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质与无机物料分析(述评,上)(论文文献综述)
杨阳[1](2020)在《物料配比及表面处理对地质聚合物胶接竹材胶合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竹材具备生长周期短、性能优良和资源丰富等优点,可作为木材的替代品,缓解我国木材资源短缺的现状;源于工业生产废弃物的地质聚合物,具有绿色环保、无醛释放和性能优良等优点,是一种潜在的木竹无机胶黏剂。因此,将地质聚合物作为胶黏剂胶接竹材,可实现二者优势互补,制造出无醛释放、阻燃性强、耐候性好的地质聚合物/竹材复合材料。由于地质聚合物是碱性材料,易使竹材产生碱降解,同时由于有机的竹材和无机的地质聚合物分属于极性和非极性物质,会造成两种材料复合后的界面相容性较差,使得地质聚合物与竹材胶合强度较低,影响地质聚合物/竹材复合材料的应用。为了提升地质聚合物胶接竹材的胶合性能,本文首先采用单因素法,分析碱激发剂模数、碱灰比和固含量等地质聚合物胶黏剂配比因子对地质聚合物胶接竹材的胶合强度的影响作用,优化地质聚合物胶黏剂的原料配方和制备工艺;采用不同浓度的KH550、KH560和KH570偶联剂和CaCl2溶液处理竹材表面,再制备地质聚合物胶接竹材,通过利用接触角、表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表征处理竹材表面的润湿性能、官能团和微观构造,分析表面处理对竹材表面特性和胶合强度的影响,从而解析表面处理对胶合强度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在碱激发剂模数为1.9、碱灰比为1.7和体系中固含量为82.80%条件下制备出的地质聚合物胶接竹材的胶合性能最佳,所得未处理的试件测得胶合强度为1.71MPa;2.经过一定浓度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竹材的接触角有所提高,其表面粗糙度都有所提升,所使用的硅烷偶联剂均能使地质聚合物胶接竹材的胶合性能都有显着性的提高,当KH550浓度为1.5%时,地质聚合物胶接竹材的干胶合强度达到最大为4.72MPa;3.经过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表面处理后能提高试件的胶合性能,当CaCl2溶液浓度为1.0%时,地质聚合物胶接竹材的干胶合强度达到最大为3.57MPa。本研究为提高无机胶黏剂胶接竹木材的胶合性能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技术手段,也为地质聚合物/竹木材复合材料的开发拓展了新的思路。
李刚,胡斯宪,陈琳玲[2](2013)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文中提出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因化学蒸气分离、非色散光学系统等特性,是测定微量砷、锑、铋、汞、硒、碲、锗等元素最成功的分析方法之一。我国科技工作者为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明了高强度空心阴极灯、小火焰原子化、自动低温点火装置等许多专利技术;研制出多通道、氢化物与火焰原子化一体和六价铬检测等多种原子荧光光谱仪;研究出铅、锌、铬和镉的新化学蒸气发生体系和专用试剂,以及碘、钼间接测定方法;出版了5部专着;每年发表大量的研究和应用成果。本文对近二十年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新进展,分专着出版、综述性文献、仪器及技术和应用四个方面进行综述,涉及地质、生物、水及空气、金属及合金、化工原料及试剂等物料,同时评述了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在形态和价态分析方面的进展。提出研究新型激光激发光源、开发更加稳定可靠的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拓宽测试元素和领域、深入研究反应机理是未来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的发展方向。
马鸿文,杨静,苏双青,刘梅堂,郑红,王英滨,戚洪彬,张盼[3](2014)在《富钾岩石制取钾盐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有效缓解中国水溶性钾盐资源短缺矛盾,对中国20余处代表性富钾岩石资源利用关键技术进行了长期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富钾矿物为钾长石,采用Ca(OH)2-、NaOH-、KOH-H2O介质水热碱法处理,均可使其结构发生解离,分别生成固相产物雪硅钙石、水羟方钠石、六方钾霞石三种物相,适合作为矿物基硝酸钾载体、提取氧化铝及同时回收苛性碱,以及采用酸浸法制备农用硫酸钾、硝酸钾产品。相应地,液相产物分别为KOH溶液、硅酸钠钾和硅酸钾碱液,适合于加工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钾等多种钾盐产品。在系统流程中,NaOH、KOH可实现循环利用,故水热碱法技术具有一次性资源、能源消耗量少、钾矿资源利用率高、生产过程清洁高效等优势。基于上述成果,已系统建立了非水溶性钾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水热碱法技术的规模化工程应用,将有助于显着减少钾盐(肥)的进口依存度,改善其消费结构,提高钾资源的保证程度。
刘梦雨[4](2019)在《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文中指出清代匠作则例记载了种类繁多的彩画作颜料,但其中大量名目都难以索解,致使研究者对清代彩画颜料的认知长期局限于当代彩画匠师的经验性知识,而针对彩画实物的科学检测结果也无从与清代文献记载印证。在清代的匠作知识体系中,官式彩画应当使用哪些颜料?营造工程中实际使用了哪些颜料?为什么选择使用这些颜料?它们对建筑彩画的最终面貌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本文以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为研究对象,以匠作则例为核心文献材料,首先考释颜料名实,在此基础上,还原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材料构成,并厘清每种颜料的贸易来源与应用状况,以及颜料在营造活动中的流通过程。研究基于二重证据法展开,所使用的主要实物材料,是1978-2018年间针对清代建筑彩画及相关彩绘文物的科技考古数据,共统计文物案例127个(其中笔者分析案例33个)。文献材料则以52种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和清代官修政书为主,同时结合海关档案、税则等中外贸易史料,解决有关进口颜料的问题。在遴选相关匠作则例并完成文献学基础工作之后,本文分别统计了清代匠作则例和清代档案史料中出现的颜料名目,以及科学检测案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种类。通过比对上述两份清单,结合其他文献史料,解决了天青、梅花青、紫艳青、硇砂绿、洋青、鱼子金等20余种颜料的名实对应问题;进而对30余种颜料的性状、来源、应用范围等信息作了尽可能详实的考证,以对既有认识作出修正和补充。进口颜料在清代中国的来源、贸易与应用,是本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大量贸易档案、笔记等一手材料,梳理出清代中国进出口颜料贸易的整体图景,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smalt、人造群青、巴黎绿、普鲁士蓝等几种最重要的进口颜料展开深入研究,详细考证了每种颜料进入中国的渠道与时间,中文名称演变与确立的过程,并逐一厘清其应用范围、使用方式及贸易状况。研究发现,清代皇家营建活动中颜料的流通与使用,要依次经历采办-贮存-支领-制备-施用-奏销几个环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清中期以来,进口颜料在建筑彩画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至清晚期已占据压倒性优势。以成本较低的进口颜料来替代则例规定的昂贵物料,逐渐成为普遍的变通做法,但始终未曾见载于官修则例。颜料的选择,是技术、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博弈的结果,这一选择又会影响建筑彩画的最终样貌。因此,仅从文化角度解释建筑彩画的用色问题是不够的,颜料在物质层面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经济和技术因素,同样值得研究者关注。
