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改造工程视角下圆明园建筑场地布局及框架间结构

同治改造工程视角下圆明园建筑场地布局及框架间结构

一、从同治重修工程看圆明园建筑的地盘布局和间架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0)在《北海静心斋(镜清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海静心斋(镜清斋)研究是对清代皇家园林经典个案的系统研究,目的在于弥补西苑营建史料整理的缺环,完善和丰富清代皇家园林研究的理论成果。本文借助传统文献考证方法和现代测绘调查方法,将静心斋营建工程置于北海北岸格局变迁的历史背景下,梳理乾隆朝的营建过程并分析其发生的内在动因,提出清初八旗驻京制度对北岸的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改造大西天经厂则是静心斋营建的重要契机。通过解读样式雷图档等相关营缮档案,了解同光朝静心斋修缮的工程内容,从而完善对历史沿革的认知。基于对历史状况的可靠判断,本文通过横向对比同时期、同类型的园林作品,分析静心斋的空间特征,对其设计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通过审视乾隆皇帝宏观意义上的园林活动,分析静心斋的创作意象,体会到其中蕴涵的多元化、深层次园林艺术,突破了以往研究中仅以“写仿江南园林”笼统称之的局面,尤其是将园内“方池”放入中国古典园林史框架中进行思考,廓清了“方池”理水的源流及形式背后所反映的审美精神。最后通过解读乾隆皇帝御制诗系统分析静心斋的创作意象、审美意趣,总结造园思想,以经典个案的剖析推动乾隆时代园林艺术、园林文化的研究,对深化西苑整体价值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常清华[2](2012)在《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文中指出清代官式建筑体系是在清代工官制度背景下,以官方文本《工程做法则例》为范本,以样式雷图档为留存最为丰富的设计图档,以清代官式建筑为实体,以工匠的实际操作作为基础,围绕建筑营造业各个环节而形成的。本文细致梳理了清代官式建筑已有研究和成果,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学社及其前身的研究工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朱启钤所引领的“营造学会”、“中国营造学社”最先开始了对《工程做法则例》展开了注释补图的工作。该时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文本与术语的解读,以及对样式雷图档、文献等一系列的扩展研究。同时,对清代官式建筑进行的测绘与修葺工作,也促进了建筑保护理念的形成,并且对设计新建筑也起到了较大的启发作用。建国后,学社的研究思路得以继承并仍在延续。学社成员王璞子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1995年正式出版了专着《〈工程做法则例〉注释》,至今此书仍可谓是解读与研究《工程做法则例》的最为权威的着作。下篇为学社以外的研究工作。成立于1935年的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虽几经变迁,却仍延续至今(现名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其在致力于清代官式建筑的保护及修葺的同时,最先开始对古建筑操作工艺进行整理,并进行了古建筑模型的制作和彩画范本的绘制等大量工作。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建筑院校也对清代官式建筑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故宫博物院、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公司等单位,在古建技术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诸如编写了许多施工操作规程、编制定额,出版了多本建筑技术着作等。除此之外,建国后的多部古代建筑通史着作,从各自的立足点出发,以不同的角度对清代官式建筑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本文对清代官式建筑的研究历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目的、方法、成就和影响的基础上,彰显各个时期的典型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指明当前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今后可以深入发展的研究方向,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促进清代官式建筑研究的继续发展以至促成突破性的研究出现,为完善中国建筑史学框架做出贡献。论文最后一章为汇通性个案研究,通过选取晚清三座帝陵方城明楼天花以上大木作为研究对象,阐明《工程做法则例》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建筑设计通用规范”,揭示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作用。

