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合反应和高分子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安泽胜,陈昶乐,何军坡,洪春雁,李志波,李子臣,刘超,吕小兵,秦安军,曲程科,唐本忠,陶友华,宛新华,王国伟,王佳,郑轲,邹文凯[1](2019)在《中国高分子合成化学的研究与发展动态》文中指出高分子合成化学是主要研究高分子量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和改性等内容的科学,它为人类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及国家安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学者为推动此领域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设计合成新单体和聚合物、研发高效且环境友好新型催化剂、发展新的聚合反应、探索新的聚合方法、优化合成路径、开发聚合新工艺、发现新的结构与性能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成果.本文总结和评述了中国高分子合成化学的研究与动态,并展望了不同聚合反应、高分子拓扑结构控制以及生物质来源单体的设计、合成与聚合等的未来发展.
张帅峰[2](2021)在《基于聚合物分散液晶的量子点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显示器件的下转换材料,量子点(QDs)通常被封装于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透明的高分子基体中制备量子点薄膜。然而,薄膜自身的光波导结构和高透过率极大地降低了发射光的输出效率和入射光或激发光的利用率。液晶/聚合物复合薄膜的散射态可使通过薄膜的入射光发生多重散射作用,已被证实可有效地实现量子点的荧光增强和调控。另外,基于液晶/聚合物体系的量子点薄膜具备制备工艺简单、低成本和可大面积工业化生产的优势。为了突破基于液晶/聚合物体系的量子点薄膜需依附于基板和有限的量子点封装性能的限制并拓宽其应用,一种基于可聚合液晶/聚合物体系的全聚合量子点薄膜被相继开发,该全聚合量子点薄膜具备自支撑、量子点荧光增强和优良的封装性能。本文系统地考察了可聚合液晶单体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和模拟、基于液晶/聚合物体系的基板辅助的荧光增强和调控量子点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基于可聚合液晶/聚合物体系的自支撑的量子点荧光增强和封装全聚合量子点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设计并合成了端基带有羟基、丙烯酸酯和乙烯基醚三个氰基联苯同系物,对应为nOCB-OH、nOCB-AE和nOCB-VE(n=2-12),并对其进行结构确认、液晶性能表征、奇偶效应和基于B3LYP/6-31G*理论水平的分子模拟研究。特别地,环保、高效的[Ir(cod)Cl]2催化剂的使用为端基带有乙烯基醚氰基联苯合成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发现,羟基、丙烯酸酯或乙烯基醚基团的引入,使得近晶相(SmA)失稳而不存在,同系物nOCB-OH和nOCB-VE大部分化合物存在向列相,而同系物nOCB-AE大部分化合物为晶体。(2)为了更好地评估基于液晶/聚合物体系量子点薄膜的量子点荧光增强和调控,将具有强散射的TiO2纳米粒子引入基于高分子/TiO2、液晶/高分子、液晶/高分子/TiO2三个体系的量子点薄膜进行比较研究,并系统考察了TiO2纳米粒子的粒径、含量和修饰对量子点薄膜的形貌、电光性能、荧光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150 nm粒径、0.1 wt%的负载量可实现液晶/高分子/TiO2体系量子点薄膜同常规的透明丙烯酸酯高分子量子点薄膜相比6倍的荧光增强。(3)为了系统地考察基于可聚合液晶/聚合物体系的全聚合量子点薄膜的量子点荧光增强和封装性能,本文采用(含氟)丙烯酸酯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和乙烯基醚液晶的阳离子聚合的分步聚合相继制备基于聚合物分散乙烯基醚液晶(PDVLC)、聚合物分散交联乙烯基醚液晶(PDCVLC)和含氟聚合物分散交联乙烯基醚液晶(F-PDCVLC)的量子点薄膜。研究发现,F-PDCVLC量子点薄膜可实现同常规的丙烯酸酯高分子量子点薄膜相比5倍的荧光增强并兼具优良的量子点封装性能。
齐春轩[3](2019)在《苯丙炔基磺酰胺、芳香炔与胺或硫醇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及其聚合产物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多组分聚合反应(Multicomponent Polymerizations,MCPs)作为高分子化学新兴的领域,在构筑具有结构多样且复杂的功能性聚合物材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了探索MCPs的普适性、丰富MCPs的聚合产物结构以及开发新的简单、高效的聚合新方法,我们发展了两类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Multicomponent Tandem Polymerizations,MCTP)。首先,结合Sonogashira偶联反应和Michael加成反应,通过一锅法研究了基于N-(邻-碘苯基)苯丙炔基磺酰胺、芳香二炔和脂肪二胺的MCTPs。在Pd(PPh3)2Cl2,CuI和i-Pr2NEt存在下,该MCTP可在温和条件下高效地进行;我们通过不同单体组合的聚合,得到12种结构独特、高分子量(Mws高达30400 g/mol)和高产率(高达97%)的聚吲哚酮。所得12种聚吲哚酮均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此外,这类聚吲哚酮还具有独特的酸响应荧光“点亮”效应,并可实现从其他无机和有机酸中特异性检测三氟甲磺酸(CF3SO3H)。通过对反应机理的研究,发现在酸性条件下聚合物功能基元发生了从烯胺到酮的转化,两者发光性质显着不同,带来了酸诱导的荧光响应性质。由于硫醇具有良好的亲核加成能力,有望将其应用于上述多组分串联反应中。但硫醇更易发生副反应,因此其类似小分子反应和聚合反应鲜有报道。在本章,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成功将N-(邻-碘苯基)苯丙炔基磺酰胺、炔和胺的多组分串联反应的第三组分单体从胺拓展到硫醇,开发了N-(邻-碘苯基)苯丙炔基磺酰胺、4-乙炔基苯甲腈和正丁硫醇的小分子串联反应,得到含有烯硫醚结构的吲哚酮衍生物。进一步探索了N-(邻-碘苯基)苯丙炔基磺酰胺、芳香二炔和二硫醇在Pd(PPh3)2Cl2,CuI和i-Pr2NEt存在下的多组分串联聚合,成功得到12个含有烯硫醚结构、高分子量(Mws高达20300 g/mol)和高产率(高达83%)的聚吲哚酮。该12种含烯硫醚结构的聚吲哚酮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并且由于结构中存在大量硫原子,聚合物具有较高的折光指数。此外,小分子和聚合物中的烯硫醚结构在间氯过氧苯甲酸的作用下可被氧化,氧化产物均表现出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并伴随着亲水性的显着增强。手性聚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和特性,在生物、光电、自组装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手性聚合物的高效构筑一直是高分子合成化学家面临的挑战。在本章,尝试利用N-(邻-碘苯基)苯丙炔基磺酰胺、芳香二炔和脂肪二胺的MCTPs来构筑手性聚合物。采用具有手性的1,2-环己二胺对映异构体作为单体,将其在温和反应条件下,以及Pd(PPh3)2Cl2,CuI和i-Pr2NEt的存在下,与N-(邻-碘苯基)苯丙炔基磺酰胺和两种芳香二炔分别发生串联聚合,成功制备了两组含有烯胺结构的手性寡聚吲哚酮。圆二色(CD)光谱分析显示,两组手性寡聚物均有明显的Cotton效应,该手性寡聚吲哚酮在酸性条件下的降解行为还可以通过CD信号的改变进行监测。综上所述,我们成功地开发了N-(邻-碘苯基)苯丙炔基磺酰胺、芳香二炔和脂肪胺或硫醇等亲核试剂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并通过聚合获得了具有酸响应性、高折光指数或手性的聚吲哚酮产物。该聚合反应便捷、高效,在构筑结构复杂、富含杂原子、杂环或稠杂环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中极具优势。
