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论文文献综述)
广州市人民政府[1](2021)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规[2021]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生态环境局反映。2021年6月25日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广州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落地,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陈悦[2](2021)在《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法理内涵与法律表达: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确定为COP15大会的会议主题,既是对当前地球环境要素改善而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衰退的危险境况发出全球治理行动的呼吁,也是对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响应。"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是生态文明理论的基本内涵,地球生命共同体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概念。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观内涵,它从地球整体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塑造了环境法的整体生态主义价值观,转变了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认识论,从整体主义视角进行山水林田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经过四十多年的环境法治建设,生命共同体理念已部分转化为我国具体的生物多样性法律制度。面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需要,有必要将这一理念提升为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未来环境法典中予以更体系化和具体化的表达。
赵栋昌[3](2021)在《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文化。这些民族森林文化是生活在林域环境中的民族认识、利用和维护森林资源的成果总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从以执法为主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地方民族的传统森林文化在社区森林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贵州省实施“大生态”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态学样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法等,对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苗族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等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模型,其目标在于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良性耦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林区民族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呈现在物质(伐木、混农林生产模式、牧猎、采集、服饰-蜡染等)、精神(宗教信仰、生态伦理、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制度技术(榔规及村规民约、育林乡土知识等)等三个层面13个类型;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定量研究表明,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又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β多样性性(Whittaker指数)两个维度。其中,α多样性指数为0.81,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体现了雷公山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丰富性;β多样性指数为0.52,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下范围内的苗寨间森林文化的异质性相对较高,海拔在1300 m以上的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同质性较高,这表明苗族森林文化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的特征。苗族森林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当地苗族与森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适应的结果。(2)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演变与当地森林生态(森林健康)间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在1940-2018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耦合状态,符合民族文化是与自然不断“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的观点和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理论。苗族森林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在1940--2018年间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在1960年代耦合度指数为最低,两者处于磨合耦合阶段,呈现出不耦合的“苗头”,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特征,这主要受外部环境或力量的介入、国家林业政策的频繁变动、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尊重与文化行为实践的重视,不仅利于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还可保障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优质耦合及其协调发展。(3)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实质反映了人与地耦合系统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基于问卷调查的排序估计法分析发现,影响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的主要文化驱动因子是村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雷公山苗族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有关的条款占到43.78%,从内容上来看,村规民约中对滥伐树木、放火烧山等破坏森林的行为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村规民约对森林防火、树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村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具有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村规民约发挥了重要的弥补性作用。宗教信仰是苗族社群生态伦理意识的核心内容与反映,其呈现在风水林、风景林、护寨林等信仰林的管理上,通过一定的宗教禁忌或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对森林的敬畏与爱护行为。苗寨周边的信仰林与非信仰林(集体林、私有承包林)在群落结构和乔木物种多样性等两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信仰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另外,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信仰林与非信仰林物种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宗教信仰对当地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其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是保护区工作者与当地苗族居民在苗族文化上“冲突--调适--对话--协商”的过程,雷公山保护区的管理体现了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不断交融互补的过程。