许吉敏[3](2011)在《清朝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研究》文中指出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历代园林荟萃之区,清王朝于康熙四十八年在明代废园基础上修建而成。雍正时期圆明园不断添置新景区,乾隆皇帝时期把圆明园视为最主要的宫苑,在他长久的任期内,非常热衷于扩建圆明园,圆明园在此时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乾隆以后,圆明园的大规模扩建随着国力的衰退而结束,甚至连基本的维护费用都很难维持。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在大沽口被清军打败,为了报复清王朝,英法联军进犯北京城,占领圆明园。为了给予清帝精神上的打击,英军于咸丰十年九月初五日极其野蛮地纵火焚烧圆明园。经过英法联军的抢掠与焚毁,圆明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只是由于圆明园范围辽阔,还有一部分幸免于难,尚存的建筑十三处多位于圆明园北部僻远的地方。同治十二年同治皇帝亲政,翌年又是慈禧四十寿辰,于是同治皇帝便以孝顺两宫太后为名发布上谕重修圆明园。谕旨发布后遭到御史沈淮、游百川等人的反对,同治皇帝一意孤行,通过斥责、罢免的方法杀一儆百,最终在同治十二年十月初八日圆明园的重修工程正式开工。虽然工程规划十分宏大和详细,但工程所需的费用及材料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工程费用主要来源于王公大臣的捐输,但是从圆明园开工至停工,官员仅捐输了三十万两白银,跟工程所需费用相比,不过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费用问题。除了此之外,工程所需的材料也同样难求,尤其是重修圆明园工程所需的巨木。同治帝和内务府官员采取了各种方法寻求巨木,但结果并不如人意。而且因为寻找工程所需巨木导致了李光昭案的发生,此案引起了轩然大波,反对重修圆明园的呼声再次高涨。同治十三年七月十六日,恭亲王奕联合其他大臣向同治皇帝上书陈情,最终迫使同治皇帝停止了营建工程。

何伟[4](2010)在《明清官式建筑技术标准化及其经济影响 ——以17-19世纪木作石作为案例》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官式建筑技术标准化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讨论官式建筑技术中木作、石作技术标准化过程。力图运用“技术科学化”理论,同时采用技术经济史、科技史与历史文献学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明清官式建筑技术标准化的解释框架,理清中国传统建筑技术标准化演变的历史脉络,探讨官式建筑技术理论化与标准化相关诸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分析官式建筑技术标准化对民间建筑技术发展的促进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借以揭示传统技术理论化过程中建筑业技术标准化的特点及意义。认为明清官式建筑技术,不论在样式、等级上,还是在建筑构件尺寸、规格方面,都出现了标准化趋势。特别是斗口模数制,可以根据一个构件尺寸去计算相关构件乃至整个建筑所有构件的尺寸和规格。建筑技术标准化可以将千变万化的建筑样式简化为有限的建筑等级,实现构件的互换性及其临界尺寸的固定性,以保证与相关建筑构件的兼容性,既能使得建筑工料预算达到最大的节约和高效,又能保证建筑技术的历史传承。

张凤梧[5](2010)在《样式雷圆明园图档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样式雷圆明园图档综合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及建筑图档综合研究”的子项课题,目标在于系统鉴定现存样式雷图档中3000余件有关圆明园的图档。在挖掘、整理相关档案文献,考察遗址及相关勘测资料,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圆明园的历史变迁为主线,按照不同工程项目,系统整合、鉴定相关图档,并阐明其甄别依据,以及题名、绘制年代、作者等推断,据以揭示圆明园建筑和景区格局的更迭,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全面呈现圆明园自康熙末年以来的历次变迁,解决了其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众多问题。

陈芬芳[6](2007)在《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文献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研究史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宏观把握整个园林研究的历史,杜绝园林研究中的盲点,发现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扩宽研究者的思路以指导研究者今后的研究工作。本文通过对现有古典园林研究论着的整理和收集,建立园林研究目录数据库。在目录数据库的基础上,将现有的研究论着按学科内容进行分类。通过论着学科分布和年代分布的量化分析,发现园林研究的发展规律,即园林的研究总是从最基础的史料整理和实际调研测绘开始,进而对其设计方法、造园思想进行分析,最后探讨园林历史发展的根源——园林文化。文章最后以天津大学园林研究作为个案,具体分析其园林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特点,进而展望今后园林研究发展的方向。