胡双燕[4](2019)在《有机强碱催化的环氧与环酯共聚反应》文中提出近年来,有机小分子催化的聚合反应已成为高分子合成化学的前沿。有机小分子催化为开辟新型聚合反应、发展新型高分子结构提供了重要契机,并在聚合反应的高效性、高选择性、简便性、绿色化等方面促成了一系列新的突破。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价值和优势在异类单体(即具有不同聚合基团的单体)的共聚反应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异类单体的共聚物具有异于相应均聚物和同类单体共聚物的主链结构,对丰富、调控、优化高分子性能至关重要,更是将不可自聚的化合物转化成高分子、扩展(可再生)单体来源的重要手段。在本文中,我们利用非亲核性有机强碱的催化机理和特性,发展了两种环氧和环酯单体的共聚反应,建立了合成醚酯无规和交替共聚物的新方法,研究了共聚物的基本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醚酯无规共聚物的“非共聚”合成。在强碱磷腈的催化下,以羟基封端的聚己内酯为引发剂实施环氧单体的开环聚合。在强碱性条件下,羟基同时参与环氧开环和酯交换反应,且后者远快于前者。这一协同作用将两种结构单元的序列充分扰乱,其结果是环氧开环产生的单体单元被随机“嵌入”聚酯结构中,最终生成醚酯无规共聚物。该无规聚合物热稳定性良好,热分解温度处于聚酯和聚醚之间,且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醇解转变成低聚物或小分子化合物。随着环氧单体与聚酯起始投料比的增加,产物逐渐由无规共聚物演化成被己内酯单体单元分隔的多嵌段聚醚。因而,该方法可用于聚酯的化学改性,也可用于可降解聚醚的合成。(2)通过醚酯无规共聚调节聚己内酯的酶降解性。利用“非共聚”合成法,将聚己内酯与环氧乙烷或单取代环氧单体在磷腈碱的催化下反应,获得了一系列侧基和成分比例各异的醚酯无规共聚物。利用接触角测量、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等手段研究了其亲疏水性、结晶性和酶降解性。与聚己内酯相比,己内酯与环氧乙烷的无规共聚物亲水性增加、结晶性下降,更易发生降解,且降解速率随环氧乙烷嵌入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而后稍有下降的趋势。对于单取代环氧单体生成的醚酯无规共聚物,取代基是影响酶降解性的关键因素。增大取代基体积可降低共聚物的结晶性,从而提升酶降解速率;但进一步增大取代基反而导致酶降解速率的减慢,这可能与表面疏水性的增加和共聚物结构的空间位阻过高有关。(3)环氧与环酚酯的开环交替共聚。3,4-二氢香豆素是典型的环酚酯,也是天然产物的衍生物,产量较大,易制取,但无法自聚。我们发现,在磷腈碱的催化和羟基化合物的引发作用下,3,4-二氢香豆素可与环氧单体发生开环共聚反应。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结果显示,产物是具有严格交替序列结构的醚酯共聚物,且分子量可通过单体与引发剂的投料比进行一定程度地控制。当目标聚合度较低时,产物仅具有线形结构和完整的末端基保持度;而当目标聚合度较高时,产物中同时存在高分子量线形交替共聚物和由分子内酯交换反应产生的低分子量环状交替共聚物。热分析结果表明这类半芳香醚酯交替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比相应的环氧均聚物(聚醚)高。(4)基于开环交替共聚构筑复杂高分子结构。高分子的性能决定于其结构,可控地构筑高分子结构是聚合反应的重要研究目标。磷腈碱催化的开环聚合符合理想的原位活化-引发-链增长机理,因而可通过引发剂的变化对高分子结构进行灵活的调控。这是大多数金属催化的开环交替共聚所无法实现的。在这部分工作中,我们将这一特性用于构筑更加复杂的醚酯交替共聚物结构。例如,以小分子三元醇为引发剂实施3,4-二氢香豆素和环氧单体的开环交替共聚,合成了三臂星形-交替共聚物;以聚4-羟基苯乙烯为多官能大分子引发剂进行接枝交替共聚,合成了主链为聚苯乙烯、侧链为醚酯交替共聚物的复杂接枝共聚物;以聚乙二醇为引发剂,合成了(CB)mAn(BC)m型三嵌段三组分共聚物;等等。利用差示扫描量热等方法,我们初步研究了这些具有复杂结构的高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张治国[5](2005)在《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开环聚合反应与产物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开环聚合产物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聚醚系列产品群。本文选取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开环聚合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研究手段从开环聚合反应机理、开环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和开环聚合产物的构效关系等方面对烷氧基化开环聚合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以进一步推动和加强我国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开环聚合研究工作。 本文首先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烷氧基化开环聚合反应机理进行理论研究。运用前线轨道理论从微观电子结构层次上对环氧烷的各种聚合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烷氧基化开环聚合反应阴离子和阳离子聚合机理的合理性。进而采用量子化学B3LYP/6-31G+(d)方法、HF/6-31G+(d)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烷氧基化开环聚合反应的途径,给出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环氧乙烷在碱催化条件下的聚合机理是由伯醇型氧负离子引发的SN2型反应机理;环氧乙烷的阳离子聚合机理是由叔氧鎓离子参与的SN2型反应机理;而环氧丙烷在碱催化条件下的聚合机理是由仲醇型氧负离子引发的SN2型反应机理;向环氧丙烷发生的链转移反应主要通过从环氧丙烷中的甲基中失去氢原子的重排反应历程来进行。以上计算结果很好地阐明了实验事实。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烷氧基化开环聚合反应模型并进一步研究了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包括烷氧基化聚合反应的微观动力学行为,以及在循环喷雾式聚合反应器中进行的烷氧基化反应的宏观动力学行为。本文首次在全面考虑了链引发过程细节以及链转移反应和质子交换反应后推导得到烷氧基化阴离子聚合产物的理论分布,常用的Flory分布和W-N-G分布都只是该分布在某些情形下的简化形式。对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Press循环喷雾式聚合反应器在烷氧基化反应中的传质特性与动力学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给出了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共聚合反应机理模型,建立了共聚合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数值拟合求取了动力学模型中的各个反应速率常数和质子交换平衡常数,进而得到了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 在动力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相应的Monte Carlo模拟模型,验