(5)提出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主张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建立在对当地苗族隔离的“自我式管理”,而是动员保护区的一切力量,在尊重与认可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的动态耦合,从而实现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基于苗族文化的自然区保护管理模型的构建,是在探究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雷公山苗族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关键链接点(行为活动集)进行有效干预。该管理模型是以森林保护和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管理理论范式探讨和实践探索指南。该管理模型的实施需要推进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区管理者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得以实现。
苏芸芳[4](2021)在《风险预防背景下的外来物种入侵法律规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外来物种入侵成为威胁生物多样性、公众健康,甚至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我国目前在外来物种入侵相关立法方面存在立法理念滞后、调整范围欠充分、监管碎片化、法律制度缺失且责任追究机制单一等问题,无法有效回应高风险社会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在国内外相关制度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法律法规应在《生物安全法》的指导下,确立整体生态安全理念,采取风险预防原则,健全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引种许可证、全过程跟踪监测、公众参与和法律责任制度,优化外来物种风险管理机制,促进生物安全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胡庭浩[5](2020)在《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提出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然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受到城市化和采煤活动的持续影响,生态结构不断变化,人居环境受损,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网络”这一核心问题,综合运用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GI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对城市GI体系重构的贡献度,剖析了GI重建的方法,建立了“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不同需求导向GI构建”的方法体系,并以徐州为研究区对其进行GI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揭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入手,分析了城市GI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同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框架,分析了研究区GI相关规划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因子覆盖水平。研究得出,一方面,煤炭开采造成黄淮东部地区产生大量动态发展的采煤沉陷区,改变了城市原有GI的基本格局,对城市生态本底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煤沉陷区的动态性和易积水性,改变了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面积的单一性陆生生境,这些区域也可成为GI重构的重要资源。由于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当前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系统性建构意识较为薄弱。(2)创立了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方法。鉴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脆弱性和景观格局不稳定性,采用生境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对采煤沉陷区内斑块的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利用阈值法结合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识别生态韧性评价结果为:“非常高”、“高”、“中等”的三级斑块作为采煤沉陷区GI的本底要素,完成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3)建立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调节服务需求、支持服务需求、文化服务需求3个一级指标,以及调节服务需求下的雨洪管理、热岛效应缓解,支持服务需求下的环境固碳、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需求下的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6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单窗地表温度反演、生物多样性当量、In VEST碳汇水平、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来分别量化表征6个二级指标,将表征结果按照需求强弱等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体现GI构建优先级水平差异,完成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获得的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判定,通过权重叠加分析分别得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4)提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方法体系。分别从GI的构成、构建尺度、生态效益、构建方法层面剖析了城市GI构建的一般范式,结合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方法体系,形成“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多需求GI构建”的基本模式。(5)制定了多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策略。首先,研究选取城市GI本底要素识别结果中的一级和二级斑块作为GI核心区,使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GI核心区进行分析进而得到GI廊道,完成GI网络的定型。其次,将GI核心区和廊道与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根据GI构建优先级水平将核心区和廊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完成GI网络的分级。最后结合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导向,分别制定了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导向下的GI构建方案和相对应的管控策略。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205篇。