贾珺[7](2001)在《清代离宫朝仪大殿形制及其功能述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文献搜集的基础上,对清代主要离宫朝仪大殿的空间格局及其功能分别加以考证和分析,并与紫禁城外朝大殿进行比较,以图初步总结其形制特点和使用规律,探寻其形成和演变的基本原因。

王璞子[8](1983)在《从同治重修工程看圆明园建筑的地盘布局和间架结构》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30年代,刘敦桢先生曾有"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之作。其中有关当时各工程技术资据,渊源所本,与官定标准大都可以吻合,并不限于一时所行。前后演绎变化,融会贯通,不难推求而出。根据所示尺寸做法,并不难勾画出建筑的体形状貌。雍正年间,工部刊有《工程做法》及《内庭工程做法》,并为历来内外官工设计实施准绳。圆明园属于"内工",编有《圆明园工程做法》专为园工实施程限,基本依据仍然不出官刊规程。往年,梁思成先生所编《营造算例》,汇集清代流传各作做法抄册多种成

二、从同治重修工程看圆明园建筑的地盘布局和间架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同治重修工程看圆明园建筑的地盘布局和间架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北海静心斋(镜清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为什么研究北海静心斋
        思考:从明、清两代西苑变迁谈起
        审视:静心斋“经典性”的解读方法与意义
        问题的提出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及评述
        1、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2、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3、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结构与重点
    五、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第1章 组群现状
    1.1 概况
    1.2 建筑
        1.2.1 前院建筑
        1.2.2 东跨院建筑
        1.2.3 西跨院建筑
        1.2.4 后院建筑
    1.3 山形水系
        1.3.1 叠石掇山
        1.3.2 理水
    1.4 植物配置
    1.5 匾额楹联
第2章 营建背景及影响
    2.1 缘起:清初八旗驻京制度对城市宫苑格局的影响
        2.1.1 八旗制度对北京城市空间的影响
        2.1.2 八旗制度对西苑北海格局的影响
    2.2 序幕:清代北海北岸的变迁
        2.2.1 清初西苑的经营
        2.2.2 乾隆初期北海北岸的营建
    2.3 筹划:乾隆十八年大西天改造工程
        2.3.1 改造背景
        2.3.2 改造过程
第3章 营建过程与变迁
    3.1 际会:乾隆二十一年镜清斋营建工程
        3.1.1 肇建过程
        3.1.2 重要史实分析
    3.2 余晖:同光朝镜清斋修缮工程
        3.2.1 未竟之功——同治“重修”镜清斋
        3.2.2 革故鼎新——光绪朝镜清斋大修
    3.3 变革:民国后的静心斋
        3.3.1 更名静心斋
        3.3.2 功能变化
        3.3.3 历次修缮
第4章 园林形式、空间分析
    4.1 乾隆朝静心斋复原研究
        4.1.1 复原依据
        4.1.2 总体格局复原
        4.1.3 建筑单体复原
        4.1.4 内檐装修复原
    4.2 空间布局分析
        4.2.1 园林选址与总体布局
        4.2.2 空间特征与尺度分析
    4.3 功能与活动分析
        4.3.1 历史功能的审视
        4.3.2 园林活动的追踪
        4.3.3 路径组织的探讨
第5章 园林创作意象及审美意趣
    5.1 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的方池现象探析
        5.1.1 文献中的方池形象
        5.1.2 方池实物的分布及传播
    5.2 创作意象
        5.2.1 池上居
        5.2.2 镜池塔影
        5.2.3 月印千潭
    5.3 审美意趣
        5.3.1 止水——止于至善
        5.3.2 山石——画意江南
        5.3.3 水月——大圆镜智
第6章 造园思想
    6.1 “儒释相融”的精神居所
    6.2 “内圣外王”的理想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史料汇编
    1 、静心斋营缮史料
    2 、静心斋御制诗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已有研究回顾
    三、 研究资料
    四、 研究方法
    五、 论文结构
    六、 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 清代官式建筑概论
    第一节 清代官式建筑的定义
    第二节 清代官式建筑的体系
        一、 背景:工官制度
        二、 范例文本:《工程做法则例》
        三、 设计图档:样式雷图档
        四、 基础:各作做法
        五、 实例:建筑遗存
    第三节 对于清代官式建筑的评价
    小结
上篇 中国营造学社及其前身营造学会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 《工程做法则例》的研究——学社成立之基
        第一节 学社前的研究
        一、 《工程做法则例》补图