宋波[6](2019)在《二氧化碳和炔类单体的新型聚合反应》文中研究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不断攀升已经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作为一种丰富、廉价、无毒以及可再生的一碳资源,CO2在化学合成领域的利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利用CO2制备高分子材料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其较低的反应活性,只有极少量的CO2聚合反应被报道。目前被广泛研究的是CO2和环氧单体的共聚反应,而CO2与炔类单体的聚合则鲜有报道。相比于烯类单体,炔类单体是另一类重要的单体,具有更加丰富的化学性质。一般炔类单体聚合得到的聚合物通常含有不饱和化学键,从而具有特殊的光电性质。因此,本文主要是开发基于CO2和炔类单体的新型聚合反应,并制备一系列功能聚合物。在第二章中,我们首先建立了常压下CO2和端炔以及卤代烷烃单体的聚合反应。该聚合反应利用双功能催化剂钨酸银进行催化,在温和条件下即能够以高产率得到高分子量的聚炔酯。得到的聚炔酯可以被苄胺以100%的接枝率后修饰。此外,我们还利用该聚合反应制备低分子量的遥爪聚合物,并实现其进一步聚合得到更高分子量的聚炔酯。该聚合反应具有很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可以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四苯基乙烯(TPE)、四苯基吡嗪(TPP)以及噻咯基元引入聚合物主链中,得到同样具有AIE特性的聚炔酯。所制备的聚合物薄膜的绝对荧光量子效率最高可达61%。另外,由于主链含有大量酯基,聚炔酯在碱性条件下具有很好的降解性能。在第三章中,我们在前一章工作的基础上引入第四单体——胺类单体,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CO2的简便高效的“一锅、两步、四组分”串联聚合反应。该反应在第一步CO2和端炔以及卤代烷烃单体聚合完成之后,不经过分离提纯直接加入胺类单体,最终得到具有区域和立构规整性的聚烯胺酯。我们还采用不同的单体组合,制备得到不同主链结构的聚烯胺酯,展现出不同的热学性质。TPE的引入使聚合物具有典型的AIE现象,其在聚集态的高效发光以及主链富含氮原子的特性,可被应用于爆炸物的灵敏检测。在第四章中,我们通过多官能团端炔单体制备了超支化聚炔酯,通过核磁共振(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表征可以看出,聚合物外围还有大量未反应的端炔基团。通过对核磁谱图的分析计算,我们可以算出聚合物的支化度为0.61,大于传统的超支化聚合物。由于超支化聚炔酯含有大量炔酯和端炔基团,可以对其进行精确多步后修饰,最终得到结构和序列可控的超支化聚烯胺酯,每一步后修饰转化率都接近100%。在第五章中,通过引入小分子化合物苯甲脒,我们实现了线形、超支化和交联聚炔酯的精确、快速和可视化降解,得到结构明确的功能化咪唑酮。我们采用在线红外详细研究了降解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发现温度会显着影响降解速率,三丁基膦(Bu3P)的用量对于降解速率有很大的影响,而苯甲脒的用量基本不会影响降解速率。我们可以通过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变化来监测降解反应进程。利用高效快速的降解反应,我们实现了在宏观和微观尺度下的清晰可见的图案制备。由于独特的咪唑酮结构,降解产物可被用于三价金离子的特异性检测和吸附。在第六章中,我们开发了一种温和高效的CO2,二炔醇和芳基二卤化物的“一锅、三组分”聚合反应用于制备五元环状碳酸酯(5CC)基聚合物。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在线红外监测,我们深入探究了聚合反应机理,结果表明CO2、二炔醇和芳基二卤化物之间存在协同反应效应。此外,5CC基聚合物还可以很容易地被二级胺进攻从而100%区域选择性开环。由于其优异的官能团耐受性,TPE和联萘基团可以很容易地引入聚合物主链中,以赋予聚合物独特的AIE和手性特性。我们还通过多种单体策略制备超支化聚合物,并成功开发出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的多孔聚合物。在第七章中,我们开发了CO2和芳基内炔以及卤代烷烃单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该聚合反应可以在常压CO2氛围下进行,很短时间内即能够以高产率得到高分子量的聚烯酯。该聚合反应普适性好,溴代或者碘代烷烃都表现出很高的反应活性。当引入TPE基团时,聚合物表现出聚集诱导增强荧光(AEE)的特性。在最后一章中,我们将同样廉价、丰富、无毒和可再生的氧气(O2)作为一种重要单体,成功开发出其与炔类单体的新型聚合反应。该聚合反应采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全氟萘烷(C10F18)的混合溶剂体系,通过醋酸钯(Pd(OAc)2)和氯化锌(ZnCl2)的共同催化作用,以高产率制备得到高分子量的多取代聚呋喃。通过分析模型反应产物的组分,我们可以确定聚合物中不同重复单元的比例。此外,P1(6)可以被用作爆炸物检测的荧光探针,具有超放大猝灭效应。而共轭聚合物P2-P5具有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最高可达1570 GM,显示出作为双光子吸收材料的巨大潜力。总之,我们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高效温和的CO2/O2和炔类单体的聚合反应。它们可以在常压氛围下,采用廉价易得的商业化催化剂进行催化,通过灵活的单体设计制备一系列新型功能性聚合物,为CO2和O2的化学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丁伟[7](2006)在《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丙烯酰胺(AM)类聚合物是指丙烯酰胺的均聚物及丙烯酰胺与其它单体形成的共聚物的统称。聚丙烯酰胺(PAM)及其衍生物是一类新型的精细功能高分子产品,是水溶性聚电解质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除了在石油工业中用于驱油剂外,它还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地质、煤炭、造纸、轻纺、水处理等工业部门。本论文主要研究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分别合成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具有反聚电解质溶液行为的两性聚合物、耐温抗盐型聚丙烯酰胺衍生物以及兼具梳形结构和两性离子结构的聚丙烯酰胺衍生物,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⒈采用自行研制的双官能度引发剂与还原剂和水溶性偶氮化合物组成的复合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AM水溶液均聚,经微波后水解制备超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结果表明:在AM浓度32%,双官能度引发剂浓度10mg/L,聚合温度6℃,偶氮化合物用量25mg/L,EDTA用量60 mg/L,甲酸钠用量5mg/L,尿素用量400 mg/L;得到PAM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3.0×107。优化水解工艺条件为:PAM浓度15%,微波反应器输出功率420W,水解时间8min,助溶剂NP-10用量100mg/L,得到的HPAM相对分子质量高达3.3×107,水解度达到设计要求。采用浓度为800mg/L的HPAM水溶液在人造非均质岩心上进行驱油性能评价,可提高采收率15%以上,与相同条件下的国产HPAM(DQ2500)相比,采收率提高幅度达5%。⒉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AETMAC)作为共聚单体,采用新型复合氧化还原体系引发AM与AETMAC共聚合反应,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1.0×107)、阳离子度可在1~50%范围内任意调控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最佳工艺参数为:引发剂浓度60 mg/L(对单体),单体浓度为20 %,pH值为8,引发温度为10℃,DA浓度为600 mg/L,尿素浓度为100 mg/L,EDTA浓度为100mg/L,Span-20浓度为100 mg/L,偶氮浓度为80 mg/L。分别采用F-R法、K-T法和YBR法三种方法对AETMAC与AM的竞聚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应用K-T法和YBR法测定竞聚率比较准确,AETMAC与AM的竞聚率分别为rAETMAC=0.3835,rAM=2.2863。对合成的超高分子量阳离子絮凝剂CPAM(AETMAC-AM)絮凝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絮凝效