杨帆[6](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世界各国都积极变革、共同走绿色发展道路,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生态文明的“共同体”责任,揭示出工业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生态共同体的运行规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路径,能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建构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治理理论相结合的重大议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它突破了地域空间和主权国家的局限,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建造一个追求生态利益、承担生态责任、实现生态共治共享的“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是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与建设全球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设美丽的清洁世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问题研究,共分七个部分,包括六章以及结论:第一章为绪论。这部分的内容旨在交代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与述评已有国内外文献成果,在此基础上,明确选题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和具体研究方法,概括选题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概念辨析与内涵解读。本章首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等选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展开理论辨析;其次,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相关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最后,本章在绪论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并确证了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溯源。本部分主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生态经济理论两个层面,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所涉及的主要议题,以理论溯源的形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问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为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本章论述了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并指出我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实践过程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及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活动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第五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现状分析。本部分首先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特别点明了我国基于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为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而后对推动实现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六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对策研究。建设生态文明是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深刻影响到每个国家的生态福祉。国际社会应积极达成共识,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全球协同治理,进而实现生态合作共赢。本章将从弘扬全球生态合作治理理念、形成全球生态协同治理机制、促进全球生态共赢模式、提供中国方案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实现路径。论文最后为全文总结。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提炼全文的观点结论。本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治理理论相结合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议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更是有效遏制并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
薛梦楚[7](2020)在《基于绿色网络分析的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的自然栖息地因无序的开发建设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割裂、破坏,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与其说人类破坏了大部分自然环境,不如说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已将自然从生活中剔除了。本文基于对不断缺失的生物友好空间的关注,思考如何化解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间的矛盾,深入探讨城市设计与生物友好环境的关系,提出对生物友好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生物友好型城市”将生物自然栖息地放在设计、规划和管理的首要位置,认识到人与自然相接触这一天性要求,也认识到自然系统的诸多环境和经济价值。文章引入景观生态学、景观都市主义及亲生物城市等理念,探索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将生物友好城市建设总结为整体的绿色网络构建辅以空间的生境细化设计。通过对城市绿色网络、生物友好相关概念的辨析和国内外研究情况的梳理,基于理论指导归纳并提出了建设绿色网络的原则与步骤,以涵盖“区域-中心-组团”由上至下的模式进行多尺度综合构建。通过分析大山水环境,梳理和恢复重点生物栖息空间、生物走廊,构建区域绿色网络;对中心城区进行以研究生物栖息空间为主导的生物安全格局分析,结合既有蓝绿空间,创造城区绿色脉络;再对城市组团内部生境点细化研究,通过分析组团网络连接度、环闭度以及建成空间现状情况,塑造生物友好的绿色网络。将绿色网络分析下的总体城市设计分解为“点、线、面”三个类别分别进行城市建设策略引导。最后以长春市总体城市设计实践项目为例,运用多尺度网络构建模式,并针对该城市局部特色的点线面空间提出相应的设计引导。生物友好设计强调了与自然环境日常接触的重要性,从城市设计上引导即使是小的绿地也期望带来更丰富的生物种类和积极健康的结果。研究通过创造生物友好城市和亲近自然的公共空间来营造城市活力。文章最后对绿色网络构建策略的未来方向进行了探讨,对生物友好型城市切实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城市决策者和规划师优先进入创建生物友好空间对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
赵琦[8](2020)在《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 ——以武汉中法生态城什湖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但与此同时,也导致湿地大量的被填埋或占用,城市湿地的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系网络被割裂,水质遭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大量的景观消失,各种自然灾害频繁的发生。因此,重建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使湿地维持良好的生态功能,让城市重新焕发生机,就显得极其重要与必要了。城市湿地公园在保护城市湿地资源,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调蓄雨水,补充地下水,科普教育及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娱乐场所等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对湿地、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恢复、水生态恢复相关概念的解读,结合水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实践运用,对基于水生态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通过解析6个成功的湿地公园案例,在总结归纳各个案例特色基础上,提炼出基于水生态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可借鉴的设计策略和方法,最终提出基于水生态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的总体设计,包括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根据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总体规划、人工适当干预、合理利用的规划原则以及相关目标,从分级分区规划、水系的恢复、水质的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以及水景观的营造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设计策略来实现水生态恢复,构建科普宣教、休闲娱乐、观光游憩、农业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最后总结出基于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一般规律与要点,希望为之后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欧阳利芝[9](2020)在《环保法视角下我国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研究》文中提出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各国越来越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对于国家来说不仅仅是资源,还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纵观世界生物多样性分布现状,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而发达国家拥有较高的技术。