邱钿[5](2019)在《煤的石墨化过程及煤系矿物变迁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墨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天然石墨矿虽多,但纯度都较低,加工成本大。近年来,人造石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石油焦是目前制备人造石墨的主要原料,随着石油供应量的减少及价格的不断波动,从资源和经济角度都亟待寻找新的原料。无烟煤作为一种碳含量很高的原材料,本可以作为制造石墨的主要原料,但煤中大量存在的成灰矿物质导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高温下严重的物料粘连等问题,制约了煤基石墨产业的发展。进行立体结构的煤炭大分子转变为片层结构石墨的过程研究,可以为研发特定结构的产品(如大面积石墨片层石墨、微晶高强度石墨等)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矿物材料在石墨化过程中的变化迁移规律,可以为石墨化过程脱除矿物质,生产高纯石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石墨化过程中矿物质变迁与碳质片层化之间的协同关系,有助于优化石墨化过程,提高石墨化速度。本论文首先以太西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利用SEM与TEM表征碳石墨化过程中微观形貌和晶格结构的变化规律,探索其由立体有机复杂结构向平面有序结构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无烟煤石墨化过程中存在多机理并存的现象。(1)无烟煤的内部主体结构随着石墨化温度的不断升高,会沿着矿物分布的两相界面产生裂隙,且局部原子排列逐渐有序化,生成各向同性的多晶结构石墨;(2)从2000℃开始,无烟煤的表面和裂隙中开始析出微型碳球,且随着温度不断升高,碳球体积不断变大,直到100微米左右时,发生兼并与破裂。继续升温至3000℃后,形成各向异性的片层状柔绉石墨晶体;(3)无烟煤中的原生石英及黏土矿物分解出的石英与碳在1800℃时发生反应生成石墨化中间产品碳化硅,该产物在2600℃时会分解生成规整程度极高的平直石墨片层。故原煤中不同化学环境下的无定形碳都可以转化为石墨,但其晶体的微观结构并不相同。石墨化过程复杂,单一机理无法完全解释。利用Raman和XRD谱图表征了太西无烟煤石墨化过程中碳排列的有序度、微晶尺寸以及石墨化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并结合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分析了石墨化过程中不同温度区间主导反应的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从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角度划分,太西无烟煤的石墨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298 K至1773 K:该阶段发生无烟煤大分子的裂解与缩聚反应,这一过程以吸热为主。(2)1773 K至2473 K:乱层结构逐渐有序化,且碳层间距缩小,释放出体系内的潜热。同时,伴有碳化物的生成与分解反应,使体系出现热缺陷,表现为吸热。即在此温度区间内为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并存过程。(3)2473 K至3273 K:缺陷石墨吸收热量发生重结晶,使得晶格缺陷逐渐消除,促使碳原子进一步有序的排列。在超高温下,石墨化进程虽然伴随着结构的改造和有序化,但由于原子的热运动,也存在局部的无序化过程,所以具有一定完善程度的石墨向更高阶段转化时,其熵值反而变小,致使无缺陷石墨难以制取。采用等离子低温灰化仪与XRD分析了无烟煤中的矿物质种类及含量,并探究了矿物质在原煤中的赋存形态。在氩气保护下,对纯矿物质、混合矿物质以及碳环境下的矿物质进行了对比性高温热处理。最后利用XRD、红外光谱和灰熔点测定仪表征不同温度下热处理后的矿物质的晶体结构、官能团和熔点变化,探究无烟煤石墨化过程中矿物质的转化变迁过程与熔融特性规律,以及矿物质与煤在石墨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太西无烟煤中主要含有石英、伊利石、高岭土、黄铁矿、方解石、烧石膏等六种矿物质,其中石英和伊利石的占比高达86%。混合矿物的流动温度要低于纯矿矿物,这是因为在高温下形成了低温共熔物。在石墨化过程中,大部分矿物质从1500℃时开始以气态或液态的形式,从无烟煤内部向裂隙处迁移,并随氩气气流逸出炉腔。达到2700℃后,只剩少量硅元素以碳化硅的形式存在于高温体系内,而大部分硅元素则随原煤中的少量碱土金属元素(钠、钾、镁等)以硅铝酸盐的形式逸出炉腔。为了探究上述结论的普适性,选取了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作为原料。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原料进行预处理,随后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对原料进行高温石墨化,以探究原煤结构及其灰分与挥发分对煤基石墨产物的影响。该方法制备出不同显微结构的煤基石墨(多晶石墨、单晶石墨、球形石墨、蜂窝石墨和棒状石墨)。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石墨化条件下,高阶煤的石墨化程度要优于低阶煤。不同成灰矿物对煤的石墨化影响不同,适量的金属矿物质有助于石墨晶格的生长,但粘土类矿物质过多会导致产物中非碳杂质的增加,产物纯度降低,石墨化程度也随之降低。经酸洗预处理后,产品的石墨化程度可以大大提高,但石墨化速度会降低。最后以褐煤为碳源,硫酸(H2SO4)为氧化剂,磷酸(H3PO4)为活化剂,采用一步浸渍法,成功制备了具有多级孔结构的煤基石墨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染料污水吸附处理的效果探索。结果表明,该石墨材料对水溶液中的甲基橙具有较高的吸附率(吸附时间60 min内达到99.9%)。该石墨材料可重复多次利用,再生吸附经5次循环后依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本论文有图65幅,表25个,参考文献192篇。
吕振飞[6](2020)在《用废电瓷制备免烧成耐高温材料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冶金、陶瓷、矿业、化工等重点行业大宗固废种类多、数量大、环境污染重,研究利用相关固废制备高值矿物材料技术非常迫切。本论文针对国内废电瓷大量用于填埋/铺路等低值减量性消化现状及我国耐火矿物原料的储量降低/开采成本高/环境影响大等突出问题,基于废电瓷的块状、可颗粒化、致密有硬度及具有一定耐高温性能等特性,充分挖掘废电瓷可高值化利用潜力,研究以废电瓷为主要原料制备可在1100-1300°C温度范围内使用的耐高温材料,解决废电瓷中色釉料组分高温容易产生液相对材料高温性能有害影响的突出问题,对于拓展废电瓷高值规模化利用途径、节约耐火原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对废电瓷原料表征分析结果,研究废电瓷色釉料组分在高温下物相优化调控行为及性能有害组分的屏蔽效果。结果表明废电瓷坯体在1250°C高温下微观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研究了色釉料包覆剂的组分设计及其在色釉料接触层区域与色釉料高温下液相组分反应生成新的耐高温物相,发现新物相有更优耐高温性能对色釉料中性能有害组分有很好的“屏蔽”效应,减弱其劣化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全体量废电瓷耐高温材料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粗颗粒:中颗粒:细粉的比例为35:30:35时,经1200℃热处理3 h后试样综合性能最佳,其常温抗折强度为33.20 MPa,常温抗压强度为89.48 MPa。(2)分别研究添加铝灰和铝矾土熟料细粉对废电瓷制备耐高温材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铝灰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为25.31 MPa和67.48 MPa,相对全体量废电瓷制备的试样分别提高了59%和40%;添加25%铝矾土熟料细粉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为28.15 MPa和81.41 MPa,相对全体量废电瓷制备试样分别提高了77%和69%。分析认为添加适量铝灰后材料中原位生成的纤维状/针状莫来石和晶须状/柱状刚玉产生桥联效应,均可增加材料内部阻碍裂纹扩展的路径,协同增韧提高材料的力学强度;适量的铝矾土熟料细粉可以促进高温液相反应中莫来石晶体的生成,保持试样高温形状稳定。(3)研究添加不同结合剂和硅溶胶在不同温度对试样强度协同贡献机理,结果表明硅溶胶结合剂中低温强度获得主要依靠-Si-O-Si-的胶结作用,添加磷酸二氢铝后会在中温时生成偏磷酸铝及其聚合物,提高试样中温强度;添加偏高岭土后可促进莫来石和尖晶石晶核在试样内形成,有利于提高其高温强度。获得偏高岭土/硅溶胶制备废电瓷基免烧成材料的抗折强度-热处理温度关系,揭示材料抗热震性增强机理。
张稳[7](2019)在《基于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同步去除二级出水中氮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市政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因其排放量大,且氮磷浓度远高于引起富营养化的限值,成为造成和加重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二级出水中氮磷的深度处理十分必要。本研究以硫铁矿和二级出水中残留的有机物为共同电子供体同步去除二级出水中的氮磷。探讨硫铁矿的除磷能力及硫铁矿反硝化系统去除合成二级出水中低浓度氮磷的可行性。并考察硫铁矿粒径、初始NO3--N和NH4+-N浓度及碳源条件对反硝化系统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物料平衡计算、微生物群落分析、反应前后硫铁矿的XPS表征等方式探讨硫铁矿混合营养反硝化系统的除磷机理和脱氮过程,并对二级出水中富里酸(FA)的可生物利用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硫铁矿自身具有除磷能力,可在6 h内去除75.3%的PO43--P。以硫铁矿为自养反硝化的电子供体去除合成二级出水中的氮磷时,在6 d内,12 mg/L的NO3--N可去除98%,出水NO3--N浓度为0.26±0.05 mg/L;初始浓度为1.5 mg/L的PO43--P可在24 h内被完全去除,出水PO43--P浓度为0.39±0.27 mg/L。影响因素实验的结果表示,硫铁矿粒径越大,越难以被化学和生物氧化,从而除磷效果越差。而当硫铁矿粒径小于1.00 mm时,其对系统的脱氮性能没有显着影响,但当粒径大于1.00mm,反硝化能力被抑制。较高的初始NO3--N浓度和NH4+-N浓度对脱氮速率具有不利影响;在不同的碳源条件下均能实现同步脱氮除磷,采用FA模拟二级出水中的有机物时可以进行反硝化作用,并发现在反硝化过程中FA先被分解为微生物可利用的类蛋白物质后再被利用,同时伴随着腐殖化趋势。此外,当系统中同时存在有机和无机碳源时,硫铁矿自养反硝化与异养反硝化为协同作用。以葡萄糖模拟二级出水中残留的有机物时,反硝化过程为两阶段反应。前36 h主要发生异养反硝化,主要功能菌属为Simplicipira和Cloacibaterium;36 h后主要发生自养反硝化,主要功能菌属为Sulfurimonas和Thiobacillus。异养反硝化的贡献度为55%62%。系统中的PO43--P主要通过与硫铁矿化学和生物氧化(Dechloromonas和Ferritrophicum)产生的Fe3+结合生成FePO4沉淀以及被Fe(OH)3吸附络合而去除。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为硫铁矿自养反硝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开发经济有效的氮磷深度处理技术。