刘丕博[8](2019)在《胺基/烷氧硅基DPE衍生物活性阴离子聚合研究》文中指出聚合物的多级结构共同作用决定了其性能,不断丰富各级结构的调控手段是聚合物高性能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关于对聚合物分子量、单元组成以及拓扑结构调控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而关于对聚合物单体序列结构调控的工作也逐渐开始被重点关注。因此,开发新型序列调控手段和聚合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在活性阴离子聚合过程中,1,1’-二苯基乙烯(DPE)类衍生物是一类只能够共聚合而不能够自聚合的单体,能够使功能化基团明确“定性”、准确“定量”、精确“定位”地引入到聚合物链中。利用DPE衍生物共聚合的特点可以实现序列可控聚合物的方便快捷地合成,成为活性阴离子聚合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含杂原子的功能化DPE衍生物参与的活性阴离子聚合中,尚存在序列调控手段匮乏、聚合机理不明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围绕一系列含胺基或烷氧硅基DPE衍生物进行活性阴离子共聚合,建立了调节剂调控聚合物统计序列分布的方法,提出了基于1-[4-(三异丙氧硅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Si(OiPr)3)的活性阴离子定量“开-关”聚合机理,并实现了一系列链端链中胺基功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精准合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四氢呋喃(THF)和2,3-二甲基-3-戊醇钠(NaODP)两种结构调节剂,调节了 1-[4-(N,N’-二甲基胺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NMe2)与苯乙烯(St)投料配比为1/1时共聚物的统计序列分布。定时取样结果表明苯乙烯相对于DPE-NMe2的竞聚率(rst)在THF(THF/Li=10)、NaODP(NaODP/Li=2)作用下以及在无调节剂作用时分别为:6.9、29.8以及9.1。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DPE-NMe2的表观速率常数表现为KDPE-NMe2-THF<KDPE-NMe2-Neat<KDPE-NMe2-NaODP。通过调节剂的使用,高效便捷地实现了 DPE-NMe2单元的链中统计序列分布调控,从而建立了基于活性阴离子聚合的调节剂调控序列结构的方法。(2)在成功合成1-[4-(二甲基乙氧基硅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Si(OEt)Me2)、1-[4-(三乙氧硅基)苯基]-1’ 苯基乙烯(DPE-Si(OEt)3)以及1-[4-(三异丙氧硅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Si(OiPr)3)三种新型烷氧硅基DPE衍生物单体的基础上,通过动力学调控和取代基位阻调控方法分别有效地抑制了烷氧硅基在活性阴离子聚合中的副反应。并研究基于DPE-Si(OiPr)3单体和NaODP调节剂在活性阴离子聚合中的定量“开-关”聚合反应。通过设计顺序投料实验,并通过MALDI-TOF-MS表征,证实了 DPE-Si(OiPr)3能够定量的将阴离子活性中心封闭(关),随后NaODP能够使该部分封闭的活性中心打开(开),使其重新参与共聚合反应。(3)通过原位核磁的方法研究了 1,1’-双[(N,N’-二甲基胺基)苯基]乙烯(DPE-(NMe2)2)、1-[4-(N,N’-二甲基胺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NMe2)以及1-[4-(二甲基硅基)苯基)]-1,-[4-(N,N’-二甲基胺基)苯基]乙烯(DPE-SiH/NMe2)三种胺基官能化DPE衍生物与活性中心封端反应动力学。三种单体与聚苯乙烯锂的封端反应动力学常数(kSD)分别为:0.155、1.26、6.24L1/2mol-1/2s-1。并进一步通过活性阴离子聚合的方法,应用DPE-(NMe2)2合成单/双端胺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应用DPE-NMe2合成链中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链中DPE-NMe2结构单元组和乙烯基结构单元含量分别在4.8%~16.4%、40.8%~67.3%可控。链中/链端胺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能有效的改善白炭黑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胺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在达到绿色轮胎抗湿滑性能的要求基础上,其对于抗滚动阻力性能改善7%。
宋超[9](2018)在《铑催化碳氢活化反应方法学及其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铑催化的碳氢活化反应已经成为了一种温和高效且具备良好原子经济性的手段被应用于各种功能化合物的合成。在化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下,越来越多的反应类型被开发出来。本论文关注在铑催化碳氢活化反应中各种偶联试剂的反应形式并运用其中条件温和且反应形式多样的重氮基偶联试剂进行了碳氢活化反应的研究,同时,也进行了将小分子的碳氢活化偶联反应发展为高分子的合成方法学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在铑催化的碳氢活化偶联反应中使用的偶联试剂。主要包括炔烃类、烯烃类、重氮类以及其它类型的偶联底物。每一类底物都按照反应时底物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量、类型或者反应模式进行详细的介绍。最后,简要介绍了目前碳氢活化反应应用于高分子合成的反应实例,分析了这些反应的优势和不足。第二章报道了一种基于铑催化碳氢活化的苯肼和α-重氮-β-酮酯的分子间环化反应合成1,4-二氢噌啉。在优化反应条件过程中采用了底物替换方法,获得了一个底物适用性更高的反应条件。扩展底物发现反应具有很高的区位选择性。根据氢氘交换实验和动力学同位素竞争实验的结果,提出了一种包含连续的碳氢活化和分子间脱水过程的反应机理,并对反应进行放大,高产率地得到了克级的产物,证明了该反应的应用价值。第三章报道了一种通过芳基烯胺酮和2-重氮基-2-烷氧膦酰基乙酸酯偶联,并在TBAF作用下进一步缩合关环生成4-羟基-1-萘酸酯的简单高效的合成方法。两步反应都具备广泛的官能团适用性,对于不同取代的底物都可以得到非常高的产率。得到的产物结构简单实用,通过机理实验证明了第二步反应由膦酸酯脱除生成碳负离子引发亲核反应,为膦酸酯类化合物在合成上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这一方法也具有条件温和的优势,在关环反应中也避免了强碱的使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第四章报道了基于亚硝基导向苯环烯基化反应的高分子聚合方法。设计合成了两种不同的单体,并筛选条件得到了两种碳氢活化聚合的产物。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得到了聚合物分散系数更小的产物,并对得到的含有亚硝基的聚合物进行了亚硝基脱除,得到两种带有氨基的高分子。该方法首次将碳氢活化烯基化反应引入到高分子反应中,降低了碳氢活化聚合反应产物的聚合物分散系数,扩展了碳氢活化在高分子聚合方法学中的应用。
燕青青,姚奕帆,董焕丽,胡文平[10](2016)在《拓扑化学聚合在高分子晶体材料制备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高分子具有分子量大且呈多分散性、分子间相互作用复杂等特点,很难通过直接溶液组装的方式实现其分子长程有序的规整排列,因此,大尺寸高分子晶体的制备一直都是高分子科学领域中的挑战之一.拓扑化学聚合是一种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重要手段,具有无需溶剂、环境友好及立体性与区域性反应产率高等优点.同时,其还可以通过对有机分子结构的有效控制,实现单体分子晶体到高分子晶体的直接转换,是一种潜在的制备高分子晶体的有效途径.本文系统总结了目前报道的可通过拓扑化学聚合实现高分子晶体制备的一些代表性材料体系,如烯烃及其衍生物类、丁二炔及其衍生物类、叠氮-炔烃类、富勒烯类等,讨论了它们的反应特性及条件,同时简单介绍了对所获高分子晶体材料的基本表征方法和潜在应用领域,并讨论了该领域研究中所存在的各种机遇与挑战.
