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彩纷呈的长江流域茶俗(论文文献综述)
朱若秋[1](2021)在《历代茶赋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
陈书芳[2](2018)在《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景观不仅是一个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宏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梅山地区聚居着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深受梅山文化影响,境内山峦叠嶂、森林苍莽、清溪潺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梅山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旅游业发展较快。然而,作为湖南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在面临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时,如何走出一条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之路,既能青山常在、文化永续,又能发挥资源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实现梅山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梅山核心区的安化县和新化县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生态旅游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等原理,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两县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景观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景观潜在利用方式等方面对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模式,力图提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的景观利用方案,探索一条适合梅山特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生态规划路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进而丰富并完善地域性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为梅山文化的保护和梅山地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八章,研究内容按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及理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策略及实践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接着通过文献的收集与查阅,针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二部分为对象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梅山地区景观资源、景观格局和景观适宜性评价做系统分析,涵盖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第三章,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梅山地区的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进行分析,并将梅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进而研究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获得的梅山地区地形图、卫星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上,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对研究区的28项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提高后期景观生态规划定位的准确性、现实性和工作效率。第五章,运用GIS的综合分析功能,构建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AHP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景观资源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特征、景观潜在利用方式、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等方面对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第三部分为策略及实践研究,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章,通过SWOT分析、问卷调研等方法科学分析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第七章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符合地域特色、整体优化的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环境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第八章,在操作层面上对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选取安化县梅山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方法展开研究,使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从小尺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为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证借鉴。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张继民[3](2018)在《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茶文化传播研究 ——以信阳茶艺表演为例》文中指出茶,被誉为神奇的东方树叶,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茶叶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茶文化也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茶艺表演在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也在蓬勃发展,它凭借其富有魅力的表现形式传播茶文化及中华文化的意蕴。信阳地区作为中国十大名茶的产区之一,信阳毛尖享誉中原,茶文化已经成为当地生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本文以信阳地区茶艺表演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中编码-解码的角度对其传播的各阶段进行分析。首先,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分别对我国茶文化的传播现状及茶艺表演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尝试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界定,总结归纳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指出从古至今我国茶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并对茶文化传播的意义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在此基础上,为下文研究内容的呈现做出铺垫。其次,本文认为茶文化的传播过程充满了符号寓意,笔者从微观的角度分别从茶文化的茶礼、茶俗、茶具、茶艺等方面进行符号解读,进而对茶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象征性互动解读:茶礼、茶俗、茶具、茶艺分别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足”、“和”、“美”、“雅”。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以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对信阳地区茶艺表演传播进行分析,从传者的编码角度对茶艺表演中追逐传统的主题符码、多样的空间载体符码、追寻高雅的过程符码三方面的符码进行逐一分析,结合我国目前茶艺表演及信阳茶艺表演中解码者存在的反应,得出受者在解码时存在这三种解码的立场:主导-霸权解码:尽数理解;协商解码:大体认可;对抗解码:消极排斥,试图从这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讨研究。