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科学院化学文献标引工作会议在泸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曾建勋[1](2019)在《基于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的科技情报事业发展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部正牵头推进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设,如何抓住这一契机,将科技管理平台作为科技情报业务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科技情报工作融入科研创新体系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科技情报事业创立初衷、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继而结合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的建设,分析了科技情报业务融入科技项目管理过程的可行性,并从构建新型科技情报网(站)体系、重塑情报核心用户群体、实现原生科研大数据积累、构建科研信息化协同服务平台等角度,分析了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设为科技情报事业带来的新机遇。最后,探讨了面向科技计划实施的科技情报业务总体框架,提出了融入科技管理平台的科技情报服务模式,阐述了基于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的科技情报事业推进策略。
朱华杰[2](2017)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学术不端是全球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各国都认识到学术不端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学术风气等方面造成的巨大危害,纷纷加强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工作,维护学术诚信。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成绩显着。但学术不端行为仍在研究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既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在社会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防范学术不端,十分必要、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聚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对相关概念及关系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实践进程。本章从整体进展和个别探索两个维度,对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实践进程进行了梳理。一是立足我国学风建设与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工作全局,紧密结合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和阶段性特征,探讨了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整体进展。二是以武汉大学为例,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努力与探索进行了具体呈现。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知行状况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摸清研究生学术行为现状,掌握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情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面向武汉地区七所高校的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认知与遵守情况、研究生学术不端的原因、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建议期待等,结合数据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域外借鉴。本章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有效举措进行了梳理,主要分为4个方面: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以生为本,倡导自律;加强教育,重在预防;重在执行,严惩不贷。这些经验可为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提供借鉴。第五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原则与重点内容。基本原则包括: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课程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处理惩罚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和遵守规范与鼓励创新相结合。重点内容包括:培育学术精神、提升研究能力和强化规范意识。第六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强化策略。本章从基础支撑、合力构建和全程教育等三个维度,探讨了如何更好推进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强调要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提供坚实支撑。探讨了从组织力量、制度力量和队伍力量等三方面构建合力,通过入学前教育、入学教育、课程教育、毕业教育和网络教育,将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付天松[3](2013)在《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文中认为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工作,是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突出的一个领域。而图书馆学则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学术造诣,还要有勇于实践、善于探索的精神。图书馆学家的思想将会带动着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对于图书馆的学科发展和事业发展,更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性。本文依据《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关于图书馆学家年代的划分情况,通过了解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生平,基于中国知网、国家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平台检索出每位图书馆学家的论着及其被引情况,进而梳理出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宋姝锦[4](2013)在《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功能。关键词产生于自然科学领域。当关键词的功能从自然科学领域向人文科学领域扩张、迁移时,文本关键词这种新型关键词应运而生。文本关键词指参与语篇整体构成、业已给出的关键词,与密钥关键词、索引关键词、搜索关键词同是关键词的下位类型。文本关键词主要出现在学术论文语篇以及新闻语篇中,是语篇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语篇的其他组成部分发生各种联系,共同构成一个语篇整体。关键词,顾名思义是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这种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它能够承载最主要、最核心、最重要的信息,能够激活更大范围的信息储备,是获得更多信息资源的入口,是掌握重要信息的关键所在。而从文本关键词本体和应用的角度深入探讨关键词具有关键作用的语言学原因,是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键词的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以往加密、索引与检索功能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语篇功能。关键词应用于语篇写作当中,成为语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词汇词衍变成了语篇词,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关键词下位类型——文本关键词。文本关键词既具有关键词的上述加密、索引与检索的关键作用,又具有独特的语篇功能。文本关键词首先应用于学术论文中,成为学术论文语篇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发展出文本关键词的下位类型——学术文本关键词。其后,文本关键词还发展成为一种研究方法与写作手段,即以关键词为经,以对关键词的叙述为纬,对某一特定论域进行系统论述,衍生出一种新的写作范式——关键词写作范式。这种写作范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书籍和新闻语篇的写作,成为一种新兴的、极为常见的写作现象。无论是在学术论文语篇当中,还是在关键词写作范式语篇当中,文本关键词都参与了语篇整体的建构,与语篇整体其他部分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并表现出独特的语篇功能。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文本关键词的语言本质特征及其语篇功能进行分析,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衔接理论与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文本关键词作为语篇的一个相对独立成分与属于同一语篇整体的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考察文本关键词对语篇的解读和建构功能。本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言,介绍研究对象,综述对关键词的已有研究,介绍本研究借鉴的理论方法、研究价值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是对关键词的本体研究。此部分首先梳理了关键词概念的发展源流,从关键词的功能角度归纳其类型:密钥关键词、索引关键词、检索关键词和文本关键词;然后通过对关键词与主题词、标题、流行语和热词进行比较,从语言学角度界定关键词并描写其特点。第三章,研究关键词写作范式。此部分首先提一种新的写作范式——关键词写作范式。关键词写作范式是一种基于词典体发展而成的语篇构成方式,类同于词典条目中的词目与释文之间的关系,由关键词及其叙文构成。然后梳理关键词写作范式的兴起与发展,并总结出关键词写作范式的优势所在:它具有信息加工、信息组织、切入相关论域,以及能够形成具有较高开放性、客观性的文本空间等优点。第四章和第五章对文本关键词和关键词写作范式进行实例研究,主要研究存在于特定文本类型当中的文本关键词和关键词写作范式。第四章,重点研究学术文本关键词。此部分首先对学术文本关键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然后运用语法学、语篇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考察学术文本关键词对学术论文的概括与建构功能,并分析学术文本关键词的横向关联性以及对学术论文的摘要纵向关联性。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提取学术论文关键词的若干原则。第五章,重点研究新闻文本关键词,也就是关键词写作范式在新闻语篇写作中的应用。本章基于大量的关键词新闻语料,首先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综述了关键词新闻的发展沿革,然后描写此类新闻语篇的语体特点,最后总结出关键词在此类新闻语篇中的功能:信息凸显、信息概括、信息组织、信息导向、语篇衔接等功能。最后一章是结语部分,交代了论题的源起,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得出的结论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