        二、 以清代官式建筑为参照的《营造法式》补图
        第二节 学社期间的研究
        一、 学社概况
        二、 文本研究的背景、方法
        三、 《工程做法则例》研究
        第三节 清代官式建筑文本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 对于学社成立的影响
        二、 解读宋《营造法式》的基石
        第四节 持续研究
        小结
    第三章 《营造算例》——估料专门匠家之根本大法
        第一节 《营造算例》的编纂
        一、 搜集
        二、 《汇刊》发表
        三、 单行本出版
        四、 价值
        五、 《营造算例》与学社藏本的比对
        第二节 其他营造旧籍的整理
        一、 学社期间的搜集与研究
        二、 持续的搜集与研究
        小结
    第四章 《清式营造则例》——导读性文本
        第一节 《清式营造则例》的撰写
        一、 写作过程
        二、 评述
        第二节 开创测绘研究
        一、 测绘及修葺项目
        二、 清代官式建筑测绘的价值与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扩展研究
        第一节 样式雷世家及其建筑图档研究
        第二节 《清官式石桥做法》、《清官式石闸及石涵洞做法》的发表
        一、 《清官式石桥做法》
        二、 《清官式石闸及石涵洞做法》
        第三节 营造词汇的编纂
        第四节 文献研究
        小结
下篇 中国营造学社以外的研究工作
    第六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后续机构研究
        第一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
        一、 成立
        二、 工作情况
        第二节 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与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
        一、 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
        二、 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
        第三节 古代建筑修整所与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 《古代建筑大木操作程序和规格》、《清式大木操作工艺》的发表
        二、 《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的出版
        小结
    第七章 其他研究机构研究
        第一节 故宫博物院
        第二节 高校: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建筑院校
        一、 清华大学
        二、 天津大学
        第三节 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
        一、 木作
        二、 瓦作、石作
        三、 彩画作、油作
        第四节 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公司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及其它相关研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的相关研究
        一、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二、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三、 《中国建筑艺术史》
        四、 《中国古代建筑史》五卷集
        五、 《中国建筑史》教材
        六、 《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
        第二节 多视角、跨学科的研究
        一、 文献学方法的应用
        二、 力学方法的应用
        三、 文化比较方法的应用
        小结
    第九章 晚清帝陵汇通性个案研究——以定陵、惠陵、崇陵为例
        第一节 三座帝陵规制的继承性
        第二节 三座帝陵做法的统一
        第三节 《工程做法》与《工程做法则例》的比较
        第四节 实测中的发现
        小结
结语
附录 1 清代建筑工官制度研究
附录 2 办公次序
附录 3 古代建筑大木操作程序和规格
附录 4 清代官式建筑做法研究论着
附录 5 清代官式建筑研究论着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3)清朝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一、圆明园的兴起
    (一) 圆明园的兴建
    (二) 圆明园的全盛时期
    (三) 圆明园的衰落时期
二、英法联军洗劫、焚毁圆明园
    (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圆明园
    (二) 劫掠与焚毁
    (三) 圆明园的损毁情况
三、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诸问题
    (一) 重修前概况
    (二) 重修之争
    (三) 工程规划
    (四) 工程费用
    (五) 工程材料
    (六) 李光昭案
    (七) 停工原因分析
结束语
附录: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致谢