王琳[8](2019)在《纳米自组装材料孔隙结构及渗透率核磁共振表征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非常规页岩油产量逐年升高,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行业的研究热点。页岩的主体孔隙为纳米孔隙,页岩油的最终产量与油气分子在压裂后页岩的孔道运移密切相关,且压裂后的页岩有大量的纳米级孔道。因此,本论文选取纳米自组装材料γ-Al2O3为压裂后页岩的替代模型。通过对纳米自组装材料及其前驱体为样品,建立一套一维二维核磁共振微观孔隙结构表征方法及渗透率理论研究模型,对于完善页岩油提高采收率及催化行业小于100nm孔道表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研究包括孔隙结构,孔隙连通性及渗透率模型理论实验研究三大部分,各个部分互相关联,层层递进。1. 在孔隙结构核磁共振表征方面,以纳米自组装γ-Al2O3为样品,通过一维核磁共振实验并提出误差函数法,从而确定材料的表面弛豫率为0.525、0.45、0.4μm?s-1,核磁共振孔径分布:小孔主体孔径为5~9 nm,大孔主体孔径29~47 nm。相比于氮气吸附与压汞法表征得到的孔径分布,核磁共振能够全面表征2.8-315nm双峰孔隙系统。此外,用随机游走数值模拟确定材料的表面弛豫率及孔径分布与实验得到的结果相符。对于内部充满流体的纳米自组装前驱体样品,将其简化成小孔饱和水,大孔饱和烃。在误差函数法的基础上改进得到双C值法,该方法对于小孔大孔填充不同流体的同一材料的表面弛豫率进行分别确定:饱和水小孔的表面弛豫率0.85μm?s-1、0.65μm?s-1;饱和油大孔表面弛豫率为0.55μm?s-1,即饱和水小孔表面弛豫率大于饱和烃大孔表面弛豫率,说明了无机质孔壁与水分子作用力强于烃。2. 毛管压力曲线是反映连通孔隙特性的重要手段。由于开发作业时不能通过压汞获取实测毛管压力曲线这一限制,使得核磁共振测量转换毛管压力曲线发展了诸多方法,但孔径越小,误差越大。通过双曲线模型及径向基函数结合,预测的进汞退出核磁共振毛管压力曲线在大于9nm孔隙与实测进退汞毛管压力曲线重合,即毛管压力曲线在饱和度小于90%处与实测毛管压力曲线基本一致。根据孔喉比及退出效率分析孔道连通性,给出9-77nm孔道连通性好,满足高分子运移其中的条件并给出相应机理,最后用高分子萃取实验进行验证。3. 根据达西定律及泊肃叶方程,在考虑改变孔径尺寸的同时,理论推导了改进的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该模型保持了传统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中的可动流体束缚流体比,新引入了孔喉比,薄膜厚度,弯曲度三个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参数。以高分子萃取前后材料为样品,进行一维二维核磁共振实验结合红外光谱、凝胶色谱及镜下观测,对样品进行流体分析并利用改进的一维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确定渗透率7.39m D、6.02m D、5.27m D、6.25m D,其结果与压汞渗透率5.10m D、4.73m D、5.82m D、5.56m D;达西渗透率4.1m D、5.19m D基本一致,由于薄膜厚度,可动束缚流体比获取困难,对改进的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变换,通过D-T2核磁共振实验可直接确定表面弛豫时间及弯曲度,进而求得渗透率6.04m D、6.39m D、5.96m D,该结果与变换前的改进的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结果基本一致,也与通过Kozeny-Carman方程确定的渗透率相符合。
周昭志[9](2020)在《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氯的转化与控制特性及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面临巨大的考验。垃圾焚烧技术由于无害化程度高、减容减量效果好、能源化利用等优点,成为许多国家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手段。然而,生活垃圾中氯含量较高,焚烧过程会产生的HCl。垃圾焚烧厂主要通过往脱酸反应塔喷入钙基吸收剂在低温段对HCl进行脱除,然而无法避免烟气中的HCl引发的设备高温腐蚀和参与二恶英的生成。生活垃圾热解气化技术可以通过“两步式”热化学转化将可燃气净化后与燃气轮机、内燃机等高效的发电设备联用,从而更好实现高效清洁利用。因此,可以考虑将钙基吸收剂作为炉内脱氯添加剂,在生活垃圾中高温热解气化的同时对HCl进行脱除。此外,可持续化发展成为了各个领域发展的要求,对环境影响、经济性、社会性表现均有要求,需要一种全面的评价方法对垃圾处理系统进行可持续性表现评价。鉴于此,本文研究了垃圾中含氯组分热处置过程中氯元素转化特性,提出炉内添加钙基添加剂在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脱除HCl,探索炉内钙基添加剂对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含氯污染物(HCl、氯苯、二恶英)排放规律的影响,为垃圾高效清洁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并建立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对垃圾处理系统进行全面评价。本文首先进行了生活垃圾中不同含氯组分热转化过程中氯元素的迁移转化特性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无机氯源NaCl中的氯元素在热转化过程中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于固相产物中,在850 oC时气相产物中氯含量均低于3%;有机氯源PVC中的氯元素在热转化过程中主要以HCl的形式存在于气相产物中,在400 oC时95%以上的氯元素转移到气相产物中。因此,有机氯源PVC是生活垃圾热处置过程产生HCl的主要来源。对炉内钙基添加剂对含氯垃圾热解过程HCl控制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产物中的氯元素迁移转化与分布规律,探明不同钙基添加剂控制HCl生成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炉内添加CaO能有效降低HCl的排放,通过考察反应温度、钙氯摩尔比、添加剂粒径、添加剂种类对钙基添加剂脱除HCl效率的影响,得出炉内钙基添加剂脱除HCl的推荐工况条件为常压下反应温度低于772 oC(CaCl2熔化温度),钙氯摩尔比2:1,粒径根据炉型进行选择,HCl脱除效率能达到85%以上。同时,进行了不同钙基添加剂CaO、煅烧白云石、Ni/CaO与PVC混合热解过程的反应动力学研究,上述添加剂使PVC热解过程中HCl生成析出子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从90.3 kJ/mol分别提高到143.6 kJ/mol、155.3 kJ/mol、155.8kJ/mol,反应为随机断裂模型,并结合固定床管式炉实验得出煅烧白云石和Ni/CaO的HCl脱除效率高于CaO,以及分析不同钙基添加剂脱除HCl的反应机理。同时,采用连续给料的移动床反应炉对不同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产物中氯元素分布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钙基添加剂在热解和气化过程中的脱氯表现优于焚烧过程中的表现,说明还原性气氛有利于钙基添加剂脱除HCl。当反应物料由PVC变为多组分垃圾时,无添加剂时热解的油相产物中氯含量占比有所增加,而钙基添加剂能有效降低油相产物中的氯含量,效率均在67%以上,其中煅烧白云石、Ni/CaO由于更好地促进焦油裂解的效果而表现优于CaO。采用连续给料的移动床反应炉对多组分热解过程产物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钙基添加剂能明显提高产气量和产气品质,并促进焦油裂解,减少重质多环芳烃化合物占比;煅烧白云石和Ni/CaO表现优于CaO。对油相产物中的氯苯含量进行检测,三氯苯产率明显高于四氯苯、五氯苯、六氯苯的产率;添加CaO、煅烧白云石、Ni/CaO后,氯苯总产率分别降低了39.3%、59.7%、66.4%。采用连续给料的移动床反应炉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生成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探索不同钙基添加剂对二恶英控制的规律,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掌握二恶英高温降解的反应机理和路径。