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银行实施资产负债管理的前提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滕飞[1](2021)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积累不少结构性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审时度势,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为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指明了新方向。实体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无疑将对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方面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需要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增加有效金融供给与提高金融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去杠杆与严监管的趋势下,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提出更严峻挑战。实体经济调整与金融深化改革都在呼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因此,探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传导机制进而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金融创新的总体方向与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按照“需求分析-现状与问题梳理-相关性与作用机制分析-路径政策建议”的逻辑框架开展研究。首先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进而对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商业银行有效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理,并结合2006-2018年13年省域横向面板数据和2009年3季度至2019年2季度共40期全国纵向时序数据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及其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验证。最后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与教训,从“紧扣供给侧主旋律、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以及因地制宜展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基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总体方向,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前沿底层技术围绕实体重点产业链发展与补充薄弱环节从“业务创新、金融科技创新、组织与制度创新”等三方面提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金融创新的行动路径。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绪论和理论分析,包括本文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总结了本文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创新处等;第二章对相关重要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包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供给侧改革理论、金融发展理论以及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运行机制理论等进行系统梳理和评析,进而提炼出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第二部分:现状与需求分析,即第三章,系统分析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进而深入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充分揭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深层次需求以及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适度性要求。具体包括:(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分析。首先,运用拓展费雪方程式(Fisher Extension)论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而这需要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更好向实体经济发挥正向反馈作用;其次,运用银行博弈均衡模型(Bank gambling equilibrium model)进行参数模拟,揭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须通过有效创新(如降低监督成本)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并确保自身业务可持续性,以更好地融入到供给侧改革之中。(2)分析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事实与数据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通过扩大供给和丰富产品等方式支持经济发展与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无法有效满足实体金融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支持重点领域存在创新不足等问题。(3)分析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特别应吸取国外商业银行金融过度创新导致非理性扩张以及与实体经济需求脱节方面的教训。第三部分:运用规范性分析方法分析系统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即本文第四章。包括:(1)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和过度创新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说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两面性。(2)系统归纳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本文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通过影响消费需求、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推动产业升级,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称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要素与结构路径);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供给、优化金融配置、增强金融功能,进而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称之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金融发展路径)。(3)运用数理推导的方法论证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通过搭建六部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框架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数理推导剖析商业银行存贷和金融创新部门与实体经济下资源要素作用的内生机制,求解最优增长路径。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的拉动作用,且金融创新效率弹性对经济稳态增速拉动作用比较显着,产品弹性(即业务规模)对经济稳态增速同样具有非线性效应。第四部分:实证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相关性及作用机制,主要从省域横向面板和全国纵向时序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分析,包括本文第五章、第六章。具体包括:第五章,本文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基于2006-2018年31个省市相关数据,从面板横向角度实证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及所呈现的区域差异与阶段差异,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总体是积极的,但存在区域不均衡性。实证表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与效率指标处于低体制时,其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效应较弱甚至是负面的;当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与效率指标处于高体制时,其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呈现正向效应且逐步增强,基准模型在体制转换过程中整体呈现渐进正向的非线性转换趋势,上述结果说明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总体效应是适度的。但是,通过对PSTR模型的非线性转换体制分析,发现不同省市转换函数值(g值)分布范围广且体制转换速度较慢,结合各省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标样本期间所处体制情况,说明不同省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2)中国商业银行应保持适度创新规模的同时注重开展内涵式效率创新。通过比较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指标与金融创新效率指标的非线性效应,金融创新规模指标的非线性效应更强体制转换速度更快。本文发现: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金融创新规模效应”拉动实体经济增长,但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效率指标对实体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要优于金融创新规模指标,说明商业银行应保持适度金融创新规模的同时更应着眼于提高金融创新效率。(3)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效应存在阶段性差异。供给侧改革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发挥的促进作用较供给侧改革前更显着,说明供给侧改革后商业银行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采取的金融创新措施是有效的。(4)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区域差异性。本文通过分区域实证分析可得: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局部过度创新(东部、中部)和创新不足(西部)并存的现象,东部和中部区域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规模经济边际递减现象。(5)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核心产业(制造业)发展同样具有渐进正向的非线性影响。通过替换自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得到基准模型相似结果,其中对制造业增长指标的正向影响较为显着但对制造业结构优化指标的正向影响效应较弱。(6)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通过加入交互项的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基准模型结果的稳定性,并可得: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协同效应差异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资本积累指标对实体经济增长发挥协同效应趋于正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科技研发指标发挥协同效应则趋于负向。第六章,主要基于2009年3季度至2019年2季度共40期的全国经济变量数据和十六家主要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从时间序列角度纵向验证商业银行微观主体的金融创新对宏观实体经济增长“微观-宏观”的作用机制。具体包括:(1)本文选取金融业务创新发展(规模)维度、金融业务创新效能维度、金融创新风控维度、金融科技创新维度以及创新支持实体经济需求维度等五大维度下16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2009Q3-2019Q2的15项相关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量化微观视角下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结果表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以及交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占据前四位主要得益于上述银行业务创新规模较大,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以及中信银行等创新效能高的中型银行紧随其后。(2)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构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BII)并观察该指数趋势,分析其阶段特征。结果表明:该指数在样本期间内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分阶段来看,BII经历持续增长期(2009Q2-2012Q4),波动调整期(2013Q1-2017Q4)以及转型回升期(2018Q1-2019Q2)等三个阶段。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在经历一段时期的波动后,商业银行经过业务转型与调整金融创新指数稳步回升。(3)构建供给侧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间接作用机制(包含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产业升级等宏观指标)和直接作用机制(包含实体经济融资规模与融资成本、储蓄投资转换等金融指标)的SVAR实证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在间接作用机制还是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都具有拉动作用并呈现短期快速拉动,中期波动,长期相对平稳的态势且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高;第二,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直接作用机制更明显相关系数更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应更注重精准支持实体经济要素积累与结构优化;第三,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资本积累影响存在反复,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积极影响但持续时间较短;第四,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融资规模具有微弱正向作用且存在时滞性,但有利于融资成本降低,有利于优化储蓄投资转换职能。第五部分,基于第三章需求分析、第四章机理分析与数理推导、第五章和第六章实证分析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总体方向和行动路径建议,即本文第七章。具体包括:(1)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总体方向。即:紧扣供给侧改革主旋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因地制宜开展差异化金融创新;有效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以及建立适应外部经济转型特征的组织架构和制度等。(2)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业务创新行动路径,包括:开发符合动能转换需求的的金融产品支持产业优化升级、整合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支持“三去一补”、完善融资产品利率定价机制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线上与线下业务融合发展以及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等。(3)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科技创新行动路径,包括: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掘和评价客户、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业务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关键领域智能化改造、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高效产品和服务体系以及综合应用技术实现融合创新等。(4)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组织与制度创新行动路径,包括:搭建以业务为导向的矩阵式组织架构、完善金融创新制度、构建金融创新协同保障机制等。总之,本文通过相关研究丰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开展金融创新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提供可行建议。