因此,生物多样性分布的不均匀与科技水平的差异,引发了大量生物剽窃问题的出现。在生物剽窃当中,我国流失海外的生物多样性信息数不胜数,极大蔑视了我国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损害了我国公众的环境权。现今环境保护框架中生物多样性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中的主要原则为事前知情同意权、共同商定条件、惠益分享、来源披露。虽然自1992年就环境保护框架中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缔结了一系列的国际条约,但是由于现实当中国家利益纠纷较为复杂,对现有规则的理解存在一定争议。无论我国是否成为国际条约的缔结国,国内法正在按照国际条约、协定的要求进行调整。长远来看,我国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的建立必须要立足本国国情且与国际接轨,减少资源非法外流的可能性,同时还有维护本土的环境稳定。由于环境保护框架中生物多样性获取和惠益共享中主要以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共享为重要内容。故而,本文将侧重对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内容进行研究。在梳理我国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流失、惠益分享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较为典型的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具体案例,分析具体案例中获取与分享的环境变化和经济利益变化。透析我国现实实际需要,挖掘我国环境保护框架中现存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研究现有的国际条约以及其中重要原则的基础上,分析国际中关于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积极成果。通过对域外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实施现状,分析域外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惠益分享的合理因素。我国在制度建立上存在缺少获取与惠益分享专门立法、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流程、现有立法难以有效规制遗传资源侵权行为、缺少外来生物入侵环境安全防护观念等四方面的问题。本文认为,制度建设不能脱离国情和现有立法。应当结合我国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实际需要,找准自身的问题。将国际规则、条约高效转化为国内法的内容,健全我国环境保护框架下的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在具体操作上不仅要明确相关立法,同时要细化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具体流程以体现环保,加强对侵权行为规制,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李艳平[10](2020)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秦岭北麓鄂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研究》文中提出秦岭北麓保护与发展矛盾尖锐。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众多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对秦岭进行保护,但在历次颁布的相关条例中对于秦岭保护区范围的界定始终含糊不清,其划界标准与原因始终不明,未能充分体现对于秦岭保护目标的回应。不恰当的边界划定已成为导致边界管控失效的“元凶”。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开展的大背景下,必须重新思考如何去协调秦岭北麓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生态安全底线。针对上述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管控问题,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划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边界,以实现对于秦岭生态保护的有效管控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秦岭北麓鄠邑段为例,结合国土空间“双评价”法,构建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方法,科学划定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的关系进行讨论,通过比较揭示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在管控和空间上的矛盾,并提出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的协调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4个部分:(1)秦岭北麓管控失效问题以及边界划定问题的提出,引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划定科学合理的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边界(绪论);(2)以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技术为基础,构建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指标体系与方法体系(第二、三章);(3)以秦岭北麓鄠邑段为例,通过对其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识别区域内对于生态保护、农业生产与城镇建设功能的承载情况与适宜情况(第四、五章);(4)在“双评价”结果基础上划定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对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的关系进行讨论,通过比较揭示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在管控和空间上的矛盾,结合区域特性,建立边界管控有效性影响框架和管控边界有效性判准原则,并结合判准原则提出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的协调策略(第六章)。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国土空间“双评价”技术为基础,结合秦岭北麓鄠邑段特点,构建“两类(承载力、适宜性)三级(一级层、二级层、操作层)”共45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的关键技术与技术流程,构建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方法体系;(2)基于区域“双评价”结果,建立生态空间判断矩阵,科学划定鄠邑区生态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并以此为基础划定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在边界划定的基础上梳理了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边界与生态保护红线之间的矛盾以及本研究所划边界与《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9)所划边界之间的矛盾;(3)基于对于秦岭北麓鄠邑段特性的研究,结合区域诉求提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边界管控有效性影响框架与管控边界有效性判准原则;(4)结合判准原则提出秦岭北麓鄠邑段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管控矛盾协调与空间矛盾协调策略。