王波[5](2013)在《面向STKOS的概念映射与关联算法研究及其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科技文献服务的需求日益知识化,对科技文献标引的深度和准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知识抽取已经成为制约知识服务系统开发建设的关键环节,需要集中大规模语义计算的优势力量,展开攻关。该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以科技文献概念空间关联为主线,面向科技文献词表和分类体系,研究多维度的科技文献概念空间构建方法,提出用于概念空间关联的多渠道概念匹配算法,设计并开发面向科技文献概念空间建立于关联的原型工具。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及其系统实现两个方面。理论方面,所用到的科技文献词表素材是各领域的叙词表,涉猎的分类体系包括“国际专利分类表”、“国际标准分类法”、“中国标准分类法”、“杜威十进制分类法”、“国际十进制分类法”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根据对主题词表和几种分类法进行结构上的异同分析,构建一个有能力从语义层面统一描述各种异质知识体系的公共数据模型。公共数据模型主要实现两个作用:一方面,可以将各种分类法和主题词表投影到相同的知识概念空间;另一方面,实现从不同分类体系中取词来进行比较。基于统一的概念空间(用公共数据模型描述),可以进一步开展面向科技文献知识体系的语义映射算法的研究。本文中所研究的算法是基于字符的概念匹配、基于结构的概念匹配和基于语义推理的概念匹配方法的集成,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机辅映射发现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在开发方面,公共数据模型用IBM的Ecore模型来描述,通过建立的Ecore模型驱动生成一个面向科技文献知识体系概念空间构建的可视化图形化编辑插件,进而编码实现了分类法和主题词表的自动导入和可视化显示,最后开发了面向科技知识体系映射机辅发现的语义比较插件,其中编码实现了模型中各结点之间比较的关联算法,并将上述工具集成为一个具有数据导入、数据可视化及数据导出三种功能的RCP产品。本文研究了基于科技知识组织体系(Science and Technology Knowledge Organizing System,简称STKOS)的概念映射及其关联算法,所实现的意义有以下几点:首先,本文的研究,以统一的概念空间为研究基准,实现科技文献概念与分类的共享,从而从不同的维度为科技概念建立关联,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其次,从语义层建立概念和分类体系之间的关联,能够提高整个概念空间的知识化程度,使关联映射的复用性大幅度提高,得到更接近自然语言思考和表达的语义关联网络。最后,综合应用基于字符的概念匹配方法(字符串比较,编辑距离比较和数据字典查询等),基于结构的概念匹配方法,和基于语义的推理的概念匹配方法,以便达到在不同的概念空间中最大程度的自动地、准确地发现概念关联。
赵庆龄[6](2010)在《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国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土地的利用强度呈快速、持续增加趋势,所引起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和严重,而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使得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隐蔽性、不可逆转性的特点。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各国政府普遍关注和重视的焦点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竞争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简称wos)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及EPOQUE系统,对2000-2009年之间收录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了检索出的文献的基本结构体系,从研究机构、研究人员、高被引论文、研究涉及学科、发文期刊、发明专利等方面比较了美国、印度、英格兰、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和中国的研究水平。以近10年来发表的论文与引文为科学指标,评价了论文质量。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了解全球以及中国相关研究的现状、趋势。根据分析结果,把美国定为标杆国,选取了两种重金属元素(镉、铅)、两种超富集植物(印度芥菜、蜈蚣草)和生物修复技术五个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研究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进行了美国关键成功因素分析和中国在该领域的优劣势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9年,全球共有106个国家发文5083篇。在发文最多的25个研究机构中,有10个来自美国。中国有四个机构入围,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全球25篇高被引论文中,美国研究人员发表了7篇,并占据了前三甲,显示了美国研究论文的超强影响力。美国康乃尔大学发表的一篇文章被引次数最高,达259次。全球范围内土壤重金属污染载文期刊分析显示:CHEMOSPHERE发文量最高,达194篇;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的影响因子最高,达到7.820;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总被引次数最多,达到3900;期刊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的篇均被引次数最多,达到35.24。美国总载文期刊为359种,位居第一,中国以191种排名第二。各标杆国涉及学科数量均多于中国。全球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共涉及142个学科,美国和中国分别以93和83个位居前两名。通过对论文关键词词频分析表明,中国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主流方向与国际上有相似之处,中国对生物提取、重金属元素砷及超富集植物等方面的研究比较注重,对生物测定、风险评估、污染指数方面的研究和国际比较有一定差距,对生物刺激、空间变异、生物监测等方而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标杆国美国在此领域研究的关键成功因素是科技投入、研究方向、学科布局、国际合作、法律体系等方面。中国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方面的主要优势是论文产出高、涉及学科多、发明专利多和资助项目多等方面;劣势为论文影响力较低、对外合作少、学科布局不太合理、载文期刊影响因子较低等方面。最后,提出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以便为我国有关部门制订发展战略和日常进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本研究首次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领域发表论文前20位国家和地区的论文以及引文数量进行了指标加权,得到归一值,确定了各国综合排名。首次通过词频分析法分析了世界和中国的相关论文以及中美两国实证分析中相关论文的关键词,概括提出了有关研究热点。把竞争情报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国际比较之中。综合使用关键成功因素分析、优劣势分析的竞争情报方法,在同类研究中具有创新性。
钟期进[7](2010)在《中美安全科学发展“黄金十年”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我国近十年(2000-2010年)安全科学发展特点与美国1965年至1975年十年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今美国安全科学步入了世界领先水平,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比较研究。本文以安全科学方法学中关于中外安全比较研究的思想为理论基础,对中美安全科学发展的各个侧面(硬实力和软实力)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论证分析发现中美安全科学发展“黄金十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进而首次提出中国安全科学发展“黄金十年”(2000—2010)的概念,对于推进我国安全科学发展,认清国内发展现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运用“3E法则”结合比较教育学中的“贝雷迪比较四步法”,系统地构建了以下四方面的比较内容:安全科学发展历程、安全科研实力与教育发展、职业安全与健康监管体制和安全文化;(3)美国安全科学的发展水平比中国提前了近30年。我国安全科学发展属于一种“跨越式”的发展模式,由劳动保护阶段直接跨入了安全科学全面发展阶段;此种发展模式可能导致安全科学不能健康、平衡、全面发展的弊端;(4)我国安全科学研究工作整体处于分散状态,国内安全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类学术期刊水平较低,国家安全科研机构地位不明显,作用不突出,民间科研团体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再者,相比美国我国开办安全类院校在数量和办学层次优于美国,然而美国具有先进的安全人才培养模式;(5)美国是垂直的综合安全监管模式,安全立法注重“以社会为本”。而我国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安全与卫生监管分离,安全立法着重“以生产为本”。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优势,预计未来政府对安全生产的干预力度必然大于美国;(6)我国安全文化的特色是以“和谐”为理念,以“道德、情理”为约束。美国是以“天赋人权”为理念,以“科学、法律”为规范的安全文化特点。相比美国,我国安全物质文化投入不足,缺少全民参与的安全管理文化氛围,长久存在不良的安全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意识薄弱。
魏民[8](2010)在《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批准出版的具有报道性质的医学科学技术文献检索系列期刊,共18个分册(包括内科学、外科学两个分册的英文版),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系列杂志,在国内的医学领域,为科技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各种数据库的广泛应用等,该系列刊物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存在的意义也受到了质疑。所以,该系列的大部分刊物已经转变为一次文献,但仍有少部分刊物继续坚持原有办刊宗旨与方向,继续出版文摘类期刊。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对本系列刊物做全面、深入地分析,获得对其发展现状的基本认识,研究适合中医检索类刊物的发展模式。方法:通过电话咨询、发放调查问卷、直接去杂志社访谈、网上调查、召开专家座谈会等方式,对《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杂志的发展及生存现状进行调研。1出版情况调研分析调研国内医学文摘系列杂志创办、发展的状况,分析各种影响期刊发展的因素。2典型分析选择2-3种有代表性的刊物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其栏目设置、内容收录、广告安排等方面的特点。3不同发展状况的对比研究选择发展较好、转为一次文献的期刊和停刊杂志进行对比研究,并加以分析。4文摘刊物与全文数据库相关关系的探讨分析有代表意义的国内的全文数据库对文摘刊物的冲击;以及对文摘刊物自身优势及存在价值的分析。5医学文摘发展方向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咨询法等,对中医文摘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共18个分册的生存状况:①转为一次文献:从2006年开始,先后共计有10种杂志转为一次文献,同时变更了刊名。