贺琪[2](2020)在《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及其实现》文中认为作为一种结构化金融创新模式,资产证券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发展和应用,而特殊目的载体正处于这一“金融炼金术”的核心。长期以来,关于特殊目的载体的研究文献资料不胜枚举。在我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步“试水”资产证券化开始以来,对于资产证券化的介绍及其交易机制的法律研究日渐增多,而且关于资产证券化及特殊目的载体的研究已横跨法学、经济学、银行学等多个学科范畴。同时,伴随着资产证券化监管规则的持续完善,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也是一日千里,尤其是2014年以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增量和存量规模均创下新的记录。近两年多时间里,随着存量资产支持证券偿付逐步到期,市场中相继出现各类资产证券化项目的评级下调事件,甚至多个项目出现违约偿付,基础资产现金流发生严重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形,抛开整体经济周期性以及监管体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当聚焦于资产证券化本身的交易机理,分析并探究这一项金融交易创新机制的内核所在。通过分析发现,在整个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和整体架构当中,无论是基础资产的独立及现金流的保障,还是资产支持证券存续期间的偿付安排,亦或是各中介管理服务机构之间的配合与道德风险防控,均与特殊目的载体存在关联。那么,特殊目的载体在资产证券化交易机制应当如何进行定位,其功能应当如何界定,该功能又应当如何通过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机制和特殊目的载体自身的必要配备来实现,成为一个具有研究必要和研究价值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总体思路为:从当前资产证券化实践问题出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着重探究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缺失对资产证券化问题的不利影响(第一章);接下来,将聚焦在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的整体研究上,归纳总结出特殊目的载体所应当具有的核心功能及两大制度功能(第二章);在明确特殊目的载体功能之后,遵循主体和行为的基本逻辑,从功能实现的组织基础和行为基础出发,分别研究分析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具体方式和路径(第三至第五章)。在组织基础部分,明确特殊目的载体应当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商事主体而存在;在行为基础部分,引入行为范式理论,并形成特殊目的载体应当具有的行为范式及其实施路径。除导言与结语外,全文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问题与成因。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领域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总结下来,主要表现为: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仍然未脱离对主体信用的依赖、发起人经营状况与基础资产质量的关联程度过高、缺乏对基础资产甄别与筛选的严格把控以及现金流归集管控存在漏洞等。从特殊目的载体的研究角度出发,深究前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特殊目的载体的理论探索和认知不足、特殊目的载体规则与中国法律制度环境融合过程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或冲突、资本市场监管格局与部门权力的分割和制衡以及资产证券化发展迅猛与制度供给滞后性之间存在矛盾。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缺失对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难以发挥以基础资产为支撑的资产证券化信用机制效能、难以保障资产证券化结构性交易体系的稳固与平衡、难以保障现金流归集管控的安全到位。由此,我国当前资产证券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缺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对特殊目的载体功能进行科学定位并完善保障其功能实现的制度举措和机制,将有利于缓解和解决资产证券化的现存问题。第二章,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从基本原理、交易环节以及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多重立足点出发,结合对当前问题及产生原因的分析,归纳总结出特殊目的载体功能:“一个核心功能”和“两大制度功能”。“一个核心功能”即保护投资者利益,其具体表现为“两大制度功能”,即保障基础资产独立和塑造结构化融资交易法律关系。保障基础资产独立是特殊目的载体的首要制度功能,基础资产的独立也是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机制的根本所在。缺少了基础资产的独立,资产证券化所独有的资产信用支撑机制将无法发挥作用。特殊目的载体通过三个方面来保障基础资产的独立:首先,创设基础资产独立的承载主体。基础资产在实现与发起人(原始权益人)真实销售之后,呈现出了资产人格化的趋势,即基础资产本身具有取得独立法律主体资格的倾向,由此作为基础资产承接平台的特殊目的载体应当首先构造出持有并管理基础资产的主体;其次,特殊目的载体将基础资产与发起人(原始权益人)之间实现真实销售与破产隔离。这是一项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过程,特殊目的载体需要将基础资产的权益和风险与发起人(原始权益人)实现彻底分割,并且需要防范来自特殊目的载体自身和发起人(原始权益人)两个破产风险的影响。同时,在资产支持证券存续期间,特殊目的载体还应当保障基础资产的产权安全和稳定存续,消解对基础资产及其产生的现金流权属争议或者被侵占、混同、挪用的风险,以及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等。在塑造结构化融资交易法律关系功能当中,特殊目的载体缔造出了资产证券化相比于股权、债权融资的制度优势,实现了融资信用机制转变和风险再分配,创设出新型的财产权关系和对于融资者的控制关系,并实现现金流和交易信息的统合与均衡配置。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的确定,是其发挥制度价值的关键所在。第三章,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组织基础。从法律属性的视角审视,特殊目的载体是一种契约集合还是特定的法律主体,两大法系之间存在认知的差异。在英美法系当中,契约精神历史悠久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强大的法律穿透力。合同解释或契约视角,为客观认识法律组织体特别是商事主体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视角。但是,将特殊目的载体视为一个契约集合体,难以解释特殊目的载体的法律主体本质,二者在构建原理、运作方式和责任机制方面均存在不同。通过对美国特殊目的载体组织形态的考察,认知到特殊目的载体组织形式在美国法律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与之相对应的大陆法系,则更加关注法律主体的独立性和财产权的具体归属问题,并形成了严密的财产权制度体系。因此,运用大陆法系的思维来分析资产证券化中的财产权关系和特殊目的载体的组织属性,则会更加强调和突出特殊目的载体作为法律组织体的特性。同时,特殊目的载体与财团法人、中介组织以及信托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分,这也突出了特殊目的载体在目的、形态和存续方面存在的特性。从实现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的角度来看,有必要赋予特殊目的载体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并将其纳入特殊商事主体类型的范畴。第四章,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基础:行为范式理论的引入。欲保证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的实现,除了具备必要的组织基础之外,特殊目的载体实施特定行为也是基础性条件之一。从特殊目的载体的设立目的来看,其本身的行为能力和行为范围确系有限。但是,如果将特殊目的载体完全界定为被动不作为的“通道”,则资产证券基本原理所赋予的制度功能将难以实现。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被动不作为的“通道”特殊目的载体,仅仅是作为承接基础资产,并与发起人(原始权益人)在风险和权益上相隔离的法律载体,尚无法发挥保障基础资产独立和安全以及其他投资者权益保护功能。与普通商事主体的行为不同,特殊目的载体基于特定目的,在设立之初就已经划定了行为范围和行为方式。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借鉴了科技哲学领域的范式理论,并将其运用到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研究之中。范式理论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代表了一种探索与认知世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行为范式则是范式理论逻辑上的种概念。行为范式可以理解为某一个行业或行为主体应当具有的稳定成熟的、合乎常规或法理的行为模式。而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范式,具有标准化、不可通约性、层次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这个五个方面的特征,可据此来解剖并深入分析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同时,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范式还应当遵守统合性、合法合规性和谦抑性三原则。特殊目的载体行为范式的引入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其能够系统化解构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构成、合理界分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范围、为特殊目的载体行为提供模式遵循以及防范特殊目的载体的越权及其他风险行为。这些价值,为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行为保障。第五章,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基础:行为范式的实施。在行为范式理论的指引下,特殊目的载体通过具象化的行为才能达到功能实现的目的。在“保障基础资产独立”功能实现的行为范式之中,包含了避免特殊目的载体破产风险和限定特殊目的载体对外经营范围两个主要部分。特殊目的载体具备破产隔离的能力是所有资产证券化的基石,美国资产证券化中避免特殊目的载体自愿破产,主要通过设定特殊目的载体章程、发起人协议或者其他组织性文件等,对申请自愿破产的情形加以限制来实现的;日本资产证券化避免特殊目的载体自愿破产则更加注重事前的预防和规制。这两部分的行为范式,是保障基础资产独立、价值和安全重要路径。“重塑结构化融资交易法律关系”功能实现的行为范式之中,以行为对象为标准,将行为范式划分为针对发起人、投资者和管理人及中介服务机构三大类。在与发起人的行为范式中,特殊目的载体需要承接基础资产的真实销售,并抵御可能的实体合并风险。真实销售需要遵循法律意义上的严格标准,而避免实体合并除了具备真实销售标准外,还需要关于控制关系是否存在的判断规则;在与投资者的行为范式中,既需要强化资产支持证券的信息披露,又需要确保现金流的依法归集和分配,还应当理性运用信用增级措施,实现投资者权益保障的全流程化;在与管理人及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范式中,特殊目的载体应当发挥作为委托方的监督职责,明确管理人及中介服务机构职责边界,并防范交易过程中的道德风险。最后结语部分,通过上述五个章节的阐述,总结本文对特殊目的载体的定位:特殊目的载体基于特定目的,拥有特定的功能,并需要特定法律组织形态和特定行为范式来实现该项功能。如此,方能充分发挥出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和投资者权益保障的制度效用,保障资产证券化事业稳步发展。
梁伟[3](2019)在《企业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与平衡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益冲突与平衡是破产程序中恒久的话题,利益冲突与平衡充斥于破产重整规范与司法实践的各个角落,几乎不可能总结出全部的冲突样态与平衡路径。这一方面是因冲突类型的繁杂,很难全部囊括;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动随时改变重整中的利益博弈状态,进而随时衍生出新的冲突。但破产重整程序作为破产程序框架下的子项目,以利益相关者的经济人理性为基础,通过再建企业并释放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Going Concern Value)的制度价值却未发生变化。当陷入财务困境但具有可持续经营价值的企业,亟需要破产重整进行拯救时,却因利益冲突而阻遏重整程序的顺利推进,这便需要反问,究竟为何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失去理性的经济思考,而排斥重整程序?虽然主要建立在个案分析之上的研究,不能发现全部的利益冲突类型,并且建立在个案研究基础上的解决路径也可能是相对狭隘的,毕竟债务人企业与债务人企业之间存在差异,企业的债务结构、盈利状况、经营模式、市场前景、企业文化等均存在差异,恰如莱布尼茨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对个案深入的剖析可以发现冲突的真实样貌,最直观的了解到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的面相,在此基础上的平衡路径可以为其他案件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破产重整程序是市场竞争失败主体拯救本位程序,司法介入下利益相关者协商博弈平台的制度架构能够促进市场化主导资源配置的实现,但在利益协商与博弈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冲突。冲突的化解与利益平衡的实现是破产重整制度功能发挥的手段和方式,利益平衡的实现可从社会结构维度推动破产重整制度功能的发挥,既包括社会行为维度的指引功能,也包括社会文化维度的转化功能,甚至是社会经济维度的资源配置转变与宏观经济政策落实功能,但这均需以利益平衡的实现为前提。企业财务困境造成债务人财产不能满足于各方的需求,进而从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将可能爆发激烈的利益冲突,如何实现利益平衡是破产重整程序需要解决的问题。角色多样与利益诉求重合是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复杂的表征,探明利益冲突的实然面相是实现破产重整中利益平衡的必然选择,以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及诉求为视角进行实证分析,既包括以数据为主的分析去解构企业的财务困境与可持续经营价值现实,也包括田野调查发现利益相关者的真实诉求,实证研究能够穿透重整司法实践与制度规范间的迷雾,明晰债权人、债务人及战略投资人等利益群体的诉求,以及行政权、审判权等角色在重整程序中的真实样态。