再次,笔者通过对茶艺表演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存在的编码与解码中存在的偏差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即在茶艺表演传播中,传者的编码存在误差、传播方式存在误差以及二次编码效果差强人意等,针对上述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探究并剖析了产生以上偏差的原因,其中主要包括传受双方未达到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播过程互动性较低、传播方式多样化不足和受众反馈差等。并且基于上述的分析,笔者对减少偏差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一议题,提出个人创新路径的建议:传者编码应该凸出地方特色、传播过程增强互动形式、扩宽传播渠道以及梳理解码者反馈等。本文借助编码-解码理论对茶艺表演传播进行探究,这不仅摆脱了线性传播的枷锁,丰富了霍尔对于文化方面编码-解码的研究,而且对于现阶段信阳地区茶艺表演传播的研究,乃至全国的茶艺表演传播都起到了借鉴的作用,并对中国茶文化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以期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杨稳[4](2018)在《苏轼和黄庭坚茶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珠宝。在历代文人墨客对于茶的细致描写下,茶诗变得璀璨夺目。北宋时期,是我国茶诗发展的繁荣时期,而以苏轼和黄庭坚为代表的茶诗作品,更是流传千古。“苏黄”二人是北宋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二人又都钟爱于茶,对于茶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二人的茶诗创作不论是在艺术手法和内容上都十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本论文绪论部分介绍了学术界对于“苏黄”二人茶诗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介绍了“苏黄”不同阶段的茶诗创作情况,得出了二人一生以茶相伴,与茶之间的深厚缘分的结论。第二章着重分析二人的茶诗内容,从烹茶之水,品茶之器,烹茶之茶和烹茶之技这四个方面来研究了宋代的茶事茶艺,并且以“苏黄”茶诗为例反应了宋代以茶赠友,以茶待客,以茶为乐的宋代茶俗。“苏黄”二人在茶诗中也有不少的交往交流,深厚的友谊也藏于二人的茶诗之中。第三章也从内容入手,分析了“苏黄”茶诗中茶的特殊功效,茶可雅趣,提神,涤烦,明志。茶从生理和心理上给予了“苏黄”二人慰藉。第四章主要分析“苏黄”二人茶诗的异同,从写作风格、思想特点、人格特质、艺术手法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二人茶诗的写作风格都以哲理入诗,理趣横生。然而苏轼的茶诗则更加通俗流畅,笔触生春,黄庭坚的茶诗则更好用典故,造语奇峭。二人茶诗的思想特点也具有心系民众的爱国之情和淡泊名利的隐逸之情,苏轼的茶诗更具有豪放旷达的赤子之心,黄庭坚的茶诗则偏重佛学思想,具有禅茶一味的淡然。性格上面二人都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苏轼的性格率真坦率,乐观超脱,而黄庭坚则更理智孤傲,隐逸逍遥。二人的都寄情与茶,并借古讽今以茶抒情,但是苏轼的茶诗更加散文化,黄庭坚的茶诗转折更多。二人茶诗各具特色,都十分值得品味。第五章中,从社会因素,政治主张和官场经历还有个人成长经历和性格特征这两方面分析了“苏黄”茶诗的异同点的产生原因。整体而言,“苏黄”茶诗在内容,写作手法和思想方面都带给我们许多的启发,二人的茶诗都十分具有代表性,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孟明娟[5](2018)在《明清江南民俗中的戏剧活动研究》文中提出民俗与戏剧同根同源,互相支撑和发展。在一定层面上讲,中国戏剧的产生、发展及衰微都深受民俗文化的影响。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民俗文化繁荣发达,各类民俗事象丰富多彩,与此同时,传统戏剧步入繁荣和成熟。戏剧由南戏到传奇,尤其昆曲的兴盛和折子戏的流行,江南戏剧引领主导了传统戏剧几百年,成就了中国戏剧的辉煌,戏剧的发展变化受到了民俗文化的重要影响。明清时期江南戏剧剧种的孕育、流布及声腔流源,都受到了民俗氛围和民俗事象的浸润,与戏剧活动相关的民俗事象为戏剧发展变化带来了重要影响。江南戏剧活动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诸多民俗事象,在神灵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俗及游艺宴集等民俗场合,戏剧演出遍及庙宇神祠、庭院厅堂、会馆茶楼、舟楫水畔等场所。不仅如此,在戏剧演出习俗中,诸如信仰与禁忌、开场与点戏、破台与扫台、送客与封箱等细节,也受到民间风俗的影响。本文通过勾勒戏剧演出的诸条民俗线索,深入考察戏剧演出活动的种种变化,阐述了戏剧对民俗事象多方面的应对和承接。傩仪体现了早期民俗与戏剧的关系,为了更好地揭示民俗与戏剧的同根同源关系及变迁,本文以江南傩仪为案例,考察江南傩的类型、发展及傩戏演出的民俗场景,在对江南地区几种主要的傩戏——淮扬香火戏、南通童子戏、溧阳傩舞等梳理辨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江南傩的变异,认为江南傩的变异主要存在主题多元化、时间机动化、傩神谱系复杂化、内容娱乐化等特征。民俗与戏剧的关系盘根错节,江南民俗为戏剧的孕育、成熟和传播提供了重要支撑。一般认为,在“纯戏剧”之前之后都普遍存在着“泛戏剧”现象,江南民俗中形态多样的“泛戏剧”交杂在民间文化生活之中,体现了民俗与戏剧水乳交融的关系,这不仅满足了民众日常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对于江南诸多剧种的孕育、流布和传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江南民俗中的泛戏剧现象为案例考察戏剧活动,可以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探讨民俗事象与戏剧演出的关系。本文将民俗与戏剧置于文化界面进行阐释,以获得民俗事象与戏剧活动的文化观照。从社会文化视角看,民俗与戏剧渊源、民俗氛围与戏剧演出、民俗事象与戏剧演出方式及戏剧形式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民俗对戏剧产生了多重影响;尤其是民俗氛围促进了折子戏的产生,引领了明清江南戏剧的发展。明清江南民俗与戏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戏剧的繁荣和成熟受到了民俗氛围的深刻影响,民俗与戏剧共同构成了江南社会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郝佩林[6](2018)在《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文中研究表明苏州评弹,包括评话和弹词,俗称大书和小书,孕育于江南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南宋以降,民间说书逐渐萌发、成型,奏演于江南城乡社会。明代中期之后,江南乡镇勃兴,乡村工商业繁盛,商品经济活跃,文化和社会风气丕变,城乡娱乐需求骤增,为苏州评弹的成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时至晚清,苏州评弹演艺渐臻成熟。清前期出现的光裕公所在太平天国乱后得以恢复,它以组织的力量整顿评弹行业,规范江南城乡演出秩序。20世纪20、30年代前后,江南乡镇评弹说唱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乡镇书场炽盛,艺人咸集,演出络绎不绝,普通民众以欣赏评弹为乐,苏州评弹由此逐渐融入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日常生活。抗战爆发后,在沦陷区以及国民党政权统治末期的江南城乡,苏州评弹的演出或者畸形繁荣,或者乱象丛生,艰难存在。从近世以来江南乡镇评弹演出的演变脉络,不难看出,苏州评弹始终是江南乡村民众生活的重要组织部分。评弹艺人主要在乡镇茶馆展示才艺,是为茶馆书场。乡镇书场是江南文化生态的伴生物,以其经营及承演性质的不同而分为专营书场、兼营书场、混场子和临时书场等不同类型,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民众需求。乡镇民众多把乡镇茶馆作为获取资讯的平台、休闲娱乐的空间和社区政治的园地。其间相对稳定的客源、小本经营之道和经济实惠的消费水平,促成了茶馆与书场的结缘。由此,密布的水乡茶馆不仅为评弹展演提供了物化空间,也因为这种展演蔚成江南乡镇社会崇文重艺、知音谙吕的评弹民间生态。从空间格局考察,乡镇书场具有不同层次,评弹风尚浓郁、名家响档荟集的乡镇“老码头”联络成网,侧面反映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文化发达程度,而在广阔的城乡,密布的水网、错落的乡镇和便捷的舟楫又十分有利于各层次书码头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城乡之间不断传递着社会文化信息。在乡镇书场运作中,作为经营者,场东负责打理书场日常运作的各项业务。场东常常远赴苏州、上海等都市茶会礼聘说书先生;同时,场东努力妥善处理各方人脉关系,营造安稳的运营环境,训练手下堂倌,着力提升书场服务质量。场东与远道而来的评弹艺人关系复杂,或愉快合作,或互相抵牾,不一而足。凡此种种,在江南乡镇社会呈现出城乡交流的生动面相。另一方面,场东对书场设施的安排以及空间的布置,尤其是“状元台”、“戤壁客”等书场安排体现了特定的社会价值与象征意义。场东的书场运作在江南乡镇社会营造了多种社会角色沟通的社会空间,演绎出江南城乡交流的多样化方式。艺人是乡镇评弹演艺的主体与核心要素。在江南乡镇码头上,既有往来于城乡的响档名家,也有初试啼声的新手,更有长期驻留乡镇的码头老虎和乡村漂档。他们在演艺、谋生的同时,不断汲取地方性知识,将共同体生活元素化入说唱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评弹民间技艺,亦底定了评弹艺术面向乡村的艺术旨趣。艺人在精进艺术的同时,也参与了地方生活。艺人们儒雅稳健的台风和感恩慕义的行谊在乡镇社会中型构出“先生”般的形象;书场内外,艺人与听客、地方威权等群体围绕艺术品鉴、演出秩序等方面展开互动、角逐;艺人同道之间结纳资助,敌档竞艺。活跃于乡码头上的诸种角色表演显现了江南城乡社会关系的鲜活态。最后,作为江南乡民日常休闲的听书,在娱乐乡民的同时,亦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苏州评弹的展演节律深度嵌入了乡村日常生活之中,衍为水乡民众慢板化的生活样式。听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乡村的社会纽带,艺人、听客之间交游唱和同时生成以听书为乐的听众共同体。更重要的是,评弹说唱不仅模铸乡民生活样式,而且陶冶着乡民的观念情趣。评弹说唱使江南乡民们在艺术审美中体悟着忠、孝、节、义的精英思想,沟通了大小传统两个思想境域。鉴于乡镇社会生活的传统性,部分民国知识精英致力于缩短文明城市与传统乡村之间的距离;江南乡镇评弹的近代改良正体现了这样的努力。本文重点关注的既非评弹的文学艺术特性,亦非单纯述说苏州评弹的近代演变过程,而是将其置于近代社会发展的脉络中,确认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历史方位和社会功能。透过苏州评弹在江南乡镇社会中的实态运作,揭示其与江南乡民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苏州评弹在江南城乡之间的流动,考察其在沟通江南城乡生活中的历史作用。惟其如此才能显示社会史的整体视野。