二、聚合反应和高分子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合反应和高分子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聚合物分散液晶的量子点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液晶 |
2.1.1 液晶简介 |
2.1.2 液晶分类 |
2.1.3 液晶织构 |
2.1.4 液晶的光学特性 |
2.2 液晶/聚合物复合材料 |
2.2.1 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 |
2.2.2 聚合物稳定液晶(PSLC) |
2.2.3 聚合物分散与稳定液晶共存体系(PD&SLC) |
2.3 液晶/聚合物/量子点复合薄膜 |
2.3.1 量子点简介 |
2.3.2 量子点薄膜的应用 |
2.3.3 液晶/聚合物/量子点复合薄膜 |
2.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3 端基带有可聚合官能团氰基联苯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液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分子模拟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端基带有羟基的氰基联苯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
3.3.2 端基带有丙烯酸酯的氰基联苯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
3.3.3 端基带有乙烯基醚的氰基联苯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
3.3.4 端基带有羟基、丙烯酸酯和乙烯基醚氰基联苯的液晶性能 |
3.3.5 端基带有羟基、丙烯酸酯和乙烯基醚氰基联苯的奇偶效应 |
3.3.6 端基带有羟基、丙烯酸酯和乙烯基醚氰基联苯的分子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液晶/聚合物/TiO_2体系量子点薄膜的荧光增强及调控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iO_2纳米粒子的修饰 |
4.3.2 TiO_2纳米粒子的微观形貌 |
4.3.3 基于液晶/聚合物/TiO_2的量子点薄膜的制备 |
4.3.4 基于液晶/聚合物/TiO_2的量子点薄膜的微观形貌 |
4.3.5 基于液晶/聚合物/TiO_2的量子点薄膜的电光性能 |
4.3.6 基于液晶/聚合物/TiO_2的量子点薄膜的荧光增强 |
4.3.7 基于液晶/聚合物/TiO_2的量子点薄膜的荧光调控 |
4.3.8 基于液晶/聚合物/TiO_2的量子点薄膜的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可聚合液晶/聚合物的量子点薄膜的荧光增强及封装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端基带有乙烯基醚的氰基三联苯的合成及液晶性能表征 |
5.3.2 两端带有乙烯基醚的液晶单体的合成及表征 |
5.3.3 乙烯基醚液晶单体的混配 |
5.3.4 基于乙烯基醚液晶/聚合物的全聚合量子点薄膜的制备 |
5.3.5 基于乙烯基醚液晶/聚合物的全聚合量子点薄膜的微观形貌 |
5.3.6 基于乙烯基醚液晶/聚合物的全聚合量子点薄膜的荧光增强 |
5.3.7 基于乙烯基醚液晶/聚合物的全聚合量子点薄膜的接触角 |
5.3.8 基于丙烯酸酯液晶/聚合物的全聚合量子点薄膜 |
5.3.9 基于乙烯基醚液晶/聚合物的全聚合量子点薄膜的封装 |
5.3.10 基于乙烯基醚液晶/聚合物的全聚合量子点薄膜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苯丙炔基磺酰胺、芳香炔与胺或硫醇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及其聚合产物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异腈或炔烃参与的多组分反应 |
1.2.1 异腈参与的多组分反应 |
1.2.2 炔烃参与的多组分反应 |
1.2.3 异腈或炔烃参与的多组分串联反应 |
1.3 异腈或炔烃参与的多组分聚合反应 |
1.3.1 异腈参与的多组分聚合反应 |
1.3.2 炔烃参与的多组分聚合反应 |
1.3.3 炔烃和异腈同时参与的多组分聚合反应 |
1.4 炔烃参与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 |
1.4.1 金属催化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 |
1.4.2 无金属催化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用于构筑酸响应型聚吲哚酮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试剂 |
2.2.2 化学仪器 |
2.2.3 单体的制备 |
2.2.4 模型化合物的合成 |
2.2.5 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条件优化 |
2.3.2 结构表征 |
2.3.3 聚合物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 |
2.3.4 聚合物对酸的选择性识别和荧光“点亮”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用于合成具有烯硫醚结构的聚吲哚酮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试剂 |
3.2.2 化学仪器 |
3.2.3 单体化合物的制备 |
3.2.4 模型化合物的合成 |
3.2.5 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条件优化 |
3.3.2 结构表征 |
3.3.3 聚合物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和接触角测试 |
3.3.4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3.3.5 聚合物的折光指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用于手性寡聚物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学试剂 |
4.2.2 化学仪器 |
4.2.3 单体及模型化合物的合成 |
4.2.4 手性寡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条件优化 |
4.3.2 结构表征 |
4.3.3 手性寡聚物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 |
4.3.4 手性寡聚物光物理表征 |
4.3.5 手性寡聚物对酸的荧光“点亮”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有机强碱催化的环氧与环酯共聚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全文名词缩写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小分子催化聚合 |
1.2.1 用于聚合反应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 |
1.2.2 有机小分子催化聚合的单体类型 |
1.2.3 有机小分子催化聚合机理 |
1.3 有机中强碱:磷腈碱 |
1.3.1 磷腈碱催化的开环聚合 |
1.3.2 磷腈碱催化的其他阴离子聚合 |
1.4 环氧与异类单体的共聚反应 |
1.4.1 环氧单体的无规共聚 |
1.4.2 环氧单体的交替共聚 |
1.4.3 环氧单体的嵌段共聚 |
1.4.4 环氧单体参与构筑的复杂高分子结构 |
1.5 本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醚酯无规共聚物的“非共聚”合成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其纯化 |
2.2.2 醚酯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2.2.3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醚酯无规共聚物的结构 |
2.3.2 影响醚酯无规共聚物结构的因素 |
2.3.3 醚酯无规共聚物的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过醚酯无规共聚调节聚己内酯的酶降解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其纯化 |
3.2.2 聚己内酯及醚酯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3.2.3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己内酯和醚酯无规共聚物的结构 |
3.3.2 醚酯无规共聚物的亲水性和结晶性调控 |
