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地中行应发展信托业务以提高竞争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施伟[1](2017)在《中国银行甘肃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以及金融业自由化程度的提高,金融同业及市场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传统商业银行的收入及利润构成较之以往也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商业银行仅依靠传统资产负债盈利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从而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经营目标。然而,中间业务较之传统银行业务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妥善解决中间业务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发展机制,推动中间业务健康高速发展,已然成为所有银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在同业业务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之下,中国银行甘肃分行在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相关产品种类较少、业务量偏小、客户基础薄弱;重点业务市场营销力度不够;中间业务专业人才匮乏,缺乏创新;产品风险管控水平不足等问题已日益暴露出来。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愈发重要。本文针对中国银行甘肃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其与同业及境外银行的比较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分析,结合中行甘肃分行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中间业务发展的基本策略,并为实现这些发展策略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本文利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SWOT分析法、市场营销理论及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中行甘肃分行中间业务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运用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详细分析中行甘肃分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研究和解决中行甘肃分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和策略,不仅对中行甘肃分行的持续稳健经营有着重大意义,而且也可以为甘肃其他金融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借鉴。
郑建[2](2016)在《人民币汇率改革背景下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经营战略分析 ——以中国银行东京分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从2015年8月11日,中国央行调整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提高,汇率波动幅度总体加大,汇率走势预测更加困难,人民币汇率机制进入了新常态。在此背景下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经营策略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中国银行东京分行(简称东京分行)为例,结合企业经营战略理论和东京分行的经营环境分析了中国银行东京分行在人民币汇率机制新常态现状下的战略选择以及如何保障战略的执行等。本文通过对当前内外部环境的具体分析,提出东京分行“创造价值,深耕日本,引领标准”的愿景目标,认为东京分行的战略目标是成为日本中国概念跨国金融服务的优选银行,满足中国概念的客户需求,提供中国概念的金融服务,以“中国概念,中行首选”为核心战略目标,融入深耕本地市场,成为中日两国经贸往来的桥梁和纽带。对于法人客户东京分行应该发挥中国银行全球一体化优势,实现本地业务、国际业务和联动业务并重,在授信、融资、国际结算、资金清算、投资银行等重点业务领域成为承担“中国风险”的首选银行,建成海内外公司业务一体化经营机制。面对个人金融业务东京分行应该抓住当地华人华侨客户,丰富产品内容,完善服务手段,实现跨跃式发展。对于人民币业务,本文认为应该加强对监管政策以及市场变化趋势的分析,多渠道开拓和提升人民币业务的产品服务。同时本文认为应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在保障经营战略执行中,本文认为尤其需要控制合规风险。
张永来[3](2014)在《WZ农行中间业务竞争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从国内外金融业发展情况来看,中间业务的发展引起了商业银行业务和风险结构的深刻变化。中间业务已成为银行经营发展的风向标、效益增长的支撑点和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中的核心地位日益显现。为此,科学地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所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与内部条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营战略,对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选取WZ市农业银行作为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并从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法治环境等几个方面定性分析外部战略环境对该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其次,从企业组织结构、产品和服务、人力资源、激励政策四个方面对影响该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内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再次,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组织结构、产品和服务、人力资源、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最后,制定出该行中间业务竞争策略的具体实施步骤。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定量分析等方法,详细分析了Wz农行中间业务经营策略,通过策略要素分析提出科学的提升方案,促进该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并对相关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王刚[4](2011)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任何事物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路径的选择决定事物的成败。路径的选择受事物本身以及影响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诸多因素影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实证研究的成果,可以对事物发展的路径进行正确的选择,从而决定事物的前进方向。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的国际化和贸易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际间资金和资本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与之相配套发展的,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也越来越普遍。一百多年间,特别是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政府放松对金融系统的管制和采取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政策,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和实行资本输出过程中,先后出现了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美洲银行、三菱银行等一大批跨国经营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各地,经营范围涉及各国经济领域,形成一个跨国的经营网络,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已成为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和内容。中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更加紧密融合,将推动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活动跨越国界,由局部地区性的传统业务活动发展为全球性的、创新性的业务活动。同时,根据世贸组织对等互惠,政策信息透明的原则,许多外资商业银行也开始涉足我国经济领域,开展各项经营业务,我国金融市场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抵御风险和提高盈利,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走向国际化的经营,符合当前时代潮流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可以说,商业银行的国际化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的摆在我们的面前。因此,有必要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的商业银行要打造成为世界一流银行,在国际化发展中必须拥有清晰的国际化整体发展战略并有效地将其分解和具体化,要保持成长必须选择审慎缜密的发展路径而不是机会主义式抽签儿的方式和方法。根据银行国际化的内涵,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可以分解为机构国际化路径、业务国际化路径、管理国际化路径,机构国际化路径可以进一步具体分解为股权边界选择和区域市场选择,业务国际化可以进一步具体分解为业务选择和行业选择,管理国际化较为复杂,涵盖了融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控制、人才培养等多方而内容,考虑到本文研究商业银行在国际化决策时面临的现实选择,这一部分多属于后续工作,不再做阐述。因此,本文根据商业银行国际化内容提取了银行家在进行国际化决策时不可回避必须考虑的4个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具体来说,本文的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是指商业银行在总体国际化发展战略引导下,选择不同的方式和策略完成跨国银行全球布局,从地理区域、行业选择、业务路径、股权边界14个维度进行考察。本文首先说明了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基本内涵,包括概念,内容,形式和标准等,对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基础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具体将可能对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产生影响的理论基础按分析角度不同分为四类,一类是国际化动因理论,这类理论主要回答为什么商业银行要国际化的问题,但是其中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同样可为本文所研究的路径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一类是并购学理论,从企业扩张方式的角度进行的路径选择分析;一类是商业银行发展阶段理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归纳;最后一类是以战略经营的角度看待路径选择问题,即出于银行各种战略需要,以长期的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了国际化路径选择。其次从当前国际金融体制和全球金融市场出发,分析了我国政府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态度、发展水平和金融环境,考察了在巴塞尔协议约束下各国对金融的监管和市场准入控制,进而从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出发,重点分析了我国这样一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化路径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银行国际化并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要受到政治、对外经济交往、国际金融监管等诸多宏观因素影响,我们有必要将之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对全球金融体制和金融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我国金融产业发展和国家金融战略有一个全而的了解,从而立足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寻找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有效道路。