实验研究 |
4.4 溶浸剂的确定 |
4.4.1 氯化钠做为溶浸剂溶浸杂卤石的原理 |
4.4.2 氯化钠饱和溶液作为溶浸剂的优势 |
第五章 氯化钠做为溶浸剂的室内溶浸实验研究 |
5.1 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 |
5.2 昆特依盐湖杂卤石矿溶浸条件实验研究 |
5.2.1 矿浆比为1:2的溶浸实验研究 |
5.2.2 矿浆比为1:4的溶浸实验研究 |
5.2.3 矿浆比为1:5的溶浸实验研究 |
5.2.4 矿浆比为1:6的溶浸实验研究 |
5.2.5 矿浆比为1:8的溶浸实验研究 |
5.2.6 不同矿浆比K+含量随时间变化关系 |
5.2.7 溶浸时间90h条件下液相K+变化 |
5.3 最佳溶浸条件的确定 |
5.4 室内溶浸实验实验结论 |
第六章 氯化钠做为溶浸剂的野外原位溶浸试验研究 |
6.1 野外原位溶浸区域的选择 |
6.1.1 昆特依盐湖杂卤石矿层分布概况 |
6.1.2 昆特依盐湖杂卤石矿层特征 |
6.2 原位溶浸区域渗透系数的测定 |
6.2.1 渗透系数概念 |
6.2.2 渗透系数测定 |
6.2.3 渗透系数结果与分析 |
6.3 野外原位溶浸实验的目的 |
6.4 野外原位溶浸实验设计 |
6.5 野外原位溶浸液相样品分析结果 |
6.6 野外原位溶浸固相样品分析结果 |
6.7 大面积野外原位溶浸试验 |
6.8 野外原位溶浸试验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煤矸石制作硅肥活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煤矸石制硅肥的研究意义 |
1.2 煤矸石制硅肥的研究现状 |
1.2.1 煤矸石利用现状 |
1.2.2 硅肥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
2 煤矸石活化方法的理论研究 |
2.1 煤矸石概述 |
2.1.1 煤矸石的岩石矿物组成 |
2.1.2 煤矸石的化学成分 |
2.1.3 煤矸石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 |
2.2 高岭石概述 |
2.2.1 产状与组合 |
2.2.2 高岭石理化性质 |
2.3 有效硅概述 |
2.4 高岭石煅烧行为 |
2.5 小结 |
3 煤矸石矿物学及理化性质分析 |
3.1 样品采集区地质概述 |
3.2 煤矸石赋存特征 |
3.3 煤矸石矿物学特征 |
3.3.1 显微特征分析 |
3.3.2 差热分析 |
3.3.3 X-射线衍射分析 |
3.4 煤矸石理化性质分析 |
3.4.1 物理性质测定 |
3.4.2 化学性质测定 |
3.5 小结 |
4 煤矸石活化条件研究 |
4.1 最佳温度的选取 |
4.2 最佳助剂比例的选取 |
4.2.1 CaCO_3 助剂选取 |
4.2.2 Na_2CO_3 助剂选取 |
4.2.3 NaOH 助剂选取 |
4.2.4 正交实验 |
4.2.5 最佳比例选取 |
4.3 最佳煅烧时间选取 |
4.4 最佳粒度选取 |
4.5 最佳工艺 |
4.6 肥料性质测试 |
4.7 小结 |
5 已成肥料组分溶出动力学研究 |
5.1 实验方法 |
5.2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5.2.1 有效硅动力学方程 |
5.2.2 Cd 动力学方程 |
5.2.3 Pb 动力学方程 |
5.2.4 Cu 动力学方程 |
5.2.5 Zn 动力学方程 |
5.3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富钾岩石植物营养组分活化机理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利用富钾岩石制(硅)钾肥的研究进展 |
1.3 富钾岩石植物营养组分简介 |
1.3.1 钾的植物生理作用 |
1.3.2 钙镁元素的植物生理作用 |
1.3.3 硅元素的植物生理作用 |
1.4 原料基地矿床地质特征 |
1.4.1 小秦岭豫陕交界地区富钾岩石矿 |
1.4.2 淳化县三王沟一阎家沟伊利石粘土岩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焙烧条件下钾铝硅酸盐矿物的结构变化 |
2.1 钾长石在焙烧过程中矿物结构变化 |
2.1.1 实验部分 |
2.1.2 矿石矿物结构变化机理 |
2.1.3 焙烧样料中钾的活化机理 |
2.2 辅料为白云石时焙烧钾长石的熟料矿物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伊利石粘土岩焙烧过程中矿物结构的变化 |
2.3.1 试验原料及方法 |
2.3.2 焙烧过程中伊利石结构的变化 |
2.4 伊利石低温(小于1000℃)加料焙烧过程的矿物结构变化 |
2.4.1 实验部分 |
2.4.2 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富钾岩石植物营养组分活化的配方研究 |
3.1 钾岩石加料焙烧制过程中的基本化学反应 |
3.2 配方计算与硅酸盐相图分析 |
3.2.1 辅料为灰石的配方计算与相图分析 |
3.2.2 配料为白云石的配方计算与相图分析 |
3.3 玻璃态硅钾肥配方研究 |
3.3.1 问题的提出 |
3.3.2 玻璃态硅钾肥配方设计理论依据 |
3.3.3 配方计算 |
3.3.4 玻璃态熟料的网络特性计算 |
3.4 玻璃态硅钾肥焙烧试验 |
3.4.1 试验配方 |
3.4.2 烧成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富钾岩石组分活化的热力学与反应动力学 |
4.1 钾长石热分解反应的ΔG_T~0计算 |
4.1.1 复杂硅酸盐热力学数据计算方法的选择 |
4.1.2 钾长石热分解反应的△G_T~0计算 |
4.2 钾长石热分解反应热力学分析 |
4.3 硅钾肥形成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4.3.1 影响硅钾肥矿物生成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
4.3.2 影响钾长石分解率因素的试验研究 |
4.3.3 反应动力学试验研究 |
4.4 本章小节 |
5 土壤环境硅钾肥有效组分的活化机理 |