他们分别是:2006年5月,《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更名为《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年8月,《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更名为《内科》。2009年更名的共有8种,《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更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国医学文摘:放射诊断》更名为《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妇产科学》更名为《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更名为《中国临床护理》,《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更名为《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更名为《中国临床新医学》,《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更名为《中国癌症防治》,《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更名为《中国肿瘤外科杂志》。②停刊及休刊:《中国医学文摘:眼科学》于2002年停刊;《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于2009年休刊1年。③保持原有办刊形式:2009年,《中国医学文摘》系列仍有6种期刊继续编辑、出版、发行,包括:《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英文版》、《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英文版》、《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中国医学文摘:中医》。(2)期刊转型原因分析:科技期刊的发展反映了相关领域的学术活跃度,文摘型18种期刊几乎涵盖了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提高,中医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现代化步伐加快,中医药研究文献海量增加,仅凭几十页或上百页的纸质期刊已无法收录承载。再有,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越来越全,医疗科研人员更习惯用网络搜寻信息。因此认为,医学文摘类期刊基本上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所以,本系列多数期刊已改为一次性文献,这样,不仅为医疗科研人员提供交流的平台,而且对广告的投放也将十分有益。(3)中医文摘特殊性分析:对于不同学科领域的文摘类期刊,应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1年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特点、新的机遇,有利因素和条件前所未有,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全国已有76%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已经覆盖中西部所有的县,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覆盖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在这些地区,文摘类杂志还起着图书馆的作用。自1792年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问世以来,传统医学期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对医学学术传播、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当年的发行量,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的信赖程度,也表明中医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结论:《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可以继续办下去,但要向全(收录信息文献全)、便(检索应用方便)、快(出版周期短)方向发展,向国内外传递我国最新的中医药研究信息,及时报道国内中医药领域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和新技术,为临床、科研和教学等服务,为弘扬中医药事业服务。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对全国医学类检索期刊进行全面、系统、严谨的调研。2.对办刊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3.对我国中医领域中发展文摘刊物提出有意义的建设性意见。创新点:通过本次研究,探讨出《中国医学文摘;中医》作为检索类刊物可以与中医药类一次文献竞争的对策。
夏兴通[9](2010)在《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标准已成为企业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社会生活等各领域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标准化工作对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作为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图书营销分类工作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当前制约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工作水平和质量提高的一个瓶颈就是缺乏一部通用性的图书营销分类法,出版发行企业大多“借用”图书馆分类法或自编适用于本企业的分类法来进行图书营销分类:而且分类工作中还存在不规范和管理粗放等问题。这不利于图书营销分类工作整体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读者的图书消费和行业内图书营销信息的流通共享。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编制、应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创造了条件。论文以作者参与的“出版物营销分类法标准编制”与“出版物营销分类法标准实施指南”项目研究为基础,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首先以标准化工作对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背景,提出用标准化方法解决我国图书出版发行业存在的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缺失问题。然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接着从理论研究和编制成果等角度对国内外近三十年来关于图书营销分类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第2章对“图书营销分类法”及相关的“图书”、“图书营销分类”概念进行定义。第3章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论文对我国古代、近现代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图书营销(销售、发行)分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结合参与项目研究过程中的调查活动,对当前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4章在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进行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研究课题,详细分析了其必要性。然后结合国内外通用性分类法的编制和应用实践,提出了三条通用性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分析了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就这三条基本路径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中的现实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以行业标准化作为实现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并详细分析了这条路径的可行性。第5章探讨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的相关原理与方法。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应该符合标准本身的定位以及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特点,并遵循和运用相关的文献分类、商品分类和标准化活动的原理和方法。因此,论文定义了“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概念并进行了标准定位分析,并系统地分析了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作用和特点,还深入文献分类学、营销学和标准化学,总结相关的原理与方法,并就这些原理方法和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编制与实施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第6章、第7章以作者参与编制和实施的《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为基础,运用第5章探讨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我国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编制和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包括编制过程中的原则和思路、分类大纲的制定、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分类主表的设计、分类附表的设计、标准文本的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原则和思路、营销分类标引规则、出版社上架建议的规范、书店实施标准的基本模式等。最后,在第8章“结语”中对论文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李爱群[10](2009)在《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观察,期刊评价就是通过对反映期刊内在价值的客观指标进行文献计量统计,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期刊进行排序和评价。相对于对国家和省市的宏观层次评价,对大学和研究所的中观层次评价,期刊评价与对研究人员的评价一样,属于微观层次的评价。但正是在微观层次上,出现的问题也较多。目前,国内期刊评价理论发展较完善,评价对象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上各有侧重,评价实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仍有一些不足或欠缺之处。而美国的科学技术及学术期刊的发展总体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开发的SCI、SSCI、A&HCI及JCR等对来源期刊的选择和评价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它虽然是美国的评价机构,但来源期刊来自世界各地,没有语种和地域的限制,并且其完善和成熟的评价体系代表了世界最权威的期刊评价水平,其期刊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效仿的标杆。因此,在回溯中、美期刊评价历史的基础上,了解中、美期刊评价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的期刊评价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以取长补短,完善和规范期刊评价工作,促进我国期刊的良性竞争与健康发展。