二、维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2)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法理内涵与法律表达: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伦理内涵 |
(一)地球所有生命是相互依存关系 |
(二)地球生命具有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 |
(三)人类对其他地球生命负有保护和延续发展的义务 |
二、从地球伦理走向地球法理 |
三、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在法理学上的体现 |
(一)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观 |
(二)人与自然主客体一体化的研究范式 |
(三)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 |
四、我国对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法律表达和法律实践 |
(一)生物多样性价值观主流化,融入决策主流 |
(二)山水林田湖统筹治理,实施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
1. 建立大环保、大生态的行政管理体制 |
2. 统一生态功能区划、划定生态红线,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
3.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 |
4. 以立法实现重点湖泊、河流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 |
(三)严格实施法律,实现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义务 |
1.以立法确立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义务 |
2. 以“督政”推动地方行政执法,落实政府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任 |
3.创新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为自然权利代言 |
五、未来的展望 |
(3)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森林文化 |
3.2 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 |
3.3 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 |
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区概况 |
1.1 苗族概况 |
1.2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
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法 |
3.2 田野调查法 |
3.3 生态学样方研究法 |
3.4 统计分析方法 |
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田野调查点 |
2.2 资料获取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主要类型 |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
4 讨论 |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2 苗族森林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
4.3 苗族森林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
5 小结 |
第四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动态耦合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
2.3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综合发展评价 |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度 |
4 讨论 |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 |
4.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关系 |
5 小结 |
第五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森林生态耦合的文化驱动因子 |
1 引言 |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文化驱动因子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实证测算与结果分析 |
3 基于排序估计法的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文化因子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2 森林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排序估计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六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对森林生态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1 引言 |
2 规约制度对雷公山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以苗族信仰林为例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4.1 村规民约与森林管理 |
4.2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影响 |
5 小结 |
第七章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发展与管理 |
1 引言 |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
2.1 矛盾与冲突:绝对保护阶段(1982--2002 年) |
2.2 对话与协商:社区参与及共管阶段(2003 年--至今) |
3 讨论 |
3.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3.2 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 |
4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构建 |
1 引言 |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3.2 社区与森林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
4.1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
4.2 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理论 |
4.3 干扰理论 |
5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 |
5.1 管理模型的构建 |
5.2 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
5.3 理论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
6 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结语 |
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4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雷公山苗族传统森林文化调研提纲 |
附录二 雷公山苗族对传统森林文化认知的调査问卷 |
附录三 雷公山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研提纲 |
附录五 野外样地调查记录表 |
附录六 雷公山苗寨村规民约 |
附录七 田野调查摄影图片 |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九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5)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实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特征研究 |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
2.2 城市GI结构特征分析 |
2.3 城市GI功能特征分析 |
2.4 城市GI规划特征分析 |