同时,本文对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大通、汇丰集团、三菱日联、瑞银集团、富国银行、美联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这11个大型金融集团的跨国发展之路,并通过与我国商业银行所处历史阶段、金融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对比,寻找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有中国特色的跨国发展之路。通过比较上述11家金融集团的国际化过程,这种研究在国内的比较研究中,也尚属首次。最后,本文总结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应遵循“本土化、市场化和阶段化”的原则,在业务,行业,地域和股权边界四个维度分别采用不同的路径。在业务选择方面,分析了人民币区域化带来的机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充分把握这一良机,重点发展自身所特有的优势业务—人民币业务,并推荐了科技发展和业务创新在推动国际化业务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行业选择方面,考虑现阶段商业银行的多余资本和盈利模式压力,如果发展业务多元化仍然在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曲线临界点内,则应当采取多元化拓展战略,反之,随着业务和规模扩张,如果出现了妨碍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情况,如盈利能力不行,或是阻碍核心业务发展等情况,那么也要进行果断的剥离,商业银行应在不断地扩张和剥离中达到自身的平衡;在地域方面,根据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程度,借鉴国际金融集团的发展经验,本分提出了“整合港澳资源,拓展亚太地区,进军非洲南美市场,最后挺进欧美发达市场”的区域路径目标;在股权边界选择方面,本文以Dunning的OLI模型为基础,加入了市场环境(M)这一层面,形成了OLIM分析模型,以此分析了我国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银行规模、国际化经验、地理距离、文化差异、银行业管制、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双边贸易额,东道国国际化程度及市场规模等,通过以上影响因素分析来决定选择哪种方式。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对这4个维度作出抉择,有计划、有组织、有序地实施国际化战略,推动海外扩张具体项目的实施。而且这些路径的选择具有内在的联动性,互相施加影响,互相制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整体战略,推动商业银行向着跨国银行的目标得以逐步实现。
谢永栋[5](2011)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研究(1935-1937)》文中研究说明中央信托局是南京国民政府国家金融体系“四行二局”的重要成员之一,同时也是国家金融统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信托活动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作为一个整体行业全面兴起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由于参与投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刚刚兴起的信托业在“信交风潮”中遭受了重大挫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我国信托业逐渐走上了正轨,获得了初步的发展,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又始终存在着诸多困境,为了发达“中国化”的信托业,信托学界和业界人士行动起来不断呼吁政府加强对信托业的重视,通过立法来更好地规范、监管和引导信托业的发展。而南京国民政府却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发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建立起金融统制体系的需要,出于维护金融主权、解决财政危机、统一对外采购武器事宜以及取缔中外有奖储蓄会等原因的考量,决议成立国营信托机构来实现上述目标。国民政府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的召开,使中央信托局的成立最终获得了政府的许可,经过年余的紧张筹备和组织人事的争斗,1935年10月1日,中央信托局正式成立并开始对外营业。中央信托局成立后,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最高领导机构、业务职能处室、内部管理机构以及各地分支机构等组织架构,这种组织机构的设置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中央信托局的成立是南京国民政府国家金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金融统制的初步完成。中央信托局成立初期,一方面积极秉承政府意志举办各种政府交付的业务,另一方面立足本业不断扩展新的业务渠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举办公务员、军人以及社会团体等的强制储蓄以及在接收中外有奖储蓄会的基础上,开办中央储蓄会不断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为国家筹集了大量的建设资金;通过中德易货贸易以及建设和经营虬江码头,初步统一了国民政府对外采购军火的事宜,所采办的武器在抗战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举办国营事业、公用事业、教育文化各机关的信托、保险等业务,一方面获取了巨额利润,另一方面又对民营保险业、信托业形成了竞争和排斥,但同时又通过对民营所不能承受的信托、保险业务进行受理和承保,特别是举办战时兵险,为抗战初期保障农工矿品等战时资源能畅通运行以及保障广大沦陷区的机关、厂矿等重要部门西撤,以安定后方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成绩都是应该值得肯定的。总之,在南京国民政府十年的国家经济、金融建设中,中央信托局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作为一个国营的金融统制机构,中央信托局又不可避免地对民营金融业形成了竞争和排斥。由于专制统治和国家资本的畸形发展的特性,中央信托局始终存在着公私不分、以权谋私,化公为私,中饱私囊以及为了扩展各自的政治、经济势力,各派系斗争不断等一系列官场恶习。
江涛[6](2011)在《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银行制度创新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提出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在此形势下,银行业如何支持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政府部门、银行业以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论文以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我国银行制度创新为研究主题,首先概述统筹城乡背景下我国银行现行制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了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起因,并对后危机时代金融改革以及统筹城乡金融服务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总结提炼;在阐述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特征及动因的基础上,对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架构作出深入的分析,探讨银行制度创新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和影响机制;然后,分别从演变路径、现状、存在问题与创新路径等方面深入分析银行组织体系制度、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的创新;并以重庆市为例,提出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路径,并阐述了制度创新有效实施的外部环境保障,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第一,当前,我国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失衡现象较为严重,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银行制度安排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制度变迁性质是对现有制度框架的修修补补,银行制度安排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第二,通过对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表明,银行组织体系是银行制度创新的稳固基础,产权制度是银行制度创新的核心环节,经营制度是银行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风险控制制度是银行制度创新的有力保障。影响银行制度创新的各因素间是一种动态的交互关系,外部环境系统与自身要素系统及其子系统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信息反馈网络。第三,通过对国家与高管人员的双重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进行深入的分析表明,国家为了激励银行高管人员更好地服务于统筹城乡发展,应让高管人员的收益与银行经营绩效直接挂钩。在设计激励合约时,国家应根据金融资源禀赋、高管人员的Arrow-Pratt绝对风险规避度量、管理银行绩效的变异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可变收益分配率的大致范围,并作出适当的动态调整。第四,在执行监管要求的过程中,监管部门与银行构成博弈的双方。本论文通过运用博弈论方法进行分析表明,为促使银行积极执行监管要求,更好地为统筹城乡发展服务,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致力于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管工作效率,例如创新科技手段,完善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和充实高素质监管队伍等。第五,在深入分析统筹城乡给重庆银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本论文对统筹城乡背景下重庆市银行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研究:为扩充重庆市农村金融市场规模,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性,完善银行业组织体系,应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探讨组建土地银行,同时建立健全绿色银行体系,实现统筹城乡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调整银行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以规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制度安排作为参照系,对各银行的产权制度进一步进行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改进信贷管理制度,创新贷款担保方式等进一步完善经营制度,扩大农村金融覆盖面。同时,通过建立健全银行体系风险甄别机制、风险化解机制、风险救援机制,构建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创新风险控制制度,以促进重庆银行业稳健持续发展。