结果表明,在不添加钙基添加剂时,热解条件下和气化条件下的二恶英总生成量比焚烧条件下分别降低79.0%和82.1%,总毒性分别降低76.7%和77.1%,说明还原性气氛能有效抑制二恶英生成。炉内钙基添加剂能有效控制二恶英的生成;炉内添加CaO后,焚烧条件下二恶英总生成量和总毒性分别降低了63.4%和66.2%,热解条件下分别降低了43.4%和36.7%,气化条件下分别降低48.6%和37.7%,主要是对气相产物和油相产物中二恶英生成的控制;添加煅烧白云石和Ni/CaO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条件下二恶英生成抑制效果优于CaO;主要是因为钙基添加剂能够有效吸收反应过程的HCl气体,并促进苯环断裂,减少二恶英前驱物生成,促进H2生成,从而有效地降低二恶英的生成。通过炉内钙基添加剂和垃圾热解气化技术,能有效降低二恶英的生成量88.1%。在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分析还原性气氛对二恶英高温降解的反应机理和路径;结果表明2,3,7,8-T4CDD分子中C-O键和C-Cl键比C-H键更容易断裂;通过H2对2,3,7,8-T4CDD高温降解反应的过渡态和能垒分析发现,H2攻击2,3,7,8-T4CDD的C-Cl键和C-O键的四种反应路径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均为负值,且进攻C-Cl键比攻击C-O键的反应活化能更低,而H2攻击C-O键一般会破坏至少两个C-O键,其中形成两个单苯环产物比形成联苯醚类产物的反应更容易进行。为了反映垃圾管理系统随时间变化情况,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杭州市垃圾综合管理系统2007-2016年期间的环境影响变化进行动态分析,通过动态评价反映各个时期垃圾管理策略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垃圾焚烧技术的环境表现优于填埋发电,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环境表现随着垃圾焚烧处置占比的升高而提高;实施垃圾分类能提高垃圾焚烧技术的环境表现;因此,在2010年时处理1吨城市生活垃圾的环境表现最优。厨余垃圾厌氧消化技术较好的环境表现,但目前处理量占比较小;提高垃圾分类收集效率以及扩大厌氧消化规模能有效优化现有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环境表现,为未来决策者制定策略提供参考。为了实现可持续性方面全面评价,创建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思想的3E+S模型。该模型包含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能源消耗评价、经济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并通过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采用改进的权重计算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各类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利用优劣解距离法对评价方案进行最终打分排序,并通过对权重的敏感性分析确保结果的合理可靠。该模型在原先的3E模型基础上添加了社会性评价模块,从而反映邻避型环保设施的社会影响;此外,新模型对之前的权重计算方法进行改良,减弱人为因素干扰,避免常见的主观性问题。该3E+S模型被用于4种垃圾处理方案的环境、能耗、经济、社会以及可持续性方面的比较。结果表明,流化床焚烧方案和炉排炉焚烧方案的可持续性表现相差较小,且均明显优于垃圾填埋发电方案和普通填埋方案。3E+S模型在垃圾处理方案中的应用,既说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又能为不同垃圾处理方案的可持续性表现进行评估,为决策者提供了一种科学且可持续的发展建议。
王蕾[10](2006)在《利用高铝粉煤灰制备氧化硅气凝胶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燃煤粉锅炉排出的一种工业废渣,是目前世界上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废物之一。实验原料为内蒙古某热电厂排放的粉煤灰(TF-04),SiO2和Al2O3总含量在85%以上,主要由莫来石及铝硅酸盐玻璃相组成,其次含有少量α-Al2O3。,以碳酸钠为助剂,经在反应温度870℃,反应时间90min,粉煤灰与碳酸钠质量比为1:0.8的条件下进行烧结,使莫来石相分解转变成可溶于酸的霞石及少量的NaAlO2物相。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已没有莫来石峰值存在。该优化条件下粉煤灰的分解率为94.6%。经烧结反应动力学实验,获得粉煤灰-碳酸钠体系烧结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29.86kJ/mol。利用粉煤灰烧结反应产物进行硅铝分离后的偏硅酸胶体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白炭黑、氧化硅气凝胶产品。方法一:经烧结后的霞石物料,用HCl溶液酸浸反应产物,加入的HCl浓度为2.5~5mol/L,体系以硅溶胶的形式存在,经过滤除去不溶性物α-Al2O3、CaTiO3等。再通过改变温度使体系由溶胶向凝胶相转变,SiO2粒子成核、长大,硅胶粒子之间发生凝聚,经过滤使硅铝分离开。氧化硅样品中Al2O3含量在1%左右,硅铝两种组分基本分离开,氧化硅的提取率达到93.44%。沉淀的硅胶经洗涤干燥,获得白炭黑(DBT)样品。由DBT样品经在蒸馏水中浸泡、洗涤、干燥制得的样品AG1,氧化硅干基含量99.45%,达到微细二氧化硅气凝胶的TMS-100P的标准,比表面积为775.12m2/g。方法二:在含铝的硅溶胶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利用聚乙二醇的空间位阻效应,包裹颗粒使胶体处于分散状态,以及连接颗粒嵌合吸附的作用,使PEG吸附在颗粒的孔隙处,从而影响和调控SiO2中颗粒的分布和孔结构等特征。为防止硅胶干燥过程中的团聚现象,采用共沸蒸馏的方法除去氧化硅中含有的水分,经干燥煅烧,得到疏松多孔的SiO2粉体。在反应温度45℃,PEG分子量8000,浓度0.5%,用量50mL的条件下,获得的氧化硅气凝胶(AG2)样品的纯度达到99.35%,比表面积773.1m2/g,平均孔径4.09nm。两种方法获得的氧化硅气凝胶样品均为“介孔”材料。实验中采用的利用高铝粉煤灰制备白炭黑、氧化硅气凝胶制品的技术,符合高效节能和“清洁生产”的环保要求;同时还可大量消耗热电厂排放的粉煤灰。在实现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的同时,还是有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效应,因而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二、地质与无机物料分析(述评,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质与无机物料分析(述评,上)(论文提纲范文)
(1)物料配比及表面处理对地质聚合物胶接竹材胶合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竹资源现状和材性特点 |
1.1.1 我国竹资源现状 |
1.1.2 竹材的化学成分及其微观构造 |
1.1.3 竹材的表面特性 |
1.2 竹材人造板的研究现状 |
1.2.1 竹材人造板的种类及其特点 |
1.2.2 竹材表面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竹材人造板胶黏剂的研究发展 |
1.3 地质聚合物的特点及应用现状 |
1.3.1 地质聚合物的概念和来源 |
1.3.2 地质聚合物基本特性 |
1.3.3 地质聚合物利用现状 |
1.3.4 地质聚合物在人造板中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物料配比对地质聚合物胶接竹材胶合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 |
2.3.2 地质聚合物胶接竹材的试件制备 |
2.3.3 性能检测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碱激发剂模数对地质聚合物胶接竹材胶合强度的影响 |
2.4.2 碱灰比对地质聚合物胶接竹材胶合强度的影响 |
2.4.3 固含量对地质聚合物胶接竹材胶合强度的影响 |
2.5 小结 |
3.硅烷偶联剂处理对竹材表面特性及胶合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步骤 |
3.2.4 测试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硅烷偶联剂对竹材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3.3.2 硅烷偶联剂对竹材表面化学性能的影响 |
3.3.3 硅烷偶联剂对竹材表面形态的影响 |
3.3.4 硅烷偶联剂对地质聚合物胶接竹材胶合性能的影响 |
3.3.5 硅烷偶联剂对竹材与地质聚合物胶合界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
3.4 小结 |
4.氯化钙溶液处理对竹材表面特性和胶合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氯化钙溶液对竹材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4.4.2 氯化钙溶液对竹材表面化学性能的影响 |