3.3.3 醚酯无规共聚物的酶促降解性调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氧与环酚酯的开环交替共聚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其纯化 |
4.2.2 交替共聚的实施 |
4.2.3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单羟基小分子醇引发的交替共聚 |
4.3.2 双羟基小分子醇引发的交替共聚 |
4.3.3 开环交替共聚的反应机理 |
4.3.4 交替共聚物的热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开环交替共聚构筑复杂高分子结构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其纯化 |
5.2.2 聚合方法和路径 |
5.2.3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三臂星形-交替共聚物 |
5.3.2 接枝-交替共聚物 |
5.3.3 嵌段-交替共聚物 |
5.3.4 基于交替共聚物的聚氨酯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开环聚合反应与产物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开环聚合研究进展 |
1.1.1 开环聚合反应机理 |
1.1.2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反应动力学 |
1.1.3 烷氧基化聚合反应器工艺 |
1.1.4 聚醚结构表征 |
1.1.5 聚醚的热降解研究 |
1.2 计算化学研究进展 |
1.2.1 量子化学计算的发展 |
1.2.2 计算化学方法 |
1.3 Monte Carlo方法在高分子化学中的应用 |
1.4 聚合物降解与热分析动力学研究进展 |
1.4.1 聚合物降解原理 |
1.4.2 热分析动力学研究进展 |
1.5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 引发体系制备 |
2.3 聚合实验装置 |
2.4 聚合实验步骤 |
2.5 产物分析与表征 |
第三章 烷氧基化开环聚合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
3.1 烷氧基化开环聚合反应机理 |
3.1.1 环氧乙烷开环均聚合 |
3.1.2 环氧丙烷开环均聚合 |
3.1.3 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开环共聚合 |
3.2 烷氧基化聚合反应历程 |
3.2.1 乙氧基化阴离子聚合反应历程 |
3.2.2 乙氧基化阳离子聚合反应历程 |
3.2.3 丙氧基化聚合反应历程 |
3.2.4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合反应历程与竞聚率 |
3.3 烷氧基化阴离子聚合反应体系中的其他反应 |
3.3.1 向环氧丙烷的链转移反应 |
3.3.2 质子交换反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
4.1 聚合反应微观动力学 |
4.1.1 聚醚产物的理论分布 |
4.1.2 聚醚产物分布的影响因素 |
4.2 循环喷雾式反应器中聚合反应宏观动力学 |
4.2.1 循环喷雾式聚合反应器 |
4.2.2 共聚合反应模型 |
4.2.3 共聚合反应动力学模型与求解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聚合反应Monte Carlo模拟研究 |
5.1 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共聚合竞聚率 |
5.1.1 竞聚率测定方法 |
5.1.2 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共聚合竞聚率计算 |
5.2 共聚合Monte Carlo模拟算法 |
5.3 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共聚合Monte Carlo模拟 |
5.3.1 共聚物组成 |
5.3.2 共聚物的序列分布 |
5.3.3 共聚物的链段分布 |
5.4 Monte Carlo 模拟与优化算法 |
5.5 烷氧基化聚合反应动力学Monte Carlo模拟 |
5.5.1 链增长反应 |
5.5.2 链转移反应 |
5.5.3 质子交换反应 |
5.5.4 反应体系中的水分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5.5.5 共聚合产物端基结构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热分析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试剂与仪器 |
6.1.2 热重(TG)—微商热重(DTG)曲线测量 |
6.2 热分析反应动力学 |
6.2.1 聚醚热分析反应动力学计算的理论方法 |
6.2.2 聚醚热分析反应动力学 |
6.3 相对热稳定性 |
6.3.1 热寿命分析 |
6.3.2 热稳定性影响因素 |
6.4 热降解机理 |
6.4.1 GPC分析 |
6.4.2 NMR分析 |
6.4.3 聚醚热降解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其他构效关系研究 |
7.1 临界胶束浓度研究 |
7.1.1 实验方法 |
7.1.2 临界胶束浓度与聚氧丙烯链节的定量关系 |
7.1.3 表面过剩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最小平均分子面积 |
7.2 渗透力研究 |
7.2.1 实验部分 |
7.2.2 构效关系研究 |
7.2.3 结论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6)二氧化碳和炔类单体的新型聚合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二氧化碳排放 |
1.2 二氧化碳物理化学性质 |
1.3 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 |
1.3.1 二氧化碳制备尿素及其衍生物 |
1.3.2 二氧化碳制备五元环状碳酸酯 |
1.3.2.1 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反应 |
1.3.2.2 二氧化碳和炔丙醇反应 |
1.3.2.3 二氧化碳和烯烃反应 |
1.3.3 二氧化碳制备五元环状氨酯 |
1.3.3.1 二氧化碳和氮杂环丙烷环加成反应 |
1.3.3.2 二氧化碳和邻氨基醇反应 |
1.3.3.3 二氧化碳和炔丙胺反应 |
1.3.3.4 环状碳酸酯作为中间体合成环状氨酯 |
1.3.3.5 二氧化碳和炔、醛、胺反应 |
1.3.4 二氧化碳制备其他化合物 |
1.4 二氧化碳参与的聚合反应 |
1.4.1 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聚合反应 |
1.4.1.1 聚合反应机理 |
1.4.1.2 聚合反应选择性 |
1.4.1.3 聚合反应催化剂 |
1.4.2 二氧化碳和环氮、环硫化物的聚合 |
1.4.3 二氧化碳和二醇(酚)类化合物的聚合 |
1.4.4 二氧化碳和二胺类化合物的聚合 |
1.4.5 二氧化碳和烯类化合物的聚合 |
1.4.6 二氧化碳和炔类化合物的聚合 |
1.5 课题提出 |
第二章 二氧化碳与端炔、卤代烷烃单体制备聚炔酯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试剂 |
2.2.2 测试仪器与设备 |
2.2.3 聚合物的合成 |
2.2.4 模型产物的合成 |
2.2.5 遥爪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聚合 |
2.2.6 聚合物的降解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反应 |
2.3.2 结构表征 |
2.3.3 遥爪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聚合 |
2.3.4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2.3.5 聚合物的降解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氧化碳与端炔、卤代烷烃以及胺类单体制备聚烯胺酯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试剂 |
3.2.2 测试仪器与设备 |
3.2.3 聚合物的合成 |
3.2.4 模型产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 |
3.3.2 溶解性与热稳定性 |
3.3.3 结构表征 |
3.3.4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3.3.5 爆炸物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支化聚炔酯的制备及其精确多步后修饰特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学试剂 |
4.2.2 测试仪器与设备 |
4.2.3 单体的合成 |
4.2.4 聚合物的合成 |
4.2.5 模型化合物的合成 |
4.2.6 聚合物的精确多步后修饰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合反应 |
4.3.2 结构表征 |