高玮[7](2010)在《市场集中度、竞争与商业银行绩效 ——基于中资银行两个时段的分析》文中提出近代中资商业银行产生于19世纪末,初创时期面临着实力强大的外商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因此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中资银行才得以获得较快的发展,而这一进程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被迫中断。新中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银行业实行“大一统”的国家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和货币发行中心。1978年之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也逐渐被打破,成立了四大专业银行,80年代中期以后,四大专业银行开始进行企业化和商业化改革,同时,一些区域性、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继建立,中国商业银行再一次获得了发展的历史机遇。因此,可以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两个时段是中资银行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考察竞争程度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选用结构法和非结构法两种方法判断了近代和当代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其中,结构法发现近代上海和全国性中资银行的市场集中度在1918-1936年间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市场结构都由极高寡占型向中集中寡占型转变;当代中国银行业处于国有商业银行较高垄断的市场竞争格局,但是市场集中度在样本期内也呈现出下降的态势,相应的,市场结构已经显现出从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过渡的趋势。根据结构法可以判断出,随着市场集中度的下降,近代和当代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应当都呈现出逐渐上升的态势。非结构法则更为准确地测度了近代和当代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其中,勒纳指数法(Lemer Index)被用于测度近代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结果表明近代上海和全国性中资银行的竞争程度在1918-1936年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世纪30年代市场竞争程度的上升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其平均水平显着高于20年代;Panzar-Rosse模型被用于测度当代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结果发现当代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在样本期内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且市场结构在样本期内由寡头垄断型转变为垄断竞争型。结构法与非结构法的测度结果均表明近代和当代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与竞争程度之间呈现出反向的关系,即随着市场集中度的下降,银行业竞争程度逐步上升。第二,银行绩效包含微观企业和宏观两个层面,本文主要运用效率水平代表银行微观层面的绩效,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析近代中资银行的效率水平,结果发现近代上海中资银行技术效率水平在样本期内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而全国性中资银行的技术效率相对较为平稳,但是,两者均表现为20世纪20年代的效率水平整体上高于30年代的效率水平。其次,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估计了当代中国银行业的成本和利润效率状况,结果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总体上高于同期的国有制商业银行,国有制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在逐渐缩小,而利润效率的差距则在逐渐扩大。为了分析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与效率这一微观层面的绩效指标之间的关系,分别运用散点图趋势回归线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判断近代和当代中国银行业竞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代上海中资银行以及全国性中资银行的竞争与效率之间呈现出反向的变动关系,即随着银行业竞争程度的上升,效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与此相反,当代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与成本效率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银行业竞争程度是效率提高的格兰杰原因,即银行业竞争程度的上升提高了成本效率水平。第三,为了分析竞争与银行宏观层面绩效的关系,本文通过考察银行业竞争对我国制造业部门外部融资行为的影响,间接判断竞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制造业部门的发展,因为竞争程度的提高促使银行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效率,为制造业部门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为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制造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此类制造业部门加快投资,制造业部门的技术进步、规模扩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产品带有更高的技术附加值,使得制造业部门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间接推动了国民经济增长。综上所述,本文对中国近代和当代银行业内部管理制度与外部经营环境的分析,支持了结构-行为-绩效(SCP)假说,即市场集中度与竞争程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同时,为竞争提高效率的观点提供了证伪的依据,即只有在有序和适度的竞争环境中,竞争程度的提高才会促进企业效率的提升;最后,为当代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即当代中国银行业市场可以进一步放松进入壁垒,增强银行业竞争程度,这不仅有利于银行效率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助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薛峰[8](2010)在《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业,特别是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与实力强大的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水平还普遍低下,存在着经营效益较低、金融创新乏力、资产质量缺乏可持续的保障等诸多问题,商业银行的产业竞争力还亟待提升。尤其是在当前几乎整个金融市场已经向全世界开放,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国外商业银行造成冲击的背景下,国外商业银行不仅不放弃中国市场,反而更加看重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虽然在这次危机中我国商业银行由于介入国际金融市场程度不深,受到危机的直接影响较小,但随着危机的后遗症慢慢展现,作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一方面将要面对国内经济下滑可能带来的市场需求萎缩和风险以及大量信贷投放带来新的不良贷款的隐患,另一方面也要面对实力雄厚、极具竞争优势的国外银行大举“进攻”我国的竞争和挑战。因此,进一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产业竞争力,既能提高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市场地位,也能使我国的优秀商业银行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更为矫健。基于此,本文研究商业银行的产业竞争力无疑就具有相当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特别的,与已有有关商业银行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视角不同,本文的研究是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企图将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组织理论具体运用到我国商业银行业的研究中,探索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结构原因,然后从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产业竞争力。因此,从上述背景和写作出发点考虑,本文将论文题目定为“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力求首先通过选择适当的商业银行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接着同样采用实证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的产业组织内外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和把握;然后再在对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组织结构二者均已把握的基础之上,选择计量工具对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两者的相关关系和相关背后的组织结构原因;最后基于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用于优化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和同时达到提升产业竞争力目的的政策建议。从具体内容上来看,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和框架,以及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理论基础:针对本文所要研究的主题,首先对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在认清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三者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产业竞争力的内容结构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评述;然后对产业竞争力形成的产业组织机制进行了探索和阐述,即通过从产业竞争力的视角来对产业组织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对产业组织的不同理论流派对竞争与效率的观点进行整理,解析产业竞争力形成的产业组织机制;最终从产业组织理论提出对产业竞争力的解释框架,形成后文展开研究的坚实理论基础。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竞争力实证: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背景与分析基础作了阐述,即回顾了我国商业银行业发展及体系演变的历程之后,从商业银行业所具有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出发,在借鉴已有学者主流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体现商业银行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三性原则为标准,构建了一个基本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接着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构成的主要商业银行以及上市商业银行为代表性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和上市商业银行的现实竞争力状况做了实证分析和把握。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实证:商业银行的产业组织结构既包括产业组织外部形成的市场结构因素,也包括具体到企业组织层面的治理结构因素。本章分两节进行阐述,第一节研究产业市场结构状况,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程度以及进退壁垒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深入的剖析;第二节对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主要是以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适当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状况进行了研究。