但破产重整程序不可能对全部利益冲突逐一化解,利用破产重整程序实现企业拯救,保留与释放债务人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价值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方式,也能够实现重整制度的价值功能,而在此目的之下,对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利益冲突类型化,对应其成因探索体系化的解决路径。首先是债务人财产与破产重整利益平衡的关联,毋庸讳言,财产的价值归属是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目标,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是基于财务困境的现实,财务困境的现实背后是债务人财产价值和变现能力的有限与不足。人具有逐利的本质,以债权人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为了争夺有限的债务人财产,以满足自己的利益诉求而实施利己的策略,在重整博弈中发生利益冲突。所以,实现破产重整中利益平衡的基础就是提升债务人财产价值并进行妥当的分配。债务人财产保值增值一直未上升到破产法基本原则维度,但破产法相对非破产法的重要特征就是基于破产撤销权、自动冻结制度等以实现债务人财产保值为目标的制度设计,其背后的逻辑是以实现债权人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实质公平追求。而挖掘债务人企业破产期间继续经营能力,能有效的实现债务人财产增值。对债务人财产的分配需以非破产法规则为基础确定权利人,锁定权利人范围,并以破产期间时间轴上坐标为尺度,对破产重整前、重整期间及重整完毕后的权利人进行有序的分配与清偿,从而实现破产重整程序制度背后的实质公平和效率价值。破产重整程序利益平衡的实现需要市场化和法治化路径为指引,以债务人财产分配和债务人企业拯救为目的的利益平衡路径也需要在上述框架下实现,重整程序这一司法平台的制度建构要求审判权主导并负责应对重整中利益的冲突,努力实现重整中利益的平衡。可在集体行动逻辑之下,因为重整程序中规范不完备、冲突剧烈而造成审判机关对重整程序持审慎态度。企业破产重整能否成功关乎地方经济发展、职工安置等多重因素,行政权难免不对其产生关注,但行政权的介入会冲击审判权的中立地位,使利益偏离平衡的天平而向某一方倾斜,进而损害其他权利主体的利益。此外,破产管理人的履职受到法院中心主义的影响,而弱化了其自身功能,究其根源在于缺少市场化与科学化的履职评价体系,而变成行政领导式履职,与市场化要求相悖。破产重整利益的平衡需要外部公权力介入的保障,也需要内部管理人权力的积极行动,权力在行政权、审判权与管理人之间能否进行妥当的配置影响着重整程序的成功。审判权基于纠纷裁判者的司法权威性而享有破产重整程序主导权,而其正确运用破产宣告权、重整计划强制批准权等实现程序控制以克服审慎态度是其正确样态;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备之时,破产重整程序无法有效的借助市场,弱化重整功能,行政权应以辅助破产重整程序成功和企业拯救为目的,从程序主导权的享有者退化为程序失灵时的弥补者;而管理人则应以市场化为基础,以积极能动的履职去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在重整程序中妥当利用商业判断规则,并建立以债务人财产价值为基础的评价标准,以激励管理人积极履职,来实现各方的利益平衡。最后是重整中利益平衡的实现路径,利益平衡的实现是利益的分配过程,破产重整中利益的分配需要接受利益位阶的调整,按照利益位阶的不同进行不同的保护,并将权利人以不同的债务人财产进行清偿。公共利益、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是重整中利益的三个位阶层次,在权变理论下,金融债权保护被上升到社会公共利益的范畴予以关注,而群体利益保护也加入了程序参与权,以保障其信息的对称,最后才是通过克服僵化性的一致原则去对个体利益实现保护。针对不同利益位阶中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在重整规范不完备的空白地带,凭借管理人的积极履职与行政权的协助,在审判权的主导之下探索诸如和解式重整的路径,克服僵化的思路去实现重整中的利益平衡,以达到推动破产重整程序成功,保护企业可持续经营价值及发挥重整制度功能的目的。
陈培华[4](2019)在《基于文化传媒企业的资产证券化研究 ——以皖新传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重要产业载体的文化传媒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尤其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产业的诞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传媒企业产生了直接的冲击。文化传媒企业面临着经营业务转型与创新、新的经营领域开拓等严峻挑战。无论是经营业务转型与创新,还是开拓新的经营领域,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传统的文化传媒企业,由于历史和其固有的特点等原因,对外融资,尤其是对外债务融资受到很大的约束。为了应对面临的新挑战,目前文化传媒企业迫切需要寻求有效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以筹集所需要的资金。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行业背景,分析文化传媒企业的基本特征及其面临的挑战。以此为基础,选取皖新传媒为案例企业,采用案例研究法,通过对皖新传媒资产证券化的描述,从方案设计、组织与实施,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对皖新传媒资产证券化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总结了经验,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后,总结本文研究中得到的启示,以供其它文化传媒企业实施资产证券化借鉴或参考。
张煜鹏[5](2018)在《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及其业务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经济中,生产和消费活动离不开流动性的提供与创造。因此,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其金融体系是市场导向还是银行导向,银行体系创造的流动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均不言而喻。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随着技术进步、管制放松和市场交易的日益发达,特别是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催化下,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强力推进了银行与市场的交互与融合。在这一背景下,银行流动性创造所依赖的基本要素亦随之发生量变甚至质变,在利润最大化的推动下,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方式1和流动性创造的存在形式2也发生了改变,这一系列变化体现为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演进与变迁,突出表现在传统存贷业务联动的分离和对短期批发资金的依赖,尽管新的业务模式极大地便利了经济社会中流动性的提供与创造,但也可能助长资产泡沫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其“绕开”了大部分监管规定,可能打破宏微观审慎监管与流动性创造之间的平衡,增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Interconnectedness),加剧个体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竞争压力下,随着银行新型业务模式的扩散和趋同,特别是银行流动性创造对短期批发资金的依赖,其负面“应力”不断累积直至爆发,最终反作用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就是最鲜活的例证。后危机时代,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对流动性创造活动的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增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服务的稳定性,是摆在学界和业界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回归本源(Back to Basics)思潮下,人们开始反思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变化对金融体系的作用机理,特别是反思金融机构依赖短期批发资金这种业务模式在危机中扮演的角色,试图在宏微观监管和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体系中引入有关业务模式的考量,以汲取教训,防范类似风险的再度发生。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核心,本文以业务模式为切入点和分析工具,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针对业务模式变迁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治理的政策建议,研究内容和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围绕回归本源的思路,本文首先从流动性和流动性创造的经济本质入手,系统分析了流动性的提供与创造途径及其宏微观含义;运用业务模式理念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活动的要素和组合进行解构,剖析了流动性创造要素组合的其协同效应及其必然性,明晰了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存在的基础经济逻辑及其独特的效率所在,针对这种独特资源组合后面显而易见的脆弱性,本文全面梳理了流动性创造黑暗面可能引致的各类宏微观风险;加之在流动性创造过程中,各参与人利益诉求的本质冲突,更需要有效的治理体系来协同,以趋利避害,形成效率的平衡。本文运用Hufty(2012)提出的治理分析框架,对流动性创造涉及的问题、参与人、规范、过程和节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将商业银行业务模式视为流动性创造治理的节点所在,分析了欧美发达国家流动性创造要素和业务模式及存在形式的变迁,其间通过数据比对,对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流动性创造活动(含影子银行体系)中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结合治理分析框架,建立静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借鉴Berger和Bouwman(2009)[1]提出的流动性创造的度量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商业银行表内流动性创造与流动性创造要素、业务模式变迁的关系,发现近年来同业批发资金是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增长的主要推手,这同时也预示着同业存款配置偏向于流动性较弱的非标准资产。其二,在分析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变迁带来的挑战及治理应对的基础上,针对同业批发资金配置流动性较弱资产这一业务模式的适当性,本文从私人部门内部治理的角度出发,借鉴了 Song和Thakor(2007)风险中性条件下的代际交叠[2]资产负债配置模型,结合业务模式分析中划分不同区域活动的原理,拓展了模型的适用范围,推导出一般情形下,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最优业务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银行业资产负债分类与核算,演绎推导出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选择的辨识方法,设定了业务模式选择代理变量M值的计算口径,使得商业银行业务模式选择行为能够被量化反映,以便深入的实证分析,这也正是本文主要的创新所在。本文还运用聚类分析法对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选择与微观理论最优模式的偏离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偏离最优模式的程度在加剧。其三,本文参考Brunnermeier等(2013)[3]提出流动性错配指数(LMI)思想,作适应性修改后设定LMI总量指标和LMI的比例指标,用以实证检验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选择对宏微观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数据显示随着选择激进业务模式的商业银行增加,系统风险加大;考虑微观层面个体银行经营策略的惯性和地域特征,本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差分GMM估计方法,对微观层面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承担与业务模式选择代理变量M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相对于其他变量,M值能够更为敏感地反映个体机构的流动性风险承担,故可以作为流动性创造内外部治理改进的实用“抓手”使用。最后,根据本文系列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在流动性创造治理改进方向、业务模式选择辨识方法、同业批发资金管理、影子银行管理等有关方面提出系列政策建议。
凌冰[6](2018)在《中国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体系是经济体系的核心,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强化银行业风险管理、推进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和业务结构调整,对于优化资金配置、信用创造、货币政策的传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大中型商业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在经济转轨中发挥了重要的金融服务和支持作用。近几年,随着外资银行及跨界机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内客户需求的多元化转变,中国银行业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传统盈利方式正在接受着严峻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应在继续拓宽盈利渠道,实现非利息收入及占比稳定增长,通过加快业务转型和创新,优化产品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投入等方式,推动其业务发展由量性向质性高效化转型,最终实现大中型商业银行内涵式可持续发展。本文按照业务转型“理论分析——效应分析——转型对策”的框架结构展开研究。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金融创新理论、发展战略理论以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基于自组织理论从微观视角对商业银行自组织系统内部作用机理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综合金融创新理论与自组织理论观点,结合我国特有的银行体制改革客观实际,分析商业银行制度变迁与业务转型的内在联系,指出政府、市场等外部因素与银行内部各子系统优化升级共同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提供了条件以及推动力。此后,本文根据商业银行自组织系统特征,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内在动力,指明了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本质,并通过“转型一演进”双视角对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及其功能演进进行分析。其次,本文在全面分析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情况以及与美国四大行业务差别的基础上,依据传统金融创新与自组织理论,深入探讨了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业务转型体现了商业银行自组织系统通过内部机制推动自身向好发展的根本诉求,为客观验证业务转型是否能对大中型商业银行发展产生正向影响,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经营效率和整体风险两个维度对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效应展开实证分析。在经营效率方面,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建立回归模型。在整体风险方面,本文首先结合客观实际综合量化商业银行风险衡量指标R值,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分析面板模型。