盛敏[7](2017)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饮茶史,历经数代传承流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古代商道的拓展,中国茶在海外广泛流布与传播,各国茶饮风俗亦多发端于中国,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曾红极一时。然而,随着近代以来国力的衰退,中国文化失势,茶叶出口贸易一落千丈。建国以来,中国茶叶出口逐步恢复,但发展缓慢,基本维持在卖原料的低级阶段,出口结构极不合理。学界围绕中国茶叶出口的研究不少,如何突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瓶颈成为不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分三个时期深入探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结合世界茶叶贸易中各国茶文化传播的历史经验与案例,对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期为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与特点的紧密关联。1.早期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存在地理与时空上的相关耦合性,陆地是早期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路径,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成为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2.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都经历过历史的辉煌,中国茶文化与接受国文化融合,新的茶文化形态引导和改变着世界的茶叶消费结构和贸易格局。然而,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缺乏主动权,当国运衰退之时,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双双陷入低谷。3.现当代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交流往往成“失语”状态;茶文化对外传播与出口贸易结合不紧密,茶文化对外传播未形成文化产业,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推动有限。从世界各国的茶叶贸易和的茶文化传播来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向来不为国人所重视的茶文化和茶叶的宣传普及在各国茶叶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突显了茶文化对外传播对茶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1.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不惜花费巨资在欧美大陆宣传本国茶叶,茶叶宣传促销和茶文化普及成为公认的促销手段,这对英国及殖民地附属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及殖民地区中国台湾等地的茶叶出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各国早期开展的一系列茶叶宣传活动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引导着世界茶叶消费结构与贸易格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茶叶贸易的主体,低价竞销引导下的袋泡茶和速溶茶风靡一时。3.全球化时代商业并购现象普遍,非价格竞争成为世界知名茶叶品牌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世界茶叶贸易中茶文化的先导性和前瞻性愈加明显,这可以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美国茶文化复兴”中窥见一斑。以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模式”为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要素,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传播策略。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诸要素相辅相成,形成良性的传播运行机制。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应积极发挥不同的作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这既需要政府引领、组织主导,同时需要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和强化个人广泛参与。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让多元主体有效协同与配合,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的成功,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总之,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许多方面大有可为。而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也将极大促进茶叶出口贸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张晓菊[8](2016)在《论唐代茶业政策对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展对茶业经济具有推动作用。唐代是我国茶产业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陆羽《茶经》的问世,让后人对唐代茶业的种植、生产、加工、品饮文化等方面有了一个系统的认知。本文通过以唐代茶业发展盛况为线索,以唐代茶产业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特点为研究对象,研究此政策条件下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唐代茶业经济和文化现状,以及相应的茶业政策对当今茶产业的发展的借鉴意义,本研究的相关究结果对于指导现代茶产业发展、政策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唐代茶产业发展具有如下特点:唐代茶叶种类分布逐渐明晰;唐代茶叶加工工艺追求创新;茶叶等级划分标准日渐显现;茶叶产区基本成型。二、唐代茶产业政策形成与发展特点具有如下特点:1)贡茶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各产茶区域的茶业发展,带动了制茶设备和制茶工艺的改进,加速了名优贡茶的形成;2)源自绢马贸易的“茶马交易”制度,建立了中原与西南和塞外游牧民族的联系,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茶叶交易市场,促进了茶业经济的繁荣;3)在贡茶制度和茶马交易等有利制度的刺激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和茶叶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出现了粗茶、散茶、饼茶和末茶等多种茶叶形态。4)茶的生产区域也由西南一带传播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地区、黄河流域等地。5)始于唐朝的榷茶制,一方面促进了茶业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茶叶市场的自由流通,双刃剑的榷茶制是唐代独特的茶业制度;6)私茶法的实施,见证了唐代饮茶习俗普及而带来的茶叶供不应求的社会现象。唐代茶业制度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以贡茶为技术推动力量的生产管理模式极具特色;良好的经营管理模式推动进茶业经济发展。而在这些茶业政策的综合作用下,唐代的茶叶生产具有其明显特色:个体经营进入大发展时期、寺庙茶园开始出现并成为唐代的茶文化特点、皇家贡茶院的出现带动了民间茶文化的发展。唐代茶业的繁荣发展对其文化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茶叶商品化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茶业经济的发展、消费群体的拓展与普及促进了民间消费、经营模式的发展促进带动了茶叶的消费市场。