第五章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性研究:在第二章产业竞争的产业组织机制的理论支撑之下,针对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结果,通过计量工具的使用,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并结合其他实证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在得出二者之间关系的同时,也对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我国商业银行业外部环境分析: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的背景下,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所处的客观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对商业银行业外部宏观环境所存在的潜在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其次借助于波特的竞争力五力模型,对商业银行的产业环境从产业潜在竞争对手状况、业内现有银行之间的竞争强度、客户讨价还价能力和产业替代性产品的竞争压力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七章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在第五章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相关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业目前所处的外部客观环境因素,提出改善和优化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达到减少金融风险,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政策建议。为了使分析内容尽可能做到完善,文章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借鉴相关理论与创新相结合的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动静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等,其中计量和统计工具的运用较为普遍。从本文可能的创新性来讲,本文重视研究视角的新颖性和实证方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较具创新性。在研究视角上,以产业组织结构为切入点,以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为导向,结合产业环境,寻求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政策路径;在进行研究的具体过程中,通过选取行业中的主体银行和先进银行为研究对象,充分反映文章研究的“产业”目的,在对产业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创新性的引入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并对治理结构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且论文对环境因素也给予了重视和考虑。但同时由于笔者对理论的解读不够深入,区域性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银行的研究未能全部涉及,影响了研究的完整性,以及数据搜集上的不足等遗憾,又使得文章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都需要笔者在以后的研究和实践中进一步予以弥补和完善。
房树人[9](2010)在《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银行业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一方面,银行业市场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进而决定或影响着银行业的市场绩效;另一方面,银行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又会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银行业产业组织。因此,中国银行业活力的增强和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理的银行业产业组织。本文在对银行业产业组织相关理论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从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方面对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国外银行业产业组织演变的经验,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提出可行的政策选择。前言包括论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技术路线和创新点及其不足六个部分,着重说明了选择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作为论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现状。正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银行业产业组织相关理论。本章内容在对产业组织概念、理论渊源、主要流派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银行业产业组织的衡量方法,为后面的论文展开及分析提供了铺垫。第二章是国际银行业产业组织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章分析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银行业产业组织,全面把握其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并得出国际银行业产业组织的主流演变趋势,这包括:大型银行继续扮演着银行兼并特别是跨国兼并的主角;银行规模大型化与资产集中化潮流加剧行业垄断,深化竞争;广大的中小银行在严峻的挑战中积极寻求着自己的生存空间;银行业的混业化趋势日趋明显;各国的银行监管由分散的部门的分工日益走向跨部门的集中和统一。第三章是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从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进入与退出壁垒以及区域结构和空间分布诸方面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得出银行业市场结构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由传统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逐步向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过渡,并进一步剖析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等方面的影响和成因。本章是产业组织的重要内容,它揭示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现状,为改善市场结构和优化产业组织提供重要借鉴。第四章是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市场行为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的竞争行为:二是非价格的竞争行为。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表现在存贷利率浮动范围的扩大、商业银行之间的兼并收购、实施产品的差异化策略、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和从事综合化经营等方面。第五章是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从市场绩效看,2003年是中国银行业的分水岭,从长期的效率低下逐渐走向绩效的良好表现,从不良贷款的居高不下走向风险拨备的空前提高,从体系的脆弱走向行业的成熟,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国际地位获得显着提高。第六章是完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政策建议。这部分是文章的归宿和落脚点。研究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目的在于优化市场结构、引导市场行为和提高市场绩效,实现进一步完善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目标。在立足国内银行业实际,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得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至少包括:市场结构的垄断竞争和适度集中;市场行为的规范化、多元化和创新性;市场绩效的持续提高和富有竞争力。为了完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我们需要做到深入调整市场结构、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和努力提高市场绩效,同时要继续加大银行业改革力度、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和加强金融监管。
马新宇[10](2010)在《沈阳盛京银行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业是现代经济运转的核心,而城市商业银行又是中国金融核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的国际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性调整、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以及外资银行机构逐步进入的现实环境下,国内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来自国内和境外的同业竞争压力也表现为空前巨大。国内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原有竞争优势日渐弱化,生存空间备受挤压的条件下如何提高经营效益与管理效率,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防范风险,增强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和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是国内城商行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在这种情况下,沈阳盛京银行如何站在历史的新的起点,借助渠道管理,明确客户的归属、明确以服务为基础的金融创新、明确产品的差异化管理、明确电子渠道战略和明确客户经理渠道战略,强化渠道资源优势集中为体现。维护沈阳盛京银行安全运行和稳健发展,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能力、金融创新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实现竞争力提升,对于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盛京银行进行组织结构以及业务流程的再造,实现区位经营优势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充足资本金,深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强化内部管理和内控制度建设,实施人才激励和营销战略等一系列措施,达到沈阳盛京银行资产质量的提高以及竞争优势的提升。最后,本文希冀提出的见解和对策能够为国内城市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竞争力的提升尽一份微薄之力。
二、内地中行应发展信托业务以提高竞争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地中行应发展信托业务以提高竞争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银行甘肃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关于中间业务发展的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其发展 |
(一)中间业务的含义和种类 |
(二)中间业务相关理论及实践综述 |
(三)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四)国内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
三、中行甘肃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一)中行甘肃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二)中行甘肃分行中间业务同业及境外银行比较 |
(三)中行甘肃分行中间业务内外环境及SWOT分析 |
四、中行甘肃分行中间业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基础客户群规模偏低 |
(二)传统优势业务出现下滑 |
(三)创新能力不足 |
(四)缺乏中间业务专业人才 |
(五)对中间业务发展涉及产品风险管控水平不足 |
五、中行甘肃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 |
(一)中间业务的发展目标 |
(二)中间业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运作机制 |