(4)明清官式建筑技术标准化及其经济影响 ——以17-19世纪木作石作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概念
    三、学术史回顾
    四、方法与资料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大木作构件模数化
    第一节 斗口模数制与材分制异同
        一、建筑模数制发展历程
        二、斗口制对材分制的继承
        三、斗口制对材分制的发展
    第二节 大木作斗口模数制文本化
        一、《工程做法则例》的编纂过程
        二、斗口模数制文本化的特点
        三、斗口模数制文本化存在问题
    第三节 大木作斗口模数定分
        一、斗口制模数分等
        二、斗口全盘定分
        三、无斗栱建筑构件定分
第二章 石作构件比例精确与定型
    第一节 石牌楼构件比例精确与定型
        一、牌楼样式及种类
        二、三间四柱火焰牌坊构件比例精确与定型
        三、五间六柱十一楼牌楼构件精确与定型
    第二节 石桥构件比例精确与定型
        一、桥洞比例定法
        二、桥长比例定法
        三、桥宽比例定法
        四、桥高比例定法
    第三节 石闸及石涵洞构件比例精确与定型
        一、石闸及石涵洞样式及种类
        二、石闸构件比例精确与定型
        二、石涵洞构件比例精确与定型
第三章 建筑物料功限预算标准化
    第一节 建筑物料功限标准化的条件
        一、斗口模数制建立
        二、数学知识普及
        二、工匠招募制度变化
    第二节 建筑工料标准化的表现
        一、砖瓦件使用规范化与定量化
        二、木料使用规范化与定量化
        三、石材使用规范化与定量化
    第三节 建筑物料功限预算标准化与理论化之关系
        一、物料功限预算标准化与文本化之关系
        二、物料功限预算标准化与则例化之关系
        三、物料功限预算标准化对理论化的促进
第四章 建筑制图技术标准化
    第一节 建筑制图技术标准化的条件
        一、欧几里得几何学引入
        二、西方透视学传入
        三、新式建筑设计师出现
        四、传统数学方法在制图中应用
    第二节 建筑制图技术样式化
        一、明代建筑图样样式分析
        二、《工程做法则例》图样样式分析
        三、样式雷图样样式分析
    第三节 建筑制图技术规范化
        一、视图表现方法规范化
        二、建筑制图测绘规范化
        三、烫样制作规范化
第五章 建筑技术标准化的经济影响
    第一节 工程监管规范化
        一、工程预算勘估规范化
        二、物料管理的规范化
        三、施工工期监管规范化
        四、工程监修与验收规范化
    第二节 官式建筑标准化对民间建筑技术影响
        一、官式则例流向民间
        二、促进民间建筑工匠专业化分工
        三、促进传统建筑工匠现代转型
    第三节 促进建筑材料生产规模化
        一、临清城砖生产规模化
        二、金砖生产规模化
        三、琉璃砖瓦生产规模化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5)样式雷圆明园图档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缘起与研究基础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价值和意义
    四、研究回顾
    五、研究材料辨析
    六、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七、收获与未尽事宜
上篇:从皇子赐园到离宫御园
    第一章:圆明园兴建历史与格局概述
        第一节:圆明园兴建历史概述
        第二节:格局复原
    第二章:康熙雍正朝创建与鼎新
        第一节:皇子赐园时期(1710-1722)
        第二节:雍正朝鼎新(1723——1734)
    第三章:乾隆朝扩建与增华
        第一节:乾隆初年的增建工程
        第二节:乾隆中后期的扩建增华工程
    第四章:嘉庆道光咸丰朝承继整修
        第一节:嘉庆朝的改建工程
        第二节:道光朝的拆修工程
        第三节:咸丰朝整修工程
下篇:同治光绪朝的重修与整修
    第五章:同治朝重修工程
        第一节:重修始末概述
        第二节:重修工程
    第六章:光绪朝整修工程
    第七章:专题研究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后记