从检验结果上看,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即推进业务优化与创新、拓宽收入渠道能够对银行经营效率以及风险控制起到正向作用。同时,基于自组织理论对银行业务转型的分析,该实证结果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大中型商业银行自组织系统内部机制的有效性。面对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金融脱媒日益凸显以及跨界经营主体的介入,中国大中型商业银行应如何高效推进传统业务以及提高非利息收入业务占比,拓展多元化业务收入渠道,实现业务由量性向质性发展转型,确保其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大中型商业银行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加强各类业务创新有利于推动银行业务转型,而业务综合化转型亦可为业务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对此,本文以发展战略、自组织以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为支撑,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对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展开研究。其中,在内容层面,本文根据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提出对于资产负债业务应将资产负债联动作为转型思路,通过强化资产负债传统业务升级创新、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加强主动负债以及实施投贷联动,推动中国大中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转型。在中间业务方面,基于发展战略理论思想,可建立模块化中间业务产品创新机制,进而有效降低中间业务产品创新成本以及提高产品创新效率。在形式层面,大中型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能力、规模、战略以及成长阶段,选择不同的路径实施业务综合化转型。如通过母公司间接获得“全牌照”的商业银行可选择“强化式”转型路径,即通过强化自身业务经营管理全面实现“最优”业务综合化。已获得多种牌照的大型商业银行可选择“拓展式”转型路径,从而进一步拓展业务经营范围。对于其他大中型商业银行而言,由于综合化发展对于商业银行资金、风控等各方面能力具有较高要求,“渐进式”转型路径更为合适。本文基于自组织理论对商业银行自组织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从微观视角分析了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内部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综合自组织理论和传统金融创新动因理论观点,全面深入分析了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逻辑、特征与内在动力。在实证方面,本文对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整体风险量化进行创新性探索,即根据监管部门公布的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以及监管临界值,科学确定商业银行整体风险R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检验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对其整体风险的影响。在研究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及定价策略时,本文科学运用微观经济学价格歧视理论、博弈理论以及归纳演绎等方法对其进行深层次剖析,旨在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更清晰、更透彻地分析业务转型问题,进而提出更科学、更精准的转型策略。
徐纯[7](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王颢[8](2017)在《中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选题缘起于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出现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三大特点。“脱实就虚”、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长期困扰和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亟待着力解决,保险资金夹层投资因其资本特性和运作模式能有效地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并很好地匹配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对于保险机构而言,夹层投资为其资金运用开辟了新的渠道并提供了新的投资收益。因而,保险资金夹层投资不啻为国家、市场、企业三方多赢的战略选择。论文通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等理论,保险资金运用、夹层投资等知识体系,遵循“保险姓保”、“稳健投资”等价值理念,从我国现实出发,在实践基础上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和监管创新,致力于科学前沿,服务于保险主业,贡献于社会发展。在研究目标的引领之下,论文从构建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基础入手,选择典型国家展开国际视野,剖析制约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现实因素,在相关政策支持和监管规定之下开展博弈分析和定价研究,进而提出完善路径和改进措施。全文共七章。除第一章绪论之外,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分别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政治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找寻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支撑。第三章是国际视野,选择了美国、欧洲和日本作为借鉴对象,从中发现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发展特征和运行规律。第四章是我国的运作实践,从运作依据、运作现状、典型案例和制约因素进行考察。第五章是对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博弈分析,通过博弈模型的构建进行了参数检验和数值模拟。第六章是对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产品的定价分析,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对偏债型和偏股型夹层产品开展了定价研究。第七章是完善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对策建议,分别从法律、政策、监管、市场和企业等层面提出,并勾画了后续研究设想。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其一,夹层投资缘起于企业的融资需求,该类投资与保险资金具有多重的匹配性:夹层投资的长期特征与保险资金的长期性资产配置需求相匹配;夹层投资的股债双性与保险资金的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相匹配;夹层投资的交易特征与保险资金的灵活性资产配置需求相匹配。在经济新常态之下,夹层投资为保险资金运用描绘了新的美好愿景,但实现这一愿景尚需克服重重障碍。其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保险资金夹层投资已有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主要特征体现在:其一,低利率环境和监管政策变化推动了夹层投资的发展;其二,夹层投资一般通过专业化平台来开展;其三,夹层投资一般采取间接投资模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模式和资本市场成熟程度上的差异,决定了国外模式不能照搬照抄,需找寻到可复制的经验和可推广的做法。其三,我国夹层投资市场从2005年开始萌芽,2014年以来投融资市场的环境变化促使夹层投资增长加速,但保险资金运用于夹层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外部环境来看,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监管规定等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内部运作来看,夹层投资的运作模式、博弈决策、定价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同时运作过程中的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违约风险、协议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需要审慎防范。其四,保险资金夹层投资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主体,投资策略受制于博弈参与人的理性程度和学习能力。博弈模型发现了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若干发展规律,如保险机构投资的资金额与夹层投资的成交额成正比;银行存款利率、有价证券收益率与夹层投资的成交额成反比;等等。本文依托博弈模型所做出的理论推导基本符合目前夹层投资发展情况,也说明保险机构开展夹层投资需综合考量各利益方的博弈结果以及各经济变量的制约程度。其五,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模型丰富而多彩,为夹层投资产品的定价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从偏债型工具来看,以白云可转债和中信银行次级债为例测算的两种产品定价,结果表明无论是西方经典模型还是我国学者的优化模型,实际价值与理论价值都被低估,原因可能是模型所需的利率市场化、市场卖空机制等前置条件的缺失。从偏股型工具来看,以优先股为案例的定价分析表明,作为优先股股东,并不能一味地追求清算优先股的最大化,而是要综合考虑,做到双方达成的交易条款清单符合自己投资所希望的风险收益特征。其六,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应采取“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相结合、法律法规与政策措施相配套、监管机构与保险机构相配合的方式,多管齐下多方发力。而保险机构的夹层投资决策不仅来自盈利模式多元化的内在驱动力,更为重要的是要立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练好内功,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黄炜[9](2017)在《中国保险业政府管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保险越重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保险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充分肯定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政府管制事关保险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事关“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探索符合中国实际、契合时代要求的保险业政府管制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历史视角看,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保险业复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整个行业实现了快速增长,行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大为增强。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政府管制通过对市场规则的建立和完善,对中国保险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逐步深入,保险业政府管制自身也面临深刻调整。一方面,保险业在发展当中同时面临管制过度和管制不足,导致行业活力不足和经营不规范的问题都比较突出。另一方面,保险业管制点多面广,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有效推进,也需要深入研究。从理论视角看,保险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子部门,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制遵循着经济管制和金融管制的一般规律,公共利益理论、管制俘获理论、规制经济理论等经典管制理论依然对保险业管制有着有力的解释意义。与此同时,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保险业又有着非常鲜明的行业特质,目前理论界总体上仍停留在用经典管制理论来阐释保险业的管制实践,较少从行业特质出发去把握保险业管制的特殊规律,这也正是本文的努力方向。本文紧密结合中国保险业实际,在重构保险管制理论及对现有管制政策作系统性梳理基础上,站在保险业经营管理全流程的角度看待保险管制,客观分析了各领域管制政策对行业发展的现实和潜在影响,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保险管制的政策建议。在分析过程中,本文还充分借鉴了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险管制的经验和教训,为相关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了实践基础。本文内容共七章,分别从不同角度由表及里,围绕公共利益原则,力图对中国保险业政府管制的主要领域作较为全面的分析。第一章,保险管制的理论再思考和国内实践。从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对保险管制进行理论重构,在深度把握保险行业特质基础上,开创性提出“保守管制”、“培育管制”、“纠结管制”等保险业管制新论,这三个方面虽然主要对应的是保险管制的“实然性”,但对于更好把握保险管制的“应然性”也很有启迪。在重构理论的同时,本文又从实践层面分析了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从法律体系、管制架构、管制主体、管制职能、管制目标、管制方式等六个方面梳理出中国保险业管制的基本框架,探析了保险业政府管制与非政府管制的相互关系,分三个阶段回溯了中国保险业管制体制的变迁,并对中国保险业管制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这些都为后文分析奠定了情景基础。第二章,保险市场准入管制。主要从市场的入口端对保险管制实施分析,阐述了管制对市场体系的影响。与其他行业相比,保险市场准入管制具有普遍性原因,也有特殊性原因,归结起来主要包括防止过度竞争、控制市场风险、缓解信息不对称、规避较高的市场退出成本、保证市场开放下的公平竞争等。中国保险业市场准入管制大致经历了严格限制、逐步放松和审慎收紧三个阶段,在管制政策上表现为直接和间接准入管制并行、多层次的市场准入管制并重、市场准入标准逐步细化和提高等特征。从管制影响看,较高的准入标准不利于破除市场的高度垄断,对国有资本的偏好不利于形成多层次的资本结构,直接准入管制不利于提升社会福利,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不利于创造多层次市场空间。与此同时,准入管制面临着标准偏高、细节模糊、限制过多等突出问题。第三章,保险产品费率管制。主要分析价格管制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费率管制是价格管制在保险业的表现形式,出发点在于确保保险产品定价的适当性、公正性、稳定性、激励性和合理性。保险产品费率制定的本质是解决实际风险暴露与风险保费确定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费率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但具体方法和主要考虑因素并不相同,因此寿险产品和财产险产品费率厘定具有不同的特点、实行差异化的政策。总体上看,中国对保险产品实施的是最低限价管制。此外,中国保险费率管制正处在转型的起步阶段,保险产品费率偏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尽管监管部门明确了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但在一些领域旧的管制制度仍在执行,市场化的力度与节奏还不适应现实的要求。第四章,保险资金运用管制。分析了保险资金运用在管制下如何发展变化并影响经营管理和市场运行的其他方面。保险资金运用不同于普通投资行为,其不以追求高收益为唯一目标,而是兼顾实现保险责任偿付这一基本职能为目的,对资金流动性和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当前,中国保险资金运用呈现出资金运用规模快速增长、资产配置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收益率逐步趋稳的态势。