(三)中间业务发展的市场策略 |
(四)中间业务发展的创新策略 |
(五)中间业务发展的内部管理策略 |
(六)中间业务发展的风险控制策略 |
六、实现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 |
(一)树立危机意识加大科技投入 |
(二)加强人才培养 |
(三)健全激励约束和利益分配机制 |
(四)风险管控保障措施 |
七、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人民币汇率改革背景下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经营战略分析 ——以中国银行东京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企业经营战略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企业经营战略的主要理论概述 |
2.1.1 PEST分析法 |
2.1.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理论 |
2.1.3 SWOT分析法 |
2.2 企业经营战略制定的步骤 |
3 中国银行东京分行经营现状诊断分析 |
3.1 中国银行东京分行简介 |
3.2 中国银行东京分行的战略任务系统现状 |
3.2.1 企业价值观 |
3.2.2 企业使命 |
3.2.3 营销理念 |
3.2.4 中期总体战略规划 |
3.3 组织架构分析 |
3.4 经营现状分析 |
3.4.1 近年经营业绩 |
3.4.2 主要经营举措 |
3.4.3 综合评价 |
4 中国银行东京分行经营环境分析 |
4.1 PEST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产业竞争态势分析 |
4.2.1 现有企业之间竞争分析 |
4.2.2 供应商分析 |
4.2.3 购买者分析 |
4.2.4 潜在进入者分析 |
4.2.5 替代品分析 |
5 中国银行东京分行经营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
5.1 SWOT分析 |
5.1.1 优势 |
5.1.2 劣势 |
5.1.3 机会 |
5.1.4 威胁 |
5.2 使命、愿景、战略目标 |
5.2.1 使命 |
5.2.2 愿景 |
5.2.3 战略目标 |
5.3 总体经营战略的选择 |
5.4 竞争战略的定位与选择 |
5.5 职能战略分析 |
5.5.1 公司金融战略 |
5.5.2 个人金融战略 |
5.5.3 跨境人民币战略 |
6 战略执行及保障措施 |
6.1 FTP管理战略 |
6.2 RPC运营模式建设 |
6.3 人力资源战略 |
6.4 合规风险战略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3)WZ农行中间业务竞争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分析 |
2.1 企业竞争力 |
2.2 企业竞争策略 |
2.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简介 |
3 WZ农行中间业务发展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WZ农行中间业务基本情况介绍 |
3.1.1 WZ农行总体概况介绍 |
3.1.2 WZ农行中间业务介绍 |
3.2 WZ农行中间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3.3 WZ农行中间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
3.3.1 WZ农行中间业务组织体系分析 |
3.3.2 WZ农行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体系分析 |
3.3.3 WZ农行中间业务人才体系分析 |
3.3.4 WZ农行中间业务考核激励体系分析 |
3.4 WZ农行中间业务存在问题总结 |
3.4.1 WZ农行中间业务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 |
3.4.2 WZ农行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
3.4.3 WZ农行中间业务人才体系存在的问题 |
3.4.4 WZ农行中间业务考核激励体系存在的问题 |
4 WZ农行中间业务竞争策略的选择 |
4.1 WZ农行中间业务竞争策略目标 |
4.2 WZ农行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创新策略 |
4.3 WZ农行中间业务竞争辅助体系 |
4.3.1 WZ农行中间业务营销组织体系优化方案 |
4.3.2 WZ农行中间业务人才体系优化方案 |
4.3.3 WZ农行中间业务考核激励体系优化方案 |
5 WZ农行中间业务的竞争策略的实施 |
5.1 WZ农行中间业务竞争策略优化实施的组织安排 |
5.2 WZ农行中间业务竞争策略实施的财务资源安排 |
5.2.1 工资资源安排 |
5.2.2 营销费用资源安排 |
5.3 WZ农行中间业务竞争策略的执行和跟踪评价 |
5.3.1 中间业务营销组织体系的具体建设和评价 |
5.3.2 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具体执行及评价 |
5.3.3 中间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和评价 |
5.3.4 中间业务考核激励策略的优化执行和评价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际化理论研究 |
1.2.2 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研究 |
1.2.3 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
1.2.4 国际化方式 |
1.2.5 国际化经营战略 |
1.2.6 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 |
1.2.7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商业银行国际化 |
2.1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概念 |
2.2 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 |
2.3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内容 |
2.4 银行国际化的组织形式 |
2.5 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度量标准 |
2.6 本章小结 |
3 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3.1 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范畴 |
3.2 国际化动因理论 |
3.2.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3.2.2 垄断优势理论 |
3.2.3 内部化理论 |
3.2.4 客户追随理论 |
3.2.5 引导效应假说 |
3.2.6 并购学理论 |
3.3 发展阶段理论 |
3.3.1 盖迪商业银行国际化三阶段理论 |
3.3.2 英国迪肯教授Dicken的四个阶段 |
3.3.3 范洵服务银行业导向五阶段理论 |
3.4 经营战略理论 |
3.4.1 长期战略理论 |
3.4.2 参与银行体系重整假说 |
3.4.3 银行经营效益假说(分散风险说) |
3.4.4 交易成本理论 |
3.4.5 风险偏好理论 |
3.4.6 学习型对外投资理论 |
3.4.7 金融博弈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环境与体制 |
4.1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研究 |
4.1.1 现代国际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
4.1.2 金融监管与多边协调机制 |
4.2 各国金融体制与监管概述 |
4.2.1 了解各国金融监管环境对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必要性 |
4.2.2 金融监管理论对银行国际化方式选择的影响 |
4.2.3 东道国的金融监管内容 |
4.3 我国金融体制及"走出去"战略约束 |
4.3.1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发展 |
4.3.2 走出去初现端倪 |
4.3.3 我国金融市场特征 |
4.4 国内外宏观环境发展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 |
4.4.1 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为国际化扩张夯实了基础 |
4.4.2 国际金融一体化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 |
4.4.3 客户对于商业银行综合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提升 |
4.4.4 全球金融市场震荡为金融机构组织模式调整提供了契机 |
4.4.5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和人民币区域化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提供了契机 |
4.5 本章小结 |
5 国外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
5.1 全球金融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
5.1.1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
5.1.2 全球金融行业发展态势 |
5.2 国际大银行的跨国发展之路 |
5.2.1 业务国际化路径分析 |
5.2.2 行业路径分析 |
5.2.3 地理区域和目标市场分析 |
5.2.4 进入方式分析 |
5.3 案例分析 |
5.3.1 汇丰银行的国际化成长 |
5.3.2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并购荷兰银行的教训 |
5.4 经验与启示 |
5.4.1 国际大银行的成功经验 |
5.4.2 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大银行的不同之处 |
5.4.3 走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国际化道路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竞争力与影响因素 |
6.1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国际化水平 |
6.1.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格局 |
6.1.2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经营总体情况 |
6.1.3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衡量标准 |
6.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综合能力评述 |
6.2.1 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扩张战略推进的初始条件 |
6.2.2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实力不断增强 |
6.3 培育并拓展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
6.3.1 世界领先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
6.3.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6.3.3 培育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
6.4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几大因素 |
6.4.1 外部因素 |
6.4.2 内部因素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 |
7.1 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原则 |
7.1.1 确定适合自己的国际化战略 |
7.1.2 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
7.2 区域选择路径 |
7.2.1 根据区位优势,实施合理的区位发展战略 |
7.2.2 分步骤、分阶段确立阶段性国际化重点区域 |
7.3 行业路径选择 |
7.3.1 我国金融机构实施综合化经营情况 |
7.3.2 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特色,有选择性的配置行业结构 |
7.4 业务发展路径 |
7.4.1 业务类型 |
7.4.2 业务国际化选择原则 |
7.4.3 充分利用人民币区域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
7.4.4 科技提升海外业务竞争力 |
7.4.5 通过业务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
7.5 进入方式路径选择 |
7.5.1 银行国际化的三种进入方式 |
7.5.2 三种进入方式优缺点分析 |
7.5.3 基于OLIM理论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南京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研究(1935-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探讨的对象 |