政策的发展作用于经济,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的传播,在唐朝茶业政策的影响下,唐朝涌现出了大量的茶人、茶作。陆羽《茶经》开启了茶书着作的新篇章,茶诗词的出现和普及促进了唐代茶文化的传播,茶饮习俗的形成促进了茶文化的社会遍及,茶事活动多样化的形成是唐代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基于唐代茶业政策对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可以为当今茶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茶叶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也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当今茶产业的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扩大区域化发展规模”的发展方式,积极推进茶叶统一市场标准,做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扩大区域化发展规模;其次,茶产业的发展还需做到“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建立健全种质资源库,改进茶叶品种;坚持标准化茶园管理,发挥高新技术植保优势,促进药肥双减计划,提高茶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后,还要积极拓展电子商务平台、保护实体经济,以市场为导向,拓展流通渠道,振兴中华茶业。
焦巧[9](2013)在《湖北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湖北茶文化旅游开发在地理及人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目前湖北茶文化旅游仍处于空白状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圣寻根访祖游、茶园观光休闲游、禅茶道茶修行游、茶文化科教游等线路,可以有效发展湖北茶文化旅游,弘扬传播湖北茶文化。
魏晓芳[10](2013)在《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文中指出三峡人居环境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漫长的缓变和急剧的突变,与此同时,文化地理也随之变迁。三峡地区曾因壮丽的峡谷风光闻名于世,又因最大的水利工程令世人瞩目,然而在气势恢宏的背后,三峡人居环境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文化环境的建设速度远远比不上物质空间的建设速度。不论是在有关三峡的学术研究中,亦或是城乡规划设计中,还是在实际的移民搬迁城镇建设中,文化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之于地区发展的促进力量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成为地域发展的阻碍。基于这种背景,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论文希望通过研究,建立体系、梳理历史、探寻机制、提出对策,促使三峡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活力的新兴文化得以发展。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下,以“文化”为核心、文化变迁过程及规律为对象,以“古代—今日—未来”的时间线索与“面—线—点”的空间层次,以“基础研究—>现象研究—>规律研究—>对策研究——>实践研究”的逻辑思路,运用多学科的综合方法,通过梳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历史脉络,揭示其地域扩展过程及规律,探讨其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提出三峡人居环境的和谐文化发展对策,开展三峡地区不同空间层次的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实践,丰富三峡人居环境的研究领域,为三峡人居环境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全面提升三峡人居环境品质。在基础研究中,论文第二章尝试构建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解析三峡文化的组成。论文解析了人居环境语义下文化与文化地理,初步构建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理论体系,并用类型学解析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三峡地区文化的构成。在现象研究上,论文的第三、四章研究了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及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论文回顾了三峡文化的缘起;阐述了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三峡主要文化形态的历史地域扩展过程;总结了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在规律研究中,论文的第五章进行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阐述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影响文化变迁的各级因素,并探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变迁规律、解析变迁机制;归纳并探讨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在对策研究上,论文第六章提出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发展对策,即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从地域文化的空间和谐、时间可持续与保持先进性三个方面提出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方法、文化生命周期调控方法与地域文化价值多维评估方法等理论与方法。最后,在实践研究中,论文第七章提出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技术思路,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构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以实现三峡地区文化和谐、可持续与积极地发展;并通过不同人居环境空间层次的规划与建设案例来实践对策方法。
二、异彩纷呈的长江流域茶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彩纷呈的长江流域茶俗(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课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梅山地区 |
1.2.2 生态旅游 |
1.2.3 景观生态学 |
1.2.4 景观格局 |
1.2.5 景观生态规划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2.1 宏观领域 |
2.1.1 生态旅游学研究 |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 |
2.2 中观领域 |
2.2.1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2.2.2 景观格局研究 |
2.2.3 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
2.3 微观领域 |
2.3.1 梅山文化研究 |
2.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
第3章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 |
3.1.1 复杂丰沛的自然地理语境 |
3.1.2 优化融合的产业经济语境 |
3.1.3 神秘多元的人文社会语境 |
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及特征 |
3.2.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 |
3.2.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特征 |
3.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3.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
第4章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
4.1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1.1 研究数据的来源 |
4.1.2 研究数据的处理 |
4.2 梅山地区景观构成要素 |
4.2.1 基本要素 |
4.2.2 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
4.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1 梅山地区整体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2 研究区景观类型水平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4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4.4.1 梅山地区景观类型变化 |