4.4.3 氯化钙溶液对地质聚合物胶合竹材性能的影响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校外导师简介 |
致谢 |
(2)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专着出版 |
2 综述性文献 |
3 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及技术研究 |
3.1 仪器研发 |
3.2 新反应体系和机理研究 |
3.3 新技术方法研究 |
3.4 特种空心阴极灯 |
4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 |
4.1 地质样品 |
4.1.1 样品分解 |
4.1.2 基体干扰及消除 |
4.2 生物样品 |
4.2.1 砷锑铋汞 |
4.2.2 硒 |
4.2.3 铅 |
4.2.4 镉 |
4.2.5 锡锗碲 |
4.3 空气样品 |
4.4 水质样品 |
4.5 金属及合金样品 |
4.5.1 铁及合金 |
4.5.2 锌、铅及合金 |
4.5.3 铜、镍及合金 |
4.5.4 其他金属样品 |
4.6 化工原料及试剂 |
4.7 元素形态和价态分析 |
4.7.1 提取方法 |
4.7.2 砷的形态和价态分析 |
4.7.3 锑的价态分析 |
4.7.4 汞的形态分析 |
4.7.5 硒的形态分析 |
4.7.6 锡的形态分析 |
4.7.7 铬的价态分析 |
5 结语 |
(3)富钾岩石制取钾盐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纯碱烧结法:副产13X分子筛(1993—2001) |
1.1原料烧结反应 |
1.2合成13X分子筛 |
1.2.1晶化反应 |
1.2.2物相分析 |
1.2.3主要性能 |
1.3制取碳酸钾实验 |
1.3.1母液碳分反应 |
1.3.2碳酸钾性能 |
1.4实验结果讨论 |
2纯碱烧结法:副产矿物聚合材料(2001—2003) |
2.1原料烧结反应 |
2.2钾浸取及碳分反应 |
2.3制取碳酸钾实验 |
2.3.1分离碳酸钠 |
2.3.2滤液纯化 |
2.3.3制备碳酸钾 |
2.4制备矿物聚合材料 |
2.5实验结果讨论 |
3水热碱法(Ca(OH)2):副产雪硅钙石粉体(2003—2010) |
3.1实验原理与流程 |
3.2水热分解-晶化反应 |
3.3制取碳酸钾实验 |
3.4制备矿物基硝酸钾 |
3.5实验结果讨论 |
4水热碱法(NaOH):副产冶金级氧化铝(2008—2012) |
4.1实验原理与流程 |
4.2碱液溶钾反应 |
4.3制备碳酸钾实验 |
4.4制备氧化铝实验 |
4.4.1原料烧结 |
4.4.2熟料溶出 |
4.4.3液碱回收 |
4.5实验结果讨论 |
5水热碱法(KOH):副产煅烧高岭土(2009—2013) |
5.1实验原理与流程 |
5.2碱溶脱硅反应 |
5.3酸浸溶钾反应 |
5.4铝硅滤饼加工 |
5.5实验结果讨论 |
6工程化实施前景展望 |
7结论 |
(4)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为什么研究颜料史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清代匠作则例相关研究 |
1.3.2 清代官式彩画相关研究 |
1.3.3 中国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
1.3.4 西方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
1.3.5 其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4.1 建立文献与实证相结合的颜料史研究框架 |
1.4.2 考释匠作知识体系下清代彩画颜料的名实问题 |
1.4.3 弥补清代官式彩画材料及工艺的认识之不足 |
1.4.4 揭示西方进口颜料进入中国的传播过程 |
1.4.5 推进清代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材料 |
1.5.1 “纸上之材料”:彩画颜料相关文献 |
1.5.2 “地下之材料”:清代彩画及彩绘文物中的颜料遗存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
2.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文献述要 |
2.1.1 对“匠作则例”与“营造则例”概念的再反思 |
2.1.2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一:整理与汇释 |
2.1.3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二:编目与提要 |
2.2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编纂体例与编修方式 |
2.2.1 画作工料类 |
2.2.2 物料价值类 |
2.2.3 具体工程类 |
2.3 几种重要则例的衍生源流辨析 |
2.3.1 工程做法/内庭工程做法 |
2.3.2 九卿议定物料价值 |
2.3.3 工部现行则例四种 |
2.3.4 圆明园、万寿山、内庭三处汇同则例 |
2.4 清代彩画作相关文献中的颜料名目 |
2.4.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中的颜料名目统计 |
2.4.2 清代档案史料中的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2.4.3 彩画作颜料名目的年代分布状况 |
2.5 小结 |
第3章 现代科学视野中的清代彩画颜料 |
3.1 古代颜料的科学分析:方法、意义及局限性 |
3.1.1 古代颜料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
3.1.2 对实验室工作的反思:数据的意义与局限性 |
3.2 名与实: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及其对接 |
3.2.1 颜料的命名方式及其意义 |
3.2.2 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的沟通 |
3.3 科学分析所见清代彩绘颜料数据统计:1978-2018 |
3.3.1 蓝色系颜料 |
3.3.2 绿色系颜料 |
3.3.3 红色系颜料 |
3.3.4 黄色系颜料 |
3.3.5 白色系颜料 |
3.3.6 黑色系颜料 |
3.3.7 金属质颜料 |
3.3.8 胶料及辅料 |
3.4 小结 |
第4章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基于双重证据的颜料名实考 |
4.1 天然矿物颜料 |
4.1.1 石青/天青 |
4.1.2 梅花青/南梅花青 |
4.1.3 青金石/天然群青/紫艳青 |
4.1.4 朱砂/银朱 |
4.1.5 箭头砂/箭头朱砂 |
4.1.6 马牙砂/马齿砂 |
4.1.7 水花朱 |
4.1.8 红土/片红土/南片红土/铁红 |
4.1.9 陀僧/密陀僧 |
4.1.10 包金土/土黄/黄土 |
4.1.11 无名异/土子 |
4.1.12 云母 |
4.2 有机质颜料 |
4.2.1 靛蓝/广靛花/靛水/煮蓝/蓝靛 |
4.2.2 洋蓝 |
4.2.3 黄栌木/黄芦木/黄卢木 |
4.2.4 烟子/南烟子/松烟/烟炱 |
4.2.5 墨/香墨/徽墨/松墨 |
4.2.6 紫胶/紫矿/胭脂虫红 |
4.2.7 五倍子/五棓子/乌棓子 |
4.2.8 紫粉 |
4.3 合成颜料 |
4.3.1 铜绿/锅巴绿/氯铜矿 |
4.3.2 铜青 |
4.3.3 硇砂大绿/硇砂二绿/硇砂三绿/硇砂枝条绿 |
4.3.4 西绿 |
4.3.5 黄丹/漳丹/淘丹/铅丹 |
4.3.6 定粉/官粉/铅粉/铅白 |
4.3.7 洋青/大青 |
4.3.8 人造群青/佛头青/人造绀青 |
4.3.9 普鲁士蓝/洋靛 |
4.3.10 巴黎绿/漆绿 |
4.4 金属质颜料 |
4.4.1 黄金/红金/赤金/大赤金/大赤/田赤 |
4.4.2 黄飞金/红飞金 |
4.4.3 黄泥金/红泥金 |
4.4.4 鱼子金 |
4.4.5 银箔/银粉 |
4.5 胶料和辅料 |
4.5.1 水胶/广胶 |
4.5.2 贴金油 |
4.5.3 青粉/土粉 |
4.5.4 轻粉 |
4.5.5 松香 |
4.5.6 硇砂/硵砂/黑卤砂 |
4.5.7 剉草/锉草 |
4.5.8 油艌灰 |
4.6 小结 |
第5章 彩画颜料的生产与贸易版图:1644-1902 |
5.1 从胭脂红到洋青:西方颜料进入中国 |
5.1.1 贸易档案中的颜料进口数据 |
5.1.2 宫廷与民间对西洋颜料的接纳 |
5.2 清前期的颜料贸易:以广州和东印度公司为中心 |
5.2.1 粤海关、十三行与西洋颜料 |
5.2.2 广州外销画中的颜料 |
5.2.3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对华颜料贸易(1635-1834) |
5.3 1840年以来的颜料贸易:通商条约、海关与沿岸贸易 |
5.3.1 19世纪欧洲的对华颜料贸易 |
5.3.2 19世纪美国的对华颜料贸易 |
5.3.3 近代进出口颜料贸易路线与重要集散地 |
5.4 几种重要的进口颜料:来源、贸易与应用 |
5.4.1“取彼水晶,和以回青”:Smalt |
5.4.2 再造青金石:人造群青(Synthetic Ultramarine) |
5.4.3 来自德国的“中国蓝”: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 |
5.4.4 危险的绿色:巴黎绿(Emerald Green) |
5.4.5 从“各作泥腊”到“呀囒米”:胭脂虫红(Cochineal) |
5.5 清朝与亚洲国家之间的颜料贸易 |
5.5.1 与日本间的颜料贸易 |
5.5.2 与朝鲜间的颜料贸易 |
5.5.3 与琉球间的颜料贸易 |
5.5.4 与东南亚诸国间的颜料贸易 |
5.6 小结 |
第6章 清代营造活动中彩画颜料的流通与使用 |
6.1 彩画颜料的流通 |
6.1.1 颜料的采买 |
6.1.2 颜料的贮存 |
6.1.3 颜料的支取与奏销 |
6.2 彩画颜料的制备 |
6.2.1 天然矿物颜料 |