二 本选题的学术史回顾 |
三 本选题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观点 |
四 资料的来源和研究方法的运用 |
第一章 中国信托业的发端 |
第一节 信托的定义和起源 |
第二节 世界各国信托业的发展概况 |
第三节 中国信托活动的出现和信托学说的传入 |
第四节 中国信托业的兴起 |
第五节 "信交风潮"的爆发及其影响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央信托局的考量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信托业的发展 |
一、中国信托业的初步发展 |
二、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困境 |
第二节 学界与业界呼吁政府重视信托业 |
一、学界人士的呼吁 |
二、信托业界人士的呼吁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信托局的因素分析 |
一、加强金融统制 |
二、维护金融主权 |
三、解决财政危机 |
四、统一对外采购武器 |
第三章 中央信托局的筹备及其成立 |
第一节 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 |
一、徐堪的提案及其主要内容 |
二、对提案内容的分析 |
第二节 中央信托局的筹备 |
一、成立中央信托局筹备处 |
二、围绕筹备的人事争斗 |
第三节 中央信托局的成立 |
一、中央信托局的成立过程 |
二、中央信托局的领导机构 |
三、中央信托局的内部组织与分支机构 |
第四章 成立初期的中央信托局 |
第一节 筹集国家建设资金 |
一、实行公务员强制储蓄 |
二、军人强制储蓄 |
三、中央储蓄会开展有奖储蓄业务 |
四、经办上海所得税审核业务 |
第二节 统一对外采购事权 |
一、中德易货贸易 |
二、建设和经营虬江码头 |
第三节 开展信托和保险业务 |
一、开展金融信托业务 |
二、举办产物保险业务 |
三、实施战时兵险业务 |
第四节 强化金融统制 |
一、加强对信托业的监管 |
二、增强国营保险业的实力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银行制度创新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进一步评价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论文组织结构及创新之处 |
2. 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
2.1 制度创新的理论内涵及特征 |
2.1.1 制度创新的理论内涵 |
2.1.2 制度创新的特征 |
2.2 研究的基础支撑理论 |
2.2.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关银行信用的论述 |
2.2.2 二元经济理论 |
2.2.3 金融发展理论 |
2.2.4 公司治理理论 |
2.2.5 委托代理理论 |
2.2.6 风险控制理论 |
2.3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 |
2.3.2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
2.3.3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趋势 |
3. 统筹城乡背景下重庆市经济金融及资金供求状况分析 |
3.1 当前重庆市经济及银行业运行情况 |
3.1.1 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 |
3.1.2 重庆市银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
3.2 重庆市银行制度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2.1 银行制度创新面临的挑战 |
3.2.2 银行制度创新面临的机遇 |
3.3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资金供求分析 |
3.3.1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资金需求分析 |
3.3.2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资金供给分析 |
3.3.3 银行在统筹城乡中满足资金需求的重要性 |
4. 后危机时代银行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4.1 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起因 |
4.1.1 与以往危机的共同原因 |
4.1.2 本次金融危机的新因素 |
4.2 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改革的主要经验 |
4.2.1 进一步规范激励机制,强化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 |
4.2.2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分析、监测和防范 |
4.2.3 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并重,全面提升审慎监管标准 |
4.2.4 加强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防止风险外溢和道德风险 |
4.2.5 填补监管漏洞,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 |
4.2.6 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加强消费者保护 |
4.3 统筹城乡金融服务的国际经验 |
4.3.1 美国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4.3.2 法国功能齐全的农业信贷银行 |
4.3.3 孟加拉国的农村微型金融机构 |
4.4 危机对统筹城乡背景下我国银行制度创新的启示 |
4.4.1 构建完善的多层次银行体系 |
4.4.2 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
4.4.3 加强对银行全方位的风险监管 |
4.4.4 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
4.4.5 创造有利于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 |
5.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架构 |
5.1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特征及动因 |
5.1.1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特征 |
5.1.2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动因 |
5.2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总体架构 |
5.2.1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总体架构 |
5.2.2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作用机制 |
6.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银行组织体系制度创新 |
6.1 我国银行组织体系制度变迁: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 |
6.2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 |
6.2.1 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缺位 |
6.2.2 商业性金融机构职能弱化 |
6.2.3 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缺位严重 |
6.3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组织体系制度创新的框架 |
6.3.1 统筹城乡银行组织体系创新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构建 |
6.3.2 统筹城乡银行组织体系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
6.4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组织体系制度创新的路径 |
6.4.1 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支农主体作用 |
6.4.2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银行组织体系 |
6.4.3 引导正规银行进行普惠金融服务和非正规金融机构规范化发展 |
6.4.4 建立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绿色银行体系和土地银行 |
7.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银行产权制度创新 |
7.1 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简要回顾 |
7.2 商业银行现有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7.2.1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7.2.2 城市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7.2.3 其他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7.3 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7.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7.3.2 模型设立与分析 |
7.4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产权制度创新的路径 |
7.4.1 统筹城乡背景下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则 |
7.4.2 统筹城乡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改革 |
7.4.3 统筹城乡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改革 |
7.4.4 统筹城乡背景下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
8.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银行经营制度创新 |
8.1 银行经营制度理论简述 |
8.2 宏观层面上的银行经营制度 |
8.2.1 国外银行经营制度的简介 |
8.2.2 国外主要混业经营模式的特点及评价 |
8.2.3 我国银行经营制度的变迁 |
8.2.4 我国银行经营制度变迁的效应评价 |
8.2.5 银行经营制度改革和创新的路径选择 |
8.3 微观层面上的银行经营制度 |
8.3.1 农村金融服务取得的成效及原因分析 |
8.3.2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 |
8.3.3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经营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
9.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银行风险控制制度创新 |
9.1 我国银行风险控制模式的发展历程 |
9.1.1 资产风险控制模式阶段 |
9.1.2 负债风险控制模式阶段 |
9.1.3 资产负债风险控制模式阶段 |
9.1.4 全面风险控制模式阶段 |
9.2 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评价 |
9.2.1 我国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
9.2.2 重庆市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
9.2.3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
9.3 银行监管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9.3.1 银行监管概况 |
9.3.2 银监会成立以来的银行监管理念及实践 |
9.3.3 银行监管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基于博弈视角的分析 |
9.4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风险控制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9.4.1 构建合理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
9.4.2 持续优化内部风险控制流程 |
9.4.3 构建内部风险控制运行配套机制 |
9.4.4 加强银行监管能力建设 |
9.4.5 建立差别化监管机制推动统筹城乡农村金融服务 |
9.4.6 微观审慎监管——构建重庆市单体银行风险预警模式 |
9.4.7 宏观审慎监管——建立银行体系系统性监管框架 |