4.4.2 梅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 |
4.5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5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
5.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
5.1.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
5.2 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环境特征评价 |
5.2.1 梅山地区景观自然度评价 |
5.2.2 梅山地区景观旷奥度评价 |
5.2.3 梅山地区景观美景度评价 |
5.3 梅山地区人地作用关系特征评价 |
5.3.1 梅山地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
5.3.2 梅山地区景观相容度评价 |
5.4 梅山地区景观潜在利用方式评价 |
5.4.1 梅山地区景观可达度评价 |
5.5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
5.5.1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5.5.2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特征 |
5.5.3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 |
5.5.4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适宜性评价 |
5.6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6章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开发模式研究 |
6.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6.1.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 |
6.1.2 梅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
6.1.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
6.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定位 |
6.2.1 战略目标和开发原则 |
6.2.2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 |
6.2.3 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
6.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6.3.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模式 |
6.3.2 产品维度——多元化导向开发模式 |
6.3.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模式 |
6.3.4 关系维度——均衡型共管开发模式 |
第7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7.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
7.1.1 系统性原则 |
7.1.2 保护性原则 |
7.1.3 多样性原则 |
7.1.4 地域性原则 |
7.1.5 可操作性原则 |
7.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功能分区 |
7.2.1 核心生态保护区 |
7.2.2 外围保护性缓冲区 |
7.2.3 集中引导性开发区 |
7.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 |
7.3.1 基质和斑块优化 |
7.3.2 廊道景观优化 |
7.4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
7.4.1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空间布局规划 |
7.4.2 生态旅游线路规划 |
7.4.3 旅游服务要素提升规划 |
7.5 梅山地区环境文化保护规划 |
7.5.1 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规划 |
7.5.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
第8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
8.1 项目概况与设计背景 |
8.1.1 项目概况 |
8.1.2 设计目标 |
8.1.3 设计理念 |
8.2 基地分析 |
8.2.1 基地周边环境 |
8.2.2 基地内部现状 |
8.3 梅山文化园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
8.3.1 总体格局与景点设置 |
8.3.2 功能分区与旅游策划 |
8.3.3 道路规划与景观营造 |
8.3.4 视线组织与竖向设计 |
8.3.5 水系重塑与水景设计 |
8.3.6 植物配置与动物养殖 |
8.4 梅山文化园旅游开发模式 |
8.4.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 |
8.4.2 产品维度——复合型多元开发 |
8.4.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 |
8.4.4 关系维度——联动式多方开发 |
8.5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
8.5.1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 |
8.5.2 梅山文化园旅游线路规划 |
结语 |
研究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作品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设计项目 |
附录D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3)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茶文化传播研究 ——以信阳茶艺表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编码-解码”理论 |
1.3.2 茶文化 |
1.3.3 茶艺表演 |
1.4 研究方法及理论 |
1.5 研究目的与创新 |
1.5.1 目的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茶艺表演及茶文化传播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茶文化 |
2.1.2 茶艺表演 |
2.1.3 发展历程演进 |
2.2 茶文化传播方式及意义 |
2.2.1 国内外大规模的空间传播 |
2.2.2 影响甚广的大众传播 |
2.2.3 快捷便利的人际传播 |
2.3 从茶艺表演看茶文化传播 |
2.4 茶文化传播的意义 |
第3章 茶文化传播中的象征性符号与编码分析 |
3.1 茶文化象征性符号解读 |
3.1.1 茶礼符号之“足” |
3.1.2 茶俗符号之“和” |
3.1.3 茶具符号之“美” |
3.1.4 茶艺符号之“雅” |
3.2 茶文化象征性互动解读 |
3.3 茶艺表演传播的编码解读 |
3.3.1 主题表达的符码:追逐传统 |
3.3.2 空间载体传递的符码:力求多样 |
3.3.3 表演过程传达的符码:追寻高雅 |
第4章 茶文化传播中的解码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4.1 受众对茶艺表演传播的解码分析 |
4.1.1 主导-霸权解码:尽数理解 |
4.1.2 协商解码:大体认可 |
4.1.3 对抗解码:消极排斥 |
4.2 存在的问题 |
4.2.1 编码存在误差 |
4.2.2 流通过程传播方式存在偏差 |
4.2.3 解码后与二次编码传播效果差强人意 |
第5章 编码-解码过程中存在误差的原因及创新路径研究 |
5.1 产生的原因 |
5.1.1 编码-解码双方:未达到共通的意义空间 |
5.1.2 传播过程:互动性较低 |
5.1.3 传播方式:多样化不足 |
5.1.4 传播后期:受众反馈差 |
5.2 创新路径研究 |
5.2.1 编码:凸出地方特色,糅合信阳民俗 |
5.2.2 过程:增强互动表演,促进灵活演变 |
5.2.3 流通:扩宽传播渠道,推动方式多样 |
5.2.4 后期:梳理解码者反馈,提高再编码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苏轼和黄庭坚茶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茶诗研究现状 |
1.1.1 苏轼茶诗研究现状 |
1.1.2 黄庭坚茶诗研究现状总括 |
1.2 “苏黄”茶诗研究意义 |
1.2.1 “苏黄”茶诗研究现实意义 |
1.2.2 “苏黄”茶诗研究学术意义 |
第2章 “苏黄”茶诗基本情况概述 |
2.1 “苏黄”茶诗的时代背景 |
2.2 “苏黄”与茶的不解之缘 |
2.2.1 苏轼:一生相伴是佳茗 |
2.2.2 黄庭坚:一生最爱是茶香 |
第3章 “苏黄”茶诗的内容 |
3.1 “苏黄”茶诗中的茶事茶艺 |
3.1.1 烹茶之水 |
3.1.2 品茶之具 |
3.1.3 烹茶之茶 |
3.1.4 烹茶技艺 |
3.2 “苏黄”茶诗中的宋代茶俗 |
3.2.1 以茶赠友 |
3.2.2 以茶待客 |
3.2.3 以茶为乐 |
3.3 “苏黄”茶诗中的交往交流 |
第4章 “苏黄”茶诗的文化内涵 |