本文除“引言”和第7章“结论与展望”外,论文主体部分共5章,主要包含理论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为第1-4章,实证部分为5-6章。论文第1章回溯了期刊评价的起源、理论基础与演变。核心期刊(Core Joumal)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发达于70年代的美国。布拉德福定律、加菲尔德定律、普赖斯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成为核心期刊遴选的三大理论基础。最初的核心期刊是为了揭示文献集中与离散的分布规律,那些刊登本学科较多论文的期刊就是核心期刊,它实际上只是一种基于论文数量统计的评价。引文分析法的出现和引文索引工具的使用,使人们对核心期刊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根本转变。核心期刊不再是最初揭示文献集中与离散的分布规律,而是通过文献的被使用揭示其学术价值,核心期刊也由对论文数量的评价转变为对文献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价。论文第2章是美国与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基本概括。详细介绍了美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构成,并对其评价体系进行了述评。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经历了中国遴选国外科技期刊、中国遴选国内科技期刊两个阶段,其中详细介绍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6家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单位及其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对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的评价现状。论文第3章是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比较。重点从评价目的与评价功能,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分类,整个评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法,核心区的划分与核心期刊数量的界定,学术期刊评价社会价值与影响力,学术期刊评价的外部环境,学术期刊评价中两组概念等9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中、美两国在期刊评价中的异同之处,以及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对我国的启示。论文第4章分析了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商业化经营为导向,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在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偏见。我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利性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期刊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论文第5章是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在新的学术环境下,学术期刊评价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评价对象的多元化,使仅有的印刷版期刊评价发展为印刷版、电子版、网络版评价并存的格局,而开放存取期刊也将是今后期刊评价的重要对象。5年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和h指数等新兴的评价指标开始被应用到期刊评价实践,纳入到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中去。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评价方法和手段发生改变,通过采用各种软件技术进行统计和测评,将人们从以往繁重的人工手动检索、统计和计算的评价过程中解放出来。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来看,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可分为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据此也可以假设,在庞大的学术期刊群中也一定也存在着某些层级。对学术期刊进行分类分级排序,能为学术期刊找准自己的定位,为科研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利于国家对学术期刊的管理。在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上继承了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教育评价体系,确定了期刊分等级评价的原则、评价标准,将学术期刊按照学科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论文第6章是我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实证研究。详细说明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具体做法;公布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以及本研究所属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专业,共12个分学科的排行榜和所有4种分高校学报类型的排行榜;分析了我国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地区分布、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地区分布等评价结果。本文系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二、中国科学院化学文献标引工作会议在泸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科学院化学文献标引工作会议在泸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的科技情报事业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历程与面临的挑战 |
1.1 科技情报工作的初衷与使命 |
1.2 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历程和范畴 |
1.3 科技情报事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1.3.1 情报改信息带来“情报”边界不清、业务内涵模糊 |
1.3.2 数字出版与知识服务的融合, 挤压信息服务生存空间 |
1.3.3 互联网环境下, 信息组织流程难以适应资源形态和交流模式的变革 |
1.3.4 大数据时代, 云计算、人工智能正在冲击传统情报研究方法 |
2 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设及带来的机遇 |
2.1 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 |
2.2 科技情报业务融入科技管理工作的可行性 |
2.2.1 两者可以构建统一的数据库 |
2.2.2 两者具有相同的用户群体 |
2.2.3 两者融通可形成更加完整的服务功能 |
2.3 面向科研生命周期的科技情报工作新机遇 |
2.3.1 支撑多层级科研管理组织, 构建新型的科技情报工作网 (站) 体系 |
2.3.2 实现科研创新的全过程信息服务, 重塑核心用户群体 |
2.3.3 基于项目科研生命周期, 实现原生大数据资源积累与共享 |
2.3.4 嵌入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构建科研信息化协同服务平台 |
3 基于科技管理平台的科技情报事业发展模式 |
3.1 面向科技计划实施的科技情报业务总体框架 |
3.2 基于科技管理平台的科技情报服务模式 |
3.3 基于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的科技情报事业推进策略 |
3.3.1 发展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工程 |
3.3.2 夯实科技文献信息基础工程 |
3.3.3 强化计算型情报研究智库工程 |
3.3.4 推进情报方法工具的集成应用工程 |
3.3.5 建立统一实名注册的用户服务工程 |
(2)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研究的总体概况 |
(二) 研究的多维视角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实践进程 |
一、整体进展 |
(一) 在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动态把握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
(二) 在学风建设全局中全面审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
二、个案呈现—以武汉大学为例 |
(一)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
(二) 制定完善规章制度 |
(三) 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
三、主要问题 |
(一) 思想认识方面 |
(二) 教育活动方面 |
(三) 规范建设方面 |
第二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知行状况调查分析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一) 性别分布 |
(二) 年级分布 |
(三) 学位类别分布 |
(四) 学科分布 |
(五) 工作经历 |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认知与遵守情况 |
(一) 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认知情况 |
(二)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遵守情况 |
三、研究生学术不端的影响因素 |
(一) 社会和学界层面的影响因素 |
(二) 研究生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 |
(三) 技术层面的影响因素 |
四、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的主要期待 |
(一) 进一步发挥研究生导师的重要作用 |
(二) 在招生录取、毕业答辩等关键环节加强专项审查 |
(三) 进一步提升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实效性 |
(四) 制定专门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 |
第三章 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域外借鉴 |
一、国家层面高度重视 |
(一) 设立专职机构 |
(二) 制定政策法规 |
(三)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二、以生为本,倡导自律 |
(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
(二) 签署誓言,倡导自律 |
(三) 注重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
三、加强教育,重在预防 |
(一) 教育内容具体明确 |
(二) 教育方法灵活多样 |
四、强化监管,重在执行 |
(一) 执法必严,违规必究 |
(二) 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
第四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原则与重点内容 |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一)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