10.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银行制度创新案例分析 |
10.1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践及评价 |
10.1.1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 |
10.1.2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后的经营绩效及评价 |
10.2 农行重庆市分行三农金融事业分部经营管理模式概况及评价 |
10.2.1 农行重庆市分行三农事业分部的概况 |
10.2.2 农行重庆市分行三农事业分部经营管理模式的评价 |
10.3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明星农村资金互助社概况及评价 |
10.3.1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明星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概况 |
10.3.2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明星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评价 |
10.4 渝东南银行业实施“绿色信贷”实践及评价 |
10.4.1 渝东南银行业实施“绿色信贷”的实践 |
10.4.2 渝东南银行业实施“绿色信贷”的成效及评价 |
10.5 重庆银行风险管理实践的经验和评价 |
10.5.1 重庆银行风险管理主要做法及成效 |
10.5.2 重庆银行风险管理的效应评价 |
11.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银行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建设 |
11.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11.1.1 完善信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
11.1.2 加快农村金融相关立法进程 |
11.1.3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相应法规 |
11.2 不断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
11.2.1 出台涉农贷款财税扶持政策 |
11.2.2 成立涉农贷款损失补偿基金 |
11.3 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 |
11.3.1 不断壮大担保机构担保实力 |
11.3.2 探索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 |
11.4 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11.4.1 培植农村信用体系 |
11.4.2 完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 |
11.4.3 加快支付结算体系建设 |
11.5 构筑多元化信息共享机制 |
11.5.1 塑造良好的银政企关系 |
11.5.2 加快信息网络化建设 |
12.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2.1 研究结论 |
1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市场集中度、竞争与商业银行绩效 ——基于中资银行两个时段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和论文框架 |
1.4.1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市场结构分析 |
第一节 银行体制分析 |
2.1.1 近代中国银行业体制 |
2.1.2 当代中国银行业体制 |
第二节 市场结构分析方法 |
2.2.1 绝对法 |
2.2.2 相对法 |
第三节 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
2.3.1 近代上海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
2.3.2 近代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
2.3.3 当代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
第三章 市场竞争度分析 |
第一节 市场竞争行为 |
3.1.1 近代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行为 |
3.1.2 当代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行为 |
第二节 市场竞争度分析方法 |
3.2.1 勒纳指数(Lerner Index)模型 |
3.2.2 Panzar-Rosse模型 |
第三节 市场竞争度分析 |
3.3.1 近代上海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分析 |
3.3.2 近代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分析 |
3.3.3 当代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分析 |
第四章 银行绩效分析 |
第一节 银行绩效的两个层面 |
4.1.1 银行宏观层面绩效 |
4.1.2 银行企业层面绩效 |
4.1.3 商业银行效率内涵 |
4.1.4 商业银行效率分类 |
第二节 银行内部管理制度 |
4.2.1 近代中国银行业内部管理制度 |
4.2.2 当代中国银行业内部管理制度 |
第三节 银行效率分析方法 |
4.3.1 数据包络分析(DEA) |
4.3.2 随机前沿分析(SFA) |
第四节 银行业效率分析 |
4.4.1 近代中国银行业效率水平测度 |
4.4.2 当代中国银行业效率测度 |
第五章 银行竞争与绩效关系分析 |
第一节 竞争与银行企业层面绩效关系分析 |
5.1.1 近代中国银行竞争与效率关系 |
5.1.2 当代中国银行竞争与效率关系 |
第二节 竞争与银行宏观层面绩效关系分析 |
5.2.1 关于银行竞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 |
5.2.2 银行业竞争对制造业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商业银行业竞争力及其评价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竞争力相关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产业竞争力内涵分析 |
2.1.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内涵 |
2.1.2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来源 |
2.2 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机制 |
2.2.1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2.2.2 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分析框架 |
3. 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竞争力实证 |
3.1 实证分析背景与基础 |
3.1.1 银行业发展及商业银行体系回顾 |
3.1.2 商业银行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
3.1.3 基于绩效指标的产业竞争力内涵及评价体系 |
3.2 主要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 |
3.2.1 实证分析说明 |
3.2.2 流动性绩效指标分析 |
3.2.3 盈利性绩效指标分析 |
3.2.4 安全性绩效指标分析 |
3.2.5 实证小结 |
3.3 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实证 |
3.3.1 竞争力绩效指标分析 |
3.3.2 现实竞争力综合评价——基于2008年数据 |
4. 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实证 |
4.1 市场结构研究 |
4.1.1 市场份额分析 |
4.1.2 市场集中度分析 |
4.1.3 规模经济分析 |
4.1.4 产品差异化程度分析 |
4.1.5 进退壁垒分析 |
4.1.6 分析小结 |
4.2 治理结构研究 |
4.2.1 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变迁 |
4.2.2 上市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分析 |
5. 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性研究 |
5.1 市场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相关性研究 |
5.1.1 市场结构与盈利能力相关性研究 |
5.1.2 市场结构与流动性相关性研究 |
5.1.3 市场结构与安全性相关性研究 |
5.2 市场行为与效率对竞争力影响分析 |
5.2.1 市场行为对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5.2.2 市场效率对竞争力影响分析 |
5.3 治理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相关性研究 |
5.3.1 理论基础 |
5.3.2 股权结构对竞争力的影响 |
5.3.3 董事会特征对竞争力的影响 |
5.3.4 高管层激励约束机制对竞争力的影响 |
5.4 相关分析结论 |
5.4.1 分析总结 |
5.4.2 研究启示 |
6. 我国商业银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
6.1 商业银行业外部宏观环境研究 |
6.1.1 外部环境潜在机会分析 |
6.1.2 外部环境潜在威胁分析 |
6.2 基于五力模型的商业银行产业环境研究 |
6.2.1 模型介绍 |
6.2.2 产业竞争环境的波特模型分析 |
7.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
7.1 优化市场结构 |
7.1.1 彻底打破行政性垄断,保持行业适度的集中程度 |
7.1.2 鼓励中小银行发展,提高竞争程度 |
7.1.3 提高规模经济 |
7.1.4 降低市场进退壁垒 |
7.2 合理引导市场行为 |
7.2.1 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
7.2.2 完善定价机制 |
7.2.3 优化市场营销行为 |
7.2.4 改造传统业务流程 |
7.2.5 实现产品多元化经营 |
7.2.6 采取差异化战略,加大中间业务产品创新 |
7.2.7 促进重组并购行为 |
7.3 完善治理结构 |
7.3.1 稳妥推进股权改革实施进程,优化股权结构 |
7.3.2 完善董事会治理机制 |
7.3.3 加强和完善激励机制 |
7.3.4 促进治理约束机制的形成 |
7.4 改善竞争环境 |
7.4.1 积极完善经济社会环境 |
7.4.2 稳步推进政治法律环境建设 |
7.4.3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
7.4.4 扩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对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概述 |
二、国内学者对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情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银行业产业组织相关理论 |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渊源 |
一、产业组织的概念 |
二、产业组织的理论渊源 |
第二节 马克思与列宁的产业组织理论 |
一、马克思的竞争理论与垄断理论 |
二、列宁的产业组织理论 |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 |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阶段 |
二、哈佛学派 |
三、芝加哥学派 |
四、新制度学派 |
五、新奥地利学派 |
六、新产业组织理论 |
第四节 银行业产业组织的衡量方法 |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衡量 |
二、银行业市场行为及其类型 |
三、银行业市场绩效及其衡量 |
第二章 国际银行业产业组织特征及演变趋势 |
第一节 美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 |
一、低集中度的市场结构 |
二、美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 |
三、美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 |
第二节 欧盟银行业的产业组织 |
一、日益趋同的市场结构 |
二、欧盟银行业的市场行为 |
三、欧盟银行业的市场绩效 |
第三节 日本银行业的产业组织 |
一、日本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
二、日本银行业的市场行为 |
三、日本银行业的市场绩效 |
第四节 国际银行业产业组织的主流趋势 |
一、追求规模扩张的兼并收购持续升温 |
二、规模大型化和资产集中化潮流更加明显 |
三、经营模式由分业经营转变为混业经营 |
第三章 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市场份额分析 |