从管制历程看,中国保险资金管制大致经历初始探索、框架初步形成、全面发展以及适度宽松四个阶段,目前主要采取放松市场准入、放宽投资品种、降低投资门槛、放松比例限制、强化后端管控等管制政策,这些政策起到很大的正面促进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投资收益率波动偏大、整体收益率偏低、资产配置趋同、错配问题凸显等不利影响。总的来看,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管制已经有了很大的实质性进步,但也存在着注册制改革进展缓慢、政策缺乏灵活性、“玻璃门”等问题,同时管制者自身也面临改革转型的迫切要求。第五章,保险市场退出管制。对现有较为分散的退出管制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其对保险业市场化的影响。保险公司不同于一般的非金融企业,其市场退出往往具有更大的“负外部性”,保险公司的市场退出成本较高,同时为了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功能,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有必要对保险市场退出实行相对严格的管制,这也是国际的通行做法。相比发达国家相对完备的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法律制度,中国并没有针对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专门立法,主要依据行政性指令,目前已初步建立多层次的、与偿付能力相衔接的、以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为支撑的市场退出机制。从管制成效看,市场退出的处置效率偏低、处置成本偏高,市场准入的进一步放开以及费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受到制约。从管制体系看,中国保险市场退出管制存在着立法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现行破产法规未充分考虑保险公司特殊性等问题。第六章,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的保险业管制模式及比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险业管制的特点,开展了对比研究,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有效经验。横向比较看,无论是美国的双重管制模式,英国的宽松管制模式,还是日本的严格管制模式,或是韩国的一体双层管制模式,都是与本国历史、法律、文化等有着密切关联,且模式并非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调整完善过程中。对中国保险业管制而言,不同的模式也有其一致性的借鉴意义,例如加强对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不断完善偿付能力管制的机制制度建设,注重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有机结合,市场化是保险经营和保险管制的大势所趋。第七章,深化中国保险业管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在总结中国保险业管制特点和问题基础上,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从中国改革的顶层设计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简政放权、增强市场活力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作出了总体布局,保险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保险管制作为政府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也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和路径。保险业管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和防范保险市场风险。面对行业发展整体滞后、资本实力偏弱、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保险文化较弱的约束条件,中国保险业管制必须坚持围绕核心、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系统实施及分类推进的大原则,在策略上逐步放松市场准入,深入推进保险产品市场化定价和保险资金运用管制的市场化改革,逐步优化保险市场退出机制,同时对保险业管制体系进行必要改革,不断增强以保险行业协会为实施主体的非政府管制作用。
杨玉冰[10](2016)在《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银行的流动性是指能够随时满足顾客提取存款及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商业银行的基本特点是实现借贷期限的延续或缩短,并维持较高的杠杆率,这也决定了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应重视防控流动性风险。近几年,全球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充分的流动性,并且在流动性风险监测与认识方面存在严重障碍,导致流动性风险防控和管理等工作没有引起商业银行及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并且,国际金融市场在近几年获得飞速发展,许多高新技术和模式也不断被运用于市场中,商业银行在融资方式、业务操作性以及产品多样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为商业银行防控与监管流动性风险带来了许多困难与挑战。在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对于监督管理流动性风险方面的欠缺一直是巴塞尔Ⅰ和Ⅱ中的明显漏洞。巴塞尔Ⅱ对市场风险、交易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等都进行了量化要求的制定,但却没有涉及到流动性风险防控与监管的举措,仅仅基于第二支柱分析和探讨了其基本特点。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国际金融市场仍然存在过量的流动性现象中,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深入认识与探索,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完善系统的措施和制度来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监管,也无法将流动性风险的防控与监管归入资本管理的范围内,所以导致流动性风险的防控与管理工作一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制定的巴塞尔Ⅲ不但制订了新的标准来进行资本管理,并且创新性的推出了适用于全球范围的、可量化统计的流动性监管规范,从而强调了流动性风险防控与管理的关键作用。本文以流动性风险管理为主线,从巴塞尔协议Ⅲ入手,基于对协议中涉及到的可能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的因素的分析,针对中国银行流动性风险内部管理进行深入探究,期望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的内部管理提供理论借鉴,并在银行业外部监管措施实施下讨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必要性。论文总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针对该选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本文存在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论述;第二章阐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巴塞尔协议Ⅲ的联系。首先,通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进行概述,阐述了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的概念、产生此种风险的原因、我国国内针对该风险进行的管理等,对该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详细的介绍了巴塞尔协议Ⅲ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关系,包括巴塞尔协议Ⅲ中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容、巴塞尔协议Ⅲ中其他要素与流动性的关系、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实践对巴塞尔协议Ⅲ的反作用,系统的介绍了巴塞尔协议Ⅲ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在逻辑联系。第三章,分析了商业银行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首先,从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的进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目前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了以巴塞尔协议Ⅲ为基础的风险管理的真实状态;其次,分析了目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从实证的角度对中国商业银行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进行了质效研究。通过建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详细分析了能够表示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实际水准的数据,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发展策略和具体建议。第五章构建了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内部管理。首先,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内部环境、运行、目标四个方面详细梳理了商业银行中针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的整个体系的组成;并基于有效的管理结构、管理措施和方法、完备的流动风险识别、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四个方面对流动性风险部管理进行了分析,并分析银行协会自律方式。第六章,构建了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外部监管。首先,分析了商业银行外部监管体系的构成;接着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外部监管环境、目标两个方面详细梳理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体系的构成;其次,在前述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外部监管状况,主要从外部监管现状、外部监管问题和外部监管建议三部分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巴塞尔协议Ⅲ又分别构建了基于逆周期资本缓释的流动性管理体系、基于留存资本缓释的流动性管理体系和基于系统重要性银行及其相关监管的流动性管理体系三个子体系集成的基于巴塞尔协议Ⅲ宏观审慎监管的商业银行流动性外部监管体系。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论文的创新之处如下:第一,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融合,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研究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指标,不仅局限于对巴塞尔协议Ⅲ的执行,更结合实际情况反思其管理的不足,构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机制,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开辟了新思路;第二,巴塞尔协议Ⅲ更多是从监管角度看待流动性管理,监管过度会造成金融抑制,而本文仅从巴塞尔协议Ⅲ中借鉴其监管手段,更多的是寻求对商业银行创利与稳健经营的平衡,形成适度地流动性管理方法,从而为商业银行防控流动性风险及增加盈利提供有效措施;第三,构建出相关的评价机制和衡量模型对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风险防控与监管,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为商业银行提供积极有效的监管流动性风险的举措与建议。论文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商业银行所具备的实力强度与流动性风险因素间具有联系。通俗来讲就是,商业银行的经济实力越雄厚,其防控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根据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五大国有银行经济实例都比较雄厚,但受到国家机制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限制,银行盈利能力比较弱,多数都存在大量呆账坏账,如果丧失了国家提供的信用支持,这些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要远远高于其他股份制银行。并且,近些年来全球几大金融机构纷纷宣告倒闭,这也提醒我们商业银行实力越雄厚,其发生流动性风险的概率就越低这一理解是错误的,一旦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的现金流发生风险,其错综复杂的资产与资金关系反而会加快商业银行的倒闭与破产。第二,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行效率与流动性风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通常都有雄厚的国家资本与良好信誉作基础,国民出于对祖国的强烈信任与认同,反而会忽视银行的盈利能力。此外,近几年成立并壮大的许多金融企业虽然能够获得较高的盈利,但往往由于建立时间较短,规模不大,被大家忽略掉,不能充分的开拓其市场与规模,所以出现当前的暂时性结果。但如今五大国有银行不断深化改革,必定会提升其盈利水平,因此这种现象会得到缓解。第三,商业银行风险防控水平与流动性表现出负相关性。这表明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与监管能力越高,其受到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就越小,当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商业银行能够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及时解决问题,减少风险损失。
二、专业银行实施资产负债管理的前提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业银行实施资产负债管理的前提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实体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
1.2.2. 有关金融发展的文献综述 |
1.2.3.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文献综述 |
1.2.4.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文献综述 |
1.2.5. 文献简评与本文努力方向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之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与分类 |
2.1.2 有关实体经济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2.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
2.2.2. 供给侧改革理论 |
2.2.3. 金融发展理论 |
2.2.4. 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运行机制理论 |
2.3 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分析 |
3.1.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
3.1.2. 供给侧改革是实体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
3.1.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本质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3.1.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要求商业银行持续开展金融创新 |