(6)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文献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研究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已有研究回顾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园林研究史总论
    2.1 园林的定义
        2.1.1 1980 年以前的“园林”定义
        2.1.2 八十年代的“园林”定义
        2.1.3 九十年代的“园林”定义
        2.1.4 2000 年至今的“园林”定义
    2.2 数据源的选择
        2.2.1 数据来源
        2.2.2 选择数据来源原因
        2.2.3 整理过程出现的问题
    2.3 园林研究所涵盖的内容
        2.3.1 学科的概念
        2.3.2 古典园林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
        2.3.3 学科划分意义
        2.3.4 学科划分依据
    2.4 文献综述
        2.4.1 总说
        2.4.2 现有研究论着学科分布及其发展趋势
        2.4.3 专着
        2.4.4 期刊文章
        2.4.5 大陆学位论文
        2.4.6 台湾学位论文
第三章 园林研究学科分布
    3.1 建筑学领域的园林研究
        3.1.1 文献综述
        3.1.2 研究者及研究目的
        3.1.3 研究内容
        3.1.4 研究工作
    3.2 历史学领域的园林研究
        3.2.1 文献综述
        3.2.2 研究目的
        3.2.3 研究方法
        3.2.4 研究内容
    3.3 文化社会学领域的园林研究
        3.3.1 文献综述
        3.3.2 研究目的
        3.3.3 研究内容
    3.4 园林学领域的研究
        3.4.1 文献综述
        3.4.2 研究者
        3.4.3 研究目的
        3.4.4 研究内容
    3.5 其他学科领域
第四章 园林研究时代分析
    4.1 清末到新中国成立
        4.1.1 时代背景
        4.1.2 研究者
        4.1.3 研究成果综述
        4.1.4 研究热点
        4.1.5 总结
    4.2 解放后到文革结束(1949——1976 年)
        4.2.1 研究背景
        4.2.2 研究主体
        4.2.3 研究成果综述
        4.2.4 研究热点
        4.2.5 总结
    4.3 文革以后到八十年代(1977——1989 年)
        4.3.1 研究背景
        4.3.2 研究者
        4.3.3 研究论着概述
        4.3.4 研究热点
    4.4 九十年代至今
        4.4.1 研究背景
        4.4.2 研究者
        4.4.3 研究文献概述
        4.4.4 研究热点
第五章 个案研究——以天津大学研究为例
    5.1 选择天津大学为个案研究的原因
    5.2 五十年代的皇家园林测绘工作
    5.3 《承德古建筑》、《清代内廷宫苑》、《清代御苑撷英》的出版
    5.4 清代皇家园林综合研究
        5.4.1 园林设计与规划方法分析
        5.4.2 园林文化分析
        5.4.3 类型学、现象学、解释学研究
        5.4.4 宗教建筑研究
        5.4.5 中西造园文化比较研究
        5.4.6 造园思想研究
        5.4.7 南苑研究
        5.4.8 行宫园林、内廷园林研究
        5.4.9 断代史研究
        5.4.10 叠山艺术研究、生态学研究
        5.4.11 样式雷图档整理和研究
    5.5 北海研究
        5.5.1 研究历程
        5.5.2 研究特点
    5.6 其它园林研究
    5.7 研究总结
        5.7.1 研究历程
        5.7.2 研究特点
第六章 问题与评说
    6.1 本论文总结
    6.2 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6.2.1 研究历程
        6.2.2 研究内容
        6.2.3 研究方法
        6.2.4 研究者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论着目录
    图书类
    文章类
    大陆学位论文类
    台湾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从同治重修工程看圆明园建筑的地盘布局和间架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北海静心斋(镜清斋)研究[D]. 刘洋. 天津大学, 2020
  • [2]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D]. 常清华. 天津大学, 2012(05)
  • [3]清朝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研究[D]. 许吉敏.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4)
  • [4]明清官式建筑技术标准化及其经济影响 ——以17-19世纪木作石作为案例[D]. 何伟. 苏州大学, 2010(02)
  • [5]样式雷圆明园图档综合研究[D]. 张凤梧. 天津大学, 2010(11)
  • [6]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文献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研究史初探[D]. 陈芬芳. 天津大学, 2007(04)
  • [7]清代离宫朝仪大殿形制及其功能述略[J]. 贾珺.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1(05)
  • [8]从同治重修工程看圆明园建筑的地盘布局和间架结构[A]. 王璞子. 《圆明园》学刊第二期, 1983

标签:;  ;  ;  ;  ;  

同治改造工程视角下圆明园建筑场地布局及框架间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