4.1 苏黄茶诗反映的茶功茶情 |
4.1.1 茶可雅趣 |
4.1.2 茶可醒神 |
4.1.3 茶可涤烦 |
4.1.4 茶可明志 |
第5章 “苏黄”茶诗的“异同” |
5.1 茶诗写作风格的异同 |
5.1.1 相同:哲理入诗,理趣横生 |
5.1.2 不同:苏轼:行云流水,触处生春 黄庭坚:造语奇峭,冷峻清秀 |
5.2 茶诗反映的情感特点 |
5.2.1 相同:心系民众的爱国之情 淡泊名利的隐逸之情 |
5.2.2 不同:苏轼:儒释道三教一体 赤子之心的洒脱 黄庭坚:偏重佛学思想 茶禅一味的淡然 |
5.3 茶诗反映的人格特质 |
5.3.1 相同: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 |
5.3.2 不同:苏轼: 率真坦率,乐观超脱 黄庭坚:理智孤傲,隐逸逍遥 |
5.4 茶诗艺术手法的异同 |
5.4.1 相同:托物言志,寄情于茶 借古讽今,以茶抒情 |
5.4.2 不同:苏轼: 才情入诗,诗歌散文化 黄庭坚:意境空灵,层层转折 |
第6章 “苏黄”茶诗异同的成因 |
6.1 相同的原因 |
6.1.1 社会因素:宋代经济发展,市井文化兴盛 新旧党政激烈,政治弊端严峻 三教融合的时代氛围,禅宗文化兴盛 |
6.1.2 政治主张:济世报国,以民为先 |
6.1.3 仕途经历:仕途多舛,屡遭贬职 |
6.2 不同的原因 |
6.2.1 成长背景:苏轼:家境殷实,随父求学,深受家荫庇护 黄庭坚:父亲早逝,寄人篱下,饱尝人间冷 |
6.2.2 性格差异:苏轼:直爽脱透,不拘一格 黄庭坚:隐忍执拗,韧性深藏 |
第7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明清江南民俗中的戏剧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江南民俗与戏剧概说 |
第一节 江南戏剧概述 |
一、声腔源流 |
二、剧种的孕育和流布 |
第二节 江南民俗事象概论 |
一、古代文献中关于“民俗”一词的表述 |
二、江南民俗事象的类别 |
第三节 与戏剧相关的江南民俗概说 |
一、江南民俗与演艺的伴随关系 |
二、与戏剧相关的民俗事象类说 |
小结 |
第二章 江南民俗中的戏剧活动考察 |
第一节 民俗场合与戏剧演出 |
一、神灵信仰与戏剧演出 |
二、岁时节令与戏剧演出 |
三、人生礼俗与戏剧演出 |
四、游艺宴集与戏剧演出 |
第二节 民俗活动中的戏剧演出主体 |
一、堂名 |
二、家班与职业戏班 |
三、曲社 |
第三节 戏剧演出地点与民俗场合 |
一、庙宇神祠与神灵信仰 |
二、庭院厅堂与宴饮雅集 |
三、会馆茶楼与商贸交际 |
四、舟楫水畔与游艺竞技 |
第四节 江南戏班演出习俗 |
一、信仰与禁忌 |
二、开场戏与点戏习俗 |
三、破台与扫台 |
四、送客与封箱 |
小结 |
第三章 案例研究之一:江南民俗与江南傩仪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傩的溯源与江南傩的类型 |
一、傩的起源与传说 |
二、江南傩的发展与类型 |
第二节 傩与江南民俗中的仪式戏剧 |
一、淮扬香火戏 |
二、南通童子戏 |
三、溧阳傩舞 |
第三节 江南傩的变异 |
一、主题多元化 |
二、时间机动化 |
三、神灵谱系复杂化 |
四、内容娱乐化 |
小结 |
第四章 案例研究之二:江南民俗中的泛戏剧活动考察 |
第一节 泛戏剧渊源与娱神、娱人民俗 |
一、泛戏剧的类型与渊源 |
二、泛戏剧与娱神、娱人民俗 |
第二节 泛戏剧的实用功能 |
一、满足神灵信仰的心理需求 |
二、承应岁时节令的时间表达 |
三、抒发人生礼俗的仪式情结 |
第三节 泛戏剧活动的特征及其审美指向 |
一、简单易行,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
二、关切现实,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
三、丰富精彩,符合群众审美情趣 |
四、扎根民俗,汲取农耕文明养分 |
小结 |
第五章 江南民俗与戏剧关系辨析 |
第一节 民俗与戏剧的文化审视 |
一、文化视角下的民俗 |
二、文化视角下的戏剧 |
第二节 江南民俗与戏剧的产生和发展 |
一、民俗与戏剧的关系 |
二、戏剧发展的民俗契机 |
第三节 江南民俗与明清戏剧的演变 |
一、民俗事象与戏剧的类型化、匹配化 |
二、民俗对戏剧形式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课题研究 |
致谢 |
(6)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江南乡镇评弹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明清评弹的乡村成长 |
一、苏州评弹的乡村起源 |
二、明清市镇勃兴与评弹成长 |
三、晚晴评弹行业规范的确立 |
四、明清时期评弹流播特点 |
第二节 民国前期乡镇评弹的繁盛 |
一、乡镇书场炽盛 |
二、艺人咸集乡镇 |
第三节 民国中后期乡镇评弹演艺衰像 |
一、沦陷时期乡镇评弹的畸形存在 |
二、民国末期乡镇评弹的艰难维持 |
第二章 书场:乡镇社会公众空间 |
第一节 江南文化生态中的茶馆书场 |
一、茶馆:公众空间之节点 |
二、茶馆与书场的结缘 |
三、评弹的民间社会生态 |
第二节 乡镇书场的类型 |
一、专营书场 |
二、兼营性书场 |
三、混场子和临时书场 |
第三节 乡镇书场的空间格局 |
一、乡镇“老码头” |
二、乡码头网络 |
第三章 乡镇场东的经营策略 |
第一节 场东的运作 |
一、书场环境的营造 |
二、艺人延聘与利益分配 |
三、“龙园”标准:梅李场东瞿老四的经营 |
第二节 场东经营的社会性表达 |
一、书场陈设的社会性 |
二、“状元台”的象征意义 |
三、“戤壁客”的社会价值 |
第三节 场东与艺人的关系 |
一、场东与艺人的合作 |
二、场东与艺人的抵牾 |
第四章 评弹艺人的乡镇演艺生涯 |
第一节 艺人的乡野生存 |
一、艺人群体的生活状态 |
二、乡镇艺人的身份表达 |
第二节 曲艺的乡村取向 |
一、地方性知识 |
二、共同体生活的参与 |
三、独特的民间技艺 |
第三节 同埠艺人的关系模式 |
一、同道之结纳 |
二、乡码头上的敌档 |
第四节 往来于江南城乡 |
一、新手试艺乡码头 |
二、名家响档出码头 |
三、“码头老虎”与乡镇漂档 |
四、会书与乡村书艺 |
第五节 艺人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
一、书台上下的艺术品鉴 |
二、艺人与地方威权角力 |
第五章 乡镇评弹展演的社会功能 |
第一节 听书与乡民休闲 |
一、听书与休闲节律 |
二、作为休闲方式的听书 |
第二节 听书与乡民交往 |
一、乡村听众共同体 |
二、听书与日常交往方式 |
第三节 乡镇评弹与日常教化 |
一、别样的“非现代性”体悟 |
二、民间艺术的观念陶冶 |
三、融入共同体的艺术感知 |
四、说书改良与乡民教化 |
余论:民间艺术与近代江南城乡生活 |
参考文献 |
附录:评弹专用术语集释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 |
1.1.2 国外研究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相关理论基础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2.1 中国茶传播的主要路径 |
2.1.1 丝绸之路 |
2.1.2 茶马古道 |
2.1.3 万里茶道 |
2.1.4 海上丝绸之路 |
2.2 早期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贸易的历史及主要特点 |
2.2.1 关于早期传播的各种说法 |
2.2.2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 |
2.2.3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三章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 |
3.1 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1.1 北传俄罗斯 |
3.1.2 茶入西欧 |
3.1.3 华茶在欧洲的贸易 |
3.2 中国茶在美洲和非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3 中国茶文化在亚洲地区的继续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3.1 茶在南亚与东南亚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
3.3.2 茶在日本的继续传播与贸易往来 |
3.3.3 茶在朝鲜半岛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
3.4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四章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4.1 现当代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格局 |
4.1.1 世界茶叶生产格局 |
4.1.2 世界茶叶贸易格局与变迁 |
4.2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贸易 |
4.2.1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状况 |
4.2.2 现当代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概况 |
4.2.3 现当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中的问题 |
4.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复兴与对外传播 |
4.3.1 台湾茶文化复兴 |
4.3.2 大陆茶文化复兴 |
4.3.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 |
4.3.4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问题及与茶叶出口的相互联系 第五章 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经验及启示 |
5.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茶叶宣传与茶文化普及 |