6.2.2 人工合成颜料 |
6.3 彩画颜料的施用 |
6.3.1 单色做法 |
6.3.2 调色做法 |
6.3.3 混色做法 |
6.3.4 衬色做法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使用状况:历时性综述 |
7.2 颜料对建筑彩画及营建活动的影响 |
7.3 匠作则例对清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 |
7.4 结语:颜料的身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与彩画作颜料相关的匠作则例目录(52 种) |
附录B 清代匠作则例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附录C 清代档案史料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附录D 实物分析检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统计(1978-2018) |
附录E 清代物料价值则例中所见颜料价值统计 |
附录F 清代彩画作未刊则例补遗 |
F-1 内庭大木石瓦搭土油裱画作现行则例 |
F-2 工部现行用工料则例 |
F-3 工部核定则例 |
F-4 钦定工部续增则例 |
F-5 崇陵工程做法册 |
附录G 工部与内廷画作则例用料对比 |
附录H 清代贸易文献中颜料类商品税则辑录 |
H-1 酌定奉天通省粮货价值册 |
H-2 1858 年中英协定税则 |
H-3 1902 年中英协定税则 |
H-4 1844 年中美协定税则 |
H-5 1844 年中法协定税则 |
H-6 1858 年中法协定税则 |
H-7 1903 年厦门内地税关税目 |
H-8 1903 年重订苏省水卡捐章 |
H-9 《粤海关志》税则 |
H-10 常税则例 |
附录I 《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1635-1834)》中颜料贸易信息辑录 |
附录J 《中国旧海关档案》中进出口颜料贸易信息辑录(1859-1871) |
附录K 几种重要进口颜料的海关贸易数据统计 |
K-1 Smalt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2 人造群青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3 普鲁士蓝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4 胭脂红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5 巴黎绿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94-1902) |
附录L Winterthur馆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的颜料XRF分析数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煤的石墨化过程及煤系矿物变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石墨资源概述 |
1.3 碳质材料的石墨化 |
1.4 煤基石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5 煤大分子模型及热处理对其结构的影响 |
1.6 煤系矿物的高温转化 |
1.7 高温下煤中有机质碳与无机矿物的协同作用 |
1.8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试验物料及方法 |
2.1 试验原料及试剂 |
2.2 试验仪器 |
2.3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2.4 石墨化度的计算 |
2.5 吸附与脱附试验 |
3 无烟煤石墨化过程研究 |
3.1 引言 |
3.2 无烟煤石墨化条件的优化 |
3.3 无烟煤石墨化过程中不同碳的微观结构变化 |
3.4 无烟煤石墨化过程中的动力学与热力学 |
3.5 本章小结 |
4 无烟煤石墨化过程中煤系矿物的变迁 |
4.1 引言 |
4.2 太西无烟煤的矿物质组成及赋存形态 |
4.3 矿物质在石墨化过程中的变迁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石墨化过程研究 |
5.1 引言 |
5.2 煤基石墨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 |
5.3 煤基石墨材料的电阻率及孔隙参数表征 |
5.4 各级煤中灰分对石墨化进程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褐煤基石墨化产品的制备、表征及应用初探索 |
6.1 引言 |
6.2 多级孔结构石墨的制备及表征 |
6.3 多级孔结构石墨在染料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用废电瓷制备免烧成耐高温材料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瓷的性质、生产工艺及产业发展现状 |
1.1.1 电瓷的概念、性质及其发展 |
1.1.2 电瓷的原料及生产工艺 |
1.1.3 电瓷的产业发展现状及分类 |
1.2 废电瓷的产生及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
1.2.1 废电瓷的产生及存在现状 |
1.2.2 废电瓷的国内外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
1.3 免烧成耐高温材料技术进展及其结合剂研究现状 |
1.3.1 耐高温材料发展历程 |
1.3.2 免烧成耐高温材料及其技术进展 |
1.3.3 免烧成耐高温材料结合剂概述 |
1.4 耐高温材料用工业原料及固体废弃物概述 |
1.4.1 铝矾土熟料 |
1.4.2 黏土 |
1.4.3 铝灰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废电瓷的表征及色釉料高温性能有害组分屏蔽研究 |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实验过程 |
2.2.1 实验原料的处理和废电瓷与黏土热处理样品的制备 |
2.2.2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废电瓷及其与黏土高温产物的表征与结果分析 |
2.3.1 废电瓷的表征及分析 |
2.3.2 废电瓷色釉料性能有害组分高温转相和屏蔽效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体量废电瓷制备耐高温材料的颗粒级配和性能研究 |
3.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设备 |
3.2 实验过程 |
3.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3.2.2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及分析 |
3.3.1 颗粒级配对全体量废电瓷制备耐高温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2 热处理温度对全体量废电瓷制备耐高温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3 保温时间对全体量废电瓷制备耐高温材料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添加铝灰/黏土对废电瓷制备耐高温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 |
4.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仪器设备 |
4.2 实验过程 |
4.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4.2.2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及分析 |
4.3.1 热处理温度及铝灰添加量对材料物相组成的影响 |
4.3.2 热处理温度及铝灰添加量对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
4.3.3 热处理温度及铝灰添加量对材料显微形貌和元素组成及分布的影响 |
4.3.4 热处理温度及铝灰添加量对材料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添加铝矾土熟料细粉对废电瓷基耐高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影响研究 |
5.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仪器设备 |
5.2 实验过程 |
5.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5.2.2 性能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及分析 |
5.3.1 热处理温度和铝矾土熟料添加量对材料物相组成的影响 |
5.3.2 热处理温度和铝矾土熟料添加量对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
5.3.3 热处理温度和铝矾土熟料添加量对材料显微形貌和元素组成及分布的影响 |
5.3.4 热处理温度和铝矾土熟料添加量对材料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合剂对废电瓷制备免烧成耐高温材料性能影响及强度获得机制研究 |
6.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6.1.1 实验原料 |
6.1.2 实验仪器设备 |