一、存款份额分析 |
二、贷款份额分析 |
三、资产份额分析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
一、中国银行业的CRn指数分析 |
二、中国银行业的HHI 指数和N 指数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 |
一、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 |
二、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退出壁垒 |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的区域结构和空间分布 |
一、中国银行业的机构分布 |
二、中国银行业的从业人员 |
三、中国银行业的地区分布 |
第五节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成因及影响 |
一、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成因 |
二、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第四章 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的价格竞争 |
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
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和挑战 |
三、商业银行的定价选择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的并购行为 |
一、银行并购的三种类型 |
二、银行并购的原因 |
三、银行并购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的产品差异化策略 |
一、存款市场的产品差别 |
二、贷款市场的产品差别 |
三、中间业务市场的产品差别 |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 |
一、混业经营的国际化趋势 |
二、中国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尝试 |
三、推进中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选择 |
第五章 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 |
一、商业银行的利润量 |
二、总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
三、营业收入结构 |
四、成本收入比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的资本资产状况 |
一、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
二、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
三、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关系的实证检验 |
一、统计模型构建 |
二、样本数据说明 |
三、回归结果检验 |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市场绩效提高的原因 |
一、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和加大监管执行力建设 |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改善和风险管控能力的提高 |
三、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日趋提高 |
第六章 完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深入调整银行业市场结构 |
一、继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调低最低注册资本要求 |
二、大力发展中小银行,积极发展民营银行 |
三、建立分类的弹性存款保险制度,弱化国家信用 |
四、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
第二节 进一步规范银行业市场行为 |
一、放松价格管制,赋予商业银行更大定价自主权 |
二、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之间的市场化并购重组 |
三、审慎鼓励银行的产品创新 |
四、放松分业经营限制,推进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 |
第三节 努力提高银行业市场绩效 |
一、注重资本充足率的达标 |
二、改善收入结构,拓宽非利息收入渠道 |
三、完善不良贷款的处理机制 |
第四节 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对外开放 |
一、加强大型商业银行改革 |
二、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 |
三、积极推进银行业的对外开放 |
第五节 加强金融监管 |
一、继续推进国内金融监管机构交流与合作 |
二、加强跨境金融监管合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沈阳盛京银行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2.1 促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盛京银行改革进程 |
1.2.2 围绕区位银行,明确市场定位的经营宗旨 |
1.2.3 提升竞争优势是适应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
1.3 研究意义 |
1.3.1 促进经济发展,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搭建平台 |
1.3.2 从环境适应型向未来创造型市场竞争转变的需要 |
1.3.3 转变经营观念,强化风险意识迎接外部挑战 |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2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 |
2.1 企业竞争力的主要理论基础 |
2.1.1 迈克尔·波特的企业竞争力模型 |
2.1.2 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IMD的竞争力理论 |
2.1.3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特性 |
2.2.1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内涵 |
2.2.2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中的"相比较能力" |
2.2.3 运用竞争理论对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
3 针对沈阳盛京银行竞争力的定量和定性评价分析 |
3.1 沈阳盛京银行现状 |
3.1.1 沈阳市金融业发展环境 |
3.1.2 沈阳盛京银行基本状况 |
3.1.3 衡量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
3.1.4 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尚难真正实施跨区域竞争 |
3.2 沈阳盛京银行竞争力评价和相比较分析 |
3.2.1 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 |
3.2.2 竞争力的定性指标评价分析 |
3.2.3 网上银行建设和中间业务贡献能力分析 |
3.2.4 风险防控能力的量化指标分析 |
3.2.5 对沈阳盛京银行竞争力评价分析的汇总 |
3.2.6 本章小结 |
4 沈阳盛京银行竞争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沈阳盛京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
4.1.1 缺乏有效的产权明晰,权力制衡机制 |
4.1.2 沈阳盛京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的诸多原因 |
4.2 市场观念不强、营销理念弱化 |
4.2.1 市场化服务的观念与行为停留在低层次上 |
4.2.2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网上银行开展不利 |
4.2.3 沈阳盛京银行客户经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
4.3 金融创新能力不强 |
4.3.1 创新观念不强 |
4.3.2 创新人才匮乏 |
4.3.3 中间业务发展水平滞后 |
4.3.4 产品的业务创新能力薄弱 |
4.3.5 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欠缺 |
4.4 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
4.4.1 沈阳盛京银行的信用风险防范能力不强 |
4.4.2 沈阳盛京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较弱的表现方面 |
5 沈阳盛京银行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5.1 明晰产权制度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5.1.1 强化董事会的决策和职责 |
5.1.2 强化银行高管层的权力制衡机制 |
5.1.3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制度约束机制 |
5.1.4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5.2 强化营销管理,树立服务观念 |
5.2.1 加强产品差异化经营与树立盛京银行品牌形象 |
5.2.2 拓展中间业务,实现多元化经营 |
5.2.3 吸收先进经验,实现服务管理的体系化 |
5.2.4 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及服务 |
5.2.5 重视客户营销关系 |
5.2.6 完善客户经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
5.3 全面推进金融创新,建立业务创新体系 |
5.3.1 收费基础业务创新 |
5.3.2 市场创新 |
5.3.3 网点管理创新 |
5.3.4 技术信息化创新 |
5.3.5 企业文化创新 |
5.4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 |
5.4.1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
5.4.2 确保控制措施运行的有效性 |
5.4.3 加强资本充足率的管理 |
5.4.4 沈阳盛京银行必须建立健全垂直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 |
5.4.5 建立控制体系标准化,防范金融风险 |
5.4.6 改进风险识别手段,尽快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6 结论 |
6.1 制度创新是保持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 |
6.2 沈阳盛京银行竞争力胜出要做好"五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内地中行应发展信托业务以提高竞争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银行甘肃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施伟. 兰州大学, 2017(02)
- [2]人民币汇率改革背景下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经营战略分析 ——以中国银行东京分行为例[D]. 郑建. 厦门大学, 2016(10)
- [3]WZ农行中间业务竞争策略研究[D]. 张永来. 中南大学, 2014(02)
- [4]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D]. 王刚. 北京交通大学, 2011(10)
- [5]南京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研究(1935-1937)[D]. 谢永栋.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
- [6]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银行制度创新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江涛.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4)
- [7]市场集中度、竞争与商业银行绩效 ——基于中资银行两个时段的分析[D]. 高玮. 南开大学, 2010(08)
- [8]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D]. 薛峰.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9]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D]. 房树人.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10]沈阳盛京银行竞争力提升研究[D]. 马新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