5.1.1 各国的宣传经验 |
5.1.2 启示 |
5.2 二战前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
5.2.1 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
5.2.2 英国市场 |
5.2.3 美国市场 |
5.2.4 启示 |
5.3 全球化时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 |
5.3.1 跨国企业并购茶叶公司 |
5.3.2 美国茶文化复兴 |
5.3.3 全球化时代世界一流茶叶品牌文化分析 |
5.3.4 启示 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分析 |
6.1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内容 |
6.1.1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体系 |
6.1.2 中国茶文化的性质与特点 |
6.2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主体 |
6.2.1 政府 |
6.2.2 社会组织 |
6.2.3 企业 |
6.2.4 个人 |
6.3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媒介 |
6.3.1 实物形象 |
6.3.2 书籍报刊 |
6.3.3 广播影视 |
6.3.4 新媒体 |
6.4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受众 |
6.4.1 受众属性与分类 |
6.4.2 东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共通性 |
6.4.3 西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差异性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促进茶叶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
7.1 政府引领茶文化传播 |
7.1.1 纳入国家战略 |
7.1.2 重构茶文化 |
7.1.3 优化传播方式 |
7.2 组织主导茶文化传播 |
7.3 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 |
7.3.1 加强茶文化营销 |
7.3.2 打造中国茶叶品牌 |
7.3.3 细分国际市场 |
7.4 强化个人广泛参与 |
7.4.1 加强人际传播 |
7.4.2 加强个人传播 |
7.5 案例分析--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 |
7.5.1 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事件表 |
7.5.2 案例分析 |
7.5.3 评述 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作者简历 |
(8)论唐代茶业政策对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唐代茶产业发展盛况 |
2.1 唐代茶叶种类分布逐渐明晰 |
2.1.1 粗茶和散茶 |
2.1.2 蒸青茶饼 |
2.1.3 黑茶茶饼 |
2.1.4 末茶 |
2.2 唐代茶叶加工工艺追求创新 |
2.2.1 茶叶加工工具日趋丰富 |
2.2.2 茶叶制工工艺日渐完善 |
2.2.3 名优茶品越来越多 |
2.3 茶叶等级划分标准日渐显现 |
2.4 茶叶产区基本成型 |
2.4.1 黄河区域茶叶发展 |
2.4.2 长江中下游地区茶叶发展 |
2.4.3 江南区域茶叶发展 |
2.4.4 西南地区茶叶发展 |
3 唐代茶产业政策形成与发展特点 |
3.1 贡茶制度 |
3.1.1 贡茶制度的雏形 |
3.1.2 贡茶制度的蔓延与普及 |
3.1.3 唐代贡茶制度的发展 |
3.2 榷茶制度 |
3.2.1 榷茶制度的雏形 |
3.2.2 唐朝榷茶制度 |
3.2.3 榷茶制的衰落 |
3.3 私茶政令与私茶的发展 |
3.3.1 私茶的发展 |
3.3.2 私茶政令的实施 |
3.4 茶马互市的产生与发展特点 |
3.4.1 互市的出现 |
3.4.2 绢马贸易与其政令的发展 |
3.4.3 茶马贸易的出现与政令的实施 |
4 唐代茶业制度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
4.1 生产管理模式极具特色 |
4.1.1 唐代个体经营的大发展时期 |
4.1.2 寺庙茶园管理模式成为唐代特色 |
4.1.3 皇家贡茶院带动民间茶文化的发展 |
4.2 经营管理模式推动进茶业经济发展 |
4.2.1 茶叶商品化促进茶业经济发展 |
4.2.2 消费群体的普及促进了民间消费 |
4.2.3 经营模式的发展拉动茶叶消费市场 |
5 唐代茶业对其文化发展的影响 |
5.1 茶着作的繁荣推动了茶文化的形成 |
5.1.1 陆羽《茶经》开启茶着新篇章 |
5.1.2 唐代茶着作的发展与普及 |
5.2 茶诗词的出现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 |
5.2.1 僧侣茶诗的兴起和普及 |
5.2.2 士大夫茶诗的兴起和普及 |
5.3 茶饮习俗促进茶文化的社会遍及 |
5.3.1 饮茶之风在北方的盛行 |
5.3.2 饮茶之风在塞外游牧民族中的传播 |
5.4 茶事活动多样化是唐代茶文化的特色 |
5.4.1 饮茶方式多样化 |
5.4.2 宫廷茶宴的盛行 |
5.4.3 斗茶的兴起与发展 |
5.5 唐代茶业政策促进了茶馆文化的形成 |
6 唐代茶业政策对当代茶文化的思考 |
6.1 因地制宜才会独具特色 |
6.2 精耕细作才可持续发展 |
6.3 诚实守信才能占领市场 |
6.4 茶文化能够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
7 对现代茶产业发展政策制订的借鉴 |
7.1 要因地制宜、扩大区域化发展规模 |
7.1.1 借助“一带一路”,促进茶业区域化发展 |
7.1.2 茶业发展应积极推进统一市场标准 |
7.2 要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7.2.1 实行品种改良 |
7.2.2 实行科学的茶园管理 |
7.2.3 在精细加工上做文章 |
7.3 要以市场为导向,拓展流通渠道 |
7.3.1 积极拓展电子商务平台 |
7.3.2 保护实体经济发展 |
7.3.3 展示茶产业实力,振兴中华民族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湖北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北茶文化旅游现状及意义 |
2 湖北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优势 |
2.1 地理优越, 资源丰富 |
2.2 人文荟萃, 历史悠久 |
3 湖北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对策 |
3.1 茶圣寻根访祖游 |
3.2 茶园观光休闲游 |
3.3 禅茶、道茶修行游 |
3.4 茶文化科教游 |
3.5 茶俗体验休闲游 |
3.6 茶道表演审美游 |
(10)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定位 |
1.1.4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文化及文化变迁的研究 |
1.3.2 人类聚居与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1.3.3 关于三峡文化地理以及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4 大河流域水利建设与文化变迁的经验与教训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 |
2.1 人居环境语义下的文化与文化地理 |
2.1.1 文化的释义 |
2.1.2 文化地理的释义 |
2.1.3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体系构建 |
2.2.1 文化地理在人居环境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 |
2.2.2 人居环境理论与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对象 |
2.2.3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方法 |
2.2.4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框架 |
2.3 三峡人居环境体系下文化的组成——类型学解析 |
2.3.1 不同分类方式的文化组成 |
2.3.2 物质文化:被人文化的人景观与底蕴深厚的人工产物 |
2.3.3 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3 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研究 |
3.1 三峡文化的缘起 |
3.1.1 长江三峡的形成:地理变迁,沧海桑田 |
3.1.2 三峡文化源起的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
3.1.3 三峡文化源起的早期人类活动 |
3.2 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 |
3.2.1 史前文化:考古学的发现——人类始祖 |
3.2.2 先秦文化:治水神话、“夔子国”、“诸巫”部落出现 |
3.2.3 秦汉文化:灭巴楚、置郡县、开道路、移民众 |
3.2.4 魏、晋、南北朝文化:战火不断、移民众多、物产丰富 |
3.2.5 隋唐宋文化:分区分级行政管理、移民带来人口增长、文化经济迅速发展 |
3.2.6 元明清代文化:战事火不断,“湖广填四川” |
3.2.7 近、现代文化:“陪都”使得文化主力通过三峡西迁 |
3.2.8 当代文化: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新城镇建设 |