2.5 城市G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2.6 本章小结 |
3 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方法 |
3.1 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析 |
3.2 城市GI构建的理论范式 |
3.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的技术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
4.3 基于生态韧性评价的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4 基于MSPA法的城市全域GI本底要素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1 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5 综合服务需求下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需求导向下的GI构建策略 |
6.1 GI网络的定型分级 |
6.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5 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研究 |
1.2.2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基础的相关研究 |
1.2.3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政策实践的相关研究 |
1.2.4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保护与治理研究的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基本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类命运共同体 |
2.1.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 |
2.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主要内容 |
2.2.1 共同承担 |
2.2.2 协同治理 |
2.2.3 生态共赢 |
2.3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3.1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 |
2.3.2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可行性 |
第三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溯源 |
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3.1.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
3.1.2 西方人类中心论 |
3.1.3 中国传统的“和合”思想 |
3.2 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来源 |
3.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 |
4.1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基础 |
4.1.1 构建生态文明政策制度体系 |
4.1.2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 |
4.1.3 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
4.1.4 建立中国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
4.2 参与国际生态保护与治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4.2.1 致力于全球环境污染治理 |
4.2.2 参与国际生态环境保护 |
4.2.3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4.3 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生态合作提供中国方案 |
4.3.1 搭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合作平台 |
4.3.2 主动开展国际多边合作 |
4.3.3 “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体系日益成熟 |
4.3.4 积极开展生态援外培训 |
第五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现状透视 |
5.1 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成就 |
5.1.1 初步形成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模式 |
5.1.2 在国际生态治理中显现中国姿态 |
5.1.3 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生态合作 |
5.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挑战 |
5.2.1 全球生态合作理念尚未完全构建 |
5.2.2 全球生态环保顶层设计不合理 |
5.2.3 生态共赢模式没有有效建立 |
5.2.4 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智慧没有充分展现 |
第六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对策 |
6.1 弘扬全球生态协同治理理念 |
6.1.1 呼吁全球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
6.1.2 引领各国协商共渡危机 |
6.1.3 树立一致的生态保护目标 |
6.2 完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顶层设计 |
6.2.1 开展国际生态环境合作调查 |
6.2.2 进行科学全球生态保护规划 |
6.2.3 实行全球范围的生态保障措施 |
6.3 构建生态合作共赢导向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模式 |
6.3.1 形成各个国家的生态合作联动效应 |
6.3.2 发挥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合作优势 |
6.3.3 推动生态治理体系法治化 |
6.4 提供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方案 |
6.4.1 完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
6.4.2 总结中国绿色发展模式的特征 |
6.4.3 贡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绿色网络分析的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导向:自然生态议题重返城市规划视野 |
1.1.2 理论导向:生物友好理念助力城市健康发展 |
1.1.3 需求导向:不合理开发破坏生物栖息地环境 |
1.1.4 发展导向:从人造景观到生物友好型的城市设计 |
1.2 研究综述 |
1.2.1 生物友好研究综述 |
1.2.2 关于绿色网络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范围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生物友好相关概念 |
2.1.2 绿色网络及其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景观都市主义 |
2.2.3 亲生物城市理论 |
2.3 案例分析 |
2.3.1 加拿大埃尔蒙顿市绿色网络规划 |
2.3.2 西班牙维多利亚-加斯泰兹:紧凑城市中的自然 |
2.3.3 德国柏林:以生境为导向的城市规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绿色网络构建过程 |
3.1 绿色网络构建原则 |
3.1.1 生物优先引导原则 |
3.1.2 绿色网络整体性原则 |
3.1.3 功能复合与多元化原则 |
3.1.4 生态系统的多尺度原则 |
3.1.5 尊重场地地域性原则 |
3.1.6 重视自然空间的可达性原则 |
3.2 绿色网络规划目标及尺度解析 |
3.2.1 规划目标 |
3.2.2 尺度解析 |
3.3 多尺度绿色网络方案生成的基本方法概述 |
3.3.1 区域尺度构建步骤 |
3.3.2 中心城区尺度构建步骤 |
3.3.3 组团单元尺度构建步骤 |
3.3.4 城市绿色网络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策略引导 |
4.1 城市整体网络结构引导 |
4.2 点状空间生物友好策略引导 |
4.2.1 植物群落营造 |
4.2.2 生物友好建筑引导 |
4.2.3 生物友好设施 |
4.2.4 水环境营造 |
4.2.5 街景元素设计 |
4.2.6 街头花园 |
4.3 线状空间生物友好策略引导 |
4.3.1 不同尺度的生物通道 |
4.3.2 河道生物多样性规划 |
4.3.3 交通廊道 |