4.3.3 支化度计算 |
4.3.4 光物理性质 |
4.3.5 精确多步后修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炔酯的精确可视化降解及其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化学试剂 |
5.2.2 测试仪器与设备 |
5.2.3 线形聚炔酯的降解 |
5.2.4 模型反应 |
5.2.5 超支化聚炔酯的降解 |
5.2.6 交联网状聚炔酯的降解 |
5.2.7 聚炔酯薄膜制备和实时降解 |
5.2.8 图案化与微印刷 |
5.2.9 降解产物对金离子的吸附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线形聚炔酯的降解 |
5.3.2 超支化和交联网状聚炔酯的降解 |
5.3.3 降解产物光物理特性 |
5.3.4 降解过程可视化 |
5.3.5 图案化与微印刷 |
5.3.6 金离子检测与吸附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二氧化碳与炔醇、卤代芳烃单体制备五元环状碳酸酯基聚合物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化学试剂 |
6.2.2 测试仪器与设备 |
6.2.3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 |
6.2.4 单体的合成 |
6.2.5 聚合物的合成 |
6.2.6 通过“AB+ C”策略合成聚合物 |
6.2.7 模型产物的合成 |
6.2.8 聚合物的区域选择性开环 |
6.2.9 手性聚合物的合成 |
6.2.10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
6.2.11 多孔聚合物的合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聚合反应条件优化 |
6.3.2 结构表征 |
6.3.3 机理研究 |
6.3.4 聚合物的区域选择性开环 |
6.3.5 光物理性质 |
6.3.6 手性聚合物 |
6.3.7 超支化聚合物 |
6.3.8 多孔聚合物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二氧化碳与芳基内炔、卤代烷烃单体制备聚烯酯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化学试剂 |
7.2.2 测试仪器与设备 |
7.2.3 单体的合成 |
7.2.4 聚合物的合成 |
7.2.5 模型产物的合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聚合反应 |
7.3.2 结构表征 |
7.3.3 溶解性与热稳定性 |
7.3.4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氧气与芳基内炔单体制备聚呋喃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化学试剂 |
8.2.2 测试仪器与设备 |
8.2.3 聚合物的合成 |
8.2.4 模型产物的合成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聚合反应 |
8.3.2 模型反应 |
8.3.3 结构表征 |
8.3.4 溶解性与热稳定性 |
8.3.5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8.3.6 爆炸物检测 |
8.3.7 双光子吸收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聚丙烯酰胺 |
1.3 聚丙烯酰胺的生产方法 |
1.3.1 水溶液聚合 |
1.3.2 反相乳液聚合 |
1.4 聚丙烯酰胺的性质与应用 |
1.4.1 固体聚合物性质 |
1.4.2 水溶液性质 |
1.4.3 稳定性 |
1.4.4 化学性质 |
1.4.5 聚丙烯酰胺应用 |
1.5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研究进展 |
1.5.1 引发体系 |
1.5.2 聚合方法上的进展 |
1.6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研究进展 |
1.6.1 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改性法 |
1.6.2 丙烯酰胺单体与阳离子单体共聚 |
1.6.3 天然高分子接枝PDA |
1.7 具有反聚电解质溶液行为的两性聚合物 |
1.7.1 具有反聚电解质溶液行为的两性聚合物的合成 |
1.7.2 具有反聚电解质溶液行为的两性聚合物的应用 |
1.8 耐温抗盐的丙烯酰胺共聚物 |
1.8.1 含大侧基或刚性侧基的共聚物 |
1.8.2 能抑制酰胺基水解的共聚物 |
1.8.3 抗Ca~(2+)、Mg~(2+)离子的共聚物 |
1.8.4 HPAM 弱凝胶 |
1.8.5 两性离子聚合物 |
1.8.6 疏水缔合聚合物 |
1.8.7 梳型聚合物 |
1.8.8 分子复合型聚合物 |
1.9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双官能度复合体系引发AM 聚合研究 |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1.1 仪器 |
2.1.2 药品 |
2.2 双官能度引发剂研制 |
2.2.1 合成方法及步骤 |
2.2.2 双官能度引发剂结构表征 |
2.3 双官能度引发剂引发AM 聚合研究 |
2.3.1 双官能度引发剂引发机理 |
2.3.2 复合引发体系的选择 |
2.3.3 聚合方法的选择 |
2.3.4 丙烯酰胺聚合 |
2.3.5 聚合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
2.3.6 优化聚合条件的验证性实验 |
2.4 PAM 的后水解研究 |
2.4.1 PAM 的水解工艺条件研究 |
2.4.2 优化水解条件的验证性实验 |
2.5 HPAM 驱油性能评价 |
2.6 小结 |
第三章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CPAM 研制 |
3.1 超高分子质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 |
3.1.1 实验原理 |
3.1.2 主要原料和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CPAM 共聚单体竞聚率研究 |
3.2.1 共聚单体竞聚率测定方法 |
3.2.2 竞聚率的计算 |
3.2.3 竞聚率的结果与分析 |
3.3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CPAM 絮凝性能评价 |
3.3.1 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
3.3.2 实验部分 |
3.3.3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CPAM 絮凝实验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具有反聚电解质溶液行为的PAM 研究 |
4.1 前言 |
4.1.1 反聚电解质溶液行为的理论解释 |
4.1.2 反聚电解质型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4.1.3 反聚电解质型聚合物的应用 |
4.2 甜菜碱型乙烯基两性离子单体合成 |
4.2.1 仪器与药品 |
4.2.2 SBM 甜菜碱型单体合成 |
4.2.3 MSBM 甜菜碱型单体合成 |
4.2.4 CBM 甜菜碱型单体合成 |
4.3 反相乳液聚合合成两性离子聚合物 |
4.3.1 仪器与药品 |
4.2.3 反相乳液聚合基本原理 |
4.3.3 反相乳液聚合工艺条件优化 |
4.3.4 聚合物产品分析 |
4.4 两性聚合物的反聚电解质溶液性质研究 |
4.4.1 仪器与药品 |
4.4.2 矿化度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
4.4.3 剪切速率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
4.4.4 温度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
4.5 反聚电解质型聚合物驱油效果评价 |
4.5.1 实验条件与程序 |
4.5.2 驱油效果 |
4.6 小结 |
第五章 耐温抗盐型聚合物驱油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5.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5.1.1 仪器 |
5.1.2 药品 |
5.2 实验方法 |
5.2.1 共聚物的合成 |
5.2.2 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
5.2.3 红外光谱的测定 |
5.2.4 元素分析 |
5.2.5 特性粘数的测定 |
5.2.6 表观粘度(ηapp)的测定 |
5.2.7 溶液抗剪切性能的测定 |
5.2.8 共聚物溶液的热稳定性能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AMPS-DMAM-AM 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
5.3.2 AMPS-DMAM-AM 三元共聚物的合成机理 |