(二) 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 |
(三) 课程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
(四)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
(五) 严明纪律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
(六) 遵守规范与鼓励创新相结合 |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重点内容 |
(一) 培育学术精神 |
(二) 提升研究能力 |
(三) 强化规范意识 |
第五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强化策略 |
一、夯实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基础支撑 |
(一) 深化招生改革,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
(二) 明确培养目标,推进培养机制改革 |
(三) 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
(四) 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建立正确的学术导向 |
二、构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强大合力 |
(一) 组织力量:健全机构,明确权责 |
(二) 制度力量:明确标准,重在执行 |
(三) 队伍力量:全员参与,各司其责 |
三、推进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全程教育 |
(一) 重视入学前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
(二) 加强入学阶段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
(三) 注重课程中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
(四) 抓实毕业环节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
(五) 做好网络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二: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状况问卷调查 |
附录三: 个别访谈 |
后记 |
(3)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2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1 沈祖荣的论着 |
2.1.2 胡庆生的论着 |
2.1.3 刘国钧的论着 |
2.1.4 洪有丰的论着 |
2.1.5 戴志骞的论着 |
2.1.6 袁同礼的论着 |
2.1.7 李小缘的论着 |
2.1.8 杜定友的论着 |
2.1.9 杨昭惁的论着 |
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2.1 桂质柏的论着 |
2.2.2 裘开明的论着 |
2.2.3 马宗荣的论着 |
2.2.4 查修的论着 |
2.2.5 皮高品的论着 |
2.2.6 周连宽的论着 |
2.2.7 吕绍虞的论着 |
2.2.8 张遵俭的论着 |
2.2.9 严文郁的论着 |
2.2.10 毛坤的论着 |
2.2.11 汪应文的论着 |
2.2.12 汪长炳的论着 |
2.2.13 钱亚新的论着 |
2.2.14 柳诒徵的论着 |
2.2.15 万国鼎的论着 |
2.2.16 王云五的论着 |
2.2.17 王献唐的论着 |
2.2.18 王重民的论着 |
2.2.19 张秀民的论着 |
2.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3.1 彭斐章的论着 |
2.3.2 佟曾功的论着 |
2.3.3 鲍振西的论着 |
2.3.4 赵世良的论着 |
2.3.5 郑莉莉的论着 |
2.3.6 赵琦的论着 |
2.3.7 孙云畴的论着 |
2.3.8 陈誉的论着 |
2.3.9 周文骏的论着 |
2.3.10 朱天俊的论着 |
2.3.11 张琪玉的论着 |
2.3.12 黄宗忠的论着 |
2.3.13 谢灼华的论着 |
2.3.14 白国应的论着 |
2.3.15 陈光祚的着作 |
2.3.16 倪波的论着 |
2.3.17 金恩晖的论着 |
2.3.18 吴慰慈的论着 |
2.3.19 肖自力的论着 |
2.3.20 谭祥金的论着 |
2.3.21 杜克的论着 |
2.3.22 黄俊贵的论着 |
2.3.23 辛希孟的论着 |
2.3.24 沈迪飞的论着 |
2.3.25 张德芳的论着 |
2.3.26 钟守真的论着 |
2.3.27 侯汉清的论着 |
2.3.28 徐引篪的论着 |
2.3.29 左恭的论着 |
2.3.30 胡耀辉的论着 |
2.3.31 丁志刚的论着 |
2.3.32 杨威理的论着 |
2.3.33 阎立中的论着 |
2.3.34 孟广均的论着 |
2.3.35 黄长着的论着 |
2.3.36 刘湘生的论着 |
本章小结 |
3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1 沈祖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2 胡庆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3 刘国钧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4 洪有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5 戴志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6 袁同礼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7 李小缘的论着被引情况 |
3.1.8 杜定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9 杨昭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10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1.1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1.12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2.1 桂质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 裘开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3 马宗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4 查修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5 皮高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6 周连宽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7 吕绍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8 张遵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9 严文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0 毛坤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1 汪应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2 汪长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3 钱亚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4 柳诒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5 万国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6 王云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7 王献唐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8 王重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9 张秀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0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2.21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2.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3.1 彭斐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 佟曾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 鲍振西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4 赵世良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5 郑莉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6 赵琦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7 孙云畴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8 陈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9 周文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0 朱天俊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1 张琪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2 黄宗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3 谢灼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4 白国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5 陈光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6 倪波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7 金恩晖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8 吴慰慈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9 肖自力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0 谭祥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1 杜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2 黄俊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3 辛希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4 沈迪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5 张德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6 钟守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7 侯汉清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8 徐引篪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9 左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0 胡耀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1 丁志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2 杨威理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3 阎立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4 孟广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5 黄长着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6 刘湘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7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3.38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3.39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本章小结 |