3.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 |
3.2.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历程 |
3.2.3.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与成效 |
3.2.4.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问题 |
3.3.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与教训 |
3.3.1.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 |
3.3.2.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教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
4.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
4.1.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 |
4.1.2. 商业银行金融过度创新的消极作用 |
4.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分析 |
4.2.1. 加强资本积累 |
4.2.2. 推动技术进步 |
4.2.3. 升级供给端 |
4.2.4. 优化需求端 |
4.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分析 |
4.3.1. 增强金融功能 |
4.3.2. 推动金融发展 |
4.3.3. 优化金融结构 |
4.3.4. 影响货币深化 |
4.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关系的数理分析 |
4.4.1 假设 |
4.4.2 最优路径推导 |
4.4.3 平衡增长路径 |
4.4.4 数值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 |
5.1. 关系特征及实证假设 |
5.2.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取 |
5.2.1. 计量模型的建立与说明 |
5.2.2. 变量选取 |
5.2.3. 数据描述性统计 |
5.3. 相关检验 |
5.3.1. 线性检验与剩余非线性检验 |
5.3.2. 位置参数的确定 |
5.4. 实证结果 |
5.4.1. 线性模型的结果分析 |
5.4.2. 非线性模型的结果分析 |
5.4.3. 非线性转换体制的分析 |
5.5.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 |
5.5.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差异分析 |
5.5.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6. 稳健性检验 |
5.6.1. 替换自变量-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核心实体产业(制造业)发展的非线性关系 |
5.6.2. 加入交互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协同效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 |
6.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的创建与衡量 |
6.1.1. 金融创新指数构建思路 |
6.1.2. 金融创新指数维度与指标选取的说明 |
6.1.3. 金融创新指数测度过程 |
6.1.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测度结果 |
6.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
6.2.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和实证模型构建 |
6.2.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6.2.3. 模型稳定性与格兰杰检验 |
6.2.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 |
6.2.5.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创新总体方向及行动路径 |
7.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创新总体方向 |
7.1.1 紧扣供给侧主旋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
7.1.2 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 |
7.1.3 因地制宜,实行区域差异化金融创新 |
7.1.4 推进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提升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效能 |
7.1.5 建立适应外部经济转型特征的组织架构和制度 |
7.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业务创新行动路径 |
7.2.1. 开发符合动能转换需求的金融产品支持产业优化升级 |
7.2.2. 整合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支持三去一补 |
7.2.3. 完善融资产品利率定价机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
7.2.4. 线上与线下业务融合发展,丰富民生类金融产品 |
7.2.5. 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提升银行经营稳健性 |
7.3 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科技创新行动路径 |
7.3.1. 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掘和评价客户 |
7.3.2. 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集约化业务平台 |
7.3.3.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关键领域的智能化改造 |
7.3.4. 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高效产品和服务体系 |
7.3.5. 综合应用多种技术实现融合创新 |
7.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组织与制度创新行动路径 |
7.4.1. 商业银行主业经营组织架构创新的框架设计 |
7.4.2.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组织架构创新的框架设计 |
7.4.3. 建立与完善适应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制度 |
7.4.4. 构建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与制度协同运行保障机制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研究不足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2)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的意义价值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思路方法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四、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特殊目的载体现状: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一、资产证券化及特殊目的载体现状 |
二、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基于风险事件与涉诉案例的展开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问题成因的基本分析 |
一、理论认知:对特殊目的载体的理论探索不足 |
二、法域融合:特殊目的载体规则与中国法律环境的融合与冲突 |
三、监管体制:资本市场监管格局与部门权力的分割和制衡 |
四、法律供给:资产证券化发展迅猛与制度供给滞后性的矛盾 |
第三节 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缺失对资产证券化的不利影响 |
一、难以发挥以基础资产为支撑的资产证券化信用机制效能 |
二、难以保障资产证券化结构性交易体系的稳固与平衡 |
三、难以保障现金流归集管控的安全到位 |
第二章 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 |
第一节 核心功能:保护投资者利益 |
一、资产证券化制度构建的重要使命在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
二、保护投资者利益系资产证券化赋予特殊目的载体的核心功能 |
三、特殊目的载体核心功能具体表现为两大制度功能 |
第二节 制度功能一:保障基础资产独立 |
一、基础资产独立的必要性 |
二、成为基础资产独立的承载主体 |
三、实现基础资产的真实销售与破产隔离 |
四、保障基础资产的产权安全和稳定存续 |
第三节 制度功能二:塑造结构化融资交易法律关系 |
一、缔造出资产证券化相比于股权、债权融资的制度优势 |
二、实现融资信用机制转变和风险再分配 |
三、支撑资产证券化特殊交易架构 |
四、创设新型的财产权关系和对于融资者的控制关系 |
五、实现现金流和交易信息的统合与均衡配置 |
第三章 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组织基础 |
第一节 契约集合还是法律主体?两大法系认知路径差异 |
一、英美法系:契约精神所具有的法律穿透力 |
二、大陆法系:对于法律主体与产权关系的严谨界分 |
三、基于法系基因对比:对特殊目的载体的应有认知 |
第二节 特殊目的载体法律定性之掣肘——基于财产权关系审视 |
一、特殊目的载体法律定性的争议与实质 |
二、特殊目的载体的特性及其与近似概念的辨析 |
三、基于财产权关系的审视 |
第三节 特殊目的载体组织属性的法律回应 |
一、特殊目的载体系独立法律主体 |
二、特殊目的载体系商事主体范畴 |
三、特殊目的载体系特殊类型商事主体 |
第四章 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基础一:行为范式理论的引入 |
第一节 作为还是不作为?资产证券化原理项下的再确认 |
一、单纯不作为“通道”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弊端 |
二、实施特定行为系特殊目的载体的制度要求 |
第二节 如何作为?特殊目的载体行为范式的建构 |
一、行为范式的科学内涵 |
二、特殊目的载体行为范式的基本特性 |
三、特殊目的载体行为范式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特殊目的载体行为范式的价值 |
一、系统化解构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构成 |
二、合理界分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范围 |
三、为特殊目的载体行为提供模式遵循 |
四、防范特殊目的载体的越权及其他风险行为 |
第五章 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基础二:行为范式的实施 |
第一节 “保障基础资产独立”功能实现的行为范式 |
一、避免特殊目的载体破产风险 |
二、限定特殊目的载体对外经营范围 |
第二节 “塑造结构化融资交易法律关系”功能实现的行为范式 |
一、行为范式对象一:发起人 |
二、行为范式对象二:投资者 |
三、行为范式对象三:管理人及中介服务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企业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与平衡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立法表 |
案例表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利益冲突的成因:利益主体与诉求多元化 |
第一节 破产重整中利益内涵的阐释 |
一、利益的内涵阐释 |
二、法律维度的利益阐释 |
三、破产重整中的利益冲突阐释 |
四、破产重整中的利益平衡阐释 |
第二节 破产重整利益冲突的案例剖析 |
一、A企业的破产概况 |
二、债务人的利益诉求 |
三、债权人的利益诉求 |
四、其他主体的利益诉求 |
五、法院的审慎态度 |
六、地方政府的积极介入 |
七、破产管理人的能动性不足 |
第三节 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的类型解析 |
一、债务人财产供给的不足产生无序分配 |
二、公权力介入时的重整程序控制权争夺 |
三、利益相关者多样化造成利益位阶不清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利益平衡的价值:社会结构中重整功能实现 |
第一节 社会群体行为导向维度功能 |
一、私权意识回归 |
二、商业风险分配 |
三、实质正义实现 |
第二节 重整文化构建维度功能 |
一、拯救文化对传统债文化的替代 |
二、公共本位对私利本位的替代 |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维度功能 |
一、宏观经济政策落实 |
二、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益平衡的基础:财产保值增值与有序分配 |
第一节 债务人财产保值增值的实现 |
一、规则设计实现债务人财产保值 |
二、继续经营实现债务人财产增值 |
三、重整成功实现债务人财产溢价 |
第二节 债务人财产分配的受益主体 |
一、债务人企业的债权人 |
二、债务人企业的出资人 |
第三节 债务人财产主体间的有序分配 |
一、债务人财产清算价值:归属重整完成前债权人 |
二、债务人财产重整溢价:归属出资人与重整后债权人 |
三、债务人企业隐性资产:归属重整后出资人 |
四、企业重整后经营收益:归属出资人与重整后债权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益平衡的保障:权力的正确行使 |
第一节 正确介入的行政权:辅助重整成功 |
一、行政权过度介入的惯性 |
二、行政权过度介入的成因 |
三、行政权正确介入的尺度 |
四、行政权正确介入的样态 |
第二节 克服审慎态度的审判权:主导重整程序 |
一、审判权审慎态度的剖析 |
二、重整程序审判权主导实现 |
第三节 市场化履职激励的管理人:完成重整事务 |
一、管理人履职评价体系不完备 |
二、不完备评价体系的表现形式 |
三、管理人履职评价方式的转变 |
四、市场化评价标准激励管理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利益平衡的路径:利益位阶下的权益保障 |
第一节 破产重整的利益位阶 |
一、破产重整中利益位阶的内容 |
二、破产重整中利益位阶的重配 |
第二节 利益位阶重配下权益保障弱化 |
一、实践维度维护公共利益难 |
二、规范维度排斥利益群体参与 |
三、观念维度个体利益保护僵化 |
第三节 特殊主体权益保障的路径探索 |
一、金融债权利益保障探索 |
二、和解式重整群体利益保障探索 |
三、其他主体权益保障探索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4)基于文化传媒企业的资产证券化研究 ——以皖新传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逻辑框架 |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逻辑框架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文化传媒企业 |
2.1.2 资产证券化 |
2.1.3 特殊目的载体SPV |
2.2 资产证券化的原理 |
2.2.1 资产证券化一般的交易结构 |
2.2.2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程序 |
2.2.3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
2.3 文化传媒企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
2.3.1 文化传媒企业的基本特征 |
2.3.2 文化传媒企业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
3 皖新传媒概况及其面临的挑战 |
3.1 皖新传媒概况 |
3.1.1 皖新传媒的基本情况 |
3.1.2 皖新传媒的组织架构 |
3.2 皖新传媒面临的挑战 |
3.2.1 互联网技术发展与广泛应用,面临提升和创新传统业务的挑战 |
3.2.2 市场竞争加剧,面临扩大规模和拓展新领域的挑战 |
3.2.3 业务发展与创新,面临资金缺口大的挑战 |
3.2.4 由于资产结构特点,面临债务融资约束的挑战 |
4 皖新传媒资产证券化方案及其组织与实施 |
4.1 皖新传媒资产证券化方案 |
4.1.1 目的及募集资金的用途 |
4.1.2 参与机构 |
4.1.3 基本要素 |
4.1.4 交易结构 |
4.2 皖新传媒资产证券方案的组织与实施 |
4.2.1 皖新传媒资产证券化的组织 |
4.2.2 皖新传媒资产证券化方案的实施 |
5 皖新传媒的资产证券化分析 |
5.1 皖新传媒资产证券化方案的分析 |
5.1.1 借助专业机构力量,科学设置交易结构 |