4.4 面状空间生物友好策略引导 |
4.4.1 公园 |
4.4.2 校园 |
4.4.3 棕地更新 |
4.4.4 都市农业区 |
4.4.5 城市密集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春市基于绿色网络分析的生物友好策略应用 |
5.1 长春市概况 |
5.1.1 规划背景 |
5.1.2 区位及范围 |
5.1.3 既有规划中自然目标 |
5.2 现状基础条件 |
5.2.1 气候条件 |
5.2.2 地形地貌 |
5.2.3 水文地质条件 |
5.2.4 生物多样性概况 |
5.3 自然本底条件 |
5.4 生物在城市生存主要问题 |
5.5 长春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目标与思路 |
5.6 长春总体城市绿色网络构建 |
5.6.1 宏观——城市自然山水格局 |
5.6.2 中观——中心城区绿色网络构建 |
5.6.3 微观——组团单元结构控制 |
5.7 城市生物友好设计策略引导 |
5.7.1 生物友好设计要素 |
5.7.2 总体城市设计策略与原则 |
5.7.3 栖息地营造目标 |
5.7.4 重点地区生物友好设计示例 |
5.7.5 保障与实施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8)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 ——以武汉中法生态城什湖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湿地水生态健康面临的巨大威胁 |
1.1.2 湿地价值的重新认识 |
1.1.3 城市湿地公园的兴起与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地区基本情况 |
1.4.1 研究区位 |
1.4.2 湿地水资源情况 |
1.4.3 湿地动植物资源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1.5.3 实地调研法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的概念的解读 |
2.1 湿地 |
2.1.1 湿地的概念 |
2.1.2 湿地的特点 |
2.1.3 湿地的类型 |
2.1.4 湿地的价值 |
2.2 城市公园 |
2.2.1 城市公园的概念 |
2.2.2 城市公园的功能 |
2.3 城市湿地公园 |
2.3.1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
2.3.2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 |
2.3.3 城市湿地公园与城市水景公园的区别 |
2.4 生态恢复 |
2.5 水生态恢复 |
2.5.1 水生态恢复的概念 |
2.5.2 湿地水生态恢复的概念 |
2.5.3 湿地水生态恢复的内容 |
3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 |
3.1 基于水生态恢复的湿地公园设计理论可行性 |
3.1.1 环境承载力理论 |
3.1.2 生态系统结构理论 |
3.1.3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
3.1.4 自我设计与人为设计理论 |
3.1.5 生态美学理论 |
3.2 基于水生态恢复的湿地公园设计技术 |
3.2.1 生态驳岸技术 |
3.2.2 人工湿地技术 |
3.2.3 人工生态浮岛技术 |
3.2.4 水生动物技术 |
3.2.5 生态拦截技术 |
3.2.6 水生植物净化技术 |
3.3 基于水生态恢复的湿地公园设计实践 |
3.3.1 水系梳理 |
3.3.2 水质净化 |
3.3.3 水生态的维护 |
3.3.4 水景观的打造 |
4 相关案例分析 |
4.1 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
4.1.1 案例概况 |
4.1.2 建设前的现状条件 |
4.1.3 功能分区 |
4.1.4 案例借鉴 |
4.2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
4.2.1 案例概况 |
4.2.2 案例借鉴 |
4.3 成都活水公园 |
4.3.1 项目概况 |
4.3.2 总体设计 |
4.3.3 案例特色 |
4.3.4 案例小结 |
4.4 陕西渭柳城市湿地公园 |
4.4.1 案例概况 |
4.4.2 总体规划 |
4.4.3 案例借鉴 |
4.5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
4.5.1 案例概况 |
4.5.2 案例借鉴 |
4.5.3 案例小结 |
4.6 伦敦湿地公园 |
4.6.1 案例概况 |
4.6.2 案例借鉴 |
4.7 小结 |
5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设计 |
5.1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设计目标 |
5.2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设计原则 |
5.2.1 尊重自然原则 |
5.2.2 因地制宜原则 |
5.2.3 总体规划原则 |
5.2.4 人工适当干预原则 |
5.2.5 合理利用原则 |
5.3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设计策略 |
5.3.1 分级分区规划策略 |
5.3.2 水系恢复策略 |
5.3.3 水质的恢复策略 |
5.3.4 生物多样性恢复策略 |
5.3.5 水景观营造策略 |
6 湖北武汉市中法生态城什湖湿地公园设计 |
6.1 项目背景 |
6.1.1 区位分析 |
6.1.2 自然条件 |
6.1.3 水文条件 |
6.1.4 周边交通 |
6.1.5 生物资源 |
6.1.6 上位规划 |
6.2 场地分析 |
6.2.1 现状用地分析 |
6.2.2 现状植被分析 |
6.2.3 现状交通分析 |
6.2.4 现状水文分析 |
6.2.5 现状问题总结 |
6.2.6 生态敏感性分析 |
6.3 愿景与策略 |
6.3.1 规划定位 |
6.3.2 规划目标 |
6.3.3 规划原则 |
6.3.4 规划策略 |
6.4 总体设计 |
6.4.1 总平面图 |
6.4.2 鸟瞰图 |
6.4.3 功能分区 |
6.4.4 景观结构 |
6.5 分区设计 |
6.5.1 管理服务区 |
6.5.2 生态游览区 |
6.5.3 湿地生态展示区 |
6.5.4 湿地核心保护区 |
6.6 专项设计 |
6.6.1 水生态恢复专项 |
6.6.2 竖向专项 |
6.6.3 栖息地规划 |
6.6.4 植物规划 |
6.6.5 道路设计 |
6.6.6 游线设计 |
6.6.7 服务设施规划 |
6.6.8 标识系统规划 |
6.6.9 照明规划 |
6.7 经济技术指标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奖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9)环保法视角下我国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概述 |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特征 |
第二节 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定义和范围 |
第三节 环保法视角下生物多样性获取及惠益分享的价值 |
第四节 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一、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分析 |
二、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完善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章 环保法视角下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的现状 |
一、我国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现状 |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流失的具体案例 |
三、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成功案例 |
四、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立法现状 |
五、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实施现状 |
第二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存在的问题 |
一、缺少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的专门立法 |
二、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流程 |
三、现有立法难以有效规制遗传资源侵权行为 |
四、缺少外来生物入侵安全防护观念 |
第三章 国际公约及国外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相关研究 |
第一节 相关国际公约的研究 |
一、《生物多样性公约》 |
二、《波恩准则》 |
三、《名古屋议定书》 |
四、《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
五、《粮食与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 |
第二节 国外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的立法与实践 |