4 总结 |
4.1 三代图书馆学家思想的异同点 |
4.2 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后人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关键词研究综述 |
一、关键词的定义 |
二、关键词的标引与检索功能研究 |
三、关键词的功能转向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 |
二、语篇的衔接连贯与互文理论 |
三、其他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关键词研究传统的继承 |
二、关键词研究的语言学向度探索 |
三、关键词提取原则的确立 |
四、语篇分析的有益尝试 |
第五节 研究结论 |
第六节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关键词的本体研究 |
第一节 关键词的启用、发展与类型 |
一、关键词的启用与发展 |
二、关键词的类型 |
第二节 关键词的类型特征 |
一、关键词与主题词 |
二、关键词与标题 |
三、关键词与流行语、热词 |
四、关键词的类型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键词写作范式 |
第一节 关键词写作范式的追源溯流 |
一、关键词写作范式在西方的缘起与发展 |
二、关键词写作范式在中国的缘起与发展 |
三、中西写作范式的交融 |
第二节 词典体与关键词写作范式 |
第三节 关键词写作范式及其特点 |
一、关键词写作范式:词目+叙文 |
二、关键词写作范式的词目特征 |
三、关键词写作范式的叙文特征 |
第四节 关键词写作范式拓展的语篇功能 |
一、信息的概括性 |
二、信息的组织性 |
三、论域的介入性 |
四、文本的开放性 |
五、文本的空间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术文本关键词 |
第一节 学术文本关键词研究简述 |
一、学术文本关键词标引研究 |
二、基于学术文本关键词的应用研究 |
三、以往研究的缺失 |
四、学术文本关键词的发展情况 |
第二节 学术文本关键词的语篇概括功能 |
一、学术文本关键词的名词化特征 |
二、学术文本关键词对正文内容的提取功能 |
三、学术文本关键词内部的横向关联性 |
第三节 学术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建构功能 |
一、语篇连贯研究简述 |
二、学术文本关键词与其他语篇成分的关系 |
三、学术文本关键词的构建功能 |
第四节 学术文本关键词的提取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闻文本关键词 |
第一节 新闻文本关键词 |
一、新闻文本关键词的界定 |
二、学术文本关键词与新闻文本关键词 |
第二节 关键词新闻的界定与发展 |
一、关键词新闻的定义与类型 |
二、关键词新闻的发展沿革 |
第三节 关键词新闻的语篇特征 |
一、关键词新闻的标题特征 |
二、关键词新闻的主体特征 |
三、关键词新闻的互文特点 |
第四节 文本关键词在关键词新闻语篇中的功能 |
一、文本关键词的信息解读功能 |
二、文本关键词的语篇衔接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一、本文主要内容和观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面向STKOS的概念映射与关联算法研究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概念空间及其关联 |
1.2.2 语义本体库构建 |
1.2.3 语义本体软件工具 |
1.2.4 分类法及其之间的映射和叙词表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面向科技知识组织体系的公共数据模型 |
2.1 常用分类法与主题词表概述 |
2.1.1 国际专利分类表 |
2.1.2 国际标准分类法 |
2.1.3 中国标准分类法 |
2.1.4 杜威十进制分类法 |
2.1.5 国际十进制分类法 |
2.1.6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2.1.7 主题词表 |
2.2 常用文献分类法和主题词表的特点分析 |
2.3 面向科技知识组织体系的公共数据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公共数据模型的自动映射算法 |
3.1 统一概念空间下的语义映射发现算法 |
3.2 基于语法的映射发现算法 |
3.3 基于结构的映射发现算法 |
3.4 基于语义推理的映射发现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实现与实证结果 |
4.1 系统实现 |
4.1.1 系统框架 |
4.1.2 系统的技术体系 |
4.1.3 系统的功能体系 |
4.1.4 GMF框架概述 |
4.2 实证结果 |
4.2.1 实验数据 |
4.2.2 数据处理 |
4.2.3 实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谢 |
(6)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综述 |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念 |
1.2.2 土壤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
1.2.3 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意义 |
1.2.4 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趋势 |
1.3 文献计量学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献计量学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文献计量学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计量学研究发展趋势 |
1.4 竞争情报研究综述 |
1.4.1 竞争情报定义 |
1.4.2 国外竞争情报研究现状 |
1.4.3 国内竞争情报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1.7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水平分析 |
2.1 全球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
2.1.1 论文产出 |
2.1.2 论文时间分布 |
2.1.3 研究机构 |
2.1.4 研究人员 |
2.1.5 高被引论文 |
2.1.6 发文期刊及会议论文集 |
2.1.7 涉及学科 |
2.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中外比较研究 |
2.2.1 研究机构分析 |
2.2.2 研究人员分析 |
2.2.3 高被引论文分析 |
2.2.4 研究涉及学科分析 |
2.2.5 研究发文期刊分析 |
2.2.6 论文质量分析 |
2.2.7 发明专利分析 |
2.2.8 研究趋势分析 |
2.3 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国内文献计量分析 |
2.3.1 论文发表年度分析 |
2.3.2 研究机构分析 |
2.3.3 研究人员分析 |
2.3.4 高被引论文分析 |
2.3.5 研究涉及学科分析 |
2.3.6 研究发文期刊分析 |
2.3.7 资助项目分析 |
2.3.8 研究趋势分析 |
2.4 国际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重点领域及前沿 |
2.4.1 土壤重金属污染源 |
2.4.2 修复技术 |
2.4.3 监测预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和美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实证分析 |
3.1 土壤重金属元素------镉 |
3.1.1 镉的污染及危害 |
3.1.2 研究现状 |
3.1.3 研究热点 |
3.2 土壤重金属元素------铅 |
3.2.1 铅的污染及危害 |
3.2.2 研究现状 |
3.2.3 研究热点 |
3.3 超富集植物-----印度芥菜 |
3.3.1 印度芥菜的作用 |
3.3.2 研究现状 |
3.3.3 研究热点 |
3.4 超富集植物-----蜈蚣草 |
3.4.1 蜈蚣草的作用 |
3.4.2 研究现状 |
3.4.3 研究热点 |
3.5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 |
3.5.1 生物修复技术 |
3.5.2 研究现状 |
3.5.3 研究热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竞争情报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水平分析 |
4.1 基于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评价比较 |
4.2 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4.2.1 科技投人 |
4.2.2 研究方向 |
4.2.3 学科布局 |
4.2.4 国际合作 |
4.2.5 法律体系 |
4.3 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优劣势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增强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领域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
5.3 存在问题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中美安全科学发展“黄金十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文献回顾 |
1.2.1 对原苏联劳动保护工作借鉴学习阶段 |
1.2.2 对西方国家安全科学比较借鉴阶段 |
1.2.3 中国比较安全学创建探索阶段 |
1.2.4 文献总结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路线和内容 |
1.4.1 研究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美安全科学发展历史进程 |
2.1 人类安全科学的发展 |
2.1.1 人类安全科学发展概述 |
2.1.2 人类安全科学发展阶段 |
2.2 美国安全科学发展"黄金十年"的由来 |
2.2.1 美国安全科学发展历程和阶段 |
2.2.2 美国安全科学发展"黄金十年"的提出 |
2.3 中国安全科学发展"黄金十年"的由来 |
2.3.1 中国安全科学发展历程和阶段 |
2.3.2 中国安全科学发展"黄金十年"的提出 |
2.4 中美安全科学发展"黄金十年"历程比较分析 |
2.4.1 中美安全科学发展"黄金十年"可比性分析 |
2.4.2 中美安全学科发展"黄金十年"历程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安全科研实力与教育发展比较 |
3.1 中美安全科学研究实力对比分析 |
3.1.1 中美安全科研机构比较 |
3.1.2 中美安全类学术期刊比较 |
3.1.3 中美安全科学基础研究比较 |
3.2 中美安全科学高等教育比较 |
3.2.1 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高等教育 |
3.2.2 中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 |
3.2.3 中美安全科学高等教育比较 |
3.3 中美安全培训与宣传比较 |
3.3.1 中美安全培训概述 |
3.3.2 中美安全工程师制度比较 |
3.3.3 中美安全宣传概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安全监管体制比较 |
4.1 安全监管体制概述 |
4.2 中美安全监管机构比较研究 |
4.2.1 美国主要安全监管机构概述 |
4.2.2 中国主要安全监管机构概述 |
4.2.3 中美安全监管机构比较分析 |
4.3 中美安全立法比较研究 |
4.3.1 美国安全立法概述 |
4.3.2 中国安全立法概述 |
4.3.3 中美安全立法比较分析 |