5.1 硅灰石在有机酸中的溶解试验研究 |
5.1.1 试验的目的与条件 |
5.1.2 硅灰石在有机酸中的溶解率 |
5.1.3 矿物-有机酸体系溶解机理探讨 |
5.1.4 结论与推论 |
5.2 硅灰石在盐酸中的溶解试验 |
5.2.1 实验条件与方法 |
5.2.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2.3 结论与推论 |
5.3 硅钾肥有效组分溶出规律研究 |
5.3.1 实验样品与试验方法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不同相态硅钾肥溶液酸溶试验 |
5.4.1 试验条件与过程 |
5.4.2 试验结果 |
5.5 本章小节 |
6 硅钾肥不溶残余物环境矿物学特征 |
6.1 硅钾矿肥不溶残余物环境矿物学特征 |
6.1.1 残渣矿物组合的影响因素 |
6.1.2 硅钾矿肥不溶残余物基本特征 |
6.2 硅钾矿肥不溶残余物吸附性试验 |
6.2.1 试验方法和内容 |
6.2.2 与本次试验有关吸附理论 |
6.2.3 结果与讨论 |
6.3 解吸试验 |
6.4 本章小节 |
7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探索与创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难溶性钾矿资源制备钾肥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钾资源简介 |
1.2 我国钾资源概况 |
2 不溶性钾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1 国外不溶性钾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 我国不溶性钾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1 利用钾长石制取钾肥 |
2.2.2 利用伊利石制取钾肥 |
2.2.3 综合利用明矾石生产钾肥 |
2.2.4 利用绿豆岩制取钾肥 |
2.2.5 利用霞石制取钾肥 |
2.2.6 利用含钾砂页岩制取钾肥 |
2.2.7 利用富钾火山岩制取钾肥 |
3 当前含钾岩石的利用途径 |
3.1 直接法 |
3.2 湿化学法 |
3.3 煅烧法 |
3.4 挥发法 |
3.5 生物法 |
4 难溶性钾矿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
5 结论 |
(5)喀斯特地下水文系统物质循环的地球化学特征 ——以贵阳市和遵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下水资源现状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 中国喀斯特地下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及研究动态 |
§1.3 同位素(锶、氯、硫、硼)水文地球化学概述 |
§1.4 选题依据、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背景概述 |
§2.1 贵州省地质地理概况 |
§2.2 贵阳市地质地理概况 |
§2.3 遵义市地质地理概况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 |
§3.1 水样品采集地点的选取 |
§3.2 样品的采集 |
§3.3 样品的分析与测定 |
第四章 喀斯特地下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4.1 地下水pH、TDS变化特征 |
§4.2 水化学组分变化特征 |
§4.3 水体的Sr、Cl、S、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五章 喀斯特地下水化学变化的控制因素 |
§5.1 相关关系分析与主元素来源 |
§5.2 其它元素浓度变化及控制因素分析 |
§5.3 人为因素 |
第六章 喀斯特地下水文系统的水—岩作用特征 |
§6.1 饱和指数(SI) |
§6.2 地下水化学组成变化的水—岩作用特征 |
§6.3 硫循环与碳酸盐岩溶解 |
第七章 喀斯特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作用 |
§7.1 两季节地表水和地下水间的作用关系 |
§7.2 锶和硫同位素的示踪 |
第八章 喀斯特地下水文系统的污染物组成特征及其来源 |
§8.1 研究区域的污染物质的可能来源 |
§8.2 地下水文系统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 |
§8.3 水体中污染物的来源及成分的辨别 |
第九章 结论 |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 |
四、含钾粉砂岩挥发法制取高浓度钾肥(论文参考文献)
- [1]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杂卤石形成环境和Z1层杂卤石原位溶浸提钾研究[D]. 都永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8(12)
- [2]煤矸石制作硅肥活化工艺研究[D]. 谢宵斐. 西安科技大学, 2008(12)
- [3]富钾岩石植物营养组分活化机理与应用研究[D]. 端木合顺. 西安科技大学, 2008(12)
- [4]难溶性钾矿资源制备钾肥研究现状及展望[J]. 刘杰,韩跃新,印万忠. 有色矿冶, 2005(S1)
- [5]喀斯特地下水文系统物质循环的地球化学特征 ——以贵阳市和遵义市为例[D]. 郎赟超.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5(08)
- [6]难溶性钾矿资源制备钾肥研究现状及展望[A]. 刘杰,韩跃新,印万忠. 第十一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集, 2005(总第123期)
- [7]国内外钾肥发展概况[J]. 上海化工研究院. 化肥工业, 197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