5.1.2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正确选择资产证券化方式 |
5.1.3 摆脱行业特点限制,合理搭建基础资产池 |
5.2 皖新传媒资产证券化的组织与实施分析 |
5.2.1 皖新传媒资产证券化的组织分析 |
5.2.2 皖新传媒资产证券化的实施分析 |
5.3 皖新传媒实施资产证券化的效果分析 |
5.3.1 经营绩效分析 |
5.3.2 财务绩效分析 |
5.3.3 市场效果分析 |
5.4 皖新传媒实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
5.4.1 发行市场选择不合理 |
5.4.2 现金流覆盖倍数不足 |
5.4.3 增信结构主体过于单一 |
6 改进建议与启示 |
6.1 改进建议 |
6.1.1 合理选择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市场 |
6.1.2 提高对前提资产的租金覆盖倍数 |
6.1.3 多元化外部增信主体 |
6.2 启示 |
6.2.1 结合所处环境,合理选择融资方式 |
6.2.2 创新方案设计,构建基础资产池 |
6.2.3 实现破产隔离,科学设置交易结构 |
6.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及其业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流动性创造 |
1.2.2 业务模式 |
1.2.3 流动性创造治理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 |
1.3.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安排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流动性的本质和涵义 |
2.1.1 流动性的经济本质 |
2.1.2 流动性的提供与创造的主体与方式 |
2.2 关于流动性创造 |
2.2.1 流动性创造的涵义 |
2.2.2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创造 |
2.2.3 流动性创造的度量和研究主题 |
2.3 关于业务模式 |
2.3.1 业务模式的含义和运用 |
2.3.2 银行业务模式 |
2.3.3 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 |
2.4 有关治理 |
第三章 流动性创造的治理架构 |
3.1 政府公共部门对流动性创造的治理 |
3.1.1 对货币发行和流动性总量的治理 |
3.1.2 金融公共安全网 |
3.1.3 微观审慎监管 |
3.1.3.1 资本监管 |
3.1.3.2 流动性监管 |
3.2 商业银行对流动性创造的治理 |
3.2.1 战略层面的资源配置管理 |
3.2.2 流动性风险管理 |
3.3 流动性创造的治理分析框架 |
3.3.1 流动性创造的问题和参与人 |
3.3.2 流动性创造的有关规范 |
3.3.3 过程和节点 |
第四章 业务模式变迁与流动性创造 |
4.1 发达国家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的变迁 |
4.1.1 流动性创造要素的变化 |
4.1.2 银行业务模式变化 |
4.1.3 流动性创造的另类存在形式 |
4.2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的变迁 |
4.2.1 资产多元化情况 |
4.2.2 负债多元化情况 |
4.2.3 表外和另类流动性创造 |
4.2.4 收入多元化情况 |
4.3 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总量及分布特点 |
4.3.1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度量方法 |
4.3.2 数据来源、样本银行及时间段选择 |
4.3.3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总量和分布特点 |
4.4 中国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变迁与流动性创造之实证 |
4.4.1 实证计量模型的设定 |
4.4.2 回归估计方法 |
4.4.3 变量的设计说明及其统计特征 |
4.4.3.1 核心解释变量 |
4.4.3.2 流动性创造治理变量 |
4.4.3.3 宏微观控制变量 |
4.4.3.4 相关变量的统计特征 |
4.4.4 实证过程与基本回归结果及拓展 |
4.4.5 稳健性检 |
4.5 实证结果讨论 |
4.5.1 关于流动性创造要素和业务模式变迁 |
4.5.2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 |
4.5.3 关于静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结论 |
第五章 最优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与中国实证 |
5.1 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变迁的负面效应与治理应对 |
5.1.1 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变迁的负面效应 |
5.1.2 次贷危机后流动性创造治理的应对与挑战 |
5.1.2.1 反思与治理内容和参与人的改变 |
5.1.2.2 微观治理规则的调整应对 |
5.1.2.3 会计规则的调整应对 |
5.1.2.4 应对措施存在的缺陷与挑战 |
5.2 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最优业务模式 |
5.2.1 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的简化和前提假设 |
5.2.2 流动性创造最优业务模式推导 |
5.3 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选择的辨识方法 |
5.3.1 现实环境中银行资产负债的分类和配置逻辑 |
5.3.2 资产负债二维配置方法和业务模式选择辨识 |
5.4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的选择 |
5.4.1 实证样本和业务模式选择代理变量M值的设定 |
5.4.2 样本银行M值的分布情况 |
5.4.3 M值的聚类分析 |
5.4.4 样本银行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选择的实证结论 |
5.5 流动性错配指标与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错配分布 |
5.5.1 流动性错配度量方法和参数调整 |
5.5.2 样本银行流动性错配度量结果 |
5.6 回归框架和实证过程 |
5.6.1 实证建模和估计方法 |
5.6.2 变量的设计说明及其统计特征 |
5.6.3 回归分析结果和稳健性检验 |
5.7 本章结论和相关讨论 |
5.7.1 关于流动性错配指标的变化情况 |
5.7.2 关于流动性错配与业务模式选择 |
5.7.3 关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流动性创造的业务模式发生变迁 |
6.1.2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变迁对流动性治理的挑战 |
6.1.3 流动性创造最优业务模式 |
6.1.4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的选择及其影响 |
6.2 主要的政策建议 |
6.2.1 流动性创造治理的改进建议 |
6.2.2 业务模式辨识方法在治理改进中的运用 |
6.2.3 改进对同业批发资金的管控政策 |
6.2.4 淡化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引导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回归本源 |
6.2.5 强化对另类流动性创造的功能监管 |
6.2.6 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提升非标准化资产的信息透明度 |
6.3 未来研究方 |
6.3.1 对新型支付工具在流动性创造中作用的研究 |
6.3.2 对中国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生态的研究 |
6.3.3 对理财和影子银行流动性创造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中国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析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基本内容 |
1.3.3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理论评析 |
2.1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相关概念 |
2.1.1 转型与发展 |
2.1.2 业务转型 |
2.2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传统理论评述 |
2.2.1 金融创新动因理论 |
2.2.2 传统发展战略理论 |
2.2.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
2.3 基于自组织理论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分析 |
2.3.1 自组织理论概述 |
2.3.2 自组织理论的适用性 |
2.3.3 商业银行自组织系统特性 |
2.3.4 自组织理论逻辑下银行业务转型 |
第3章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内在动力与功能演进分析 |
3.1 体制改革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
3.1.1 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业务转型逻辑 |
3.1.2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特征 |
3.2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内在动力 |
3.2.1 创新与业务转型本质 |
3.2.2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创新动力 |
3.2.3 创新理念下大中型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 |
3.3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与功能演进 |
3.3.1 商业银行功能分析 |
3.3.2 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与功能演进双视角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与转型因素分析 |
4.1 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基础性分析 |
4.1.1 盈利性分析 |
4.1.2 安全性分析 |
4.1.3 流动性分析 |
4.2 与国外先进银行业务对比分析——基于美国四大行 |
4.2.1 美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历程概述 |
4.2.2 国内外银行业务差异性比较 |
4.2.3 差异成因及对比分析 |
4.3 现阶段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主要影响因素 |
4.3.1 自身因素 |
4.3.2 市场因素 |
4.3.3 技术因素 |
4.3.4 监管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效应实证分析 |
5.1 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对其经营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1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概述 |
5.1.2 业务转型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逻辑关系 |
5.1.3 指标选择和模型建立 |
5.1.4 模型的检验与估计 |
5.1.5 实证结果分析 |
5.2 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对其整体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商业银行整体风险衡量和量化指标的设定 |
5.2.2 业务转型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逻辑关系 |
5.2.3 数据的选取和模型的建立 |
5.2.4 模型的检验与估计 |
5.2.5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中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与中间业务转型分析 |
6.1 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基本思路 |
6.2 大中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转型 |
6.2.1 基于资产负债联动的业务转型 |
6.2.2 大中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转型路径 |
6.2.3 大中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定价策略 |
6.3 大中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 |
6.3.1 基于模块化的中间业务产品创新 |
6.3.2 大中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路径 |
6.3.3 大中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路径设计 |
7.1 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概述 |
7.1.1 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的内涵 |
7.1.2 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模式分析 |
7.2 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路径选择 |
7.2.1 渐进式转型路径 |
7.2.2 拓展式转型路径 |
7.2.3 强化式转型路径 |
7.3 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策略 |
7.3.1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
7.3.2 强化业务经营管理 |
7.3.3 增强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 |
7.3.4 注重业务风险管理 |
7.3.5 创建融合性文化 |
7.3.6 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储备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中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基础 |
2.1 作为核心理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2.2 作为重要理论基础的西方主流经济学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国际视野 |
3.1 全球夹层投资市场概况 |
3.2 美国 |
3.3 欧洲 |
3.4 日本 |
3.5 国际经验借鉴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运作实践 |
4.1 我国夹层投资市场概况 |
4.2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运作依据 |
4.3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运作模式 |
4.4 典型案例 |
4.5 发展制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博弈分析 |
5.1 博弈主体分析 |
5.2 博弈模型构建 |
5.3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定价分析 |
6.1 定价模型构建 |
6.2 可转债定价分析 |
6.3 次级债定价分析 |
6.4 优先股定价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发展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对策建议 |
7.1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宏观政策建议 |
7.2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监管建议 |
7.3 保险机构夹层投资的策略建议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中国保险业政府管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现实意义 |