4.4 中美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
4.4.1 美国安全标准化进程 |
4.4.2 中国安全标准化进程 |
4.4.3 中美安全标准体系比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安全文化综合比较分析 |
5.1 安全文化概述 |
5.2 中美安全文化发展比较 |
5.2.1 美国安全文化发展概述 |
5.2.2 中国安全文化发展概述 |
5.2.3 中美安全文化发展比较 |
5.3 中美安全文化综合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和展望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取得的主要成果 |
(8)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
1.1.1 与学科发展同步 |
1.1.2 维持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
1.1.3 适应中医药自主创新的发展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刊物调研 |
1.3.2 办刊情况 |
1.3.3 典型案例分析 |
1.3.4 文摘与文献数据库的关系的探讨 |
1.3.5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方向的研究 |
1.4 技术路线 |
1.4.1 电话咨询 |
1.4.2 问卷调查 |
1.4.3 去杂志社访谈 |
1.4.4 网上文献数据库调查 |
1.4.5 会议座谈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专家咨询法 |
1.6 创新点 |
2. 国内外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
2.1 国外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
2.1.1 美国《化学文摘》的发展概况 |
2.1.2 日本《医学中央杂志》的发展概况 |
2.2 国内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
2.2.1 国内对《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研究情况 |
2.2.2 《国外医学》系列杂志的发展概况 |
2.3 对国内外文摘类科技期刊发展的综合评述 |
3 调研方法实施情况 |
3.1 刊物基本信息收集及整理 |
3.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工作 |
3.2.1 调查问卷的发放工作 |
3.2.2 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 |
3.3 直接去杂志社访谈 |
3.4 对文献数据库进行调查 |
3.5 会议座谈 |
4 研究工作主要结果 |
4.1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历史 |
4.1.1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名称 |
4.1.2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创刊年,见表9 |
4.1.3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主管单位及主办单位 |
4.1.4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语种 |
4.2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现状 |
4.2.1 已经更名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共计10种 |
4.2.2 2002年停刊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有1种 |
4.2.3 2009年休刊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有1种 |
4.2.4 2009年继续保留《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名的杂志有6种 |
4.3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入选全文数据库情况 |
4.4 调查问卷回复情况 |
4.5 典型案例分析 |
4.5.1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
4.5.2 《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 |
4.5.3 《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 |
4.5.4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
4.5.5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 |
4.5.6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
4.5.7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 |
4.6. 对文献数据库的初步调查 |
4.7. 会议座谈 |
5 对策研究 |
5.1. 我国医学文摘类型期刊现存状况分析 |
5.2. 我国医学文摘类型期刊发展方向探讨 |
5.2.1 在内容上力求"全、便、快" |
5.2.2 加强人才管理与开发,提高期刊质量 |
5.2.3 加强网站建设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读者意见调查表 |
附录3:《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情况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综述 |
1.4.1 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研究现状 |
1.4.2 国外图书营销分类法研究状况 |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6 研究创新 |
2 图书营销分类法概念探析 |
2.1 图书 |
2.1.1 图书的构成要素与本质属性 |
2.1.2 图书与其他出版物的区别 |
2.1.3 图书概念定义 |
2.2 图书营销分类 |
2.3 图书营销分类法 |
3 我国图书营销分类的历史与现状 |
3.1 我国古代图书销售中的图书分类 |
3.2 我国近现代图书销售中的图书分类 |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图书营销(发行)分类 |
3.4 当前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的现状 |
3.4.1 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法使用的基本情况 |
3.4.2 读者对当前图书营销分类的看法 |
3.4.3 出版发行企业营销分类存在的问题 |
4 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路径选择 |
4.1 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定义 |
4.2 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必要性 |
4.3 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路径选择 |
4.3.1 通用性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 |
4.3.2 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路径选择 |
4.4 以标准化路径编制、应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可行性 |
5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编制、实施的原理与方法 |
5.1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定义与定位分析 |
5.1.1 标准的含义 |
5.1.2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定义 |
5.1.3 标准的分类 |
5.1.4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定位分析 |
5.2 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作用与特点 |
5.2.1 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要素 |
5.2.2 图书营销分类的作用 |
5.2.3 图书营销分类的特点 |
5.3 文献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
5.3.1 分类活动的起源与文献分类的出现 |
5.3.2 文献分类法编制的基本原理 |
5.3.3 文献分类法的类型与功能 |
5.3.4 文献分类法的编制原则 |
5.3.5 文献分类法的设计步骤 |
5.3.6 文献分类法的发展趋势 |
5.4 商品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
5.4.1 产品分类的理论与方法 |
5.4.2 商品分类在营销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品类管理 |
5.5 标准化活动的原理与方法 |
5.5.1 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理 |
5.5.2 标准化的基本方法 |
5.5.3 制定和实施标准的流程 |
6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 |
6.1 编制原则与编制思路 |
6.1.1 编制原则 |
6.1.2 编制思路 |
6.2 分类大纲的制定 |
6.2.1 制定分类大纲的基本考虑 |
6.2.2 制定分类大纲的具体方法 |
6.3 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 |
6.3.1 分类标记的功能 |
6.3.2 对分类标记的性能要求 |
6.3.3 分类标记符号的种类与标记制度 |
6.3.4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 |
6.4 分类主表的设计 |
6.4.1 立类的原则与方法 |
6.4.2 确立类名的原则 |
6.4.3 类目的划分与排列 |
6.4.4 类目注释 |
6.4.5 类目微观结构设计 |
6.5 分类附表的设计 |
6.5.1 设立的依据 |
6.5.2 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
6.6 文本的设计 |
6.6.1 标准文本编写的要求 |
6.6.2 标准文本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内容 |
6.6.3 《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构成素及内容 |
7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实施 |
7.1 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重要性 |
7.2 标准实施工作的原则与思路 |
7.2.1 实施原则 |
7.2.2 实施思路 |
7.3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实施中的图书营销分类标引问题 |
7.3.1 图书营销分类标引的含义与作用 |
7.3.2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使用本的制定 |
7.3.3 营销分类标引的方式 |
7.3.4 营销分类标引的规则 |
7.4 出版发行企业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基本原则与一般步骤 |
7.4.1 基本原则 |
7.4.2 一般步骤 |
7.5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出版社图书营销分类标引工作中的应用 |
7.5.1 出版社在图书营销分类标引上的有益尝试——上架建议 |
7.5.2 目前出版社上架建议存在的问题 |
7.5.3 规范和完善上架建议的建议 |
7.6 书店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基本模式与内容 |