6.2 实验过程 |
6.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6.2.2 性能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及分析 |
6.3.1 不同硅溶胶结合剂制备试样不同温度下强度获得机制探讨 |
6.3.2 不同硅溶胶结合剂制备试样1300℃热处理后表征分析及讨论 |
6.3.3 免烧成废电瓷基耐高温材料热震损伤原理及抗热震性提高机制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同步去除二级出水中氮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体富营养化 |
1.1.1 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1.1.2 水体富营养化危害 |
1.1.3 水体富营养化原因 |
1.2 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
1.2.1 生物除磷 |
1.2.2 化学沉淀法 |
1.3 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异养反硝化 |
1.3.2 自养反硝化 |
1.4 同步脱氮除磷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去除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可行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过程 |
2.2.3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硫铁矿的除磷性能 |
2.3.2 硫铁矿自养反硝化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硫铁矿反硝化系统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过程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硫铁矿粒径的影响 |
3.3.2 初始NO_3~--N浓度的影响 |
3.3.3 初始NH_4~+-N浓度的影响 |
3.3.4 脱氮除磷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碳源条件下反硝化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过程 |
4.2.3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碳源条件下的脱氮除磷性能 |
4.3.2 碳源变化 |
4.3.3 不同碳源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3.4 硫铁矿自养反硝化系统处理实际二级出水的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纳米自组装材料孔隙结构及渗透率核磁共振表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孔隙结构核磁共振表征国内外现状 |
1.2.2 孔隙连通性核磁共振表征国内外现状 |
1.2.3 渗透率核磁共振表征国内外现状 |
1.2.4 二维核磁共振国内为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理论及实验 |
2.1 氮气吸附理论 |
2.1.1 不同种类的吸附等温线 |
2.1.2 吸附滞后现象 |
2.1.3 氮气吸附BET表征原理 |
2.2 压汞法理论 |
2.3 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理论 |
2.4 核磁共振理论 |
2.4.1 弛豫时间 |
2.4.2 弛豫机制 |
2.4.3 多指数衰减 |
2.4.4 受限扩散 |
2.5 纳米孔隙结构表征常规实验 |
2.5.1 实验样品制备流程 |
2.5.2 实验设备 |
第3章 纳米自组装材料孔隙结构核磁共振表征方法 |
3.1 纳米自组装体γ-Al_2O_3孔隙结构常规表征 |
3.1.1 扫描电镜表征 |
3.1.2 氮气吸附表征 |
3.1.3 压汞法表征 |
3.1.4 一维核磁共振表征 |
3.1.5 核磁共振孔径分布与氮气吸附、压汞孔径分布比对 |
3.2 纳米自组装前驱体潜在孔隙结构核磁共振表征 |
3.2.1 前驱体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表征 |
3.2.2 标样孔隙结构表征 |
3.2.3 纳米自组装前驱体双C值法确定孔隙结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自组装材料孔隙连通性核磁共振表征方法与验证 |
4.1 核磁共振毛管压力构建方法 |
4.1.1 双曲线模型 |
4.1.2 径向基函数 |
4.2 核磁共振毛管压力预测 |
4.3 纳米自组装γ-Al_2O_3孔隙连通性表征及验证 |
4.4 孔道连通机理 |
4.4.1 开普勒球体堆积理论 |
4.4.2 孔道的贯穿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适合于高分子扩散的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理论研究及实验验证 |
5.1 经典渗透率模型 |
5.2 实验 |
5.2.1 高分子萃取实验 |
5.2.2 核磁共振实验 |
5.2.3 渗流实验 |
5.3 改进的NMR渗透率模型 |
5.4 模型相关参数分析 |
5.4.1 束缚态与可动态流体分析 |
5.4.2 束缚态流体薄膜厚度的确定 |
5.5 改进的NMR渗透率模型渗透率确定 |
5.5.1 改进模型与压汞渗透率比对 |
5.5.2 改进模型与达西渗透率比对 |
5.6 二维核磁预测渗透率 |
5.6.1 D-T_2测量 |
5.6.2 D-T_2确定表面弛豫强度方法 |
5.6.3 数据分析 |
5.6.4 有效表面弛豫率及渗透率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氯的转化与控制特性及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现状 |
1.2 城市生活垃圾热处理技术 |
1.2.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2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气化技术及研究现状 |
1.3 城市生活垃圾热处置过程中HCl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HCl排放及危害 |
1.3.2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HCl的控制方法现状 |
1.3.3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气化过程HCl控制方法研究 |
1.3.4 城市生活垃圾热处置过程二恶英生成与排放 |
1.4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现状 |
1.4.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介绍 |
1.4.2 生命周期评价在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
1.4.3 基于生命周期思想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现状与应用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含氯垃圾热转化过程氯元素转化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物料及制备 |
2.2.2 实验装置及过程 |
2.2.3 测试方法及条件 |
2.2.4 热力学平衡模拟 |
2.3 典型无机氯源垃圾Na Cl热转化过程氯元素转化特性 |
2.3.1 NaCl热转化过程中氯元素转化特性的热力学模拟 |
2.3.2 NaCl热转化过程中氯元素转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
2.4 典型有机氯源垃圾PVC热转化过程氯元素转化特性 |
2.4.1 PVC热转化过程中氯元素转化特性的热力学模拟 |
2.4.2 PVC热转化过程中氯元素转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炉内脱氯添加剂对含氯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HCl控制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物料及制备 |
3.2.2 实验装置及过程 |
3.2.3 测试方法及条件 |
3.3 钙基添加剂特性 |
3.4 钙基添加剂对PVC热解过程影响的热重与动力学分析 |
3.4.1 钙基添加剂对PVC热解过程影响的热重分析 |
3.4.2 钙基添加剂对PVC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3.5 钙基添加剂对含氯垃圾热解过程HCl控制影响研究 |
3.5.1 钙基添加剂对PVC热解过程HCl控制影响 |
3.5.2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HCl控制影响 |
3.6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中氯元素分布影响研究 |
3.6.1 钙基添加剂对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中氯分布影响的热力学模拟 |