3.3 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 |
3.3.1 三峡文化历史的悠久性 |
3.3.2 三峡文化积淀的多样性 |
3.3.3 文化空间扩展的复杂性 |
3.4 本章小结 |
4 三峡文化的地域扩展过程研究 |
4.1 地理环境对三峡文化形态的影响显着 |
4.1.1 三峡地区人地关系的特点 |
4.1.2 三峡地区文化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显着 |
4.1.3 文化与环境的适应状况 |
4.2 三峡文化地域扩展因子分析 |
4.2.1 交通方式的进步 |
4.2.2 通讯方式的改变 |
4.3 三峡地区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分析 |
半山—> 山顶'>4.3.1 农耕文化:河谷—> 半山—> 山顶 |
交融 <—东'>4.3.2 巴楚文化:西—> 交融 <—东 |
村落—> 城镇'>4.3.3 巫鬼文化:山里—> 村落—> 城镇 |
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4.3.5 交通文化:水(水路)—>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 |
自种养、屋里酿'>4.3.6 饮食文化:地里挖、山里采、水里捕—> 自种养、屋里酿 |
4.4 本章小结 |
5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 |
5.1 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 |
5.1.1 文化变迁的概念理解 |
5.1.2 文化变迁的类型 |
5.1.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文化地理变迁的特殊性 |
5.2 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
5.2.1 外部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科技 |
5.2.2 内部因素:人类认知、文化自身 |
5.3 三峡文化变迁的力学分析 |
5.3.1 动力:牵引力 |
5.3.2 阻力:约束力 |
5.4 文化的传承方式及载体的变迁 |
5.4.1 静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
5.4.2 动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
5.4.3 文化传承方式的发展趋势 |
5.5 各种因素与力相互作用下的变迁机制 |
5.5.1 时间、空间多维审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的时空间衰减机制 |
5.5.2 三峡地区文化变迁的机制:普遍机制+地域机制 |
5.6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探讨 |
5.6.1 三峡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
5.6.2 三峡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的规划对策研究 |
6.1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愿景与实现思路 |
6.1.1 和谐文化——文化区划 |
6.1.2 可持续文化——文化生命周期 |
6.1.3 积极文化——文化价值 |
6.2 空间和谐:三峡地区的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 |
6.2.1 文化区的划分 |
6.2.2 三峡地区在中国文化区中的位置 |
6.2.3 三峡文化区内亚文化区的划分 |
6.2.4 文化区划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
6.3 时间可持续: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 |
6.3.1 生命周期理论的及其在人居环境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
6.3.2 文化生命说 |
6.3.3 文化生命阶段的判别与调控 |
6.3.4 文化生命周期与人居环境规划生命周期的协同 |
6.4 保持先进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 |
6.4.1 文化价值评估的作用 |
6.4.2 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
6.4.3 文化价值评估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
6.5 本章小结 |
7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案例与实践 |
7.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与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
7.1.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
7.1.2 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
7.2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方法探讨 |
7.2.1 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形成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图谱 |
7.2.2 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提升物质环境的文化功能 |
7.2.3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们文化需求 |
7.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的实践与案例 |
7.3.1 注重空间和谐与城乡统筹的城市(镇\乡)总体规划案例与实践 |
7.3.2 重在保护与发展的三峡历史文化古镇人居环境规划实践 |
7.3.3 基于文化体验的三峡地区现代居住形态规划设计实践 |
7.3.4 突出文化符号的建筑形态设计实践 |
7.4 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
7.4.1 三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
7.4.2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7.4.3 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文化”是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8.1.2 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变迁史反映地区的人居环境变迁 |
8.1.3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是一种混合机制 |
8.1.4 提出实现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目标及其实现对策 |
8.2 创新点、难点与主要贡献 |
8.2.1 创新点:梳理过程、揭示机制;归纳模式;提出路径 |
8.2.2 难点:数据之难,方法之难 |
8.2.3 主要贡献:厘清关系、发现规律;梳理过程、提出对策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不足之处:综述不全、方法不新、数据不够 |
8.3.2 后续研究展望:构建文化图谱,跟踪文化变迁,研究品质提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地方文化资料收集(节选) |
四、异彩纷呈的长江流域茶俗(论文参考文献)
- [1]历代茶赋文献整理与研究[D]. 朱若秋. 三峡大学, 2021
- [2]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D]. 陈书芳. 湖南大学, 2018(06)
- [3]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茶文化传播研究 ——以信阳茶艺表演为例[D]. 张继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4]苏轼和黄庭坚茶诗研究[D]. 杨稳. 南昌大学, 2018(12)
- [5]明清江南民俗中的戏剧活动研究[D]. 孟明娟. 苏州大学, 2018(12)
- [6]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D]. 郝佩林. 苏州大学, 2018(01)
- [7]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 盛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1)
- [8]论唐代茶业政策对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D]. 张晓菊.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5)
- [9]湖北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 焦巧.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05)
- [10]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 魏晓芳. 重庆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