(二) 理论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 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 |
(二) 管制、规制和监管 |
(三) 保险管制、保险业管制与保险市场管制 |
(四) 保险业政府管制与保险业非政府管制 |
四、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管制基础理论 |
(二) 金融业管制理论 |
(三) 保险业管制理论 |
(四) 简要评论 |
五、研究目标、思路、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思路 |
(三) 基本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保险业管制的理论再思考与国内实践 |
第一节 保险业管制的理论再思考 |
一、经典管制理论与保险业管制的一般性 |
二、保险行业特质与保险业管制的特殊性 |
三、对中国保险管制的总体认识 |
第二节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
一、基本情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中国保险业管制的基本框架 |
一、法律体系 |
二、管制构架 |
三、管制主体 |
四、管制职能 |
五、管制目标 |
六、管制方式 |
第四节 中国保险业政府管制与非政府管制的相互关系 |
一、管制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
二、保险业政府和非政府管制的作用与缺陷 |
三、中国保险业政府与非政府管制的关系 |
第五节 中国保险业管制体制的变迁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高度集权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78年) |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业政府管制的初步确立阶段(1979年至1997年) |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业政府管制的逐步完善阶段(1998年至今) |
第六节 中国保险业管制的主要特点 |
一、管制目标上强调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和促进行业发展并重 |
二、管制改革上呈现出明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 |
三、管制方式上逐步重视偿付能力 |
四、管制范围上强调对保险业的全方位管控 |
五、管制主体上以专业的集权式政府管制为主 |
六、管制强度上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标准 |
第七节 中国保险业管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管制实践中过于强调行业规模增长的目标 |
二、管制范围大而全的问题比较突出 |
三、管制标准难以实现因地制宜 |
四、行政性管制手段使用较多 |
五、部分领域仍存在管制缺位 |
第二章 保险市场准入管制 |
第一节 保险市场准入管制的原因 |
一、防止过度竞争 |
二、控制经营风险 |
三、缓解信息不对称 |
四、规避较高的市场退出成本 |
五、保证市场开放下的公平竞争 |
第二节 保险市场准入管制的主要政策 |
一、管制历程 |
二、主要政策 |
三、主要特点 |
第三节 保险市场准入管制的影响 |
一、导致市场的集中度偏高 |
二、不利于形成多层次的保险市场体系 |
三、导致保险产品价格偏高 |
四、加大了市场准入的社会成本 |
第四节 进入管制存在的问题 |
一、市场准入标准偏高 |
二、准入标准细节有待进一步明确 |
三、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市场准入存在诸多限制 |
第三章 保险产品费率管制 |
第一节 保险产品费率管制的原因 |
一、从保守管制的角度看,主要是为了保证费率的充足性 |
二、从培育管制的角度看,主要是为了保证费率的公平性 |
第二节 保险产品费率厘定的基本原理 |
一、寿险产品费率 |
二、财产险产品费率 |
第三节 寿险产品费率管制 |
一、历史回顾 |
二、现行政策 |
三、主要特点 |
第四节 车险产品费率管制 |
一、历史回顾 |
二、现行政策 |
三、主要特点 |
第五节 保险产品费率管制的影响 |
一、一般分析 |
二、具体分析 |
第六节 费率管制存在的问题 |
一、严格的费率管制尚未根本改变 |
二、科学化的费率形成机制仍不健全 |
三、区域性的费率管制机制尚未建立 |
四、维系当前费率管理体制的成本过高 |
五、进一步放松费率管制的配套机制建设较为滞后 |
第四章 保险资金运用管制 |
第一节 保险资金运用的现状 |
一、资金运用规模快速增长 |
二、资产配置结构不断优化 |
三、投资收益率逐步趋稳 |
第二节 保险资金运用管制的原因 |
一、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原则 |
二、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主要风险 |
三、资产负债管理 |
四、保险资金运用管制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保险资金运用管制的现行政策及特点 |
一、放松市场准入 |
二、降低投资门槛 |
三、放松比例限制 |
四、强化后端管控 |
五、强化资本约束 |
第四节 保险资金运用管制政策的影响 |
一、投资收益率波动较大 |
二、整体投资收益率偏低 |
三、保险行业资产配置趋同 |
四、制约了保险行业创新发展 |
第五节 保险资金运用管制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玻璃门”仍然存在 |
二、注册制改革的实质仍未达成 |
三、管制政策的差异性和灵活度不够 |
四、债权投资计划可投行业受限制约了投资范围多样性 |
五、管制者自身也面临改革转型的迫切要求 |
第五章 保险市场退出管制 |
第一节 保险市场退出管制的几个概念 |
一、保险市场退出管制的基本概念 |
二、市场退出管制的触发条件 |
三、保险市场退出管制的主要手段 |
第二节 保险市场退出管制的原因 |
一、保险公司的市场退出成本较高 |
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功能 |
三、保护消费者利益需要最终的风险防线 |
第三节 保险市场退出管制的现行政策 |
一、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的市场退出机制 |
二、初步建立了与偿付能力衔接的市场退出机制 |
三、初步建立了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
四、开展分支机构市场退出试点 |
第四节 保险市场退出管制政策的影响 |
一、市场退出的处置效率偏低处置成本偏高 |
二、制约市场准入的进一步放开 |
三、制约费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 |
第五节 保险市场退出管制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
二、现行破产法规未充分考虑保险公司特殊性 |
三、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仍存在缺陷 |
第六章 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的保险业管制模式及比较 |
第一节 美国的双重管制模式 |
一、基本情况 |
二、主要特点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英国的宽松管制模式 |
一、基本情况 |
二、主要特点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日本的严格管制模式 |
一、基本情况 |
二、主要特点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韩国的一体双层管制模式 |
一、基本情况 |
二、主要特点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六节 保险业管制模式的国际比较 |
一、各类保险业管制模式的相同之处 |
二、各种保险业管制模式的不同之处 |
第七节 经验借鉴 |
一、加强对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
二、不断完善偿付能力管制的机制制度建设 |
三、注重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有机结合 |
四、市场化是保险经营和保险管制的大势所趋 |
第七章 深化中国保险业管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改革的总体安排 |
一、改革目标 |
二、约束条件 |
三、基本原则 |
四、基本构想 |
第二节 深化中国保险业管制改革的具体政策建议 |
一、逐步放松保险市场准入 |
二、深入推进保险产品市场化定价 |
三、深入推进保险资金运用管制的市场化改革 |
四、逐步优化保险市场退出机制 |
五、对保险业管制体系进行必要改革和调整 |
六、不断增强以保险行业协会为实施主体的非政府管制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10)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2 巴塞尔协议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1.4.1 流动性风险内部管理的理论依据 |
1.4.2 流动性风险外部监管的理论依据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巴塞尔协议Ⅲ |
2.1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理论依据 |
2.1.1 流动性风险来源的理论依据 |
2.1.2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理论应用 |
2.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概述 |
2.2.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流动性管理的比较 |
2.2.2 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
2.3 巴塞尔协议Ⅲ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关系 |
2.3.1 巴塞尔协议Ⅲ中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容 |
2.3.2 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影响 |
2.3.3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对巴塞尔协议Ⅲ的反作用 |
2.4 银行业自律协会及总分支机构基于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式 |
2.4.1 银行业自律协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 |
2.4.2 总分支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 |
2.4.3 综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成效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商业银行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
3.1.1 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的进展 |
3.1.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
3.1.3 目前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
3.2 商业银行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 |
3.2.1 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Ⅲ面临的挑战 |
3.2.2 目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以HX银行为例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4.3 评价模型及步骤 |
4.4 数据说明 |
4.5 因子分析 |
4.6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度——以ZS银行为例 |
4.6.1 流动性状况概述 |
4.6.2 压力测试设计 |
4.6.3 压力测试 |
4.6.4 压力测试分析 |
4.6.5 综合测试结果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风险内部管理 |
5.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内部管理体系的构成 |
5.1.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内部管理的环境 |
5.1.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内部管理的运行 |
5.1.3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内部管理的目标 |
5.2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内部管理体系构建 |
5.2.1 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
5.2.2 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措施 |
5.2.3 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体系 |
5.2.4 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
5.3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内部管理的其他防范措施 |
5.3.1 市场风险诱发流动性风险的防范 |
5.3.2 操作风险诱发流动性风险的防范 |
5.3.3 声誉风险诱发流动性风险的防范 |
第6章 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外部监管 |
6.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外部监管体系的构成 |
6.1.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外部监管的机构构成 |
6.1.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外部监管的环境 |
6.1.3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外部监管的目标 |
6.2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外部监管的改革趋势 |
6.2.1 流动性风险外部监管状况 |
6.2.2 流动性风险外部监管问题 |
6.2.3 流动性风险外部监管建议 |
6.3 我国商业银行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流动性风险外部监管体系构建 |
6.3.1 宏观审慎监管概念界定 |
6.3.2 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的联系与区别 |
6.3.3 基于逆周期资本缓释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
6.3.4 基于留存资本缓释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
6.3.5 基于系统重要性银行及其相关监管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专业银行实施资产负债管理的前提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D]. 滕飞. 广西大学, 2021(07)
- [2]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及其实现[D]. 贺琪.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3]企业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与平衡的问题研究[D]. 梁伟. 吉林大学, 2019(02)
- [4]基于文化传媒企业的资产证券化研究 ——以皖新传媒为例[D]. 陈培华. 云南大学, 2019(03)
- [5]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及其业务模式研究[D]. 张煜鹏. 厦门大学, 2018(07)
- [6]中国大中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研究[D]. 凌冰. 辽宁大学, 2018(01)
- [7]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8]中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D]. 王颢. 武汉大学, 2017(06)
- [9]中国保险业政府管制研究[D]. 黄炜. 武汉大学, 2017(06)
- [10]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视角[D]. 杨玉冰. 辽宁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