3.6.2 钙基添加剂对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中氯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4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产物特性及氯苯控制影响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物料及制备 |
4.2.2 实验装置及过程 |
4.2.3 测试方法及条件 |
4.3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产物特性影响 |
4.3.1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产物分布影响 |
4.3.2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产气特性影响 |
4.3.3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焦油组分影响 |
4.4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中氯苯控制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二恶英生成与控制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物料及制备 |
5.2.2 实验装置及过程 |
5.2.3 测试方法及条件 |
5.3 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二恶英生成特性 |
5.4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二恶英控制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还原性气氛对二恶英高温降解机理和路径研究 |
6.1 前言 |
6.2 反应机理计算方法 |
6.2.1 前线轨道理论 |
6.2.2 过渡态理论 |
6.2.3 内禀反应坐标 |
6.2.4 计算方法 |
6.3 2,3,7,8-T4CDD前线轨道理论和解离能分析 |
6.3.1 前线电子密度分析 |
6.3.2 键解离能分析 |
6.4 H_2对2,3,7,8-T_4CDD高温降解反应路径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动态评价研究 |
7.1 前言 |
7.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7.2.1 目标与范围定义 |
7.2.2 清单分析 |
7.2.3 影响评价 |
7.2.4 结果解释 |
7.3 案例背景——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
7.4 评价系统构建与清单分析 |
7.4.1 评价目标与范围定义 |
7.4.2 系统清单分析 |
7.5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
7.5.1 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置方案环境影响评价 |
7.5.2 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环境影响随时间变化分析 |
7.5.3 评价结果敏感性分析及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基于生命周期思想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在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
8.1 前言 |
8.2 基于生命周期思想的3E+S模型方法建立 |
8.2.1 3E+S模型方法框架 |
8.2.2 能耗-环境-经济-社会性指标计算方法 |
8.2.3 3E+S指标耦合计算方法 |
8.3 评价系统构建与清单分析 |
8.3.1 评价目标与范围定义 |
8.3.2 系统清单分析 |
8.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3E+S评价结果分析 |
8.4.1 能源消耗结果分析 |
8.4.2 环境影响结果分析 |
8.4.3 经济性结果分析 |
8.4.4 社会性结果分析 |
8.4.5 3E+S耦合评价结果分析 |
8.5 评价结果敏感性分析及讨论 |
8.5.1 社会影响指标敏感性分析 |
8.5.2 MCDM中权重的敏感性分析 |
8.5.3 3E+S模型讨论 |
8.6 本章小结 |
9 全文总结和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利用高铝粉煤灰制备氧化硅气凝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前言 |
1.1 粉煤灰的研究现状 |
1.2 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 |
1.3 我国硅石资源利用现状 |
1.4 超细氧化硅、气凝胶的研究现状 |
1.4.1 超细氧化硅 |
1.4.2 氧化硅气凝胶 |
1.5 利用粉煤灰制备无机硅化合物的工艺路线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铝粉煤灰烧结反应实验 |
2.1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及物相分析 |
2.2 粉煤灰的烧结反应 |
2.2.1 烧结反应的正交实验 |
2.2.2 烧结反应的单因素实验 |
2.3 烧结反应动力学实验 |
第三章 硅铝分离实验 |
3.1 以盐酸为介质的硅铝分离 |
3.1.1 烧结物料的化学成分 |
3.1.2 实验原理 |
3.1.3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盐酸加入量的影响 |
3.2.2 水量的影响 |
3.2.3 温度的影响 |
3.3 氧化硅大样样品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
3.4 溶胶-凝胶机理 |
3.5 以硫酸为介质的硅铝分离 |
第四章 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
4.1 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 |
4.1.1 实验方法 |
4.1.2 实验原理 |
4.2 性能测试 |
4.2.1 热处理 |
4.2.2 化学成分与物相分析 |
4.2.3 比表面积与孔分布 |
4.2.4 红外光谱分析 |
4.2.5 微观形貌 |
4.2.6 ~(29)Si 核磁共振谱图 |
第五章 由硅酸溶胶制备氧化硅气凝胶 |
5.1 由硅酸溶胶制备氧化硅气凝胶 |
5.1.1 表面活性剂性质 |
5.1.2 制备原理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方法 |
5.2.2 正交实验 |
5.2.3 主要影响因素 |
5.2.4 共沸蒸馏干燥 |
5.3 性能测试 |
5.3.1 热处理 |
5.3.2 比表面积与孔分布 |
5.3.3 红外光谱分析 |
5.3.4 ~(29)Si 核磁共振谱图 |
5.3.5 微观形貌 |
第六章 技术可行性与环境影响评价 |
6.1 技术可行性 |
6.1.1 利用粉煤灰生产氧化硅的工艺流程 |
6.1.2 样品性能 |
6.2 经济可行性 |
6.2.1 物料平衡计算 |
6.2.2 氧化硅产品的产值 |
6.3 环境影响评价 |
6.3.1 资源消耗 |
6.3.2 能耗与水耗 |
6.3.3 三废排放 |
主要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地质与无机物料分析(述评,上)(论文参考文献)
- [1]物料配比及表面处理对地质聚合物胶接竹材胶合性能的影响[D]. 杨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J]. 李刚,胡斯宪,陈琳玲. 岩矿测试, 2013(03)
- [3]富钾岩石制取钾盐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J]. 马鸿文,杨静,苏双青,刘梅堂,郑红,王英滨,戚洪彬,张盼. 地学前缘, 2014(05)
- [4]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D]. 刘梦雨. 清华大学, 2019(02)
- [5]煤的石墨化过程及煤系矿物变迁规律研究[D]. 邱钿.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6]用废电瓷制备免烧成耐高温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 吕振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基于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同步去除二级出水中氮磷的研究[D]. 张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纳米自组装材料孔隙结构及渗透率核磁共振表征方法研究[D]. 王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9]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氯的转化与控制特性及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研究[D]. 周昭志. 浙江大学, 2020(07)
- [10]利用高铝粉煤灰制备氧化硅气凝胶的实验研究[D]. 王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