5.3.3 反应时间与单体转化率的关系 |
5.3.4 前加碱共聚微波后水解工艺 |
5.3.5 四元共聚物结构分析 |
5.3.6 共聚物的溶液性能及评价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新型两性梳形聚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 |
6.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6.2 实验步骤 |
6.2.1 溴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羧壬基铵两性梳形单体的制备 |
6.2.2 新型两性梳形聚合物的制备 |
6.2.3 新型两性梳形聚合物粘弹性的的测定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两性梳形单体合成与表征 |
6.3.2 新型两性梳形聚合物的制备研究 |
6.3.3 新型两性梳形共聚物溶液性能研究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创新点 |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中文详细摘要 |
(8)胺基/烷氧硅基DPE衍生物活性阴离子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1,1'-二苯基乙烯(DPE)衍生物在活性阴离子共聚合中的应用 |
1.1.1 DPE衍生物活性阴离子聚合反应特性 |
1.1.2 基于DPE衍生物的官能化聚合物合成 |
1.1.3 基于DPE衍生物的拓扑化聚合物合成 |
1.2 序列可控聚合物合成研究 |
1.2.1 基于迭代合成方法的序列可控聚合物合成 |
1.2.2 基于逐步聚合方法的序列可控聚合物合成 |
1.2.3 基于连锁聚合方法的序列可控聚合物合成 |
1.3 聚合反应中的“开-关”机理研究 |
1.3.1 “开-关”聚合调控方法 |
1.3.2 “开-关”聚合研究前景与意义 |
1.4 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及主要工作思路 |
2 基于胺基DPE/苯乙烯的活性阴离子聚合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 |
2.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于DPE-NMe_2/St的活性阴离子聚合单体序列特征 |
2.3.2 基于DPE-(NMe_2)_2/St的活性阴离子聚合单体序列特征 |
2.3.3 基于胺基DPE衍生物的统计序列调控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烷氧硅基DPE/苯乙烯的活性阴离子聚合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烷氧硅基DPE衍生物合成研究 |
3.3.2 烷氧硅基DPE阴离子聚合副反应机理及其调控研究 |
3.3.3 基于活性阴离子定量“开-关”聚合反应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胺基DPE/苯乙烯/丁二烯的活性阴离子聚合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精制 |
4.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胺基官能化DPE封端反应动力学研究 |
4.3.2 ω/α,ω-端胺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合成研究 |
4.3.3 链中胺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合成研究 |
4.3.4 链中/链端胺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中白炭黑分散性研究 |
4.3.5 链中/链端胺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竞聚率计算公式 |
附录B 链中烷氧硅基功能化聚苯乙烯结构表征 |
附录C 原位核磁数据汇总 |
附录D 二维碳氢相关谱数据汇总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铑催化碳氢活化反应方法学及其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铑催化的碳氢活化偶联反应方法学研究进展 |
1.1 引言 |
1.2 碳氢活化反应中的偶联试剂 |
1.2.1 炔烃类偶联试剂 |
1.2.2 烯烃类偶联试剂 |
1.2.3 重氮类偶联试剂 |
1.2.4 其它偶联试剂 |
1.3 碳氢活化反应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
1.4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铑催化碳氢活化的环化反应合成噌啉 |
2.1 引言 |
2.2 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讨论 |
2.3 实验原料和方法 |
2.4 反应体系的建立 |
2.5 机理实验 |
2.5.1 氢氘交换实验 |
2.5.2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实验 |
2.6 放大实验 |
2.7 原料和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
2.7.1 底物的合成与表征 |
2.7.2 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
2.8 本章小结 |
2.9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铑催化碳氢活化的去膦酸酯环化反应合成1-萘酚 |
3.1 引言 |
3.2 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讨论 |
3.3 原料和方法 |
3.4 反应体系的建立 |
3.5 机理实验 |
3.5.1 底物5的合成 |
3.5.2 偶联官能团单独对照实验 |
3.6 原料和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
3.6.1 烯胺酮底物的合成与表征 |
3.6.2 碳氢活化偶联反应的底物扩展 |
3.6.3 关环反应的具体步骤和产物表征 |
3.6.4 肉桂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3.7 本章小结 |
3.8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亚硝基导向的铑催化碳氢活化反应的高分子合成方法 |
4.1 引言 |
4.2 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讨论 |
4.2.1 单体的设计 |
4.2.2 单体的合成方法 |
4.2.3 聚合反应的初步尝试 |
4.2.4 小分子模型反应的条件扩展 |
4.2.5 聚合反应条件筛选 |
4.2.6 聚合物的热力学表征 |
4.3 原料和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总结和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聚合反应和高分子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分子合成化学的研究与发展动态[J]. 安泽胜,陈昶乐,何军坡,洪春雁,李志波,李子臣,刘超,吕小兵,秦安军,曲程科,唐本忠,陶友华,宛新华,王国伟,王佳,郑轲,邹文凯. 高分子学报, 2019(10)
- [2]基于聚合物分散液晶的量子点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帅峰.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苯丙炔基磺酰胺、芳香炔与胺或硫醇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及其聚合产物的性能研究[D]. 齐春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有机强碱催化的环氧与环酯共聚反应[D]. 胡双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开环聚合反应与产物性能研究[D]. 张治国. 浙江大学, 2005(07)
- [6]二氧化碳和炔类单体的新型聚合反应[D]. 宋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合成及性能研究[D]. 丁伟. 大庆石油学院, 2006(08)
- [8]胺基/烷氧硅基DPE衍生物活性阴离子聚合研究[D]. 刘丕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9]铑催化碳氢活化反应方法学及其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研究[D]. 宋超. 南京大学, 2018(05)
- [10]拓扑化学聚合在高分子晶体材料制备中的应用[J]. 燕青青,姚奕帆,董焕丽,胡文平. 中国科学:化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