7.6.1 书店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两种基本模式 |
7.6.2 品类管理实施模式的基础 |
7.6.3 品类管理实施模式的主要步骤和内容 |
7.7 标准实施案例:《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的实施 |
7.7.1 背景 |
7.7.2 标准实施的基本过程 |
7.7.3 初步效果评估与总结 |
8 结语 |
8.1 论文总结 |
8.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附录:《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主表和复分表示例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博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10)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意义 |
0.2 本文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0.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0.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0.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 期刊评价的起源、理论基础与演变 |
1.1 期刊评价的起源 |
1.2 学术期刊评价的三大理论基础 |
1.2.1 一次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 |
1.2.2 引文分布规律——加菲尔德定律 |
1.2.3 普赖斯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 |
1.3 网络环境下文献计量学的发展——网络计量学 |
1.4 核心期刊概念和本质的演变 |
2 中、美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
2.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现状 |
2.1.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构成 |
2.1.2 对ISI Web of Knowledge学术资源体系的评价 |
2.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
2.2.1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发展阶段 |
2.2.2 对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的评价 |
3 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比较 |
3.1 评价目的与评价功能的比较 |
3.1.1 评价目的的比较 |
3.1.2 评价功能的比较 |
3.2 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的比较 |
3.2.1 评价主体的比较 |
3.2.2 学术期刊评价对象的比较 |
3.3 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分类比较 |
3.3.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学科分类标准 |
3.3.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学科分类标准 |
3.4 评价过程的比较 |
3.4.1 数据来源 |
3.4.2 评价指标体系 |
3.4.3 数据库统计源比较 |
3.5 评价方法的比较 |
3.5.1 定性评价——同行评议制度的比较 |
3.5.2 文献计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
3.6 核心区的划分与核心期刊数量界定方法的比较 |
3.7 社会价值与影响力的比较 |
3.7.1 社会价值的比较 |
3.7.2 社会影响力的比较 |
3.7.3 中、美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比较 |
3.8 影响学术期刊评价的外部环境比较 |
3.8.1 对研究项目的重视程度 |
3.8.2 国家期刊管理体制 |
3.8.3 学术评价制度的比较 |
3.9 学术期刊评价中的两组概念比较 |
3.9.1 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统计源期刊的区别 |
3.9.2 核心版与扩展版的区别 |
3.10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对我国的启示 |
4. 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4.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商业化导向 |
4.1.2 收录期刊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 |
4.1.3 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 |
4.1.4 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偏见 |
4.2 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功利性的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之一 |
4.2.2 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 |
4.2.3 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 |
4.2.4 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数据的准确性 |
4.2.5 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 |
4.2.6 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 |
4.2.7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 |
5 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的建构 |
5.1 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期刊评价 |
5.2 "技术变革"环境下的学术期刊评价 |
5.2.1 评价对象的多元化 |
5.2.2 适应网络环境的新的评价指标的出现 |
5.2.3 评价手段的改进 |
5.3 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 |
5.3.1 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可行性 |
5.3.2 我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 |
6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实证研究 |
6.1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具体做法 |
6.1.1 学术期刊源的选择与分析 |
6.1.2 学科划分标准与处理原则 |
6.1.3 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与主要步骤 |
6.1.4 学术期刊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6.1.5 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
6.1.6 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的概念、特点与数量界定 |
6.1.7 评审专家的遴选与定性评价 |
6.1.8 评价结果的确定与分类分级排序的表示方法 |
6.2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排行榜(部分学科) |
6.3 学术期刊评价结果的分析 |
6.3.1 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状况 |
6.3.2 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状况 |
6.3.3 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普遍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
6.3.4 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比较明显 |
6.3.5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但地区分布不均衡 |
6.4 本次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主要特色 |
6.4.1 将评价对象明确限定为"大陆出版的中文学术期刊" |
6.4.2 将期刊评价的目的确定为评价管理导向与信息服务导向相结合 |
6.4.3 同时遴选"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 |
6.4.4 采用得分排序和划分等级相结合的方法,提供了国内外第一个中国学术期刊的分类分级排行榜 |
6.4.5 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突出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网络影响力 |
6.4.6 自主研发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期刊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学术期刊评价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Ⅰ 分12个学科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
Ⅱ 分高校学报4种类型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
Ⅲ SCI、SCIE收录中国期刊目录(含港、澳、台期刊)(共94种) |
Ⅳ EI收录中国期刊目录(含港、澳、台期刊)(共244种) |
Ⅴ 中国大陆出版的其他英文学术期刊目录(共113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中国科学院化学文献标引工作会议在泸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的科技情报事业发展思考[J]. 曾建勋. 情报学报, 2019(03)
- [2]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D]. 朱华杰. 武汉大学, 2017(06)
- [3]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D]. 付天松.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4]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功能研究[D]. 宋姝锦. 复旦大学, 2013(02)
- [5]面向STKOS的概念映射与关联算法研究及其实现[D]. 王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3(S1)
- [6]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国际比较研究[D]. 赵庆龄.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7)
- [7]中美安全科学发展“黄金十年”比较研究[D]. 钟期进. 中南大学, 2010(02)
- [8]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D]. 魏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2)
- [9]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D]. 夏兴通. 武汉大学, 2010(10)
- [10]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D]. 李爱群. 武汉大学,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