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论文文献综述)
陈道斌[1](2005)在《邓小平“两手抓”思想及其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邓小平“两手抓”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两手抓”思想是在新的时代历史条件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邓小平关于“两手抓”的论述,分布于他的许多着述中,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中的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两手抓”思想。研究这一思想体系,有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科学思想的精神实质,更自觉地指导我们的实践。 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集中分析了邓小平“两手抓”思想产生的条件。并纵向分析和阐述了邓小平“两手抓”思想形成阶段。 第二部分:主要系统地分析了邓小平“两手抓”思想的内容和特征。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第三部分,阐述了“两手抓”意义和作用。 第四部分,论述了党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两手抓”思想的基础上,在新的实践中,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
王迪[2](2019)在《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邓小平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富有开拓性的伟大人物。继毛泽东之后,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阶段。邓小平之所以成功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除了他特殊的经历之外,还由于他能娴熟运用科学的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论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分析了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形成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思想和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论述是其科学方法的理论来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是其科学方法的实践基础。邓小平同志表现出的种种精神特质是其科学方法形成的主观条件。其次,概括了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方法及其特点。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探讨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原则,即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否定之否定辩证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实践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另一方面梳理了其中的具体方法,即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坚持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相统一;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团结一致向前看,不计前嫌求发展;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不断创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实践性、务实性以及创新性是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最后,总结了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的时代价值。总结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方法,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启示:党的领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保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思想根基;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基础;中国社会阶段性特征是实践基础。
刘冠生,周新国[3](2002)在《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辩证内涵》文中研究表明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是邓小平解决诸多问题的一种基本思路 ,贯穿于邓小平全面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各个方面。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原理 ,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典范。
赖换初[4](2004)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哲学意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一经形成 ,就同邓小平的其他哲学观点一起构成了邓小平哲学思想体系 ,成为其实践哲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特别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原理 ,有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意蕴 ,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
姚富云,姚龙[5](2005)在《浅析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文中指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本文将考察其历史形成,分析其历史意义,并着重指出其现实意义
叶志华[6](1994)在《“两手抓”与社会协调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坚持社会主义的保证。 ●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要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改革开放胜利的保证。 ●从安邦治国高度,树立社会协调发展的正确观念,做到“两手抓”的一体化。
潘志德,邹之坤[7](1996)在《关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几点认识》文中指出
操良利[8](1999)在《略论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文中认为邓小平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同时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惩治腐败,是马克思主义两点论的具体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陈洪玲[9](1999)在《邓小平“两手抓”思想探析》文中提出“两手抓”是邓小平一贯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含义是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和同步进行。体现了社会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辩证关系。要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对唯物辩证法中“两点论”的具体应用,提出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则坚持了辩证法中的“重点论”,是以“两点论”为前提的重点论。是“重点论”与“两点论”的辩证统一。
王中正,刘大泉[10](1996)在《关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几点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战略思想,在当前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意见。
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两手抓”思想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前言 |
正文 |
一、邓小平“两手抓”思想的形成 |
(一) 邓小平“两手抓”思想形成的条件 |
1. 时代背景 |
2. 理论基础 |
3. 实践基础 |
(二) 邓小平“两手抓”思想的形成和完善 |
1. 邓小平“两手抓”思想的萌芽(1979年以前) |
2. 邓小平“两手抓”思想的提出(1979-1982) |
3. 邓小平“两手抓”思想的进一步深化(1982-1989) |
4. “两手抓”的理论的最终形成(1989-1992) |
二、邓小平“两手抓”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 |
(一) 基本内容 |
1.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
2.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四项基本原则 |
3.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治 |
4.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 |
5.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二) “两手抓”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及其特点 |
1. “两手抓”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 |
2. 两手抓战略思想的特点 |
(三) “两手抓”战略思想的地位 |
1. “两手抓”战略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
2. “两手抓”战略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
三、“两手抓”战略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和作用 |
(一)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理论 |
1. 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
2. 丰富和发展了经济建设理论 |
3. 丰富和发展了政治建设理论 |
4. 丰富和发展了文化建设理论 |
(二) 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
1. 有力保证了党的思想路线的贯彻执行 |
2. 促进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者相结合 |
3. 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
(三) “两手抓”的方针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价值 |
1. 有利于克服一软一硬的现象 |
2. 有利于在坚持“两手抓”方针中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
3. 有利于防止和减少各种社会丑恶现象 |
4. 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
(四) 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借鉴 |
1. 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原则 |
2. 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跳出僵化观念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
3. 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寻找自己的发展途径提供了新范例 |
四、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两手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一) 对邓小平“两手抓”思想的坚持 |
1. 理论上的坚持 |
2. 实践中的坚持 |
(二) 对邓小平“两手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1. “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政治”丰富了邓小平的“两手抓”思想 |
2. 德法兼治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方针的运用和发展 |
3. “一手抓社会进步,一手抓人的全面发展”是对“两手抓”思想的新发展 |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两手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
(三) 科学发展观对“两手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1.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两手抓”思想一脉相承(继承性) |
2. 科学发展观是对“两手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创新性) |
(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两手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
1. “两手抓”思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贯方针 |
2.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形成的基础 |
一、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形成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论述 |
(二)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论述 |
(三)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影响 |
二、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1956 年—1978 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与失误 |
(二)1978 年以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 |
三、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形成的个人特质 |
第二章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的内容及特点 |
一、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的主要内容 |
(一)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原则 |
1、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
2、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维原则 |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 |
4、实践性原则 |
5、整体性原则 |
(二)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方法 |
1、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
2、坚持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相统一 |
3、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
4、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
5、团结一致向前看,不计前嫌求发展 |
6、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不断创新 |
7、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二、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
(一)实践性 |
(二)务实性 |
(三)创新性 |
第三章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的当代启示 |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保证 |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 |
(二)党的领导放在首位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向 |
三、把握中国社会阶段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 |
四、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源泉 |
(一)将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
(二)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语言表达马克思主义 |
五、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动力 |
(一)人民群众是中国化的主体 |
(二)群众的利益是根本利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辩证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体现了两点论 |
二、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体现了重点论 |
三、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
(5)浅析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 对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历史考察 |
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要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要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 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分析 |
第一, 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 地区分布不均匀。 |
第二, 科技学术水平, 教育还相当落后。 |
(三) 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重要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6)“两手抓”与社会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科学地把握邓小平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牢固确立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 |
认真贯彻执行邓小平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促进我国社会协调发展 |
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两手抓”思想及其发展研究[D]. 陈道斌. 西南师范大学, 2005(06)
- [2]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方法研究[D]. 王迪.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3]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辩证内涵[J]. 刘冠生,周新国. 滨州师专学报, 2002(03)
- [4]“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哲学意蕴[J]. 赖换初.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05)
- [5]浅析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J]. 姚富云,姚龙. 宜宾学院学报, 2005(05)
- [6]“两手抓”与社会协调发展[J]. 叶志华. 现代哲学, 1994(02)
- [7]关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几点认识[J]. 潘志德,邹之坤.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6(04)
- [8]略论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J]. 操良利. 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03)
- [9]邓小平“两手抓”思想探析[J]. 陈洪玲.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 1999(02)
- [10]关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几点思考[J]. 王中正,刘大泉.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