一、印度 |
二、巴西 |
三、欧盟 |
第三节 国外立法与实践的借鉴与启示 |
一、以维护生态环境稳定为前提 |
二、参考他国立法与实践经验应当立足本国国情 |
三、国内立法要充分细化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具体流程 |
笫四章完善我国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立法的建议 |
第一节 明确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的专门立法 |
第二节 细化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具体流程 |
一、健全事前知情同意 |
二、建立环境风险评估机制 |
三、落实共同商定行为 |
四、明确环境信息披露内容 |
五、设立系统的环境监督机制 |
第三节 加强对获取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 |
第四节 建立外来物种入侵的环境安全预防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秦岭北麓鄂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区划 |
1.5.2 国土空间规划 |
1.5.3 生态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 |
1.5.4 空间管控相关研究 |
1.5.5 研究评述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论文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地域功能理论 |
2.2.2 生态承载力与生态适宜性理论 |
2.2.3 短板理论 |
2.2.4 相关基础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3 相关评价方法 |
2.3.1 国土空间“双评价”法 |
2.3.2 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方法 |
2.3.3 相关评价方法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 基于上述理论与方法的分析框架 |
2.4.1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
2.4.2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5 基于分析框架的研究步骤 |
3 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方法体系构建 |
3.1 鄠邑区现状分析 |
3.1.1 鄠邑区自然资源现状 |
3.1.2 鄠邑区经济社会现状 |
3.2 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遴选原则 |
3.2.2 “双评价”中相关指标 |
3.2.3 基于“双评价”的本研究指标体系 |
3.3 数据获取及评价时效性 |
3.3.1 数据获取 |
3.3.2 评价时效性 |
3.4 关键技术 |
3.4.1 缓冲区分析 |
3.4.2 叠加分析 |
3.4.3 栅格插值分析 |
3.4.4 聚合分析 |
3.4.5 网络分析 |
3.4.6 其它关键技术 |
3.5 边界划定技术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4 鄠邑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
4.1 生态保护承载等级评价 |
4.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
4.1.2 生态敏感度评价 |
4.1.3 生态保护集成评价 |
4.2 农业生产承载等级评价 |
4.2.1 土地资源评价 |
4.2.2 水资源评价 |
4.2.3 灾害评价 |
4.2.4 环境评价 |
4.2.5 农业生产集成评价 |
4.3 城镇建设承载等级评价 |
4.3.1 土地资源评价 |
4.3.2 .水资源评价 |
4.3.3 灾害评价 |
4.3.4 环境评价 |
4.3.5 城镇建设集成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鄠邑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5.1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
5.1.1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准则 |
5.1.2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及算法 |
5.1.3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过程 |
5.2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
5.2.1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准则 |
5.2.2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指标及算法 |
5.2.3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过程 |
5.3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
5.3.1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准则 |
5.3.2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及算法 |
5.3.3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策略 |
6.1 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 |
6.1.1 基于“双评价”结果的人机交互修正 |
6.1.2 鄠邑区生态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
6.1.3 秦岭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协同划定 |
6.2 秦岭北麓鄠邑段相关管控边界关系讨论 |
6.2.1 生态保护红线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关系讨论 |
6.2.2 本研究所划边界与现有边界管控有效性比较 |
6.2.3 本研究所划边界对于秦岭现有边界问题的修正 |
6.2.4 边界比较评述——矛盾揭示 |
6.3 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策略 |
6.3.1 秦岭特性研究 |
6.3.2 边界管控有效性影响框架 |
6.3.3 管控边界有效性判准原则 |
6.3.4 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协调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II 图片索引 |
附录 -III 表格索引 |
致谢 |
四、维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S2)
- [2]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法理内涵与法律表达: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对象[J]. 陈悦. 学术探索, 2021(08)
- [3]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D]. 赵栋昌. 贵州大学, 2021
- [4]风险预防背景下的外来物种入侵法律规制[J]. 苏芸芳.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1(03)
- [5]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D]. 胡庭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6]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D]. 杨帆. 吉林大学, 2020(02)
- [7]基于绿色网络分析的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D]. 薛梦楚.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8]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 ——以武汉中法生态城什湖湿地公园为例[D]. 赵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环保法视角下我国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研究[D]. 欧阳利芝.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10]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秦岭北麓鄂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研究[D]. 李艳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